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就业市场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6 18:33:21

就业市场论文

就业市场论文范文1

摘要:本文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于市场运作轨道,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审视了师范生就业市场,并就产品策略、市场开发与行业竞争策略、行销战术三个方面对普通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运作做了具体阐述,为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使高校必须以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式来研究、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普通高师院校应从产品策略、目标市场开发与行业竞争策略、毕业生行销战术三个方面采取恰当的方法,使毕业生占领就业市场,从而保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产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高等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特征日趋明显,大学毕业生这种高等教育的特殊“产品”已成为人才市场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目前的高师毕业生就业市场已是比较规范、成形、完善的市场,以普通高师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市场营销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就业工作,无论对于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还是整个高等教育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普通高师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身负三重压力。首先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压力。由于“产品”定位不准确,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已不适应市场需求,不能实现“市场销售”,给学校的“扩大再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竣的挑战;其次是产业结构调整及高校扩招的影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很多专业需求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迅速突破供需平衡而进入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导致就业市场开发和毕业生行销异常艰难;再次是高校间行业竞争的压力,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特征使兄弟高师院校成为了竞争对手,他们不得不直面兄弟院校的竞争而采取相应的策略。普通高师院校应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研究作为重要课题,遵循市场规律,在产品策略、目标市场开发与行业竞争、毕业生行销战术方面,研究并采取适合本校的市场营销策略,以期扩大学生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实现毕业生人业匹配,推动学校的发展。

一、产品策略

产品是营销活动的中间媒体,通过它才能使供需双方实现交换的目标。产品策略是其它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是市场营销诸链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制定科学的、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产品策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实现交换目标。毕业生是高校培养造就出来的就业市场上的特殊产品,要达到充分就业,实现产品销售最大化的目标,高师院校必须依据师范生就业市场的需求、高校的办学实力以及学生的质量,科学务实地进行产品定位,并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品牌。

1.毕业生产品定位准确。毕业生产品定位是指高校根据就业市场上高校间的竞争状况,针对市场对毕业生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确定其自身市场空间的定位,并全力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与众不同的、个性鲜明的产品。就业市场产品定位的实质就是高校依据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情况、学校办学实力以及学生素质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实施毕业生培养模式。它渗透于高校的教学、管理、服务、指导等各环节工作之中,直接决定和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向。高校产品定位准确与否,决定着其毕业生的市场占有率和就业工作的成败。普通高师院校要做到产品定位准确,可采取以下方法:第一,避强定位。产品模式尽量不与强势对手产品相重合,避免与强大对手直接竞争市场的产品定位方式,这是实力稍逊的竞争者惯常采取的产品定位方法。就当前的本科师范生就业市场而言,可细分为高等教育、出国学习、考取研究生、基础教育等市场。大部分普通高师院校应将核心产品定位于主要面向基础教育市场,培养基础教育人才,兼顾其它领域市场需求。因为高师院校之中,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和部分发展较快的高师院校办学实力雄厚、学生素质较高、市场占有层面较宽,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流入高教、留学生、研究生市场,作为普通高师院校将毕业生定位于为基础教育培养人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第二,迎头定位。与就业市场上居主导地位或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确定相近或相同的产品模式,这是一种与竞争对手针锋相对的定位方式。选择迎头定位的高师院校凭借高速发展的势头、较强的办学实力、优越的办学条件,使毕业生有较广的就业空间、较强的竞争能力。采取这种定位方式,部分高师院校便可与部属师大争夺市场,许多后劲较足的高师院校可与传统强势学校在某一市场领域一比高低。迎头定位不但使毕业生在重合市场中抢占一定份额,更为学校带来较好的社会影响,进而拉动整个就业市场。第三,重新定位。根据就业市场情况和学校办学实力,对销路差的毕业生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和选择。就业市场需求千变万化,毕业生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普通高师院校要善于利用规模小、转向快的优势,随时根据市场变化重新选择产品模式,在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如,普通高师院校若能根据目前就业市场中职教、小教、特教的较大需求,及时进行教学改革、调整教育目标,就会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抢占十分有利的地位。

2.品牌策略的实施。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了一倍,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跨越,与之相适应的是人才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的变化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的直接体现就是高校间竞争由过去间接的规模竞争转为现今直接的品牌竞争。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品牌意识。品牌营销是市场营销的最高阶段,是差异性营销的典型应用,是通过发挥品牌的识别、衡量、控制市场、促销、增值等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占有市场的目的。在当前的感性消费时代,商品及其营销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优良品质,并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才能体现出用户的消费价值。尽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师的专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校学生的差异性日益缩小,但如果高师院校加强教育教学,突出办学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职业基本技能,特别是注重锻炼和提高学生从教技能这一核心竞争力,同时强化自身的就业市场服务,加强舆论的宣传力度,使毕业生体现出“你无我有,你有我强”的特点,就会在高师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得到积极的社会影响,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如东北某省属师范大学就是以“学生专业思想牢固、从教能力强、普通话标准,学校就业市场服务到位”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基础教育市场占得了先机。

二、市场开发与行业竞争策略

市场策略包含市场开发策略和行业竞争策略,它是从用户的需求特点和行业市场分析两方面获取信息后,各高校采取的市场开发和行业市场竞争的方式和方法。

1.市场开发策略。大学毕业生市场开发,通常指毕业生就业地域和就业单位的选择或争夺。普通高师院校常用的市场开发策略有以下三种:第一,冷点入市。在就业市场开发中,学校选择冷点市场作为市场开发工作的突破口。《老子》认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普通高师院校在重点市场开发上应审时度势,避实就虚,寻找未满足和难以满足的市场需求,尽量选择远离与强势竞争对手直接竞争的冷点入市。在地域和用人单位选择上,应避开重点师范大学关注的大城市和热点地区,转为选择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域,形成自己的市场。第二,弱点入市。指高校选择弱点市场作为市场开发的突破口。对于发展后劲足、质量好、学生特色突出的高校,可根据市场特点,同时依托优秀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强有力的就业工作队伍及推荐手段与较强的对手竞争,以己之长,攻彼之短,针锋相对,在面对面的竞争中获胜。如东北的普通高师院校的生源多来自本地区,在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和教师的外在条件(如身高、形象等)方面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它的高师院校甚至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望尘莫及的,而用人单位恰恰对此最为关注和欣赏。因此,学校应注重开发利用这种优势,瞄准对手的弱点,市场竞争则胜券在握。第三,盲点入市。指高校在就业市场争夺中选择由于某些对手自身缺陷因素而留下来的市场空间作为市场开发的突破口。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高校,可灵活机动,穷则思变,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在细分的大市场中寻找盲点和间隙,拓展自己的市场空间,使被动的局面有所转机。强势高校的市场开发往往重视城市中心而忽略城郊,重视重点学校而忽视普通学校,重视高校、中学教育市场开发而忽视职教、特教、小学教育市场开发……而这些恰好都可为普通高师院校市场开发所利用。

2.行业竞争战略。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师范生就业市场不仅仅是供需双方的舞台,更是高师院校彼此间没有硝烟的战场,行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取何种竞争战略是高师院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中,若想抢得“商机”,可采取以下几种竞争战略。第一,联盟。市场竞争中无法战胜对手时,与其共同开发或争夺市场,共享打开或占领市场所带来的利益。普通高师院校在就业市场中既被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所“压迫”,又有百余所兄弟院校与之“挤抢”,“挤压”状态下独自开发和争夺市场难度较大,可采取与竞争对手结盟的方式,联手营造大的就业市场,市场蛋糕越大,每个成员得到的利益份额就越多。“东北高师院校就业协作体”就是这一策略实际应用的典型范例。东北27所高师院校,以东北师范大学为龙头,以“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品牌共创”为原则,以充分发挥东北区域规模优势,建设以东北高师院校联合洽谈会为标志的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师品牌市场为目标,“合纵联横”,形成了全国最具影响的师范生就业市场。目前该市场运行良好,成员得到了相应的利益。第二,跟随。弱势院校利用与强势学校毗邻的地域、相似的培养模式、相近的学生类型的特点,通过跟随强势的近邻院校,在强势学校所影响和占有的市场中赢得部分利益份额。东北地区较好的地方高师院校可以在东北师范大学占领的就业市场中获得利益;西北地区的高师院校可尝试在陕西师范大学占领的市场中有所作为;华北地区高师院校应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市场中有所斩获。第三,跟进。指强势竞争者对弱势竞争者开发的市场迅速介入,一举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各高校利用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对比营销,使竞争结果有利于本方。此策略方法看似市场的“大鱼吃小鱼”策略,实则增加了快鱼吃慢鱼的成份,是强势学校在弱势高校打开的市场尚未筑成市场防御堡垒之时,将开放性的市场据为己有,并赢得一定时间的垄断。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孙子•虚实篇》)。这种策略以获取对方信息快、反应行动快为前提。第四,集中一点。竞争者集中优势力量,在短期内针对某一代表性和具有影响力的市场采取行动,占领市场,从而达到效果扩散,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高师院校开发市场时,可选取某一地域内知名度高、代表性强的城镇或单位,选派优秀毕业生,积极运作,以优秀的毕业生和一流的就业市场服务,打败其他竞争者,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并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形成区域需求市场。第五,渗透。弱势竞争者利用强势竞争者的市场和产品边缘重合,逐步扩大重合市场占有空间的营销策略就是渗透营销。毕业生就业市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具体方法:一是采取“特洛伊木马”战法(源自古希腊《荷马史诗》),使市场占有逐步由边缘向中心进行渗入和挤压,最后打入或占领中心市场;二是精品打入,指面对一些新的尚未开发的就业市场,着力推荐优秀毕业生,树立学校的品牌,通过优秀毕业生的突出表现,推动该地区的市场需求。第六,拉销。以市场需求推动市场营销的战略,它是与推销相对的一种营销方式。鉴于用户对推销有防御排斥心理,因此,拉销战略可以使用户由被动的接受服务与推销转为由用户主动购买产品和接受服务。此战略中,高校应把握好两点:一是高校必须重视用广告效应激发用人单位选聘意愿,形成思维定势,主动索求毕业生,以此加大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信赖,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二是必须疏通营销渠道,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施区域性营销制度,以人(或机构)在人事、地域情况了解、沟通等方面的优势拉动市场,并逐渐形成非强制性的垄断市场。

三、促销战术

信息社会的到来正逐步改变传统市场营销理念,高校在就业市场的争夺战中也应顺应时代的需要和变化,在完全竞争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推行个性化的营销战术,在这场战争中,高校能否运用行之有效的营销战术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就业市场就成为关键的环节。

1.区隔式营销。通过细分市场,针对需求者的不同要求而进行的专向化营销。师范生就业市场中的区隔式营销应用很广,毕业生的文化营销,就是根据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采取的区隔式营销。大连是审美文化发达的城市,向该地区需求单位推荐外在形象(如身高、外貌、气质)等较好的师范毕业生容易取得成功;华北地区民风质朴,各用人单位青睐朴实无华的毕业生;上海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有外语特长的学生将在该地区招聘中占有先机。区隔式营销还表现在高校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单位采取不同的推荐形式,按层次高低可依次采取橱窗模特式(拔尖人才展示)、精品屋式(“群英会”展示)、超市式(大众化市场)的不同方式。这些推荐方法因人而定,各具特色,充分利用了人才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原理,大大提高学生的签约率。

2.广域营销。所谓广域营销是指扩大营销范围,争取游离用户和被动用户的方法。就业市场的广域营销主要采取随机营销和网络营销。如学校组成多个就业小组到全国各地的用人单位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果,扩大学校的影响,争取和吸引用户;学生通过自荐、亲友引荐等多种方式寻求市场;学校和学生可借助网络的时空拓展性、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在学校网上推荐优秀毕业生。学生上网求职,这是一个便捷、廉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就业途径。

3.连带营销。指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毕业生采取“捆绑式”搭配的方法推荐给用人单位。现实可行的方法有三个:一是将脱销专业的毕业生与滞销专业的毕业生相搭配推荐给用人单位;二是将优秀毕业生与普通毕业生搭配推荐给用人单位;三是将具有某种特殊关系的学生(如恋爱关系)一同推荐给用人单位。

4.情感促销。以善待、关注、信任、帮助用户的行动换得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信赖和对毕业生选用的忠诚的促销方法。“攻城,攻心为上”,师范生就业工作不仅要以质服人,更要以情感人。高校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情感上的沟通,拉近与用人单位的情感距离,使用人单位产生晕轮效应和马太效应,使高校在市场争夺中获利。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广泛运用,比如,对用人单位选聘代表的热情接待;注重与用人单位间的日常工作交流和往来;新年、教师节的信函问候;高校向所在地域用人单位推荐学生时所打出的“老乡牌”等等。

5.互动营销。由面向广域市场需要的单向大众化生产转变成有用户直接参与的共同制造产品的营销方式。这种方式适应了需求分化的潮流,产品能够极大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的需求,形成供需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关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高技术的信息条件下,互动营销方式会越来越普遍应用于高校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也会从被动地适应市场需要转向用人单位与学校双方联手共同创造市场。师范生就业市场的互动营销可采取如下方式进行:第一,请需求单位的基础教育专家入大学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渗透教育理念、介绍教育形势,指出教育发展趋势,以此使学生明确基础教育市场对他们的要求,增强学生努力的方向性。每所高校如能邀请各专业的基础教育名师作为客座教师,无疑会对学生的培养及其就业具有较大帮助。第二,建立就业基地。利用业务上的伙伴关系,由需求单位利用学生假日、实习等对学生进行直接的阶段性培养,有助于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增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了解,增加毕业生需求量,从而成为学校稳定的用人单位。第三,建立毕业生工作情况信息沟通与反馈系统,不断从用人单位获得毕业生评价反馈信息,以此为鉴,不断调整大学教学目标。该方式有助于促进供需双方的了解,有助于供需双方的长期合作。第四,供需双方签订协议,按需求单位要求定向培养学生。切实做到依用人单位的需求“量身定制”,创造专业品牌,创造多个稳定的就业市场。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市场,也是一个遵循市场规律的特殊市场,毕业生市场营销已经作用并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就业工作策略、就业市场开发策略、行业竞争策略。高校应树立全新的就业工作理念,不断研究和探索就业市场营销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就业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毕业生人业匹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推动学校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宇球.谋略库[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6.

〔2〕王方华.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郑晓明.就业工作谋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6).

〔4〕张文贤.市场营销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台湾)林子益.创新行销[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就业市场论文范文2

广义上的(就业市场)己称劳动力市场,它通过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市场组织者的有序管理,政府的宏观调控,承载着对全社会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功能,同消费品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各类市场有机结合而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狭义上的就业市场仅指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提供就业选择的人才市场,从而区分针对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一般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主要在人才市场就业,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初次就业的特点又从人才市场中划分出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

1.1萌芽状态

建国初期,我国采用计划就业政策,没有就业市场的概念。通过牺牲效率强迫单位吸纳就业人口,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劳动力是不允许自由流动的。对大学毕业生实行有计划分配的就业政策。如:195l午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这些规定逐步确立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才发生了重大变化。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对计划内招收的毕业生,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政策。由此国家给了高校部分自,学校开始参与制定毕业生分配计划。1986年原国家教委根据中央精神,制定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1989年由国务院批准执行。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逐步把竞争机制正确地引入高等教育,通过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这一重要环节,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改革的目的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1988年4月,北京数所高校首次在天坛公园举办大型供需见面和信息交流活动,这次活动虽然不具有直接招聘功能,由于有毕业生参加,已经有了“双向选择”的意味,显现出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最初形态。

1.2基本形成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标志着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的开始。原国家教委《关于l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并轨”后所招毕业生,原则上在本系统、本行业范围内自主择业,至2000年逐步过渡到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

l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同时,自2000年起,教育部将建国以来一直使用的毕业生就业“派遣证”改为“报到证”,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计划、分配、派遣”就业制度的结束,开始进入市场化的轨道。

根据中央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从90年代开始,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就业市场以现场招聘会的形式出现,举办方主要是高校和政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及各级人才市场。这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式比较单调,主要就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选招聘会。主办方一味求大求全,有时太注重规模效应而忽视了实际效果。各地就业市场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彼此没有太多的联系,形不成市场体系。部分高校还沉浸在传统毕业生分配思想当中,没有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来。

1.3快速发展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文件指出,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同时在毕业生流动、就业渠道、就业市场秩序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这意味着,今后毕业生就业将以主要以市场方式来实现。培育和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成了当务之急。同时,高校扩招致使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参与就业市场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

经过前一时期的摸索,大学生就业市场开始向专业化、小型化、经常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以行业特点来区分的招聘会,如财经类、电子信息类、外语类、师范教育类招聘会。北京地区出现了固定场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从而使以往的季节性、集中两三个月时间的毕业生双选会,变成了经常性活动。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常年举办小规模的专题招聘会,使毕业生不再盲目参加招聘会,提高了就业效率。各高校之问、高校与人才之间开始横向联合。如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东北地区20余家高校成立了“东北高师院校就业联盟”,形成群体优势,共同举办招聘会,推荐毕业生。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市教育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联合举办基层教育系统就业双选会。

网络招聘有了巨大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就业网站,及时上传毕业生信息供用人单位检索,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给毕业生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和人才市场利用网络开展招聘会。网上招聘会不再受场地、距离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

用人单位、人才中心、高校、毕业生彼此及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互联网变得非常容易。多媒体简历、远程面试系统得开发,更是极大地方便了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企业、人才中介等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建立校企实习基地、就业培训、毕业生招聘会等方式,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来,成为市场中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

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遵守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构成要素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规则、交易条件等基本因素。

交易主体指参与劳动力交换的买卖双方,一方是大学毕业生,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交易客体是大学毕业生的劳动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合;交易规则指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指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在这方面的规定以及道德和社会习惯;交易条件是双方最终达成的就业的协议,包括工资待遇,工作岗位、工作条件、工作期限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主要由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三个要素构成。

2.1价格机制

在就业市场中,价格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主要指工资收入。价格机制是工资收入变动对就业竞争和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它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的导向作用主要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价格机制的运行是价格、竞争、供求、价格之间的循环往复运动。大学生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价格可以分为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供给价格是用人单位的群体工资水平,需求价格是毕业的收入要求决定供给价格与决定需求价格的因素是完全不一样的。供给价格的形成取决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需求价格由毕业生满足自身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决定。

就业市场价格机制的内容是,工资提高,单位的用人需求减少,竞聘的毕业生增多;工资减少,单位用人需求增加,竟聘的毕业生减少。但工资水平的变动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从某个行业或个别单位来看,工资的高低直接决定愿意在该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但就业市场供给总数不变,并不会因为工资降低而使毕业生就业人数减少,所以价格机制只是在局部市场发生作用此外,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工资收入,还包括福利待遇、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发展机会、个人兴趣、行业预期、职业稳定、单位地域等多种因素。工资收入虽然由就业市场来主导,但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各地政府往往都有最低工资和保险福利的规定,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2.2竞争机制

竞争包括毕业生与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和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毕业生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以获得收入更高的工作机会,用人单位提高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来吸引优秀的毕业生为其工作。竞争是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活动,本质是争利。竞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人才,实现人职匹配,达到社会人力资源在各个就业岗位的最佳配置。

竞争机制是通过竞争、供求、价格、竞争的循环往复运动来实现的。有效的竞争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公平的环境、充分的竞争、有序的竞争。公平的环境就是要求国家在制订法律、法规、规章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所有市场主体,为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提供同样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同时,在人员流动、就业选择、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毕业生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保证毕业生的权益不受侵害、竞聘过程公正透明、竟聘结果真实有效。充分的竞争就是消除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壁垒和障碍,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权力过大,使市场主体进行双向选择的时候充分发挥自由意志。有序的竞争是指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应该在既定规则范围内进行,杜绝贿赂、任人唯亲等不正当现象,打击买卖用人指标、留京户口等违法行为。

2.3供求机制

供,指的是每年要求就业的毕业生总数,求,指的是单位用人需求。供求机制,简单的说,就是毕业生数量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的变动对工资水平变动和人才竞争状况的影响。供求机制是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供求的循环往复运动来实现的。

供求直接影响到工资水平。近几年,由于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而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无太大变化,致使大学毕业生初次入职的工资水平连续下跌,甚至部分已经与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重叠。也造成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能用本科的要硕士,能用硕士的要博士,这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供求失衡导致了毕业生之间竞争的自热化,如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个岗位的报名人数动辄上千;招聘会上常常是上百人争抢一个就业机会。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三者互为条件、互相制约,又各自独立地发生作用,共同推动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转。

3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

与其他劳动力市场相比,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3.1集中性

大学生毕业的时间比较集中,一般在每年的六月份,因此签就业协议的时间也多集中在毕业前的半年时间里。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全国500多万高校毕业生都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各地区针对毕业生的大型招聘会都异常火爆,经常出现摩肩接踵,非凡拥挤的场面。这种大规模、大批量的集中就业,与一般的人才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自由的、零散的个人择业形成鲜明对比。

3.2广泛性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大量的人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把接收高校毕业生作为补充新鲜血液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途径。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是毕业生的问题,更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国家所有的单位和组织机构都参与其中。

3.3初次性

尽管人学毕业生是高层次的人才,但大多是刚出校门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要胜任一项工作还需要一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部分用人单位也会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岗前培训帮助毕业生迅速掌握工作技能。

3.4政策性

正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大事,政府各级有关部门都制订了配套措施,来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我国独有的人事户籍制度,也使得就业市场主体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受到种种制约。这些政策上的限制,是我们现行就、市场运转的依据,同时也为人学生就业的完全市场化设置了壁垒。

3.5失衡性

现阶段,人口的增长使社会总劳动人口的供给已经大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也超过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革失衡和结构性失衡。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和一般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部分融合,一部分大学生逐步向一般劳动力市场转移,从事一些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就可以胜任的工作,这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在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其他国家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4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完善

我国的大学生就、市场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也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不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法律规范建设等。

(1)加快人事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我国足一个正在转型的市场经济国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事十部管理制度仍然存在。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受限于户籍、干部指标等人为制度原因而不能自由选择,用人单位也由于用人制度的不同而导致市场地位的不平等,这些差异割裂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统一性。要加快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打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由双向选择的壁垒,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市场主体的真正双向选择。

就业市场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外包是社会化大生产细化的产物,随着大学生就业的不断市场化和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趋势的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公司逐渐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活跃起来。对此,分析了其产生的背景、现状、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促进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人力资源外包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前景。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外包;大学生就业市场;市场化 1.人力资源外包概述 加里·哈梅尔(Gary·Hamc1)与C·K·普拉尔德(C·K·Prahard)于1990年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外包(outsourcing)这一概念。英文直译为“外部资源”,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把不懂的业务全部外包出去,我们只做我们熟悉的”,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P·德鲁克(Peter·F·Drucker)曾指出“在10年或15年之内,任何企业中的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的机会和合同、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人力资源外包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应运而生。 简言之,人力资源外包就是企业根据需要将某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具体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将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事业务,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制度设计与创新、流程整合、员工满意度调查、薪资调查及方案设计、培训工作、劳动仲裁、员工关系、企业文化设计等方方面面。 2.人力资源外包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国内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毕业生求职队伍的不断壮大,企业对员工大批量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外包公司开始拓展在校园内的业务。最常见的就是校园招聘中介。 “中华英才网”就是这个行业中的代表公司之一。据该公司网站《中华英才网引领校园招聘变革》一文称,该公司作为中国最早从事校园招聘的网络招聘企业,截至2007年,已经连续7年为多达30余个行业的中外知名企业提供系统、专业的校园招聘定制服务,每年为客户成功输送近30000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以网络招聘为核心,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宣讲会、简历征集、笔试、面试等一系列招聘流程的解决方案型服务。 此外,诸如“智联招聘网”、“前程无忧”等公司也为客户提供多种校园招聘服务,不断拓展这方面的业务。而一些传统的人力资源中介公司也开始重视校园招聘业务,在全国各省市举办的大学生供需洽谈会和招聘会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类公司的身影。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这些公司提供的职位范围广、招聘人数多,往往能够吸引大量毕业生的关注,成为招聘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国内就业市场化的推进,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内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不再局限在招聘中介这一层次上。近年来,出现了如苏州英格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苏州托普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深圳银雁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创思维力咨询有限公司等大型综合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集团,他们也纷纷将业务渗透到大学校园中。其业务包括猎头服务、劳务派遣、人事、职业教育、制造承包、后勤保障、资讯服务等诸多外包服务。这些大型企业又被称作专业的PEO(ProfessionalEmp

就业市场论文范文4

关键词:性别歧视就业市场传统文化

一、我国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人口中,男性为67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而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就业比重仅占总就业人数的37.8%,明显低于男性就业率,且低于女性的自然人口比。在失业率方面,全国实际失业人口中女性的失业率普遍高于男性失业率。2003年男性失业者下岗的占37.7%.女性失业者中下岗的占42.1%。另外,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男女要同工同酬,反对歧视女性,但是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却仍然普遍存在。根据我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资料,在一些服务业的一线中.女性收入占男性收入的53%左右,而在管理和技术行业中.该比例为74%左右。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

二、我国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存在的原因

目前我国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存在市场因素和传统文化两方面。

1.企业在市场上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性别歧视产生的经济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女性承担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责任。一般来讲,在女性就业生涯中,存在着一个就业生涯低谷期(生育期)。由于国家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女劳动者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会比较雇佣男性和女性的收益,倾向于选择雇用男性就业。从经济学角度看,为了使使用资源的成本降到最低,企业必定会对男女预期成本进行比较.比较之下。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倾向于“择男舍女”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理性“雇主的决策。虽然国家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在雇佣方面存在性别歧视,但这是对所有的用人企业而盲的,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即使其不这么做,通常也不会受到惩处或遭受损失。所以每个用人企业在招聘和录用人才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想承担因为女性生育问题或体力差别给本单位所带来额外成本,就拒绝使用女性人才。

2,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性别歧视存在的根本原因

传统文化对女性就业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前市场歧视和市场中歧视两方面;所谓前市场歧视指在就业未进入市场前就存在的歧视;市场中歧视(后市场歧视或当前市场歧视)指就业在就业市场中所受的歧视。前市场歧视主要表现在教育投资上。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赡养父母的责任基本由儿子承担。父母(家庭)更愿意在儿子身上进行教育投资。他们将受教育的机会给男性而不是女性,其结果是降低了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后者对就业者的基本要求是受过高等教育。由于女性受教育水平低于男性.使得女性获得技能的机会少于男性,因而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就业比较困难。

假定雇主对女性劳动者存在个人偏见,认为女性是不如男性的.在相同条件下不愿意雇佣女性劳动者,只有在女性劳动者的薪酬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才会雇佣她们。其具体表现就是在同一行业的同一职位中女性的工资低于其男性同事。雇主偏见的另一表现就是女性劳动者即使被雇佣.在同样条件下.男性培训进修以及升职的机会更大一些。

3.就业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是我固性别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我国就业资源非常丰富。这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财富。但在市场上就业资源要发挥作用还要受到社会资源的约束,即就业资源必须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才具有生产性。当社会没有条件提供足够的岗位而形成大量失业时,反而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时就业资源会成为一种社会负担。近几年来。卖方市场加剧了我国就业市场的过度状况。据我国37个城市2003年1月至7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才市场供求的总体形式是供大于求,求职人员总数是招聘职位总数的3.41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95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无疑是性别歧视产生的根本前提.就业供求的严重失衡更加剧了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各种歧视的产生。

在我国。就业的供给远大于需求,性别歧视偏好型的雇主可以轻易地雇佣到他所想要的男性劳动者,因而女性要想获得工作,只有在低于男性的薪酬的情况下才能得到。雇主歧视的存在使得女性的就业率低于男性.并且在工资报酬上也少于男性。

除了以上三方面主要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例如,从政策设计上说,当前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没有建立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这加重了单位的经济负担。也正是如此,大量的企事业单位拒绝女性。但需要强调的是,以牺牲男女平等为前提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并不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三、性别歧视的对策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要彻底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推进就业立法,明确政府职责

我国正在着手制定的《促进就业法》。其宗旨是促进就业的政策法制化.以保证公民的充分就业。因此。为有效地解决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目前较为可行的措施就是在未来的《促进就业法)中专门就促进妇女就业、防止和消除就业和职业中的性别歧视予以法律规范,为减轻用人单位的“性别亏损”。

2.消除性刺歧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除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企业还应保障和提升社会公益。从这个意义上看,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不是一个毫无限制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为禁止就业性别歧视而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市场本身不会对自身的歧视加以处理,为此,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对用人单位的用人自进行界定,对其行为加以限制和矫正。

3.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

妇女就业主要的危机所在。是生育使她们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保障妇女就业首先是补偿与生育有关的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长期以来,生育保险费用都是由用人单位负责。此外,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监督生育保险基金的运行,减轻用人单位的管理负担,在社会运行机制上保障女性权益,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

4.加强执法和监督的力度。维护社会公正

就业市场论文范文5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市场竣视壁垒来源表现

1.歧视的来源

政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政视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消除政视,我们应该先揭示出政视的来源。政视懂得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群体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歧视的第二个来源是先人为主的统计性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用某种先人为主的群体的共性来代替个体的特性而引起的;第三个来源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1.1个人偏好

个人偏好是指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特征的其他人持有的成见和反对态度。有偏好的人未必一定会进行歧视活动,但当基于个人偏好而采取了反对他人的行动,使他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就产生了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按个人偏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

1.1.1雇主歧视

雇主歧视是由于待雇佣者因自己的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与雇主的个人偏好相悖,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1.1.2雇员歧视

雇员歧视是指,某些雇员由于其他雇员在非经济因素上与自己的个人偏好不符,而使雇主采用了对其他雇员的不公平待遇的决策而产生的歧视。

1·1.3顾客歧视

顾客歧视是指,因被服务对象的个人偏好而造成的歧视。

1.2统计性歧视

统计性歧视是由于统计方法不全面,或是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果群体中的个体与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差别较大时,雇主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就产生了统计性歧视。显然,雇主在雇佣工人之前,都会事先对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做出评价。对其潜在生产率做出评沽。但是他们却很难详细地了解每一个求职者的具体特征,因此他们只能借助于每一个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的特征,对求职者做出评沽。可是群体特征并不能完全替代个体特征,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个体的生产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雇主不存在个人偏好,统计性歧视也会产生。

1.3垄断力量

劳动力就业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存在着垄断力量,而垄断力量也是造成政视的一个来源,主要表现在拥挤效应上。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着职业隔离,尤其是按照性别形成的职业隔离,表现为把职业划分为“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女性职业”主要包括护士,秘书,售货员,服务员等,“男性职业”主要包括工程师,律师,管理人员等,由于妇女的就业职位相对有限,处于一个比较拥挤的劳动力市场上,这些职业中的女雇员供给大于需求,工资将被压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2.歧视的表现

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土是)一泛存在的,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歧视。

2.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歧视现象。男人和女人似乎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求职的难易程度还表现在男女“同工不同酬”上。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从90年到2000年10年间,在业妇女收人与男性收人的差距明显拉大。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人为7409.7元,是男性收人的70.1%,男女两性收人差距比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99年的年均收人为2368.7元,是男性收人的59,6%,差距比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

2.2户籍歧视

目前世界上还实行户籍管制的国家只有三个:朝鲜,贝宁,还有中国。正是由于实行户籍管制制度才导致了户籍歧视现象的产生。户籍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和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

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主要表现为各发达地区,开放地区先富起来的城市对进城打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上的限制。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表现为在一些劳动力流向较集中的城市,对外地劳动力只开放部分经济部门与行业,而对另一些经济部门与行业贝9限制或禁止外地劳动力的进人。

2.3学历歧视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一纸本科以的毕业文凭就像“”时代的贫下中农出身一样重要。现在若想应聘,晋升,选拔,本科以学历儿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业率也随着学历的降低而降低。据教育部学生司统计,2001年中国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5万人。截至当年6月,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5%,本科生为80%,而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仪为40%。在各人才市场1=各用人单位几乎都是非本科以卜学历不要。学历政视不仅表现在对低学历层次的劳动者的政视上,还表现在同一学历层次上,对不同院校毕业生的政视上。普通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或许不如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整体素质高,但这些普通院校中也不乏此优秀之才呀,这些限制性条款对这些优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政视,一种学历上的歧视,一种典型的统计性歧视!

2.4年龄政视

年龄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绝人多数用人单位都对应聘者提出了年龄限制,“女性20一28周岁,男性35周岁以下”。在一些行业和部门,更是对40岁的普通女性职工实行“一刀切”,说法委婉,称之为“内退”。40岁儿乎成了普通女性职下在岗与下岗的一道分水岭。

2.5身体歧视

在劳动的身体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容貌和身高的歧视上。在招聘会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提出这方面的限制条件。

3如何消除歧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剥夺了被政视者的白由和权利,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因此我们应努力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而在消除歧视的过程中政府无疑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在消除歧视时应从以卜三大方面着手。:

3.1减少歧视偏好

正是因为人们有了歧视偏好,所以人们才会去主动地歧视别人。如果歧视偏好减少,那么歧视现象也将会随之减少。在这一点政府可以通过教育的引毕日和法律的强制性来减少人们的歧视偏好。

政府在搞好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大立法,健全法制,严格执法,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秩序。政府应在法律卜规定各单位在雇佣,培训,升迁,发放工资上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地域的人要同等对待,要司同酬。时还要注意区分招聘中的歧视与合理甄选,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什么是歧视、什么是正常的合理甄选。

3.2减少节场缺陷

劳动力市场之所以存在歧视现象与劳动力市场本身存在的种缺陷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消除歧视就要减少劳动力市场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包括信自、不对称和不完全竟争。

就业市场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企业 市场 替代 规模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1722(2012)06-0070-07

一、前沿

科斯(Ronald H.Coase)因1937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Williamson(1993)称该文研究的是“一件明显正确、难于分析,却又颠覆了目前经济学理论的基础”。科斯在获奖演讲中提到本文“将我们带入了具有正的交易成本的世界”,而以前的研究假设都是“零交易成本”。该文的核心思想认为企业和市场是组织相同交易活动的可替代模式,即“自制”和“购买”之间的替代,最关键的问题是交易成本决定了交易如何完成。他还指出了经营和管理的区别:经营主要是进行预测,利用价格机制和新合约的签订进行操作;管理是只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并依此重新安排生产要素。这和我们一般的理解“经营就是创造资产增值的可能,管理就是降低保护资产的成本”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科斯之后,对企业本质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且近几年又出现了一股研究热潮。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开篇就说,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企业是分工与专业化的产物。从那以后,对企业理论的研究就形成了四个大概的类别:古典和新古典的企业本质理论;完全契约下的企业本质理论;不完全契约下的企业本质理论;与管理学和组织理论相结合的企业本质理论(聂辉华,2003)。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日益深入,更加强调企业软因素(如文化、声誉、权力等)的研究,更加重视企业异质性的研究,更加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如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来改进已有的研究,这些工作都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企业行为,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企业的本质。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笔者试图从自己的个人观察来说明对企业有关理论的认识,重点是针对科斯的企业理论来表达一些不同的看法。

二、企业与市场的过渡、融合

按照传统的理解,企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合作组织,通过协作能够产生超过个人生产力加总的集体力量,而市场是一切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和企业的区别在于:企业通过权威组织物资的生产,市场利用价格工具进行商品的交易;一个是生产单位,一个是交换单位。

科斯的眼光似乎不够远大,因为他仅仅看到了企业和市场,而没有看到其他中间形态的经济组织。交易进行的经济组织不仅包括企业和市场,还包括企业和市场的中间过渡形态。如果把企业和市场看作两个极端的话,那些既不全是市场性质或者不全是企业性质的经济组织就属于这些中间过渡形态。比如,价格联盟(典型的是寡头市场上以一致方式行动的企业集团即卡特尔,目前最大的卡特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虚拟企业(依赖软资源的虚拟企业很少有具体的经营活动,甚至接近于零物质、零边际成本),这两类经济组织既不具有完全的企业特征,也不具有完全的市场特征,只能看做企业与市场的过渡形态。

实际上,不仅存在着市场和企业的过渡形态,也存在着市场和企业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企业在经营层次上利用市场机制代替科层机制,在战略层次上用模块协调代替行政协调,充分实现了权威和价格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市场在管理上引入企业的科层机制来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出现了“市场型企业”和“企业型市场”,两者互相融合,都是一种以模块化运作为基础的网络(李海舰,聂辉华,2004)。

可以看出,科斯既没有指出市场和企业的过渡形态,也没有说明企业和市场的相互融合,而是把企业和市场看作了绝对区分的两个类型,这尽管有利于对交易的分析,但是缺乏深刻性。

三、交易选择在企业或市场中进行的原因

科斯说,交易费用是决定交易在企业或市场中选择的依据。在笔者看来,交易费用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如果再加上路径依赖和理性预期这两个因素就更有说服力了。这不仅逻辑上顺理成章,而且也更加具有科学性。

这就好比我们到餐馆吃饭,我们不会仅仅用成本——效用分析来取舍午餐,在此,我们会根据我们的偏好、饮食习惯(路径依赖)和对陌生食物的风险回避(理性预期)来共同决定,在此基础上,成本才算是重要因素了。

任何一种行为,不管是个人的,还是企业的,都应该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共同因素决定。企业和市场的交易行为,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是由现在的因素——交易费用来决定的,任何交易都有路径依赖性——在做出决定的时候都要考虑过去的习惯和偏好,同时也具有理性预期性——对未来可能存在风险的深思熟虑,另外还要考虑交易费用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喜欢和具有良好信用(这也是路径依赖的一种表现)的企业做交易,为什么很多企业对于有利可图的市场机遇并不一哄而上(这是对风险的一种回避,是理性预期的一种表现)。在种种情况下,交易费用并不具有完全的解释能力。

所以,一项交易是选择在企业中进行还是选择在市场中进行,应该是路径依赖、交易费用和理性预期三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仅仅依靠交易费用理论进行分析,是一种静态的、片面的和不科学的分析方法。

四、企业与市场的规模

就业市场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扩张而出现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讨或研究纷至沓来。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赖德胜应用劳动力市场理论,从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于城乡劳动力的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与工作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5]厉以宁.我国中长期就业理论与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1981(06). 

就业市场论文范文8

张五常在其1983年的论文“Thecontractualnatureofthefirm”中指出,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这被张维迎理解为“关子企业性质的更透彻的解释”。事实上,科斯早就指出,企业用“权威”在组织生产,无非是“一系列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的结果。“通过契约,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意在一定的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契约的本质在于它限定了企业家的权利范围”。从这里可以看出,科斯并不是简单地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而是一个企业契约对一系列市场契约的替代。企业节省交易费用的奥秘就在于此。“张五常真正不同于科斯的地方,是他认为要素市场上的合约,即企业合约,与产品市场上的合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张五常曾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如果你不会因为到百货公司买了一双袜子,就被看成与这家公司同属一个企业,那么为什么你聘用了一个工人,你就与这个工人被看成同属一个企业了呢?在张五常那里,买袜子的合约与雇用工人的合约都是市场合约,没有本质区别。也正由于此,张五常“不知企业为何物”。

除了张五常,威廉姆森(1975年)和克莱茵(1978年)也继承了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交易模式,一项交易要选择交易成本最小的“治理结构”来完成(威廉姆森,1985年)。随后,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年)以及哈特和莫尔(1990年)建立了一个所有权结构的模型。他们认为,当确定所有特殊权力的成本过高而使合约不能完全时,所有权具有重要意义。科斯(1937年)经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年)、威廉姆森(1975年,1980年)、克莱茵(1978年)、詹森和麦克林(1976年,1979年)、张五常(1983年)、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年)以及哈特和莫尔(1990年)等人的发展,形成了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企业的契约理论。

2创造市场的企业

关于创造市场的企业这一概念,在科斯的论文之中的阐释堪称经典,其经典性不仅在于其论文独到的原创性,更在于其后来引出的一系列经典论文。威廉姆森将科斯的交易费用思想发扬光大,创立了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的契约理论也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企业理论。

我们把科斯的思想提炼一下,其核心观点就是:企业是用一个市场契约替代一系列市场契约(周其仁,1996年);企业由于能够节约交易费用而出现;当企业内的交易费用扩大到等于市场的交易费用时,企业达到其最大边界。对于科斯以及新制度学派所阐述的企业的契约性质和边界问题,本文不作断然否定。需要提出问题的是,科斯简单地认为交易费用是决定企业边界的唯一因素,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市场)的替代,企业的出现是因为用企业组织交易的费用低市场组织交易的费用。既然科斯讨论的是企业出现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把科斯意义上的“市场”理解为不存在企业的市场。按照古典的看法,市场是交换产品的地方(我们不考虑现代意义上的虚拟市场)。在私有产权得到法律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自由选择资源配置的方式一一将要素转让给者,自己按合约获取收入;或者自己组织生产。显然,按照科斯的理解,如果一个人购买了其他人对之拥有产权的生产要素——无论是人力资本还是非人力资本,用这些要素组织生产,并将产品用于市场交换,科斯意义上的企业就出现了。马克思可能不会完全同意这一看法。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到:同一资本雇佣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为生产同种商品服从企业家统一安排时,这在历史与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所理解的企业至少包括雇佣工人。如果个人通过组织自己己有的(不是购买来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即使他将产品用于交换。我也不能称之为企业。由此看来科斯意义上的“市场”专指产品市场,不可能包括要素市场。

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科斯所说的“企业”与“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了。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企业与要素市场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创造了对要素的需求从而创造了要素市场。从一个不存在要素市场的市场中突然冒出一个要素市场,这真是“惊险的一跳”。表面看来,当要素所有者将要素转让给者支配时,他自己就失去了亲自组织生产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跟别人交换产品的机会,这不就是科斯所阐述的张五常所理解的用要素市场代替了产品市场吗?从企业本质的角度来讲,无论是科斯所说的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还是张五常所理解的企业是用要素市场去替代产品市场,都是站不住脚的。企业的出现不仅没有替代(产品)市场,反而创造出了新的(要素)市场,这一解释与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是相符的。只有两个企业纵向一体化时,才可以说是用企业替代了市场,或者说是用要素市场替代了产品市场,但那己经是企业出现以后的事了。

3企业出现的解释——对科斯的质疑

科斯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了企业的起源问题,认为当用企业组织交易的费用小于用市场组织交易的费用时,企业就出现了。斯密强调分工的好处,用市场协调分工会遇到困难,企业的出现就是用来协调分工的。科斯(1937年)明确否定了这一观点:市场本身就是用来协调分工的,根本无需企业多此一举。马克思认为:企业的出现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扩大自己的规模。

我们假定三个人达成一个契约:甲成为科斯式的“权威”,乙和丙将自己的劳动力转让给甲,在甲的指挥下进行生产。生产完成后,三种产品在甲、乙、丙三人之间进行交易(或分配)。这样一个“企业”确实大大节省了交易费用,但同时这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吗?初看起来,乙和丙将主产要素转让给甲,由甲指挥生产,这似乎己经符合了企业“雇佣劳动”的定义。但稍加思索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所谓的“企业”只不过是一个封闭的组织——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生产只是为了“企业”内部员工的消费。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个企业会把多余的产品拿出去跟别人交换,但这种偶然的交换——就像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偶然交换一样,绝不可能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或者,这个“企业”除了自己消费之外,也专门从事与别人交换的业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交换纯粹是为了生理或生活上的需要而不是赢利的需要。因为在这种初级社会中,储存过多的产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会导致腐烂。我们姑且遵从这一假定,即这个“企业”也专门从事与别人交换的业务,当它发现有些交易需求又不能够互补时——交易费用过高,按照科斯的想法,它又会去扩大“企业”规模,把交易费用过高的市场交易内部化,如此下去,这个“企业”的规模会不断扩张,直到所有的交易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企业”内部完成为止。看来在这里,科斯的“交易费用”对“企业”规模的解释是相当有力的。可是这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吗?与其说是一个企业,还不如说它是一个社会,或者说它是一个全能的“人”,这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基本上不需要与外部发生联系。

货币与信用的出现是企业大规模产生的先决条件。经济社会由自给自足发展到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分工贸易,人们在分工与贸易中发现了获利的机会。但是离开了货币,这种获利的机会是无法被人们抓住的。正如亚当·斯密(1776年)所说,只有金银才是财富积累的惟一手段。货币的产生使得企业家能够将市场中的价差转化为货币形式的利润,使财富的积累成为可能。因此,结论是:企业的产生与货币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货币的产生催化了企业的产生。驱逐利润的本质而不是节约交易费用使企业从市场中孕育而生,科斯的观点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看法。科斯的“交易费用”与其说是用来解释企业产生的不如说是用来解释企业之所以合并的。

4结语

企业的出现不是替代了(产品)市场,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要素)市场,企业绝不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才出现的(虽然节省交易费用可以增加一些利润),对利润无止境的驱逐才是企业的本质。信用货币是积累财富的唯一手段,是企业产生的先决条件。离开了代表财富的货币,是无法理解企业的起源的。科斯的企业理论使企业一下子跳出了新古典的神秘“黑匣子”,但神秘的色彩依然挥之不去。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而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去面对他的时候才发现,使“天使”神秘的不是“天使”神秘的光环,而是我们的无知。

摘要现代企业理论起源于科斯,科斯在其1937年的那篇经典性论文中,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的起源与边界问题,开创了企业的契约理论的先河。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相互替代的,当企业能够比市场节约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出现了。而笔者认为,企业的出现不是替代了(产品)市场,而是创造了新的(要素)市场。货币是积累财富的唯一手段,离开了货币,是无法理解企业的出现的。

关键词企业理论交易费用企业的起源

参考文献

1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就业市场论文范文9

【关键词】 工资理论; 存量―流量模型;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F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1-0020-04

一、引言

对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探究一直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以及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工资的接受者,工资是在劳动力市场之外被决定。其中,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受劳动力生活所必要的生活资料影响而独立决定,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是外生的,给定需求与工资水平,供给被内生决定、受需求的调节,认为在均衡之外不存在多余供给,劳动供求不能调节工资,工资调节着供给以迎合劳动的需求,即长期市场必然完全出清,市场零失业。而马克思从生产领域出发解释工资的独立决定,认为工资由生产过程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与供求无关,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但认为劳动力供给并不受需求的调节,是自发独立决定的,所以当劳动力供过于求时,多余的劳动力被解释为相对过剩人口,由此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市场非出清的原因。但是,马克思没有给出劳动力供给独立决定的原因,而且将失业引咎于资本主义制度机制,显然理论与现实存在矛盾。

至此,新古典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劳动力的供给是由边际生产力决定的,是内生的,假定劳动力是一种稀缺性资源而独立供给,工资水平由最后一单位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形成于劳动力市场内。之后,刘易斯用古典经济学生存工资理论完善克拉克无法解释当边际生产力递减至零甚至负数时工资不为零的特殊性。马歇尔提出均衡理论,认为劳动力供求决定均衡工资水平,工资于市场内生,反过来工资水平的不断变化也可以促使劳动力供求均衡。所以从长期看,得出劳动力市场可以完全出清的结论。

然而,现实劳动力市场对新古典经济的均衡理论提出了两个挑战:一是劳动力市场实际工资水平长期高于其出清工资水平,且具有向下的粘性,导致劳动力供求关系失去了对工资的调节功能;二是无论市场经济是繁荣还是衰退,长期内都存在着大量的非自愿失业人群。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现实对劳动力市场工资的供求决定机制提出了质疑。

对此,凯恩斯在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背景下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同时,对新古典经济模型中隐含假设价格可以随供求变化而作出迅速反应,即价格具有浮动性提出了否定,引出工资粘性理论解释了现实工资水平长期高于出清水平的缘由。当有效需求不足时,因劳动力存量市场工会力量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名义工资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粘性,导致流量市场上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而在此背景下,流量市场劳动力的意愿供给原则上只增不减,这些供给能否实现就业取决于厂商对劳动的意愿需求。显然,当前者大于后者形成失业就是非自愿性失业,对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实情的非自愿失业现象作出了一种理论解析。

然而,凯恩斯学派一方面在劳动力存量市场上指出工资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流量市场用新古典经济学供求均衡模型分析问题,造成了经验事实与理论范式的冲突。本文就是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科学地解释这一冲突。

二、文献综述

依据新古典学派原理解释,只要劳动力市场完善、健全,市场一定可以形成使得劳动供求均衡的出清工资水平。然而现实劳动力市场之所以没有形成出清工资水平,是因为市场化不健全。庇古给出现实市场出现失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愿接受当前的工资水平,其被称之为自愿失业,而因摩擦性因素出现的则称之为摩擦性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古典经济学理论,既强调了理论的实用性,也对现实情况做了新的解释。新古典学家认同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从长期看劳恿κ谐×闶б档墓鄣悖即在完全市场化前提下,市场能够形成出清工资水平使得市场供求均衡。但是认为工资是内生的,将失业的缘由归结于现实劳动力市场化不健全,造成了摩擦性失业,且是自愿的、短期的。显然这一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新古典理论与实际的矛盾。

确实,运用庇古市场化不健全观点可以解释部分现实现象。比如说,市场化学说对建成健全的工资决定机制影响深刻。刘俊和徐志强[1]指出要想实现这一机制就要使工资体系和结构随市场化进程相同步,只有使得工资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水平提高,才能建成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且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以及失业率是重要影响因素。在城市化方面,张松林[2]指出在完全城市化进程中,市场化完善程度对劳动收入的占比负效应越来越弱,应以市场化来推进城市化,以加快城市发展建设。在收入分配方面,田卫民[3]、陈享光和李克歌[4]指出,正是因为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化程度不健全,造成了收入分配格局有了较大的分化。柴国俊[5]、贺光烨和吴晓刚[6]认为需要加大市场竞争才能改善性别歧视,因为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完善,收入差距因性别差异而不断扩大。

综上,说明从市场化不健全角度出发,确实帮助人们更好地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不规则常态。但仍旧无法解释无论经济实况如何都存在的大量失业,还是非自愿的,长期的。事实证明,即使在西方市场化水平已然很高的国家依然是失业与高工资水平并存的状态,说明它们的市场还是非出清,所以现实与理论之间矛盾依旧突出。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市场出清问题作了探究,点明了市场非出清的根源是名义工资粘性的存在,并提出了粘性工资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与劳动力的供求无关。认为是市场内部失灵、有障碍,然而却用工会力量、信息不及时等一系列市场外部原因来解释为何供求机制对工资失去调节功能。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价格形成是由要素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构成均衡水平,即在厂商的生产函数里,要素供给与需求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而在凯恩斯经济学生产函数中,不仅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相互独立,工资也与供求独立,供给、需求和工资三者两两独立,所以就出现市场非出清的一个常态,否定了供求关系对工资的影响。换句话说,凯恩斯也认为工资不是由供求机制所决定。

运用凯恩斯模型确实可以解析庇古非市场化论不能解释的部分。例如,王艺明和蔡昌达[7]、杨慎可[8]利用凯恩斯模型分布证明了因成本渠道的存在会弱化货币政策效应和政府财政乘数效应,使得不同类型的政策所起作用差别较大。张四灿和张云[9]在凯恩斯黏性价格模型框架下,解释了中国经济波动出现的平稳化趋势与企业预算约束硬化的不断变化有关。在就业与失业方面,王君斌和王文甫[10]、郭春良和吕心阳[11]在动态凯恩斯主要视角下得出就业波动与非技术冲击相关性不大,应留意市场非完全竞争因素。同样视角下陈利锋[12]发现“失业回滞”问题在中国的存在,解释了我国失业表现出较强持续性的原因,指出失业的持续性及失业超调的幅度会因不同冲击、不同劳动偏好等系数的不同而不同。

显然,凯恩斯模型对市场出清假说作出了重要补充,对于解析现实高工资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有着重要贡献,但是模型自身并没有解析彻底而且只能解释周期性的非自愿失业常态。之所以根据有效市场理论信息不能反映到劳动力供求关系上从而调节工资、工资也不能反过来调节供求关系,是因为工资本身就不在供求框架中形成。显然凯恩斯理论存在经验事实与理论范式的冲突。本文就是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科学地解释这一冲突,并理解劳动力市场工资的决定机制。

三、经验分析与模型构建

(一)经验分析

研究发现,从古典经济学派到凯恩斯学派,都是在总量模型内分析价格(工资)与市场出清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可以将前人就此发展脉络概括为表1。

新古典模型隐含了一个对价格的假设,即价格(工资)可以随着供求的变动作出快速的反应,所以得出无论是一般产品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总是可以长期出清且价格保持均衡的结论。然而,凯恩斯学派对工资具有浮动性或伸缩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现实经济中,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不确定性,工资是刚性、粘性的。依据货币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将总量区分为流通量和非流通量,可以将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总量区分为流量与存量。基于存量―流量模型,凯恩斯在谈论工资与市场出清时定义的工资内生其实与古典经济学派、马克思、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外生或内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内生于劳动力存量市场,后者是内生或外生于劳动力流量市场。

经验事实证明,存量市场上的劳动者都是已就业人士,一般情况下,所关注的是工资水平,而流量市场上的劳动者都是求职者,所关注的却是能否成功就业。所以,劳动力市场工资的形成与流量市场上的就业因素无关,只与存量市场上的非就业因素有关,也就与供求机制无关。在劳动力存量市场上,因劳动力具有一般产品所不具有的激励特殊性,厂商会因为想要得到高效率产能而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防止后者偷懒而只能获取低效率的产能。然而,劳动者若工作努力,会存在一定的机会成本,所以存量市场上的劳动者努力工作程度取决于厂商所愿给予的激励,即劳动力存量市场工资水平的变动由激励机制所决定。

(二)模型构建

本文在徐泓等所用的ROSS激励机制模型的基A上进行修正,构建存量市场员工工资水平与厂商利润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修正的研究思路为:(1)给出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模型;(2)在前文基础上,指出模型缺陷;(3)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修正模型。

1.ROSS激励机制模型。激励机制采用线性法则,表示为w0=b+p×y,w0代表员工获得的实际工资,b代表员工的基本工资,p代表员工参与厂商利润的分成比例,y表示厂商利润,即b×y等于员工的绩效工资。

2.模型缺陷。基于w0=b+p×y,模型把员工实际工资表示为是厂商利润一元函数关系,随y的变动而变动。如果厂商的经营长期内亏损,即y长期为负并且数额足够大,员工就面临着要补给厂商一笔钱的可能性,从风险与利益的正相关关系角度来看,员工不仅不存在这个能力,也不会有这个意愿。此外,在最低工资标准(w*)的规定下,w0应不低于w*。

基于上述分析,修正的激励机制模型应为:w0=max[w*,b+p×y]。如此修正,使得员工获取的报酬与为厂商赚取的利润水平相协调,使得厂商的激励机制在风险和收益中运作,决定出存量市场劳动者工资水平。

基于现有理论分析,在一段时期内,基本工资报酬水平很难变动,假定保持不变,而绩效工资报酬水平主要与劳动者的才能t、市场环境ε及努力工作程度e有关。t主要与其自身的学历、工龄、性别等因素有关,ε亦非劳动者或厂商所能控制,故假定t、ε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而由于劳动力的激励特殊性,员工越努力工作,可能得到的利润分成越大,越可能付出更大程度的努力,两者具有双向传导作用。劳动者选择的e由厂商选择提供的激励程度所决定。即p=p(e),且?坠p/?坠e>0,?坠2p/?坠2e>0,意味着e越大,员工可能得到的利润分成比例p就越高。但是,员工努力工作存在一定的机会成本,即c=c(e),且?坠c/?坠e>0,?坠2c/?坠2e>0,c(0)=0,即在员工不努力工作的情况下,其机会成本为零。

基于劳动力不同于一般产品所独有的激励特性,如果厂商在一开始就答应提供激励给员工将很大程度上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得e增大,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心理满足感这一非物质激励层面上,用U1=U1[p(e)]代表员工因努力工作而被厂商给予的名誉、地位等一系列非物质激励所得到的效用,用U3=U3[c(e)]代表员工因机会成本损失所减少的效用。

无论是员工是否能得到厂商的或口头激励或合同激励,为了不被解雇,员工都在保证一定的工作效率并基于公司前辈们得到过激励的经验上,期望得到一定的激励,虽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用m(y)=p×y=p×y(e)表示员工可以得到激励的确定性物质激励等值。正如上文所述,在存量市场上的员工不再关心就业问题,所以有没有得到厂商的激励对员工来说是两个不同层级的效用问题,假设没有得到激励,员工得到的物质报酬水平为w,其效用为U2(w),这样得到激励的员工获物质报酬水平为w+m(y),效用变为U2[w+m(y)],所以员工从厂商提供的激励中得到的物质激励效用为U2[w+m(y)]-U2(w)。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梳理经济学有关工资理论的发展渊源,发现对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探究由来已久,虽然各有精彩但也都有不足,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贡献基础上展开研究,针对凯恩斯理论理论与范式之间的矛盾问题,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存量―流量模型,得出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是在存量市场由激励机制所决定的结论。

本文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区分了总量模型与存量―流量模型,科学地解释了凯恩斯理论所遗留的经验事实与理论范式之间的冲突。(2)基于存量―流量模型,解释了劳动力存量市场工资水平的决定与供求机制无关,而是由劳动力所特有的激励机制所决定。(3)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劳动力工资研究体系。目前,绝大多数就劳动力工资的研究还是局限于供求关系框架内,而且为简化研究模型,往往并没有区分存量与流量,而是在实际基础上放大了流量的范畴,使得研究结果有所偏差。

本文的政策启示主要体现在:(1)从员工行为选择角度来看,在保证不被厂商解雇的前提下,劳动力存量市场上的在职员工应选择努力工作以获取更高的工资水平,换取更高的生活水准。基于委托―理论,一味偷懒的后果就是前提被打破,被厂商所解雇。(2)从厂商利润最大化角度来说:厂商想要确保利润最大化,应加大对员工的激励程度,实现双赢局面。作为委托人,在监督成本很高且不太可能妥善处理的情况下,主动选择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如一定的股权激励计划让员工更有动力去努力工作创造价值以期获取相应的利益,也符合厂商的利益。(3)从政府促进充分就业角度来看,结合上文所述,政府应简政放权,尽快实现劳动市场更加科学的市场化,以市场化推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帮助其形成一种健康的就职从业理念,尽快尽好地让劳动者过上更好的生活;出台一系列企业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督促企业治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与绝大多数研究一样,本文的研究也受限于样本数据,并且为研究简便,做了很多理想性的假设,可能遗漏其他影响因素会造成研究结果与实际有一些偏差。另外,本研究未考虑劳动力市场上的人为操作因素,毕竟无论是厂商还是劳动者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要素,不同的济环境下的不同厂商与不同劳动者,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都可能存在差异,有待后续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俊,徐志强. 工资制度的市场化改革问题[J]. 东南学术,2014(2):134-155.

[2] 张松林. 城市化过程中市场化对劳动收入占比演变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5(1):44-57.

[3] 田卫民.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分析[J]. 当代财经,2012(10):27-33.

[4] 陈享光,李克歌.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无形资产的再分配及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经济纵横,2015(3):37-42.

[5] 柴国俊.市场化改革中的大学毕业生性别工资差异及歧视[J].南方经济,2011(3):3-15.

[6] 贺光烨,吴晓刚.市场化、经济发展与中国城市中的性别收入不平等[J].社会学研究,2015(1):140-165.

[7] 王艺明,蔡昌达.货币政策的成本传导机制与价格之谜――基于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的研究[J]. 经济学动态,2012(3):14-25.

[8] 杨慎可. 成本渠道与财政支出乘数――基于新凯恩斯模型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4(5):15-21.

[9] 张四灿,张云.企业预算约束硬化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平稳化――基于扩展的新凯恩斯黏性价格模型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5(10):15-27.

[10] 王君斌,王文甫. 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1):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