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集锦9篇

时间:2023-06-12 16:20:34

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

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范文1

关键词:翻转课堂;创新;设计;应用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了全球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改革运动,可汗学院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TED等教学微视频风靡教学领域,形成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知识深入融合的局面。在信息技术推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下,以翻转课堂创新模式的教学课堂模式获得了普遍关注,在全球化、信息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上,翻转课堂以其移动、开放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当前课堂模式的创新方向。

1翻转课堂的教育创新优势评估

1.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状态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不同智能差异和知识结构差异的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状态,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时间和个性化的知识需求,进行微视频等教学资源的移动在线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更好地促进因材施教策略的实施。

1.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在当前的素养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技术支撑下的自主探究和思考,它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和自学与自查,在关注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1.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

翻转课堂需要教师进行课前教学资源的预设,要针对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进行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保证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清晰和高质量,在趣味性和学习性兼具的教学资源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在多元化的翻转课堂学习过程中,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强教师对学生个性化的在线指导,提高教学相长水平。

1.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延伸信息化程度

翻转课堂的教学融入,可以使学生实现移动的、在线的学习,在简洁、明晰的教学资源中,学生可以进入信息技术的视野,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微视频应用之下,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层次化的学习。

2“双主三段七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

“双主三段七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呈现生动的师生互动理念,“双主”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三段”即:课前、课中和课后;“七环节”指教师的课前准备环节、知识课堂传递环节、指导释疑环节;学生活动的知识获取环节、知识内化环节、归纳总结环节。下面,进行该模式的具体设计解析。

2.1“双主”翻转课堂活动

教师以课堂教学前的预设和准备为前提,对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评价进行创建活动,学生为主体的知识学习活动,则在递进的环节活动中进行叠加,从而实现“双主”的交流与互动。

2.2“三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

这是进行翻转课堂实践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教学活动的提升和反思。

2.3“七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

2.3.1教师的课前准备环节

主要涵括分析、设计和制作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对教学资源、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分析,然后设计学习过程,在制作教学微视频的任务环节中,注重学习知识和学习情感的融入。

2.3.2教师的知识传递与学生的知识获取活动环节

教师通过课件、教学资源的微视频制作、学习任务单的布置等活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解难释疑,学生则在教师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主动获取,以教学微视频为教学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利用微视频的自主下载手段,进行讨论、交流与互动。这是一种混合式的学习状态,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现方式。

2.3.3教师的指导及学生的知识内化环节

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要进行“活化”,不重复微视频内的教学过程,而是以学生的学习任务单为依据,进行学习过程的指导与任务实现过程的反馈,在学习任务单的学习过程中,对重点内容加以详解和概括。学生则可以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开展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增强知识的内化。

2.3.4教师评价总结及学生的反馈

在翻转课堂知识传递与内化过程颠倒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要对学习进程进行持续的关注,并在翻转课堂学习状态之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进行知识架构的总结与归纳。

3“双主三段七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用案例

“双主三段七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整体的模式结构,下面将这一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Flash软件及应用为例,进行“引导层动画”为例的翻转课堂设计应用。

3.1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要选择适宜的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进行学习资源平台的账号申请,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图片、文字教学资源,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与视频制作。其次,由于学生之前学习过时间轴和帧的知识,而且学习过相关的“补间”动画知识,因而,可以利用屏幕录像工具,进行“引导层动画”教学的录制操作,如“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制作可以伴以文字讲解的视频录制,再将这一知识点进行视频上传,实现“引导层动画”教学资源的网站信息共享。学生可以对上传的视频教学资源进行重复回放,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进行知识的内化与重构,在观摩学习视频的环境下,归纳自己感觉疑惑的问题,以供课堂讨论和交流。

3.2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实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状态是其中的核心,要在Flash软件的学习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的实践操作,以任务驱动法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翻转课堂活动的实现。以Flash的“引导层动画”制作为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任务设置,让学生自主思考、设计“树叶被风吹落,从树上徐缓飘落的动画”任务,并给予适当的任务文字提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可以进行自主设计,如:设计何种类型的树、树叶的形状及颜色、树叶飘落的状态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任务设计指导,掌握相关的绘图工具、颜色填充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引导层动画”的深入制作。同时,学生在任务驱动的作用下,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讨,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动画资料的搜集与制作,这有助于学生在翻转课堂上培养自主思维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与协同意识的实现。

3.3翻转课堂课后反思与评价活动的实现

在Flash软件应用下,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与讨论,对软件应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剖析,从而,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下的创新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引入了“翻转”的意识,利用Flash软件设计及应用,融合翻转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多维的教学目标和动态的教学环境,提升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金陵.翻转课堂中国化的实践与理论创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3]金陵.理解翻转课堂的三个关键点[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7).

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范文2

21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冲击和颠覆了经济、技术、消费、人际等各领域的传统思维和方式。为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革新教育理念和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刻不容缓。其中微课教育理论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的革新,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挑战。

1 “微课”与“翻转课堂”

1.1 “微课”

“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2008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国内胡铁生于2010年最早提出了微课概念。其概念“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其主要特点是:(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2)资源多样,情景真实;(3)“短小精悍”,使用方便;(4)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它针对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通过微型视频使之情景化,可以移动学习、在线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1.2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法,目前已经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关注。“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课,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新安排设计教学环节的顺序,使得传统的以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角色得到转变,从而把学生推向课堂的主体地位。

胡铁生把“微课”发展归纳为:“‘微资源构成’―‘微教学构成’―‘微网络课程’三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翻转课堂”属于第二阶段,即“微教学构成”阶段,“这个阶段出现的微课概念内涵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更是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其关注的重点从微课资源构成发展到关注微课的教学活动,使静止的微课资源活用和发展起来。其中教师可以设计“微练习”“微交流”等环节配合微课资源,结合学生和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

2 “翻转课堂”在日本文?W史课堂中的实践

依据“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和设计原则,笔者以日本语专业的大三学生的日本文学史课程为例,进行了教学应用实践。

2.1 设计原则与设计环节

2.1.1 设计原则

在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时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则:微视频时间为15min,整个课前学习时间控制在30min,以保证“翻转课堂”短时高效的特点;重新设计教学环节,翻转传统课堂结构;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充分考虑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以达到传统课堂中师生地位的翻转。

2.1.2 教学环节的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和核心是微视频,教师在把握整体单元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本节的知识点精心制作微视频。微视频需要浓缩本节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然后布置线上作业和练习,一共时间不超过30min。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课前,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微视频的教学资源,把学习难点和差异消化在课前,这样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一部分同学的自信心。随着课前安排好的作业、练习以及网络调查的环节,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给同学们带来主动的参与意识和积极的思考空间。学生在课前的环节中会产生问题,带着对新知识的问题意识进入教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并解答疑问。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讨论和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外,鼓励同学们发表与新知识相关的扩展知识和信息,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扩宽知识面、增强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感,还会提高学生们的口语的表达和交流等综合能力。在此环节教师制定管理机制,及时地记录成绩,起到管理和监督的作用,扮演好指导者、督促者的课堂主导的角色。课后在网络平台上针对整体教学过程做出及时、公正的评价和反馈。日本文学史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2.2 调查与评价反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大三学生的日本文学史课程为实践对象。大三学生听力普遍达到日语专业四级以上水平。全班一共35人,在进行“翻转课堂”实践前后对全班同学做了调查。个人电脑占有率为100%;传统的课堂上听老师用日语讲解日本文学史课程,基本能听懂并且能记录笔记的学生占65%能刚听懂一半左右的学生占25%,10%的同学只能听懂30%甚至更少的内容。日本文学史课程比较枯燥,知识也较抽象,即便是能听懂讲授内容并记下笔记的同学,课后不进行自觉地复习,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也是有难度的。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记录笔记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更难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利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课前反复利用微视频,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日语听力等能力。通过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入教室环节时,对新知识有很好的理解的同学比例达到了90%左右,认为日本文学史课程难的比例由原来的50%降到了15%。

另外,对于课前学习时间,有50%的学生用了约30min;有20%的学生用了约38min;有20%的学生用了近43min;极少部分同学花费时间较长。测试成绩优秀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了14.3%;不及格率由原来的5.7%下降到2.8%。

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范文3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翻转课堂;适用性

On the Feasibility of Tasked-based Approach in Flipped College English Class

LI Chun-yan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109,China)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the flipped classroom has higher demands not only on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designing and organizing the teaching but also on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by themselves.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exactly meets the demands:They are consistent both in the teaching goal and the teaching process,and its incentive mechanism exactly can enhance students’ desire to learn new knowledge by themselves,which can contribute to get the mos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Task-based Approach;Flipped Classroom;Feasibility

0 引言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国,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理念,自2012年引介到中国,翻转课堂即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专家对这种课堂教学理念的研究逐年增多。翻转课堂主要“翻转”了传统课堂的上课流程、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甚至于改变了教学资料的来源。但是作为教学核心的教学目标并未改变,依然是为了“有效学习”发生的更快、更多。为了学生更“有效学习”,教师应采取什么教学方法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呢?蔡基刚教授指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应该基于问题或项目。[1]也就是说要带着任务学习。那么原来应用于传统课堂的任务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依然适用吗?本文主要从理论上探究任务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适用性。

1 翻转课堂的本质与面临的挑战

1.1 翻转课堂的本质与发展

2007年美国林地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两位教师Jonathan Bergmann 和Aaron Sams录制课程视频本是为缺课的学生提供在线视频课程补课,不想竟开启了翻转课堂改革热潮。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把授课内容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课下以“异步”的方式学习,课堂上“做”课下应该做的事,与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体讨论,学生小组协作完成作业并就课程内容进行深度交流,必要的时候教师进行集体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在美国受到一致好评,并得到多方面的参与和共鸣,可汗学院提供的微课视频更助推了“翻转课堂”在全球的发展。后来Jonathan和Sams建了在线翻转学习网站――flipped .并出版了第一本翻转课堂专著――《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探讨什么是翻转课堂,如何通达翻转课堂。两位老师因为翻转课堂改革成效显著获“数学和科学卓越教学奖总统奖”。[2]随后他们继续探索优化并推广翻转课堂,于2014年出版第二本专著――《翻转学习:如何更好地实践慕课与翻转课堂》,书中指出翻转课堂“起初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应逐步发展为翻转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让位给学生。因为翻转课堂要解决的“唯一问题”是“将教学效果最大化”,而翻转学习是“草根式”的基层运动,它一次只能改变一个人、一个课堂、一所学校。[3]所以书中记述了许多老师为解决这“唯一问题”在实践翻转学习过程中的改变。这些都为我们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借鉴。由此可见,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关注的核心是“教学流程转变引起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不断优化”[4]以及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与自主性”,解决的“唯一问题”是“将教学效果最大化”。那么在翻转课堂中如何最大化教学效果呢?对此翻转课堂又面临怎样的挑战呢?这要从翻转课堂的特点说起。

1.2 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

翻转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学流程上,课前观看课程视频学习新知识,课上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合作学习进而深度思考完成知识内化;二是,师生角色上,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而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三是,对网络和网络资源的十分依赖。当前,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进行的轰轰烈烈,而且大多实践者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持积极的态度[5]。北京大学数字化研究中心的一项对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调查结果也说明这一点[6]:翻转课堂确实在教学中起到良好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信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成绩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该研究同时也指出翻转课堂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对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和软硬件设备与技术支持等翻转课堂成功所依赖的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的需求许多地区无法满足;翻转的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更具挑战性:在翻转课堂中以往占课堂主体地位的授课环节提到了课前,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动力课下主动观看教学视频、课上积极与老师、同学讨论并解决所学内容中出现的问题呢?这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上下功夫,而任务教学法恰恰切合这种需求。

2 任务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国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自21世纪引入国内以来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师应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7]任务教学法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内化(knowledge construction)是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自主或借助教师和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所以任务教学法强调在“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强调学习主体的体验过程和基于意义的互动学习。[8]

3 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的适用性

3.1 任务教学法的激励作用有利于翻转课堂有效进行

任务教学法顺利、有效执行的关键是教学任务的设计,对此任务教学法采用了激励机制,以“任务”为驱动,以完成任务的“任务环”来促成。这与文秋芳教授2014年提出的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9]不谋而合。任务环的概念出自Jane Willis[10],他把任务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步骤分为:前任务、任务环、后任务。“任务为驱动”指教师引入明确的学习任务,介绍实施任务的要求和步骤,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以任务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相关知识,学生有了要完成任务的欲望才有自主探究的主动性,教师提供的相关学习材料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无论是无声的书还是有声的课才能“入眼”、“走心”;“任务环来促成”,即一项任务的完成不是线性的,它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任务之间环环相扣,前一个任务是完成后一个任务的基础,这样以个人、双人、小组等形式在课堂设计的真实情景中体验、实践、融合新旧知识完成各项任务。最后展示任务,这既是深度交流、完善观点态度、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后环节,也是对学生的激励,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使学生对学习英语更有信心,更愿意完成下一个任务,一个良性学习环境就此形成。 翻转课堂教学中新授课在课前进行靠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前明了任务即在学生心中形成内驱力,驱动学生主动吸收(学习)与任务相关的材料(包括课前和课中)。任务教学法的激励作用正是成功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所必需的。

3.2 任务教学法和翻转课堂在教学流程上具有一致性

任务教学法强调在“干”中“学”,国内外专家对任务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步骤的划分虽然有细节不同但大体均包括三部分:任务设置、任务执行、任务完成。与翻转课堂的各个环节:引导环节、观看视频环节和问题解决环节,在功能上是一致的,都是在任务引导及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都强调学习主体的体验过程和基于意义的互动学习,都注重“过程教学”,意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习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于传统教学,翻转课堂为任务教学法提供了更广阔的适用空间,由于网络平台的加入翻转课堂课前学习实际包括观看视频、网上讨论与测验,也就是说任务的完成在课前已经开始并完成了一个或几个任务环,课上通过师生讨论,单独或小组互助学习,集体讲解,查漏补缺、解决课前知识传递中的疑难,进一步巩固、内化所学知识,相较于传统课堂这无疑细化了任务,更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内化,为更好、更快完成任务提供了空间。

3.3 教学目标一致:在真实情境中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由以上对翻转课堂和任务教学法的介绍可以看出,无论是任务教学法还是翻转课堂其第一要义便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更“有效”地发生。其实学习是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知识内化的过程是渐进式的,尤其对于复杂的、非良构的不能自发建立的知识必须经过多次内化,多个情景的应用才能达到熟练掌握,即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须通过不断反复的碰撞、接触才能完成内化,最终被学生掌握。[11]任务教学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真实情景以供知识输入、输出,而且在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方面也很有效。其目的只有一个――设置确定任务、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获得新知。由此可见二者目标一致,还是那个“唯一的目标”――“教学效果最大化”。

4 结语

任务教学法与翻转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上都具有一致性,而且任务教学法的激励机制恰能弥补翻转后的课堂中课前学习阶段教师无法近距离督促的缺陷,并且基于任务的教学使得教师督促这一“外因”成功转化为学生自身要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因”,更有利于翻转课堂的有效进行。目前笔者正尝试将任务教学法运用于翻转课堂实践,根据平时的观察及阶段性问卷和访谈看效果不错。具体情况笔者会待实验教学告一段落时另行总结,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与实践,2012(2):30-37.

[2/3]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斯.翻转学习:如何更好地实践慕课与翻转课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2-14.

[4]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5]缪静敏,汪琼.高校翻转课堂:现状、成效与挑战――基于实践一线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5(2):74-81.

[6]缪静敏,范逸洲,汪琼.中国翻转课堂实践情况调查[R].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201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吴忠伟.输入、输出和任务教学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09-113.

[9]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季刊),2014(21):3-11.

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范文4

关键词 翻转课堂;高中体育;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3-0017-02

1 前言

从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现状来看,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相比之下,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符合高中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为了验证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这里以某两所分别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高中为研究对象,对翻转课堂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问卷调查。

2 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优势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优势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而言,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应用优势。

1)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凸显[1]。在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为:学生占据体育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体育教学资源后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

2)促进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从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存在部分体育教师教学理念较为落后的情况。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促进教学理念更新的作用。当高中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理念得到有效更新之后,其在课堂中使用的体育教学方法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有助于改变体育教学模式。

3)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系统化水平。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相比,高中生的文化课知识学习压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具有促进高中生综合发展的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优势表现为:将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分成课前环节、课堂环节以及课后环节,这种系统化的模式设置可以使得学生对自己在各环节中的学习任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进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2]。

高中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应用翻转课堂模式之后,高中体育教学活动被分成以下3个环节。

1)课前环节。学生和教师在该环节中分别拥有不同的任务。对于教师而言,其需要根据实际教学需求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当收集完与课程有关的体育理论知识或体育技能知识之后,教师需要将其制作成约15 min的小视频。与其他学科不同,由于体育技能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为了保证学生的自学质量,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再降低一些学习难度。具体的处理措施主要包含两种:一种是利用动画技术将示范动作的轨迹、用力方向等因素标注出来,使得学生可以根据标准对照学习;另一种是在示范动作难度较大的部分应用文字进行说明。除此之外,教师的任务还包含列出适宜数量的与教学视频内容有关的训练项目或习题。

对于学生而言,其在该环节的任务主要是在课下时间完成教师提供的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能知识教学视频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时间提出上述问题以巩固已学知识。

2)课堂环节。该环节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讲解预设的问题和学生在课前环节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学生与学生、W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是高中翻转课堂模式中的特点之一。这种学习中的互动交流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而且具有提升学生所学体育技能实际应用水平的作用。

3)课后环节。当学习过程结束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所提供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首先,教师应该将自己录制的课堂学习视频上传至相关网络平台。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间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3]。除此之外,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在练习体育技能动作时出现的错误等进行评价。教师应该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提升。

在该环节中,学生的任务是总结并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练习表现。作为促进体育教学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构建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如利用微信群完成反馈、调整、应用等流程,使得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出更好的应用效果[4]。

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了解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某市的两所高中作为研究对象,向150名高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获得118份有效问卷。

激发体育学习兴趣和动机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在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动机方面,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激发体育学习兴趣和动机作用,教师准备的体育教学视频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学生,分别占据所有被调查学生的69.3%和79.5%[5]。数据表明,学生对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的认可程度比较高。

与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高中相比,翻转课堂模式在该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取得更加显著的应用学习效果。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得到有效激发,整个体育教学课堂氛围会变得更加活跃,体育教学质量也会发生相应提升。

师生互动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就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用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的高中而言,被调查对象对翻转课堂模式在师生互动方面的作用,53.6%的该高中参与调查活动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使得师生互动频率发生显著提高,且27.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学习时间利用过程变得更加自由[6];19.1%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上述数据表明,在该高中,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为大多数学生带来优质的体育教学体验。

培养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就该高中而言,在翻转课堂模式培养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提高自身发现问题水平和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作用的学生分别占据25.4%和69.7%[7],其他占4.9%。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后,学生更容易针对教师提供的体育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由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环节质量会发生相应提升。

高中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教学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应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效果和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产生的教学结果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与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高中体育教学相比,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在体育理论知识、相关体育技能、学生成绩达标情况这3个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相关[8]。由于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后,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会发生显著提升,这些应该归功于加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4 结语

从对两所分别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活动特点构建有针对性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国亮,詹建国.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的价值及实施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2):104-110.

[2]李平平,王雷.机遇与挑战:翻转课堂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

122-128.

[3]刘海军,王锦.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5(5):130-134.

[4]满明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3):79-80.

[5]刘奋山,解正伟,余秒飞.浅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智富时代,2015(S2):316.

[6]王楠,马玉德,黄彩云.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5):89-90.

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范文5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形成冲击,为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1-3]。翻转课堂于2007年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在线测试、论坛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互动、解惑,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4]。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引发了教师角色、授课模式和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目前,各高校纷纷推出了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的MOOC课程,这些课程各有侧重点和特色[5]。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等[6]的《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等[7]的《大学计算机》等。笔者基于自主建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8]。近年来,围绕翻转课堂教学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对翻转课堂的体验、学习成效等[9-11]。各学科专业课程也纷纷开展了MOOC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对资源建设、课堂活动、评估及反馈机制等进行教学设计[12-13]。在MOOC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方面,有学者提出翻转课堂教学优势、教学方法和策略等[14-16],但并未给出较具体的实践方案。本文结合自建的MOOC课程设计具体的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并对翻转课堂组织方式及授课内容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

1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

在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中,对原课程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进行相应调整。在新教学模式下,课程总学时为24学时,其中翻转课堂12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翻转课堂具体包括:大班讲授2学时,小班研讨10学时。

课程考核由期末考试、MOOC学习、实验3部分组成,各部分占比如表1所示。

翻转课堂针对课程重难点内容,选取5个主题,开展10学时的小班研讨,研讨主题及学时分配如表2所示。

研讨课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包括MOOC视频学习及在线测验,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行解决低级问题,并提出高级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概要回顾,然后针对关键知识点提问,随后学生分组开展讨论,老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翻转课堂大班讲授2学时,包括课程总体介绍1学时和课程总结1学时。课程总体介绍包括:①MOOC的定义、MOOC发展现状、如何使用MOOC资源;②什么是翻转课堂、课前需进行的准备工作、课堂及课后需完成的任务;③课程计划与总体安排。

2 翻转课堂组织方式

翻转课堂小班研讨以分组形式进行,学生按6~8人进行分组,针对每个研讨主题开展4个环节的教学,分别是:①内容回顾与提问;②实际应用;③游戏;④讨论。

以两学时(90分钟)的研讨课为例,各环节参与及组织方式、时间分配、评价方式如下:

(1)内容回顾与提问。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概要回顾该主题主要知識内容,然后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老师汇总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统一解答。如果没有学生提问,老师将根据教学重点向学生提问。时间分配为20分钟。该项评价占30%,要求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2)实际应用。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示范性地给出几个知识点的应用实例,启发学生,随后学生在组内讨论,给出应用实例,并对其中运用的知识进行说明和展示。时间分配为25分钟。该项评价占比40%,要求举例说明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根据小组展示情况给分。

(3)游戏。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讲解游戏规则,随后学生在组内开展游戏互动,解释游戏中运用的知识。时间分配为15分钟。该项作为额外附加分,要求学生解释游戏的意义,发现其中蕴含的知识。

(4)讨论。参与和组织方式包括:老师首先根据该主题知识内容提出实际问题,随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时间分配为30分钟。该项评价占30%,要求设计方案应用目标知识,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同小组之间交叉展示,互评给分。

在翻转课堂的小班研讨中,主讲老师负责对各环节进行总体把握,助教负责辅助小组开展讨论。具体安排包括4个环节:内容回顾与提问、实际应用、游戏及讨论。

在内容回顾与提问环节,主讲老师回顾该主题主要知识内容,汇总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统一解答,当没有学生提问时,根据教学重点向学生提问;助教查看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帮助回答小组学生的提问。

在实际应用环节,主讲老师示范性地给出知识点应用实例,启发学生,为小组展示打分;助教查看小组讨论情况,帮忙解答小组疑问,为小组展示打分。

在游戏环节,主讲老师讲解游戏规则,解释游戏蕴含的知识;助教协助小组开展游戏互动。

在讨论环节,主讲老师根据该主题知识内容提出实际问题,小组讨论结束后给出问题的示范性解答;助教查看小组讨论情况,帮忙解答小组疑问,监督小组进行交叉互评给分。

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了清华大学开发的雨课堂工具,利用雨课堂开展课前预习、课堂签到、课堂投票、随机点名提问、实时答题等教学活动。

3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针对每个研讨主题,进行相应教学设计,其中借鉴了《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项目》的游戏及案例,思科IT基础课程中的虚拟计算机组装环境,美国三一学院的MOOC——App Inventor移动计算中提供的4比特计算机模拟器,以及思科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环境等[17-20]。

本文以研讨“数据的表示与运算”为例制定教学设计,该部分是课程重难点,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课前需完成的学习内容包括:进位计数表示方法、计算机中数值数据的表示、数据之间的运算、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数据校验码。翻转课堂上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本身,还能探究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次研讨包括3个主要内容:

(1)进位计数制表示方法。共有4个环节:①内容回顾与提问,计算机中常用的4种计数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为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首先提出简单直观问题,如:二进制数00110对应的十进制数是多少?5位二进制数能表示的最大数字是多少?二进制数(110.01)2的真值是多少?十进制数13.625转换为二进制数是多少?利用雨课堂开展实时答题,并实时查看答题情况。然后,提出较深入问题,如:计算机中的数据为什么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②实际应用。在学生理解二进制工作机制以及计算机如何处理信息之后,即可联系实际,如:32位计算机、64位操作系统、128位SSL加密、24位色彩、20M宽带网络等,探讨日常经常接触的名词和蕴含的技术;③游戏。开展游戏,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计数制,借鉴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中的读心术纸牌游戏;④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既然计算机中所有信息均以0和1的形式表示,那么只要能表示两种数值的硬件设备均可以存储信息,计算机中二进制数是以怎样不同形式存储的?通过以上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常用的4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方法,还能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处理和存储信息的。

(2)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共有4个环节:①回顾教学内容,字符、图像等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法;②实际应用。由于实用的编码系统,如ASCII、Unicode、汉字编码较复杂,令学生望而生畏,所以首先引入一个自定义的小编码系统,如拼音编码系统,给出编码规则,让学生对特定序列进行编解码,以理解编码系统原理。随后引出ASCII、Unicode及汉字编码,通过提问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③讨论。学生在理解编解码原理后,可以尝试设计编码系统,并展开讨论,如: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上网时,信息是如何编码并通过电话线传送的?④引申。计算机如何用二进制表示图像。首先,通过实例引入像素概念,用1和0表示简单的黑白图像,并结合喷墨打印机原理扩展到彩色图像的表示。该环节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使学生掌握字符、图像等非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法,理解ASCII、Unicode和漢字编码系统的基本原理,能设计编码系统,解释一些应用原理,如调制解调器上网传输信息的原理及喷墨打印机原理。

(3)数据校验编码。共有3个环节:①回顾教学内容,如常用的数据校验技术,特别是奇偶校验技术。首先提出简单直观的问题,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如:对给定的实例给出奇校验或偶校验结果。随后提出较深入问题,如为什么需要数据校验编码,包括CD数据校验、硬盘数据校验,以及网络传输数据校验;②实际应用,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校验技术,如商品条形码、图书的ISBN(国际标准书号);③游戏。通过游戏,更好地理解校验编码,如开展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中设计的翻卡魔术。该环节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使学生不仅掌握常用数据校验技术,还能体会数据校验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4 实践结果

本文利用雨课堂工具的投票功能,对学生开展了关于翻转课堂的问卷调查。通过投票结果统计可知,73%的学生喜欢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认为能调动学习积极性;85%的学生希望课堂知识讲授可与实际相联系,而不是讲解知识本身;76%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与传统课程相比,学习效果更好,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说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可度较高。

但是仅62%的学生在参加课堂教学前,完成了对应章节MOOC视频的学习, 说明学生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课前按时完成自学。只有30%的学生喜欢小组展示的方式,23%的学生喜欢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说明学生从多年被动学习模式向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与自我展示的转变,需要假以时日,得到逐步培养和锻炼。

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范文6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对传统学习过程进行翻转,让学生在课前好好预习,在课堂上做到消化吸收。翻转课堂是对原有学习方式的改革,这种学习模式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合理分配和规划时间,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翻转课堂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课堂上的互动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翻转课堂营造的轻松和谐氛围,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1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优势

1.1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几乎不会进行交流与沟通。老师与学生仅仅是课堂上的主宰者,老师不知道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不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也不能完全掌握和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久而久之,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而翻转课堂,则有效弥补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1.2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不均衡,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难题。而伴随着翻转课堂产生的网络课程,实现了教育资源均衡、共享,只要有互联网,不管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还是落后的农村,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翻转课堂的视频资源,并且很多公开开放的网络课程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对于偏远山区的孩子,网络课程为他们提供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弥补了教学资源匮乏的不足,实现均衡教育。1.3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也很少考虑到学生起点水平的差异性:起点水平较高的同学认为,老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太简单,自己已经掌握,学不学效果不明显;起点水平较差的同学则认为,老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太复杂,自己对一些基本的操作还不熟悉,难以完成相对复杂的作品或作业,慢慢导致这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产生不满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会通过课堂上的各种行为表现出来,比如,迟到,旷课,课上说话,玩游戏等等,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并慢慢导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率。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被纳入了考虑范围,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目标。

2高中信息技术实施翻转课堂的具体措施

2.1增加课前的讨论环节:释疑拓展环节,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中的效果与时间比值不高,教师可以通过不断优化微视频资源和课前环节的交流讨论进行解决,将必要的释疑环节穿插于合作探究过程中。在翻转课堂中,学习时间放在了课前。老师不仅仅是只在讲台上讲课,而且走下讲台指导学生学习,对问题比较多的同学进行针对性辅导。例如,在学习“如何制作电子表格”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基于翻转课堂理念,引导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不懂的问题随时和老师交流沟通,这能够大大提升学习效率。2.2增加课后环节:翻转课堂上,教师会将上课时所讲的内容录制成视频然后给学生,学生课堂上因为走神没有跟上老师步伐的内容和没有听懂的部分,都可以通过在课后看视频来温习并加深对老师所讲知识的巩固。另外,学生可以对不理解的内容,通过多次回放和放慢播放节奏来反复练习和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些聊天软件直接向老师询问,或者也可以先在网上搜索答案,经过自己多番思考后,再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例如,在学习“如何制作ppt”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通过电子邮件向教师咨询一些问题,或者将自己制作的ppt传送给教师,而教师则可以通过邮件给学生反馈信息。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熟悉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用电子邮件与人交流的能力。2.3重视部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风格已经初步养成。在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对其进巧个性化的指导,以更好的掌控课堂活动,关心每一位学生。此外,由于高中生的课业压力比较大,学生本身都会出现无视信息技术重要性的状况,教师则需要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尊重学生个性需求的同时,引导他们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

3高中信息技术实行翻转课堂时遇到的阻力

3.1实践力度不够:每个学生跟每个学校学习环境和自身条件都各不相同,应该在条件允许范围内进行更多的实践教学,以便更好地发挥翻转课堂的积极作用。3.2学生自控力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制约翻转课堂实施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因为学生的第一环节就是自主学习,如果自控能力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任务不能够有效的完成,从而影响后面几个环节的学习效果。比如说,学生需要上网搜集资料,自控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任务需求进行检索,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很容易被一些无关信息所吸引,导致浪费时间,甚至完不成任务。3.3教学人才严重缺乏:据笔者调查,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都不是专业计算机老师,而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如果老师本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有限的话,怎么能教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因为信息技术并未列入高考,不会影响学校每年的高考升学率,所以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并未建立深入、细致、全面、完善的考核指标,只是在每学期结束时发个调查表让学生简单的打分,流于形式。

4结束语

总之,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或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也确实存在着不足。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潜力,需要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不断去探索、去完善。现在,虽然有些学校也开展了一些教学实践的研究,大多也是停留在理论环节,还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教学革新。为了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运用,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者和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晓艳.“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2).

[2]宋瑞红.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02).

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范文7

关键词:翻转课堂;关键因素;有效实施

翻转课堂本质上是教学流程的“逆序创新”,但并非可简单地理解为教学次序的翻转,而是对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要素及其关系的重新把控,而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也应在充分考虑这三要素的基础上,推进教学方式、手段的多样化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综述

1.1翻转课堂的含义

在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与广泛应用的基础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其独特优势在教育领域迅速蔓延,各国家及学校纷纷展开对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翻转课堂实际上就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教师开发的网络视频课件为基础,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前完成课程内容的预习,然后在课堂再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内化过程的教学模式。

1.2翻转课堂流程结构

翻转课堂流程结构主要包含横向与纵向两条主线。在横向流程结构方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传统教学模式一样,也要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整体分析与设计,但不同的是增加了视频课件制作、视频课件播放、针对课件的课上互动内化、教学效果与质量测评等环节,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在纵向流程结构方面,主要涉及网络环境、教师能力及学生参与3方面关键因素,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因素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技术性因素,也是翻转课堂实施的首要环节,教师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因素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主观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因素则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主体因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针对的就是学生,学生的参与配合才能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

1.3翻转课堂的特点

1.3.1以网络为授课媒介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将视频形式的教学课件投放到网络中,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要下载相关视频课件,并可随时执行暂停、重播、回放等操作,对于理解不到位的知识点可多次反复地研究学习。此外,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所设计的视频课程,比实际课堂上课时间要短,这是依据学生可集中记忆时间来要求的,当学生观看视频超过一定时间后,便会注意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因此,翻转课堂是用最短的时间精练讲解关键知识点,控制在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范围内,使学生轻松掌握新知识点最核心的内容,爱上自主学习。

1.3.2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

学生们在上课之前先通过教师的视频课件学习了解所学的内容,实际上可达到一对一式的学习辅导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提前思考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不理解之处。在上课时,学生便可根据自己之前的学习向老师提问,而老师根据这些提问,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解析,并迅速掌握与解决学生普遍存在困难。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从讲解知识的人成为了解答疑惑的人,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学习知识,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与实施策略

2.1学生自主学习与信息素养因素

2.1.1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信息素养因素的关键性分析

学生既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因素,又是衡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和质量的唯一因素。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就成了实施翻转课堂主要的制约因素。因此,为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2.1.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策略

(1)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翻转课堂下,学生课下观看视频课件、完成练习、发现问题、课堂上互动活动等都建立在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基础上的,需要学生具有高度的⒂胄院椭鞫性。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引导机制、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等,让学生真正成为翻转课堂的主人。

(2)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同学生在信息技术和硬件设备的使用熟练度不同。而翻转课堂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比如通过网络观看视频课件、网上交流沟通、网上资源检索等,这就需要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施翻转课堂提供良好的条件。

2.2教师教学与信息能力因素

2.2.1教师教学与信息能力因素的关键性分析

教育改革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从翻转课堂实施的流程结构方面可以看出,教师作为联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中间人,课程整体分析与设计、视频课件制作,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等环节都与教师紧密相关。教师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因素是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主观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因此,为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2.2.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策略

(1)加强对教师信息能力的培训。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制作与视频课件。这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是个一显身手的好机会,但对于年龄稍长的优秀老教师来说,也面临着计算机技术不过关的难题。而这部分优秀老教师也是学校教育进步的关键力量,因此,有步骤、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视频课件技术培训,培训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让教师学会制作音视频,成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必要措施。时代在进步,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也必然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为现代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新要求,提高翻转课堂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过去“填鸭式”的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教育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改变教育方式方法。这就需要对教师的创新性教学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更多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师在翻转课堂下的教学能力。如通过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教学方式组织翻转课堂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讨论分析总结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

2.3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因素

2.3.1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因素的关键性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而存在的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尝试。无论是教师制作视频课件,在网络上视频课件,还是学生下载观看视频课件,以及师生之间跨时间、跨地域的交流,都需要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的有效支撑。可以说,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是决定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最基本因素。因此,为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议。

2.3.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策略

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范文8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综合探究 高中政治

一、“翻转”模式在思想政治探究课中运用的必要性

“翻转”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进行了调整,是基于微课和导学案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并相互展示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自主选择需要加强巩固的内容。然而“翻转”课堂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展“翻转”教学需要一定的硬件和技术支持,对农村地区的学校来讲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仍可以将“翻转”模式理念运用到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课中。

(一)“翻转”模式适应探究课特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重点在于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与“翻转”课堂模式凸显知识的内化具有一致性。探究课的开放性,研究性需要学生主动探究,协作互动,让学生成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学习者。“翻转”课堂关注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以学生讨论、探究、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拥有更多自,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学习,实现个性化教学。由此可见“翻转”教学模式与思想政治探究课的内容设置是非常适应的。

(二)“翻转”探究课有利于拓宽师生知识深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思想政治探究课教材内容皆取材于现实生活。教师需要查证丰富的材料,要有相应的信息素质能力,才能将探究课微课做得饱满和生动。学生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课堂上灵活互动。“翻转”探究课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使教材越学越厚,知识越学越透。同时“翻转”手段结合探究课的开放性特点能使学生的倾听力、质疑释疑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得到锻炼。在拓宽师生知识深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翻转”探究课有利于推动政治课堂教学改革。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政治素养。以“翻转”模式上探究课可实现传授知识的目标,让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培养出会思考、有见解、能辩论的学生。高中思想政治探究课选择“翻转”课堂这一路径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积极的探索。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翻转”模式对于推动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二、“翻转”模式在综合探究课中的实施

结合各地“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以及农村高中的实际条件,现将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探究课的“翻转”教学实施做以下说明:

(一)学校在各方面的支持。

“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首先是在课时安排上的支持,学校可以每两周给思想政治安排一节探究课。最好是安排两节连堂课,一节做自学课,一节做展示课。不占用学生课后时间,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其次是硬件上的支持,大量微课材料是“翻转”课堂实现的前提。需要学校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改善教学配置,即使不能建设微课录制实验室,也应该保证每个教师都有一台能录制视频的电脑。再次缩减班级规模,给学生充足的活动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教师的课前准备。

在上综合探究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相应的导学案。制作好相关探究课知识讲解的短视频及PPT。并在网上寻找一些与探究内容相关的短视频。在现有条件下,农村高中很难实现每个学生人手一ipad的目标。老师可以提前将微课、短视频、PPT及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通过手机QQ群、微信群给学生。学生只要用自己的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老师还能通过QQ群、微信群一些新闻、时事等与政治教学相关的资源。

(三)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

将探究课分为两小节。第一节学生自学。根据学案上的导学目标自己阅读学习课本知识内容,通过手机自主选择要观看的PPT和相关视频材料。对于自己理解的可以略过,对于有疑问的课时适时停顿和反复观看,并做好疑问记录。然后完成老师布置的研究任务,自己不能解决的就由组内记录员记录,并由组长组织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观察各小组讨论研究情况和进度,并进行个别同组或小组的辅导。第二节为展示课。由教师或一个同学支持,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必要时组与组之间可以相互辩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最后老师总结,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后面的练习。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翻转”课堂模式不是万能的模式,不能不加选择地随意“翻转”。需要在实践中掌握“翻转”课堂的要义与精髓。在思想政治探究课中实施“翻转”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探究课的“翻转”教学要与高考相适应。

探究课的“翻转”教学应与高考相适应。目前高考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探究课的“翻转”教学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内化,还要注意突出思维深度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教师在准备教学素材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重点、难点、高考考点及易混易错点的讲解,为学生的应试夯实知识基础。同时强化运用基础知识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深度思维讨论和训练,要回归高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探究课的“翻转”教学仍需要保留原有的教学常规。

“翻转”课堂不是单纯的教与学颠倒的课堂。要防止“翻转”课堂变为学生自由看课,也要防止“翻转”教学变成穿上现代化外衣的接受性学习。要求“翻转”教学保留原有的教学常规。首先要重视发挥教师原有的引导作用。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时应有相应的导学预设。“翻转”课堂应该有相应的导学案支撑。让学生通过导学案在头脑中形成一个问题链条和知识结构,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教师需要保留必要的板书、段落的朗读、师生对话等原有的教学环节。

(三)不因“翻转”教学加重学生负担。

新课改的理念之一是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翻转”课堂的实施可提高学习效率。但依托于微课及导学案的自主学习必然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此外,为了更好地完成“翻转”课堂的展示环节,学生需要一定时间收集材料,在展示过程中可能形成一定的心理负担。探究课的“翻转”教学要注意关注不同学生的基础,不能盲目给学生布置任务,也不能盲目延长学习时间,否则就不能达到“翻转”课堂释放活力,减负增效的目的。

“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农村高中虽然条件不足,但理念却可以先行。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认识这种理念,不断实践探究,用这种理念服务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秦璐.高中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0).

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范文9

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在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课上由教师领导学生解决问题,交流探讨,展示提升。这种颠覆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形式就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不仅在教学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迎合了教学新理念的要求,更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翻转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及理解程度安排学习进度,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其次,翻转课堂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教师对于不同学习情况、不同性格、不同经验的学生会提供适合的视频,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因材施教”。最后,视频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可以回放,这样就使得那些因事误课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二、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于翻转课堂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翻转课堂大范围地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实施依然存在着无法突破的障碍。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严重,网络信息技术还不能达到区域共享。翻转课堂的实施中微视频的观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有信息技术上的支持条件,就不能达到教育公平。微视频是不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否促使学生在家自主完成知识讲授过程也是很难掌控的。课前自学、课上活动和课后巩固,能否做到环环相扣,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翻转课堂评价机制能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适应,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对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的进展,亟待解决。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笔者产生了如下思考。

三、翻转课堂在地理学科上取得成功的希望所在

地理学科是集综合性、地域性、差异性于一体的学科。它有别于其他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看图、读图、画图,教师还要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翻转课堂在地理学科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的有机整合转变成富含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教育行为。因此,翻转课堂要想在地理学科上取得成功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优质的地理教学视频。

翻转课堂的实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知识教学过程,因此视频的制作及特点决定着学生的自学效果。在地理学科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同样重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学视频最好做成主题视频,比如“热力环流的原理”、“水循环的过程”等分别做成一个主题视频。并且视频需短小,尽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使学生长时间地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地理教学微视频中应该尽量做到图文结合,让学生学会看图、读图、识图。教学视频中尽量不要出现教师的形象,而是以一种声音的出现形式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学生一整天都在学校中对教师早已产生了视觉疲倦,更别提对教师所讲内容的兴趣了。

2.高水平的地理教师队伍。

有人说,翻转课堂使学生在课下都进行了自主学习,削弱了地理教师的作用。其实不然,翻转课堂的操作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和职业敏感度。①地理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敏感度。不是每一节内容、每一种课型都适用翻转课堂。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对于翻转课堂的适用性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凭着专业敏感度进行安排和选择。②地理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在向学生提供视频资源前,还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根据学生性格、学习情况的不同,提供不同形式的视频,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练习,实现个性化一对一的学习方式。③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很强的掌控能力。课堂上的活动需与微课程形成互补。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形成认知聚焦,着重讲解重点、难点,而不是像学生观看的微视频那样面面俱到。在课堂之上能够很好地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成果展示、归纳总结,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

3.学校对地理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合理安排。

①翻转课堂的实施肯定针对的是所有学科,是学校课程整体的变革。这样问题就应运而生,一个学期要开设十几门课,如果每一科都要用翻转课堂,那学生在课下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观看和完成练习,不能迎合学生减负的倡导。这样严重地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理想。需要观看的视频增多,学习的效果便可想而知。本身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学生在课下对知识有很好的理解,教师在课上的讲解不会像视频里那样面面俱到,如果学生对视频授课的内容一知半解,课上进行的活动就没有办法顺利完成,那么翻转课堂的意义就不大。②学校在进行课程的重新安排时应考虑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互补性,课程内部之间的互补性。比如,一天的课程里使用翻转课堂的课程不宜超过四科。同一门课中也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用于翻转课堂。地理课程中课型主要分为讲授课、练习课、巩固课等,在地理课中可以把练习课与巩固课等其他课型交互使用翻转课堂。

4.地理教学全过程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融合。

现阶段人们对翻转课堂更多的关注点在视频观看、视频制作及网络环境中。但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单纯某一个环节做好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地理学习上应用翻转课堂时,不要只关注微视频而忽略其他环节的重要性。翻转课堂是由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组成。知识的讲授最终的目的是知识的内化。让学生学会应用,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把新接触到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构中。如学习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这一节,学生就应该树立起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的意识。真正的翻转课堂不应该只是关注学习场所,应注重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不应该只关注学生观看视频这一单一的行为,应该关注富含地理教师、学生、媒体、环境、内容等多种因素交错的动态过程。不能只关注在线视频观看,应关注智能诊断系统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富媒体环境。

5.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

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出,教学评价的转变都会成为其核心内容。翻转课堂也不例外,没有适合的教学评价就体现不出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和意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来看,评价主要注重两点:①注重过程和情感评价。教师可以发放学习记录档案袋,要求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也可进行学习过程心里变化的跟踪,让同学写课后感想。如学习了“全球气候变化”之后观察学生是不是树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生活中是不是有所行动。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很多,尤其是学生家长及社会也参与了进来。在课前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评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协作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内化,学生间可以互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社会也可参与评价。此外,教师是整个课堂过程的设计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评价不可缺少。最后,学校管理者的评价会使整个评价更为完整。

四、“翻转课堂”在我国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