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1 10:06:38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范文1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英语写作;写作教学;角色转变

引言

社会文化理论促使人们站在更具创新理念的角度来思考第二语言的习得。在社会文化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加充满了现代化与人性化的教学色彩,其推崇的多角色转变理念更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逐渐推广开来。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文化理论的深入应用和广泛普及,该理念也逐渐应用到教育事业中。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的定位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和开发学生的方面,并积极实现多角色的转变。下面笔者站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围绕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学主体的多角色转变进行展开讨论,目的是更加清晰地分析出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发挥的效用和发生的角色转变。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社会文化理论最初是由苏联心理学者维果茨基提出的,其认为在社会文化理念的引导下,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方式会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会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二语习得行为的创新化发展。应用在语言学习领域中的社会文化理论,其推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主体角色的转变,在更为多元化的角色角度上完成全方位的第二语言教学活动。社会文化理论具备一定程度的社会性,可以被看作为在多元化语言环境下完成教学行为,同时在文化理念的互动过程中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角色互换,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言的学习效率[1]。在社会文化理论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分支组成:第一,教学对象。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第二,教学内容。围绕英语知识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展开教育,立足于全面化和综合化的写作视角进行高效化的英语写作教学;第三,教学环境。社会文化理论构建出来的整体环境极具开放性、平等性与和谐性的氛围,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可以说极大地体现了该种教学模式的真实概念,正是由于极具开放化与自由化概念的整体教学环境,使得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展现出更强大的吸引力和实践性。

二、社会文化理论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特点

第一,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由于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而教学内容也是由教学者层层“下发”给学生。从教学的互动性来看,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单方向的互动。然而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是学生,其更加突出了学生在写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提升了学生在教学行为中与教师的互动性和沟通程度。而教师被定位为写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负责教学活动的纪律、节奏、覆盖面积等,更多的是教师服务于学生,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写作教学与学习氛围。第二,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更具个性化特点。这种个性化的特点主要展现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式。学生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学习理念,并以该理论下营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为基础,在信息量更大、与外界接触更多并且与教师、与同学互动程度更高的前提下,完成对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的学习。因此,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非常丰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倾向、学习特点来选择极为个性化的英语写作学习内容,使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更加充满了主动性意味。所以说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具备了个性化的特点,也满足了现代化英语写作教学理念的个性化需求[2]。第三,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由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利用文化交流理念和开放性学习平台理念为基础,而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行为。在语言、文化交流形式为基础的开放性平台的背景下,其提供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或者开展多种类型的英语课后辅导活动以及课余时间的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等。这样能够使学生在随时随地的状态下完成对英语写作的学习,多角度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也更是展现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第四,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更加突出了听、说环节。在社会文化理念的带动中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多方面培养。其立足于全方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功能,并更加突出了英语听、说环节,以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同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相比,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哑巴”英语教学,利用更为先进和即时性的文化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表达水平。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通过不同形式的写作环节和“英语角”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英语环境中,以此来利用开放性的心理沟通与互动平台积极推动学生进行英语写作和英语写作学习心得的交流。第五,教学管理被收集到更具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体系中。所谓教学管理,是针对教学活动的一项全面管理活动,其是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集合了教务部门、教师和在线管理系统等环节而组成的。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将教学管理纳入其中,并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效融合了规范的教学管理行为,使整体教学工作更为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完善英语写作教学平台,为良好的教学内容提供有效管理。

三、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教师多角色分析

1.信息收集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尽管建立在开放性极强的社会交流平台基础上,也需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信息。所以说,教师在该理念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中扮演了信息收集者的角色。在教师进行信息收集的过程中,由于语言信息过于繁杂,信息良莠不齐,那么针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抉择便非常重要。教师便发挥了对信息的有效筛选的角色职能,挑选出对学生有益、促进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相关学习信息,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信息分配与信息整合,形成更加适合学生进行学习的信息资料,以此来为后续的英语写作教学行为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安排者

课堂教学内容是既定的,要想充分展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安排与规划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应该提前制定和安排,形成非常具体和极具层次感的教学计划。这样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节奏,与开放性环境实现科学融合,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为有步骤、有规划地完成系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立足于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从而明确教学行为的直接目标,以此在更具条理性、导向性的环境中完成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信息输出和教学工作[3]。

3.课堂引导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集合了现代化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方式二者的优秀之处,并加以高效融合,形成了极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系统。那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的创新教学氛围中,会由于信息过于繁多,不仅具备积极的、有益的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料,同时也存在负面的、消极的相关信息。然而学生无法在自主抉择的状态下完成独立的英语写作学习活动时,教师便需要发挥写作课堂的引导性作用,作为英语写作课堂的引导者带领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本身作为教学计划的实施者,在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要发挥对学生的引导性职能,立足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从而推动学生更为准确和科学地学习英语写作并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4.教学管理者

建立在开放性教学理念基础之上的社会文化理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其具备了更为广阔的“头脑空间”自由和学习自主选择性。教师作为更加直观的教学行为管理者,学生在英语写作课堂中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喜好和英语兴趣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英语写作材料。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过于开放和自由的教学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管理的难度。因此,教师要良好把握社会文化理论的教学思想,正确发挥对英语习作课堂的管理职能,作为课堂的教学管理者来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并形成良好的英语写作课堂模式和学习习惯,以此来带动学生在自律的前提下完成学习行为,同时也带动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4]。

5.学生培育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为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沟通性程度,主张学生在信息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完成正面的信息获取,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行为。为了在课堂中更好地培育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应该发挥学习培育者的效用,实现自身教学角色的完整发挥,作为培养和教育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行为和学习理念的培育者,提高英语写作课堂知识输出与输入的效率。

四、社会文化理论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多角色转变

1.由知识灌输者转换为学习引导者

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定位与扮演的角色同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的定位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和开发学生,并积极实现多角色的转变。针对教师角色在传授英语知识的目的来说,教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定位更为倾向于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行为的引导者,而不是传统教学行为中的英语知识灌输者。为了充分实现我国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的高效性和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重要“领路人”,需要积极锻炼学生独立选择英语写作学习导航的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更加适合自身的学习板块[5]。2.由教材执行者转换为教育研究者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具备更为高素养和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能力,从而由英语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英语教育的研究者,发挥教师的真正存在价值。立足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学生在积极丰富自身学习行为的同时,教师更要实现自我角色和定位的转变。社会文化理念构建出更加开放的学习平台,其赋予了教师更加广阔的教学心得交流窗口,教师可以把握英语写作教学信息的多样性,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积极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英语写作学习方式的见解互动。以此来成为真正的教育研究者,而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材硬性执行者。

3.由教学管理者转换为学习促进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了教学管理环节的积极效用,然而很多情况下会过于重视教学管理的死板规定和强制性。这样就会导致英语写作的教学课堂失去了本真的乐趣和轻松,不利于营造更为欢快和自由的英语写作教学氛围。因此,当下在英语写作教学行为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管理者角色,充分利用社会文化理论中的“前进性”原则,向学生的学习促进者角色发展。所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要求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行为中利用高效和多元化的文化理念交流与互动的教学行为,将各个学习目标制定得更加人性化和轻松化,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写作的乐趣,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理念,体现对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行为的促进职能[6]。

4.由品德培育者转换为情感支持者

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播英语知识的教学者,也承担了学生思想品德、个人行为的管理者。为了使教师角色的定位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实现高度融合,教师也需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即由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品德培育者向与学生进行良好交流、实现心灵沟通的情感支持者角色转变。以此来更好地保持师生关系,营造充满爱和关怀的师生相处氛围,为构建科学的英语写作教学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站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背景下,提出满足学生对英语写作学习需求的新兴英语多角色教学模式,即在多角色转变的环境中完成高效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其利用现代英语课堂的全新理念完成更高效的学习计划并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本文指出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的定位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和开发学生,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多角色转变,以期弘扬更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走上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哲,张跃.大数据方法与外语教学创新研究———以“2015年百万同题英文写作研究”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5(5):3—8.

[2]王娜,杨永林.“三级评议模式”在创新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来自“体验英语写作”团队的报告[J].外语教学,2016(6):36—40.

[3]叶洪.批判教学法视野中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以中南大学2010级英语专业写作教改为例[J].外语学刊,2014(4):118—122.

[4]邵春燕.社会文化视角下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多角色参与模式[J].外语界,2016(2).

[5]于书林.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差异与融合[J].现代外语,2013(1).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范文2

一、生成一种文化氛围,传播先进的社会文化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传播人类文化与塑造个体精神,课堂教学则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深受知识论的影响,致力于把思想政治理论看作是知识的传授。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其上课对象为各专业的学生,如果我们还是参照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来讲课,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的过程,这些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能直接应用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问题。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活动,师生在课堂里进行某种“文化活动”,进行着某种“文化熏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它的内容应该“概括了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基本经验”,[1]人类社会所积累的文化源泉是就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其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知识的传播和文化养成关系的主要场所,是一个超越现实、追求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也就是说,文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过去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出路在于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文化,生成一种文化氛围,从传输知识论向传播文化论转变,通过传播先进的社会文化,用先进的文化力量去塑造人,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实践空间。[2]

在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社会转型和对外开放为大学生带来了自由竞争的机会,激活了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欲望。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也在影响着他们,重功利目标、轻人文素养的社会现状也在腐蚀着他们的责任感、奉献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现状,缺乏深刻思考和分辨选择能力的青年学生渴望获得思想的启迪和理论的帮助,我们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文化,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在课堂上传播先进文化的内容。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大学生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阐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3]二是建构师生合作互动的课堂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去建构积极的、师生合作互动的课堂环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师生的多边活动去把握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心理等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感和人生境界。

二、立足现实生活,发掘优质的教学资源

教育在实践上是生活的,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和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在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因此,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走出传统的偏重“教化”取向,融入人文关怀,实行人性化、生活化和幸福化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显示出人性的光辉。[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重要一环,是要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学生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一部分,立足现实生活,发掘优质的教学资源重塑其课堂教学文化。

第一,把握时代生活,教学内容生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离不开对现实社会生活状况的关注,是对人们“现实生活过程”的反映,应该包含着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时代内容”和“理论思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传播过程,既是对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状况的反映,也体现着对这一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评价、赞同或贬抑,它的生命力就在于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潮的时候对大学生施加正确、积极、稳定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对时代生活内容的把握,紧跟时代步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书本知识与时事政治有机结合起来,填充时政空白,发掘优质的教学资源,使课本理论知识成为具有新特征、新功能、新内容的思想文化知识载体,在众多的社会思潮与现象中弘扬“主旋律”。

第二,创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生活化。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灌输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关注的只是学生接受知识量的多少和接受的程度,这种教学内容的理论化、教学观念的概念化状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创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如研究性教学、专题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文化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转变为师生对话与讨论,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社会、走进学生生活,将社会生活过程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合起来。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要从书面语言向教学口语转化,使学生通过与老师、课本的对话来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水平,改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学而不信,知而不行”的学习态度。[5]

三、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社会文化传播、衍生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传播学上有一个“3i”原则,第一是information,代表信息量充足;第二是interesting,代表趣味点活跃;第三是impact,即要有足够的影响力。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只有那种符合“3i”的信息传播才是最有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向大学生传播的主渠道,其课堂教学也是一种理论信息传播的过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借鉴传播学上的理论观念,对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开发,使教材的理论性融合在可读性之中,增加教材的趣味点和影响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第一,突破教材思路,做到由浅入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优秀教师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其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遵循着“知、情、意、行”的认识顺序,也是一个“教人发现真理”的过程。但是,思政课各门教材的思路正相反,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理论体系。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就应该突破教材思路,把课本思路倒过来,走出单纯理论知识传授的认识误区,把知识纳入到广阔的人文背景中去。对于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高校思想政治课老师要做的事是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载体,结合现实社会的具体现象去阐释背后的思想文化内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避免从定义、概念或学科理论体系出发,用生硬的“原理加事例”的直观讲解方法,而是要以专题讲授为主进行研究性教学,使大学生养成一种“问题意识”,把深刻的理论包含在生动的社会热点、理论难点与思想疑点之中,做到由浅入深。

第二,实现“教材”向“学材”转换。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来看,大都是偏向传统教材的理论性方面,可读性不强,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愿意认真听政治课的仅占19.4%,90%的学生认为现行政治课教材可读性不强,偏重说教,不愿意读。他们的理论功底参差不齐,对党的历史发展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的认识缺乏理论的支撑,尤其是他们对照本宣科的道理灌输更为厌倦,表现出“听不懂又不愿听,学不深又不愿学”的倾向。[6]因而,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借鉴传播学的观念把“教材”转换为“学材”,增加教材的趣味点和影响力,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兴趣。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加工,把教材编成大学生易于学习的具有丰富现实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根据现实的社会材料去探求未知的人类社会,成为社会理论的探索者和政治思想的思考者,让大学生在课堂文化氛围中去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过程,也成为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的园地。

参考文献:

[1]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85.

[2]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J].高教研究,2007(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页.

[4]黄正泉,王健.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2007(3).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放性

“文学理论”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现实中,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该门课程的教学一直处于比较低效的状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学内容的封闭性。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其理论体系十分狭窄封闭,更缺乏与文学实践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有机联系。二是教学方法不当。由于该门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课时少,不少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大容量地灌输知识,不少学生反映,“文学理论”是中文系最难学的课程,艰深枯燥,很难引起兴趣。因此,要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走向开放。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一)文学理论自身体系的开放

美国批评家韦勒克曾说过:“人们把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称为‘批评的时代’,不过二十世纪才真正当得起这一称号。不但数量甚为可观的批评遗产已为我们接受,而且文学批评也具有了某种新的自觉意识,并获得了远比从前重要的社会地位。”从1985年开始,中国学者大量翻译介绍引进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各种理论体系在不同层面有机融合,由此形成了多元的理论格局。但目前有的教师仍深受20世纪50年代苏联文学理论的影响,文学反映论、形象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学批评的标准等占据授课内容的中心,对当代西方的理论较少涉及,理论体系狭窄封闭。这与文学理论的发展极不相称。我们应根据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吸收有价值的理论,形成开放式的理论体系,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在构建开放式的理论体系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意文学理论的独立性品格。我们都知道,任何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这种普适性归根到底应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能违背科学性而“放之四海而皆准”。如对文艺的起源问题,不少教材沿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这也是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影响最大的艺术起源理论。实际上,这种艺术起源理论是不够科学的。因为该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按照这一思路,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都可以解释为由劳动而起源,那么,文艺起源于劳动这一命题的独立性又体现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劳动起源说”这一理论涵盖面太大了,反而丧失了文学理论应有的独立性品格。

二是要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归纳,而文学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应持开放的眼光构建文学理论。如刚才提到的“劳动起源说”将劳动视为艺术起源的唯一因素,很明显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劳动起源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原始人类的心理因素在艺术起源中的意义,而且也很难解释劳动之外其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原始艺术的投影。在艺术起源的阶段,可能正是那些人们已经论及或者尚未认识的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了艺术的发生。因此,我们不应固守那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而应该从系统的观念出发构建理论体系。

三是要注意概念的严密性。现在有的新教材为了“求新”忽略了概念的严密性。如“文学典型”这个概念,有的教材界定为“典型的必备品格,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按照这两个标准,“文学典型”应是林黛玉之类的文学形象。但稍有文学理论常识的人都知道,文学典型并不都是这种类型,如高老头、葛朗台、阿Q等文学形象的性格和灵魂并没有“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和“合乎理想”,但他们都是文学史中公认的文学典型。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纠正。

(二)“文学理论”教学向文学史课程和当代文学实践的开放

“文学理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不少教师上课时只是单纯地阐释教材上的内容,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文学实践而又指导文学实践。文学理论作为文学实践的理论概括,应该为人们解释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因此,“文学理论”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而应引导学生将知识上升为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文艺观,而且要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和辨析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将抽象的文学理论与鲜活的文学实践密切结合。具体说来,我们应注意两点:

一是将“文学理论”教学和文学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文学理论和文学史都属于文艺学范畴,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学理论都是在同时代的文学实践和前人的文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丰富、复杂的文学实践,就没有硕果累累的文学理论。如我国古代诗歌理论非常发达,这与古代诗歌创作的繁荣有直接的关系。但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与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往往处于脱节状态。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史课程中涉及到的文学现象,使“文学理论”教学走出坐而论道的误区。另一方面,文学史的教学在理论的观照下,也能提高教学效率。如对“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这一理论问题,我们若能结合文学史中的文学现象进行阐释,无疑会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感性的认识,进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是“文学理论”教学应向当代文学实践开放。文学理论要经受文学实践的检验,而文学实践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文学理论不是僵硬的、停滞的,而是紧紧跟随文学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也就是说,文学活动生生不息,文学理论应热切关注文学实践的发展,聆听文学的要求与呼声,并对新现象、新问题作出迅捷应答。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繁荣,中国逐渐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众文学蓬勃兴起,精英文学受到严峻挑战,文学与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纠缠在一起。而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文学理论”教学应与时俱进,应立足当代,与当代文学实践紧密结合。具体说来,应从当代的文学观念乃至文化观念出发来看待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关注的理论问题,提出体现当代性的文学价值观,使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能够体现当代文学乃至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

(三)“文学理论”教学向其他人文学科的开放

在加强学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的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日益专业化和体制化。应该说,这种趋势对培养文学理论的独立品格是有利的。但遗憾的是,文学理论在强调独立性的时候走向了极端,越来越疏远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联系,致使文学理论成为一种技能化的语言分析工具,丧失了文学理论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化阐释力。这直接影响到“文学理论”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文学研究。我们应对这种理论误区有清醒的认识并进行修正。

文学是语言艺术,以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反映生活,这样必然要求文学理论以语言学和美学作为最基本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文学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反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人类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各种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文学理论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揭示文学的审美特征,而应该围绕审美话语涉及其他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也就是说,文学理论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等人文学科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文学艺术问题不完全是“自律”的,而且也是“他律”的。文学理论应该走出美学领域而进人其他人文学科的领域,从而真正成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文学理论”教学向其他人文学科开放,即应在教学中引进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灵活而开放的文本分析取代过去的封闭性阅读,着重透视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进而发现其深层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从而扩大“文学理论”教学的边界,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现代生物学指出,生物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它们依靠新陈代谢,即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生物之所以能进化,是因为生物内外环境的随机涨落导致基因的突变。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据此提出了“自然适应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活动教学原理”。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过程应效法自然,即不仅要使学生理解事物,同时还要使学生参与活动。活动是学生自己参与实践,可以借助练习来进行。他强调,各种活动全部应当凭借实际行动来进行学习。手艺人不是通过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从一开始就在从事实际的工作中来学习的。这样,他们从冶炼场中去学冶炼,从雕刻中去学雕刻,从画图中学画图,从跳舞中学跳舞。所以,在学校里,应该从书写中学书写,从谈话中学谈话,从唱歌中学唱歌,从推理中学推理,使学校变成忙于工作的工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理论着重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向,认为只有当学习者与外界环境主动地进行交流和联系时,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这就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交流、探索、发现和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国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重视并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可见,要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使教学方法由封闭走向开放。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成为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流活动,在该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由此课堂教学成为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师生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的状态,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必须掌握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具体说来,可以运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概念获得模式。该模式致力于通过比较概念及非概念例子的归纳性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某一概念的含义,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界定概念的过程。如对“文学”这一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肯定性例子(文学作品)的基本属性,然后与否定性例子(非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将学生导人概念化过程。当概念的所有属性列出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概念的定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一环节不能要求学生得出完美的定义,重要的是使学生参与概念化过程。等到学生得到最初的概念定义后,教师再给出一些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例子,检验学生是否能够识别,最后让学生讨论获得概念的过程,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二是概念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与概念获得模式有所不同。概念获得模式注重如何获得概念,而概念发展模式则注重探究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新的理解。在概念获得模式中,教师选择例子,指导学生思考,而在概念发展模式中,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因此,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学形象的分析,将“文学典型”与“文学形象”、“普通的文学形象”、“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文学形象”等概念进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需要指出的是,概念是理论的基石,学生要学好“文学理论”,首先必须对概念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因此概念发展模式和概念获得模式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是探究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发现和提问传授解决问题的策略。该模式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问题”乃课堂教学的中心;二是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三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四是帮助学生形成他自己乐意形成的学习效果。另外,还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只有学生感到疑难时才激发他去探究;二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思维策略,并能在意识到探究过程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和改进采用的思维策略;三是新的思维策略可以直接教给学生,并且新的思维策略对学生原有的策略有增补作用;四是一切知识都具有尝试性。也就是说,若在教学中运用探究模式,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解释探究的程序,使学生明确如何去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接着学生根据问题搜集资料,在搜集和证实资料的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当学生提出一个理论假设时,全班对其进行考查和讨论。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所经历的探究过程,考查如何形成理论来解释问题。如对“劳动是不是文艺起源的唯一因素”这一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探究模式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

四是课堂讨论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通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引发讨论,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美国学者林格伦认为,教师讲课主要是跟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他把这种师生信息交流分为四个模式:(1)单向交流,教师讲,学生听,效果最差;(2)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效果比前者好;(3)师生间互相问答,效果更好;(4)师生共同讨论,小组讨论,效果最好。从信息交流量看,讨论法在各种教学方法中是首屈一指的,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学习兴趣。运用讨论法,首先要正确把握讨论的主题。选择讨论主题的标准,一是要富有认识意义或实践价值;二是存在意见分歧,可能展开讨论。“文学理论”有不少这样的问题,因为文学理论的一大特点是“争论多”,很多问题尚无定论,有讨论的必要;另外,文学理论很强调学以致用,要求学生用理论去分析文学作品,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文学理论”的教学很有必要用讨论法。为了使讨论获得成功,教师应注意发动学生认真预习,通过看教材、读作品、查资料、写发言稿等,为讨论发言作准备,保证讨论时条理清楚,言之有物。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讨论模式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教材扩展到更大的领域,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习惯。如在学习“文学批评”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看待卫慧、棉棉的作品?”“怎样看待批评界存在的‘骂派批评’现象?”从而使理论教学真正与文学实践相结合。

五是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成长。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之所以为人,主要根据在于人自己的对象化、具体化活动。只有在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活动中,人才能确认自己、表现自己、改造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发展。大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精力旺盛的时期,他们希望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并与他人建立亲和关系。合作学习模式正可以满足学生的社会接纳需要和亲和需要,从而避免出现亚社会行为和超社会行为。另外,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相互倾听,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容易采取同龄人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启发,有时可以起到教师讲解达不到的效果。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时,小组成员要注意优等生和后进生各占一定的比例,以实现先进带后进,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18 — 0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是能够从整体层面上影响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力量。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当代大学生;脱离实际、纸上谈兵,也不是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实现成人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终身为之努力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用科学的理论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使他们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的实践活动。”〔1〕对大学生进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下发文件或者单纯地喊口号、拉条幅上,而应该要落实到高校的各项具体的实践工作中。

一、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现实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他批判神秘主义,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到实践中得到合理解决,实践是理想成为现实的平台,是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中介环节,离开实践来论证思维的真理性和现实性是错误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它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理想能够转化为现实。“理想作为能够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的想象,并不意味着有了宏大的理想,一切可能性都能转化为现实性……然而这种转化绝不是任意的,无条件的,而是要借助于实践这个中介,才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3〕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必须通过实践这个中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理论。人的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和强化,理想信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牢固树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取得实际性的效果,就必须把它当作一个实践问题长期坚持贯彻下去。只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就应该为这个理想的实现而无限奋斗。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功与否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发现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目标定位问题、教育方法问题、教育内容问题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在实践中创新和充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同时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做到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完善和充实自己的人生理想,更加明确个人价值和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层次,从而提升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指导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的基础理论。

二、 以高校为主阵地,整合教育力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通过举办各种实实在在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思想,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贴近学生实际,把大学生应该树立的理想信念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渗透到学生的头脑里,使大学生感同身受并有所领悟,才能取得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将理想信念理论教育外化为客观实在

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绝不只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师讲的几个概念而已,也不是离大学生很遥远或者无关的目标,它更多的是指导大学生成人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方法和道路。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最常见的载体,也是最有效的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融入活动当中,寓教于乐,进行教育的强化渗透和自我熏陶。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种隐性而持久的力量,它能够内在地反映理想信念教育的需要,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能够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地价值判断,是连接高校实现培养目标、发挥教育功能与大学生塑造人格、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效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 尊重学生差异,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上和认识上的实际困难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紧扣时代主题,关注社会热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和充实,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疑惑。“针对当前大学生高度关注个体发展、崇尚成功的思想特点,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需求,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模式,对于他们所处特定社会时期、特定生活环境和特定人生阶段所必然带给他们的各种疑惑和困难,要积极引导并协助解决。”〔4〕针对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的学生,坚持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因人制宜,以人为本,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采取被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理清他们认知上的偏差,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认同和自我定位,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

(三) 整合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各方力量,形成全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合力

当今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理论上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从实践载体上依靠校园文化活动,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是一个整体。要使教育效能实现最大化,首先要充分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导力量和主阵地来夯实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根基,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正确面对成人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其次必须注入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及其他行政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辅助力量,形成全校师生统一决心、共同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坚强力量,健全各级各类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把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纳入到对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考核和评估上;最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共同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发挥各自领域的不同教育影响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推动全社会对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共同一致性,并一以贯之。

三、 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导, 强化学生体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

据有关专家学者的调查,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有自己的具体认知,但在坚持理想信念和实践理想信念的结合上,还有不小的差距,原因在于在他们看来理想信念这个概念很空泛很遥远,似乎不知从何处下手。实际上理想信念教育更多的是一个从实践层面的概念,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一) 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新世纪的大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必然不能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不能担负历史重任;而如果空谈理想却缺乏付诸实践的勇气,必然一切都将付之东流。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正确应对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大学生要强化理想信念,就要有奉献精神,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坚持理想信念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碌碌无为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关键就在于他们没有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没有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实践上来说,它要求大学生提升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联系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把自己塑造成德才兼备的新世纪大学生,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爱国主义情怀

“社会实践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大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从书本上学到的马列主义理论,从而转化为内心的理想信念。”〔5〕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自豪感和骄傲感油然而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人间冷暖,了解肩上的责任,自觉把崇高的理想信念付诸实践,并长久坚持下去。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整个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逐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理想信念教育的全面开展,运用现代化的科技载体,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了解国情和社会现实,完善和充实自己的人生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把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实际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

(三) 以学生党建为龙头,依靠学生党员带动整个学生群体理想信念教育的加强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生中的灵魂骨干,肩负着崇高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因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退缩,不因为西方文化思潮的强烈冲击而动摇,不受利益的驱使,不受金钱的诱惑,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加自身的综合实力,永远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把自我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大我之中,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高校可以把学生党员作为实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中坚力量和依靠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旗帜引领作用,以小及大,以少及多,以点及面,层层推进,把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灌输到每个大学生的头脑中,让整个大学生群体自觉建立起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参 考 文 献〕

〔1〕李婧,兰继华.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0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

〔3〕许彦利.论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3).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范文5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教育心理学;传承机制;应用思路;价值理念;

作者:张爱梅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无论是具体的元素内容,还是完善的元素理念,都实现了系统化完善。但是,由于文化理念的缺失,大大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效果和质量。但是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状况而言,文化理念的缺失,大大影响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传统茶文化元素,具体的茶文化理念,不仅是对我国文化体系内涵的有效融入和诠释,同时更是整个社会元素的价值展现,因此,融入理念内涵将为整个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背景分析

教育心理理念是当前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所出现的理念内容,而认知该理念的具体内容和内涵,将为心理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有效帮助。但是在整个心理教学运动中有着自身特殊性,比如学生普遍参与,学生参与深度广泛等等,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融入整个心理教学活动的具体特点和内涵,通过完善教学元素,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教育心理理念的价值内涵主要表现为:

首先,教育心理理念的目标在于一切内容围绕健康开展,无论是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还是教学方案,都需要将具体的健康要素和知识内容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当然,这就要求,不仅要将健康知识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更要将可能影响心理教育的具体因素进行系统化完善,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教育心理活动的体系化开展。

其次,教育心理理念的关键在于无论是具体的教学元素,还是体系化的教学方案,都需要充分融入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从而确保整个教育心理活动能够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教育心理活动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体系化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具体的方案,还是整个教学计划的基础方案设置,都需要将教育心理的具体要求融入其中,从而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最后,在教育心理理念中,其不仅需要充分注重将健康元素融入其中,同时也要对各种影响教育心理或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施预防与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教育心理的理想效果,教育心理,不仅是一种教学目标,同时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具备的意识理念。因此,认知教育心理的理念内涵,将为整个心理教学有效开展提供重要帮助。对于心理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将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元素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丰富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价值,同时也能丰富和完善整个教育心理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

2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无论是具体的文化元素,还是整个茶叶产业的发展完善度,其都是当前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能够被系统化应用到当前整个社会体系中,当然,其基础和前提在于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行全面分析,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内涵和价值,不仅是一种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具备的行为理念和规范要素,其能够对学生成长提供重要的引导。

探究传统茶文化理念中所具备的具体内涵,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解决当前整个茶文化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状况,因此将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教育心理学过程中,其能够为整个教学活动优化开展提供重要帮助。传统茶文化理念内涵的具体元素应用将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优化与元素理念丰富奠定重要基础。

传统茶文化作为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合理完善应用传统茶文化将为整个教学活动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传统茶文化应用效果,就必须寻找到合适的传承机制和载体。传统茶文化理念融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丰富优化的过程。因此探究两者的具体融入机制就极其必要。传统茶文化对整个文化体系的融入和影响,客观上反映和诠释了整个茶文化价值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分析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不断成熟,如今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是心理健康意识的融入,其都实现了系统化实施。教育心理学运动作为整个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需要在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完善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随着当前教学体系不断成熟、完善,如今心理学教学的元素和内容也实现了内涵丰富与完善,尤其是一些极具时代气息的心理学项目,但是在对这些心理学项目的价值应用和认知来说,其更多停留在教学方法上,忽略了整个心理学教学活动中潜在风险的有效认知。因此,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来说,结合其广泛参与的具体特点,想要实现整个教育心理学开展的理想效果,就必须通过全面完善融入教育心理的具体理念,完善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潜在的运动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学的理想效果。

随着当前整个教育心理体系不断成熟,心理教学作为整个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该教学活动的参与人数,还是该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价值和作用,其实际上都是当前整个教育心理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完善有效开展教育心理活动,就极其必要。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应用来说,其在开展过程中,风险不可避免,甚至一些风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甚至影响学生的全面提升,因此,结合当前教育心理开展的价值和作用,完善教育心理学体系建设,其必然能实现该心理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

4传统茶文化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具体传承思路

通过完善构建教育心理教学机制,其能够在丰富整个教育心理体系元素和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完善。当然,在教育心理学机制建设过程中,融入传统茶文化元素,不仅是元素理念的丰富,更是一种教学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想要实现教育心理体系的理想效果,就需要从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与融入实施,通过完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教育心理运动的理想效果。

当然,通过将传统茶文化元素,完善融入教育心理教学机制,实际上也是当前健康教育理念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实际上,通过对当前整个教育心理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和背景进行系统化分析,无论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是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状况,以及心理意识等等,都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因此,融入茶文化元素,实现教育心理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效构建,能够有解决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潜在的心理素质问题,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应用的理想效果。当然,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整个教学元素的丰富与应用。

不仅如此,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教育心理机制的具体完善过程中,也是从整个教育心理实践活动开展状况中所得到的具体经验认知。通过对目前教育心理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由于老师和学生缺乏应有的教育意识和必要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教育心理内涵的有效开展,更重要的是教育心理机制的具体建设,将大大降低教育心理过程中,意外状况的发生概率,从而在确保整个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上,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于整个教育心理活动开展来说,其开展的核心目标在于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健康心理素质。因此,健康教育理念对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在教育心理理念应用过程中,其存在一系列较难把控的风险问题,如果不能提前认识到教育心理活动的价值作用,其不仅影响整个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体现,更重要的是丰富的教学元素,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因此,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涵融入到整个教育心理活动中,其不仅能够丰富完善教学元素,更重要的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所具有的各项元素,其能够为整个教育心理活动的有效推广奠定重要基础。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其将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范文6

关键词: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界定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及核心问题。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看似早已被人熟知掌握,然真正进入学理的考证分析进而阐释其质的规定性却面临着复杂丰富甚至艰难的局面。本文基于学术界已有成果尝试提出对这一概念的自我界定。

一、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的几种界定分析目前学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界析可谓林林总总,形式多样,但细致分析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代表观点。

(一)从广义的实践观视角出发来界定其内涵与外延

如认为“大学生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与创新活动;是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1]。以此将其分为:“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虚拟社会实践活动。”[2]此种划分突出了社会实践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全程性,尤其是虚拟社会实践的提出是对当今时代的鲜明回应。但同时也导致了如下问题:一是是否所有教育性实践活动均应划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范畴?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否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内涵?二是此种划分看似层次与范围分明,但是在实质上却导致了所划分内容的交叠。如其认为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有专题调查、专业实习,校园社会实践中有志愿服务与勤工助学,但是在校外社会实践中其定义同样存在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包含的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与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包括走出校园的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可见此种划分在其层次中是存在交叉的。

与此相类似,从广义实践观出发,相对于传统教学划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学者认为“在广义的实践观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就是广义的实践教学。广义的实践教学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包括理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并以此将整个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层次:“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教学……第三种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习、假期社会服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总之它是指参与各种科学文化的创造、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各种生产实践的活动。”[3]此种定义从实践-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的概念路径出发,可以说较科学的阐释了社会实践教育的教育性实践本质问题,但是同样面临着具体外延划分层次区别以及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区分度问题。

(二)从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中来寻求概念的界定

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促进此项教育活动的科学化、社会化以及长效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文件来保障其顺利推进实施。因此,从这项活动开展的真实历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以及由政策文件所保障的合法性内涵。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进行泛化的定义,其理由有二:“一是从出现的时间视角来看,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内实践要远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其特定的内涵,即走出校门,具有社会参与性。”[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论及实践教学时,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这里就明确表明了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5]此概念的界定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历史活动以及政策文件出发来处理其具体内涵关系,考虑到了概念界定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但是就概念的质性要素阐释还不够全面。

另外相类似的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化教学、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并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李长松,2006年)可以明显看出,此概念的阐释借用了国家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对于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规定性内涵。

・理论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探析(三)基于不同学科语境的概念界定

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所关涉到的学科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此外还有哲学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从不同的学科语境出来,也会得出具有不同侧重点的研究结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所关注的焦点为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问题。因而以此为出发点,很多学者均肯认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路径,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剂与行为外化的选择器,并应促进二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有机结合,而概念的结合式探析就成为了先导。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阐释即为例证。前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的多种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6]而后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中审视这一教育活动,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按照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结合学生政治发展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各种实践活动”[7]。此种定义直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彼此的视野,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拓展,较好的促进了二者育人合力的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无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场域。但从内涵来看,其教育机理的揭示还需更加精细化。

其次,教育学核心关注的是生命个体的成长以及全面素质的养成。以此来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就有了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视域。如有学者从实践教育出发来探讨这一概念,认为其应该有三层内涵:“从狭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教育措施、方法,它往往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从中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课程体系及教育体系。从广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实践育人’、‘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8]可以说此概念界定给出了研究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广阔理论背景以及应然所需关涉的理论层次,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其具体内涵,还需从实践教育的整体范畴中剥离出来。

以上界定均对这一概念的探析给出了相对各异的标准以及具体的界定类型划分,丰富了后来研究者对这一概念不同角度的审视,从而继续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而在正式开始对此概念的界定之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界定本身所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至关重要。

二、定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名词的构成是复合形式的。在了解与其相关的理论背景基础上对其核心词汇进行有机拆分可以得到支持这一概念的上位概念――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换言之,在界定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时,首先应该就上述概念的意涵进行分析整合,进而在遵循词汇群义不断扩展的逻辑推演基础上得出所需概念的具体表述。其次,只单纯的逻辑推演不足以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圆满,因为站在不同的学科立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由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表述范式所决定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进行界定,本文将主要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场上,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出发,重点关注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形塑与整体素质的养成以及教育机制、规律的探求,并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与哲学等相关学科视野以求达到界析的综合全面。最后,作为现实层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其正式生成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教育部、以及各高校积极倡导努力下真实开展的一项逐渐扩大完善的育人工程。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进入现实层面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其理论层面的抽象概括应该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界定探析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以往哲学体系的重要范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是指能动地、客观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10]正是由于实践的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揭示了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机制、认识的发生发展验证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所在。这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实践主体、实践客体以及实践中介(工具)。由此三要素构成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客观的活动。构成实践诸要素以及实践过程、结果均具有客观性,受到现实关系的制约。其次实践活动呈现出自觉能动的特质,实践主体性的发挥使得人的意志对象化为客观现实。另外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每一项实践活动均受到社会现实关系的制约从而使不同时代的实践活动具有传承累积性以及时代突破性。最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指的是实践活动本身的客观物质性以及促使理论认识转化为实际的功能性。“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1]因此人正是通过实践来把握物质世界的,它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正是由于实践在历史发展、社会生活与人的认识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教育活动从开始便屡屡谋求与其交融式发展,探究将教育要素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希冀借助实践活动来达到教育价值的真实传递,从而促进教育对象能力素质的发展与完善。从历史上看,不论西方教育大家如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还是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躬行乃启化之源均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更是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但是从教育的视野中来看实践活动,则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实践活动的特色所在。“教育性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有目的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并基于多样化操作学习过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13]由此可见,相对于一般教育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客观性、能动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教育性实践更加注重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中习得情境性的体验认知与阶段性的总结反思。因为说到底教育性的实践是一种学习发展过程,较之一般实践活动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参与改造,它更体现在学生于实践学习中实现思维品质的内化与行为动机的外化;注重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深刻的检视主观世界的既有状态,通过实践操作、真实情境的观察访问以及社会服务学习验证知识理论、培养动手操作与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不断突破自我实现生命个体的完善。而这一实践活动进入学校教学之中,便是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与理论教育(或称为知识教育)相区别的一种教育活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育人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实践教育指的是在“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理论的指导之下,将教育过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实践活动成为教育的具体场域以及知识载体。一般说来,传统形态的理论教育将课堂视为教学的唯一固定地点,采取教师-文本-学生的单向度知识传递方式,进而学生也将间接经验的获得作为教育的主要成果。而实践教育是在知识传递的基础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践教育绝不是取代知识教育,取消课堂对间接经验的传递,而是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并且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同时结合理论形态的教育形式,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来达到教育过程的真实有效),重点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教育中学生处于“静听”的被动接受局面。同时教师也非教学过程的唯一主导者、知识价值真伪与对错的唯一裁判者以及教学结果仅有的评判者,而是实践教育活动的科学设计组织者、教学过程的艺术指导者以及实践教育结果的反思总结者。此外实践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养成以达到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教育以“问题型、策略型、情感型、技能型等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14]。这是一类主要涉及“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类型,如概念原理的运用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或情感性体验等。不同于理论教学中以陈述性知识为主,主要关涉“是什么”的知识类型,如概念、原题、命题等的具体事实为何。同时就其外延来看,实践教育按教学的地点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课堂实践教育、校园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在这三者之中,社会实践教育是最为根本的一种类型。

之所以说社会实践教育是实践教育体系中最为根本的一种形式,是因为它是课堂与校园实践教育的最后指向所在,并最为深刻鲜明地体现了实践教育的精神理念以及对其具体实践教育程式的验证丰富。相对于课堂实践教育中的讨论、学生展示等教育活动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体的校园实践教育而言,社会实践教育强调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参与社会现实,是在预先具有设计性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情境、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进而反思总结的一种具有发展性的学习过程。它与理论教育以及课堂、校园实践教育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社会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课堂实践教育、校园实践教育的关系

由图1可以看到,如果说整个教育体系是由两个圆环所组成的话,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整体教育中实践教育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或补充,也非是决然割裂式的互不相容,而是相互渗透、彼此依存式的和谐式生长。通过实践教育,加深了对理论教育所传递知识的验证,同时成为了理论知识发展的有效助推力。另一方面,理论教育也为实践教育的进行提供了知识心理基础。进一步来看,在实践教育中,社会实践教育是另外两种实践教育形式的延伸与确证,是实践教育中最基本、最主体的存在。而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意义重大而深远。

从概念发展的逻辑来看,经过前文对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其内涵与相互关系的分析,此时便可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纳入到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群组逻辑发展的理论链条之中,找到支撑其意涵发展的理论背景,从而可以在宏阔的视野中审视解读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含义。除此之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作为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成型为一项意义重大的育人工程有其历史脉络。可以说从开始便承担了特定的教育任务,具有专门的教育功能。1984年,团中央在辽宁首次召开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同志正式提出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口号,这一原则被确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指导方针。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指出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年8月20日,为了贯彻党中央的《决定》,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为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之一,并强调“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改革紧密结合,使之逐步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从开始便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强调在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实现教育成长与社会服务的双重功效。基于此,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界定为:在共青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与即时信息为主体、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形塑与综合素质养成为目的、并与课堂理论教育相辅相成的一种具有计划选择性的学习活动。

此定义首先明确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属性问题。强调社会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的重要形态,并非所有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均为实践教育的范畴,而是经由指导机构、学校教师以及实践单位等综合性的设计选择,以实践活动为实施载体,具有计划性与指导性的学习活动。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内容不同于理论教育的知识传授,而是强调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体验进而反思整合以达到问题的解决、实践技能的提升与思维品质的内化,是一种以直接经验学习、即时信息获得为主的教育活动。再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关系是彼此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并在现实层面上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切合社会需求以实现服务社会的教育改革。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养成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践活动中注重改造主观世界、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充分实现了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模式,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精神实质。而就其外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划分为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包括专业实习、实验、军事训练等;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教育,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

参考文献:

[1][2]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8,61-62.

[3]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86-187.

[4][5]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2,112.

[6]魏志强.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法的实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0.

[7]韩旭.思想道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8]曾素林.论实践教育――基于实证方法与国际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3.

[9][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3,134.

[10]杨河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7.

[12]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8.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范文7

[摘 要] 井冈山精神是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是它的灵魂。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出迷失性、扭曲性、功利性等特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队伍与思政教育管理队伍通力协作,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开展校企共育实践,以井冈山精神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井冈山精神;高职学生;理想信念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东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和碰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上价值观念的变化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学生,使部分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精神支柱倾斜的现象,理想信念呈现出迷失性、扭曲性、功利性等特点,反映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的偏离与缺失。高职院校学生是未来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为有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支撑,能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合格建设者重任的先进青年,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前途。因此,这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的课题。

一、以井冈山精神对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感召力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泉源,也是千万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这一精神的灵魂就是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由于秉持了这种精神,尽管井冈山条件十分恶劣,多次围剿,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依然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以英勇顽强的斗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使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了大江南北,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弘扬井冈山精神,领导全国人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依靠群众,敢闯新路,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正因为党和人民坚持了井冈山精神,有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与共同理想,才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蓬勃发展。

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井冈山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力武器。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乃是得益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只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我们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居安思危、奋力前行,才能够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富裕;当前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创新发展生产力,传统的工业和农业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只有创新才能够促使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得到跨越式发展,所以党和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力使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才能使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取得全面胜利。这就是井冈山精神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井冈山精神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最有说服力。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与稳定的时期,他们期待就业后能在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得到社会的尊重,渴望享有有价值和有尊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但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生涯规划,部分学生受家庭较好条件或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还处于混沌迷惘状态,亟需得到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井冈山精神对坚定理想信念具有感召力,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井冈山精神元素,在校园营造弘扬井冈山精神的氛围,坚守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教育学生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的坚守精神,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到无论处境优劣,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理想一定能够实现,职业生涯必将出彩。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可以起到指点迷津、振奋精神的效果。

二、以井冈山精神坚定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路径

如何用井冈山精神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心铸魂,成风化人,我们认为,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开展校企共育实践,是促进高职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壮精神之钙的有效路径。

(一)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此,井冈山精神的作用无庸置疑。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发挥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挖潜创新,在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中融入井冈山精神元素,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助推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

1.创新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推行“主干课+拓展课+实践课”的思政理论课程结构,设计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任务,将井冈山精神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内容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心理渴望、贴近学生发展需求、贴近时代前进步伐,将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国情与省情、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既考虑思想性、系统性、科学性,又兼顾职业性、行业性要求实用性强的特性。要把当代井冈山精神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和生动实践,行业企业创新发展的蓬勃景象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知识含量的材料添加进来;要围绕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拓宽学生的全球视野;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大量融入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典型案例,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尽管现在大多数人生活无忧,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要振兴中华民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他们的理想境界。总之,就是要让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可感性,使高职生通过掌握科学理论,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观。

2.创新教学方法

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要注重贴近学生,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困惑进行理论教育,促其成长。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既要用逻辑说服人,也要用感情打动人。要打破刻板的“一言堂”,采用形式新颖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接受井冈山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心情愉悦、生动活泼地受到感染与教育,使教与学在和谐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在开展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请老红军举办讲座现身说法,还可以就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有意识地针对一些错误观点组织辩论。

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还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等),如制作反映学生真实心理和现实生活的视频、课件,或建设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网站等形式,来调动高职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各种相关主题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价值和理想信念。同时要积极融合“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教育新途径。

3.搭建“研练”实践平台

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还需要延伸课外教学,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注重学生的校内实践和社会体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具体来说,可以以提高高职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形成“专题设计,任务驱动;学生主体,教师引领;集散结合,言辩赛竞;启发感悟,修德塑行”的独特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二)思政理论课教学队伍与思政教育管理队伍通力协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这两支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点不同,却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两支队伍的结合,两支队伍通力协作,将井冈山精神的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对增强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建立思想政治思政理论课教师联系院系制度,是实现两支队伍结合,协同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方式。学校可以要求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固定某个二级学院任教,并担任所在二级学院辅导员教师和党团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指导。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也可吸纳二级学院中的优秀辅导员和党团思想教育工作者承担井冈山精神理论和思政课程教学。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一方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了解掌握同一学科专业学生在政治思想认识、职业发展需求、心理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共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辅导员和党团干部工作中掌握的发生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鲜活案例及时纳入课堂,通过井冈山精神理论引导,使学生澄清认识,找到解决问题之道。同时,也能促进辅导员和党团干部加强井冈山精神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更好地运用井冈山精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I造浓厚的井冈山精神校园文化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主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熏陶隐性的、间接地影响着高职生在政治、道德、生活等方面的理想信念,规范着大学生的情感和言行。校园营造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环境,让井冈山精神象校训和办学精神那样在校园形成普遍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行之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是美化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场所,环境的优劣往往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学校要在校园环境建设时,尽可能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做好绿化、净化、美化,适当地增添一些文化元素,使校园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如设立革命故事宣传专栏、教室墙贴、英雄人物雕塑等,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引发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是重视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主要通过开展时事讲坛、道德论坛、创新创业沙龙、学雷锋月、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优秀先进分子表彰等活动,营造深厚的向上向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体验升华思想境界,提升理想信念情操。

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学校要充分利用平面和网络等新媒体做好井冈山精神的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闯新路的鲜活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为学生提供正能量,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四)开展校企共育实践探索

主要做法是以专业顶岗实习企业为基础,建立“企业思政理论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拟定教育专题,共同选择教育方式,共同制订考评体系,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实践教学。利用基地的真实工作岗位与一线职工成长案例资源,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氛围中学习榜样,体验工匠精神,树立艰苦奋斗意识,丰满职业理想,坚定信念面向未来。形成校企协同弘扬井冈山精神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合力和新格局。

总之,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就是要坚定执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一切改革、创新实践,都是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添砖加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积极改革创新,努力弘扬光荣的井冈山精神,让理想信念的旗帜永远指引着大学生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欧友佳,周旺东,彭军.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调查[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2,(09).

[2]黄嘉慧.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原则与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范文8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重视不够,采取的有效措施也不多,全社会关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学校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大学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适应新时代的科学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此外,还存在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对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问题的有效机制,对大学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不遵守学校纪律等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存在只强调抓学生分数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只重视专业教育和科研,而忽视理想信念教育等不良倾向,这都不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崇高理想的树立。

2.对外界媒介等客观环境影响的估计不足。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大学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儒家道德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人伦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挑战。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社会的形成,使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防御、管制和调控能力受到严峻挑战,既给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带来新的环境,又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肆推行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可乘之机。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不良影响,腐败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党的威信,给国家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它还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种种干扰,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困惑和动摇,有的厌恶政治、玩世不恭,有的则强化了当官发财的思想意识。

3.忽视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当代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弱点,这是造成其人身价值取向及理想信念上出现问题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增加,他们从小生活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有很强的优越感,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艰苦环境的磨练。独生子女独特的生活环境使当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任性、情感较不稳定、意志比较薄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面对挫折和新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不强等特点。

4.教育教学方法的刻板与失效。教育教学方法的刻板与失效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我国教育的整体模式看,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考核采取的基本都是单一的“考试分数”标准,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看,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学生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通过“灌输”完成,该思想的指导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沿袭着“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教师只是上面机械地讲,学生只能下面厌烦地听。三是随着高校的扩招,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是上大班课,一个班多则二百来名学生,教师难有时间对每一名学生悉心照顾与关心,难有精力针对学生实际组织各种活动,更难有条件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育不可避免地流于“宣传政策、喊口号、讲大道理”的形式主义方法。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改进对策

1.注重现实,构建学校与家庭相互间协同运作的和谐互动教育机制。注重现实性,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当前,要努力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思想、方法和谐统一的支撑点,以及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使之与学校教育和谐统一起来,以发挥教育合力作用。这种学校与家庭和谐互动的教育机制主要有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快捷的信息通报与反馈机制、共同教育与管理的协商机制、定期的双向汇报交流机制等。把学校要采取一定手段教育学生平滑过度为学生自主参与,家庭协同参与的过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家庭教育参与力,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各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应积极主动与学生家庭联系,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信息反馈工作机制,争取家长、亲友等社会力量的配合,对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解决个别学生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和自控力差等常会收到明显效果。信息反馈可以促进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因而,注重信息反馈工作也是做好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手段。

2.结合大学生特点,分门别类地开展不同层次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认清大学生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其思想行为和心理素质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点。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关注其思想特点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其次,针对不同观念的大学生,采用不同的理想信念教育手段。大学生有共性的一面,但具体到每一个大学生,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个人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他们又有其独立的知识、思想、观念体系,因而,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个案与专题指导,分别对待,分门别类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3.采用小班教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加大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传统模式和传统手段的改革力度。首先,要改变过去大班教学的混乱授课局面,原则上统一采取小班教学。其次,改革教学内容,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体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再次,改革陈旧的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技含量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及远程教学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时保持丰富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最后,改革教学方法。其最核心之处是要解决善于灌输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入心、入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实现由硬性灌输向软性灌输的转变,实现从统一灌输到分层灌输的转换。

4.开展社会活动,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性。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社会实践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直接基础,是理想信念正确性的现实标准,对理想信念教育有着重要的强化作用。但长期以来,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讲得多、做得少的弊病,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形成。为此,高校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社会,在社会中净化心灵,激感、接受磨炼、汲取营养,从而根本上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开展理想信念的社会活动,可以是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学习革命先烈为了追求革命和真理,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以是考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加深对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感性认识,促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可以调查访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模范,使他们受到好的感染和熏陶,增强奋发向上,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意识。

5.关注大学生思想实际,为之排疑解难,增强教育的吸引力。面对社会环境、校园环境日益复杂化的现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关注大学生思想实际,改变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体学生之情,思学生之想,答学生之惑,解学生之难,增强教育的吸引力。首先要回答好学生普遍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如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道德滑坡问题等,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敷衍,而是要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将大道理讲透,将小道理讲深,彻底消除他们心理上、认识上的困惑,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其次,要帮助大学生解决自身成长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处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阶段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期,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中难免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如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这些实际问题往往也是大学生思想问题的根源。

6.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在大学校园里,不仅政治思想工作者和全体教师要全面地育人,承担起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责任,校园美化、人文景观等基础设施也应该体现出高雅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使整个校园弥漫求真、向善、爱美的氛围,以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校园内时时处处都能得到净化、升华,收到环境育人、物化育人的良好效果。同时,通过组建学生团体和各类学习兴趣小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如举办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使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使校园生活五彩纷呈,以巩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要抓好校园政治性文化建设。通过指导和扶持业余党校、团校、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鼓励学生读原著名著,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充分利用一些容易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突发性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要多组织学生观看重大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范文9

(一)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提出是受 “新概念英语”、“新概念作文”的启示而生发出来的。尤其20世纪末的“新概念”作文以其“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波,它宣示要“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这种新的作文理念启迪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拨开云雾以还其语言素质与人文素质和谐发展的庐山真面目。

(二) “新概念语文教学法”是为了克服以往教学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提出这种教法并非全盘否定过去教学法中的优质成份。以往的教学法的弊端一言以弊之――教学中目中无人。具体而言就是“三化”,即:阅读教学程式化,作文教学八股化,口语教学沙漠化。

阅读教学程式化是指从小学语文开始,我们养成了一套固定程式,那就是分析其中心思想,再分析其写作特点。教师总是要将教参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移植到媒体――黑板上,再让学生输入到自己的在脑中,最终传送到试卷上。

作文教学八股化是指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一味地迎合高考,比如高考流行材料作文的年代,我们就很快从中发现了一种高考作文结构律这东西,即 “引、议、联、结”。作文教学很少或根本就不关注学生的发展。

口语教学沙漠化是指以往的语文教学很少培养学生的口才,以至于学生上了高一或在一要讲两分钟的话,两股颤颤,几欲先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不能或不善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人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三)理论依据这种教法有其理论作为它的支撑点。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其主要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主体性是人的属性,人的活动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传统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存在着压抑甚至摧残儿童个性发展的问题。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活动(教学)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教师从机械搬运教参中解放出来,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打碎学习的奴隶的枷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扶助者和导引者,而非某次考试的牺牲者。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见前)

(二)成功性原则

“新”教学法是一种没有挫败的教育,只有暂时过不了的语文关口。

(三)自我教育发展性原则

受教育主体从自在到自由发展过程。在高一主要是自在发展,高二则由自在发展过渡到自由发展。

(四)实践性原则

“新”教学法强调在尽可能多的语言、人文环境中和谐发展自己。

(五)新异性原则教学中极力渲染教与学的个性化的东西。唤醒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八观

(一)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学观

1、以语文习得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重感性语料的习得,重语料习得的运用,轻繁琐的字词句段解析。讲授“含意”的实验,让学生补充作文题上“生活是”,结果受试班能用技巧含意的远远多于控制班。

2、以教会学生自学语文为主到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为主的教学理论。

3、以生活为语文学习场的教学概念;

4、以“感”、“读”、“述”、“悟”为主模式的学习语文的教学理论;

5、以发现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为主的发现式教学理论;

6、以学生参与教材内容选择的互动性的教学理论;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阅读观

1、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的欲望,每期开校用一定时间让学生互荐名著,以至读典成风,如《红楼梦》热,《水浒》热。

2、由被动选择阅读语材料发展到主动自择语料。新教材尽管有两本,尽管有七十来万字,但仍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我们对教材进行大胆的选择,于我有用者,取之;无用者,弃之,学生主动选择讲解古典诗歌中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大家,教师主动选择书卷气浓郁的作品给学生阅读,这种种做法弥补了教材过分稳定带来的弊端,引入活水,共兴语文是师生最大的心愿。

3、阅读教学从繁的语料分析中解放出来,走向重鉴赏重感悟的感性语料积累阶段。面对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它是感性的,还是知性的,我们都为力主学生复活其 “临场感”,感受作品的美感,接受作品的独特感,积淀作品的语感。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作文观

1、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作文训练不出空题目,大题目,远离学生生活的题目,尽管高考有所谓考查想象力的题目,我们弃之不用。如上期的生活作文训练系列,则由感受生活,感悟生活,感知生活构成。

2、重体验的作文训练观。生活是作文之源,善于体验,才有妙文的可能,因此,我们带学生访谈了股民,冬游了凉帽山。学生有了体验,为文言之有物了。

3、文白整合观。在作文教学中既重语体文的写作,也重文言的写作训练。在学《劝学》后,我们要求用文言表述自己的求学经,在游凉帽山以后,用三百字的文言写感受。尽管学生的表述不乏幼稚可笑,如:三百字用了二十五个“之”的,但克服了用文言表述的心理障碍。

(四)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口语训练

1、口语与书面语同等重要。生活不仅需要书面的表达,也少不了口头的表达,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口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书面语。因此口语也应该称为“课”。

2、在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成语述猜游戏。

3、挖掘教材中口语素材。

4、创造口语运用的情景。

(五)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学生观

1、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燃烧的;

2、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

3、每个学生都可以过语文关。

(六)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材观

1、补充经典文化;

2、补充地方文化;

3、补充时尚文化;

4、学生自编名著互荐集。

(七)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课程观

1、走近经典课,习《声律启蒙》,诵儒家经典,背唐宋名作,研宋元妙文,论明清章回,究外国名著。

2、时文开讲课。每周一节时文开讲课,时文内容选自《十月》、《收获》、《当代》、《新华文摘》等,要求选文要有浓郁“书卷气”。

3、口语训练课。课前三分钟演讲。

4、交际训练课。到华西证券射洪营业部与股民交谈,训练自己的交际能力。

5、研究性学习课。研读《成都商报》上的股评文章,采访股民,并学会从课堂外获知练能。

6、学月教学法切磋课。每学月或讲学法,或研究教法

(八)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评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