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音乐疗法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3:14

音乐疗法论文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1

关键词:音乐治疗 发展 特色 问题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与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有着“亲缘”的关系。美国音乐治疗协会(AMTA)在创建时曾对音乐治疗做出了这样的定义:音乐治疗的目标就是将音乐运用于恢复和改善人的身心健康。我国学者对音乐治疗提出了这样的定义:音乐治疗是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效应,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和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上述定义的理念焦点都集中体现在运用音乐使人类身心的失调损害状态得以恢复,帮助患者回归社会。下面笔者拟从音乐治疗的起源、音乐治疗在我国的发展、我国中医音乐治疗的特色、制约我国音乐治疗发展的因素等几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音乐治疗溯源

1.我国是音乐治疗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我国早期音乐多用于祭祀、娱神灵、省风、宣气,而“宣气”是指在阴阳阻滞、不能通畅运行的时候,音乐具有宣导、疏通的作用。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能找到大量关于音乐治疗的论述及临床实例。我国古代的医学著作《内经》中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间,可以意识”。指出五音和五脏有特定的联系,各脏有病其发声常出现与之相应的音阶,各音阶又会侧重影响与之相应的脏腑,即宫通脾、商通肺、角通肝、徵通心、羽通肾,并指出五音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欧阳修曾记述自己“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既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宫声数引,久则乐乐愉然,不知疾之在体矣。”这是宋代孙道滋以“宫声数引”使欧阳修的“幽忧之疾”得到治疗的典型实例记载。另外,在《乐记》《律历志》《太平经》《养生论》《论衡》等文献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治疗思想。

2.音乐治疗在国外也有悠久的历史。古埃及人通过巫医治病,除了给病人服用一些确有疗效的天然药物之外,还经常采用一定的仪式,对病人手舞足蹈一番,口中念念有词,哼唱着怪异小调,这样的怪异小调不仅起着暗示作用,也使病人内心得到很大的安慰,心情变得舒畅,病情便趋于好转。古希腊人很早就将健康和音乐联系起来,他们所崇拜的太阳神阿波罗就是主宰健康和音乐的神,他们将情绪的净化看作是精神治疗的重要过程,而完成净化过程是通过戏剧表演和音乐演奏来实现的。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爱好音乐的医生把音乐视为一种娱乐和焕发精神的手段,认为音乐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安慰人,使人摆脱烦恼恐惧与胡思乱想。18至19世纪,出现了大量关于音乐的心理效应的研究材料,并有许多医生采用音乐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二、音乐治疗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音乐治疗思想古已有之,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我国的音乐治疗起步较晚。1980年,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教授、美籍华裔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了讲学活动,首次把音乐治疗介绍到中国。此次讲座开启了我国进入音乐治疗领域的大门。1981年,沈阳军区医院开展了以音乐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音乐电疗,随后又与传统针灸相结合,使我国的音乐治疗从一开始,便具有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198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开展心理音乐疗法,为适应国内患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大量采用了中国乐曲。后来又与长沙医疗器械厂共同研制了心理音乐治疗机,并在全国推广。1985年,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成立,开始出版、发行音乐治疗的音像制品。1986年,北京安定医院和回龙观医院与音乐专业人员合作,先后开展了老年忧郁症的主动治疗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操作性音乐治疗。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建立音乐治疗专业,1989年正式招收专科生。1989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参加者有25个省市100多个会员单位。成立同时,举办了首届学术交流会,音乐界著名人士赵沨、张非等出席了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991年和1993年又分别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该学会的建立,大大促进了我国音乐治疗事业的发展步伐。1992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北京设备研制中心成立。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200多家医疗单位开展了音乐治疗,初步形成了由音乐家、心理学家、医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音乐治疗队伍,有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专门的教育机构、专业的音像出版社和设备研制中心。可以说,一个覆盖全国的音乐治疗网络已初步形成。

三、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特色

我国的很多专家学者在开拓音乐治疗的过程中,合理地结合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创造了不少新的音乐治疗内容,补充了现代音乐治疗学的学术体系,扩大了音乐治疗研究的视野。

1.在理论上,注重音乐的物理治疗作用,强调音乐声波的生理效应,补充了现代音乐治疗学以心理学为主的理论体系。在中医音乐治疗思想中,注重“身、心双修”。 在音乐对生理调节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是“同构异质”的,无论世界上的什么实物,都是由各种相同的元素构成的,只是结构不同,所以才表现出不同的形状和特征。音乐也是一样具有世间万物所共有的属性,“五音”也有着和“五脏”相应的各种属性,因此,以五音调式编配的各种乐曲,可以通过这种共同的属性而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五脏系统。在音乐对心理调节方面,中国的七情理论认为:情志的失调可以通过“相生、相克”来获得平衡,例如,过度压抑的病态,可以用“怒”来平衡,通常采用激昂、悲愤的旋律,强大而带震撼性的音量,帮助患者宣泄郁闷的心志,然后再用轻松、流畅的音乐放松患者精神。 2.在作品上,中国古典音乐、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下的作曲理论,为西方的音乐治疗提供了大量曲目。与西方作曲家强调个性大相径庭,我国自古以来的多数音乐作品都是为环境、为氛围、为景观而创作的,这非常符合音乐治疗对作品的要求。因此,诸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之类的音乐,以及近年来中国的一批医学家、音乐家主动地“为治疗而创作音乐”。诸如《阴阳五行疗效音乐系列》《现代心身疾病疗效音乐》《心理健康保健系列》《美容系列》《睡眠音乐系列》《现代催眠疗法系列》等制品,受到国内外音乐治疗师和广大患者的欢迎。

3.在方法上,中国音乐治疗结合了诸多中医方法,使音乐治疗的手段更加丰富。我国在音乐治疗的方法上,比较突出的是创造了音乐穴位电疗法、音乐气功疗法等。其中电针疗法是采用亳针刺入穴位,通过音乐电流,同时兼听音乐,其作用机理是音乐、音乐电流、经络穴位等作用机制的综合,其疗效更为显著。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2

关键词 音乐疗法 方法 现状 前景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音乐。音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音乐没有国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它是一种人类都能理解、不需要翻译、可直接交流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的“世界语”。音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历史悠久,古希伯来人奉音乐为“灵魂之神”,中国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认为有选择有节奏的听赏音乐有利于身心健康,元代名医朱丹溪认为“乐者,亦为药也”。柏拉图认为,将音乐作为每天必服的药方,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健康。

1890年奥地利医生历希腾达尔发表了“音乐医生”的观点,音乐的治疗作用正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由于留声机的发明,使得人们有了在临床中方便地使用录制好的现成的音乐的可能,因而大大推动了运用音乐进行治疗工作的开展。20世纪中期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人医院,医生为受伤的士兵播放音乐,使得伤员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伤口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战后音乐疗法从军人医院、精神病院传播至其他医疗及保健部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近20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及康复医学的发展,音乐治疗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为专业音乐治疗师和心理学医师的出现,音乐治疗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1音乐疗法的概念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指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为音乐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莫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组等。音乐治疗,又称为音乐疗法,还有人称其为音乐医学,是一门涉及音乐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认为:“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合适的音乐,可调节人们的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选用音乐,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称音乐疗法。”。中央音乐学院张鸿懿教授认为,音乐治疗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参与下,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

近年来,国外音乐治疗界公认的说法来自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任K.Brescia 于1998 年对音乐治疗学科的定义,即: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治疗师通过运用各种音乐体验及在治疗师和治疗对象之间作为动态的变化力量发展起来的关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上述定义都认为,音乐治疗可以使人的身心障碍恢复到健康状态,以达到身心平衡。本人认为,音乐能对人体生理节律和人类情绪起重要调节作用,是对人体机能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将音乐治疗用于人类保健和身心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音乐疗法的方法

2.1主动法

主动法也叫参与式音乐治疗(Recreative Music Therapy),即引导病人直接参加到音乐活动中去,以得到行为的改善。参与式音乐治疗包括参与性音乐治疗法、儿童治疗法、歌唱疗法、击鼓疗法、吹弹疗法等几种方式,主要是根据被治疗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演奏乐器、演唱歌曲或表演设定情节的舞台剧等方式,以针对性地改善病人的某些行为。

2.2聆听法

聆听法又称接受式音乐治疗(Receptive Music Therapy),即通过聆听特定的音乐以调整人们的身心状态,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聆听法包括超觉静坐法、音乐处方法、音乐冥想法、聆听讨论法、音乐想象法等形式。这种方法常被应用在心理治疗等领域,治疗形式多为个体治疗,也可进行集体治疗,往往与其他医学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相结合。如音乐处方法,往往在治疗前后要进行血压、心电图、白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等生理指标的测定,以对照治疗效果。

2.3即兴法

即兴法是指患者以声音或乐器做即兴式的表演,可分为个人即兴和团体即兴两种形式。在个体治疗中,一对一地演奏能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并能投射出病人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症结;在团体即兴中,演奏可以帮助病人学习适应社会和改善人际关系。包括人声即兴、乐器即兴、综合即兴、奥尔夫即兴、音乐心理剧等即兴技巧的运用,可随患者的能力及其治疗目标而改变,可以是自由即兴、在音乐治疗师伴奏下的即兴,也可以是对音乐性主题的即兴、对非音乐性主题的即兴,以及对特殊事件的即兴。即兴法是表达情绪及感觉非常好的一种方法,患者可通过非语言性的表达直接抒发心中的感觉。即兴法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更具实际意义。目前这一方法在欧美国家应用得非常普遍。在有些欧洲国家中,音乐治疗即等于即兴法音乐治疗。

2.4创作法

创作法是指音乐治疗师帮助治疗对象进行比较简单的音乐创作,包括歌词、歌曲或器乐曲的创作,或者音乐录音及音乐碟片的制作等,通过感官刺激,激发、唤起其相关的有助于治疗的情绪。最常应用的一种创作法是歌曲创作(Song- writing)。歌曲的创作是表达情感、促进沟通的好方法。

3国内外研究状况

音乐治疗学是20世纪中叶创建于欧美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学科,虽然从学科的创建至今不过半个多世纪,但是音乐治疗学却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传播开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当时的音乐治疗在中国还处于“沉睡”的状态,直到1980年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教授到中央音乐学院讲学,第一次将音乐治疗带到了中国,从此,音乐治疗学在中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此后,部分医疗机构将音乐治疗用于一些心理、生理疾病的临床治疗实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989年中国成立了音乐治疗学会,在此之后许多音乐学、心理学、医学专家都自发地参与到音乐治疗的学术研究中来,学会成为了联系国内音乐治疗工作者的纽带,促进了音乐治疗事业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一批留美的研究音乐治疗的专家回国,在一些专业院校任教,他们将许多国外先进的音乐治疗与中国古老的音乐治疗理念相结合,逐步缩短了中国与世界音乐治疗学发展的距离。

近20年过去了,音乐治疗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精神科的应用,大部分精神病院都建立了音乐治疗室。许多精神科专家和医护人员建立了课题组,对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历次学术会议发表的论文有《主动音乐治疗老年抑郁症》《参与性的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初探》等数十篇。音乐治疗也普遍用于“心身疾病”的辅助治疗。有关该领域发表的论文有《心理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120例(心身疾病)疗效观察》等。音乐电疗是中国特有的音乐治疗方法,单纯的电疗一般应用于理疗科,与传统中医相结合的音乐电疗和音乐电针灸疗法也应用于内外科疾病治疗。发表的论文有《音乐电治疗神经症远期疗效观察》《中国的音乐电针疗法》等。有关音乐治疗的论文还有很多,也正说明了音乐的治疗作用还有很大的空间等着我们去发掘,去探索。

此外,在外科手术中应用音乐消除紧张、抑制疼痛以减少物、在优教优育、学生心理调节及病人音乐感受性分析方面都留下了音乐治疗探索者的足迹。

4国内研究现状的不足

第一,对音乐治疗的认知不足。由于音乐治疗这门新兴学科的特殊性,中国社会目前对其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没有强大的理论作支撑,甚至一些学者对于音乐的治疗功能也持怀疑态度。

第二,音乐治疗在国内缺乏制度保障。中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美国音乐治疗师资格认证委员会那样的权威机构(已被国家资格管理委员会认可的),来负责音乐治疗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和监控管理等事务。这种认证制度的缺失,一方面使中国音乐治疗从业人员难以得到制度上的认可和保障,另一方面也使中国音乐治疗专业人员的就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影响。

第三,研究工作学科分离现象严重。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目前我国音乐治疗的学术队伍基本上是三大阵营:音乐学、医学和心理学。这三大学术阵营各自专攻术业,极少能通力合作,共谋发展,导致了学术研究的片面性,研究成果难以达到较高学术水准。

第四,音乐治疗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性。在音乐治疗中,音乐处方的选择、环境音乐强度以及节奏的控制等均缺乏系统的量化标准,使音乐治疗的科学性未能充分体现。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知识层次、思想境界、艺术修养、音乐趣味、是否愿意接受音乐治疗、对音乐治疗室和治疗形式的要求以及音乐治疗时的心理感受等情况,并进行个性化干预,对音乐治疗效果将有积极影响。因此,实施前的评估必不可少。然而由于这部分缺乏规范性,往往影响了音乐治疗的预期效果。此外,多数研究只涉及治疗的终末评价,忽略了过程评价,也不利于音乐治疗的科学实施和计划调整。

音乐治疗对人体生理节律和人类情绪起重要调节作用。随着医疗卫生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方向的转变,如何利用音乐治疗这一方式为人们健康生活提供更大的帮助,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5发展前景

据调查,数十年来,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音乐治疗的热情有增无减,相继有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音乐治疗室,还有一些医学院、音乐学院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笔者认为,有需要的东西才有市场,音乐治疗行业的日益发展正说明了这个新兴行业在国内是有深远的发展前景的。随着音乐治疗的发展, 这门技术不仅能运用于各类疾病的临床诊疗,而且对于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衍生出的亚健康人群来说,音乐治疗或许是一种轻松而有效的“特效药”。众所周知,一个健康的个体必须能与周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存在疾病的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障碍。音乐治疗过程一般都采用集体参与的形式,这个过程本身对帮助病患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好的作用,也间接地对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传统音乐治疗与中国传统音乐一样,在中国拥有雄厚的历史积淀。作为历史的传承者,我们应该重视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影响,努力挖掘中国传统音乐治疗的宝贵财富,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国人服务。而本文中所推荐的二胡,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数千年的漫长历史,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学胡不仅能陶冶情操、欣赏艺术,还能锻炼身体,获得健康上的收益。相信二胡这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传统乐器,一定能在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康复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 邵丽,王庭槐.音乐治疗的现况与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0).

[4] 郑玉章,陈菁菁.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4(3).

[5] 张鸿懿.音乐疗法(二)[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0(1).

[6] 张鸿懿.音乐疗法(一)[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1999(1).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3

【关键词】 脑性瘫痪/康复; 脑性瘫痪/治疗; 形神合一; 音乐治疗; 针刺疗法; 儿童

随着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也愈加突出,而保持身心健康,避免身心疾病的发生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心身医学。心身医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而科学的保精全神的学术思想,其对防治身心疾病,维持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关于心身医学,中国早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就有大量与心身相关的思想,而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形神合一”理论恰恰就是心身医学的本质。中医的“形神合一”理论不仅其形成源远流长,而且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形神合一”的心身观始终贯穿在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的各个方面,为中医心身医学的构建打下了一定的临床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形神合一”理论的具体应用,探讨音乐治疗结合针刺应用于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治疗意义。

1 “形神合一”理论的应用

1.1 “形神合一”论强调形与神的相互关系,以治神为主 《内经》云:“粗守形,上守神”;刘河间谓:“神能御其形”。《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由此可以看出,治神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都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杨淑娟等[1]认为邪气之所以能侵犯人体,都是神失守位的缘故。所以要求人们平素应充分注意摄养神明,增强人体对邪气的抵抗力,强身而延年。因此,在采用针药等方法治疗时,一定要高度重视患儿的心理状况,只有调动了患儿的神气,对治疗有信心,情绪安定,配合密切,才能取得应有的疗效。

1.2 针刺过程,治神为先 《灵枢·官能》曾提出“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的治疗原则。靳瑞等认为针刺疗法内在关键是“治神”,强调治神后方能得气,正如《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之理论[2]。在治病过程中,患儿的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的优劣有直接的影响,相信医生,主动要求接受治疗者常有事半功倍之效;怀疑医生,对治疗存有畏惧、猜疑心理者常难收良效,如《素问·五脏别论》所云:“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又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基于以上情况,在进行治疗时,首要任务就是治神[3]。

所谓治神,一是在针灸施治前后注重调治患儿的精神状态;二是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治神,意守神气;患儿神情安定,意守感传。针刺过程中,不仅仅是患者“治神”,医者自身也要做到“神在秋毫,属意病者”。《灵枢·官能》曰:“用针之要,无忘其神……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强调医者需“治神”方可施治。金元·窦汉卿《针经指南·标幽赋》云:“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但今之医者,常随手下针。这时,医者不治神,病者亦不治神,则出现“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内外相关,故时疑殆”(《素问·徽四失论》)的不良后果,使形神失治[4]。音乐配合针刺可使患儿心神宁静,情志安定,医者可达到“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的意境,同时还可充分调动患儿主观能动性,引导患儿,达到“形神合一”。

1.3 脑瘫患儿当形神兼治 针刺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患儿的阴阳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这主要是体现了针刺的“治形”作用。刘振寰等[5]指出,针灸是治疗脑瘫的主力军,针灸治疗脑瘫的有效率在69%~95%,平均在80%以上。但是患儿在针刺时常因害怕针灸时的酸、麻、胀、痛等针感而产生较强的焦虑、紧张情绪,加上其身心发育不成熟,在针刺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更加强烈,不但影响了“治形”的疗效,同样也使得“治神”难以顺利进行。如果不能做到形神兼治,那疗效自然就会大打折扣。音乐治疗正好可以弥补针刺治疗这方面的不足。用音乐治疗疾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论及,书中有“五音疗法”提法,后世据此得出“宫音悠扬谐和,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使人安宁;角音调畅平和。”[6]音乐治疗是一种很好的“治神”疗法,通过利用音乐的旋律、节奏来调节人体情绪和生理功能,运用音乐特有的语言和功能,陶冶性情,舒解情绪,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健全人格。近来国外对于脑瘫的康复理疗也有了新的科研成果——体感音乐疗法,它是将乐曲中16~150 Hz的低频信号分拣出来,经过增幅放大和物理换能,作用于人体传导感知,通过听觉和触振动觉同时接收及传导的方式,使人体感知音乐,从而达到身心治疗之目的,这是著名的挪威教育家和治疗家Olav Skille在1982年提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治疗对于“治神”确有佳效,结合针刺更能达到“形神合一”的治疗要求。

音乐和针刺对人体的形神均有良性的生物效应,共同应用到脑瘫患儿的心身康复治疗上,能起到一个协同加强疗效,形神兼治的作用,使得患儿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2 音乐治疗结合针刺应用于脑瘫患儿的“治神”意义

2.1 减轻疼痛,使患儿更易接受 音乐可以达到镇痛止痛的效果,这是大家可以从生活当中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口腔科已利用音乐方法代替麻醉施行拔牙术,还有一些国家常用音乐来减轻产妇分娩中的痛苦。

笔者在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实习时观察到,听着MP3的患儿在针刺过程中较配合医生的治疗,对于针刺所产生的疼痛反应和其他应激反应也远远少于一般患儿,由此可见,音乐可以有效减轻脑瘫患儿在接受针刺过程中的疼痛,减少哭闹,使整个治疗能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弯针、断针、晕针等情况。李淑珍等[7]收录了针灸门诊57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针炙过程中,对脑瘫患儿实施音乐疗法,针刺15 min(患儿停止哭闹)后,能明显缓解脑瘫患儿针刺治疗中的焦虑、疼痛感,使之心率更趋稳定。郭文璇等[8]通过做音乐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研究得出结论,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缓解疼痛和紧张的作用,听到音乐可以使婴儿激惹时间缩短。随着疼痛的有效缓解,能量的消耗减少,应激减少,有利于患儿的疾病恢复和生长发育。姜莉等[9]则从原理上剖析,音乐电流是一种和谐的声波振动,音乐作用于人体时,各官能部位随之产生有意的共振,使官能节奏趋向协调一致,进而影响人体的脑电活动,心律及呼吸节律等,调整了器官功能的紊乱状态,建立了“一种令人心安的持续关系”。临床上用旋律热情、节奏激烈、速度快、力度强的音乐治疗疼痛性疾病,如坐骨神经痛、扭挫伤等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2.2 缓解患儿的消极情绪,愉悦身心 五音疗法中“徵音抑扬咏越,抖擞精神;角音调畅平和,善消忧郁”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儿在针刺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减少其躁动不安的表现,便于医者施术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患儿的痛苦。根据弗洛伊德学说的观点,音乐作用于本我,也能抑制这种本能——音乐有助于增强自我、帮助释放和控制情绪,使人产生一种意图感,音乐能使某些情绪得到升华,通过审美和情绪体验,使愿望得到最大的满足。在焦晓燕[10]对脑瘫患儿进行音乐治疗的研究中,发现音乐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情绪。音乐的刺激可引起情感变化或情绪波动,于是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经常聆听轻松、自然的音乐,可抚平患儿躁动不安的情绪,使脑电波转换为放松的α波,而α波出现在情绪稳定、愉快、舒适的放松或冥想的时候,具有强化吸收、整理和记忆信息的能力。如果患儿大脑调整至α波状态,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此时记忆力处于最佳状态,思维就会非常敏捷,反应也非常迅速,并经常有灵感出现。

2.3 使患儿注意力集中,加强针感 脑瘫患儿由于肢体运动和言语交流障碍,其社会活动受限,易导致情绪障碍、认知偏差和行为异常。患儿大多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简单的操作或动作中。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脑电波转换为放松的α波,注意力会逐渐集中,反应也会变得迅速。这样通过长期的音乐心理体验,可使脑瘫患儿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上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可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在针刺过程中如果让患儿聆听音乐,可以减少患儿的哭闹挣扎,缓解焦虑和疼痛感,让患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可以起到强化针感,加快经气的传导,提高穴位疗效的作用,满足了针刺施术双方“守神”的基本要求。张举玲等[11]认为音乐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构成声音形象来表达人的感情,音乐的声音形象作用于人的听觉,使人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和陶冶,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影响,改善人的注意力和精神状态。

2.4 促进患儿智力开发,改善智力障碍 著名针灸专家靳瑞教授曾把音乐融于他独创的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脑瘫、弱智、孤独症等顽疾,也是特色音乐治疗的一个非常典型的范例。靳瑞教授认为,特色针灸音乐疗法可起到沟通人与外界的联络作用,促进患儿智力开发,改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智力障碍。陈莞[12]的智障患儿的音乐治疗实验得出几个重要的结论:不同类型的智障患儿经过音乐治疗后全部在精神集中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方面有进步;注意力基础好的智障患儿可以通过音乐治疗提高认知能力;情绪不稳定的智障患儿通过找到他喜欢的音乐治疗方法的正强化训练,可以使其行为表现总水平得到提高。李志军等[13]将音乐融入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通过观察发现音乐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兴趣,更能提高记忆能力,诱发患儿的动作,帮助建立语言和动作的联系。

“形神合一”论作为中医心身统一思想的核心内容,认为人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为中医心身医学的建立留下了丰富的理论积累。它指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重视形神的相互关系,两者兼顾。音乐治疗结合针刺的应用是“形神合一”论的具体临床应用,是“治神”和“治形”完美的有机结合,有其强烈的实际临床指导意义。相信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科学的不断深化,“形神合一”论所构建的心身医学必将能为患者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治疗和康复环境,为人们的心身健康发挥其独特而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淑娟,马俊生,宓红英.论中医的“神”治[J].中国保健,2007,15(21):12.

[2] 余瑾,袁青.靳瑞教授针刺治神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6,38(10):10.

[3] 陆小左,李淑芬.形神合一论的临床应用[J].天津中医,1993,35(3):36.

[4] 蒋挺康.针刺操作与治神[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9):52.

[5] 祁岩超,刘振寰.小儿脑瘫的治疗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1):102.

[6] 石峰.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与音乐治疗——谈音乐治疗的民族传统之一[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2,2(3):50.

[7] 李淑珍,于海波,刘永锋.音乐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针灸中焦虑疼痛生命体征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8,15(7):1.

[8] 郭文璇,蔡敏芬,许永华,等.非营养性吸吮和音乐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研究[J].现代医院,2009,9(5):40.

[9] 姜莉,赵仓焕.音乐电针疗法浅探[J].陕西中医,2008,28(11):15731574.

[10] 焦晓燕.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中引入音乐治疗的观察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3):1573.

[11] 张举玲,程立红,刘丹.音乐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作用的思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3):63.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4

关键词:音乐;治疗;图书馆;阅览室

1音乐治疗的定义

由于音乐治疗(MusicTherapy)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应用性学科,涉及的学科非常之多、应用领域庞杂并且各流派思想十分丰富,所以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学科定义及标准。简单地说,音乐治疗就是运用各种音乐活动的不同形式,包括听、唱、演奏、律动等不同的手段对人进行刺激与催眠,并由声音激发身体的种种反应,使人达到恢复健康之目的。

2国内外的音乐治疗发展概况

2.1国外音乐治疗的发展历程

音乐治疗在国外起步较早。1890年奥地利医生厉希腾达尔就成功发表了“音乐医生”的观点,得到了同行们的广泛认可,从此,音乐的治疗作用正式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堪萨斯大学分别于1944年和1946年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课程内容为培养专业的音乐治疗师。1950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音乐治疗的国家协会NAMT(NationalAssociationofMusicTher-apy),协会的成立宣告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学科正式诞生。而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音乐治疗的研究毫无悬念的走在了世界前列。LabbeE等研究表明古典音乐能降低人的焦虑和愤怒。而Ebne-shahidiA等研究证明音乐可以减少患者术后止痛剂的用药剂量,并且可以降低患者在手术后的焦虑状况。

2.2国内音乐治疗的发展历程

我国使用音乐疗法的历史十分悠久,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国家之一。查阅我国古代的文献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对音乐治疗的讨论和对临床实例的记载。如在《群经音辨》中存在“乐,治也”等相关的论述。尤其是《黄帝内经》中有对五音、五行和五脏关系的记载,揭示了音乐与身体健康的内在联系;《黄帝内经》这一医学伟大著作中就明确指出五脏中的某一脏腑有恙时,其发声常常出现与之相应的音阶,反过来看,五音又会侧重对相应的脏腑产生切实的影响,对应关系可以总结为徵音通心脏、角音通肝脏、商音通肺脏、宫音通脾脏、羽音通肾脏,并强调了五音对人的身心健康作用非常重要。这些用音乐治愈疾病的理论有着实践经验作为佐证,如我国宋朝的孙道滋以“宫声数引”使欧阳修的“幽忧之疾”得到治愈。此外,查阅《养生论》《太平经》《乐记》《论衡》等文献,其中也记录了十分丰富的鲜明思想,对音乐治疗的现象和原理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以上古代文献资料为我们现代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奠定了当前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的扎实基础。与我国音乐治疗思想起源较早的优势相比,我国音乐治疗的现展就略显落后。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直到1979年,山东煤矿临沂温泉疗养院才开展音乐治疗的实践,这标志着我国现代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的发端。此后,其它一些医疗机构如沈阳军区医院、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北京安定医院和回龙观医院等也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方法在一些心理、生理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3音乐治疗的优点

(1)与其他医学疗法相比,音乐治疗显得平易近人,患者的经济负担较轻,而且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疗法。(2)与常见的药物治疗相比,音乐治疗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这些优点都让病患乐于长期接受音乐疗法,也让治愈的机率大为增加。(3)与旅游放松身心疗法相比,音乐治疗节省时间、节省费用。(4)与运动放松身心疗法相比,在工作疲劳之时音乐疗法更是最理想的一种选择。(5)与倾诉放松身心疗法比,音乐治疗也规避了不便启齿、难找合适人、他人没时间等等因素。总之,音乐疗法有随时随地、省钱省力,不麻烦他人等优点。

4音乐疗法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疗法对身心健康的有益作用更大程度上体现在心理方面,这也让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越来越重视音乐疗法的运用。常规来说,音乐疗法形式主要有三类,包括注重心绪和行为转变的支持音乐疗法、倾向于探寻并提升领悟能力的再教育音乐疗法以及较为复杂、需长时间干预的重建构音乐疗法。音乐诊疗干预对策一般使用不同类的音乐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通过聆听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进而诱发情绪、心理层面发生变化,同时在认知方面有所感悟,最终实现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4.1音乐疗法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音乐疗法对于高校学生常见的消极情绪、心理疾病等能够起到有条缓解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情感、人际适应障碍等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音乐疗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成为高等学校心理教育辅导的重要手段之一。

4.2音乐疗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1)高校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是具备较好的专业师资,辅导老师要具有全面深入的认识,结合音乐疗法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重要意义和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和便于执行的音乐教学计划,安排相应课程,牢固树立一种信念,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音乐教育不可或缺并具有良好效果。(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学校音乐活动,使课外活动的内容更加注重音乐主题的引入,注重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涵,做到把音乐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去。尽可能地营造音乐教育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3)做好辅导老师的培训工作,在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深入研究探索,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提高辅导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从而满足高等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师资的迫切需要。引进外脑,借助专家学者丰富经验,召开专题讲座,以全体教师为受众,重点讲授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业务,介绍包括音乐疗法在内的各种心理疗法的相关理论知识、操作实践等等。(4)设立心理咨询的固定场所,成立心理治疗室。场所实现多功能化,既可以是心理咨询室,又是音乐疗法阅览室,还可以作为集体心理辅导室。场所应特别注意环境布置,做到干净整洁,安静无噪音,墙壁色彩应尽量柔和,窗帘色彩应尽量为单色避免使用复杂的图案。在特定环境用音乐可以帮助学生走出“心理沼泽”,使心理健康得到全方位恢复。(5)利用网络教育系统助力音乐治疗。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具有极强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提供不同类型在线音乐或者开放下载,能够富有时代特色的网络文化,通过这种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熏陶,可以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5图书馆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音乐疗法”中的作用

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原则是“创造良好环境,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读者的心理活动不仅仅来自他们自己的内部调控,同样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巨大影响。而图书馆员工作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给读者提供合适的阅读环境,帮助读者舒缓心理压力,带来愉悦的体验,实现阅读的高效率。以下从两方面谈一谈图书馆的阅读环境。

5.1人际环境

图书馆人际环境主要是指由图书馆人员素质、服务方式、服务态度等组成的一种交际环境。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图书馆的首要责任和义务。具体来说应从提高自身素质着手,首先要具备熟练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同时要有《心理学》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读者的心理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敬业精神,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闲阅读氛围。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5

关键词:音乐治疗;传统药物治疗;神经官能症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277-01

音乐治疗并非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圣经旧约篇,撒母耳记16:14-16:中记载了主命一个善于弹琴的臣仆抚琴驱走了扫罗的病痛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传说中阿波罗掌管音乐和医疗,《黄帝内经》中关于“五音疗法”的文字记载以及“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这样的论述都被视为音乐治疗学的基本雏形。

谈到音乐治疗神经官能症的首次应用是在20世纪中期,二战中的美国军医院因战争环境恶劣,医疗条件艰苦,死亡率很高,面对这种情况,医生开始为受伤的战士播放音乐,以驱散医院死亡恐怖的空气。结果伤员的情绪改变了,伤口感染率减少了,死亡率也降低了,这种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战后,军医院、精神病院以及其他医疗部门广泛采用这种做法,直至有专业音乐家和心理学家介入,这种利用音乐刺激能影响大脑某些递质如乙酞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改善大脑皮层功能的治疗手段逐渐发展成一门现代学科——“音乐治疗”。

现价段,音乐治疗的作用原理一般被认定为从物理学视角、生物学视角、心理学视角。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声波,是一种存在于时间里和由物理结构形成的一种现实存在。具有一定规律和变化频率的声波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时,胃收缩、肠蜗动、肌肉收缩舒张、脏跳动、脑电波等随之产生和谐共振,促使各器官节律趋于协调一致,改善各器官的紊乱状态,从而使人得到轻松感,解除疾患,促进康复。

音乐是与语言及其他声音既相似而又大不相同的特殊信息,节奏活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无论在音乐中,还是在任何有生命的机体中都有一种张弛动静的感觉交替,而音乐的节奏模式和曲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体的特征节律有着奇妙的共通。此外由于听觉中枢与痛觉中枢的位置相邻,音乐刺激造成大脑听觉中枢的兴奋可以有效地抑制相邻的痛觉中枢,同时音乐促使血液中的内啡肤含里增加,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

长期以来,哲学家、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中存在各种理论流派,他们都试图解释音乐治疗的身心效应机制。一种理论认为音乐首先影响人的情绪,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情感,然后作用于人的生理。另一种认为音乐是通过作用于人的生理从而影响人的心理。事实上,这两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交互作用的。如果说传统的心理治疗认为“认知决定情绪”,那么音乐心理治疗则认为“情绪决定认知”。音乐治疗师正是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但是他们并不是简单地给被治疗者播放一些轻松美妙的音乐,让痛苦的情绪得到暂时缓解。相反,音乐治疗师会大量使用抑郁、悲伤、痛苦、愤怒和充满矛盾情感的音乐来激发被治疗者的各种情绪体验,帮助他尽可能地把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当消极的情绪发泄到一定程度时,人的内心深处的积极的力量就会开始抬头,这时音乐治疗师就会逐渐地使用积极的音乐,以支持和强化被治疗者内心的积极的情绪力,最终帮助他摆脱痛苦和困境。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出现的副作用有时比疾病本身更令患者胆寒。如此情形下,音乐治疗就显得不可或缺,在“对症下药”的情况下,患者在接受音乐治疗时根本无需担心治疗会否给身体带来附加伤害。

音乐治疗的过程只需要专业的音乐治疗师和相关放音设备,不产生任何医疗垃圾,成本低廉、环保、安全、卫生,比起传统治疗又是药物辅助,又是器械辅助的方式要简易的多,可谓解决当下看病贵、看病难社会问题的一大福音。

在我国,音乐治疗经历了一段坎坷的发展历程,近几年,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形态得到发展,音乐治疗重新受到大众的关注,这也可以看出音乐治疗已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越发符合当下社会的需要。

在贵阳中医学院,音乐治疗被用于高考前心理疏导;“十大最有前景的成长行业”排行榜中心理咨询业榜上有名,音乐治疗被点明属于这个范畴。一位热心的网友对“音乐治疗是否有助于调理亚健康”做了一份问卷,其中六成以上的答卷者持肯定态度,这样的结果也着实让人欣慰。

为缓和“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虚高,百姓怨声载道的矛盾,同时从音乐治疗自身优势出发,笔者认为,经过一段适应期,音乐治疗便能够像传统治疗一样,被用于日常的疾病治疗中。

参考文献: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6

〔关键词〕音乐治疗;团体辅导;运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4-0015-03

在人际交往日趋频繁和复杂的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人际关系。因此,通过团体人际交互作用的方式模拟社会生活情境,以促进个体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为目的的团体辅导就彰显出了它的价值。个别咨询的方式是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但其不足之处在于耗时多、受众面窄、解决问题单一等。建立在互动、互思、互助基础上的团体辅导能有效克服这些不足。而如何做好团体心理辅导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强调多元治疗方式协助当事人行为改变的研究逐渐兴起,团体辅导的实践研究开始结合音乐、绘画、舞蹈、游戏等治疗手段,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绘画治疗、团体沙盘游戏、舞动治疗、游戏治疗、音乐治疗等研究相继开展,在实践上证实了它们的疗效。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以音乐为媒介,通过调节、改变情绪进而促进个体认知、行为的改变,最后达到身心功能整合。音乐治疗相对于注重挖掘潜意识、改变认知或行为的传统心理治疗方法有其独特优势■。同时音乐疗法所具备的非语言性、灵活性、情感性、互动性、实践性、娱乐性等特点,能被治疗者灵活地运用到团体辅导中,达到辅导疗效。

一、团体辅导概述

1. 团体辅导的定义

团体辅导(group counseling)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过程注重团体环境。真诚而又温暖的团体气氛有助于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在互相接纳和帮助中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建立安全感■;其次,强调人际互动,在团体营造的良好氛围下,各成员可以打开心扉增进相互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最后,注重各成员的亲身体验和探索。这样的方式有利于个体将在团体中的成长迁移到现实生活的适应当中■。

2. 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如团体动力学、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团体中的人际沟通等,都为团体以及团体过程中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1)群体动力学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整体比部分重要,群体作为一种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孤立的个体。(2)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指出,学习是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的综合,实验表明,观察他人的行为及结果,有替代强化的作用。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有指导的社会学习情境,通过团体的经验与现代心理学智慧,增进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3)团体中的人际沟通理论认为团体过程就是人际沟通过程。人际沟通有传递信息、心理保健的功能,还有自我认识、人际协调的功能。

此外,卡尔・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柏恩的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社会心理学中信息传播、人际吸引等理论,也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源远流长,翻开历史画卷,可以看到从远古原始时代的敲击石器、吆喝劳作,到巫师乐舞、驱魔治病,再到传教圣歌、洗礼心灵,音乐都被看作神秘且具有强大力量的工具。

音乐治疗是一种系统化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音乐治疗的方法主要分为四大类,即聆听法、再造法、即兴法和创作法,其疗效主要包括生理/物理的、心理/情绪的、人际/社会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科学发展与研究,音乐疗法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医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方面的证实。

三、音乐治疗应用于团体辅导

1. 理论探讨

团体辅导的核心思想是创造一个类似真实社会的生活情景,使各个成员在人际互动中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它十分强调各成员的主动参与性、亲身体验性。针对这些目标与特性,音乐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适用于团体辅导。

(1)从内涵上:音乐治疗团体有两种交流途径――语言与音乐。对于内心缺乏信任、有交流障碍的个体,有时语言会阻碍他们自我表达。音乐治疗的非语言性就可以更方便地消除各成员的隔阂、促进相互交流,并且有时真正的情感变化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另外,音乐是通往潜意识的通道,利于洞察、唤醒那些被压抑、被遗忘的经验,并且进行合理的宣泄,可促进个体人格的成长■。

(2)从功效上:首先音乐的情绪性来源于人类,当这些丰富的情感反作用于人类时,很容易引发成员共鸣,抒发自己、感知别人的情感,从而形成一个情感的关系网络,把每个成员从内心的层次联系起来,这是音乐治疗团体辅导的强大动力与优势。其次,人际社会性是音乐产生的基础,这一点非常切合团体辅导的人际互动基础,有助于成员在音乐活动中协作沟通、勇敢地表达自己、接纳别人等。最后,音乐的美感基本为大众所喜好,借此可有效活跃团体气氛、建立团体凝聚力、升华情感,促进团体成员在具有美感的音乐中自由想象、陶冶情操。

(3)从方法上:音乐治疗包含的许多技术都可以很好地运用于团体辅导中。如歌曲讨论、音乐想象、音乐绘画等,这些技术对于成员放松身心,在自然的氛围中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很有帮助。

2. 实践探讨

在团体辅导中,除了理论上的学习外,还十分强调成员在团体辅导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自我体验。因此领导者都会根据团体辅导的目标设计恰当的团体活动,来增强团体的活力与趣味性,激发成员的积极性,降低心理防卫等,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团体目标。 在团体的不同阶段,音乐治疗也能很好地运用其中。

(1)建立关系阶段

运用“群体动力学”理论,创设和谐、温暖、理解的团体心理氛围,能使团体成员有安全感、肯定感、归属感。在活动开始时,可以设计一些成员喜欢、带动气氛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注意力、凝聚力,使他们能在一个温馨、和睦、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接下来的团体辅导,为团体辅导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音乐特有的属性如节奏、旋律、情绪、娱乐是创造音乐互动的基石。音乐的节奏性、娱乐性能把成员活力激发出来,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团体辅导的目标主题上。音乐的情感性能很好地让初识的成员打开心扉,表达自己,寻求认同与支持,更深刻地相互了解。

(2)主题实施阶段

此阶段是维持团体的发展,并能有效地促进成员思考、觉察、成长的阶段,是团体辅导的核心所在。音乐所具有的丰富情感性、社会性能很好地促进成员体验情绪、表达情绪。同时音乐的审美性能很好地提升成员的情操和人格。音乐治疗的许多技术都可以运用在此阶段。

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讨论可以帮助成员认识自我、体验他人和自我的情感。音乐作品可以由成员自己选择,也可以由领导者根据需要确定,如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中国名曲《高山流水》等,让成员在聆听音乐后,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体验。

音乐想象可以使成员自发地产生联想,有时会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这对洞察其内心深处的愉快与痛苦经验以及潜意识的矛盾都有帮助。也有利于成员宣泄、释放痛苦情绪,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根据成员在想象过程中治疗师的引导与否,可将音乐想象分为引导性想象与非引导性想象。可根据不同的主题与目的选择合适的音乐,如“草地”“高山”“溪水”和“大海”等形式的音乐。

音乐回忆能使成员相互倾诉自己的往事,宣泄自己的情感,得到互相支持与安抚,促进相互理解和情感沟通。因为音乐往往和个体的情感、往事联系在一起。领导者可以让成员建立自己的“音乐成长卡”,写出在童年、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时期,自己钟爱或印象深刻的音乐。根据音乐回忆技术,还可以发展性地创造出“音乐未来”技术,写出自己青年、成年、老年时期的音乐,可以帮助成员憧憬未来。

音乐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体验活动也可以运用于团体辅导中。各成员除了被动地聆听音乐外,亲身参与、体验各种音乐综合活动,能进一步激发生活热情,表达自我,改善心理状态,塑造健全人格。如即兴音乐活动、音乐绘画、音乐舞动、音乐写诗、音乐游戏、音乐心理剧等。当成员将自己的情感、想法突显出来,有利于自我感知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同与支持。这些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疗法对于一些害羞、不善于表达、有人际交流障碍的成员很有帮助。

另外,音乐同步、音乐系统脱敏、音乐催眠等技术都可以选择性地运用到团体辅导中来。

(3)团体结束阶段

在团体辅导进入结束阶段时,处理成员的离别情绪和心理落差,进一步总结成员的收获与成长,也是整个团体辅导不可忽略的方面。此阶段可采取合适的歌曲或音乐活动作为结束,起到深化主题的效果。如《相亲相爱一家人》《真心英雄》《朋友》《祝福》《感恩的心》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励志、温馨、向上的歌曲,使群体成员一起回顾成长与收获,斗志昂扬地步入现实生活。

3. 小结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需要领导者具有音乐和心理学的综合技能和素养。首先,在团体辅导前,领导者需要收集成员的音乐资料,它直接决定了音乐治疗技术和音乐活动的实施运用。其次,音乐治疗有生理、心理、社会等广泛效应,但针对不同的群体时,需要灵活、准确地把握音乐治疗方法,如听觉障碍团体、运动障碍团体,领导者所涉及的音乐活动不能涉及他们的自卑面。有些成员的音乐性很差,很难在团体中活跃起来或表达自我,这就需要领导者的敏锐观察和耐心鼓励。因为音乐治疗过程并非需要成员具有音乐能力才能完成。最后,音乐治疗很强调自我情感体验。如音乐想象、音乐回忆技术,领导者对成员的情感表达不宜作过多的干预性纠正,只提供情感感知与支持即可。有时成员会被音乐深深感动,产生抵触或共鸣,导致一些激动或负性情绪、攻击等不良行为,从而引发团体的混乱,这就需要领导者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音乐治疗灵活多变,没有绝对化的规则,这正是它作为一种新兴心理疗法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郑玉章, 陈菁菁. 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探索, 2004(3).

[2] 高天. 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3] 罗小平,黄虹. 音乐心理学[M].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

[4]樊富珉. 团体心理咨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王书.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D]. 西南大学, 2007.

[6] 王慧君, 黄惠惠. 团体领导者训练实务[M]. 台北:张老师文化出版社, 2001.

[7] 高天. 音乐治疗导论[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

[8] 张鸿懿. 音乐治疗学基础[M]. 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0.

[9] 胡涛. 团体即兴音乐治疗对大学新生社会交往状况的影响[D]. 中央音乐学院, 2007.

[10] 胡丹.“越红团体沙盘游戏” 对小学生孤独感的干预效果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0.

[11] 徐儿. 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对害羞儿童生活适应的影响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06.

[12] 徐燕. 音乐疗法对中学生疏离感的干预研究[D]. 苏州大学, 2009.

[13] 张振娟. 绘画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026), 120-122.

[14] 张雯. 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 2007.

[15] 陈静. 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 [D]. 华南师范大学, 2005.

[16] Chilvers, P. J.. Music 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J].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2009, 14(3): 158-159.

[17] Corey, 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D]. Brooks/Cole Pub Co. 2011.

[18] Koelsch, S.. A neuroscienti c perspective on music therapy[J]. The Neurosciences and Music III: Disorders and Plasticity, 2009, 1169, 374.

[19] Priestley, M.. Music therapy in action[D]. MMB Music, St. Louis, MO. 1975.

[20]Shin, H. S. & Kim, J. H.. Music Therapy on Anxiety, Stress and Maternal-fetal Attachment in Pregnant Women During Transvaginal Ultrasound[J]. Asian Nursing Research. 2011,5(1): 19-27.

[21] Bunt, L.. Music therapy: an art beyond words[D]. Psychology Press. 1994.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7

关键词:音乐治疗;音乐治疗观;音乐治疗学

1 音乐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音乐在医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令人振奋的临床治疗效果证明了人类的一个古老的信念:音乐是具有驱病健身的作用,对于人类的生存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已经看到,在人类的早期活动和现在尚存的原始部落中,音乐活动在他们的生活里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时音乐的审美意义还是十分有限的,而更多的是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实际的功能。我们不能设想,人们在连基本的温饱和安全需要都没有得到的情况下,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与自己生存无关的娱乐和审美活动中去。部落中的巫师实际上兼有掌管音乐活动和医生的职责,在古希腊传说中,阿波罗神也同样是掌管音乐和医疗的神,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事实:在古代,人们头脑中的音乐和治病本来就是一回事。随着音乐的高度专业化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已经逐渐地忘记和抛弃了音乐的本来作用和功能。一直到现代,音乐对人类生存本身的重要意义才又逐步地为人们所认识到。中国的音乐治疗的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而对于中国的音乐治疗的诞生起到催化作用的事件当属1980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华裔音乐治疗教授刘邦瑞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的关于音乐治疗学的讲学。这是第一次对音乐治疗进行系统科学的介绍。他的讲学激起了音乐家和医生对音乐治疗很大的兴趣。1984年,北京大学的张伯源等人发表了《音乐的身心反应研究》的实验报告,报告了被试在聆听欢快的音乐和安静抒情的音乐时的不同生理反应。这是中国第一次发表的音乐治疗科学研究报告。高天(1986)的《音乐对于疼痛的缓解作用研究》随后发表。之后,陆续有多篇有关音乐治疗的临床探索的报告出现。第一本有关音乐治疗的专著应是1987年由高天等翻译的著名音乐治疗学家朱丽叶・阿尔文(J. Alvin)的《音乐治疗学》。普凯元的专著《音乐治疗》(1994),何化君、卢廷柱的专著《音乐疗法》(1995)也相继出版。

2 音乐治疗在临床治疗的实际应用

首先应提到的是198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该院在中国率先尝试对患者使用音乐治疗。在后来不久的时间里,全国很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始设立音乐治疗室。1985年北京回龙观医院与中国音乐学院的张鸿爵合作,尝试用主动参与的方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虽然方法还不够成熟,但突破了简单地让患者聆听音乐的方式,对促进中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之后,200多家医院陆续建立了音乐治疗室,为数众多的医务工作者和部分音乐工作者热心地投入对音乐治疗的探索之中。1989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并每2~3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音乐治疗学术会议。遗憾的是,从1984年以来,虽然众多的医院开展了对音乐治疗的尝试,但是绝大部分医院都是采用简单的为患者播放音乐的形式。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盲目地给患者使用音乐,以为音乐具有像药物一样的作用,只要搞出来一些所谓“音乐处方”,然后对症播放音乐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样简单地使用音乐是不可能起到治疗的作用的,其结果只能导致人们对音乐治疗的失望。所以,中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呈现衰落的倾向,包括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在内的很多医院先后关闭了音乐治疗室。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音乐治疗开始起步的6年之后的1990年,我国台湾的首位音乐治疗师张初穗从美国回台湾,在台北新爱儿童发展中心任音乐治疗师,首次把音乐治疗带进台湾。此后先后有19名获音乐治疗硕士学位的海外留学生回到台湾,在一些医院、老年福利机构和儿童特殊教育机构中工作。这些人大部分都具有美国或其他国家的注册音乐治疗师的资格。1996年,台湾的“应用音乐推广会”(相当于音乐治疗协会)成立。该学会以这十几名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为骨千,不断举办各种讲习班,致力于在台湾推广音乐治疗的事业,取得相当的成绩。尽管台湾距离建立音乐治疗学科和职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对比海峡两岸的音乐治疗的发展水平,虽然较大陆起步晚,发展的模式也与大陆不同,音乐治疗的规模小,但专业水准相对较高,发展速度和专业水平显然都超过了大陆。

根据美国发展的经验来看,音乐治疗通常是先由医务人员开始探索,但是由于医务人员较为缺乏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始终不能摆脱简单聆听的模式,从而无法真正地使音乐治疗发展和成熟起来。由一音乐专业人士的介入,使得音乐治疗的方法从简单的聆听发展到后来复杂的聆听技术以及各种能动参与和即兴演奏等复杂的方法技术,才使音乐治疗得到发展和成熟。而音乐治疗作为一个学科,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和独立的理论和体系,其中包括十多种流派,一百种方法技术,因此必须依赖一大批经过系统训练的音乐治疗师才能建立,而不是简单地播放音乐,也不是简单地“音乐十医学”或“音乐十心理学”。纵观中国音乐治疗20年来的发展。问题主要在弓;缺少专业音乐人员的参与,而发展的关键又在于――专业音乐治疗帅的培养和教育。因此,进行专业的音乐治疗师的培训和教育,建立专业的音乐治疗师队伍,是中国音乐治疗发展的关键。实际上台湾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虽然已经有十几名在国外经过系统严格的训练的合格音乐治疗师分散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工作,但日前尚没有一所大学建立音乐治疗专业来培养白己的音乐治疗,这也成为音乐治疗事业在台湾真正地获得较大发展的瓶颈。

我国最早的音乐治疗教育项目是1989年在中国音乐学院成亿的音乐治疗大专班。但是由于专业知识和师资准备不足,在招收两届学生后停办。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洽疗学专业的教学标准和培养目标严格按照国际高标准进行设置,按照美国音乐治疗协会的要求标准开设课程,力图培养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合格音乐治疗师。中国的音乐治疗开始与国际接轨,逐步地培养出经过严格训练的合格音乐治疗师,我国的音乐治疗的职业也初见端倪。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的理念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人文关怀的理念不断转化,很多医疗领域越来越多地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需要的重视。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从40年代起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1997年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中国,从1989年起就有了全国性的音乐治疗学会组织――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可以预见中国的音乐治疗也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音乐治疗师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不久的将来也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中国心理学会推荐图书,世界图书出版.

[2] 满力.音乐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现状[J].高明全中华护理杂志.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8

关键词:音乐治疗 技术方法 调节 作用

一、音乐治疗形成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音乐治疗才开始兴起,当时运用的是音乐电疗,到了90年代还是一直用音乐电疗。后来,随着各国音乐治疗的理论、方法的进入,我国运用西方的音乐治疗结合我国传统的医学治疗融会贯通相结合,将领域的应用慢慢扩大。近年随着我国医学的进步,新知识、新理论的引进和医学观念的转变,除了运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疾病外,人们还用中西结合后的音乐治疗来影响人的大脑神经,达到音乐治疗的目的。近几十年来,国内各个有关领域的工作者们,对音乐治疗学的热情逐渐升温,到如今,音乐治疗已在科研应用领域,项目推广以及受欢迎程度上成功拓展。

中国音乐治疗发展的中心理念是中西结合,全面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特色音乐治疗的创新。现在已有很多所大学专门开设了音乐治疗这门学科,作为一门单独的需要研修的课程和项目。在我国音乐治疗学科建设中,中央音乐学院是第一个建立此学的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于1989年9月设立音乐治疗学的大专班,招收学员来院学习音乐治疗,在我国这是最早的音乐治疗学专业的设立。面向全国招录首批音乐治疗研究生在1994年,到2003年面向全国招取首批音乐治疗的本科大学生,到了2010年,中央音乐学院又面向全国又开始招录首批音乐治疗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至今为止,我国已经有了完整的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培训模式,从大专生到博士生的一线教学体系。

二、音乐治疗的方法技术

音乐治疗已经成为实用型的技术方法,已经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节奏,所以发展迅速。在音乐与心理医药在研究类型众多的治疗技术下,我们中国又融合自己的传统治疗手段方法和传统医学研究出我们中国特有的音乐治疗技术。

聆听法,又叫:“接受式音乐疗法(Receptive Music Therapy)”,即运用特制音乐来缓解人的情绪,继而祛病强身。这是一种运用非常普遍的方法,各国文化和发展不同,所以各国聆听法也不一样。

音乐治疗处于成长初期,音乐治疗师往往用“音乐处方”的方式来协助治疗某些病症,减轻医药打针带给病人的痛苦。在美国他们用歌曲讨论和个人编制曲目作为聆听法的常用方法。病人和音乐治疗师会挑选曲目,聆听后按照医师的教导进行交流探讨。更进一步的聆听讨论,让每个人按照不同的人生历程不同情绪和不同的喜好挑选有意义的曲目,倾听自己挑选的音乐带给来的记忆和想象。音乐强于语言文字的就是,文字表达苍白无力,可是音乐却让回忆伴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所以,不管音乐带给你的记忆和想象是什么,你都会潸然泪下,破涕为笑,这是倾听,记忆与想象带来的心理突变。治疗师往往把此中方法只用于团体治疗。

主动法,又叫“参与式音乐治疗(Recreative Music Therapy)”,即让病人在音乐活动的带领下,参与音乐活动来改善言谈举止和行为。

北京的回龙观医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合作开展了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就是用技巧把音乐编织成特定曲目,鼓舞和指引病人参加,针对一些举动和病情来进行治疗。这种训练方式,有不同的节奏类型不同民族旋律,丰富音乐,改善病人呆板的节奏形象,利用民间曲调创作手法,各种熟悉旋律和变化节奏,引导患者发挥自己想象排练和编制合成小品和相声,恢复患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方法深受欢迎,并且取得了非凡效果。

即兴法,即即兴表演式音乐治疗(Im 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乐器的即兴、歌曲的即兴等方式。不一样的风格针对不一样的病情以及不一样的人群。教育都分因材施教,音乐治疗也存在因病施乐的方式。

通过即兴创新和演出方式来测验一个人的人格构造和性格。有过不同经历不通过阅历的人,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一样。这种办法比较普遍,一些国家只有这种办法,但专业名称多样,都有一些的治疗效果。“即兴法”其实就是音乐的最初作用被归来。音乐的产生,也是根据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中的作用

(一)调整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

音乐在大学生的情绪有很好的调控作用,游荡在音乐的舞台,可以轻松徜徉,可以愉悦心灵,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前面提到过五音疗法,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具体情绪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绪病症,选择相应音乐调整治疗。当心绪不定、思维杂乱时,倾听民族乐曲《西湖春晓》《春韵》《光明行》等,可有抚平心绪、调整思维的功能;当心情抑郁,压抑时可以听曲目《赛马》《战马奔腾》《怀乡行》《花鼓调》等,能减缓消极情绪或缓解压抑,使人精神抖擞;当焦躁暴怒易发火时,可听琴曲《高山流水》、古筝曲《战台风》、二胡曲《临安遗恨》等,可以平缓烦乱心境。

高尔基说:“只要相信生活带来的愿望和自身能力热量,那么人的一生都会是一座漂亮的时钟,一座拥有着精神力量,而且以其崇高的成绩使人惊讶的,了不起的时钟。”保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积极而乐观的情绪有利于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从古至今,人们知晓音乐可以对人的身体和心灵有非凡的灵魂关系。不一样的音乐可能影响不一样身体结构的作用,能调解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感情,缓解人的情绪,有助于祛除心灵上的紧张和压力,起到调整身体健康结构的作用,有助于健康的恢复与培养健康情感。

(二)改善人际关系,增进人际关系

音乐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和深究的学科,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和身心发展。音乐活动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情绪掌控着工作学习中大部分的满足感,积极的情绪能缓解人对社会的不安和焦躁。在大学生与人接触过程中,有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与人沟通和交往没有正常进行,有的人不敢沟通不愿意沟通甚至不能沟通,非常严重的危害了正常生活学习和生活。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善于发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要田忌赛马般的,不匹配的比较比赛。对自己的理解与评价要符合客观事实,却不失自信。

音乐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管理情绪的中枢系统,可以对人的情绪进行双向调控。音乐可以缓解人的情绪矛盾,因此能辅助治疗一些身体和心理的疾病。与他人的交往亲密度可以决定人的身心健康程度。优化自己的性格,克服和消除胆小以及孤僻的不好情绪,人各有别,人各有志,宽以待人,积极与人交往,坦诚相待。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历史前进重任,与人交往中克服心理阻碍,在愉快和友好与人交往中度过温馨唯美的大学生活。

(三)陶冶身心性情,塑造魅力人格

欢快活泼的音乐可加强肌肉张力,振奋精神,柔和的音调和徐缓的的节奏可平稳呼吸,有没的音色可降低神经张力,令人轻松愉悦。健康的性情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优质和美好。很多人的性格并不是天生就完美健康和成熟的,但是,我们要努力培养它,完善它,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更加提高。

在大学生音乐治疗方面的研究和发展,需要我们在主观和客观上不断的深入体会和践行的同时,以研究音乐治疗为学习理念宗旨,深入探究我国在音乐治疗方面的发展,以及音乐治疗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大学生在音乐治疗中的分析和了解,在音乐教师和音乐治疗师只有在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和民族音乐素养的同时,努力探究音乐和心理医理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我国的音乐治疗才能与时俱进,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王旭东.我国当代音乐治疗学概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05,(04).

[2]陈菁菁.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4,(03).

[3]张鸿懿.发展中的音乐治疗[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2).

[4]雷红薇.论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音乐疗法论文范文9

【关键词】音乐治疗重建心理创伤中小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24-02

继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过后,灾区中小学学生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心理上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恢复他们的心理创伤是一件非常迫切的需要。笔者认为,灾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孩子们的心理创伤的恢复上。在音乐的课堂上,音乐教师应该借助音乐对其进行精神上的治疗。音乐疗法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

一、震后灾区中小学学生的精神创伤问题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未成年人对地震灾害的反映呈现两极性:分为高激活反应和低激活反应。高激活反应:情感冷漠,寡言少语,注意力难以集中,惊恐,噩梦,睡眠困难,惊跳反应,过度依恋大人,无安全感,人际退缩等等。低激活反应:未呈现上述应激反应,相反,表现出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生活一切正常。这种反应容易给人以误解,以为这个孩子还小,不懂事,因此地震灾害没有对他造成创伤影响。

但实际上这种儿童将来出现严重PTSD症状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且对他们的治疗也更困难一些。这些孩子的大脑对灾难所带来的信息的处理能力远不如高激活反应的儿童,所以出现了严重的回避或麻木状态,而导致创伤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对于这些孩子的未来发展需要特别的关注。

从总体上来说,地震灾害对儿童的主要心理伤害是严重地破坏了他们的安全感和对自己周围的控制感,未来可能造成的后果主要是容易产生焦虑症和恐惧症。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些孩子未来的人格特点中的敏感、焦虑、恐惧和不安全感可能导致人际关系中的很多不适应,进而造成新的继发性创伤,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另外,由于地震造成儿童的父母死亡也会造成儿童的原生家庭解体,灾后的生存条件完全地改变,例如被他人领养,或后爸后妈的家庭关系可能造成虐待或忽视等人为性创伤等新的继发性创伤。因此,及时和持续地对待儿童的灾后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二、震后灾区中小学音乐疗法可采取的方式探讨

音乐治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重点来谈谈比较适合应用于震区灾后中小学学生心理创伤恢复的音乐治疗方法。

音乐治疗的方法多达数百上千种,而它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即以音乐为中心,通常将这些方法分为三大类别: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方法和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这三种类别的音乐治疗方式的区别在于:

接受式音乐治疗偏向于聆听的和被动接受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关于听的技术。

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团体治疗的活动趋向的音乐治疗方法为主,这种方法着重用音乐的活动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和行为的问题,并以集体的动力关系的影响使大家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比较像我们平时的音乐教育,在这种类型的音乐治疗技术中,我们通常也会学习一门乐器或者是学习声乐等等,但是我们的目的不只是音乐技能的学习提高而是音乐之外的以心理健康或生理健康为目的的宗旨。比如,盲人音乐家,用音乐的方式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且用音乐作为职业养活自己等。

具体地说: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中的音乐放松、音乐催眠、音乐的压力管理、音乐想象等技术都可以对灾后的中小学学生进行心理的减压和维护。而后两种比较深层次干预的音乐治疗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灾后精神创伤严重的心理疾病学生的心理康复和引导。在此类别中的音乐同步等方式可帮助失去亲人等悲伤过度者调节情绪宣泄情感。在即兴音乐治疗类别中,我们常常用到乐器的即兴,比如鼓、散响乐器,这些乐器通常不需要任何音乐背景,我们却可以用音乐的方式帮助大家支持和宣泄情感,也非常适合在团体中使用增加受众面积,这比传统的语言式的心理维护更容易深入人心,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关于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则可用于灾后致残学生的身心康复。据报道,此次汶川8.0级地震导致至少5万人士残障,其中不乏正在上学的中小学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在身体恢复能力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维护以及长期的康复性治疗,在此期间可用音乐进行康复训练并考虑将音乐的力量作为人生信念的追求,增强生命的力量。

三、关于音乐治疗在震后灾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可开展领域和开展方式

我们已经介绍了音乐治疗在震后灾区中小学学生音乐可开展的背景以及可开展的方法技术。以下重点讨论可开展领域以及如何开展。我们先来看看音乐治疗原本应用的领域。从音乐胎教到智障儿童领域;从儿童成长的规划到老年性的临终关怀;从心理维护到精神创伤的治疗;从康复治疗到医疗的辅治疗;从健康人群的压力管理到环境音乐的设计,看到这些应用领域,大家应当基本了解音乐治疗应当如何应用于灾区的中小学学生中了。

以下列出相关音乐治疗可操作领域的具体方案以作参考:

1.音乐压力管理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每个人都生活在局促的世界里。长期的紧张会抑制人的免疫系统功能,缓解紧张对于人的整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时时给自己减少压力,调整情绪,使我们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之中。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之下,放松减压变得尤其重要,例如:应考前的放松减压,生活紧张的放松减压,睡眠质量改善的放松减压等等,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健康,从音乐的放松减压开始。压力管理中的放松训练配合音乐,可以有效的促进放松的效果,使用的音乐应该是平静的并且配合放松的程度,同时要符合来访者对音乐的习惯。音乐由于其本身具备让人轻松愉快的品质,它能刺激我们大脑产生类啡肽,这是一种人在最开始愉快的状态下会产生的化学物质,不仅如此,音乐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促进想象,从而获得高峰体验。放松的技术包括深呼吸练习、肌肉渐进放松训练、缓慢的伸展运动和音乐想象技术(个体治疗形式)。

说明:此次地震之后灾区的学生都面临多重压力,而在这种压力之下中小学学生需要长期的心理维护,音乐对压力的改善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2.音乐心理健康主题工作坊

未成年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许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称作心理疾病,也不宜被划为精神创伤,但是却因为这些未解决的情结因素使得中小学学生始终不能愉快健康地学习和生活。音乐心理健康主题性集体工作坊就是为大家在音乐的活动环境之内提供心理维护和成长机会的场所,我们针对正常未成年人可能遇到的焦点心理问题定期举行主题音乐治疗活动和讨论,以促进全面、共同成长的环境。包括:学习、压力等多种主题音乐治疗工作坊(集体治疗形式)。

说明:震后的灾区儿童有不同的精神创伤。我们可按照不同的创伤主题组织同质小组,例如,压力小组、失眠小组、残疾小组、失去亲人小组等等,以主题性集体音乐治疗方式等开展长期维护。

3.精神创伤的治疗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创伤性事件的影响,有的人反应弱些,有的人反映强些,这些反应其实都是正常的。那么,什么是正常的反应呢?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点:①感到大祸临头,惊恐不已;②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③无比悲痛;④感到脆弱而无助;⑤非常愤怒;⑥对自己的侥幸生存既欣慰又内疚。一些人经过创伤事件后饱受焦虑、梦魇、失眠之苦,以至于不能正常地工作与学习;另一些人表面上看来好像不曾发生任何事,但实际上,他们开始回避各种社交场合,变得越来越不擅与人打交道。还有一种创伤性体验是悲痛,一个悲痛的人会产生诸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入睡困难、记忆力减退,感觉生活毫无意义、对生活缺乏热情等明显症状,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很多无法预期的因素都有可能激发最初的创伤反应卷土重来,并可能导致情绪剧烈波动。尽管如此,80%~90%的人不会因为创伤性经历而永远一蹶不振,因为人往往具有不可思议的韧性,绝大多数人都能从最悲痛的创伤性事件中恢复过来,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音乐治疗的聆听技术和许多方法技术应用在心理障碍和精神创伤有着独特而神奇的治疗效果,比起传统心理咨询更能调动我们自身的自信和积极面对生活的能力,从而改善消极生活状态。

说明:此次地震造成许多孩子的精神创伤,这些精神创伤用音乐介入非常容易接近其本质情感,音乐心理治疗在长期的临床跟踪中效果是很好的。

四、关于震区灾后中小学学生音乐帮助其心灵重建应注意的问题

1.音乐治疗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主、辅关系

心理疾病在未发展到出现精神疾病或其它生理疾病症状之前,音乐治疗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而在这之后,音乐治疗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来使用。否则,就会出现过分夸大或过分削弱音乐治疗作用的现象。而任何一种武断的学说,都会违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影响音乐治疗学的科学、健康的发展。因此,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心理治疗方法,我们在运用音乐治疗手段服务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时,有必要从被治疗者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个案来客观、合理、科学的分清音乐治疗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辅关系。

2.在音乐治疗过程中的主动介入和被动接受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使用时,由于对音乐曲式、和声、复调的认识理解不够,导致无法准确地选用与未成年人情绪相对应的音乐来治疗,大大削弱了音乐治疗的效果。这样往往会造成音乐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介入而被动接受的局面。

3.盲目的“音乐处方”给音乐治疗效果带来不确定因素

单纯的以为轻松、自如、舒展的音乐可以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低沉、缓慢的音乐可以治疗焦虑情绪;积极、欢快的音乐可以治疗自闭症及人际交往障碍等等,把对音乐治疗的理解只停留在缓解、放松人的情绪层面上,这种认识误解了音乐治疗的概念,在没有专业音乐治疗师的指导下盲目运用,模糊了音乐减压和治疗的方法,会给治疗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4.制定治疗方案和选用治疗音乐时需要关注的因素

(1)音乐治疗的时间,每次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每次时间掌握在1~2小时之间,个别特殊情况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实际及治疗效果而定。

(2)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内在感受和外在表现。

(3)注意插入暗示语言的时机。

(4)治疗过程中,所用音乐形式、内容应根据所教学生互动的适应情况及时调整变换。

(5)在学生出现异常情绪反应时及时终止音乐治疗。

(6)音乐教师如遇到问题较严重且自己无法解决的个案时,应及时采取转介方式处理,以免延误学生病情,防止出现其它意外事件发生。

五、结 论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作为治疗心理创伤的一种辅助手段。因此说音乐疗法不是一般的音乐欣赏,而是一种特殊的身心疾病治疗的方法,是构建身心治疗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音乐对人的心身调节作用是肯定的,因此可以说音乐疗法在对灾区中小学学生的心理恢复与治疗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高 兴.音乐的多维视角[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 马东风、邹爱民译.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 高c保治.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 冯好芸.传统与流行的结合[J].艺术教育,2007.01

5 姜光勋.关于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1

6 张晓蕾.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文化思考[J].中国教师,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