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医学教学集锦9篇

时间:2023-05-23 17:27:59

医学教学

医学教学范文1

管理分散: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室包括人体解剖学[4]、形态学[5]、机能学[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7]、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等[8]很多学科,以教研室管理为主[9],各自为政、功能单一。②重复建设[10]与盲目建设:由于不能进行统筹建设与设备共用,各教研室大都力求小而全,这就出现了仪器的重复购置与无效购置,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不少的浪费。③设备陈旧,功能不足:各个实验室各自为政,而学校的基础医学实验室建设经费又多不足,因此仪器设备多陈旧、性能落后,实验设置也不够完善和合理[11]。④技术人员不足,整体素质偏低:以往医学院实验室的管理比较分散,实验相关的技术人员难以合理配置,闲时无事可做,忙时人手短缺,甚至出现主讲教师兼技术员和勤杂工的现象。

2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构建和完善

2.1中心的改革思路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按照专管共用的原则,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其中主要涉及的是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教学手段方法等四个部分,旨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具有特色的新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并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医学人才为中心[12],围绕这个中心加强实验室的重组整合,加强实验的网络平台建设[1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14],全面推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机制。

2.2中心的定位建成一个教学内容丰富、教师队伍精良、教学环境优越、教学手段先进、管理机制健全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现实验资源共享、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内容现代、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化的全新教学模式,使之成为现代化、综合化、信息化的省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3中心的规划、方案和实验队伍的建设①打破传统模式,将原附属各教研室的教学实验室分离出来,组合构建成人体解剖学实验平台、形态学实验平台、机能学实验平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平台。②建立教学资源管理室,执行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室使用、实验室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开放使用,专管共用,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③独立设置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增加开设综合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并进一步进行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并不断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分子水平的研究性实验[15]。④实行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实验教学管理和技术的专门人才,实行实验技术人员的统一管理,并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技术更新,逐步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总体素质[16]。⑤制订与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充分调动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评价他们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和条件保障做出的贡献,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实验课程和实验技术创新项目和人员[17]。在实验室队伍建设和培养方面,我们医学院制定了切实可行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和科学合理的实验师资培养及人才引进规划,采用人才引进、自主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多元方法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并主要抓住引进、培养、使用3个环节,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同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18],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逐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富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实验教师队伍。

医学教学范文2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更新和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正确处理好化学教育与医学教育关系以及化学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总目标之间关系,是当前医用化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笔者就上述问题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命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更新与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其影响作用正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这种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更加注重社会与个人的结合;(2)更加重视人文精神在科学技术教育中的渗透;(3)素质教育更加深入人心;(4)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5)更加强调专业技术、技能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生产服务。以此为导向,切实做好“六个对接”即职业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标准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1]。化学课是医学类职业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如何改革?总的设想是:改革后的化学课程应更好地服务和服从于医学教育的总目标和社会需求,能更恰当地处理好化学教育与“六个对接”的关系。

2改革思路及实践

医用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与医学联系十分紧密,医生终身都需要化学知识。医用化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医学教育培养总目标和现代医学发展服务。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发展学生能力作为中心任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认识既能反映科学知识体系和技术,又注重社会实践(即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简称STS教育模式[2]),正逐渐得到愈来愈多教育同仁的青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关键。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讲的就是兴趣对学习有巨大作用。兴趣会让人注意力集中,观察仔细、记忆深刻,整个心理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状态[3]。许多学生成绩优秀的诀窍主要是他们对一些学科比较喜欢、比较感兴趣,且下了较多的功夫,说明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2.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读书要做到五到:眼到、口到、手到、耳到、脑到。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多种感官并用,有利于发挥综合效应的作用,这对理解、记忆新知识有巨大意义。学生常常反映所学的新知识容易遗忘。遗忘也有一定规律,即先快后慢[4]。同时,根据医学研究,人脑的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每天有记忆力最好的时段:清晨起床大脑最清楚,可多记外语单词,多记医学上的概念和各种正常值;上午8~12点精力充沛,在听课时,多思考课堂中的难点内容;晚上6~8点,大脑记忆最佳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用脑、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多种感观并用,从而获得牢固的知识和技能。

2.3注重教学方法

医用化学这门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学时不多,而教材的起点较高,新内容多。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上好这门课,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我们在开课前,首先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以便有的放矢。有些专业招收的学生文科生多,理科基础差,记忆力强,但往往是死记硬背,抓不住要点,缺乏自学能力和自学方法,更缺乏必要的理解力。教学中必须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否则,很难达到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因此,上好本门课的第一课《绪论》很重要。让学生明白医用化学与中学化学有什么异同,它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有些什么内容,应该怎样去学习等,这样,学生对医用化学有了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再者,在课堂教学时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是有限的,科学知识的发展是无限的。教学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从科学知识总汇中精选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他们学习的方法。为此,在课堂上把难点尽量讲深讲透,对易懂部分,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让学生自学。每门学科都有一些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点,这就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在教学选材上,注意针对性,结合医学临床实际删去一些理论性强又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注意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医学工作中的应用,对现有教材部分内容作了一些补充和修订。增加了化学与环境教育,元素与健康,并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等,让学生明白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从事医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围绕胺、生物碱等章节教学,讲解一些常见药物,以及和后继课药理等课程的交叉和渗透;围绕元素教学、讲解元素发现史,用科学家献身科学、认真工作、顽强进取、不怕挫折的精神教育和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发奋读书、爱业敬业。通过这些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的内容进行教学,缩短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生活的距离,增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后继课如生化、药理等课的衔接。“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过后全忘记”,这是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不仅是学习上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教师教学上的问题,假如教师在上课时能把必要的知识和获取这些知识的学习方法也同时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心领神会,即使不作笔记,也会经久难忘。例如在讲苯的结构与性质时,如单纯地讲,非常抽象枯燥,但笔者在讲解时,会讲芳烃的发现和凯库勒的“梦”并运用PPT给学生作对比讲解。这样既少花时间,又有助于理解,由此所形成的概念很难再遗忘。

2.4注重技术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工作和医务工作的能力

结合职业院校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这个特点,加强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更显得必不可少。结合卫生部部颁大纲技能目标要求和本地区实际情况,把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在实践内容上充实,方法上改进;加强对学生指导、考核,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具体做法是:第一,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明确化学实验中有哪些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哪些必须熟练掌握、哪些一般能完成,清楚基本程序。化学的基本技能包括实验技能、用化学用语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基本计算等。实训中,首先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能促进学生在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基本技能达到熟练、正确的目的。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没有一定量的训练是难以奏效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采取了适当增加学时数、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实验操作达标等办法进行实施。重点突出了与医学密切联系的内容如化学试剂基本知识、溶液配制及浓度换算、天平使用、滴定分析等基本操作。让学生反复练习,教师示范,做到每个学生都能过关。第二,加强化学实验技能考核。切实做好这项工作能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现状,对促进教学、考试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学生今后工作需要制定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核评分标准”,标准包含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实验室管理基本原则、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实验操作动作要领及规范等内容,根据内容给出量化分数值。其次,将平时考核与学期年终考核结合起来,让学生重视每个实验内容。在实验中加强教师巡视检查,纠正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实验结束后,检查学生实验记录,结合实验报告评定学生每次实验成绩。学期结束时,教师给出实验内容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实践经验积累写出实验原理、所用药品、仪器设备、实验步骤、结果计算。教师在实验室观看操作,并考核量分,最后将平时与学期成绩综合处理。

3小结

通过实施STS教育,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今天所学知识就是明天所需。因此,教学的导向性是明确的,也是正确的,有激励学生学习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因选择的教材内容十分贴近生产、生活和医学科学,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产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其适应能力也增强了,工作后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实施STS教育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无现成教材,很多知识还得教师重新学习和组织,加重教师教学负担;缺乏社会实践考查经费等。这些问题,还待进一步探索,以谋求得解决。

参考文献

[1]周如俊,董振.“六个对接”视角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4(24):77-80.

[2]张友楚.医用化学教育与研究[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4.

[3]中华中等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编委会.中华中等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5卷[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7:190.

医学教学范文3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全英文的临床医学专业。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学习临床医学,并专门为他们开设了医学汉语课。经过4年的探索及实践,我们在教授医学汉语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思考。

1 努力提高留学生基础汉语的水平

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一般都不是太高,这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尚处摸索阶段,总体教学水平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这些学生认为完成学业以后耍回国工作,所以对学不学汉语存在争议,普遍缺乏学习基础汉语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在基础汉语教学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在医学汉语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既要照顾到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让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

2 强调医学汉语的必要性

由于医学留学生大都来自印度、尼泊尔、阿拉伯等发展中国家,学生的总体素质不是很高,经常有迟到甚至缺课的现象,再加上学生汉语基础不高,所以教师一开始一定要强调医学汉语的必要性。

医学汉语的设立就是为了尽早解决留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及临床见习时遇到的困难,虽然临床学习的留学生接受的是英文授课,但是因为语言口音的问题,很多学生跟老师之间用英语交流存在一些困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临床见习时遇到的病人都是不会说英语的中国人,如果学生不懂医学汉语就无法跟病人交流,更不用说阅读病历、记录病历了。所以说医学汉语其实是留学生临床见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3 采用一本适合的教材

目前在各高校中可供留学生使用的医学汉语教材并不多,很多学校都设有固定统一的教材,而是临时编写讲义,逐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善。这样准备的教材往往系统性不够。

我校采用的教材是由我们跟中山大学等学校合编的(医学汉语),这本教材在语言内容上比较丰富,也有足够的练习供学生巩固知识,但同时它也不能满足全部的教学需求。一是因为它的教学目标是汉语水平在HSK三级以上的留学生,而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学生的汉语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这些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课文还是做练习方面都比较困难,跟不上教学步骤,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二者这本教材的医学专业词汇并不够多,每篇课文约有25个生词,而医学专业词汇只占50%左右,不是非常能满足一些学习较好学生的学习需求。三者这本教材缺乏图片资料,更缺乏相关的音像资料,这样教学内容就显得不够生动,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医学汉语)为基础,另外还再补充很多教学资料,包括热身练习,专业词汇列表,病历选读,图片讲解。音像资料等。

4 采用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教学方法

医学汉语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留学生在临床见习中的汉语能力。留学生在临床见习中要常常跟病人交流、跟带教老师、医生、护士交流,同时也要求能看懂病历最好能用汉语书写病历。所以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就尤为重要,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认知汉字书写汉字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听说教学法。听说教学法重在训练句型和特定词汇,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期内较快地提高口语能力。我们常常用听说教学法来操练一些在临床见习中一定会出现的句型,对学生很有帮助。在教学过程我们同时还侧重模拟学生的临床见习的场景,每周至少1次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这样可以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针对学生阅读病历的需求,我们专门归纳了一系列在病历中高频出现的词汇,包括患者的姓氏,病症的表现及描述这类词汇,主要以名词性的医学汉语词汇为主。对于这部分词汇,要求学生会认会写。

5 培养一支固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由于很多医学院校缺乏汉语教师人才,所以很多医学院校一般都由医学专业老师来讲授医学汉语课,这些老师的优点是熟悉医学专业,然而对于如何把医学词汇用汉语讲授给留学生则存在盲区。此外他们大都之前投有接触过留学生教育,所以不熟悉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在课堂上常常沿用陈旧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所以教学效果大都不尽如人意。

调查表明,在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中,最受欢迎的汉语教师,首先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而且还必须了解很多医学知识。所以我们把医学汉语课归入汉语教研室,由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来承担这门课程,并长期对这些老师进行医学知识的培训,教学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

医学教学范文4

【关键词】循证医学;老年医学;教学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0%。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快、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1]。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寿命、衰老,探寻延缓衰老与关注老年性疾病的防治与老年人群卫生保健,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学科[2]。随着时展,老年医学教学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出色的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循证医学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首先由加拿大DavidSackett教授等提出的,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明智、准确、慎重的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结合临床医生专业技能与经验,充分考虑患者意愿与价值,正确应用研究结果指导临床,提供疾病的诊疗和预防方案[3]。

1循证医学与老年医学发展密切相关

循证医学是有别于传统临床医学的以临床医生对患者的个人诊疗意见为主的模式,循证医学强调的是新的临床诊疗决策模式,其更加注重对一个临床问题的最佳研究证据总结,可以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双盲\单盲试验、交叉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等,结合临床试验结果,审慎的制定临床决策。传统医学是经验教学,对疾病理论知识掌握理解来诊治病患,通过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课堂学习与考试,经典教材阅读与掌握,来学习临床医学。而循证医学更加强调医疗决策的主体应该建立在大量的临床数据、科学的研究证据之上,可以是横断面调查研究数据,可以是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也可以是回顾性研究等等的数据,总之是有据可查,有据可循,以科学的视角评价临床数据从而得出的临床决策结论[4]。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大数据、远程医疗、云计算等等都为循证医学储备大量的数据基础,为科学的阐明问题提供可能。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寿命、衰老,探寻延缓衰老与关注老年性疾病的防治与老年人群卫生保健,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学科。老年医学强调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患者为中心的全人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老年医学的发展得益于循证医学的大力发展。为老年医学的发展、提高、推广提供科学保障[5-6]。

2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中的方式

2.1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的建立

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首先是要在教学环节中的教师群体中得到重视与推广。通过循证医学科研培训、专业知识学习、授课经验交流,让广大授课教师具有雄厚的循证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的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思维授课,传道授业解惑。为提高学生学习老年医学教学效果提供可能。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与专业水平及授课技巧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建立至关重要。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的建立已经有研究及文献报道,建议从确定临床实践问题,检索文献,评价文献,应用最佳证据,检验临床决策五步执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为探索提高教师循证医学教学思维提供了有益的思路[7]。

2.2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

对学生循证医学学习方式进行培养建立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成败,教学的好坏,以后的发展方向,都直接或间接与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相关。教学相长,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可考虑先采用试点工作,或讨论式授课,让学生先储备掌握必备的循证医学基本概念,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基本步骤[8],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深化培养科研兴趣,建立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力,发现临床问题,解决问题入手,加强循证医学思维训练,提高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寻找研究热点,学术前沿,能更好的、更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快的进入临床工作,更好的把握临床思维,是与临床工作相辅相成的进展[9]。

2.3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在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建立

循证医学的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的教育教学中,还需要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教育管理体系是教学环节中的承载者,有着为教学活动助力的作用,需要教学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共同协同努力将整个教育体系规范完善,若想将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中,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需要大家为之努力,规范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的具体工作流程与规范,如授课教师需懂得文献检索,循证医学基本理论,并将其与教学重点结合,启发、引导学生,具体工作的时间、地点、教学效果评估方法等。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需要明确考核方式、方法,评价结果的用途等。这些有助于更好的将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体系中。

3小结

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适合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符合当前医疗技术发展的现状,能够更有力的培养医学生学习老年医学,掌握老年医学学科前沿,为培养优秀的老年医学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可通过教师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的建立、学生循证医学学习方式的建立、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在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建立3个方面努力,将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真正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中,为培养思维敏捷、与时俱进的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Goodhealthaddslifetoyears:GlobalbriefforWorldHealthDay2012[J].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2,April:1.

[2]RajahMN,BastianettoS,Bromley-BritsK,etal.Biologicalchangesassociatedwithhealthyversuspathologicalaging:Asymposiumreview[J].AqeinqResRev,2009,8(2):140-146.

[3]夏晓东,章义利,徐永安,等.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运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40-42.

[4]冯艳铭,夏晓燕,王公平.循证医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2):51-53.

[5]彭晓霞.循证医学的实践模式与学习资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7):477-479.

[6]卡比努尔,周晓辉,帕力达.循证医学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时代,2012(6):128-129.

[7]姚阳,周传伟.循证医学在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6):124-126.

[8]吴晓梅,时景璞,付凌雨,等.对七年制医学生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增设“证据应用”讨论课的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3-5.

医学教学范文5

[关键词]教学医院 医学教育理论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13-01

教学医院是指具有教学用途,提供在学的医学院及护理学院学生见习、实习和做研究的医院。这些医院通常都是由大学的医学院开设,或由政府指定大学的医学院驻守。

拥有“教学医院”资格的医院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实力、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条件,尤其在师资队伍、临床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特色和优势。其次要体现出教学育人的本质,还要求医院在社会上要有良好的口碑。

一、教学医院和医学教育课程设置

(一)教学概念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二)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三)教育课程设置

医学教育随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包括:1.公共基础课,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和品德教育;2.普通基础课,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为学习医学打基础;3.医学基础课,关于人体正常及异常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学科,以及治疗预防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临床医学打基础;4.医学临床课。其教学安排是以学科为单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一般后医学,先基础后临床,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为医前期,设置公共基础课和普通基础课,学生基本上不接触医学。有的国家将这一阶段教学作为医学预科放在综合性大学中进行;中国、日本、苏联、东欧国家则在进入医学院后第1~2年中学习。二为临床前期,开设医学基础课,医学生开始学习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但不接触病人。

(四)教学医院

指具有教学用途,提供在读医学类院校学生实习、研究的医院。

二、教学医院与医学教育的关系

现代医学教育的体系结构大致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英语缩写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临床医学是医学科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

三、医学教育发展历程

(一)世界历程

医学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建立了医学,为了把长期积累起来的医疗经验传给下一代,便产生了医学教育。起初是以师带徒的形式,随着知识量的扩大和对医务人员需要量的增加,学校形式的医学教育便应运而生。中国早在公元443年刘宋王朝已设立了官方的医学教育机构;公元9世纪,意大利萨列诺医学校开始闻名于世。一定社会的医学教育要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且直接受到卫生和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与此同时,医学教育反过来又对它们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为社会培养医疗保健人才,保护社会劳动力;把医学知识和经验世代积累下来,传授下去,实现医学知识的继续和再生产。

(二)国内历史

中国的医学教育始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以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外国教会在各地陆续办起医院,进而招收学徒,创办医学校,西方新医学教育引入中国。1866年美国教会在广州创办了博济医学校,1881年清政府在天津开设医学馆,继之,1903年在北京京师大学堂内增设医学馆。这以后全国各地建立许多医学院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上确立了初等、中等、高等、研究生和进修教育等形式的教育结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多层次的医学教育体系。在发展现代医学教育的同时,又奠定了中医药教育基础,发展了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学教育。

四、教学医院在医学教育中的管理模式

(一)医院承担的医疗任务

医疗服务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

(二)教学医院在医学教育中的管理

1.医院承担的教学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由教学部主要负责,各部门配合,努力做好临床教学、研究生培养、继续医学教育以及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2.教学医院的宏观管理。①完善医学教育体系;②实行分类管理,整合教学资源;③建立医院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④建立医院教学管理评价制度;⑤健全医院教学管理的支撑系统;⑥建立医院教学的激励机制。

3.教学医院的微观管理。①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②转变医院观念,强化教学意识;③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④增加教学投入,提升教学条件;⑤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⑥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和师资队伍建设;⑦丰富教学内容,重视人文教育;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⑨加强医院教学的理论和手段创新。

【参考文献】

医学教学范文6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电子学;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17-02

引言

医学电子学发展迅速,促进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现代生物医学的仪器日益增多,已成为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康复以及医学基础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可以说,在今后的年代,不了解《医学电子学》,就不可能掌握现代先进的临床诊疗和科研技术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过程对各种仪器设备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很多医疗手段更是在没有仪器设备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展开。作为一名当今的医护人员,仅仅只具备单纯的医学知识,已不能够满足现代医疗的要求。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去学习一些相关的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而医学电子学正是一门讲解电子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的一门学科。

一、医学电子学的介绍

对于这门学科,研究的人比较少,在网络上及各杂志、期刊上也少相关的研究介绍。我作为一个从事医学电子学数年的工作者,仅结合自身的一点体会来谈一谈这一门学科。对于该门学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医学电子学的研究对象

医学电子学是医学与物理科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归属于临床医学中的基础学科类。它的内容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的结构、原理、功能及应用。

(二)医学电子学的特点

医学电子学是临床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既与医学有关又紧密的联系着物理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现代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仪器设备的发展所带来的,电子仪器在医疗上的应用,目的是为医疗服务的,而过程却又是以电子学为基础的。

2.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并越来越多的引进医学领域,形成电子技术与医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同时现代医学的迫切需要又促使电子学吸取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化学、材料学和系统工程学等方面的成就。其涉及范围相当广泛。

(三)学习医学电子学的方法

医学电子学学科的重要任务是给学生传授与医学有关的电子学方面的物理基础、电子电路的原理、结构及功能。因此学习这门课程需要:

1.掌握本科所阐述的物理学基本理论;

2.了解相关电子材料及电子电路的基本结构,熟悉相关电子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性能要求;

3.通过实验和实习掌握医学电子学和临床所用仪器设各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提高临床医疗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医学电子学的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第一,就目前全国各医学院校来看,医学电子学大多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各方面条件配备都相当有限。

第二,医学电子学是一门以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操作为主的学科,其中涉及到了许多相关仪器,具有极强的实际操作依赖性。单纯的理论讲起来空洞、乏力,学生很难理解。即便理解了,由于没能实际的操作,也难于记牢。而当今的医疗设备基本都较贵,一台仪器通常动辄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我们不可能把医疗过程中要使用到的所有电子仪器都买来让学生实际操作,就国内而言,基本上还没有哪个医学院校有这样的实力。所以也就造成了现在的医学电子学大体上还是空洞的理论教学的局面。实验器材极为缺乏,大多的医学电子学实验室都没有与现代医学发展相对应的电子设备,就连目前所拥有的少量的实验设备也是老旧不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验的效果。

第三,极少有专业的医学电子学教师。目前各医学院校的医学电子学教师,大多是专门从事物理这一学科研究的。而这门学科同时与物理学和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让老师很难讲解这门课程。这与老师的师范技能没有任何关系,毕竟物理与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第四,学生对这门课程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上课时多有学生在干别的事,而没有认真听讲。虽然老师也会维持课堂纪律,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认真听讲,但收效甚微,

三、针对以上难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医学电子学的教学面临着如此之多的困难,想要彻底解决它,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本人仅提出一些能稍微使现在的教学改观的浅薄建议:

(一)学校要注重培养医学电子学教师的能力,要给予其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可安排听一些与医学电子学中所要涉及到的医学方面的课程,虽不致精通,但大概的要能懂。主要还是把专业的物理教师培养起来,而不能用只是单纯的会物理的老师来教这门学科。

(二)要让教师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各种医用电子设备,能够先搞清楚各仪器设备中的电子电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可安排教师到医院或是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实习。

(三)对于学生未能见到仪器设备,学起来空洞的问题。可采取让学生尽可能的去医院或是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实习,增加对麻醉设备的了解。但这种方法操作起来麻烦,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是在经济能力不足不能买大量的新的仪器设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用稍低价格购买一些较为便宜的二手仪器,用于给学生开设相关的实验课,让学生能有更多机会接触了解这些仪器设备。

(四)学生上课不认真,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这门课程学校本身就不重视,也只是安排成一门选修课程,在绩点中所占比例也少,医学生的课程本来就很多,对他们来讲,医学方面课程显然要比电子学重要;其次,本门课程是属于物理学范畴,众所周知,物理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极为难学的;目前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唯一办法就是,在教师身上下功夫,电子学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也非常大。我们的教师可以多与生活联系,能方便学生理解,也能更好的提起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教好医学院校中的医学电子学,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去努力,虽说困难重重,但也并非没有办法解决。只要教师用心,学校用心,通过我们共同努力,还是能够较好的完成对医学电子学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医学人才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上是我结合自身经验谈的一点体会,望同行专家和老师指正。

[参考文献]

[1]郑方,范从源,麻醉设备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朱大年,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胡新珉,医学物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教学范文7

1研究对象

以2013-2016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中心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同学(n=112)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为均已完成全部课程学习的专科检验医学专业的实习生,结合的使用PBL教学法结合科室每周的培训工作,开展普通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对比研究工作。

2研究方法

采用PBL教学法,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材料中的内容,课前授课老师结合材料与实践设定若干问题,将学生分成7~8人的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并解决设定的问题,问题内容来自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第四版《血液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

3评价方法

3.1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基础知识为需要记忆的基础内容,综合知识为各专业综合应用的知识。采用试卷考试的办法,考试为50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血液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各一份试卷,其中基础知识25题,综合知识25题;对每一届实习生入科实习时进行首次测试,在进行PBL教学完成以后,采用同样的考试模式,对学生进行再次考核。3.2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教师、课程设置的认可评价,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的影响等。

4统计学方法

医学教学范文8

[关键词]中医肿瘤学;医学人文;教学

1学科建设中进行医学人文铺垫

医学人文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及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事件进行思考、总结的学科[2]。在中医学传承和发展中,一直强调人文对医生道德的影响,我国古代就有“医乃仁术”之说,认为“医乃生死所寄,责任非轻”。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指出:“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中医肿瘤学根植于中医经典理论,处处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吸取多学科优势,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其对晚期患者和复杂癌症的姑息治疗以使之能带瘤生存正是优势所在[1]。中医肿瘤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与医学人文紧密结合,而人文教育需要从顶层设计开始,即从教材、教辅书籍编写,课程设计等方面开始。作为《中医肿瘤学》十一五、十二五教材的主编单位,笔者在教材编写中添加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部分内容,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参考书籍、患者教育丛书也将相关内容纳入。2018年教研室主任林丽珠教授带领编撰出版的《健康中国———中医药防治肿瘤丛书》就是人文理念和肿瘤防治的有机融合。在课程编排设计时,增加见习环节,让学生加深对疾病、患者的感性认识。通过先行的学科建设,将医学人文思想进行早期铺垫,从高屋建瓴的角度引领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得到医学人文的熏陶。

2教师队伍培育引入医学人文

教师队伍培育也是医学人文培育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时代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生不但要有扎实的临床技能,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由于中医肿瘤专业更多面对晚期癌症患者,对教师、医生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专科教学和临床带教上贯穿医学人文思想、理念,更好地进行人文教育,达到渡己渡人的效果,是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内容。教研室在岗前培训、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中反复强调师德修养、医德医风,同时对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在教师培训中强调要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让医师时刻谨记《大医精诚》所言:“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遇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此外,教研室要求老师要有坚定的专业思想、敬业乐业的奉献精神,需“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鼓励老师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如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外出进修、组织青年医师论坛等。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层面,我们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如CBL、PBL、TBL教学法。在学习和集体备课、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注重人文情节的植入与安排,如在癌痛的课程中,癌痛作为主观症状,要相信患者的主诉,掌握评估疼痛的方法。对于不同人群,如儿童、语言不能交流的人群,可以采用面部表情评分法进行评估,并根据疼痛的级别应用不同的药物止痛。这样的方法,既能有效地将知识点引出,也可以把细致的人文关怀,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医学人文。

3重视教学活动中医学人文的渗透

医学人文从学科建设、课程设计的铺垫,教师培育等环节安排,最终需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临床见习、实习时全方位地接受人文教育。在临床带教中要求教师本身恪守医德医风规范外,注意在临床带教中树立教师专业形象。要有带教意识,注重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临床带教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患者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治疗的同时,学会关心、爱护患者,做到“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多数肿瘤患者一经确诊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负面情绪,不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加重病情,对患者家属也带来了不良刺激[3]。基于对患者及家属情绪变化的理解和认识,肿瘤科临床医生在治疗、临床带教中常常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教师、医生在与患者及家属言语交流中处处体现关心、尊重、爱护,让学生明白医治的不但是疾病,更是有血有肉的个人,需要去聆听、去感悟、去安慰,让患者及家属与医生更好地沟通和交流,更好地配合治疗,最终达到共同对抗疾病、提升临床疗效的目的。使学生深刻理解晚期癌症治愈常常是有限的,帮助和关怀是无限。在注重人文关怀的同时,教师也应时刻提醒学生,医学技术仍然是医疗关键所在,精进医术,紧跟医学发展前沿,是医务人员必须有的素养。

4贯彻人文理念于医疗实践

医学人文具体到医疗实践中体现在人文关怀的细节中,需要以医疗专业技术为基础,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和价值,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人文观念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反复实践练习。临床带教中把人文理念贯彻到医疗行为的方方面面。从患者接诊到诊疗结束,与肿瘤患者、家属间言语互动措辞选择,患者隐私、知情权的保护,诊疗结果告知,到诊疗操作规范化基础上的体贴,诊疗流程的合理优化,护理措施人性化,积极姑息镇痛理念的实施等等,这些都是人文理念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建设无痛病房、人文病房过程中,让学生以志愿者、实习医生、随访医生等不同身份参与。此外,通过学生志愿者协助组织患者俱乐部、患教平台送温暖活动及不定期的医学人文俱乐部等多种形式践行医学人文理念,让人文理念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也让学生在与患者及家属互动和交流中真切感受人文关怀的力量和魅力。

医学教学范文9

注重教学机制的顶层设计才能更有效率地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往往难以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上遇到的问题。教学中,学校难以将医院中病人突发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书本上纯文字的描述来推想病人的症状,这就往往导致了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难以将前沿的医学理论有效地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例如: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也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的桥梁学科[4],尤为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辅相成,这一点从我们教学计划设置中略见一斑:病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设置比为2:1,但即使这样也无法满足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需求。仅在实验课上看有限的教学切片,学生往往看后即忘,很难把病变镜下形态与临床表现联系起来。

2缺乏“理实交融”的学风

医学教学中缺乏“理实交融,学思并重”的学风。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放松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而学生学习只注重一味地识记,先把考试通过再说的心态扭曲了医学教学本应赋予的价值取向。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日趋形成。只有在师生中牢固树立“理实交融”的观念,老师和同学们才能自觉将所学运用到具体临床实践中去,用临床实践去检验和丰富教科书中的知识,有效地发挥转化医学在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中的纽带作用。

3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

将临床病人的体征及症状及时反映到教学课堂上需要先进的教学设备的支持。有些国家,已经将信息化学习平台、模拟医院系统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引入医科院校教学中。相比之下,国内仍以书本和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难以满足医学特别是转化医学概念鹊起的时代要求。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直观地感受病人症状、体征变化,因此阻碍了转化医学在基础医学中的应用,即便是有心将所学自觉运用到临床实践的学生也难有机会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目前,医学院校实验教学较先进的手段是多媒体数码互动教学。在数码互动的课堂上,老师通过电脑带领学生同步观察切片或采集的图片,指示典型病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最短时间读懂病变,同时学生能及时提问,老师公开解答,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基本每个医学院校的多媒体数码互动教室都设在形态学实验中心,由病理、组胚等基础学科共用,资源非常有限,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有幸使用。

4转化医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4.1推行“产学研”结合模式

众所周知,资金支持是推进科学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支撑点。一个好的想法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检验才能判断出它的价值。成果产出周期长和经济效益回报少的特点使得很多学校在推进转化医学中缺乏动力。因此,高校推进转化医学研究时应积极引入“产学研”模式,寻求大型企业支持,获得足够支持科研的资金,研究出的最新科研成果也可以保证迅速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学校也应有方向地培养专门从事转化医学学习研究的学生,选拔一批既有敢为人先、超越前人的勇气,又有过硬本领、扎实技能的研究人员。同时,学校还应注重转化医学的资金投入,不断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实践“产学研”模式。

4.2建立数字化医学教学系统

为打破基础医学教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之间的屏障,更大程度上促进转化医学发挥作用,医科院校应积极引入建立数字化医学教学系统。医学类专门院校应将附院中的病理切片、照片采集成电子版统一录入数字化医学教学系统数据库,并及时更新临床中发现的新问题。师生们通过便捷的数字化医学教学系统,可以随时调阅医院中实际反映的病例样本数据,及时在课堂上交流,减少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中间环节。同时,通过数字化医学教学系统,师生可以将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通过该平台及时反映到临床教学当中,跟踪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与疗效,发挥转化医学应有之义,有力促进医学发展。

4.3临床教学顺序应适当调整

目前,医学课本章节与课堂教学顺序一般都按照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的顺序,然而,这与医学院校毕业生走进医院后治疗患者的顺序是不同的。医院里的医生在接待病患时,往往是先从病患症状入手,依据临床表现来初步判断何种疾病,然后收集病史,思考病理变化,结合相应检查结果做疾病诊断,最后根据诊断结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适当调整临床教学顺序,比如,先将不同种类疾病按其症状分类,由临床表现引导学生思考病理改变,然后重点教学该症状下疾病的概念、特征、病因,最后传授治疗方法。顺序的变化,在不改变书本知识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专业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医科类学生的目标。

5深化转化医学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