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课堂教学的问题集锦9篇

时间:2023-05-26 15:29:43

课堂教学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1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堂提问多,而学生主动提问少 。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教师提问方式为主,而学生主动提问得过少,所以课堂提问基本由教师主宰,缺乏师生“对话式”“互动式”的问答行为.无学生主动提问这一现象在目前的课堂提问中相当普遍,小学生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情况比较突出.

2.教师提问的频率偏高 。

现在普遍存在教师提问频率过高、无效性提问过多的现象.由于问题多、答案死板,且部分学生思考时间不足,所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的状态.有些教师总是担心小学生没有听清楚问题,从而总是频繁地重复问题,导致学生对问题重要性的误导性理解;有些教师甚至借助重复问题来拖延时间.这种无效性提问,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会让学生误认为这些问题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其他问题的关注.

3.教师存在偏向部分学生答题的现象 。

教师提问的难度无法兼顾全部学生,难以依据问题的难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为了保证课堂问答的顺利,相对于不举手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偏向于选择举手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相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偏向于成绩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同时,要求齐声回答的比重偏高,这些情况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养成“混水摸鱼”的思维习惯.

4.教师对学生答题的评价过于单一、平淡。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基本上分为判断性评价、鼓励性评价、启发性评价和消极性反馈等四种情况.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能给予判断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但是课堂评价的语言缺乏针对性,常常使用了一些如“对”“错”“很好”“非常好”和“棒极了”等语意带有模糊性的词汇,显得有些简单.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乏追问,延伸性和扩展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二、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选择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学效果亦会有差异.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如教学“直线”时,根据学生认知领域中“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种不同层次的思维,对于直线概念需有相应的不同提问方式:

(1)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

(2)你会画直线吗?能说说画直线的步骤吗?

(3)可以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直线吗?

(4)下面的图画中,哪幅图表示一条直线?

(5)不用尺子你怎样画出一条直线?

(6)以下这些线条中,哪些是曲线?哪些是直线?

上述6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可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当然,提问后别忘了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问题类型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 。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大气”,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的问题应尽量减少.问题首先要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较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其次,问题应当指向明确,它的提出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3.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询性问题。

探询性问题是在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使用探询性问题对教师来说具有较高的难度,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度有恰当的把握.探询性问题的使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的思绪方式、诱发新的学习兴趣。

4.尽量使提问内容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兴趣 。

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平平淡淡,那么就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它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会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并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5.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

提问存在一个问题——最佳时间的选择,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时间内,只有少数几个瞬间时刻是提问的最佳时间.教师必须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馈信息,及时抓住这些最佳时刻。一般来讲,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且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问题还应问到点子上.

6.合理统筹提问对象,尽量兼顾所有学生。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别差异,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应针对不同问题和每个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答问对象,安排答问顺序。

7.有效处理问答结果。

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2

1.用教材教实际照本宣科

现行实验教材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对教师旧有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在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由于第一次使用新课标教材,存在:一是忠于教材,坚持“以本为本”,照本宣科;二是依赖教材,而不能进行精“加工”;三是囿于教材,而不能突破教材束缚。

教学建议:一是突出抓好备课,精心研究教材。教材作为教学资源的文本,教师要通过备课,吃透编写者的意图,吃透新教材的新变化,对教材进行精心“加工”,才能把自己的内在素质“外化”。对教材内容的加工要做到“五化”:教材内容的心理化(创设切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情景,激发联想与创意);教材内容的问题化(把要学习的内容变成问题“链接”,启迪学生思维);教材内容的操作化(把教材呈现的“死”的知识变为种种“可操作”的“活”知识);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建构教材结构体系,“瞻前顾后”);教材内容的最优化(提炼精髓,优选策略,高效学习)。二是突出抓好教研,促进共同提高。通过组织“三课”―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等活动,扩大“三”课的影响,变个体优势为整体优势,实现脑力资源共享。三是加强知识储备,开发教材资源。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来源渠道广,要求教师及时“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悉心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调整、补充、完善。

2.满堂问答看似主动参与

由于教师盲目追求“学生参与”教学,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偏差:一是低思维量的“假问题”充斥课堂,影响了教学重难点的解决;二是采用简单的“问答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展开。三是课堂气氛看似热热闹闹,实质是形式参与、被动参与、部分局部的参与。

教学建议:首先把握主动参与的要领,科学判断参与的实质。判断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教学,应该看参与的主动性,看参与的深广度,看学生的思维是否真正参与。“满堂问”使学生站起来发言,这仅是一种行为的参与。教师满堂灌不好,满堂问也不好。其次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问题是放飞思维与想象的钥匙,巧妙的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尽可能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再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教师从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真正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有保证。

3.小组讨论替代合作学习

走进新课程实验的课堂,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进行所谓的合作学习。但是存在:一是讨论的内容选择不够恰当,导致讨论频率过高;二是讨论的任务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各行其是。三是讨论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讨论的价值意义不大,多数问题讨论的不深不透、不了了之。

教学建议:一要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小组或团体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据专家分析,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并完成个人所属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能进行沟通并相互信任;以及能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二要熟练掌握合作学习的要领。①分组需合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确定好小组长,分配好小组内成员的任务,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②频率需适宜: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讨论,也不是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讨论,如可以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出现困难、意见不统一时进行。③讨论有价值:教师应围绕容易出现分歧、答案不唯一、方法不确定、个体难以完成等的内容确定讨论的问题,让学上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实现讨论的价值意义。④学生要三会:学会倾听,不随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的解释;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发言,做总结性发言。⑤教师勤指导:合作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并不是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确定有价值的问题或需要教师讲析的问题等。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把握学生的学情。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有什么优缺,有什么兴趣爱好,处于什么精神状态,教师都要详细了解,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的新理念。爱学生,一切从尊重学生开始,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最需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步发展,以培养全面合格的建设人才。

2、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做到这点,教师关键要做好对学生的激发、引导、组织和监督工作,而不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却可以完全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3

新地理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置于突出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而“问题探究”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一环,经过实践发现把问题融在情境之中,能够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要特别注意在问题探究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方法、应用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同时自主学习、合作态度和竞争能力等综合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培养。因此地理问题探究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重要的一环,必然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

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许多问题:

(一)教学的时间。

问题探究的缺点是效率低,因此要求教师精选问题,科学探究。

(二)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问题探究的效率和质量。

(三)学生的经验。

针对学生的不同知识背景选择问题探究才能有效。

(四)问题的选择。

避免由于问题的过难或过易对学生探究产生的消极影响。

(五)活动的组织。

问题探究不等于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挥,要进行周密的设计和组织。

(六)探究的训练。

注意训练学生的探究品质,问题探究也有它的内在规律性的,要求合理假设,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七)主动的探究。

利用情境,合理有趣的问题背景和语言等,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决定探究是否成功。

(八)实惠的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有义务最大化的让学生获益,不光是知识,学生在能力和品质上都得到纵深的发展,这才是真正实惠的探究。

实践出真知,理论只有可行才是真正好得理论,才有实际意义上的价值。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变迁》一课为例,谈谈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关于课堂教学“问题探究”方面的具体做法。

灯塔长明,孩子啊——大胆远航

【问题探究一】

导课:首先我们做个拼图游戏,游戏中能用到我们学过的“大洲和大洋”的知识。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利用模型在黑板上摆出七大洲的相对位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提出猜想大陆原来可能是在一起的。

学生活动,老师指导找到证据印证猜想。

活动之后学生找到证据各大陆的可拼合性、古老底层的相似性、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古生物演化的相似性。教师补充南极洲发现煤层,煤可以说是植物化石,说明在很早以前这里有许多树木,气候不这么寒冷,也就是说南极洲曾位于纬度较低的地区,后来才漂移到此。

【问题探究二】

师:这样我们得出结论,大陆确实是漂移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提出这个假说。那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引出板块运动,学生活动,找到六大板块,分析火山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并运用形象的比喻,

教师利用鸡蛋演示,地球的构造就如一个鸡蛋,内部是液体,外部是坚硬的壳,但鸡蛋壳是个整体不能动,而大陆却能漂移,说明分成不同的板块。当鸡蛋壳有裂缝分块,这时有力使其移动时,会怎样?会碎,会有液体涌出来,那对于地球我们感受到的地表强烈的震动,和地下液体涌出的现象,就形成了火山和地震。

【问题探究三】

师:沧海桑田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说明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对海陆变迁有所察觉。海变成陆,陆变成海,你们信吗?拿出证据来。

学生活动,找出证据。教师补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连著名的星海广场,也是亚洲最大的广场,他就是在人工填海造陆的基础上修建的。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的“贝壳梁”就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

【问题探究四】

师:看到这些证据后,我们相信海陆确实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那么几亿年以后全球的海陆分布又是怎样的呢?探索发现之大胆预测:请你根据前面我们理解的板块运动学说大胆预测未来全球的海陆分布趋势。注意认真阅读友情提示,【友情提示:1、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变化? 2、(东非大裂谷图片,观察红海的形成示意,分析原因。)分析红海形成原因,推测变化趋势。3、据此推测地中海、太平洋……将来的变化趋势。】前后四人为一组交流一下。

创设情境,有序组织,学生活动,得出结论,鼓励大胆预测。

以上是“海陆的变迁”一课在进行问题探究时的教学片断,“海陆的变迁”是非常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的一堂课。整堂课都被问题围绕,可以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问题探究。上好本课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怎样的问题进行探究,如何组织探究活动。教师经过反复钻研教材、课标,进行大胆的尝试,将教材内容打乱重组,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首先采用拼图活动导课,即复习了前面七大洲四大洋的知识,又提出问题,提出一种“不协调”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展开探究。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主要依靠书和地图册找到证据证明观点,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同时教师补充相关材料,拓展知识,为学生的求知欲再加把火。为了加深印象,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直观形象。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矛盾。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距离遥远、抽象的板块运动,利用鸡蛋做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为了巩固火山地震与板块边界关系部分的知识,反复举例,例子具有时效性和生活性。就这样问题一个一个突破,接下来该分析现象了,举出海陆变迁的例子,学生迅速收集资料回答问题,同样教师补充课外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增加课堂容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体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最后问题探究四,不但是本堂课知识和方法的巩固和检验,而且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情感。教师提出一个现象,有了前面探究的基础,学生积极性越来越高,兴趣越来越浓,创设的情境完全刺激了学生想要学习的兴奋点。学生分组,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发现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通过同伴互助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鼓励不同意见,同学们大胆设疑,大胆猜想,大胆表达。为了兼顾学生的差异,还设计友情提示,帮助分析。本堂课达到了高潮,短短的40分钟时间,学生们意犹未尽,知识传授的全面准确,学习方法通过活动反复强化,科学态度逐渐形成,合作意识不断加强。同时探究问题设计的合理到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可以说这才是真正“问题探究”应该达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4

一、问题设计要有可知性

古语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师问题设计必须是学生应该知道的,那些超出学生应知范围的问题,教师在备课中最好不要涉及。否则,学生回答不上来,当众出“丑”,教师尴尬,课堂气氛受到影响。对于那些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有意“亮相”,最好也不要采取这种方法。教师应该设计学生需要掌握的或是所学知识的拓宽和发展这方面的问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把教学引向深入。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并不一定需要按部就班逐一讲解,而是设计一系列问题逐步引导:氧气和氢气实验室制法的装置及收集的方法有何异同?为什么一个需要加热一个不需要加热?一个用向上一个用向下排气法?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应该怎样装配仪器?根据其性质又应该怎样收集、验证、验满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连贯性,学生通过讨论能逐一得出结论。所以我在这一内容的处理上采取由学生自己讨论,然后上台说出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

并亲自动手操作整个实验过程,让其余学生观察,如有异议可相互补充,并鼓励创新设计。

二、问题设计要有目标性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的一个过程,设计恰到好处的教学问题,能诱发学生的深思,并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思维状态之中。因此,教学问题能否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衡量教学问题内在品质的重要标准。

当我们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将课本知识归纳成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教学问题”,并使之成为符合学生探究心理的“问题链”时,便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沿着问题情景的顺序去思考和探究,也

就给了学生一条经过努力可以攀登的知识阶梯。教学问题的设计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问题是否有利于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2)问题本身目标是否明确,立意是否鲜明。(3)问题是否符合教学进程的需求。(4)问题出现时机和问题展示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心理需要。

例如在“盐类水解”的教学中,先由学生测定氯化铵溶液、醋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的pH值,创设问题情境后,可设计下列问题链,引导学生联想水的电离平衡及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迁移,找出上述溶液呈酸、碱性和中性的原因,并联系与其相反的酸碱中和反应,深化理解,从而总结出盐类水解的概念和规律。

问题l: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电解质?是否存在电离平衡?酸、碱是如何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问题2:上述三种盐的组成有何特

点,他们溶于水后溶液呈酸、碱性说明什么问题?问题3:上述盐溶于水的过程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发生什么变化?实质是什么?与酸碱的中和反应有何关系?问题4:如何表示以上变化?问题5:根据以上分析,总结盐溶于水的变化规律。

三、问题设计要有生活性

学生从出生起就生活在这个由化学物质组成的世界里,身边发生的许多现象都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生活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经验。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往往使他们自觉地去探讨和实践。

例如学习化学平衡,可以把加氟牙膏为什么有防龋齿的作用作为问题设计的背景;学习胶体时,可以创设问题:为什么铅笔混用不同墨水会写不出来?学习乙醇的性质时,可用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酒为什么是陈的香?”和“烹饪的时候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料酒和醋?”这样的问题来引入课题。

再如回答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由于这样一个问题并不是在对知识的自然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因此无法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设置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目标的需求的活动情境中,首先要精心确定一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该问题的过程中自然的需要使用到某些知识而且离开了它就无法完成任务,这样就可以产生探究知识的内在动机,而自然的对该问题产生回答的兴趣,而不至于没有学生愿意回答问题造成冷场。像这样一个问题,不是直接让学生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而问你们学过了哪些微粒,能不能找出我们身边的哪些物质是由这样的微粒构成的?可能这样的问题就使得学生产生了思考的内在动机,那么思维就能活跃起来了。

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5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单一化

教师备课上课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把教学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这个单一目标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改变用 "纯数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让学生从现实世界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1.2教学内容表面化

教学一味追求"新"、"异",好像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几个一题多解或是让学生补充条件的例题就是有效教学,这未免过于表面化、简单化了。一题多解和补充条件可以突破传统教学一成不变的桎梏,但这仅仅是起步。因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挖掘教材,钻研学法指导,引发学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学会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致力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3教学环节非数学化

教学开放不等于放开。现在流行让学生在课上展示自己搜集来的相关资料,这本身不错,问题在于常常有些学生浮想联翩,尽情发挥,离题万里。教师怕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敢打断学生的发言,耐心听完甚至还微笑首肯,赞赏几句。此风不可长,应该重视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发现问题,把生活现实转化为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教学的情境,教学的活动,以至整个教学的设计都应凸显"数学"两字,使数学课有数学味,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化,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1.4教学过程程式化

有效教学的特征首先在于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如果课堂教学一块接一块,各种数学学习活动安排稳稳当当,好象少了哪一块都不成数学课,这样,学生就缺少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小组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固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必须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是停留在表面,缺乏主动、缺乏互动、缺乏挑战、缺乏创造,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师生交流中知道自己思考正确与否,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主动去建构新知识。

2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力求达到教得生动,学得扎实,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2.1提倡"先练后讲"

所谓"先练后讲",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布置学生做浅易的了解性的练习。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中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做如下练习:(1)把12的分母乘以2,分子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把12的分母乘以3,分子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2)把24的分母除以2,分子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把36的分母除以3,分子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3)课本分几步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做完练习之后,教师应及时检查、小结。之后,有针对性地讲授新课。

"先练后讲",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先练,教师后讲。教学的立足点不只是期望学生"学会",更重视学生"会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书、消化、练习、巩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讲的内容精当,有的放矢。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表面上似是前后顺序的调换,但实际上是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前者强调教师为主宰,后者强调学生为主体。

2.2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

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看,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思维的结果。学习这些知识,不是简单的吸收,而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结果。那么,如何才能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结果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

2.3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运用数学知识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让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的,这样就大大丰富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

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从圆心到圆边上各点的距离处处相等"的知识,去解释"车轮为什么只能是圆的"这一问题;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三角形的特性去解释自行车架、屋架等为什么是三角形的问题等等。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教室侧面竖立一根圆柱水泥电杆,你能用什么办法测量出这根电杆某处的横截面的直径?这道题是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6

1.现行化学课堂教学问题

两个值得关注的化学课堂教学问题:一是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化学课,不少化学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比如:初中化学中的溶解度概念、高中化学中的勒夏特例原理,本应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形成,但却让教师们不到两分钟的语言就描述了。),学生参与的学习不多,更多的是教师的包办及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甚至有的把化学教学活动等同于学科习题训练(题海战术)和简单的强化记忆,思维的层次和水平明显下降。二是许多需要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探究而达到亲身体验的化学课,教师常常通过解释或直接得出答案,并让学生记住结论。就是有探究活动也仅仅是表面上的活动,本质上还是讲解和机械记忆,达不到学生亲自投入的思维层次和水平。专家指出降低学生思维层次和能力水平主要有以下六要素:“①情境问题常规化(学生希望降低要求,教师包办代替);②重点转移到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与完整性,不注重意义、理解、化学概念的获得、科学探究等方面;③时间过多或过少;④课堂管理问题;⑤给予学生的任务不恰当(指向不明或学生缺乏兴趣);⑥教师对学生低层次结果或过程迁就(如本来要求学生解释思考过程,却接受了学生不正确或不清晰的解释)。”

在现行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仅仅是华而不实的公开课、表演课。表面上看视乎有合作、有讨论、有交流。而新课程理念的本质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过程难于控制,甚至流于形式。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但往往深度不够。学生表面活跃,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本技能不够牢固。②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于落实:在具体的情景中如何把握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师教学中一道难于逾越的坎。甚至出现形式上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质上淡化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即“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再次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纸笔考试中也难于体现。③教学活动表面化:探究活动中不少是肤浅的,学生的随意性较强,仅仅是局限于表层的活动,实验缺乏明确的目的,出现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形式化、表面化现象,学生忙于实验材料的搜集、整理,小组

忙于热热闹闹地填写个人实验报告、旁若无人地讨论。而教师忙于在各小组间转悠,忙于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这样的科学探究实际上是“唯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最高境界”、“为实验而实验”、“是为完成实验报告的实验”,实际效率往往是很低的。④评价、激励被泛化:重视表现性评价,表扬学习促学习,课堂上“你真好”、“你真棒”的语言不绝于耳,对学生的批评少了,惩罚学生变成了教师的不是,助长了学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思想道德在降低、责任感在下降。

以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将使学生原有的一点点灵气被慢慢地抹杀了,培养出来的仅仅是一些高分低能的考试能手,或者说是一台一台的“复印机”。一个“复印机”式的教师又如何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益(即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学观念,实实在在地落实新课程理念。

2.对现行问题的思考

要切实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2.1 创设和生成有价值的情景和问题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在每一节课上如何创设情景,使学生沐浴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问题或情景中,产生激情与兴趣,从而建立问题意识,激发求知欲望,并乐于探究,保证学生带着问题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创设问题与情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由原有的知识引出的问题、由化学实验引出的问题、由化学故事引出的问题、由化学史及化学家引出的问题、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的问题、借助多媒体的声像引出的场景及问题等等。我在上原电池的概念时是这样设置情景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艘载满精铜矿的货轮正驶向日本海,经过几天的行驶,船员们正感受着一路的风景,时而风平浪静,时而谈笑风生,忽然间船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漏水啦、漏水啦。船员们不知所措,新制的货轮怎么一下就漏水呢?长期以来,该货轮的漏水一直是一个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揭开了这个谜。要知道这个谜的谜底是什么,请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吧。这样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会主动的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

2.2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教学行为并非演讲行为,再精彩的演讲也只不过是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教师所“演讲”的教学内容远远不及演讲家演讲的内容丰富和精彩,教师不可能通过简单的行为或语言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怎样制定探究式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创设民主、平等、安全的化学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与假设、研究制定验证猜想、假设的实验方法(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估,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科学家建立规律的过程,鼓励学生对已有观念勇于质疑,有根据的大胆猜想与假设,别出心裁地进行实验,敢于对所得结论发表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质,促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深层次的思维参与,而并非一名随心所欲的听众。

2.3 师生互动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要研究改进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演讲现状,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并实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化解其难题,保证学生学有所得。

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7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设计 文本理解 思维历程 主体性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活动等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和预设性。尽管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并不能保证必定可以上出好的课,但不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根本上就注定了无法上出好的课。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常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然而,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信息堆积、静态知识梳理、学生被工具化等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避免“信息堆积”而实现“文本理解”。避免“静态知识梳理”而实现“动态思维历程”,避免“视学生为工具”而实现“学生主体性回归”。

1 避免“信息堆积”,实现“文本理解”

信息堆积就是对所掌握信息的无结构化的处理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对教材所承载的信息的处理至少要经历两个阶段:首先要确认所给信息,其次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数学,第二个阶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在第二个阶段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无序、无结构化的特点,仅仅将所确认的信息进行无意义堆积,这样加工、设计教材信息的方式对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 避免“静态知识梳理”,实现“动态思维历程”

教材呈现的知识信息停留在文本之上,是静态的,于是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就变成了对静态数学知识的澄清和梳理,他们认为只要能够把这些知识线条给学生讲清楚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甚少关注其他的内容,特别是数学思维的养成方面,这必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对儿童进行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给他们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智力,教学的着重点是促进思维的质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对知识进行静态梳理外,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

3 避免“视学生为工具”,实现“学生主体性回归”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笔者连续跟踪某小学数学教师数月,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进行出声思维,笔者进行全程录音,然后再转录成文字。通过对这些文字材料进行编码、登录、类属分析、寻找意义等过程,发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采取“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认为这节课是:我要做的一件事,为了使这件事情做得顺利,我必须调用所有可以控制的元素,包括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其思维方式实际上是把学生视做自己所做某情的工具之一,漠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8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追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宗旨。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理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教学突出的问题与对策。 

一、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从对新课程教学实施情况调查看,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新课程精神认识不足,“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无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二是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认识不足,加上教师自身的观念落后,未能发现新教材的潜在价值,更无法体现其改革精神;三是教法陈旧单一,重教轻学,包办代替,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四是偏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显然,这样的教学理念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全面发展。 

而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则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首先端正教学思想,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创建富有个性化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课堂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升。其次是建立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机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注重挖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渴望和潜能。再次是注重教法改革,创设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良好情境。例如,学习苯的同系物概念时,设计如下问题: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苯的同系物与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符合这一通式的是否都是笨的同系物?这与干巴巴地讲什么是笨的同系物概念相比,学生对“苯的同系物”理解更深刻,其教学效果能不好吗? 

二、探究教学追求形式 

新课程教学改革重视探究教学,但从新课程实施情况来看,探究教学很不理想。一些学校领导,尤其是决策者,教育观念陈旧,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只要表面,不要实际。一些学校把探究教学搞成了形式化,误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都要进行探究,所以,不管内容是否符合,每堂课都安排成探究。例如:探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探究“乙烯的实验室制法”等,大有上课必探究之势,结果浪费了时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一些教师将探究教学搞成了“注入式探究”,学生没有自主探究的机会。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把探究搞成了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等等。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教学探究的重大意义,并认真研究新课标,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努力营造自主、合作、体验和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下列几方面寻找课题:验证或探究性质方面,如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氯水性质的探究,对过氧化钠漂白性的探究等测定物质纯度方面,如碳酸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探究;实际应用方面的,如加碘盐中碘元素含量的测定探究。因此,学好、用好新课标是制定有效教学目标的前提。我们要采取多种渠道了解学情,达到对学情了如指掌,才能使教学目标更准确,进而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师要把握适当的教学进度,是提高教学目标准确性的根本保证。

三、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连续性 

基础教育是为了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三维目标的着眼点,正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行为实施也就必须遵循这些要求。由于“知识与技能”属于结果性目标,即学习结果可以测量与评价,而且也是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所以,这一目标的确立要准确和具体,从而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进行定性的评价。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体验性目标,由于情感和意志的变化是一个长期性的教育,是一个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作为教师很难预料在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内在情感会出现那些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次、两次的快乐体验,就可能形成对化学的长久兴趣。特别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久而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在“离子键”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学生学习的快乐体验和对学习兴趣的形成,是通过对所学的“离子键”知识的正确应用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不断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所以,对这些目标的制定要有“全局”观念,要有计划地去完成这些教学目标。

四、教学反馈缺乏针对性 

教学反馈是课程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但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即使在今天的新课程教学中也没有看到它的重要功能,甚至还存在一些偏见:一是认为教学反馈仅仅靠课后布置作业,所以不认真研究教学反馈的方式方法;二是课堂内不搞教学反馈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所以教学中尽量少反馈或不反馈;三是教学反馈存在随意性主要表现有,偏离教学目标盲目布置作业,把反馈看成是一种装饰性的程式,随意拼凑几个“习题”,以为有题目就达到了反馈的目的。或把反馈理解为终端反馈,缺乏有效的教学过程反馈,使反馈失去了教学调节的功能。其实,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所以课堂教学应在反馈中反思,在反馈中推进,在反馈中巩固。 

实践证明,一个完整的反馈过程必须包含三个要求:预测目标、反馈信息、调节矫正。我们要认真研究教学反馈的方法,并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备课中首要设计好反馈的内容,明确反馈的目标,提高反馈的针对性;二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反馈,特别是不要仅靠课后作业来反馈,而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反馈,并且注意反馈形式要灵活多样,如提问、讨论交流、问卷调查、小测验……及时掌握反馈性息,使反馈的效果大大提高;三是充分利用课后作业进行反馈。布置的作业要有针对性,把握准确的学习信息,才能有效地去调节课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效果。 

五、要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只不过是知识呈现方式上的改变,知识点上没有多大的变化,所以课堂教学还是原来的一套做法。其实新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做了精心的呈现,老课程只是呈现的方式与新课程呈现的方式有明显的差别。新课程与老课程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或者说是新课程一个突出的理念是,强调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在过程和方法中,知识与技能得以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感悟和提升。而实施过程和方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课堂教学的互动。从现实的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教学中真正能得到比较充分互动的是很少的,通常只在某些公开课上能见到。教师们通常担心互动以后会导致课堂秩序难以掌控,有时会出现“乱哄哄”的现象,更担心课堂上知识和技能目标难以落实。这种想法虽然不无道理,若教师精心备课,创设良好的教学情竟,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形式的互动,如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与小组互动、小组与小组互动等,则是教学相长的好事情。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不主张只推广一种教学方法。教有规律,但教无定法。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因人、因环境、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收获,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问题范文9

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

新课标强调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体现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四个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维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学生只有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积极主动探究数学理论知识,才能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同时,在提升学生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的价值,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体验.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有些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过多关注知识技能目标,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核心目标,舍本逐末;有些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应试导向过强,过多关注学校评比与学生考试成绩,甚至完全是在为中考而服务,急功近利,不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阶梯性;还有些教师在撰写教学目标时都是机械性地参考资料书上的教案写的,照搬照抄,不注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 数学教师的这些行为不仅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没有任何帮助,长期下来,这些短视的行为还导致了数学课堂教学问题重重.

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够火候

初中数学并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其他学科,还与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着深切的多向联系. 因此,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要贴近现实生活. 有些初中数学老师由于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够火候,在上课时把理论知识讲得比较枯燥空洞;有些老师只知道比较死板地列举书本上毫无生气的案例,给学生灌输孤立的数学知识;还有些数学老师不知道采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情境来导入. 比如,在上“不等式概念”时,教师就可以举这个例子:某品牌红枣酸牛奶的包装上写着贮存条件:2℃~6℃,你能说说它是什么意思吗?这样不仅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些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结论、轻过程,直接给出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等等让学生识记,虽然快捷但是却让数学变得枯燥无味. 而且,这种轻视教学过程的做法极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逻辑能力的提高. 比如教师在讲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象限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就算学生以后忘记了象限的分布,也能够通过推理得到. 数学不是死记硬背,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比只记得公式更重要.

三、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利用率较低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很多数学老师习惯上课提前几分钟进教室,下课后再拖几分钟,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 有些数学老师习惯在晚自习时间讲数学习题,占用学生的温习时间. 很多数学老师这种的做法,从本质目的上来看是出于善意的,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学好数学这一门课. 但是,实际的效果能达到教师设想的预期吗?其实是不能的.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明知如此,却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占用学生的休息和晚自习时间,原因无非是这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只好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的时间来“勤能补拙”. 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依靠延长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来达到目的. 况且,学生的时间有限,教师也不可能做到让学生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数学学习上,而不去从事数学外其他别的活动. 既然这种增加教师教学负担、学生学习负担的低效率的方法并不可取,那么,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自身存在的问题方面找原因,重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努力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与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自身的时间观念,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的每一分钟.

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不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