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传染科护士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8 14:57:57

传染科护士论文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1

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护理部,山东济宁 272031

[摘要] 该文概述了传染科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和思想现状,以及对他们进行护理培训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并对护理培训后的效果及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 护理培训;传染科 低年资护士;价值观及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45-02

[作者简介] 李红军(1967-),女,山东曲阜人,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对传染病防控和救治体系加大了投入,肺结核、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等发病率的上升,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等新发传染病的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全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是护理管理者的追求目标。而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

传染科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她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1],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根据岗位工作需要以及职业生涯发展,制定、实施本医院护士在职培训计划,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应用[2],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管理者应注重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加强护理培训,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及专业技术水平,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使她们以自身能力赢得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尊重,从而实现在工作中的期望[3] 。勇敢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进行重新认识定位和规划,增加职业自豪感。

1 研究目标

护理质量是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传染科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她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而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如受感染的危险、社会对传染病的认识局限、病人的误解和责难、大强度的劳动量、从业待遇的低下以及专业的关注程度较低等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对低年资传染科护士都是严峻的考验。虽然低年资护士初步具有了自己的护理职业价值观,然而现实工作中,专业和组织方面因素不断地影响着她们的价值观。

护理管理者应注重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护理培训,使她们以自身能力赢得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尊重,从而实现在工作中的期望。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传染病发病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程度增加,政府对传染病防控和救治体系的投入不断加大,加入传染科护理队伍的护理人员逐年增多,她们刚步入社会,满怀对理想和职业的向往走向工作岗位,面对来自病人、工作等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各种诱惑,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和化解,容易产生抵触、倦怠,对前途感到迷茫。不能安心工作,甚至产生厌倦、放弃或者重新选择职业的念头。甚至她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和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了怀疑。

通过多种形式的护理培训,帮助年轻护理人员适应角色,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弥补在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不足,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3 资料与方法

3.1一般资料

培训对象为参加工作1~5年的传染科护士81名。文化程度:中专8名,专科 67名,本科 6名,其中女77名,男4名。年龄19~29岁。

3.2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同时采取张爱卿编制的职业价值观测试问卷进行调查,包括利他主义、审美主义、智力刺激、成就感、独立性、社会地位、权力控制、经济报酬、社会定位、安全稳定、轻松舒适、人际关系、追求新意13个维度,每个维度4个条目,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从5(非常重要)至1(很不重要)5分计分。根据调查问卷整理结果,了解低年资传染科护士的价值观和职业规划,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确立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3.2.1培训原则 注重临床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4]。

3.2.2培训方式 培训对象为参加工作1~5年的传染科护士。同时对工作1~2年的护士采用科室之间轮转,每个科室3个月,出科室时书写小结,由带教老师和护士长签字,培训时间为6个月。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采取边考试边培训的方式。即将第1、2周培训内容,第3周进行考试,以此类推,最后考全部培训内容。护理质量检查时还要实地查看操作并进行提问(培训内容)。培训6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一次,通过归纳整理问卷信息,将护理培训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3.2.3培训内容 护士行为规范及护理礼仪、护士素质、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应急预案、高年资优秀护士长的专题报告、外出学习见闻、隔离防护及医院感染知识、各岗位工作职责、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急救器械的保养与使用、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将题目分到每个科室,由护士长和高年资的护师进行培训,科室内和护理部考试)。

3.2.4 培训要求及培训效果跟踪调查 集中培训时,每个科室除留下值班人员之外,其余人员均要参加。培训老师认真备课,将课件上传到院内网站,方便大家学习。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采取闭卷考试、抽查和临床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跟踪调查。

3.2.5 计划进度 院方为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长共同参与培训内容、培训项目及培训工作程序的制订,解决了科室之间协调配合及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培训场地、培训内容、师资力量及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本课题具备人员、技术方面的优势,不需要刻意准备物品设施,需要的条件少,投入少,见效快,产效比高,便于实施操作。

①2013年8月,筹备计划阶段;②2013年9月,发放问卷,整理归纳,制订培训计划,确立实施时间和方法步骤;③2013年10月—2014年3月,培训考试;④2014年4月,第二次发放问卷,整理归纳;⑤2014年5月,进行数据统计,总结。

4 讨论

2012年1月6日,卫生部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其中明确提出:“开展对临床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加大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手术室等领域专科护士的培养;到‘十二五’末,建立和完善护士队伍准入、执业管理、培训、考核、晋升和职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为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提供保障;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专科护理岗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5]。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曾代表中国医院协会发出倡议:护士要加强学习,不断扩大专科领域的培训,适应医学科学和护理专业的发展。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加大护理资金投入,做好护士职业生涯设计,调动广大护士工作积极性,稳定护士队伍,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6]。

4.1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

低年资护士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和可塑性强,但自我约束能力差,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思想不稳定。她们还要面对传染科护士受歧视,工作强度大,待遇低下,同时还有被感染的危险,传染科专业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受关注程度低、以及重医轻护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她们感到职业前景渺茫、缺乏专业自豪感。通过开展护理培训,提高年轻护士的整体素质。

4.2提高了社会效益

4.2.1增强了科室协作 对低年资护士实施全面培训,进行职业规划,我院从主要领导到护理部主任都高度重视这项研究工作,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各临床科室积极配合,很好的完成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4.2.2低年资护士观念转变 现代护理要求护士对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的双重护理,护理培训后,低年资护士从病人入院的入院宣教,健康宣教,制定护理计划,到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及出院指导等等整个护理程序,有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并能将其很好地运用于护理实践之中。

4.2.3收集反馈信息,保证低年资护士培训的有效实施,提高病陪人满意率 低年资护士培训作为该次研究项目,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各大医院经验结合我院服务对象的实际状态,挖掘潜力增加每个低年资护士的信心和勇气,向社会显示护士在健康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表现出护理专业水平。大家通过制定有关措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及规范,同时收集医生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反馈信息对日常工作不断改进。近年来,病人的满意率达95%以上。

4.2.4提高医院知名度,加强院校合作 通过近两年对低年资护士的塑造,医院服务水平及整体工作大幅度提升,许多病人慕名而来,提高了医院知名度。很多医学院校争相与医院合作,把当年的优秀毕业生送到医院参与工作应聘。

4.3 提高了经济效益

低年资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应带动了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低年资护士培训方案实施后,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护理管理的细化和优化,病人医疗费用也有下降。并且,降低了陪护率,增加了出勤率,减少了对日常护理工作的影响。减轻或避免了病人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增强了康复后带来的舒适和愉快。

根据以上讨论,护理培训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为她们提高自身价值和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探索规范化护理培训模式积累宝贵的经验。这种方式无疑是现阶段投资少,见效快的一项方便可行措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张荣清.影响护士职业心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3):66.

[2] 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

[3] 张爱卿.人才测评(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1.01印制,职业价值观测试问卷.

[4] 程良,安凤荣.精神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4):13.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2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风险;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08-01

1 我国传染病护理存在的风险分析

1.1 传染病护理管理方面的风险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传染病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落实到位,虽然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制度、预案,但最重要的还是执行的力度。执行的力度不够显然是一个大问题。一旦传染病的护理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起病人的愤怒的发生。传染病的病人护理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于病人不能简化流程,需要按照流程来,不能“简化操作流程”而重业务轻“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是传染病护理风险因素的重中之重。

1.2 护理操作中的风险

很多传染病护理的低年资的护士没有认真对待工作,粗心大意,,甚至于简化一些护理中的手续。虽然内容很熟,但是只是知道不去查对,只是凭借主观的意愿办事,不履行严格的流程手续,这是造成医患之间的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对于道德知识以及对于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的给予了更高的要求,伦理知识的缺乏所导致的医患矛盾增加,医护人员如何协调个人隐私与维护公众利益之间的冲突、如何将尊重个人权利与强制隔离治疗统一起来等问题,都给医护人员和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对于护理病人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以及伦理知识的高度我国都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水平。

1.3 服务环境的风险

服务环境对于病人的康复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尤其是对于传染病的病人来说尤其如此。医院需要尽力改善对于传染病护理的环境和配置,来适应市场的需要和发展,而不是停滞不前。传染病的护士不仅仅需要在容易传染的危险下工作,还需要应付当病人多的时候环境的嘈杂,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传染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降低传染病护理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

1.4 护士风险、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刚来的护士经验较少,法律意识较为淡薄,自我防护的观念不够,没有风险管理的观念,对于传染病的病人很容易由于心理上的恐惧而产生疲劳状态,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和分散,这其实潜在方面存在很多风险。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一般人都是避而远之,所以传染病病人的交际也就大为减少,此外,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护士会产生心理恐惧,一旦医护人员在护理和管理的过程中只是注重对于疾病的治疗而忽略了病人的心理的变化,导致病人对于护士缺乏信任甚至仇恨的话,很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1.5 仪器设备方面的风险

抢救仪器没有处于备用状态众多仪器的应用在提高急救护理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果抢救仪器保养维修不及时、摆放位置不当等都是护理差错、纠纷的导火线。

2 针对存在风险的预防措施

2.1 加强护士的风险教育以及风险知识培训,鼓励人人参与风险管理

传染病的护理是非常危险的,一旦不慎,很可能造成传染的可能。所以对于新来的护士,需要加强对于风险的管理和教育,定期学习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对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进行分析, 从典型事例中吸取教训, 每月召开护理不安全因素讨论会,在讨论中每个人都要提出一些对于自身和病人的不安全的因素,尽量排查出所有的风险,进而讨论解决的对策,加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风险防范能力,鼓励人人参与风险管理,把不安全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此外,在护士对于自身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可以针对其临床能力进行个人化培训,要求每个护士都要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管理的规定和程序,防范和化解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2 建立完善的告知制度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 在医疗活动中,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 及时解答其咨询。理管理者应根据工作实际拟订完善的告知制度, 明确规定告知的项目、内容、时间、人员及应履行的相关手续, 各级护理人员亦应高度重视告知义务, 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2.3 提高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传染病护理风险的发生不仅仅只是与护理人员有关,还与患者自身缺乏防范风险意识有关。所以,传染病病人由于其特殊性,在入院必须进行入院教育,对于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特殊的检查、治疗和药物应详细告知患者其目的、具体操作方法、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在患者出入较多处, 如开水间、洗漱间张贴安全警示语, 保持地面干燥, 可使用防滑垫。对老年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 对跌倒风险评估分高的患者, 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2.4 人性化护理是整体护理的实质

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的隔离原则,在对自我保护的基础上,对病人始终进行人文关怀。巧妙运用沟通技巧主动与传染病病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目的地协助病人建立起通畅的护患沟通、医患沟通、患际沟通渠道,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此外,还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时识别病人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总之,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的人员须端正职业态度,以爱心、同情心去关心、理解病人方能真正实行人性化护理。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传染科由于病人的传染性, 加强对于护理的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传染病护理存在很多的风险,包括了传染病护理管理方面的风险,护理操作中的风险,服务环境的风险,护士风险、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仪器设备方面的风险等。本文认为需要采取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护士的风险教育以及风险知识培训,鼓励人人参与风险管理 ;提高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人性化护理是整体护理的实质等措施。

参考文献

[1]邹晓清.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3(6):21-23.

[2]夏纯,王晓艳.临床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8,25(2):44-45.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6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74-01我院是坐落在西北边界的一个县级农村,维吾尔族占80%,随着对外经济的开放,新疆少数民族赴内地及国外做生意的日益增多,尝试着吸毒的人群也在不断的增加,经济及文化的落后,乱性及个人防护意识不到位等。艾滋病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多,艾滋合并结核患者也加入了高峰患者的群体中。传染科是高风险的科室,病房老化及构造的不合理,这就造就了根本区分不了病房与医务人员活动区,传染病随时会光顾或传染给某个医护人员,从职业角度看:由于传染性疾病本身的特点及对特殊科室的要求,患者自卑的心理导致他们基本感受不到护士甜美的微笑。护士原本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传染科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护理人员更是特殊群体中的特殊人员。

1传染科的护理人员在医院工作人员心中地位及护士在传染科从事护理工作的心理压力

我在传染科任护士长初期,短短的几个月当中,在与护士交谈当中,可以感受到护士的无奈与酸辛,传染科护士一听被分在传染科工作,报到都比其它科室护士晚一两天,刚开始心理接受不了,先哭、再调整、默认、接受、报到。在一周内每天下班后都独自流泪,而有的护士在刚工作的前一个月几乎都没给病人做过治疗,害怕被传染病传染,还有一名护士在传染科工作一年了,角色都没有转变,结婚后连孩子都不敢要,说哪一天出科再要孩子。由于刚开始传染科的患者基本都是吸毒及艾滋病患者,他们对自己的贫穷及满足不了自己所需而不满,经常恐吓护士,护士上夜班时感到很恐惧,工作的热情也不高、心思也没用在工作中,感到不被重视才在传染科工作。医护人员常年只和病人打交道,与外界几乎不联系,当我到传染科报道的第一天,科里的医护人员我都没见过,几乎是世外桃源之人,与外界沟通少,再加我们是边境的一个县级农村,护士几乎是本地的中专院校毕业,本身素质及资质低,能力不足、心理压力更大、院感工作及无菌技术操作不到位,这就注定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机率增加了,再加上家人的不理解,病人极端的无理且不配合,更是厌倦了护理工作,传染科最初的护士都是从其他科室借用,不忙了就原回自己科室,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要求定岗定编,但近5年传染科护士的流动性很大,几乎每年新来的护士前3个月不调就6个月时想尽一切办法调岗或辞职,能留在科室工作的一般就是各方面能力差,其它科室出问题的护士。所以护理工作一直不出色,因此给传染科护士做必要的岗前心理疏导及心理安慰指导是势在必行的,见表1。

表12009――2013年传染科护士流动

年月12009年12010年12011年12012年12013年聘用护士1313141412辞职13131414122因为是混合传染病区,不管在传染病区治疗哪种传染病,患者都感到很神秘、自卑、拒绝与同病室患者沟通

现在我院全面铺开优质护理工作,我科室也实行了责任护士包干制,每当进行查房时就会发现有的病人床头卡是反的,刚开始我不明白还责怪护士没将工作做好,时间久了才发现是有些传染病患者在入院初期时,对传染科收治的患者了解不够,对疾病的认识不了解,首先自己接受不了就相互歧视,不想面对自己的病,不想自己的病让同病室的知道,甚至护士宣教时装聋认为不是自己,那我们就将他们的床头卡用字母表示。并且反复宣教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何预防、心理指导,每月组织一次某一种传染病的健康知识教育,这样她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一些。每当在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时,病人会提出护士的口罩唔得太严,只知道责任护士的名字而不认识,还会提出病房结构不合理、不人性化、根本是歧视他们,还会要求护士及护士长取下口罩与他们拥抱或握手。最主要的是要让护士吃他们的食物,他们才认为没有歧视他们。为了让患者接受我们护士的工作,我们冒着被感染的分险,查房时分片区查,不通过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患者我们不戴口罩查房,通过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我们戴口罩查房,每周组织患者在院内进行一次座谈会,让患者充分理解护士的各项工作,每季度预约一次艾滋病患者面对面访谈,让患者与我们近距离接触谈心,久而久之,我科护士的护理工作得到患者的认可,第三方病人满意度调查几乎是百分之百。

3各种各样的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患者因毒瘾犯了什么事都能做,病房管理也就相对吃力很多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4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多年来国内外仅凭护理不当给病人带来的精神上伤害、生理上损害和生命死亡不计其数。得出一个普遍结论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任何一个即使是最谨慎的医务人员也会出错。即使不让所有出错的人从事医疗活动,也不能防止以后不发生医疗护理差错。如何防止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各大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探讨和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科或收有传染病的科室,因护理不当造成医护患交叉感染的事件屡见报道,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害。本文结合自己在感染科工作的一点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1 严格岗前培训 持证上岗

在感染科或感染病房由于疾病的传播途径不同,隔离措施也不同,消毒的方法和消毒剂的浓度及管理方式都不一样。因此对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和制定一套严密的考核计划,通过考试合格后发予上岗证即持证上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要对技能操作进行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有50%机会上岗。另一方面从专科理论上和疾病护理特点上进行宣教和笔试,只有两方面通过无错误后才能获取上岗证而安全上岗;实践证明:岗前培训是将一名护理上有不良习惯的护士通过严格培训后成为一名熟练进行规范操作的护理能手。培训中从小事做起,从洗手、更衣到如何进行完整的工作流程操作均无问题,才能进入临床工作,习惯成自然,因此培训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门户,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

2 了解护士特长 合理分工

护理管理者必须抓好工作中薄弱环节并了解护理人员的优缺点,合理安排工作,用人之长补人之短.把工作严谨、责任心强的护士放在传染性强的病房护理比较妥当。对工作粗疏、思想不集中、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只能放在自己眼皮下工作,做到事事抓、天天抓、班班抓,直至改变了不良习惯才能放眼工作。人无完人,完全知道自己缺点的人不多,只有一方面多找护士谈心,了解其优缺点;另一方面进行跟班操作,掌握每位护士的工作习惯和态度,分工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确保护理管理上的安全。

3 更新思想观念 提高管理能力

在工作中常有些仅凭老经验、老资历和想当然工作的护理管理者。往往会误导护士进行错误的或老套的操作,影响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坚持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只有护士具有适应医学发展的先进护理理论和技能才能做到有预见性地观察病人和护理病人,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抓住救治时机,确保医疗和护理安全,这是杜绝医疗护理差错的重要方法之一。

4 增强法制观念 加大监控力度

国家卫生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传染病保护法和相关实施处理办法。对违纪违规操作的医、护、患三方进行强制性行为约束,以确保本人或他人的生命安全。由于护理工作中护士因工作忙碌而在思想上较轻视相关法纪法规的学习,据调查部分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了解相关法规内容的护士仅占5%~15%,因此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使护士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同时加强规章制度学习和严抓规章制度执行力,严格工作流程,抓流程中的细节,确保每个人必须掌握每个细节,并加大监控机制和惩罚力度,对违纪违规者,予停岗或下岗。只有抓好这两方面的落实,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5 面对烈性疾病 应身先士卒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5

[关键词]血源性病原体;风险因素;预防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nurses and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for blood-borne precautions。Methods:100 clinical nurses on questionnaires. Results: The way the risk of operation are: scalpel、glass、needle scratch、 pliers、 etc。Conclusion:Soun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operation Ordinance to increase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of health care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risk of blood-borne infections.

[Keywords]Blood-borne pathogens;Risk Factors;Preventive measures

大量文献表明,医护人员为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发生的高危职业。多因诊疗、护理过程破损皮肤被病原体血液及体液污染、或针头及锐器刺破皮肤感染病原体。近年丙型、乙型肝炎,艾滋病等急速攀升,护士职业血源感染风险增加,护士职业血源性感染风险因素探究及防护对策刻不容缓[1][2]。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临床工作护士100名。

1.2研究方法

依问卷形式,对护士血源性职业风险途径、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等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3.0软件展开统计分析。

2结果

2.1危险途径

问卷调研显示护士80次为锐器所伤,主要为手术刀片、玻璃、针刺划伤、钳子。见表一。

表一血源性危险因素列表

危险种类 刺伤次数 百分率(%)

钳子 3 3.75

玻璃 8 10.0

手术刀片 9 11.2

手术缝针刺伤害 11 13.8

注射器针头 16 20.0

输血(液)器的针头 33 41.2

2.2环境风险

医院血源性职业风险因科室工作紧张度与劳动程度的差异,护士所面对的风险亦不同,其风险发生率由高至低为:急诊科、普通外科、手术室、产科及内科与感染性疾病科。

2.3防护意识

护士防护风险意识低,加之业务不熟练、操作不当提高了受伤机率。伤后未正确及时进行补救,忽视了血源性传染严重性。一些护士不戴防护用具,忽略洗手,且未进行乙肝接种。皆护士易为血源性传染风险因素[3]。

2.4医护人员的风险部位

按风险程度依次为:手指、手掌、手背、脸部、眼睛、脚部。

3讨论

3.1加强护士自我预防意识

3.1.1强化护士职业防护教育

研究表明,护士普遍存在防护意识淡薄,操作戴手套仅14%。所以,强化护士职业教育首推为降低血源性风险伤害有效措施。可举办相关防护讲座,给予有关感染现场传授,引用各类典型血源性感染事例,对护理人员感染状况展开宣传教育,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预防意识,严格遵循护理职业操作规范,实现护士自我预防目的。

3.1.2普及护士职业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为洗手、戴手套。护士接触所有病人血液、体液时务必戴手套,且严格遵循针刺伤预防原则。于医疗护理操作之后,必须彻底清洁双手。护士被刺伤时,务必马上挤压伤口且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然后以碘酒及乙醇消毒;若严重受伤,必须同医院感染管理科取得联系,做好监测。

3.2加强行政管理

3.2.1卫生行政机构需拟定对医护人员职业预防管理的有关政策

我国相继出台《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制度,健全了医护人员职业预防措施,保障了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可因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预防研究起步晚,不具医护人员职业预防立法条件,若能完善对医护职业感染与防护的管理法规,则为临床医护者最大喜讯。

3.2.2医疗机构增强对医护职业风险的关注

加大血源性风险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制定相关防范制度,医院感染控制部门科学管理,把职业防护列为质量检查范畴、提高其执行力。需构建职业风险报告系统,医护人员遇血源性感染风险时可向相关部门上报。

3.2.3职业防护管理的规范制度为减少针刺伤发生率的保证

组织医护进行针刺伤风险预防学习,规范医护工作操作流程、构建危险因素上报机制、针刺伤登记管理机制与防治效果追踪机制。

3.2.4增加急诊室编制、免费注射有关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有效率达96%~99%为防止HBV感染、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并且疫苗对丁肝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提倡医务人员乙肝表面抗原为阴性的皆接种乙肝疫苗。

参考文献:

[1]肖利伟.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及预防分析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38(6):385-386.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6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加强职业安全,提供最新和最实用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技术和信息,以达到正确地预防和职业伤害的目的, 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分析医院各个科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总结常见的职业危害,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对策。结果: 护士因职业暴露而引发血原性疾病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加重,为此提出暴露风险与防范措施已刻不容缓。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关键。

【关键词】职业暴露;致病因子;防范措施

在医学领域里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原性疾病的情况,多是由于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从而感染了某种可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针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加强职业安全,提供最新和最实用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技术和信息,以达到正确地预防和职业伤害的目的。

1 护理职业暴露

自有医疗护理事业后,就有职业暴露。护理人员工作在特定的环境中,周围存在着生物、物理、化学及心理因素,在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其经常暴露(置于、显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存在着诸多的暴露危险,应引起高度注意,并加以防范,进行全面和标准的预防。

标准预防是将全面预防和体物隔离主要特点的综合。专家指出,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率。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之一,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2],丙肝的感染率也达到1.7%,艾滋病在我国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3],我国的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

2 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

2.1 需要的血量非常少

如感染乙肝只需0.4μml[4]。

2.2 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途径

皮肤刺伤(80%),皮肤接触(27%~43%),黏膜接触(

发生暴露后感染HBV的几率:6%~30%;感染HCV的几率:感染3%~10%;HIV的几率:0.2%~0.5%。

3 血原性传播疾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3.1 传播途径

病人血液中会有致病因子,是造成医务人员感染血原性传播疾病的先决条件,医务人员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几率较常人高。血原性致病因子对医务人员传染常发生于锐器和针刺损伤皮肤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等方式传播,多发生于护士,其次是检验科人员及医生。

3.2 高危人群

长时间从事采血、急救以及妇、产科、血液疾患的操作,接触血量越大,时间越长,机体获得致病因子的量越大。

3.3 血原性传染疾病

3.3.1 乙型肝炎(HBV)我国为乙肝的高发区之一,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75%,实验证明,HBsAg阳性的血浆稀释1000万倍,给易感者注射后仍可引起HBV感染。医务人员,尤其是外科、口腔科、妇科、产科、内镜检查的医生、护士,感染HBV者甚多。

3.3.2 丙型肝炎(HCV)人类对丙肝普遍易感,我国丙肝的感染率为3%~10%,接触血液的护理人员感染率高达50%~60%。国内外学者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HCV的传播途径50%可通过血液,10%通过性传播,40%传播途径不明确。

3.3.3 艾滋病(AIDS)AIDS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自1988年以来,国外HIV感染的医务人员已超过60人,我国同样面临着AIDS的职业感染危险。与AIDS的传播关系最密切的是静脉抽血。无症状艾滋病毒感染者,对医务人员有较大威胁,此类人无症状、无阳性体征,但每个感染者都是传染原,护理人员要提高警惕。

4 护士职业暴露感染血原性疾病的防护对策

4.1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

加强在校护生关于职业暴露及防护的职业安全教育是近几年来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由于我国以往护士学校未设置这方面的课程,护士在学校未受过系统教育,因此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知识与培训。

4.2 对在职护士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研究表明,培训教育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对于培训人员定期组织及现场考核,通过不断重复、反复强化,促使护士对职业感染及防护的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最终达到其行为的改变,从而减少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

4.3 管理者要加强督查与考核

护士长要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作为管理职责的一部分,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损伤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促使大家在工作中主动采取保护措施,减少感染机会。

4.4 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对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推行“标准预防”措施,主张患者的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以减少职业暴露感染的危害性,最大限度地双向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4.5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快制定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卫生部相继出台了《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完善了职业防护措施,对于进一步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5.1 树立全面预防的观念:对每一例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均按传染性物品对待,预防污染其他物品及感染医务人员。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7

关键词: 护士;防护;职业危害

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性或慢性职业危害,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群体。随着人们对院内感染及职业性危害认识的逐渐提高,护士职业防护问题普遍受到重视,只有充分认识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防护,才能降低对护士的自身伤害。医院中外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急诊多、抢救多和工作强度大。因而外科护士所面对的职业危害,笔者感受颇深,现将外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介绍如下:

1 外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 生物因素:大量存在的生物因素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但其中某些生物或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作为致病因素或传播途径,对外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主要的有害因素为细菌和病毒。

1.1.1 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用过的器具中,从而通过开放的伤口、呼吸道、血液、皮肤等途径感染外科护理人员。

1.1.2 病毒:常见有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HIV)、冠状病毒,以呼吸道及血液传播最为常见、多见。外科患者往往情况紧急,病情危重,开放伤口多。护士常在未明确有无潜在传染病前即投入对患者的抢救和处置;术后患者病情不稳定,变化快,在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危急时刻,忽略了自身的防护;外科病房日常工作中,输血、采集血液标本、体液引流、引流等较多,使外科护士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这些均使外科护士极易被感染,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疾病传播媒介。其中乙肝、丙肝、艾滋病是最常见、最危险的感染性疾病。上述三种病毒可通过输血、血制品,或使用被病毒感染的注射器针头、采血用具而发生感染。另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IV还可在唾液、胆汁、尿液、乳汁、汗液、阴道分泌物及胸腹水中检出。感染途径常见于:针刺伤及通过黏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引起的感染,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后手部的带菌等。

1.2 物理性因素:

1.2.1 利器伤: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多是针刺伤和安瓿割伤。有临床报道,在西安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对6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发现临床护士被锐器刺伤年人均3・5次,其中74・5%被污染针头所刺伤。

1.2.2 噪声的影响:外科病房的噪声主要来自多参数监护仪的机器声、电话铃声、电动吸引器、机械车轮的摩擦、器皿的碰撞、金属门窗的开关、床头呼叫器的报警声、工作人员的谈话等。根据研究,几个人大声谈话,距离5 m所产生室内噪声的生压级为80 dB,砰然关门声为82 dB,医院病房的国际噪声标准容许生压级为38 dB。噪声强度在50~60 dB时即能产生相当大的干扰,正常人在>45 dB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听力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疲劳、烦躁、头痛、听力下降、血压升高等反应。

2 防护

2.1 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是减少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加强职业损伤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建立完善操作规程,督促检查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安全操作,从根本上减少危害的发生。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行为,培养良好的操作素质。在此基础上,建立护理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为护理人员进行体检,并接种相应的疫苗。

2.2 血源性疾病感染的防护: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标准预防原则,遵守医院有关医疗垃圾管理的规定。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把护理对象作为传染病患者看待;当预料可能有血液、体液迸溅时,要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同时严格按规定处置锐器,减少及避免锐器伤意外发生;严格管理医疗费弃物,所有医疗费弃物都应分类放入有标识的塑料袋,统一处理。

2.2.1 利器伤的预防:防止利器伤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护理人员预防利器伤的特殊教育,使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导致利器伤的危险行为。处理针头时要仔细、认真,针头、注射器使用后立即放入医院统一使用的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不能乱丢;禁止将使用的污染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污染针头;禁止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静脉输液完毕后,将头皮静脉针头分离,置于利器盒内,避免自伤;锯、掰安瓿时注意掌握力度,以免用力过猛掰碎安瓿自伤,必要时可用纱布保护。

2.2.2 规范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护理工作中,存在以下情况时均要认真洗手:接触患者前后;脱手套后;被血液、分泌物污染后;接触被污染的器械后。2000年卫生部颁布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对洗手的指征、方法均有明确规定,护士要养成洗手的习惯。

2.2.3 提倡戴手套:外科护士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均有可能接触到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必须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若手部有破损时,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护理时,应用防水胶布包扎伤口,带双层手套。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要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以上。这足以说明戴手套的重要性。

2.3 噪声的预防:工作中尽量减少噪音,操作迅速、轻柔;选择噪声小、功能好的仪器设备,并定人定期检查、维护;及时解除报警的原因;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电话铃声设置在合适的音量并及时接听;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使他们配合治疗。

3 讨论

针对外科护理的工作特点,护士面对的多是外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经常接触患者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而各种理化因素与不良的工作习惯对外科护士的健康有直接的损伤及潜在影响。护理人员要客观正确认识职业性质,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了解本专业业务发展趋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好日常防护措施,让危害杜绝在萌芽状态,从而使外科护理中的职业性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总之,外科护理中的职业危害是多因素的,重在防护,应从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进防护知识和技巧,改善工作环境三方面着手。这三方面,不仅是个人行为,还应得到医院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及科室领导的重视,使防护措施从个人行为上升为组织行为,使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促进外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 骨科及普外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

理管理杂志,2004, (06)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8

1 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分析

1.1特殊工作环境 护士长期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下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与各种患者交流,体现文化的差异,造成沟通障碍,应对患者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既要处理各种治疗护理等常规工作,还要处理各种应急突发事情,感受生死离别的情感冲击,使护士造成心里的压力。

1.2职业暴露的风险 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工作中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发生职业暴露产生的害怕心里,特别是在护理特殊病种HIV、甲型H7N9、狂犬病等传染病使护士恐惧而产生的心里压力。职业环境缺乏自我防护,医院防护措施欠缺和护士防护措施的不当,会增加传染类疾病的感染机会。部分护士对职业暴露危害性认识不足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不熟,使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1.3护理职业压力的风险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三甲评审对工作的高要求及新的护理理念创新,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专科护理的标准需要护士随着护理模式的发展不断学习高新技术和科研的创新。这些都需要护士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随着医改的脚步,患者的急剧增多,护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长期处于工作超负荷状态,加重了护士的精神压力。

1.4社会的因素 开展优质护理和"三好一满意"的护理工作提到了另一个高度,对护士的要求更高,同时社会对护理行业的扭曲及负面报道对行业的影响。人性化管理不到位,各部门对传染科护理工作的歧视,工作沟通困难,未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媒体不断报道欧打医务人员、伤医事件等,在高压得舆论下,使护理人员身心更加疲惫,紧张。

1.5自身因素 护理人员对疾病知识缺乏,更对传染性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恐惧和排斥传染病患者。传染科护士担心消毒不彻底,将病毒携带回家,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1.6医院因素

1.6.1医院对传染科护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对职业风险较高的科室未给予绩效的倾斜,使传染科护理人员在待遇上未得到提高,降低了护士在传染科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工作成绩也同样得不到肯定,给予护士进修学习和晋职晋级的机会少,打击了护士学习上进的积极性。

1.6.2医院护理管理者不正确的管理方法也会成为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应激原。部分管理者采取强制命令的行政手段来约束护士职业行为,管理者缺乏科学性与艺术性,科室未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打击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2 应对措施

2.1特殊环境方面

2.1.1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防护措施的建设合理规划病区区域,防护措施所需器材准备充足,同时护士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风险的业务学习,指导护理人员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及分泌物,制定合理流程,严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2.1.2护士要结合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加强互患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充分信任,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让护士轻松的工作。

2.1.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中虚心听取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同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协作。尊重患者及家属,一视同仁。

2.2职业因素方面

2.2.1职业精神护理工作是一项崇高的职业,需要护理人员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护士要充分理解其精髓,融入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从而热爱护理工作,提高工作热情。

2.2.2业务水平护士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度的责任心,热情的态度赢取患者的信任,和谐医患关系,以适应工作及护理发展的需要。

2.2.3提倡弹性排班保持公平原则,合理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医院达到人员配备的比例,改变超负荷工作状态。对频繁倒夜班的人员给予绩效倾斜及关心。

2.3医院因素方面

2.3.1医院领导重视护理工作尊重、关爱护士,多提供学习和进修机会,提高护士福利待遇,保障护士正当利益和人生安全,并建立合适的奖惩机制,充分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理管理者应实行科学合理的弹性管理法,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2.3.2在生活中,管理者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交流,对护理人员的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理解并支持特殊的护理工作,适当的承担一定的家务,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

2.3.3增加社区及爱心活动,呼吁社会对护理工作的了解,改变对护理人员的轻视,建立信任的基础,宣传护士形象,改变护士工作环境,给与一定的立法来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并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向发达国家学习对医务工作者的尊敬与爱护。

3 结语

综上所述,传染科护士有来自于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将会导致一些身心疾病,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只有缓解这些压力,稳定好护理队伍才能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业的工作,护士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充分了解传染疾病的知识,并发扬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才能赢取社会的尊重与支持。

参考文献:

[1]万君平,岳福花.传染病医院护士心理压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100-101.

[2]袁雪梅,临床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和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9):8-9.

[3]朱琴,沈海丽,呼延琳,等.浅析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及改进措施[J].甘肃科技,2011,27(20):175-176.

[4]李春花,余雨岚.浅谈护士长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8-39.

传染科护士论文范文9

[关键词] 锐器伤;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080-02

锐器伤是一种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深部的意外伤害,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1]。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2],是靠护士去完成的。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3],现调查320名护士,了解1998年1月~2000年12月被锐器伤害的护士,了解被针刺伤的次数、时间、地点及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对320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

1.2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和护理部、感控办共同商定。共发放调查问卷320份,收回309份,收回率为96.56%。问卷内容包括:护士的个人资料:护士科室、年龄、护龄、职称、学历、班次;患者情况:平诊、急诊、意识、精神、躁动等;时间:抽药、加药、掰安瓿、分离针头、复冒、穿刺、整理用物等。

2 结果

被调查的309名护士中,286名曾被锐器刺伤,发生率为92.56%。

2.1 不同职称锐器刺伤发生率

见表1。

2.2 锐器伤发生频率的构成比

见表2。

2.3 锐器伤的类型、上报、构成比

随着院内感染知识的普及和护士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发生锐器伤的人数逐年递减,1998年发生142人,1999年发生97人,2000年发生47人。锐器伤的类型、上报、构成比见表3。

2.4 上报率逐年递增

随着院内感染知识的普及和护士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发生锐器伤害后主动上报率逐年递增,1998年上报68%,1999年上报95%,2000年上报100%。

3 讨论

3.1 规范操作流程,苦练操作技能

从表1可以看出,单独值班的低年资护士发生率最高,达95.05%,分析原因,主要是工作流程不太熟练,单独值班时间较短,在工作繁忙或抢救患者时操之过急,被锐器刺伤的概率增大;见习期的护士发生率最低,她们在见习期不单独值班,有专门的带教老师指导,与单独操作的机会较少有关。因此,应规范操作流程,纠正导致针刺伤的高危行为[4],各种注射必须推治疗车,正确使用锐器盒,及时分离针头入利器盒内,严禁回复针帽;经常组织护士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做到忙中不乱。

3.2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有研究表明,针刺伤时,只需要0.004 ml带有HBV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5],锐器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皮肤黏膜等途径,有80%的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都是由锐器伤造成的,其中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有HBV、HCV、HIV。安瓿划伤后虽未直接发生暴露,但操作者是带伤口操作,若再与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物品接触时,也同样有感染的危险。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使护士认识到发生职业暴露的危害性,采取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WHO推荐的能够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全面隔离方法,强调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双向保护,执行有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及组织黏膜等各种操作时应戴手套[5]。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护士的院内感染意识的增强,发生锐器伤的概率越来越低,防范意识得到了提高。

3.3发生锐器伤后的处理

护士发生锐器伤后立即从受伤的远端挤压伤口处的血液,先用无菌蒸馏水,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用碘伏消毒后包扎,受伤后再进行护理操作要戴手套[6];包扎完毕立即上报感染科,感染科根据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给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或其他相应的抗体[7],并做流行病学跟踪检查。鹤煤总医院从1998年建立上报制度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报率达到了100%。

[参考文献]

[1]李希兰,王云琼,周刚.新医护人员锐器伤调查及防护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3):240-241.

[2]毛秀英,吴荔梅.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

[3]米光丽,唐炎,柳萍.379名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36.

[4]杨雪英,陈华,林志伟.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防止职业暴露的危险[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263-1264.

[5]许文珍.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分析与防护措施[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1005-1006.

[6]彭晶,马倩,何长秀.健康促进理念在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