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集锦9篇

时间:2023-06-21 09:05:30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1

白鹤滩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五增长、五突破”。

1.1粮食产业快速发展,产量显著增长,产值首次突破8905万元2013年,全镇粮食总播种面积6570.13hm2,产量36520t、人均有粮467.0kg、产值890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4.67hm2、2997t、33.7kg、1075万元,其中产值增幅达18.0%。在工作中主要做到了“六个狠抓”:一是狠抓“两杂”良种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狠抓粮食播种面积及农技措施的落实;三是狠抓农业科技样板建设,辐射带动全镇发展;四是狠抓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不断探索增收路子;五是狠抓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技培训,提高广大群众种植水平;六是狠抓抗旱救灾工作,实现“大春损失秋冬补”。

1.2畜牧产业稳步发展,产肉明显增长,产值突破1.98亿元2013年,全年实现肉蛋总产11656t,产值1.98亿元,总产比上年增加1822t,产值比上年增加3600万元,增幅达18.0%。在工作中,做到了“六个认真”:一是认真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畜禽安全;二是认真抓好生猪养殖镇级小区建设,以点带面,促进生猪产业规模发展;三是认真抓好畜种改良,提高畜禽商品率;四是认真抓好生猪养殖贴息贷款发放工作,大力支持农户发展;五是认真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畜牧业生产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及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职工分片包干到各村指导畜牧业生产;六是对工作进行认真考核,对完成任务的村和目标责任人进行奖励,对成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先推荐晋升高一级职称,对完不成任务的村和目标责任人进行惩罚。

1.3反季蔬菜产业成效明显,产值增长较快,产值突破1.334亿元全镇2013年完成反季蔬菜种植3820.00hm2,实现产值1.334亿元,比去年增长15.0%。其中,冬早蔬菜3046.00hm2,夏秋冷凉蔬菜774.00hm2。在抓反季蔬菜产业中,主要突出4项重点:一是以实行种植“七统一”(即统一使用良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种植行向、统一播种即节令、统一配合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为重点,进一步种植规范程度;二是以科技措施推广为重点,促进秋冬农业提质增效;三是以指导建立蔬菜协会、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营销队伍为重点,确保农产品销售畅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努力实现增产增收;四是坚持以市场导向为重点,合理规划布局,积极发展以蔬菜和冬早马铃薯为主的种植开发,建立夏、秋、冬蔬菜样板示范区,引导农户选择生育期短、效益好的蔬菜品种进行种植,实现短期内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1.4蚕桑产业快速发展,蚕茧产量、产值大幅增长,产值突破3296万元2013年,全镇养蚕农户5968户,比上年增加955户;产量914t,比上年增加127t,增14.0%;产值3296万元,比上年增加687万元,增21.0%;蚕农户均收入5523元,比上年增加318元,增长6.0%。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镇村干部的团结协作,得益于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在工作中,做到了“六个狠抓”:一是狠抓专用蚕房建设,实施蚕房补助政策。蚕农新建一间标准蚕房,政府补助2000元,有效提高了蚕农的积极性;二是狠抓种养技术,镇政府和蚕茧站长期派专人分片包干到村组,对桑树田间管理和养蚕环节进行指导和督促;三是狠抓小蚕饲养质量关,病蚕、弱蚕和体重指标不够的小蚕,严禁发放给大蚕饲养户;四是狠抓蚕房消毒工作,蚕茧站派专人在每季养蚕10d前,对所有养蚕农户的蚕房进行统一消毒,明显提高了消毒质量;五是狠抓小蚕饲养户的管理,严禁克扣小蚕数量,对克扣行为进行严惩;六是狠抓蚕茧收购,在蚕茧收购期间,镇政府派专人监督,确保公平、公正收购蚕茧。

1.5烤烟产业调优种植面积,烟农收入大幅增长,产值突破1143万元2013年,烤烟种植面积240.00hm2,比上年减少6.67hm2;产量100万kg,比上年减少3万kg,减2.9%;产值1143万元,比上年增加37万元,增3.0%;烟农户均收入2.8万元,比上年增加0.5万元,增18.0%。在烤烟生产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副科级以上领导分别挂钩到各烤烟种植村,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补贴和收购,统一奖惩制度,有效地确保了烤烟产业的发展壮大。

2发展思路

白鹤滩镇近年来,通过全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镇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根据白鹤滩镇实际,要以稳定粮食产量为基础,以大力发展烟、桑、畜以及劳务输出为重点,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走产业富镇、产业强镇之路。

2.1大力推广各项适用农业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作物单产,增加粮食收入

今后,在稳定全镇粮食总播种面积的情况下:一是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使适宜区玉米良种覆盖率达96.0%以上、水稻良种实现100.0%覆盖,小麦、马铃薯、蔬菜等良种的普及率达85.0%以上,基本实现“向良种要产量,向良种要效益的目标。”每年推广杂交水稻613.33hm2以上、杂交玉米1928.00hm2以上、脱毒马铃薯720.07hm2以上;二是要加大实用技术措施的推广力度,每年推广地膜玉米1133.33hm2、地膜马铃薯66.67hm2、马铃薯垄作720.07hm2、粮食作物规格化间套4540.33hm2、水稻旱育稀植616.00hm2以及配方施肥3066.67hm2;三是全面实施沃土计划工程,年均种植绿肥533.33hm2;四是加大农技培训力度,年均开展农技培训991场次,年受训23030人,使宣传培训面达100.0%,基本实现户均有一人掌握一项实用技术目标;五是全面推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系统防治技术;六是每年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600户。通过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的大面推广,进一步提高农作物单产,增加粮食收入。

2.2进一步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土地产出率

要因地、因时制宜,重点开发冬早马铃薯。计划2014年发展冬早马铃薯2133.33hm2,并以每年递增66.67hm2速度,建立冬早马铃薯基地。通过基地的发展,辐射带动全镇冬季农业快速发展。计划到2014年,全镇冬季农业开发收入实现1.6亿元。

2.3培育2个产业精品基地,发展壮大“一村一品”,显著增加产业收入

一是培育蚕桑精品基地。从2014年起,用2a的时间,把莲塘村、黎明村、旧营村发展成为精品蚕桑基地村。平均每个基地村实现年养蚕4000张以上,通过推广先进实用的种、养技术,生产优质蚕茧,通过基地示范带动,力争实现每张单产50.00kg以上,全镇实现年总产量鲜茧1194t,产值4298万元,比2013年增加1002万元,蚕农户均收入实现6780元的目标。二是培育精品烤烟基地。从2014年起,用2a的时间,把杨家湾村发展成为精品烤烟基地村。基地村年种植面积实现66.67hm2,通过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生产优质烟叶,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实现年产值350万元。预计到2014年,全镇烤烟种植面积达266.67hm2,种烟农户480户,产量112万kg,产值突破1400万元,烟农户均收入实现2.9万元目标。

2.4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增加畜牧产值

一是在稳定生猪饲养量的同时,加大畜种改良力度,积极开展生猪人工授精和黄牛冻精改良,重点发展肉牛养殖;二是大力实施农田地种草养畜,积极开发饲料资源;三是全面实施动物保护工程,狠抓动物防疫密度,确保畜禽健康发展。计划到2014年,畜禽饲养户达17240户,全镇实现肉蛋总产11295t,畜牧业总产值争取突破2.32亿元目标,畜禽饲养户户均收达13457元。

3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把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发展农业、开发农业的基本立足点抓紧实施科教兴镇、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一是加大农技培训力度,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烟叶站和蚕茧站为源泉,组织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镇村农业科技能手,以更好地指导和管理全镇农业生产;二是以建设高规格、高标准的科技示范小区、示范样板、示范村为起点,辐射带动全镇发展。

3.2围绕当地主导产业、资源优势、市场需求等区域特点,合理规划,实现“一村一品”目标即在莲塘等沿江9个村以发展蚕桑和冬季农业为主,在官村等二半山的村重点发展烤烟产业,在巧家营村等二半山的村以发展烤烟产业和生猪养殖为主,核桃村等高寒山区的村以发展畜牧业为主、重点发展牛羊养殖为主。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2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228-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工业化使我国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在享受工业成果的同时,也为农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焦点问题。

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1 生态环境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农业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药化肥等化学原料的使用量不嗫焖僭黾印E┟裰挥玫兀不养地,为了增加产量大幅度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地贫瘠、生态脆弱。随着农业污染的加剧,每年因呼吸道疾病而入院的人们总数在大幅度上升[1]。由于大量的焚烧秸秆,雾霾加剧,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化肥农药的大量的被施入农田,使我国原本就紧缺的淡水资源受到大量污染,饮用水质量不断下降。而作为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水资源,却分布严重不均,尤其是在南北分布上。近年来我国农业灾害不断,表现大多为南涝北旱等问题。农业的发展已经在极大程度上遭到了限制。因此,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发展现状的重要方式。

1.2 农业资源不足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我国人口数量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仍然占世界总人口总数的19%,但是我国水资源却只有世界的6%。因此,我国缺水严重。农业缺水更为严重。我国每年有三百亿平方米的农田缺水。

1.3 整体资源的利用率低

在我国每年使用农药的总量达到三十万吨,化肥的使用总量达到四千六百万吨,是西方国家的几倍,但是整体的利用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左右。水资源的利用也较西方发达国家的用量多出很多,但是在粮食产量上,却远不如西方国家[2]。

1.4 农产品质量下降

近年来,随着农药化肥的使用,我国农产品产量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农产品的质量却严重下降。农产品中大量的营养成分被农药化肥破坏。而且由于农民对农药的使用没有限度,导致施用量过大,因此剩余的大量的农药,残留的农药被农作物吸收,使农产品中残留着农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用设备的引用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农民的土地种植面积小,所以很多农业种植依旧保持着原本简单的种植技术。因此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现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靠传统农业的作业与现代的科技手段相结合。主要是以节约资源和废物利用为主,各地因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农业循环经济。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在桑养蚕,在养蚕的低峰季节,又以桑叶养猪,不仅把桑叶资源进行有利的利用,而且使得猪肉的肉质鲜美,很受人们欢迎。然后,在养猪场建立沼气池,养猪场所排出的粪便通过管道被排放到沼气池中,通过粪便的发酵,则会产生沼气,沼气则可以给人们用于日常生活中照明和煮饭,既节能又环保[3]。这种经营模式是我国循环经济模式。而对于上海等土地资源短缺的地区,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他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剩余空地种树,由此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对于农作的灌溉,积极采取节水的灌溉设施。对于农业生产出现的废弃物,经过加工后,作为肥料施回田地。畜禽的粪便,也成为田地的有机肥料。全市已建成有机肥厂。高达二十八家,专门进行粪便的处理和有机肥的加工。山东等地区,主要以玉米收获后的秸秆的废物利用为主,并发明出秸秆还田或加工饲料等秸秆废物利用技术。在浙江省,已经成功地创建出“无水层栽培水稻技术”不仅大大减少了水稻灌溉的用水量,同时还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部分地区,还发展了观光生态农业,这种经营模式,一般发生在繁华的都市周围,不仅交通便利,而且极受人们欢迎,通过提供农产品加工,为营利手段,以生态价值观为项目特色,同时培育蔬菜瓜果、花卉,以及进行畜禽等养殖。形成农业观光景点,也就是所谓的农家乐。

3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

3.1 劳动力素质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人口总数较高,但是,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由于农村人口的数量的过快增长。使得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农业经济的发展缓慢,阻碍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剩余的劳动力总量高达八百万人,由于自身素养不足,很难依靠科技进行现代化农业的耕种。而如今高校和相关机构所培养出来的人才。

3.2 工业和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占用了农业的土地资源,并且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毒害物。使得,农业用地和水资源形成严重的污染,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大量占用农业用地,并且,每天形成大量的生活垃圾,使得农业用地形成严重的污染,破坏了农业的生态资源。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开展。

3.3 土地产权的制约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土地的使用期限被规范,土地的使用权限不明确,使得农用的土地流动性大,农民对农用地缺乏意识。对土地的管理意识薄弱,只用地不养地,影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策略

4.1 建立农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首先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r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对自身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节约资源与农业发展进行有有效结合。是农业的发展不影响环境的保护,积极减少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实现生产经营中的废弃物再利用的专业化。加强相关物质之间的相关利用。

4.2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政府应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强重视,并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利用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农民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使得人们能够积极进行对新能源的开发,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以及废物循环利用的事业的支持力度。设立相应技术的研究项目,加强对各地的农业状况的了解,针对地区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研究与试验。并对有效的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进行推广,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此外,还要健全发露制度,规范人们的农业生产行为,明确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基本制度,禁止农民进行过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4.3 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机制

首先,要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对于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中,表现优异的村镇、相关部门以及个人,进行绩效评价,并进行奖励措施。因此鼓励人们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研究,建立技术团队。不仅使得农业循环经济得到更持续的发展,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进行相关的循环经济方法,并大力推广实用技术。

4.4 加强循环经济教育

想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靠经济和技术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全体人们的共同努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参与,也需要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因此,想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从根本上进行人们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认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将农业循环经济问题,对人们实行重点教育。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合理的知识讲解。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宣讲会,以及相关的活动进行相关问题的教育。

4.5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设施建设

想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吗,不单单要增强农民自身的思想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设施建设。应设立合理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合作社,通过合作的方式建立基础设施。同时,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为发展农业经济循环的农户实行设施建设补助。

5 结语

农业循环经济是保证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可持续的重要保障。因此作为人口大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保证我国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们健康的重要保证。需要人们不断的进行探索与总结,寻找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途径,推动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3

>> 榆林市绿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榆林市糜谷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园林苗圃现状及发展对策 榆林市中学足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榆林市牧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榆林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探讨 榆林市水管体制改革运行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沙区治理现状及对策初探 榆林市“城中村”拆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榆林市路边餐饮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榆林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襄阳市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体系在榆林市的施工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关于榆林市榆阳区羽毛球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分析 榆林市企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王铁林,高天峰.神木:山旱地谷子和黑豆创全国高产纪录[EB/OL].(2009-10-14)[2014-07-20]..

[5] 张瑜,王慧.清涧创百亩旱地黑豆全国高产纪录[N].榆林日报,2012-11-13(1).

[6] 白世贵,刘惠琳,李宝明.榆林市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陕西农业科学,2008(2):117-119.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4

国内空间正义研究简要评述

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

英租时期威海卫功能的变迁

试论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

浅析社会治理中的利益协调问题

城市化与威海海洋民俗文化研究

文化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向度

公共部门老龄人才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思考

中西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力比较及启示

论地方政府的民主制度建设与创新

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国“淘宝村”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产权制度改革后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网络治理视域下的城市群治理研究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创新

执政党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干群矛盾的化解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

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互动与融合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基于佛山市南海区平洲珠宝玉器协会的考察

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探析

有效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问题研究

党的十七大以来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构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服务机制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落变迁文献研究综述

基于协作视角的城市群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影响的质性研究

关于新社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思考

合作化+公司化:新型农村集体化发展道路研究

治理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问题的相关思考

儒家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村落传统文脉的承继与延续

政府引导与后发型农村社区整体发展关系研究

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温州经验及优化路径研究

村改居前后农民休闲方式变迁探讨——以TH社区为例

村民自治下基层民主选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的新探索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公众参与治理可行性初探

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宣传思想工作

“撤点并校”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藏区贫困人口反贫困路径选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校园文化因素分析

和谐社会建构中干群矛盾特殊性的社会与历史分析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研究——以冀东南DLZ村为例

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消除村民自治异化现象根本之策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5

关键词:芦溪县;农业;科技

芦溪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总面积125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64万公顷,约占总面积的6%,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但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土壤贫乏,务农人口少,因此并不是农业大县。接下来笔者将对芦溪县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进行分析。

1芦溪县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1.1主要成就。2011年以来,我县全年完成粮食总产量12.1万吨,且每年呈上涨趋势,完成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能繁母猪补贴到位率100%,保险覆盖率90%以上,100%完成水稻、油菜良种补贴资金面积核实及发放等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从未出现因强农惠农政策补贴资金不到位而出现的上访情况。阳光工程、沼气建设等配套资金落实完毕,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及合作社的建立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1]。1.2存在问题。我县山地面积占到83.1%,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5%,森林覆盖面积广,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不高。

2发展思路及对策

2.1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科教兴国作为战略核心思想,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长期有效的科技推广计划,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推广体制,结合科研机构、高校及社会组织的力量,调动农民科学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农业经济稳健快速进步。2.2推广对策。2.2.1以政府为主导地位。政府作为方针的制定者及实施的监督者,对于农民的耕作方式及农业经济走向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政府应在推广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为一项公益性活动,若没有国家与政府的鼎力支持,必将会被忽略,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若要长久并有效的实现推广,需要政府投资来开展工作,以技术承包责任制或项目推广的方式进行,此方法较好的执行了国家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农业科技推广实际上是对于国家经济调整的方式之一,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服务经营才能实现推广部门的稳固发展,且现代农业推广已不再是单一的、封闭的组织,需要多方的介入与协调,因此,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2.2.2健全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科技推广项目、政策至关重要,要强化政策扶持,针对目前我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一步制定完善鼓励发展优惠政策,并把政策细化为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经济科技资金等扶持投入逐年增长,形成稳定的经济扶持机制。按照“三民”原则,充分发挥各组织的协调、管理职能。加大研发力度,对农作物增产、栽培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培育人才队伍,强化对务农人员耕作方式的规范,促进现代农业经济规模化管理、现代化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机制,加强对高校中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师资力量,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指导等一体化教学,在大学点设立农业推广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劳动生产率。2.2.3加强农民科技务农意识。农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其耕作方法直接影响到作物产量,因此增强农民科技劳作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我县农民的科技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知识的普及工作还远远不够。因此,在往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农民科学知识的培训,举办专题讲座、或定期安排志愿者下乡授课,手把手的纠正耕种错误,对于表现突出的农民给予优秀科技学习标兵称号,培养大批有文化、有技术的致富能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2.2.4完善多媒体信息技术推广。多媒体技术的投入为农业发展开创了新的领域,加快了科学技术的推广进程。农民可在网络上全天候、不间断的获取新闻信息,掌握国家农业经济走势,随时可在论坛上咨询肥料配比与用量等问题,从而实现了各类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重大培训工程引导,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现代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将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农业新的跨越。此外,农民可通过网络采购农业用具或材料,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同时,加强了农业经济的系统化管理,实现了农业与科技相融合。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县在近两年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农业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各方的工作仍然需要改进。通过加强对互联网的使用,加设地方性标语,使农业科技渗透到农民生活当中,以及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等,以此实现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作者:彭建军 单位:江西省芦溪县芦溪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6

关键词:和谐社会: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7-0076-03

1 引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国家建设部由此展开了做好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的系统工程工作,促成了全国各地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的热潮。

近年来,党中央又根据发展形势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展思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思想解放,激发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建设热情。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提出了深入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所谓“城乡统筹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整合城乡空间资源,统筹域乡社会发展、城乡空间发展和城乡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空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高效化,使城市反哺农村,从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促进和谐社会的构筑。因此,在此新形势和背景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分析探讨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项目概况

公田村位于湖南省邵东县东南部,距离邵东县城约32km:位于石株桥乡西北部,距石株桥乡约1km,交通较为方便。公田村隶属于湖南省邵东县石株桥乡管辖,共有315户人家,人口1065人。

全村产业经济以葡萄种植加工为主,辅以家畜养殖、木材加工和对外劳务输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较好。公田村公共服务设施较为落后,布置有公田村村委会、文化室、图书室以及公田小学,但建设起点低。应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增强村域商贸服务中心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重点培育其商贸职能。

3 现状分析

11公田村自然条件较好。公田村位于平原区,村庄所属地域地势平缓,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7℃,自然条件比较适合于农作物的耕种和生长。

2)公田村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公田村共有908hm2的土地,其中耕地620hm2,林地270hm2,水域18hm2,多样土地类型,比较适合发展多元农业经济。

3)突出以种植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2007年,全村生产总值为725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05万元,占全村生产总值的97%,是公田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其次为养殖业、加工业、劳务输出。公田村的人均收入在6808元左右。无论是总产值还是人均收入,在整个湖南省来说,居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公田村以“葡萄”为主的种植业颇具特色,是全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也是公田村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07年其总产值达到450万元,占全村总产值的62‰种植业结构主要由“葡萄”种植构成,“葡萄”的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田村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也因种植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为新农村规划建设积蓄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条件。但总体上的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与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比较还十分落后,缺乏整体规划,这也是当前中部农村的突出特点,有一定的代表性。

4 新农村规划设计思路

针对公田村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在规划设计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4.1 做好村庄整体空间规划布局,搞好土地利用规划

统筹规划村域空间。通过村域宏观层面的空间统筹综合利用,不仅可满足村民新建住宅的旺盛需求,有效节约村庄建设空间。

构筑丰富的村庄空间层次。在村庄内部空间利用方面,规划通过环境整治和空间梳理等多种手段,构建“街巷一院落一宅院”三级结构的村庄空间布局,形成层次丰富的多级空间。以村庄内部通道为基础,整理出相互贯通的网络状的街巷空间,与规划的公共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共同构成公共空间序列;利用现有的住宅围合而成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使之成为连接街巷和宅院的过渡空间、人们日常交流最便捷的场所,形成邻里交往最频繁、最活跃的地方,即半公共半私密空间:通过对现状建筑质量的评定,对现状分布密集的低层村民住宅进行适当的拆除和综合利用,构建村民独户享用的宅院空间。各个住宅区由绿化景观带贯穿相连,形成完整的村庄空间系统,既丰富了村庄的空间层次,也极大地提高了村庄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4.2 做好产业规划,促进经济发展

按照“特色产业突出,多种产业并进”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葡萄”种植业,以及围绕“葡萄”进行的初级加工工业,逐步实现“葡萄”产品的产业化,树立起本地区的特色品牌。与此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业:扩大劳务输出,尤其是高技能的劳务输出:发展服务业。

积极发展以当地资源为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业,创造出本地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借以吸引游客和投资商,不断推进新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4.3 做好村庄内部整治和生态规划,营造良好的内部生态环境

通过村庄内部整治可以使土地利用布局紧凑,建筑布局风格和谐共融,体现出村庄内部活力。通过中心区域共享与片区结合,形成相互支持,互动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内部道路系统结合自然地形,层级明确,方便快捷。路面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持质朴自然的乡村风貌。

做好生态规划和区划,塑造层次多元,和谐优美的景观风貌。通过不同层级的绿带、游园、特色乡土种植等由点、线到面的整体架构,体现人、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规划较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完善污水处理、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厨房卫生设施等基础设工条件,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同时确保村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村庄内建筑及户型多样组合,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合理,体现乡村特点,做到实用性、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5 规划设计要点

5.1 功能结构布局规划

根据以上思路,公田村的功能布局形态呈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式,功能结构为:“一心、四片”。“一心”即商贸服务中心:布置在公田村中心位置,依托现状村委会而设置,包括

办公、娱乐、医疗、教育、工贸、仓储服务等设施,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于公田村全村的商贸服务中心:“四片”即四个村民住宅片区。(见图1,图2)

5.2 道路交通

规划本着充分利用现状,改造旧路和开辟新路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对现有道路进行拓宽、延伸,提高路面质量,明确道路功能,严格控制道路红线,保证道路顺畅、便捷、安全。

村域内的道路网以联系各村的主要路为骨架,辅以各组内的次要路和宅前路为补充,形成“四横、二纵、方格网状”为主的道路网结构。

村庄道路以方格网状为主,道路分为四级,包括过境公路、一级路、二级路、三级路。过境公路:主要作用是解决村庄对外交通联系;一级路:是村域内的主要道路,作用是解决各组之间的交通联系,连接过境公路和二级路;二级路:是村域的次要道路,作用是连接各家各户的宅前路:三级路:是各组内通往各家的宅前路。过境公路、一、二、三级路的道路红线依次为14m、10m、7m、5m,车行道宽度分别为9m、6m、5.5m、3m。从而形成村庄内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方便快捷村庄道路系统。

5.3 生态绿化景观规划

公田村域内现状绿化用地较少,并且没有集中的公共绿地,未能给村民提供集体休憩、娱乐的场所。本次生态绿化景观规划采用采用点、线、面有机组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置,规划在村委会南侧布置服务于全村居民的休闲广场:各个组内结合现状,在组内规划一定规模的开敞公共绿地,为村民提供休闲、游憩的绿化空间。

具体规划为“一轴、两带、多点嵌入”的绿化景观结构:“一轴”:沿河道与两旁过境交通道路布局景观轴带。“两带”:指由村内主干道的道路绿化构成的绿化轴带。

“多点嵌入”:指各组内的点状公共绿地,如小游园、休闲广场等。

在村庄内植物配置方面大乔木建议采用云杉、银杏、落叶松、绦柳、馒头柳、白榆、大青杨其中以云杉为主、乔木采用山桃、披枝榆、樱桃、李子。花灌木为连翘、榆叶梅、金达莱、珍珠梅、丁香、锦带花。草本植物白花三叶草、结缕草、荷兰菊、鸢尾、马蔺、美人蕉、波斯菊、蜀葵、宿根石竹、桔梗等等,以营造出鲜明的乡土地域特色,并自然形成村庄内部良好的绿化景观环境空间。

5.4 公共基础设施规划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分为两级布置,其中,一级中心为公田村商贸服务中心,二级中心为各个组的片区级中心。公田村商贸服务中心位于村委会周围,是全村的中心位置。该中心主要承担行政管理、商业、金融、教育和医疗等职能,规划新设幼儿园、村民会所、休闲广场、卫生所等。

结合各村组的改造,在各村组新建篮球场及小型休闲广场,建设片区级中心,服务住区居民,形成村级――片区级两级服务系统,促进全村协调发展。

此外,在村庄给排水、燃气、污水处理利用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根据《村镇规划标准》基层村的标准,并参照城市居住区相关标准设置村庄相关的配套设施。本次规划对村庄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电信工程、环境卫生、综合防灾等进行规划设计,规划区内的给排水、电力电信管线覆盖率将达到1∞‰村内生活粪便、污水经沼气池处理,沼气池内的废液收集后用于肥田,各住户院内设雨水收集池。同时,联合管理部门,确保村庄整体环境整洁卫生,最大限度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要求。

5.5 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是村域经济的命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次规划利用公田村现有的基础和优势,联合周边村组,扩大“葡萄”种植业规模,发展“葡萄”加工工业,形成“葡萄”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把公田村建成以“葡萄”产品远近闻名的特色村。

根据公田村产业的分布状况,可将公田村划分为6个生产区。分别是3个“葡萄”种植区、1个“水稻”种植区、1个林业种植区、1个工业区,见图3。

1)“葡萄”种植区:主要沿河道两侧,设立3个“葡萄”种植为主的种植区。

2)“水稻”种植区:以村西部为主的“水稻”种植区。

3)林业种植区以村南部为主的林业种植区。

4)“葡萄”加工区:以南部为主的工业区。

这六个区彼此相互联系,互相制约。

“葡萄”种植区为“葡萄”加工区提供原料,“葡萄”加工区的发展又可进一步带动“葡萄”种植规模的扩大,以维持“葡萄”的种植规模和产量。

在未来5年内,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葡萄”产品的产量的同时,通过设置专门的加工小区,重点发展“葡萄”产品的加工、储运和销售,形成特色鲜明的“葡萄”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农民收入。

此外,公田村的畜禽养殖业已经有一定基础,今后继续以发展猪、牛、羊、鸡、鹅五畜为重点的特色养殖业及木材加工等小型加工业,重点加大技能型劳务输出以及境外输出的力度,提高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形成多种经济齐头并进的局面,提升村域经济的整体实力,促进新新农村的建设。

我国的农民目前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长效机制来确保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并使其跟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因此,公田村在确保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企业和农户的联系,建立稳定的以工带农的发展模式。

2)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自身的经济活动能力。

3)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4)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并逐渐形成特色产业突出,多种产业发展的产业格局。

5)建立完善的社会扶助模式。采取政策支持、培训计划、企业扶助、社会动员、自身努力等多种方式。

由于公田村位于城郊,在强调促进农村农附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同时,未来新农村观光旅游业和服务业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必须予以重点考虑和扶植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促进新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规划发展的良好局面。

6 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规划是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有明确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通过对邵东县公田村村建设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从而创建高效、均等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村民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多个方面构筑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与发展空间,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湖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试行)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7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家庭承包经营 发展现状 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38-01

1 兰坪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从兰坪县发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全县的农民积极的参与各种合作社,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的类型进行选择合作社的类型。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2.35万人参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占到全县农村人口的13.5%。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流转的农民土地大约有5.7万亩,占到了全县耕地面积的11%。每年的的销售农产品的收入达到10000万元,同比增长20%。在58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根据合作社被授予单位的等级划分,有部级别的专业示范社称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个,省级的示范社有8个,州级的示范社有16个,县级的示范社有560个;如果按照合作社的注册地划分,在金顶镇有121个,在通甸镇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有108个,在啦井镇注册的有62个,河西乡70个,营盘镇67个,石登乡48个注册,兔峨乡41个,中排乡56,县城区14个。按照其经营方式和从业类别划分,其中种养混合型的合作社共有488个,而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类型有32个,养殖业型25个,动物联合防疫服务型1个,农机联合收割、代耕服务型3个。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兰坪县在其经营方式和从业类别上,种养混合型的合作社占据大多数,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发展,社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单一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已经无法及时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农业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已经采取了大规模大面积的进行,而兰坪县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合作社占据大多数的情况下,其发展的速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抑制。不利于以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 兰坪县在近年来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点

2.1 发展速度快

农民专业合作社很大程度上将农民的力量集中起来。政府部门根据当地特有的产业基础和区域特征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并且积极地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显著的调整了当地的产业结构类型,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带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2.2 致富效果明显

在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的时候,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带动了全民致富,整个过程中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不仅仅在信息来源上有了很大的资源,在之后的农产品种植中以及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也有了相对广泛的渠道,使得农村产业形成了多条网状产业链,不存在产品的滞销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2.3 政府对农民的管理更加方便

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使得农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了组织性,政府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只要做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就可以间接的对农民经济生产过程做到管理。同时政府部门也更加方便快捷的实施各种政策和手段来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2.4 自由性强,使得农民积极性高

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民间经济组织,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方式来自由的选择加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应有的经济收益。所以农民对于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比较高,同时将力量结合起来,共同生产,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3 兰坪县目前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发展角度较小,逐渐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兰坪县多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使得兰坪县近年来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转型的问题,长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农民已经习惯目前的生产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社会的需求,所以要考虑农业专业合作社转型的问题。

3.2 政府管理力度较小,任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自由发展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民间经济组织,所以政府采取的手段是听之任之,这种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偏离,使得无法正确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应该有的效用。同时没有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的积极性相比较而言低。

4 兰坪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

4.1 积极参与转型,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多方位多角度发展

要促进当地的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的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生产方式,向新的生产方式转型,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整合,实行大面积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同时,促使其他的原先从事农业种植和养殖的合作社向工厂企业等服务类型产业转型,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在市场经济中有活力的生存下去。鼓励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新的生产方式。带动整个兰坪县未来的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4.2 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传输专业人才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对所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监管手段,对其违法犯罪进行处理,对于积极发展的合作社做好鼓励工作。除此之外政府要积极的培养相关的人才,并且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输送相应的专业人才,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的发展。

4.3 加强合作社社员的素质培养,提升其专业素质

合作社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各合作社要加强对社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帮助其在专业素质上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为其贯彻新时代新思想,使得其思想上可以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能力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彭菊春. 浅谈湟中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发展思路[J]. 青海农林科技,2015,03:64-66.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8

>> 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探讨 蚕桑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探讨 更戛乡蚕桑产业发展研究 吴江市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对泾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蚕桑产业发展经营的研究 广西蚕桑产业链发展初探 镇康县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绩溪县蚕桑业发展探讨 浅析发展河乡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对西部山区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大姚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探析 海盐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规划 重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探析 对阜南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实施桑园复套种稳定蚕桑产业发展 泾县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澜沧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西部蚕桑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路径探析 颍上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张小红,李强,蒲建忠.对康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4):327.

[3] 李金春,李元春.甘肃康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设想[J].北京农业,2012(21):246.

[4] 赵如林,张东城,王文生,等.临沧市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云南农业科技,2012(增刊2):62-64.

[5] 边剑锋.千阳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6] 赵世英.千阳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J].北方蚕业,2009(1):52-53.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9

2.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叶存法

3.巍山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凹开基

4.景谷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苏其兰

5.粮食高产创建取得成效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6.会泽县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探讨邓忠现,王绍礼

7.兔眼蓝浆果嫩枝扦插繁殖洪本桥,施宗明

8.砚山小米辣引种高产栽培技术孙成贵,胡秀娟,白兆星

9.冬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潘永和

10.冬春茬黄瓜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王艳,汪水林

11.肉牛规模场引牛注意事项段兴梅,杨登刚,苗发平,李培生

12.如何科学合理地施肥屈春才

13.节水灌溉技术知识讲座之十二自动控制灌溉系统

14.干粉脱硫器使用注意事项秦加树

15.蓖麻在德宏州的发展前景许叁卫

16.羊坪乡雪桃产业发展的前景及对策杨如坤,廖玉平,熊明珍

17.潞西市玉米生产发展对策杨保住,李艳美,杨平芬

18.威信县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黄青松

19.低浓度复混肥料在玉米上的肥效试验雷海祥

20.大量元素水溶叶面肥在烤烟上的肥效试验李继华,徐国发

21.小麦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周文芬,王焕芝

22.临安镇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研究李红梅

23.夏季杂交玉米高产制种技术李俊峰

24.云南农业 灯盏花高产栽培技术段向东

25.墨江县冬季杂交玉米制种技术柴家良

26.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余开亮,周梅

27.玉米规格化间套种省级样板经验浅析饶丽萍,陈兴,蔡华,张仕贤,蔡艳,李明凤

28.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技术措施钟易梅

29.丽江市农田害鼠发生规律调查马桂明,段倩云,胡江春

30.浅谈苹果再植障碍王俊

31.玉溪市农村沼气发展成效分析曹秀玲,董从贵

32.嘉禾乡动物防疫体系现状与对策孙积

33.鸡检疫工作的类别与措施李淮水

34.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及防治贺伟平

35.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的思考夏天富

3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周乔坚

37.试论如何做好墨江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李德福

38.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陈刚

39.旱作节水农业实践与对策张明,矣胜荣,李顺德

40.山区抗旱保春耕技术措施探讨刘世英,王从伟

41.烤烟适度规模化种植措施李天华

42.以结构调整促进维西县特色农业发展游美菊,刘灿东

43.大棚养蝗虫赚钱快又多

44.安宁800农户养鸡走上致富路

1.农业要闻

2.临沧:新村综合开发让"草"变"宝"程三娟,张学仁,李春林

3.乡村旅游——云南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马继昆

4.我们与欧洲的"新农村建设"差距在哪里谢方

5.农村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陈格楠,韩凤芹

6.陆良县万亩玉米高产创建样板成效显著栾国强,桂媛,岳小文,资月娥

7.畜牧实现大发展群众走上致富路——巍山县畜牧业发展纪实

8.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德豆6171傅莉云

9.甜脆玉米栽培技术蒋金美

10.西兰花四季高产栽培技术张学英,丁付华,洪海英

11.优质辣椒辣丰三号李月华,张鸿昌

12.附子栽培技术云南农业 黄恩海

13.嫁接甜柿的防冻措施李永波

14.农作物根外喷肥七要点李德金,徐俊,付娟,屠连忠,孙先波

15.牛黑斑病甘薯中毒的诊治王健

16.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王萍

17.如何选择饲料粉碎机王武生

18.云南烤烟漂浮育苗温室的应用概况

19.马过河镇发展大白菜产业的思考张翠莲

20.以啤饲大麦推广保粮食增产周绍菊

21.鲁甸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思考桂龙慈

22.推进会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潘树本,袁剑

23.弥渡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层板筑埂模式李寿堂,熊树

24.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陈志雄,寸建芹,杨丽红

25.不同配比农家肥与粉煤灰基质烤烟漂浮育苗试验尹光彬,杨建,查文菊

26.玉龙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木凤英

27.魔芋——玉米立体栽培技术初探和军,和丽珍,芮文

28.云南农业 烤烟中耕管理技术孙月萍

29.陆良县红提葡萄栽培技术初探念红艳,郑宏图,朱建良,俞国华

30.景谷化肥施用存在问题及对策赵家良

31.昭通苹果主产区土壤肥力评价及建议金轻

32.中低产田改造的成效论证李伟

33.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王艳

34.如何提高农药使用效果吴秀

35.东川区动物防疫工作现状浅析鲁文兴,肖正祥

36.嘎洒镇动物防疫工作探讨王健

37.浅析小额信贷在普洱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白跃兴

38.安宁市在村财务公开、民主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晏宏伟

39.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研究与思考沐林

40.丘北县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李忠昌,陈志文

41.镇雄县劳务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马菊堂

42.盐津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张绍华

43.开发有机三七初加工设备的意义探讨郑昆,廖增强

44.屏边县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波

45.关于加快王家庄小集镇建设的思考施洪兵

46.魔芋"磨"出致富路HttP://

47.崔茂正:养殖胜在新与特

48.云南多举措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陈树德

49."用工荒"来袭宁波企业"包机"赴外地招工

50.婚约解彩礼退赵增武

51.我的山被他人种了云南农业 怎么办

52.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

53.云南省水稻优良老品种展示之楚粳3号梁加伍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刘坤

4.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促进江川畜牧业健康发展李学辉

5.做大做强宣威玉米种子产业詹显亚

6.加大反季马铃薯种植促进产业发展王斌

7.做强做大会泽县种子产业幸金定,潘树本

8.种早青蚕豆赚"谷茬"钱黎思育

9.烟叶的成熟度标准崔国民

10.人工栽培野菜(透骨消)李品汉

11.冬种亚麻de丰产栽培/滇丰4号/路单8号

12.科学饲养种公牛段玉祥

13.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的症状及防控张焕芳

14.肉鸭高床网养快速育肥技术王健

15.青霉素类兽药应用六注意兰天

16.饲料袋装青贮技术秦留德,张宏武,陈小平

17.鲜加工方法

18.略谈小拖安全管理旃明华

19.教你认识微生物肥徐红,郭引芳

20.大力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陈绍发

21.弥勒县小麦锈病统防统治的实践与思考李亚红,李秀琼

22.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探讨杨汶燕

2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高启宽

24.大蒜产业发展对策与前景分析贾凤文,邓正云,谭舜

25.浅谈会泽烤烟生产"三年"发展规划姜仕全

26.政府在有效配置农村养老资源中的作用初探段俊

27.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李震宇

28.云南农业 说兰杨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