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12 17:40:13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英国美体小铺国际公司完整的道德审计程序整理出一套包括成立企业道德审计小组、审视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确定企业道德审计范围和标准、利益相关者咨询和调查、评价企业道德审计证据、撰写企业道德审计报告、报告并和利益相关者对话等步骤的企业道德审计程序。

企业道德审计程序是指从审计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英国美体小铺国际公司完整的道德审计程序简单介绍如下:承诺;政策回顾;审计范围的确定;标准和业绩指标的一致;咨询与调查利益相关者;内部管理系统审计;报表与内部报告的编制;确定战略目标和区域目标;审核校验;报表;与利益相关者对话。

从逻辑上看,英国美体小铺国际公司完整的道德审计程序并不清晰,但从中可以发现基本的审计程序框架,那就是企业道德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报告阶段。

1企业道德审计的准备阶段

企业道德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人员要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协商,形成一份可以指导整个企业道德审计项目完成的工作计划,根据计划适当调整从事该项企业道德审计的人员。企业道德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成立企业道德审计小组,拟订审计计划和设定审计标准。

1.1成立企业道德审计小组。

成立企业道德审计小组是审计工作的第一步,这样做既能汇集已有的审计职能,又有助于在公司内部正式地创造一些特定的职能。另外,为了增强道德审计小组的独立性,该小组可由以下有六名成员组成:一名主席来自董事会的,三名外聘专家,两名公司管理人员。作为价值和愿景中心的一部分,该部门直接向公司的总裁报告。

1.2制定企业道德审计计划。

企业道德审计计划就是要明确企业道德审计的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所需采取的行动。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研究相关政策、法律制度和确定审计范围的等。

1.2.1研究相关政策、法律制度。主要的工作是审视企业的使命(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观。

1.2.2确定审计范围。企业道德审计的主要领域就是那些可以影响企业和被企业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同时,在企业道德审计中还要考虑地理因素。

1.3企业道德审计标准

企业道德审计标准是指审计人员评价审计对象,判断审计事实,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和审计决定的客观依据、准绳和尺度。其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业务标准等。

确定企业道德审计标准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将各种标准视为互补的而非互斥的。首先,通过领导者确立质量标准,即领导者基准,在接受创新的过程中,领导者基准制定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后,这些标准必须形成协商自愿法则的基础,最终形成某种立法的基础。

2企业道德审计的实施阶段

企业道德审计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就进入实施阶段,企业道德审计实施的工作量最大,耗费的资源最多。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据企业道德审计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企业道德审计计划的要求,运用一定的企业道德审计方法,依据企业道德审计的标准,搜集和评价企业道德审计的证据,进而得出企业道德审计的结论。

2.1企业道德审计证据的搜集。

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审计证据,以企业道德审计指标体系为向导,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维度的道德行为及表现进行证据搜集,并整理。企业道德审计证据搜集可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2.1.1对利益相关者核心群体的调查结果。在企业进行广泛的调研之前,从面对面的交谈中识别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团体的突出问题尤为重要。

2.1.2有一致的定量和定性的业绩标准的部门所提供的文件信息。检查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成文文件、企业外部的公共机构记录及新闻媒体的报道。

2.1-3与员工和管理者进行机密的审计座谈。审计人员可预先为座谈制定一份清单,并将座谈的结果用于对部门和分公司处理、了解与社会业绩有关的社会问题和公司政策的动态的描述。

2.2企业道德审计证据的评价。

企业道德审计证据的评价,是指对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判断、确定搜集起来的企业道德审计证据与审计对象有无联系、有何关系、能说明什么问题,能否支持审计结论。

2.2.1企业道德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评价。

企业道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企业道德审计项目的评估应该有足够数量的证据来支持,同时,审计证据的数量又受到审计证据的质量的影响。总之,对企业道德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评价主要是确认企业道德审计质与量的平衡程度。

2.2.2企业道德审计证据的再评价。

企业道德审计证据的再评价主要是按照企业道德审计证据的标准对所搜集的证据作出更深入的评价,以推理出恰当的企业道德审计结论和建议。

3企业道德审计的报告阶段

完成了企业道德审计准备和实施阶段的工作,企业道德审计人员就可以开展企业道德审计报告阶段的工作,企业道德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出具企业道德审计报告及后续反馈。

3.1企业道德审计报告的内容

一份完整的企业道德审计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标题、收件人、正文、附件、签章和报告日期等。

3.1.1标题。企业道德审计报告的标题可以统一为“企业道德审计报告”。

3.1.2收件人。收件人是企业道德审计的委托人,即利益相关者群体,由于企业道德审计的复杂性和利益相关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企业道德审计报告中不可能载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但在报告时必须保证每一个希望得到企业道德审计相关信息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得到所需的信息。

3.1.3正文。企业基本情况及总裁的承诺;阐述为什么要执行企业道德审计;企业道德审计做什么;如何执行企业道德审计;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改善企业道德状况的建议。

3.1.4附件。企业道德审计报告应当后附企业道德标准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行业道德规范和企业制定的道德标准,以便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使用企业道德审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2

    一、小微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按照内部审计之父索耶的定义,小微企业内部审计指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和内部管控进行客观、独立评价,以确认小微企业是否遵循公认的原则和程序,是否合乎管理规定和操作标准,资源利用是否高效经济,组织目标是否有效实现。内部审计的参照遵循依据有: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审计水平观测点则是信息真实、合法、合规、内控制度健全、有效。内部审计旨在是通过对小微企业资产负债、成本收益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从而有利于小微企业改进经营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小微企业资本金少、组织规模小,业务范围窄,随时面对风险多变和激烈竞争的市场,市场环境迫使小微企业必须着手改善管理,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置于企业核心地位,管控风险、约束越轨、预防失范行为。小微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凭借审计行业的信息管理与分析软件工具,依托专业的技术和方法,经过全过程内部审计,能够预测风险并及时预警,评价风险并改进风险管理,控制风险、治理风险,使得小微企业从容应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从而保证其稳健应对“两高两难两门”:成本高、税负高;用工难、融资难;玻璃门、弹簧门。

    二、小微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处于弱势地位。

    小微企业规模小,成本缩减、投入受限,所以组织机构精简、人员配备简单,少有专业内审机构与内审人员。管理者主要精力集中于日常生产与销售等常规事务,故其认识上存在偏差与短视,片面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非增值环节,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未能认识到内部审计在改善管理、风险控制、参与价值创造方面的积极作用。其实内部审计通过增加组织价值,能从根本上实现小微企业预设的组织目标,进而实现自身成长。而现实中小微企业内部审计要么全无设置、要么形同虚设。小微企业内部组织设计中没有赋予内审机构对同级财务部门、管理部门的监督权,在其业务管理流程中也未深度嵌入内部审计监督的制度设计。

    (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客观性。

    独立即为“审计机构无阻碍地决定工作范围和无阻碍地完成工作的能力”,独立是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内部审计效果和绩效的重要要求,独立程度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计综合职能的作用范围和实施效果。遵守独立性有助于达到客观性,审计机构独立是为了保证审计结果客观,独立是手段,客观是最终目标。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改进经营管理与流程控制的分析与建议是客观的,才能有助于现实组织目标,提升小微企业附加价值。小微企业的特殊组织结构与运作体制决定了其决策、管理、执行与监督高度融合,四位一体边界模糊,难以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既导致内部审计活动、审计人员失去独立性,又导致审计结论丧失客观性。实践中专业的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难以充分应用,大大减损了审理效果和效率,最终导致从查错防弊到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服务高层决策的内部审计目标都无从实现。

    (三)企业内控机制薄弱,会计审计基础差。

    小微企业极易从主观上简单化的进行成本—效益核算,千方百计减少人力物力投入,牺牲必要的“安全性、保障性”投入,导致财务管理基础薄弱;同时没有依照现代企业制度投入资源建设内控机制,内部监控管理也随之失去依凭、流于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三成以上小微企业财务清查、成本核算、财务收支审批等基本制度没有落实;没有执行不相容业务分离原则。会计制度执行非常不严格、不规范,会计操作随意性强、出入较大,很难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会计基础工作及其薄弱,甚至个别小微企业至今从未建立明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与制度。

    此外内部审计长期受忽视,决策管理层认识存在严重偏差,内部审计部门往往附属于财务部门,既没有独立性,有没有权威性,导致内控机制软弱无力,低能无用。

    (四)业者水平与素质普遍不高。

    一般的现代中大型企业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因此传统的内部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成本而设计的。但是小微企业业主往往集投资者、经营者于一身,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这种企业运行模式势必给内部审计带来负面影响。大部分小微企业业主专业水平不高、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对审计理念和方法缺乏基本的理解和重视,又喜集权揽权,又致使其动辄越权行事,处处干预,监审不分,使得内部审计地位不显,作用不彰。

    此外,由于小微企业的职业前景、薪酬待遇、劳保水平等方面社会认可程度低,其对优秀审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中大型企业。实[lunwen.1KEJIAN. com 第一论文 网]践中小微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素质较低,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既系统又不扎实,基本的业务能力尚付阙如,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囿于能力,很难发现深层次问题。

    三、改善小微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观念,重塑内部审计的核心地位。

    小微企业内部审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小微企业的投资人、管理人应重新发现内部审计对小微企业的贡献,尽管此种贡献往往是无形的、长期的且不可精确测量。在高度竞争且成本“过敏”的市场环境下,小微企业负责人应重塑内部审计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检查、鉴证、评价职能,努力创造良好的内审

    计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内审工作方式逐步标准化,实现独立性与客观性。

    小微企业应学习行业服务机构如咨询管理公司走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道路,,建立标准化内部审计体系,在企业内部开展综合审计业务,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工具部署,适时利用IT工具、审计软件对财务报告和合规性审计进行自动分析,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风险分析与识别。

    在此基础上,小微企业坚持内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决定审计范围、开展工作及形成结论、汇报成果时不受干涉,这是独立性要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提出以下原则以确保客观性:(1)禁止内部审计师参与任何有可能影响其出具公允的评估结论的活动或关系;(2)防止内部审计师接受任何可能影响或假定会影响其职业判断的东西;(3)向内部审计师披露全部重要事实,确保审查不被歪曲。

    (三)扩大内审风险管理职能,提升人员素质。

    小微企业虽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但面对内外部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企业风险暴露、风险敞口仍大量存在。大中型企业惯有的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和无效使用等现象在小微企业同样存在,财务信息不足、审计标准贯彻失败是其自身固有的风险积累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政策调整、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外部不可预知、不可克服的风险,迫切需要小微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系统,扩大风险管理职能,用科学规范的方法来评估风险、改进风险治理。

    小微企业成长性强,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应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岗位要求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全面,既能宏观掌控全局,又能微观剖析细节,因此内部审计成为准经理培养的重要步骤,审计师、风险官最有可能成为准经理的候选人。小微企业应通过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机制培养职业经理人,增强[lunwen.1KEJIAN. com 第一论文 网]内部审计职位吸引力并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培养。

    (四)改进内审组织方式与手段。

    促进内部审计职能组织由分散化向集中化转变。小微企业内部审计集中化有助于标准化的审计流程执行简单易行,同时有利于企业审计资源调度更加有效,也增加了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及方便小微企业负责人对内审的直接管控。

    推进内部审计外部化。随着分工的细化与专业化,在小微企业内部部署所有需要的审计技术及资源变得既不可行又不经济,因此出现了许多企业从外部购买内部审计服务,服务仍在企业内部进行,同时并未完全放权给外部服务机构。内部审计外部化在降低成本、保持企业的合理规模、使得领导者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质量控制与专业保障方面独具优势,从根本上可以提升组织价值、实现组织目标。

    (五)内审向管理导向转型,最终增加企业价值。

    小微企业内部审计不能局限于财务会计审查,应该扩展到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将重心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移到内部管理、决策上来。内审人员要实现角色转换,从传统的合规监控角色转向管理角色、服务角色。管理审计业务应成为未来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促进内审重点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通过流程审查和系统分析来增强小微企业效率,确保对流程再造和结构的战略性塑造,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型。

    内部审计角色定位于提供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旨在增加价值并改进企业的经营。这就要求内部审计积极参与价值创造活动,尽管内部审计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往往是间接的,但其关注的焦点跃升至组织整体的层次,能从价值链整合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合作,这就实质扩展了内部审计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秦荣生.内部审计[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2007,(06).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外部审计; 债务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9-0069-05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审计治理与投资者保护:机制、效应及其评价”(13YJC790121)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一、引言

Jensen和Meckling(1976)以及Myers(1977)等学者研究认为,由于企业债权人与管理当局之间利益不一致,且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管理当局会侵占债权人的利益,产生债务成本,降低企业价值。Spengupta(1998)和Yu(2003)的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和资金成本之间存在相关性,投资人会通过提高资金成本的方式补偿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

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的组成部分,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确定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客观可靠的财务信息是企业外部债权人做出决策、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独立审计能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机制。目前关于独立审计与债务成本的实证研究较多,如李海燕和历夫宁(2008),胡奕明和唐松莲(2007),高雷、戴勇和张杰(2010)等,但关于内部控制与债务成本的实证研究较少,而且鲜有将内部控制、外部审计与债务成本三者联系起来的研究。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基本是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而针对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较少。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信贷向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倾斜。那么,金融机构在设置债务契约条件时,是否考虑了中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外部审计质量所传递的信号呢?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我国深交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对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并且考察外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与债务成本相关性的影响作用。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控制与债权人保护

杨雄胜(2011)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运用专门手段、工具及方法,防范与遏制非我与损我,保护与促进自我与益我的系统化制度”。内部控制作为实现权力制衡的基本措施,可以降低企业内部人员随机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机会主义会计政策选择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魏明海等,2007)。Doyle等(2007)的研究发现,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减少公司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透明度,有利于投资者做出理性决策。Bushman和Smith(2003)认为,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增加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增强了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约束,能够减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即降低成本。Ogneva等(2007)的理论分析认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会使得会计信息质量较低,因而投资者的信息风险增加;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也往往意味着公司总体管理控制较弱,因而公司经营风险增加;无论是信息风险的增加还是经营风险的增加,都会导致权益资本成本提高。但Ogneva等(2007)的实证检验结果没有支持上述理论预测,可能的原因是样本公司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具有信息含量。

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于2006年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各自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财政部等五部委于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至此,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近几年,我国学者关于内部控制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作用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但主要集中在对股权投资者的保护上,直接研究对债权人保护的较少(李晓慧、杨子萱,2013)。

国内学者杨德明和冯晓(2011)利用深沪两市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与银行债务契约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能获得相对更多的长期贷款并且贷款的期限也更长,但这种情况仅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成立,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并不明显。李晓慧和杨子萱(2013)以2010―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债权人保护的关系,发现当借款人拥有较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时,债权人能够感知到更多的保护信号,选择的债务契约条件更为宽松,表现为偏好更多的债务资本、更长的债务期限和更低的债务资本成本。

基于内部控制能够增强财务报告可靠性,我们可以合理推断,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向外界传递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可靠以及经营高效的良好信号,债权人会根据此信号相应设置或修改债务契约条款,保护自身利益,由此提出假设1。

假设1: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成本负相关。

(二)外部审计与债权人保护

根据理论,审计是一项减少冲突、降低成本的机制。关于审计质量与大小股东之间冲突的研究已较为丰富。Fan和Wong(2005)研究认为,高质量审计能够降低冲突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杜兴强等(2010)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可以显著抑制大股东的资金占用,然而,大股东资金占用严重的公司并不一定会聘用高质量的审计师。

国内外有关外部审计与债权人保护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即外部审计可以保护债权人利益。Watts和Zimmerman(1986)研究发现,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可以用来监督债务契约。Blackwell等(1998)研究发现,财务报表未经审计的企业,其银行贷款利率显著高于购买了审计服务的小型私人企业。Lin等(2003)研究发现,银行等债权人对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任度会降低。胡奕明和唐松莲(2007)发现,银行的短期和长期贷款利率都与借款企业的审计师规模和审计意见相关,审计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李海燕和历夫宁(2008)利用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数据研究了独立审计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发现债权人能够根据审计意见所传递的信息设置债务契约条件,即审计意见具有预警作用,但本土“五大”和国际“四大”并不能给债权人更强的保护。高雷等(2010)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数据分析发现,聘请高质量审计师和获得标准审计意见有助于公司获得银行短期贷款,并且提供的担保费用比例较低,而获得标准审计意见还有利于公司获得银行长期贷款。

总的来说,国内尚未出现将内部控制、外部审计和债权人保护一起进行考察的文章,只有杨德明等(2009)研究了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在降低大股东资金占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上是存在替代效应还是互补效应。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在保证财务报表可靠性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研究外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与债务成本相关性的影响作用。当外部审计质量低时,债权人可能更依赖于内部控制对其利益的保护作用,而当外部审计质量高时,内部控制的保护作用会有所降低,由此提出假设2。

假设2:外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与债务成本的相关性起到一定的调节效应。

三、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一)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2012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删除了主要变量缺失的公司,最终样本为497家上市公司。样本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情况来源于各公司年报,其余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数据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通过EViews6.0完成。

本文通过以下模型来验证假设1。

INTRATE=α+β1IC+β2CURTRT+β3SIZE+

β4ROA+β5GROWAV+β6CASHCD+β7GROWTA

+β8TUNNEL+β9EXFU

有关变量定义及度量标准见表1。

其中,INTRATE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企业的债务成本。根据委托理论,理性的债权人能够预期到公司经理人员可能采取的对其不利的行为,他们或者通过提高利息率的方式将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倾向所可能导致的损失预先考虑在内,或者在与经理人员签订的债务契约中对企业的某些行为加以限制。债务利息率与债务人的风险和借款项目的风险有关,是对债权人承担风险的一种补偿,因此可以作为衡量债务成本的指标。本文以利息支出率[利息支出/(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来衡量样本公司债务成本。

IC为解释变量,代表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用样本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控鉴证报告来衡量。如果自愿披露了鉴证报告,则该指标为1,否则为0。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自愿披露更多信息以向外界传递公司高品质的信号,而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进行鉴证并披露鉴证报告,可以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信号。目前,深沪两市主板上市公司被强制要求披露内控鉴证报告,而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还处于自愿披露阶段。根据笔者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内控鉴证报告的统计,发现内控鉴证报告的审计意见基本上都是无保留意见。因为上市公司如果没有获得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就意味着其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此时上市公司如果仍披露此鉴证报告,则会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机制不完善的信号,所以,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往往不会自愿披露内控鉴证报告。可以合理推断,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质量较好。

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选择其他可能影响债务成本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收益能力(总资产收益率)、企业成长性(主营业务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偿债能力(流动比率和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大股东资金占用程度和当年是否有其他外部融资。

为了验证假设2,本文借鉴杨德明等(2009)的做法,对模型进行分组检验。将全部样本公司按照审计事务所是否为国内六大分为两组,是国内六大的为审计质量高的一组,否则为审计质量低的一组。如果对于两个样本组,内部控制在降低债务成本方面的作用存在差异,则说明外部审计质量对内部控制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有一定的调节效应。

(二)描述性统计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从表2来看,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中,约46%的公司自愿披露了审计鉴证报告,约39%的公司聘请了国内六大进行财务报表审计。从反映成长性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看,最大值和最小值变化幅度较大,均值为51%,说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差异较大,但普遍存在发展空间。从流动比率和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可以看到,2012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高。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3。IC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债务成本越低,从而假设1得到验证。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一种制度安排,可以起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杨德明和冯晓(2011)利用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数据研究发现,银行仅能识别国有公司的内控质量,却无法识别民营公司的内控质量,因此建议要重视对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信贷风险评估,在利用信贷资金扶持此类企业的过程中,要避免资金过度流入高风险的非国有企业。笔者的结论与其不同。本文的样本公司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非国有企业,回归结果表明债权人能够感知中小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传递的信号,更愿意以较低的利息率与拥有高质量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合作。

对模型的分组回归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到,对于Big6=1的高审计质量样本组,IC的系数虽然为负,但并不显著,说明在高审计质量样本公司中,良好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降低债务成本,但作用并不显著。对于Big6=0的低审计质量样本组,IC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在低审计质量样本公司中,良好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显著降低债务成本。总的来看,不论外部审计质量高低,高质量内部控制都能降低债务成本,只是当外部审计质量较低时,债权人会更依赖于内部控制对其利益的保护作用,而当外部审计质量高时,对内部控制保护作用的依赖有所降低,由此假设2得到验证。

(二)稳健性检验

本文还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假设1和假设2结论仍未发生改变。

1.将被解释变量替换成(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t-(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t-1,即两年的债务增量取自然对数来进行考察,检验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债务增量越大,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降低债务成本。

2.考虑到国内学者对高审计质量指标的选取有多种,如四大、六大、或十大,本文还采用了当年度的前作为高审计质量指标,假设2仍然成立。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2012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降低债务成本,这意味着债权人在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做出信贷决策时,能够感知到内部控制传递的信号,对拥有高质量内部控制的债务人会提供更多的债务资本和更低的债务资本成本。因此,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应积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更要主动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和提供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以获得更为宽松的债务契约条件,降低债务成本。

本文研究还发现,在高审计质量样本中,高质量内部控制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不明显;在低审计质量样本中,高质量内部控制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显著。这说明当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质量较低时,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从而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将更明显。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海燕,历夫宁.独立审计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J].审计研究,2008(3):81-93.

[2] 胡奕明,唐松莲.审计、信息透明度与银行贷款利率[J].审计研究,2007(6):74-84.

[3] 高雷,戴勇,张杰.审计实务影响银行贷款政策吗?――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10(5):191-205.

[4] 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J].会计研究,2011(8):46-52.

[5] 李晓慧,杨子萱.内部控制质量与债权人保护研究――基于债务契约特征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97-105.

[6] 杨德明,冯晓.银行贷款、债务期限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8):44-50.

[7] 杜兴强等.大股东资金占用、外部审计与公司治理[J].经济管理,2010(1):111-117.

[8] 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 会计研究,2009(2):45-52.

[9] 杨德明,林斌,王彦超.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大股东资金占用[J].审计研究,2009(5):76-81.

[10] 盛庆辉. 基于投资者保护的外部审计治理有效性研究综述及展望[J].财会通讯,2013(11下):16-18.

[11] Doyle J,Ge W,McVay S.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78(5):1141-1170.

[12] Bushman,R,M and smith,A.J. Transparency,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2003(4):65-80.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4

中小企业相比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存在着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以及家族式企业的影响,导致许多的中小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财务管理,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良影响,诸如会计制度的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审计岗位职能分析 内部审计人员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财经法规、会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要求,通过监督公司的账目信息及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公司年度或独立项目预决算的执行情况以及投资与收益等方面来行使工作职能的重要岗位。审计人员作为公司管理的“眼睛”和“耳朵”,在时刻关注企业发展动态的同时,注重内部控制管理以及风险的管控与规避,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特征分析 审计岗位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岗位,是由于它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应用范围所决定的。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行为,监督的主体是经济活动相关的机构和人员,对象是财务收支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一切范畴。审计对于经济责任的划分与履行情况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具有以下六大基本特征:一是服务的内向性。目的是对本单位所属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所作出的审计,结果直接汇报公司董事长或法人,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和判断。二是审计程序简化性。包括规划、实施、终结以及后续审计四个阶段,因对本企业的情况十分熟悉,大大缩短对企业了解的过程,发现疑义可随时向单位负责人提出,程序相对简化,时效性也相对较高。三是广泛性。内部审计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可预防企业在重大决策等方面的失误,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四是内控性。除客观的指出经营活动偏差和漏洞之外,还要根据客观收集的情况和材料,总结经验和差距,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提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建议,这在现代中小型企业中普遍适用。五是及时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小企业多采用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相结合的办法来加强企业监管,规避经营风险。当企业有重大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内部审计人员因了解企业经营运作,可在第一时间介入事件调查,从而更快更好地找到事件原因,纠正出现的错误,发现潜在问题,为企业做好风险管控,降低可能带来的损失。六是独立性。公司内部审计的六大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特征是审计的独立性。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具体标准》可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不能坚持独立性的审计便失去了意义。内部审计岗位只有坚持独立性,才能公正客观地对所监管的工作进行评价,从而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作出正确的判断,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

(三)审计质量分析 内部审计质量的保证是由多方面综合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审计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素质和职业素养、审计方法的选用等方面。

如图1所示,审计质量的保证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所决定。

图1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1)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人员能否在审计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关键,只有审计人员不受职位、部门等诸多外来因素限制的情况下,才能对公司经营做出最正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

(2)审计人员素质和职业素养。审计人员首先应当具备职业道德,审计过程中难免牵扯到利益,如不能客观公正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其次是专业素养,要求审计人员在财会专业方面不断钻研,大胆实践,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才能不断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为企业经营规避风险的作用。

(3)审计方法的选用。内部审计除对经济数据分析外,还要注重经营信息所反映出的潜在风险。决策在实施前就能预测其潜在风险,将减少企业可能形成的损失。因此,注重审计方法的选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才不会忽略细节导致疏漏。

(四)审计局限性分析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审计工作仍普遍存在盲点和局限性,管理层给予的权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单凭审计人员本身很难克服,这需要公司管理层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决定着管理层的支持力度。审计的局限性影响着审计结果的质量。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由于受其组织构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和潜在隐患,这些风险很多时候是隐性的。客观地讲,中小企业的抗风险的能力有限,一旦防范不及时将对企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甚至导致企业倒闭破产。因此,规避潜在风险也是审计人员的重要职责。

设企业风险为x,以下五大因素为Y,五大因素的影响程度为K,如图2所示,在基数不变的情况下,x=Y×k,即风险=五大因素基数×五大因素的影响程度;

图2 五大因素及其程度对风险的影响

通过图2的数据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五大因素的影响程度越深,风险越高。反之,降低五大因素的影响程度,则风险系数也随之降低。

(一)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设置弊端 我国现阶段许多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设置存在两大主要弊端。(1)岗位设置模糊不清。通过了解,很多中小企业未设专职审计人员。目前行驶审计职责的多为四类人,一是老板,老板忙碌很难兼顾全面,把控经济活动细节。二是部门主管。形成了既是“官”又是“贼”的现象,监管本部门发现问题隐瞒不上报等情况也十分普遍。三是老板的亲戚,家族式企业的弊端也在审计方面显现出来,很多本应向老板汇报的事情被瞒报,信息传递受阻,岗位形同虚设。四是会计人员,许多老板不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准,由于观念和理解的不同,很多将“审计”和“财务管理”混为一谈,形成了会计兼任审计的情况,这在财经法规范畴也是不允许的。

(2)审计人员专业性不够。通过上述岗位设置的模式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许多中小企业担任审计岗位的均不是专业审计人员,或者是具备一定的审计知识,但专业水平达不到公司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在专业性不够的情况下行驶审计岗位职责,就会造成审计人员的盲从,即被审计人说是正确的,审计人员因专业知识不够,而查找不到问题所在,从而导致审计结果的严重失真,审计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二)权利集中制下的独立性保持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其组织构成以及家族模式等,使许多中小企业的责任意识淡薄,对于经营过程当中的问题,总是出现了才了解其厉害。例如某市一家私营企业开发的项目属所在市区重点扶持项目,该企业申请并取得了政府的项目资金80万元。企业法人因法律意识及经济责任意识淡薄,将家属的私人账户给予政府相关部门,最终导致80万的奖励资金打到私人账户上,该企业的法人因此承担了半年的牢狱之苦,且政府相关部门的经办人也同时接受政府机关的审查。

(三)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与公正性 中小企业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公正性直接关系着审计结果的质量,但仍存在着道德缺失和为利益而丧失道义的情况存在,摒弃了本岗位的重要职责,更有甚者在利益面前相互勾结,最终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对审计结论影响 审计岗位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如果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的层面时,审计岗位就无法发挥作用,很可能疏漏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很难保证审计质量,审计结论也就无法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因此,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结论,如果企业按照审计结论完成一项重大投资时,很可能导致企业投资失败。

(五)审计范畴与职能权限的冲突 中小企业审计权限的设置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范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关系。审计岗位的特征决定着它的独立性,特殊性,即在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都应是审计人员工作的范畴。而中小企业现实中的情况是,许多审计人员的职位不高,在执行过程中,受到许多的阻碍。如果企业负责人不能更好的规避和改善这类问题,将导致审计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同时,企业负责人也应遵循设定的审计制度要求,不给审计人员设定太多的“圈子”,让审计人员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规避

如何更好的克服和改善这些因素的影响,将直接关系着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结果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规避这些风险,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可以在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够长久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更值得审计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保持审计人员工作独立性 保持审计独立性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前提,审计工作若要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真实作用,就要确保审计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不受外来因素影响。建议中小企业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如没有相应条件,可不设审计机构而仅设专职审计人员,该部门或人员应是独立存在的,其组织、人员以及经费支出上均应具有独立性,直接向企业负责人负责。同时不与任何部门存在利益或依存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审计人员提供的审计结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当遇到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或人员有直接厉害关系时,应当尽量回避。

(二)注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应该做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不懈的抓紧抓好。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国家审计法律进步。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素质的提高,首先取决于国家法制进步。目前我国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大多停留在道德层面上,只有触犯经济形成犯罪才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国家应将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写入法案,出台并大规模推行道德准则等审计行业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约束审计行业,才能更好的规范行业风气,在涉及相关问题时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2)学校注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目前审计人员所受教育多为在校教育,审计人员所接受的教育课程中,更多的是侧重岗位技能的培养,而职业道德的部分仅作为侧重点一笔带过,相关的课题研究还不够重视。在审计人员资格考试中,职业道德内容所占比重也不是太大,因此,我国高校设置职业道德课程并重视职业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它对我国一批又一批即将步入社会的审计行业人才培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小企业应当注重企业内部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选人用人方面做到不仅注重专业技能,更要看重人的内在品质以及职业道德,只有用人单位重视职业道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优胜劣汰”的原则,将有能力、有水平、有文化、有道德的审计人员留在企业,发挥着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而市场决定着出路,用人单位的严格把关,也必将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企业应不定期的开展道德学习活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一种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4)严肃处理违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情况。中小企业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所犯的原则性错误绝不能姑息,类似于故意出具虚假报告的行为,一定要根据其程度严肃处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要送有关机关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只有企业重视审计工作的真实性,才能净化整个行业风气,对企业未来的前景和发展负责。

(三)提升审计人员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 中小企业在选用审计人员之后,对在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会导致审计人员的岗位技能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情况发生。首先,企业应重视并提供机会让审计人员拥有更多的在职学习机会,培养并提升审计人员的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另外,审计人员本身应当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通过自学、读书等方式,获取更多的有益于审计工作的知识,并且可以与外部审计机构更具有经验的前辈多交流和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我,提高业务水准,也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

(四)规避审计过程中的人情风险与外因干涉 中小企业因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受家族模式印象以及裙带关系影响深远,在审计过程当中应当规避人情因素和其他外因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即发现了问题,企业负责人要首先做到不放纵、不包庇。可以采用健全审计体制,规范审计制度等方面来规避这类问题的发生,给审计人员一个公平公正的宽容环境,只有这样审计人员在执行职权过程中才不会因为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承担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审计人员更应树立坚定的信心,随时以客观公正的姿态来迎接审计工作当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以一种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精神,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对审计结论负责,对企业负责。

(五)发挥企业负责人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负责人在设立审计岗位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审计人员的监控管理,从而规避企业风险。而通过对审计人员独立性、职业道德、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分析发现,企业负责人在审计岗位设置、审计人员的选用、审计职权的行驶三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结论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三点,而企业负责人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审计工作在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信任并任用有能力的专业审计人员,支持并公正的看待审计工作和审计结果,将对审计工作的成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审计工作的成效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这就形成了循环体系,综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5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因外部制度因素、审计成本过高及内部固有缺陷不再适应企业环境,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本文着重探讨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内部控制不健全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出现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又给注册会计师带来巨大的审计风险,进一步提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如何“保护”自己,降低审计风险.

关键词 :风险异向审计;模式;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01-02

1 文献综述

常勋、黄京菁研究表明,制度导向审计以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前提,在内部控制缺失的情况下(如:管理层舞弊)制度导向审计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风险导向审计关注企业内部控制,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职业怀疑,弥补了制度导向审计的缺陷.

徐伟在《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中提出,制度导向审计在存在管理层舞弊时会部分失灵,而风险导向审计则关注企业经营环境,通过对管理层的诚信进行评估来解决这一问题,内部控制不健全为风险导向审计出现的必要条件.

刘成立,韩新新在《风险导向审计、内部控制风险与审计定价决策》中指出,内部控制完善程度影响内部控制风险,进而决定着审计风险的高低.此外,完善的内部控制使注册会计师能获得更全面、更公允的企业信息,降低审计风险.

袁瑜、陈松在《试论内部控制环境与财务舞弊——基于绿大地案例的反思》中提到,内部控制虽然不能完全杜绝财务舞弊,但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内部监督,防止财务舞弊,此外,企业的控制环境影响着员工,健全的内控也会打消员工舞弊的念头.由此,降低了报表本身错误的风险,注册会计师面来看的审计风险相应降低.

刘文丽指出,管理层会因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而粉饰报表,并用各种方法诱使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迫于利益的驱使,两者会达成审计合谋,注册会计师对虚假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风险增多.

2 风险导向审计出现的原因——内部控制不健全

制度导向审计着重于发现内部控制的问题,并以此确定检查范围,但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假设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都希望建立能防止和揭露差错和舞弊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必然导致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可以防止自下而上的财务舞弊,但是对于“自上而下”的管理层舞弊,制度导向审计却无能为力.目前,我国主板上市门槛仍较高,许多企业为快速上市粉饰报表,管理层舞弊屡见不鲜,为揭露管理层舞弊的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审计工作的重点由仅关注内部因素转向于既关注内部因素,又关注外部环境.

制度导向审计以健全的内部控制为基础,而我国企业内部人控制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经济效益为内部人掌握.从控制环境看,我国仍然存在大量中小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内部普遍存在“信任大于制度”、“舆论大于法律”的现象,内部人控制从风险评估看,许多企业还是由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的,高层管理者战略风险意识淡薄,不能及时识别、应对企业面临的风险.从控制活动看,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股独大”,股权过于集中;中小企业决策权集中于“家长”,公司缺乏健全的治理结构,人财物不能得到合理利用.此外,许多家族式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尚不健全,职能层间沟通困难,部门间协调性差,导致企业内外部信息沟通缺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阻碍了制度导向审计的实施,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实施风险导向审计以降低审计风险.

2013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年报中,我国1891家上市公司中除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人数2个)和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人数1个)的董事会全由独立董事组成外,其他1889家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比例最高位80%,最低的仅为5.88%,其中1706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总人数不足50%.我国公司治理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董事会的独立性,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须有大部分成员是独立董事,而2013年年报我国上市公司中超过90%的公司独立董事人数未达到该标准,由此可见,我国公司内部控制仍不健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在我国现行情况下是相当必要的.

3 内部控制不健全给风险导向审计带来的风险

根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得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受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影响.其中固有风险是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容易产生错报的财务报表项目、容易受到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导致的风险.控制风险是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的风险.检查风险指审计师实施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风险的影响.前两项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或缺失带来的风险,检查风险则是注册会计师自身业务素质低或是缺乏职业道德与企业形成审计合谋招致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区别则在于是否为企业内部的主动行为,固有风险强调企业内部没有内部控制时产生错报的可能性,企业未建立相应内控;而控制风险是企业建立相应内控制度但内部控制制度未能防范的行为带来的风险.

3.1 因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带来的审计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旨在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因此内部控制的缺失必将带来审计风险.本文将从员工个人的舞弊和管理层舞弊两个方面介绍内部控制缺失带来的审计风险.首先,员工个人因经济、个人、生活压力会进行舞弊行为.当员工个人及家人对生活期望标准较高时会形成经济压力;而工作压力则主要因人才机制不合理,人才不按市场配置产生,这一状况在我国企业内部屡见不鲜,多种压力交织,借助于企业内部“信任高于制度”之东风,为员工舞弊提供了机会.

此外,“自上而下”管理层舞弊已成为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高风险审计领域,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条件下,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凭借特殊的地位和权利,管理层可以凌驾于控制程序之上,指使员工编制虚假财务信息实施舞弊,掩盖舞弊.这样看似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将给注册会计师带来巨大的审计检查风险.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提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动机、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现代企业的管理层多由职业人担任,人的诉求与企业所有者不同,人追求的是更大的控制权,更多的为自己支配的自由现金流,因此他们会牺牲企业利润追求自己的利益,在日常经营不能满足其诉求时就会进行财务报表舞弊,这便形成了管理层舞弊的动机.此外,职业管理人大都具有深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部分人员甚至从事过专业的审计工作,为其指使财务人员如何调帐“提供了便利”,这便形成了舞弊的机会.身居高位的管理者具有较多舞弊的机会,这些都加速管理层舞弊的形成.一旦企业内部达成一致,传统的审计方式如询问、检查等手段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注册会计师蒙受较大审计风险.

3.2 因检查风险带来的审计风险

检查风险是审计师未能发现错报带来的审计风险,这里主要强调审计师与企业合谋带来的审计风险.陈建明(2002)认为审计模式由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发展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可能使审计由一个高尚职业沦为一种唯利是图的生意.会计师事务所为获取高额收入,对企业的报表舞弊视而不见,2002年安达信与安然审计合谋震惊了全世界,2000年安达信从安然公司获取的5200万美元的服务费,其中2500万美元是审计费用,2700万美元是咨询和其他费用,一旦得罪安然公司,难以获取巨额咨询费用,安达信因此与安然合谋舞弊.注册会计师职业素质低,或是迫于维持与大客户的“互利”关系,与内控不健全企业达成审计合谋,这使审计工作失去了监督作用,也使自身处于较大的审计风险和法律风险中.安达信的崩塌,国际事务所由“五大”变成“四大”,这应该警醒了各大事务所和审计人员.

以上两方面都是从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来分析其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影响,而COSO五大要素中的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也与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师承担的风险有关.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与沟通,相关者获得了所需信息,这些信息也构成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证据,畅通的信息沟通会给注册会计师带来充分、真实的审计证据,进而降低其承受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监督运行良好也与审计风险相关.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中,“信任大于制度”即内部监督缺失,给企业内部舞弊创造了条件.

4 注册会计师如何规避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的风险

4.1 注册会计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审计工作的经验,能使审计工作事半功倍,而且在不断的实践中,专业能力一定能不断提升,但是职业素养却是一个人的态度,注册会计师一定要在审计工作中发挥监督作用,使公司信息披露公允,给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4.2 企业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信息沟通,为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减少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承担的风险.健全内部控制环境,减少员工舞弊和“自上而下”管理层舞弊的可能性,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进行监督,防止其与管理层合谋.

4.3 社会公众等外部信息使用者要发挥监督作用.随着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审计合谋事件的增多,外部信息使用者应认识到不能完全依赖会计师事务所,如紫鑫药业财务报表舞弊事件的发现者是媒体,而非内部审计人员,也不是注册会计师.媒体通过紫鑫药业在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取得骄人成绩,引起媒体质疑.因此,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要保持怀疑的态度.

4.4 国家要完善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配套的法律法规.我国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缺乏实际操作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承担的法律风险总体上讲几乎为零,较小的风险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在自己的收益和审计风险中进行比较,进而牺牲审计质量以获取个人利益,因此,相关部门可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具体化,根据不同审计风险确定相应程度的审计责任,使审计工作的制度环境更加健全.

参考文献:

〔1〕常勋黄京菁.从审计模式的演进看风险导向审计[J].财会通讯,2004(7).

〔2〕徐伟.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审计研究,2004(8).

〔3〕刘成立,韩新新.风险导向审计、内部控制风险与审计定价决策[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9).

〔4〕袁瑜,陈松.试论内部控制环境与财务舞弊——基于绿大地案例的反思[J].新会计,2013(9).

〔5〕刘文丽.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的经济学分析[J].求索,2007(3).

〔6〕数据来自Resset数据库.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 风险导向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08-02

规范、科学的内部控制可以起到降低经营风险、管理执行风险的作用,对严控违法违纪行为,降低管理实践的风险,已达到提高经济体经营效益的作用。所以中小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健全并且严格执行内部控制。

一、基于内审视角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从中小企业的内审工作视角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内部审计制度还不够完善,内部审计有关的组织体系还不够独立,另外人员配给也偏少,反映了中小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不够重视。而且从内审工作的开展情况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内部治理不够完善,风险意识不强,会计基础工作不够完善,且企业信息沟通上存在着流动性差等问题。而中小企业的内审工作,由于自身的独立性较差,在内审工作结论中,往往对企业治理问题只字不提,提出的企业经营风险问题也没有得到管理者的重视,虽然提出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建议,但是往往得不到有力的整改,以至于建议年年提,问题年年有,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改进作用流于形式。

二、内审视角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上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由于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导致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较薄弱,对具体业务的关键点内部控制较弱,具体表现在:没有做到制定授权批准制度并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规范的资产管理、全面预算制定的完善和严格执行、业务运行的跟踪监督与及时反馈、应急事故管理机制等等。总之既缺乏制度,又没有严格贯彻实施。

通过内部审计调研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存在某些业务环节关键点控制薄弱的共性问题,举例如下:

1.采购业务付款账期没有进行固定设置,采购部与财务部对付款时间问题经常有摩擦现象,而且实际付款金额与采购申请款项间有差异。

2.不经申请就可以随意盖章,印章管理不够严肃。

3.支票项目填写不完全,开具存在不规范现象。

4.虽然设置了支票、印鉴领用登记簿,但是登记记录工作存在不及时现象。作废支票也没有进行仔细登记,更没有加盖作废章并统一收集存放。

5.采购业务获取的发票没有做到按规定时间到达财务部门,存在一定的时滞现象。

(二)企业员工素质较低,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仍然较低,很多会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职称资格,而且对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也不甚了解,导致账务处理工作缺乏理论指导,无法应付新的情况和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

很多中小企业内审部门没有设置,或者依附于财务部门,级别和权力都满足不了内部控制监管的需要,无法起到正确考核自身运营和财务信息的需要。这导致中小企业各个部门对内部控制的严格执行要求,落实程度不够。

另外,中小企业往往老板大权独揽,权力过分集中,也不利于企业各业务部门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状态形成。

通过内审发现,中小企业主营业务大多比较单一,注册资本也不高。管理架构上多数设一总经理和若干部长,再无其他管理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技术含量较低。

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现金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首先出纳岗位并没单独设置,而是由税务会计人员兼任。

2.所有费用单据,无论金额大小,无论是采购付款还是职工的日常费用报销,都要经过总经理批复并报销,存在着高度集权的现象,导致付款时间较长。

3.备用金管理不规范,公司员工长期个人借款较多,而且长期化,管理不严格,借出方可自由支配,实质上形成了个人的小金库。

银行存款方面的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中小企业银行账户太多,导致票据收取麻烦,耽误时间,且存款分散,不利于管理。

2.销售回款存在不及时现象,销售人员催收应收账款积极性不高,应收账款账期过长,坏账风险较高,同时短期偿债压力和利息费用支出加大。

3.银行存款存在闲置现象,没有得到增值性的合理规划。

4.银行余额调节表制作时间不符合要求。

三、内部审计视角下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知程度

内部控制是全员控制,是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参与的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远期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一种制度。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任何一项日常工作能够付诸实践的不可或缺的制度。要想使企业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从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到中层管理者及基层执行人员都要担当起自己的职责,履行相应的义务。

1.提高认识。提高整个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管理层人员一定要意识到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企业长期稳步发展的有力保障。

2.全员控制。要清晰内部控制是全员控制,加强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摆脱对内部控制的误区,从心底彻底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每个员工因为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区别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有所差别,但是每个人都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内部控制可划分成几个层级:管理层在中小企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引领企业发展,应适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制定;一线操作人员,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部门管理人员,是协调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纽带,在企业运行过程中起到协调和沟通的作用。

3.调动积极性。提高企业整体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要提高全体员工参与到内部控制中来的积极性,要使企业从上至下的全体员工意识到,实施内部控制,短期内可能增加员工工作量,提高工作强度,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防范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提高工作业绩,改善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员工个人素质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最终达到企业和员工共同受益的效果。

管理层应当认识到内控系统的风险评估作用、监督制约作用,甚至有节约企业资源的作用。应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把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同时摈弃用人唯亲的做法,重视引进和培养内控领域的人才,提升自身企业的内控水平。

(二)建立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机制

1.建立有效的监督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中的控制,首先要求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组织架构,对拥有的资源按照科学的组织架构进行合理的划分和运用。并科学、规范地制定各部门的权限责任,确定经营所需要的岗位,并按照岗位来选择合适的人才。并且中小企业应当加强对岗位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内部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

同时科学规范完善各业务模块的内部牵制制度,实现审批、经办、资金操作、核算、监督等岗位的分离,对各个职位的权责利进行明确的划分,做好规范的考核工作。

在内部控制环境上,企业应当设置适合自己发展的组织结构,以公司章程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并实现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分离,权责匹配并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和部门,其部门要直接接受董事会领导,对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进行审计和评估,企业要结合审计结论加以整改,有条件的可考虑引入第三方外部审计,来提高对企业的监督和评价力度。

2.加强经营流程中关键控制点的风险把控。(1)资金活动控制。筹集资金和资金运营过程中的控制都属于资金活动控制范畴。对投融资目标与规划要合理设定,资金运作各环节,例如授权、批准、审验都要加强管理,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在资金的日常活动中严格管理,并明确各环节职责权限和岗位分离的要求,对资金使用情况要定期监督考核,落实责任制度,以提高资金运行效率。(2)采购业务控制。在采购业务方面,中小企业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采购权限和审批权限;清晰划分请购、审批、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方式、验收、付款、最后到采购后评估等各环节的责任和权限;定期检查采购中的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保证采购工作的真实有效。(3)资产管理控制。中小企业应当注意会计核算与实物管理这两个岗位的区分,并对资产管理各环节的职能进行全面梳理,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正,对重要资产要采取投保、特别防护等安全措施来降低风险。(4)销售业务控制。中小企业要制定有力的销售策略,清晰划分销售合同的签订和审批、销售、发货与收款等环节的控制流程;严格按照国家法定会计制度,确定企业销售收入确认条件、销售成本计算方法,建立详尽的客户档案,不同的客户采用不一样的信誉政策。(5)加强财务报告控制体系,严格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中小企业应重视财务部门工作,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要尤为认真,全过程严格管理。财务报告合法有效。(6)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要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用严谨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内部控制工作要在全体员工中展开,无一例外,在对违反公司规定的处罚上要做到一视同仁,这样的内部控制才能做到深入人心。

四、结束语

在内部审计视角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工作上,应当重视内部审计及外部审计得出的结论,应当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并加强企业内审体系的建设,以内部审计工作及内审报告为引导,加强改善自身的内部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钗.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5(10)

[2] 宋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0)

[3] 郭青山.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3(23)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咸宁 437100)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7

以2010年至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赋值量化了内部审计水平,并采用会计指标衡量了企业绩效的高低,以此来检验内部审计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从而为内部审计水平功能有利于企业价值增值提供了经验数据。

[关键词]

内部审计;企业价值;上市公司

1引言

200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新版《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重新定义了内部审计,第一次提出了“增加组织价值”的概念。我国最新修订《中国内部审计准则》(2014版)中基本准则也提到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增加价值。迄今为止,国内外大量文献探讨了内部审计为公司带来价值增值的方法和途径,其中多以规范性研究为主,这说明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在理论上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充分肯定。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是否得以发挥,尚无充分的经验证据,因此本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试图用经验证据回答内部审计是否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问题。

2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随着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企业价值增值功能也随之明显,王光远(2006)、刘国常和郭慧(2008)、沈维成(2011)、蔡春、蔡利、田秋蓉(2011)、孙双全(2012)、DouglasFPrawitt(2009)等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指标量化内部审计水平,均得出内部审计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绩效的结论。但由于内部审计水平和企业绩效的衡量方法、选取样本的不同,程新生和张宜(2005)、耿建新(2006)等研究发现,内部审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较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结论。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内部审计水平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期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来弥补前人研究的缺陷,并探索适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道路。因而提出假设:内部审计水平越高的企业,企业绩效越高,从而为内部审计功能有利于企业价值增值提供直接的经验证据。

3研究设计

3.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随着2004年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和2009年创业板的正式启动,本着准确而谨慎的原则,本文选择2010年至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相关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公开披露,剔除金融保险行业公司财务数据的特殊性,一共获得2220个样本,并采用Stata12.0对本文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2内部审计水平的度量要完善内部审计,必须从公司治理结构入手,才能够使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本文采用独立董事占全部董事的比例、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范围、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机构、内部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这4个指标来作为内部审计水平的替代变量,通过对这4个指标赋值加总来度量内部审计水平高低。第一,独董比例,用以反映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程新生等(2007)对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实证研究后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占总董事人数比例越高,其对企业财务质量控制效果越显著。因此本文选取公司独立董事占全部董事的比例数据来度量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以此作为内部审计水平高低的判断依据之一。第二,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范围,用以反映执行管理层对内审部门的支持程度。郭慧(2010)根据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实际情况,把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划分为财务合规性审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系统评估与咨询三类。鉴于前人的研究文献,本文也采用这一划分标准,同时为了降低主观判断的影响及与其他指标保持一致,故本文将内审部门拥有上述三类职责的数目除以3得到的结果作为其赋值的标准。第三,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机构,用以反映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内审部门在组织中形成两种隶属关系模式,由公司总经理或财务负责人分管的隶属于管理层,由监事长分管或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的隶属于治理层。隶属于治理层的关系模式可以使内审部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更易于发挥审计在管理控制中的作用。本文将隶属于治理层的赋值为1,若隶属于管理层的则赋值为0。第四,内部审计部门的胜任能力,用以反映内部审计制度的健全性。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改善公司财务控制,因此一个企业内审部门的胜任能力,可以通过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内部审计制度公告来衡量,而一个有效率的内部审计部门将离不开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以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漏洞。如果在公告全文的上市公司制度中,当年有内部审计制度或者公告中有体现公司配备了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则当年及之后年份赋值为1,之前年份赋值为0。第五,内部审计水平的合成。本文通过四个指标来衡量内部审计水平的高低,具体由独董比例、内审部门的职责范围、内审部门的隶属机构、内审部门的胜任能力的赋值相加得到,记为IAQuality。若得到的数值越大,则表明该公司的内部审计水平越高。

3.3公司绩效高低的度量关于因变量公司绩效的衡量,常用的指标有托宾Q值、经济增加值EVA、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净利率ROA等。但托宾Q值要求成熟的、有效率的股票市场,而EVA鉴于其短期性和绝对性,因此在国内的实证研究文献中都不可取。ROE是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发行、配股和特别处理的考核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而总资产净利率ROA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体现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这两者均能准确地反映股东权益资本所创造的收益,更符合国内股市行情,故本文选取ROA和ROE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以此度量企业价值的高低。

3.4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是资本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本文选取LEV来控制公司的偿债能力对公司绩效高低的影响。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我们将其定义为Growth,预计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处于成熟期的公司绩效会相对稳定,衰退期会有所下降,因此选取上市年限作为企业绩效的一个控制变量,定义为Age,但关于上市年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则无法预计。

3.5检验模型我们的目的是检验内部审计质量与公司绩效是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此,我们分别以ROE和ROA指标为因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检验模型来考察内部审计水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模型设定如下:ROA=α0+α1IAQuality+α2LEV+α3Growth+α4Age+ε1(1)ROE=β0+β1IAQuality+β2LEV+β3Growth+β4Age+ε2(2)

4实证结果与分析

4.1相关性分析从表1中看出,ROA和ROE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而ROA、ROE与内部审计水平在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与我们的假设相符。ROA、ROE与Growth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LEV和Age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刚上市的公司,获利能力较高,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的缘故。同时,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多数小于0.4,因此不存在显著地共线性关系,可直接用于回归模型。

4.2多元回归分析从表2中看出,ROA、ROE与IAQuality均在1%的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再次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此外,企业绩效指标与LEV在1%的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Growth在1%的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企业绩效指标与这两者关系是很密切的,选择两者作为控制变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另外我们发现,ROA、ROE与Age关系均不显著,而在相关性分析中两者是相关的,这可能是由于我们选取的样本中近一半是来自处于创业期或者成长期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上市时间较短,而对线性回归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3稳健性检验分析为了提高结果的可靠度,本文将内审水平中4个指标的赋值之和通过取自然对数的方式并加入控制变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分析,最大程度地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最终得出的结果与我们提出的假设相一致。

5研究结论及局限

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对内部审计水平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完全符合本文提出的假设。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水平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业绩,并为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提供了经验证据,这对引导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完善内控制度、合理设置内审机构、恰当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及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提供了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国常,郭慧.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紊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8(2):86-91.

[2]沈维成.论内部审计与企业价值[J].中国内部审计,2011(8):32-35.

[3]蔡春,蔡利,田秋蓉.内部审计功能与公司价值[J].中国会计评论,2011(9):283-300.

[4]孙双全.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增值效应[J].财会研究,2012(22):50-54.

[5]程新生,张宜.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5(1):70-74.

[6]耿建新,续芹,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市的研究证据[J].审计研究,2006(1):53-60.

[7]郭慧.内部审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J].财会月刊,2010(33):74-76.

[8]杨秀琨.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对企业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5(27).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8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6)12-0124-03

引言

目前,针对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完善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制定与之相关的制度规定,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加强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可操作性。另外,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制定一项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准则,为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企业注重对审计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加强中小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提升一个档次,提高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中起到的作用。本文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使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在信息化环境下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提高,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在信息科学技术高速集中发展的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在各个企业中的应用都较为广泛,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网络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的信息化操作,对内部审计的工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我国内部审计始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各个行业的企业、集团不断兴起,内部审计工作开始作用于各类的企业与集团之中。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有限,但是就发展速度来说,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我国有一大批审计、会计工作人员为内部审计的工作不断努力、探索,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不断发展与进步。但是,就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情况来说,还尚处于初级阶段。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占据我国整个企业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显,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十分的多。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的规模比较小,灵活性较强,企业的资产与资金相对来说比较短缺,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较深,所以说,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与市场经济存在着一定不适应的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基于此,我国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充分了解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所面临的问题,企业与政府要加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加强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加强我国企业的综合实力。

二、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与防范

(一)内部审计的固有风险与防范

内部审计的固有风险是受到企业的内部因素与外在的环境所影响,不考虑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以及企业的总账、日记账、明细账以及财务报表发生错误的情况。在进行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企业的不同经济因素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也不同。对于固定风险的防范,企业应该做到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控制力度,保证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理性,防止在信息化环境下相关数据的丢失与滥用,增加内部审计工作的可操作性,减少错误的产生。

(二)内部审计的控制风险与防范

内部审计的控制风险主要是指被审计单位存在会计报表错报或者是漏报的情况,而且该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及时的发展错误与改正错误。内部审计的控制风险独立于审计的工作过程中,虽然注册会计师能够估算出控制风险的水平,但是也无法做到降低或者是防范控制风险的发生。对于控制风险的防范,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应该做到提高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工作的质量,完善计算机网络的软件与硬件设施,避免计算机网络的软件或者是硬件中出现问题,还可以与相关银行之间进行网络连接,保持相关数据的一致性。

(三)内部审计的检查风险与防范

内部审计的检查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检查的时候没有发现会计报表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而且这种错报会影响到其他工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注册会计师进行相关工作检查时都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有些数据缺乏真实性与准确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内部审计的检查风险。对于检查风险的防范,相关企业在接受注册会计师检查时尽量把文件都改为统一的格式,方便审计工作人员的检查,还可以针对不同情况设计一个检查的程序,降低内部审计的检查风险。

三、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为家族式企业或者是私营企业,企业的重大决策基本上都是由唯一的管理者来决定的,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是由管理者来设置与领导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其依赖性较大,缺乏独立性,这就会导致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收效甚微。内部审计的工作在中小企业中受领导者的干扰较多,使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常常会倾向于利益需求的一方,导致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无法独立客观的对企业财务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另外,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一方面要服从国家相关审计部门的领导,另一方面还要服务于本企业的领导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在中小企业逐渐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也失去了合理性,很多内部审计的机构都是由企业领导人直接干预,还有中小企业虽然设计的内部审计的机构,但是实际上这个机构只是一个空壳,没有在岗工作的员工,使内部审计的地位一落千丈,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也就无法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对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解较浅

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受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影响较深,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都是比较少的。现阶段,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内部审计工作与信息化环境达到了一定的融合,但是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一味的认为计算机网络能够精准的解决一切问题,而忽视了内部审计对经营管理的作用,只是使其作用在检查中小企业内部经济的层面上,而且还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除此之外,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文化水平较低,容易将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混淆,有的管理者甚至不设置审计机构,即使设置了内部审计的机构,但是相关的工作员工对内部审计的工作不是非常了解,或者是存在错误的理解,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经营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对待审计工作较为消极,导致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工作员工素质较低

到目前为止,我国出台了不少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这些法律法规的作用不够明显。所以说,我国缺乏一套具有指引作用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来完善内部审计的工作。我国内部审计的准则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比较落后的,并且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缺乏规范化与合理化。另外,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能够规范利用计算机完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员工较少,而且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由于中小企业员工有限,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都是由会计部门客串的,这些人既做会计工作,又完成审计的工作,两者之间关联紧密,使其在内部审计的工作中很难发现问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速度。

四、解决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在信息化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也给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了使中小企业能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解决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针对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现阶段,提高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能够充分的发挥内部审计在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状况中的作用,帮助中小企业不断发展与进步。要想提高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就要完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情况,每个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是领导人应该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需要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放弃直接领导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利,使内部审计工作能够突破限制,能够给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是领导人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增加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要始终坚持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原则,能够有效的改变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还有利于完善企业其他部门的管理体制,提高中小企业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速度。

(二)加强对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解

中小企业的领导人对内部审计的理解大多数取决于内部审计工作,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经营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现阶段能够充分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者少之又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加强对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解首先要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解程度,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多加宣传与审计相关的准则、文献等。让管理者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等。其次,在宣传的同时也要利用国际上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先进技术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与地位。最后,只有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与工作者加强对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解,才能够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才能够保障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使中小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三)完善审计法律法规,提高审计工作员工的素质

解决信息化环境下存在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还要完善相关的审计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员工的素质,使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成果得到扩大。我国应该建立一套与中小企业相关的内部审计准则,加强准则的操作性与指导性。另外,我国中小企业也应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与内部审计工作相匹配的制度,约束内部审计工作员工的行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使得原有的员工结构无法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然而在掌握财务与审计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够,需要内部审计的工作者不断的了解信息化的发展。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网络,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准确无误的进行内部审计的工作。而且中小企业管理者还要对内部审计的工作员工定期培训,在保持熟练的专业技巧的基础上,学习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促进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内部审计的不断进步,实现企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陈金宏.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5(32):40-41

[2]乔豆.浅析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6(2):122

[3]夏商宁,马云平.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5):84-85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9

在多方面分析了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对如何应对企业出现的突发事件,防范企业风险,进行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风险管理;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经济迅猛壮大,面对发展迅速的市场和多变的经济因素,现代企业管理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此一来,企业应该利用内部审计这一,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优势,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合理的预知和分析,参与到风险管理当中,正确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于风险管理所产生的重大作用。这也是内部审计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内部审计才能与时俱进,把握主动,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其在新的形势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1、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简介

1.1内部审计基本概念

我国审计署在2003年4月颁发的4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定义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对本单位的财政收入、支出和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的行为,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1.2企业风险管理的涵义

企业的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在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之上,采取各样的科学有效的手段,对各类风险进行的预防、识别、控制以及处理,利用最低的成本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和稳定的一种理财活动。它包括八个风险管理要素:内控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由此看出企业的风险管理师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由企业的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并广泛引用于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2、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

2.1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长期的发展,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下,要站稳自己的脚跟。企业不但需要预测和预防各种经济风险所造成的威胁和损失,而且还需要对各种突发性的经济风险进行预防,如金融风险、市场风险、投融资风险等。企业应该对各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预测,并对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拯救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企业的损失,让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接受考验,最终得到发展壮大。

2.2风险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巨大的作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可能会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只有积极对企业风险进行了预防和减少损失的措施,进而进行开拓创新,才能真正为企业谋得发展的出路,如果只是一味回避风险,不但会造成企业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将失去各种机遇,最终失去企业生存的机会。这是因为风险和机遇总是并而存在的。企业在寻求机遇和发展的同时就免不了风险的到来。所以必须要重视企业管理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能够稳步前进。

2.3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对整个国际经济市场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同时它于国家经济的经济强大或者弱小是息息相关的,而企业的成败也将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纵观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从深层次的原因来讲,依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承担的各种风险,如债务风险、政策性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因此,要使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步入正轨,只有正确认识风险管理。

3、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3.1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审计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等,有效的开展企业风险管理,这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的生存和发展。

3.2 内部审计在防范企业风险中具有直接作用

随着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外部环境中各种复杂因素对发展现代企业都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除此之外,当前我国许多企业依旧是粗放型的发展和经营模式,没有在国家的法律要求之下进行资金和财务的运作。由于当前企业发展加快了国际化进程接轨的步伐,这些因素必将加大企业发展的风险。怎样才能保证企业在这些复杂因素下得以发展和壮大,风险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而实现内部审计在对风险管理的作用则体现在:一是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正规性和合法性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停止背离法规监管措施的薪给,充分保障各项活动能够在法律的允许范围之内进行,从而降低业务经营的风险。二是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盒管理制度,以及各种章程进行评价,寻找到不合理的地方,从而预防控制制度产生的风险。三是对财务进行日常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财务风险。

3.3内部审计在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上具有辅助作用

随着诸多国外资本的注入,我国的大、中、小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壮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是比不可少的战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机构对企业内部各项机制的控制具有推动作用,它通过日常的监管找到弊端,发现企业在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披露风险较大的关键控制点,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让企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遵循、自我积累。最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当前,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方式是通过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分支机构全面审计、经济活动全过程审计等,找到企业在管理上的问题和错误,并与被审计者共同探讨出所可能出现的影响。充分利用管理的作用,找出一个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使用方式,以经营管理员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完成其自身的责任,为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做出贡献。

结束语: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提升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能力成已经成为内部升级工作发展的重点,要充分重视风险管理的作用,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3年4月

[2]长沙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课题组 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05-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