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趣味化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08:09

趣味化学论文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梁启超;美学思想;责任心;趣味;趣味教育;艺术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美学史上最引人瞩目的人物之一。他聪敏博学,勤勉治学,特别是在广泛介绍西方美学,并尝试将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融会结合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和重大贡献。他先后提出了“美”和“趣味”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艺术的本质和作用,情感的性质和作用,情感教育与趣味教育的重要性等一系列重要的学术命题,有效拓展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范围,影响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其反复倡导的趣味主义、趣味教育主张的形成因素、主要内容等的梳理分析,一并揭示其难能可贵的艺术学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趣味教育主张的形成因素

梁启超先生的趣味教育主张并非朝夕间一蹴而就,而是在十分深厚的思想根源和学术积淀基础上的厚积薄发,他把其毕生的理想、追求、道德、责任、事业以及快乐、烦闷、痛苦、懊恼、失败、挫折等五味杂陈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了他乐此不疲的“兴味”与“兴趣”之中,并最终将“趣味主义”作为其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活资粮和根柢。

如梁先生在北京哲学社的讲演中说:“诸君读我的近二十年来的文章,便知道我自己的人生观是拿两样事情做基础:(一)‘责任心’,(二)‘兴味’。……我半生来拿‘责任心’和‘兴味’这两样事情做我生活资粮,我觉得于我很是合宜。‘责任心’强迫把大担子放在肩上,是很苦的,‘兴味’是很有趣的。二者在表面上恰恰相反,但我常把它调和起来。所以我的生活虽说一方面是很忙乱的,很复杂的;他方面仍是很恬静的,很愉快的。我觉得世上有趣的事多极了。烦闷,痛苦,懊恼,我全没有。人生是可赞美的,可讴歌的,有趣的。”①

在上述这一简短的表述中,梁先生提到了“责任心”、“兴味”和“有趣的”三个关键词,其中“兴味”和“有趣的”很显然体现了他对待人生、对待事业的一种大无畏乐观主义精神。

另如他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的讲演中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②

由上可见,从做人和做事的“责任心”,到形成为一种“兴味”,及至把对生活中无论是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完全归纳为“趣味主义”的人生信仰,足见梁启超先生胸怀的博大和视野的广阔,也是他最终提出“趣味教育”主张的思想源泉。

二、趣味教育主张的主要内容

梁启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享有趣味。故可以通过对趣味的载体——美的审美实践来开展趣味教育。有关“趣味教育”主张的主要内容,分别见于他先后发表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学问之趣味》、《敬业与乐业》、《为学与做人》、《知命与努力》、《最苦与最乐》、《美术与生活》、《人生观与科学》、《教育家的自家田地》等文论之中,反映了他将“责任心”和“趣味”纳入其人生之旅的每一场合、每一环节,将“趣味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立足之本的崇高理念。

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一文中,他强调:“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是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的时候,给他们一种可以终生受用的趣味。这种教育办得圆满,能够令全社会整个永久是有趣的。……我们为什么学数学,因为数学有趣所以学数学;为什么学历史,因为历史有趣所以学历史;为什么学画画、学打球,因为画画有趣、打球有趣所以学画画、学打球。人生的状态,本来是如此,教育的最大效能,也只是如此。各人选择他趣味最浓的事项做职业,自然一切劳作,都是目的,不是手段,越劳作越发有趣。反过来,若是学法政用来作做官的手段,官做不成怎么样呢?学经济用来做发财的手段,财发不成怎么样呢?结果必至于把趣味完全送掉。所以教育家最要紧教学生知道是为学问而学问,为活动而活动。所有学问,所有活动,都是目的,不是手段。学生能领会得这个见解,他的趣味,自然终生不衰了。” ③

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他说:“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佛典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问我这水怎样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出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嗑一口。”他将“趣味”之主体归纳为劳作、游戏、艺术和学问四项,并针对学问的趣味提出了四项践履的原则:第一是“无所为”,重要的是“无所为而为”。第二是“不息”,持之以恒,天天去做。第三是作深入的研究,趣味总是藏在深处。第四是找朋友,互相摩擦出趣味。④

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讲演中,他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他把趣味之源泉归纳为三种:第一是对境之赏会与复现,第二是心态之抽出与印契,第三是对他界之冥构与蓦进。他认为:“这三种趣味,无论何人都会发动的。但因各人感觉机关用得熟与不熟,以及外界帮助引起的机会有无多少,于是趣味享用之程度,生出无量差别。感觉器官敏则趣味增,感觉器官钝则趣味减;诱发机缘多则趣味强,诱发机缘少则趣味弱。专从事诱发以刺戟各人器官不使钝的有三种利器:一是文学,二是音乐,三是美术。” ⑤

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他说:“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关于乐业,他例举并分析了许多人生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的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他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同一受用。” ⑥

在《为学与做人》一文中,他认为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即达到了孔子所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境界,“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人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⑦

由上可见,梁启超所倡导的“趣味教育”,主要涉及到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原则等三个方面。关于教育目标,他说欧美教育界是把趣味当手段,我想进一步,拿趣味当目的,即倡导趣味主义的人生观;关于教育方式,他认为艺术是趣味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主张通过文学艺术来开展审美教育;关于教育原则,他认为实施趣味教育应以引导与促发为基本原则,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对某种学问的兴趣。

经深层次理论分析可知,梁启超的“趣味教育”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既各有着不同的目的性和侧重点,又有着较多的共同之处。如有学者指出:“梁启超前期美学思想更关注于以艺术(美)之“力”去“移人”,后期美学思想则更强调“趣味”的主体生命建构。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关注美的社会功能,后者更关注美的内在意义;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以美提升人生、塑造人格,这种入世的审美精神则一以贯之,不曾改变。” ⑧

总之,在梁启超的认知观念中,这种由人们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产生的“兴味”、“兴趣”、“趣味”和“责任心”基础上的“趣味教育”,不仅局限于作为国民素质教育之大宗的学校教育之中,而且还包含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行业教育、自我教育等无所不包的大教育领域之中。从而全面彰显了其“趣味主义”信仰的深邃隽永,以及“趣味教育”主张的博大精深。

三、趣味教育思想的艺术学意义

脱胎于哲学、美学之巢的一般艺术学,孕育形成于19世纪的西方国家,旨在从艺术(美术)本体的角度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1906年,德国学者玛克斯·德索《美学与一般艺术学》的出版,成为确立一般艺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志,并很快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我国学者于20世纪初以授课或研究方式传播这一学问,代表人物为宗白华、滕固、马采等。历经数十年探索实践后的1997年,艺术学一级学科和同名二级学科载入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目录,标志着我国艺术学学科教育工作的新起点。

至2011年初,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等五个一级学科。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转折,不仅从学科的属类关系上摆脱了艺术学长期付托于文学巢穴的不良结构模式,而且从学术发展本体的角度必将结束由于哲学、美学的虚空,造成长期以来人类对于以“美”为核心的艺术发展规律探讨研究工作的停滞与无奈。

我国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实体的确立,也将标志着通过包括艺术创作、艺术展演和艺术鉴赏等艺术实践活动的直接体验为主导基础,广泛吸纳借鉴包括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在内的方法论和优秀成果,从“器”的层面入手探寻艺术发展规律之“道”的全新学术发展战略格局的形成。

以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为立足点的艺术学理论,旨在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角度进行综合研究,以此贯通各门类艺术的共性内容与本质特征,是探索体现各门类艺术共同性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和学问。艺术学理论所谓的“整体”、“宏观”与“综合”,既可以说是对百年来以西方科技文化为中心学术发展模式的反制,也可以说是对被强行割断近百年之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血脉的接通,是艺术学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之下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科学与和谐的学科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秩序。

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已经诞生,而理论理念体系的宏构完备与和谐一致则需要花大力气。客观地讲,百年来我国各级类学校已经渐渐地形成了西体为主的教育体系与模式,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学人群体,接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渠道越来越窄,直面这一巨大的历史性文化转型,肯定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体迷茫和无所适从。因此,梳理近现代以来曾经以接受和宣传西方科技文化的成就为己任,同时全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之精髓,推广综合性学术理念的大学问家们的言论,对于艺术学理论的宏构与良性发展来说将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梁启超“趣味教育”思想的启示性意义有以下三点。

第一,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是立足之本。梁启超是我国近现代以来积极传播西方新思想、新文化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曾以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为核心的文学革命而闻名于世。有学者认为:“梁启超的‘三界革命’充分表达了除旧布新的文学理念和通过文学变革来传播西方新思想的启蒙意愿,其所传达的新文体审美理想与文学审美意识的萌芽,在客观上构筑了20世纪中国文学观念与艺术审美理念更新的重要阶梯。”⑨

然而,纵观梁启超充满传奇色彩人生旅程与思想情怀,他一直以来所倡扬和守望的仍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因为他发表的大多数文论,都是直接面对当时作为国之栋梁的各高等院校大学生们所做的演讲,在他所有的文论中都浸润着儒、道、法、杂等百家思想的精髓,包括“知不可而为”(见《论语》)、“为而不有”(见《道德经》)等,应该是他“兴味”、“兴趣”、“趣味教育”等主张的思想源泉,他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要唤起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与奋起精神,拯救出在危难之中的中华民族。目前我国艺术学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悠久艺术文化传统,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艺术文化传统的问题,梁启超先生近百年前所做正确的选择及其实践,应该说,已经为我们树立了风向标和导航仪。

第二,吸纳与借鉴外来文化因素是发展之道。不断地把外来文化因素吸纳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之中,形成包罗万有、吞吐四方的博大文化体系,是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包容性特质的集中体现。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千古流传的佳句中,无不深深地含纳浸润着这一古老文化传统的内涵和意蕴。

不难看到,在梁启超不同时期的著述及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专题研究的成果中,既反映出其博古通今的聪明才智,又展现了其自觉地吸纳融合外来文化因素的敏锐精神境界,特别是对西方近代美学与艺术理论方法的灵活运用(并非照搬西体),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的范围与空间,凸显了作为审美教育、美育教育、情感教育之主体的艺术教育的功能作用。如他强调艺术是趣味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强调文学、音乐、美术是刺激人的感官不使钝的三种利器,强调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等等,对于当今作为国民艺术教育的整体,以及作为国家高端艺术教育之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来说,无不具有启示性意义。

第三,“责任心”与“趣味”的交合是基础保障。惯常人们会普遍认为,艺术是一种能令人轻松、愉悦、陶醉、快乐和神往的东西。因为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以世间万象之美为核心的一种能够快速引发人的情感共鸣,获得悲喜与共情感体验,及至进入忘我境界和自由自在审美享受,是一种带有神圣性和神秘感的人类文化的独特形式。那么,以艺术为职业的人,肯定也是整日里悠哉悠哉、轻松惬意。然而,事实却非人所愿。在人类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的当今,一些学有专攻或专事某种艺术职业的人,对此问题则可能有着不同的体悟和感受。比如那些从幼儿园开始加班加点习琴、摹画的孩子,成人之后会留下“既无童年(温馨甜蜜),又无少年(天真烂漫),更无青年(情志雅兴)”等遗憾,因为他(她)们为了被锻造成为“神童”或“天才”艺术家,自小稍有点滴时间就会被关入陋室,面对毫无情感色彩之黑白相间的琴键或稍不留神就会沾污新衣的墨彩,以至于对艺术心生敬畏和叛逆的人比比皆是,所谓的“神圣”和“低俗”之别也就充满了悬疑。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育性;趣味性

当前,很多身在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在积极地探讨有关语文教学更好的方法,对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更是积极地进行了思考与讨论。无疑,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能否得到发挥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另外参阅了有关“培养语文教学教育性和趣味性”的资料,写了这篇论文。在本论文中,主要探讨“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趣味性”“为什么要重视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怎样培养语文教学的教育性与趣味性”三个问题,以求对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语文教学中“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教育性”是本质的一种特征,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学传输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另外,还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教导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教育的内容,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中教育性的内容和主要特点。

此外,除了“教育性”,还有“趣味性”的特点。语文教师讲授语文知识,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枯燥无味地灌输,而应该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多教授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对待语文的审美情趣及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育性”与“趣味性”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趣味性很浓的讲解,成功地教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这样让学生有很丰富的体验,真正地让语文学习成为一门让人享受的课程。

二、为什么要注重“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教育性”和“趣味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是评判语文教学实践是否合格与优秀很重要的一个标准。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学生成为一个综合素质很强、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缺失了教育功能的语文课不能称之为语文教育,任何时候,教育性的功能是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缺失了趣味性,语文教学才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灌输”。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反感。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不利于践行新课标的有关精神,不利于深化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

三、怎样让语文教学更好地达到“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效果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在语文的阅读、写作等各个版块中,渗透进更多优秀的思想。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地学习语文的表达,而应该将它与爱国主义情操、团队意识、民族情感等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有助于提高自己综合素养与情操的东西。

其次,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知识面窄”的现象,尽量让学生学到多元化的语文知识。比如,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学点“四书五经”以及中国其他传统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练毛笔字、学习朗诵、表演小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面会很“广”,避免了狭窄性,受到的教育会更加广泛。

然后,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语文的学习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终身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可以让学生一生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积累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关于趣味性的培养,要从课堂内容入手。在上课前,教师应该很充分地备好课,多准备有趣的语文趣味阅读。还要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准备更贴近高年级小学生的动画素材,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让他们获得丰富的视听体验,真正地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不要一直扮演一个“讲师”的角色,而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多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避免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相脱节。

最后,多组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根据高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安排他们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多和社会接触,让他们的身心得到一个较全面的发展。不能以“分数”论一切,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进行不同的安排,避免“统一”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发展。另外,多给他们讲一点时事政治的内容,让他们融入这个社会中去,培养现代化的语文意识。总之,语文的教学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要尽量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讲文明、有素养的新一代小学生。

参考文献: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3

梁启超是中国美学思想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美学思想近现代转型期的重要人物。他对“趣味”范畴的阐释和趣味美学思想的建构,在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图谱中,极具特色,需要我们认真解读与发掘。

    梁启超关于趣味的思想与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学问之趣味》、《为学与做人》、《敬业与乐业》、《人生观与科学》、《知命与努力》、《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等专题论文、演讲稿以及给家人的书信中。本文将以这些相关文字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

    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趣味主义构成了梁启超哲学观与美学观的互释,也成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1922年4月10日,梁启超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讲演。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1)对于趣味和人生的关系,梁启超主要两个方面来界定。其一,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本体意义。即趣味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趣味。他说,为趣味而忙碌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2)无趣“便不成生活”。(3)其二,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动力意义。“生活的原动力”就来自于趣味。(4)“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5)在梁启超看来,合理而自然的人生状态就是趣味的状态。从本体与价值、动力与功能两个方面着眼,梁启超把趣味放置在对人生具有根本意义的本体论兼价值论视阈上。那么,在人生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趣味其具体内质又是什么?对于趣味的内质,梁启超通过对两个互为关联的问题的阐发,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梁启超对无趣的生活作了界定。他认为趣味的反面就是“干瘪”与“萧索”。因此,他界定的无趣的生活有两种。一是“石缝的生活”。其特点是“挤得紧紧的,没有丝毫开拓的余地”。(6)一是“沙漠的生活”。其特点是“干透了没有一毫润泽,板死了没有一毫变化”。(7)梁启超否定了这种无趣的生活,认为这不能叫“生活”,而是人生的禁锢与退化。在这里,梁启超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无趣特点的否定,而达成了对于趣味(生活)内质的两个厘定:(一)、与无趣之缺乏生气生命相较,趣味是生命的活力。(二)、与无趣之泥滞禁锢相较,趣味是创造的自由。其次,梁启超通过对趣味发生条件的探讨,进一步厘定了自身对趣味内质的界定。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的(8)。因此,趣味既在主体,也在客体,是主客的会通与交融。就主体言,趣味是与情感相联系的。情感作为主体心理基础,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9)趣味构成了生活的动力源,情感构成了趣味的动力源,这一思想链条是梁启超趣味思想的一条基本脉络。没有情感的激发,就没有趣味的萌生;没有趣味的实现,也就没有理想的生活。情感与生命活力、创造自由一起,构成了趣味内质的三大要素;其中,情感又是生命活力与创造自由的前提。情感激扬、生命活力、创造自由在趣味的发生中构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成为趣味实现的共同前提和条件。其中,情感具有最基础最内在的意义。因此,在梁启超这里,趣味(生活)的内质表现为这样三个层次:底层——情感的激扬;中层——生命的活力;顶层——创造的自由。这三个层次互为因果,共同构筑了通向趣味之境的理想之路。简而言之,梁启超的趣味就是由情感、生命、创造的融和所呈现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趣味之境既是特定主体之感性达成,也是主客之间的完美契合与主体生命的最佳创化。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趣味;区隔;功能;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 C9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8-0072-07

作者简介:郭星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可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872)

大众文化是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议题,其伴随社会发展呈现的新现象引发众多的思考和研究。作为现代性的一种直接结果,大众文化突破传统精英文化的约制,在现代技术的影响下成为社会性的文化力量,蔓延至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热映电影、畅销书籍、流行歌曲到娱乐社交、休闲运动、家居装饰等生活元素,无一不在展现着一种拥有广泛基础的偏好和选择。 标识个体选择和偏好的审美趣味,是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文化产物,它反映的是特定心理基础上的社会建构。1在融合和塑造审美趣味的过程中,大众文化促使社会公众的审美能力走向均质和普及化。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集中批判,揭示出这种典型影响。在文化工业的垄断下,大众文化设计的细节造就了同质性,自上而下整合了社会公众审美活动。2日常生活中,流行的服饰或妆容可以成为各阶层争相模仿的对象,广受追捧的网红脸反映着审美在网际中达成共识,风靡大众的赵本山小品和郭德纲相声展现出相同的喜剧偏好,走红网络的流行语和段子文化也被社会公众广泛共享。精英阶层与普罗大众在趣味审美这一点上似乎没有了区分,一起打造并且参与了娱乐的狂欢。社会学视野中的审美趣味曾经被看成是一种群体集合特征和阶层界限的标识,但今天审美趣味却表现出一种趋同的现象,与此相关联的文化产品在淡化着等级的界限和壁垒,原有的功能和意义发生了化,发生这种变化的轨迹是什么?内在的逻辑又是什么?这正是本文试图要探讨的。

一、趣味的社会分野

最早对趣味的探讨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将趣味作为人自然感官中的味道置于感觉经验的等级排序之中,并赋予其价值,审美判断被排斥在外。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趣味才开始与审美能力联系在一起。包含有理解力与判断力的趣味,被当成审美术语来对待,并演化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不同的认知角度。经验主义认为趣味来源于感觉,它的敏感性在经验和观察中构成,不拥有脱离这种因果关系的独立存在,趣味的能力也正是心灵对类似现象形成的习惯印象1。笛卡尔则将趣味问题推向理性主义阵地,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才能把握趣味的本质。趣味体现的美,服从理性的约束和指导,它不是通过感官或想象力被领会,而是理智本身2。康德则调和经验与理性之间的争论,将趣味的鉴赏归为一种感性的评判能力,这种在想象力中对外部对象做出的社会评判,体现为感性和理智的结合3。

若始终围绕于感性或理性的身心活动中探讨审美趣味的形成,则放大了其普适性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实际上,由于不同阶层或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和选择,审美趣味在现实空间下会表现出差异性。它不仅受内在心理逻辑结构的制约,也与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趣味研究从个体性、主体性走向群体性、社会性,成为哲学美学与社会学的分野点。

社会学较早对趣味的关注,并非直接将其列为研究对象,而是整合于社会阶层的文化风格和生活方式之中进行研究,寻找现象背后具体的因果关系。社会成员在特性、偏好、风格等具体文化形式中表现的差异,是经济状况的反映,在这种物质利益压力下的各种社会关系会扩及一切文化领域,深入到审美感受之中,与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相匹配4。社会上层通过放大审美趣味的差异,与底层社会划清界限,加强等级的敏感性。这一差异并非完全建立在职业地位和财富占有基础之上,还凭借良好的审美与社交行为持续获得社会威望来保持,社会各阶层表现的审美趣味融入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之中5。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带有阶层烙印的审美趣味无法互动和沟通,时尚这一趣味元素打破了固定不变的差异模式。以服装、发型为代表含有审美判断的表达风格会因为流行时尚而不断地更新和变异,最新的时尚仅仅出现上层社会,底层社会对时尚的追逐和模仿,使带有象征意义的审美界限被破坏,促使社会上层重新开发新的时尚。6因此,体现有审美趣味的时尚始终处在层级变换的过程之中。

基于阶层结构呈现的趣味差异,体现出与社会等级的关联。趣味服从等级性的文化排布,表现为一个静态空间性的概念,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群体集合特征和阶层界限标识,发挥着一种区分的功能。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置入文化与权力讨论的审美趣味被视为文化资本,强调趣味的分类在选择自由度上的深层不平等。趣味由此演化成动态结构性的概念,在功能上由区分走向区隔,赋予了这个话题更多的敏感性。

甘斯将带有个人选择和文化偏好的审美趣味系统化为趣味文化,包含有价值取向、文化形式、艺术媒介、政治动机等方面内容7。在趣味与阶层之间构建出拥有五种类别的文化框架,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社会公众。这种彰显等级的文化框架并不是强加给社会公众的,而是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念和受教育程度进行选择,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能力去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趣味文化。但在布迪厄看来,这种选择并不是自由的,掩盖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审美趣味贯穿在文化消费实践之中,而实践本身又会制造和深化出这种差异。1社会上层通过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这三种资本形式相互转换,习得和掌握编排审美趣味代码的能力,使其脱离出日常生活的直接性和必要性。而社会底层受资本支配关系的影响,缺乏将隐含代码解码的能力。因此,生理敏感性和解码的能力不对称使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上升为一种象征符号,保持和维护阶层的不平等,审美趣味强化着区隔的利益和功能。

三、趣味区隔功能的现代流变

趣味作为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不论抽象为思想观念的秉持、感情态度的流露、言语行为的表达,还是具体到饮食服饰的偏好、家居风格的设置、休闲娱乐的方式,都以一种风格化配置浸染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新的符号、价值和模式的普及,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在接受大众化过程洗礼的同时,阶层与趣味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与模糊,这一过程将趣味的区隔功能推向了消解的境界。已有的研究多是从生活方式、消M观念和行为等几个层面来呈现这种影响。有研究表明,尽管客观阶层位置与生活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不是一种非常清晰的结果1。生活方式上的阶层化趋势比较模糊,反映了象征阶层风格的趣味差异并不明显。虽然在消费行为上呈现出一定的阶层特征和社会意义,但目前来看,这种分化还不是趣味意义上的区隔2。不难发现,这些结论似乎在有意或无意地回应这个问题,即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已经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能有效地反映社会分层的文化特点,能清晰地标识出等级性的人群分布。

趣味与阶层之间的关系模糊,反映了实物、时间和权力三个指标的无序和紊乱。这一趣味差异的表征机制在现代化进程中功能减弱,表现为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实物指标来看,现代技术的进步扩大了以文学、艺术为代表的消费品的供给,趣味的承载过程实现了一种机械化的复制,更容易被人们获取。它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之际,成为各阶层都可以负担得起的趣味,稀缺性在普遍降低,削减了实物指标的有效性;在时间指标上,趣味已不再是传统社会中通过完全脱离生产劳动带有显著的差异性和等级性的特征,而是体现出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特点。现代社会制度和分工体系造就的标准化时间,使得塑造趣味的闲暇不再表现为某一阶层所独享的稀缺资源,逐渐失去了时间意义上的规范和保证;保持和约束趣味差异的权力指标,作为文化领域中保持垄断的手段被削弱,它在现代社会流动加速的背景下,等级门槛式微,呈现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景象,趣味呈现出一种越界与整合的趋势。更重要的是,由于权力指标难以有效地捍卫审美的等级和距离,原本趣味所具有的阶层区隔功能被推向流变的境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快速的社会流动打破了趣味的等级界限,使文化具有了流动性。历史地看,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处在激烈动荡的转折期,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潮的不断涌起,加速了封建意识形态的解体。封建贵族的没落,其代表的基本精神和文化宰制在自由、平等的呼声中日益瓦解,传统的阶级结构在断裂的过程中被洗牌重置。封建等级制度被打破,社会流动变得更加自由,文化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结构的变革和经济形态的确立,平均主义和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一致目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急剧变迁又加剧了个人的原子化,新的上升渠道的出现和流动机会的增多,显示为整个社会代际和代内流动率的显著增加3,它不仅使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范围扩大,而且加快了阶层流动的速度。在阶层结构变得日益开放的同时,跨越阶层的沟通和交流日益广泛和便利,这在增加社会结构弹性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从学理上看,趣味作为一种群体集合特征和阶层界限的标识,本应与所属阶层保持一种对应和匹配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囿于条件和程度所限,它们并不是始终处在一种理想状态之中。快速的社会流动扰乱了这一状态或秩序,底层向其他阶层的流动和转移,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开始向上流动,通过经济上获取的地位优势晋升到更高阶层,而他们的审美趣味并不能快速地和经济地位保持同步,它以习性的方式产生着滞后性。不同的社会阶层成员在习性的约束下,会保留原有的趣味本质,显示出一定的审美距离,趣味也因社会流动具有了跨越阶层的流动性。作为当今社会富有阶层的私营企业主,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社会较低阶层,在改革开放期间实现了阶层跨越,但受家庭出身和个人经历影响,其审美趣味仍表现出与其原来的阶层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在生活方式、消费品味和言行举止以及社会心态等方面更接近于较低的位置,而不是较高的社会阶层。4出身底层的新富阶层在情感上对底层文化的认同会优于上层文化,使趣味在实践中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底层色彩。底层文化元素渗入上层社会,呈现出相互矛盾或冲突的趣味内容,促使以“曲高和寡”著称的上层趣味逐渐失去了自我边界,二者在同一阶层内部的趣味实践上表现出文化面向的不一致,这就妨碍了阶层内部的交流,引起了身份认同的紊乱。

这一现象激起了《格调》一书的译者带有强烈价值色彩的评论:暴发户进入上层,保持着昨日贫民者的本性,将下层社会的趣味带入上层社会1。这一流动的结果构成现实生活的一种合法表象,即趣味具有了跨越阶层的流动性,它作为阶层指示器的功能降低了,阶层文化面临异化与自我疏离的风险。所以,快速的社会流动模糊了趣味的等级界限,它使趣味和阶层不再严守体系化的一致,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也不再呈现高度的相关性。趣味逐渐脱离出特定群体的风格范畴,象征关系随之发生变化,很难像过往一样能参照特定的阶层结构发挥出区隔功能。

另一方面,频繁的社会流动难以产生结构化趣味,无法有效地通过文化边界来缔造区隔。趣味诠释着个人与社会,映射着个人特有的家庭、阶层背景与生活经历,触及人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念以及沉淀的文化心理。每个社会成员都会根据自身的文化认知水平和精神需要,选择能够理解和享用的趣味产品,而在超越自身等级的趣味上不再表现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和依赖,因为它难以触及和满足自身最直接的生理体验和精神需求。同时,在明确意义和交流的实践过程中,趣味构成了一种集体特征的影射,通过塑造边界来体现内部同一性和外部差异性的特点,以保持审美距离和维护阶层区分。内容上的简单到复杂、形式上的具体到抽象,勾勒出不同趣味形态的边界和范围。历史上,凝聚社会上层趣味的宫廷文化最具有代表性,富丽堂皇的建筑、严肃整齐的布局、精巧别致的装饰,以及丰富繁琐的礼仪等等。上层趣味区别于底层趣味,不仅在追求品质的细节中彰显出成分的丰富和复杂,还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体现出符号的间接与抽象。每一个颜色图案、每一件物品摆设、每一种风格布局都被赋予着趣味信息,以文化编码的方式展示出阶层风格的象征意义。

文化界的形成,需要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促使群体内部规则和惯习的产生,构建出一种自我认同和行动力量,它促使社会各阶层在趣味的敏感度上显现不同。尽管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在经济上差距显著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文化上并未体现出同步效应。如上文所述,社会流动所带来的新的阶层格局,主要凭借的是经济资本,它在短时间内还无力去平衡和匹配文化资本,这就导致同一阶层内部的文化特征并不完全统一,原有建立在结构基础上的文化边界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由于边界变得模糊,会在对象、属性、体裁等方面表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导致传统等级制度的混杂和坍塌2。频繁的社会流动致使阶层文化成分变动不居,不仅不利于保留、形成和巩固标志性的文化边界,而且不利于社会阶层沉淀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共同体共享一整套文化信息编码,整合和凝聚着阶层特定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界定着相似的社会轨迹和生活经历,为防止出现偏差和分歧,其对趣味的影响体现在每一位社会成员的阶层感知和认同上。所以,服从结构本位和等级原则的趣味,在频繁的社会流动冲击和影响下,缺少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缺少品质和风格的沉淀,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独特的审美趣味与标志性的文化特征。

旨在保持和维系一种间隔、距离和等级关系的结构再生产策略,趣味承担着文化资本代际转移的职责,制造着布迪厄所描述的“出身的标志”和“行家的能力”。受意识形态和文化转向的影响, 不论是家庭濡染还是学校教育在塑造结构化趣味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小众化与大众化的趣味分类特征取代了贵族化和平民化,消弥了审美的等级和距离。虽然经济资本可以直接转换成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但由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习得的趣味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它属于身体形态的文化资本,需要漫长的积累和转化过程,达成一种文化与生理的合谋。这种内化为身体形态的资本表现为一种继承性的传递,并在转换成习性的外部财富之前,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为先决条件3。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为单位的资本积累在短时间内还未能完全转化和培育成相匹配的趣味形态,这就使得家庭获得的趣味配置与阶层风格之间不再保持一种天生的亲缘关系。同样,虽然公立教育系统未能摆脱知识结构的深层不平等,但在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形式上呈现着一种无差别的路径,学校教育在输入与输出上不再致力于维护趣味的等级结构。因此,维持秩序和结构的再生产策略的变化,使趣味逐渐失去支撑文化等级结构的能力,阶层区隔的天然屏障也就随之土崩瓦解。

结 语

每一种趣味都是时代的写照。当今社会流动的加速,使趣味呈现出一种开放包容的结构特征,推动了区隔功能的流变。趣味不再只是阶层文化的自我生产,文化的大众化使趣味实现了一定意义上归并和整合,反映出镶嵌于社会分层之中文化结构的变化。文化界限和壁垒的消除,扩大了阶层间的参与和交流,加强了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文化创作更加多元和自由。

趣味区隔功能的流变,正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备受关注。由于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在经历着一个深入的解构――建构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快速频繁的社会流动致使阶层文化难以凝聚,面对大众化和商品化浪潮的冲击,趣味难以保持原有的文化内涵。在技术力量与商品价值所支配和控制下,人类社会的深层价值系统不断地趋于解构和消亡1。文化等级秩序坍塌,文化价值不断地被消解,低俗平庸的内容被追捧为新潮,而深刻崇高反倒变得落伍。社会公众逐渐在文化上失去界限和标准,审美趣味偏执于停留在享受的表层,逐渐放弃高层次审美追求,以及对时间过程和意义深度的探寻。

历史上,社会上层的审美趣味曾是整个社会的文化理想和尊崇的楷模,其精致的生活方式、优雅的行为举止、追求极致的审美能力成为社会各阶层极力模仿和学习的典范。它作为一种标杆文化被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确立的一套文化规范和方向,将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联系在一起,通过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持续的引导和影响,实现全体社会的价值、规范和结构的整合。而当“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2。当我们努力在日常生活中不再亦步亦趋地保持统一时,却又发现在审美趣味上随波逐流地回归到一起,这就不得不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趣味的区隔功能。

The Distinction of Taste in Rheology

Guo Xinghua Han Keyi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分析

语文是人们心灵的诠释,是人们寄托情感的重要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阅读课外书籍拓展视野,还可以陶冶情操,诠释内心的情感。然而,小学语文是学生接触语文知识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实施趣味性教学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实施趣味性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施趣味性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好奇心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营造自由、愉悦、快乐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其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促进趣味性教学的实施。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趣味性教学的实施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部分都是以“满堂式”“灌输式”为主,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顺利地实施趣味性教学,教师不仅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力,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利用自己独特的知识能力,为学生创设多样化、合理化、新颖、创新的教学方式,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进而促进趣味性教学的开展。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有利于趣味性教学的开展

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是利用图画、图表、录音、视频等将理论的、抽象的语文理论知识形象地、生动地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模仿能力强等特点,直接触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课堂氛围,以利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实施。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实施趣味性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本前提。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欣赏趣味优化

[1]18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种高级的潜在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审美需要即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当人的其他非审美需要得到相当的满足之后,那种整合的审美需要才能逐渐被主体意识到,从而化为人们追求美的积极动力,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活动便随之产生。但是由于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又使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活动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一个人的艺术趣味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方向,同时艺术趣味的健康或病态、进步或落后亦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优劣,因而,艺术趣味是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当代世界美学艺术辞典》中对于艺术趣味的定义如下:“艺术趣味使之人以相应的方式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艺术趣味是个人(社会)艺术经验的概括,主要是在艺术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但是不能认为艺术趣味只是派生与艺术客体的品质和与艺术客体接近的强度。在艺术趣味的形成和确立上,许多东西取决于一个人本身的生物心理特点:艺术感知能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过分强调唯心主义美学得出艺术趣味的本性以个人的天赋特性为基础的结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观点,艺术趣味的感性基础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按伏尔泰的说法,艺术趣味是一种特殊的“对艺术中的美和丑的敏感”。艺术趣味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除了艺术经验外,还有个人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个人一定的社会群体属性和阶级属性、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的不同等。艺术史上常有某些艺术家由于思想和艺术立场的不同而不能接受其他艺术家创作的情况,列夫托尔斯泰曾否定莎士比亚的创作,斯塔索夫对布留洛夫的回话持批判态度,柴科夫斯基否定勃拉姆斯的音乐。这并不等于说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艺术趣味不高,而是在他们高度发展的趣味中存有某些片面的成分。趣味的多样性对艺术趣味中的个人判断与集体判断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影响,千百年来,唯心主义美学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从少数人出发”的观点,这种观点把贵族“艺术行家”的个人主见同“大众”的意见加以对立。但也有与此完全不同的观点,即以“多数”表决的方式机械地解决艺术作品价值的问题。但是,无论哪一种观点都不能真正决定趣味判断的高低,真正的高低只能取决于对趣味水平客观的判断,但是要为真正客观的艺术趣味而斗争,必须始终注重讲求论争的文化修养,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论争者的趣味人格。

通过以上对艺术趣味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趣味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艺术趣味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即表现为主体个性的差异和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异。

主体的个性特征,由先天与后天,生理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所造成,因而是千差万别的,而这种差异性又给艺术趣味打上了深刻的印记,使艺术趣味也呈现出个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形象感知的差异和内容领悟的差异两方面。主体各感觉器官敏感程度的不同以及感官功能发展的不平衡是引起形象感知差异的主要生理原因,此外还有复杂的心理原因,如知觉不同,分析型和综合型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析综合型对于事物的感知会有不同的结果,即由于生理心理上感知的差异,造成了个体形象感知的差异。再者,由于不同的主体对具体美感对象的态度、关系不同,感受时主体的选择方向、敏感程度、注意程度以及记忆联想的具体内容亦会有很大差别,因而其感受时的领悟和情感反应也就各不相同。同时主体对于某一艺术门类的形成、技巧和手法的熟悉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和领悟的深度。

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主体个性特征的差异,不同时代,民族和阶级的艺术趣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特定时代的人们,由于受到时代特定的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会形成特定时代的审美思想,并在这种审美理想的指导和规范下,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趣味。不同的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传统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心理各相歧异,其艺术趣味也就随之不同。由于阶级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不同的阶级,以其经济利益为基础,再结合不同的民族和时代特色,便形成自成一体的政治、思想、伦理和道德观念,同时亦形成了不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

其次,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差异性外,亦存在着共同普遍性。艺术趣味欣赏的主体是人,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做为一定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家庭关系及宗教关系等诸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其艺术趣味就不能不包含和体现着其特定时代、民族和阶级的共同审美要求和趋向。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也就是说艺术趣味的共同性不仅存在于特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中,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亦存在着共同的艺术趣味。当然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并非截然分开,二者相互渗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既然艺术趣味存在着差异性和共同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和优化艺术趣味时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既要注意其差异性,又不能忽视其共同性。在优化艺术趣味的具体措施方面,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要优化艺术趣味首先要培养和提高欣赏者的艺术感知能力。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须以直接感知的方法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感知所得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视听感官,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知觉则是在感官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和综合的把握,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人们只有具有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才能对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受能力,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美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期待,并形成健康浓厚的艺术趣味。同时艺术感知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避免停留在庸俗或低级趣味的作品之上,而是转向典雅艺术,从而使艺术趣味得以优化。超级秘书网

第二,要优化艺术趣味,要求欣赏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修养,如此才能更好地深入艺术作品深层,体验艺术的巨大魅力,获取更高级的审美愉悦。只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为指导,才能使人不致满足沉溺于低级庸俗时的津津自得,同时得益于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艺术规律的独特把握,使欣赏主体能够充分自由地想象、回味、轻咂、细品作品的深邃,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一种“高峰体验”,达到一种至高境界。好的作品能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而正是由于艺术作品如此强大的魅力,才吸引着无数的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为开拓和体验一个又一个艺术巅峰而努力和超越。

第三,由于艺术趣味的差异性,要求艺术家们根据不同的艺术趣味创作出符合不同审美需要的作品,以适应趣味多样化的要求;同时人们求新立异的心理也影响艺术趣味的多样性。犹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物种的变异产生了物种的多样性,进而才有了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艺术作品也需要有多样性来人的视觉和感官。因为,如果艺术作品单一,长此以往,欣赏者对此类艺术作品的趣味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因此艺术需要变异。一些美学家曾认为美在新奇,主张艺术家要善于发现,选择新的角度、途径和方法形式去创造新的艺术风格,“一部艺术史实际便是风格史,所谓风格史,也即是自我感受的变迁史”。如在文学中,新词丽句,怪字僻语、独特比喻等易于产生陌生感和新鲜感,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某些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主张写作要选择异于日常语法规范的词汇和句子。但是若单独为追求关注而在艺术创作上孤投一掷,又会使艺术陷入畸形和扭曲的病态。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只有艺术家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不平凡的内涵,才能真正引起欣赏者的共鸣。看米勒的《拾穗者》,恍惚之中,自己已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在金色的夕阳下,正置身于归家的途中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精神文明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作为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亦愈来愈被人们倾注了更多的感情。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艺术界亦是异彩纷呈,艺术作品好劣不等,参差不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对人们的艺术欣赏的选择性加以规范和引导,培养健康稳定的艺术消费群体,而非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同时要优化艺术趣味,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对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加以规范和引导,禁止低级庸俗的艺术品流入市场。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理念; 思想性; 知识性;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55-03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任务,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凝练明显滞后。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是指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教育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设定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在内的基本思想观念体系。[1]学者赵野田认为,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但其中“教学理念”具有前提性、基础性的意义和价值。[2]本文首次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坚持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结合’”这一教学理念,并尝试阐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结合”的原因分析

1.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功能和教学过程分析

众所周知,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突出特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功能,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不仅仅包括价值观念教育,还内含丰富的知识,理应同其他学科一样也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如果说,思想性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教”的内在诉求,而知识性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什么”的必要回应。不仅如此,基于思想和知识的关系考察,“无论是从教的过程、学的目的还是从思想品德内在结构看,‘知识’的传授和学是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2]。思想不能凭空而生,思想政治教育亦不是空洞的说教,思想只能从知识中生发出来。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需要兼顾知识传授,力图使思想性与知识性紧密结合。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例。、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该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传授学生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体现了“纲要”课“知识性”的要求;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体现了“纲要”课“思想性”的要求。正是在传授学生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深刻领会“三个选择”。可以说,坚持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是“纲要”课本身的要求。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亦如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涉及“怎么教”的问题。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学生感兴趣。如果学生认为毫无趣味,他们上课就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实现。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兼顾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趣味性,意即使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者紧密结合。

2.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认真钻研,努力探索,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深受学生欢迎。但同时也要看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以下三大不良倾向:一是泛政治化倾向。某些老师过分强调思想性和政治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简化为政治说教,甚至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这表面上是重视思想性,但事实上,由于这种教学忽视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相反,由于年轻人逆反心理作怪,过度的政治渲染有可能适得其反,降低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二是学术化倾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某些老师弱化教学的思想性而强化知识性,甚至个别老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做学术研讨课,单方面认为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实际上,“认知、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3],思想性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特征,“追求教学的学术性恰好用知识性掩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思想性特征”[4]。三是枯燥化倾向。某些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严肃有余,趣味不足”,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而忽视趣味性,教学内容枯燥单调,缺乏吸引力,以致“老师讲得累死,学生听得烦死”,这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为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迫切需要克服以上三种倾向。坚持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结合”,并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正是克服以上三种倾向的有益尝试。

二、坚持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结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有趣性;好奇心理;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89-02

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可能感觉到,中职学校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认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自信心和自豪感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对学习不感兴趣是原因之一。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的好奇心理?我们认为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本文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趣性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讲好绪论课

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这被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称为“印刻效应”。第一堂绪论课要形成怎样的“印刻效应”呢?一堂精彩的绪论课,应该能将学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科学世界,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照亮学生心灵的一缕阳光。一堂生动的绪论课,是一个好的开端,是播进学生心田的一粒种子,能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通常学生在刚接触到某一门新课时,一般兴趣都比较浓厚,要抓住这一契机,把绪论课上好。在上精细化工这门课时我们把绪论教学变成了化工产品的展销会,从神奇的表面活性剂到各种新型装饰材料、从各种食品添加剂到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全方位向学生介绍化学工业在人类社会和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精细化工的种子,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情景引入,兴趣盎然

课堂教学是否有趣,一节课的开端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若注重趣味,会使有些单调、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活。情景引入的做法可以是一段视频、一则趣味小故事、一个趣味小实验,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给学生轻松活泼的感觉,能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在讲解表面张力和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时,我们放了一段视频: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荷花在雨中亭亭玉立,荷叶上水珠滚动。播放完视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水在荷叶上是球形?学生兴趣很高,都很想知道答案,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趣味的情景引入,符合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处理的原则。目的是让学生觉得学习知识不是索然无味的,让学生的思维从开始就处于兴奋的状态中,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整堂课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学以致用,联系生活

科学来源于生活,传统教育把科学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使学生固定在单一的书本知识或科学世界里,致使学生忘掉了自己,远离了生活世界,于是教育丧失了鲜活的生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要使科学教育从科学世界回到生活世界,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让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感到好奇,而且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种知识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需要,知识无论是对今后的工作还是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在精细化工课上我们曾让学生做过这样的思考题:对洗衣粉和洗衣液的原料、去污效果、适用范围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感觉到很新颖,积极查阅资料,到超市找推销员进行咨询,对洗衣粉和洗衣液的原料、效果、适用范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这样的讨论、思考,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洗涤用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生活中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恰当地选择。

在讲食品添加剂这一节时,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讨论,题目是:针对现在社会上部分人认为味精有毒这件事,提出你自己的想法。味精有毒吗?学生通过对味精的原料、生产过程、主要成分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味精无毒,但在使用方法和用量上要适当。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被派上“用场”,能学以致用,学生求知的劲头会更大,跃跃欲试的要求会更强烈。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活跃课堂、延伸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趣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化学实验具有独特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属性,如果把实验处理成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践来教学,启发性、探索性都不强,会极大地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化学实验中,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设计实验,这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多方面能力的过程,常常会产生别有洞天的实验现象和心理感受,学生兴趣盎然。在讲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时。我们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效果与洗涤用品和化妆品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洗发水和护肤霜,学生看着自己亲手做的产品充满了成就感,在实训室里马上实验自己做的洗发水和护肤霜,当感觉效果非常好时,学生的自豪感无以言表。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很大提高,而且对表面活性剂的去污作用、乳化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起传统的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物质的性质学生更有兴趣。

在讲解香精和色素时,我们让学生亲手做“香水”,学生兴趣更高,精心地调配各种颜色,尝试调制各种香味,每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了不同颜色、不同香味的“香水”,实验室里香气四溢。看着琳琅满目的“香水”布满了实验室,师生心中充满了温馨。这样的实验,使学习不再是单调、乏味的过程,而是充满了乐趣、快乐。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好奇心理,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首要任务。每个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趣性。教学不应只是一种刻板的知识传授,不能墨守成规,照本宣科,应该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光是拼命记忆定义、性质、各种符号和公式,也可以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参考文献: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趣味课堂 技工院校 语文

学生以学习为乐事,既能提高效率,还能加深理解。探讨技校语文“趣味课堂”教学意义重大。

一、技工院校传统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传统语文课是“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多实践少。虽穿插练习,但只是“做题――讲解”,方法单一,内容脱离实际且无趣,学生兴趣不浓。

2.教师教学模式单调

传统语文课教学模式为“课文讲解――知识点讲授――习题练习”的单向循环。教师在课堂中是知识的权威和象征,学生只是教学的合作者、课堂的咨询者和观察者。

3.教学质量水平不高

传统语文课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缺乏课堂实践。而技校生普遍文化知识差,对书本知识没兴趣,导致教师满腔热情教、学生提不起兴趣学习的不良局面。

二、“趣味课堂”概述

1.“趣味课堂”的定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趣味”是“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趣味课堂”指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愉悦、快乐的教学方式。

2.“趣味课堂”的特点

(1)体验性。

“趣味课堂”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使用大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而不是“纸上谈兵”。

(2)愉悦性。

“趣味课堂”让学生由“静坐着听”转变为“动起来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与同学分享成果,体验由成功带来的愉悦。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被动接受”,而是充满趣味性与愉悦性的“主动出击”。

(3)创造性。

“趣味课堂”将教学的关注点由“知识”变为“学生”,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独自或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或与小组成员合作寻求解决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3.“趣味课堂”的打造措施

(1)增强语言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工具。构建“趣味课堂”,教师要注意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和魅力。首先,要学会幽默。幽默风趣是智慧的表现,也让学生更易记住知识。其次,可适当引入流行用语,以此拉近师生的距离。如讲授求职信的“自我介绍”时,引入“陈欧体”,让学生分析、对比、模仿。此外,教师也应注意体态语言,用表情、手势传递信息。

(2)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熟悉化。

打造“趣味课堂”,教师要从课本中走出来,走进生活中去。如讲授条据,可列举新闻事例,让学生掌握借条涉及金额要大写、还款后要回收等知识点。此外,也可设置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如讲授应聘时,可模拟面试现场,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3)善于设置与运用直观教学。

直观化的教学是趣味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更易理解知识。如讲授介绍工艺流程时,可借助多媒体,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脑中建立清晰的认知构架。讲授歌词两首时,播放歌曲MV,通过影像、音乐的直观欣赏,让学生感悟歌词,并学会其写作手法。

三、“趣味课堂”在技工院校语文课程的应用感受

探索“趣味课堂”教学,教师要把好“课前”“课中”“课后”三关,做到“三个结合”。

1.课前要注重“备学生”与“备教法”相结合

课前“备学生”与“备教法”同样重要。学生性格不同,班级氛围也有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对活泼的班级增加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的使用,活跃氛围。若是文静的班级,多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合作完成项目,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2.课中要注重“引导”与“解惑”相结合

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一人独揽”。要注重在“解惑”上强化“引导”,利用生生、师生互动环节,调动课堂气氛。在分组时,让水平不同的学生合理搭配,并控制在5至7人一组,防止部分成员偷懒,不主动发言。上课时,适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随机应变调整教学策略。

3.课后要注重“学生反馈”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而“趣味课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故“教学反思”需与“学生反馈”相结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思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运用是否得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反思优化教学策略,以求更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