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钢铁化学成分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6-21 09:05:30

钢铁化学成分分析

钢铁化学成分分析范文1

[关键词]钢铁企业;CIMS;信息流分析;功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F426.31;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03-01

一、引言

钢铁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支柱,钢铁企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钢铁企业在发展中要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钢铁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钢铁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增加了钢铁企业的管理难度。钢铁企业如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易出现控制混乱等问题,限制了钢铁企业发展。钢铁企业基于CIMS信息流分析和实施项目,可推动钢铁企业管理现代化,推动钢铁企业科学、精炼和高效的管理,钢铁企业在实现管理现代化过程中,要采用措施,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促进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传统的制造业正在经历一系列变化, 钢铁企业在发展中要做好基于CIMS信息流系统的管理工作,推动企业运营管理现代化,更新传统制造技术,推动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和其他有技术的结合,为钢铁企业赢得较好的市场竞争空间。

二、CIMS概述

CIMS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完成了信息收集、传输和处理工作,提升了CIMS系统效率。CIMS系统实现了流程优化和资源优化,提高了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CIMS适用于类似钢铁企业这样的制造企业,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基于CIMS技术的钢铁企业生产,对集成温度和时间要求较高,对空间和资源限制也较多,CIMS在生产上具有连续和离散性的生产模式特点,基于CIMS技术来进行组织和管理。钢铁企业基于CIMS技术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钢铁企业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两个子系统和四个功能。数据库子系统为钢铁企业提供信息收集、存储、提取和分析数据功能,计算机网络子系统为钢铁企业信息化提供网络操作系统,四个功能系统为企业提供了网络服务子系统、资源规划子系统、生产执行子系统和过程控制系统。基于CIMS的系统有着较好的成功经验,在分析中可看到钢铁企业CIMS信息系统的设计是基于信息流分析功能提供解决方案而构建的体系结构。企业重组或改变时,要适应企业或产品生产变化,适应CIMS体系构建合理的规划流程架构,构建钢铁企业的CIMS信息系统体系。

三、钢铁企业信息流分析

钢铁企业CIMS核心是针对钢铁制造行业实施钢铁企业CIMS信息流资源规划,基于ERP做好钢铁企业CIMS基础管理和决策工作,提高钢铁企业基于CIMS体系的管理水平,在复杂的钢铁生产过程中,将控制数据应用于生产调度,采用信息集成实现技术,提高调度实时性和灵活性。

1.信息传递过程。在钢铁企业的CIMS信息流程的层次结构分析,一方面,MES为ERP提供了数据,另一方面,使用PC底层采集数据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生产线的优化和控制功能,以满足制造行业钢铁生产要求。从时间因素分析,ERP问题处理是中长期生产计划,信息流在ERP / MES /PC之间的传输,让钢铁企业能加强生产计划、调度和动态成本管理,在钢铁企业CIMS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其流程包括两个过程:

一是ERP和MES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在实施钢铁企业ERP资源计划管理时,融入生产计划数据管理,做好MES的生产调度管理工作,接收MES生产、设备操作等数据,优化资源计划,形成流动的信息。二是MES与PCS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DCS系统优化控制,使生产过程运行在最佳状态。信息通过电脑操作,MES返回操作结果和MES进行实时数据传输。

2.信息集成技术。信息集成技术。钢铁企业CIMS信息系统分析具有传输、共享和互操作性,结合钢铁企业CIMS的特点,共享数据库,OPC标准定义了数据访问COM接口,共享数据库,建立一个虚拟的数据库来实现多个数据库共享,实现跨地区之间的异构应用程序协同工作。

四、钢铁企业软件功能分析

企业网络服务子系统有两个功能,为企业提供信息与客户交流和沟通渠道,作为Web应用程序实现了企业网络信息资源集成。

1.资源计划分系统ERP。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根据钢铁企业生产和管理流程及组织特点,应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ERP系统平衡点,以安全、高效、低消费质量和优化操作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方法实施有效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为整体,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闭环控制。

2.生产执行子系统。为充分发挥设备生产能力,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根据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建立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MES子系统,进行生产调度、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设备操作管理。MES为管理者提供各种生产统计、测量信息和物质平衡信息,提高生产效率。

3.过程控制子系统。主要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集成了复杂机制的物理、化学变化,并完成了数据采集功能,对工艺参数加以调整,脑包括过程控制子系统,如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等辅助生产体系,每个子系统支持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进行仪表自动化操作,实现自动控制、数据采集、监控操作和数据通信功能,构建生产优化模型,提高制造质量。

五、结论

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基于CIMS系统做好钢铁企业CIMS系统构建工作,以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在钢铁企业CIMS建设中,与许多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密切相关,要做好钢铁企业CIMS信息流的分析和功能设计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做好钢铁企业CIMS信息流的发展工作,将先进技术融入钢铁企业CIMS信息管理体系中,以实现信息技术的生产和管理集成。

参考文献

[1] 王旭.基于CIMS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通讯世界,2017,05:44-45.

[2] 郭凌欢.基于供应链的钢铁企业上下游价值探索[J].时代金融,2017,06:267-268.

[3] 吕海.钢铁企业生产指挥中心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冶金自动化,2016,06:6-11.

[4] 棚.浅析CIMS在PPP项目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6,08:243-244.

[5] 何欢.CIMS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信息通信,2015,12:160-161.

钢铁化学成分分析范文2

争。为此,钢铁产业价值链的整体优化分析,对我国钢铁业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链分析概论

(一)价值链的提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是第一个提出价值链思考的学者。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作业的集合。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位作业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选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作业本身的根本利益。

(二)价值链分析的内容

1、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及相关支持活动。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最基本的价值链,然后分解为单独的作业,找出可以增加对顾客的价值或可以降低企业成本的作业活动。

2、行业价值链分析。每一个企业都位于其所在行业价值链的某一阶段,与其上下游之间形成一种垂直链接的关系。通过上下游价值链,确定是否兼并上游或下游的企业,实现成本降低。

3、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企业通过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就可以明确企业即同竞争对手相比是处于成本竞争优势还是劣势,采取一定的战略行动,消除成本劣势,发挥成本优势。

二、钢铁业价值链分析

(一)企业内部价值链剖析。根据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可将钢铁业的内部价值链分解为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对生产经营起辅助作用的价值集合。要做好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通过合并、重构和调整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方式,对企业内部诸多不经济、不必要的价值活动进行控制或削减,积极开展能够长期持续降低企业成本的活动。如,通过技术升级,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金属元素的回收率,实现单元价值链上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价值链行业视角。从钢铁行业的价值链看,钢铁行业的价值链分为自然资源开采、原材料制造、工业部件制造、工业产品、消费者等基本的产业作业活动。钢铁行业的供应成本、销售成本、服务成本等在钢铁冶炼成本结构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因而,我国钢铁企业首先要做好行业价值链的分析,探索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管理的可能性。从机制上、管理上加强对钢铁冶炼“上游”、“下游”的信息收集和研究,寻求与供应方、购买方建立互利互存的合作关系,求得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以达到采购成本的持续降低,销售价格最大化,最大限度地规避原料供应和销售给钢铁冶炼企业带来的风险。

(三)竞争对手价值链比较。现在大多数钢铁企业面临着全方位的横向竞争。我国加入WTO后,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取消,使得中国钢铁市场国际化,市场竞争愈益激烈。为此,我国钢铁企业应加强对国际优势钢铁企业价值链的了解,通过搜集竞争对手的信息,分析竞争对手的年度财务报告,明确企业自身的强势和弱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便调整或改变竞争策略。

三、宝钢的价值链优势

现在的宝钢――世界先进的一流钢铁企业,宝钢是我国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工程项目引进了世界最先进技术,使宝钢成为近年来世界上少有的新建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宝钢坚持“引进、消化、跟踪、创新”,艰苦创业、不断发展使宝钢永葆青春,一直处于国内钢铁工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并跨入了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行列。

(一)宝钢的精益生产方式。它体现了降低企业内部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价值链管理思想,是一种少投入、多产出的准时生产方式。宝钢杆的精益生产方式在内部价值链上主要有如下优势:首先,内部价值链各环节上的低成本、高效益。主要表现在:(1)人工成本优势:宝钢劳动生产率位于国际同行先进水平,人工成本具有领先优势。(2)规模效益显著:宝钢除初轧外,各工序满负荷生产,充分发挥出规模效益。(3)能源成本低:宝钢能源的回收利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炼钢为负能炼钢、世界首台燃汽轮机发电)、厂房设置科学合理、能源介质基本自产等形成宝钢低能源成本优势。(4)消耗成本低:宝钢良好的资金信誉、稳定的供货渠道、临海的地理位置等,大大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与先进的消耗指标相结合,形成宝钢低消耗成本优势。其次,内部价值链各环节之间衔接紧密、高度合作。

(二)宝钢建立了较稳固的供销网络。宝钢非常重视上游和下游价值链的管理,与原材料及备品备件供应商和产品用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目前,宝钢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公司保持经常性的贸易往来;在5大洲10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8个海外独资公司、合资公司和办事处;在全国各地设立了3大地区公司、10个产品联营销售公司和50家商,66家物资联营公司,77家备件研制供应中心;和108家生产企业建立了直供关系,使50%以上的原材料及备品备件有了长期稳定的供应商,60%的产品有了长期稳定的用户。

钢铁化学成分分析范文3

中国钢铁产业是活跃国家经济所必须的供给原材料中较为重要产业之一,在近几年中GDP增长率呈持续、高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中国钢铁产业在世界钢铁贸易里逐步形成了西方国家所谓的“”。特别是在东亚地区,中国与韩国、日本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现在的中国钢铁产业正赶超韩国,向日本先进国家看齐。到目前为止,由于对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实体没有具体的研究, 致使对整个钢铁产业的认识还远远不足,本文从中韩钢铁产业间存在的激烈竞争力入手,利用UN COMTRADE钢铁产业贸易统计数据,通过对中韩两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变化和特征的分析,为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二、究调查

近来对中韩研究的学者有韩金(2008),Im(2007),庞黄(2007),Kim Suh(2006),金(2005),Nam(2004)等等。Im(2007)和Kim Suh(2006)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和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中韩和韩日钢铁产业竞争力,确定了韩国钢铁产业处于“汉堡”的竞争力状态。除此之外的经济学者们主要针对中韩日钢铁产业竞争力和中韩日FTA对国家钢铁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分析。 其次是针对韩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向上及发展战略的研究。其中,有Sohn You(2005), 金(2006), Kim(2000)等等。吴(2001)通过中国钢铁产业的分析,导出对韩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启示。

还有,关于钢铁产业研究的中国学者是赵徐刘(2005), 李(2004), 谢(2003)等等。 他们针对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变化,给钢铁产业的发展方向带来的巨大影响,通过中国钢铁产业在世界里地位提升的现况分析,提出钢铁产业的发展战略。或是针对WTO和FTA对中国钢铁产业带来巨大影响的分析。

据以上研究的考察,本研究主要借鉴韩金(2008)研究的分析方法,考察中韩钢铁产业的贸易构造特征,同时利用各种贸易指数,测定中韩钢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商品别的比较优势。

三、钢铁产业的贸易构造

为1985年到2008年中韩日和世界粗钢生产趋势。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日本粗钢生产的趋势逐渐减少,中韩粗钢的生产趋于增加,而中国粗钢生产的增加率高于韩国。2008年中韩日粗钢生产占据世界粗钢生产总值的50%以上,这一数据说明中韩日的粗钢生产占世界粗钢生产的比重非常大,三国可以通过钢铁产业实现以规模经济为主体的核心力量来确保钢铁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因此,中韩日三国间维持相互盈利的自由化协力关系比相互竞争的关系更为重要,这样的话,不仅可以确保各国钢铁产业在世界市场的优势,同时也可以确保世界钢铁产业稳定迅速的发展。

是2008年中韩日钢铁区域内进出口现况。在里2008年中国对韩国和日本区域内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对世界进出口总额的27.9%, 同样韩国占51.7%,日本占44.9.。日韩所占据的比重相对于中国比较高,但是韩国最高。由此可以得知,中韩日钢铁产业的贸易构造具有相互依赖性。

四、竞争力分析方法

根据中国钢铁产业的个个商品对世界和韩国竞争力水平不同,将商品分为以下5个商品群。第一商品群为绝对竞争力优势,第二商品群为竞争力优势,第三商品群为竞争力均衡,第四商品群为竞争力劣势,第五商品群为绝对竞争力劣势。五个商品群的分类运用各种贸易指数,经过4个阶段的筛选整理出来的。下面将对各个阶段采取的不同分类方法进行说明。

(一)第1阶段: 中国钢铁商品依据对世界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分类

在第一阶段里的商品群分类采用对世界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Specification Index: TSTicw)。对世界贸易特化指数是指中国钢铁产业里的某种商品对世界的净出口值于该商品进口值和出口值合计的比值。若该比值为正值,表明是净出口国,若该比值越接近1,说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本研究里利用村(1996)分类区间,进行商品分类。村(1996)利用国际分工的分类为出口竞争力型的垂直分工;顺差基调水平分工;均衡、赤字基调水平分工;进口特化型垂直分工。从表3里我们可以看到,对世界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等于0.34的商品分类为绝对竞争力优势商品群。当它的值大于等于0.03小于0.34的商品分类为竞争力优势商品群。竞争力指数大于-0.03小于0.03的商品为均衡商品群。还有指数大于-0.34小于等于-0.03的商品为竞争力劣势商品群,竞争力指数大于-0.34的商品为绝对竞争力劣势商品群。

(二)第2阶段: 利用中国钢铁商品对世界出口增长率再分类

第二阶段是将第一阶段里分类出来的第五商品群里的个别商品进行再一次的调整。如果第五商品群的某种商品对世界出口的增加率是中国钢铁产业全体的出口增加率的2倍以上,可以判定这个商品向后的增长可能性很大。所以将这些商品提升到第四商品群中。(2000年的出口增加率以1995年作为基准,2005年和2008年以2000年作为基准)

(三)第3阶段: 中国对韩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商品再分类

第三阶段里主要考虑贸易交易国之间商品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利用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再次调整。由于个个商品对韩国和对世界的竞争力不相同,因此在第一和第三阶段里对相对国和世界的竞争力指数进行同时考虑。这样同时的考虑对竞争力分析能够具有可靠的客观性。

(四)第4阶段: 中国对世界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商品再分类

在第四阶段里利用中国钢铁产业对世界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ic)。这个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于在1965年提出,它是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它旨在定量地描述一个国家内各个产业(产品组)相对出口的表现。通过RCA指数可以判定一国的哪些产业更具出口竞争力,从而揭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所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如果特定商品的RCA的值大于1的话那个商品在世界市场里可以判断为比较优势,比1小的话可以判断为比较劣势。

Xic 是i 商品中国的出口, Xiw是i商品全世界的出口

Xc是中国总出口, Xw是全世界总出口

第三阶段里的第二、三、四、五商品群中的商品,它们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是钢铁产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平均值的2倍以上,这些商品群的商品向上提升一个商品群。

(五)第5阶段: 中国钢对韩国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市场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商品

同样,为了研究的结果的确实可靠,再次我们也考虑到交易国家之间的商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重要性。

Xick是i商品中国对韩国出口, Xicw是i商品中国对世界的出口

Xck是中国对韩国总出口, Xcw是中国对世界总出口

第四阶段里的第二、三、四、五商品群中的商品,它们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是钢铁产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平均值的2倍以上,这些商品群的商品向上提升一个商品群。

五、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钢铁产业的对韩国的竞争趋势

利用上面提到的分析方法,以2000年、2005年、20008年为基准,首先看一下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竞争力的分析结果。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中国对韩国进出口商品有158个,2000年对韩国总出口为8亿5640万美元,2005年增加到42亿1320万美元,到2008持续增加到162亿8760万美元。从2000年到2008年为止8年时间里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1%。

中国对韩国总进口在2000年的19亿2780万美元和2005年的51亿1010万美元,2008年增加到51亿3850万美元。从2000年到2005年平均增长为9.3%,但是从2005年到2008年增长缓慢(年平均增加率只有0.1%)。由此可知,相对于出口总额的增长进口持缓慢态势。

由于以上的进出口结果,我们可以轻易的推断出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的贸易收支的趋势如何。2000年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贸易收支为10亿7140万美元赤字,但是从2005年赤字开始减少到8亿9700万美元,进入2008年中国对韩国赤字开始向111亿4920万美元的顺差转变。所以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由对韩国的劣势转变成优势。

接下来我们从钢铁产业品目群别的角度观察中韩钢铁产业的竞争力,首先,中国钢铁竞争力中具有绝对优势的第一商品群对韩国进出口一共52个商品,对韩国出口6亿793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73.9%。2005年对韩国钢铁产业进出口商品数增加到63个,同时出口额也增加到21亿1660万美元,但是占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比重却减少到50.2%。2008年没有受到世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进出口总数增加到84个,对韩国钢铁产业出口额也达到了156亿5990万美元,几乎占据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全部份额为96.1%。而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进口在2000年仅有732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进口的3.8%,但是2005年略有增加为5亿632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进口的11%,2008年对韩国进口27亿97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进口的52.7%。

综上所述,第一,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竞争力中具有绝对优势第一商品群里的商品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进出口额也不断增加,由于第一商品群的竞争力具有绝对优势,占据对韩国钢铁产业进出口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的贸易收支来看,从2000年的6亿610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5亿5340万美元和2008年129亿5020万美元对始终保持着贸易顺差的态势。由此可知,中国相对韩国的钢铁产业具有竞争力绝对优势商品群不仅出口所占的比重是最多的,进口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多的。

第二,中国相对韩国钢铁产业具有优势竞争力的第二商品群2000年进出口商品数仅有6个,对韩国的出口也仅有18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0.2%。2005年商品数虽然增加到了16个,但是出口额不过2亿341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的5.8%。虽然2008年商品数开始减少到了14个,而出口额却增加到了4亿330万美元,但是在对韩国总出口的比重却减少到2005年的一半2.5%。相对韩国钢铁产业的出口额,进口额比较低。同时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也很低的。但是贸易收支均为顺差小幅度增加趋势。

第三,具有均衡竞争力的第三商品群在2000年到2008年的商品数已经微乎其微。对韩国的出口也不过3000万美元,占据的比重最大不超过2005年1.4%。而进口相对出口的情况要好一点,所以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的贸易收支处于逐渐减少的逆差态势。

第四,具有劣势竞争力的第四商品群的商品数从2000年的52个,减少到2005年的43个和2008年32个。相反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的出口2000年的233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2.7%。2005年增加到17亿9760万美元,同时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比重也增加到42.7%。但是2008年出口减少到1亿7520万美元,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比重的1.1%。但是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的进口额一直持续增长态势,而对韩国钢铁产业总进口的比重却是从2000年的28.2%增加到2005年的67.6%后,回落至20008年的30.6%。贸易收支维持在赤字,趋于增长再回落的趋势。这个现象表明具有竞争力优势的第四商品群里的商品大量趋向于其他商品群。

第五,具有绝对劣势竞争力的第五商品群,本群的商品数由2000年的45个减少到2005年的32个和2008年的26个趋于减少趋势。从出口和占对韩国钢铁产业总出口的比重来看,只有2000年1亿4190万美元(16.6%)最大,而2005年和2008年的出口额和比重都非常小。同样进口由2000年的12亿5210万美元(65.5%)减少到2005年6亿1370万美元(12%)和2008年的7亿1210万美元(13.9%)。贸易收支也处于赤字并趋于减少的态势。

从以上叙述内容可以得知,在2000年和2005年里,中国对韩国的钢铁产业进口主要以绝对劣势竞争力和劣势竞争力为主,而出口仅仅以优势竞争力商品为主。从进出口额上看,由于进口的大于出口的规模,所以中韩钢铁产业贸易收支有很大的赤字,由于这个原因中国钢铁产业相对于韩国处于竞争力劣势。但是在2008年里这样的现象不再出现,大量具有绝对劣势和劣势的竞争力商品群(第四,第五商品群)里的商品向具有绝对优势的第一商品群移动,经济规模也向出口大于进口的态势转变,贸易收支转为顺差。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贸易由竞争力劣势转变成里竞争力优势。下面我们就从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商品数现状来分析一下。

(二)中韩钢铁商品群区分的竞争力

从表7的整体来看,2008年的中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比2000年的优势竞争力的商品数(a+b)增加到了98个商品。劣势竞争力的品目数减少到58个商品.。由此可以推断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处于相对比较优势的状态。在竞争力优势(a+b)的商品里竞争力最强商品的商品数分别是:11个一次材料、18个棒形钢类、17个钢管类、30个钢铁制品。板材类的情况确实相反,虽然板材类有15个优势竞争力产品, 但是相对于自身优势产品它还具有30个竞争里劣势产品,因此板材类对对韩国处于竞争力弱势。

表8是中国对韩国钢铁产业贸易收支赤字或是顺差为1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在表8里,竞争力优势(包括绝对优势)的商品中贸易收支顺差为1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一共有19个。其中有一次材料2个,半制品1个,板材类6个,棒形钢类5个,钢管类2个,钢铁制品3个,还有贸易收支5亿美元以上的品目有5个,其中67300商品的贸易收支最大为56亿美元,在竞争力优势商品中这些商品的竞争力特别强。

第二,竞争力均衡商品2个为钢铁制品。

第三,竞争力劣势(包括绝对竞争力劣势)的商品中贸易收支为赤字3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一共13个, 一次制品1个,板材料9个、钢管类2个,钢铁制品1个。还有,贸易收支赤字6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一共10个,其中 28221、67413、67443、67511、67411的贸易收支在赤字1亿美元以上的商品,对韩国的竞争力比较弱。

同上所述中国钢铁的板材类在2000年的比较劣势转变成2008年的比较优势,大部分商品对韩国处于竞争力优势。

(三)2000年至2008年商品竞争力变化趋势

表9是2000年到2008年间商品别竞争力变化趋势图。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优劣势的变化结果看一看到,2008年现在处于优势竞争力的商品比劣势竞争力的商品多。其中有绝对劣势,劣势向绝对优势,优势转变的商品很多。主要以板材类,棒形钢类,钢管类,钢铁制品较多。反面竞争力劣势商品有绝对优势,优势向绝对劣势,劣势转变的几乎很少,大部分是以板材类为主的从绝对劣势,劣势转向和保留在绝对劣势,劣势的商品。2008年现在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的板材类、棒形钢类、钢管类、钢铁制品等的竞争力提高带动整体的竞争力提高。

六、分析结论

本研究利用各种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在2008年现在中国钢铁产业的对韩国的竞争力。分析结果,中国钢铁产业整体在2000年相对于韩国处于竞争力劣势,其中除一次制品、半制品等的一部分商品以外,大部分商品处于竞争力比较劣势。以2005年作为中韩钢铁竞争力的转折点,在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的板材类、棒形钢类、钢管类,钢铁制品里的很多商品竞争力由比较劣势转变成比较优势,致使中国钢铁产业对韩国的竞争力增强。

根据这样的分析结果,中国钢铁产业要赶超日本,保持对韩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可以考虑采用一下的几种战略:第一,通过M&A等的结构调整提高生产体制的效率。第二,通过工程技术革新,创造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形成差别化。第三,通过M&A等的结构调整,促进国内钢铁流通产业的大型化和售后服务的高度化。第四,可以利用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间中韩日钢铁产业间的合作,从而来确保三国的钢铁产业在世界贸易里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金博洙,外8人, 2005, “韩中日FTA: 制造业部门的对应战略-民间品目作为分析中心”, 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 协同研究丛书 05-04-02[M], 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韩国,首尔,266-313

[2]Kim, Sae Young, 2000, “韩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方案[C]”,贸易学会志,第25卷, 第3号,韩国贸易学会,韩国, 首尔, 379-402

[3]Kim, Gene Uhc and Suh, Young Suhk, 2006,“关于韩国・中国・日本的,钢铁产业竞争力变化研究[C]”,国际通商研究, 第11卷,第1号,韩国国际通商学会,韩国,首尔,1-24

[4]Nam, Si Kyung,2004,“通过引力模式分析韩中日钢铁产业的贸易自由化效果[J]”,POSRI,经营研究,第4卷,第2号, POSCO经营研究所,韩国,首尔,29-53

[5]Sohn, Soo Suk and You, Seung Lok, 2005, “关于韩日FTA对韩国的钢铁产业巨大影响研究[C]”,经济研究,第23卷,第2号, 韩国经济通商学会,韩国,釜山,71-94

[6]Shin, Hyun Gon, 2004,“韩中日钢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和启示点[J]”,POSRI,经营研究,第4卷, 第1号, POSCO经营研究所,韩国,首尔,5-28

[7]Im, Hye Joon, 2007, “韩国钢铁产业的对日本及对中国竞争力分析[C]”,贸易学会志,第32卷, 第1号,韩国贸易学会, 韩国,首尔,263-282

[8]吴东胤, 2001, “中国钢铁产业发达现况和对韩国的启示点”, KIEP 世界经济, 第34卷,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韩国,首尔, 72-81

[9]韩基早金玲瑾(2008),“中国钢铁产业的对韩国及对日本竞争力分析[C]”, Journal of the Korean Data Analysis Society, Vol.10,No.1(B), Busan,Korea,February,pp.379-397。

[10]金相勋,2006,「中韩钢铁贸易的比较优势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硕士论文

[11]李汉敏,2004,“试析中日韩建立FTA对中国钢铁业的影响[J]”,冶金经济与管理,第5期,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东北大学),13-16

[12]村和久, 1996, “日本的对世界贸易高度成长结束后的日本贸易构造的变[C]”, 济论集, 第33卷, 第1号, 龙谷大学济学会, 日本、京都、96-135

[13]庞德良 容均,2007,“东北亚“钢铁三强”一体化分析[J]”,东北亚论坛,第2期,吉林大学,8-14

[14]谢向前 张先平,2003,“国际钢铁贸易新发展的统计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16-18

[15]赵昌旭 徐长生 刘泽斌,2005,“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贸易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第8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5-20

[16]IISI Steel Statistics, 省略

钢铁化学成分分析范文4

1关于钢铁分析的检测与自动化在新时代的发展态势

在钢铁企业操作的自动化、管理的现代化、生产的高速化与装备的大型化发展背景下,关于钢铁分析的检测技术正处在不断发展与更新的过程中,其中(LIMS)管理实验室系统就是把计算机的技术与管理的现代化相结合,更好的对实验室进行管理,管理实验室自动化系统是利用互联网与计算机在数据传输、采集、储存与处理等过程的强大功能,达到一些样品、报表管理、资源与事物等相关实验室自动化的管理。此外,LIMS应用于实验室钢铁企业的分析检测中,在综合管理实验室与监控体系优化产品质量,使得分析检测的数据严格控制与管理得到保障,更好的为钢铁企业提供准确、有效的质量保证的基础信息。

2关于实物样品流过程的自动化

通常失去流程指的是对象分析检测过程也是试样流转的过程,一般具有以下几个过程,首先就是原材料采集进场样品、传送与制样,例如金粉试样与矿石等流转。其次是中间采集样品,以及对样品的传送与制样,例如:钢坯料、矿石与铁水等整体试样的流转。最后是成品采集样品,也就是传送、制样的过程。同时,开始样品采集时,要通过机械加工将样品制成适应分析检测方式的样品,最后把已经制成的样品送到相关仪器进行检测。且整个过程呈现的是实物形态,从采集样品开始,加工制成以后要符合特定的分析检测方法,并且送到相关检测仪器进行分析检测的时间段,必须始终保持事物的原始形态。此外实物进行流转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代表性,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分析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不仅如此,流转过程还要满足时速性,确保数据分析检测满足相关的要求。例如:传统肩挑步运与人工取样实物的过程周期性较长、随意性较大,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与工艺要求,这就需要现在的钢铁企业尽可能使用自动化、高科技的分析检测技术,这样才可以提高钢铁企业数据分析与检测的快速性。

3钢铁企业分析与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3.1企业分析与检测模式的自动化

作为流程工业的钢铁生产企业,其效益较高、规模较大以及覆盖面比较广。其中产品的质量控制对于系统主控至关重要,企业分析检测的过程要尽可能与企业自身特点相符合。因此,当下钢铁企业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在特定分析检测的模式下提升钢铁企业自动化的水平。就目前而言,我国钢铁企业普遍使用三种分析与检测模式在主体的生产过程中,其中包含在线分析、离线的分析与临线分析三种模式,且三种分析与检测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具体表现如下:3.1.1在线分析通常在线分析是分析检测的仪器部分原件,或是整机位都放置在生产的流程线之上,也就是被测对象的间接或者是直接接触单点连续分析的模式,这种仪器也是过程的分析检测仪器。此外,使用在线检测分析能够更好的控制系统的动态,这样也可以实现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分析。但是钢铁分析检测的过程中一些被检测的对象比较复杂,加之整个采样过程难度较大,以及高灵敏度与可靠性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钢铁主体的生产过程对于在线分析模式方面没有普遍应用,只是在部分场合会使用,例如:使用质谱仪来分析炼钢炉的烟气成分,在测定碳氧成分的含量与钢水温度时使用TC的氧枪探头。3.1.2离线分析关于钢铁的离线分析就是不需要分析检测仪器与现场靠近,一般都是一台分析检测仪器就可以承担不少工序分析检测的工作,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精密仪器运行的效率,进而确保仪器检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3.1.3临线分析关于钢铁的临线分析主要是检测分析仪器精密联系生产现场中的单点进行专项的分析,仪器必须具备良好的抗温度、干扰、防尘与抗震等变化的性能,使用这种模式,要尽可能使用装备齐全的计算机与互联网以及制样设备,更好的通过报数系统与采集数据系统来提升企业检测分析自动化的程度。

3.2仪器的自动化和分析检测

该过程主要就是使用有效的检测分析方式来检测样品并获取准确有效的数据,但是传统的分析检测,都是把手工化学的分析,也就是湿法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传统分析方式人为的误差较大、过程较长、功能较为单一、强度比较高与稳定性比较差,在传统方式基础上改进装置满足自动化要求的难度较大,即便过去也存在自动化的分析程度得以提高的相关装置,例如:多元素的快速联测分许仪器,但是改进过的仪器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无法从根本上提高钢铁检测分析过程的自动化。此外,关于钢铁的分析检测过程应用仪器化分析的方式,能够将试样制备的复杂过程简化,将一些不必要的复杂流程彻底清除,可以使钢铁分析检测可以更好地进行。就目前而言,钢样化学的成分分析首选仪器通常是光电直读的光谱仪,其中分析生铁与其它的矿类样中化学成分时,首选仪器则是X荧光的光谱分析检测仪器,这方面其应用比较成功。首先这种仪器的特点是准确性高、易于选择与灵敏度比较高,就检测分析过程的自动化看来,这种仪器将最新的计算机、光、电、机等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加上较为紧密的几何光学、物理的系统,以及具有精密机械、电子化传感的测量、数据的处理、人机的界面与计算机的控制体系,这种自动化技术功能比较齐全。其还具备多元素、多通道一起检测分析与快速性的特点,加之计算机先进技术,这样更容易达到分析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4自动化的信息流流程

钢铁分析检测的目的就是把钢铁成品的生产流程出现的一些质量信息进行传递,方便质量控制与生产指导。其中信息流的过程一般是数据在分析检测仪器、生产现场进行传输的整个过程。特别是生产钢铁的现场,以及钢铁冶炼的成分信息方面的需求时效性较强,例如炼钢之前,中间钢水成分的冶炼在送出试样、检测分析周期必须要严格控制在三分钟内,烧结机炉与炼高铁炉前掌握的产品成分也必须满足周期的要求。如果原本炼钢炉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转炉,具体转炉炼钢平台如图1所示。而传统报数是传送人工的报告单或是电话通报方式来进行。电话通报比较容易产生产错,人工报送则无法满足及时性的要求。这就需要钢铁粉检测过程尽可能使用自动化的高新技术,避免传统方式存在的一些不足与缺陷。

4.1钢铁分析仪器自动采集的检测数据

近些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大型精密监测仪,普遍具备RS232的计算机串行接口以及传输数据功能,一些还具备直接联网的功能。计算机精密仪器数据通信软件的接口正向透明化发展,相关仪器生产商可以给用户提供相应数据格式与数据输出的通信协议,一些用户在编制DEPHI、VB等程序语言就可以完成数据自动的采集。

4.2钢铁检测分析数据远程的报数装置的发展流程

钢铁化学成分分析范文5

关键词:钢铁产业;发展;广西

1 广西钢铁产业发展的现状 分析 

1.1 广西钢铁产业的发展概况

可以从广西钢铁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钢铁工业总产值,钢铁 企业 发展情况等方面来分析广西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

(2)从钢铁企业数量和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方面分析:从2000到2004年,广西的钢铁企业从69个发展到164个,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也从41.53亿元增加到211.48亿元,占全国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的比重由0.88%提升到1.35%,发展迅速。但是与河北省相比,差距仍然明显。2004年河北省的钢铁企业总数为388个,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为2422.61亿元,占全国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的比重为15.47%,远远高于广西1.35%的水平。广西省2004年的钢铁企业数接近河北的一半,但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却只有其十分之一左右。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广西的大部分钢铁企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不明显,生产效率较低。 广西重点支柱企业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柳钢),是广西省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钢铁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为中厚板、中型材、小型材以及高速线材等。至2006年底,柳钢销售收入突破二百一十五亿元人民币,率先成为广西首家销售收入超过二百亿元人民币的工业企业,并大踏步进入中国钢铁主流企业,发展迅速。 从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从纵向分析,广西钢铁产业的发展伴随着广西工业化的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从横向分析,与全国的钢铁强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周边省份如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的钢铁产业发展相比,广西在五省区中其钢铁产业发展水平低于广东、湖南略高于云南、贵州。

2 广西钢铁产业存在的主要 问题 

2.1 大部分钢铁 企业 规模偏小,能源消耗大

广西现有的钢铁企业中,除柳钢等少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大之外,其余大都是小型钢铁企业。广西现有的铁合金企业中,除八一铁合金公司、广西大锰、广西康密劳、桂林康密劳、广西新振锰品等企业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外,其余大部分也都是小型铁合金企业。而小型钢铁、铁合金企业占用了大量的电力、原材料和燃料,能源利用率低,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2 产品结构不合理,优质产品比例低 2.3 技术装备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

3 广西钢铁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要促进广西钢铁产业的未来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3.1 优化钢铁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广西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存在着一般产品过剩与技术含量大、高附加值产品短缺问题并存的矛盾。同时广西的钢材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有中厚板、螺纹钢、圆钢等,远不能满足本区 经济 建设的需要。因此,“十一五”时期,广西钢铁产业应加大力度生产技术含量大的优质产品,并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优化钢铁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的种类,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3.2 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能力

与钢铁强省相比,广西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科技 进步相对缓慢。广西的钢铁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继续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如淘汰横列式线材轧机、复二重线材轧机、横列式小型轧机等一批落后轧材设备,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如近年柳州斥巨资对重点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到2006年,柳州市用于技改方面的资金超过二百亿元人民币。其中柳钢就投入了一百亿元人民币进行技术改造,对2000年以前的设备全部进行了更新换代,在三年时间里柳钢实现了环保、产能、销售、利润的大跳跃。科技创新可以导致系统的技术进步,促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3.3 做大做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目前广西大多数钢铁企业,规模小且分散,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在钢铁的生产、市场、研发等方面未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应以本地的大型钢铁企业(如柳钢)为龙头,并利用大型钢铁企业的辐射效应,做大做强一批钢铁企业,培育出若干竞争力强的钢铁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具有产业吸引力大,规模效应显著等优势,以促进产业的升级。

3.4 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吸引人才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的高低水平,直接 影响 着产业发展,高素质的劳动者必然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企业应通过组织员工内部培训或鼓励员工参加 社会 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高薪聘请区内、外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或与高等院校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等 方法 ,为企业招募人才。如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成立了“人才小高地”,为柳钢聚集和培养人才,促进广西钢铁产业的创新和提升。

3.5 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并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如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通过工艺技术更新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对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进行最大程度地综合回收利用,每年为企业节支、增效数亿元,经济和环保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广西钢铁产业要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规定的要求为目标,加强对钢铁企业以及企业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帮助钢铁企业改造和完善现有的环保设施,缓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实现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广西钢铁产业的未来发展可以从企业、技术、资金、产品结构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引进先进工艺技术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和优化产品结构等途径,促进广西钢铁产业不仅“做大”,而且“做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 文献  [2]何称球.抚今追昔八桂工业[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修订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钢铁化学成分分析范文6

关键词: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钢铁工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钢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钢铁生产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有了极大提高。然而,当前我国钢铁生产从总量上看,供求基本平衡,但从钢铁产品结构上来看,矛盾十分突出,传统产品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因此,钢铁产品的竞争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盈利能力的角度出发,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四个方面分析了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现状,使我国钢铁类上市企业对其盈利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为我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至2010年的公司财务报表。

(二)指标选取

鉴于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佳的现状,本文选择了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

三、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根据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计算出上述四个指标,具体数值见表1。

表1:安阳钢铁盈利能力指标数据

(一)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营业净利率的平均值为3.81%,其中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7年的营业净利率比较高;其它年份都比较低,尤其是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远远低于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安阳钢铁的营业净利率还是比较低,分布比较分散,最高者与最低者相差甚远,自有资金积累能力不足。总之安阳钢铁以后应该着重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营盈利能力,加速自有资金的积累。

(二)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总资产净利率的平均值为7.17%,其中大部分年份比较高,2002年、2003年、2004年的总资产净利率比较高;少数年份比较低,尤其是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远远低于7.17%。总之安阳钢铁的大部分年份总资产净利率还是比较高的,以后应该注意不要一味的追求资产规模而忽视资产的盈利能力。

(三)资本盈利能力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为5.4%,其中大部分年份比较高,2002年、200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较高;少数年份比较低,尤其是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远远低于5.4%。总之安阳钢铁的净资产收益率还是不错的,以后多注意资本结构的调整,权衡好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断提高股东价值。

(四)收益质量分析

一般来说,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大于或者等于1时,说明企业的利润具有现金流量保障。从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平均值为23.29,其中大部分年份大于1,2009年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高;少数年份比较低,尤其是2010年为负值。总之安阳钢铁整体的盈利结构是合理的,但是不太稳定,最高和最低相差甚远。公司应该在提高盈利能力和实现现金均衡收付的同时,注意盈利结构的适当调整,保证企业盈利的稳定性。

四、盈利能力综合分析

我们借助于spss16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阳钢铁的盈利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我们将表1中的数据导入到spss16软件中,就可以得到total variance explained(总方差解释)、component matrix(主成分矩阵)和主成分得分排名表。

表2: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表3:component matrix

表4:主成分得分排名表 通过表2,我们提取的1个主成分对总方差的解释程度为79.383%,也就是说,此次分析具有79.383%的可信度。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主成分是这4个指标的综合反映,并且可以得出主成分的表达式,即y=0.989x1+0.99x2+0.99x3-0.487x4。最后我们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主成分表达式,就得到了主成分得分排名表。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出,安阳钢铁盈利能力最好的年份是2003年,其次是2002年和2004年,其它年份比较差。实际上,安阳钢铁被中联资产评估公司、中联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国资委等部门组成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估课题组评选为2002年度上市公司业绩百强第9名、2003年度上市公司业绩百强第1名。自从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供需矛盾和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的影响,钢铁行业的利润不断下跌。因此,我们分析的结果与事实基本上相符。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安阳钢铁盈利能力分析,可以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展望;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分艰巨;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成本高;钢铁产品质量偏低。上述种种因素造成了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呈下滑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我国钢铁行业应该不断开拓市场空间,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行业规范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促进钢铁行业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钢铁化学成分分析范文7

关键词:钢铁企业;聚类分析;应对措施

一、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背景

我国是资源大国,拥有大量的钢铁资源,但随着竞争的越来愈激烈,很多钢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国际钢铁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11月份,全球粗钢日均产量为385吨,环比下降3.3%,为2011年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国内钢铁行业环比连续5个月下降。由于近期市场需求疲软,钢铁价格持续下降,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89%。另外,我国重点大中城市的钢材库存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从钢铁下游行业来看,目前,用钢量最大的房地产行业依旧面临比较严峻的调控,预计到2012年第一季度,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将出现负增长,全年增速也有限;主要机械产品产量已经连续5个月环比下滑;汽车产销量增速已回落到零增长附近;主要家电产品产量连续6个月环比下滑。从整体来看,下游各主要用钢领域的发展前景均不乐观。

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FAI)的粗钢消费强度来看,2001年,我国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粗钢消费量在5500吨左右,随后单位投资对钢铁需求量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见图1)。2012年,我国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预计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粗钢消费强度将进一步下滑。我们谨慎假设固定资产投资的粗钢消费强度2012年将同比下降10%,该下降幅度小于2010年和2011年的下降幅度。

二、上市钢铁企业的聚类分析

本文选择19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钢铁企业,并且选取六个经济效益指标(流通股、总资产、主营收入、每股收益、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来进行聚类分析,具体的数据如下表。

用SPSS软件将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相关的数据分析如下表所示。

三、数据分析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对19家上市钢铁企业进行聚类分析,如果将现在的上市钢铁企业分为五类,则长城属于第一类(各项指标与其他企业相比都较弱);宝钢属于第五类(各项指标都领先,总体的竞争力属于行业领导者地位);攀钢、韶钢、本钢、太钢、华菱、首钢、沙钢、三钢、济南、邯郸、包钢、莱钢、西宁属于第二类(各项指标属于中下,企业整体竞争力不是很强,属于行业的中上游水平,基本的战略地位是追随者角色);大冶钢铁属于第三类(各项指标靠后,整体的竞争实力很弱,但不至于是行业的最差)河北、鞍钢、武钢属于第四类(各项指标非常靠前、属于行业的领先者,他们扮演的角色属于挑战者,他们随时可能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通过聚类分析如果将上述企业按照所选指标分为四类:一类是宝钢;一类是河北、鞍钢、武钢;一类是长城;一类是攀钢、韶钢、本钢、太钢、华菱、首钢、沙钢、三钢、济南、邯郸、包钢、莱钢、西宁。其中宝钢各项指标属于行业最高水平;长城属于最低水平;河北、鞍钢、武钢属于中上等水平;攀钢、韶钢、本钢、太钢、华菱等属于中下等水平。

如果按照上述指标将这些上市钢铁企业分为三类:一类是宝钢,一类是长城,还有一类是包钢、首钢、沙钢等上市钢铁企业。很明显宝钢属于行业的领先者,各项指标都领先,整体的竞争实力在行业中最强;长城钢铁则在所选的几家企业中属于最弱的;中间的包括包钢、首钢、沙钢等属于行业中的中间力量,整体竞争实力居于行业中等水平。

通过上述的聚类分析可以看出不论分为几类,宝钢各项指标属于行业领先水平,长城属于最后。通过对不同类别的钢铁企业进行分析明确各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性选择,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发展。

近几年钢铁行业年报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绩效水平欠佳,营运能力表现不佳,同时两极分化明显,如宝钢、首钢等由于地域优势、产品优势和企业属性优势成为绩优股;长城钢铁由于公司管理和技术落后及一些其他原因而处于行业的末端;武钢、攀钢钢钒、大冶特钢、本钢板材、鞍钢股等钢企,近几年大都处于大型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中或是有企业重组发生,从而公司综合绩效表现不好,但发展潜能最大。这一系列信息表明钢铁行业振兴必须以上述19家企业为主,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产品优势及技改优势,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和国有股减持等方式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治理效率。

钢铁产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确保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国务院制定了2009~2011年的钢铁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技术进步、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发展等一系列发展思路。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钢铁企业重组、优化产业布局等举措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盘点2009年中国钢铁业6大新特征.一诺钢铁物流网,2010-01-05.

[2]傅光云,黄烨.明年铁矿石谈判:突破口难寻.中国钢铁企业网,2009-12-18.

[3]卫星.宝钢列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第三[J].上海金属,2009(01).

钢铁化学成分分析范文8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 发展现状 问题分析 发展趋势及创新

【分类号】:F426.3

1 钢铁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自动化技术一般而言,是指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领域多学科的复合交差型综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复杂、作业成本较高的工业领域中,由于传统作业技术作业速度慢、作业准确性较低等缺点,已经完全被自动化技术所取代,相比而言,自动化技术具有高速化、连续化、自动化、准确性和快速性等优点。

对于钢铁这样一种流程工业而言,流程复杂、覆盖面广、规模大,就特别需要自动化技术贯穿其生产的始终,以实现整个生产循环过程的高效。样品的实物流转分析检测是保证钢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进厂的样品采集、制样,中间产品的样本采集、制样,成品的样品采集、制样主要是指成本钢材的抽样检测,确保钢材质量。

分析检测过程是对夹物试样并分析检测获得结呆数据的过程,传统的分析检测手段一般是以手工化学分析方法为主,这种分析手段稳定性较差、人为误差大,不能保证检测结果与事实相符,目前,光电直读光谱仪已成为样本化学成分分析的首选仪器,X荧光光谱分析仪则是生铁和其它矿类化学成分分析的首选仪器,仪器分析相比于手工化学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的特点,相对缩小了检测误差;另一方面,这种仪器的生产本身就具有高精度、高稳定、快速化、自动化等优势,具有相当精密的物理与几何光学系统,精密机械系统,电子传感测量系统,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及人机界面系统,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自动化分析检测装置,保证检测可靠性,加之多功能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技术,使其操作过程方便、简单、易于掌握。

信息流过程的自动化,指分析检测得到的结果数据到达生产现场需求者处或其它部门的过程,即这样的过程是信息的反馈过程,通过检测数据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传统的方式是通过电话报告或人工报告单的方式进行传送的,前者容易出差错,后者满足不了及时性要求,因此,通过远程自动报告的方式提高检测数据报出的速度和准确性成为大型钢铁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企业应用不同远程报告装置,相当于实现了信息流过程的自动化。

虽然钢铁自动化技术已经深入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但是其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和泄露的有害物质,如果排放超标,将会有碍于环境安全,造成不良甚至于严重后果,企业要在各环节设定专门的检测装置以检测排放指标,一旦造成环境污染,企业所需的整治环境污染的成本将远远大于检测装置和在生产环节对废弃有害物质处理的成本,但由于引进治理废弃物质的设备成本较高,将其引入自动化系统中的环节复杂,因此很多企业放弃废弃物质处理设备的引进,虽然自动化系统中对于废弃物排放可以进行检测,但无法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治理使其达标后排放,企业不能兼顾生产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

2 钢铁自动化的发展动向与趋势

随着钢铁企业管理现代化、操作自动化的发展,及企业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内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生产的各个环节被内控体系很好的监督与控制,实现效益与成本的双向调节,达到效益最大化、产能最大化,而保证成本最低的原则,信息管理系统(IMS)的应用就是这种趋势的很好体现,作为集现代化管理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实验室管理自动化应用技术,IMS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在数据采集、处理、存贮、传输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实现样品管理,数据管理、资源管理,事务管理、报表管理等实验室管理的自动化。

传统的钢铁企业发展方向是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大规模来创造效益,现在的发展动向是从使产品质量稳定化发展到使产品高质量化精品化,现代高质量建筑对高质量钢材的需求数量巨大,钢材形态随着不同建筑要求而不同,要求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生产策略。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效、准确的自动化发展要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时代的要求了,低碳、节能、高产出、低成本逐渐成为自动化改革与发展的未来动向,激烈的钢铁行业市场竞争,竞争者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系统的环节改良能够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一席之地,走节能高效之路是企业的必然选择。而钢铁企业面临的难题是,在原材料燃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前提下,想要降低成本绝非易事,加之对自动化系统的改革本身就是对企业的一次大手术,要承担风险的同时,又要有巨大的财务资金的支持,改革后企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改革的现状是资金链的短缺导致无法扳动改革的扳机,这种状况对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而言都是难以摆脱的困境,政府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放债券,抑或是银行贷款,拯救危局的手段多种多样,但何种手段会真正奏效,钢铁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如何,真的要我们拭目以待,翘首以盼。

3 结束语

目前,钢铁仍然是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工业的基础。而自动化技术打破了长期以来传统的电气、仪表、计算机等技术在控制设备方面对钢铁企业的分工和专业界限,真正使控制对象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提高了系统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使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可以共享,从而减少了钢铁设备的巨额投资。钢铁工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必须加快发展自动化技术,发展计算机综合的自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并带动其他自动化技术,如新装备、检测技术、设备诊断等的发展,才能立足市场,获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钢铁化学成分分析范文9

关键词:钢铁产业;发展;广西

十五期间,广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国民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广西实现工业增加值1265亿元,比2004年增长18.9%。全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75.75亿元,约为1978年的54倍。在广西工业化的进程中,广西的钢铁工业也发展迅速,钢铁工业的总产值从2000年的41.53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211.48亿元。到2005年,生铁、粗钢和钢材三大产品年产量全部突破400万吨,钢材产量首次突破500万吨,达到515.49万吨,广西已经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钢铁生产地区之一。

1 广西钢铁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广西钢铁产业的发展概况

可以从广西钢铁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钢铁工业总产值,钢铁企业发展情况等方面来分析广西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

(1)从钢铁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方面分析:广西钢铁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钢、生铁、钢材、铁合金)逐年递增,在全国产量的比重也不断增大。如表所示,从2000到2004年,钢由104.73万吨增长到319.5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比重由0.82%提升到1.17%;生铁占全国产量的比重由0.96%提升到1.35%;钢材占全国产量的比重由0.78%提升到1.27%。2000-2003年,广西钢、生铁、钢材和铁合金平均增长25.3%、26.06%、33.24%和18.3%,分别高出同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5.3、10.5、10.8和2个百分点。虽然广西钢铁业的平均增长水平高于全国,但与中国的钢铁强省如河北差距还比较大。以2004年为例,除铁合金外,河北省的钢、生铁、钢材三种产品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68%、20.98%、15.81%,远远高于广西。可以看出,广西钢铁业产品产量虽然逐年递增,但产量仍有待大大提高。

(2)从钢铁企业数量和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方面分析:从2000到2004年,广西的钢铁企业从69个发展到164个,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也从41.53亿元增加到211.48亿元,占全国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的比重由0.88%提升到1.35%,发展迅速。但是与河北省相比,差距仍然明显。2004年河北省的钢铁企业总数为388个,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为2422.61亿元,占全国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的比重为15.47%,远远高于广西1.35%的水平。广西省2004年的钢铁企业数接近河北的一半,但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却只有其十分之一左右。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广西的大部分钢铁企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不明显,生产效率较低。

1.2 广西钢铁支柱企业——柳钢发展情况

广西重点支柱企业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柳钢),是广西省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钢铁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为中厚板、中型材、小型材以及高速线材等。至2006年底,柳钢销售收入突破二百一十五亿元人民币,率先成为广西首家销售收入超过二百亿元人民币的工业企业,并大踏步进入中国钢铁主流企业,发展迅速。

从2000年到2004年,柳钢的主要钢铁产品产量增长迅速,如粗钢产量从104.34万吨增加到310.02万吨,生铁产量从110.96万吨增加到306.82万吨,钢材产量从101.42万吨增至303.65万吨。2003年其主要产品钢、生铁、钢材产量在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排位分别为59、47和58位。但与全国大型钢铁企业如河北唐钢相比,仍存在差距。2004年唐钢的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均为柳钢的2倍多。

从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从纵向分析,广西钢铁产业的发展伴随着广西工业化的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从横向分析,与全国的钢铁强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周边省份如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的钢铁产业发展相比,广西在五省区中其钢铁产业发展水平低于广东、湖南略高于云南、贵州。

2 广西钢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大部分钢铁企业规模偏小,能源消耗大

广西现有的钢铁企业中,除柳钢等少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大之外,其余大都是小型钢铁企业。广西现有的铁合金企业中,除八一铁合金公司、广西大锰、广西康密劳、桂林康密劳、广西新振锰品等企业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外,其余大部分也都是小型铁合金企业。而小型钢铁、铁合金企业占用了大量的电力、原材料和燃料,能源利用率低,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2 产品结构不合理,优质产品比例低

在广西目前的钢铁产品结构中,普通钢的比重大,优质钢的比重很低。如2003年,广西钢产量中,普通钢占97.16%,优质钢产量仅占2.84%。以柳钢为例,2005年,与同期国内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水平相比,柳钢普通质量非合金钢材占非合金钢材比重95.8%,高34.6个百分点;普通质量低合金钢材占低合金钢材99.8%,高25.6个百分点;优质非合金钢材占非合金钢材比重和优质低合金钢材占低合金钢材比重则分别低23个百分点和14.2个百分点。

2.3 技术装备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十五”时期,广西钢铁工业加大了技术改造、新建和扩建主要生产设备的力度,但是同先进地区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相比仍然有差距。至2006年,广西现有的8座炼钢转炉全部属于国家限制发展的120吨以下转炉,此外还有复二重线材轧机、横列式线材轧机等国家要求淘汰的钢材轧机在生产。235台铁合金电炉中,有141台属于国家明令于2005年淘汰的,其生产能力为54万吨,占广西现有电炉铁合金生产能力的28.5%,落后的生产设备造成了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水平。

3 广西钢铁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要促进广西钢铁产业的未来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3.1 优化钢铁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广西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存在着一般产品过剩与技术含量大、高附加值产品短缺问题并存的矛盾。同时广西的钢材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有中厚板、螺纹钢、圆钢等,远不能满足本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十一五”时期,广西钢铁产业应加大力度生产技术含量大的优质产品,并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优化钢铁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的种类,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3.2 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能力

与钢铁强省相比,广西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科技进步相对缓慢。广西的钢铁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继续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如淘汰横列式线材轧机、复二重线材轧机、横列式小型轧机等一批落后轧材设备,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如近年柳州斥巨资对重点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到2006年,柳州市用于技改方面的资金超过二百亿元人民币。其中柳钢就投入了一百亿元人民币进行技术改造,对2000年以前的设备全部进行了更新换代,在三年时间里柳钢实现了环保、产能、销售、利润的大跳跃。科技创新可以导致系统的技术进步,促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3.3 做大做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目前广西大多数钢铁企业,规模小且分散,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在钢铁的生产、市场、研发等方面未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应以本地的大型钢铁企业(如柳钢)为龙头,并利用大型钢铁企业的辐射效应,做大做强一批钢铁企业,培育出若干竞争力强的钢铁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具有产业吸引力大,规模效应显著等优势,以促进产业的升级。

3.4 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吸引人才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的高低水平,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高素质的劳动者必然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企业应通过组织员工内部培训或鼓励员工参加社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高薪聘请区内、外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或与高等院校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等方法,为企业招募人才。如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成立了“人才小高地”,为柳钢聚集和培养人才,促进广西钢铁产业的创新和提升。

3.5 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并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如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通过工艺技术更新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对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进行最大程度地综合回收利用,每年为企业节支、增效数亿元,经济和环保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广西钢铁产业要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规定的要求为目标,加强对钢铁企业以及企业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帮助钢铁企业改造和完善现有的环保设施,缓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实现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广西钢铁产业的未来发展可以从企业、技术、资金、产品结构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引进先进工艺技术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和优化产品结构等途径,促进广西钢铁产业不仅“做大”,而且“做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管跃庆.广西工业结构调整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何称球.抚今追昔八桂工业[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修订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杨公朴.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