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金融经济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6-28 17:06:37

金融经济分析

金融经济分析范文1

目前,互联网经济中增速最快的行业是网上支付,近年来交易额规模年增速达100%。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2010年6月份的资料,第三方支付在《非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出台之前,企业数量就已经达到320家。截至2012年,已经101家企业获取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方“支付业务许可证”牌照。互联网经济在融资创新主要以互联网借贷平台发展为代表。广义的互联网借贷平台主要有B2B、B2C、P2P三种模式。B2B市场规模2011年达到了140亿元左右。我国P2P借贷平台2012年已注册成立110家,2012年全年成交量21.14万笔,成交额104.13亿元,潜在规模超过了500亿元。

二、互联网经济的金融创新特点

1.扩展融资渠道,提高市场效率。以往的金融创新主要以金融机构为主体。金融机构虽然依据市场变化会进行一系列产品创新,但信贷产品一般执行国家的利息政策,对借款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借款人为达到银行要求条件会面临较高的资质验证带来的融资成本。由于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使得对不符合资审查的借款人进行信贷配给成为银行的理性选择。一些优质低风险的借款人由于自身资产较少、抵押品不足,无法有效显示自己的信用品质,因而无法取得金融机构的融资。银行选择抵押品和利率的传统信贷合约无法完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致使大量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降低了市场效率。互联网经济的金融创新主体为互联网经济的参与者,通过机制创新,主要通过利率来区别风险,降低了借贷门槛,对借款人条件相对宽松,借款人为达到资质验证条件的成本较低,降低了在等待银行融资过程中会面临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使更多人群享受到了互联网借贷融资服务。互联网经济的金融创新使金融市场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了部分缓解,提高了市场效率。2.支付、融资与交易结合,提高了网络效应。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网络平台为媒介的信贷市场迅速发展,网络效应也改变了原来金融机构的网点优势模式。互联网借贷平台凭借其广泛的易接触性、方便快捷的操作模式、友好的操作界面、低廉的费率和差异化的融资利率,促使网络借贷成为重要的创新型融资模式,并已出现了美国、英国规模较大的互联网借贷企业。同时,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基于互联网交易实现,互联网网上支付和融资与交易密切结合,可以从互联网交易中获取大量客户需求信息,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依赖互联网进行预测和决策,能减少客户融资搜寻次数并满足融资的时间偏好,最大限度挖掘客户需求,进一步加强了网络效应。3.完善征信机制,实现信用经济。在传统的银行融资方式中,由于中小企业单笔融资的额度较小,而每笔贷款都需要专人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单位资本的监督审查成本过高,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瓶颈。与金融机构信用体系相比,互联网平台可以详实记载会员在平台上的所有交易,将客户的网上交易年限、交易活跃度、交易对手评价等建立成一个信用体系和数据库,形成企业的网络信用。在决定企业贷款时,可以把网络信用体系作为客户分类、准入的参考标准,从而有效弱化融资风险和成本约束。互联网融资在增大企业违约成本、获取企业信息、实行风险共担、发挥规模效应方面可以缓解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互联网平台可以选择对违约企业的惩罚力度控制企业的违约成本。一旦授贷企业出现坏账,可对其进行“互联网全网通缉”,以“网络公示”和“终止服务”等手段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违约成本。传统贷款模式下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优质中小企业,可凭借互联网平台上的网络信用资本,显示信誉和风险类型,获得资金支持。随着使用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数目的增加,使用互联网平台的企业越多,单个企业分担的成本越小,互联网融资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增强,从而产生良性循环,使更多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得以满足。

三、存在的问题

1.处于监管灰色地带,易发生风险。互联网经济的金融创新一般使用金融市场价格-利率来甄别风险,市场定价较高,由于避开了正规银行监管所带来的成本,因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互联网经济的金融创新在金融市场上会引入越来越多收益高的产品,对资金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反而可能因为无法给出较高的收益率,而吸引不到资金。互联网经济的金融创新的定价机制会对金融市场的价格体系带来冲击,使得资源错配。互联网经济的金融创新在规范性、透明度、监管度上都远低于正规银行。相对银行成熟的审贷流程来说,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资金运用并没有完整而严格的制度可循,无法完全识别风险较高的业务,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易产生人为操作层面的风险,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一些互联网借贷平台变相吸收客户存款发放贷款,建立类似的银行资金池,倾向于较高的收益率,并不注重区别融资客户资质。有些互联网借贷平台还开始了资产证券化,将其债权打包转化为投资理财计划卖出,形成批量业务,用融资再进行投资。这样造成了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创造信用,大规模放大资金杠杆;二是没有风险控制,由于没有完全的资金担保机制,一旦出现大规模挤兑,回旋余地有限,容易引发社会问题。互联网经济的金融创新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在金融监管之外累积,一旦发生问题,将会是系统性危机,比监管内发生的风险更具破坏力。2.缺乏相应金融监测指标,易影响货币政策。互联网经济的金融创新未纳入货币和监管政策的范围,也没有相应监测指标体系,缺少对其规模的精确统计。由于互联网经济的金融创新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使得非银行融资信贷大幅增加,大规模融资信贷体外循环。这部分融资信贷总量不受中央银行控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信贷、货币供应量等政策制定和调控效果,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力度,增大了风险。互联网经济金融创新的发展已显现了行政控制与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互联网经济金融创新逐步深化和相应产品日益丰富的背景下,降低了宏观调控措施的效率。如果金融监管较紧,而整体宏观政策较松,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会促使互联网经济的金融创新的发展,让风险在金融监管之外累积,加大宏观层面的调控风险。

四、发展建议

金融经济分析范文2

关键词:金融市场;总需求;货币供给

一、引言

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资金时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如果不存在金融市场,企业就不可能具有对资金的筹集和运用的权利,也就没有对生产要素的选择和运用的权利;同时,金融市场还可以加强企业的信用约束,增强企业的投资风险观念和事假价值观念,晚上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促进企业自主经营和字符盈亏。金融市场的晚上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发挥出正常的功能,完整的市场机制是以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客观规律为基础,通过供求变动、价格变动、资金融通以及利率的升降等要素的作用的综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客观调节的过程。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资金可以顺利流动,信贷即指才能发挥调节作用,利率对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才能自发的形成调节作用,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金融市场发展和完善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育,金融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中最活跃、最有渗透力的因素。它是商品交易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没接,是资金在部门间、地区间、经济单位件流动,因而也是打破封闭、分割、促进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有力工具。

二、宏观经济学中金融市场的作用

金融市场将宏观经济的冲击和政府政策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简单说的,金融市场主要聚敛功能、配置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的配置,财富的再分配和风险的再分配。调节功能包括直接和间接调整宏观经济和反映功能主要包括微观经济的运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企业的发展动态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利率的变化影响人们为购买房产或汽车而筹资的能力。股票市场的震荡,决定了许多人养老金的价值。金融市场的收益率通过对投资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反馈到商品市场上。正因为你如此金融市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宏观经济中金融市场的完善使经济的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人们,使得经济发展变得更加有效率。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而活动,是一种用于补偿公共物品而提供的补偿支出。政府间的财政转移实质上是一种存在与政府间的财政补助,它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的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准仪或财政平衡制度。这种转移支付,实际上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间,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一种再分配的形式。在上下级政府,同级政府之间普遍存在财政收入能力与其支出责任不对称的情况下,财政转移支付就成了确保各级地方政府都能正常履行其职能的一个必要条件。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是矫正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过程中的行为扭曲现象,弥补政府间税收分割缺陷,实现政府间的横向均衡和纵向均衡的重要手段。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应遵循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法制化原则。按转移支付的对象分类,可将其分为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横向转移、纵向转移和横向转移相结合的三种方式。按照是否带有附加条件及制定资金用途又可以将其分为一种对称性支付,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即不要求地方政府拿出配套资金,也不规定资金的具体用途和大致投向,三是专向性转移支付,即规定所拨款项必须转款专用。

三、宏观经济中解释大萧条的原因

金融经济分析范文3

【关键词】数学;金融;经济;分析

金融市场的存在与发展历史悠久,但是与其他自然学科相比,在对数学的运用方面,一直都进展缓慢。这种滞后的进展来源于多个方面,但最为主要的方面在于,金融交易活动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占据了大部分,诸如心理因素等,都造成了金融工作环境中的复杂特征,进一步妨碍了金融领域中数学参与的进展。

一、金融数学的概念与应用

随着金融体系自身的发展,现代金融理论已经不同以往而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与传统的金融体系相比,现代金融学开始将诸多学科包容到这一体系中来,其中不仅仅有经济学和数学,也包括了诸如心理行为学和社会学等,在重视人的心理以及行为变化的基础上,开始采用数学的方法展开对于金融学的分析。而所有这一切,都在20世纪后期不断涌现出来,一方面,更多的适当的数学方法开始应用在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另一方面,这些金融问题也向数学和统计学提出了实践环境中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这样的推动力量,促成了金融学和数学的融合,并且逐步形成新的学科,即金融数学。在这个新的学科领域中,现代数学工具的大量应用成为不容忽视的特征,并且进一步推动着金融与数学的融合,并且数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金融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容置疑的支持。

从广义的角度看,金融数学是指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研究金融经济运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而从狭义而言,其主要作用于不确定条件下的证券组合选择和资产定价理论。从应用特征和方法的角度看,金融数学通过随机控制、分析、微分、规划、统计、非线性与线性分析等方法,来处理金融环境中收益优化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并且用于处理在金融市场存在失衡特征的情况之下,实现金融风险的综合管理。具体而言,金融数学的应用领域包括如下两个主要方面。

首先,在金融投资与收益的应用方面,任何与预期实际收益存在的偏离,都可以视为金融风险,必然会对发展构成进一步的影响,通常会选用不确定行数学方法和确定性数学方法来实现对于金融风险的测度。在这样的数学体系中,不确定数学理论负责将投资期间可能损失或收益抽象的随机量,借助方差、数学期望与标准差进行衡量,而确定性数学方法则借助于风险环境中各项指标确定数学变量,并且进一步利用相互关系把数学公式、函数、模型表示出来,最终实现对于风险的控制,协调交易市场环境。其次,数学在金融预测与决策的应用同样不容忽视。考虑到金融交易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对未来的通胀率、存款余额、保贴率进行有效的预测,对于决策者的决策优化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价值。对于这一方面,通常会采用最小乘二、修正指数、二次、一次、三次指数、三点法、两步预测、曲线预测等方法来展开预测,并且采用诸如边际分析、无差异曲线、规划决策、极值选优、最小成本、最大产量、期望值法等来实现决策支持。

二、金融数学的理论框架与应用

从金融数学内部方法应用的角度看,其所涉及到的数学工具种类繁多,并且在研究领域各有所长,诸如随机分析、微分对策、随机控制、数理统计、泛函分析、数学规划、鞅理论、倒向随机微分方程、非线性分析、分形几何等都是该领域中常见的分析方法。甚至于在当前信息技术空前发达,计算机运算能力不断提升的整体背景之下,神经网络以及人工智能等更为复杂的边缘学科,也开始出现在金融领域之中,在期货市场的仿真研究中,遗传算法也因此屡见不鲜。对于这样的应用,金融数学领域中的应用,共同构建起了其框架结构,并且产生了金融数学在应用环境中所产生的若干分支,包括现代证券组合理论、套利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套期保值理论以及期权定价理论等几个主要方面。

限于篇幅因素,本文仅对常用的数学方法中的不确定行数学方法和确定性数学方法的应用进行阐述。由于这二者主要用于实现金融投资风险的控制以及收益的化,因此在金融环境中的应用最为频繁,其发展也相对成熟。

确定性数学方法主要负责通过对金融投资环境中的各种风险因索确立起评估指标,并且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最终将这些因素,以及其中相应的关系抽象成确定性的数学变量和计算公式或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学演算得出数值结果,用以衡量金融投资的风向。债券收益率、债券价格、股票价格和股票指数是投资风险分析的常用指标,都是确定性数学方法应用所产生的综合性评价结果。但是如果只是采用确定性数学方法,是不能够准确对所有的风险因素以及其间的复杂关系展开全面切实的描述的。因为在金融环境之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并且想要对一个金融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应当划定对应的研究目标系统边界,而这个边界的确定,以及对边界内部变量的确定,其准确程度本身都会存在偏差。因此不确定性数学方法,从统计的角度,形成对于确定性数学方法的有效补充,意义重大。不确定性数学方法通过注入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方法展开,其最基本的应用在于将投资过程的可能损失或收益率抽象为随机变量, 然后用数学期望和方差或标准差来度量可能损失或收益率的平均值和波动性,并且进一步实现降低风险的目标。

三、结论

对于金融领域中数学方法的应用,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长足进展。除了上述方法以外,马尔可夫预测法以及卡尔曼滤波法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发挥着作用。实际分析工作中,数学的价值已经毋庸置疑,得到广泛认可,未来的发展,必然会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深入,为金融领域的控制提供坚实依据。

参考文献:

金融经济分析范文4

本文选择以经济发达、金融市场发展速度较快的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在认识、归纳和总结西方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提供一个适度的实证,全面考察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最后结合该地区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实际情况,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协调江苏省金融与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本文在认识、归纳和总结国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提供一个适度的实证,来关注其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通过经济数据,对二者进行实证分析,全面考察江苏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一、金融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文以江苏省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多年历史数据为依据,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金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衡量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过去学者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可以把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供给和结构。供给因素包括劳动力的增加、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国家注重教育所形成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投资于研发所形成的科学技术R(D资本的增加。结构因素指因为不同经济部门间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或者需求结构变动所引起的人力、物力等所有资源的再配置效应,在本文选取金融业增加值作为分析指标,较为准确的反映出国民经济中金融行业的发展变化。金融业增加值,即衡量国民经济体系中金融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所创造的国民财富的价值总量。金融业增加值指标可反映出金融发展的绝对规模。[1]另一个与之相关的指标是金融业增加值比重,即金融业增加值与名义GDP的比重,该指标可以反映金融业发展的相对规模。

(一)散点图分析

图1 金融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散点图 图2 金融业增加值数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散点图

由上图可知,金融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近似直线的线性关系,随着第三产业规模与数量的扩大,金融业增加值也在不断上涨,而金融业增加值指数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类似曲线的线性相关关系。

(二)回归分析

下面以江苏省1978年以来的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为基础所建立的经济金融发展实证分析模型,模型中U1表示资金融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U2表示金融业增加值指数/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U3代表金融业从业人员所占第三产业比重,GTI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I表示金融业增加指数,GF表示金融业增加值。分别以这几种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其中Y代表GDP中金融业增加值(%),弧β、η分别代表U1、U2以及U3的产出弹性,常数“C”可以用来反映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程度。U1作为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它能反映出金融行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绝对变动情况,该数值越大,说明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就越快,金融业具有明显规模扩大的趋势。U2表示金融业增加指数占第三产业增加指数的比重,该指标可以反映出金融行业整体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体中的相对变动情况及其变化幅度与稳定情况。

利用上表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对模型(1-1)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估计,得到如下估计模型:

回归方程(1.3)中的偏相关系数1.09871表示GDP中金融业增加值对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弹性,0.09253表示GDP中金融业增加值对金融业增加指数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弹性。这两个系数可以说明在江苏省内的金融行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比较大的贡献,0.84516表示GDP中金融业增加值对金融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从业人员比重的弹性。在该模型中,所有经济变量的T检验值均超过2,说明具有统计显著性。U1、U2和U3这三个解释变量偏相关系数的大小说明金融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强于劳动投入与增加指数。在回归方程(1.4)中金融业增加值指数呈现出对第三产业增加值负相关的关系,说明为金融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存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指标选取

下文在对江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进行选取时,鉴于目前能够收集得到的指标无法准确反映出江苏省在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大背景之下的具体情况,另外江苏省有些统计数据例如存款货币银行总资产、央行国有资产总量等严重缺乏,统计标准不同时期口径也不同。所以下文在分析是会对一部分指标加以适当变化。实证研究分析所选取的指标有两大类分别为经济增长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

1.经济增长指标

经济增长过程具体表现有总产出及人均产出的持续增加,实物资本积累率增加、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善、投入产出效益提高等。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考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规模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颇为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2)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标GRE

为了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考虑到江苏省人口稠密的实际情况,只研究该地区的生产总值而忽视人均的数值无法达到准确的认识,所以,可以将该省的人均实际GDP作为计量标准并采取自然对数的形式加以处理,从而得出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真实情况,即GRE=ln(人均实际GDP)。[2]

(3)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指标GRG

鉴于江苏统计年鉴给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大多是名义GDP,该指标没有考虑到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这的对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结果的影响,所以本文选用江苏在1990-201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值来衡量经济增长,实际GDP可以由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其平减指数得到,但由于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减指数统计数据缺乏,而居民价格消费指数CPI容易查阅,所以本文选用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居民价格消费指数CPI的比值来作为反映江苏经济增长具体情况的指标,即实际GDP年增长率GRG=名义GDP/CPI。

(二)金融发展指标

1.贷款余额指标LAON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是用来衡量江苏金融资产发展程度的指标,是指到某一节点时间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机构的贷款总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所以贷款余额即指到企业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额,其中,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近年来江苏省的金融资产在多元化水平上有很大提高,因此本文将贷款余额作为是衡量江苏省金融资产的一个重要方面。

2.金融相关率指标FIR

金融相关率(FIR):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一国或地区所有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地区经济活动总量之比。该指标可以说明某一个区域的经济货币化程度,麦金农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时提出了使用货币存量M2与GDP的比值作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货币化程度,但是由于在目前的数据统计的发展程度上难以计算出精确的M2,所以本文选择把江苏省内所有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之和作为所有金融资产的价值,再除以GDP,从而得出反映金融发展综合水平的金融相关率。FIR计算公式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

3.金融效率指标SLR

金融体系的成熟与健全必须重视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的协调发展。效率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就是投入-产出关系。所以金融效率就是金融机构的投入-产出关系,用来测度金融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鉴于江苏省乃至整个中国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而且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所以本文以江苏省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与贷款之比[3](SLR=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来反映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考察其是否把所吸收的储蓄有效地从转化为投资投入到国民经济的生产中去。

4.证券市场发展程度指标DSM

近年来江苏省尤其是苏南地区在发展金融的过程中规模逐渐扩大,企业的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也在不断地拓宽。大量企业选择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资金需求单位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如商业票据、债券等)的直接融资的方式来筹措资金,因为这种筹资方式对投资者来说收益较高,成本相对较低,所以江苏省的有价证券市场发展迅猛,资产证券化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处于对江苏省债券融资规模较小的考虑,选择用股票筹资额占GDP的比重来反映江苏金融证券化的程度,即DSM=股票筹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针对贷款余额LOAN、金融相关率FIR的单因素回归分析如下:

由上表可知,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贷款额LOAN拒绝原假设的概率为0.00776,小于0.1的临界值,所以贷款额LOAN是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国内生产总值GDP不是贷款额LOAN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0.0024,也小于0.1的临界值,因此,经济发展与贷款额互为格兰杰成因。金融相关率也分别以0.00166、0.0034的概率拒绝原假设,但是无法拒绝金融相关率不是经济增长指标GRE、GRE的格兰杰原因,因此金融相关率与经济增长指标GRG、GRE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根据以上所有选取的金融类指标的,可设计出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GRG/GRE=a0+a1FIRt+a2SLRt+a3DSMt+ξt(1-5)

在上述模型中。GRG与GRE是以不同的计量方法而得出的经济增长指标,FIR为金融相关比率,SLR代表金融中介效率,这两个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江苏省的金融发展情况,DSM是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指标,此模型中主要指股票市场的发展概况,ξ表示随机扰动项。

利用上表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对模型(1-5)进行估计,得到如下估计模型:

四、实证分析结论

从单因素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贷款余额(LOAN)与GDP存在因果关系,金融相关率(FIR)与经济增长指标GRG、GRE均存在因果关系。这一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江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互促进效应。

从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三种金融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江苏省的金融相关率FIR与经济增长指标GRG、GRE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江苏省金融行业发展程度越高,则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江苏金融行业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增长。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江苏目前经济发展的结构单一,大量企业对以银行为代表金融机构的依赖性强烈,所以金融机构存贷款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显著;另一方面,如果区域性的金融机构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这就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成长,进而产生规模递增效应。

2.江苏的金融中介效率与不同经济增长指标呈现出了不同的相关性,一方面说明金融中介效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因素,另一方面也说明江苏金融效率存在不足。金融中介效率即为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于运行的效率,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越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会越明显,因为金融中介效率在代表了金融机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转化率越高就意味着金融机构将会把更多的存款或者闲置资金投放到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市场上,以此来激活整个市场。

3.江苏省证券市场的运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甚至呈现负相关,即证券市场对江苏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价证券的价格受到多种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如心理预期、股价操作等,再加上证券市场监管不力、透明度低,导致江苏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此外某些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而筹集的资金并非用于生产性的项目,而是转为他用,制约了证券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发挥,无法显现证券市场在协调配置金融资源方面的作用。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江苏证券市场发展较为滞后。

五、协调江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建议

(一)增加江苏金融体系内非国有金融机构的比例

江苏金融业总体规模的发展与增加值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但是金融业增加值指数对地区经济增长出现了阻碍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这一结果表明江苏金融结构的发展存在问题。国家或地区在发展经济、调整或改进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除了要长期保持对金融行业增加值的投入与稳步增长,更应该加强对金融发展整体规模与结构的重视。虽然在近些年来江苏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国内金融中心上海的辐射,金融业整体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地区差异显著、金融结构过于单一等问题。就省内发展来看,苏南和苏北金融发展程度就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非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而且具有期货、期权、保单等丰富的金融工具。而苏北地区却金融产品种类少,金融组织结构单一,除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外,其他非国有类型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则较少在苏北地区开设营业点。

江苏目前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国有控股的保险、信托、证券等行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已经造成国有金融成分在金融体系中的垄断局面,只有打破这种垄断局面,降低国有金融成分的比重,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非国有金融机构的比重并且逐步放松金融管制,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以解决当下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与农村的金融需求困境,才能起到改善江苏金融结构,优化金融体系的效果。

(二)合理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份额

由具体金融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指标影响的数据分析结果可知目前江苏省资本市场(如股票、债券交易市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没有能够起到优化的效用,甚至还表现出阻碍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但是纵观多个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可知成熟、多层次资本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相比具有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的绝对优势:首先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保证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其次资本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特点,也时刻激励着企业更加谨慎地经营,使得企业不但注重眼前的利益,还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与规划;而且资本市场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的优势可将大量资金流向发展前景广阔的优质企业,利于这些企业扩大规模和提高生产率,从而发展经济。所以资本市场可以作为江苏金融发展的潜在有利因素。

目前江苏地区整体金融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着资本证券化率较低,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没有做到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有效整合,该省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经济地位与上市公司质量不相适应,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偏低而股权融资比例偏高以及大型企业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严重阻碍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江苏各大上市企业应该突破经济体制和限制政策的阻碍,完善并发展资本市场的功能,建立起融通资金、分散风险、高效配置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等功能完善的长期资本市场体系,使得政府机构、工商企业、房地产经营商等资金的需求者都能够参与投融资活动,为长期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活力。其次应改善上市公司质量,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对待品质优良或发展前景广阔的上市公司,政府要实行适度的优惠政策扶持,鼓励并提高其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加快优势企业的创新步伐与跨越式发展,建立创新机制,实现研究成果与经济发展需求的相互配合并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改善。再次应建立层次分明的资本市场体系,提升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促进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进程,实现江苏省资本市场全面发展。最后,省内各地区还要加快培育上市公司后备军,推动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上市,尤其是上市公司数量偏小,经济也较为落后的苏中、苏北地区。

(三)注重金融安全与金融中介运行效率

金融安全最主要考虑的问题是金融业的稳定,要求对一切可能危及金融发展安全的因素实习规避,但是金融效率更加重视各种金融资源配置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最优化表现为经济体创造的实际价值,金融安全与效率属于金融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的目的均是通过优化配置金融资源,促进资金融通并且造福于整个社会。因此,只有同时兼顾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安全与效率,江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才能面对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实现金融业高速、稳健的发展。

对金融安全与效率的重视并不表示二者的平衡或对等。因为对金融的监管是伴随交易规模的扩张与速度的加快而不断变化的,对应各个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监督、管理理念。一般来说金融发展要经历三个时期,一是本地金融市场时期,二是国际金融市场取代本地金融市场时期,三是全球化国际金融交易市场取代国际金融市场时期。同时,对于金融监管的理念也因而发生变化,从一开始只立足于安全这一监管目标,到发展为以金融经济资源配置高效为追求的理念,再到以增强本国各大类金融机构综合实力为首要考虑因素的现代监管理念。金融机构综合实力的提高,应该在保证提高金融运行效率的同时,重视金融发展的安全。面对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只有秉承效率优先、同时兼顾金融安全这一理念,江苏的金融发展才能在保持金融秩序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提升其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江苏金融发展现代化。(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严忠.计量经济学[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223-345

金融经济分析范文5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内蕴线性模型

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许多人认为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量实证研究也已经证明了上述看法。也有许多学者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我国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没有被完全认定,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二、指标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的收集与指标选取

本文通过收集1995-2014年的数据,运用stata12软件建立了内蕴线性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年鉴。

本文选取了Y:国内生产总值(亿元),X1:外汇储备(亿美元),X2: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亿元),X3:股票筹资额(亿元),X4:境内上市公司数量(A、B股)(家),X5:股票发行量(亿股)以及虚拟变量b,虚拟变量为政府在金融方面的政策性因素,然后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二)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

将上述选取的六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Y(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如下内蕴线性模型:

回归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973,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961,这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解释能力较强,而且F值较大,表明模型从整体上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变量X1和虚拟变量b的p值均大于0.1,且变量X1,X4,X5的系数均为负值,与实际经济情况不符合,在经济意义上矛盾,因此可能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于模型中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可以通过计算条件数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若其结果大于30,则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若小于30,则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在stata中通过coldiag2 lnx1 lnx2 lnx3 lnx4 lnx5 b语句实现,结果为590.42(>30),说明模型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需要进行修正,可以使用逐步回归法当中的前进法(step forward)对模型进行修正。

在stata中通过sw reg lny lnx1 lnx2 lnx3 lnx4 lnx5 b,pe(0.05)实现,得到R2=0.9950,Adj-R2=0.9944,F(2,17)=1693.85,说明修正后的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950,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944,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好,F值较大,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但是变量x1、x3、x5以及虚拟变量b存在多重共线性,未通过检验,从模型中剔除,于是可得出新的回归模型:

lny=1.817+1.082lnX2+0.334lnX4

(0.000)(0.000)(0.0001)

(二)异方差检验

在消除多重共线性后,对修正后的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问题进行检验,即怀特(white)检验,通过White检验,得出Prob>chi2=00700,在给定显著性水平=0.05的条件下,Prob>chi2=0.0700>0.05,因此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三)自相关检验

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Breusch-Godfrey LM test)来检验模型是否具有序列相关问题,其P值为Prob>chi2=0.1009,由于Prob>chi2=0.1009>0.1,因此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四)模型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检验可知,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已经通过逐步回归法-前进法消除,而且模型中不存在异方差以及自相关问题,因此最终的模型为:

lny=1.817+1.082lnX2+0.334lnX4

(0.000)(0.000)(0.0001)

所考察的6个影响因素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并针对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的方程进行检验、修正,最终确定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因素为居民储蓄存款数额与上市公司的数量,当居民储蓄存款变动1%时,会对国民经济带来1.08%的影响,当上市公司数量每增加1%个数量时,国民经济增长会相应增加0.33%。

四、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同时也说明金融主要通过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可以为各项经济活动提供融资支持,扩张了总需求,由此可以带动个人消费,促进企业投资,提高政府国债融资规模,提高进出口贸易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金融因素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向经济社会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与功能实现的,一个功能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满足经济社会一系列的金融需求,进而促进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谈儒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4(12):42~47.

[2]马轶群,史安娜.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11):30~41.

[3]范德胜.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证检验[J].南京社会科学,2011(1):29~36.

[4]胡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

[5]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析:1978-2000,金融研究,2002(10):45~57

[6]周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2):98~107.

[7]赵振全,薛丰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4(8):94~99.

[8]谢德金.金融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4.

金融经济分析范文6

关键词:湖南省;金融业;投入产出分析

近十多年来湖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金融业发挥了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分析旨在剖析金融业在湖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其存在的问题,规划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利金融业在今后湖南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金融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0、0.0038、0.0125、0.0405,即金融产业直接生产一万元的产品,需要直接消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金融业产品的产值分别为0元、38元、125元、405元,各占该产业直接消耗总量的0%、6.69%、22.01%、71.3%。由此可见,湖南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最高的是自身产业,然后依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同时,由表2可知,第三产业对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以金融业最大,为0.2668。表明湖南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业。综合可知,湖南金融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相互依赖性很强,彼此互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依存关系。

(二) 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比较

湖南金融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为56.37%,大于50%,说明湖南金融产业为生产服务业,金融产业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的特点要比作为消费资料的特点明显得多。湖南金融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被用作生产资料重新投入到其它经济产业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只有少部分被用作最终消费品,用于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社会的出口等最终需求。

湖南金融产业的中间投入率为38.37%,小于50%,说明湖南金融产业属于“高附加值,低带动力”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其产业特性是附加值创造能力较强,产业带动能力相对较弱。

(三) 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

湖南金融产业的影响力为1.0861,说明湖南金融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最终产品,将会拉动湖南经济增加1.0861万元的总产出。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比,金融产业影响力最小,表明金融产业对湖南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最弱。湖南金融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3674,小于1,说明湖南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低于各产业平均水平。

(四) 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

湖南金融产业的感应度为2.2944,说明湖南各经济产业都增加1万元增加值时,会推动金融业增加2.2944万元的总产出。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比,金融产业的感应度仅次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三产业 。说明湖南其它经济部门对金融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大,仅次于第二产业。

从感应度系数来看,金融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为 0.7762,小于1,说明湖南其它经济部门对金融产业的推动作用虽然较大,但还是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五) 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的比较

影响力系数小于感应度系数,表明湖南金融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小于其它产业对金融业的推动作用。

四、结论

通过分析研究,发现2007年金融产业对湖南经济有以下影响:

(一)湖南金融业直接影响、制约自身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湖南金融业是生产服务业。其产业特性是附加值创造能力较强,产业带动能力相对较弱,是“高附加值,低带动力”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因此,金融业是湖南经济理想的产业发展方向。

(三)湖南金融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小,且拉动作用小于其他产业对金融业的推动作用。产业较为薄弱,需要提升发展。

(四)综合结论(一)可知,湖南金融业的发展措施,主要应强化自身主动发展力度,并大力带动与其依赖程度很高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充分发挥金融业对湖南经济的拉动效应,更好的促进湖南经济快速发展。(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金融经济分析范文7

关键词:金融;扶持;实体经济;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手段就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工业、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还包括教育、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生产和服务部门。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从多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认真对待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一、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在实体经济的结构中,小型微型企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国共有6000多个小微型企业和个体商户,在我国的实体经济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为我国的GDP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较多的工作岗位,解决了社会人群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在实体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另外,每年这些小微企业和合体商户在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的同时,也为增加了国家的财政税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是,这些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因为在我国较多的金融企业都流向了大型企业,这样看来,小微型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劣势,没有金融的支持,这些企业难以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据统计,每年都有大量的小微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破产倒闭。

2.民间借贷风险大。现如今,民间的资本较为充裕,这样也就导致大量的社会闲钱流入了借贷市场。从理论上讲,民间借贷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民间借贷的利率近乎处在一个疯狂的状态,高利贷这种情况几乎到处都有,这样就使得民间的资金脱离了正常的经济发展轨道,误入歧途。在社会上经常存在着小微型企业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向金融机构融资不成功的情况下,在民间借贷,更有严重者甚至转向高利贷,这样的发展状况无疑使企业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困境,在资金和市场的压力下,最终导致企业的崩溃和破产。

3.银行的借贷结构不完善。相对来说,一些大中型企业在融资方面显得较为简单,银行支持大中型企业的融资,主要还是来源于对大中型企业的信任,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是由于银行信贷对小型企业制定的约束较多,大中型企业的频繁融资也占用了大部分的金融资源。在当前的形势下,银行的金融资源大都投入到重复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中,不仅与当前的经济发展轨迹背道而驰,也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样一来,由于银行借贷结构的不完善,就造成了金融资源被大中型企业占据,使得其他产业的发展规模受到了限制。

二、改善金融扶持经济发展的建议

1.强化金融市场机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想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必须强化金融市场机制,保证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市场的协调与适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依赖银行部门是不可能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制定相关的政策,以政策杠杆强化金融市场机制,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效调节金融市场机制的措施和政策,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市场机制。

2.优化金融信贷政策。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专业分析,优化调整现行的金融信贷政策,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为主要目标,逐步出台具有多样性差异化的金融信贷政策,以适应社会各类企业的需要,在金融信贷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中实施差异化的要求,另外,在优化金融信贷政策的同时还应该注意资金周期性的监管和风险的评估,减少信贷风险,保证每一分钱都流向正确的经济发展轨道。

3.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的力度。金融行业在做好原有的金融产品推广的同时,应该不断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根据实体经济市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客户的需要,创新出新的金融产品,并且确定合适的收费价格和应力空间,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投资的方式,从而扩宽融资的渠道,不断满足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推进基础资产的金融化,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4.规范民间信贷。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业缺乏的是内部之间的市场性和竞争性,在加上政府对利率的调控较为严格,这样的政策就造成了民间信贷的疯狂,较高的利率吸引了拥有资金的群众走向了高利贷的道路,然而简易的借贷手续又吸引了大量融资难的企业,这样民间信贷就显得没有那么正规,反而处于较大的市场风险中。因此,规范民间信贷,也是推进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一种有效的措施,民间信贷规范以后,大量的社会资金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较大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较为可观的力量支撑。

三、结语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金融作为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必须在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发挥它最大的市场价值,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也是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稳定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佳卉.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J].东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4,01:7-14.

[3]陆岷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分析[J].西部金融,2013,12:6-10.

金融经济分析范文8

关键词:区域金融中介;区域经济增长;增长要素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方面的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我国各方面建设的重要支撑行业,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金融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我国金融业创造更加宽松且有力的环境,进一步更好地发挥金融行业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而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把握好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方向与内容。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了本文要探究的首要问题,以现有理论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以实例加以佐证,以期为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阐述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关系的论文,本文首先要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希望对区域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更加全面的阐释。

(一)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从金融中介为出发点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涉及的区域金融中介主要是指广义范围上的金融中介,不仅包括各种金融机构,例如各类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即溶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即溶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还包括金融市场和金融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在一定地理范畴内,物质资本总量的增长额,一般而言是一个数量概念。区域经济是指在一个较长跨度的时间上(通常是指一年),一个特定区域的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区域经济增长率表明了特定区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比率概念,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依据。

(二)^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该理论在理论界存在已久,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对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主要存在三种看法,主流观点认为区域金融中介的发展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这在国内外实践过程中已被多次证明,我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其他两种看法分别是,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中性关系、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贡献作用。

综上所述,上述研究成果为下一步具体分析我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我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地区间经济差异显著,而地区间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程度不同是构成其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细化不同区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根据徐婷在《中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文中,基于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后,笔者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长期以来存在着不争的区域经济差异,在当今金融经济体制改革下,若忽视既存的区域经济水平差异,将会使得金融经济改革与初始目标偏离。我国东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长期的直接因果关系,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短期双向的互相作用;在中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长期直接因果关系,短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存在明显的短期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在西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的直接的因果关系。虽然区域金融中介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单向存进关系,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差异。

三、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与要素分析

(一)区域经济增长内涵与机理。我国区域金融机构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可以通过如下路径:

1、直接作用机理。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直接作用。

2、间接作用机理。第一,区域经济机构发展、区域经济效率、区域经济增长。伴随着我国区域金融业的不断迅猛发展,金融环境和金融机制的不断健全,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基于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得知资本投入可以产生更高的产出,从而提升区域经济效率,进而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状况。在此种情形下,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机构和区域经济效率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区域经济机构发展、技术进步、能源消耗、区域经济增长。自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业逐步健全、运转顺畅,区域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在技术水平可以给予保证的情况下,则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教育科研行业,由人力资本效率的提升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区域能源的消耗,通过上述一系列环节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关于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析中,本文参考Beck的相关理论,在此主要介绍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

1、法律法规。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必要的法律法规是不可或缺的。在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保证投资的有效性。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可以使投资者对于金融环境不至于怀疑,从而加大投资金额。有研究表明在法律法规健全的金融环境下,人们往往愿意进行长期投资,这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也十分关键,区域经济的增长受到当地政府腐败程度的影响巨大。区域金融中介的发展可以使资金流动顺畅,加速外部企业的进入,这就使得金融既得利益集团面临竞争,从而降低利益集团对区域金融中介发展的抗拒。该项要素完备可以促进区域金融中介发展,进而保证区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没有具体条文和强制执行力的规范,一般是由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属于非正式的制度约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可以引导人民规范交易,减少冲突,可以减少区域经济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对应区域金融中介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根据东、中、西部的差异,可以说明我国上升为地区的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极不平衡。

(二)对策建议

1、对于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不应当只是追求数量上的盲目扩张,而是应该追求经济上的效率c质量。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依靠区域金融中介实施“融入较低资本成本、投入较高经济收益、资产流动速度快、机构办事效率高”的运作过程。

2、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介市场化进程,提升金融业市场化水平。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只有真正地实现市场经济才可以更好地实现金融业的资源配置,投高投资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3、加大要素投入力度。收入的增长取决于依赖要素的不可替代性、拥有数量的多少以及获得速度的快慢。在其他条件难以迅速改变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力度无疑可以使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还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解决多年的遗留问题,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Bekaert,Geert,Harvey,Campbell.R and Lundblad,Christian.Liquidity and Expected Returns :Lessons from Emerging Markets.NBER Working Papers 11413,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2005.

[2]董直庆,滕建洲.我国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Bootstrap仿真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

金融经济分析范文9

近几年,中国金融领域的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触目惊心,令人匪夷所思,这已经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种现象激发我们探索其本质,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对金融腐败从经济学领域做出明确定义。对于金融腐败的定义,很多词典都有自己的解释,大致都是解释为行为堕落,腐败行为,(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政治腐败等,还有的词典则是着重强调道德腐败,不诚实。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的金融腐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我对此进行归纳总结。首先,从狭义来看,腐败一般是用来形容政府官员的贪污受贿和以权谋私的不合法行为,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对腐败所作出的解释,腐败就是国家官员昧着良心,以权谋私,违反社会公认准则的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畸形政治现象。其次,从广义来看,腐败是指一切利用行政权和资源配置权等垄断权力所进行的不按法律法规办事,以权谋私的不合法行为,是对社会公共权力的滥用,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其实说到底,腐败就是官员的一种自私自利谋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以上都是从政治和法律及道德层面对腐败做出的定义,接下来,我们就从经济角度来进行研究,给出它经济学上的明确定义。

如果把腐败看作一种经济活动来解释的话,那它就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经营活动。这些金融腐败人员总是抱有侥幸心理,渴望用最少的投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当然,这是所有金融参与者的共同美好想法,但是某些利欲熏心的人就会投机取巧,精心计算每一分投入、每一分收益,总是渴望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益。综合解释金融腐败的定义,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腐败就是金融机构包括金融监管单位等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经营金融业的权力,和金融监管单位工作人员的金融监管权力结合,所进行的谋取私利以及小集团利益的经营活动。这是从经济学角度对金融腐败做出的比较明确的定义,总之,无论是金融机构谋取私利还是金融监管部门腐败,这些都是违规违法行为,都是建立在拥有稀缺资源配置权等垄断权力的基础上的。

二、金融腐败的经济学成因

(一)金融腐败的成本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预付成本。预付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取得腐败权力所提前预支出去的成本。例如,通过非法渠道买官衔的支出、陪同大官阿谀奉承拍马屁的精力支出以及因此而遭受到的精神损失等。要想获得腐败收益,这些预付成本是底线,也就是经济上所说的盈亏点。预付成本越多,腐败收益就越大,同时腐败程度也就越深。其次,我们再来分析直接成本,一般来说,金融腐败的直接成本是比较小的,只要批字条、伪造账册即可,偶尔也需要以送礼的形式来疏通人脉,但也经常都是公款支付,所以就腐败者来说直接成本小,但是对于社会总资产来说,直接成本大。由于我国的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监督机制又比较薄弱,所以才会增加腐败机会。最后,我们注重分析一下交易成本。所谓的交易成本,也就是腐败分子为了将权力变成个人财产所必须支付的成本。这种成本的高低是不固定的,跟制度的漏洞以及权力交易市场的发育程度都有关。一般来说,制度的漏洞越大,寻租的机会也就越多,交易的成本也就相应越少。而权力交易的市场发育越成熟,交易的渠道就越多,腐败交易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这也是如今金融腐败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金融腐败的收益分析。所谓的腐败收益,就是腐败者通过腐败所获得的收入。一般来说,腐败者的收益包括两方面,即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显性收益也就是金钱、有价证券等实际收入。还包括灰色收益和黑色收益。其中的灰色收益是指逢年过节的感情投资收入,黑色收入是指权钱交易所得到的回扣和贿赂等。隐性收益也就是精神收益,是腐败者所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说到底,就是他们在腐败行为后逃脱法律惩罚所获得的精神快感。腐败者的腐败行为越严重,那么腐败收益也就越大,两者是成正比的。

社会上的总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这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稀缺性”。面对这种稀缺性,我们的选择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但是这种选择在利欲熏心者面前,却成了一条非法获得最大化收入、最大化利润,却放弃自身廉洁的不归路,这是金融界的悲哀。

公共利益和个人自身利益有时会出现矛盾,这种时候是最容易产生腐败机会和腐败诱因的。当出现这种诱因时,公务员也常面临着腐败与廉洁的两难选择。选择廉洁,他们获得的是三险一金的固定工资和一种道德满足感,而选择腐败,他们则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直接贿赂收入,也正因为如此,多数的公务员还是被金钱蒙蔽了双眼,鼠目寸光,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走上了金融腐败的不归路。

三、抑制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制度和监督机制。首先要改革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早期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民营化,这显然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后来又组建了类似的国资委,但是这种探索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借鉴国外的银行业治理结构,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建议政府尽可能退出国有商业银行,在财政职能方面尽量放宽,使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改变以往的高层管理者个人集权决策为集体决策,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集体决策规则,如不记名表决和多数票通过制等。

(二)增加对金融人员的宣传教育。金融领域的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是一个十分堪忧的现象。一般来说,如果监管者的思想素质不高,那么抵御腐败意识的能力也就比较低下,因此,增加对金融人员的反腐败宣传教育在我看来还是有相当大的必要。首先,应该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内心潜在的贪欲苗头给熄灭,使其腐败念头能够消失在萌芽状态。教育方式一定要得当和有针对性,逐渐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使所有从业人员都能恪尽职守,自觉遵规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