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集锦9篇

时间:2023-05-15 16:31:36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范文1

新时期全民创新浪潮

说到具体的应用,从大的方面看,我建议无论是教师、研究生还是企业家,能够脚踏实地干自己的工作,也要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动向。在过去500年的时间里,全球大概发生了五次革命,五次革命有两次是科学革命。现在,人类正处在第五次革命,叫电子和信息革命,可以将其分成三个阶段。现在这个阶段是智能化,中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二位,还没有完全完成信息化建设。前面五次革命没有一次是中国人发起的,互联网是中国发明的吗?五次革命里都没有中国的份。没有科学就没有技术革命,没有科技就没有产业革命,技术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先导,一次技术革命对应一次产业革命。

全世界有很多发达国家,美国、英国、葡萄牙、西班牙,现在在发达国家里,五大常任理事国,除了美国之外,英国、德国是强国,是先导者,而葡萄牙、西班牙这些老牌帝国主义都没落了。现在理论界和产业界普遍认为世界处于新一轮技术创新的浪潮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现在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期,我们研究院也在搞创业中心,可以说全民都在搞创新。三五年之后,全民的创造性都会被激发出来,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竞争力和产值。

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挑战与机遇

我们正处于第五次科技革命,同时也处于第五次世界革命中,面对未来的革命中国应该怎么做?中华民族复兴面临三个机遇,第一个是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创新机会,第二个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创造的领先机会,第三个是世界现代化和文明转型的赶超机会。在能源、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制造、农业、人口健康、基本科学问题等六大领域都有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也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自动化与高技术阶段,二是信息化与全球化阶段,三是智能化与绿色化、网络化阶段。

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第三个阶段蕴涵很多创新机会,包括互联网、“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无线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量子通信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是手段,我们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智慧城市服务,建设智慧城市必须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必须为智慧城市服务,由此延伸到很多社会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交通和能源的渗透,包括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先进制造、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等。中国的机遇来了,这个机遇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机会来了,不等于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美国麦肯锡了一个报告,提出颠覆性技术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程度,第一个是移动互联网,它对经济影响最大,第二个是物联网,第三个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在未来几年内会占主要地位,我建议小一点的公司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探索,如果有可能进入这些领域,这个蛋糕很大,不能说这个蛋糕被阿里巴巴、腾讯吃光了。

德国、法国、日本、英国、美国和韩国这几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包括技术、大数据和高能效计算、合成生物学、再生医学、农业科技、能源及储能、先进材料及纳米技术、机器人及自治系统、卫星及航天技术应用。另外还有人才培养、科研投资等,它特别强调科学研究全球化和互相合作,提出了对无政府空间的科学研究,包括海洋、北极、大气层、网络空间,这些均不是由单个国家所统治,是科学家的研究领域。从公海、北极到太空和网络世界,英国已经就无政府空间提出了战略重点,并将推向前进。最后一个是大数据,大数据因为各行各业都可以用,如果有些公司喜欢用大数据来经营,小公司做好大数据也可以赚钱。从世界各个国家的最新发展趋向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的发展方向来看,我们都要思考怎么抓住这个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创新。

做好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诸多技术

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新千年,有一个现象就是城市化。有一个国家叫墨西哥,他们非常有意思,墨西哥城有3000万人口,首都是墨西哥城,这个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就带来了一些问题,交通拥堵、能源缺乏。大城市消耗了75%的能源,60%的水资源,排放出了80%的温室气体。有人打了一个比方,生活在超大城市里面没有安全感,担心地铁的突然停运。有人说在城市里生活就像坐了一个板凳,板凳在火山顶上。

智慧城市建设是人类社会要把自己的城市建设好,智慧城市加上智慧农村就是智慧中国,智慧化、网络化、可控化,要做好城市建设需要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网络这么发达,有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网络世界以前是被人们忽视的,其实是不能小看的。

智慧城市的概念,有狭义,有广义,我就说一个概念。智慧城市结构、评价指标。智慧城市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组合为基础,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智慧城市应该做到六个方面:安全、高效、有序、和谐、绿色、智慧。城市的安全、家庭的安全、铁路的安全、飞机的安全等都非常重要,没有安全什么都没有。

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中,运转模式非常重要。住建部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在政府政策比较明确,并且非常支持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在中层和下层如何实施,企业应该怎么做,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模式。

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带着钱带着技术到某一个城市去落户,去进行某个项目,这个做法是所有项目里面最可行的办法,也最容易被人接受。企业带着钱和技术来了,政府提供政策和房子就可以了。老百姓得到了实惠,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我在天津大学成立了一个天津智慧物联信息技术研究院,它的理念是八个字:开放、联合、诚信、创新。下面有几个公司,包括大数据公司、康复机器人公司等8个公司。我们这个研究院是开放的,任何一个小的公司,任何一个团队都可以承担我们研究院下面的一个研究课题,而且在运行过程中,我们会争取和别人合作。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范文2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3-0071-06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快速地进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并被列入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从国家战略层面予以大力支持与重点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都开办有计算机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规模居各类专业前列,大量信息技术人才为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些年来,社会对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一直位居首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然而,各高校仍有许多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找不到与自己专业和学历匹配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高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陈旧保守,不能与时俱进,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二是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机会少,所学非所用,综合素质不高,不符合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如何紧跟时代和技术发展潮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为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服务,是高等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国地方高校约占全国高校数量的90%,提高地方高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能满足市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推进“两化”融合(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层次融合)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峡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主要培养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近些年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探索。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经历了大学的合并浪潮和学生扩招后,许多地方高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往往分布于多个学院中,师资力量分散,教学资源不足,碎片化现象比较突出,且单个专业的学生规模偏小,签约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极大地影响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三峡大学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

1.1确立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鉴于前些年全国高校大办计算机专业产生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堪忧和学生就业难,许多高校在要不要继续坚持大力开办信息技术类专业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些疑虑。经过深入分析后可知,不仅要继续开办,而且要大力办好信息技术类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主要技术发展领域的地位没有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世界各国都在争夺信息技术的制高点;二是我国“两化”融合还远远没有完成,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没有改变,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必将得到大力支持与快速发展;三是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信息技术和文化发展的结合创造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办好信息技术类专业是三峡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基础条件,与国内外一流的大学相比,如果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可能永远也办不好这些专业。弯道超越、跨越式发展是办好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有效途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确立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是改革的第一步。

1.2确定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主体

分散的资源和碎片化的专业分布显然不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培养人才,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实施专业重组与改造。学校新设立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将分散在多个学院的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统一并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作为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主体,搭建人才培养的顶层架构。

1.3明确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涵盖的技术领域比较广,地方高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所有领域全面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方向,重点突破,体现特色。

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确定发展领域。重点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等,这些技术领域既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又与市场需求和应用紧密结合,且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是应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

2)确定培养专业。根据确定的技术发展领域和原有专业人才培养基础,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本科人才培养专业,基本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领域。这些专业原本是存在的,但由于培养方案僵化,课程体系陈旧,体现不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培养特色,因此必须对培养体系进行大力改革,以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

3)确定培养方向。在已确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专业中,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为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为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为软件工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等,其中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方向由嵌入式系统方向改造重组而成,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造重组而成。

经过专业改造重组后,三峡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领域与专业方向如图1所示。

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体系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应以实现培养目标为前提,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和建立每一个培养体系要素。培养要素包括实施性要素和资源性要素。实施性要素主要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模式;资源性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师资、课程、设施等。实施性要素是核心,资源性要素是保障。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要打造适合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健全而优质的实施性要素和资源性要素。

2.1利用各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牵引和示范作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诸如“卓越计划”、“产业计划”等各级质量工程项目是为改革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各高等院校应牢牢抓住这种机会,充分利用质量工程项目赋予的改革探索权利,发挥好项目的牵引和示范作用。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方向)被湖北省教育厅列为2011年度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学院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深度推进产学研、校企合作,大力改革和实践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方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1)订单培养。学院与东软集团、三峡高科、纵横科技、深圳讯方等信息技术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培养企业急需的信息技术人才,实施订单培养,满足地方企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双师融合。学院和签约企业互派人员进行深度交流,相互兼职,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3)资源共建。学院和签约企业联合开发企业急需的新技术课程,共同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学生在最后一年的实习实训直接进入校企联合实践基地,既缩短了学生入职培训时间,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学到了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2.2突出“特色”,强化“应用”,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特色,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三峡大学通过实施“3×1”工程,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1)人才培养采用“3+1”周期模式。前三年完成所有理论课程的学习,后一年完成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与工程实际结合的实践技能培养。

2)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比重不低于“1/3”。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强化实践技能,寓理论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真正达到培养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时占总学时的比重不低于1/3。

3)课程体系采用“3 in 1”。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为硬件类课程、软件类课程和特色专业类课程三合一的类型设计。通过简化分类、整合资源、归口课程,集中力量打造专业的课程类(群),提高每类课程的质量,从而达到专业化教学的目的,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2.3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特点是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的快速性,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达不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必须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1)创新教学组织结构。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采用“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办-系”的三级教学组织结构,教务处和教学办是管理机构,“系”是教学组织实施机构。这种管理结构只能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比较成熟的专业,而对技术快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专业则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系”级基层单位层级低;二是人员编制少、专业面窄;三是掌握的资源有限,难以组织承担有效的适应高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重任等。鉴于此,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撤销了“系”级基层组织,成立了跨专业的学术“团队”。通过优化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和兴趣爱好,成立一支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术团队。团队既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主体,也是开展科研活动的阵地,是目标考核的基本单位。

2)推广新型教学方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了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是培养不出卓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可通过自编教材来引导和推广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等新型教学方法,采取讨论式、启发式、问题式、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

3)改革授课方式。对于应用性强的设计类课程,应改革授课方式,直接在计算机机房上课,将理论讲授和上机实践真正结合起来,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又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目的。

2.4不断开发系列新课程,打造优质课程资源平台

课程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元素,建立优质的课程资源平台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而言,开发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征的新课程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基础。三峡大学通过编写新教材,开发新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网络公开课程,打造了一个丰富而优质的课程资源平台。

1)引入计算思维理念,编写出版了一批体现计算思维模式的教材,包括《计算机基础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物联网技术概论》《3G移动通信技术》《信息安全导论》《iPhone手机软件设计》《Android手机软件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等。这些自编的新教材既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又具有显著的技术先进性和应用创新特色,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领域。

2)着力实施课程质量提升战略,建设了“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原理”等精品课程;建设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控制”、“新闻摄影学”、“信号与系统”、“现代交换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等优质课程,所有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全部进入学校的“求索”学堂网络公共平台,方便学生学习,不断提高优质课程资源的应用效率。

3)加大新课程的开发力度,及时跟踪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与时俱进地为学生提供更新知识与技术的机会。近年来,学院先后开设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ARM程序设计”“Android程序设计”“iPhone程序设计”“计算机游戏设计原理”“动作捕捉技术基础”“游戏引擎基础”“3G移动通信技术”“RFID原理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NFC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20余门新课程,这些新课程的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知识前沿先进,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热点。学生爱学,并且学以致用,立竿见影,是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2.5创新实践培养理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创建一个完善的实践培养体系是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机制之一。三峡大学通过实施“3×3”计划的创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实践培养体系。

1)创新实践教学思路的“三化”。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学院确定了“实验环境一体化、实验平台综合化、实验内容系统化”的“三化”实践教学思路,从宏观上总体把握实践教学的基本框架。

2)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三段化”。创新并实施了实践教学过程的“三段化”,即按照“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3个阶段开展实验教学,形成有序、渐进、扎实的实践教学过程。

3)创新实验教学内容的“层次化”。学院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精心设计配套实验内容,并严格坚持“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三层次”定位的原则,较好地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立体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总之,在实践培养体系建设中,应拓宽专业口径,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多层次、弹性好、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使新体系逐步形成长流水、不断线、分层次,由基础、提高再到综合的“一条龙”实践教学格局,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可发挥重要作用。

2.6加强实践环境设施建设,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不仅需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基地,也需要一个有效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三峡大学通过实施“3×3”实践计划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构建“三结合”实践培养模式。一是“教、研”结合,即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学院设有“智能视觉与图像信息研究所”、“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物联网技术研究所”等3个校级科研机构,这些研究所不仅进行科学研究,也为本科生的实践活动储备项目来源,同时也是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实践基地。二是“内、外”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信息技术各专业的课程特点决定了仅依靠课内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利用课外业务时间,将学生从电脑游戏中解放出来,转移学生的兴趣,使电脑发挥真正的学习功能,从而实现课内课外的协调统一。“启明星”创新工作室就是学院专门为本科生开辟的课外学习实践创新基地。三是“校、企”结合,即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太快,市场需要的技术和人才往往和学校教授的课程和知识有出入,只有实现学校供给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尤其是实践性环节实现联合培养,才能跨越这个供需鸿沟。目前学院已与多家知名IT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

2)打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将课内实验基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课外实践基地——“启明星”创新工作室以及多个校企联合实践基地打造成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主要承担课内基础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可满足一般基础性、验证性和课程设计的基本实验需求。“启明星”创新工作室主要承担课外创新性、综合性的实践实训,是学院着力打造的培养创新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基地。“启明星”创新工作室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创新活动,实行教师宏观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主要从事实际项目的研发和学科竞赛。近年来,“启明星”工作室参与和开发了上百个项目,有的项目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和效益。从“启明星”工作室出来的学生,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签约率达到100%。就业质量显著改善,形成了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行提高”的自组织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校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3)实施实践能力培养“三举措”。学院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开展学科竞赛、大学生进团队”等3项举措,进一步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本科生像研究生一样选择导师,加入导师的团队,开展项目研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另外,学院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依托“启明星”创新工作室平台,由具有丰富竞赛工作经验的教师牵头组织,近两年取得了突出的竞赛成绩,先后获得部级奖励25项,省部级奖励38项,其中尤以2012年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特等奖为标志。

三峡大学构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3 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效果

三峡大学通过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显著增强,学习风气明显好转,学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各专业的认同度和好感度得到明确和提高,各专业发展的基础得以稳固。

2)以“启明星”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新型实训实践基地创建之后,学生入团队、搞研发、比竞赛的热情高涨,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业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大幅提升。

3)近年来学生的毕业率、学位授予率、签约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已从学校的后几位一跃而居学校前列,基本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向好的就业方向快速前进。

4)探索了一条地方高校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路径,打造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机制与实践”获三峡大学2012年度教学成果特等奖。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范文3

关键词:航天信息;密码展览;电子发票;电子支付;食药安全

12月10日,2015年全国商用密码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作为北京密码协会理事长单位,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应邀参展。

航天信息副总经理王毓敏在致辞中表示:“航天信息自诞生之日起,每时每刻都背负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信息安全是捍卫经济安全和民生安全的重要防线,也是推动国家繁荣进步、保障社会安定和谐的坚强后盾。” 航天信息的创新应用解决方案,分别来自于航天信息旗下金税、金融及物联网三大产业板块,代表了航天信息在护航民生领域的全新成果。

(1)电子发票系统解决方案。当前我国税务信息化发展已经从过去的以票管税步入到信息管税的新阶段,电子发票作为一种新的发票形式,因其相对纸质发票的种种优势,有利于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国税总局“互联网+税务”行动的重要抓手。发票资料全面电子化,有助于企业财务处理,及时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更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分析提供重要的支撑。企业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可完成电子发票凭证生成、电子签章、文件储存、推送交付、查询验证等功能以及企业所需的其他增值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同样带来电子发票实时接收、永不丢失、便于保存、查验快捷方便等多重优势。

航天信息是我国首批电子发票项目的承建商与研制单位,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吉林、广州、成都、武汉、青岛等地已实现航天信息电子发票系统的部署和企业接入,为京东商城、一号店、天猫超市、苏宁、华为、联想等签约客户提供电子发票服务。

(2)金融安全支付产品。随着我国对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视不断升级,金融行业推广国产商用密码算法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国内首家将国产商用密码技术在POS产品上落地推广的厂商,航天信息推出的Aisino POS已获得“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资质,并率先获得“POS密码应用系统”商用密码产品品种型号。

此次在展示旗下全线金融安全POS的同时,航天信息特别推出了一款T8智能支付终端。相比目前业内其他厂商的智能POS终端产品功能有限,应用场景有限的现状,航天信息自主开发的T8智能支付终端产品采用“平板电脑+mPOS”的产品形态,基于Windows系统平板电脑的通用性和强大扩展性,为零售、餐饮、住宿、娱乐等生活服务业的小微商户提供了一个集销售、收银、开票、身份识别、经营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性收银台解决方案,同时还可叠加其他金融/非金融服务,并应用于传统的线上及线下服务场景。

(3)智慧食药监综合监管服务系统。从2005年北京“首都食品安全控制系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到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平台项目,航天信息在食品安全行业中的突出成绩有目共睹。为此,航天信息已连续三届在“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荣获“突出贡献单位”、“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百家诚信示范单位”称号,成为物联网领域唯一一家获得食品安全行业系列殊荣的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企业发展

一、行业特点

(1)产业链建设成为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的关键。目前,新一代信息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仅仅来自单项优势技术或产品,能否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参与高层次国际竞争的基本要求。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化分工进程加快。当前的全球信息电子产业分工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这主要表现在,标准和核心技术等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部分多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所掌握;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拥有部分关键技术,并在产品设计和制造上有一定的优势;而中国、巴西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多被限定在产业链的下游,以加工、组装为主,缺乏核心技术和标准,在产业中缺失话语权。

(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向绿色低碳转型。强调产业的环保低碳已成为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共识。大力发展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并将其运用于整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将是今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实现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就必须推行绿色制造技术、制造绿色产品。

(4)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倾向于产品融合、业务融合。“融合”体现在产业链不同主体的融合,硬件技术的融合发展、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的融合发展、产品和内容的融合发展不同层面,其本质是需求层次不断升级推动技术持续进步,不同程度、不同组合方式、不同应用领域的融合都会催生出新的产品和新的应用,形成新的市场机会。

二、发展存在的问题

(1)技术储备和技术来源不足,大多数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信息产业内部各个分支行业之间缺乏互动的协调机制,信息产品或服务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鼓励创新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能满足自主创新的要求。

(2)知识产权很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首先,许多专利申报周期长,而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往往变化调整的速度非常快,保护周期短,这使得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更高。其次,专利申报与维护费用较高。侵权容易维权难。企业专利产品一经投放市场也难以逃脱被仿制、假冒、伪造的命运,使企业新品开发、技术发明、申报专利的积极性大大遭到挫伤。

(3)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小,创新乏力。首先,目前还存在不少的信息技术集群是以低成本为基础,这表明企业创新意识和动力不足,专业化层次较低,技术熟练工人缺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仍处于低端水平,企业短期行为普遍。企业自助创新能力不足,仿制现象突出。其次,缺乏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化集群中没有设立相应的机构,没有将集群作为企业政策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工具,导致科技中介机构与产业的脱节,企业相互协作较少,使得是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互动不足,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胡丽玲.国外典型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仉立文.中国信息化及信息产业发展60年[J].创新论坛?观察, 2010,(2).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范文5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概念;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当功能各异的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教学过程,并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内容后。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崭新的面貌,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一场教育领域的革命正在悄然而至。现代信息技术的新鲜性、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越来越适宜于现代课堂教学,它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然而信息技术在改变人们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改变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改变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如何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以促进教学、减轻因信息过多、过杂而引发的不良教学反应,是教师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即硬件建设,还需要软件建设,更要有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1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角度看,教师如果不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就有可能成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障碍;如果用旧的观念去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技术就有可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不良作用甚至反作用。2因此,教师要想在这场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够游刃有余,必须正确认识教学观念与技术的关系,更新教育观念,并探索教育技术的应用问题。

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简称ET)包含教育中的技术和教育的技术两个方面的问题。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是涉及信息收集、处理、存储等的电子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总称。教育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所谓教育信息技术,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3

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一直习惯称为电化教育,与一般意义的教育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突出“现代”是为了要更多地探索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的特色。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和教学理论以及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推进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又是以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媒介,通过多种媒体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快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从本质上说,教育信息技术是客观存在的。提出教育信息技术的概念是科学的、必然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该定义的内涵: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必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原理,是人类的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在教育系统和教育过程中凡是与教育信息密切关联、共同作用的技术都叫做教育信息技术。②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任务,这就要求不仅要研究教与学资源,还必须重视对教学模式的研究。③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设计(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开发(开发教学软件、硬件、课程和教学模式)、应用(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评价和管理五个环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④现代教育技术跟广义的信息技术一样,是由多种技术组成的技术体系。具有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4

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作用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是指在教育科学、信息科学等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和教育计划,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要特别强调对教育信息的关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当代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师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式,拓展教育领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是促进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以新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一)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提供全新的教学模式,构造了各种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运用不断深化了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不得不重新进行设计,重新选择教育教学模式,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的景象,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网络教育在各地蓬勃兴起,我国教育现代化又达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多媒体、交互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表达方式,大大提高了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5

在教学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选择性的教育资源环境,把抽象的学习和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提高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远程教学与虚拟学校,使教育超越时空并具有开放性。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使学校成为虚拟、开放、社会化的学校,同时也会使受教育者逐步树立了终身教育的观念。

(二)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教学主体关系的变化,优化了教育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过程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教学过程的支柱和动力。在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决定着教学方向和内容,掌握着教学进程、方法和结果,尤为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学生更多地被摆在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教学过程就成了一个以“教”为主导的过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教师的角色从讲授者变为指导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教育技术不仅是教师的辅助教学工具,更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教师也不再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其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关系,体现了现代教育观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而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6

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进行网上备课、授课、讨论、作业布置与批改。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选课、学习、提交作业、提问、资料查询、图书阅览、考试等。教务管理人员可以网上进行学生管理、课程管理、资料管理、教学质量分析等。此外还可以网上招生、网上无纸化办公等等。这些项目的应用将大大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效率。7

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的发展,对国民的生存素质、发展素质和创新素质的要求将不断提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缓解和减轻学生的负担,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很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强调创新,强调对受教育对象创新素质的培养,而创新意识正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促使学生素质不断提高的目的。通过多媒体课堂,同步辅导等形式的教学,既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理解透。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可供师生共享的知识资源放在学生的身边,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突出发现、协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不仅仅领着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海洋,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质疑,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高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技能。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和数字地球时代,如果说以信息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将主导新世纪的世界经济,那么,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将主导新世纪的世界教育。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的高质量需要教师的高素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必须具备教学创新和应用高新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教师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也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操作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过程,是教学设计、教学创新的过程,也是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开发自身潜能的过程。8随着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软件的日趋成熟,教师可摒弃昔日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自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和互动性学习过程。因此,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教师的必备技能和时代的要求。

三、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改革过程中,教育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改革,在教育发展中,观念更新又滞后于装备更新。正是教育观念的滞后,才引发了当前教育技术应用( 包括培训) 的误区。9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所以,教师要彻底摒弃教育信息技术就是单纯多媒体的狭隘的教育信息技术观念。实际上教育信息技术是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方法的独立的学科,是一门运用系统论方法来诊断教育教学问题,设计、实施和解决方案的技术学层次的教育科学。教师要树立系统的教育信息技术设计思想,运用系统的方法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关系、媒体、策略、资源、环境等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重视经验技术的同时同样重视信息技术,确保信息技术在经验技术的约束下充分发挥作用。

(一)更新教师观念,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改变。

一方面,教育发展不仅需要新技术,还需要新观念。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从心理上要消除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恐惧感;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和培养创新人才这一层面,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化;要从教育信息技术的文化层面上,了解并不断丰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领悟其中的文化价值。10

另一方面在信息时代,教师既不会被技术所替代,也不应该再作为传递知识的权威,教育技术的发展永远不会替代教育角色。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在于教师能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因此,尽管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有着强劲的优势,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格魅力、富有情趣的讲解、有效的板书、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作用是任何现代化手段都替代不了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失去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则其教学效果不仅不会好,还可能会产生负效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传统教学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精心备课,准确地、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育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

(二)教师应自觉主动地学习掌握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得教学活动更加有效,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自觉培养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教育的根本特性是以人育人,信息技术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作为教育生产力中的教育工具要素,将会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生产力的水平,这对推进教育的整体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没有信息技术我们也可以进行整体教育改革,但信息技术为实现教育的整体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将会从传播知识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有精力和时间真正进行以人育人的活动,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

(三)教师要正确认识先进的教学媒体。

当前,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加快进入学校,但是这些新技术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新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学校中发挥作用,它只有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时代精神,才能对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新技术作用的发挥需要新观念作指导,不能让教师成为新技术的奴隶,而要把新技术融合到新观念和新方法中,融合在师生的交互活动中,使之成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为了应对教育信息现代化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都加强了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这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但是,一些学校只把制作课件或网页设计作为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忽视了对教师教育观念、思想和教学设计方面的学习和提高。实际上,对教师进行普及教育技术培训并不是为了使教师尽可能多地掌握计算机技术,而是指导和帮助教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日常的教学。教师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现成的课件,而是课件的设计思想和基本技能,以及与课程有关的各种素材库、工具库等教学资源。有了这些资源并利用多媒体制作平台,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才能真正普及。比如多媒体课件内容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用于教学工作的灵魂之一,高质量的课件是教学的先导和前提。制作课件不易出现过分强调华丽外表中看不中用的一些形式上的东西,要注意课件的实用性,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教学中重点突出与难点解决,真正做到困材施教。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部分学校先后建成了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建成了校园网并连上了因特网,因此,有的学校就认为是建成了“信息化环境”和“数字化校园”,已经实现了校园信息化。11其实,校园信息化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只有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建立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高效方便地获取、交换、处理、应用信息的教育教学资源及环境,才能创造校园信息化的基本条件。因此,目前校园信息化建设仅是起始阶段,教育信息化更是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总之,纵观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是影响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并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作用,是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现代的教学设备之下才能得以实现。当前蓬勃开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引起了基础教育在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尽管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来说,信息技术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有很大的差距,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将新科技手段与教学相结合,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使我国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立于国际之林。

注释:

阿涛:《教育部实施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中国电化教育,2001,(3)。

2 乌美娜:《新信息技术在国外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电化教育,1998,(6)。

3 陈宇锋:《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2005,(4)。

4 丁友琴:《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内江科技,2011,(5)。

李 祺:《论教育信息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3,(4)。

6 参见王悦、封昊:《教育信息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加速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4)。

7 参见刘玉娟:《浅析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教育》,高校理科研究。

8 参见丁友琴:《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内江科技,2011,(5)。

9 黄永来:《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

0 《教育观念更新与教育技术应用》,http: / / w w w . yny xw x . net ,2002,(4)。

1 参见丁又琴:《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内江科技,2005,(5)。

2 参见郑继兵,黄正杰:《教育观念的更新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参考文献:

[1] 张义兵:《教师信息素养的结构与形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周有光:《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 高利明:《现代教育技术―通向未来教育之路》,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7.

[4] 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 陈宇锋:《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2005,4.

[7] 张剑平:《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参考消息,2000,9.

[8] 田亚文:《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催化剂》,中国电化教育,2002,9.

[9] 黄永来:《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

[10] 操基栋:《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池州师专学报,2000.

[11] 刘乃琦:《时代的变化与教师责任》,计算机教育,2008.

[12] 丁又琴:《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内江科技,2005,5.

[13] 郑继兵,黄正杰:《教育观念的更新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14] 黄永来:《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

[15] 刘玉娟:《浅析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教育》,高校理科研究。

[16] 王悦,封昊:《教育信息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加速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4.

[17] 李 祺:《论教育信息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3,(4)。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范文6

关键词:财政政策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内涵

当前,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最新概念界定是2011年3月16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的重中之重。具体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

国家层面虽然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界定,但是业界和学界达成的基本共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包括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以及新型平板产业;第二个层次是现代信息网络产业,包括下一代移动通信产业以及物联网和三网融合带动的相关产业;第三个层次是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强调应用,包括一些基于网络的应用,如云计算、软件的服务等。

(二)特点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业范围广,内涵变化快。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概念、新技术、新模式的涌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将不断扩展。二是技术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新型网络技术得到规模化应用,相关软硬件产品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基础设施向全覆盖和宽带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服务涵盖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三是渗透能力强,带动作用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以及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深入融合,已衍生出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网络动漫等诸多细分行业;并且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衍生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基础元器件、软件和信息服务、数据传输与服务、文化教育等产业的发展,并有效地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进步。

(三)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是信息技术集成化、融合化特征更加显著,信息技术越来越表现为技术群的协同发展。例如以集成电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群带来了通讯产业的革命,并渗透了各个学科和领域。二是更加注重商业模式创新,例如云计算将是未来产业服务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正在颠覆现有的产业竞争局面。三是重构产业链体系,服务的整合能力日益成为抢占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关键。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已从单个产品或企业的竞争进入了全产业链竞争阶段,产业链整合及运营能力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核心关键。四是跨国公司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国际竞争压力加剧,世界各大IT企业以延伸业务领域、强化产业链整合能力为目标,围绕产业新兴增长点展开并购及战略合作。面对各跨国IT巨头更为频繁的兼并收购,以及由此在产业链各环节逐步确立的整体优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压力会不断加剧。五是绿色IT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如日本提出要开发和实施无所不在的绿色ICT,韩国提出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低碳工作环境,欧盟也制定出各种利用ICT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构架。

财政政策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因此,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的一个完整政策体系。财政政策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上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历来都是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在政府培育和支持信息产业的各种政策手段体系中,财政政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政策工具。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自主创新,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占领技术的战略制高点。而自主创新的正外溢性、高风险性和高投入性往往导致市场供应不足,需要政府采取政策予以干预,校正市场失灵。国家通过财政直接投入和税收政策的激励措施调节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能够培育和扩大与新一代信息产业相关的市场,能够加快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

第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盈利能力较弱,为缺少竞争优势的弱势产业。能否实现快速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技术成熟度、市场前景、产业化能力等。既涉及技术政策,也涉及财政、金融、税收、贸易等政策,具有较强的政策依赖性。通过政府和财政政策进行培育和扶持,是促使其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三,国外在信息产业发展上的实践也表明,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和推动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普遍运用财税政策扶持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借鉴国际经验,我国要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战略指导,及时总结国内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有的发展经验和教训,避免国内企业陷入重复探索和盲目竞争等“泥潭”,最大限度地降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代价和成本;同时,要对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核心技术、关键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等给予资金支持,并出台细化的有关税收、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发展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范文7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之由来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是一个信息带动经济的时代。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产业,它在整个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起到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而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惊人的变化。电子信息工程作为新兴产业,可以和多种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带动其他行业的整体发展,为更多行业的壮大起到不容置疑的推动作用,从而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电子信息产业通过突破传统技术和传统信息模式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为实现技术新发展新突破提供了契机。

二、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策略

(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帮扶,离不开国家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导。目前我国各个产业的发展都要依靠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扶持,而它也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不断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任务甚是重要。国家的政策与扶持自己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仅能够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产业,也能推动部分优秀项目的开展及持续的科研。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加大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改进和应用,建立基金会以及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来表示对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支持,相信现代化技术的步伐会加快很多。

(二)针对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的发现现状,我认为有必要改良,并改善企业环境。为了新兴的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稳定发展,我认为必须要有大量的高科技专业人才加入到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中,这样,改善现状和企业人才环境显得尤其重要。还有,企业也要健全内部工作人员的竞争机制,给员工提供大量的培训机会以及海外学习交流机会,以达到拓宽员工视野的目的,得到专业人才的培养,用知识武装企业,把新的项目不断的开发出来,采掘出来。此外,我认为企业核心人才应该着重培养,并在技术创新上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加快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步伐。

(三)要积极培育企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适用领域扩大化。电子信息产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更新换代快,所以积极培育企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显得特别重要。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应该健全设备体制,健全创新体质,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核心技术的广泛度,建立新的全面交流平台,用以研发新的项目,扩展各行业的融汇力度,增强电子信息服务的范围,从而使各个企业共同努力研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现代化,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增强国民经济。

三、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虽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较为迅猛,但是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发现方法和核心技术仍需要我们去提高。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没有自己完整的发展体系,有些先进的核心技术是由外国引进而来的,而我们国家不能够掌握自己的发现方法和核心技术,这必然会对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后续发展和进步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制约其发展速度。目前,很多电子信息企业都在努力探寻如何对其升级,如何转型,寻求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崭新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平台,渐渐地建立成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产业和企业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进行成功转型,留下长足的发展空间,从而有利于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进步和信息产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加快改造步伐,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管理

进一步加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改革电子信息技术的体系,不断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确保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还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的实施力度,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研究者的创造积极性。不断加强通信、计算机、软件及各新型软件的融合,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服务的公众平台的健全,大力推进高标准产业发展的进程。同时,还要创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基金,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的完善。还应创造公平、透明、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通过有效的宣传、鼓励、相互配合、协同合作,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的差距,从而全面奋进,实现电子信息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加快电子信息的现代化技术发展步伐。

五、结束语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范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创新导向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4. 026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4- 0048- 02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特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得以广泛发展应用,对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引发了企业系列变革。这场变革强烈的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使企业活动更加具有效益。

1 现代信息技术内涵

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以应用软件为支持,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以下技术:感测与识别技术,即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信息传递技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对于信息内部处理工作包含对一些文件与信息命令进行解压、编辑以及加密钥等;信息施用技术,即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渗透性、创新性、推动性、战略性、竞争性、开放性、增值性、高额投入性等多项特征,网络应用的商业化倾向正在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决策过程也将越来越复杂,深深地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

信息传播打破物理空间上的有形界限,信息技术呈现出强大的渗透性,使信息的处理和传输变得更加迅速、科学、便捷。信息处理与传递的高度现代化,使得用信息化的系统来实施企业管理成为现实,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企业管理、决策,实现企业各功能系统的完美结合。信息技术有力地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各产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密切结合,二者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互为动因、互为消长的互动关系。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带动了企业管理的进步,信息的获得对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有着决定作用。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同时企业管理对技术的要求不断地推动着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本身被企业管理所倚重,逐步与其他技术结合,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还可以通过现代管理手段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企业的管理功能。多变的信息网络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营销模式,也改变了管理组织的结构,使管理组织从“金字塔”形变为“矩阵”状。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生产管理系统的变革,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生产管理控制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中,为管理层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管理层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多可靠的凭证,管理层可以利用现代的博弈论方法来进行战略决策和定位。

信息技术强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得一些数学性很强的管理方法,如运筹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决策论和对策论等大量应用以支持企业运营,甚至采用决策支持技术进行决策。决策更加民主、公开、合理,并且通过有效的沟通产生了建立在情感与理智共识基础上的“最合适”的决策。以扁平化为代表的新的组织形式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了新时代的人本管理思想。

企业信息化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应该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在企业内部,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控制,生产与管理的界限变得模糊,物流和信息流达到同步控制,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缩短时间成为提高效率的有力工具。在企业外部,为企业提供新的竞争空间又增强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加剧市场的竞争。信息技术改变企业内外部环境,在环境因素的推动下引发企业系列改革。

3 创新导向型企业管理模式

导向型企业管理模式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体现信息技术特征,使企业管理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时代需求,对经营理念、企业制度、经济行为以及生产要素进行不断调整和重新组合,把创新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主流,拉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成长,以人本管理和基础管理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导向型企业管理模型图如图1所示。

导向型企业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管理模式,信息技术体现意识创新、行为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在创新的环境中生产经营型管理。意识创新具有向导功能、制约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行为和知识创新培养企业创新价值观、塑造企业创新精神、树立企业创新形象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人本管理和基础管理是导向型管理的背景支撑,为企业创新提供创新空间,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

4 结 语

企业管理体系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要处理好这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就要有实际而成体系的体制作支撑。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带来深刻而重大的变革,建立全面的资讯管理成为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一个新的挑战。企业如果想在当代竞争的世界立足并获得长远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原有企业管理模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探索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企业服务,在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下实现管理的信息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澄.信息技术与企业现代化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范文9

    论文摘要: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统计信息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在技术,设备,人才,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历史阶段之后,正在进人一个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由信息推动,以创新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具有与传统经济有别的某些特点。首先,新经济是知识经济。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原材料、能源和资本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新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知识经济。其次,新经济是数字经济、信息经济。基于数字化信息革命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的诞生和发展,使得信息采集与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产业获得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第三,新经济是网络经济,因特网的诞生和发展,引发了一场空前的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杜会的经济活动方式,特别是商业交换活动方式。建立在现代通信、电子计算机、信息资源、生产交换及消费等各自网络化及相互渗透交织而形成的综合性全球信息网络基础上的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的结合,构成了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新经济。第四,新经济是创新经济,创新是新经济的基础。首先是观念的创新,新经济需要新思维、新观念。其次是模式创新,包括制度、行为、组织结构等,只有运行模式不断创新,经济和杜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再次是技术创新,只有技术的创新,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市场需要,诱导出新的生产与竞争,推动经济不断发展。

    在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的新经济时代,谁先拥有信息,谁就占据主动,谁就能处于不败之地。快速掌握各种必要的、准确的信息,是科学管理现代杜会的关键。统计信息是管理现代杜会所必需的最垂本的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是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既给统计信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加速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不断进行统计信息创新是新经济时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统计工作本身的迫切需要。

    (一)统计伯息技术的创新

    高新技术发展的集中代表和最主要的技术领域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各种电子技术的总和,包括信息获取技术,如感测技术、统计信息标准化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传输技术,如通信技、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等;信息应用技术,如控制技术、数字压缩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统计信息在新经济时代条件下,要想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二)统计倍息设备的创新

    信息技术在统计中的广泛应用.必须有相应的高新技术设备的支持,这是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物资条件。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对高科技信息设备的需要不仅体现在信息设备的数量上。更体现在信息设备的技术性能上。高科技现代化的信息设备的引进和普及是我国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虽然计算机及网络在我国各级统计部门已经得到基本普及,但高档次的大、中型计算机还很少.不能满足对某些复杂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处理的需要。加速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必须将高科技的信息设备广泛应用于统计作业系统。    (三)统计倍息生产开发的创新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的社会。所谓数字化是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即电话、电报、数据、传真、图像等各种信息全都变成数字信号,在同一种综合业务网中进行传输。数字化是统计信.息现代化中的核心技术,通过数字化,各类统计信息得以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有利于统计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等。信息内容数字化要求统计部门将各类信息的开发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实现统计表格标准化、统计指标休系和编码标准化,使统计指标、统计分类及其编码具有统一性和唯一性。另外,通过建立以数字方式存储的统计数据库,有利于统计信息查询、管理及统计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从而使各级统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统计倍息人才的创新

    新经济时代是一个重新认识人的作用的时代,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统计信息能否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关键是统计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由于现代统计在理论休系上、调查方式上、信息处理技术上的进步和发展,使统计信息具有来源广、扩散性强、需求量大、用途广等特征,对统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统计部门建成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部门,重要的是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但我国目前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比较单一,群休中大多数是只熟悉统计知识业务的统计专业人员。人员的知识面抉窄,专业过细问题尤为突出,既满足不了用户对统计信息资源的要求。也不利于统计工作向横向和纵深发展,为此.必须加强各类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对原有的统计信息工作人员进行各种技能(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操作、软件开发、联机检索上网查询等)和各种素质(主要是知识素质、政治素质)的培训及培养。培训可采取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多途径井经常化制度化。

    (五)统计倍息服务的创新

    我国的统计信息服务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特别是同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统汁信息服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不发达。现代经济社会,信息是产品,信息的开发、交流需要有信息市场才能实现,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经营和信息有偿服务活动的场所,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类统计咨询服务部门、统计师事务所、信息有限公司、情报中心、数据库等还只是一个部门或信息机构,信息交易还处在咨询及中介服务上,服务方式也常以信息会.临时专题交易会等形式出现,在新经济条件下.加快发展统计信息产业和统计信息市场,实现统计信息商品化,把统计数字变成商品。进人市场流通.实现服务方式有偿和无偿并举。其次,服务架道多样化(公开、临时交易、个别提供等),服务手段多元化(广播电视、书报杂志、信息互联网等),满足各个层次、各种群体对统计信息的需要。另外,统计信息的服务态度、服务观念、服务体系、服务质量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