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集锦9篇

时间:2023-06-16 16:38:17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范文1

【关键词】音乐趣味体验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音乐教学变成趣味教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一、新课导入要有趣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刚开始的时候,小学生的兴奋点往往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将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本节课相关的内容上,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把设计好的语言用抒情的朗诵、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睛传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候也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采用故事或是游戏导入新课。如,在让学生欣赏《三个和尚》的民乐合奏引入时教师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开始寺庙里有一个和尚,有水吃,到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两个人互相依靠,他们俩挑水吃。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第三个和尚也来了,三个和尚没有水吃了。他们互相依靠,时间一天一天去,没有一个想去挑水。一天,寺庙着了大火,三个和尚你推我嚷的到山下去取水回来灭火,经过一番努力,大火终于被扑灭了。从那以后,三个和尚都勤快起来,轮流着去挑水,日子过的很不错。虽然这个故事很多孩子都在动画片中看到过,但是学生还是很有兴趣,有的还争着说他们知道的,这样使学生情不自禁的置身于情境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兴趣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如在歌曲《听听谁在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百鸟林中争鸣,听后感觉是欢愉?是清新?还是联想山中行旅的心境?秋雨打窗声,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音色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只是激起了各种情绪:不安、兴奋、欢乐。然而他却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三、利用多媒体引发兴趣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教师音乐课堂教学的设计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它使我们能更好地整合多方资源,链接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更多内容,从音响、画面等方面拓展了学生视野,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四年级歌曲《我是草原的小骑手》时,教师可编辑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录像内容,用丰富多彩的画面来展示美丽广阔的大草原和勤劳勇敢的内蒙人民,学生不仅从中了解了内蒙人民那种积极向上、能歌善舞的生活习俗,而且还通过录像学会了几个典型的蒙族舞蹈动作。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自己全部感受都融于歌曲之中,从而来加深对歌曲的基本情绪、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旋律进行的理解,提高了学生音乐演唱、表演的能力。

四、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教学主体--学生的亲自参与,只有充分主动地参与体验,才会有精彩的表现和创造。例如在歌曲《大鹿》学会之后,可将学生分为几组进行表演赛。一组中每个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大鹿"、"大灰狼"、"其他动物"、"房子"、"花草树木"等。先让学生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表演中充分地表现自我。同时,采取现场评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使表演更精彩。在器乐教学中,如竖笛的吹奏,教师可选择简单的乐曲或歌曲的旋律,让学生看谱试吹,当大部分学生几乎能完全掌握时,要抓住适当的时机,问学生:"谁能来表演?"教师可让学生采取独奏、小组吹奏、对吹等多种形式,多给他们自我展现的机会,通过他们表演,去感受品味学习音乐的乐趣,并由此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

五、创设愉悦教学氛围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趣味教学;有效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单一枯燥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小学音乐的目的是通过体会与感受音乐,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进而获得心灵和精神的升华。趣味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演奏、唱歌、舞蹈等形式,赋予学生综合的音乐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音乐能力。

一、音乐趣味教学概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音乐趣味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结合音乐教学内容,通过采取多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如游戏、比赛、表演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学习能力和音乐素养,使学生个体能够具备音乐审美、音乐实践能力,并持续主动地学习音乐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还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创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参与音乐、欣赏音乐;使之爱学,想学,会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总之,音乐趣味教学是一种开放性教学,具有广阔的教育空间和多样的教育手段。它适应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音乐课程实现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

1.通过故事来塑造音乐教学情境 小学生大多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教师可结合音乐课程的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相关故事,进而开启一堂课的讲授。音乐与故事的结合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导入方法不仅新奇有趣,还能够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立即投入到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当中,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音乐活动。当故事讲完,教师即可从故事情节巧妙过渡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显得妙趣横生。比如,在欣赏歌曲《动物们的聚会》时,教师就可向学生讲授与动物大会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联想会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动物大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当学生欣赏这首歌曲时,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2.利用游戏来渲染音乐情境 小学生大多爱玩爱动,将游戏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教师可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教学活动与一些有趣的形式结合起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活动,学生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掌握知识。如在教学《小小粉刷匠》时,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先在教室外墙壁都贴上白色的纸,并给学生分发小刷子和报纸等工具,在歌曲讲授完毕后,教师就可带领学生在《粉刷匠》这首歌曲的情境渲染中,带上小刷子来到教室外面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粉刷游戏。学生都如粉刷匠在认真辛勤地工作,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3.融合其他学科,调动学生兴趣 小学各门学科之间有着深刻紧密的联系,在讲授音乐课程时,教师可结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来开展教学,如语文学科中的诗歌,美术学科中的绘画等。小学生喜欢用绘画来表达他们的喜好和对美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即可将歌曲与绘画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色彩和线条自由地描绘歌曲中所描述的世界,从而将音乐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通过学生的画笔还原为生活形象,使歌曲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如在讲授《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课前先在野外感受自然风光,然后再播放歌曲,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在自己的画纸上描绘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景色,还可请学生在黑板上绘画。通过边听边画,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懂得祖国的大好河山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描绘、去改造。

4.通过参与表演体会音乐之美 大部分小学生都只是在电视电影中观看表演,如果让学生结合音乐内容亲身参与表演,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兴奋和有趣,从而投入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来。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根据音乐内容编排和表演剧本,以自身的表演来体会音乐之美。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加入到表演行列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表演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无限兴趣。如在讲授歌曲《小红帽》的过程中,当教师的教学内容讲解完之后,就可结合这首歌编排一定的情节,设置“小红帽”、“大灰狼”、“外婆”、“猎人”、“樵夫”等角色,再将学生分为几组开展“音乐剧”表演赛。当各组表演完成后,教师可采取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调动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使表演更精彩。

三、结论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灌输,它更是一种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过程。趣味教学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寓学于乐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月霞.《略论小学音乐赏析课中的情境创设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2(36)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范文3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的,其中包含了生理的成分。音乐不仅对人类,对动物也是这样(国外有给奶牛听音乐以提高牛奶产量便是一例)。但这毕竟不是音乐审美的本质表现。我们有的教师看到女孩喜欢跳舞,男孩子喜欢打击乐,在还没有听完全曲,学会新歌,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表现的情绪时便让学生盲目地跳起来,敲起来。还有教师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以为这就是音乐审美教育。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不是生理满足的工具。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时,不能满足于对感官的刺激,生理的快乐。以上老师的片面做法,究其根源还是对审美教育认识不足。

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由五官快适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应该指出,当前的一些年轻人沉溺于震耳欲聋的音响、声嘶力竭的演唱,把音乐当作一种官能满足和生理刺激的工具,不能不说是我们基础音乐教育失败的一种表现。

二、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在美学界流行着一句话:“趣味无争辨。”这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因为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教学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教材中安排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风》、管弦乐《春节序曲》片断、民歌《马灯调》、男声齐唱《大路歌》等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的材料。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绍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感到兴趣。然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式样。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是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我们不仅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乐曲,还要让孩子们欣赏外国歌曲和乐曲,喜爱外国歌曲和乐曲。一位教师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尝试: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②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跟着老师唱起来,老师也拍着手鼓励学生用情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因为成功演唱而获得创造美的喜悦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在1893年创作的歌曲,不少学生感到意外,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一首歌曲能长上翅膀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飞遍世界?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常常唱起它?学生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教师总结:“对,同学们说得好,一首好的歌曲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永远不会老;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止,可以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大家都喜爱它!”

这个导入设计非常浅近,非常生动,非常煽情,视觉、听觉获得的美感,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最终懂得的音乐无国界的道理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里。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范文4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趣味;培养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小学低段音乐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低段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音乐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本文想就此与大家讨论几点认识。

1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美感的,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2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在美学界流行着一句话:“趣味无争辨。”这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因为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教学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绍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感到兴趣。然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式样。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是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我们不仅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乐曲还要让孩子们欣赏外国歌曲和乐曲,喜爱外国歌曲和乐曲。一位教师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尝试: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腊烛,②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跟着老师唱起来,老师也拍着手鼓励学生用情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因为成功演唱而获得创造美的喜悦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在1893年创作的歌曲,不少学生感到意外,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一首歌曲能长上翅膀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飞遍世界?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常常唱起它?学生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教师总结:“对,同学们说得好,一首好的歌曲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永远不会老;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止,可以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大家都喜爱它!”这个导入设计非常浅近,非常生动,非常煽情,视觉、听觉获得的美感,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最终懂得了音乐无国界的道理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里。

3提高审美品位,培养高尚情操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教学;增强趣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也是小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从小爱好音乐的情趣,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而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自然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采用游戏,故事、绘画、识谱,表演等趣味性教学方法,培养和调动小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养成喜欢音乐、乐于学习音乐,并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状态和愉悦的体验,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中。下面本人根据多年来的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和看法:

一、鼓励启发,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例如,在学唱歌曲《玩具音乐会》时,我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倘徉。首先,课前先将十个左右的小玩偶摆放在教室明显的地方,将教室布置成“玩具乐园”,当孩子们走进教室时,一下就能感受到一个崭新的环境,直观的导入,大家来到了玩具城的世界,为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玩具们邀请大家一起来开个音乐盛会。在我激情的引领下,学生一下就提高了兴趣,感受着与玩具同乐的狂欢之情。教学中创设各种各样美好的情境,很容易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情绪想象,使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的同时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体现了音乐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课堂上我常常看到学生们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课堂教学气氛非常热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唱积极性。

二、利用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巧借图画,提高想象趣味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范文6

听音乐发现美,激发学生唱歌兴趣。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听”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歌声的真挚动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当学生用心听完一首歌曲时,老师再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或者中、高年级面对一些复杂的、识谱困难的歌曲都是可以采用“听”这种方法。多听的有效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些节奏复杂、旋律起伏较大的电视、广告歌曲、电影插曲或媒体中经常播放的流行歌曲,学生可以驾轻就熟,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听,是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最佳途径。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播放录音,让学生先自己感受一下音乐,想象一下音乐里面所包含的各种音乐形象,因为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与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所以也就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互动游戏与律动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一)互动游戏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活动中课堂活跃的重要因素,但是学习兴趣又是需要引导的。小学生低年级阶段主要还是应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培养兴趣,而游戏教学法就是通过有趣、有益、有效的游戏作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学习,自然而然也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还可以增添课堂的乐趣,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高。

教育学家罗杰斯提出了活动学习理论,即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做”中学到的,在做的过程中,新旧知识逐渐形成了非人为的本质的联系。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更是如此。以他们的理解,“做”就是玩,就是游戏。高尔基说:“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儿童由于受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特点的制约,他们的认识活动更多地会依赖于自身对事物的兴趣,而且年龄越小越需要直接的兴趣来激发他们。他们兴趣很广泛,但是却又表面化,对任何事物的了解都是肤浅、不深入的,也比较不稳定。因此,当他们从事某一项活动的时候,一旦遇到外界干扰或遇到挫折,就很容易发生兴趣的转移。但是他们唯一不会变的兴趣就是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最自然的活动方式,施教过程中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说,游戏是儿童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与途径。

(二)律动教学

引导学生做表演,可以使学习更加有趣味性。著名的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埃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是中外音乐教师普遍熟知的律动教学创始人,他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后期相继出现的种类纷繁的音乐教育思想、方法、体系的重要基石。律动教学强调的是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

律动教学是从音乐本身入手,先让音乐学习者聆听音乐,再引导他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通过身体的律动,人体变成了一个能够理解音乐的要求、能够理解和表现音乐的乐器,强化了音乐学习者对音乐的感受。

我国音乐教师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了解,主要侧重于律动,这也是该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因为达尔克罗兹的教学方法只是为教师提供一种指导而不是固定的教程。所以,这给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师资水平、不同的学生程度和不同的教学条件等自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创造出不同的教学设计。许多教师把音乐教学同我国的具体国情以歌曲《送别》4/4拍为例。1.将学生围成一个圆圈,面对面站立。2.选择一段熟悉的旋律,让学生听旋律,用口、手或脚把节奏表现出来。3.要求学生口唱旋律,原地手拍节奏或脚走节奏。4.使面对面围成圆圈的学生转向同一个方向,然后双脚走节拍,手打节奏,口唱旋律。掌握了这些练习之后,将手脚的动作互换,变成手打节拍,脚走节奏。此动作对我们所有在场的学生来说,难度都是比较大的,所以郑老师让我们放慢速度练习,下课后还让我们自己再独立练习一下。5.手脚的动作逐步协调后,老师又将手、脚两种不同的动作进行交替练习。

这种教学方法强有力的训练学生有效利用听觉去感受和体验音乐,通过身体动作,由外及内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学生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而且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充满了趣味性,使很多不喜欢音乐的学生也喜欢上了音乐课。在快乐中学习、感受音乐,不知不觉中掌握、提高了音乐素质,为以后学习器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廖加骅.音乐审美教育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7

[2]郑莉.新课程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1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范文7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教学;审美趣味;培养

大家都知道,小学教育是学生生涯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重塑学生的思想品格,还可以建立他们的审美观念,对一个人的一生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受年龄等方面的限制还不够成熟,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这个阶段可以很好地接受很多的新事物。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各项特征,可以在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差异选配音乐教材。就小学生低年级的音乐教材来说,应该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音乐,比如可以选一些包含简洁明朗、旋律欢快动听、的音乐作品的教材。这样一来,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趣味。还能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根据多年的经验教学和研究总结和实践中,笔者就着重从激发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培养他们对于音乐审美的趣味,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等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的体验和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审美教育”构成成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发掘和发挥音乐对于培养人的审美观上的作用。既然音乐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那么到底何谓“审美趣味”呢?所谓“审美趣味”即是指学生对于音乐这门艺术的喜爱和兴趣。在艺术领域中,艺术家们通常都认为,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建立了一个正确的审美趣味水平,才能在以后的音乐深入教学中,切身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什么意识。由此看来,在小学生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是整个美育教育过程中的阶段基础,同时在美育教育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生音乐课程的教材选用上着重选择一些在结构和内容上简单、篇幅较短、节奏明朗舒适、旋律悦耳动听和适合小学生发展阶段的教学内容。同时,在小学音乐课堂教育中,音乐教学的教师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在很多方面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健全,这个阶段中,音乐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孩子,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培养他们的审美观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先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趣味,让他们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让音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喜好。同时,音乐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为小学生精选的教材优势,贯彻实施新概念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内容对于小学生的实用性这一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开辟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逐渐培养他们的审美趣味。

二、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在艺术领域和美学领域里的诸多艺术家和审美学家都认为想要培养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必须先要重视培养他在这方面的兴趣。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我们也不应该勉强他。这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趣味无争辩”。虽然我们尊重一个人在兴趣方面的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放弃小学生在发展阶段的引导作用。因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发展都不够成熟,如果我们放弃了对小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就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上造成孩子观念和观点上的局限性,狭隘观念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直接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在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于当代社会娱乐中的流行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模仿能力,而且近乎可以达到对于流行音乐的熟悉。但是,我们本身的传统文化呢?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泱泱大国在历史的发展长河里给我们后代留下了许多内容丰富的音乐作品,这些都堪称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小学的音乐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趣味和拓展小学生的审美视野的双重教学重任。他们应该让学生不仅对当代通俗地音乐作品感兴趣,还应该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小学生同样对古代音乐产生兴趣,如此一来,便能达到最初的教学目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审美趣味,对于小学生一生的生活和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深入探讨研究培养小学生对于审美趣味培养的好的教学方案,深入贯彻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周鹤松.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z(2):52-55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范文8

【关键词】趣味;发声练习;小学音乐;唱歌教学;运用;探讨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观念的强化,改变传统枯燥的授课方式,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通过研究,教育者发现趣味发声练习可以增强课堂的活跃性。近年来,趣味发声练习越来越多的被教育者引入到小学的音乐歌唱教学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1.趣味发声练习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活动需要,与枯燥的传授知识相比,他们更喜欢进行活动,其次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情所吸引,因此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缺乏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若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需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课堂教学的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适当的融入一些游戏等趣味教学的方法,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进行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数鸭子》的教学中,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仪器播放一段关于小鸭子的动画,动画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们仔细观看完有关小鸭子的动画视频后,教师再引出本节音乐课的授课内容,即一首与小鸭子有关的歌曲,与动画相互照应,使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借助动画的方式进行教W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2.趣味发声练习结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认知发展包括感知发展、记忆发展和想象发展等,小学生喜欢颜色艳丽的事物,他们记忆能力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且具有较好的想象能力。认知水平的培养一般主要是来自生活与深入学习过程中,因而对于歌唱教育而言,教师则需要注意学生认知差异性,保证发声训练效率。例如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发声能力,即在课程教学《放牛歌》的授课过程中,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代入歌曲,从而体会这首歌的主旨,随后教师教授学生如何演唱这首歌曲,对歌曲中的重点发声方式进行讲解和演示,然后引导学生对这首歌曲进行学习,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刻的体会,最后学生一边扮演角色,一遍对本节课所学习的歌曲进行演唱,在娱乐的同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的趣味发声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添课堂教学乐趣,吸引学生注意,提高教学的质量。

3.趣味发声练习结合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发声练习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打开口腔,对唱歌时如何进行呼吸以及发声时的共鸣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此小学音乐课的授课知识对小学生来说较为复杂,不便于学生进行直观的理解,对此,教师需要将复杂的专有名词进行简单化处理,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教师在授课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学生发声练习中进行口部开合训练:指导学生如打哈欠一般张口,啃苹果一样闭嘴,且张口时口部需柔和,嘴角向斜上方抬起,唇部放松,舌头放平,克服学生的口腔开度问题。当进行完基础的发生训练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整首歌曲的发声训练,挑选适当的歌曲进行练习,一般重吐音的歌曲节奏感强,学生容易掌握,教师可以先教学生演唱重吐音的歌曲如《少年先锋队队歌》等,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弹吐音歌曲较轻快,发音形式也相对简单,可以用《小螺号》歌曲进行教学。这样逐渐增大学习的难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音乐课程,提高教学的质量。

4.结束语

趣味发声练习合理的运用到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也需要教育者不断的进行改进,促进趣味发声练习教学模式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辅助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更优秀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范文9

一、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在心理学中所谓的意象是指头脑中所保持的关于事物的映像。音乐是通过声音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虽然可闻不可见,但因其是自然的产物,与人的日常生活心理反应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当我们听到一种声音时,总是能造成并非只有一种声音存在的综合反应,即在声音的刺激下,通过审美的听觉活动,对审美对象产生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哀伤、恐惧等心理反应。所以,在音乐欣赏这一重要教学内容上,就不能简单地采取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事,并以为这就是音乐审美教育。这在认识上是错误的,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的,其中包含了生理的成分。我们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时,不能满足于对感官的刺激、生理的快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发学生的知觉形式直接反映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知觉表象,产生整体认识上的感受,使情感意识得到升华,以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陶冶。

二、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在美学界流行着一句话:“趣味无争辩”这就是说,一个人喜欢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已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因为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小学音乐教学富有不断扩大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感到兴趣。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家的。”这正是音乐教学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是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我们不仅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乐曲,还要让孩子们欣赏外国歌曲和乐曲,喜欢外国歌曲和乐曲。

当然,审美趣味的扩展是以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增长为基础的,我们进行扩展审美趣味教育时不能脱离这个基础。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不段进行音乐教改的探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扩展音乐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三、提高审美品位,培养高尚情操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却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赏者从这门特殊的艺术中感受歌曲(乐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许多哲学家和音乐大师对音乐的这一功能作用都作出了充分的估量,给予高度评价。或曰“浸润心灵”,或曰“净化灵魂”,或曰“改进德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低年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而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却特别强。音乐老师应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音乐知识以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的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