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效的课堂教学集锦9篇

时间:2023-05-29 16:02:12

高效的课堂教学

高效的课堂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究;实践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大部分教师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模式不能随时创新,不能以学生为课堂学习主体的现象仍然存在。语文教师要想实现课堂教学高效,仍需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学生在轻松欢快的学习环境中积极性较高,主观能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直线上升,而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学习环境中精神高度紧张,容易疲劳,上课听讲总是以被动的姿态接受知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适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爱上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调节课堂气氛,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享受语文课堂,压抑沉闷的氛围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进一步的思考探究。课堂上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状况,例如教师在讲解作文写作的相关内容时让学生主动发言谈一谈对于语文写作的看法,但是学生因为羞涩或者其他原因不敢发言导致课堂鸦雀无声。“冷场”的情况经常发生,这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授课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上课提问得不到学生的回应会有一种挫败感,但是教师要尽量化解尴尬气氛,可以通过俏皮话或者其他的手段缓解尴尬的气氛,让课堂节奏重回自己的掌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效率较高,但是课堂氛围不能一直处于轻松欢快的状态,教师要根据课程设计需要适当调整,让课堂氛围张弛有度,例如在揭示问题的答案时或者抽查提问时要适当的制造紧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提问或者答案的重视。

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环节无外乎四个阶段,预习教案,上课听讲,课后作业以及作业讲评。四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不可颠倒,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遗漏。教师尽管严格的按照课程设计的环节开展教学,仍有部分环节会出现问题,这需要教师的重视和探究。现阶段教学教案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一般都是教学组模式,即整个年级的语文教师组成语文教研组,组长负责语文教学的统筹工作,学科带头人负责方向的把控和教学重点难点的攻克,而教案的设计往往会通过抽签或者按照一定顺序由组内普通语文教师轮流主导设计。从整个课程设计的流程分析来看,确实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每个教师都分工明确,确保了课程设计的整体性。但是每个教师所教授班级的基本学情或多或少存在差距,这就导致某个教师在负责教案设计时容易受到个人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的影响。例如教师在负责设计有关古诗词鉴赏的教案时,其所教授的班级擅长背景分析但是在炼字炼句上有所欠缺,那么该教师设计的教案势必会侧重于炼字炼句的讲解。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全面,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差距,班级和班级之间同样存在差距,在教研组模式盛行的今天,教师要善于发扬教研组教学模式的优点,同时也要尽量弥补教研组教学的不足。

高效的课堂教学范文2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教学;师生关系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提升,在人格上有所健全,在行动中有所改变,在思想认识上有所升华。同理,在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提高课堂时间内的教学效率,使之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使学生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能更科学、更快、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使学生收获更多的语文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对中华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认识、教师的思维来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以教师的预设活动、预设思维来带领学生展开相关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跳不出教师的思维,学生只有跟着教师走,抛弃了学生自己思维的能力,教师过多地占用了学生自主思维与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我们就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怎样去打破这样一种模式,确实是一个需要教师长期思考和逐步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必然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以一种全新的、适用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供大家参考。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形成与发展必然要与社会与时代的特点与需要相适应。因此,在教育理念问题上,我们既要善于继承,更要不断地创新。社会在发展变化中越来越进步,我们必须寻求一种符合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变化发展的、能够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

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深刻地理解新课标的内涵,真正以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当我们站在新课标的理念上去研究教材、开发教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凭自己的理解,凭自己的感受很片面,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平等的师生关系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师生是平等的,求知不存在尊严,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就服从谁,这就叫伙伴关系,这就叫合作关系,这就叫和谐发展。”新课改下,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彻底打破“我讲的就是对的”“我教的就是学生应该学的”等等这样一些陈旧的,不科学的,与时展脱节的教学观念,进而从根本上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一堂成功、高效的课,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关键在于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安排。如何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点拨,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吸收,而且如何能在讲解传授知识时,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互动、兴奋的状态中,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体验、合作、创新……这些对于教师来讲都是需要考虑和面对的。

三、开启学生的思考之门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心动的开始,心动必然决定行动,行动必然会有所收获。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会催化高效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中,当我们激发起学生思考的欲望之时,就是我们高效课堂的开始。

四、重视全体,关注个体

高效课堂不是以教师或优秀生为主角来开展学习活动的。高效课堂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通过课堂活动获得应有的收获和提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有责任在开展活动时首先以全体学生为考虑对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个人不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积极鼓励学习能力较强、吸收知识较快的学生去帮助学习比较落后的一些学生。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合作交流,使整个师生、生生关系更加和谐,关键是可以形成一种大家共同努力,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学习氛围。

五、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既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师对教材的一次领悟,一次挖掘和拓展,更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基本把握。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也由过去教师单一的只是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合作者。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些角色的转变呢?这些转变的实现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来讲行。一个优秀的一线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肯定是很强的。一堂课中应该教什么,为什么而教,如何教等问题正是教师常常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要想真正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从教学设计入手。

高效的课堂倡导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些都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创新精神的唤醒,是学生独特见解的充分展现,也是学生个性的弘扬。对于教师来讲,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更好的方式。

高效的课堂教学范文3

一、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

教师如何以创造性的教去促进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学呢?我认为关键是要为学生提供能引发创新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不断激发学生去创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即是数学学习的价值观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既要依据课程标准,又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应当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给他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创新的意识,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教材内容方面考虑:对于知识形成可以用发现模式、自学模式、结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更多的采用发现模式;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经常采用讲授模式和掌握模式,通过及时反馈,查漏补缺,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这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益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当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实际,重新进行组合,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开拓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有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探究,教师能适时、正确地运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方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其次,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有效的课堂提倡有效的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对课堂教学改革,已引起了众多老师的关注,但要想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考虑是否必须进行小组合作。要让小组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为什么这节课要用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要用要解决那些问题,什么时候进行,那些内容适合班级集体教学,那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那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入合作学习之篮,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高效的课堂教学范文4

一、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应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等方面设计。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如果教学目标高、多、空,显然是难以完成的,只有明确、具体、科学、简明、切实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才会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提高教学的实效。当然这个问题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然而,一些教师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去创设情境。这种喧宾夺主的情境不但掩盖了主题,还使本来属于数学的课堂失去了数学味儿,丧失了其价值性和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好的、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满怀信心地走进数学课堂。为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尽可能做好以下两点

1.用好教材中教学情境的文本资源。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的情境图,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理念。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图的作用,一是可用放大的教学挂图,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静态的情境动态化、具体化。二是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看懂图意,获取和选择信息,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

2.正确认识和科学适度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一般情况下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操作情境,趋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等,使学生不仅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能激发学生认知的需要和探索的动机。

三、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

实现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数学活动。而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课堂上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甚至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有时过分追求“观赏价值”,非常浅显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必分组的安排小组学习,显而易见的结论要求学生实践、验证,对所学内容不加分析,似乎没有讨论就不是“探索”,不分小组就没有“合作”,没有实践、验证就不会“发现”……

数学活动要达到我们期望的良好效果,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选择恰当有效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如在复习《百以内加减法》一课时,可根据“百以内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采用独立思考、相互议论、个人探究和对话交流等形式,使学生通过猜想、对话、倾听和互动,实现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这样的活动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有效活动,才能全面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师生关系理论表明,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状况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主动地去构建,一旦构建了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就会充满热情,并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使课堂气氛积极、活泼,学生也才会有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因而它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理想的教师不仅拥有所教学科的精深知识和使教学生动有趣的娴熟能力,而且他们显示出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谈论和思考的内容格外感兴趣和好奇以及对学生基于学习上的关心和关怀”。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教学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关心、爱护、信任、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友谊,形成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智、乐其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 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首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思考能否把圆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产生深深地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六、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

练习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进行练习,才能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才能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总是盲目地从课本中任意勾几题或从参考资料中随便找几题,让学生练习,这样的练习效果是有限的。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

首先进行巩固性练习。巩固性练习是把刚刚获得的概念、性质、法则、解题思路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应用到个例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即通过设计针对性练习、矫正性练习、说理性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促进所学知识的内化。其次进行拓展性练习。拓展性练习重在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即通过设计变式性练习、比较性练习、沟通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及孕伏性练习,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所学知识形成纵横有序的合理网络,最后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深化性练习、探索性练习、创新性练习及开放性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地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向智能结构转化。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关键要使教学过程能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能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活动的过程,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去年我县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成绩,平均分排名在我州各县市末尾,今年,教育局领导领导和主任都非常重视,在新课程理念下,虽然学生的成绩不代表全部,但是新课程不拒绝分数,目前的领导、家长、老师和学生更无法拒绝分数,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呢?下面文章是我根据12月12日在中心校校长主任会上的发言整理的,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

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对学生全面系统的巩固整个小学数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县近几年来的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其中原因很多,但与广大教师的毕业复习方法也有一定的关系, 本人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概念结构系统化

有的老师认为,复习必然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搞面面俱到和题海战术。结果是学生乏味,教师烦恼。不能达到复习课的目的要求。其实,小学数学教材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梳理知识的策略有:

(1)分类复习。复习一开始,把学生六年学的知识分类整理复习,对每一部分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化,使学生明确每部分的知识点。这一步复习要扎实,每一点都落到实处,不能蜻蜒点水,一带而过。如“数的意义整理和复习”一课中,开始可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数,然后根据学生的回忆逐一出示知识点,接着请同学们根据这类知识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用列表、图的方法),要求整理出来的内容一定要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2)综合复习。通过以上分类的复习,学生已明白各个知识点的性质,并从不同的性质中找出共同的一部分,加以综合运用。特别像分数、除法、比的知识有很大的联系,教师可根据一点的引入,使学生切入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对不同的问题可用一种思维来分析,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例如: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这道题可以用方程、比例、按比例分配、比、算术式子五种方法解答,一道题同时综合复习了很多内容,不仅节约了复习时间,还渗透了各种知识的联系性教育思想。

二、实施分层复习,使复习面向全体学生

三、改革试卷讲评方法

在毕业复习中,少不了要让学生进行模拟测试,试卷讲评就成了其中不缺少的环节,试卷评析有利于学生反思与提高,但如果讲评形式单调,缺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就会出现高投入低效率的现象,我认为,在试卷讲评方法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针对性评析。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考试成绩很突出,错例少,应该采用针对性评析,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另一方面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达到让学生发展的目的。

(2)个别讲评。如果一些简单的题,只有几个同学做错,放在班集体一同分析,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大部分学生没有兴趣,还有一些拔尖题,后进生听不懂,这两类学生只能利用其它时间单独进行辅导,这样有利于促进全体的发展。

(3)归类讲评。学生知识的缺陷,不是针对错例就能学好的。因此,可以针对错例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讲评,或对错例相类似进行编题,进行条件、问题开放或讲评,这其中包含着学生的讨论、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学习的过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互动中体验自主发展的过程,避免了讲评试卷的单一性。

四、精心设计复习学习活动,唤起学生复习的热情

复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回顾,比较枯燥,难免产生厌烦心理,为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创设趣味性的情景,促使学生的体脑结合,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例如,在复习工程问题时,可以将本课设计成“闯关”练习,整堂课有几个活动组成,第一关叫“步步为营”,目的是澄清概念,理清关系,在这一关中可以设计有一定关联的问题让抢答。第二关叫“过关斩将”,旨在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解题的能力,由易到难,设计了一定梯度的题目。第三关叫“把仙过海”,旨在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主要设计一些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题目,要求用独特的方法进行解决。第四关叫“智慧大拼盘”旨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主要是一些综合性、实践性的题目。最后,闯关最多的学生可被封为“闯关大王”。在复习中还可以结合复习内容,设计“数学知识竞赛”,“计算擂台赛”等多种多样的课内外复习教学活动,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注意采用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克服厌烦心理,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勤于验算的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毕业复习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勤于验算的的习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粗心,不认真审题,没有认真计算,本来不应该错的题也做错了,这很可惜。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平时成绩并不拔尖,但是考试总是名列前矛,我觉得有点奇怪,就让他说说自己的考试经验,他告诉我考试的时候每道题目他都是认真做两遍,确认答案没有问题了才写上去,虽然这种方法并不一定科学,但说明了认真审题、勤于验算对数学考试的重要性,所以,老师在复习时也要传授学生一些科学的考试方法。

六、关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题的主要特点

高效的课堂教学范文5

一、如何评价教学的有效性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不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为依据。它所关注的是教师能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或收获不大,即使教师教得再苦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教师传授的本领,而重在“激励、唤醒、鼓舞”。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关键条件。有效教学在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教学成果的学习经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有方,寓教于乐,“开窍”有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那么,如何使课堂教学散发吸引力?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呢?我认为应该从有效教学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关系入手。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教的风格或特点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步骤,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地调整自己教的特点,去面对具有差异性的各类学生。

策略一:改革备课思路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众所周知,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考虑备课。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备课时要紧盯两方面:1. 紧盯教学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2. 紧盯教学对象。这是改革备课、提高教学有效的关键。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要考虑这节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然后把以上安排写出来,作为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一个基础准备。

策略二:创造积极有效、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

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都可能在师生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使课堂的氛围既轻松又和谐。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如同学们说得方法都不错,大家看老师说的对不对,好吗?充分体现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

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从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列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1. 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

交往与沟通,是教学的核心。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思想交互、碰撞的历程。如在讲《人民币的简单换算》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支事先买好的价值10元的钢笔,要学生猜猜看老师是怎么付钱的。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活动过程中,利用学具,找出了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付钱方法。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换算,而且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与生活融为一体,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 动态的开放课堂

如《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数学课上,教师在预设教案时,设计了让个别学生摸一摸盒子里的物体,说出它的特征,其余同学根据他的描述猜猜是什么立体图形。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可能无法较清晰地说出具体特征。这时摸的同学不知道怎么说,下面的学生很着急,有些学生坐不住了,开始发问“它能不能滚动?”“有没有平平的面?”……然后教师顺水推舟,抓住机会调整教案。学生兴趣盎然的问答,活跃的思维成了课堂的亮点。

策略三:精练的教学语言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精心设计的语言,能把模糊的事情讲得清晰、有条理,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讲得生动、活泼,启发学生去追问、去探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特级教师吴正宪、黄爱华等,他们课堂的幽默、机智、诙谐,无不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回忆。

策略四:善于把握挖掘教材,突出教学重点

1. 突出重点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教学活动中突现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上去,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如,有关“8”和“9”的加减法。我们可以以例1为重点,师生共同探讨得数是“8”的算式。对例2(教学得数是“9”的算式),要大胆放手,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高效的课堂教学范文6

(秦皇岛市海港区海阳镇中学,河北 秦皇岛0660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竭力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只有积极探索,不断总结,通过各种途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2011年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新增加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条,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的目标。本文笔者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1 认真研读课标,精心设计教学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备课孕育高水平的教学。只有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可以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备课离不开教材,更离不开课程标准的指导。有的教师凭经验教学,常常把课标置之一边。对课程标准提供的“案例”与“情境素材”很少借鉴,对课标提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及“实施建议”也很少采纳。因而出现教学中随意拓宽加深教学内容、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等脱离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因此,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仔细领会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在备课中的指导作用。备课时要明确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教师要心中有数,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恰当的方式学习最有价值的内容。

2 优化教学策略,凸显主体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讲解、实验探究、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有些问题要引导学生提,有些话要留给学生讲,有些事要留给学生做。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会带着问题去看书,去查找资料,去寻找答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 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情境性。脱离了具体的情境,认知活动的效率是低下的。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学习动力,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学得快、学得活,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高。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搜集有关的情境素材,包括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情境素材,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4 重视情感因素,增强学习激情

认知需要情感,情感促进认知。学生的积极情感主要是在教师情感的影响、诱导下产生的。教师上课时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事实证明:教师上课时热情洋溢、神采飞扬,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感染,表现出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双边活动,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反之,学生听起来就会昏昏沉沉,毫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为此,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 改变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自信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要求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实现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据教育专家研究,在学生时期教师的鼓励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性和荣誉感,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认可、肯定和表扬。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课堂提问、考核成绩、学习行为时,应尽可能地给予激励性评价,多表扬,真心欣赏学生的成绩,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得到鼓励,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6 坚持课后反思,提高教学技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不容忽视教学反思工作。为此,教师应自觉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各种学习活动和运用的各种教学策略、评价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积累教学灵感,拓宽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总之,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只有教师积极探索,不断总结,通过各种途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效的课堂教学范文7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授课的主要方式,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呢?有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新课程发展的内涵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统一整合,和谐。通俗说法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课,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和教师一起探究知识,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要手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让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本文就此问题在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一些粗略的看法。

1 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引用悬念型问题。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创设新奇的悬念情境,展示数学知识的非凡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一张纸的厚度是0.6毫米,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万千米,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对这个问题有点怀疑,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教师指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

(2) 引用生产、生活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上的内容有机地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此启迪学生思维,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这样能起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这一节时,可以提出问题:有100元的、50元的、10元的、5元的、1元的拌在一起,要数一数这些钱,你会怎样数?学生一般会想到先把它们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的概念。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3) 引用故事、游戏。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游戏之中,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丰富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通过影响非认知因素对数学学习起推动作用。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讲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故事,欧拉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偶然间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的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啊!”教师再引入正题,说明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

2 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的本质认识”。在初中阶段,学生需了解的数学思想有:用字母表示数、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隐含在数学知识当中,伴随知识思维的发展,才能逐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以知识、例题为载体,向学生有机地渗透数学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分式》时,类比分数的约分、通分、计算等相关概念来理解分数的相关概念,渗透类比思想。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上进行迁移,在主动参与、探索交流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

3 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作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1) 注重基础性。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对于新课中的新知识点理解到位,必须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而参与的前提是全体学生都能尝试解决即基础性练习,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在上完“分式”后,可设计“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值为0以及分式化简”三个练习。在练习中,可以要求学困生来回答这些问题,让学困生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2) 强调变式性。通过设计变式练习,可以脱离就题论题的模式,让学生从题海中跳脱,很轻松就能理解此类题目,且能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同时通过问题的循序渐进、由简到繁,让学生明确题目的演变过程,从而形成“析问题,抓本质”的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智慧。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A (-3,0)、B(1,0) 、C(0,-3) 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决本题的同时可组织变式训练,提高训练效率。

变式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一次函数y=-x-3 的图像与x 轴、 y轴的交点A、C,并且经过点B(1,0)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2: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 B(1,0) 、C(0,-3) 。且对称轴是直线x=-1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变式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0) ,且在y 轴上的截距是-1,它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1,m) 、B(n,4) 两点,又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 x=2,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练习,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展开,能加强学生对诸多知识和多种方法的理解和变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中习题、例题的潜在功能。

(3) 激发探究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数学新课标的要求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练习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为探究“同底数幂相乘法则”,可设计下面的课堂练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证明。

① 102×103=(10×10)×(10×10×10)=10×10×10×10×10=10( );

② a2×a3=(a×a)×(a×a×a)== ;

③ am×an===。

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发现规律,提出猜想并加以论证,由特殊到一般、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了质的飞跃。

4 注重情感培养,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驱动力

高效的课堂教学范文8

        一、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讨论问题卡壳时,教师由于准备不足,或者对新课程教学理解不到位,怕影响了教学的流畅性,往往绕着问题“走”,或者避而不谈。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不是“放而不导”,而是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凸显学生个性的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恰当的、到位的启发式引导。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之后,向学生提了一个总结性的问题:“课文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特色?”对这一问题,学生难以回答,教师马上把问题换成:“你对文中哪个人物感兴趣?能简单说说吗?”这么一改,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在高效的课堂教学对话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换一种说法,通过引导和启发,逐步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继续探究问题。

        二、问题偏向时,给予规范性引导

        如教学《景阳冈》一文,学生读到武松打死老虎时,教师问:“你们有什么感受?”有的学生说:“如果我是店家,武松打死老虎立了功,他所得到的赏银的一半应该分给我,因为我的十八碗老酒功不可没。”面对这样出乎意料的回答,教师请学生再次回到课文,找一找文中作者对店家的描写。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相关信息:“店家筛酒,只筛三碗,怕客官喝醉。”“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后出了店门,店家叫他回来看景阳冈上有虎伤人的官司榜文。”这样,学生很快就有了感悟。在问题对话中,如果学生由于未能全面把握课文内容,感悟出现偏向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对话的核心,在对话方法与思想方面给予正确、规范的引导,让学生回归文本,通过细读文本,把握文本词句,发展思维能力,从肤浅的认识走向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三、问题错误时,给予科学性引导

        我教学“赛跑”一词时问学生:“什么叫赛跑?”有学生很有把握地回答:“赛跑就是拼命跑。”教师接着问:“一个人拼命地跑叫赛跑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有问题,补充说:“两个人或几个人一起跑才叫赛跑。”教师进一步追问:“几个人一起慢慢地跑能叫赛跑吗?”这时学生争着说:“几个人一起跑,看谁跑得最快,才叫赛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意识的修正,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善待错误,让其成为走向正确的起点;机智纠错,让其折射出教学的智慧。

四、问题混乱时,给予点拨性引导

        如学习《白杨》一课时,学生对课文中“几棵小树”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沙漠里绿色植物多了,几棵小树不一定是小白杨。”有的却认为:“课文一直在讲白杨,这里又写道‘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所以几棵小树一定是小白杨。”面对学生的不同理解,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回答:“这两位同学的分歧点在哪里?”当学生找到分歧点后,让他们说说同意哪个学生的看法,当学生的回答不一致时,我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课文就是在写白杨,而且把白杨比喻为边疆建设者。现在,爸爸正在担心孩子们是否像自己一样扎根在边疆,看到了小白杨当然会产生联想了。学生通过读、思、议,对这个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运用点拨,可促使学生将零碎的知识集成点、连成线、组成面、构成体,以形成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如果学生对知识掌握无序,教师可以通过“理序”点拨,以求得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条理性;如果学生对知识掌握散乱,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点拨,以求得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如果学生对知识头绪不清,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点拨,以求得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

   &

nbsp;    五、问题深入时,给予发展性引导

高效的课堂教学范文9

一、及时复习

脑科学研究认为,复习是有时效限制的,也就是说,抓住时效进行复习可以延长记忆的时间。反复进行几次复习就可以完成信息的沉淀。所以,在学习新知识的第二天、一周之后和一个月之后是三个最佳的复习时间。

因此在上新课前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每周的第一节课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上周学过的主要内容,每月用一节到两节课的时间复习本月所学的内容。此段包括给学生自己复习看前一节课的内容和提问的环节。提问的方式是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或特指某个学生提问,既顾全体有有针对性。从教学实践看,及时复习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内化,巩固的效果是很显著的。

二、确定目标、自主探究

课堂上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及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确定以下的学习目标:理解大战前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情况;掌握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交战双方、主要的战役、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理解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这样的学习目标为指导,给出自学指导题:大战前各国发展情况如何?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交战双方、主要的战役、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哪些事件加速大战结束?

上新课前,老师要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老师设计的问题,这里展示的问题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寻找答案,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出示学习目标使自学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的感知外在的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因此要指导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要求学生要把自主探究的结果在书上做适当的标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的优势是通过相互的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学生会不理解。那么在合作中,让学生以自己生活中的经验交流、研讨,从他们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培养他们帮助、合作、竞争的意识和合作能力。另外,要使小组合作的规模最小化,从而达到合作效果的最大化。教师设计的问题,有一些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解决,我就让两个同学一小组合作讨论。两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四个人讨论,四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全班学生讨论,还解决不了的,老师再精讲点拨。

四、展示点评

每组代表到黑板前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形式可以多样的。有语言表达、上黑板展示、写在纸上展示等。如分段讲述一战原因、讲一战的简单过程时,画出简易战争双方的相对位置、一战的影响。只有通过展示,老师才能知道学生是如何探究的,才能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展示,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学生展示后,老师要点拨、讲重点、易错点和易混点。如,学生展示后,我进一步的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他们要重新瓜分世界,从这个原因说一战的性质就是非正义性的侵略战争。

五、拓展延伸

前面几个环节主要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呈现,往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但是如何让学生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带领学生由知识层面走向能力层面,有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到底学得怎么样,还要通过迁移、拓展和训练,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创新性的题目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怎么看萨拉热窝事件?但我们赞成他的做法吗?学生再次展开讨论。得出萨拉热窝事件是塞尔维亚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的事件,但却为大战爆发提供的借口。

六、当堂评价

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会出现害羞、不敢去展示自己的现象。需要教师鼓励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让他们知道把自己的成果告诉大家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体会与人分享是一种能力。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老师对于他们的展示做到及时地评价。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一种方式是口头评价。课堂上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或展示之后,学生自我评价,或其他学生及时评价,或老师及时评价,要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对学生展示中的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

第二种方式是书面评价。对于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讲义的形式,根据问题的特点以不同的题型出现(每题标出分值),在学生复习之后,立即进行考查。考查结束后,当堂组织学生进行批改,然后评讲、订正。表扬本节课学习优秀的学生,授予“高效学习小能手”的称号,激励他们在以后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