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集锦9篇

时间:2023-06-12 16:20:26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范文1

关键词:历史图片高中历史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在现在的高中随着高考改革的一步步接近,原有的课程体系即将被打破,相应的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将大大加强,对于原本就是高中教育弱势学科的历史来说,更是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而进行在传统教学上的心应用就会成为一种适合于现在历史教学现状的教学方法,其中进行历史图片的运用就是重要方面,现在我们就对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历史图片运用策略的传统方式研究

历史图片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教学手段,所以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有很多的且丰富的教学策略运用经验,毕竟通过历史图片的应用把历史的侧面毫无保留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帮助学生们立体地了解历史由此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对于传统的历史图片教学来说,书本时历史图片的主要跟来源,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一为例,共有插图164张,其分布如下:时间、活动图77张,表格、漫画示意图21张,肖像画16张,地图20张,物类图20张。这些历史图片分配在书本的不同章节。以第一章为例,在进行唐朝地方行政制度“逆中央化”的趋势教学中对于藩镇割据的直观形式以及他们在自己本辖区实力表现,很多教师都会用《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来进行教学,通过层层叠叠、前呼后拥的士兵的实力冲击直接向学生们展示节度使在地方的势力,以此为基础加深学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理解与运用以及知识记忆的难度。

其实这样利用教科书上的历史图片并不是一个特例,在很多情况下,教师们利用历史图片在教学上的策略就是“以所学知识进行图片赏析,通过对图片的赏析进行知识记忆的加深”,这种历史图片的应用有其相应的好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高中历史中复杂的历史关系,提升历史的直观感觉,让学生们知道自己所接触的是活生生的历史,通过图片是文字上历史活起来,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历史图片运用的地位一直是属于一个从属地位,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在进行教学中历史图片尤其是一些关键性历史图片并没有发挥它们自己应该发挥的教学效应。

除了上文中的直接使用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利用图片为学生学习导入媒介进行学习,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一进行元朝行政制度的学习中,通过元朝行政疆域图可以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元朝廷实际控制版图范围之大,同时通过对此的直观认识,让学生们明白进行行省制度的必要性,这样进行行省制度的具体讲解自然会有所裨益。这样的导入式学习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新知识环境,但是对于历史图片来说其意义同样得到了极大的压缩,对于历史图片的基本历史信息发掘不足,导致很多情况下图片被重复使用,仍旧以元朝行省图为例,在进行必修二经济史讲授时,很长时间内仍旧可以用,并且通过对于图中不同范围内省级行政区划密度的不同分析,自然可以得出经济重心南移与王朝行政控制力中心转移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进行初学时这些教师很少涉及到这些。

二、现实情况下历史图片应用策略创新

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仍旧停留在进行学生学习导入以及加深学生对于文字知识的理解上面,历史图片的深层教学潜力并没有得到深入挖掘,所以有必要对历史图片的应用策略提出新的建议。

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概念图进行相互结合的策略。对于现在的历史教师来说,上可采用PPT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很多教师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的PPT大量采用网上现成的并没有自己的创见,而本文中的这种方式则是通过对历史图片的深入分析进行总体性历史教学,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在进行我们仍旧以《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为例,首先,对图片进行整体背景讲解,最基本要让学生们知道这是中晚唐时期节度使出行的缩影,接着对于图片进行具体分析,一方面然学生们在知道当时节度使对于地方大权独揽,同时也要让学生们明白图中军队占大多数正是表明但是当时政治格局中边地节度使的权力实质正是军权,并以此介绍中晚唐节度使制度,并且通过对图中军旗的具体介绍,证明当时文化交流,但是也要提醒学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所展示的河西节度使辖区正是河西走廊,这里是中外文化交汇点,同时又复习文化史的内容。其实在这种运用策略中采用的PPT仅仅是一张图,而教师必须依据这一张图充分调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板书,板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整体性的知识结构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把原来割裂的知识重新统合到一个知识体系中,实现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把握与整体认知,以此为基准提升学生的高考实力与复习效率。

三、小结

本文对于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于历史图片的传统应用方式可以看到一直以来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其作用一直被低估,很多情况下仅仅作为提升学生兴趣的工具,对于其中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的挖掘则显得很不够,所以在之后的文章中,我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概念图进行相互结合,进行教师指导下对于图片深入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提升其影响,并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把握。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 历史地图 教学运用 教学策略

一、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高中历史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习历史,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思维发散能力。这就需要借助历史地图帮助教师完成教育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而发展自我。通过不同形式把历史地图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得学生提升学习历史的热情,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因学习历史而受益终生。

二、历史地图的介绍

历史地图有不同的类型,主要含有分布图、平面图和疆域图,这些图都有不同的历史故事,掌握了历史地图就能打好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希望通过学习历史地图让学生能够做到看图流利讲历史的本领,并喜欢历史地图带来的视觉上与思想上的碰撞,造就学历史的意义。学习历史地图要先分析历史地图有哪些体现,一般的历史地图均有以下特性:

1.直观易懂性

历史地图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通过看图与历史知识匹配,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在历史地图中,线条清晰、色彩分明,特殊符号表达清楚,让学生通过眼睛看配上教师讲解就能很容易理解其所含的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易懂性。历史地图根据时代背景会设计出有象征意思的符号,为的是准确识别,比如地图上的箭头代表中路线方向。

2.文化知识性

历史地图看似面积那么大,却有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与历史知识。首先,历史地图有着记录历史文化的作用,古今的发展变化在地图上展开。其次,对历史地图的整理与编排可以找到历史发展的轨迹,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框架。

3.隐藏全面性

历史课本上不是所有历史知识点都涉及,挑选的是有代表性、意义重大的知识点。历史地图作为历史课本知识的补充,会发现地图上隐藏很多新的历史内容,可以让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了解更多历史内容,掌握得更全面。

三、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教授识图方法

让学生掌握历史地图上的知识是必需的,但让学生掌握看地图的方法才是重要的,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历史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识图技巧的时候积极参与,组织学生并引导学生学好历史,提升自己。

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历史地图,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找到不懂的地方,再与教师互动阐述自主识图的收获,教师给出积极的点评和解疑答惑。其次,教师教学生如何看图,从分析图的类型开始,再判别地图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掌握历史地图之间的不同。教师等学生掌握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手绘地图,从而加深印象,并在手绘地图的过程中理解地图内涵。这样就锻炼了学生动手、思考、分析的能力。

2.学习历史地图时联想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地图联想学过的历史知识,并两者结合起来加深理解,增强课堂的有趣性,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述殖民扩张的历史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地图让学生分析,教师向学生提问,此图是在描述什么时候的历史事件,与课本上哪些内容有关联,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回忆,提高历史教学课堂质量。

3.整合地图内容并综合分析

地图是现实土地的缩影,地图有大有小。我们在了解一张历史地图之前要先明确地图比例,思考才能更能贴近实际。掌握地图的常识性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整合地图上的内容进行综合性分析,比如方向遵循的是左西右东、上北下南的原则。历史教师在讲解地图时要注意地图上所呈现的知识与现在的实际情况,比如地名的变化,区域面积的划分,等等。历史终究是历史,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通过学习历史的知识运用到现在,思考现状,提出更好的发展规划。

4.教师手绘演示历史地图

教师在向学生演示手绘地图时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区分不同的历史知识,可以向学生展示画图的思路技巧,让学生掌握识图规律。在画图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更加有意义的画图方式,帮助理解记忆历史知识。

5.开放思想学历史

很多人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有不可改变的事实,后人讲述历史不可编造历史。对于不可编造历史笔者很认可,但这不能束缚我们的思想,我们在学习历史时要实事求是,但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某位历史名人怎么做那么是不是会带来不一样的历史结果呢?我们要放开思想学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历史地图时可以分析如果土地划分情况是这样,历史会不会出现逆转,教师就可以留给学生思考。总之,学历史不可完全掌握历史的发展,更要思考如果换种做法是不是可以挽回局面。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并通过学历史知识拓展见识,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二是让学生开放思想,多联系实际,大到为国家提出更好的发展计划,小到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

四、结语

高中历史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从历史经验中学习做人的道路,给自己一个好的定位,如何发展自己的人生。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并且历史地图的文化底蕴深厚,对历史地图的学习是提高历史文化素养的前提。教师把历史地图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做好引导和组织工作,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宗旨。让高中历史推动学生向前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车双艳,史风春.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在中的运用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范文3

一、差异性教学策略的内涵与特征

(1)差异性教学策略的内涵

对于差异性教学的具体定义,不同的学科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方式,但其本质基本类似于古代孔子提出的一项教育理念――因材施教。虽然它达不到因材施教的高度,但却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基于这种差异性,制定出满足学生不同需要的差异化教学策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此种教学策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它受到了很多教师的欢迎,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也收获了很多成功的教学案例。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来说,差异性教学则更多地体现在机遇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个性差异为立足点,以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为目标,建立教学相统一的教学策略。

(2)差异性教学的特征

首先,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差异性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它首先关注的就是学生的个性及知识学习能力的特征,不同于传统教学策略中几乎都是对教师的关注,这种教学策略将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中心位置,真正依照学生的需求来设定教学的内容并安排相应的教学方法;其次,差异性教学策略意味着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学生存在一定个性差异,在吸收和学习知识的状况上也可能存在不同水平与情况,在此基础上,差异性教学的教学内容必然是多样化的。最后,差异性教学的另一主要特点是“教”和“学”的统一与结合。差异教学属于一种动态化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也会存在差异,这也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同的准备,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进行学习的过程。

二、开展差异性教学的相应策略

(1)教学目标的差异化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差别设置。这需要教师首先能够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学习情况有所了解。比如全班学生中,哪些人的分析能力比较弱,哪些人的记忆方法还有待加强等,教师应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进入到总复习阶段时,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可以设计几个不同的教学目标。如,目标一: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目标对象是A部分学生。目标二:提升学生的答题技巧,目标对象B部分学生。目标三:提升学生的记忆方法,目标对象C部分学生。还有其他一些目标等,其中每个部分的学生都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仔细划分的,每部分学生可能有所交叉。

(2)合理设计分组

教师可以通过将不同特征的学生分小组的形式来实现对课时的充分利用。如果将所有的同学集中起来,仍然按照传统的全班授课方式依次对分析方法、答题技巧及记忆方法等进行讲解的话,善于分析并具备答题技巧的同学可能就要有30分钟的时间是在听教师讲解分析方法与答题技巧,而只有10分钟至15分钟的时间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记忆方法方面的指导,这样下来,这部分同学来说就没有充分利用这一节课的时间,课堂效率可以说是比较低的。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设计分组,将不同特征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之中,教师可以轮流到每个小组进行讲解,小组的同学还可以通过彼此启发和交流来学习,并且可以利用一整堂课的时间研究自己薄弱的地方,从而尽快地提升自己的弱项。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部分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出几套不同却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这样每组学生都能够获得充分的锻炼了。

(3)课后作业的差异化

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使用差异性教学策略时,教师应该注意差异性地布置课后作业。比如对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逐渐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比如可以将作业布置成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性的作业,以课后练习为主,适合正在追赶学习进度的学生;其次可以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些难度略有提升的题目,适合大部分学生;最后是一些开放性的拓展题目,适合一些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这样逐渐将多数学生的成绩提升上来,结合其他教学策略,不断改善全班同学的历史学习水平。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范文4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63

现在的学生们,喜欢接触新事物,同时也有很强的好奇心。如何将它们的好奇心引入到高中的历史课堂上,让他们高效地接受高中历史、理解高中历史,为使历史教学走出困境,从而领略历史学习的魅力所在。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可从如下这点入手。

一、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他们在教学中起到的引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教师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要从自身出发,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使讲课内容更具针对性,让课堂教学朝着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方向发展。

1.改变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勇于打破已有的条条框框,革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断获得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应该注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灌输知识,这样的课堂氛围枯燥无味,学生很难集中精神学习。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适当加入互动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的学习。

2.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提高,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做到课前备课要充分,授课思路要清晰,教学用词要准确,例题讲解要有针对性。

3.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

良好的课堂节奏,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控制的能力,保证课堂既严肃又活跃气氛。严肃是指课堂纪律要严,纪律是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基础。活跃是指教学的内容要能深入浅出,叙述具有层次感,生动有趣,从而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有更高的热情。

4.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高中生的课业压力比较重,部分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教师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从而在课堂讲解中做到有针对性,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运用多元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相反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进行有效教学极为关键的一环。评价得当,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一段时间以来所取得的成功,这样会激起学生以更大的学习动力与学习热情参与今后的学习中来。相反,如果评价失当,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把消极情绪与负面影响带到学习中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要进行有效教学就需要改变以往教学中评价主体与内容单一、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支点。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评价中来,成为评价的主体,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化。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等纳入评价体系,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从多个角度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三是以鼓励为主。要用鼓励与肯定帮助学生增强学好历史的信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要坚持适度的批评,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效果上来了,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让学生多质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有可能只是运用了几个知识点,而提出一个问题代表着学生本身经过了积极的思考,经过了自身的努力。朱熹也提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掌握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抛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摆脱教材与教参的束缚,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勇于挑战,善于质 疑,敢于发表个人不同的见解。教师要允许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要让学生在大胆的质疑中闪现思维的火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学习方法,才能为将来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3]。

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信息量巨大的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学生的思路更为新奇,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闪现许多新的看法与见解,会产生一些出人意料的观点。对此,我们不能简单武断地予以否定,而是要善加引导,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支点,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

四、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激励学生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因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如在讨论探究性问题时,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句话说得好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如“你这句话总结得真好!”“这个词用得很准确!”他们的发言中实在没有值得夸奖的地方,还可以夸他们“发言声音响亮!”“你敢于发表自己意见,进步真大!”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某种启迪,受到了教益,提高了成绩,及时受到教师的肯定、表扬和鼓励,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热情[4]。这样,学习的内部诱因得到了正强化,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婵芳.高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戴黎.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可以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与规定的时间这两方面来考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时间越少,教学效率就越高。在一定的课时内,学生获得的收益越大,教学效率也就越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生学习收益与教学时间的综合。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些历史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思教育观念的更新。在他们看来,历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因此,“不管白猫黑猫,只要学生考试成绩好,我就是好猫”。至于历史教育众多功能在学生身上是否得到有效落实,似乎与其无关。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知识来源,忽略了教材仅仅是“学本”这一事实。他们的历史教学,无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都死死围绕教材知识,反复讲练,并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如何记住有可能考试的重点知识,如何应对各种考试。学生所谓的“动”也是围绕着教材知识记忆练习,思考的空间很小,“灌输”的意味很浓。这样的历史教学结果,学生当然对所学习历史毫无兴趣,学习历史的唯一目标,就是死记硬背历史教材或资料,争取考出好成绩,向教师和家长“报喜”。学生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有些教师一方面对传统教育理念缺乏辩证分析,对所有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行简单的全面否定;另一方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教育理念缺乏全面、科学的理解,囫囵吞枣,生搬硬套。于是出现弄巧成拙,形成矫枉过正的现象。如目前不少老师把接受性学习方式等同为“灌输教学”,将其视为糟粕,置如弃履。过于单一地强调、突出研究性学习,就会有意无意地放弃对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它的直接后果是弱化了基础知识。实际上,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和接受性学习等,都是不同的学习方式,各有不同的作用,无所谓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接受性学习只要运用得当,它在提高知识的传授速度和增加知识传授量方面,自有它独特的用武之地。

二.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首先要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三.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历史学科在高中学习中属于小学科,不被领导和学生们重视,因此在新课改学生学习科目增多、学业负担加重的情况下,可与就几乎没有作业练习的时间和复习巩固的时间,因此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做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切实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在积极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由此可见,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首先教师应该对历史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对学科知识的分析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结合对学生已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分析,设计出知识目标,并在对知识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目标的分析。一节课的内容可以培养的能力有多个方面,究竟选择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作为本节的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后续课程的需要。例如,历史教学中培养分析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在知识和能力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培养的情感和态度目标,然后根据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分析,按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选择,同时要考虑学校与社会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除对学科知识进行分析,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状况,学生是设计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另外,创设情境对于历史教学是具有相当帮助的。现在的信息技术已经足够发达,教师在历史课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联系书本知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创设历史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历史之中,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引发他们思索与思考。

四.结语

有效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转变传统历史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史料和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作者单位:沈丘县第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常海侠,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2]陈澎,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现代阅读,2012

[3]具惠兰,试探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多元策略教育导刊,2012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范文6

【关键词】图像史料;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历史是一种纪实性学科,它既包含过去的史实,也包含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高中历史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从远古人类的诞生、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近现代的战争与发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等,庞大的记忆量特别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烦恼,更别提深入思索其带来的思想启发,所以笔者从不同史料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来阐述历史教学的相关内容。

一、图像史料运用在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不在于学生是否记住了历史事件和时间地点,而是学生是否在学习中对于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因素等有一个整体的架构,因为只有从全局去把握一个历史事件的脉络,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历史的进展,才能从历史中升华出自己的哲学与智慧,才能形成良好的历史观。但是综合考虑到历史事件的庞大记忆量与其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也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比如有的学生擅长从文字中汲取知识,有的学生对于图片比较敏感,有的学生则对于声音有特殊的偏好,所以历史教学一定要使用多种史料形式。

二、图像史料的分类

从形式上看,图像史料可以分为两大类:图片史料和影视史料。图片史料又可根据内容分为人物图像图,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图,科学技术图,艺术品图及地图;根据类别图片史料又可分为:文物照片、历史画像、漫画、实物图表、地图、照片等;影视史料可分为历史纪录片和历史剧情片两类,前者是当时拍摄的新闻纪录片和历史文献纪录片,后者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反映历史的电影、电视、录音及多媒体等。从来源上看,图像史料可以分为原始性图像史料和再造性图像史料两种,前者是指真实、直观地反映历史面貌的照片、古画、拓片、纪录片等,后者是指后人根据史料想象而作的历史图画、漫画、故事片等。从状态上看,图像史料可以分为静态史料和动态史料两类。从范围上看,图像史料有成套和单独之分,各门户网站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功能,所以当一条信息发表之时就可以转载或者转发与评论,不久该条信息已经遍布国内各家门户网站的头条。

同一历史事件,不同感觉通道的刺激同时使用,可以加深记忆,也会激发学生更深刻的感受,深刻的感受带来体悟,所以使用不同图像史料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进展是必要的、促进的。

三、高中历史图像史料的运用策略

(一)图像史料的运用策略

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选用恰当的图像史料。历史课本当中有一些老照片,教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老照片,从整体或照片当下展示的情景分析其历史背景及历史人物,再从细节处剖析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心理背后的大环境与立场,这样便会在头脑中形成很强的逻辑,从而深入的理解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当然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多搜集一些其他历史史料的图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选择的选择配图内容,高三学生思维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可以选用一些抽象的图片,进行详细解读;低年级学生,要尽量选择一些具体的历史图像。

漫画是一种反讽意味浓厚的图像形式,教师要对漫画的逻辑、言语和图像进行详细解释,以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当然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大家自由讨论、进行点评,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漫画,或者邀请学生一起加入漫画的设计当中,这样学生在思考漫画制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掌握了相应的历史内容。

历史地图一定要对比观察,否则便失去其意义,因为对比观察不仅可以看出历史的演化,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全局――细节的观察能力。历史绘画要结合史实与艺术去讲解,让学生从情感与理智两个方面同时感受历史的冲击。

(二)影视史料的运用策略

影视资料是动态的图像史料,比起静态资料更生动、更具体、更具感染力,一般以纪录片居多,但因上课时间有限所以纪录片一定要精选并裁剪后再播放,尽量选择有声的纪录片,因为音乐辅助影像会唤醒情感,情感记忆容易刻骨铭心,这样便达到了帮助学生记忆历史事件,并在记忆的基础上更深刻体会历史的目的。

四、结语

文章从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的运用策略的角度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改进方法,策略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学习,并善加利用,当然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地改进、创新历史史料的运用策略,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范文7

历史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情境 特点 策略

一、历史情境教学的特点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实物、图示、音像等传递输出,使学生通过视听器官的接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思维,完成知识的内在过程。

二、历史情境教学的策略

鉴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在课堂实践中,历史情境教学常用的策略可以归纳为物具情境、角色情境、问题情境等几种。

1.利用物具,再现历史情境。历史叙述的是过去的社会生活的现象,教师的叙述无论怎样形象生动,如果学生没有视觉上的感受,就会印象不深。借助直观教具,帮助再现历史现象,就显得十分重要。利用物具,再现历史情境,不仅可以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经久不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角色扮演,模拟历史情境。角色扮演的教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程内容,由学生扮演某一历史或社会角色,或模拟以往社会中的历史人物,或模拟现实社会中的人物,通过学生亲身的情感体验来加深对社会的观察、对历史的了解与认识。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与社会观,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精心设问,刨设历史情境。问题教学是综合借鉴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图示教学、程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模式、理论,运用投影、录音、录相、电影、电视和计算机CAI技术等最新的教学技术手段,通过问题的展示和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一

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精心设问,创设历史情境,是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成为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

三、历史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践证明,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情境教学,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增加了学生的学史兴趣。e情景教学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从而感悟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断明确这种主体地位的学习责任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情境教学为学生创造了锻炼能力的环境,学生在

获得知识的同时,多种能力得以提高。这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其他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无比拟的。

1.缺乏明确的目标,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当时中央台正在热播《大国崛起》,尽管课题不尽相同,但十位开课教师中,八位采用了《大国崛起》的影像资料创设物具情境,导入新课。而长达三至四分钟的播放时间只为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是某国的某次事件,此外这些影像资料几乎与本课内容无关。这样的历史情境设计对后面的学习没有任何意义,这一课堂环节就是无效的教学。情境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要有明确的目标。让情境教学为完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服务,不要为了情境教学而盲目一味追求情境。

2.没有严格的筛选,情境的再现过于烦杂。为了让历史教学更加生动、直观,教师往往需要一定数量的史料,甚至借助一些影视作品。有的课堂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教师运用大量的实物、图片等史料来创设历史情境,这样的情境教学课堂信息量过大,学生无法及时阅读或辨别材料,更谈不上据此来分析、理解历史问题、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能力了。再者,虽然一些影视作品反映的是历史题材,但与历史史实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不加筛选,随意使用,就会造成学生对历史的错误认识。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范文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技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应用,现代教学中也应用了高科技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并优化课堂作业的设计,从而使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本文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随着及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相关科技成果在不断涌现。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手段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相关成果已经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1]但如何将信息技术成果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还需要相关教育人士进行不断地探究。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也需要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不断完善教学活动,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积极性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多体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件,将课本中静态的知识变成课件中形式多样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将历史知识以多样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图表,将多种知识整合在一起,更为直观地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访问前苏联、出席日内瓦会议的视频,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及其制定背景和外交成就,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观。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将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在课件上进行体现,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更为高效的进行历史学习[2]。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内容往往无法满足高考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资源,为高考做好充足的准备[3]。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对需要讲授给学生的内容进行细致的整理,并与教材进行对照,一旦发现教材存在的不足,就通过信息技术查找相关资料,并在上课时教授给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释放的拓展,以丰富课堂教学,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当教师对部分教学内容存在疑虑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给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教学。例如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部分内容时,由于教材版面有限,无法将近年来世界经济变化发展的相关内容详尽地展示给学生。但不可否认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给我国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教师在合理利用了教材中的内容之后,需要通过互联网查阅更多的真实可靠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供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最大限度地做到还原历史真相,让学生正视历史,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比较,学会理性分析历史事件。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时教学活动的最后一环,需要教师予以把握,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并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课堂作业。可以将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利用电脑制作成图表,由学生进行填写,在订正之后由学生自行保留,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一些形式丰富的课堂作业,例如让学生利用电脑对我国各朝代的版图进行绘制,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可以自行查阅资料,这样不仅达到了复习相关知识的目的,还让学生一些重点的地名、地理位置有了更为形象的掌握,也实现了将各朝代历史版图进行对比的目的。部分作业好可以由学生分组进行,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和进行知识交流,引导学生更为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服务于学习。这样可以为学生布置更具趣味性的作业,将历史知识变得形象化与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可以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并优化课堂作业几方面来入手,不断地密切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的联系。从而给教师授课提供更多有效的工具,也为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提供帮助,激发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升资料搜集整合与分析的能力,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参考文献:

[1]郭圣东.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2015,(01).

[2]汪纬.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2014,(04).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范文9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当下,需要高中历史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历史人文素养的塑造,但是人们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却存在极大的质疑,就其能否顺利的完成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任务存在担忧。本文以高中历史学科的特征,在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对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http://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前言

目前,随着高中新课标的全面推广,以提升高中学生人文历史素养为课题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正在如荼如火的进行着。为了使高中历史的新课标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必须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才能充分挖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益。

1.文史声情并茂

在以前传统的历史教学当中,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能够获得理想的分数而展开的课程的教育,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向全国氛围内的普及及推广,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提出了学生人文综合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的“你主要负责讲,我主要负责听;你积极的灌输,我被动的接受;你布置课堂学习任务,我盲目的进行课程练习”,“满堂灌”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历史,已经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果还采取类似的课程教学方式,高中历史的教学就会呈现极其的低效率的状态,难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为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摆脱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等历史知识点的枯燥学习以及记忆,非常有必要结合文科知识学习的特色,重新的赋予历史识记知识点的活力。文科学生对于诗词歌赋比较敏感且他们通常的特质就是有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因此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采用文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为了能够使学生走进古代历史,深刻的了解历史的时代背景,教师可以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课程开始之前,对涉及到课堂历史教学内容的文史资料进行搜集,并甄选出最符合历史课堂教学的典故以及诗词歌赋,以此教师的文化综合素养可以在学生心中,尤其是文科学生的心目中,留下非常深刻影响。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课当中的《贞观之治——唐太宗》的课堂学习的时候,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采用典故加诗词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为了使学生长期处于对于历史课堂的兴奋状态,需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的切入。某年,李世民也就是我国隋唐史上著名的太宗皇帝。他为了巩固国家的边防,需要对农民大肆的进行徭役以及兵役的征缴,为此他了一则圣旨,只要身体健康,就必须参加兵役。但是诏书却没有能够昭告天下,被著名的谏言大臣魏征为扣下,拒不发报。李世民为此龙颜大怒,想你个小小的芝麻官为何敢武逆朕的旨意,魏征面对太宗皇帝的质问不卑不亢的说道:“我听老人说过,如果把湖里的水抽干抽完就可以捕获整个湖里面所有的鱼,但是只满足了当下的需求,明年面对没有湖水的湖,就再也难以获得鱼了;如果为了取暖,而要把整片的森林砍伐掉,虽然在当下可以获得温暖,但是明年冬天面对一片荒芜,就再也难以获得柴火了;如果要把身体健康的未成年全部拉来正兵役,国家的根基就会产生动摇,以后外辱来犯,再去哪里征缴兵役呢?”李世民思索许久,感觉魏征卿家所言甚是合理,即刻便重新草拟诏书。然后再辅以诗词进行概括总结。“从谏如流宏德政,贞观盛世万方恭。水舟警喻儿孙戒,千古明君唐太宗。”最后提出“唐太宗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帝王?”由此导入新课。

2.科学处理教材

教材内容受制于编写体制的限制,难以就历史教学的课程内容进行安排,为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科学的处理教材,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的符合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传统的历史教学,一般都是照本宣科,例如对于《甲午海战》的课堂教学一般就其课本的内容进行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结果、启示以此类推的进行课堂的讲解,全方位地毯式的扫描应试的考察点。当然,有的教师为了活跃教学的课堂气氛,在课堂的知识点全部轰炸完毕之后,也会就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我们分析传统的教学课堂主要有以下的特点:以应试历史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师生互动会受制于课堂教学时间的影响,教学的历史课堂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学生却难以有效的吸收。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把涉及到甲午中日战争的这段历史做成Powerpoint,把该课程的历史课堂搬进多媒体教室进行,以此可以摆脱枯燥的历史课本,使历史课堂变得非常得生动活泼,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的富有效率。整个PPT的框架可以分为五大主题,分别为“台湾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的发对割让台湾的斗争”、“中国的耻辱”、“甲午海战”“洋务运动”然后根据这些主题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为了使整个的历史教学课堂中的学生处于思考的学习状态,磨练他们的历史逻辑思维,还可以采用倒叙的教学技法进行课堂的教学。

3.关注社会生活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的内容就是教育资源的来源。历史是过去的生活,生活是现在的历史,由此可知历史的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用生活的理念来促进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教师要善于借助社会热点以及学生的亲身的经历,使之融入到历史的课堂教学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到自我与社会、历史与现实。关注社会生活是提升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关心社会热点,剖析生活现象。学生对于节假日放假的问题极为敏感,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无疑是将9月3日定为法定节假日,这还不够为了方便大家的娱乐生活,更是将放假的时间调整为3天。以此可以通过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或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使学生在休假的同时能够对和平世界的珍惜以及对随时可能发生战争的警惕。通过这样的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中日问题,提出“和平需要珍惜,历史应当铭记,尽可能避免世界第三次战争的爆发”的呐喊。从而实现以关注社会生活为话题,使学生切实的以自己所处的现实生活,去剖析曾经过往的历史,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兴趣,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http://

参考文献

[1]罗大培.有效教学原则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06)

[2]赵波.对高中历史课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和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3]程卫星.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3(03)

[4]孙占文.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4期)

[5]朱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与有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