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集锦9篇

时间:2023-06-26 16:15:52

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

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范文1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互动策略;教学应用

一、互动策略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互动式教学方法借助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动地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激情,通过教学过程师生间的知识及反馈信息即时交换、教学方式及时调整等多方面相互配合,构成了动态发展的教学统一的交互活动与交换影响的课堂过程。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富有启发与引导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是一项具有突出实际价值的研究课题

音乐是一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相比其他学科,更为强调师生间的相互配合作用。因此,互动式教学方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意义也就更为重要和突出。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课程的教育理念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强调了音乐欣赏课教学确立师生互动平等交流的重要性。音乐欣赏课教学本身就是师生共同发现、体验、创造并享受音乐之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互动关系,通过互动欣赏与平等对话来共同提高对音乐的认识与欣赏水平。这要求音乐教师重新定位自身课堂角色,由传授音乐知识技能转变为组织引导欣赏音乐作品、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互动策略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互动策略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尝试运用好这一教学策略时,要格外注意充分地利用音乐课堂所固有的情感性、音乐性学科优势,通过创设、改变、实施音乐欣赏课堂上的授课环境、组织策略与效果评价方式,来促使学生在愉悦心境中全方位、全身心的参与到音乐欣赏实践中来。使得音乐欣赏课程成为师生通过平等互动来共同探索音乐之美的美妙旅程。

教师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应用互动策略首先要培养真诚、尊重、信任的情感效应,营造出一种弥漫充盈在师生间的融洽、默契的对话情境,使得师生可以在温馨的精神氛围与教育情境中自然、平等地互动交流。

(一)营造情感氛围。班级授课的传统课桌“井”字形排列在保障教学秩序的同时,也拉开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互动策略在客观上要求创设出平等对话的情感环境,首先就要改变座位排列形式,比如设计成半圆形、马蹄形星形等等。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学生可以随音乐播放随机流动地坐,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随地盘腿坐,或者与教师排排坐等等。在将学生从课桌座椅中解放出来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蹲下身来以集体一员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展开活动,尽量缩短师生间的物理空间距离,使得心理距离尽情靠拢,从而创设出一种亲近、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

(二)创设对话环境。在于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互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引导性、肯定性、发展性、民主性的即时效应,尽可能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有话就说、有疑就问,充分放开畏错心理。同样,在需要引导学生发言时,可以采取商量口吻同学生交谈,比如“谁想说说”“谁感觉到什么”“我也这样想的”;如果学生发言出现精彩独到之处,则要及时捕捉并进行鼓励,比如“原来是这样呀”“你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学生的发言闪烁其词时,则要进一步启发与鼓励,比如“再讲清楚些好吗”。

(三)组织心理对话。良好对话情境的营造与得体对话环境的创设,最终是为了实现师生间的深层次心理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情商与情操。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要保持学生的心理安闲澄净,使学生在思想上感受到充分的安舒自由,在感情上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信任。所以,无论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出现什么情况,教师都不应上海学生的自尊心。通过主动靠近学生引导学生大胆放心、勇敢热烈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即使有古怪问题与荒诞想法也不必指责、回避,鼓励他们把话说完。只有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安全感与愉悦感,才能真实表现自我,充分进行开放式的心理对话。

三、互动在声乐教学中的优越性体现

(一)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前期,本身就具有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但传统模式下文化课的紧张应试教育环境与音乐课的散漫放羊授课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挫伤其参与积极性。而互动式教学策略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与表达天赋,促使教师动态掌握学生疑点及思路,营造出温馨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可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并建立起良好的教学关系。

(二)有利于学生更好参与教学。互动式教学中吸引了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使得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培养艺术天赋、展示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有利。这种互动强调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尽情展示自我,创造鉴赏音乐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教师也应借此用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展示个性、发展自我。这一过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参与、表现、交往、合作欲望,促进他们积极发展思维力进而提高创造力。

(三)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的主体意识。与文化课的被动填鸭式教育过程不同,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良好的教学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保持着相互协调配合的主体关系,进而培养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在课内课外主动接触并欣赏高雅艺术。

结语:互动式教学方法由来已久,在一些古代的典籍中就有过表述与体现。随着音乐欣赏课教学方式方法的发展,基于音乐欣赏课堂的特殊之处,互动式教学方法也逐渐发展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广泛运用于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与课后交流之中,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妍菁.初中音乐课堂有效互动策略[J].考试周刊.2013(90)

[2]苏.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范文2

素质教育 民族音乐 评价机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对于开启人生智慧、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塑造人格和道德都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确立,音乐课程已作为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在学校中得以实施。然而,农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由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均衡,虽然音乐课已经作为必修课,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音乐教育师资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

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和基础设施的落后,学生学习音乐,能上音乐课成了一种奢望。由于偏远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几乎没有或者教育质量不高,因此对于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采取生成性的、灵活性的策略。生成性策略主要是指动态生成的、灵活变化的方法。

一、以生成性策略加强音乐师资在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性

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音乐教师的培养。如果音乐教师乐于在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或者有一种机制保证音乐教师的稳定性,那么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将大为改观。如何能让优秀的音乐教师资源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获得较好的音乐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学者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师资由于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不同,会影响到音乐教育的质量。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有可能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较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可能不完善,但我们应该对此采取一种包容的心态,这是以生成性“态度”对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师资的一种关怀和策略。

其次,对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师资也应采取生成性的策略,应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请进来”就是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家和民族音乐的传人请到学校中来给学生授课;“走出去”就是让那些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能够参加进修班和研修班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科研水平。这样的策略有利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师资的稳定性。民间艺人就生活在本地,他们不计名利把自己掌握的音乐文化传授给学生,这就稳定了当地的音乐师资。加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师资的培训工作,也体现了“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政策留人、事业留人”的策略,使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师资愿意留在本地工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师队伍应采取“优先发展、政府主导、注重质量、统筹兼顾”的原则,促进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师资的稳定。

二、以生成性策略促进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音乐课程作为文化存在,而不是工具性的存在。学校音乐教育是以传播主流文化为己任。这造成我国音乐教育一直以来以欧洲音乐理论为中心,替代了中国音乐理论。而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怎样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保护,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就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以自发的状态传承和繁衍着。

进入21世纪,音乐教育提倡的是多元文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内容多元化。随着音乐社会学、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治疗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走出了原来欧洲音乐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各地区的音乐课程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来编写材的。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开发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校本教材。如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校本教材也很难编写,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课程内容。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会丰富多彩。以此为依据加强乡土音乐教材的开发是符合时代和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取决于我们对这些优秀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我们不要强求课程内容的程序性,而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利用,对课程设置采取灵活多变、动态生成的态度,最终目的是这种丰富性是对学生主体文化精神的回归教育。

三、以生成性策略提高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学评价的适切性

评价机制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严重制约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孩子的素质教育更应该加强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评价应该采取动态生成性的策略。音乐教育的评价要从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面抓起。动态生成性评价是根据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现实情况,不用固定僵化的一种评价机制对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进行评价。评价的适切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评价宜采取动态生成性评价。我们对于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和习得能力给予灵活评价。不要以一个标准的评价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和能力提高的大小。不要让评价把孩子学习音乐的热情抹杀掉。只要学生接受了音乐文化的教育,音乐对他已经起到了素质教育的作用。

21世纪必将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交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亦有权利享受音乐教育的机会。

(注:本文为教育部《农村与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培养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论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黑龙江流域传统艺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1BG077;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民族视角下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探析》,项目编号:11522057)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郁正民.关注农村艺术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

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范文3

关键词:音乐教育;主体参与;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教育理论倡导幼儿主动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过程。可见,幼儿教育本质是创造一种轻松的环境。

(二)音乐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并不是受命于教师,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

(三)音乐教育重视培养学习品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不是直接将现成的知识转教给幼儿,让幼儿自己主动地“自发学习”。

二、课题的内涵和外延

(一)研究目的

1.音乐学习充分解放幼儿。

2.音乐教育回归幼儿主体。

(二)研究内容

1.探索和积累一套以促进各年龄阶段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为载体的幼儿学习策略。

2.探索和积累以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为载体的教育组织实施策略。

3.探索和积累园部相应的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等管理策略。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常州爱儿坊幼儿学苑北直街园区各年龄班。

2.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三、研究的过程及成效

(一)建立完善科研制度

1.学习培训制度。

2.教学观摩制度。

3.评优奖励制度。

(二)扎实研究过程

1.学习提升,形成共识

(1)音乐理论学习。音乐教育的这种功能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确立课题后,我们组织课题组全体老师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

(2)音乐素养提升。①鉴赏、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能较敏锐地识别什么样的音乐适合何种年龄的儿童;②音乐表演的能力是自然的,还应该是生动和富于儿童的天真性和创新性;③音乐文化涵养,首先要掌握好一般的音乐知识。另外还应扩大知识面。

2.调查分析,确定策略

(1)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考虑自己如何教比考虑幼儿如何学要多得多。

(2)课程改革出现的部分矫枉过正的现象,过分强调创造性、情感等方面的要求。

3.策略实施,凸显成效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才能使幼儿很快地进入音乐。如:在教《长大我要当》歌曲中,我请一名幼儿穿上小军装,背上小木枪。这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幼儿。

(2)多通道参与,个性化表现。

①在想想、说说的过程中让幼儿的心弦活起来。

任何一次活动,我们都以倾听音乐进入,然后想一想、说一说,每个人对音乐都有独到的感悟和体会。

例如,《小人国的飞机》这段音乐听完后,我们启发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②在跳跳、画画的表达表现中让幼儿的心弦动起来。

在音乐活动中,要重视孩子的亲身体验,重视孩子的个性。例如,在听完《春天》这首歌,见孩子们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最让我奇怪的是一个小男孩学金鸡独立,我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我是一只站在电线上看春天的小鸟。”

4.游戏体验,加深理解

当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具有游戏般的特点,音乐才会对幼儿充满诱惑。如:在歌曲《蚂蚁搬豆》这一活动中,让幼儿戴上头饰,在教师创设的“蚂蚁洞口”旁。当小蚂蚁回洞中叫来好朋友,抬着大豆一起走时,孩子们更是兴趣高涨。

四、研究的收获与体会

(一)孩子的变化

在活动中,经常是老师一放伴奏带,孩子们就能很自然地将歌曲跟唱下来。

(二)教师的变化

在音乐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转变。教师更加注重对每一个作品的分析。

五、研究反思

1.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缺乏深度,教师群体学习力度不够,知识面不广。

2.对资料积累和分析尚不够重视。

3.对策略的研究论证还不够深入充分,缺乏创新意识。

4.对策略的研究论证还不够深入充分,还不能足够地形成自己的特色。

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范文4

一、团队分组,开展“多层”研修

园本研修崇尚教师同伴互为资源,在群体互助中“做中研,研中做”,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师个人或群体的成功经验,在团队研修中成长。如何发挥团队研究优势,形成良好的共同学习研讨氛围,促进实践教师每个个体的成长,我们将全园教师进行分层研修,开展了“研修三部曲”活动。

1.着眼教师个体,使研修组别层级化

为使课例研修落到实处,我们根据教学年限、教学能力、教学成果等方面将教师进行分层培训(如图1),分别为扬帆组、起航组、搏浪组、远航组、领航组五组,并确定每一组教师研修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2.着眼课堂本真,使研修重点具体化

“课例”是教师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中介。1研修小组成员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为的不断跟进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深刻反思的体验,相互学习,经验分享,提升音乐教学能力。因为音乐教学课例研修内容多,重点不同策略不同,教学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根据研修组别的教学经验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研修目标和内容,明确研修课的主要模式,使课例研修更加具体、有针对性。

如,扬帆组的教师都是1-3年的新教师,他们研修的主要是歌唱活动,歌唱活动在所有音乐课型里是属于比价容易把握的教学,它的模式比较简单。同时,要求扬帆组教师能上好模仿课,上模仿课能让青年教师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少走弯路。我们将本园优秀音乐课例录像、网络上优秀音乐课例以及名人名家的优秀课例收集在资源共享库中,供青年教师搬课。通过他们细细地“品”,慢慢地“磨”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又如,远航组的教师属于县教研新秀获奖教师,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就有别于其他组,他们研修的重点是集体舞教学。集体舞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可以参考的范例较少,需要教师独立思考,逐步探索它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因此,远航组教师的集体舞教学研修形式多为微格研修和专家引领的形式。

3.着眼纵深发展,使研修内容专题化

所谓专题研讨是指幼儿园根据当前教师存在的某种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问题或某个音乐课型等确定专题,这些专题有预案、有目标、有过程、有反思。每学期大教研和分层教研根据专题预案中的目标、内容、形式和实施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如:上学期研讨的专题为音乐欣赏,我们制定了全园的音乐欣赏大专题策划和各分层组的小专题策划。先在教研大组集中学习理论、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头脑风暴等活动,再由各分层组根据本组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一课多研等课例研讨,最后各组在全园作展示。这样大组学习、小组研讨、集中展示,使我们的音乐课例研修专题学习得以落实,不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成长。

二、音乐分项,力显“多效”价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音乐教学能力不佳的教师来说,建构一套合理的、科学的、适宜的音乐教学各课型的教学模式,为他们的教学提供一个参考,是我们课例研修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

1.收集多元教学素材,丰富音乐课程资源

本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原则,我们尝试从多方位去发掘和拓展幼儿音乐活动的资源,有外国名曲、流行歌曲、民族乐曲、民间儿谣,也有本土渔文化的民谣等等。并将音乐经过分析、删减、剪接成为我们开展课例研讨的素材。如利用俄罗斯名曲开展的韵律活动《莎莎》,利用流行歌曲《甩葱歌》编排了韵律活动《葱小弟》,节选民族乐曲《欢沁》开展的集体舞《欢乐鼓》等等。同时收集了许卓娅、陈蓉、王秀萍等全国特级教师编写的优秀教案集,也汇编了我园的优秀课例,并将资源进行了分类、筛选,建立了多个课例资源库,有集体舞资源库、音乐游戏资源库、音乐欣赏资源库、奥尔夫音乐资源库等等。根据不同分层组研修重点要求每学期收集并研修四个教学活动,并在组内推广落实。

2.探索音乐教学模式,利于教师借鉴参考

对于同一个课例,不同教学经验的教师演绎的效果也有所差别,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能充分挖掘音乐的价值,使幼儿乐意学,并学有所获。这种经验被提炼成教学模式,就变成了可复制的经验,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就有一个很好的参照。为此,我们借鉴、融合了传统音乐教学和和王秀萍的经验还原教学,并以这两大理论体系为支撑,以多元智能为依据,进行多元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以歌唱教学为例,我们依据歌唱材料的分类,对不同类型的歌曲进行分析、尝试、反思、创新,总结出各类歌唱教学课例的基本环节,提炼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3.归纳音乐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教学策略,吸引幼儿参与,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在课题研讨初期,很多教师的教学秩序混乱,有的出现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形。分析其问题,主要在于教师不能有效的运用教学策略。

以集体舞教学为例,动作是整个集体舞的“血肉”,动作学习不仅能帮助幼儿积累越来越丰富的动作表达词汇,而且有助于儿童发展“模仿”、“迁移”、“探索”、“创编”等各种基本学习能力。但是目前集体舞蹈教学中的动作学习过程却异象丛生,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的现象。主要问题是:其一教师对幼儿的动作学习能力不够熟悉,不能提供难易适中的动作模板;其二是教师对幼儿的动作学习缺少有效策略,大多数还停留在教师示范,幼儿一遍遍练习,在重复练习过程中缺少进一步的推进机制。为破解集体舞存在的理解乐曲、记忆动作、变换队形、人际合作、展现特色等诸多难题,我们积极开展策略研究,提炼出了任务意识策略、难易分级策略、经验还原策略和细节管理策略。

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范文5

关键词: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225-01

音乐是一门以欣赏、鉴赏为主的学科,主要锻炼与培养的是学生性情与情感,激活其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音乐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来看,绝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教育下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缺乏艺术性与创造性。可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选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将提出以下几个教学策略,以期帮助广大音乐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1 转变课堂形式,创新教学方式

课堂管理不仅只是简单地管理课堂纪律,而应当有效地将其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态度以及与音乐管理技巧等相关因素进行结合。有机地将这些因素进行结合,并巧妙地运用到音乐课堂管理教学中来,以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管理。

大部分教师认为音乐这门学科在小学教学中隶属副科,认为没有教学的必要,在其教学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认为音乐课可以随心所欲,学习态度也就不端正。教师每每走进课堂,都需要较长时间去管理班级纪律,甚至连吼带叫,整堂课下来,难免身心力疲,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瞬间化为乌有。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过于单一死板,应当随时跟随学生以及教学进度灵动进行变化,并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与管理技巧。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当成一场比赛;一场秀;一档节目,这样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学生注意力也得到集中,学生学习情绪也会被调动起来,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此以往,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还有助于教师操控课堂,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纪律,优化教学管理的目的。

2 创设音乐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正常交流与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心理认知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语言教学情境,用生动的话语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引导他们深入感受与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用语言创设音乐情境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2.1 语言表达准确有序

教师在运用语言创设音乐情境时需要紧绕课堂教学内容而展开,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如果在音乐情境创设中,未能合理地组织语言,模糊不清或者语无伦次,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与想象,从而是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中,更别提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在音乐情境创设中,教师要确保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2.2 语调语速以及课堂节奏应当与音乐情境相一致

通常而言音乐作品会在旋律、速度以及节奏等方面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创设不同的音乐教学情境。在音乐情境创设过程中,为了能真实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情感,需要借助语调语速与节奏来进行表现。例如,《七个小兄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并体验音乐,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减缓语速,运用轻松的话语引导学生进行歌唱,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3 贴近学生生活,加强学生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随处可见音乐的存在,如鸟的歌唱、风的呼啸。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富有生活气息的音乐作品带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鉴赏,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有效注意力。小学音乐课堂要善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音乐课堂教学具有多元化与灵活性,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些心理特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实例来诱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能在教师所营造的轻松、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学生的表现提供舞台,让学生勇于参与,勇于表达。例如,在教学《我的朋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找朋友”这首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引起他们的注意,让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实践中来,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门以鉴赏为主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从而有助于实现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范培.探究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213.

[2] 毕静.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3,11:45.

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初中生英语教学只注重传授简单的音乐知识,训练学生的唱歌能力,而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素质[1]。因此,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没有兴趣的学习活动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传统的音课堂教学模式中,初中音乐教师主要采用教师演唱,学生跟随的方式,进行歌曲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而在新课程下,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歌曲所描绘出的意境,感受歌曲所蕴含的感情,以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彩云追月》这首民歌时,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与《彩云追月》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欣赏,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然后,适当讲解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丰富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不仅涉及到歌曲教唱、唱法技巧,而且涉及到乐器介绍、民歌特点等,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丰富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2]。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大力挖掘音乐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民族乐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与古筝、二胡、葫芦丝、洞箫、笛子等民族乐器有关的逸闻轶事,让学生了解与民族乐器相关的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同时,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音乐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有效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歌曲欣赏,来领会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3]。例如,在学习《拥军秧歌》这首民歌时,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歌曲,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选取学生演唱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演唱,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四、加强音乐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一切教学内容都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该重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加强音乐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在传授音乐知识和演奏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适当引入节日庆典中的音乐、婚丧嫁娶时的音乐、咖啡厅、广告、舞蹈中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促使学生热爱音乐、欣赏音乐,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4]。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体验和领略音乐的魅力,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五、总结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新课程下,初中音乐教师应该重视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策略,不断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注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饶敏.新课程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快乐阅读,2011,16:21-22.

[2]周晓芬.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07:21-23.

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范文7

关键词: 转型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实践教学策略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却没有跟上规模发展的步伐,“同质化”和“高大全”等现象严重[1]。地方高校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研究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技能要求,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长此以往,会给地方高校带来不良影响,产生生源危机和就业危机[2]。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13年成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二、高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面临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其人才培养方向、课程教学也随之发生转变。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法课程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在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下,遵循音乐学习规律及儿童音乐心理发展特点,设计和组织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以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技能,并促进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3]等全面发展的幼儿园教师。可见,幼儿园教师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但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体现出高理论水平、低教学能力的特点[4],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方面也体现出同样的特点,这与课程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递、忽视实践能力培养有关。对此,我们应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进行反思,使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向实践型、应用型转变,突出教学策略的实践性。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实践策略

基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及幼儿园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教学应秉承“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更加重视实践技能、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索转型发展背景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策略。

(一)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幼儿教师开展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及弹、唱等技能,需要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中得到巩固与运用。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教师可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课前展示活动

为增加学生在组织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方面的经验,教师可在授课前安排课前展示活动,作为后期模拟实训环节的热身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2.课上随机抽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学生已学习了音乐相关课程,但其视唱能力还很弱。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其加强课后练习,教师可在授课环节中安排5-8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歌曲视唱的抽查。应注意,该课程重在如何“教”而非音乐技能本身,教师不宜“舍本取末”,在这个环节花过多时间与精力。

3.有针对性地筛查

在授课过程中涉及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内容时,教师可随即对学生展开筛查。如讲到节奏教学时让学生演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节奏与速度,讲到儿童最早、最易掌握的小三度音程时,提问学生关于音程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

(二)开展参与式的音乐教育流派教学

世界著名儿童音乐教育流派的内容可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是学生需掌握并学会运用的课程内容。在掌握基本原理基础上的参与式教学方式可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具体操作思路如下:在音乐教育流派理论学习后,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课例,由教师充当“幼儿教师”,学生充当“幼儿”,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如在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中可选取课例《藏起来的歌曲》,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儿歌,出示双方约定的信号,学生在歌唱的某一环节停止发声,教师出示“取消手势”后,学生继续歌唱。在奥尔夫、达尔克罗兹及其他儿童音乐教育流派的教学中也可采用类似的参与式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达到认知、行为与态度上的改变[5]。

(三)多维度进行幼儿园教育见习

幼儿园教育见习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接纳度[6],有利于学生获得专业认同,发展专业情意;可增进学生对幼儿、幼儿教师及幼儿教师的工作的认识与了解,促进其对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深化认识。为了使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幼儿园课程见习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制订多维度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学习计划,并与幼儿园协商做好相应安排,具体如下:

1.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马拉古奇指出环境具有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可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挖掘现有环境布置中的音乐教育功能,讨论其潜在的音乐教育功能及其实现手段,并形成观摩学习报告。

2.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观摩与研讨。教师组织学生对幼儿园四大音乐教育活动类型进行观摩学习。学生与幼儿教师及授课教师结合该教学活动展开研讨,进一步掌握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策略及方法。

3.音乐活动区域环境布置及其活动指导。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对活动区环境布置与材料投放、幼儿的表现、教师的指导三方面进行分工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全体小组成员将观察所得统整为一个完整的观摩学习报告。

4.生活环节中的音乐教育。此环节教师可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每人观摩几名幼儿在生活环节中的音乐表现,记录教师的指导行为与策略,并提出在生活环节中进行音乐教育的方法。

(四)理论讲授与模拟实训交叉展开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四大类音乐教学活动的方案设计、组织与实施,提高学习的时效性,教师可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并开展模拟教学。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五)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讨的教学方法[8]。案例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模拟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创造性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教学视频的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选择典型的教学视频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研讨,帮助学生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可选择的教学视频有不同流派音乐教育的典型教学视频和不同类型音乐教学活动的优秀教学视频等。

2.观摩见习的案例教学。前文中提到幼儿园见习活动中的幼儿园环境创设、音乐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导及集体音乐教学活动都可作为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教师要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3.模拟实训环节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在此环节的应用更是“重中之重”,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开展教学最真实、最鲜活、最具有教育价值的案例。教师在模拟教学活动结束后,安排小组讨论,最后针对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过程进行集体评议,集体评议的内容有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与活动延伸,通过讨论与评议,使学生更全面、更充分地掌握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要点。

在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突出综合性和实用性,这不仅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而且符合幼儿园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期待,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性,往综合性、实践性、应用型等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大学不应只比“大”不比“学”[J].职业技术教育,2011,(27).

[2]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3]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35.

[4]党爱娣.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1,(7):113-116.

[5]曾琦.参与式教师培训的理念及实践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5,(7):18-20.

[6]张丽莉.幼儿园见习对师范生专业学习与就业期望影响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8):47-50.

[7]Edwards.C.Gandini.L&Forman.G编著.罗雅芬,等译.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0:193.

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范文8

摘 要:文章依据音乐教学的新理念,对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方法进行探究。教师要合理加入生活化音乐教学素材,高效实施音乐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让学生爱上音乐、探索音乐、学好音乐。

关键词:音乐;教学方法;音乐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87-01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科技元素逐渐进入音乐课堂。教师要合理运用音乐软件充实音乐课堂,为音乐教育提供全新的教学平台。教师要采取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结合当前的多媒体技术,努力构建新颖的音乐课堂和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研究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堂上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加强音准及演唱技术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爱上音乐学习。

一、合理加入生活化音乐教学素材――丰富音乐课堂内容

音乐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内容入手,选取合理的、生活化的音乐教学素材,并充分运用电脑音乐软件等教学系统,构建新型的科技化的音乐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锻炼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教学中,采用生动化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和感受音乐,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理解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学习音乐对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音乐课为学生带来全身心的享受。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过于简单,学生缺乏自主动脑思考的过程,没有做到从内心深处去欣赏和感受音乐。而音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学生需要不断发展自身的潜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因此,音乐教师应该找到音乐教学的突破口,一方面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关注和欣赏一些著名音乐曲目,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究,才能逐步提升音乐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优美的音乐来丰盈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让学生有良好的态度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应对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二、高效实施音乐教学策略――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古典音乐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和了解古典音乐。我国古典音乐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古典音乐作为一种特殊乐曲演奏形式,正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采取一些积极的教学策略,多给学生讲解一些古典音乐理论知识。要让学生明白: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多以抒情乐为主,能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交谈式的亲切氛围,能表现出音乐最纯真和最自然的内涵。只有高效实施音乐教学策略,才能不断提高音乐课堂效率,才能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今后更高级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高效实施音乐教学策略的另一个重点是教师要注意发挥教学实际内容的作用,重视学生音乐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学会演唱或演奏技巧,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各声部的音准训练,加强对音色的辨别训练、弹唱训练或者视唱训练。当学生感受音乐魅力沉浸在音乐中时,或者通过学习掌握演唱演奏技巧提高音乐水平时,学生能抛开烦恼,让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为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积蓄力量,从而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保证音乐课堂质量

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是很强的,所以教师在教授好文化知识课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体、美等方面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发现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纠正,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才能为学生步入更高一级的学府做准备,也为未来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乐理课本包含许多音乐基础和音乐史知识,教师要利用好课本上的这些教学内容,并结合相关的音乐课外知识,给学生进行生动的讲解。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发展历程和进化史,让学生对音乐充满向往,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音乐基本内容的讲解,比如对音谱和音调等音乐基础元素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好的认知,从而逐步提高音乐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器给学生播放一些著名的古典非,比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夜曲》《斗牛士之歌》《月半小夜曲》《花仙子》等。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学生欣赏和学习的曲目,它们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视听享受,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做到合理加入生活化音乐教学素材,丰富音乐课堂内容,高效实施音乐教学策略,提高音乐课堂效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保证音乐课堂质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独特韵味,并爱上音乐、探索音乐、学好音乐。

参考文献:

[1]吴海芸.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音乐教学策略及方法范文9

关键词:初中音乐;互动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一、互动教学策略简介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交往、沟通,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算不上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早在孔子时代,早已有部分内容是和互动教学的理念相关,甚至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先导。互动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作者希望,能够在初中的音乐课堂上利用互动教学策略,促进教学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师生之间能够有良好的互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开展音乐课堂的目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采用互动教学策略的错误现象

尽管有不少教师能够认识到互动教学法的优点,能够在课堂上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尽管如此,在课堂上依然出现了不少错误的教学现象,以下是作者总结出来的几个现象:

(一)课堂气氛过于活泼

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难免会让课堂气氛活泼、生动起来。而一般的音乐互动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与教师一起互动,做相关的音乐律动,而不少同学却借此机会制造出异常“热闹”。除此之外,有部分同学在互动的时候,却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去,甚至有些同学没有专心上课,只顾着埋头做自己的事。

(二)互动活动缺乏趣味性

教师在设计互动活动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没有抓住这些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状况的互动活动,并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到乏味、烦闷,对于开展音乐课堂的教学工作没有太大的作用。

(三)并未能够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而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监理良好的关系,才能够方便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的进度。但在实际的活动中,教师并未能够调动起来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令同学们乐意、自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就是因为教师未能够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也未能够对学生加以引导,缺乏一定的交流,才会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缺乏活跃性,令教学工作的成效不大。

(四)错误利用多媒体教育软件

尽管如今我国大力推广利用多媒体教育软件进行教学,但不少教师却错误利用多媒体教育软件,改变了音乐课堂的本质,或者是令学生过于沉迷教学资料,却对书上的知识点不重视。

(五)师生缺少课堂外的交流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而随时改变教学方法。而大多师生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外,课余时间极少接触,这对于教学工作是十分不利的。互动教学策略指的并不是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更多的是需要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在准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能够抓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正确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采取互动教学策略

要如何才能够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正确采取互动教学策略,是所有初中音乐教师的新课题,能够恒却采取互动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还可以迎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方针和理念。下面是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得出的几个意见: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初中阶段,音乐老师的教学能力是基于其自身的音乐晋商能力,以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为核心,以音乐的鉴赏和聆听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为发展的大致方向,主要包括了在日常音乐教学中认知和聆听这两个方面。鉴于现时部分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为低下,教学能力并不高,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迫在眉睫。有关部门和校方可以通过组织课余时间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建立校内“新老教师”的交流合作关系,并且加强音乐教师的反思能力,培养其独特的教学风格。

其次,教师要注重课余时间与同学们的互动,通过课余时间与同学们产生互动,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心中与教师间的距离,还可以树立教师亲切的形象,令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与教师产生信息双向的关系,无形中提高了课堂互动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互动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从而在制定相关的学习方案时可以更加贴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实际。

(二)巧妙地设计互动教学活动

不论是什么学科,提问在教学环节中是一门艺术。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那么教师就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通过巧妙地设计互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活动中去。例如,在鉴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可以首先创设一个情景,然后通过向同学提出问题,发生互动。如首先播出音乐和相关的视频,向同学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感情为什么能够如此动人等。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进入互动活动中,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

(三)营造和谐的讨论气氛

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派出代表上台进行讲解。音乐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鉴赏艺术眼光和能力,通过进行讨论,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帮助提高鉴赏能力,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上台讲解而了解到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教科书上的音乐知识外,还需要多引用网络资源上的资料,围绕音乐的本质,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再现心中的审美创造和艺术感知。

四、结言

尽管互动教学模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但只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动教学模式的有点,扬长避短,加上其他教学方法的多方教学,必定能够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我国的栋梁洗涤身心,树立正确、高品质的艺术鉴赏和审美眼光。

参考文献:

[1]胡志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J].新课程.2011

[2]于春霞.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之策[J].新课程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