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精准扶贫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28 08:56:19

精准扶贫论文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1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

总书记说,“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建立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战斗队伍。无论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措施、再多的资金、再多的项目,如果没有人的参与,没有高效的落实,也是没有效果的,所以,要发挥广大干部的作用,落实好政策、措施,把资金用到实处,项目落实到村到户。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科学分析,认真研究,找准对策,自觉履行党和群众交托的重任。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脚踏实地的为群众谋福利办好事实事,要有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要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第三加强对业务知识特别是脱贫攻坚等惠民政策的学习,提高服务本领,强化政治担当,突出政治作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坚持精准方略,改进工作作风

《扶贫论述摘编》第二至第七部分系统总结了我国新时代扶贫开发的宝贵经验。一是“精准”。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要着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总书记强调,要将条件差、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分类施策,实施“五个一批”扶贫开发路径,要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保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就要求在深刻认识贫困问题复杂性的基础上,既要注重分析致贫的共性要素,以共性要素为依据,因地制宜探索多层次扶贫脱贫路径;又要考虑贫困个体致贫的具体因素,开展多层次、精细化的针对性帮扶。二是务实。在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提到,“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尽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扶贫工作最终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在精准识别、精准扶贫方面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靠材料、表格来开展工作,这些具体的工作方法,反映了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开展精神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2

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我国扶贫工作发表了系列讲话,其中涉及到有关如何更好开展扶贫工作的相关战略,并且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在的扶贫观当中,不难看出其中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原型,这对我国扶贫开展和落实扶贫工作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对积极有效实施扶贫工作也具有重大的意义[1]。由此可见,在我国扶贫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农村扶贫,以下就具体进行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其中国化发展运用分析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当中,贫困理论主要提及的内容包括了贫困根源的分析、解决贫困的方法等。依据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涉及到两大原因,即制度的贫困和阶级的贫困[2]。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贫困的具体分析当中,明确提出要打破和消灭无产阶级的贫困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只能通过消灭私有制才可以实现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代变化发展每段时期出现新的矛盾、问题,其中关于如何解决贫困也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如毛泽东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中央领导人正面提出并承认社会主义存在贫困的问题,并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进行了中国化的第一次尝试,力图通过不断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带动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中“三大改造”“工业化”“土地改革”等均相继开展,我国社会逐步脱离贫困。到了邓小平时代,更是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充分与我国国情结合,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此时,我国进一步脱离贫困,经济得以飞速发展[3]。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之下,现代社会解决贫困问题,则是以主席在十八大的系列讲话及扶贫观为主的,以实施精准扶贫开展和落实扶?工作。

从以上对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其在我国发展运用的分析,扶贫是我国现代社会解决贫困重点和关键,尤其是针对我国农村的扶贫成为当下的重点内容。就此,“精准扶贫”也上升到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二、当下农村扶贫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社会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将其理论进行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扶贫方面有着深刻的体现。但是,从扶贫工作本身而言,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农村扶贫精准程度不足

目前针对农村扶贫,最为重要的是实现精准扶贫,提升扶贫的实际效果。但是在开展农村综合性扶贫方面,其精准程度仍有待提高。就该问题,其具体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点:(1)农村扶贫当中,扶贫对象标准、扶贫程序、扶贫资金等方面存在问题,由此带来真正贫困户的遗漏,降低精准扶贫的效果[4]。依据2011年我国农村扶贫监测报告的数据,农村贫困户户的受益率仅占17.6%,这也反映了扶贫精准程度还不是非常高。(2)在精准扶贫中,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在于为贫困户为提供无息或低息的贷款,但是在由于贫困户对这方面的支持并不是非常了解,真正参与其中的农户非常少,如此一来,该精准扶贫的方式和手段不能够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二)农村脱贫状况不稳定

农村脱贫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具体指的是由于市场变化、家庭原因等各种因素造成已经脱贫的农民又回到贫困线以下的问题。该问题在农村扶贫工作当中是比较常见的,甚至在部分地区贫困户返贫的现象非常严重,如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市场变化为例,农村贫困户从事农业生产、销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其收入,由此使得农户脱贫不稳定。如受到市场价格变化影响,如果洋葱、鸡蛋等农产品的价格降低,农户收入也会因此降低,甚至陷入新的贫困。

(三)精准扶贫机制不完善

精准扶贫工作有一套自上而下的扶贫机制作为基础保障,即以“委托-”为基础,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公共性扶贫机制。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这一机制当中的问题也逐一突显出来,例如机制中各部门、机构等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权责不明或者履行力度不足的问题,又例如扶贫机制在监督体系方面,存在监督主体不明、监督实施不到位、监督渠道不畅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下,扶贫工作的具体开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对实现国家富裕、民族富强是不利的。

三、基于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农村扶贫路径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现代社会农村扶贫工作开展及其效果的体现,需要依赖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需要进一步扶贫方法的优化。就此,以下则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出发,具体分析农村扶贫的路径。

(一)以精准扶贫对象实现农村扶贫

在农村扶贫当中,精准扶贫的开展首先需要进行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基于此,相关政府部门、机构应当从基层工作入手,依据农村排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等进行细致分类,并建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相关政策具体将扶贫措施实施到真正的贫困户当中,实现有效的精准扶贫[5]。例如,将贫困户可具体分为丧失劳动能力、家庭人口结构等形成的贫困户,针对这些不同原因致贫的贫困户,相应地实施低保、扶贫贷款等相关扶贫工作。此外,在确定扶贫对象的过程中,合理评价标准衡量农户是否贫困非常重要。因此,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农户的收入作为标准,而是以多元、自主性质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判,实现真正的贫困户识别,进而开展一区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扶贫,以上措施,均能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要求。

(二)以群众为基础实现农村扶贫

所谓以群众为基础实现农村精准扶贫,主要是指相关政府部门、机构等需要坚持以群众为基础,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简而言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具体了解扶贫资源的利用情况,将广大贫困户所关心的利益问题、热点问题纳入到扶贫规划中来。就此,扶贫工作具体开展,可以通过村民会、评议会等宣传、听取广大群众的建议,让广大农村人口在了解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就精准扶贫进行自主参与、自主监督等[6]。由此,既是以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为指导,又充分实现了精准扶贫的实际需求。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3

摘要:精准扶贫思想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六个精准”等为主要内容,精辟阐述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系统全面地回答了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持之以恒坚持精准扶贫思想,以“精准”为标尺,找准“扶持谁”,不落下任何一个真正贫困的人;以“精准”为标尺,明确“怎么扶”,确保扶贫产业稳固、快速向前发展;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增强内生动力、提升脱贫软实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精准扶贫;主要内容;助力;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以空前的力度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作为中国扶贫实践的指导思想应时而生,且在脱贫攻坚实战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充实,逐步成为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精华和新时代具有独创性、时代性的新思想,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一、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2013年11月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随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做出决策部署,以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工、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为工作思路,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六个精准”等为主要内容[2],精辟阐述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系统全面地回答了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在关于脱贫问题时多次强调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并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扶持谁”就是要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确定好扶贫对象,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调查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谁来扶”就是要针对贫困现况确定扶贫工作的执行者,从基层到主管部门、个人到团队,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同时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自扶贫工作执行者到扶贫对象建立起勇担当、善作为的强大队伍;“怎么扶”就是要找准路子,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措施。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严格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如何退”就是确保精准脱贫,要建立贫困户脱贫和贫困县摘帽评估机制,明确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和后续扶持政策,重点了解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群众满意度等,确保脱贫结果真实。

(二)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

提出了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八个最新论述,其中之一就是“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内因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智和志其实就是内力、内因。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讲“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明确指出,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扶志”是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激发人的奋斗精神。在福建工作时就指出,要淡化“贫困县意识”,“人穷不能志短”,不能因为定为贫困县、贫困地区,就自暴自弃,要看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积极面对现状、改变现状;“扶智”是学习知识与技术,对教育欠发达地区,对缺少知识和技术的群体,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从根本上说是从“输血型”扶贫变为“造血型”脱贫。因此,做好“扶志、扶智”工作,要改进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的给钱、给物的做法,教育和引导贫困地区群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其内在活力,培育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最终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三)六个精准

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时,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扶持对象精准,不准违背程序、漏评错评。精准识别扶持对象,是精准扶贫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

项目安排精准,不准盲目决策、脱离实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深入调查研究,征求群众意愿,科学安排项目,着力破解“造血功能”不足难题,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走上经济内生增长、自主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金使用精准,不准贪污浪费、截留挪用。要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的整合,对存量资金进一步盘活,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资金投入新格局。

措施到户精准,不准政策棚架、有失公平。要用足用活行业扶贫政策,紧密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因人梳理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着力解决“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确保帮扶措施不偏离政策、不违背群众意愿。

因村派人精准,不准应付了事、形式主义。组织部门要加强指导调研,结合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情况,围绕需求,因地制宜,把政治素质高、担当意识强、工作能力棒的优秀骨干选派为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不能滥竽充数,消极应付,走形式图过场,避免扶贫“中梗阻”。

脱贫成效精准,不准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巩固精准扶贫成果,聚焦贫困家庭稳定脱贫,全面落实兜底保障,增强脱贫实效,严防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真实可靠。

二、精准扶贫思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植于长期以来对中国扶贫伟大实践的思考,集历史高度、理论深度、实践维度于一体,它继承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国情[3],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因此,在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时期,更要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指引,推动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达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坚持以精准为标尺,做好贫困村、贫困户清查摸底工作,找准“扶持谁”,做到扶脱真贫、真脱贫,防止脱贫成效反复化。十八大以来,全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西宁市所属的湟中、湟源、大通等贫困县也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还存在个别贫困户未脱贫或贫困户去年脱贫了,今年又陷入贫困的现象,故必须得把好“精准”的标尺,再次进行清查摸底,精准识别扶持对象,抓住主要矛盾的“牛鼻子”,排查清楚谁是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如何、致贫原因是什么等基本要素,不落下任何一个真正贫困的人或户,坚决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坚持以精准为标尺,明确“怎么扶”,切实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确保扶贫产业稳固、快速向前发展。一些贫困村的扶贫产业还存在盲目跟风现象,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周边什么产业“火”就跟着做,造成扶贫产业脱离乡村特色,耗资耗力,收入不佳;同时贫困户自身基础不稳固、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开放,“等靠要”思想严重,致使脱贫成效不稳定。故政府部门和扶贫工作执行者要依据各贫困村致贫原因、乡村地理气候环境、人文特色等科学指导、统筹规划本地的扶贫产业,确保扶贫产业稳固、快速向前发展。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地区脱贫软实力。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让贫困户有志气、有技能、能主动,才能达到真正的、永久的脱贫。没有志气、智力这些内生动力,仅靠外在帮扶,再多也富不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故要从内在的精气神开始脱离“贫困”,进而积极主动学习技能,达到自身乃至全家脱贫。政府部门和扶贫工作执行者要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总结推广脱贫致富成功经验,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积极引导群众,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完善基础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培训体系,让贫困地区处于义务教育年龄的孩子都能接受学习教育,进而靠知识改变命运;让超过义务教育年龄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掌握一门技能,成为脱贫致富的知识型劳动者。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让爱国敬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贫困地区真正落地生根,进而提升贫困地区脱贫软实力,调动扶贫工作团队积极性,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人民网,2014年10月17日.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农村精准扶贫 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一)精准扶贫的概念界定

2015年,到云南和贵州省调研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是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机制的重大创新,即通过精确瞄准贫困人口,切实地实现直接针对贫困人口的扶贫开发。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同时,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二)社会工作参与扶贫的理论依据

第一,社会排斥理论。社会排斥理论创始于1974年,是随着法国学者 Lenoir ,相关著作的发表,才逐渐被学界重视和推广的。他认为“当今正是‘垂直社会’向‘水平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的‘金字塔式’结构被打破,社会成了一个平面,原先处于底层的人群被分散到这一平面上多个中心的边缘地带,弱势群体面对的不再是裸的压迫,而更多的是被中心人群的忽视”。因此,社工专业在参与我国农村扶贫政策执行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对扶贫对象的心理关怀。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出发点是满足人们的需要,以减少贫困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遭受到的冷漠和忽视。同时,还应该增强贫困人群的社会参与度,让贫困人群以主人公的态度加入到反贫困的事业中。

第二,三重失灵理论。三重失灵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非政府机构研究专家萨拉蒙教授提出的。作为社会治理新机构的非政府组织,出现的目的是协调政府部门单一管理社会的局限,而不是要代替政府来承担其所应该发挥的功能。总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配合、协调工作,而不是把两者对立起来。三重失灵理论为社会工作参与我国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以社会工作理论和价值为指导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具备承担实施社会扶贫政策的能力和优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与政府通力合作,在公民和政府的互动之中,起着缓和和的作用,减少官民之间的直接冲突。

二、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

(一)农村地区缺乏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扶贫工作,即是缓和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社会工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要求。但是现阶段的农村社会工作还处于不完善,甚至空缺的状况,很多农民甚至不知道社会工作是为何物,更谈不上寻找社工机构来帮助解决困难,而农村地区社工短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发展缺乏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了解西方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史可以发现,美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者一般会在政府担任相关的职务,或者会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这种方法把专业知识高效地在农村付诸实践。而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还处于一个被忽视的现状,制度不健全,资金不到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相对稀缺等一些现实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限制社会工作人员利用专业优势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因此,如何使社会工作参与到农村反贫困工作中,服务农村发展,还需要政府、社会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共同努力。

(二)贫困农户的思想观念影响扶贫工作

大多贫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都比较偏低,思想观念也较为落后,甚至有一些贫困者仍存在过去的等、靠、要落后观念,懒惰,不愿意劳动,对于到手的扶贫资金不是有效利用,反而拿去吃、喝、玩、乐,更有甚者还用来打麻将输掉。还有一部分贫困农民为了得到扶贫资源,不愿意自主脱贫,占用贫困名额,也是对扶贫资源的一种浪费。但由于政府下放到村里的扶贫资金很有限,所以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了解致贫原因及贫困农民的不同需求,做到扶贫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同时,扶贫工作还应坚持扶勤不扶懒,对于因为懒惰和不务正业而陷入贫困的农户,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是给钱或实物,而是首先要改变其落后的思想观念和错误认识。

三、创新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策略

(一)建立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近年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城市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社工机构配合当地的政府部门,共同解决本地面临的实际社会问题,在城市建设、社会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农民享受社工机构专业服务的渠道没有打开,尤其在边远的农村,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社工为何物。他们处理困难的形式,还是像从前一样,求助于亲戚、邻居或政府,这就给基层行政组织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导致其运作不畅。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反贫困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国际经验,因为反贫困不只是经济问题,其中贫困者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对贫弱群体的社会服务、社会支持和心理抚慰更是社会工作的长项。因此,可以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社会工作队伍,通过对村干部、农村教师、乡村医生等进行社会工作培训,建设适合本地情况的社会工作队伍。发挥社会工作者特有的专业优势,利用当地社会资源、组织相关活动、提供社会服务来改变困难群体、脆弱群体被边缘化的状态,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对扶贫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参与和监督,保证扶贫工作的效率和公平公正。

(二)建立扶贫对象的增能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贫困人口总是处于一种比较劣势的地位。因此,社会工作在参与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贫困人群的自身发展。首先,是心理辅导方面。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干预,是社会工作常用的治疗手段,社会心理模式认为,心理因素的变强能够增强人克服困难的决心。所以,这个体系要从培养贫困人群脱离困难的决心做起,注重扶贫中的情感投入,增加人文关怀,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增能体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增强贫困人群克服贫困的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其次,是社会支持系统和自然支持系统的和谐方面。这两个系统的完整性,一方面可以减少面对风险的承受压力;另一方面增加贫困人群摆脱困境的能力。在这个培训体系里,社会工作及其工作人员,通过鼓励、引导贫困人群参与社会活动,参加本地区的事业管理,扩大其交际圈,拓展其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去寻求更大范围的支持资源。

(三)注重扶贫治理机制创新,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精准帮扶

首先,建立完善的政策宣传体系。社会工作发挥其专业特性和优势,将社会工作思想植入扶贫政策的宣传中,把扶贫政策注重人的发展理念传播给社会大众,激发民众主动了解政策的积极性,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帮扶工作。

其次,建立完善的政策执行监督体系。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当中,这样这个体系就行成了政策监督的整体力量,其中包含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受助人群共同监督社会工作机构,对农村扶贫政策执行的操作。同时,对结对帮扶实施动态监管,及时更新帮扶资源信息记录。这样在多方力量的监督下,可以促使社工作在农村精准扶贫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提高精准扶贫的时效性。

(四)整合扶贫资源,强化发展扶持政策衔接

充分利用社会工作提供和配置资源的优势。社会工作可以调解农村扶贫资源的社会分配,使之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社会工作能把资源分配到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等最需要的目标群体手中,以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参与、社会机构的成立就可以为贫困人群建立一个获取社会资源的平台,为政府和社会,贫困农村和城市之间建立了沟通和互动的有效渠道。

在精准扶贫阶段,健全扶贫资源整合与配置平台,积极争取各种配套资源,做好与贫困人口身份具有连带关系的资金资源、政策资源、行政资源的优化组配,用尽可能完善、翔实的信息来弥补扶贫资源供需分离与分配不当的负面效应。努力形成扶持政策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使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资源合力,发挥扶贫资源汇聚效应与协同效应,促进贫困人口安稳致富。

纵观全文可以看出,消除贫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国政府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致力于扶贫开发工作,并且不断探索、创新贫困治理机制。改革扶贫―开发扶贫―攻坚扶贫―定点扶贫―精准扶贫,步步推进,扶贫工作的成效大大提升,并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人类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扶贫开发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解决难度大。要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扶贫任务,使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摘掉贫困帽子,我国政府就要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扶真贫、真扶贫”的扶贫理念,齐心协力,打一场扶贫攻坚长期战。

(作者单位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张婷婷,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Oppenheim . Poverty:the Facts[M] . Child Poverty Action Group,1993:83.

[2] 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 世界银行. 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5.

[4] 童星,林闽钢.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3(3).

[5] 阿马蒂亚・森(印度).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 让・德雷兹(印度),阿玛蒂亚・森(印度).饥饿与公共行为[M].苏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 谭诗斌.现代贫困学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8] 许源源.中国农村扶贫:对象、过程与变革[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9] 帅传敏.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0] 李洪波.当前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反贫困的必要性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1(12).

[11]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12] 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2).

[13] 姚霞.反贫困与社会工作的介入[J].社会工作,2009(7):24-27.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5

一、概述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战之年。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打好打赢这两场大战,事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我们要加大投入力度,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注重增强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既是对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主动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崭新起点。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在多种场合发表了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各项现代化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当前,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关于治国理政重要论述的新时代意涵。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目标定位、价值取向、情感纽带和利益关系四个方面着手,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更加充分地发挥其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巨大作用。

二、扶贫思想发展历程

扶贫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扶贫领域取得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成果。扶贫思想与无数先进的思想与理论一样,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1969年作为一名知青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七年的农村生活,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了解了农村的实际,并孕育了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情感,成为他长期关注贫困与反贫困的实践根源。

实践阶段。先后在河北正定、福建厦门市、福建宁德地区、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担任领导期间。从经历欠发达到发达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始终关心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衣食住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扶贫开发路径,并且注重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成熟阶段。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后,先后多次国内考察都涉及扶贫,连续5年新年国内首次考察都调研扶贫,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刻阐述了“六个精准要求”、“五个一批”的路径一级“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关键问题,标志着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思想体系形成与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新一界中国领带集体核心、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并在一系列考察和重要讲话中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和社科阐述,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推动了中国扶贫思想的创新和丰富。

三、扶贫重要论述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内容丰富,需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第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就是为了彻底解决无产阶级贫困及其背后的制度性原因,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扶贫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的必然性。

第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扶贫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

第三,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对脱贫攻坚的统领。扶贫重要论述,贯穿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扶贫领域改革,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从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着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以协调发展理念加强扶贫资源整合,促进区域整体脱贫能力提升,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要以共享发展理念确保扶贫成果惠民,让贫困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开放发展理念拓宽扶贫思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第四,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党的领袖的深厚情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担当,又是对历代无数先贤和近代革命先烈对理想社会幸福生活向往的回应,还为全人类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共产党人和党的领袖强烈的宗旨意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深厚的爱民情怀。

四、精准扶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扶贫思想的新论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未来5年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既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能有大量的贫困人口。我们国家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过去,贫困人口在空间上相对集中,进行扶贫时可以通过确定重点贫困县,将有关资源向这些贫困县集中,通过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但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贫困地区也有富裕的农户,而发达地区也有贫困农户。此时,以县和乡镇为瞄准机制进行的扶贫已经不能满足2020 年全国消除贫困的要求。只有精准识别出贫困农户,精准帮扶之后,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对中国的贫困及扶贫问题,始终进行着长期的关注,并提出了解决贫困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自己的扶贫思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同志在闽东调查就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关注,认为与发达以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好比一只“弱鸟”,并提出了“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等贫困思想。

改革开放之前,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由于长期的平均主义及大锅饭体制影响,区域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改革开放之后,充许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发展起来的政策,促进区域的非均衡增长,区域发展均衡走向非均衡,一些地区发展得快一些,而另一些地区发展得慢一些,区域差异开始凸显。如果说富裕地区羽翼已经丰满,而贫困地区无疑就是一只“弱鸟”。可以说,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同志关于贫困地区是“弱鸟”的判断不仅非常形象,而且非常准确。如何扶贫?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关键在于加快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让贫困地摆脱贫困,这就是所说的“先飞”。问题在于“弱鸟”能不能“先飞”,在总书记看来,“弱鸟”“先飞”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实现的”,这就是他关于扶贫的“先飞”理论。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解决了2亿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根据扶贫困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又实施新的扶贫战略,并先后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大空间区域为瞄准进行的“大水漫灌”式扶贫存在诸如扶贫瞄准对象偏离、贫困地区内部贫富差距扩大、返贫率高、政策效果持续性差等问题。为此,曾多次深入农村进行大量调研工作,根据调研中发现的典型经验,针对“大水漫灌”扶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适时、科学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重大战略。

五、关于扶贫工作主要论述是脱贫攻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用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扶贫重要论述强调立足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艰巨性的认识。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全党在思想上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脱贫攻坚战是一场不能输的硬仗,必须解决好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扶贫重要论述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科学推动脱贫攻坚。科学推动脱贫攻坚,要按照要求,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始终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喊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脱离实际的指标,不做超越实际的事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

扶贫重要论述强调精准精准再精准,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到当前阶段,更是要在精准、精细上做文章,下足“绣花”功夫。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要瞄准和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这个堡垒,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特殊困难。要进一步强化精准思维,在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切实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扶贫重要论述强调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只有贫困地区的志气鼓舞起来了,自我发展能力成长起来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了,精神面貌昂扬起来了,才能形成自身的“造血”能力,形成外部多元帮扶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共振,确保脱贫成果可持续。脱贫贵在立志。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提。脱贫必须扶智。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缺乏经营能力,是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硬制约。要通过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做好义务教育阶段保学控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这是扶贫治本之策。

扶贫重要论述强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六、深刻认识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一)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内涵。围绕为什么要脱贫、如何脱贫、如何保证脱贫效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两个确保”的目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六个精准”的扶贫方略、“五个一批”的实践路径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结了“六个坚持”的基本经验,提出了脱贫要从方法路径上重点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要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涵盖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工作格局、政治保障、科学方法等方面,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将治国理政思想贯彻到扶贫开发领域,并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等方方面面,构成其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对贫困问题现象和本质、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作出理论阐释的科学学说。对于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马克思最早从制度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等原因,马克思只是分析了当时制度下关于城市工人阶级的贫困问题,而对于像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并没有给出可供直接借鉴的现成经验。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放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的高度,念兹在兹、亲力亲为、领战督战,形成了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扶贫工作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国的贫困问题,并结合中国实践,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内涵、实践路径和基本经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的大国担当,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三)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作出了新贡献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反贫困作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毛泽东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具体设想;邓小平丰富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并首次提出了制度性贫困以及中国反贫困的总体战略;江泽民尤其重视开发式扶贫以及瞄准对象由贫困地区向贫困人口的转变;胡锦涛立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赋予了反贫困新内涵、新路径,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自我革新的创造精神,针对当前我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和反贫困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等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新拓展,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的新贡献。

(四)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

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既是理论之基、又管实践之用,为做好扶贫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在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导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全方位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全面完善,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扶贫模式不断涌现,发展生产扶贫的主攻方向更加明晰,易地搬迁扶贫重要补充作用更加明显,生态补偿扶贫的双赢之策更加显现,发展教育扶贫治本之计更加有力,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基本防线更加稳固。从2012年末到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贫困地区面貌改善显著,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这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必须深学笃用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难点与对策;个案分析

【作 者】凌经球,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研究员、教授。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7)01 - 0149 - 009

一、问题的提出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精准脱贫就是在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的前提下,通过采取精准扶贫措施,确保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并使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得到保障,贫困人口的可支配收入要高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的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1 ]

党的十以来,先后十多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并且反复强调,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按照脱贫摘帽标准来衡量,到2020年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和贫困县全部摘帽,其难点何在、如何来突破等,是摆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在对精准扶贫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拟以广西DHYZ自治县QBN乡为个案展开分析,以期引起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特别是高层决策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特殊性的高度重视。

二、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及其概念的界定

(一)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

“精准扶贫”是2013年11月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时首次提出的。近年来学界对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来展开:

1.阐释了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汪三贵、郭子豪(2015)认为:精准扶贫最基本的定义是扶贫政策和措施要针对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通过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其内容包括: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和扶贫效果的精准考核;[2 ]沈茂英(2015)把精准扶贫定义为一种新型扶贫机制,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新型扶贫机制;[3 ]黄承伟、覃志敏(2015)从精准扶贫的核心(“真扶贫、扶真贫”)、实质(使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贫困目标人群)和内容构成(贫困人口识别和扶贫资源――资金、项目―― 瞄准)来阐述;[4 ]李鲲、叶兴建(2015)把精准扶贫概括为一个“过程”,即在科学有效的标准和程序下,因时、因地对贫困地区、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精确识别,按照本地的实际开展联动帮扶和分类管理,并根据动态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做出精准考核的过程;[5 ]左停、杨雨鑫、钟玲(2015)则运用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通过中央―地方关系、社会控制以及“社会成本”三个视角对精准扶贫进行了理论解读,进一步揭示了精准扶贫的深层内涵;[6 ]同时,左停(2015)还从宏观(认识精准、重心精准)、中观(措施精准、管理精准)和微观(识别精准、帮扶精准)三个层面对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核作出了解读。[7 ]

2.分析了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障碍。汪三贵、郭子豪(2015)指出了精准扶贫的三大障碍(即:精准识别“不精准”、帮扶项目难以“精准”、资金和项目管理体制与精准扶贫要求不适应);[2 ]左停、杨雨鑫、钟玲(2015)分析了贫困人口“规模控制导致规模排斥”、平均主义思想对扶贫资源实际分配的影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市场化背景下扶贫开发有效手段不足的三大困境;[6 ]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2015)从贫困户精准识别的技术、乡村“空心化”、贫困户思想观念和扶贫政策的制度缺陷等方面进行分析;[8 ]沈茂英(2015)以藏区为例,分析了民族地区实施精准扶贫面临的多维约束(生态、自然、经济、人口、制度和政策以及成本等);[3 ]邓维杰(2014)分析了实施精准识别过程中,存在的“规模排斥、区域排斥和识别排斥”问题以及实施精准帮扶存在的需求排斥、入门排斥、资金用途排斥、市场排斥、专业排斥、团队排斥、配套排斥、模式排斥和投入排斥等问题。[9 ]

3.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的对策思路。学术界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提出对策。宏观方面,汪三贵、郭子豪(2015)提出了完善精准识别机制、考核机制、群众受益机制和金融扶贫到户机制的对策;[2 ]李小云(2015)提出“缓解非收入性贫困、确保贫困人口的收益,整合资源投入改革,新扶贫方式,制定科学、长远的农村扶贫规划”等对策措施;[10 ]周民良、时保国(2015)从强化扶贫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激励约束作用、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提供多样化选择、充分发挥社会合力及发挥智库、建言作用等,提出对策建议;[11 ]刘解龙(2015)着眼于经济新常态,提出了创新市场机制、主体之间协商机制、扶贫资源整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支撑机制的对策措施;[12 ]邓维杰(2014)提出开展部级和省级的贫困普查,对贫困村实施分类管理,在村级实施“应保尽保”和“应扶尽扶”政策的建议。[9 ]微观方面,左停(2015)提出建立贫困村村级扶贫资金项目,加强村级社区公共服务功能,设立贫困村公益岗位,提升贫困地区乡土经济竞争力,依托小城镇为低收入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做实县一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平台等七个方面具体措施。[7 ]

(二)精准扶贫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点

综上所述,学界目前对于精准扶贫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措施针对性说”(汪三贵、郭子豪,2015),二是“帮扶机制说”(沈茂英,2015),三是“资源瞄准说”(黄承伟、覃志敏,2015)和“帮扶过程说”(李鲲,叶兴建,2015)等等。这些界定(或描述)对于人们更好把握精准扶贫无疑有所帮助。但不可否认,这些界定尚处在一个表象描述的阶段。笔者认为,精准扶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治贫概念,其核心是解决“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如何退”的问题,以期达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目的。从学理来分析,笔者认为:精准扶贫是根据统一的贫困衡量标准,按照法定的识别程序,运用科学的识别方法准确地识别出贫困对象,同时精确梳理出其致贫因素和贫困类型,进而采取因人因地制宜的“靶向治疗”措施,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精确脱贫目标的一种贫困治理方略。

作为一种新的治贫方略,精准扶贫是手段,而精准脱贫是目的。中央提出的新的治贫方略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第一,贫困对象识别的规范性。规范性体现在识别标准的客观统一(贵州省总结出来的“四看法”等),识别程序的刚性约束(如需经过多次民主评议),识别过程的公开透明(需经过公示),识别方法的多元应用(如既有定性判断,也有定量分析评价等等),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的真实性。第二,扶持措施的针对性。如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中的产业发展脱贫一批,主要是针对有条件、有能力的人需进行产业开发来促其实现脱贫;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是针对那些生存在环境极端恶劣的贫困人口提出的扶持措施。这些体现了因人施策,靶向治疗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提高扶贫的精确度。第三,管理机制的动态性。通过实施帮扶措施,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逐一进行“销号”;对一些原本是非贫困人口,但因各种原因陷入贫困之列,或有些脱贫的贫困人口重新返贫的,要把他们重新确定为贫困人口加以扶持。第四,脱贫成效的精准性。所谓脱贫成效精准,就是要防止没有达到脱贫标准而“被脱贫”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一些已经达到脱贫标准,但为了继续享受各种扶持政策而不愿“出列”的现象。第五,考核评价的权威性。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其前提是脱贫成效必须精准,而这个“精准”又必须建立在严格的考核评价之上,故此,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中央要求对精准扶贫过程中的考核评价采取第三方评估的方法来进行。

三、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状况的个案分析

分析样本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第一,DHYZ自治县既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第二,分析样本地处石漠化片区,是连片特困区域;第三,该自治县贫困程度较深,而分析样本在该县又是贫困程度较深的乡镇之一,其作为分析样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QBN乡的基本乡情

据史料记载,QBN乡建制始于明代,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土归流官设七百弄团总局,局以下设七个村团,每个村团下辖100多个弄,故得此名。该乡位于DHYZ自治县西北部,距自治县县城86公里,地处贫困大石山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全乡辖区面积203平方公里,海拔800~1000米的峰丘有5000多座,1300多个洼地。

该乡管辖10个村委会,222个村民小组。截至2015年底,全乡有人口19965人,其中瑶族人口12386人,占62.04%。全乡耕地面积12627.05亩,人均耕地仅为0.7亩,且全部是散落在千山万弄之间的旮旯地,可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黄豆以及南瓜等,经济效益十分低下。2015年,全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26元,仅分别为全国和广西平均水平的41.09%、46.75%。

(二)分析样本的贫困现状

1.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表1反映的是2016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后该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的结果。从表1可知,该乡10个村中贫困发生率在40%以上的就有7个,其中贫困发生率最高的NP村委会为68.23%;贫困发生率最低的弄良村委会也高达27.34%。全乡贫困发生率为43.33%,比广西平均水平高了32.8个百分点。

此外,图1显示了七百弄乡各类贫困人口(按其贫困深度来分类,一类为最贫困,其余以此类推)分布的状况,其中第一类有526户、2246人,分别占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总数的27.04%、28.27%;第二类有621户、2868人,分别占31.92%、33.15%,二类以上占到了贫困户总数的58.96%,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1.42%,其贫困程度之深可见一斑。

2.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

在全乡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83.84%(见图1),其中又以瑶族贫困人口居多(占76.50%),壮族贫困人口为614人,占7.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仅为21人,占0.24%。可见,QBN乡的贫困问题主要就是少数民族人口的贫困。只有让这些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才能实现提出的“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目标要求。

3.贫困人口收入来源渠道少,人均收入水平低。

Y料显示,QBN乡农村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据统计,该乡贫困户中外出务工户数达到1244户,占贫困户总数的63.95%,外出务工人数为2071人,占贫困户劳动力总数的49.2%。

资料显示,2015年该乡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452元,只相当于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2800元(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元)的51.85%,仅分别为当年全国和广西平均水平的12.71%和15.33%。以不同收入等级来看(见图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有1349户、人数为6398人,占到贫困人口总数的69%;2000元至2800元的有520户、人数为2004人,占到贫困人口总数的27%,2800元至4000元的仅有60户、203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08%。

4.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差。

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生产生活用水、用电以及信息网络设施等,在此以交通为例来分析。QBN乡地处大石山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出门靠双腿,东西靠马驮;讲话听得到,见面要半天”,这是当地“出行难”的真实写照,从而也是制约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首要因素。

“行路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全乡自然村未通路情况来看。表2显示,目前全乡尚有112个自然屯未通公路,涉及992户,3977人,其中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5户,占贫困户总数的30.0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80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9.82%,未通公路里程达到227公里。其次,再从贫困村来看,全乡6个贫困村中,村委会所在地到乡镇未通沥青(水泥)路的有3个,占贫困村总数50%,总里程为13公里;自然屯到村委会未通沥青(水泥)路的有67个,占自然屯总数的64.42%,总里程为180.5公里。再次,从贫困户入户道路类型来看,全乡1945户贫困户中,通简易人行道的有844户、占贫困户总数的44%,已修通普通泥土路的有153户、占8%,通砂石路的有548户,占28%,而通水泥路面路和沥青路面路的仅分别占18%和2%。

5. 贫困人口生存环境恶劣,易地搬迁移民任务艰巨。

按照广西的有关规定要求,19户以下未通路的自然屯原则上需要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扶贫。这是因为这些贫困户居住过于分散,如果不实施整体搬迁,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太大,扶贫成本与经济社会效益甚至有“倒挂”现象,另一方面这些地方往往生存环境极为脆弱,连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土等)都不具备,有必要实施整体搬迁。根据这一要求,该乡一共有54个自然屯、720户、3006个人口需要整体实施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占全乡总人口的15.06%,其中贫困户392户,贫困人口1835人(其贫困发生率高达61.04%,比全乡贫困发生率高了17.71个百分点),占全乡贫困人口的21.21%。

6.贫困人口文化程度较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图3显示了该乡贫困人口中各类文化程度占比情况。其中,小学以下占比高达66.7%,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9.94%。和全广西贫困人口相比,文盲、半文盲占比高了4.14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占比高了5.55个百分点,初中占比则低了10.59个百分点,高中文化以上程度占比更低了4.54个百分点 。据此资料计算而得到的QBN乡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仅为4.96年),该乡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之低可想而知。文化程度不高导致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这可以从该乡对贫困人口致贫因素的分析中得到佐证。相关资料表明,该乡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中“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贫困人口达到2918人,占到总贫困人口的28.6%,“缺乏发展所需技术”的贫困人口为2281人,占26.36%,二者之和达到54.97%。

四、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面临的现实困境

综合2014年以来,特别是今年暑期对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开展的对40多个县的调研,P者认为当下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面临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有:

(一)贫困人口指标层层分解与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的矛盾

贫困对象的界定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即便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对贫困人口的识别也难免遭受诟病。[13 ]146-152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究竟采用“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办法,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存在争议。目前,我国以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的抽样调查统计为依据,将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数量分解到县,这种方法实属“两害相权取其轻”,原本无可厚非。但自上而下将贫困指标先分解到省到县,然后再在县域内进行精准识别,本身是否符合“精准”识别的要义,值得商榷。实践中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时有发生。比如,2015年11月末,笔者在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乡镇书记班学员交流中,某镇党委书记告诉笔者说,年初县里给该镇下达了1个贫困村指标,选来选去最后只好选一个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8000多元的村确定为贫困村。①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广西抽调了由20多万名干部组成的、规模庞大的精准识别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其结果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由于各县贫困人口数量是预先确定的,精准识别变为在县域内“排座次”,县与县之间划定的建档立卡分数线差别较大,一些较发达县因贫困程度不深,划定的贫困人口分数高达70多分,这意味着一些本来不算贫困的人“被贫困”了。而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如广西百色市、河池市等)又因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但贫困人口指标有限,有的县划定的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分数低到50多分,这意味着一些贫困人口被排斥在“建档立卡”之外。由此导致了“被贫困”与“被脱贫”并存现象的产生,这是调研中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二)脱贫攻坚项目实施资金投入刚性需求与扶贫资金投入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

尽管近年来各级各部门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但相对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所必须实施的项目资金投入刚性需求而言,缺口依然巨大。以是否通公路的自然屯为例,我们在对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调研中了解到,该县有90个贫困村,20户以上未通路的自然屯达到564个,需修建的通屯路总里程为1807.8公里,按屯屯通砂石路标准要求,预计需要投入资金将达到70769万元,而2016年该县财政预算安排交通建设的资金仅为2666万元(这些资金还不能完全用于屯级公路建设)。①按此计算预计4年累计可投入的资金大约也就是10664万元,仅为资金需求量的15%。如果按照通屯路硬化的建设标准来计算,需投入的资金将高达15亿元以上,这还不包括该县非贫困村中也大量存在20户以上需要修建的通屯公路。该县交通局长坦言,如果隆林各族自治县要全部实现屯屯通硬化路,需投入的资金总量至少在20亿元以上。“脱贫攻坚”项目实施资金投入的刚性需求与扶贫资金供给能力之间形成的巨额缺口,导致屯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与脱贫攻坚的迫切要求形成了巨大反差。

(三)产业扶贫项目脱贫效应的时滞性与年度脱贫目标要求短期性的矛盾

“通过产业发展解决一批”是精准扶贫中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排除项目选择的不确定性因素,贫困农户无论是发展种植、养殖项目还是旅游等服务性项目,要使之发挥出“脱贫效应”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到四年,这是产业发展自身客观规律决定的。但是,按照现行做法,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目标要求的“短期行为”与产业脱贫效应时滞性之间的矛盾,必然带来两种不良的结果:第一,一些贫困人口本来就是“被贫困对象”,扶贫对他们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他们的“脱贫”与项目是否实施毫无关系;第二,一些贫困程度较深的贫困人口,本来就还没有达到脱贫标准,他们的脱贫不过是“数字脱贫”的牺牲品而已。这一现象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调研中一些群众反映,他们刚刚被列为贫困户,尚未得到扶贫的丁点实惠,只是村干部、驻村干部或帮扶干部等到家里了解情况、反复地填写一些表格而已,到了第二年(有的甚至是当年)就被宣布为“脱贫人口”,无形中有“被政府愚弄”之感。

(四)贫困农村“空心化”与脱贫任务艰巨性的矛盾

当下多数贫困村处于“空心化”状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村里缺乏脱贫致富的产业,也缺乏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些地方的青壮年基本上外出务工)等,这种现象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较为普遍。观察这些贫困村不难发现这么一个怪圈: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产业难以发展――经济收入低下――青壮年外出务工――脱贫攻坚缺乏推动力量――贫困村处于“空心化”状态。调研中我们发现,在这些贫困村中往往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也是很薄弱的。2015年8月笔者在广西中越边境某个贫困村调研时发现,该村有一幢两层四开间的办公楼,但仅有二层一间可以容纳10多个人的小会议室能正常使用,其他要么打不开、要么灰尘满地,这意味着这个办公楼平时很少使用。更让人揪心的是,在该办公楼一层右边一间办公室门板上,贴着一张褪了色的“村委会成员和第一书记联系电话表”,表面看是方便群众与村干联系。实际上则是这个村委会平时根本没有人值班、没有人办公,群众要找村干,只能通过电话联系。不难看出,该村的村务活动是不正常的,村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基本上就是一个“空架子”,在笔者与村民访谈中证实了这一点。在访谈中还发现,支部书记对该村基本状况了解不深,对该村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更是语焉不详。由此可见,一些贫困村中基层治理组织的“空心化”现象比起产业“空心化”而言,其后果更为严重,它导致各项精准扶贫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到基层,形成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巨大障碍。

五、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对策建议

(一)抓紧完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

首先,改变以县为单位估算贫困人口数量的做法,代之于以省为单位估算贫困人口。在省内再按照统一识别标准体系、统一识别实施细则、统一识别固定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最后由省一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划线的办法再次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最大限度地避免一些地方因贫困人口指标过多而让部分人口“被贫困”,一些地方则因指标不足而使部分贫困人口“被脱贫”的现象,将更多贫困人口指标放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次,强化贫困人口再R别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在实践中必须注意把好“三关”:一是再识别方案的科学制定关。再识别方案出台前,一定要注意吸纳行内专家和基层干部代表深度参与,广泛征求意见并反复论证之后再出台,以避免“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现象的发生,确保再识别方案的科学合理。二是信息采集客观公正关。信息采集的客观公正,关乎识别结果的公平性。为此,要强化对识别人员的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实地训练,反复操作等,使他们理解和掌握指标内涵、数量赋值、方法程序等方面的要求,熟练掌握识别方法。三是识别过程监督问责关。由于识别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难免一些地方为争取到更多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指标而冒报虚报。为此,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问责机制,可委托独立第三方对各县、乡、村开展明察暗访的抽查,凡是发现故意冒报虚报且超过一定比例的(比如20%以上),应对相关责任人(比如扶贫开发部门负责人尤其是县及县以下各级党政“一把手”等)课以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者予以、公职等处罚。

(二)建立以目标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首先,探索建立以目标需求为导向,资金随着项目走的投入机制。具体做法可先由各县按照到2020年实现精准脱贫目标必须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五个一批”项目建设所需的投入资金,以村为单位逐级汇总到县,由各县直接上报省,由省扶贫办报国务院扶贫主管部门,国务院统筹各相关部门资金之后,根据需要与可能分年度将项目实施资金直接下拨到贫困县,同时责成各省级政府按一定比例加大对贫困县的资金投入。各职能部门不再负责项目审批、资金下拨等职责,但要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其次,强化项目实施资金投入需求的真实性、可靠性。可由省、市负责组织力量采取抽查的办法对各县上报的项目和资金予以核实,并由各县县委书记、县长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负全责,一旦核查结果与实际上报数额误差较大(比如超出20%以上),轻则引咎辞职,重则课以法纪处罚。再次,启动社会监督机制,可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设置公开举报电话或微信公众号等,方便群众举报项目实施中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强化监督机制的震慑威力。

(三)改革精准脱贫成效的考核办法

为纠正现行每年下达脱贫人口数量的做法极易助长短期行为、甚至弄虚作假的弊端,在此建议:第一,划定2019年基本脱贫,2020年巩固提升这条底线,不再层层下达年度脱贫指标,各省根据各地脱贫难易程度提出各县脱贫计划,凡是按时脱贫的均应给予奖励,原则上不鼓励提前脱贫。第二,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过程的督查,可采取暗访督察+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加强对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并将督查结果向社会公布,以利于社会公众监督。第三,加强中期评估检查。中央和省一级可在2017年、2018年对下一级脱贫摘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全面考核评估各项脱贫指标的达标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第四,研究出台脱贫摘帽的具体实施细则,使“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的标准要求具体化,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事项、量化要求具体化,防止各地降低脱贫标准要求的做法,以引导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夯实精准脱贫的各项基础工作。

(四)切实加强“空心村”扶贫治理能力建设

首先,加强“空心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通过从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拔优秀共产党员担任村支部书记,从省级机关中选派第一书记以及从致富能手、文化程度较高的回乡青年中加强党员培养入手,建设一支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党员队伍,以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农村扶贫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其次,切实加强“空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统筹谋划贫困村的安全饮水、道路、通信网络、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应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来推进,切实改善贫困村的发展环境。再次,加大贫困村产业扶贫力度。通过引进企业帮扶发展产业等措施,加强“空心村”扶贫产业培育,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增强“空心村”的“造血”功能。最后,加强对“空心村”专业合作组织等自治组织建设。结合扶贫产业发展和其他项目建设,将贫困人口组织起来,引导其参与村屯内各种扶贫项目建设,以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自豪感,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起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心。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5-18-08(01).

[2]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3] 沈茂英.四川藏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多维约束与化解策略[J].农村经济,2015(6).

[4] 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1).

[5] 李鲲,叶兴建.农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与实践情势探析――兼论复合型扶贫治理体系的建构[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2).

[6] 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8).

[7] 左停.精准扶贫战略的多层面解读[J].国家治理,2015(36).

[8] 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9] 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

[10] 李小云.新时期农村贫困问题及其治理[J].国家治理,2015(38).

[11] 周民良,时保国.精准扶贫新阶段治理贫困的思路[J]. 国家治理,2015(36).

[12] 刘解龙.经济新常态中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15(4).

[13] 安格斯・迪顿.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及不平等的起源[M].催传刚,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

A STUDY ON ACCURATE POVERTY RIDDING IN MINORITY AREAS:BASED ON A CASE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N TO THE REALITY IN QBN TOWNSHIP,DHYZ AUTONOMOUS COUNTY,GUANGXI

Ling Jingqiu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7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砀山县住建局及时组织召开了全体干部会议,深刻领会了《扶贫论述摘编》的系列论述实质,进一步明确了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的工作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

局班子成员带头学,明确专人进行督促负责组织召开干部大会,专题集中学习《扶贫论述摘编》,并将督促学习授课任务落实到人,确保学习工作有效推进。

二、学习落实情况

把《扶贫论述摘编》的系列论述分为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8个篇节,制定学习计划,由局班子成员领学,按照时间节点组织全体干部集中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精准掌握扶贫政策要领,切实把《摘编》精神贯彻落实好,融会贯通,指导扶贫工作,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提高政治站位、联系工作实际。要以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入学习贯彻扶贫思想。以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相关要求为主题,积极组织参加我局帮扶村的扶贫工作。深入帮扶村和帮扶户调研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帮扶措施,使脱贫攻坚工作出成果、见效果,切实让群众得实惠。

作为县脱贫攻坚责任单位,要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带好头,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自觉对标看齐,扛起责任、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学习贯彻扶贫论述摘编的汇报材料

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学习《扶贫论述摘编》精神和市、县有关通知要求,近期保义镇党委进一步加强了深入学习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领悟论述精髓。现将学习情况回报如下:

一是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研读原著,在深刻领会关于扶贫论述精神实质上下功夫 。利用四个半天时间,集中全体镇村干部集中地点集中学习《扶贫论述摘编》,深学细悟关于扶贫工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领导班子到所联系村安排1次专题学习研讨,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谈学习体会,学深悟透关于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各党组织把学习《摘编》纳入年底前党内组织生活的重要安排,作为“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以党支部为单位,推动党员干部把思想和工作摆进去,深入开展学习交流,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坚持深入系统学,完善学习制度,在广泛宣传上下功夫。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学习制度,确保能持之以恒地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从中找指针、找路径、找方法,注重解决学习不深入不扎实、理解不全面不透彻的问题,提高政治站位,做到以知促行,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定位、精准布局、精准落实。同时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利用标语,广播,网站等多种方式宣传,并在工作群、党员群不定时发送有关扶贫的重要论述,让广大党员干部时时刻刻领会有关扶贫论述的精神内涵。

三是坚持联系实际学,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 。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带着思考学、带着问题学,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学以致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及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各党总(支)认真落实镇党委的部署和任务分工,强化问题意识,树立质量导向,力求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学习贯彻扶贫论述摘编的汇报材料

根据《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学习宣传贯彻<扶贫论述摘编>的通知》(黔扶贫通〔2018〕4号)和《息烽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学习宣传贯彻“扶贫论述摘编”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分别于2018年10月22日、29日和11月5日、12日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扶贫扶贫论述摘编》。

《摘编》摘自2012年11月15日至2018年6月期间的讲话、报告、演讲、指示、批示等60余篇主要文献,分8个专题共242段论述,即“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个专题,《摘编》生动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深刻总结了我国脱贫攻坚积累的宝贵经验,系统展示了同志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党组书记、局长蔡勇洪就学习贯彻落实《摘编》要求:一是要加强学习。全局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摘编》内容,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精准掌握扶贫政策要领,切实把《摘编》精神贯彻落实好,融会贯通,指导扶贫工作,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要以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扶贫思想,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县委有关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与民共进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要以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相关要求为主题,积极组织参加同步小康驻村和帮村扶贫工作。深入帮扶村和帮扶户调研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帮扶措施,使脱贫攻坚工作出成果、见效果,切实让群众得实惠。

学习贯彻扶贫论述摘编的汇报材料

根据《天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组织学习<扶贫论述摘编>的通知》文件精神,天全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及时组织召开了会议,主要学习了全力学好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篇节。深刻领会了《扶贫论述摘编》的系列论述实质,进一步明确了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的工作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召开职工大会,专题学习《扶贫论述摘编》学习,并将督促学习宣传任务落实到人,确保学习工作有效推进。

二、学习落实情况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8

关键词:精准扶贫;政策内涵;公平;效率;途径与走向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30日

一、引言

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减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为应对贫困问题,我国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在各个阶段采取了一系列的扶贫、脱贫政策,经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效果十分显著,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15年底的5,505万人,我国贫困人口大规模的减少,农村贫困发生率也从30.7%降至7.2%,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

在各个阶段采取了一系列的扶贫、脱贫政策作用下,效果比较好。但与此同时,我国现阶段贫困问题的特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国扶贫开发总体上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由绝对贫困转向为相对贫困,致贫原因复杂化、扶贫难度加大等。因此,如何应对我国现阶段的贫困问题,成为国家和政府扶贫工作的重心。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当前时期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政策,是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治理贫困问题的战略重点,有其必要性。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分析我国精准扶贫政策,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政策内涵,对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

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这是国家领导人首次提出扶贫要“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过去的粗放型扶贫,重点强调了扶贫工作要转向“精准”,从“大水漫灌”转为“精确滴灌”。2014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把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确立为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六大机制之一。因此,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政策也成为我国现阶段应对贫困问题而采取扶贫、脱贫、开发的核心。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并提升“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

三、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现阶段我国根据过去扶贫开发实践和贫困问题的总体特征,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根本目标,逐步形成的精准扶贫政策框架。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怎么扶、扶真贫、真扶贫”,改变过去粗放式扶贫方式,将扶贫政策和措施“到村到户”,通过“精准”对贫困户和贫困者进行帮扶,而拔出“穷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发展。根据中办发[2013]25号文件,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户状况、不同贫困区域,运用差别化和有效的方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精准考核的治贫方式。因此,目标是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4号)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精准考核的治贫方式进行了阐述。有效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需要做到如下:精准识别是首要工作,精准识别是指通过贫困户申请、群众评议、公告公示、抽查核验、录入信息等一系列步骤,将贫困户、贫困村进行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清晰致贫成因和帮扶需求;精准帮扶是核心,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致贫成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精准帮扶,重点通过“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精准管理是重要保障,精准管理的重点在于“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考核是重要手段,既对贫困户考核,又对扶贫干部考核,是指针对脱贫成效,建立贫困人口和贫困村“退出―进入”动态机制,在扶贫工作上加强对贫困县情况的量化考核,强化政策实施效果。精准扶贫政策适应我国贫困治理形势的变化,实现了扶贫对象瞄准化、帮扶措施具体化、管理过程规范化、考核目标去GDP化等目标,是当前我国扶贫开发政策的重大战略转型。

四、公平与效率的内涵

公平与效率作为社会政策的最基本的价值,一直是我国政府制定政策时所要考虑的。“公平”概念,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释义。如:伦理学认为,公平指机会均等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协调。社会学解释,公平指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同等的地位并享有同等的嗬。此外,在政治学、法学等也提出了不同的释义。虽然有不同的“释义”,公平的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公平是反映人们从心理上、道义上追求价值关系,特别是合理性的分配关系、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因而,在此分析精准扶贫的“公平”是一种“机会的均等”,要体现合理性,是贫困者获得精准扶贫政策受益的机会均等,要求能够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分配公平和效率公平。

“效率”一词,萨缪尔森指出“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效率主要表现为投入产出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的配置效率。“效率”是属于经济学的研究问题,但如今延伸到其他学术领域。因而,在此分析精准政策“效率”,是指要保证政策和政策的实施对象者实现最佳的效果,即扶贫要有效果,要能够“一针见血”。

因此,分析精准扶贫政策既要涉及公平正义,还需要提高效率。在公平方面,精准扶贫的“公平”是一种“机会的均等”,要体现合理性,是贫困者获得精准扶贫政策受益的机会均等,要求能够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分配公平和效率公平。在效率方面,精准政策“效率”,要保证政策和政策的实施对象者实现最佳的效果,即扶贫要有效果,要能够“一针见血”。因此,政策的制度与实施既要保证公平又要反映效率,两者有机协调。

五、精准扶贫政策的公平性分析

(一)国家角度的公平性分析。自2014年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首次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六大机制之一,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精准扶贫的条例政策: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201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11月29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2016年4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4号)等政策,都反映了党中央和国家政府部门一直没有放松制定扶贫、脱贫相对应的政策,以坚决的力度来扶贫开发。因为扶贫、脱贫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必要环节。

加快贫困者脱贫、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上升,对于进入攻坚期的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面对现阶段贫困问题出现的“难啃”的国情,党中央和国家政府部门一直没有放松制定扶贫、脱贫相对应的政策。如今把扶贫工作确立为“精准”角度,使得扶贫政策合理性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从国家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贫困者角度的公平性分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了权利贫困理论。森把致贫的原因归因为不平等的享受权利现睢H利与分配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得出现贫困这样的现实。提出关于“机会均等”和“公平共享”为核心要义的反贫困理论。“如果一群人无法拥有确立支配充足食物的权利,将不得不面临饥饿”。也就是说扶贫政策在解决贫困问题时,要让他们平等的享受权利(在此特指获得扶贫、脱贫政策优惠的权利)。精准识别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工作,具体包含建档立卡信息卡、识别贫困村与贫困户、贫困标准与规范等工作。是要贫困户申请、群众评议、公告公示、抽查核验、录入信息等步骤,将贫困户、贫困村进行有效识别出来,并重点强调要从相对贫困的群体中把贫困户识别出来,在识别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从精准扶贫政策的设计角度来讲,精准扶贫政策以精准识别的方式确定贫困户,比以前的“撒胡椒面”的形式更加科学,并且更好地体现了对贫困户的公平性。尤其是建档立卡过程中,通过民主评议和公示公告程序的引入,让评选在阳光下运行,让贫困户能够以 “机会均等”的方式参与到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

但与此同时,如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贫困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贫困者来说,公平性无疑是无从谈起。根据审计署2015年10月8日审计公告显示,其中提到广西马山县存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不力的相关情况,认定的扶贫对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2014年度将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的608户、2,272人认定为脱贫等。除了在扶贫对象上造假,该县还将人均纯收入达不到国家脱贫标准的2,272人认定为脱贫,虚报的这一部分占到扶贫任务的9%。广西马山县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不力的情况是对贫困者公平性的亵渎。

在精准扶贫的整个过程中,扶贫对象识别是所有扶贫项目的第一步,对于精准扶贫的实现至关重要,如果说在措施、资金、项目等过程存在偏差是对精准扶贫的打折,那么在对象识别这一步的偏差则直接动摇了扶贫开发的基础。执行过程的偏差导致公平性的丧失,精准识别的偏差将导致精准扶贫政策无法良好的执行,效果将不尽如人意。此外,如果农村地区出现贫困者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不了解,对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的不充分将直接导致精准识别这一基础性、前提性的工作不能良好的开展。政策设计对于贫困者来讲是体现出公平性的,但如果贫困者自身主体不充分参与,公平性也将丧失。

(三)贫困区域角度的公平性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破除以往区域扶贫政策中的一些弊端。精准扶贫政策也提到地方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实行相对差别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的设计和执行并不能与国家精准扶贫标准和规范相悖。根据贫困标准和规范化制定的精准扶贫政策在区域角度下是能够体现公平性的。由于上级层层下达的贫困户指标有限,贫困面广、程度高的地方在评选时有一定难度,难以反映不同区域贫困人口的客观差异状态,同时因贫困户指标分解造成了区域不公平问题。如果地方在应用“差别化”这一机动功能发生偏差时,其公平性将无法保障。但如果由于标准不统一,就可能会出现相对富裕村庄中较富裕的人获得指标,而相对贫穷村庄的较穷的人没有获得资格。这样也是不能体现公平性的。这就需要精准扶贫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要妥善协调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四)脱贫可持续发展角度的公平性分析。精准扶贫从根本上说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贫困者脱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政策也强调了“扶”这个字,曾多次强调,要有效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政府的角色要进行转换,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角色应该是起辅助作用的,主体是贫困者本身。如果“扶贫”仅仅停留在“输血”这一层面,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负担,而一旦政府停止对贫困者“输血”,贫困者脱贫后将会立即返贫,这也就失去了扶贫的根本目的和意图。精准扶贫政策也注重在扶贫中杜绝“靠、拿、要”等思想风气。积极引导贫困者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为自身“造血”,只有自身“造血”,才能够在脱贫后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精准扶贫很好地体现了公平性这一根本原则,具有公平性的基础价值。

六、精准扶贫政策效率分析

(一)实施精准扶贫的成效。按国家统计局的监测指标,2014年初全国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是8,962万,2015年底有5,575万人,两年时间全国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下降了3,387万人,效果显著。根据中国扶贫办公告显示,2014年底全国完成建档立卡工作,相关数据录入电脑,联网运行,并实现动态管理,实现每年更新。全国各省(区、市)普遍制定了本地区扶贫开发条例,各省(区、市)普遍建立干部驻村工作制度,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十三五”期间,中国政府为农村扶贫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财政支持。中央决定,“十三五”期间政府扶贫投入要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要保证脱贫攻坚的需要。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创立“六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扶贫方式,有针对性扶贫,提高效率。

(二)精准扶贫政策的部分失效不容忽视

1、贫困户识别低效。当前,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依然主要根据收入水平制定贫困线进行识别。以贫困线进行识别贫困人口具有直观、可比等优势,但其局限性也会存在,如难选、漏选问题。此外,群众投票评选方式在实际识别贫困户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群众的主观性,容易受人操控,产生一定的争执或盲目后果,影响识别效率。最后,由于贫困户指标是上级层层下达的,数量有限,在贫困面广、贫困差距不大、程度高的地方进行识别时有一定难度。

2、扶贫资源配置存在低效。近年来,虽然我国“三位一体”扶贫方式(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初步形成,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扶贫资源配置低效、扶贫资金不足、部门协调不佳的问题。一方面扶贫办负责专项扶贫工作,但是在实际上掌握相对较少的扶贫资源,扶贫资金不足,统筹协调各方的措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行业扶贫形成一种独立的状态,却是整个行业的有机整合,造成区域间行业的不协调,并且由于单一行业的不全面,造成扶贫资源低效利用;另外,社会扶贫资源甚少,难以整合各方资源,效率较低。

此外,我国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地区对于扶贫资金的需求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按精准扶贫的“均等”资金来支持各地区的扶贫开发,可能会造成有的地区扶贫资金“有余”,无处可发。也可能会造成有些地区扶贫资金“短缺”,僧多粥少,导致扶贫资金的扶贫效率降低。

3、扶贫政策死板缺乏动态效用。贫困人口的“进入―退出”机制缺乏动态。由于退出机制也采用自上而下的指标分解,但由于地方h境的复杂性,这种指标的划分法难免僵化。而“脱贫”人口由于自身的条件较为脆弱,受外界风险的刺激较大,如果遇到大灾大难或者其他不确定的风险,很有可能会出现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而由于我国“脱贫”目标的刚性化,脱贫后基本上再没有获得脱贫名额的机会了,“脱贫”后想再进入就难了。同时,根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管理要求,扶贫的退出机制是需要贫困户签字的,但由于利益(或许实际已经达到了脱贫的要求),贫困户一般不愿签字。因此,这种“只出不进”的模式,缺乏对脱贫人口的动态监控。扶贫政策死板,使得缺乏动态效用。

七、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精准扶贫政策的路径、走向

(一)加快建立健全动态监测体系,加强精准管理。在现有的精准识别工作基础上,深化大数据在精准扶贫上的运用,健全识别参考信息的多维度化,推动贫困者建档立卡信息与低保、公安系统、其他财产信息相衔接。推动部门间协作,完善贫困者基本信息。在面对有群众参与精准识别效果不佳情况时,驻村扶贫干部应积极宣传和解读扶贫政策,发挥能动作用。搞活“进入―退出机制”,监测体系要“有进有出”,不要因为硬性的脱贫指标而虚假脱贫、“被脱贫”。此外,应对各地区环境的差异,激发驻村扶贫干部的能动作用,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加强基层精准扶贫管理,提升精准扶贫效果。

(二)强化整合精准扶贫资源。应对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扶贫资源配置低效、扶贫资金不足、部门协调不佳的问题。首先,需要以专项扶贫工作为牵头,加大各部门的统筹力度,国家给予更多的资源、措施在专项扶贫工作上,专款专用,靶向配置;其次,加强行业扶贫开发力度,积极实施“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扶贫措施,加紧整个行业的有机整合、区域间的协调,努力提高扶贫资源利用效率;最后,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对有致力于扶贫的企业减税甚至免税,提高社会扶贫资源的占比,惠及更广大贫困者。此外,逐步扩大基层扶贫部门使用资金、人事管理权限,统筹省、市部门的精准监管与精准考核。灵活扶贫资金,使得扶贫资源得以更为有效的利用。此外,上级部门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强化资金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违纪违法的惩罚力度。

(三)推进精准扶贫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创新。由于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资源比较单一,精准扶贫的制定也需要考虑到这一背景,因此不能仅仅就精准扶贫这一单一政策,还需要推进精准扶贫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创新。可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金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改革,优先在贫困地区典型县域开展政策试验和制度改革试点,激发贫困地区要素资源市场,释放发展活力,让多种政策“合力”,共同应对扶贫工作。农村地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结合贫困地区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重视盘活贫困地区农村低效闲置土地,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减少扶贫项目土地使用限制。城市地区,发挥经济市场的功能,在劳动就业方面给予“造血”。对精准扶贫过程中异地搬迁、光伏扶贫、危旧房改造等需要占用土地、占补平衡的建设项目,应在用地指标供给、规划调整、行政审批等方面予以特殊倾斜,以较为灵活的制度给予扶贫开发项目、扶贫人员支持。

八、结语

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当前时期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政策,是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治理贫困问题的战略重点。我国贫困问题由绝对贫困转向为相对贫困,致贫原因复杂化、扶贫难度加大等。因此,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当前时期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政策,是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治理贫困问题的战略重点,有其必要性。以公平与精准扶贫开创我国扶贫工作新模式,在我国“十三五”时期扶贫工作上起重大作用,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协调公平与效率价值关系、不断调整政策路径和完善措施,努力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为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裕瑞,曹智,郑小玉,刘彦随.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社会科学版),2016.2.

[2]潘帅.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5.

[3]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4]罗江月,唐丽霞.扶贫瞄准方法与反思的国际研究成果[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5]刘解龙.经济新常态中的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15.4.

[6]付少平,赵晓峰.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移民生计空间再塑造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7]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社会科学版),2016.3.

[8]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2.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9

精准扶贫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举措与有效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分析精准扶贫的逻辑内涵,有利于优化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强化精准扶贫的执行力度,最终提升精准扶贫的实效性与时效性。因此,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精准扶贫的逻辑内涵进行探讨,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精准扶贫

顾名思义,精准扶贫的概念是相对于盲目扶贫而产生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要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关键环节、保障条件,因而从定义上来说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具体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在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形势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分析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有利于确保精准扶贫的方向不走偏、目标不背离、行为不出格。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来分析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首先必须理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第一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二个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第三个方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部分内容的划分,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扶贫的目标与对象要精准,如目标要立足于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局部扶贫与全局发展的关系,在扶贫对象上要注重从多维度去考虑,如民主思想、精神文明等;第二,扶贫的措施与方式要精准,既要能精确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又要注重扶贫与被扶贫的平等地位,扶贫要做到要合理、合法、合情,不能打著扶贫的幌子做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违反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不良行为;第三,扶贫的管理要精确,并以法律为准绳,如不能利用扶贫攻坚谋求私利,要真正的尽全力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脱困,最终走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划分,可以从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实际上也是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价值扶贫进行逻辑剖析,具体如下。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其内涵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既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

1.精准扶贫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视角分析,贫困地区既要富起来,也要强起来,落实到精准扶贫上就是说:精准扶贫工作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富”指要及时给贫困地区“输血”,给予一些物质上的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富起来,“强”指要给予知识技术、发展方向上的帮助,强化贫困地区及人员的致富能力,强化其“造血”功能。

2.精准扶贫既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文明、和谐”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不仅仅是要帮助贫困地区改变其落后的经济面貌,而且还应该进一步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着手,帮助贫困地区加速推进基础民主体系建设、精神文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而真正使得贫困地区及人民不仅物质生活富裕起来,而且精神生活也得到有益充实。

(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内在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精准规划”也要“两情两愿”,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既要“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

1.精准扶贫既要“精准规划”也要“两情两愿”。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准规划”,做到真正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实现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贫困地区的风俗民情,即只要不违背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贫困地区有权利选择他们偏好的发展道路与方式,这是“自由”内涵的体现。如在许多民族地区与边境革命老区,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护其民俗文化,尽力做到因地制宜。

2.精准扶贫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正”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平等对话”是指精准扶贫的扶贫方并不是造世主,尤其是参与精准扶贫的社会资本不应该忽略贫困地区的各种需求,双方的谈判与市场交易,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在交易上是公正的;“互利共赢”是指精准扶贫必须要使得扶贫方与被扶贫方都有好的结果,尤其是随着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的时候,必须要处理好社会资本与扶贫地区的利益关系,不能因为贫困地区缺乏资本、技术及人才,就签订一些不能体现公平、不能实现共赢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与方案。

3.精准扶贫既要“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视角分析,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既要有“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这就是说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与必然举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获得极大的政策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帮助,但是也必须明确:精准扶贫的一切举措都必须依法合规,要做到“依法扶贫”,不以精准扶贫的借口行非扶贫的事情,不以精准扶贫的借口践踏法律的尊严,要充分认识到法律法规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内在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发展局部”也要“顾全大局”,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自力更生”,既要“勇于前行”也要“诚实守信”。

1.精准扶贫既要“发展局部”也要“顾全大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视角分析,精准扶贫虽然是帮助贫困地区及其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但也必须考虑全局的发展,这说明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在对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爱国教育中,必须使其认识到个人的发展只是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又只是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个人的利益要适当考量地区的发展需要,地区的利益要适当考量国家的发展区域,如建设基础设施过程中,个人与集体应该积极配合,而不应该为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阻挠项目推进。

2.精准扶贫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自力更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视角分析,精准扶贫是政府及其他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及人民群众的一种发展红利,是贫困地区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贫困地区及人民必须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但是要特别指出来的是,这种外部支持只是一种“发展机遇”,贫困地区及其人民不能形成路径依赖,不积极的自力更生去谋求发展。如当前许多贫困县就不愿意脱掉贫困帽子,只是为了获取国家与社会更多的物质支持与优惠政策,这是不合理的。

3.精准扶贫既要“勇于前行”也要“诚实守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视角分析,精准扶贫工作是艰难的,必须要亚欧敢于拼搏、敢于创新、敢于为常人所不敢为的探索与尝试,这是精准扶贫的内在含义,否则精准扶贫的“精准度”就会不够,精准扶贫的效果就会不明显,但是也必须明确,无论是改革探索还是创新发展,都必须坚持“诚实守信”,打破陈规不等于破坏规则,应该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交易规则,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实现个人、家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