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股市资金走向集锦9篇

时间:2023-06-27 16:05:55

股市资金走向

股市资金走向范文1

面对“1.19”股市暴跌,官方媒体《人民日报》用了“股灾”两字做标题,各家财经媒体就股灾之后的股市走向展开了激辩。值得注意的是,在元旦之后进行的投资者调研中,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一致看多,认为2015年的中国股市将继续沿着结构化指数牛市的大道奔跑。而在“1.19”股灾之后,投资者对2015年股市的走势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有人认为,“1.19”股灾的爆发,表明“中国蓝”行情已经走到了尽头,股市需要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沪指将围绕3000点盘整。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大盘蓝筹股行情的结束,恰恰为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再度走上领涨舞台奠定了基础,因为就在“1.19”股灾的当天,创业板指创出了1691点的历史新高,与大盘蓝筹股的全面跌停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更有投资者建议,在新的市场热点还未形成共识之前,全部清仓离场,等待形势明朗之后再做打算。

一个空前惨烈的“黑色星期一”,不仅彻底打乱了2014年11月21日以来指数牛市的节奏,也让投资者对羊年股市的走势抱有更多的无助情结。指数牛市的红旗还能打多久?创业板能否替代中国蓝,带领投资者走出新一波牛市?是继续“抓大放小”,还是“弃大抓小”?这的确是够投资者纠结的。

羊年股市到底会怎么走,关键是要弄清“1.19”股灾的性质,是对前期指数牛市暴涨的一种报复性、技术性下跌,还是说市场主力已经逃离蓝筹股,市场投资风格开始转换?

我们知道,导致“1.19”股灾的直接原因就是证监会对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12家券商在融资融券业务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了相应的行政处罚,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加上与此同时出台的银监会关于委托贷款的新规被市场解读为“管理层有意联合打压股市”,加上沪指从去年12月8日以来一直持续上涨,已经突破3400点关口,直逼5年来的历史新高3478点,盘中积累了太多太多的获利盘,稍有点风吹草动,这些获利盘便拔脚开溜。

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此轮指数牛市完全是在杠杆资金也就是券商融资资金的大力推动下成就的。在去年7月之前,市场上的融资资金在3000亿元之下。随着股市行情的逐渐回暖,大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纷纷借助券商融资平台融资炒股。到去年年底,券商的融资融券保证金余额突破10000亿元大关,在5个月的时间内翻了三番。由于融资融券的标的物基本上以大盘蓝筹股为主,导致大批融资资金被迫买入大盘蓝筹股,“资金加杠杆”让大盘蓝筹股上演了一出难得一见的指数牛市行情,这是形成本轮指数牛市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资金加杠杆固然成就了本轮指数牛市行情,但是也埋下了“1.19”股灾的伏笔。当政策面的利空和技术面的调整要求以及获利盘的套现压力形成合力之际,暴跌已经是在所难免。由此来看,“1.19”股灾是多种利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或许读者会问,分析羊年股市走势,何以要对“1.19”股灾大加评论?这是因为,了解了“1.19”股灾的真实性质,我们才能对羊年股市走势做出清晰判断。既然“1.19”股灾是多种利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就表明,羊年股市的牛市趋势并未得到改变,所改变的只是牛市的速率,也就是说从前期的“疯牛”走势转向相对比较温柔的“慢牛”走势。

我们之所以认为羊年股市走势会转向慢牛,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管理层依然看多股市。在“1.19”股灾发生的当晚,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极为罕见地发表了一个解释性观点,认为查处个别券商在融资融券中的违规行为只是证监会的例行行为,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一种措施,证监会无意打压股市,而且不会对违规融资仓位进行强制平仓。这在以往股市暴跌中是从未有过的,一些媒体将其称为“证监会星夜救市”。这种表态性发言已经暗示后市证监会在出台可能的监管措施时会更加慎重,以免被市场过度误读。

其次,相对宽松的资金面依然对牛市构成强有力支撑。从最新公布的2014年国内经济统计数据观察,M2同比增长12%,创出历史新高。这表明2015年市场资金面会继续保持相对宽松的状态。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今年银行仍会有2次降准和1次降息的机会,首次降准开启的窗口期可能会在今年2月打开。如果春节过后银行降准开启,则对羊年股市走势起到坚实基石作用。

再次,“1.19”股灾虽然对市场短期人气构成重大打击,特别是对新近入市的新股民打击颇重,不过,大盘暴跌也让非常娴熟股市特性的老股民再一次找到了市场感觉,因为只有经历了一次像模像样的回调,老股民才会果断入场,否则他们会依旧在场外观望。股灾当日及随后创业板指的连续创出历史新高,表明这些老股民已经回到了他们最熟悉的股市。

既然羊年股市的走势开始转向慢牛,那么哪些板块会在2015年具备较大的投资获利机会?是继续在大盘蓝筹股中掘金,还是转向创业板寻找经济转型下的成长股?

分析师认为,此轮牛市的启动是在“资金加杠杆”的助推下展开的,虽然证监会对个别券商在融资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但是显然处罚力度十分有限,由于融资资金大多只能购买大盘蓝筹股,因此大盘蓝筹股的行情在羊年涛声依旧,只是其爬升速率会相对趋缓,一个月内蓝筹股股价翻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蓝筹股走势将从前期令人目瞪口呆的“霹雳舞”转向温文尔雅的“狐步舞”,进二退一、一步三摇会成为蓝筹股爬升的主旋律。

股市资金走向范文2

2007年中国股市概况

2007年的A股市场走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6月,市场基本保持一路上行的走势,虽有“5.30”的印花税调整,但总格局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在经历了短暂调整后,股指重新迈上4300点,日成交金额也回复到3000多亿元。第二阶段为6~10月,随着中国远洋A股在6月中旬发股上市,拉开了大盘新股上市的序幕,股市改变了自2006年初以来的一路上行格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大盘新股发行明显增加和加速。在此背景下,股指继续保持上扬,但幅度明显降低,个股之间的价格差距逐步拉开,很难再用2006年初以来的思维方式看待股市走势。另一方面,从此阶段开始,股市震荡明显增强,这在客观上要求投资者有较高的理性和操作技能。第三阶段为10月中旬以后,10月16日,上证指数突破6100点,个股均价高位运行,A股运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大盘新股发行步伐继续加快,两只大盘新股的发行间隔期缩短到1个月以内,同时,中石油、中铁等发行定价偏高,再加上实行了行政性窗口指导措施,股指开始快速下行。2个多月时间内,虽然股指有过几次回调,但终究缺乏上行能量,年终报收于5261点。

将2006年与2007年的市场走势联系起来,不难发现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一路上行的运行特征已经发生变化,主要特征是波动幅度增大,多次出现回调和探底走势,这预示着本轮牛市行情在经历了恢复性上涨和爆发性上涨以后,进入了一个间歇性调整阶段,目前调整仍然在继续,这一阶段的走势将对后期走势产生较大影响。预计2008年上半年,A股市场将进入信息敏感期,监管层需要以更加慎重的心态考虑各项改革和调控措施的出台。

2007年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2007年的中国股市运行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仅影响着2008年的股市走势,影响着未来股市的发展,而且关系着中国股市国际化的进程。

A股的股价和市盈率偏高

股价偏高以及由此引致的市盈率偏高,是中国股市在上升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股价的上行能够得到上市公司业绩水平的支持,那么,风险容易得到缓解。但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情况看,投资者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2007年上半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916.6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投资收益贡献较大,同比增长184%。但从A股均价变化来看,截至2007年年底,沪市股票均价达到19.04元,比2006年上涨173.3%;平均市盈率为59.2倍,涨幅为77%。深市加权平均股价为20.6元(其中,中小板为31.35元),平均市盈率为69.7倍(其中,中小板为85.1倍),均同比上涨了1倍以上。对比上市公司业绩和对应股价的增长幅度,二者存在较大的不对称性,这意味着股市风险的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盈率的高位运行,是在央行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的背景下发生的。在1年期存款利率已提高到4.14%(从而,金融投资回收期大约在25年左右)的背景下,股市市盈率依然在60倍左右的高位运行,意味着股价已明显偏离由各种金融产品价格体系决定的价位,因此,不论以静态市盈率计算还是以动态市盈率计算还是以预期市盈率计算,2007年A股均价和市盈率事实上都是缺乏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有效支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股市的投资风险已大于投资收益,由此,股市均价在一定程度上的下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动态。

新股发行对市场波动影响增大

对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管制,直接引致了股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从而,造就了一个以新股申购为主要形式的无风险市场,这吸引了大批低风险偏好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2007年,大多数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均高出发行价50%以上。与此同时,发股公司数量和筹资额的增加,不仅带来了一级市场申购资金的大规模增加(2007年间,股票申购资金屡创新高),而且促使这些资金频繁往来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由此,使得股市资金在两个市场之间流动对二级市场走势的影响逐步凸现。更严重的是,新股发行数量在2007年各月的分布并不均匀,最高的9月份新股发行筹资额达到1490亿元,而最低的5月份则不足10亿元。由于新股发行的频率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巨额申购资金的流向和规模,在发行时点分布不均衡特别是筹资额月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新股发行对市场波动的推动作用明显强化。大盘新股在发行前后对股市二级市场的走势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这种状况决定了如果不深化现有股票发行体制的改革,股票发行市场对交易市场的强力影响还将继续,这不利于股市的成熟和健康发展。

A股与H股是否应当实现“联动”

在A股价格快速上行的背景下,2007年随着一部分已发行H股的大型企业陆续回归A股市场发股上市,比较普遍地发生了这样一种情形,即同一公司的A股价格明显高于H股价格,由此,一些人提出了“推进和实现A股与H股联动”的设想,监管部门对此也颇有倾向。

A股与H股的联动设想在理论上来源于所谓的“一价定理”,落实到股市就是所谓的同质股票在市场交易中应当向同一价格回归。然而,这一定理不仅自提出以后就从来没有得到世界各国实践的证实,而且早已为实际经济活动所否定。最基本的原因是,它在各种假设前提中将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制度差别、经济权益等给舍弃了,而每个国家(地区)的实物产品价格乃至金融产品价格都是在其制度框架内决定的。且不说股票,就说各种食品,中国内地的价格明显低于香港,那么,是否可以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其一,香港的食品价格中包含有太多的泡沫;其二,应当通过中国内地与香港的食品价格联动来打低从而挤压香港食品价格中的泡沫;其三,应当改变中国内地输往香港的各种农副产品的配给制度,实行由价格导向的自由输入制度?不难看出,在不改变制度框架的条件下,这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

同理,尽管大多数发行了A股和H股的中国公司A股价格高于H股价格,但这并不是A股价格应该下调至H股水平的理由。内在机理是,一种股票的价格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由市场因素与上市公司自身因素共同决定的。从本质上说,A股市场和H股市场分属不同的金融制度框架,为此决定了影响A股走势的具体市场因素、其他金融产品的替代程度以及监管措施等与H股不尽相同,因此,即便是同一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这两个市场中也难免经常性地表现为两个不同的价格。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存在,从世界范围内看,在多个国家证券市场上市的跨国公司股票,许多都具有不同价格。现有研究表明,在不同股票市场中同股不同价现象的出现,与不同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保护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A股与H股存在的价差并非异常现象,它反映了两个市场的一系列差异,这种差价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

如果真想进行这方面的试验,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对那些既发行H股又通过ADR机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股票,先实行H股与N股之间的联动,即当H股的价格高于N股时,准许将N股以H股的价格在香港卖出;反之,当N股的价格高于H股时,准许将H股以N股的价格在美国卖出。由于香港实行自由港制度,与美国的金融制度相对比较接近,因此,如果H股与N股之间都不可能实现“联动”,它与A股之间的联动就更加不可能了。

总之,A股价格是在中国境内制度框架内由各种金融产品价格体系决定的,H股价格是在香港制度框架内由各种金融产品价格体系决定的,二者的直接对比缺乏实质性经济意义,也不可能实现所谓的“联动”。

行政性窗口指导

窗口指导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进行金融监管和金融宏观调节的一项重要措施,它通过告诫、打招呼等方式,向相关金融机构传达监管部门对某一金融现象或金融活动的指导性意见,以供金融机构在具体业务决策中参考。从中国2007年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实行的窗口指导政策来看,受制于体制因素的影响,这些窗口指导意见实际上成为一种行政性指令,其对股市走势影响力度甚至超过了“5.30”效应,因此,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第一,行政性窗口指导虽然传达了监管部门对股市走势的意见,但它主要通过系统内部渠道传达(甚至连纸面文件都没有),由此,与公开的政策调控相比,更具有非透明性。对广大个人投资者和相当多的非系统内的机构投资者来说,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得知行政性窗口指导的取向、力度和时效,因此,很容易因这些窗口指导信息不公开而处于市场投资的非公平地位,也很容易因此打乱已有的市场预期,从而,使股市投资的财产陷入损失境地。与前些年运用政策机制公开干预股市走势相比,这种非透明的方式可能引致股市的更大风险。

第二,行政性窗口指导依监管部门的意向而形成。“股市无专家”,股市走势是由参与市场投资的各方力量博弈而形成的,由此,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监管部门如何得知和确定股市走势是否过头?与此对应,监管部门又如何判定股市的正常价位、合理指数和理性成交量是多少?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证明,如果能够对这些指标进行准确的数量界定,那么,股市就可以关门大吉了。既然如此,那么,监管部门又如何确定其窗口指导的数量边界、着力程度?在窗口指导之下,监管部门组织系统内金融机构从事符合其意图的股市操作,这些行为是否符合《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在中国股市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行政性窗口指导可以说是2007年的特色。对监管部门来说,其市场效果比较突出(2007年11月以后的不到两个月内,上证指数下落了1300多点就是明证),由此,这种行政性窗口指导是否将成为监管部门经常性使用的一种干预股市走势的政策措施?在此背景下,中国股市的法制建设、规范化和健康发展,股市投资者的理性选择和投资预期将如何实现和形成?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的课题。

2008年市场运行分析

延续2007年10月中旬以后的走势,2008年中国股市将展开新一轮的震荡上行行情。与2007年相比,影响2008年股市走势的因素更为复杂,难以把握。主要原因是,2008年将实行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但这种紧缩的方向、力度和时效尚难确定;同时,全球经济的走势也不象2007年那样清晰。由于这些因素对于股市运行的影响力度不同,而且正负面作用力并存,因此,增大了股市运行的不确定性。

宏观经济因素

鉴于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11.4%,同时,物价上涨率达到4.8%,超出原先预计目标较多,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结构性物价上涨转向全面严重的通货膨胀,2008年在宏观经济总取向上将实行偏紧的政策,由此,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信贷增长率等势在必行。同时,在国际社会,由于美国次级债的深层影响比原先的估计严重,石油、矿产品、铜、农产品等一系列产品价格上行趋势还可能加重,因此,较多国际机构对2008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看低。就此而言,似乎2008年的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将是一个下行之年。

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比较普遍的紧预期,使得中国的各个厂商、各地方政府着力化解由紧缩带来的负面效应,努力争取机遇和积极创新开拓,世界各国和地区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克服由经济下行引致的不利影响,由此,经济运行的结果错综复杂,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下行的程度,也可能接近或维持2007年的经济走势,还可能大大超过目前的各种预期。尤其是考虑到,在大选之年,如果美国改变弱美元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赤字财政政策和国际政策,那么,国际经济的走势可能发生超出现有预期的情形。当然,如果美国的次级债风波继续扩大和加深其影响甚至演变为一场真正的金融危机,如果中东地区态势继续不稳甚至恶化,如果再次发生一些预想不到的恶性事件,则国际经济的走势可能比目前估计还要严重。国际经济走势必然通过多方面影响中国经济走势和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由此,也必然影响到中国股市的走势。

值得强调的是,不论全球经济如何变化,中国经济都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这种势头,既有利于缓解和克服全球经济走软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也有利于推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就国内经济而言,2008年对股市迈上新台阶是有利的。

市场因素

2008年就股市自身的因素而言,如下几个特点是值得关注的:

第一,股市融资的增幅将有较为明显的降低。2007年是中国A股市场历史上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年,2008年不太可能在此基础上继续保持乃至超过2007年的融资增幅。如果宏观紧缩力度增强,IPO、增发和可转债等再融资规模均有可能比2007年有所减少。由于还将继续扩大股市的融资功能,随着上市公司总股本的继续增大,在股价下落程度低于总股本增幅的条件下,综合指数将继续上行,但即便如此,与2007年相比,股指的上行幅度也将明显减弱。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公司债券发行有望出现突破性进展,尽管公司债券的总体融资规模还很难超过股票,但其对股市资金的分流作用不容忽视,同时,也将成为证券市场一个重要的投资对象。

第二,流通股数量的增幅将明显超过再融资增幅。2008年是股权分置改革后的第四个年头,这不仅意味着2006年展开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将有10%的份额可转变为流通股,而且意味着2005年展开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均可转变为流通股,由此,股市实际可交易的流通股数量将大幅增加。这些股份入市交易,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与其相配合,而且只要价位较高,它们就可能蜂拥而出,这就决定了,一方面流通股的增幅将明显超过当年新股的增幅;另一方面,股价从而市盈率的上行有着较大的压力。

第三,股价高企状况可能有所改变。自2007年10月份以来,A股市场进入了本轮牛市的调整期,目前调整仍在进行。鉴于2007年A股的平均股价和市盈率均处于高位,与此对应,股市风险也处于高点;同时,与股票具有替代的各种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已明显高于股票市价收益率,所以,在理性投资的推进下,2008年的平均股价和市盈率将呈下落走势,这虽然可能给股指上行造成较大压力,但同时也为后市走好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第四,投资者的入市热情将有所减弱。2008年是中国股市重要的调整期和发展期,鉴于此,与2007年相比,投资者入市的增长幅度将有所降低。这不仅表现在通过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的新增投资者的增长幅度将降低,而且通过证券投资基金和银行理财等路径进入股市的投资者及其资金的涨幅都将减缓。与此同时,转而投资公司债券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者可能增加。但并不排除,在股市调整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凸显,在证券经营机构的投资带动下,个人投资者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在某个阶段陆续回场。

政策因素

3月份的“两会”将产生新一届中央政府,各金融监管机构高层领导也有可能发生变动。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新一届政府上任初期,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政策性调整,因此,2008年中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可能保持稳定。尽管如此,自2007年以来已经采取的某些干预股市的措施仍有可能继续实施,这依然会对A股市场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即将实行的两税合并改革,上市公司的所得税将从33%降低到25%,这意味着相当多的中资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将增加近25%左右,由此,可能支持A股市场上行。与此同时,为控制市场过快上涨而采取的控制基金发售数量和步速的措施依然存在;各种与股票挂钩的理财产品受政策制约在增幅上将有所回落;以市值计算证券公司自营规模的政策将限制证券公司的A股投资增长;发股询价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将缩小股票发行市场价格与交易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由此,认购新股的风险可能显现;行政性窗口指导还将继续实施,这进一步强化了市场走势的不确定程度。

总体判断

股市资金走向范文3

1. 高送转股通常具备高积累、高股价、高业绩以及总股本偏低的特点。

2. 从过去10年来看,在市场表现强劲的情况下,高送转概念股往往能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市场表现较疲弱时,收益明显下滑。

3. 绝大部分高送转概念股在预案公布前走势最强劲。据东方证券统计,2005年至2011年每年高送转预案公布前40个交易日有超过16%的超额收益和70%的胜率。预案公告后收益却十分不稳定。

每逢年报披露时期,高送转股票都是市场喜欢追捧的对象。高送转概念中,能涌现苏宁电器这样的长线牛股,但也有神州太岳这样过分透支预期、让追涨投资者至今痛苦的案例。

由于证监会对分红政策的强调,今年市场上高送转的消息尤其高频。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这种震荡市下,部分公司在公布高送转预案后,股价表现不一。有如川润股份、中航地产等在预案公告日开盘几分钟后就涨停的,也有如中利科技、隆华传热等在预案公告日几乎跌停的,更多的是如华天科技等在预案公告后数日内连续大跌的。

高送转概念股的“光死”非常明显,这种看起来的利好消息,到底如何判断?

什么是高送转?

我们知道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一般有股份分红和现金分红两种方式,“送转”就是股份分红的体现。其中,“送”是指将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以股份形式向投资者支付,而“转”是将资本公积金按权益也折为股份转增给投资者,还不属于利润分配范畴。而所谓的“高送转”就是指送股或者转增股票比例较大的情况,一般认为10股送或转5股以上的就算是高送转,常的还有10送8、10送10、10送12。

送转后股价也会做相应的除权操作,按比例折算新的股票价格。譬如说某只股票原是10元一股,年报时分红方案为“每10股送10股”,那么一位投资者原先拥有的100股就变成了200股,但别忘了股价因此拦腰折成5元钱,投资者手里的总价值仍然是1000元,没有变化。

这种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与送红股的方式,其实就是名义上投资者的持股数量增加了,但实际上上市公司都无须拿出“真金白银”,它们当然乐意!高送转的实质其实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于上市公司的运营和现金流不直接产生实质性效用。送转后,公司股本总数虽然扩大了,但公司股东的投资者持股比例没变,也不能像现金分红的方式那样直接给投资者带来现金回报。折腾下来,投资者的口袋里还是那么多钱。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股本扩大,每股收益反而还被摊薄了。

真的会涨么?

一位证券分析师表示,高送转概念股的历史走势大致可总结为三个阶段:

方案公布前:绝大部分高送转概念股在预期阶段走势最为强劲,最受资金追捧。根据中金公司研究数据,截至4月8日,2012年发生高送转的公司在预案公告日前30天、21天、14天相对于沪深300分别有11.3%、10.0%、7.2%的超额收益。

方案公布后:方案真正出台后大多横盘整理或下跌,尤其是较晚正式公布方案的公司,由于股价已提前反映,且处于概念炒作末期,往往会出现回调走势。但也有极少数成长性较强的公司或有其他题材,股价能走出连续上涨行情。

方案实施后:业绩良好且成长性高的公司,在除权后则会出现“填权走势”。但由于大多数高送转个股在除权之前已有较大涨幅或者跌幅,其未来的填权走势更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因为高送转公司的股价走势与大盘波动、公司经营业绩、股价前期走势、预案是否提前泄露等多种因素有关,在高送转炒作概念下追高入场会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正如2012年4月初证监会也发文提醒投资者要注意防范高送转概念炒作风险。

分辨动机去操作

那么面对市场反应不一的高送转行情,我们又该如何操作呢?对于高送转概念股,认清上市公司高送转的动机很重要,也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应该参与。

维持股价稳定。这种情形上市公司一般是为应对股价近期的大幅波动,稳定投资者的情绪,或者直接为了冲淡财报上的业绩下降。比如4月11日分红的预案中,华锐风电2011年净利润预降73%,但仍拟以10股转增10股并派现金3.5元。

建议:要对大盘形势有了解与初步的判断,如果大盘不稳,高送转也难以对股价有持续的刺激。比如股价本来处于下跌趋势,送转利好不可持续,不要参与。之后可以分析它的一季报业绩情况,如果业绩有回暖迹象,股价还有可能受利好影响上涨;如果一季报业绩继续下滑,股价容易更加不振。

股价偏高,为增加流动性,扩张股本。这个如前所说,一些股票价格上涨过高后,反而影响流动性和买卖热情。加上如果本身实力雄厚,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净资产较为充足;或者随着公司规模的发展本身有扩大股本的要求,如苏宁电器、西部资源,增发概率较大。

建议:看到研报预测或得到预案消息的第一时间查看上市公司近年来的业绩变化,选择关注业绩确实增长,而且现金流、每股资本公积比较充裕的个股。基本面具有这方面条件的公司,提前布局是关键。一般当年前三季度每股未分配利润大于0.5元、每股资本公积金大于1元、主营业务增长超过10%且当年每股现金流量为正,送转可能性更大(图表)。

配合主力拉升。上市公司和机构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联系,公布高送转可形成炒作概念,配合主力拉升股价。常一点的就是帮机构的解禁限售股打好基础。据一位参与过上市公司定增的基金经理说,“企业来公司路演推销定向增发时,有时候碍于情面要参与,但都会谈妥条件,年底高送转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毕竟一年后的行情很难判断,高送转之后至少可以有此利好维持股价。同时,成功再融资后,上市公司公积金也大增,反过来为推出高送转方案创造了条件。

建议:因为信息不对称,最好不参与。即使投资也要控制好仓位,以较小的比例(最多2成)参与这类风险较高的机会;

为后续再融资营造好的环境,推出高送转方案,既可以推高市场价格,又可以摊薄再融资价格,当然有利于再融资的实施。比如鑫龙电器的年终分配预案是“每10股送2股转8股派0.25元”,随后便定向增发预案,相同的还有七星电子等。

建议:在这种再融资目的下,关键是研究清楚其所融资金的投向是不是有利于业绩增长的项目,是否带来持续利好。

别忘了高送转期也是解禁高峰时期,前面参与的机构也等着卖出获利。比如得润电子2011年3月以每股21元的价格向6名机构投资者实施了定增。2012年2月20日推出“每10股转10股派1元”的分配预案。预案公布前几日股价就已经有一波上涨。虽然推出当日股价借助净利润上涨92%的利好冲高回落,但之后走势一路向下。

股市资金走向范文4

一方面受到次级抵押贷款等不利消息的掣肘,一方面又受到企业业绩和并购消息的鼓舞,美国股市阴晴不定,前一天刚向新高冲刺,第二天便掉头向下,隔天又云开雾散股指大涨。

虽然一直伴随着次级抵押贷款问题,但道指只用了58天就从13000点飙升到14000点,15000点已非遥不可及。

分析师认为,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可能会一直持续到年底,同时还会伴随着能源价格、利率上涨的压力,但投资者的看涨意愿将支持股指走高。这说明股市出现的调整还没有改变人们的乐观情绪。

跟随着美股的脚步,环球其他股市也是涨涨跌跌,在积累了一定涨幅后,投资者获利回吐的意愿加强。

与疲弱的欧洲股市相比,亚太股市还是比较强劲,虽有波动,但上涨的趋势并未改变。在波动中屡见新高,比如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本周首次突破了2000点大关,泰国股市也在政府抑制泰铢升值的一揽子方案出台后走高。

香港股市更是频频再创新高。在平安保险、国际航空、南方航空等公司发出盈利预喜,鞍山钢铁被国际大行上调目标价,内地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到海外股市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中资股新高不断,带动大市继续向好。内地国企发出的盈利预告已经成为香港市场的焦点。

花旗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薛澜认为,下半年仍是重磅中资股的天下,中国移动、平安保险是该行的首选。

本周香港市场上令人称奇的要数汇丰中国翔龙基金(0820)的表现。中央再度出手加强宏观调控,反被股市视为利空出尽,沪深A股甚至创出新高,香港投资A股的基金产品亦备受追捧。

封闭式基金翔龙在上周五首日挂牌大升20%后,周一又升超过40%,两日累计升幅高达70%。这虽然可以解释为投资者看好A股,但刚刚募集完毕的翔龙基金还没有入市吸纳A股,投资者实际上是以70%多的溢价买入现金。此类事在内地市场时有发生,但在香港市场却属罕见。

有人认为,翔龙基金吸引了不少内地投资者捧场。也有人认为,内地资金未必会追捧这类投资A股的基金,因为他们可以自由地买卖A股,无须付手续费来买海外基金。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恐怕是投资者拿炒新股的劲头来炒这些新基金。连涨两日后,该基金出现回落。

翔龙基金的疯狂表现说明,目前市场资金非常充裕。不过,在走高过程中,股指也出现了波动。对此,市场人士认为,恒生指数近期已累积一定的升幅,累积的回吐压力较大,预计未来受股市影响,恒指将出现反复。

虽然在8月企业中期业绩高峰期前,港股仍将向好,但市场渐渐已有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投资大户、基金可能随时减持估值过高的股份,转向估值较低或增长前景更佳的股份。投资者应该谨慎挑选投资品种。

股市资金走向范文5

关键词:股市;平准基金;市场稳定

正常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是有章可循的,其中存在着一个价值中枢,股票价格应当围绕着该价值中枢呈现小幅度的上下振荡,除非宏观经济基本面发生根本变化,或是有突发性事件出现,股市的波动性一般不会太剧烈。“平准基金”成为曝光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不仅仅因为推出平准基金将深刻影响中国股市,另一方面,各方对中国是否该出平准基金莫衷一是,互相辩论,而平准基金一词在媒体的曝光率随之也升高。

一、股市平准基金的内涵

所谓平准基金,又称干预基金,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这种基金可以通过对股票市场的逆向操作,比如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资价值凸显时买进;在股市泡沫泛滥、市场投机气氛狂热时卖出的方式,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动,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平准基金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证监会、财政部、交易所等)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通过对股票市场的逆向操作,熨平市场的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平准基金的来源有法定的渠道或其基本组成是强制性的,如国家财政拨款、向参与证券市场的相关单位征收等,也不排除向自愿购买的投资者配售。

从平准基金作用的市场来分,目前主要有外汇平准基金、国债平准基金、粮食平准基金、股市平准基金等几类。股市平准基金不同于其他股票投资基金。它是一种政策性基金,主要目的是服务于股票市场稳定这个目标,因此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目前国际市场上设立了股市平准基金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主要有中国香港、日本和中国台湾。从运作的情况看,香港特区政府在1998年就利用平准基金成功地阻击国际热钱的袭击,韩国政府1990年设立的4兆亿韩元股市安定基金和中国台湾省的5000亿新台币安定基金,在当时也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功效。应该说上述平准基金在维持投资者信心和稳定股市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好处

股票市场是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促进企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场所。经过多年的发展,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股票市场发展的好坏将极大地影响整体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搞好股票市场,使之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然而,从多年状况来看,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股票市场的非理性的大起大落,在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的今天,已经严重地抑制着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本来股市的起起落落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正常的涨跌是符合市场运行的需要的。但是,超过正常范围的大起大落不仅不会促进市场的发展,反而会给市场带来极大的危害。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暴涨暴跌给投资者带来重大的损失,社会财富被无情地吞噬,投资者信心消失殆尽。没有投资者的参与,国家的税收受影响,股票行业萧条,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社会消费受到抑制等一系列不利后果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市场的非理性暴跌已经带来一系列问题。在未来的几年内,各种因素将继续给市场带来压力,股票市场的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危机。因此,就当前中国股票市场来说,设立平准基金至少有以下好处:

1.丰富政府平抑股市波动性的手段,提高政府针对股票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能增强中国股市的稳定程度,促进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众所周知,A股目前仍然存在如国企股权重大、大小非解禁规模巨大、金融衍生工具单一、市场封闭性较强等制度缺陷,同时,也存在着只能做多,无法做空、T+1制度、涨跌停制度、扭曲的新股发行制度等交易规则硬伤。这些缺陷的存在,特别容易助推A股疯涨爆跌!具体来说,2007年大牛市时,大盘涨疯了却无人顾及市场风险,而2008年的大熊市,股指跌去70%多,很多基金却不敢贸然入场。尽管市场管理层一再表示同时也在行动旨在健全法制,加强监管,逐步解决市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以前,市场的大起大落将仍然伴随着市场的发展。所以,设立平准基金就显得很有必要。

2.推出平准基金,实际上是股票市场建设的一部分。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平准基金的存在对于维护股市的稳定,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股票市场瞬息万变,为了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现在应该抓紧推进平准基金的构建。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股票仍是新生儿,市场充满缺陷,充满问题。如果我们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无法走向成熟,无法面向世界。只有不断完善股票市场的建设,中国的证券市场才能走向成熟,走向规范,才能摆脱苦难,重获新生。比如股权分置改革中,各类利益集团为了保全自身利益,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纷纷抛出大小非,投资者损失惨重,对市场带来灾难性冲击。

3.夯实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基础,增强中国股市整体抗御系统和非系统风险的能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中国加入WTO的影响,中国的股票市场已逐步向国外投资者开放,即股票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化。众所周知,国际资本对一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正日益加大,国际资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活跃股票市场,另一方面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可能导致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股市的异常波动。在此情况下,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要自觉地以WTO的基本原则为参照体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恰当地组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股市进行监管。在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严重灾难的国际化背景下,拥有一个强大的平准基金无疑对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有重大的意义。1998年8月香港政府为狙击国际游资的恶意进攻,毅然动用巨大的外汇基金入市干预,从8月14日至8月28日,共动用了千亿元资金,将恒指推高了1100多点,上演了一场“世纪大战”,极大地打击了对冲基金,扭转了股市单边下挫的危险局面,确保了香港的金融稳定,使香港经济快速地摆脱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得以稳定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综合以上分析,未来市场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市场的运行仍将出现非理性的局面。所以尽快建立平准基金,控制股市风险,减少或缓冲市场冲击,已成为目前股票市场的当务之急。

4.通过股市平准基金的运作,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市场资金的流向,促进重点产业的发展。虽然近期政府出台的许多措施,比如说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它与平准基金入市操作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一方面不是所有股票都具备大股东增持的条件。因此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平准基金的作用。而“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它所直接针对的是经济而非股市,事实上股市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不是“四万亿”可以解决的。因此,虽然现在的市场条件与前一时期是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对平准基金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中国股市设立平准基金,通过股市平准基金的投资流向,进一步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的有效推行。所以,中国股市,需要平准基金。三、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弊端

1.设立股市平准基金,需要耗费巨额资金。现在,中国股市已经发展,具有较大市值规模,若入市干预资金规模太小,将不足以影响股市,干预政策必然无功而返。据有关估计,要将上证指数上托200点预计要耗费资金2000亿元人民币。然而,要达到足够入市规模就面临资金筹集问题。如一次性筹集巨额资金,若临时筹集,恐难满足时效性,若预先筹集好,则将承担高额的资金成本。如分阶段筹集则不能保证后续资金及时到位,难以达到预期调控目的。

2.股市平准基金入市时机选择不当,将适得其反。入市时机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近来股指不断创新低,这究竟是股市向投资价值的回归,还是股市的不合理崩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正确判断中国股市真实客观的股指水平是平准基金入市的关键问题,而我们对这个关键问题却没有定论,存在着平准基金入市时机的决策风险。

3.设立股市平准基金会滋生寻租行为。股市平淮基金入市必然影响股价走向,引起股市波动,相关决策人员所拥有的事前信息具有极高含金量,这种信息优势为寻租腐败提供了可能性。

4.设立股市平立准基金会造成市场扭曲。不恰当地、过于频繁的入市干预可能对资本市场正常价格形成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造成人为扭曲。而我们很难判断什么是恰当的干预,如何实现恰当干预。这是许多学者反对设立平准基金的根本原因。

5.设立股市平准基金,可能面临亏损。股市平准基金存在着投资亏损的可能,有关资料显示,台湾“国安基金”到2004年底按12个月的月均价计算,2004年持有股票价值为543亿元新台币,当年亏损约138亿元新台币,2003年度的跌价损失为221亿元新台币。中国运作平准基金也很难避免被套牢而造成亏损的风险。

6.设立股市平准基金,会背“违反自由经济原则”的骂名。1998年香港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做法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的辩论,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和默顿米勒在内的反对者对香港政府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种政府干预违反了自由经济原则,破坏了游戏的基本规则,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造成了严重损害。从当前关于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争斗”来看,这也是管理层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兵.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周正庆.抓紧建立平准基金[J].中国科技财富,2008,(10).

股市资金走向范文6

有意思的是,大约一个月前,当上证综指刚刚越过2900点,准备向3000点位冲刺之时,却引起市场上一片挤“泡沫”的争论,包括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在内的很多专家、学者,纷纷陷入这场A股泡沫之争。在此,沪指下调了400余点。而仅过十多个交易日后,当上证综指再次向3000点迈进时,却赢得了市场的一片认可。

3000点已成为现实,那么未来股市的悬念又在哪里?A股市场将成为流动性泛滥的牺牲品吗?究竟怎样看待A股市场的走牛?有观点认为,流动性泛滥是造成A股市场“疯牛”狂奔的一个主要原因,并相信A股市场将最终成为这种流动性泛滥的牺牲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刚刚结束之时,央行宣布了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并自2月25日正式实施。这已是央行今年第二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紧缩已成为央行调控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手段。

但市场观察家表示,虽然流动性过剩为A股市场带来了充裕的资金,但A股市场的走牛更多的是来自于市场基本向的改变,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市场制度性变革、市场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上市公司质量的不断提高,为A股市场彻底摆脱长期“熊”市走向历史转折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条件。而随着越来越多优质企业的上市,股市将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入。

事实上,在日前流动性过剩已是客观现实的前提下,管理层所应考虑的问题已从是否存在流动性过剩向如何疏导流动性方向转变,而股市无疑是解决这种流动性泛滥最佳的场所之一。

2月15日央行的1月金融数据显示,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活期存款明显增多。而股市的火爆是造成资产“活化”的重要原因,日前大量储蓄资金持续流向股市,短期内市场资金的供给依然十分充沛。

3000点会不会是A股市场的终点

如果股市将成为管理层考虑解决流动性泛滥的重要场所,那么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下,可以相信A股市场向上的趋势和格局将不会改变。由此,也决定了在经历了前期的调整后,A股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牛市阶段,3000点也就决不会成为A股市场的终点。

事实上,如股市剧烈调整后记者所坚持的观点那样,无论是来自央行、银监会,还是来自于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的调控措施,都足为了维护股市整体健康的发展。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疯牛”狂奔,但更不愿意看到股市的人起大落,而是希望股市的规模和比重稳步扩大,希望股市能够更加稳定、健康地发展。

市场保持慢牛形态,既符合管理层的愿望,也符合市场投资者的总体利益,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的完成,使之能够真正承载起“十一五”规划赋予中国证券市场的战略使命。

因此,可以进一步确认:首先,A股市场长期牛市的格局小会改变,并且目前仍然走在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况且从目前公布的2006年年报来看,A股市场的市盈率可能并不会如泡沫争论时所说的那么高,因此,中期内担忧泡沫以及风险的问题可以暂时告休。

其次,虽然3000点不会是此次行情的终点,但也并不要期望今年行情重现去年暴涨130%的景象。谁也说不清指数究竟能走多远,但可以确认的是今年市场的上涨形态将会表现得比较温和,并且期间剧烈振荡行情将会加剧。

第三,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两税合一利好的影响,将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业绩的好转,这也为部分优质上市公司股价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000点后投资机会在哪里

3000点,这在过去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点位。而今天当这一历史新高摆在面前的时候,很多投资者不禁产生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况且,满眼望去,经过一年多的上涨,很多公司市盈率己是很高,相当一部分公司股价己翻番,未来还有多人的上涨空间呢?

信达澳银基金的投资总监曾昭雄认为,近几年上市公词的成本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因此业绩…现大幅增长,现存的市场估值水平只是提前预支了一段时间的业绩增长。假如低利率和高速经济增长这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不变,股市的整体估值水平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另外,从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最近五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和净资产收益率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01年的不到7%提高到2006年的14%左右。而随着更多优质资产的注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还存逐渐改善的过程中。

那么,在日前情况下,市场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呢?

股市资金走向范文7

笔者喜欢画线,喜欢关注形态上的转换,认为在操作上趋势是跟随,转折是预测。只要把握住行情在趋势中的转折,就能把握利润的来源。

股市暴跌如同地震中的大震一样,走过后才感到痛苦。但股市中的余震同样像地震中的余震一样,不确定因素还在时时刻刻牵动和折磨每一位投资者的心。

6124点以来下跌的颓废走势,难以重叠在宏观经济持续尚好的指标线上。近期的短期市场有一种说法,9月是大小非集中解禁的月份。近大半年来,主力除了减仓,也未必赚到了钱。有可能会在8月前展开一波反弹,并认定了相对反弹高度。似乎多头又给自己找到一个赚钱的机会。

但掌控市场走势的主力非常清楚,被套的在等待反弹解套,有钱的又想抄底再乘机捞一把。无论主力还是庄家,他们都不是“”,也不会为更多被套的投资者创造盈利条件。

老子说过:持而盈之,不知其已。

股票投资不可能完美,行情也总会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尤其在已经进入暴跌行情的熊市下,投资者不应总以执持满盈的态度等待反弹行情。相反,在这段暴跌行情的走势中,如果能够客观地站在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上去认识和看待意识形态对技术形态的扭转,也许会发现技术形态已经屈服于宏观经济,屈服于基础制度上的改革,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大盘今后的走势。

其一,炒股要看政策变化

这是刚入股市所有投资者都听到的话。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已经在2007年底重复告诫投资者,2008年之后4年大小非上市流通将成为主流,价值回归也将重新估值。日后的行情演变过程,笔者认为,更象拷贝2001年之后4年国有股减持走过的路(见图1中蓝色小框)。

其二,见图2:

2008年4月22日2990点向上反弹至2008年5月6日3786点,其实是一次标准的黄金分割技术反弹走势。是以2008年4月23日缺口顶点向上反转0.618倍(见图2中蓝圈),恰好就是3786点。由于大盘是从6124点一路下跌至2990点,跌幅超过70%。虽然借助降低印花税利好,但反弹时间仅为8天,反弹高度只是相对2990点至6124点的0.236。按黄金分割技术最弱反弹极限计算,还没有达到0.382值。因此确认当前弱市(熊市)早已定局。

其三,见图3中黑线:

2990点至3786点之间所画的三角形线,笔者试图告诫投资者,2008年6月4日大盘经过21天的横盘震荡整理,最终选择破位三角形向下(见图中红圈)。之后是否回补缺口已不在讨论之列。因为8天反弹与21天调整,循环周期与时间转换、涨跌幅度与黄金分割对列,都与时间和技术形态有关。所以8÷21=0.382的止跌幅度,理应回补技术缺口。但是否回补缺口就该止跌,在认识原有趋势被打破形成新的趋势后,调整时间与反转幅度都将延长。

此时投资者关注的不应再是盈利或解套问题,却应关注支撑股价上升的三大主要因素“价值空间、资金、获利效应”在市场走势中是否还存在。当这些可能带来盈利效应的模式都在相对时间内消失时,我们又该怎么办?笔者认为,要敢于面对市场现实走势,即:行情可能出现与自己愿望相反的走势,好比投资者在试图等待政策面或基本面再次解套或获利的好消息时,但等来的却都是坏消息。那么市场曾经仅存的等待及观望气氛,会因为这些坏消息导致悲观情绪。所以,行为支配行动的效应,后市不容乐观。

其四,是否跌无止境,对于任何研判都有它的多重性。

笔者强调的是,见图3中黑色虚线:如果从5522点向下直至延伸到2008年6月6日形成的中期下挡支撑线,还能支撑目前K线,那么后期走势将沿这根中期趋势线缩量继续盘整。而多重性的另一面是向上突破,重新回到三角形之中,或跌破5522点向下支撑的下挡支撑线,重新确认向下趋势。

其五,见图3中灰线:

如果跌破三角形,并继续跌破5522点下挡支撑线,所谓二次探底已成定局。反之,大盘向上突破重新回到三角形之中,但之后2990点至3786点一带,都将成为反弹中的相对顶部。因为3800点至2990点之间已囤积30658亿元资金,要想突破这块横盘整理行情曾留下的被套区域,作为理性投资者,必须要看到市场以外有更多理性投资资金敢于进场充当“”,否则一切都为自救。

其六,见图3中下方深红色双线:

当我们始终信奉“资金决定大盘走势”时,看到的是已连续34天递减的成交量。无论今后牛熊转换,还是强弱转化,资金都是决定市场走势的唯一标准。

当然炒作中同样包含更多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对行情而言,并未将牛熊、涨跌设定的非常严格,而是更寄予趋势与行情的转折之间(即波段操作)。因为,笔者喜欢画线,喜欢关注形态上的转换,认为在操作上趋势是跟随,转折是预测。只要把握住行情在趋势中的转折,就能把握利润的来源。所以,笔者在利用黄金分割技术时,通常把指数或股价设定在自认为有限的炒作空间内,尽量把握已知幅度中的波段。其波段就是笔者事先设定的黄金分割率,并在这些黄金分割率的转折点附近,锁定利润的来源。

但市场近期真实的走势告诫投资者,如今走势好比当年(2001年)政策面及基本面,就国有股减持的决心,已经对市场主力形成“国有股减持我就减持”的统一决议。今年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200家基金机构,上万亿筹码,不分点位、不分时间地抛出手中所有股票。同出一辙,又是什么样的政策在支撑今年下跌行情,是重新构建市场价格体系。

前者市场因为减持国有股大盘跌了4年,如今重新建立价格体系,是否也会再跌4年,虽然不敢枉然确认,但敢于确认的是,半年来仍坚守阵地的投资者,早已严重被套。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就能维护投资者在股市中的利益吗?笔者认为,股市暴跌如同地震中的大震一样,走过后才感到痛苦。但股市中的余震同样像地震中的余震一样,不确定因素还在时时刻刻牵动和折磨每一位投资者的心。因为我们不知道在这种背离走势下,股市在执行和完成宏观经济调控紧缩政策时,还会向市场提出什么样的“资产置换”、“重组整合”、“整体上市”、全流通等IPO融资条件和速率。

股市资金走向范文8

关键词:股市;形势;分析;未来;预见

从2006年开始,中国股市一路高歌猛进,走出了长达5年的熊市。2007年,几乎所有的纪录都被改写。历史的高点璀璨夺目,狂泻而下的低位又惊心动魄。股市的指数、交易量、市场总值、换手率等都在一年内有快速飙升,连创新高;也有疯狂下跌,连走阴线。伴随着一浪又一浪的动荡,国内投资者蜂拥而入,又仓皇逃跑。股市之“热”、股市之“火”已经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一、2007年中国股市回顾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报收于5261.56点,全年涨幅为96.66%,年内最高为6124.04点。深证成指收报1770 0.62点,全年涨幅为166.29%,年内最高达19600.03点。在指数上涨的同时,两市成交量也被一再放大。2007年两市总成交460556亿元。其中,沪市股票总成交305434.29亿元,年度增幅达428.28%;深市股票总成交155121.94亿元,同比增长378.74%。从开户情况来看,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年底深沪两市账户总数达到了1.38亿。深沪两市全年新增A股开户总数已经达到了3500万,是2006年全年新增A股开户数总和308.35万户的11倍之多。创下年度新增A股开户数新纪录。纵观2007年的股市,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初到5月30日):绩差低价股走强。这一阶段中,2006年度表现较好的大盘蓝筹股表现平平,取而代之的是绩差股、题材股的全面崛起。这个阶段既有超低价题材股的迅速拉升,也有低价重组股大幅度攀高。许多低价绩差品种在这个阶段股价实现惊人的涨幅,有的涨幅超过300%,甚至有股改重组后当日复牌最高涨幅突破1000%的表现。市场不寻常的表现,使得管理层开始警觉。5月30日消息一出,疯涨的股票全线大幅度回落。第二阶段(6月到10月底):大盘绩优股走强。5月30日后,股市很快进行了调整,第一阶段中表现突出的绩差低价股重挫回落,连续跌停,元气大伤。大盘绩优股的抗跌优势大显身手。金融地产板块、煤炭板块、有色金属中的绩优板块带动了新一轮的行情。这些绩优股不断拉高,巨大的涨幅使得沪深市场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只300元的个股。

第三阶段(11月初到年底)中小板股活跃。10月底之后,中小企业板中的个股异军突起,至少几十只中小企业板个股创出了历史新高。金风科技以百元开盘使得中小企业板表现达到最高潮。在第一阶段表现显眼的题材股和绩优股表现有限,涨幅不大。而中国石油的上市,成为中国股民2007年的最大伤痛,被称为“亚洲最挣钱的公司”高开低走后套牢了无数的中小投资者,并连带影响到地产、金融、有色金属、煤炭等板块全线回落。

二、当前股市形势分析

(1)紧缩政策的压力更加明显。一直以来,人们把股票价格称为经济的“晴雨表”。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动与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基本保持一致。在国内CP I连创新高的背景下,200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改持续了10年的稳健货币政策,转而确定了2008年货币政策为“从紧”。宏观调控并非针对股市,但对股市的间接影响在于,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甚至可能会导致整体经济回落。20 07年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金融和地产股成为此次回调的重灾区。另外,信贷规模的收缩,使得股市资金供应紧张。2004年的宏观调控对股市的冲击,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2)基本面向好,风险仍在积累。首先,股市发展所依托的宏观经济环境将依然持续向好。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预计全年G D P的实际增长率将保持在11%左右。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上市公司的效益有望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股票市场的动态市盈率有望降低。同时,2008年奥运会无疑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本面,也会增强境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尽管基本面向好,但不容忽视的是股市风险正在逐步累积。展望2008年,中国股市潜在的风险因素不可忽略。首先是上市公司业绩增幅放缓。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第三季度沪市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69亿元,相对第二季度实现的营业收入环比为96.47%,低于第二季度的环比179.43%。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20亿元,环比为125.99%,同样低于第二季度的环比154.43%。其次,资金分流压力加大。为了分散流动性过剩的风险,降低对外贸易顺差,管理层快速推进对外投资的意愿较强,Q D I I、“港股直通车”及中国投资公司成立,资金分流的趋势日渐明朗。最后,随着时间推移,非流通股解禁的规模和再融资的规模都将快速扩大,股票供给大幅增加,资金分流压力加大。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未来市场的震荡将会加大,风险不断积累。

(3)人民币保持升值态势,本币投资仍是热选。从人民币汇率变动来看,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显示出持续升值的态势,汇率不断创出新高。2008年首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突破7.3关口,以7.2996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对于拥有人民币资产的企业或行业,就意味着资产价值相应程度的提升,也意味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本币资产逐渐成为投资者的首选,这将导致股市投资者和入市资金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刺激股价的上升。从趋势上看,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币渐近升值的过程仍将持续,升值预期将对股市的长期走势构成强力支撑。

(4)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仍旧突出,资金推动性特征明显。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末广义货币M2供应量同比增长18.94% 远高于市场预期。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74%。1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036亿元,同比多增2373亿元。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从而为2008年股票市场提供了充分的资金支持。此外,多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预期下,大量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境内,放大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带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在现行的结售汇体制下,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量的被动增加。尽管央行进行了对冲操作,但流动性过

剩的格局短期内很难改变,从而使得作为重要人民币资产的股票市场进一步发展。

三、对未来股市趋势的认识和判断

对当前我国股市的现状及近期趋势,无论理论界还是市场人士普遍存在着一些忧虑和担心。从紧的货币政策到底有多紧?宏观经济格局如何演变?奥运到底如何影响市场?房地产调控究竟如何运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到底能有多少?股指期货到底何时推出?人民币汇率还能升多高?面对这么多疑问,大多数投资者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1)行情肯定有,赚钱越来越难。2008年尽管有“从紧”的经济政策,但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无疑对股民来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日子。从各国奥运经济来看,奥运期间刺激相关经济提升和股市走牛都是不争的事实。北京奥运将给中国经济和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机会性财富,也为中国股民带来了机会,但股市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必然联系,使得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上市公司的业绩、政府的监管水平等问题将成为投资者赚钱的一道槛。指数可以短期拉升容易,但稳中有涨的股市才是管理层最愿看到的。个人投资者,特别是新股民,相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盲目乐观的心态。在面临不利的变化或信息时,往往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应慎重考察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成长性以及获利能力。完全放弃以往的投机心理,理性投资。选好股,稳扎稳打。

(2)从短期来看,调整的压力仍在。分析2007年的股市,股市投机氛围较浓,基本上由非理性投机行为主导。展望2008年,由于宏观经济和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未来调整的压力仍在。从市值看,沪深两市仅次于美国、日本,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市,股市市盈率也是全球最高,加大了回调的压力。假设股指期货在2008年股市高位时推出,必将推动股指下行。广大投资者在对我国股市长期发展前景保持乐观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目前股市所蕴涵的各种风险,理性投资。而对一些新股民特别是持有心态的股民来说,在加强风险意识培养的同时,还应合理使用资金,量力而行。

(3)从长期来看,股市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关于股市的运作规律和股票的定价,一直以来都说法不一,实践中也很难证明哪种说法更科学,但股票价格是由预期决定的,则是多数投资者持有的共同看法,这个预期既有市场参与者对宏观经济和宏观政策的预期,也有对公司发展的预期,因而,预期不同,市场中股票的定价就不同。不可否认的是,宏观经济和宏观政策对股市的影响越来越大,未来的中国经济的走向和调控政策成为主导股市的主要力量。宏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为股市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这个支撑在未来几年内,还将继续存在。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还将继续,股市也将依赖于良好的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继续走向利好。未来股市发展会更平稳,国家对股市宏观调控能力日渐增强,大面积恶炒个股、投机现象将逐渐减少。在未来股市发展中,市场将以价值投资为主线;股市结构性调整中的财富效应将越来越少。

作者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股市资金走向范文9

主持人:蓝筹股再度演绎王者归来,这次在有色、地产、银行的轮番攻击下,年线终于被成功收复,权重蓝筹股重新受到市场资金重视,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金鼎:我们之所以如此看重大盘年线,是因其可反映大盘趋势,被视为重要的牛熊分界线,一旦顺利冲过,之后上涨阻力会较小,主力更易拉升。如今股指放量上涨并突破年线压制,量能的逐级放大已是积极信号。盘面上近期资金已开始流入以地产、金融为首的强周期品种。这充分说明已经有聪明资金开始闻风而动,因为我们发现被视为人气指标的A股新增开户数也透露出市场情绪的变化。数据显示,上周A股新增开户数为10.67万户,已经连续五周保持在10万户之上,该数据表明正有源源不断的新投资者产生入市意愿。另外在沪港通预期带动下,部分机构资金开始转战主板。因此蓝筹股再度演绎王者归来,引领沪指攻克年线也就顺理成章了。

主持人:近期不少投资者反映眼睁睁看着股指蹭蹭向上蹿,手中的股票不但不升值反而在缩水,内心纠结无比,再次陷入了“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怪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金鼎:股市永远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再大的牛市也照样有人赔钱。投资股市最根本的东西是要“看清”大势,确定符合市场实际的投资策略。创业板近期的利空因素较多,不利于创业板后期走势。因此对于创业板的中报不达预期,无法支撑目前高估值,前期涨幅过猛的个股我们就应避而远之。而同时低估值大盘股的投资机会迎来了新的开端,市场的投资氛围转向蓝筹股主板,国企蓝筹股在此次上涨中将成为最主要的向上推力,这一点有望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因此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最后也给大家个简单点的建议,关注上证50ETF,它是完全复制上证50指数的,持有它至少不会跑输大盘。

中期反弹行情启动

主持人:本周,金融、地产、有色、煤炭等周期性板块个股不断活跃,促使大盘反弹上涨,沪指更是一举突破站上了年线,我们可以理解为市场爆发了中期向上的反转行情吗?

黎仕禹:从技术图形上看,目前大盘是顺利突破了盘整半年的平台整理格局,沪指更是一举突破站上了有“牛熊分界线”之称的年线!行情趋势开始明朗化,而不是像今年上半年那样趋势不明。在大盘的周线系统里,我们也看到了周K线顺利中阳站上了10周线,周线的MACD也早已金叉,而10周线也开始拐头向上,市场的技术信号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市场的一波等待已久的中期向上反弹行情目前已经爆发!

在目前的操作建议上,我们建议大家重仓或者满仓介入,中线或者大波段持仓看好的市场热点板块个股,切忌“频繁换股”和谨防做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傻事!千万别学小学课本故事里“猴子下山”的那个傻猴子。

主持人:行情启动了,请问黎仕禹,目前看好什么热点板块个股?有什么好介绍吗?

黎仕禹:在上周,我们也说了,在周期性蓝筹股开始“蠢蠢欲动”的大背景下,如白酒、电力、有色、煤炭等,市场再破2000点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目前市场的走势也证实了我们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并且我在上周推荐的中孚实业,本周已经有两个涨停板了,而其中的稀土板块,本周也更是率先启动刺激整个有色金属行情!目前,我们依然推荐激进的投资者关注“煤飞色舞”的短期投机行情!而对于稳健的中线投资者,则不妨关注金融板块里的券商、保险、银行等蓝筹股。更多详情欢迎大家在本周六下午2点来广州参加我们的“牛股投资”策略论坛!

中期走势的阻力和支撑

主持人:陈亮,既然您谈到中期的走势,那请您结合近两天的走势和我们说说中期的走势是否已经突破呢?

陈亮:近两天上升的典型表现就是指数间的“割裂走势”,同一指数间的“二八之间”也是此情况。但是我认为大盘蓝筹个股不具备持续大幅上升的条件,实体经济企稳向好的客观条件并不存在,虽然近期貌似“利好”比较多,但仔细分析,大多数属于“稳”的范畴,主要目的是阻止实体经济过分下滑,并不代表的是经济回到以前的高速增长轨道。

关于中期走势的突破还需要一个确认。因为大多数人在划趋势线时,坐标不同、具体取点不同,所以短时间内无法确认是否突破。即使突破了,也还有一个确认有效性的问题。操作上确认突破的条件是周线有效站稳2101点。

主持人:那您再给我们投资者分析一下后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