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变电站工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08:45

变电站工程论文

变电站工程论文范文1

1成本经管在投资决策环节中的分析

对于110kV变电站工程成本经管在决策环节深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项目建设规模的大小、建设物的方位、设备的采买、生产工艺流程、资金由来等等。对110kV变电站工程成本经管工作开展的基础在于合理方案的制定,对于方案内容要严格的遵守,对于投入的资金要可以为建设项目提供全面的保障。如果想要使得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得到准确的投资,进而完成技术和经济指标,这就需要将投资决策环节的成本管理工作做好,以下我们从几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对于工程造价计算的方法要进行合理的选取,进而使得电力工程造价的精确度得到保障;

(2)要注重投资估算工作的开展;

(3)对于决策环节的工程成本的控制过程要严格的把握好。

2成本经管在设计环节中的相关事宜分析

技术与经济之间既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在设计工程建设项目的时候也就是凸显其矛盾与统一的环节。在工程项目整体成本管理之中其设计是主要部分。如图2所示是关于设计环节成本管理的注意事项。针对成本管理以往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一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对于工程项目初期的成本管理比较轻视,几乎把所有的重心都投入到项目的建设期,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因此对于设计这个环节我们要把握好,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工程建设的成本得到合理的控制,如此效果才会实现最佳。所以,成本经管在设计环节中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优化设计方案,将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2)将价值工程与工程设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3)努力推广限额设计;

(4)注重设计变更的经管工作的开展。

3成本经管在建设环节上的相关事宜分析

变电站工程项目的动工环节是构成实体工程的主要阶段,此环节的特点是,具有复杂性,深受工程数量、动工环境、政策、使用材料、设备价格、动工周期等的影响,这样在实际动工中所需要的费用会超出拟定计划。工程造价人员要树立全寿命周期造价经管理念,这样可有助于对动工环节造价成本管理进行实时分析,有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的实现。因为变电站工程建立人员的职能范围比较小,仅简单的负责施工质量的检查,这样就应强化监理人员的职权,使其不仅仅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同时更要参与到投资控制和分析中,将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工作做好。对于工程施工图的预算、设计工作要把握好,工作人员要亲临施工现场,将施工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把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投入成本有效的控制好,此外还要综合工程索赔问题和工程价款的结算控制,进而实现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

4成本经管在竣工验收环节中的相关事宜分析

承包双方对工程项目成本经管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竣工决算的工程实际价格中。当前中国不少工程项目在实施工程竣工决算的时候都存在一些不足,比方说承包双方互相扯皮,这样不仅影响了工程结算的时间,还使得工程成本的最终确认和项目的交付使用期受到制约。因此,工程成本管理在竣工验收环节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把握:

(1)要走进现场,对于工程的相关信息和动态进行实时掌握;

(2)仔细审核工程相关资料,一定要结合竣工图和变更通知,看看工程是不是在正常运行;

(3)对于结算质量要掌握好,以确保工程造价实现其经效益。

5工程成本经管在运营维护环节的相关事宜分析

工程完工开始可以使用就已经进入运营维护环节,工程运营维护环节的成本控制在整体工程的总造价管理中意义重大,此环节的工程造价是在确保变电站工程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的,使得运营维护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大部分工程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中,都过分的关注工程的施工环节和竣工结算环节的成本管理,对于投资决策环节、设计环节、运营维护环节的成本经管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要想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将项目建设初期到项目竣工,以及工程使用期的运行、维护成本管理把握好,这样才会使得变电站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有所提升,所以,工程项目之中使用全寿命周期的方法对造价实施全方位的控制,这样才会使得变电站电力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

变电站工程论文范文2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阶段,除了基础建设的阶段,还包括后期的工程运营与维护阶段。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可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及运营维护阶段。因此,立足于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开展设计,认真总结,积极探索,充分考虑运行维护的情况,对以往传统建设模式有所突破,追求变电站作为工业性设施的定位及功能需求基本功能和核心功能,剥离无用、重复、多余功能;从设计开始,减小变电站占地面积和三材消耗量。

1.1投资决策阶段成本管理变电站工程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的规划决策阶段包括工程项目选址、规模、设备的采购、资金的来源及生产技术的确定等。在变电站的工程管理中,应该为建设项目提供全面而准确的投资金额,前提是要提供可靠的技术及经济指标。要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提高工程造价的精确度,还要做好投资估算工作,严格执行工程成本控制,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

1.2设计阶段成本管理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成本管理的关键内容,如果在设计阶段做好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常的电力工程的成本管理中,由于过于注重工程建设期的造价,忽略了工程前期与运营后期的造价管理,以至于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出现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出现重复、造价人员与设计人员的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积极推进限额设计,增强设计人员对工程的全面造价意识。如:提高建筑使用率,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结构体系,推行构件标准化,生产工业化化,施工机械化。统一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参数和接口标准,采用全寿命周期内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通过对主设备、配电装置、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主要构建筑物、站区场地平面方案、地基处理及其他主要设计方案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极大地优化变电站的布局,完全契合国网,省公司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整体效益最优的电网建设理念。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对设计方案、主设备、结构形式、建筑材料进行比选,引入了一些新设备、新材料,从而保证了全站全寿命周期成本费用最优。

1.3建设阶段成本管理变电站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形成实体工程最重要的阶段,容易受工程量、环境、政策、材料及设备价格、施工周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至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增加一些预想之外的费用。工程造价人员应该加强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观念,以便于在进行施工阶段造价成本管理时进行全面综合的成本分析,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由于变电站工程建立人员的职能范围较窄,只停留在施工质量检查员的位置上,应该加强监理人员的职权,除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还要担任投资控制和分析的职责,加大对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可以通过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做好工程施工图的预算,到施工现场深入了解施工的相关资料,最大程度控制好施工材料及设备的费用等来实现成本有效控制,同时还要考虑工程索赔问题及工程价款的结算控制。

1.4竣工验收阶段成本管理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架设阶段的结束,也是工程运营维护阶段的开始,同时也是测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中要做到深入施工现场,及时把握工程动态,认真核对各种资料,考察工程是否按照竣工图正常进行,从而确保结算质量,实现工程造价经济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对工程建设期进行评审与分析,并找出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对于不符合运营标准的项目要及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补救。

1.5运营维护阶段成本管理工程投入使用后就进入了运营维护阶段,工程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在工程的总造价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是在保证变电站工程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不过很多时候工程的成本管理都会比较注重工程的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很少考虑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及运营维护阶段。只是将工程造价管理拓展到从项目建设前期到项目竣工,并没有包括工程使用期的运行及维护成本管理。为了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整个变电站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应该采用全寿命周期的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综合造价控制,从而提高变电站电力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总体水平。

2结语

变电站工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变电站改造;排序;历时估算

工程项目过程管理主要着眼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即成本、质量、进度和项目过程的控制,目前的项目过程管理注重数据分析过程和量化管理,以达到预控目的,使得工程项目过程管理处于一种可控状态。在国外各种案例的分析与应用中,都是以一些大型的工程和典型的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也是应用在大型电站建设的项目中。

1.国内外变电站改造过程管理的现状

项目过程控制理论在国内的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中的应用也有不少,但过程控制理论与方法在改造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供人们参考的范本,也就是没有经过系统分析与研究。在国内的一些期刊(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工技术 等)上也有不少论文,江震勐在 2007年3 月《电世界》中的《变电站自动化改造》一文中提到自动化改造方案和一些二次回路的改进措施,如二次回路的事故音响改为在后台设置延时等技术问题,在 2006.18《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程应用中的“变电站自动化改造”一文中提到的是在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如生产厂家设备技术标准、不同厂家的接口问题、设备抗干扰和通讯规约等问题,《在电工技术》2007/2 期 “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工程实践”中讲述的是站内直流系统这一部分接线方式与组件配置及功能的实现, 其讨论的主要是改造方案、改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很少涉及改造的过程控制的详细内容。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规范自动化改造过程,为改造过程管理提供一个有科学依据的过程控制作业指导书,项目管理者可以依照其进行科学、有序的工作。

在我国,项目管理已成为一门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叉学科,项目管理范畴发展为全寿命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管理理论与方法不断有新突破,在理论上已形成复杂性系统(高度不确定性、多目标、多维变量)的决策和各种资源配置与控制运行等理论;在方法上,与计算机结合形成项目管理系统(PIMS)、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管理中,从项目开始一直到结束,人们侧重研究技术层面的理论和方法,比如通讯规约、技术改造方案、不同厂家的接口等问题。从管理层面考虑较少,在过程管理中,能偶尔的应用项目管理方法,能对项目过程的进度进行历时估计,工程进度表就是甘特图的一例应用,对工程的各方面协调与配合研究较少,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常常是工作中遇到问题,才开始梳理工作中的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工期延长、工程质量不高。总之,我国变电站自动化改造过程管理的研究现状还处于很少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阶段。

项目过程管理理论在我国经历了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应用情况也不尽相同,要发挥项目管理过程管理理论的作用,必须要研究应用领域的运作过程和特点,这样项目过程管理理论才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项目过程管理与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大量实际项目调查和近年参加的多个项目现状分析,深入研究变电站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与理论,设计变电站改造项目过程管理指导书,并根据变电站改造项目过程管理指导书要求进行项目控制和实施。

2.变电站自动化改造项目的过程管理含义及原则

2.1 项目过程管理的含义

项目过程的概念是现代组织管理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ISO9000:2000《质量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将过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的任务在于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转化的条件是资源,通常包括人力、设备设施、物料和环境等资源。组织应当对过程进行策划,建立过程绩效测量指标和过程控制方法,并持续改进和创新。

2.2 变电站的改造过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2.1 缺乏工作计划和控制

改造过程中很少有科学的控制方案,只有一个非常粗略的工作顺序表,经常导致加班,但有时又没事做的场景。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能够做到把工作内容想清楚并安排相关人员落实。但只做到这些是不够的,还要做到为实现目标而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组织人员拟定完成目标的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进度、成本、质量标准、资源配置等工作计划。做好计划工作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浪费、降低成本、加快进度,起到以最小的代价缩短项目运作周期。

2.2.2 工作协调方面出现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在改造过程中,各个活动配合不协调,经常有部分人等待、部分人在加班,不能有效的解决活动间、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专业人员与应用人员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项目经理与组员之间配合的问题,经常会出现一些茅盾或误解,造成项目质量的降低和进度的拖延。项目经理需要从项目一开始就保持各方面密切的沟通。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的方式得以解决。

2.2.3 缺乏对工作过程的监控和结果的考核

由于项目的实施基本上都是以具体的工作负责人为主,项目的计划、时间安排、进度的控制往往不由项目经理决定,所以项目经理处于被动位置,造成项目经理对项目进程了解不多,对预期的结果缺乏直观的认识,只能听信具体的工作负责人汇报,对过程中问题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此对项目过程的监控和考核很不利。

2.3 项目过程管理实施的原则

(1)以人为核心人是质量的创造者,工程质量过程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管理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2)以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对产品的质量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2.4 建立变电站改造的过程作业指导书的必要性

针对上述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规范变电站改造的过程管理,应用项目过程管理理论编制变电站改造的过程管理作业指导书,可有效改善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劳动效率,能有计划的对工程中的人力资源、时间、和各个工序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3.通辽市河西220KV变电站自动化改造项目概述及其作业指导书设计

3.1 通辽市河西220KV变电站改造项目概述

河西220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是于1999年7月份投入运行,采用的是东方电子的DF1331系统,能够实现遥测量、遥信量的采集与转发功能。设备运行近十一年,且设备功能已经不适合变电站的发展和系统建设智能电网的要求。

3.2 河西220kv变电站自动化改造项目工作分解

河西220kv变电站工作可以分为10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承前启后,不可或缺。第一部分是厂家联调,监控设备在工厂生产出来送至调试车间进行组屏加电调试,对各个屏上的测控设备进行组网,加入模拟量,进行遥信、遥控传动。待所有厂验功能进行测试完毕后,进行设备组屏包装,运往施工现场;第二部分是准备阶段,首先是确认新设备到站日期,进行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编写、审批。协调改造期间人员安排、后勤资金安排、确认甲供材料是否到达现场,进行临时雇工人员的安全合同签订、对运至现场的设备进行拆包装、核对设备数量、获取安装调试资料;第三部分是调试阶段,对调试厂与厂第一次通讯的设备、调试其它设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调试完毕编写调试报告,注明可否开始安装;

第四部分是安装调试部分,进行准备工作、查看工程物资到位情况、核对工程人员是否到位。核对现场保护盘的布局,在核对现场保护盘的布局时还要考虑1)核对主控室内每一面保护屏内的每根线的作用及每根电缆的走向;2)将改造时可用的电缆做好标记,并核对其上面的电缆芯长度是否合适;3)核对室外端子箱内的电缆走向,并将可用电缆做好标记,尤其是交、直流混用的电缆,在 2000 年前的变电站当中,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电缆。第五部分是办理相关手续,包括编制改造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和停电计划、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向变电站值班人员办理工作许可手续。第六部分是安装,包括以下部分1)打开电缆通道(全站改造的变电站建议将电缆沟全部打开,为日后安装可快速进行创造便利条件;2)敷设电缆;3)提出停电申请并得到许可4)拆除旧设备;5)安装新设备。第七部分是调试,对新设备进行调试,并交付使用,办理工作结束手续。第八部分是验收送电部分,依次进行得到安装调试人员完工答复;所有设备外观检查均无异常;进行逐项试验,在进行逐项实验的时候,要首先得到安装调试人员完工答复;继而对所有设备外观检查均无异常;进行逐项试验;尤其对交、直流、信号回路绝缘测试,符合要求,并核实开关、刀闸远方/就地操作动作正确,其中最重要保护装置带断路器传动,检查控制回路的完好性。同时保证保护装置同监控系统得通讯畅通、正确;检查信号回路同保护装置、监控系统一致、信号动作、命名正;必须在现场进行升大电流试验,检查电流回路的完好性、验收合格、最后要安装人员交付调试报告。第九部分是合闸送电,作为变电站改造成功的标志就是送电成功,送电成功代表整个回路正常,一、二次设备没有问题。在送电前,需要安装调试人员与值班人员一起检查一次设备和二次回路带电后情况,并确认良好。第十部分收尾部分,工程结束后,需要整理旧设备、工作现场,并与与值班人员交接所有资料,还需要将施工图交回设计单位已备初竣工图,最后,撤离改造工作现场。

3.3 项目活动的排序设计原则

项目活动的排序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如能排列出科学合理的活动排序,那就为以后改造工程的控制和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过程管理应用于改造工程时,不能完全照搬项目过程管理理论,还需根据工程自身的特点进行排序。具体应用时有如下原则和注意事项:

(1)坚持根据最佳实践来确定活动间的软性逻辑关系

(2)进行排序前要熟悉工作流程,更要具有项目管理知识,排序工作要有工程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共同参加和协商后方可定稿。

(3)活动排序方法有很多,在工程中要使用符合人们习惯的方式方法,如箭线图法符合人们的习惯,应用起来方便、易于被人们理解。

3.4 变电站改造项目活动历时估算

说明:该设计参考改造变电站规模为220KV为双母线,6条 220KV线路;66KV为双母线,14条线路;两台主变,一台站用变,4台电压互感器。保护装置全部为微机型保护。在自动化改造中历时估计的活动清单就是WBS的分解结果,约束条件是安装和调试人员的技术水平、人员数量的限制等。所拥有的资源尤其是技术人员水平和数量,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在估算时充分考虑完工的最乐观时间、最保守时间和最可能时间,对于每一种活动:

都采用三种估算值、乐观时间、悲观时间和最可能的时间、每种活动的时间则取决于加权值,加权值为:

我们把关键路上的工序的始节点依次记为 1,2,…,n。由此可计算出项目完工时间的概率,或有一定概率值的项目完工时间。

下面分析变电站改造过程的安装调试过程。安装调试过程由前期准备、安装设备、调试等工序(或称活动)组成。各项工序需按规定的顺序,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完成。所有工序完成后,安装调试工程告以结束。

并计算出最可能完工的概率,下面的时间是通过收集每个活动历史信息(历史信息是通过近两年的变电站改造数据得来的),采用专家评定和类比估算的方法,最终得出各个活动的历时估计。

(1)在厂家联调阶段,具备调试的情况下,调试时间可按下面计算:

220KV 线路保护装置:8小时/套6套共48小时

主变保护装置:8小时/套2套共16小时

66KV 线路保护装置:2小时/套14套共28小时

PT 并列装置:1.5小时/套 2 套共 3小时

小电流接地、消谐装置:3小时/套1套共3小时

这个时间已包括厂家处理问题时间,这是2个人在调试时边调试边处理问题所用的时间,共用时间86.5小时。

(2)安装调试阶段,具备安装调试的情况下,时间可按 323.0小时计算。

(3)验收送电部分

共用时间19.5小时

(4)收尾部分

共用时间4小时

整个工程用时528小时。

经过以上研究得出的结果,在项目改造实施过程中,已经的到了良好的效果,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达到了在控、能控、可控的状态。

4.结论

项目管理在我国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中很少应用,本文通过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尝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管理,期望对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并对规范这一工程的过程控制产生影响。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根据自动化改造过程现场所提出的管理思路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方针。本文基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现场,并记录其改造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国内外过程控制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达到深化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的应用与研究。

(2)本文设计的河西变电站工程项目过程控制指导书对该项目实施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河西变电站工程项目过程控制指导书给出变电站改造过程的详细设计内容。即改造项目的工作分解、历时估算和进度的安排。经实践检验该指导书易于掌握、务实高效,具有前瞻性。

(3)本文设计的实施河西变电站工程项目过程控制方法科学、合理。本文所设计(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施工工期长,过程不受控制等问题。

(4)本项研究的局限性。河西变电站工程项目过程管理仅限于控制指导书设计和实施。有关项目过程管理中的组织管理、绩效管理、质量管理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笔者将在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江震勐.变电站自动化改造.电世界,2007.3: 26-27.

[2]刘一平.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与控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3]张金锁.工程项目管理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4]2005 ―2010 年东北电网电力公司职代会工作报告,东北电网公司文件.

变电站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变电站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变压器;无功补偿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和功能部分,是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电力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变电站现代化的程度逐步提高,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控制特点越来越明晰,要想确保变电站功能和安全的实现,就必须加强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和对安全的管理。变电站施工上承变电站工程设计,下启变电站调试和试运行,是变电站建设和电力系统功能实现的主要阶段和主要工作。在变电站施工的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也是日后变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加强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研究,做好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用管理和控制的手段提高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效果。本文根据变电站施工的实际经验讲述了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要点,希望能够为提高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水平起到借鉴的作用,达到提升变电站施工整体效果的目的。

1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

1.1变压器安装工作质量控制的要点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性能要求认真核对施工变压器的规格、型号和技术参数。其次,检验变压器的外观、瓷件、备品和备件情况。其三,根据变压器的性能特点和设计要求展开安装工作。其四,变压器的安装过程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制定的变压器安装标准和规范。最后,变压器安装结束后,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1.2高压开关安装工作质量控制的要点

首先,对高压开关做安装前的外观检查,看有无出现绝缘子应固定牢固,瓷件无破损。其次,高压开关施工误差应不大于10mm,相间连杆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三,高压揩干支柱绝缘子应安装牢固。其四,高压开关主触头、三相触头接触应同期。最后,高压揩干触头表面应平整,接触紧密且固定牢固。

1.3低压侧母线安装工作质量控制的要点

首先,推行加装热缩管护套技术,现代变压器的母线安装一般增加了热缩管护套,这有助于对地绝缘的提高,又减少了电缆和线路间放电的可能。此外,在低压侧母排与设备线夹做烫锡处理,降低线路电阻值。最后,将母线段上各回路的电流量都引入差动保护装置,确保电力安全。

1.4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工作质量控制的要点

首先,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工作应该遵循电力工程的规范,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并结合实际负荷情况进行。其次,根据电网结构正确选择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的位置。最后,根据电力负荷的实际特点,采用整体补偿与局部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的形式。

2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要点

2.1创建变电站施工安全的管理体系

建立、落实并完善变电站施工安全的管理体系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首先要将以往只重视物资投入转变为投入管理资源的局面。其次,在变电站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单位执行并贯彻各级法律、法律、政策、标准等规定,履行职责,确保落实各级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制。最后,通过科学分配安全责权和关键点控制,从源头杜绝安全事故。

2.2建立变电站施工的隔离措施

首先,明确列出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其次,变电站施工现场应设置遮拦,设立足够的标识牌,防止施工人员误入危险间隔。最后,施工人员进场变电站施工场地之前,隔离措施就应该发挥作用。

2.3加强变电站施工安全相关技术的应用

在变电站的施工中,应该注意施工的特点,专业电力设备的安装是一般工程建设项目所不具有的过程,因此,需要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在此需指出变电站安装工程中重要的施工项目主要有下列几种:GIS(地理信息系统)组合电器的吊装、盘柜安装、蓄电池安装、变压器安装、电缆敷设。高压试验及二次回路调试,在制定施工技术措施时应详细考虑。为编制技术措施,首先要依据变电站的不同规模、地理位置、所选机型等等,对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后编制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严格实现变电站施工项目从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核、批准、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从而降低施工过程中作业的随意性。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在建设变电站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提高对变电站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继续教育、在职培训和技术交底提高变电站项目管理、施工和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他们对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认同程度,提高他们从事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用系统和综合的手段提升变电站施工的质量、达到变电站施工的安全,实现变电站对于电力系统的任务和功能。并且,通过对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应用和总结,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变电站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经验和措施,创建具有企业和地域特点的变电站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理论,用实际的经验和总结的理论提升变电站建设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电力行业科技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方文,蔡晶,张季超,王遇国.如何搞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03(11)

[2]李江龙,张晓亮,陈云燕.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改造工程施工现场的过程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3)

[3]孙本森,辛洪波,杨维龙.论电力企业施工建设中的安全质量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12)

变电站工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通讯网;VLAN

引言

全球资源、环境、经济等问题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面临着可再生能源如何接入及充分利用等一系列问题,而电力工业则需要用智能化的技术和手段来应对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

常规变电站自动化二次系统采用单元间隔的布置形式,装置之间相对独立,缺乏整体的协调和功能优化,输入信息不能共享,接线、扩展复杂,缺点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信息难以共享、设备之间不具备互操作性、系统可靠性受二次电缆影响等。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在IEC61850通信协议基础上分层构建,能够实现智能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其在一次设备中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的设计,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了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光电数字和光纤取代了弱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尤其是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克服了传统互感器绝缘复杂、体积大且笨重;二次设备的站控层通信全面采用IEC61850标准的网络通讯,真正实现了数据和资源的共享,笔者将就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典型组网结构

数字化变电站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各层内部及各层之间采用高速网络通信,整个自动化系统的通讯网络细化为:站控层-间隔层之间的站控层通讯网和间隔层-过程层之间的过程层通讯网。

站控层通讯网(MMS)全面采用IEC61850标准,整个系统中的每一个节点信息传输被标准化,监控后台、远动通信管理机、保护信息子站、故障录波器和网络分析仪均可直接接入IEC61850装置,各大厂家集成商通过完备的组态工具生成符合IEC61850-6规范的SCL文件,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交互。其通常使用星型网络结构,同时实现跨间隔的横向联锁功能。

过程层通讯网(GOOSE/SMV)采用电子式PT/CT及智能开关设备或者将保护测控和GIS智能控制功能有机结合成一体化装置,通过SMV光纤传输MU合并单元的交流采样数据,通过GOOSE光纤传输智能终端的实时跳合闸硬接点信号。由于SMV数据量大但流量稳定,GOOSE数据量小但具有突发性,所以将二者放至同一网络组网,即能保证通讯质量又能节省大量交换机。

2VLAN规划

VLAN(虚拟局域网)是在同一台或多台物理设备上创建端口逻辑组,构成互相独立的网络。每一个VLAN都有自己的广播域,支持VLAN的数据帧都有一个VLAN标签(TAG)作为报文的VLAN标识信息,当交换机收到带有VLAN标签的数据帧的时候,读取其中的VID,然后将报文传至同一VLAN的其他端口,从而实现了虚拟工作组内部的数据通信,基于逻辑而非物理连接的VLAN划分。

数字化变电站GOOSE报文大概是10秒1-5帧,SMV报文则是每秒4000帧(9-2),而目前过程层的网络方式基本是SMV和GOOSE集中组网方式,对于只收GOOSE报文的装置来说,每秒有好几万甚至更多帧的SMV报文需要过滤,这对装置的端口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对于GOOSE的接受和发送机制来说也是不可靠的,容易导致GOOSE报文的丢失或延时。所以集中组网的数字化变电站,需要对过程层交换机和装置设置VLAN规划来减轻每个端口的负担。

3报文分析

以上已经提过,准数字化变电站中,按照通讯网络层次结构,可划分为站控层通讯网、过程层通讯网两大类,其中过程层通讯网又可分为GOOSE通讯子网和SMV通讯子网,而报文在传输过程肯定会存在各种不匹配的现象,此时,我们就需要借助MMSEthereal和EPT61850等工具抓取通讯报文,结合MMS、GOOSE和SMV通讯服务规范对异常问题进行分析。

站控层通讯网常见问题包括:实例号被占用或者被注册掉导致控制块使能失败;装置IED内FCDA空数据集导致模型读取失败;ctlmodel方式不对或未被赋值导致遥控选择/执行不成功;报告中的部分条目值有误导致后台/远动遥测不准。

过程层可能会产生测控装置收不到智能终端发来的变位遥信、保护已经跳闸而智能终端未出口和测保装置未接收到采样值等现象,此时,应该通过网络抓包工具,在线抓取GOOSEID和9-2报文,仔细核对报文头的MAC地址、APPID和DateSetReference信息,同时检查检修标志值与接收装置的检修状态是否一致。

4结论

变电环节,在智能电网规划的推动下,未来数字化变电站将成为新建变电站的主流,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改造中的几个难点问题,以便减少调试工程师在自动化改造中产生疑惑。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DL/T860实时技术规范.2009.

[2]国家发改委.DL/T860系列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2004

[3]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南方电网数字化变电站技术规范.2009

变电站工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变电站; 投资控制; 全生命周期投资控制; 意义

中图分类号: TM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42-01

1 我国变电站建设投资控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电力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也越来越大。为满足社会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形势下对电力发展的需要,保证供电质量,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甚至在市中心也将需要建造更多的变电站。然而,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变电站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的造价一直处在价格高、成本高、效益低的状况,随着技术经济和优化理论的迅速发展,虽然一些专家也开始致力于应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LCC)来解决变电站的成本管理问题,认为在新建变电站时不但要考虑一次投资,还要顾及今后运行和维护等支出费用,然而由于我国现行变电站投资体制和运行管理机制的局限,这种想法并没有更好的付诸实施,缺乏完善的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理论及计算模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一个工程在造价上是否合理,是浪费还是节约,在设计阶段大体定型。由设计不当造成的浪费,其影响之大是人们难以预料的。实践证明,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达到80%-90%;初设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施_E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一可能性为35%-75%;施工开始,通过技术措施节约上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由此可见,施工以前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投资决策出台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则在设计阶段。多年来我国的变电站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

2 变电站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理论

对于新建变电站,决策的主要准则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功能、技术、经济、环境。其中变电站的功能建设是设计的出发点。过去兴建变电站决策时,技术是最主要的,经济放在第二位,环境则放到更次要的位置。随着变电站相关技术发展到今天,为满足变电站一次和二次设备功能目标要求,降低成本和环境因素限制越来越受到关注。过去的准则排序将不能适应今后电力发展的需要和公众对环境的要求。今后变电站设计在满足环境要求下,把经济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然后选择或开发实现功能要求的技术。归结起来,变电站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资金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资金成本是指在变电站建设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内所发生的、可直接体现为资金耗费的投入总和,主要包括建设成本和使用及维护成本;环境成本是指变电站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潜在的或显在的影响,包括环境资源消耗成本、环境维护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社会成本是指变电站项目在其整个寿命周期内对社会各方面影响的总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变电站建设项目不仅要考虑社会效益还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占地少、紧凑型、免维护或少维护、成本有效的、可靠、可控、环境友好的新型变电站。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城市居民,对其居住地的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今我国变电站的成本管理主要考虑其资金成本,对社会成本及环境成本没有考虑。

我国变电站成本管理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变电站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建设成本,而忽视了对其他相关领域成本(如变电站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实现更大的收益,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由于我国现行电力投资体制和运行管理机制的局限性,对于输变电设备建设的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往往是分为若干环节相对独立实施的,导致我国电力工程造的模式没能从电力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的角度对其进行管理,造成在全国范围内很多电力工程在寿命周期内进行改造工作,有的甚至刚刚竣工就要进行改造。同样,变电站的建设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已建的变电站都不能很好的和当地的经济及环境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对现有的一部分变电站进行改造,这样一方面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变电站功能和效益的正常有效发挥,造成变电站总体经济效益的下降。上述事实表明,我国现行的变电站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对变电站新的可靠性的要求。传统的变电站管理模式只考虑建设成本,而缺乏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重视,更是几乎没有考虑变电站的报废阶段的事情,部分考虑到的也只是粗略地考虑了一下,没有在变电站的管理过程中以变电站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最小为指导。因此有必要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思想引入到我国变电站成本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

3 我国实行变电站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意义

分析和研究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际利用价值。

3.1理论意义

首先,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研究滞后于现实需要,客观上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及其计算模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国内外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变电站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提出实现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破坏最小、经济上最优、社会上最合理的“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均衡状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及计算模型,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对于新建变电站,用全生命周期成本(LCc)管理方法可减少新建变电站设备选型的盲目性,使新建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LCC)融合到整个系统中,以合理的成本获得高的可靠性,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最后,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Lcc)的立足点是从全系统着眼,在整个电网系统考虑LCC最低,根据这个原则,来考虑单个部件或设备的LCC,并梳理出关键设备或现有薄弱点,根据梳理出的关键点和薄弱点,用LCC理念进行管理、整改,必将对全网的可靠性有较大好处。因为,LCC考虑了故障成本、维护成本等诸因素,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总成本最小。

3.2实践意义

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市区的用电负荷增长迅速,而城市土地}一分宝贵,地价越来越昂贵。新建的城市变电站必须符合城一市的形象及环保等要求,追求综合经济、社会效益。站在全社会的角度,以变电站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为对象,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成本、各要素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找出全生命周期成本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成本影响因素分,寻找改进途径,从而实现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持续改进。采用相应的措施,实现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

参考文献:

变电站工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 电力系统;变电站;工作运行;跳闸;故障原因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15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力事业的进步,在电力系统工作运行中,人们对于电力资源供应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成为电力建设与发展中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工作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对于电力系统的工作运行情况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变电站工作运行中一旦发生跳闸事故,将直接对于电力系统工作运行以及电力资源的供应产生不利的作用影响,从而导致电力建设与发展受到不利的作用和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下文将结合变电站工作运行实际情况,对其运行跳闸原因以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以为变电站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运行提供相应的保障。

1 变电站运行中跳闸故障发生的原因分析

根据电力系统工作运行中变电站的工作运行实际状况,其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跳闸故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变电站的主变设备在运行中发生跳闸,另一种则是由于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导致变电站工作运行过程中跳闸的发生。在实际工作运行中,变电站运行跳闸的情况不同,导致其跳闸发生的具体原因也存在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进行变电站运行跳闸故障原因分析中,应注意结合具体的跳闸情况,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论述。

1.1 变电站主变跳闸及其原因分析

首先,变电站运行中导致主变设备发生跳闸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种。其一,是由于变电站主变设备以及线路中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比较低,导致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绝缘层被击穿,从而发生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主变跳闸。通常情况下,变压器在长时间的工作运行中,很容易出现内部温度升高变化,并且在累积作用下出现较高的温度,而长期的高温环境会导致绝缘层发生相应的性质变化,从而使绝缘性能降低甚至失效,因此,一旦变压器处于临界运行状态,而外部用电设备运行中又产生不平衡电压,很容易导致重大安全事故与问题的发生,出现变电站主变跳闸故障。其二,变电站交流与直流共用电缆也会造成主变跳闸。变电站线路设计中,交流电路与直流电路通常是相互独立设计的,其中交流回路系统属于接地系统,而直流回路系统属于绝缘系统,因此,如果将直流与交流电路设计为共用电缆的情况,就会导致短路故障发生概率提升,并且一旦发生短路故障,由于直流电路的接地性质,会使交流电流进入到直流系统中,对于直流和交流系统都会产生相应的不利影响,严重情况下就会导致主变跳闸发生。其三,如果变电站运行中线路设计存在问题,也会导致变电站主变发生跳闸。通常情况下,在电力施工建设中如果对于变电站线路的设计或者是施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错误,极容易造成变电站线路运行过程中发生短路故障,比如,变电站线路短接或者是进行变电站设备以及线路检修中存在问题等,都会导致变电站运行中短路故障以及问题的发生,从而造成变电站主变发生跳闸。其四,变电站工作运行中如果运行负载过大,也会导致变电站主变发生跳闸。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结构设备,其运行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超负荷运行状况,而一旦发生超负荷运行,就会造成变电站主变设备内部温度增高,并且在温度增高达到一定的极限时,就会引起主变跳闸发生,对于变电站运行造成相应的不利影响。

1.2 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故障时的跳闸及其原因分析

其次,变电站继电保护作为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护设备,在变电站运行中一旦发生故障问题,继电保护设备就会根据故障情况做出相应的跳闸回应,以对于变电站设备进行保护。通常情况下,造成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跳闸发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即变电站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发生故障导致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发生跳闸和变电站中的电流互感器出现故障导致继电保护设备跳闸发生。首先,变电站运行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会受到各种电力机械因素的因素,出现不正常运行情况,造成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出口接地故障发生,从而引起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跳闸的发生。而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如果出现一次电流过大或者是呈现超饱和运行等,都会引发电流互感器运行异常发生,从而使继电保护设备进入保护状态出现跳闸动作。

2 变电站运行中跳闸问题的处理对策分析

结合上述对于变电站运行中出现跳闸情况及其发生原因的分析,在进行变电站跳闸预防,保护变电站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运行中,首先,应注意在变电站设计施工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设施工要求规范进行,避免变电站电流以及电压设计中出现协同运作情况,严格进行变电站设备的搭配选择,并注意做好运行测试,以保障变电站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应用,避免变电站运行中跳闸故障以及问题的发生。其次,注意做好变电站运行状态的监测,对于变电站的工作运行状况进行严格的监测控制,主要做好变电站运行监测数据的记录,针对异常数据认真进行分析,避免绝缘材料性能以及线路故障等导致的变电站运行跳闸发生,避免出现变电站直流、交流系统共用电缆情况的发生,影响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再次,还应注意做好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周期性预防检测,以避免变电站设备故障导致变电站运行中跳闸问题的发生。进行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周期性预防检测,就是要在进行变电站主变设备保护动作检测中,尤其应注意对于线路最末端的检测实验,以确保主变设备在突发状态下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行保障,同时还应注意做好变电站变压器油位控制,避免高温造成的变电站运行跳闸发生。最后,注意做好对于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管理,尤其注意加大对于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一次保护的管理,避免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引发的变电站运行跳闸

发生。

3 结论

总之,进行变电站运行中跳闸原因及其处理对策的分析研究,有利于避免变电站运行中跳闸问题的发生,对于保证变电站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运行都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新卫,袁文嘉,贾永莲,程悦贤,孙超亮.220kV变电站线路保护跳闸事故现场试验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24).

变电站工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策略;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TH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373-01

S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电力系统所进行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我国大部分的变电站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这对于电力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自动化调试进行运用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的概述

1.1 自动化调试的目的

对变电站进行自动化调试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对终端装置进行检查、对信息处理的系统进行检查以及对信息传输的情况进行检查等,也就是说通过自动化调试的方式,对变电站存在的潜在故障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最大限度上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除此之外,对于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不达标设备,同样应当将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排除,保证系统始终处于工作的最佳状态[1]。

1.2 自动化调试的内容

自动化调试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相关设备进行调试和安装以及对设备参数进行设置和监控等,其中较为常见的设备包括通讯电缆、终端计算机、卫星时钟等。

2 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存在的故障

第一,由于变电站和调度二者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想要对变电站的有关数据进行采集或上报,均需要通过调度端口对其向配合,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遥信或其他故障对数据传输是非常不利的,这就需要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配合,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设备进行检查,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在对变电站的本体进行调试的过程中,由于其所包含环节较多,因此,其中某一环节出现故障后,工作人员很难对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三,大部分使用直流设备的厂家均具有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所制定的通讯规约,而不同厂家的规约也有所不同,这就导致通讯调试工作的难度大大加强;第四,针对电压所进行的自动控制,其调试结果与变电站运行的稳定程度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如果无法保证调试结果的准确程度,那么极易导致出现区域运转异常或是升降档重复运作的情况,这不仅不利于变电站安全系数的提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调试的最终结果产生不利影响[2]。

3 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的有关应用和研究

文章所论述的主要调试策略共分为变电站自动化本体和调度联调两个方面,本体中较为常见的故障包括电源故障、遥信故障和CPU故障等,现阶段,在对变电站进行调试的过程中,许多调试人员存在的问题是在遇到故障时,往往会选择通过自己的经验对故障进行判断和解决,并没有养成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习惯,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对问题成因的判断出现失误的情况,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使故障再度发生,因此,基于自动化的相关理论,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3.1 变电站主体

3.1.1 电源故障

以220V/110V的直流电源为例,当其处于变压或逆变的过程中时,一旦有故障发生,通常会直接显示为电源的显示灯不良,或是CPU的运行不稳,针对这一现象,工作人员可以对电源开展相应的调试,保证期稳定运行[3]。

3.1.2 遥信故障

遥信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对节点的运用,使其将遥信电源进行导通,最终保证对CPU的导通,因此,在遥信出现故障时,最先对其加以显示的现象就在于遥信的信号无法上传,而出现遥信故障的常见位置为CPU和遥信板,针对这一现象,有关人员制定了如下的调试策略:第一步,对要遥信位置进行检查,如果其尚未出现位变现象,那么就可以根据图1所示的步骤对其进行调试;第二步,如果在装置的后台尚未出现遥信变位,而在装置后却发现了遥信,那么就需要对装置进行仔细的检查,在确定装置没有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检查相关设备是否可以对遥信变位的相关报文进行接收,在上述步骤一一完成后,最后一步即为对后台的数据库进行检查[4]。

3.1.3 CPU故障

CPU故障作为现阶段众多变电站存在的故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形式,正是由于CPU的主要作用在于对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因此,这就决定了在对故障进行调试的过程中需要有关人员对CPU故障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源头处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规避。通常情况下,当CPU出现故障时,主要表现为无法通信、按键无反应或运行灯无指示三种情况,针对上述情况所制定的调试策略共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将CPU主板进行更换,再通过对原有程序进行运行使用的方式,对CPU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和排除;第二,测控单元通常具有自检的能力,因此,可以运用其这一特性,对板件故障情况进行检查。

3.2 调度联调

从变电站的角度出发,想要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质量,通常需要和多个调度进行通讯,其中较为常见的有配调和区调等。除此之外,如果只存在某一个调度的通信异常情况,那么则可以选择以下的方式对其进行调试:第一步,对变电站的远端控制配置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着重注意IP地址是否能够上传至相应的数据库之中;第二步,如果IP地址上传成功,但针对数据进行传输时仍旧存在问题的话,就应当发送调度报文,对系统进行检查,系统若无法接收报文,就说明问题的根源源自于变电器的调度端,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解决即可。

4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着重研究了变电站在自动调控策略方面的内容,并且与我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的来说,在对变电站进行自动化调试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存在的故障进行及时检测,并且对其是否与物理故障有关进行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设备的状况进行检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查明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方明.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策略的研究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6,(23):153-154.

[2]王建树,郝锋,周玲.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策略的研究与应用[J]. 科学中国人,2016,(11):73.

变电站工程论文范文9

一、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10kv及以下)

        96年9月至97年担负分公司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由于分公司原来没有整定人员,但自从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贯庄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97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96年至98年9月,作为分公司线损专责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 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九五”降损规划,96-98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98年关于无功降损节电的论文获市电力企协论文三等奖,荣获市电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第二名。参与华北电力集团在天津市电力公司试点,733#线路降损示范工程的改造工作并撰写论文。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98年3月至98年11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制《东丽区1998-XX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设想》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原则、东丽区概况、东丽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并将规划利用微机制成演示片加以演示,获得了市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好评。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96年3月至现在参加了军粮城、驯海路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作,军粮城、驯海路、小马场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参加了贯庄35kv变电站(96年底送电)、东丽湖35kv变电站(98年12月送电)、小马场35kv变电站(99年11月送电),易地新建工作,新建大毕庄35kv变电站(99年12月送电、XX年4月带负荷)、先锋路35kv变电站(XX年8月送电)。目前作为专业负责开展么六桥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厂化线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主持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

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96年至今,在工作中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应用固定资产统计应用程序,完成全局固定资产输机工作,完成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报废、计提折旧等项工作。二是应用天津市

技改统计程序完成技术改造(含重措、一般技措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三是作为专业负责完成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组织完成配电线路参数、运行数据的录入工作,形成线路数据库,并用autocad绘制分公司地理图,在地理图上标注线路的实际走向,所有线路参数信息都能够在地理图上的线路上查询的出,该项成果获天津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完成配电线路加装自动重合器(112#线路)试点工作,形成故障的自动判断障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配电线路自动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四是XX年9月主持完成分公司web网页浏览工作,制定分公司“十五”科技规划及年度科技计划,制定科技管理办法,发挥了青年科技人员应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