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多样性的价值集锦9篇

时间:2023-06-29 16:23:35

生态多样性的价值

生态多样性的价值范文1

关键词: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4-0098-02

1 引言

森林物种多样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维护森林物种多样性发展极为重要。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价能够直接的反映出该区内的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及相关信息情况,为提高森林物种多样性提供了有利保障,在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区域性地理生态环境评估

生态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及生态链等基本状况,均对固定区域森林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Weiner指数产生影响,各区域内部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物种种群的栖息方式有所不同,在通常情况下,生态环境的标准指数与生态链的完整度,是决定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

2.1 生态环境标准理化评估

生态环境的理化标准差距较大,各地区所遵循的理化标准也各不相同,目前主要的衡量标准有,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专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等,按物种种群分类,主要以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为主,由于国家标准的制定尚未统一,所以适用范围较小,一般的小型森林则以地方标准为主,专业标准则是对特殊珍惜保护动物而设计的衡量标准,根据动物种类、气息环境及区域的不同,生态环境标准评估数据难以统一,并且,我国目前所确立较为官方的生态环境理化衡量标准有待完善,因而国际标准与行业标准成为生态环境理化评估的主要依据。

生态环境标准理化评估也能够对Shannon-Weiner指数的准确度产生影响,相比于生态链完整度基数评估的影响,生态环境标准理化评估对Shannon-Weiner指数的影响较小,不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解析与排除。

2.2 生态链完整度基数评估

生态链标准基于生态链的平衡度进行测算,生态链的完整度,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生物种群的数量,生态链的良性循环,促使物种迈向多样化发展,种群数量也能得以保持稳定。基数是指生态链的低端的物种数量,需要计算其基本的繁育能力,是否能够保持上层生态链的平衡,如生态链中某一物种种类有所降低,既对Shannon-Weiner指数产生数据值波动的影响,物种种类稀少,Shannon-Weiner指数相对稳定,物种种类较多,也就随之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Shannon-Weiner指数即会产生较大的波动,难以对其估算确定值,因此也就导致Shannon-Weiner指数的不准确。

3 Shannon-Wiener 指数物种多样性保育评估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案

3.1 问题

Shannon-Wiener 指数计算的数据,仅考虑到整体的数据,在数据测算过程中,并不稳定,相关的计算数据仅能够对该区域内,大环境下的森林物种进行测算,难以保障其个体种群测算的准确度。Shannon-Wiener 指数测算结果以H值作为衡量标准,群落中的个体种群计算仅测算总数值N,对于不同种类间的种群测算难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在生态系统改进过程中,便导致难以顾忌对其余生态种群的影响。

Shannon-Wiener 指数相对较为单一,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考量的样本数量较多,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Shannon-Wiener 指数的测算,不能满足小型森林的测算需要,仅适用于大型的物种种群,虽然应用较为广泛,但依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2 改进方案

种群的多样性衡量标准,应按照当地区域种群的数量进行分离结算,通过不同计算方式,对物种的多样性进行测算,辛普森多样指数对于提高物种群落多样性计算准确度有一定的帮助,该测算方式与Shannon-Wiener 指数测算有着本质上差别,辛普森多样指数测算,仅需要极少数的样本对比,即可进行计算,相对的计算公式也较为简单,适用于小型森林的物种群落多样性的计算。

在进行区域内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计算时,需要通过多种数据同时分析的方式,辛普森多样指数与Shannon-Wiener 指数虽然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也有一定的共同点,及即是计算值越大,物种多样性情况越好,反之数值越低,则该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情况较差,需要采取措施保护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辛普森多样指数与Shannon-Wiener 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4 增加濒危物种特殊指数多样性评估

濒危等级是确定物种优先保护顺序和制订濒危物种保育策略的重要依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相关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都把物种濒危状态的评价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出版了《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依据的标准是20世纪60年代的IUCN国际濒危物种等级新标准。

在云南省内分布有滇杨,其物种为云南省内特有种。所以在增加特有种指数修正后的评估方法测算的保育价值中,思茅松和杨树排位均能提升,在此方法中就能体现出特有种的保育价值。

云南省增加了濒危指数修正和增加特有种指数再次修正的3种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法。结果显示,经过2次修正的评估方法,能够科学地评估出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在测算了森林生态系统Shannon-Wiener指数多样性保育价值外,还能兼顾濒危物种和特有种的保育价值。

5 外来物种入侵对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的影响

5.1 对H值准确度的影响

H值是Shannon-Wiener 指数计算法中,衡量物种多样性生存情况的主要标准,外来物种的入侵,直接导致生态链的平衡受到影响,生态链某一阶段内的种群数量直线下滑或上升,缺少了主要影响的天敌,H值的计算将不再准确,需要重新对区域内的样本进行重新的采集,不仅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失衡,也容易导致疾病的滋生,破坏了原有稳定的生态系统体系。

5.2 对信息来源准确度的影响

Shannon-Wiener 指数的计算主要依靠样本的采集,外来物种对样本的采集产生间接影响,样本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难以为Shannon-Wiener 指数的计算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5.3 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改进的有效途径

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的评估与改进,需要通过多种计算结合的方式,以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Wiener 指数为主要的衡量标准,两种计算方式避免单一使用,进一步提升指数测算的稳定性,通过对结果值进行分析,得出最终测算的结论。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的改进,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选择具有一定计算经验的技术人员,对物N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式进行优化,进而确保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做出评估。

6 结语

森林物种多样性问题日趋严重,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森林物种多样性不断减少,难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给生物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制定详细的方案,对森林物种多样性进行治理。各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尽相同,相关的治理方案需要根据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进行评估,通过最终得出的结果进行方案的制定,因而择优选择适宜的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法极为重要,必要时可对其进行修改使其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与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惠萍,刘小林,张宋智,等.小陇山生态站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5).

[2]王 兵,宋庆丰.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2).

[3]程 芳,吴林芳,钟 义.下层在区古寨自然保护区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绿色科技,2016(6).

[4]晏青华,张良实.保护区及周边地区草果种植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调查分析[J].绿色科技,2015(3).

[5]程 方,吴林芳,钟 义.惠城区古寨自然保护区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绿色科技, 2016(10).

生态多样性的价值范文2

一、从自然本体出发的价值定义

价值一直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甚至有些哲学家还提出了价值无法定义的观点,并责怪定义主义者的无知与牵强。基于相应的考虑,罗尔斯顿也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价值定义的问题,他直接从自然价值能否成立,以及自然价值的分类等问题入手来阐释他的自然价值伦。也许在他看来,价值概念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了。其实,并非如此。

直到目前,价值概念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然而,按照系统理论的相关观点,任何概念都应该在其相关的系统中获得相对确定的规定,否则,它便不可能被我们清晰地把握,也不可能保证利用这些概念所展开的逻辑思维的准确性。我们既然要研究价值哲学,那么,就有必要对价值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价值进行定义,如果不能给出一个相应的定义,那么整个哲学体系的根基便很难确立。事实上,能够给出怎样一个关于价值概念的定义往往能够成为确立相应价值哲学理论性质的一个基本前提。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并没有一个关于一般价值概念的规定。当年马克思的着眼点更多关注的是劳动价值的问题。在他所阐释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价值指的是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如果我们把这一层面的价值概念直接看作是价值的一般规定显然是过于狭窄了。罗尔斯顿虽然没有明确给出价值的一般规定,但从他关于价值的基本理论的阐释中也可以看出他并未把他的生态伦理价值论限定在劳动价值论的范围内。因为,他所提出的自然价值论就是要批判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倾向的价值理论,而劳动价值论适应的范围恰恰是人类生产的领域。

目前较为流行的一些关于一般价值的定义更多强调的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随着当代价值哲学的发展,这样的一类定义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批评。因为此类定义明显地具有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把价值存在的范围狭隘地限定在主客体关系之中,不能揭示自然事物自身具有的价值;二是只承认“积极作用”的正价值,不承认负价值和中性价值。

在邬焜所著的《信息哲学》一书中,在讨论价值概念的定义时有一段很精彩的叙述。他首先分析和批评了两种相反的关于价值难于定义的观点。这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价值概念“太单纯”,因而不可定义;另一种则认为价值概念“太综合”,因而不可定义。

如果把这两种观点综合起来,价值似乎是一个既“太单纯”又“太综合”的概念,也许,只有“上帝”这个概念能与之相类似了。因为“上帝”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又先于、高于一切,超然于一切之上、之外,这不恰恰就是既“太单纯”又“太综合”了吗?正因为这样,“上帝”这个概念表面看来似乎每个人都能理解,但其实每个人都难以或者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来解释它。

但“价值”这个概念毕竟不是神学概念,它是可以被逻辑与系统思维所驱驾的。

“从系统思维的观点来看,一个绝对孤立的事物是不可理解的,具体到概念就是,一个绝对孤立的概念是不可界定的。所谓绝对孤立就是既无内部关系,也无外部关系。”[2]347之前提到的“太单纯”就是无内部关系的,就如同无法再分的微粒。而之前提到的“太综合”就是综合到无所不包的程度,以至于外无它物,于是就没有了外部关系。“那些有外部关系的‘太单纯’之概念可通过内涵法定义;那些有内部关系的‘太综合’之概念可通过外延法定义;那些既不‘太单纯’,又不‘太综合’之概念则既可通过外延法,又可通过内涵法来定义;只有那种既‘太单纯’,又‘太综合’的概念,亦即对内、对外都是绝对孤立的概念才是不可定义的。”[2]348“然而,那种既‘太单纯’又‘太综合’的事物或概念是根本不可能有的。因为,‘太单纯’就意味着小而无内(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那么,它便一定会被更大的系统所包容,这就使它必然会有外部关系;而‘太综合’则意味着大而无外(如,广义的‘宇宙’、‘存在’概念),那么,它便一定会包含了许多个层次和部分,这就使它必然会有内部关系。”[2]348

那么,照此分析,价值概念不可能既“太单纯”,又“太综合”,所以,前面两种关于价值概念不能被定义的论说也就不攻自破了。既然价值概念是可以被定义的,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给价值概念下定义了。

目前流行的价值定义的歧义太多,很多哲学家都试图定义价值,但都很难走出人本主义的圈子。邬焜提到了王玉樑先生归纳出的六种关于价值定义的类型(需要论、意义论、属性论、劳动论、关系论、效应论),“但这六种类型都全然是在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的范围里来界定价值的本质的”[2]352。这种主客体二元对立世界观基础下的价值论必然是单向的、片面的和肤浅的。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也是旨在批判这些人本主义或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论倾向,而意图创立自然本体论的价值体系。他的初衷是对的,但他的自然价值论在价值本身定义问题上就没有走出先前的误区,还是从主客体二元的基础出发,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价值,明显是力度不够、根基不牢。

但信息价值论从复杂性系统思维的角度出发,还是总结出了价值的定义:“从哲学层次来看,价值乃是事物(物质、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观形态——精神)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2]354之前我们曾提到一种流行的观念,这一观念简单地将价值归纳为某种“作用”,“作用”这一概念和邬焜所用的“效应”概念虽然表面看来十分相近,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其实并不相同。“效应”是事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价值产生于作用而又不是作用本身,作用带来的作用者改变的效应才是价值,而这种效应不能单纯地被理解为主体需求或者人的个体感受,如果是这样就将效应的范围狭隘化了。这种效应应该是相互作用的双方或多方共有的,是不依赖观察者和感受者而客观存在的,并且,相关的效应既可以在有认识能力的主体和与其作用的客体之间发生,也可在没有认知能力的一般自然物的相互作用中发生。这种效应的性质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或中性的。这就是正价值、负价值或中性价值。如此看来,邬焜提出的价值定义更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解释力。它既可以包容已有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论,也可以解释更为广泛的自然价值现象。另外,根据这个价值定义还可以把价值和价值感受、价值评价和价值理想等区别开来,并分出相应的价值活动的层次。在这些价值活动的层次中,一般自然物间的自在的价值效应乃是具有基础性和本原性的价值效应,也就是元初价值,而其他层面的价值活动都只能是由元初价值所派生的次生性价值,我们不应该将这些众多的不同层次的价值活动混为一谈。而不能区分这些不同层次的价值活动,简单用价值感受、价值评价和价值理想来代替价值本身则正是西方传统价值哲学的主要缺陷。

自然价值论应该以相应的能够包容自然价值的价值概念定义为基础,从这样的价值规定出发才可以真正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或者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价值论的局限,进而真正构建一种适合于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价值哲学。

二、自然中的价值

罗尔斯顿的价值哲学旨在发掘自然中的价值,他认为对于提出大自然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看法“是我们要逐步予以检讨的”[1]2。他的价值理论首先针对的是流行于现代西方的以人的主观偏好为标准的主观主义价值论[1]6。他认为,现代西方的主流价值理论是一种依赖于人的主体的价值理论,缺乏对价值问题的客观性解读。在实用主义哲学那里,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更为强烈。在对现代西方主流价值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罗尔斯顿力图探寻自然的内在价值,确定价值的客观性和自在性。

在《哲学走向荒野》一书中,罗尔斯顿总结出自然的十种价值类型:生命支撑价值、生命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宗教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辩证的价值[1]119148。之后又进行了补充,在《环境伦理学》中扩充到了十四种,添入了历史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1]134,他认为这些价值是自然独有的价值,而不是基于人类创造或者评价的。

虽然罗尔斯顿的初衷是正确的,对问题的认识也是明了的。然而,细究起来,他所提出的上述价值分类的基础仍然停留在人的价值评价的层面。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价值评价与价值是两码事,价值就是事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价值本身是效应,价值评价则是从人类自身的价值标准出发对相关效应作出的评判。罗尔斯顿始终没有走出传统价值理论的阴影,显然上述的分类不是关于效应本身而是关于价值评价的。由于罗尔斯顿的这一分类不是关于价值本身的,所以,这种分类并不是直接针对自然价值而提出的价值理论。

经过分析,可以大致把罗尔斯顿提出的上述十四种价值类型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抽象价值,包括三种: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辩证的价值。这三种价值从表面来看,既可以针对自然,也可以针对个人、人类和人类社会。然而,它们都不是在“效应”的层面上作出的解释,而只是一种评价,因为多样与否、统一与否、稳定与否、自发与否、辩证与否等等,都需要借助某种有智慧的评价主体才能作出评定。

第二大类可以看作是具体价值,占了大多数,包括十一种:生命支撑价值、生命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和宗教价值。这十一种价值基本上都是从人类自身角度出发的价值评价,虽然罗尔斯顿一再强调这些价值是不基于人类的创造或存在的,但事实是他还是不经意间走入了从人类角度出发的价值评价的误区。其实,仅从字面的含义来理解就不难发现,这十一种价值都被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人类需求尺度的烙印,这些价值评价在实质上都不是从自然本体出发的,而是从自然对人类自身利害关系的角度出发的。

现在分别对罗尔斯顿所提出的这十一种具体价值作一概要的评价:

1.生命支撑价值。指的是自然维持生态系统运作以支撑生命的价值。罗尔斯顿强调支撑生命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整个生命文化的“底基”。他激动地反问道:“难道不是由于地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人们才认为它有价值吗?难道这个生命支撑系统的价值真的仅仅是作为后来者的人类的利益而存在吗?”[1]5地球是前于人类、孕育人类的母亲,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人类价值仅仅只是自然价值派生的次生价值。尽管罗尔斯顿强调的是整个生态层面的价值,但这个价值明显还是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出发的,毕竟自然界并不在乎有生命或者无生命,自然只是在遵循自然自身的规律运动罢了。自然内在价值的重点应该是在于自然本身的性质和规律。

2.经济价值。这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价值体系,罗尔斯顿举了石油这个例子来强调他所说的经济价值是自然内在的,针对的是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他认为人类的技术只能转化自然物并不能创造,所以自然物本身应该是具有价值的。就算你说石油在开采前就具有经济价值,并不是在人类劳动被加入之后才有的,但这种观点也仅仅是对人而言的,是否具有经济价值还是关乎交易者和使用者的利益。他提出经济价值的初衷竟然还是在于自然有近乎无限的资源可以让人类来发掘。随后他就举出了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现和小麦杂交的例子,期待着自然中更多隐性的可利用资源被人类科技发现。这的确是个人类保护自然的理由,但同时也是个自私的理由,说难听了就是为了有利可图,果真没有躲开经济这个利益的字眼。这样的一种将人本主义价值论折射到自然中的价值理念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他所强调的仍然是自然对人的价值。

3.消遣价值。只有高等生命才有娱乐的意识,消遣活动的确是人类独有的行为,是人类高水平娱乐的某种态度和需求,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享受”与“调节”。的确,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消遣场所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人造自然环绕中的社会人来说更是这样,很多时候人挣钱是为了休闲、消遣。说自然本身就有消遣价值,实在令人费解,如果没有了人的需要,以这个评价原则得出的这些价值怎样体现?自然不是为了让人消遣而存在的,恰恰相反,是人类处在自然界中都会有种回归母亲怀抱的归属感。消遣价值充其量也仅只是与人类享乐行为相关的一种效应而已。它可以成为人类保护自然的一种理由,而绝不是自然本身的价值,只能算作是自然服务于人的价值。

4.科学价值。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关键就在于科学技术。如果有科学价值这一提法也应该有技术价值才对。在之前的生命维持价值中就提到了,这里的价值应该就是指人类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源于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科学只是在认识自然,技术只是在实践中实现的自然物的转化。连罗尔斯顿也说自然是一本叹为观止的小说,要是这样科学只是在帮助人类识字,技术只是能让人类作个注释而已,这本书本身并不会具有内在的科学和技术价值。它就写在那里,怎么读怎么批注是读者的事。科学和技术价值只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过程和结果对人类自身的价值,说其属于自然本身的价值是牵强了。

5.审美价值。要审美就要有审美的主体,而这个主体只能是人,这只是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属性。所以,美只能是属人的一种价值体验或价值,在这里,自然本身无所谓美丑,甚至没有善恶,自然是创生与毁灭并存的,从来不带一丝怜悯,也不会无缘由地屠戮。它只遵循法则,不止运动。审美的活动只能是属人的,美丑问题只能放到人道价值的范围中来讨论。

6.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自然在出现生物和基因的漫长道路上不知毁掉了多少的物种,消亡的必然要比现在还存在的多出太多。基因多样化是生物为求得适应自然而生存所应对的唯一方法。然而,就自然规律本身而言无所谓基因的有无或样态的增减。自然自身演化的效应既可以创生基因模式,又可以多样化或单调化,甚式泯灭基因模式,但无论是怎样的一种演化效应都是自然自身运行的价值。谈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只能是相对于生态、相对于生命、相对于人类的发展而言的利害评价。“在某种千载难逢的机遇下,一小点基因信息就能使人类受益匪浅”[1]16,或许罗尔斯顿是太想让人类来保护自然了,哪里都离不开从人类利益出发而考虑的保护理由。但作为价值层面的哲学著作,既然认为人本主义价值论是错误的,的确是不应该再向这方面靠拢了。

7.历史价值。历史可以说是时间单向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历史就是自然界循环变化所留下的信息痕迹,这确实是一种自然效应的价值。但是,通常我们在使用历史这个术语时,总是区分为自然史和社会史。如果单纯讲自然史那当然应属于自然价值,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个自然史价值是针对自然本身的,还是针对自然对人的效应的?如果是后者,它仍然属于人道价值的范围。如此看来,对于历史价值我们还需要详加讨论和说明。从罗尔斯顿的角度来看,他似乎更在乎美国的发展史,更重视人类社会的时代价值。虽然他也提到了黄石公园的自然环境,最后也提到了单纯的自然史,但是在罗尔斯顿那里,这两部分的历史价值仍然是被绑架在人类社会史的战车之上的。

8.文化象征价值。文化这个术语几乎是人类专属用词了,文化象征是社会化的产物。罗尔斯顿举出了秃鹰象征美国人的自我形象,加拿大盘山羊是科罗拉多州的“州立动物”等。很多文化象征物的确是直接取于自然物,但是,这些自然物并不是在其自然本真价值的层面被使用的,它已经转化成了人类意志抽象代示的产物,是一种精神和信仰的文化符号,在此,罗尔斯顿所讨论的根本不是什么自然价值,而是假自然物之形所承载的人的社会文化符号价值。

9.塑造性格的价值。这明显是从人格塑造层面上所谈论的个人的价值。罗尔斯顿在文中提到了各种组织在荒野中的活动,如童子军、户外训练团等。人类是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荒野就是那种原始的生命生存空间,是最原始生命维持系统的再现,是呼唤人类灵魂深处记忆的地方。就如同消遣价值一样,其实身处荒野的人正是在这种野性呼唤与新鲜感充裕、兴奋与恐惧并存的复杂感受中沉浸着的。这只是世界庞大的生命维持系统给人带来的效应而已。这应该是属于自然及社会对于个人的价值或个人自身行为对自身的价值,根本不是什么自然本身的价值。

10.生命价值。其实,按照罗尔斯顿所分的价值类型,上面提到的生命支撑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和这里的生命价值应该是一种价值。另外还有一些价值类型(如消遣价值、塑造性格价值、文化象征价值等)就其根本而言,也都与这三种价值的意义相关联。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罗尔斯顿的价值分类并不严谨,把某些同样性质的价值分为了不同的类型。

11.宗教价值。宗教也是人类特有的,人类社会都是起源于自然,宗教必然也是。宗教的神明形象基本都是来源于人和其他生物的集合体,是人类内心敬畏的自然的衍生物。罗尔斯顿也写道:“大自然是某种宗教‘资源’,就像它是科学的、消遣的、审美的或经济的资源一样。”[1]33然而,就是在宗教起源的自然基础上来谈论宗教价值,这也仅仅是自然对人的价值以及自然对人的社会的价值,而并不是什么自然本身的价值。

以上十一种价值与其叫作自然所承载的自然本身的价值,不如叫作自然对于个人、人类、人类社会的价值,或者说是人类出于自己利益考虑为什么要保护自然的理由。因为这些价值本身就是人类对自然、对人类或个人本身所起的价值的评价,而非自然本身的与人无关的内在价值。

这就如同邬焜信息价值论中提到的人道价值一样,作为人类本身是很难逃出人道价值这个范畴的。因为人类作为一个需要生存延续的群体,必然首先从自己的角度来评价世界,以自己的利害来对待价值问题,甚至“价值”这个词最初的创立应该也是为了描述人类或个人利害关系的。但也正是这样的思维模式限制了生态伦理学的发展,限制了人类的观念。

笔者认为最高的天道价值就在于自然本体的发展进化价值。正是自然本体有条不紊的发展进化过程,各种复杂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近乎无限的时空支持才能够产生现在的地球生态系统,这种永恒不变的变化和发展是自然本体最高的价值趋向。自然并不是为了创造和维持高级生命而存在的,自然仅仅是本分地遵循规律进行着发展和运动,人类的出现或许是自然进化的意外,或许是必然,但人类作为自然“垂青”的“宠儿”,在庆幸之余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确定自己的位置。妄自尊大、本末倒置的态度和行为都只会招来自取灭亡的恶果。

三、价值的基本形式和天道价值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罗尔斯顿提出的那些自然的价值其实都还只是停留在对自然价值评价的层次,并且这些评价绝大多数都是针对相应自然现象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而作出的。如此看来,与其说罗尔斯顿是在为自然本体确定价值,不如说更像是在叙述自然对于人类有哪些重要的应用价值,这样的价值确定更像是劝说和教育人类,自然生态有哪些人类未发觉的对人而言的实用价值。这种以人道价值为出发点的生态伦理学根本无法真正揭示自然生态的本然价值,更无法真正揭示自然自身的本然价值。

从罗尔斯顿的相关论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所建立的自然价值理论的这种不彻底性。罗尔斯顿在反驳传统价值评价观点时曾这样写道:“泥土具有工具性的价值,但它不是那种拥有自为价值(valuebyitself)的存在物,更不具有那种据之向人类提出权益要求的价值……一块孤立的泥土确实不具有任何内在价值,也很难说它拥有多少自在价值(valueinitself)。”[1]262之后他开始通过泥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确定这些传统无价值的自然物的价值地位。他先肯定了整个生态系统对人的价值,而后又推论出处于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这一块泥土也分享了生态系统的价值。

应该说,罗尔斯顿为一般自然物确立其自身价值的思路是可贵的,但是因为他的整个价值解释和评价体系都是建立在传统的人类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所以,他的相应理论便显得十分苍白无力,论证的过程和逻辑是那样的牵强和艰难,这就导致其自然价值理论的肤浅和不彻底性。

要怎样才能合理阐明自然自身的本然价值呢?这就需要建立某种与人道价值相对的天道价值的观念。从当代信息价值论的相关理论出发,我们可以说任何自然物,也包括罗尔斯顿所说的那块泥土,都应该有其自在价值。因为,任何自然物,也包括那块泥土,它们都只能在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中存在,而只要有相互作用便会产生相应的效应,而任何相互作用中的效应都是价值。罗尔斯顿也注意到了信息量的问题,一块泥土中包含的信息量是惊人的,包括其中的微生物和各种组成成分,以及自然进化留下的一系列痕迹,还有它身处自然界与周边事物的相互联系的配合和交换。现在扩展开来到整个生态系统,山川、河流、大气等等这些无生命的事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着,这些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效应都是价值,但这些价值都实实在在地处于自在价值的层面。

既然上文提到了自在和自为价值,现在我们就有必要确立三种基本的价值形式:自在价值、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

首先,价值是指事物相互作用的效应,自在价值是自然事物依照自然规律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效应,这是最普遍最基础的价值形式,也可以称之为原生价值。只要事物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效应,自在价值就会存在,不依赖任何观察者、评价者的创造和介入。

自为价值是自在价值在主体中的直观把握,是生命形式依照本身的价值需要对自在价值的认识和判断。自为价值是价值反映和价值评价。传统价值哲学中的价值理论大都是从人类自身活动的角度出发,以自为价值来解释价值。这样的价值理论往往以人的价值认识为出发点,把人的价值评价结果直接看作是价值本身,这才出现了以“客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或者说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来规定价值本身的相关价值论学说。

再生价值是人类在自为价值的基础上,对于价值的设想和相应改造后所产生的人们努力追求和试图实现的价值形式和价值理念。

自在价值是没有善恶、对错、好坏、精粗、美丑、利弊这些属性的。只有主体通过分析和比较,主观性地加以感受和评断之后所产生的自为价值才具有了上述的那些性质。自为价值、再生价值是具有主体性和个体性的,是主体通过对价值现象及其利弊关系的认识创造出的评价性认识和应当追求和实现的理想模式。每个个体对于价值的评价和理解各不相同,其所要实现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也各存差异,这就形成了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征。然而,在严酷的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中,人们又必须以群体的类的方式集中起来才可能以人自身的方式生存和发展,这就决定了人类在价值取向、价值评价、价值理想和价值实现活动中又往往具有某种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的相关性特征,由此出发,人所创造的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群体相关的共性特征。这样,我们必须承认,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乃是价值的个体主体性与群体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在信息价值论中提到了人道价值与天道价值的概念。天道价值是人道价值的基础,天道价值高于人道价值,人道价值是在天道价值演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天道价值并不否认人道价值,它只是把人道价值看成是天道价值在自身发展演化的进程中所创生出来的价值现象,这一价值现象同样是实实在在的相互作用之效应,只不过它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现实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的效应。另外,在人道价值中不仅仅是物与物、物与自在信息、自在信息与自在信息的相互作用之效应,而且还增加了物与精神、自在信息与精神、精神与精神的相互作用之效应。”[2]371

天道价值可以理解为是自然本体的自在价值,是自然界遵循其运动进化规律而产生的相互作用效应。正是这些相互作用使自然界演变出了生命维持体系,进而产生了生命,然后是智慧生命,人类只是这些漫长演化过程中的沧海一粟、昙花一现罢了。人类传统的价值观念一直停留在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阶段,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在价值的本原性和决定性。自在价值,也就是天道价值才是自然界最高的价值。四、建立包容自然价值和物质信息双重维度的全新价值哲学罗尔斯顿提出了辩证价值和进化价值的概念,用因果联系以及进化的思想来为价值溯源,找到价值的出发点和基础。这样的做法就是一个突显自在价值或者说天道价值本原性和基础性的过程。信息价值论中这样写道:“从自然本体的角度来看,天道价值是原生价值或本源价值,人道价值是次生价值或派生价值,而人的价值反映、价值评价、价值取向、价值设计则是对原生和派生价值的主观认识,以及主体观念形态的价值模式创造。”[2]371罗尔斯顿指出,传统的辩证价值评价,仅仅是主客体二者的相互简单变换,并没有考虑到复杂性世界关系和自然环境的大背景。应当说,罗尔斯顿的这一批评是深刻而合理的。

根据现有的信息价值论和生态价值论的理论,我们应当建立一种全新的价值哲学,这一全新的价值哲学不仅能够包容自然价值和信息价值,而且应该有它自身全新的价值评价体系。这样的价值论学说首先应当立足于自然进化的自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辩证而复杂的多重价值关系。

既然价值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效应,我们就有必要对事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作出一个基本的分类,信息哲学的相关理论认为事物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多重效应,这些效应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

A:物自身的一种直接存在的样态向另一种直接存在的样态的转化;

B:中介物的产生和运动;

C:物物间的联系、过渡和转化;

D:物自身的直接存在向间接存在的过渡;

E:相互作用物的间接存在的相互凝结;

F:新的间接存在样态的建构。

这六种效应里的前三种属于直接存在的物质性变化的效应,而后三种则属于间接存在的信息性变化的效应。这样,我们就区分出了在一般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实现的双重性质的效应:物质性效应和信息性效应。我们有理由将这双重性质的效应分别称为物质价值和信息价值[2]205207。

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要建立的全新价值哲学理论中,自然价值和信息价值占据着价值体系的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传统价值观中所缺失的也正是这两个重要的价值维度。新的价值评价体系,也可以说生态的价值观应该是从自然本体出发,不仅仅要用复杂性的辩证关系来对待价值关系,还应该考虑到进化演变的自然生态大环境,最后还要以物质信息双重价值的态度来评价价值现象。

生态价值论是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根基,合理的生态价值论必须确立自然本体的自在价值,亦即天道价值的第一价值的本原性地位,这样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才不至于限制于人类中心和生态中心这些无休止的争执中。立足于自然价值和物质信息双重价值维度的全新价值哲学能够成为生态伦理学和人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切近的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邬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Ralston’sNaturalValueTheoryandEstablishment

oftheNewPhilosophyofValueTheories:

BasedontheNewInterpretationofthePhilosophyofInformation

WUTianqi

(CollegeofHumanities&SocialScience,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Abstract:Ralston’snaturalvaluetheory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westernecologicalethics.ButtheoverwhelmingmajorityofthenaturalvaluethatRalstonsuggestedareallbasedontheevaluationdimensionofhumanvalue.Asaresult,Ralston’sphilosophyofvaluedidnotcarryoutintheendoftheconceptofthenaturalvaluesthatheinsisted.Contemporaryphilosophyofinformationgivesavaluedefinitionthatisinclusiveofthenaturalvaluesandthevalueofinformation:“valueistheeffectofthings(matter,information,includingthesubjectiveformofinformationspirit)whatachievedthroughinteractionbetweeninternalorexternal.”Weshouldfollowthenaturalvaluehigherthanthevaluesofhumanity,determineinitselfvalue,foritselfvalueandregeneratedvaluethethreebasicformsforthevaluefromthenaturalbody,andtoestablishinitselfvalueprimitiveandfundamentalpositioninthevaluephenomenon.ThenewphilosophyofValuethatisbasedonthenaturalvaluesandmaterialinformationofthedoublevaluedimensionwillbecometheclosestphilosophicalbasisofecologicalethicsandthestrategyofhuman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naturalvalue;informationalvalue;initselfvalue;foritselfvalue;regeneratedvalue

(编辑:蔡秀娟)

生态多样性的价值范文3

价值的多元与一元、特殊与普遍等问题,本质上是主体之间、特别是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之间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我们可以用主体的特殊性和自主性来解释价值的多元化,用主体之间的共同性和相互联系来理解共同价值,并用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来把握共同性的层次。

所谓价值的客观形态、或客观价值,是指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在事实上发生或存在着的价值关系及其效果。一般说来,这种客观上关系着人的生存发展的事实,包括未经人们价值判断的价值现象,并不是我们价值观念的产物,而是价值理念产生的基础和根源;与之相区别的所谓价值的主观形态、或主观价值,则是指人们关于价值的意识,包括人们所持的各种意向、态度、评价等。包括价值理念在内的各种主观形态,对人们的行为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它们却需要以客观的价值形态来证明和检验。而保持对价值的客观形态和主观形态之间的适当区分,意味着在谈论价值时,首先要着眼于价值的客观基础和根据,即人、主体的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和方式,以此来了解人类价值生活的现实状态和变化趋势,而不能用某些人的某种主观意向来代替或掩盖它。

在肯定存在着全人类普遍或共同的价值时,也要对其涵义和情况有所分析。我认为应该区分两种情况,或人类普遍价值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纯客观的意义上的,即事实上存在着人类普遍的或超越了民族、国家、阶级、宗教、行业等界限的共同基本价值。这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因为属于共同的物种而有共同尺度,如凡是涉及普遍的生命条件、人类特有的生存基础和生命特征的价值,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空间等。这样的普遍价值基于人类个体之间的基本共同点,是自有人类开始就存在的,并且它的具体内容还将扩大和强化。这种普遍价值是通过人们不断地回到共同前提客观上的共同点而事实上确立和重新认识的。

这种普遍价值的内容不能用一套目标或典范把它们抽象、凝固起来,作成一成不变的公式供人永远遵行。因为“共同点”所代表的普遍性,实际不过是一种通常所说的“底线(最低层次的)伦理”。它们常常只是多元化价值之间的一种近乎中性的调和或妥协,只是承认特殊性基础上的共性,更多是条件性或工具性而非目的性的价值,本身也并不具有单一的价值定位或倾向性。事实上价值的普遍性程度越高,就越是意味着要求的水准降低,界限放宽,以使其容纳更大的创造性和自由。就象两支球队的共同点是“都必须遵守比赛规则”、“都想赢球”等,超出这些之外的企望和规定越多,其普遍性程度就越降低。归根到底,人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动物,人们之间的共同点也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实践中形成和把握的,不可能离开了人的具体实践去把握价值的真正活力。

另一种是倡导者心目中期望的那种普遍价值---指人类主观上统一的(或通过全球性权威机构正式颁布的)价值体系,即有全球一致的基本理念和共同规范、并在实践中普遍采用的价值体系。关于这种普遍价值应该或能够是什么,许多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构想和建议。然而,在这些议论中却往往缺少对自身前提的必要反思:它们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为什么应该或能够普遍地接受它们?历史告诉我们,全人类统一意义上的普遍价值,并不能产生于任何人的主观设计和良好愿望,即使这种设计和愿望本身是先进的、合理的,但要得到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不仅在理念上,而且在实际上都能够适合人类绝大多数个体的生活方式和切身利益,并且为人们的经验和条件所认同。也就是说,只能是为绝大多数人所“不仅需要和愿意,而且能够实行”,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具备了条件的价值选择。否则,任何人也不可能将一种设计强加于全人类。历史上曾有过不少人,企图将自己所认可的价值模式加给一切人,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我们思考普遍价值时不应忘记的。

要使一定合理的价值体系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使人们“需要而且能够执行”,关键并不在于对它如何设计和论证,而在于事实上人类绝大多数个体之间如何形成整体统一或一致的生活方式、切身利益和思考原则等等。如果对这一点加以认真的思考,我想它意味着:“全人类普遍价值体系”的确立,要以人类最高主体形态---“类主体”或“共主体”---的客观形成为前提。

生态多样性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价值观 社会“合力” 社会思潮

引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指出:建设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断是我党不断探索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又是对这一原理的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精神动力构建的指导思,是我国社会及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价值体系是主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与观点。它是以主体的需求为基础,整合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而形成的观念体系。按照主体的不同,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也和一般社会意识一样有个体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之分,个体价值观和群体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价值观系统。任何一个统一有序的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自己的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群体价值观形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一部分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系统之中的上层建筑意识形式也即意识形态,是以观念的形式再现社会的性质和特征。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内容之一。它积中表达了社会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规定,对其理想的确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指出了我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我国社会的追求目标及这种目标本身的性质。因此、它体现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发展理念、追求的目标。因而是社会产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然,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发展要求,是彰显社会主义特色和本质的重要标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表现在:

首先,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这一道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精神保障。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一旦形成,便具有了能动性,这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它通过社会价值标准、价值要求、价值理想等的塑造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实现这一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的实现就在于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一方面,我们在历史上经历的失败的教训与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另一定面,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内容对中国社会发展应走之路作出明确规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

其次,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力的保障

共同的社会思想意识是一个社会凝聚力形成的力量之一。只用心往一处想,才会有力往一处使。恩格斯晚年提出了历史发展“合力”的思想,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的思想,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做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演变的“自在性”和“盲目性”,它具有“自觉性”和“自为性”,它是具有意识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的活动,任何事情都是人们自觉活动、自觉追求某种预期目的的结果。尽管个人的理想,追求、信念等的最终根原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人们的需要、理想、追求和信念等又是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直接依据,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及这一过程的目的之实现是决定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如大家熟悉的一句话所以的:态度决定一切。当然社会的精神力量决不仅仅是个人的意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慧认为社会精神动力还有较高的层面,表现为社会意识形态它们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以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虽然经济状况归根结底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原因,但是,这并不象某些人为着简便起见而设想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已的历史,经济的力量最终是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借助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力量来实现自己。恩格斯指出:对于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如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观点,宗教的观点等。意识形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像宗教、哲学等这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有时也会作为条件、甚至作为原因,反过来影响全部社会发展,甚至影响经济发展。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社会合力的形成是各种精神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要形成“合力”就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要有一致的精神状态,要有相同的道德准则和是非观念。 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附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利益格局需重新构建,各种思想观念在此碰撞,我们社会更深入的发展急需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重构和整合。而信念动摇、信仰模糊、诚信缺失、价值多元等精神生活的现状更需合时宜的共同价值追来引导和统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社会凝聚力形成的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的党中央洞察了我国社会时局的特征,及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确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确定了指导思,描画出了共同理想,精练出了精神内容。构建了道德行为准则,回应了社会的呼唤,是凝聚力量的核心。

j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处理各种社会思潮的指导思想。

要形成社会的精神凝聚力,就应当协调处理好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正确引导各种思想意识理论,包括宗教信仰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们协调和引导各种社会思潮提供的依据和指导。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在的成就,与此同时,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的精神生活也经历或正在经历着激荡。思想意识“多元化”是这个时期的最大表现,在多样的背景下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腐朽的思想的碰撞与斗争是这个时期思想意识领域的最大特征。这种“多元化”首先是我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多元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人们社会生活与实践“多样化”反映,是人们生存方式的多样化在观念上的真实写照。这种“多元化”表现在人们生活理想与目标有不同内容与不同层次之分,有高尚与否之分;这种“多元化”在人们生活态度上表现为有积极与消极之区分。其次这种“多元化”是改革开放过程中,陪随着对外交流,各种思想文化,各种文明也流入我国,这种多文化多文明的共存现象必然对社会成员产生影响,从而出现思想观念的多元与价值观上的多元。“多元化”的出现一方面体现的社会的宽容,同时也是人的主体性得到彰显与确认的表现,是世界统一性的基础。然而,多样性是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没离开统一的多样性,这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决定。在价值观领域里这种共性与个性、统一与多样的关系就表现为价值“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没有“多元”为基础的“一元”是单一的而不是辩证的。承认多样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引导当今社会思潮的前提。当然,尊重与包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讲道理”“明是非”,坚持真理是标谁。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当做到以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倡导的道德标准,价值标准、是非标准去衡量各种现存的社会思潮,通过这种评价与判断然后做抉择,为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为价值认识与评价值的多样性提供基础与依据,从而实现具统一的多样,具有多样基础上的统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本社会主义制度之本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这一要求所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为构建我国社会发展强大精神动提供了理论依和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生态多样性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 生态价值;哲学意蕴;影响

中图分类号 X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109-01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重新认识生态价值,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保护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从生态价值内涵、多维分析等方面分析了该命题。

一、生态价值内涵

一般认为,价值为经济学上的概念,同时更是一个哲学概念,从哲学角度看,价值考察主体应与客观属性之间的关系,为判断客观主体性的范畴,具有目的性、社会历史性和实在性等特点。生态价值是一个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域。

在生态学上,人类认识生态价值历程可反映出人类的生产过程。人类认识生态价值的历程同样是人类认识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可以说生态价值思维在人类改造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包括两种思维模式,一种为形而上学思维模式,一种为二元分离思维模式。在生态学中,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表现出动态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特点,即从价值哲学角度看,衡量生态价值可从生态系统角度来分析。

从实际来看,生态主要体现在对人类的有用性。当前,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仍然是环境保护运动的主流价值观。因此,生态观、生态价值观等,不是回到原始社会,而是实现生态价值的最大化,从而理性开发保护生态环境。

二、生态价值的多维角度分析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重新认识生态价值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人类核心价值之一便是生态价值,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从人类生存角度看,生态具有前提性价值,因为生人类居住的家园。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水、阳光、食物和空气等。对生物圈来说,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价值每年在16~54万美元之间,比1999年各国GDP总值高出1.18倍。拿水域生态系统来说,该系统在为人们提供水产品同时,还具有排涝抗旱、调节小气候的功能。因此,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人们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提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枯竭和耕地减少等问题。中国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需重新认识生态环境价值。

(2)从对经济影响的角度看。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不少的商业交换价值财富,因此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态对经济的影响,可反映在投入、收入等方面来体现,同时也体现在负面损失、治理费用等。比如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人们患上疾病,则在治疗费用、劳动损失等方面。因此,这同样要求认识生态对经济的价值,采取理性的态度看待生态经济价值等。

(3)环境事件所具有的政治意义。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一条有效的途径便是为当政者施加政治压力,在发生环境事件时,非政府组织、绿党等可直接采取政治行动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由于地球本身的物理作用,在全球化日渐扩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生态环境在国际事务中的问题更加重大。当前,数以千计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在世界舞台上活跃着。但生态价值同样可以负面形式出现。

(4)生态价值的文化意义分析。生态环境如果非常好,则会给人一种天然合一的美好感觉。这种情境在《论语》中具有记载。而在《阿弥陀经》中也对美好生态环境有了详细的描述,即无污染、水流清澈、空气自由清新。因此可以说,和谐的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之一。

三、生态价值的实现

和谐社会是一个相互协调的社会,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需要与生态实现协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当前,由于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价值的实现,尽可能实现生态环境的最大化。

(1)提高生态环境一直,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众所周知的一个实验为温水煮青蛙实验,生态环境问题也是这样,生态环境恶化,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是人们并不是没有认识到生态价值,近年来出现了忧患意识。由于大范围生态事件、生态问题频发,使得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持之以恒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应加强文化建设,重视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综合利用书籍、网络和视频网站等,广泛宣传生态环境建设,普及生态环境基本知识,把人们的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2)实行科技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重视科技的力量,采用生态代价低、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要注重生态的经济价值,同时注重科技进步,尤其要注重人们素质的提高,提高科技水平。同时,逐步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确保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4%以上。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运作机制。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盲目逐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冲击。但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错位、越位和缺位等现象。

同时,加强生态方面的法律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积极推进评价体系的改革,重视环境保护法规的刚性因素。在评价地区发展中,把治理环境考虑在内,积极应用和推广绿色GDP评价体系,采用集合指数,也就是恩格尔系数、人文发展指数和二元结构系数等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结语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但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仍需人们的辛勤劳动。在这种新形势下,需重新认识生态价值的哲学意蕴。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从生态价值哲学意蕴、生态价值的实现和生态价值多维分析等方面分析了该命题。

参考文献:

[1]杨长智.生态价值的哲学意蕴[J].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生态多样性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7-0119-07

一、 审视与概括:科学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特质

意识形态起源于希腊语,是关于思想意识观念的学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教育、伦理、艺术、哲学等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它广泛渗透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思想理论体系,不仅体现着社会主义性质与发展方向,而且还拥有认识世界的解释范式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方式,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理论特质。

(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从本质上看来源于社会现实矛盾,它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思想,维护着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党性和人民性本质上是阶级属性,党性和人民性问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事关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显著的理论特质。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既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服务对象。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伟大实践,所实施的改革开放,所开展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就是为了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国家和人民从贫穷落后引向富裕文明,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实践和现实表明,党性集中地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和人民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度凝聚和集中反映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理论及其实践智慧,服务着社会的l展和人民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党性和人民性就不仅成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需要始终坚持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并且统一于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8.19讲话”中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其核心就是要坚持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站稳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真理性与价值性兼具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价值信仰体系。列宁说: “认识只有在它反映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时,才能成为生物学上有用的认识,成为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种的保存有用的认识。”[1]在列宁看来,真理性认识既包括科学性的认识,也包含价值性认识。作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体系,它科学把握着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本质,始终从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维度有机把握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客观反映着中国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客观揭示着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实践性、价值性强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唯物史观,把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人民利益为客观价值标准,以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幸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和最高价值理想,并使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路线、方针、政策确定的历史真理性依据,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失成败,特别是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与发展提供着指导思想和根本标准,并指导着社会实践。因此,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兼具真理性与价值性的,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实践中,是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基础,也是服务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辩证性与创新性的交融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理论是属于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从根本上是属于辩证发展与创新发展交融的理论。马克思说:“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者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2]马克思在这里实际表达了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批判性、辩护性和发展性。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这种批判性、辩护性和发展性熔铸为辩证性和创新性,这种辩证性和创新性就体现在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及革命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思想文化意识进行转化、发掘、传承和创新,体现在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及其社会思潮进行比较鉴别、包容借鉴、批判扬弃和超越创新,体现在对社会以及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观察、反思、批判进而积极地建构和生成。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辩证性和创新性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仅是建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基础之上科学揭示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必然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党的建设思想作辩护和服务,而且它永远也不会故步自封且勇于自我批判和创新发展。辩证性和创新性既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特质,更是其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二、解构与反思:理性认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同时也经受着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和考验,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一元化主导、多样态存在的复杂化发展态势。

(一)文化断裂与文化发展滞后撕裂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延续性

文化是历史的勾沉,是意识形态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意识形态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的本质中,并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文化的观念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观念特质使得文化c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密不可分,但文化发展与意识形态发展往往并不是完全同步,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断裂和经济快速发展中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都会对意识形态产生冲击、消解或者背离的作用和影响。在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思想启蒙和救国救亡为主导,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气,高扬人的理性和主体性,极力引进和倡导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因此受到极大冲击和颠覆,人们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怀疑导致了思想意识形态观念的迷茫。特别是后来的以破除旧思想旧文化的名义,人为否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盲目抵制反对西方文化,导致了创新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和借鉴吸纳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断裂。在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带来的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和多元多样态文化的并存,这种变化内在地需要用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文化去整合人们的利益冲突、协调社会关系、建构价值认同,从而形成社会前进合力。“文化成了一种舞台,上面有多种多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势力彼此交锋。文化绝非什么心平气和、彬彬有礼、息事宁人的所在;毋宁把文化看作战场,里面有多种力量崭露头角,针锋相对”。[3]中国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使得中国成为了中西方文明与文化的交锋场,在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相互冲突、碰撞、交融时,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没有能够真正传承、创新、转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和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西方文明与文化中的精髓,使之成为一种强势的、先进的主流价值文化并发挥引领主导作用。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特色的文化经受着外来的、西方的、异质的文化的侵蚀和消解,撕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承延续性,导致实现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任务任重而道远。

(二)复杂的社会思潮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价值思想的主导性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个时期内反映一定群体的利益诉求、在部分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思想观念所形成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越活跃则代表这个社会的文化精英们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越多元化。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社会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并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的多样化。由于地位不同、利益得失、环境差异,人们在看待社会问题时就产生了多样态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致使社会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古今交汇、中外碰撞、异同争鸣、演变加速、纷繁复杂的多样化格局和发展态势”,[4]虽然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一方面开阔了人们视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换更新,也间接促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观、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新儒家、等思潮空前活跃,围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各类改革思想交锋异常激烈,极端思想有所抬头,不同思潮之间也不断交融呈现,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分化势力不断传播和散布攻击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和言论;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市场经济使得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对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进行消解,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快餐化、低俗化对主流价值话语精神性、超越性、理想性的遮蔽,这些都削弱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价值思想的主导性和引领性。

(三)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的缺失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社会公共伦理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诉求,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标准,以实现利益协调、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公共伦理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道德价值范畴,其发展状况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不仅展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公共世界的图景,而且为人类世界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中国社会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思想、文化等领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权力由高度集中到不断分散,民众需求日益多样,政府部门公共事务管理的治理模式由单一单向度变化为多元互动,政府的职能也开始由控制管理向服务转型。中国社会这种转型一方面导致了人们交际的范围不断扩大,理性意识和主体性意识逐渐增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集体主义理念不断弱化,使得人们公共精神缺乏;另一方面自近代以来引入的西方价值观系统在中国又存在水土不服,甚至南橘北枳的难题,这就造成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割裂,多元价值纷繁复杂,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普遍存在价值冲突,将人们引向深刻的伦理道德价值困境,政治的市场化、市场的贪婪化、交往的工具化直接导致社会权力失范、财富失范、道德失范,诱发了政治领域思潮多样、社会生活领域公共责任缺失、经济领域贪腐严重,社会集体和个人罔顾社会公共伦理责任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从根本上动摇着人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严重影响和遮蔽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作用发挥。

三、建构与超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未来发展走向是由国家和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所决定的,是由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是由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所决定的。直面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握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特质,厘清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性与社会思想意识多样性关系、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世界文化资源的关系、发展社会公共伦理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情感话语体系,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引领作用、协调功能和话语体系着手,从政治理论、价值体系、利益关系、思想情感认同维度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实现对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超越,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旗帜和灵魂。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应对全球化挑战过程中,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所积累的最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和价值性所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形成和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5],把这个规律转化为政治上、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认识认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因此,从意识形态理论建构上,坚持和巩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地位不动摇,创新转化中国历史上所形成的思想精华,借鉴吸纳世界文化思想资源中的先进要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昂扬向上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状态向现实生活敞开,不断关注、吸纳和提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鲜经验,从而不断丰富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生活内涵,让理论贴近生活,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理论增强生命力,占据时代精神的制高点。在认知和实践上,要意识到人类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特点所导致的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谬误、积极与消极、高尚与庸俗等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化存在必然性,以及由思想意识活跃所带来的自由自立、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创新竞争、和谐发展等积极思想意识不断增强的可能性,努力做到不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排斥思想意识的多样化,更不能以思想意识的多样化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将二者统一起来,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先进性,不断探索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效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的机制和手段,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和政治上的真正认同,从而使之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

(二)构建主流价值文化,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密切,一定的文化总是受一定的意识形态制约与规范、指导与支配,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心圆的关系,只是文化的外延更为宽泛。所以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推进文化建设又有助于一定意识形态的巩固”。[6]意识形态是构建主流价值文化的核心要素,而主流价值文化无论是文化目的还是文化发展都反映着统治阶级或者执政党的执政目标、执政理念和根本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都有其相应的主流价值文化作为支撑。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滋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当今的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严肃文化与消费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态势,而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路径上,就必须强化主流价值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文化。建构主流价值文化,在路径的选择上,要正视我国民众价值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公共管理服务、公共责任伦理道德建设,把提高中国文化实力、竞争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引领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方式上要运用大众传媒、学校教育、民间活动等方式,增强人民对文化发展规律性的把握能力和水平,引导人民主动承担发展和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将民生幸福上升为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体现广大民众的价值诉求。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巴赫金说:“话语永远充满着意识形态或生活的内容和意义”。[7]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一定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和意识形态的外化形式,也是一定的意识形态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控制来影响教育对象的思想类型和行为方式。长期以来,我们虽然重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忽视了话语体系的内涵丰富性建设,一味强调和运用以政策性话语、文件话语和官方话语为主体、以改造话语为主要特征、以话语灌输为手段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造成了意识形态话语的封闭、失真和空心化、教条化,从而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陷入干瘪、冷漠无情和失去话语权的境地。因此,积极建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多元对话中牢牢掌握话语权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性建设上,要实现从显性话语向隐性话语的转换,也就是实现从以政治话语为核心的制度话语和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知识话语向个体话语、审美话语、生活话语的转向,将那些抽象的、逻辑化的、概念化的文件制度话语变换为人民大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并与个体体验、认识产生生命的碰撞和激情的话语,使语言更富有审美性、生活性和情感味。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方式构建上,要实现从依靠真理、强调权威的说理话语向依靠文字和听等为表现手法的叙事话语转换,实现从话语灌输走向平等的、开放性的话语对话转换,努力做到从理性话语中打捞感性话语,从真理话语中拯救和回归常识话语,让意识形态话语从过去僵化的、封闭的一元化话语体系中解放出来,使之真正回到多元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并真正尊重个体生命的尊严,建构起平等、真诚、民主的对话样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性转换,从而加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萨伊德.文化与帝国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4).

[4]王永芹.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发展态势与引领机制探析[J].河北学刊.2008,(6).

[5]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生态多样性的价值范文7

(一)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第二册第九章《人与生物圈》的第二节内容,是环境教育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和保护知识,其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较大。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高二学生已经全部完成了前面对生物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生物六大基本特征为主线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很熟练,而且已经学习过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要从丰富的内容中概括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等,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需要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说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阐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及总结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课件演示,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热爱生活的理念,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要求。

2.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二)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观察分析、对比)

让学生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有关录像资料和图片并通过交流、讨论识别五灵脂、蝉蜕等动物药物标本,当归、凤尾草等植物药物标本。

2.讨论交流学习法(讨论、讲述)

通过对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的对比,在此基础上多播放、些动植物种类,了解生物多样性,并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在此过程中,同学、老师之间加强交流。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黄土高原破坏之前和现在的对比。引出:保护生物资源,生物圈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思考。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设计问题,使其产生急需探求的心理,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二)生物多样性基本内容

教师活动: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我们应从几个层次对它进行保护?引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生活动: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师活动:野生生物资源具有很大使用价值,只有全面认识野生生物资源的价值所在,才能增强并树立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引出:1.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2.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直接使用价值,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1.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2.直接使用价值指人们能够直接利用的,包括药用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重要的工业原料、美学价值及文学创作素材。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四)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教师活动:以上是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我国地域差异显著,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应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引出:1.谁能说说我国生物多样性有怎样特点?2.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学生活动:1.第一,物种丰富;第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第三,经济物种丰富;第四,生态系统多样。2.据统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还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物种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五)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师活动:我国生物多样性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中,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多数野生生物灭绝或濒危的主要原因。引出: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保护野生生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设计意图:强化法律法规。

(六)小结

教师活动:1.结合板书,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知识框架。2.挑选典型习题,学生相互解答,教师点拨。

学生活动:整理知识体系,做习题。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拓展思维,便于记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教学流程设计符合认知规律

采用先导入再引导的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体系,归纳总结,便于记忆。

生态多样性的价值范文8

见《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建立与功能区划分》一文[2].

2生物多样性价值计算方法

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所包括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所提供的具有经济意义的价值.Mcneely将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分为可利用价值(Usevalue,UV)和非利用价值(Non-usevalues,NUV),可利用价值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直接利用价值(directusevalues,DUV)、间接利用价值(indirectusevalues,IUV)和可选择价值(optionvalues,OV),即可能的利用价值.非利用价值主要是存在价值(Existencevalues,EV)[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93年编写的《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指南》[4]中将生物多样性价值分为: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无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消极价值(Passiveuses).

对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分类,国外还提出其它系统,但与前二者在实质上差异不大.根据生物多样性各方面内容的不同价值体现形式,通常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评价[5]:①基于市场的经济评价———市场定价与替代消费(有市场存在的物品和服务),包括直接市场价值法、替代花费法和生产成本法;②基于替代品市场的经济评价———环境偏好显示(观察人们的市场行为而推测其显示的偏好),包括旅行费用法、享乐价值法(HPM)、规避行为和防护费用法(DE)等;③基于无市场公共物品的评价方法———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包括支付意愿(Willingnesstopay,WTP)法、条件价值法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计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方法见式(1):TEV=f(DUV,IUV,OV,QOV,BV,EV)(1)式中,TEV—总经济价值;DUV—直接使用价值;IUV—间接使用价值;OV—选择价值(包括BV);QOV—半选择价值(QuasiOptionValue);BV—遗产价值(BequestValue);EV—存在价值.其中,DUV,IUV,OV,QOV属于使用价值;BV和EV属于非使用价值.我国在1994年国家科委组织的自然资源核算研究中,将森林资源环境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并提到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的概念.1998年2月由国家环保局出版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将生物多样性总经济价值分为三个方面:①使用价值(即被人类作为资源使用的价值),又分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可分为消费性的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药物及其它工业原料)和非消费性的价值(提供人类欣赏的对象);间接使用价值(即生态功能,指间接地支持和保护经济活动和财产的环境调节功能,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CO2的汇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等).②选择价值(即潜在价值,为后人提供选择机会的价值).③

存在价值(即伦理或道德价值,自然界多种多样极其繁杂的物种及其系统的存在,有利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功能的保持及其结构的稳定,无论发生什么灾害,总有许多种会保存下来,继续功能运作,使自然界的动态平衡不致遭到瓦解).按照我国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分类,本文主要探讨评价了使用价值,包括活立木价值、经济植物资源、森林旅游价值等直接使用价值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间接使用价值.

3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价

3•1直接使用价值

3•1•1消费性价值

在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系统中,消费性的价值主要包括活立木价值、药材价值、食用野果、野菜价值、菌类价值、畜牧养殖价值等几个方面.(1)活立木价值(V活立木)根据全国主要树种标准序列立木林价和喇叭沟门森林资源统计资料,计算活立木价值.(2)野果及其它林副产品价值根据调查资料进行统计计算,1998年林区野果及其它林副产品价值为657•99万元,实际利用价值为65•86万元.野果及其它林副产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野果野果种类较多,但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种类主要为野山楂、榛子、毛榛、酸枣、山杏等[7,8].经过对林区野果储量及居民家庭采收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出5种主要野果总价值为12•79万元,居民采收野果收入为5•66万元.②药材根据样地调查资料和聚类方法进行林区内各药用植物资源[9]、储量的计算.经统计,林区内所分布的28种储量大、经常收购药材的价值为1802•61万元,以此作为药材的储蓄量价值,按照药材的平均生长年限3年计算,则每年药材资源产生的价值为600•8万元,实际调查统计林区居民依靠药材年收入为15•8万元.③食用菌食用菌类包括榛蘑、草蘑、木耳等,食用菌价值以居民实际收入进行计算,经过统计,居民食用菌年收入44•4万元.(3)畜牧养殖价值1998年,喇叭沟门林区畜牧养殖业总产值155•3万元,养殖种类主要包括牛、羊、猪、鸭和养蜂等.畜牧养殖不能完全依赖森林系统获取食物,在计算该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畜牧养殖价值时,以畜牧养殖业当年产值的一半进行计算,则畜牧养殖价值为77•65万元.

3•1•2非消费性价值

非消费性价值应包括科学研究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和旅游价值.在时间序列里,服务价值是个不确定数值.由于喇叭沟门林区的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活动较少,本项目主要评估其旅游价值.估计旅游价值一般采用旅行费用支出法计算和统计.游行费用支出包括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门票及服务费用.1998年喇叭沟门乡门票纯收入仅有2万元,实际应收约4万元,估计游客人数为4000人.假设游客逗留2d,按最低消费35元/(人•d)计算,则食宿费用约28万元;如果每4人使用一次导游和马车(每次20元左右),则服务费用约2万元.如果按此推算,1998年旅游业产值为34万元,净利润约23万元.由于该区旅游业刚刚兴起,正处于投资建设阶段,游客人数目前较少.如果采用旅行费用支出法评估,旅游价值可能偏低.截止1998年底,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总投资额约1060万元左右.根据投资决策,投资成本将在5~10a左右的时间收回.当地旅游部门收益的是游客的住宿费用、门票及服务费用,并不包括交通费用.可以认为,投资额和银行存款利息是未来几年的旅游价值的最低值.如果10a收回成本,则平均每年的最低产值应为190万元左右.

3•2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主要通过生态功能体现,反映在①提供生态系统演替与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的物种与遗传资源;②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主要是有机物质的生产、CO2的固定、O2的释放、重要污染物质降解以及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的生态功能作用[10],可应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评价其经济价值.

3•2•1有机物质的生产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是生物链中有机物的第一性生产者和生物能量的积累者.地球上植物生物产量约占全球生物产量的99%,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产量又占植物生物产量的90%.

3.2.2固定CO2与释放O2

由植物光合作用方程式6nCO2264+6nH2OnC6H12O6180+6nO2192(C6H10O5)162可推算出植物体固定有机物质与吸收CO2、释放O2之间的关系,即生成162g多糖有机物质,可吸收264gCO2,释放192gO2.也就是植物体每积累1g干物质,可以固定1.63gCO2,释放1.19gO2.据此可估算出喇叭沟门林区每年固定CO2与释放O2的数量.

3.2.2.1CO2的贮存与固定

根据喇叭沟门林区各主要植被类型的总生物量与总生产力,计算出林区CO2的总储存量为5.48×106t,CO2的年固定量为3.89×105t.对于固定CO2经济价值的计算,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碳税法和造林成本法[5].碳税法是根据政府部门为了限制向大气中排放CO2数量,而征收向大气中排放CO2的税费标准来计算森林植物固定CO2的经济价值.目前,瑞典的碳税率得到较多人的认可,即0.15美元/kg碳.造林成本法是依据所造林分吸收大气中的CO2的数量与造林的费用之间的关系来推算森林固定CO2的价值.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表明,热带森林固碳的造林成本为24~31美元/t碳;美国国家环保局研究结果,北寒带、温带和热带各类森林固定CO2成本小于30美元/t碳;在中国,木材成本为240.03元/m3,折合260.9元/t碳,换算为71.15元/tCO2计算,每年固定的CO2总经济价值为2767.6万元.以瑞典提议的碳税为0.15美元/kg碳,并将此碳税换算为固定CO2率,即为40.94美元/tCO2,根据此值计算喇叭沟门生态系统每年固定CO2总经济价值为13218.3万元,二者平均值为7993.0万元.

3.2.2.2O2的释放及价值

O2的释放量与CO2固定量的计算方法相同,也是根据光合反应中固定有机物与释放O2的关系来计算,即植物体每积累1g干物质,可以释放1.19gO2.据此可估算出喇叭沟门林区O2的年释放量为2.84×105t.所释放O2的经济价值,可用造林成本法与工业氧价格替代法来计算.造林成本法中,以目前中国杉木、马尾松、泡桐3种树平均造林成本240.03元/m3,折合352.93元/tO2计算,为10023.2万元.工业氧价格替代法中,以工业氧的现价0.4元/kgO2来计算,为11360.0万元,二者平均值为10691.6万元.

3.2.3营养物质的循环与贮存

营养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流动,其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合成各种有机物后参与生物体的构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表现为木材、林副产品和枯枝落叶而提供给外部环境,或在植物中保存,或归还于土壤,因而这部分营养物质避免了养分受雨水淋洗的直接流失.植物体所固定的这部分营养物质,其主要成分为N,P,K3种元素,所固定营养物质的价值,也以这3种元素的价值来计算.各元素每年的累积量为林分在1年的生长中从土壤中吸取的量减去林分每年枯落物归还土壤的量和雨水淋洗归还的养分.各营养物质的累积量因林分和环境而异.在喇叭沟门林区森林营养物质积累量的计算中,以《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各类陆地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储存与固定量为依据,取林地生态系统中各养分的平均水平,即N,P,K在有机物中的百分含量来计算,分别为:N为0.418%,P为0.089%,K为0.181%.根据生物量与生产力数值,计算N,P,K年固定量分别为998.8,212.7,432.5t总储量分别为14045.0,2990.4,6081.7t.以中国平均化肥价格2549元/t计算,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所固定的营养物质的间接经济价值为419.1万元

3.2.4水土保持

通过林冠的截持降水、枯枝落叶层吸水、森林土壤的良好渗透以及森林各层植物的机械阻碍和地表植被、枯枝落叶层的防护,雨水和地表径流对土壤表面的直接冲刷力大大减弱,地表径流减少,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侵蚀所造成的林地的破坏和土壤肥力的丧失,减轻了泥沙对河流、湖泊及水库的淤积.(1)减少土壤侵蚀对森林所减少的土壤侵蚀量,一般采用有林地和无林地的侵蚀差异来计算,即假定在无林情况下的土壤侵蚀总量,减去现有林地的土壤侵蚀总量.土壤侵蚀总量的计算,可用土壤侵蚀模数乘以林地面积求得.喇叭沟门林区位于怀柔水库与密云水库上游的北部山区,其林分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在两大水库周围山区,为保护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多年来进行了不断的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已形成一定的植被覆盖,因而用喇叭沟门林区与其周围地区的土壤侵蚀差异来计算喇叭沟门林区减少的土壤侵蚀量,更具有对比性.喇叭沟门林区的土壤侵蚀模数尚未测定,其森林覆盖率57.2%,与怀柔县庄户沟小流域森林覆盖率50%接近,借用庄户沟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348t•km-2•a-1计算喇叭沟门林区每年侵蚀土壤量为1.05×105t.密云水库与怀柔水库上游山区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959t•km-2•a-1,如果以此值计算,则喇叭沟门乡土壤侵蚀量为5.89×105t/a,由此计算出由于森林系统的防护,喇叭沟门林区每年可减少的土壤侵蚀总量为二者之差,即4.84×105t.(2)减少土地废弃面积森林被破坏后,常会导致林地表面土层及有机物质的侵蚀,引起土壤贫瘠化,甚至岩石,成为不毛之地.根据陈应发等人的研究,以森林减少的土壤侵蚀总量与全国土地耕作层和林地土壤层的平均厚度,计算森林减少土壤侵蚀相当于耕作利用的土地面积.喇叭沟门林区每年可减少的土壤侵蚀量4.84×105t土壤,体积约为3.72×105m3,以中国平均土层厚度0.5m计算,喇叭沟门林区每年可减少土地废弃面积为74.5hm2.由森林防护作用所减少土地废弃面积带来经济价值大小的计算方法,类同于应用机会成本法计算水土流失所造成废弃土地面积而丧失经济价值的计算方法.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林业生产的平均收益为282.17元•hm-2•a-1(1990年不变价),则喇叭沟门林区森林每年减少土壤侵蚀价值为2.10万元.(3)减少土壤肥力损失由于森林具有水土保持作用,使林地的土壤侵蚀大大降低,因而土壤中的N,P,K,Ga、Mg等元素和其它有机物也得以保留,所减少的营养物质损失量等于减少的土壤侵蚀量乘以土壤中各营养物质的含量,即:M=∑ni=1∑kj=1miPij(4)式中,M为减少的营养物质总量;mi为不同土类所减少的侵蚀量;Pij为各土类中各营养元素的百分含量;i为各土壤类型;j为不同的营养物质(N,P,K,Ga,Mg,有机质).喇叭沟门林区土壤类型及所占比例为:褐土占48.6%,棕壤46.1%,其它5.3%(以菜园农田土为主),各土类的营养物质含量。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喇叭沟门林区植被减少的有机质,全N,速效P,速效K的流失量分别为2•044×104t,1•043×103t,8•09t,92•83t.减少土壤肥力损失的价值,包括减少无机元素损失的价值和减少有机质损失的价值.无机物价值按照我国农业部门统计资料折算出N,P,K化肥平均价格,即1990年的2549元/t不变价格来计算;有机质的价值,陈应发等人应用成本替代法研究计算出每公顷森林的贡献价值为320元/(hm2•a-1),本处采用国情报告中每公顷森林的平均贡献价值,即51.27元/t来计算,减少土壤有机质损失的经济价值为1.05×106元,以化肥价格2549元/t计算,每年减少土壤N,P,K经济损失价值为2.92×106元.(4)减少泥沙淤积喇叭沟门林区位于密云水库的上游,其水土流失可造成泥沙淤积水库而减少库容.对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采用影子工程法进行计算,即以全国土壤侵蚀流失量24%的平均水平淤积于水库湖泊计算.根据1988~1996年全国水库建设投资测算,以每年新增投资量除以每年新增库容量,得出每建设1m3库容需年投入成本0.67元(1990年不变价),则每年减少泥沙淤积经济价值为5.98×104元.这样,喇叭沟门林区每年由于森林防护减少土壤侵蚀的总经济价值为减少土地损失的价值与减少有机质损失的价值、减少N,P,K损失的价值、减少水库泥沙淤积损失的价值之和,即每年由于森林防护减少土壤侵蚀的总经济价值为4.05×106元.

3.2.5涵养水源

年涵养水源量用水量平衡法,即公式(5)计算:R=P-E(5)式中,R为年平均径流量(森林涵养水源量);P为年平均降水量;E为年平均蒸散量.喇叭沟门林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乘以有林地面积,即为森林涵养水源总量,由此推算出森林每年涵养水源量为2979.4万m3.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用年涵养水源总量(m3)乘以1m3水的价格计算.单位水价采用影子工程法计算,以每年新增投资量除以每年新增库容量(1988~1991年),计算出每建设1m3的库容需年投入成本0.67元(薛达元,1997),则涵养水源总价值为1996•2万元.

3.2.6净化环境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大气中SO2,HF,Cl2,氮氧化物及其它有害气体含量增加.森林不仅可吸收这些气体,而且还具有降低光化学烟雾污染、净化放射性物质、过滤尘埃的作用.喇叭沟门林区,作为北京市北部的绿色屏障,对提高首都空气质量、保护市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森林对环境的净化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即吸收有害气体和滞尘能力.

(1)吸收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主要由燃煤和汽车尾气等原因造成,其中以SO2含量最大,分布最广,且危害较重.植物可通过叶面气孔及枝干上的皮孔,吸收一定量的有害气体,使其在体内经生化反应后降解或累积.对有害气体的吸收能力随林分类型不同而异,阔叶林每年吸收SO2能力为88.65kg/hm2,柏类411.6kg/hm2,松林117.6kg/hm2,灌木林地为18.91kg/hm2.根据此数据可计算出喇叭沟门林区植被每年可吸收SO2的潜在能力为1634.5t.吸收SO2的经济价值计算,按照削减SO2的投资额为500万元/t,运行费为100元/t,即每削减1tSO2投资成本为600元的数值计算.则喇叭沟门林区植被每年可吸收SO2的潜在经济价值为98.1万元

(2)削减粉尘

植物叶片表面凹凸不平,且生长着附属物或能分泌粘液,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针叶林年滞尘能力为33.2t/hm2,阔叶林年滞尘能力为为10.11t/hm2;削减粉尘成本为170元/t.喇叭沟门林区植被每年滞尘能力为1.95×105t,削除粉尘的间接经济价值为3315.0万元.

4结论

(1)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系统生物多样性当年所产生的直接使用价值为木材蓄积年增长价值、果品及其它林副产品价值、畜牧养殖价值和旅游价值之和,即845.67万元,其间接使用价值为24918万元,远远高于其直接使用价值,即生物多样性所产生的生态功能价值远远超出其产生的实物价值,体现了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与北京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保护好该区生物多样性尤为重要.

(2)喇叭沟门林区森林植被系统可吸收CO238万t/a,释放O228.4万t/a,减少土壤侵蚀48.4万t/a,理论上可吸收SO21634.5t/a.

生态多样性的价值范文9

[关键词]价值观冲突;理性管理;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B

价值观冲突对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人们普遍认识到价值观管理的重要性。当前,价值管理正日益成为组织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管理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价值观管理(MBV)正在迅速变为‘如何’建立可持续、有竞争力和更人性化文化的主要动力。价值观管理既可以定义为一种管理哲学,也可以定义为一种管理实践。其主要作用体现在能维持一个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并让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对价值观冲突进行理性管理就是实现组织核心价值观、提升组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价值观冲突的特点

(一)动态复杂性

价值观冲突的复杂性并不是现代价值观所独具的特征,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价值观就以其复杂性的各种形式所出现,困扰着试图解决它的人们。所谓复杂性,历史上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布鲁斯・埃得摩纳兹(BruceEdmonds)提出,复杂性是“在得到关于某物的组成部分和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几乎全部信息的情况下。用某种语言对该物的整体行为进行精确地形式表述的困难程度。”陈一壮认为,“复杂性是有序性和无序性的统一”。钱学森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指出“凡是不能用还原论方法处理或不宜用还原论方法处理的问题,都是复杂性问题,复杂巨系统就是这类问题。”尼科里斯、普利高津认为,“人们得到它的一些基本要素: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和出现适当的非线性情况下进行分支的能力;在超过分支点后对称破缺的出现;以及宏观范围相关作用的形成和维持。”

人类的价值观冲突伴随着人类自身的成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自身的历史成长和实践过程,必然会改变原有的价值格局,形成新的价值格局,因而也会导致人类对各种价值的特点、重要性、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不断变化。于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实践的目的是为了个人利益的获得还是为了他人福利的奉献,是为了公众之正“义”还是为了一己之私“利”等等的问题始终拷问着每位实践者的良知。价值观冲突困扰着人们的选择,其动态复杂性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多元的价值观是造成价值观冲突的前提

“文化的方式也就是一种文化多元论的姿态。它强调的是人类的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尊重这一基本的人类学事实和文化事实所要求的平等价值。”现代组织中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多元性的文化本身就包含了多元的价值观。从理论上说,如果人类自身或者人类社会只有一种主导价值观,那么价值观的冲突就无从谈起。可是“简单性思想正在瓦解,你所能去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着复杂性。”因为人类的众多个体在天赋、能力、思想等面都是差别多样的。正如哈耶克所指出的,“正是通过充分运用人类个体的无限多样性,我们的文明才蒸蒸日上;显而易见,人的多样性要比任何一种野生动物的多样性都大,因为野生动物一般来说都不得不去适应一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他同时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个人天赋多样性的方式;因此,如果人类居然想用一种扼杀个人天赋多样性的方式(亦即把一种强制性的平均主义方案强加给所有人的方式)去终止其自身的进化过程,那真是开了一个天大的历史玩笑,而且还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玩笑。”

在价值观上,各种层次的组织内部的成员,由于他们的出发点、角度、目的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对各种价值的认知就必定烙着多元性、差异性特点。实际上,这些价值观之间大多是不可化约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必定会发生冲突碰撞。从价值事实的角度看,在任何层次的组织中,都会存在和生成各种各样的价值,而且它们之间也总是会发生冲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反映到组织成员的观念中,就会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冲突及其变化过程。所以,价值观本身的多元性决定了价值观冲突的动态复杂性。

2.价值观冲突的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日益差异化、多样化的社会实践

任何一种真正的价值观冲突,都会在社会实践中有其客观根源,因而,要获得对于价值观冲突的正确认识,也需要获得对价值观冲突所处于其中的社会实践的正确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因此,自近代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冲突之所以呈现出复杂性,归根到底是与社会实践的特征、实践主体的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实践的复杂性,一方面表现在实践领域的多样化,另一方面表现在实践层次的深入化。社会实践的发展不仅将人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大,而且带来了社会关系的非线性、环境要素的不确定性等复杂性因素。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性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主体性的增长就使他们对价值的认识发生变化,因而进一步增加了人们价值观内容的多元化、价值观层次的复杂化。

(二)主体有限性

价值观冲突的相关主体都是有限的。海德格尔从时间和在场两方面论述了人的有限性:“有限性作为有死性和有限性作为无性”。同时他认为,“一旦人们把握了自己生存的有限性,这种有限性就把人们从贪图享乐、满不在乎、逃避责任等自行提供出来的最切近的可能性所具有的无数多样性中拽回来,并且把此在直接的带到了它的命运面前。”任何主体,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有限的,他们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能力、他们所形成的价值观也必然是有限的。

1.从生理能力的角度看主体的有限性

价值观的相关主体,都是基于生理特性之上的主体,他们的生理的有限性决定了他们对价值的认识的有限性。虽然他们可以持之以恒地追求自身所认定的根本价值,但是他们根本价值的实现是通过一系列具体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他们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必须不断做出具体的价值判断或者价值选择。这导致他们对价值行为的判断与选择不可能永远犹豫不前。这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所有价值、对所有价值的全部内涵和特性都能够做出完全正确的认识。

2.从认识能力的角度看主体的有限性

价值观的各种承担主体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这主要表现在理性能力的有限性上。例如,仅就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而言,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对稳定,所需要的信息搜集和处理任务相对较少因而那时人们的理性能力还能够比较容易应付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生存环境复杂易变、动荡不安,需要搜集和处理的信息处理量巨增,人们的理性能力难以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完全的认识,难以对每种信息做出绝对正确的价值判断。

价值观的各种主体的生理和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本身,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这种差别,也是造成价值观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历史变动性

人们的价值观是和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历史时代的人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因而造就了每个时代的人们的价值观的不同。这样,价值观冲突必定带有时代特色,必定是一个历史变动的过程。作为哲学的一个主要部分,价值观冲突也是一个具有历史变动性的过程。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价值观冲突的历史变动性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人与人之间交往方式的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人类已有的价值观念,显而易见就会产生价值观的冲突。社会的发展需要改变个体旧有的价值观,而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很难发生改变。因为价值观的改变,就意味着抛弃就有的价值观,而这些要抛弃的正是个体所习惯的、固有的价值认知模式,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熟悉的价值法则。这样一来价值观的冲突就非常尖锐。

2.主体认识能力的变化促成了价值观冲突的历史变动性

主体的认识能力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认识方法的改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知识的储备是思想接受的前提,知识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先兆。”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随着主体的认识能力的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冲突的内容和形式也会发生改变。

3.生存环境的变化性影响了价值观冲突的历史变动性

由于人们对价值问题的认识是和人们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的,而生存环境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这就决定了价值观冲突必定是历史变动的过程。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如果问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既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二、正确认识价值观冲突的双重作用

传统观念认为冲突的作用都是负面的,唯恐躲之不及。对于价值观冲突同样持消极批判的态度,认为价值观冲突会带来思想上的混乱、波动,心理上的不安、焦躁,行为上的动荡、战争等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个体认为价值观冲突不利于自己的成长,组织认为价值观冲突阻碍组织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地分析问题的观念,这种观念未认识到价值观冲突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全面科学地分析价值观冲突。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内在依据。社会矛盾的发展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它们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矛盾越来越激化,朝着不利于事态均衡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矛盾的消极作用;二是矛盾越来越缓和,朝着有利于局势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矛盾的积极作用。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矛盾与冲突,必然要对社会发展起到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一)价值观冲突的积极作用

1.价值观冲突有助于价值观主体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冲突让人们看到了价值观多元化存在这一事实,“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这必然促使人们在思想上对多种价值观进行思考和比较,但也为人们在思想上对价值观的选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任何一个组织价值观的形成都深植于组织内部的沃土,价值观冲突对于澄清是非、形成新的价值观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社会或组织来说,引导价值观主体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是其在解决价值观冲突过程中的终极目标。正确的分析价值观冲突的类型和特点,科学的引导主体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对理性管理价值观冲突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2.价值观冲突有利于促进社会和组织的动态和谐

现阶段,我国存在多种类型的价值观冲突,但大部分价值观冲突并不会导致组织的不稳定或者社会的动荡不安。原因在于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冲突很多仅仅表现在个体思想内部的斗争或是主体间精神上的斗争,这是一种隐性的价值观冲突,不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当然这些思想、精神上的斗争也可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表现出来,由隐性的价值观冲突转变为显性的价值观冲突,理论上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可能性一般在组织规章制度或社会法律制度的制约下得以消除。制度的存在使得多个主体的价值观冲突不会产生混乱,反而会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保障主体的个体性和思想性,激励主体在追求多种价值观的过程中选择正当的价值观,从而在组织内部或是社会上形成一种动态的和谐状态。这种和谐的社会将使个体能独立自主,社会整体也充满生机活力。这种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其秩序因有很大张力,在一般情况下,矛盾和冲突不会触及根基,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价值观冲突的消极影响

1.价值观冲突使个体产生价值观选择的迷惘

“在众多的、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价值观面前,人们也会产生思想的迷惑与价值观选择的迷惘。”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多元价值格局,有学者如下描述:“大体上说,我国目前的价值状况是:悠久的历史所积淀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精华与封建主义的糟粕,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已深入人心的那些社会主义的基本观念与外来资本主义的种种诱惑和侵袭、新的旧的、自觉的与盲目的、科学的与迷信的等等,各种观念都在新时期的气候下涌动着、撞击着、竞争着,交织成我们目前精神世界的特有图景。”

由于多元价值观的存在,现实利益的诱惑与驱使,个体自身的价值观念也发生着尖锐的冲突,会产生价值观念定位的盲目性,诸如个体是选择物质利益、感官享受,还是追求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道德体验。个体往往无法平衡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价值选择上飘摇不定,左右摇摆。这种不确定的价值选择必然会给个体造成价值观念上的冲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个体方向的迷失。

2.价值观冲突会引发组织的不稳定状态或紊乱

有学者将这样的组织称作病态组织,“在病态组织中,价值观不是共享的,模糊性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相互之间不合作,高层经理人常常使用威胁和人为操纵来实现目标。”价值观冲突的长期存在会引发矛盾、激化局势,造成新的不稳定状态,不利于组织的发展。“在各种各样的决策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多的冲突正在使组织瘫痪,并使组织的功能逐步丧失”。

组织中的个体也具备需求,在需求不同的基础上产生不同的价值。也就是说,价值由人们的需要而产生,人们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尽管人们的需求各不相同,但最根本的需求是物质利益需求,这种物质利益需求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造成产品缺乏、因分配不公无法满足所有的个体,从而引起个体的躁动、不满、困惑。表面上看,个体处于同一个组织内,处于同一个生活共同体内,愿意为他人或是组织而妥协、退让。“人们好像在牺牲,但是从来不为别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幸福。河水是不向河源倒流的,人们也不会违抗他们的利益的激流。”个体也必然会在组织中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利益,而在自身利益无法得到满足或是与他人的利益分配不平衡的时候就会产生极大的迷惑。这种困惑必将会在组织的具体实践中得到展现,进而必将破坏组织的良好运行秩序,影响组织价值观的稳定,给组织带来混乱与动荡。

在社会形态的交替更迭过程中,组织中也必然会产生新旧价值观的冲突,现代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这些冲突在交替转变时期是激烈甚至是不可调和的。

总之,由于价值观冲突复杂性的特点以及其具备的双重效应,要科学地解决价值观冲突所带来的问题,理性地管理价值观的冲突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参考文献]

[1]江畅.论价值冲突[J].人文杂志,1994(2)

[2]李德顺.新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305

[3]熊映梧.生产力经济学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Dianne S.Lewis,Erica French,Peter Steane.A culture of conflict.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1997

[5]胡克明.价值观冲突的合理管理[J].经营与管理,2011(9):76-79

[6][加]西蒙・L・多伦,萨尔瓦多・加西亚/李超平.价值观管理:21世纪企业生存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211

[7]The Evolution of complexity,edited by Francis Heylighen,JohanBonen and Alexander Riegler,Dordrecht:Kluwer A-cademic。Publishers,1999:7

[8]陈一壮.试论复杂性理论的精髓[J].哲学研究,2005(6)

[9]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299

[10]尼科里斯,普利高津/罗久里,陈奎宁.探索复杂性[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83

[11]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2―83

[12]J・布里格斯.湍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71

[13][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3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527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5][英]S・马尔霍尔/元校盛.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1

[16][德]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6:435

[1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