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集锦9篇

时间:2023-05-22 16:17:59

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

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范文1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安装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要求是相当高的,具体包括了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警报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安装。可以说弱电系统的安装项目与智能建筑的智能性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一、智能建筑

1、智能建筑的发展状况简析。智能建筑发展距今已经有20多个年头,当前智能建筑已经步入了“第三代”新的发展阶段。在第一代的智能建筑中,各个系统是相互独立开来的;第二代的智能建筑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个楼层的智能化联系起来,实现了远程性的多个系统任务的开展;而第三代基本上实现了人工智能化,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2、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项目的发展状况简析。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项目也在迅猛发展。弱电系统安装是信息网络时代的产物,对于弱电系统的安装与运行方面的要求极高。当前大部分的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都是由较为出名的企业来提供服务的,有较好的质量保证。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的内容有系统设计、质量检测、施工运行、安全测试等环节组成,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不过弱电系统安装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项目存在的问题

1、相关人员对安装项目认识不足。在开展智能建筑的施工时,由于施工的技术有限,使得对弱电系统安装项目的重视较少。加上弱电系统的安装是处于整个智能建筑施工的后期环节,音响澳施工后期易出现懈怠情况。比如在对智能建筑设计图的审查时,没有认真审查弱电系统;施工个方没有较为统一协调的管理而忽略弱电系统的安装要点等。2、权责不清。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主要和机电安装、装饰安装等项目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过因为弱电系统相比于其它系统来说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工程项目,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责任权限模糊不清的情况。究其原因,一个是因为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当工程问题出现时,单一的某一工程队伍难以完全解决;另一个是机制体制的构建还未完善,易出现相互推诿情况。3、弱电系统安装系统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当前很多弱电集成的企业并没有一个较为专业的施工队伍,更多的是雇佣一些非专业、作业水平底的人员开展工作,他们对于弱电系统的安装只是处于“半桶水”的状态,有的甚至并不了解弱电系统便开始进行施工,这对于整个弱电系统安装项目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易造成不必要的隐患。

三、提高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项目管理质量的对策

1、加强对施工文件的审查。首先企业要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水平进行严格地审查和把关,确定其施工的条件和水平是符合行业标准,并出示相关的文件与证书。同时要对以往的施工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真正地了解和掌握施工单位。其次要对施工投标合同中的条款进行仔细审阅,明确和加深对条款的理解,包括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施工材料的型号、质地、技术标准等。2、加大对设计图纸的审查和监督力度。在具体开展弱电系统安装工程之前,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多次审查。首先是亲自到施工现场考察和调研,并且件调查的内容和设计图纸上的细节进行一一比对,不合规范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其次是深入理解设计图纸的内容和要旨,对于不清楚、不妥的地方需要进行进一步地商议和修正,做到每个技术都有明确的标准。另外在确定设计图纸后,要形成文件或者纪要,相关代表需签名确认。3、提升弱电系统施工队伍的水平。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项目是一项技术强的工程,因此对于施工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工程师要有相应的资格认定证书,对于弱电系统系统的安装有一定的经验和掌握;其次是提升管理人员的素养,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对各种施工工具和材料进行严格地检查,并且进行抽检,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还需要对施工的一线工人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从而确保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队伍的总体水平。

四、结束语

本篇文章通过对智能建筑的发展状况及弱电系统的安装工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项目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总之,在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后,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也需要不断地强化,共同推进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安装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素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实践中的几种抗干扰措施[J].低压电器,2008,08:53-57.

[2]张岩.强化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管理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1,09:39.

[3]郑辉,刘芳,周保飞.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63-65.

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范文2

[关键词]下水道清理,人工清理,联合清污车清理,智能,高效,传感器,摄像头,机械臂,可升降工作台

中图分类号:TU8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130-0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增多,大量的生活垃圾,给下水道排污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城市下水道的维护对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传统人工清理,工作量大,环境恶劣,效率低,效果不佳,现代联合清污车清理,针对大型管道效率高,效果好,但对分布更广,更易堵塞的小型管道而言,清理方式不够灵活,成本过高;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款智能,轻便,高效的清理装置,我们的作品以履带式小车为底盘,清理时将装置放入管道内,为应对管壁粘附物,我们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及摄像头探测管内工况,根据管内工况,自动调节机械臂与工作台的位置,清理方式采取旋转机械臂,沿管壁旋转松动垃圾,水枪配合冲洗管壁,同时针对管底大量垃圾,通过摄像头观测,及时调整机械臂,与清污铲,水枪配合,将垃圾推出管道,彻底清理管道,此外,如果在雨季前对城市下水道进行排查清理,将大大提升下水道排污能力,最大程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

1、 城市管道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给下水道排污带来巨大压力,在雨季因排水设施设计不合理或维护不当而造成城市内涝的情况屡见不鲜。据《人民日报》披露,仅在2008 年至2010年三年间,全国有62% 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次数超过3次的城市有137 个。城市下水道系统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环境,进而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对所在城市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因此,城市下水道的维护工作对城市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而传统的人工清理模式,工作量大;环境恶劣,工人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近年来因清理管道污物而窒息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现代联合清污车清理模式,针对大型管道效率高,效果好,但对分布更广、更易堵塞的小型管道而言,清理方式不够灵活,且成本过高,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

2、国内产业发展水平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与城市化建设相关的产业也必将继续高速发展。而智能化也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智能下水道清理机器人作为城市下水道清理维护的新手段,集成了物联网技术等智能技术,发展前途不可限量。目前国内的城市下水道清理方式主要是两种:一是人工,这种方式效率低,且管道内工作环境差,对作业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二是引进大型清污车辆,这种方式清污成本高,中小城市难以负担,且机动性差,对分布密集的中小型管道难以有效应对。因此,中国的城市迫切需要一种适合中国城市实际情况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城市下水管道清理设备,而我们的产品即符合这些要求。

目前国内城市下水道清理主要采用的“自动清污车+人工”的传统清理模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效果不理想的弊病。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管道清理工的来源将会越来越少。而目前投入使用的大部分清污车基本上都是由工程车辆改造而来,对于应急清理效果尚且理想,但对维护处置分布更广,更易堵塞的小型管道,则存在成本过高、灵活性差等弊端。由于管道清理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加之城市下水道清理的低成本高效率要求,国内目前并没有成熟的模式。而利用智能清理装置进行下水道清理更可以说是“开创先河”的举措。在国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下水道清理装备的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

2、 下水道清理机器人工作原理

准备:利用现有的吸污车将堵塞管道内污水抽出,避免污水干扰装置工作,然后利用阻流袋隔断上游污水管道,避免上游污水的干扰。

探测:将装置从堵塞管道上游工作井放入管内,超声波传感器探测管道直径,摄像头实时观测管内状况,并将探测情况反馈到控制器。

调整:控制器根据探测收集的数据,智能调整机械臂与工作台的位置,以适应管内状况。

清理:

A 针对管壁粘附物--机械臂将伸展至接近管壁,然后机械臂以及端部转刀同时旋转,沿管壁旋转搅动垃圾,同时水枪出水,冲击管壁,彻底清理管道粘附物。

B 针对管底垃圾--根据摄像头观测情况,人为调整机械臂与工作台位置,逐层切削污泥层,同时下部水枪冲洗切削过的污泥层,使污泥流至下游;此外,针对管底顽固垃圾,清污铲与水枪配合,实现推除与冲洗同步进行,彻底清理管底垃圾。

反馈调节:摄像头与超声波传感器实时反馈观测信息,如存在清理不彻底或其他意外情况,可及时调整装置,达到最佳清理状态。

4、应急故障处置

清理装置故障 管内污物过于集中或具有弹性致使机械臂被卡住(比如管道内有衣服、抹布等等),由于小车内具有自动定位装置,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发出指令使小车采用“前进-后退-前进”的方式清理或者按原路返回。

控制装置故障 小车内装有自动定位系统以及轨迹记录装置,并通过无线电与控制板实时保持联络,一旦超过预定时间,小车会自动启动循迹返回功能,安全退出作业区。

动力装置故障 本产品的作业距离原则上不超过100米,本产品除了在程序设计上有应急考虑外,为避免因动力装置出现故障,产品后还配有保险绳,以备紧急使用。

5、四个优点

节能 采取深入管道,近距离清理的方式,一方面能实时探测管内状况,达到最佳清理状态,实现最大限度的清理;另一方面近距离清理,可大大降低能源及水资源的消耗。

安全 远程智能化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清理,避免因管内有毒有害气体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危害。

高效 采用机械臂旋转搅动与水枪冲洗相配合,轻松解决管壁粘附物,同时根据摄像头观测状况,可调节机械臂与工作台,配合清污铲与水枪,对管底顽固垃圾实现逐层彻底清理。

智能 集成了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极大地降低了人员成本;通过摄像头可实时了解清理状况,以便操作人员针对管内工况,及时调整清理方案,既保证了清理效果,又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

6、结论

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其城市下水道设计采用“地下廊道式”,对下水道污物的降解能力较强。且发达国家起步较早,清污设备已形成系列。其发达的经济水平也为其市政管道的维修维护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因此,目前在传统管道清理行业,发达国家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而采用物联网控制的智能清理设备完成城市下水管道的应急处置以及日常维护,国外虽已有类似的设备出现,但并未实现产业化。因而在使用智能装备完成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维护这一领域,我们和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而考虑到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之下,我们更具后发优势。所以,下水道清理机器人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范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地铁;运用

在现在电气自动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自身在我国各个行业中都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其自身对于提升地铁运行速度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从根本上决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地铁交通中的应用。在地铁交通中采用电气自动化的时候还需要技术人员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并将这项技术全面应用在地铁交通中,进一步促使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1 电气自动化

要想保证电气自动化这项技术在我国地铁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将这项技术全面应用在地铁交通中。对于电气自动化来说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对现在社会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从根本上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1.1 发展历程

在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这项技术手段在我国有很长的发展时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就有一定涉猎,在这个时期使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还有很多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对该时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也就是说该时期本身就是电气设备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在目前电子设备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在电子设备发展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其自身发展和规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自身主观意识控制的。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电气自动化技术中也结合了相应的计算机技术,这样不仅仅提升电气自动化的便利性,对其自身的运行状态改善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总的来说在这个过程中结合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对促使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再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通讯技术的出现,对提高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本身也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这个时期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电气自动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1.2 发展现状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发展的过程中,到目前其自身的内部系统配置也发生一定变化,现在实施的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主要由智能元件和现场总线等控制系统构成。在我国现在实施的地铁交通中,这项设施结构在地铁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其内部元件的差异决定的。因此在进行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地铁交通进行全面考虑,了解其自身需求,选取适当的元件进行这项设备的建设。

2 在地铁中应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所具有的优势

2.1 实现地铁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智能化

智能化是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所具有的主要特点,也是其在地铁中应用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当前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应用在地铁的过程中,更多体现的是管理和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特点虽然也有所体现,但却远远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更达不到解放人力资源,实现系统管理、控制以及配置调度全智能化的要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智能化就是智能低压配置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也是整个地铁低压配电系统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2.2 实现系统运行的虚拟化

之前,在地铁低压配电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中,一切工作都需要人工管理来完成,包括配电和调度,也都需要通过人工操作才能够满足工作需求。而在应用了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之后,虽然没有全面实现配电系统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但也大大解放了人力资源,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精确度。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系统运行和管理的虚拟化,在智能系统中,直接通过专业设备或者是程序,就能够直接利用操作界面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和管理,实现运行管理的虚拟化。这种管理方式,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和监视,不需要工作人员再亲自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既降低了系统运行管理的难度,也有效节省了管理时间。

3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

3.1 对变压所低压进行有效降低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对地铁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系统中的低压部分进行充分考虑,而其低压部分主要包括进线断路器、三级负荷低压开关以及母联断路器。因此,在地铁中应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就要对变电所的低压进行降压控制。当前,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对变电所低压进行有效控制的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遥测和遥控的方式,根据系统状态对进线断路器、三级负荷低压开关以及母联断路器进行有效控制,达到降低变电压低压的目的。在第二种模式中,其主要是通过利用以太网网关、智能开关、PLC控制器和数字仪表等组成的控制网络对进线断路器、三级负荷低压开关以及母联断路器等进行有效控制。

3.2 智能断路器的应用

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智能断路器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系统的顺利、高效运行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智能断路器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高科技电子设备,其不仅包括了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还包括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智能控制技术等。与传统断路器相比,智能断路器不仅更加适合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进行应用,其还能够有效实现对整个智能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保护和监控,同时也是系统实现遥测和严控功能的基础。

结束语

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实行的交通运输行业进行合理的改善、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而且在对目前社会上的电气自动化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上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促使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就是说要想全面提升地铁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地位,就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从根本上提升地铁自身运行效率,进一步促使地铁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彤.论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3).

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范文4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基础建设

0引言

电力工程技术是电网建设的重要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和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网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格。电网建设要想跟随社会的进步,提供相应的保障,需要改进和完善电力工程技术,对电网建设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对技术性环节有专业性的分析和预期,从根本上进行改进。完善后的电网建设将会更贴合社会发展,紧跟社会趋势,为社会做更好的服务型基础建设。

1对智能电网的总体分析

1.1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是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智能型新电网。智能电网在之前的应用上,以物理电网的特点为原型进行科技化和数据化的改进,保证和现在社会的统一,使用自动化的控制方式进行调控。近年来,智能电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现代通信技术发展上,和计算机系统相结合,使之前单纯的物理电网的发展更具有科技性,保障了用户对电力庞大的需求,保证了电力的稳定持久输出,更环保和高效。目前,一切行业都要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结合。电力工程的科技化、自动化转变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与科技数据的结合能更好更高效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1]。

1.2智能电网的特点

根据我国的社会情况和发展,智能电网衍生出了它独有的特点。第一,智能。智能电网电力工程随着社会的智能化爆炸式发展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现在的智能电网不断加入科技元素和智能设施,紧跟社会的进步趋势,减少了大量人员对电网的维护计算时间,也更科技化地减少了电网的故障,提高了修缮速度。第二,节约。我国人口众多,智能电网的发展虽然迅猛,但是人均占有率低,所以电网目标是资源的高效应用和电力的最低浪费。与传统物理电网相比,智能电网有了很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践行了能源节约。传统的物理电网占地面积大,浪费的电力资源多,对土地和其他资源消耗巨大。智能电网在发展过程中融入科技元素,逐步改进之前的各种缺陷和短板,促进了智能电网的节能减耗。第三,耐久性。智能电网建设使用强度较大的材料,加强了电网的搭建结构,可以轻松应对各种恶略天气和状况,保证电力的稳定输出,保证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相对于传统物理电网具有耐久性,从而更好地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的作用,是在用电过程中保证电网每个环节供电量的稳定性。不同产品和设备需要的电力电源不同,主要类型有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恒频以及变频电源。电力工程技术能够保证各个电源电力供应的平衡,保障设备的正常运作。通常,蓄电池充电源为直流电源,这种电源虽然是外带电源类型,但是在充电过程中能够使变电所运作。交流电源在进行计算机数据化操作时,要转化的电源是高频电源。因此,要根据产品设备的不同和使用环境进行区别。智能电网的电源能源要保证其固定的输出频率和稳定性,才能保证用户使用电量达到正常的使用标准。要充分利用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谐波抑制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保证电量的稳定性,使输出频率规范在规定的范围内。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电力工程的要求越来越多。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更新设备和部分装置,替换或换代落后的设施。其他国家在对电量耗损较大或电量过大时选择直流电传输,我国为了能更大力度地传输电能,保证电量的最少耗损和频率稳定性,采用闸管变流装置充当整流阀结构,在减少电量耗损的同时,增强了运输电量的最大容量,最大化地节约资源。利用逆变闸进行配电可以减少电压的不稳定性,保证电压频率均衡,保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电压造成的各种事故和停电状况,以提高用户使用感受。当公司电力的电压出现不正常波动产生停电状况时,可能会造成其他区域整体停电或者威胁人的生命安全。更新输电方式后,电力设备能更好地保障公司电压的稳定性,提高电力和质量,保证人身安全和公司效益[2]。

2.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近年来,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兴技术,是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能将一些几乎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并运用电网进行运输。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需要,高压输电量变得越来越多,从而造成能源的大量使用和浪费。清洁能源减少了社会资源浪费,保证了电网的正常供电,保障了输出电能的稳定性。这类电能可以将其他能源电源进行隔离,保证各个资源的排斥性降到最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主要应用于交流电网络中,如果在智能电网的使用过程中加入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要对电网的网格和系统进行检查和分析,保证电网电能的隔离效果,保障电量输出效果。另外,使用过程中要结合电力通信技术,分析和处理电网中的数据和通信数据,从而保障智能电网的敏捷反应,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2.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现在的电流类型由于设备不同、使用环境不一致各不相同。我国主要专注于直流电的使用,但是输出电量时很多环节需要转换为交流电,要求智能电网在电力转换方面做一些技术性的建设。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相关问题,它的输电范围覆盖率更大,对一些偏远地区和地形不适宜地区的供电都可以做到输出频率稳定。我国电能大量储存在经济发展不完善的西部,可以重点利用西北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西北部的能源远距离引进到发展快速的东部,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

2.4能源转换技术

我国能源众多,却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由于社会发展导致能源消耗过量,能源紧缺,因此使用新的替代能源会大大缓解国家压力。智能电网的建设随着未来的不断发展要进一步扩大,运用光伏发电技术进行电量传播。我国现期的能源转换技术还不如国外,应该引用先进技术,根据国情改进和更新我国的电网建设资源,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进行电网建设[3]。

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范文5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维护问题 处理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012-02

变电站系统是控制和调整电压,合理进行电资源分配的系统。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变电站得到普及和应用,但是实际运行维护环节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何针对性寻找解决办法是技术人员目前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1 概念分析

1.1 智能变电站

智能性变电站指变电站工作过程的一种转化,在具体信息的收集、处理、输送、输出等各个环节中使用数字化的信息内容,不再使用传统的模拟信息形式;同时构建起和系统匹配的整体通信系统以及网络,该种处理形势下,各个设备之间使用数字化的形式传递或分享信息,由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的完善,各种网络形式的技术在不同的系统中应用更加广泛,@些都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提供了对应的条件。

1.2 特点分析

和过去的变电站运行方式对比来说,智能化处理在信息内容的处理、收集、传递各个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过去的处理形式中比较重视功能、系统的需求和使用的手段,智能化的处理方式更加看重目的。分析系统的设备发现,新形势下的系统重视智能化、一体化的集合甚至是合成,这些都是传统的变电站所不具备的,从系统方面分析,智能化的处理方式为整个网络系统提供更加良好的运行条件,凸显的为全网络的概念,关注不同变电站主体之间、总调度中心和个体之间的配合作用,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智能化变电站形式包括几个不同的层次,其中两层化的网络是站控层、过程层;三层化的结构含有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1.3 应用优势

使用新型化的系统处理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系统整体的自动化程度提升,运行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可靠性提升,系统工作的效率提升,消耗的时间减少,系统内部的信息互动迅速,准确性提升,系统内部采用自动化运行,结合反馈回的信息,及时的调整、保护、监控,根据系统的需求变化再次的调整,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各个型号的设备有效的衔接,提升各个设备的综合应用效率,为系统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撑。

2 常见问题

2.1 安全

分析整个系统的通信模式发现,智能变电站的处理方式直接转化成为对等传输的模式,摒弃传统的处理形式,新型的传输方式对于系统的安全性具有更高的要求,即使是系统中的小部分出现故障,或是保护性不足,整个的系统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该种问题的原因是不同装置之间没有特定的隔离点,系统内部的隔离关键是依靠软件,系统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隐患,运行中受到影响。

2.2 可靠性

系统运行中光学互感器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造成设备运行环节中玻璃和光纤出现问题,加上有源电子互感器必须依靠模块或元件的作用,系统作业环节中稳定性差,各种资源被不同程度的浪费,高压电子互感器被外部的磁场所影响,导致信号不够稳定,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加。

2.3 运维问题

由于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影响,其使用的是数字量输出的形式,和传统的形式具有较大差异性,虽然该种处理方式的环保性提高、系统的准确度增加,但是实践的经验较少,具体的运行经验不足。结合国内目前智能变电站实际的运行状况分析,该种形式的互感器以及对应的附属设备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稳定性问题,不同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2.4 电源问题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为电子式互感器维护,在不具备直流性的电源状态下,系统内部的继电保护装置或测控装置将无法高效的反馈出设备的实际运营状态,一次的设备整个暴漏在没有保护的环境下。结合双重配置的基本原则,电子式互感器的实际工作电源包括两组直流电源共同支持,在某一个电源发生问题或不能提供电力的状态下,系统内部具有直接性关联的元件无法准确的获取资源,保护装置处于锁定的状态下,从中不难发现,如果直流电源发生接地状况的时候,人员要提高重视程度,不可随意性的检查回路,出现电源停用状况时须将对应的保护装置停用。

2.5 环境问题

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含有较多的微机系统和交换机系统,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就地布置,这样的处理形式会造成设备明显产热问题,没有及时的进行散热处理的状况下会影响设备的良好运行,周围的环境状况会变得更差,出现故障的概率大大增加。

2.6 保护问题

系统安装环节中,为了控制电缆的应用数量,在具体安装设备的区域设定保护装置是必须环节,目前应用 比较广泛的保护设备为智能化的汇控柜,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种设备对于附近环境要求较高,要将周围的湿度、温度良好把握,这些内容都会增加设备的运行经济投入。

3 管理措施

3.1 提高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

变电站在进行系统改革工作之后,需要进行全面化的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两个方面的强化管理。

3.1.1 建立安全责任管理体制

整个变电站运行系统是非常复杂化的过程,每一个环节之间具有关联性,所以在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将不同时期的任务详细划分,进行明确的表明,将责任强化到个人,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建立标准化的考核体系,在系统内部某个环节发现问题的状况下,直接寻找到相关的管理人员,采取责任追究的形式,对管理工作中责任心高,具有强烈上进心的人员进行奖励,提升系统内部所有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培养人员的安全意识。

3.1.2 应用三票两制

三票两制中的两票包括运行的操作票和工作票,在进行两票记录的时候必须遵守和根据相关的规定流程完整填写,应用相应的设备时候要填写操作票,避免无票或虚假票据的状况出现,利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来降低后期出现问题的概率;三制具体包括工作许可制、工作监护制度、实施作业环节中的体制,日常的运行环节中严格落实制定好的三线制度,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内容,坚决杜绝形式化。实施环节中严格的遵守使用制度,能够避免出现问题,让各种工作按照顺序依次展开,防止出现危险性事故,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安全保证,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3.2 巡视管理

日常的管理巡视环节要具有科学性的规划,想要提升具体的成效,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合理强化。

3.2.1 日常管理

由于智能化电站系统中含有的设备较多,各种的设备技术含量高,同时工作环节中需要一起启动较多的设备,所以必须重视日常的管理工作。内部各个设备对于工作区域的环境要求不一致,需求较高,因此每一位运维人员必须保证每个时期设备的稳定、安全性运行,保证巡查工作的准确性,如果巡查环节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全面检查处理,快速的寻找到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解决问题,避免留下隐患问题。

3.2.2 和运检人员共同合作

系统中包含各种类型的设备,不同的设备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参与到运维工作中的人员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具有差异性的,如果单一的配备两个人员进行系统全面检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漏洞,无法达到预期的检查目标,万一系统内部出现突发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安排工作的时候,要考虑到参与人员的专业性水平和特点,合理的进行技术人员分组,联合作业,必要的时候应用交换的方式展开巡查,提高工作效率。

3.2.3 联合厂家

系统运行的环节中,要及时的和技术人员沟通,专业的设备生产工作人员要到实际区域进行回访和调查,到实际工作现场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运行中是否存在问题,对于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记录,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在未来加工生产环节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处理,提升综合应用效率。

3.3 标准体系建立

分析多年来国内的变电站发展历史,从中不难看出,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系统的运行状况具有直接性关联。目前国内在该领域中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仍旧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标注体系,同时由于经济技术的综合性影响,和其余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差距,面对该种状况,解决的方式为提升运行效率,持续性的调整和改革现有的标注体系,对于其中包括的内容详细化的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细致化的分析,寻找到最有效科学的解决方式,为未来工作的良好展开提供理论依据。

3.4 重视设备的管理

3.4.1 实施方式

提升系统内部设备的管理力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通常来说,智能变电站具有两种设备,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相对高些,二次设备的网络化程度较高,充分考虑不同设备的优势和先进化程度,结合各自的特点匹配出最优质的管理方式,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3.4.2 设备管理

系统中包括的部分关键性设备要展开特殊化的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结合实际,建立数据信息资源处理库,将系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资源合理整合,为未来的应用做好准备。保证操作管理工作的水平,控制顺控操作票,根据具体的规范管理倒闸操作票,保证考勤工作的准确性,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提升内部人员的主动性。

总之,智能化变电站的实际工作状况将会对于电力系统产生影响,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提升整个系统的管理水平,主动的寻找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处理,才能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行,让变电站建设工作和城市发展相一致,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范文6

[关键词]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性能评价;智能芯片

中图分类号:TQ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123-01

在石油化工领域已形成以智能芯片、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各种类型的智能仪表、控制设备, 并大量地应用在生产实践中, 为生产过程的参数测量、过程控制、优化操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若想更加准确、迅速的检测工艺的参数,并及时对石化工生产进行监控、分析,引入智能化、系统化、集成化的自动化仪表是现代石化工生产的必经之路,因此对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的性能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电磁阀和气动元件的性能评价

电磁阀和气动元件是自动化仪表安全控制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在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以利用电磁阀控制系统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和速度。电磁阀和气动元件一般用在最为关键的地方, 工作环境比较恶劣, 维护、保养比较困难, 而且根本无法在线切出进行维护和修理, 对于故障的处理只能等到仪表出了问题以后, 而这些仪表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发生非计划停车。在设计上防爆电磁阀多采用铸铝外壳, 这种外壳在露天工况中极易受到环境的腐蚀发生氧化反应, 壳盖和外壳之间易绞合在一起, 在检修时无法打开盒盖, 只能进行破坏性检查,因此用户迫切需要有新一代的电磁阀产品出现, 以解决现有电磁阀产品存在的多种问题。传统的电磁阀在设计时未输出任何有用的运行信息和状态信息, 维护人员无法判断电磁阀的运行情况。而在装置中,电磁阀安装后极易发生接线盒进水, 线路短路、断路, 线圈烧毁等故障, 这些问题一般巡检很难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监测手段,这给现场维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被动性。

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对这些仪表进行智能化和信息化改进, 为用户提供能进行预期检查和检修的相关信息和条件,在电磁阀发展过程中,应该尽量简化控制回路以往的执行器,在电磁阀内利用工作介质形成自身的控制回路。据了解,电磁阀和气动仪表生产商已经开始研发新一代的气动产品, 主要方向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将机、电、气技术混合应用, 一切以方便、可靠、成本来决定;提供系统化、模块化的产品,用户不必考虑如何选择气动元件, 如何装配、如何调试,而是根据用户的要求量身订制, 做到“即插即用”;智能化、状态监测、可诊断气动技术的智能化与IT 、传感器、通信技术相结合;未来的以太网和微芯片技术还将应用到阀岛技术中, 通过以太网这样一个通信载体, 可以实现阀岛、智能仪表之间完美的信息传递。

2.智能定位器的性能评价

具有HA RT 协议、FF、Profibus DP总线功能的智能阀门定位器的种类已经很多, 其调校、信息的查询、参数的修改等功能都非常方便。但是在线更换障碍问题对于智能定位器来说仍是重要的缺陷。对于在用的智能定位器来说, 在故障恢复后需要做初始化检查、调校, 这就需要控制阀能进行从全关到全开或从全开到全关的全行程动作, 而对于有些安装在主线上、无旁路的控制阀根本不具备阀门在线全关或全开的条件, 对于这种控制阀就不具备更换智能定位器的条件, 否则控制阀就会失控。此种情况下, 反而是普通的电气阀门定位器可以在控制阀在线时进行更换,而无需要将控制阀进行全开、全关的动作, 这就预示着智能阀门定位器的应用功能有很大的缺陷。但是智能化是发展的趋势,要完善智能定位器的功能,可考虑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开发一种专门的阀门管理软件,对在用的智能定位器进行实时跟踪, 记录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 当定位器故障后, 要保持故障前的位置不变动, 并利用旁路功能进行手动设定, 以保持控制阀的位置不变。在更换新的定位器后, 需要下载前面记录的运行数据,并激活新装的定位器后才能工作。智能定位器是控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设备, 为了防止设备出现故障, 在设计中要提供异常状态预防功能, 以对设备的性能降低时能进行及时预告。

3.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仪表的性能评价

旋转机械的状态监测仪表由于采用低频设计, 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测量值容易出现跳动, 进而引发机器联锁误停车,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采用表决式测量方式进行安全控制,以避免机器发生误停车;安装难度大,旋转机械的振动、位移、转速等参数的监测是保护旋转机械安全运转的必要措施,对于1台中、大型的旋转机械, 一般设计安装了多达十几个到几十个的振动、位移监测回路, 以对机器的运行状况进行严密的监测,而监测回路中各种仪表的安装和维护十分关键, 也十分复杂,对于1台旋转机械的监测仪表的调试、安装时间往往需要2~3d,遇到困难时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工作量相当的大;若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仪表没有直观的智能化信息化窗口, 这些功能全部移入了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或另配的专用显示器中,除了监测仪本体上有几个LED 显示外, 其他什么显示也没有, 重要的测量变送单元趋近器上也没有指示,监视仪变成变送器, 这样监视仪就可以取消了,由于机器的监测状态信息和仪表本身的状态信息不能全部在仪表中反映出来, 非常不直观, 仪表的故障很难发现, 发生故障之后也难以判断。

对于旋转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仪表, 要求将仪表中的许多信息显示出来, 就必须要将趋近器、监视仪进行智能化升级, 增加必要的信息显示单元, 并开发快速安装的智能软件, 以提高用户的安装效率, 缩短安装时间。通过对产品的信息化升级, 开发仪表本身的自诊断软件, 对仪表受干扰的情况进行判断, 以帮助用户判断仪表的运行情况及故障分析, 提高用户对产品的维护效果。

4.温度变送器的性能评价

温度变送器是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温度变量转换为可传送标准化输出的重要仪表。一般情况下,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都是有指示控制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00℃ -1800℃范围内。温度电流变送器可以把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转变为电流信号,连接到仪表上,从而显示出相应的温度,这样可以比较简单、直观地观察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实时温度,较好的控制生产过程。温度变送器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采油热电偶温变,可免用补偿导线,降低成本。同时,对温度变送器的功能不断的研究和完善,更好的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相关的温度采集仪表,实现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范文7

关键词:智能照明系统 自动化控制 应用

最近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智能建筑物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范围之内,尤其是在我国的一些一线城市,因为这里的经济发展非常快速,而且已经发展的比较好,这里出现智能化建筑当然也会出现的比较早,出现智能建筑之后不就,科学家就研究出了智能照明系统,这个系统和智能建筑相结合会带给居民很大的便利,而且智能照明系统也是我们推行智能建筑的一个方面。

1、智能照明系统的一些优点

和那些传统的照明系统相比,智能照明系统存在着下面的一些优点:

1.1节约电量,能延长使用寿命

智能照明系统是以现代化的一些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通过这种方式研究出来的智能系统对很多的电气设备(主要是一些照明用的灯具)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控制。如果智能建筑处在一个光照比较强的环境的时候,那么这时候建筑物室内的照明灯具就会自动调暗;而当建筑物室外的光照强度比较弱的时候,智能建筑物室内的照明灯具就会自动变亮,这些智能灯具的作用就是要保证室内的光线长期处于一个恒定范围之内,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外界的光亮来降低建筑物的照明能耗。智能建筑物内所应用的智能照明系统所使用的照明工作方式是:按照已经设置好的时间去自动的进行开关灯处理,这种通过智能化的系统而使灯具作用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智能建筑的能源消耗。除此之外,原来建筑物中使用的照明灯具都是配置好镇流器的白炽灯,这种灯具经常会出现闪动的情况,如果长期禁受这种低频闪动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居民出现头昏脑涨或者是眼疲劳等情况,这样肯定就会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智能照明系统应用的是能够自动调节灯具亮度的电子镇流器,这种镇流器长期工作在高频率的电流下,所以,不会出现频闪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保证灯具的亮度稳定。智能照明系统在给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这样也可以有效的延长智能灯具的使用年限。

1.2 智能照明系统比较人性化

通常来说,在不同的区域,建筑物的照明质量也会有一些不同,这时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照明情况去调整建筑物内的照明状态,这时候如果使用的是智能照明系统的话,那么就可以通过控制照明的场景和定时时间去控制整个建筑物内的照明效果了。智能照明系统可以保证智能建筑物内的照明状态长期处于一个很好地工作状态,控制系统应该能够按照既定的设置完成智能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然后这个系统就可以长期工作在自动化的状态下了。比如,我们可以在一个月之内把灯具的自动调换状态设置成一个状态,因为在一个月之内外界的照明状态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设置好的智能照明系统就可以满足智能建筑物之内的照明情况了,而且这种智能照明系统还可以设置成在没有居民的情况下自动关闭灯光。

2、智能照明系统的一些应用

目前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智能照明系统主要是应用在了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体育馆和一些商务宾馆或者是公共的办公场所,因为这些地方的照明系统都是比较庞大的,如果只是依靠人力去控制场地范围之内的照明,是不能够完成控制作用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依靠智能照明系统去控制这些大型建筑物的照明情况的。

智能照明控制可以有效地把公共场所的一切灯具管理好,同时还能够配合许多的工作需要去实现这些处所的自动化灯具控制。通过这种只能照明系统的灯具控制方法是可以有效地把各种不同的需要满足这些情况的,既可以很好地适应周围建筑物所在的环境,同时还能够完成所需灯具的效果。在智能监控中心,我们可以把整个公共场所的所有照明灯具都控制好,我们需要让哪盏灯亮起来,那么哪盏灯就会亮起来,我们想让灯具在什么时间亮起来,灯具就会在什么时间亮起来,因为每盏灯具都会和我们设置好的编制系统连接好,这时候每盏灯都会受到我们的控制。在这些地方的智能照明系统控制过程中一般都会有控制柜,控制柜的作用就是通过对这个柜子的控制来实现对整个场所的所有电量使用者进行良好的控制。

公共场所的智能照明系统,是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去完成既定的运行要求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一些建筑物不必要的电量消耗,而且还能够降低自动化照明系统的维护费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去进行灯具的开关调节,我们进行这样的调节还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去避免灯具在电量过程中而产生的较大的启动电流,这样对灯具也是一种比较好的保护,灯具的使用年限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延长;应用智能照明系统的建筑物能够给居民节省一定的经费开支,为了能够尽早收回建筑物在建筑过程中用掉的成本,也会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通常来说,公共场所本身的线路是非常多的,这些线路的功能也比较复杂,如果我们仍然还要使用原来的传统照明系统,那么我们就很难实现我们想要的灯具控制模式。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应用智能的照明系统可以对输电线路的简化起到很大的效果,也可以降低材料的消耗,这样就会降低项目的资本投入量,对施工的工期也会有一定的缩短,对后期的维修工作和管理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样给智能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也会带来一定的便利。

3、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的迅速,与此同时智能化的建筑物也就相应的出现了,和智能化建筑一块到来的还有智能照明系统,这种照明系统和传统的照明系统比起来有很多的优点,而且现在在一些公共场所,大型的建筑物上都有所应用,使用这种控制系统不仅有利于我们对灯光的控制,还能够结语电量资源。

参考文献:

[1]朱惠梁.智能建筑照明之智能功能应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7).

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范文8

【关键词】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趋势;发展对策

1.工程机械智能化的现状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当前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对大型机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机械不仅要完成集成化作业,还应该具备智能化控制。所谓智能化控制,即是工程机械要以智能化的网络机群为基础,进行协同化的控制,最终实现项目的低耗、高效,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施工项目。新时代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工程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

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化、计算机智能化在工业技术领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现代化的机械工厂,无论从材料的运入,装卡定位,机床启停,参数调整,切削加工,工件拆卸,还是到运输都可以实现全数字化、全自动化,无人值守;一辆普通轿车可以装备数十个微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发动机 ECU、变速器 TCU、自动防抱死(ABS等)、制动力分配(EBD/CBC等)、刹车辅助(EBA/BAS/BA等)、牵引力控制(ASR/TCS/TRC等)、车身稳定控制(ESP/DSC/VSC等)、定速巡航控制、自动空调系统、数据总线通信控制、路径导航、远程定位通信服务系统以及车载影音系统等,这些部件的核心是计算机微控制器,其工作原理是计算机微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感知外界动态信息并接受驾驶员操作指令,通过内部核心控制策略进行智能分析操作,输出控制指令,准确、及时地控制执行元件作出响应,从而达到理想的控制目的。

2.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的主要方向

工程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主要是指在工程机械中采用信息集成与智能控制技术,使工程机械具备一定的自我感知、自主决策和自动控制的功能,其从属于工业智能机器人范畴。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适应现代施工项目大型化的需求,新一代工程机械在实现集成化操作和智能控制的基础上要获得项目施工的高效、低耗。

2.1发动机智能控制

柴油机是工程机械发动机通常采用的,它的智能电控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微控制器、高速电磁阀和各种传感器等组成。柴油机智能电控系统通过控制最佳的燃油喷射时间、喷油压力和喷油量等,有效地调节发动机动力输出与负载、环境因素匹配度,在满足发动机动力要求的基础上,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确保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符合环境控制法规要求。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微控制器(ECU)根据发动机曲轴转速和油门踏板信号,以及水温、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和进气量等输入信号,按照预置的控制策略确定出最佳喷油量与喷油正时。系统一般还配置 CAN总线与整机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整机的智能化协调控制。

2.2 牵引/变速控制

行驶是工程机械的重要功能之一,然而不同的工程机械行驶系统动力传动路线差异十分明显,因为其内部设置不同,比如将发动机与变速器相连,发动机与变矩器连接后再连接变速器的,还有发动机与液压泵直接连接的。针对不同的机种,牵引/变速控制要根据驾驶操作意图,控制机器行驶速度,使发动机运行与行驶系统状况相匹配,达到行驶顺畅与节约燃料的目的。

2.3 工程机械远程监控与服务系统

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GPS/GIS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远程监控与服务技术发展日益完善,也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如公交、出租车、物流、农业机械以及军事领域等。在工程机械行业, GPS/GIS、GSM/GPRS、Internet和数据库等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远程监控服务系统实时监测工程机械所在位置,监测产品实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产品可能的极限工作状态,准确地对各种参数做出不同等级的报警,防止危险发生。监控服务平台作用重大,提供大量产品相关服务,如定位/历史轨迹、作业历史记录、故障诊断、呼叫/信息查询服务、服务人员调度、按揭销售管理、车辆残值评估和销售趋势评估等。这些都为工程机械生产厂商、经销/租赁商以及最终用户,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服务,进而增强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用户的企业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实现工程机械相关方合作多赢的关系。

3.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发展对策

工程机械化在新兴科技的发展背景下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其对数字化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高性能技术进行的综合利用,对我国现有的工程机械加以系统化的性能提升和技术改造,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要充分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对工程机械的新型主导产品进行研制,使我国在工程机械方面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形成产业化的生产模式。

第一,要对微电子、计算机、多传感器、自动控制等技术进行综合利用。因为这些技术是核心技术,更是关键性的单元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对工程机械中的职能控制系统和集成操作技术进行控制,角色重要,地位关键,自然成为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第二,对工程机械中的故障诊断系统和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故障诊断技术的先进直接影响安全建设,有必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创新。可以通过对工程机械中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传感器的安装,对工程机械的工作状况进行收集,比如发动机的油压、水温、变速器油压、在液压系统中的油温、在液压系统中的回油背压和燃油油量的运行参数等,同时结合故障的不同类型,进行不同等级的光、声报警,来对工程机械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监视,如遇紧急情况,控制系统会在司机没有警觉的情况下自动停机,最终达到保障安全建设的目的。

第三,研究开发工程机械的智能维护和远程监控技术。广泛使用人工智能、微电子、计算机的网络通信等先进科学技术,收集工程机械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并对产品的故障原因、模式、预防措施、机理进行综合分析,对各种容易出现故障的典型机械零部件进行故障诊断方法和机理的研究,如液压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轴承架、电器元件、气制动阀、散热器、制动加力器等方面。在对典型零部件中的故障模式库进行建立和数据库的构建基础上,使得工程机械能够建立起完备的诊断故障数据库,达到对机械进行远程的维护和操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正兴,周良,丁秋林,余晶,洪涛.集成化工程机械CAD/CAM系统研究与开发[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6(06).

[2]贺尚红,颜荣庆,李自光.工程机械产品图库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工程机械,1998(05).

[3]臧琳娜.浅谈会计电算化风险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范文9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日常;运维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127

0 引言

智能变电站改变了以往变电站的弊端,集中使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让电力行业进入新的发展局面。当前,电力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分析智能变电站日常的运维工作状况,对增强电力企业竞争能力有较大作用。

1 智能变电站目前运行状况

电力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能源。要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需要对电网结构进行科学设计。在一些电网建设比较落后的地区,电力系统运行不稳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几年,智能电网的发展提升了供电质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去较大的便利。但是,在智能电网运行之后,根据反馈信息可知,对智能变电站进行日常维护是最重要的工作,直接对当地的经济产生影响[1]。

2 当前智能变电站的日常运维状况

2.1 操作方式不符合发展需求

变电站的部分设备更新换代较快,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遥控操作的功能增多。但是,各个单位依旧使用传统的操作模式。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准,实现全程操控化已经能够成为现实[2]。但是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专业人才的不足等问题导致一些先进的操作方式不能实现。

2.2 电力设备负荷解析失误

对电力设备的负荷进行维护是确保变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方式,需要判定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科学分析期负荷[3]。因为电力负荷是电力分配与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能出色处理电力设备负荷问题的工作人员相对较少,造成变电站不能为客户合理分配燃料,对发电计划的制定起到阻碍作用,供电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为此,在用电紧张的情况下,会出现电力设备超载造成的跳闸等情况。

2.3 不重视工作细节

一些防误装置五防锁的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安置防尘罩、设置编号。变电站的生活区、退运设备等随意摆放。技术设备的标识缺乏规范性,继电保护等部位的切换把手的操作方式没有进行详细说明,现场定值单保管不善。

3 改进智能变电站日常运维工作的对策

3.1 改变管理方式

在管理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要引导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当中勤于思考,并尽量参与到各种技术创新活动之中。要积极地和有关科研单位保持合作,共同讨论变电站运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邀请有关厂家的专业工作人员定期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检查,精确地测温,创建起各个变电站的测温档案,为今后处理热故障问题提供数据支持。变电站的一些瓷瓶存在严重的污染现象,将专业的工作人员邀请到企业对其进行完全清洗,进而解决设备容易受污染等问题。此外,还要树立安全可靠、简单便利等原则,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提供指导,促使运维人员的工作更加高效。当前,变电站使用一般的电流电压互感器,采样的环节应以直接电缆接入的方式进行,避免由于中间环节过多导致设备稳定性受到削弱。此外,技术部门要尽快解决电子式互感器等技术难题,大幅度提升电子互感器设备接入后的稳定性,在技术成熟稳定之后,变电站即可进行推广。此外,要提升变电站在线监测装置的稳定性,处理好监测信号的问题,让检测设备的信息接口数量符合工作要求,加强监测信息的共享程度,增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2 增强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

智能化在变电领域中的使用重点体现在状态检修及先进的继电保护之上。但是此种工作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求,某些方面依旧需要加强。比如,现实的检修和维护,都是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使对应操作在特定端口的支持下达到在数据领域中实现映射的目的,这是目前检修工作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对操作票等方面实现数字化,也就是以网路数据的形式显示并保存一些维护操作流程,让其他形式的操作行为造成的弊端得到改善。

3.3 完善维护制度

为了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不仅需要技术的辅助,也需要制度上的支持。技术人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直接承担执行者的角色。在对智能变电站的推广中,必须建立起技术制度,为日常维护工作提供指导。此外,还要增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其理论认识,增强其技术操作水平。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很多都与人为因素存在关联。因此,需要依靠柔性管理处理安全问题,利用人性化的措施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形成积极意义。可以对制度内容进行宣传,加强工作人员的风险辨别能力,这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起责任管理制度可以促使工作人员培养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而且一旦发生事故,能在很短时间内寻找到责任人,方便事故的处理和责任的追究。

3.4 强化资料管理

对电子资料管理的范围与对象进行明确判定,确保电子资料的完整性。关键的电子资料统一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每个智能变电站的电子档案都要单独保存,不可随意挪用,避免受到病毒和其他恶意程序的攻击。要按时对这些资料进行备份。需要对文件内容实施修改时,要对整个流程进行严格审查,修改的前后要分别备份,妥善保管备份和修改后的资料,这对日常运维工作的意义较为重大。

3.5 处理好测温问题

电力运行的环境属于高温高压,测温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按照专业指导作业书认真开展红外测温工作,准备好检测器械,确保各个事项不出现纰漏。维修人员要按时开展红外测温,一旦发现设备出现热故障,即刻进行处理,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监测结果上报。

4 总结

要做好智能变电站的日常运维工作,让其能顺利发挥作用。深入研究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知识,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专业人员的工作技能可以符合实际要求,提高运维质量和效率,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形成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俊.试论智能变电站的优点与运行维护措施[J].科技资讯,2014,22(0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