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14 16:48:57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微课”体系;翻转课堂;科学性

一、微课概念的阐述

1.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教学发展的主要标志,“微课”是学术界主要的专业术语,也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但是目前对于“微课”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看,“微课”就是“小课”。一些专业的学者将“微课”定义成:微课就是根据教育内容和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教师的教学视频为主要的载体,用以记录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某个教学重点和知识点,由此展开教与学的各种活动,实现精彩教学与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

2.慕课

“慕课”就是指大规模开放高等教师的网络课程,简称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 )。这个理论可以追溯到2007年,起源于开放式教学,在这种教育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发展到当今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发展成免费向学生开放的教学视频,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归功于网络的高度发展和发达。在网络条件下,学生通过注册和登录的方式进入网络公共空间学习免费的教学视频。

3.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区别于传统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教课,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业。而翻转课堂就是传统教学课堂的一个翻转,学生的学习时间主要是在课下完成知识的预习和掌握,课堂已经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和学习的地方,师生之间共同学习、探讨、答疑以及熟练地运用和掌握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避免一些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而且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二、微课应用理论基础

1.TRACK理论

它是微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也可以称之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学者率先提出的,教师的主要必备教学能力包含三部分内容:首先是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技术知识,这三种能力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融和补充的,最佳的理想状态就是将三者紧密融合和综合,这就是典型的TRACK理论内容。

2.肯定主义理论

该理论主要是将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更是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导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对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的改善。微课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都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的设计,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进行微课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包括视频和音频的内容设计,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都包含在“微课”的课堂内容中,实现整体内容的整合和集中。学生也可以在“微课”的过程中享受视频带来的乐趣。

三、微课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1.科学性:前提作用

科学性是指“微课”本身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即包括知识的传授要科学化,不能违背科学性,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历史学作为一项人文科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更要让学生从历史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哲理和人生价值,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和人生方向。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发展的历程,从中汲取历史教训,继承国家的精神文化遗产,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文明,通过历史的学习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2.学科性:基础作用

“微课”这种教学形式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术。所以,微课能否起到一定的作用和教学效果主要在于要融合教学知识,各种教学方式都注重传授知识,学科性是教学方式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没有学科知识的教学方式都是毫无意义的。在历史“微课”教学课程中,要将历史知识充分融入教学方式中,将学科的重要知识和重点融入教学中,才能发挥其学科性。

科学进步带来的是经济发展,教学水平的大幅提高,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都加大了对教学方式的重视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和素质的培养。当前的教育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微课”这种方式将有利于历史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朱翠平.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5.

[2]郑小军.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2):61-66,97.

[3]尹蕾.曲靖市民族中学特色校本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构建[D].山东大学,2015.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微型课程教师教育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在教师教育政策、认可标准、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变革,我国教师教育也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其中,综合性大学承担教师培养任务是教师教育转型的一种重要体制,使得我国教师教育在招生对象、培养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满足了高层次教师培养的需要。

然而,与此同时,师范院校的合并、更名与调整也带来一些问题。如综合性大学师范性弱化、实践课程弱化,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专业学习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学者分析了国外教师专业发展观念的变化——从实体思维范式逐渐转变为实践思维范式。这种转变包括:在教师发展目标上,从关注客观知识转向重视教师的实践智慧;在教师发展内容上,从纯粹理性到关注教师的情感之维;在教师发展资源上,从外部资源到重视教师的个人生活;在教师的发展场所上,从忽视到关注教师的工作现场。2008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的全国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上,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建构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论”。本文旨在探索转型期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倡导微型课程,增强师范生学习的实践性、研究性、反思性,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职前学习的变革。

微型课程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有学科视角和信息技术视角两种理解。另一种界定是,微型课程又称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专题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既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又可以及时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既有主题又能体现学科课程的特点。它不是根据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逻辑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以及主体社会活动的经验、教师能力、社会发展的现状需求来编订的,也称为专题。

从学时角度看,我国教育学家将小于30学时的课程称为微型课程。以大学课程的学分来看,可以将l学分(相当于18学时左右)或低于1学分的课程作为微型课程。本文所指教师教育微型课程,是为满足师范生学习需要,在教师教育课程领域内,以相对独立的主题整合起来并通过小学时实施的课程组织形式。

一、教师教育微型课程开发构想

(一)从课程功能的全面性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还难以直面师范生完整能力的培养,微型课程能弥补新任教师能力所需

我国开放教师培养时间短,综合性大学现有培养机制中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割裂比较明显,对基础教育现状研究不够,对当今师资要求较少关注,因而新任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初期的不适应甚至困难。研究表明,新任教师在满足了相应的学历层次和知识基础之后,最为需要的是实践性知识。而实践性知识更多集中在教育实践微观层面,如课堂教学策略与技术、课程资源开发、班级管理、师生沟通等方面。可以说,新任教师面临的主要困难能够反映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不足。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原因是,与独立的高等师范院校相比,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计划、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师范生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全程培养,再加上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课程内容与实施形式单一,学生缺少反思与研究,从而导致实践性知识形成困难。

钟启泉教授曾提出建构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原则:“建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目标、确定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标准、形成以实践为取向的开放的课程结构”。即将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提出“教师工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教师在解决实践问题和反思个人经验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以及“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与职后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开放性、生成性,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等主张。这些都为教师教育微型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观念基础。因此,教师教育微型课程的开发理应体现当前师范生学习所需,甚至短时成效。其重点是关注当前中小学师资的质量需求,也可以理解为师范生从业初期相对缺失的教育教学能力表现需求。

(二)从课程结构与内容上看,微型课程是在一般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基础上的补充和延伸,必须密切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内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改革

多见于独立的高师院校,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也完全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教师教育微型课程旨在以小单元学习领域将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连接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中突显实践,又能在实践过程中增加反思与研究的时间,这样多次循环,不断在增加经验的同时反省经验、改造经验,从而更好地获得教育理论与教育专业技能,达到初期的教师专业成长。开发这些课程,不是增加教师教育课程的课时总量,而是适当调整课程结构、补充课程内容,依据师范生需要和社会现实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化解小课时,拓展和深化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学习的连续性,切实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体育课程;微课;应用

当前,高校体育微课建设,拓宽了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方式与渠道,丰富了学习内容,开阔了体育运动视野,对体育项目的技、战术教学更具象深入。微课内容在网上免费向公众开放,实现各学科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面向更广泛的受众,使更多的学生能方便快捷地参与优质的体育项目技、战术视频教程的学习,进而推广了体育文化,提高了学习效果。然而,微课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现代移动互联的网络环境下,体育微课应顺应“云教育时代”的网络学习特征,以更好地实现创新与发展。

1体育课程建设的背景与问题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落实课程培养目标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从前人研究基础上,从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历史发展来看,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创新型高等教育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回顾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20多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课程设置日趋合理,课程内容丰富多样,课程评价科学化、过程性评价,课程结构开放式发展,学生的地位逐渐的突出,受到重视但同时,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缺乏学科性、系统性,备课制度缺乏全面论证,教研室内部管理缺乏配套措施,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但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等设备的普及,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信自、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越来越频繁,微课作为一种碎片化、社会化、个性化学习资源,能够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并能够重复学习和实验,建设体育教育课程的精品资源,为全国的学习者共享优质资源。

2微课的特点

2.1教学主题突出,目标明确

微课主要是针对或围绕教学任务中的某一个知识点(疑点、重点、难点)进行剖析,或者是一个小故事、一个小问题引发的讲解点,以前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在教学的内容上显得繁琐众多,微课恰恰细化了这些目标,使得目标更加明确,教学的主题更加突出。

2.2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小

微课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0min以内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有限,一节课的集中注意力大概在15min左右,一节微课的时间刚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构建有效的学习系统。正因为微课的时间短,制作成视频一般也不超过几十兆,随着网络的普及的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只要有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都随时在线播放或者保存在设备上随时观看学习,使用也相当方便。

3微课类型与特征

微课用途广泛,可以是导入类、理解类、拓展类、巩固类供课上使用,也可以制作为实验类和讨论类的,供学生课下使用。无论是什么类型,都是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的小环境,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微课与微学习、微型课程在学习理念上有相同之处,微课只是在微学习、微型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微型学习产生于碎片化、社会化与草根化的媒介技术与内容的背景,大多依靠移动设备,传播短小松散的学习内容。微课程是一种独立的、集中主题的学习资源,形式短小精悍,用于非正式学习环境,学习者处于边缘性投入的注意状态,所以需要精心设计和引导学习者有效利用学习资源。

4体育教学视频(微课)的开发创作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4.1任务分析

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知识点、分析学习者特征,设计如何精彩、精炼、清晰地讲解内容,提供标准、规范的示范技g动作,一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体现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经验证明,好的微课是经过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制作完成的。没有视频脚本制作的微课,必定不会有清晰的条理和精彩的课程情节。微课拍摄、录制前的准备工作如果没有做好,微课的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4.2微课视频的拍摄或录制

可用免费的录屏软件加几何画板、PPT等录制教学过程,然后进行仔细的视频编辑,或用摄像机、相机、手机等设备拍摄教学过程并确定视频格式,保证学习者能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流畅收看。

4.3检查微课

了解讲课逻辑是否清晰、规范、无错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的技巧是否合理,是否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吸引学生,播放是否方便流畅,视觉传达是否简洁、鲜明、印象深刻。

5结语

微课所具有的针对性强,对单个知识点的讲解透彻,利于移动终端观看、下载,及交互性强、时间短等特点,解决了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及精品课程视频不便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流畅播放和下载的现实问题,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同时,帮助教师拓宽教学视野,提升了教学能力,展示了教学风采,推动了精品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微课 教学 开放大学 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b)-0231-02

Microlecture a new teaching form of Open University

Li Wenjian

(Wuxi Open University,Wuxi Jiangsu,214011,China)

Abstract:Now the microlecture is expanding in school.The microlecture is a new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thod. The Open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felong education. The microlecture can be fully characterized by the study of the Open University. The microlecture help Open University’s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The microlectu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Open University. This is a new educational model This will bring a new teaching experience.

Key Words:Microlecture;teaching;Open University;Experience

教育工作者应该记得,在上世纪提出的教育现代化的标准中有一条是三机一幕,即录音机、电视机、光学投影机和投影幕布进入教室,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三机一幕又有了新的定义,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液晶投影仪和投影幕布取代了老的三机一幕,到现在三网的融合走向了电脑屏、电视屏、手机屏的融合。这是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变革,“微课”就是时展的产物。

1 论述

1.1 微课的定义

“微课”的前身有慕课、微格教学……,“微课”是这几年出现的。“微课”很多专家、学者、教育部门都有自己的定义,综合起来。一般现在有三种定义[2]:(1)微课是一种教学规频资源(类似英文的Micro-lecture);(2)微课是以微规频为中心的资源包,构成微课程(Micro-lesson或Mini-course);(3)微课是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相当于Microteaching)。经过比较认可的是:微课是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新型授课形式。它是教师利用较短的时间,对授课的内容精心设计,用视频的方式录制下来,供大家学习之用,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符合当代人的学习特性。

1.2 微课的特点

我们在微课的理论学习和制作中,发现微课的特点有很多,概括起来与它的名字一样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微”;第二是“课”。

微,即小。在教学内容的层面上,微课的内容要比常规的课堂教学要少很多,而且教学内容围绕的知识点少而精,突出教学重点、帮学生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在技术层面上,微课短小精悍。微课要求时间较短,一般,一节微课的时间在6 min左右,最多也不宜超过15 min,微课生成的媒体文件,大体都在百兆以下,极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学习者利用短暂的时间,在手机等微平台终端上进行学习的机会。

课,即课程。既然是一门课程,它必须满足课程的一些必备条件。首先,要内容、主题突出,让大家一看就知道知道这门课的授课内容。其次,一节微课同样要突出重点、难点。强化重点,解决难点,使我们课程的第一要务。最后,一个优秀的微课有导入、有总结、有师生的交互,甚至反馈,极大的满足学生的探知欲望。

1.3 微课与开放大学相结合

微课与开放大学相结合,教学优势得到互补,教学功能更加强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微课与开放教学相结合,这是历史赋予开放大学的使命。2012年7月,我国宣布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各地开放开学也纷纷成立[2]。开放大学旨在整合了原广播电视大学的各类资源上,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间的矛盾,构建了终身学习“立交桥”。开放大学涉及到非全日制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贯彻了终生教育的全过程。开放学员完全可以足不出户,用现代教育的手段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给微课也创建了一个施展身手的舞台,我们把一门学科划分成许多知识点,利用“微课”把这一个个知识点都教会大家,再组织统一考试,拿证,拿文凭。这也符合现代年轻人,微课每个知识点十多分钟的高节奏学习特点,学员完全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灯便携式教学终端真正做到处处学,时时学的教学环境。

第二,微课与开放教学相结合,这是历史赋予开放大学的机遇。通过开放大学经过3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手段已经退出了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化媒体,进入了我们教育殿堂。各个学校纷纷以计算机为硬件平台,以计算机网络为通讯平台,搭建门户网站、教学网站、资源网站并建立了各种的云端网站和资源,让广大受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下接受教育。QQ聊天工具、微博、微信,成为有益的补充。微课在这当中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资源,通过云端、通过网站、QQ微博、微信传递给大家,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积极地改善现有的传统媒体,让它更能为我们的学员服务。

第三,微课与开放教学相结合,使得开放大学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高度融合。开放大学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有自己的技术机构,对制作微课等视频资源的制作有雄厚的经验技术和设备保障。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视频教学的载体,精心组织出符合现代人学习规律的教学作品,以达成教学目的。微课制作人,把这第一手资料,进行了高清晰度的微课制作,形成了一堂堂喜闻乐见的微课。开放大学有人员,有设备制作出更加精彩的微课。“5 min课程网”上一个个精彩的微课就是很好的证明。

第四,微课与开放教学相结合,是开放大学在中国远程教育中的全新探索。微课、微信、微博……都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在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合一之后,社会越来越走向智能化。现在,公交车站,地铁上都会看到很多人都在聊QQ、玩微博、玩微信。而我们的微课作品大多是MP4格式的,容量体积非常小,非常适合在网络上的快速传输,微课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开放大学开发的微课完全可以在大家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智能终端展露手脚,让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开放大学的学历和非学历的学习。

第五,微课与开放教育相结合,也是广大开放大学学员的要求。开放大学的学员并不都是全日制的学生,开放学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每个人时间都很宝贵的今天,微课完全满足了开放学员的学习需求。大家完全利用乘车、等车等碎片的时间进行微课的几分钟的短暂学习学习。达到了人人可学,处处可学的一个理想化的教育环境。

2 结论和现状

微课的开展在我国可以说是轰轰烈烈,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微课教学。高校的微课比赛已经进入了第3届,开放大学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得奖,由国家开放大学的牵头承担“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项目中,现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专题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媒体资源24万多个,涉及的课程25 900多门。由国家开放大学建立的5 min课程网分生活休闲、文化艺术、历史文化等多个栏目,而且专门开发了基于Android、iOS的手机、平板的客户端,供大家更方便地通过进行学习。微课在开放大学的推广和使用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要更加注重微课的推广和使用,让它们不要流于形式,切实地为我们广大的开放的学员服务,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结语

微课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符合现代社会,当代人的学习特点。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让我们的微课被更多人的认识和接受,为开放大学的教学服务,为我们的终身教育服务,创造出一片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刘万辉.微课开发制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1(7):5

[3]郭秀芳.微课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高教学刊,2015(1):65.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微博:知识管理;课堂社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6—0088—05

一 研究现状分析

知识管理最早发生在企业活动中,国内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己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教育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知识管理的衍生。学者黎加厚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角度认为,教育知识管理是研究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造新知识的活动规律,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学与知识管理联系密切,一些学者从教育技术视角探索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应用,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研究主题主要涉及知识管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知识管理与网络学习、知识管理工具与平台研究、知识管理与教育资源建设。相关研究多为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来提供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新思维、新解决方案。典型的如王悦,宋晓梅提出以知识链(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知识发现、知识传播和共享、知识使用和更新)为框架对远程教育中的知识管理进行分析,并构建新的知识链模型。吴长城等以教育大发现学习社区为案例探讨知识管理实践模型及应用策略。甘永成以知识管理和e-Learning相结合视角研究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与集体智慧。从2005年开始知识管理工具研究,涉及“知识地图”、Blog、Wild、BBS、SNS、RSS、社会标签等开发利用。如利用Blog、SNS、Wiki开展教师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王芙蓉引入Web2.0新技术和业务模式来设计实现教育知识管理系统。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1)如何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对知识或信息有效获取、组织、共享和创新?如何适应移动性、碎片化的现状是教育知识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

(2)忽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及系统化,由个人与组织(集体)的隐性知识所构成的隐性知识资源,对于知识应用和创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应该引起教育知识管理的重视。

(3)能否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及二者的共享与创新,是知识管理发挥最佳效能的标志,也是教育知识管理的核心。相关理论研究丰富但实践层面缺乏。

(4)对“人”的作用重视不够。知识管理的三个重要元素中:人、技术、过程,最核心要素是人。教师和学生应当成为教育知识管理研究的核心,目前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较多。

微博近几年迅速兴起,相比较博客、播客、WiKi等Web2.0应用,微博最大的特性在于信息的快速生成以及由此构筑的人际网络互动,其表达信息的即时性、开放性更适合人们日常表达的网络应用方式,对于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有着天然的实践优势。但目前微博在国内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非常少,仅有郭力维一对微博社区知识交流与传播的研究;曾睿等分析了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模型。

如何将微博有效应用于教育知识管理中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本文在文献调研基础上,主要回答两个关键问题: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教师教学是教育领域知识产出的关键环节,微博如何在这个具体应用层面更好实践教育知识管理?

二 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理论,其指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知识转化过程包括: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知识管理是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知识创新处在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境中来实现和完成”。知识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技术支撑,本文以SECI模型为指导,分析微博的技术特性在教育知识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应用优势。

1 知识获取:泛在环境中的信息快速汇聚与重组

微博最大的特性在于信息的快速生成。微博以140个左右字符及多媒体呈现的微内容信息,且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客户端和外部API接口等多渠道更新个人信息。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使微博用户在泛在环境中快速获取信息。

微博通过关注、转发、搜索、评论、回复、收藏、私信等方式实现了信息重组。通过绑定不同的信息共享平台账号,包括多个微博账号、SNS账号、IM账号、电子邮件等,实现信息同步更新。通过添加好友关注,能同步获取关注者的最新信息。通过绑定第三方聚合工具,如RSS,实现内容订阅更新。通过搜索机制,如新浪网的“微博搜索”,可以检索新浪微博的完整数据库,获取大量信息。使用TAG标签搜索,通过输入相应的标签名,可查找相应的微博记录或贴有相应标签的人。通过推荐机制,拥有相同TAG标签的用户会被系统自动聚集,并在搜索时被自动推荐,还可通过对微博条目被转发次数、受评次数、留言内容等来实现信息推荐机制。

虽然微博生成了大量碎片化、非结构性信息,但大量信息是以某一知识内容或某一话题为核心快速汇聚,其蕴含了集体智慧。微博的信息聚合与重组实现知识分类、显性知识的显性化、集体智慧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2 知识生产:多渠道隐性知识显性化

知识生产关键要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及社会化。组织内部的多数知识,是以隐性的状态存在。隐性知识集中存储于组织成员的头脑中,是组织成员所具有的独特经验,因此难以传播,需要借助交流、互动、观察等方式实现知识转化的社会化。微博是以话题聚合信息的社群化传播,并能快速聚合多种形式的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不仅是短文本,也可实现长文本交互及微盘存储。这解决了教育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瓶颈。微博所提供的知识内容多形态表现的功能,使学习者可以利用微博作为学习笔记,利用图片功能图片日记,或输入链接,直接发送视频,并可点击观看和收听。

3 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人际社会网络的主题知识共享

微博是以个体和群组讨论的方式围绕某一主题的传播与交流,并且知识内容表达更精练简洁。通过比较稳定的“关注一被关注”关系,微博主与自己的粉丝、粉丝和粉丝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密切的人际社交互动关系,极有利于在信息交流与共享中达成群体共识。微博是以微群和话题聚合为核心的互动方式。话题聚合是围绕某一主题的言论内容的聚集区,而微群是某一类用户对同一主题感兴趣的聚集区。微群需要用户向群主申请加入,才能在群内发表知识言论。微群使群成员更集中关注某一主题而深入探讨某些知识言论,可对群内成员知识言论进行转发、回复、评论、分享,或将同样知识言论转发至多个微群。如此使知识交流更便捷、更有效,极利于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而基于微博的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状态和开放性能有效汇聚各方专业人士和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协作和知识建构,能够达到群体智慧升华和知识创新。

4 知识网络:微博功能拓展

微博是以个体知识为核心向四周发散交流传播的互动过程,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人发挥了核心作用。通过微博关注机制可实现人与人和人与资源的关注链接,有利于构建分布式知识网络。但微博社互中生成了大量碎片化信息,这些隐性知识在显性化过程中需要有效组织。微博提供开放的API允许第三方软件的介入,目前已有很多工具介入微博应用,虽然不能有效实施知识管理,但可以针对知识管理开展功能拓展。如可视化技术支撑的微博话题或热词类聚、微博用户使用兴趣挖掘建模以实现个性化信息推荐、微博话题分类与导航、微群的主题类聚、基于微博数据库的知识图谱,从而实现对碎片化信息的有效管理,促进知识网络的构建。

三 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教师教学是教育知识产出的关键,教师教学过程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如何提高教学专业水平。本文探讨微博如何与这两个关键环节有效整合,从而提升教育知识管理水平。

1 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管理:促进学生课程学习的知识转化

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管理应实现对课堂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师生缺乏在课堂以外的交流互动,比较注重学生显性知识的获取与系统化,忽视了隐性知识的学习。而微博与课堂教学整合有利于组建一个跨越教室内外的课堂社区,从而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构建适合课堂交流的知识分享机制,实现对课堂教学隐性知识的管理。

课堂教学中隐性知识获取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元化互动、探究及深度讨论,并经过显性化、组合和内化三个阶段。通过探究和讨论等知识共享形式,学生头脑中隐性知识逐步显现化。但显性化的最初状态是零碎的、非结构化的,需要学生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这就完成了组合的过程,组合也实现了学生个体知识转化为团队知识。内化是团队知识经过组合过程,新创造的显性知识可以在组织成员间传播,又转化为课堂中其他学生的隐性知识。微博应用于课堂教学知识管理的流程如图1所示。

(1)课前或课后提示导学

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利用微博在课前教学通告,课后这堂课的重点、难点、下一次课会涉及的知识点,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尤其是要求学生课前获取必要资源并上传到微博,在课堂中评价学生微博资源并进行鼓励,有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取。

(2)有效的师生沟通及答疑解惑,开展对隐藏在学生解决问题中的隐性知识的评价

微博与即时聊天工具的有效结合,如腾讯公司在QQ工具中嵌入腾讯微博,通过即时聊天工具,用户随时分享微博动态并即时回复、评论、转发知识信息。如新浪微博在微群中植入聊天室,在线群成员都可以进入聊天室,参与实时互动交流。如此微博可成为一种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教师通过微博能及时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并要求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技巧、方法、经验和体会上传到微博中共享,从而加大了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中的隐性知识的挖掘和评价。

(3)教师合理组织主题讨论,实施生成性课程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知识转化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预先规定好的教学流程传授知识,而微博的应用有利于教师从预设式向生成式教学转变。如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课程教学进度,主题讨论,通过微博短信提醒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基于主题(或问题)进行关注、评论、回复、收藏。在这种互动中,学生是处于积极状态,教学中相关问题的争论焦点、思想碰撞的火花、学生个别化的瞬间灵感,借助各种终端即时反馈到微博中,而教师可顺势将这一生成性过程逐步引导到课堂探究中。另外,可利用微博分组开展课程专题研究和实践,各组组长在课堂上汇报交流,教师全程参与小组活动交流,并通过微博给学生提供导航、资源等帮助。

(4)开展多元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反思

良好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极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组合与内化,是知识管理的必要环节。微博记录了学生参与课堂社区交流的全过程。记录可按两种方式进行整理,一是按照时间顺序,二是按照活动主题或项目。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课程成长记录发起形成性评价活动。微博采用跟帖式评论的交流模式,参与评论的学生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评论,也可以对已有评论进行回复,还可以对评论性言论进行再评论,从而形成了以学生成长记录为核心的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利用微博平台开放性,可要求家长关注学生微博并参与评价。

教师可发起微活动、微投票,展示学习作品,学生投票并跟帖互评,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教师也可通过私信,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交流,对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真诚鼓励和中肯评价,对于课堂社区中潜水者督促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教师可结合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将学生参与课堂社区的成长记录纳入课程考核的总结性评价范畴。对学生微博行为的评价蕴含了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多层面评价,但评价标准要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过程的具体需要制定。

(5)课堂内外的链接及资源的管理,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微博现有功能还不能有效实施知识呈现与管理。可利于可视化技术聚合微博社区中的主题词或讨论的热词,如专业教育微博系统cirip.ro的标签云工具,从而构建课堂知识图谱。利用微博开放的API功能,与博客、播客、专题论坛及网络课程等知识共享平台进行绑定。学生利用手机微博实时传送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资源,从而扩展课堂内外的知识链接。由助教管理课堂社区各类资源,制定资源评价机制,减少信息垃圾,从而实现社区中师生共享的大量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6)课堂教学中知识管理顺利开展,必须有良好的运行机制

教师的作用极为重要,教师对主题设定、积极性和对新技术的应用关系到课堂社区的成败。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监督学生微博行为。推选助教辅助课堂社区管理,并注重发挥社群中紧密互动学生的带动作用。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根据课程学科性质、不同教学内容等灵活采取相应教学策略,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2 教师个人与教师组织知识管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知识管理关键是隐性知识的管理。教师教学经验、教学体会等大量实践性知识是以隐性知识状态存储于教师个人头脑中,难以传播共享,需要提供及时记录、交流、研讨、反思的知识共享环境和配套的运行机制。微博可作为教学笔记和教学反思工具开展对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管理。基于微博构建知识交流平台,基于平台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开展教师组织隐性知识的管理。

(1)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课堂社区中的课程教学评价、教学笔记、教学反思工具

教师是一个反思性实践者,教师教学知识就是在反思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生成。而微博课堂社区为教师教学反思提供一个微环境。课堂社区中师生沟通促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真实想法和学习问题,也可开展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从而促进了教师教学反思并调整教学行为,改善教学效果,在反思与实践中促进了教师教学隐性知识转化。

教师的教学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有可能会遗忘。而微博与手机结合,以140左右字符及多媒体呈现的微内容信息,非常适合作为教学笔记,在课余时间教师随时记录教学灵感,教学问题,并可对之设置标签进行整理。教师通过微博关注专家、名师,拥有兴趣相投的同伴,从而构筑了教师个人的学习社会网络,来进行求证问题的解答,获取资源。教师随时查看、整理零散的教学记录和互动信息,促使教师经常化的进行教学反思。

(2)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开展教师组织的隐性知识管理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立足于教师群体,通过教师之间的专业经验等的分享与对话提升对教师群体的知识进行的管理。其充分利用了微博跨时空限制的主题知识共享机制,进行本校、外校教师及专家间的交流互动。如开展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对相关教学问题点评和指导、团队专业课题研究、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等,从而促进跨学科的知识经验交流、跨领域的课程设计和发展。图2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学习模式。

共同体合作平台构建策略:建议搭建专业微博平台,如借鉴企业级微博平台Yammer、Present.ly,在学校内搭建教师研修平台,也可搭建校际间的教师知识联盟平台。在平台管理上要具有以下关键功能;(1)进行教师认证、专家认证、甚至实名制(2)由专业人员管理平台,对信息进行监管。(3)群组可设置为私密组和公开组(开放、社会化)。(4)平台要有效支撑知识组织与快速分享。具体策略如:标签分类实现对信息和好友的个性化管理;微博与博客及专题论坛的绑定,通过一个微博管理多个博客(论坛),并可对多个博客(论坛)进行信息跟踪;知识挖掘与推荐机制;微博信息同步分享等。

共同体协作环境构建策略:强化专家型教师实践经验的扩散与共享,如通过平台认证推选专家构建微博社群,由学校组织某一学科的优秀教师参与微博社群,上传或记录自己相关教学技能和教学案例等。如此也可汇聚大量教师粉丝,通过互动交流、专家引领,新手教师共享专家教师的经验,加速其专业成长。学校推动定期的平台共享交流,邀请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育专家加入,由专家组建教学专题研究社群。

共同体共建资源构建策略:微博易生成大量碎片化教学信息,可借助“微刊”并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开展协同编辑资源。共建者通过微刊的编辑模板添加、协同编辑资源,并可进行评议、关注和推荐。对协同编辑完成的资源进行,形成版本标签。共建者可对版本修改、评议、关注、推荐。微刊中的资源一旦就同步在微博中共享。共建资源期间可产生多版本,由于具有版本标签,共建者可对新旧版本进行比较、评议,以便推选出被广泛接纳的最终版本。平台可认证推选“科学顾问”,其是教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由专家来评审最终版本。

教学知识库构建:专业微博平台使教师成为教学知识的使用者和建设者,并能快速汇聚大量资源。微博通过关注机制实现人与人和人与资源的关注链接,通过相近主题链接教师社群,相同标签(如TAG标签)链接教师社群和教学知识点,如此构成了分布式的知识网络。知识网络从技术上可构建结构化的知识链表数据库,这是一个动态的教学知识共享数据库,基于数据库的知识聚合与挖掘必然促进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知识共享深度,促进知识创新。

(3)教师知识管理需要有良性的配套运行机制

学校应培养教师运用微博进行教学记录和不断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文化建设的过程,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师组织文化环境,鼓励、促进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形成。要把基于微博平台的教师互动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方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管理需要教师以一种开放、接纳和发展的观念来对待,但教师知识共享的动机不强,可建立一种量化的报酬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的教师给予奖励,把个人在知识共享中的表现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泛在学习; 微课程; 特性;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2-69-03

Design and research of micro-lecture based on ubiquitous learning

Han Yujuan

(Zheji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0, China)

Abstract: Micro-lecture comes into being with the u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and its environment. Hence how to design the micro-lecture is a major question.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ying different types, it is designed from five angles: the situation of life, the short and appropriate micro-element, the close relation, the direct, vivid visualization and the pervasive, ubiquitous feature. The design is displayed by the cases.

Key words: ubiquitous learning; micro-le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design

0 引言

泛在学习理论是科技发展和教育变革所带来的新冲击和新理念,它提倡时时刻刻都可以学习,又被称为“无缝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可以在任何地方都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进行学习的5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 Anything)学习”[1],蕴含有“以人为本,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的本质特点。

移动设备使泛在学习成为未来研究重点[2],而微课程的出现是泛在学习理论和环境产物,微课程概念提出后,国内外微课程开发和建设被广泛注重和研究。2012年11月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3],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联合“凤凰微课”移动学习客户端。美国TED每年都会召集众多领域中杰出人物,将涵盖有科学、技术、文学和音乐等内容制作成十分钟左右视频,向大众分享技术、社会和人的思想等相关结论与研究成果。泛在学习的微课程,其设计最重要,值得研究。

1 微课程五大特点

国内外泛在学习研究相当广泛,分析其泛在学习有三大特点,即情境性、无缝性和微元性。所谓情境性,即指在吸引学生和实现生活情境中“无处不在的效果”,如英国环境森林项目(Ambient Wood Project)提供给学习者“陌生但快乐”的学习体验。所谓无缝性,指随着技术发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开发者开始注重“计算机环境的支持”,促进技术融入教育,人们随时随地学习并日益完善,如美国哈佛大学的“促进泛在学习的无线手持设备”项目。所谓微元性,指学习内容被化整为零,从而方便学习者间断学习,如杨献民和余胜泉提出的“学习元”概念。

基于泛在学习理论微课程的概念自提出即获得广泛关注。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定义“微课程是指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资源中心单从凯定义微课程为“5分钟课程是时长为5-15分钟的微型课程,它以视频为主,具有粒度小、内容精、终端载体多样化、应用方便灵活等特点。非常适合情景化、个性化和移动学习的需要。”分析微课程概念和已有资源,发现微课程集中表现为时间长度多为10分钟左右[4]、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内容短小、可视化和生活情境等,因此微课程具有如下五大特点:情境性、无缝性、微元性、关联性和可视化,如图1所示。相比较泛在学习的三个特点,微课程还凸显出另外两个特点,即可视化和关联性。所谓可视化,即微课程通常以视频形式呈现。所谓关联性,即微课程可以系列呈现,并且具有一个共同主题或元素进行关联。

[微课程][情境性][微元性][关联性][可视化][无缝性]

图1 微课程的五大特点

2 微课程建设思路与类型划分

2.1 微课程建设思路

“微课程”是泛在学习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微课程”势必更加凸显泛在学习的知识冲击和技术冲击。基于泛在学习理论和微课程的五个特点,微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思路为“双核心,双模式,多维度”。

所谓“双核心”即 “以学生需求和教师引导为核心”。学习内容建设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而知识只有在需求时传播效果才最好。所以微课程开发要以 “学生需求为核心”。但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教育并不能局限于“服务角色”只满足学生需求,还要担当起“引导角色”,体现“教师引导为核心”,引导学生了解知识动态,思考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沟通交流,有效促进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因此,微课程开发与建设首先需要思考“双核心”并进行设计。

所谓“双模式”即“课内与课外双地结合,现实与虚拟双境联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边融合”。泛在学习“情境性”和“无缝性”,说明学生的知识需求绝不仅仅拘于课堂和学历教育。双模式的资源建设有利于满足“学生需求”,促进“知识传播”。

所谓“多维度”,即微课程建设从多角度出发多维度建设,如讲解知识点时,可以分别从“理论”、“应用”或“研究动态”等多维度和多角度设计、建设微课程,可以选择课堂、讲座或纪录片等不同模式开发。

2.2 微课程类型划分

“双核心”说明微课程要满足学生个体需求,需要开发多维度微课程资源。从理论知识和应用拓展程度,可将微课程分为原理型微课程、实用型微课程和综合型微课程。原理型微课程偏重理论知识讲解,实用型微课程偏重生活中实际应用,综合型微课程则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均着重体现。无论哪一种类型微课程,首先要考虑微课程如何设计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实现“双核心,双模式,多维度”。

3 微课程设计与实例

以 “双核心”为根本,以“双模式”为着眼点,基于“情境性、无缝性、微元性、关联性和可视化”五大特点,微课程从“多维度”设计开发。为了更好地说明微课程设计,我们以开放大学专科专业的一门通识课“生活中的数学”[5]为蓝本,选取经典案例制作成“综合型微课程”,并说明该系列微课程设计理念。其中,该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微课程五大特点,而且展示无处不在的数学,满足学习者需求。

3.1 生活化的情境性

“数学与生活如何结合”或者说“数学有什么用”,往往是学习者提出最多的问题。为满足学生需求和解答该问题,直观呈现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元素和情境,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生活中的数学”微课程系列内容一共12讲,第一讲为导入环节,其他每讲围绕各个知识点展开,结合生活中实际情境和案例设计制作。如微课程中微视频“楼外楼与回文数”从场景“楼外楼”引入知识点“回文数”,并介绍回文数特点和如何制造回文数,最终回到生活场景寻找身边“回文数”,如门牌号码中的回文数。系列微课程设计充分展示和实现生活化的情境性,如图2。

[学生需求为中心][教师引导为核心][生活化的情境性]

图2 微课程的情境性

3.2 短小适用的微元性

微课程中每个微视频均保持在5到10分钟,短小适用,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充分展示微元性,有利于知识迁移,如图3。需要强调的是“微元性”,不仅仅是指视频短小,还包含“微知识点”,视频围绕一个知识点设计开发。如“六和塔与完全数”视频长度为8分50秒,微知识点为“完全数”。同时,针对微知识点展开相应的微概念、微理论、微拓展。微概念是“完全数”,微理论“目前找到的完全数都是以6和8结尾”,微拓展有完全数6的应用如“六艺”、“六六大顺”等。

[微课程][微时间:

5到10分钟][微知识点][微概念][微理论][微拓展]

图3 微课程的微元性

3.3 紧密相关的关联性

微课程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为微视频、微练习和微解答,如图4。三部分内容围绕同一微知识点展开。微视频围绕微知识点讲解,在生活化和情境化中向学习者展示相关内容,是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微练习拓宽展示;微练习,以相关知识点进行考查,是微视频的有效补充,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微解答为微练习的解答。在微课程建设过程中,这三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微课程“杭州特产与条形码”,该资源核心知识点是“条形码”即“整数条形码中的秘密”,微视频、微练习和微解答均围绕“条形码”介绍和展开。其中,微练习内容如下:

商品条形码由13位整数组成,数字的前三位代表国家,其中( )为我国代码。

A.690~695 B.000~019 C.030~039 D.060~139

[有效补充][有效补充][拓宽展示 核心内容][微课程][微视频] [微知识点

为中心][微练习][微解答]

图4 微课程的关联性

3.4 直观生动的可视化

所有微课程中,微视频有图片、视频和声音等资源,通过软件ppt、绘声绘影等制作而成,以mpeg4格式展示在网页上,让学习者直观、生动和可视地进行学习。在微视频播放过程中,向学习者提供多种选择的“播放视频码率”,有“流畅、高清、超清、自动”;“画面比例”也可自行选择,分别为“原始、4:3、16:9、铺满”。这不但适应网络播放情况,也满足学习者的可视化需求,直观生动的展示学习内容。如图5所示。

图5 直观生动的可视化

3.5 无处不在的无缝性

微课程设计开发,充分展示了“无缝性”这一重要特性。一方面,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学习环境无处不在。如我们身边数学元素“条形码”,应用了整数思想;“六和塔”蕴含完全数,关于 “条形码”和“六和塔”这两讲微课程充分展示无缝性。通过微课程学习,人们可以反思和发现身边的数学,比如“交通几何标志的秘密”,充分体现学习环境无处不在的“无缝性”。另外,学习工具的无缝性也不再拘泥于书本和电脑,手机成为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重要途径,利用微信创建移动学习,让学习者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实现无处不在的无缝性学习。

4 结束语

随着教育理念革新和技术发展,泛在学习模式和微课程能更好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而微课程开发必定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同时,为了确保微课程开发质量,微课程设计也必定会越来越被开发者重视,确保其开发和制作满足学习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微课程特点,给出具体案例分析和设计,为微课程开发提供一定的模板。

参考文献:

[1] 韩玉娟.泛在学习理论下高等数学网络学习资源优化探讨[J].计算机

时代,2013.9:56-58

[2] 刘军,邱勤,余胜泉等.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

2011年第11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J].开放教育研究,2011.6:8-19

[3] 陈智敏,吕巾娇等.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J].现代教

育技术,2014.8:20-27

[4] 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7

1.1微课程的定义

现在普遍热议的微课程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的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提出的。国外对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特殊教育、在线课程和微型课程著作方面。而国内对微课程的探索研究则由鄂尔多斯市李玉平教授首创,他认为:微课程创造了一种“5分钟学习”模式;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还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将微课程的概念进行了改造与完善,用微课程来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推广微课理念,促进互联网教学的发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已经举办了两届“中国微课大赛”,以推动全国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各学者对微课程的阐述,笔者的理解是:所谓微课程,是一种由一些软件制作而成,由文字、图像、讲解或音乐组成的,适应现代快节奏社会微型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精心设计的不长于10分钟的视频课程。

1.2微课程的特点

第一,播放时间短。相对于传统网络课程50分钟左右的视频时间,微课程要短得多,一般不超过10分钟/每节。这有利于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第二,内容精。微课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某个知识点或教学主题的学与教的活动。由于播放每节微课程的时间较短,决定了它的课程内容必须少而精。第三,便于传播和学习。微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传输的流媒体格式。学习者利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数字技术的普适性和现代学习的泛在性。第四,容量小。由于微课程播放时间短,存贮容量相对小,传输时间快,更适合数字时代的网络化个性学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中,大部分网络学习者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用于集中连续的学习,因此对网络资源学习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要求比较高,能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是他们所需要的。而微课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主题集中的微型学习资源,可在计算机或手持移动终端运行,正好可以满足学习者的这种学习需求。因此,作为网络教育机构,为了提高学员学习效果、提升教育质量,有必要将微课程引入网络教育的教学中,推广微课程教学改革,建设能满足学习者实际需求的网络教育资源。

2、网络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思路

2.1网络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2.1.1学习者中心原则

网络微课程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需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与内容,做到目标明确、主题集中,以供学习者集中精力学习;在制作微视频时可以配之动画、音乐、图像等,以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习者产生深刻的记忆。网络教育机构可以对原有的网络课程进行整改或重新设计,以获得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微课程资源。

2.1.2微型化原则

微型化原则指的是微课的设计要充分突出微型课程短而精的特点。大部分网络学员都是在职学习的成人,时间宝贵,因此微课程的设计要让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高效地学习。与传统网络课程相比,微课程要做到短小精悍,这样做的依据是:学习者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根据视觉驻留规律和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微课程最好控制在10分钟内,具体时间的长短应由不同的教学目标与需要确定。短而精的微课程,使得学习者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通讯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没有时间学习”将不再成为问题。

2.1.3完整性原则

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虽然短小,但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保证资源的高效,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和网络课程一样要内容结构完整。

2.1.4非统一性原则

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微课程,教学策略是不一样的,不应该以一种标准的格式来设计规划。比如语文类课程的设计可能需要较多的情境引入做铺垫,制作生动活泼、媒体表现形式多样的微课程较为适宜;而计算机类的课程在设计时,更多的是直接切入主题,教学过程更注重习题的讲解与练习,媒体表现形式相对比较单一。

2.2网络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流程

网络教育中微课程可以以类似于网络课程的形式呈现,其核心为集中阐述特定主题的微视频,并辅以相应的学习资源、在线交互以及评价等教学支持服务。在设计时,可以在遵循上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微课程的学习者是哪些群体,明确其学习需求;然后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接着选择合适的媒体和软件进行微课程的开发;完整的微课程的设计还应包括相应的其他教学支持资源。

3、网络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案例

3.1需求分析

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的学习对象大多数都属于成人。所以微课程设计在做需求分析时要考虑到成人的认知过程与个性特征。成人由于集中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对于连续长时间大而全的视频讲座的学习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再加上各种便携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能够得到适合碎片化、随时随地的微课程学习资源是他们所需要的。

3.2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3.2.1明确教学目标

将微课程引入到网络教育中,旨在能够开发出更加符合学习者无缝化、可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这是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具体到每节微课时,可以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微型化的原则为宗旨,首先要依照课程教学大纲,先从课程教学目标中分解出单元教学目标,再将单元教学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每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可形成一节微课程,然后对每一节微课程设计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由于每门课程按微课程进行设计时,细分的知识点很多,专门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会显得过于凌乱,所以在具体操作时,一个大的知识模块下集中列示该部分涉及到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具体每一个小知识点的目标由每节微课程视频里予以说明。本文以笔者在华东师大开放教育学院参与的整改后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进行微课程设计的说明。图2为函数部分一节微课程的进入画面,直接以文字和解说的形式给出了本节微课的教学目标,视频总用时7分钟,符合微型化原则。

3.2.2选择教学内容

明确了微课程的需求分析和教学目标后,就需要在非统一性原则下为每节微课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具体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确定内容。结合网络教育中网络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层次要求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任务和个性等,将某门课程的内容框架确定下来,相当于课程目录导航。若是对原有网络课程的整改,则可以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细分阶段。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整个教学内容也就是课程大纲的具体要求,如图3所示。第二,细化内容。结合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按照网络环境的需要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将学习内容细化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基本上每个知识点构成一节微课程。

3.3选择相应的媒体,进行微课程的开发

3.3.1根据微课程的学科特点和不同类别的知识特点

选择相应的媒体将选择好的微课程教学内容,可以以建构主义课程理论为依据,遵循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微课程的微型化设计原则,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教学目标,创设相关度较高的学习情境。在制作微课程时常用到下列素材:脚本旁白—用以确定课程主题,赋予课程内涵;图形动画—微课程内容的高效视觉呈现;音乐音效—调节微课程的氛围。因此,在选择媒体时,要以知识点为依据,综合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媒体进行动态或静态的组合,各种媒体的选择和整合方式要以学习内容的有效呈现为依据。微课程在开发时,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教学内容,所用到的媒体肯定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媒体选择上还要考虑目前网络技术及便携移动终端设备的环境和实现的条件。

3.3.2微课程的开发

基于网络教育中的微课程开发,和一般课堂辅的微课程也是不尽相同的。微课程的教学内容经过细分设计后,就可以借助一定的软件进行开发了。对于立足于网络教育机构的微课程,开发工具方面都比较完备,借助于原有网络课程的开发软件完全可以满足微课程的开发需要。除此之外,微课程常用到的开发工具还有PPT、Flash、绘声绘影、光影魔术手、格式工厂,还有字体库等,这些工具对基于电脑的开发比较好。虽然大多基于电脑开发的微课程在手机等便携设备上也可以运行,但近年来出现的基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微课程开发工具,如FlashLite、Lam、亘天炫彩等,更有它独特的优势。基于手机开发微课程将会是微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C语言程序设计》微课程的开发用到了dreamweaver、vegas等软件,部分截图如图4所示。

3.4其他教学支持

每个微课程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从整体来看,还应辅以其他教学支持服务,这也是微课程设计完整性原则的体现,否则单独的微课程视频很难发挥它的优势。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规章里要求:微课程资源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教学视频片段),还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教学设计)、“微课件”(教学课件)、“微习题”(练习测试题)、“微反思”(教学反思)等辅教与学内容。因为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与一般课堂中所用的微课程有所区别,“微”的内容太多,为防止学习资源太过零碎,故应有关相应的课件、练习题等可集中放在相应的章节知识模块里。教学支持服务应该包括课程导航、学习路径、大纲、练习、进度报告、论坛及相关的学习资源(见图5)。此外,微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网站支撑,这点网络教育机构原有的平台配置就可以满足,在此不再强调。图5微课程部分教学支持资源。

4、结论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育;微课程;必要性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今天,“微博”、“微信”、“微视频”风起云涌,随之而来的“微课程”也在教育领域中打上了“微时代”的标签。许多教师开始尝试制作微视频课程来增加常规课堂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体育课作为区别于文化课以身体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更需要运用多元化数字教学手段展现直观的动作技术教学。微课程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将微课程运用在体育教学中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1.体育微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1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微课程以视频播放的形式存在,教学展示更加形象、生动。体育教师的教学以讲解为主,示范为辅。示范动作时,动作在瞬间完成的情况下,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过程很难把握。如果能够将瞬时完成的动作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将动作难点与新技术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细节,从而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加深学生对整个动作的认识。例如,跳高教学中“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过程用多媒体以慢速连续播放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在讲解篮球比赛规则、裁判方法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分析,通过图片以及比赛视频的解说、回放、重播、慢放等操作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具体的理解知识。

1.2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条件得以实现。

体育教师把制作的微课程资源移入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产品载体中或上传到资源网站,使得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真正得以实现,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程视频提前预习老师下堂课的内容,掌握好技术动作关键后进行适当的练习。课堂中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和指导。对于实践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学生带着困惑可以自主进行再学习,相互之间可以在课后观看视频进一步交流讨论、反复强化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3 更好地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在体育常规教学中,学生常常因复杂的技术动作以及枯燥的学习环境而缺乏对体育知识学习的兴趣。微课程是教师根据教学难点、重点,或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通过各种图片、音乐盒视频等媒介展现的简短而精致的教学视频。在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动作技术、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音解说,它可以调动人们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视觉、听觉、想象……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极富吸引力。可以让他们以很高的兴趣去了解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文化修养,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

1.4 体育微课程的制作简而精,能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程的制作通常要求时长控制在5-15分钟的范围内,授课教师必须在短短的时间内把主讲内容讲解完毕。要求教师在微课程的授课内容上要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明了,富有感染力,教学效果明显,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掌握知识点。这不仅节省了课堂中维持纪律额时间,还避免了教师哎课堂上语言上重复嗦的问题,高效率的教学手段更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2.体育微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高

2.1体育微课程是现有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

体育微课程的所展现的直观性、补充性、演示性也为教学带来极大便利。教师在动作技术的教学中,要想达到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动作技术的教学要从各个示范面来进行示范,对于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是要反复的示范、纠正,从正面、背面、侧面以及镜面四个角度面带领练习。然而,仅靠一节课的练习不能达到完全掌握的理想效果。通过微课程的制作,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微课程的学习经一步巩固,并跟随微视频进行反复的练习,自主选择适当的示范面,控制进度,巩固学习,缓解了教师室外课堂的教学任务和压力。此外,一些瞬间完成的快动作或腾空动作,以及难以模拟现场的运动轨迹、比赛规则、战术运用、裁判方法等知识点,也可通过图片以及比赛视频的解说、回放、重播、慢放等操作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具体的理解知识。

2.2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

微课程制作与开发的要求较为严格、精致,“切入快、条理清、语言简、板书练、小结明”这是微课程的最基本特征,如何做到这几点,对一个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操作能力、专业知识储备、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考验,促使体育教师不断学习和更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此外,微课程从教师的现实问题开始,从大家的习以为常入手,体育教师在针对课外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困惑,可以总结经验,寻找新角度、新方法,再通过微课程视频演示的形式直接展现出来,从而解决教学问题,这恰恰是新的教育理念的开始微课程激发教师广阔的思维去探究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研究创造能力。

2.3 微课程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微课程记录着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微课程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们不用在室外操场或体育场馆内对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观摩学习,只要通过微课程的在线播放,即可实现资源共享、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在对比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有教师个人特色的教学方式。广大体育教师并不缺乏教学方法的创作能力,而缺少得是一个创作和展示的平台,微课程创作正好为体育教研者们提供了这样的展示平台和交流机会。

2.4教师教学备课、自我检验的有效手段。

体育教师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学,在制作过程中首先要选题(即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演练,必须要进过反复的可以自我审核、自我纠正。在普通体育课堂上,教师们难免会出现口误或不经意间的动作错误,而课堂上的并不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失误, 如出现的动作错误,示范的标准度不到位,语言表述的不恰当等一些列问题,通过微课程拍摄后的回放与制作,教师们可以自我审核、检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自我。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教师自我检验与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2.5 丰富教师室内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校室外体育课的开展需要在适宜天气的环境下进行,如遇雨水或高温气候时,一些学校由于体育场馆的缺乏,体育教师不得不选择在教室内讲授体育健康知识。利用室内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微课程的学习,既可以缓解体育教师面对室内理论教学资源缺少的尴尬,又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兴趣,弥补室外体育实践课当中的不足。微课程的运用填补了在课外体育课堂上不能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的问题,

3 小 结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程也会像“微博”、“微信”一样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这将是“终身体育”目标实现的一次飞跃性进展。微课程的内容从教师与学校最基本的需要开始,还能从校本教研质量提升、研究工具开发、学校品牌打造等方面,帮助学校发展。它是普通体育实践课程的良好补充,因此,体育教育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得到广大体育教研人员的一致响应,才能为学校体育课程的赋予先进的、时尚的、高技术含量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陈展虹.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设中微课程制作初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5.

[2]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4-15.

[3]赵良.浅谈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改实践,2014(5):78.

[4]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会计微课程 开发 应用

随着“翻转课堂”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微课程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的特性,非常适合于非正式学习和移动式学习。与此同时,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模式也发生着深刻变革,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网络在线课程和微课程得到了有效地开发与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水平。

一、微课程及会计微课程概述

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 Roy A.McGrew 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 提的一分钟演讲,标志着“微课程的”诞生。而现在备受关注的微课程概念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 David Penrose在 2008年提出的,他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将成为一种知识挖掘框架。另外,Morris认为Penrose所提出的微课程概念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一种开放式课程,有可能成为今后全新教学模式,Open Education也指出微课程将是今后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在2009年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他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黎加厚(2013)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给出的“微课程”定义是:微课程是指10分钟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随后,众多学者专从不同角度论证微课程的概念和特征,但还没有权威的概念。依据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会计微课程的概述,笔者将会计微课程的概念界定为:会计微课程是依据我国会计准则、财经法规制度和会计理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按照教学标准和要求,融合情景案例与图示的一种专业化、情景化和可视化数字资源的小课程(刘胜辉,2016)。

二、会计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根据微课程的特点和应用技术要求,本文以杨平波教授主编的湖南大学出版社《会计学》(2015年1月第2版)一书中“实收资本账务处理” 为例,介绍会计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一)设计准备阶段。

1.微课选题。会计微课的选题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课程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比较适合作为“微课选题”,且微课取名简洁有吸引力,才有利于学员产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企业筹资业务中“实收资本账务处理”是会计学课程中业务核算的启蒙性章节,显然是重点选题之一,本文以此为“选题”来介绍如何设计与开发微课程,有一定的代表性。

2.微课开发路线。微课的开发路线有多种。主要有:(1)采用PPT软件自带的“加载项”菜单中的“录制”功能进行录制;(2)采用拍摄设备进行录制,教师可采用手机视频、专业摄像机、IPAD等设备进行录制;(3)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制作图文型微课程等方式;(4)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制,这是目前相对使用简便、录制快捷、功能齐全(含屏幕剪辑、语音旁白、录制PPT、字幕和媒体导入)、录制效果较好,是比较受欢迎的一款录制工具;(5)其他录制拍摄方式。

3.微课设计开发思路。(1)微课教学内容(见下页表1);(2)媒体与脚本设计结构(见下页表2)。

(二)微课录制阶段。本文以采用第4种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方式,来简述微课的录制过程。

1.视频录制。执教者准备好教材后,打开教学PPT,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打开Camtasia Studio中的“录制屏幕”录屏后,点击“REC”开始录屏(如图1所示)。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如图2)。讲解时,执教者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PPT素材来实现对知识点的充分讲解。录制时,注意语速不要过快,吐词要清楚,录完时即按STOP结束。

2.视频美化。视频录制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录制完后,执教者根据创新性教学需求,可对D像、声音进行适当的调节,确保视频画面清晰,声音纯正无杂音;还可穿插音频或对视频进行适当剪辑,添加标注、媒体音乐、字幕及语音旁白。以上程序完成后,点击SAVE后进行大小聚“焦”,然后进入“生成向导”,点击生成MP4格式的视频。如果仍对视频录制不满意,可以重复以上步骤进行重录和编辑。

(三)微课检测阶段。执教者检测自动生成的MP4格式微课视频效果后,如有需要,则可在Camtasia Studio软件中加载该视频进行下检测,以便修改。

1.对微课选题的检测。会计微课通常选择某一重点或难点问题作为选题较为合适。“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是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第一环节,是学生接触会计核算的第一个知识点,学生易感兴趣。本文针对“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这一主题,讲解了如何录制10分钟左右的时间视频,从情景案例导入,到案例分析与小结,层次分明地介绍了相关内容,学生理解掌握度较高,印象深刻。

2.对PPT课件的检测。会计微课PPT课片应符合教学主题,清晰美观、有视觉震撼力;课件字体、字号得当,颜色搭配协调合理,便于观看;PPT数量要与教学内容安排相符,10分钟左右的微课一般对应8―15张PPT较合理,少则不能详细展现所有内容,多则让人有繁杂之感。

3.对视频画面的检测。微课视频要求画面清晰,录屏全面。微课视频录制最好选择一处安静且光线充足的地方,经过后期美化,确保视频动画效果与授课节奏协调一致,课堂教学流畅,以便于学生在线听讲。

4.对教学语言的检测。教学语言应规范、清晰,节奏适当,避免口头禅的出现。一般来说,教师语言表述专业、准确,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则更佳。

5.对教学风格的检测。教学风格是会计微课的一个亮点,如何在短时间表现出非凡出众风格是微课致胜的关键。因此,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执教者一是要多参考现有微课技术与形式,认真探索自己微课的方式与布局;二是设计好微课片头,以吸引学员学习;三是适当地录制教师身影,表情、肢体语言及表达风格。四是对有些实操环节,可嵌入动画或实务视频,类似于电视电影画面情景,这样教学的趣味性更佳。

三、会计微课程教学的应用优势

(一)微课程形式多样性。刘胜辉(2016)谈到湖南省首届微课大赛提交的作品共有11 689件(含财会类微课60余件),微课作品形式多样,各显神通,百花齐放,主题突出,重难点集中,专业知识严谨,视频教学画面各具特色,形式各有千秋。会计微课形式由于多样,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如使用在传统教学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录像和远程视屏来进行会计实务教学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满足了部分学员的自主学习需求。

(二)微课程资源可共享性。会计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对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平时枯燥的会计理论知识难以提高学生兴趣,如果教师能有效开发或应用质量较高的会计微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平台,将微课资源得到远程共享,这无疑对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互动效果有很大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还可解决国内会计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平均现象,让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会计从业人员得到更好的会计专业教育,促进当地会计教育的发展。

(三)微课程应用广泛性。会计微课程在学校领域内应用广泛,张姝梅(2015)谈到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其短小精干,知识与技术传授效果颇好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学员所接受,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刘胜辉(2016)也论述了部分高校在讲解会计学课程的实收资本账务处理时,接受投资如果改用“形象地嵌入设备、专利技术、材料和货币资金等图片+PPT”的微课教学视频方式教学,则更具有亲和力和专业性。除学校外,会计微课程在各种社会培训与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中,也逐渐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上市”,可大大节约学员人力、物力与精力。

(四)实现学习主动化与个性化。会计微课程是借助“网络平台”开发的在线课程,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在线移动学习,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且可自主选择和随意控制学习进程(马红梅,2014;刘胜辉,2016)。微课的应用使得会计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着力于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实现了学生学习主动化。目前新开发的会计微课程,越来越突出财会类学生个性化特点,使学习者根据自身的个体化差异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内容可重复循环使用,达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微课教学的主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均要求学员自律性较高。

四、结论及展望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新的网络技术环境不断进步,会计微课程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自主学习方式已被学生所接受,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个人学习需要。

首先,会计微课实际是在线开放性的网络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运用了移动设备硬件和现代网络和视频、音频制作软件技术,把传统的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代替,实现了学习个性化和主动化的转变,扩展了学习资源共享性,是目前一种很受青睐的重要学习方式。

其次,会计微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实际。微课的开发应根据实际课程内容情况设计和开发,把握好重点,不要片面地追求形式。微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微”, 一般确保内容在10分钟左右能讲透讲清,注重微课前后的衔接,逻辑层次要分明。因此,微课在设计时,要合理地挑选主题,微课正文,片头和片尾的媒体、脚本设计应尽可能将细化、美化和专业化。

再次,会计学课程理论性和实务性都很强,其完整性决定了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宜于分拆成微课形式来展示,因而微课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笔者认为微课程内容很细很小,对于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能起到较大帮助,但其“微”的特点也是最大局限性,暂时不能满足学员全面系统学习,只能作为某一知识点的补充学习或个性化学习。因此,微课开发应注重多元化,合理定位主},将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目前我国微课资源有限,特别是专业性的微课程更是稀缺,急需通过教育、教学科研部门和学员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耦合能力,进一步加大微课开发与制作,推出更多更优的专业微课程供学员学习。J

参考文献:

[1]KellyCzarnecki.DigitalStorytelling in Different Library Settings[J].LibraryTechnology Reports,2009,(10).

[2]Shieh,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Education,2009,(55):26.

[3]吴茵.微课程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创业基础》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4.

[4]马红梅.微课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5]张姝梅.基础会计课程微课开发与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