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课改的德育要求集锦9篇

时间:2023-06-27 16:05:55

新课改的德育要求

新课改的德育要求范文1

关键字:中职;德育教育;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42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1、学习行为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在初中毕业后从普通高中分流出来的,没有门槛的职业教育招生,形成的生源特点是学习基础普遍偏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仍让停留在小学初中的水平,他们的学习意志薄弱,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学习习惯差,然而,这不能全部归结为智力水平因素导致的问题,更贴切的总结,是长期的错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致使对学习的不感兴趣或者望而生畏,通过德育课教学,教授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毫无疑问对促进孩子们学习进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心里发展状况

选择了职业教育的学生,发展方向由升学向就业转向,而大部分人是无奈的、被动的选择,毕竟分流出的只是少数,同龄的同学大都直升了普通高中,面对人生的转折,心理的困惑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表现的尤为充分,总体而言,因为缺少关爱,他们失落而不甘,小学有过光辉历史的学生,念旧却不堪回首,相比其他被社会、学校、家长看好的高中生,嫉妒却表现的无所谓,逆反、从众、拜金、享乐,一些学生甚至存在着心理扭曲、敌视社会的问题,校园暴力犯罪、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在不良文化的影响下时有发生,德育课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改造、教育、武装的主阵地,如果不能有效的完成德育课的教学任务,实现这个教学目的,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堪忧。

二、中职德育教育工作

1、现阶段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普遍问题及原因

德育教育流于了表面、流于了形式已不是秘密,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能从小我跳出,坚持自我为中心,不能看到自己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的联系,另一方面,传统的德育教育确实存在着不能和教学目的同轨的问题,德育课堂的宗旨是培养具有民族自尊心、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对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然而,尚未充分接触社会,在某种程度上被社会唯成绩论的眼光伤害过的中职学生,怎么能够要求他们在一两年的口号式德育教学中,就达到家国天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长期以来,德育课堂充满“口号式”“文件式”的空洞理论和说教,收效甚微,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重视技能轻视德育,不仅活动敷衍了事,德育课堂也遭受动辄被占用的命运,或者是德育课堂松松垮垮,没有系统地、策略地安排,学校老师方面不重视,就更别指望同学们的觉悟了。再者,中职生生源不足,导致有些学校过度放任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放松了与德育课相互辅助的惩罚和管理力度,也是导致德育工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

2、中职德育教育的目标

中职德育教育的初衷是通过德育课教学、其他课程教学、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指导、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管理服务工作、党团组织、学生会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多元手段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社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德育之路,任重道远。

3、中职德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中职德育教育,需牢记“以爱贯穿,严格管理”,现阶段,中职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任主要了落在老师们的身上,德育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老师们在继续辛苦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认真落实将学生评价与老师教学成果挂钩的纪律政策,提高老师们的责任感,多多宣扬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的典型案例,提高老师们的德育教育水平,改进德育课教学策略,让同学们认识到好性格、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关爱、教导为出发点的严格要求,相信可以被学生们感知,来消弭因叛逆与老师隔离的心墙,与此同时,德育课要求工作一线的德育老师培养学生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开展一些低起点、小步走的活动,如:大小型体育活动、晚会、趣味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增强自信,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三、借新课改之力

1、 新课改给德育教育带来新希望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旧的学本位的教学模式的地位愈益动摇,从某种程度讲,它给了成绩不突出但拥有特长、拥有个性的中职生更多的展示空间,初中的分流导致的自卑情绪,是单纯以书本成绩衡量的结果,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张扬,新课改强调,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发展需要,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而不是靠死记硬背获取高分以期人生路途一帆风顺的高分低能式发展,教育大众化给了许多人机会,只要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教育真正进步到以人为本的高度,中职生的德育教育自然会随学生自我肯定的积极心态而降低难度。

2、 新课改下的德育教育

新课改认为,教育首先是为了塑造合格的人,其次才是有用的人,它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审视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与德育教育灵魂上是契合的,专业课程的分数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已经不是一句口号,新课改的春风吹暖了神州的教育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现美,德育的教学要求是为了塑造发现美的眼睛,新课改优化了教学模式,让急功近利的教育风气有很大程度的收敛,苦读不一定有高分,而此前,中职生的存在,正是苦读高分模式下难以生长的结果,新课改,拔高了德育的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改革了种种弊端,中职的德育教育也在不断的向前,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四、结语

德育教育在新课改的环境下,由于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契合,势必借力先行,改变过去德育教育中人浮于事的不良风气,将德育落到实处,有效率、有方法的开展系统的德育教育,是学生的权利,家长的期望,学校的责任,社会的要求。让我们这些奋战在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与时俱进,提高认识,认真对待德育工作,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职生论文教育德育论文:礼仪教育与中职德育教育》中国学术期刊网

[2]《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之我见》论文天下

新课改的德育要求范文2

一、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我们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在新课程中,对德育、德育课程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要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划上等号。而应该认识到, 德育不能离开政治,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政治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替代德育。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比政治有着更丰富更广阔的内涵,从根本上讲,德育和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做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称之为德育。

二、加强领导,坚持德育为首。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已经喊了很多年,可在工作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确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往往只喊在口头上,而实际工作中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在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就要从理念上改变,要把德育工作确实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要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一方面来考核,要把德育工作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养,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

新课改的德育要求范文3

关键词:德育教育;教法改进;提高教师素质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大批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社会处于不断的变革和发展过程中,职业中学的课堂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劳动者。在教学中也体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于教材、学生与教法、学生于课堂氛围、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实的要求等各种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

成为这一代职业教育的最强音。因而改革德育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素质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环。

一、教法改进,培养能力

教学改革它涉及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的改革已先行一步,在教材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一旦改变,课程模式也会发生改变。如何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知、情、意、行、理、能潜移默化融入学生身心。在德育课上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自由的讲,让德育课真正“活”起来。一是多用活动化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

为进一步调动德育课的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我在教法上进行积极的探讨、实践。

课本剧表演,分组上台表演,每个剧目都有编剧、导演、演员,强调有创新作品,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第四章 职业道德 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编写成小故事,编为课堂剧,体会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各个行业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是空洞的。

采用讨论式方法,在《经济政治》课上针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在劳动力市场供需方面,除了破除“一选定终身”的传统就业观,在必要条件下,为什么要适当降低择业期望值,先求生存,在谋发展,让学生讨论,提出不同看法,在相互讨论中达成共识,明白其中的道理。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经济与政治》教学中,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会带来哪些外部不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如何解决?鼓励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设计、研究,拟定计划、方法以及最终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教师作为研究学习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应予以适时适度地“扶”与“放”。

在法律课的教学中重点进行案例教学,目的在与运用精选的范例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形成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案例教学贯彻于整个教学始终。运用案例导入新课,这样的开场能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求知的兴趣和欲望。运用案例进行论证,领悟抽象概念。运用案例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扮好导演、配角、评论员等角色。同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无论是对是错,都要允许学生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在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

时事进课堂是德育课改革的另一特色。具体方法是:教师提出,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如:学校日常管理、我国加入WTO问题、奥运会问题、、军事、科学、次贷危机等问题,这项活动深受同学欢迎。老师因势利导,不失时机的抓住教育的契机。实践证明,我们坚持把时事热点和德育课教学密切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普遍感到,通过德育课的学习使他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时事与德育课结合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也是提高德育课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好方法。

在德育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不在于“教”,而在于“导”,不能满足“学会”,更要引导“会学”。 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参与,突出学法指导,启发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通过阅读、讨论、争论、辩论、演讲、练习、表演等学生活动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善于积累,敢于大胆质疑,体验成功快乐。

二、提升教师素质,适应时代要求

什么是德育,什么是德育课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总是偏重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画上等号。实际上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比政治更丰富更广阔的范畴。德育与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之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称为德育。那么对德育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高层次的。因而德育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想品质素质。

每一个德育教师必须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坚定的信念,在言传身教中要“言必行,行必果”,对学生来说,他们对教师讲的是重视的,但更重视的是看教师的行动,“听其言,观其行”,应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学生行为的楷模和表率。

(二)提高自己的教学和教育观念素质。

重视知和情的统一、不能使德育课成为一般的知识课。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失去了情和行,也就失去了德育课的灵魂,思想 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也就失去了培养做人的目的。要重在正确情感的培养和行为的训练。要使行为训练走向经常化,最后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只有这样,德育课教学才能在学做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三)德育教师还需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水平。

因为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你不学习,就要落后,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这些对政治教师来说毫无例外。但德育教师还有个在新的领域内加强学习的问题。许多知识,我们在过去是未教过的,在以前也未学过的,如:心理教育、感恩教育、网络问题、男女交往等问题的教育、引导。现在却成了教学的重头戏,不学,怎么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德育教师要善于修养自己。

新课改的德育要求范文4

[关键词]德育课 教学改革 理论基础 教师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科学定位,但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德育课教师埋怨德育课太难上和学生对德育课具有抵触和反感的现象。这种较强的反差,直接把深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推到更加紧迫的日程表。我们不能不充满忧患意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深刻反思。

一、摆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面前的现实问题

1.德育课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地位日渐式微

德育课在中等职业学校近似于鸡肋的尴尬处境。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其它专业教师及其学生往往把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同于职业教育,群起削弱公共基础课特别是德育课。德育课率先作为被挤压课时的对象。说是以德育为先,行却忽视德育课这个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有人曾形象地描述学校德育的普遍现状: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其实,德育课与之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2.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通用教材的内容滞后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现在通用的教材一直是国家教育部规划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法律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和《经济政治基础知识》,这套教材最大缺陷在于内容板滞,没有紧跟时展的步伐,缺乏与时俱进的鲜活内容。既没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德育课特点,在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方面存在欠缺,又没能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者结合好。有学生直指德育课内容的弊病:我们想知道的涉及得少,我们不想知道的或弄不懂的讲得多。这不是没有任何道理的片面之词。

3.中职生群体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基础知识水平低。如今的中职生入学门槛低得近于无,其底子薄,成绩差,行为习惯不良是共识。多数课程对他们来说倘若天书,德育课几门课程也不例外。

其次,心理问题居多。中职生的年龄普遍处在16岁~18岁之间,正处于一个心理的“断乳期”,心理素质差,自控能力不强,人际关系不协调,突出表现为心理调适能力薄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不健康问题。笔者曾对在校生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抽样测试,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症状尤其明显。近年来,国内有关专家学者所做的大量专门针对中职生调查研究也证实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第三,精神世界匮乏。踏进中等职业学校,他们感到前途渺茫,背负着自卑和自怨的思想包袱;对所学专业不满,为父母上学的思想严重,于是一部分学生把睡眠时间改在上课,把大部分休闲时间奉献在了网吧里,或者沉浸在谈情说爱中。又一部分学生上课不睡觉,却带着耳机听音乐,或者拿着手机打游戏。剩下零零星星的几个又坐立不安。

4.德育课教师队伍的德育水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是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关键,但现实的德育课教师队伍状况不容乐观。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其一,兼职的多,专职的少。多数行政领导名正言顺兼任德育课,一部分没对口专业课程的教师也纷纷分肥德育课。其二,教学能力一般的多,教学艺术精湛的少。沿袭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省事,真正虚心借鉴与潜心研究德育课教学艺术的屈指可数。其三,言传的多,身教的少。德育课教师的特殊性,使其重言传轻身教的危害性比任何一门学科后果更严重,更有杀伤力。多数德育课教师成为学生避而远之,甚至是有些学生敢公然顶撞教师的主要对象。这与部分德育课教师,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形象代言人密切相关。德育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修养。

这几个问题是显山露水有目共睹的,还有一些更深层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实问题,我们不禁问:德育课的改革路在何方?有识之士呼吁:在新的形势下,德育课教学改革是德育改革核心,是实现德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那么,德育课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几个亟待改进的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首要的是应抛弃僵化的德育课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切实焕发德育课新活力。德育课教学一定要锁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古人云: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德育课教学要有真情真爱投入,力追情境交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神韵。如果那样的话,德育课就不是身外之物,而是灵魂之核;德育课就不会曲高和寡,而是妙趣横生。

反观德育课教学,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亟待改变:

1.目标追求的片面性

以往德育课教学目标在追求上,往往比较表面性、单一性,将德育课简单等同于课堂教学中的说服、讲理,片面重视德育知识的掌握,在“掌握”与“认同”之间随手画上等号。过份重视德育课“知”的因素,忽略了德育课中情、意、行、信等其它因素,怎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脱节,结果是不断造就出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甚至相反的“双重人格”或“两面人”来。德育课的教学目标追求应体现出综合性,重点是育“德”,不是育“智”。也就是说,德育课教学目标要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从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理性传授和指导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学习、形式活泼的道德践履结合起来,这样的德育目标才是完整的,才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

2.活动方式的单向性

长期以来,德育课教学往往是教师单一活动的方法,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以高姿态的权威者自居,采用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一种“美德袋“而被迫接受纯知识的客体。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中,学生处于一种接受者和被塑造者的客体,教学关系便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其实,学生才是德育的主体,不是灌输的客体。德育不仅是社会需求,而且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需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主动接受社会道德的要求,产生内在的道德认知,才能转化成自觉的道德行为。让学生在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讨论、启发、引导,调动主观能动性,产生情感上共鸣,促使学生践行、体验、体悟。这就要求教学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通过民主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作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

3.运作过程的封闭性

这突出表现在把德育课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拘泥于教材,素材局限于课本,将生活与德育割裂开来。在当今开放的信息时代,封闭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不仅变得不可能,而且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要大胆地把开放性原则贯穿到德育课教学中,用活教材,改进和补充教材,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勇敢地让学生去面对现实,面对生活,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把德育课堂延伸到社会广阔天地,让学生在同真实的社会环境互动中接受教育,促进学生课内与课外的和谐发展,激活德育课课堂活力。

4.具体手段的原始性

德育课教学的具体手段至今还很原始,大多以语言和原始形态的手段如粉笔、黑板为媒介。以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少,真正使用的,投入精力也不多,课件往往简单粗糙。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对教学对象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往往凭机械、朴素的方式,在经验描述的水平上选择和使用教学手段,教学科学科技含量较低,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德育课教学应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特别注意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德育课教师应当关注大众媒介、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心理测验与咨询等现代心理科学技术,同时积极开发、利用这些科学手段为德育课服务,发挥其培养现代意识和主体人格上的长处。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改革之路

德育课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总结德育课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切实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实行人文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才能建立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符合规律性、富有实效性的德育课教学体系。关于德育课教学方法与考评方法等探索比较多,我就忽略不谈,仅谈四个根本性要害。

1.确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教学思想在教学整体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和控制作用。在正确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才可能克服其过程中的盲目性。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大量教学思想、观点、理论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理论、观念和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加以总结,通过深入扎实的研究,确立几种可供选择的规范性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不论教学如何创新,其主旨都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何种理论来指导教学,现代教学论有三种观点:一是从教育目的出发强调发展;二是从教学效果出发强调最优论;三是从教育对象出发强调学习论。其中,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是现代教学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教学理论。什么是教学最优化?巴班斯基在他主编的《教育学》中说:“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目前,我国教学改革一直提倡教学思想科学化,即以现代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探索教学的有关规律,而教学最优化的理论正是在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指导下,将系统方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引进教学论而得出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教学的科学理论,是促使我们教学思想科学的一种有效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德育课地位高、内容广、课时少特征,以教学最优化理论为教学改革的科学教学思想是合适不过的。认真学习研究这个科学理论,与我国的德育课教学规律紧密联系起来,切实走出一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富有成效的路子,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德育课教师的艰辛而光荣的任务。

2.构建鲜明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目标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循序渐进的。因此,德育目标的编排也应该有个逻辑序列,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深到浅。另外,不同教育阶段,德育课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特色鲜明且符合不同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指出:“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它从总体上为构建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独特的合理的德育目标指明了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德育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特色体系方面将不断迈出重要的步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将彻底摆脱高大全的目标,变成走进学生情感内心深处的知心朋友,照亮他们的人生航程的指向灯。

3.拓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内容的时代特征

德育课内容要有一个基础性的相对稳定的系统,更要向时代和生活开放,不断从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中吸纳新鲜的思想道德养料,关注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思想道德上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和新热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张扬,思想道德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德育内容的不断创新。德育不仅要指明政治方向,更要解决人生困惑,诠释社会问题,提升人生境界。德育课只有深入学生实际中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有的学者提出以理性向生活世界回归作为21世纪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指出“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教育帮助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的生活。”如果德育课内容在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和超前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又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情境性和生活性,那么,学生学习起来简明生动,用起来切实可行。

比如,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就应主动地适应社会的新要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至少必须在其它德育课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预防心理障碍、调适心理冲突等,真正落实预先作好防患于未然,为他们个性发展打下长久而全面的基础进而塑造健康心理的德育工作。

德育课内容的创新,应主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以“三个面向”充分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以造就“四有”新人为总要求,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把继续发扬中华优良传统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敏锐反应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形成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生活化、创新性的德育内容系统。

4.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素养

教学的创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都有直接关系。但是最重要的因素还在于教师本身的素养。如果教师有正确的教学思想,较好的专业修养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能消除教学的种种弊端,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否则,教学的创新也就难有成效。所以,教学的创新,最根本的是提高教师素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六个方面的素质,是创造型教师必须具备的。德育课教师素质的创新,除了要与德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相适应,形成专兼结合、功能互补、规模宏大的教师队伍外,更重要的是,实现教师职能和角色的根本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个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由此,德育课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要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人之师表,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增亮德育课的光芒。为此,德育课教师就要努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创新和提高,系统掌握现代德育知识、技能,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提高德育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对受教育者真正能够做到启迪心灵,为人师表。当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重视德育课教师的师德教育和专业理论培训,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为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认真总结了2001年以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教育部确定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方案,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它及时充分肯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重要地位,既对确保德育课课时做了硬性规定,又组织编写国家规划的新德育课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供使用,是一次比较重大而全面的德育课改革尝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师应以新一轮德育课改革方案的全面实施为突破口,切实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努力提高德育课质量。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阎承利.教学最优化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4]鲁洁.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5]胡兴松.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6]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新课改的德育要求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将改革开放后的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分成改革试验阶段、改革调整阶段和改革深入阶段三个阶段进行研究,通过回顾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和特点。分析改革存在课程工具化倾向明显、应试教育倾向严重、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重点背道而驰、活动课程被简单理解和运用等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2l世纪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知识、智力方面,也表现在理想、道德方面。重视道德教育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年轻一代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而学校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解决新课题的关键场所。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并不高。中学阶段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整个教育体系的道德教育的影响最大,一方面它关系着小学道德教育的成果能否巩固.另一方面它决定着高等教育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德育课程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改革,探索其特定的轨迹有助于时人对当代的德育课程有更全面的认识,也有助于时人对德育课程改革的未来有更科学的探究。

1改革历程(1985年至今)

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并不是从1978年就开始的,因为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着手进行的是德育课程的恢复和重建。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到1984年中学德育课程得以全面的恢复,课程体系与文革前相比变化不大。

以1985年党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开端,中学德育课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改革阶段。为了探究方便,笔者将改革分成了三个阶段研究,分别是改革试验阶段(1985—1992年)、改革调整阶段(1992—1999年)、改革深人阶段(2000年至今)。

改革试验阶段的最大成果是课程设置的改善和逐步稳定、教材编制实行“一纲多本”、德育大纲的颁布。课程设置逐渐完善和稳定下来,课名不再频繁变动;德育大纲的颁布,改变了建国以来德育课程一直缺纲少范的局面,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也使德育有了法律保障;课程内容开始较多的回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课程从为国家政治生活服务逐渐转向为国家经济生活服务。

改革调整阶段突出的变化之一是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变在德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提高德育的主体性意义重大。突出的变化之二是将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设计。通过这次改革,开始构筑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体系,也开始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将德育目标进行分层要求。

改革深入阶段把调整阶段开始统筹考虑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把思想政治课的总目标定为“一个中心,两个重点”,即整个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中心,其中,小学初中阶段以公民品德教育为重点,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公民;高中大学阶段以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为重点,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这次改革的主要成果是修订了新课程标准,而修订的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设计形式、教学内容、教与学要求和评价体系更加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通过修订,德育课程中的生活化气息更加浓厚,更加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体现他们的生活经验,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同时,教材也更加开放,提高了教师发挥教学主体性的积极性。

2改革困境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学德育课程一直处于改革变化中,这些改革变化从总体上讲是进步的、发展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2.1我国中学德育课程工具化倾向明显

内容体系比重不当,如2o05年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对中学德育内容进行了规定,主要有17项,其中关乎学生个人发展的3项,关乎公民道德的3项,而关乎国家、民族的达到11项。

教材变动还是比较频繁,2007年秋季刚有更多的地区进入高中新教材的实验区.2007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就下发通知,要求马上根据十七大精神进行教材修订,2008年秋季就必须全部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德育课程功能的认识不够正确。我国曾经将德育功能理解为单一的政治功能,这一理解在文革时发展到极致。改革开放后通过改革,人们已经克服了单一(政治)功能观的片面性。但又产生了多元功能观的片面性,把德育当做是“什么都能往里面装的大箩筐”。这种无边际的功能观和德育工作者遵从惯性的做法,使得课程的内容体系还是偏重于政治,教材则围绕政治主题、跟着形势发展一变再变。

2.2我国的德育课程应试教育的倾向十分严重

德育课程评价重分数轻素质,衡量学生德育水平高低的标准是“智育化”的。新课程要求中对知、情、意、行都作出了要求,而且提出了很多新的评价理念,注重“发展性评价”“过程评价”等,但现实中我们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考查却只是对学生的道德认知作出测量和评价,即所谓“知识目标的评价”。而所谓“对能力目标的评价”与“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则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的、可量化的测评体系导致实际上无法评价。教学中,学校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智育上,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关心的还是考试,一切以分数来衡量,在这种压力下,不管教师还是学生被迫以老办法来对付新课程。我们课程中提出了完备的德育目标。却缺乏一个适用于课程要求的评价机制和标准,这无疑削减了课程标准本身应有的“标准”作用。

2.3德育方法存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重点背道而驰的问题

首先,理论上思想教育方法和政治教育方法缺乏实证研究。细细梳理我国德育方法研究成果,会发现道德教育的方法研究成果较为完整,而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偏重于抽象、理论层次,具体的、实证的研究成果很少,很难在课程教学中直接运用。

其次,实践中我国中学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经常简单用理论教育法——也称灌输教育法替代。灌输教育法本身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灌输”的本意是系统的传授和学习之意,但过多地使用这一方法,而且不分年级和内容,就容易带来“强制灌入”的弊端,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也是中学德育课程经常受到诟病的原因之一。

2.4活动课程存在被简单理解和运用的问题

在新课改过程中.很多人已经在学科课程中采用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喜欢组织实践活动。但我们的很多活动都是“有组织”的.即在教师或班主任或学校有关部门的安排、指挥下进行的。如果没有人进行组织或强制要求.这样的活动基本上没人参与。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与活动课程的精神实质是背道而驰的。

3改革对策

上面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改革的意义和积极作用,相反的,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入,而且必须抓住问题的实质加以解决,笔者认为今后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3.1科学理解德育课程功能,继续调整和稳定课程内容。不要把德育当做是“什么都能往里面装的大箩筐”,加大道德教育比重,科学规范编制教材。建议在初中内容中加大道德教育比重、在高中内容中设置道德教育主题。将已经成熟的内容编成相对较“硬”的教材,争取若干年不变,将容易变动的内容放在形势与政策课或时事政治课中加以体现,尽量避免教材变动,等到这部分内容已经稳定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后再编人教材;教材的呈现方式更多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出发点,同时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训。

3.2将评价体系落到实处。新课标颁布后评价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建议让这一评价机制真正发挥效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规定上,改变德育课程用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办法,加大过程评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比重,扩大评价主体,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师,还应该包括学生本人、班主任、家长甚至群团组织。

3.3平衡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应把理论的、抽象的和实践的、实证的研究相结合,要加大课程方面教学方法的实证研究,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有选择性地进行研究成果的试点,加快研究成果的推广。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加大运用道德教育方法研究成果力度,同时配以相应的评价体系确保它愿意被运用、运用得有实效。

新课改的德育要求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将改革开放后的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分成改革试验阶段、改革调整阶段和改革深入阶段三个阶段进行研究,通过回顾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和特点。分析改革存在课程工具化倾向明显、应试教育倾向严重、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重点背道而驰、活动课程被简单理解和运用等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2l世纪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知识、智力方面,也表现在理想、道德方面。重视道德教育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年轻一代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而学校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解决新课题的关键场所。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并不高。中学阶段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整个教育体系的道德教育的影响最大,一方面它关系着小学道德教育的成果能否巩固.另一方面它决定着高等教育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德育课程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改革,探索其特定的轨迹有助于时人对当代的德育课程有更全面的认识,也有助于时人对德育课程改革的未来有更科学的探究。

1改革历程(1985年至今)

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并不是从1978年就开始的,因为粉碎“”后党中央着手进行的是德育课程的恢复和重建。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到1984年中学德育课程得以全面的恢复,课程体系与前相比变化不大。

以1985年党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开端,中学德育课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改革阶段。为了探究方便,笔者将改革分成了三个阶段研究,分别是改革试验阶段(1985—1992年)、改革调整阶段(1992—1999年)、改革深人阶段(2000年至今)。

改革试验阶段的最大成果是课程设置的改善和逐步稳定、教材编制实行“一纲多本”、德育大纲的颁布。课程设置逐渐完善和稳定下来,课名不再频繁变动;德育大纲的颁布,改变了建国以来德育课程一直缺纲少范的局面,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也使德育有了法律保障;课程内容开始较多的回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课程从为国家政治生活服务逐渐转向为国家经济生活服务。

改革调整阶段突出的变化之一是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变在德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提高德育的主体性意义重大。突出的变化之二是将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设计。通过这次改革,开始构筑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体系,也开始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将德育目标进行分层要求。

改革深入阶段把调整阶段开始统筹考虑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把思想政治课的总目标定为“一个中心,两个重点”,即整个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中心,其中,小学初中阶段以公民品德教育为重点,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公民;高中大学阶段以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为重点,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这次改革的主要成果是修订了新课程标准,而修订的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设计形式、教学内容、教与学要求和评价体系更加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通过修订,德育课程中的生活化气息更加浓厚,更加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体现他们的生活经验,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同时,教材也更加开放,提高了教师发挥教学主体性的积极性。

2改革困境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学德育课程一直处于改革变化中,这些改革变化从总体上讲是进步的、发展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2.1我国中学德育课程工具化倾向明显

内容体系比重不当,如2o05年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对中学德育内容进行了规定,主要有17项,其中关乎学生个人发展的3项,关乎公民道德的3项,而关乎国家、民族的达到11项。

教材变动还是比较频繁,2007年秋季刚有更多的地区进入高中新教材的实验区.2007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就下发通知,要求马上根据十七大精神进行教材修订,2008年秋季就必须全部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德育课程功能的认识不够正确。我国曾经将德育功能理解为单一的政治功能,这一理解在时发展到极致。改革开放后通过改革,人们已经克服了单一(政治)功能观的片面性。但又产生了多元功能观的片面性,把德育当做是“什么都能往里面装的大箩筐”。这种无边际的功能观和德育工作者遵从惯性的做法,使得课程的内容体系还是偏重于政治,教材则围绕政治主题、跟着形势发展一变再变。

2.2我国的德育课程应试教育的倾向十分严重

德育课程评价重分数轻素质,衡量学生德育水平高低的标准是“智育化”的。新课程要求中对知、情、意、行都作出了要求,而且提出了很多新的评价理念,注重“发展性评价”“过程评价”等,但现实中我们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考查却只是对学生的道德认知作出测量和评价,即所谓“知识目标的评价”。而所谓“对能力目标的评价”与“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则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的、可量化的测评体系导致实际上无法评价。教学中,学校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智育上,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关心的还是考试,一切以分数来衡量,在这种压力下,不管教师还是学生被迫以老办法来对付新课程。我们课程中提出了完备的德育目标。却缺乏一个适用于课程要求的评价机制和标准,这无疑削减了课程标准本身应有的“标准”作用。

2.3德育方法存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重点背道而驰的问题

首先,理论上思想教育方法和政治教育方法缺乏实证研究。细细梳理我国德育方法研究成果,会发现道德教育的方法研究成果较为完整,而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偏重于抽象、理论层次,具体的、实证的研究成果很少,很难在课程教学中直接运用。

其次,实践中我国中学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经常简单用理论教育法——也称灌输教育法替代。灌输教育法本身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灌输”的本意是系统的传授和学习之意,但过多地使用这一方法,而且不分年级和内容,就容易带来“强制灌入”的弊端,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也是中学德育课程经常受到诟病的原因之一。

2.4活动课程存在被简单理解和运用的问题

在新课改过程中.很多人已经在学科课程中采用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喜欢组织实践活动。但我们的很多活动都是“有组织”的.即在教师或班主任或学校有关部门的安排、指挥下进行的。如果没有人进行组织或强制要求.这样的活动基本上没人参与。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与活动课程的精神实质是背道而驰的。

3改革对策

上面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改革的意义和积极作用,相反的,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入,而且必须抓住问题的实质加以解决,笔者认为今后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3.1科学理解德育课程功能,继续调整和稳定课程内容。不要把德育当做是“什么都能往里面装的大箩筐”,加大道德教育比重,科学规范编制教材。建议在初中内容中加大道德教育比重、在高中内容中设置道德教育主题。将已经成熟的内容编成相对较“硬”的教材,争取若干年不变,将容易变动的内容放在形势与政策课或时事政治课中加以体现,尽量避免教材变动,等到这部分内容已经稳定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后再编人教材;教材的呈现方式更多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出发点,同时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训。

3.2将评价体系落到实处。新课标颁布后评价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建议让这一评价机制真正发挥效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规定上,改变德育课程用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办法,加大过程评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比重,扩大评价主体,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师,还应该包括学生本人、班主任、家长甚至群团组织。

3.3平衡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应把理论的、抽象的和实践的、实证的研究相结合,要加大课程方面教学方法的实证研究,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有选择性地进行研究成果的试点,加快研究成果的推广。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加大运用道德教育方法研究成果力度,同时配以相应的评价体系确保它愿意被运用、运用得有实效。

新课改的德育要求范文7

关键词:德育;高职院校;军事课;创新;知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20-02

近年来,军事理论课在高职院校的广泛开始,军事理论课的性质和育人功能越来越被众多一线教师重视和研究。随着研究的加深,很多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工作者开始发掘军事理论课传输知识技能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例如德育功能。德育之于智育,既根植于智育之中,又有自己的特点和途径,军事课的德育潜能是非常丰富并且适应时代需求的,但军事课教学的德育方式是需要不断创新改革的。

一、军事理论课教学重视德育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高职教育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具有时代的新特点,道德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需要开拓新的领域和方法。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在知识技能教育和德育上,军事理论课都起到了重要的特殊的作用。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

军事理论课程能通过国防理论、国防法规、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和军事高技术等教学内容,在政治品质上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操,在思想品质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道德品质上培养学生互帮互助、集体主义观。军事理论课程本身,也兼具开阔学生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活跃思维方式、激发高职理工类学生学习高技术知识积极性的隐。

学校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既育智还要育德育体育情。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军事理论课较为特殊的能将知识和实践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它的德育功能会更加突出。

二、高职军事理论课程中德育的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的德育有其固有的特点,高职院校德育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抓手,注重职业纪律、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生涯规划等的教育。高职德育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具有教强的职业道德原则,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体现教高的职业素养,能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并能全心奉献社会、追求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能热忱服务、文明生产、遵纪守法,最终成为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几乎所有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中,军事课因起教学内容和隐含功能的特点,都能满足其德育需求,这就是军事课程体系无法忽视的价值所在。

当代大学生个性意识很强,往往重个体轻集体,在团队活动中,显得冷漠独行,不愿参与社会性活动。而在军事理论教学中,非常多数量的军事历史和战例可以让教师们很清晰很容易地向同学们说明这种思想: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考虑到集体的利益,个人只有在集体的支持下才能发挥作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统一的,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是可以共通的。要想完成一件任务,没有集体的帮助和团队每个人的配合是无法完成的。这些观念,在强调个性的今天,许多时候已被淡忘。大学生们在许多时候宁愿三缄其口也不愿求助或帮助他人,形成不良意识和行为习惯,带到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就表现为难以适应工作中的集体工作、团队协作活动方式,逐渐被边缘化乃至淘汰。通过军事理论的教育,学生能理解并接受这些在他们中学时期被忽视的道德准则,并不断体会与实践,逐渐改变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处事方式。诸如此类教育,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熟与社会化,也有利于班风和校风的建设,这也是其他课程教育都难拥有的价值。

军事斗争从来都是最复杂也最能体现一个人优秀品质的时机。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善于战斗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不是只有军队军人才需要。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些仍是必需的内在素养。时代的需求,尤其是中国不断发展的工业化需求大量拥有上述品质的人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产业对毕业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乃至大量企业将道德要求摆在第一位。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培养够好够多的高职学生,军事课程体系建设和德育价值研究也要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体现课程的价值。

三、高职军事理论课中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了使教学水准更上一层楼,在具体实施中,应结合学校特点,在内容、方法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1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突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在设置军事理论课程内容时,应进行改革尝试,要结合教学条件、结合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兴趣,进行课程内容改革调整,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口味,提高了听课的积极性。

2 在课程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强调“新、精、活”的教学理念。要注意教法的研究,“新”就是要适时地将新技术、新武器、新的军事新闻动态及时补充到课堂讲稿中,保持课程新鲜感;“精”即避免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却全都是蜻蜒点水、泛泛而谈,应结合上课班级的专业特点,重点讲解,引起深入研究思考,对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对大学生思想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现实军事热点和思想认识问题,老师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真正把它讲透、讲好。“活”即课程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避免说教式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总得来说,军事课在教学中,首先要能持续引起兴趣,然后将德育贯彻始终。

3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影视资料播放、课堂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老师很容易获得丰富的的教学资料。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录像、文字等一系列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配合以展示实物、直观抽象的理论以及其他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达清楚的内容,用种形象化,动态化和模拟化的方法加以展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正确领会、理解理论知识的实质内涵,从而最终达成传授知识、培养实际技能的目的。一般来说,带有动画的电子幻灯片、设计精美的文字、漫画等,都比较适合大学生观赏水平,能吸引眼球。特别是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一些录像资料片段,能使军事理论教学更加直观,使人耳目一新,效果能更为明显。

4 可以依托学校的学生组织、学生国防协会、团委等单位,构建校园的国防文化氛围和平台,既进行多渠道教学,也能陶冶学生情操。校园国防文化平台的构建,能很好的将军事课程学习和德育有机融合。在平台建设中,将道德观隐含在现代大学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中,通过灌输、启迪、熏陶等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

四、从知性德育走向实践德育

传统的军事课德育趋向于是一种知性德育,也就是趋向于抽象化的概念、表面化的宣教、形式化的教学等特点,难以使道德伦理内化成学员的内心道德素养和实际实践过程。在军营和战场中形成的军人道德和战场道德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注重实践的道德观、重体验、重实践。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因多年学校课本式德育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常表现出知行不一,无法将多年所学的德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的德育内在素养和行为。高职院校的军事课德育必须超越那种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体验、重知识轻内化的知性德育的局限,走向注重自主生成、注重内化体验、外化为实践活动的实践德育。

新课改的德育要求范文8

伴随着21世纪前行的脚步,中国的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场重要的变革,以新课程为载体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广大教师理念与教育行为之中。教育部在2000年制定的教育工作重点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德育工作”,即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钟启泉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由此可见,德育的发展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充分体会到这一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素质教育只会流于形式。

尽管,中央的有关文件一再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目前,在我国的中学德育工作,任然存在很大误区。学校里担任德育工作的主要是学生处、团委工作人员、政治课教师以及班主任,即德育工作是由专门的德育人员负责,而学科教师只重视认知技能的目标制定和实施,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德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各科教师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结合本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全体教师都应当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者,既教书又育人。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更要求学科教学以德育为核心,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德育素材,以知识为载体,以课堂为途径,运用探究、合作等新型教学方式,创设德育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德育在课堂中鲜活起来,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笔者认为,在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不佳的情况下,学科德育是帮助我们走出德育困境的最高效的方式。由此可见,学科德育在学校德育的重要地位。因此,认真研究学科德育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高中学科教师实施德育的现状

1、仍有2.8%的学科教师德育意识薄弱

调查后的统计结果显示,2.8%的教师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从整体上来说72.9%以上的教师还是能够认识到学科德育的重要性。笔者可以从中得出结论,接近80%的学科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学科德育的重要性,但也应看到,还有约占27.1%的相当数量的教师对学科德育的认识浅淡,增强学科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仍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一大重要课题。

2、高中学科教师的德育素质参差不齐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学科教师的道德素质较好,而专业素质和教育素质较低,这使得高中学科教师的德育工作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1)关于道德素质

据调查显示,75.7%的老师认为师德师风建设在学科教育中是重要的,22.1.%的老师认为一般重要,这些教师能自觉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

(2)关于专业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3%的教师完全了解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这表明学科教师在德育理论的储备上仍然较为缺乏。在此次调查中,有87.9%的受调查教师认为在目前的学科德育操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有86.4%的教师认为需要加强德育技巧学习,84.3%人次认为需要提高与学生了解沟通的能力。无论是哪一项都可以看出,现今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对所需技能的掌握还明显有所不足。

3、绝大多数高中学科教师对德育目标和内容仍缺乏明确的认知

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德育内容丰富,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17.1%的教师不能准确的掌握德育内容的涵义,而真正认为自己清楚掌握了德育内容内涵的教师只有22.9%,笔者从这个角度的现状来看,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在学科德育目标制定的时候,不够具体系统化,学科教师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具体的导向。第二,学科教师对德育的内涵缺乏系统的、整体的了解,只知晓其一二。

调查统计显示,高中学科教师能够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德育内容的挖掘,能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德育,但遗憾的是,71.4%认识仅限于有关教材有关陈旧话题,所以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坚忍不拔、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团队合作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4、高中学科教师在掌握德育方法上较为薄弱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科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德育方法多样,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22.2%的教师认为“学科德育的方法很多,实施操作掌握”容易。调查还显示,大多数教师习惯采用1-2种德育方法,在德育方法的使用上,认为能达到“新课改”要求的教师仅有47.9%。

5、高中学科德育评价缺乏实效性

新课改后,只有20%的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几乎100%学校的德育评价主体是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参与德育评价的只有17.9%和12.9%。即使学科教师参与评价,评价内容和标准缺乏科学性,故52.2%的学科教师“感觉本校的德育评价标准和内容差。”

调查结果看,占40%的学科教师认为德育评价方式单一,有68.6%对新兴评价方式不了解,多数采用课堂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评价,故不到一半的学科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对策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国目前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状况令人堪忧,学科教育中的德育仍是薄弱环节,离大纲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此次调查研究也表明,高中学科德育实效性较差,学生科学品质,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的完成情况还不太理想。鉴于前面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要改变高中教师学科在德育工作中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进高等师范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师资的德育素质

学科教师认为学科德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德育的技巧和德育理论,他们中多数的高中学科教师认为为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德育理论知识不能胜任德育工作,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德育素质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这些结论与目前高中学科教师队伍的现状是吻合的。要改变现状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高等师范学科教育应该改变培养模式,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纳入到师范生学习的基本科目中,在提高师范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强化师范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向中学输送合格的师资,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以提高高中学科教师的整体德育水平。其次,高等师范院校可邀请从事德育研究的教授开设讲座,展示最新的德育研究成果,让师范院校的学生更新德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培养德育意识。

2、加强在岗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

针对德育实施的不足,加强对现有高中学科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通过有效的校本培训和外出培训,提高高中学科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德育专业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学科德育工作的要求。提升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德育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德育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师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学科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才能达到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这是提高教师修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3、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

建国以来,我国在制定和表述中小学德育目标时,一直存在着过分理想化和政治化的倾向,要求过高,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科教师在进行德育的实施时,德育内容应当始终贯穿于学科教学中,挖掘高中学科德育资源,将新课程标准中的德育内容落实到教学中,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4、提高学科德育方法的有效

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者在引导德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预期变化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德育工作者通过德育方法与德育对象发生德育和被德育的关系,提高德育有效性必须增强德育方法的实施有效性。我们提出了三条对策:

(1)研究者应在符合国家整体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把理论上的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放在研究的第一位,使得理论的方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操作,以便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容易的进行实践操作。

(2)研究者应把研究重点放在具体方法实践上,通过实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新方法的运用规范和程序,使之具有普遍性、实用性,每个学科教师都能够将之有效运用。

(3)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应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下学科的德育目标要求,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与所在班级的特点,选择具有实用价值的多种方法,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中。

5、根据新课程标准建立科学的学科德育评价系统

笔者认为,学科德育的评价,既是对德育效果的检验,又是实现德育目标情况的反馈。新课程正式实施以来,各实验区都非常重视学生德育评价改革工作,围绕着突出学生德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工具、评价反馈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1)加强学科教师德育评价的意识,使德育评价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德育评价每一个有效功能,导向功能、强化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3)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策略,重视质性评价(美德袋、档案袋、成长记录袋评价)。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多主体评价策略,突出评价的过程性。

(5)评价标准和内容要多元化,从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评价。

(6)建立激励性他评(个人的道德发展与经常获得正确的他评分不开,鼓励性他评,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反思性自评(自知之明、道德日记)机制。

高中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动摇性大、可塑性强的重要时期,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新课程下的教育工作者,,应及时转变观念,以一种负责的态度,科学有效的引导学生去认识、思考自我和认识现实生活,正确把握人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力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所需的一代。

参考文献:

[1]周鸣鸣.学科教育中的德育和美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远蓉.现代学科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3]石秀芹.高中学科教师德育作用的调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2.

[4]何晓文.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7]陶志琼.关十教师德性的研究「J].华东帅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

[8]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9]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新课改的德育要求范文9

【关键词】务本求实 促进发展 改革创新 教育思想 主动参与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这为小学思品课教学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务本求实,促进发展的原则。所谓“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道德的自我发展为本;“实”,即联系实际,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的自我发展。具体说来,要坚持一个根本,实现三个转变,进行四项创新。

一、坚持以学生道德发展为本的原则

新时期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道德发展为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发展。因此,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以学生道德发展为本的原则,应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

思品课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用现有的道德观点、认知结构去同化外部世界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车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创造思维的机会、实践体验的机会,使道德能力得到发展。要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广度、深度、有效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全员参与。

2、构建合作学习关系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交往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学过程既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学生正是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得到发展。

3、重视实践体验教学

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在社会活动实验中形成和发展的。

二、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

要进行思品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师必须彻底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思想,这是实施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要重点转变三个观念:

1、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2、转变传统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3、转变教育的“价值观”,树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观念。

三、改革创新,优化教学过程

小学思品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应在借鉴和吸收传统教学之精华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富有时代气息、合乎德育目的性、规律性的新思路、新方法来提高思品课的实效,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1、改革思品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寻求促进学生道德能力发展的新形式。

新的时代和思品学科本身的特点,使班级授课制已不再是思品课教学的唯一形式,依赖于每节40分钟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思品课的教学目的。要使思品课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学生道德能力的发展,就要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寻求创新。

2、改革思品课旧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

当前应根据思品课的课型特点,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模式的探索创新:①以诱思探究为主的“诱思探究教学模式”;②以实践体验为主的“实践体验教学模式”;③以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为主的“发展心理教学模式”;④以学生合作学生为主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⑤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自主参与教学模式”等等。

3、改革教学方法,创造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