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集锦9篇

时间:2023-07-02 09:42:45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范文1

一、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

我国民商法将诚实信用作为基础原则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市场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而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必须要拥有一个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作为经济活动的约束。在我国民商法的建设过程中,最早诚实信用原则只是一个简单且模糊的概念,并没有通过实际的法律制度来表现出来。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需要具体到实际的法律条例中,从而有效的约束经济活动,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而目前,我国国家政府逐渐加大了对于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视,同时也在立法过程中完全贯彻并落实诚实信用原则。在诚实信用原则下,我国市场主体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并提高了市场主体的道德意识,避免了一些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事件发生,保护了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活动的稳定。而诚实信用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的落实一般都体现在交易双方对于合同的遵守,在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下, 交易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合同上的约定,不能作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否则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随着我国民商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学术界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而在研究过程,也诞生了很多对于诚实信用原则内涵的不同解析 。 而认可度最高的,且最具有权威性的则是说,诚实信用原则是用于约束经济活动中各方的行为,以诚实信用作为各方的行事准则。当然在这一基础上,诚实信用原则更加解决了在法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在民商法中未能明确规定的行为活动,可以通过诚实信用原则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判决,提高法律判决的公平公正性。

二、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商法中的缺陷

( 一)内涵不明确

目前,我国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并没有得到明确,虽然有关诚实信用原则内涵的研究正在不断的深入,到仍然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目前,我国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内涵的研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语义说,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任何经济活动中的主体都必须遵守诚实信用这一规范,不能以任何形式来进行欺诈或违背合约的行为。

2.条款说。 该学派认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在于诚实信用本身就是一种法律条例,虽然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法律条例来说太过于模糊和笼统,但在实际法律实践中,却可以用其来解决民商法存在的漏洞和矛盾,并以诚实信用来作为衡量民事活动的依据,从而作出最公平公正的判决 。

3.持有立法者意志说。该学派认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在于它本身是用于维护整体市场秩序的,是贴切立法者的意志。

4.双重功能说。该学派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在具备一定刚性的基础上,也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即在法律判决过程中,可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准绳来调节道德以及法律。 总之,上述几种是当前主流的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学派。 虽然这些学派都提出了一些十分具有价值的理论看法,但目前我国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仍然没有进行明确。而这一不明确性,必然加大了在实际法律实践运用中的难度,甚至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

( 二)诚实信用序位较低

上文说到,诚实信用原则是民商法的基础原则之一,除了诚实信用原则,还有自愿原则以及公平原则以及等价值穿鉴原则。虽然从理论上出发,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事立法的最高准则,但在实际的序位中,却并非如此。纵观我国的民商法以及其他民事法律法规,都没有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第一序位,而现有的民法基本原则的排序,诚实信用原则是在最末位置。这样极不符合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的理想地位。

( 三)缺乏保障制度

缺乏保障制度具体指的是在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制定出较为全面的关于诚实信用的下位原则,而下位原则又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应用,缺乏下位原则必然会使诚实信用原则变得模糊,不利于法律实践。而随着我国民商法的各项法律规定不断完善,诚实信用原则也同样贯穿并落实到很多法律制度中。但实际上,诚实信用原则的贯彻并没有具体到各项法律细节上。这样一来,诚实信用原则的贯彻及落实就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在很多法律实践中也成为一项空谈。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目前的逐利风气日益蔓延的背景下,社会上各类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事件层出不穷,不法商家欺骗消费者,向消费者隐瞒商品事实,不仅损害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有甚者对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同时,在交易过程中,如果交易双方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就必然会造成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坏,或直接导致交易行为无法正常开展下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秩序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而上述现阶段的市场现状,都是由于我国尚未行为诚实守信原则的保障制度导致的,法律法规的不具体化为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钻法律漏洞的情况需要及时遏制。

三、完善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路径

( 一)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

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对于诚实信用原则在民商法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文所述,由于诚实信用原则内涵的不明确,导致在实际法律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的发生,原则内涵的模糊也为实际的司法过程带来一定的困扰。而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可加强人们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认知,是原本较为抽象的诚实信用原则更加具象化,有利于法律实践的开展。而诚实守信原则的内涵及概念,在实际法律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人民群众和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通过了解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内涵和概念,可对自身行为进行更好的控制,才能做到知法、懂法,并积极遵守法律制度。而司法者通过了解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和概念,可更加准确的作出司法判决,更加公平公正的分析经济活动主体行为是否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而这些作用,都促就了我国市场秩序的稳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想要明确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还需要各界共同的努力,改善争议、混乱的局面,针对诚实信用原则实际的应用情况以及法律需要,来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

( 二)提高诚实信用原则的序位

自我国建国以来,法律体系就一直在不断的建设中,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并不断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而在我国中,虽然诚实信用原则拥有法律最高行为准则的这一称号,但其实在实际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地位以及序位并不是很高。在这一现状下,就需要在我国民商法中,赋予诚实信用原则最高的序位,改善过去最低序位的局面,从而避免最低序位下存在的问题。同时,仅仅是赋予最高序位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明确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最高行为准则的这一法律规定。

( 三)完善诚实信用体系

想要完善我国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还需要不断完善保障体系。首先,把诚实信用原则落到实处,在各项民商法律中做好具体的规定。 按照实际需求,建设好诚实信用原则的下位原则,从而为实际的法律实践带来可靠的依据。其次,建立好相应的社会信用体系,解决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下存在的矛盾及问题。如消费者和商家的矛盾,商家不允许欺骗消费者或隐瞒商品事实。再如商家和商家之间的矛盾,在逐利的基础上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违背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协议及契约。建设好市场信用体系,做好市场信用排查工作,对不诚实、不守信的市场活动主体进行有效的整顿。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尤其是惩戒制度,对违法诚实信用原则的个体或团体进行合理的处罚,从而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从而优化市场环境。

( 四)加强诚实信用原则的执行力度

根据上文所述,过去中由于没有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概念,所以在法律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测量空间。而这样的问题,会造成诚实信用原则执行力度差的现状。在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较为完善的标准来作为司法活动的依据,同时也没有丰富的经验来作为参考,这就造成了诚实信用原则难执行的局面。而加强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行力度,就需要从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概念出发,只有明确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概念,才能让司法者更好的进行行为判断,同时作出更加公正的裁决。除了明确内涵及概念,还需要不断的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衡量标准进行明确,针对不同市场活动主体存在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衡量标准,从而使实际的法律实践拥有完善的参考依据。

( 五)加强信用建设

1.加大法律约束力的发挥。 法律是市场主体保护自己权益的工具,同时也可用于约束、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通过法律,市场主体可以明确的认识到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了什么事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与后果,只有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才能为市场信用建设提供良好的现行条件。

2.而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循者是市场主体,想要加强市场信用建设,还需要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认知,培养市场主体良好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政府方面要加强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普及工作,开展对市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市场主体的觉悟。 同时,政府还需要不断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同时,市场主体之间也需要进行互相的监督,优化举报渠道,增加诚实信用监管的透明度,加强社会各界对于市场主体诚实信用监管的参与度。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范文2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促进机制;建设

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区域经济的内部要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其基本要求是,由过去那种主要依赖于增加投入和扩大投资规模、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大、竞争力不强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同时,要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动技术创新,建立节约机制,形成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的促进机制也绝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是一个由若干各有其作用,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要素所构成的体系。淄博市作为一个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在历经百年发展之后, 正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压力大,经济竞争能力不强等难题。结合淄博地方经济的区域特征,在参考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机制的基础上,笔者将淄博市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的促进机制确定为由政策支持机制、制度支持机制、技术支持机制三个层面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一、政策支持机制

1.产业转移援助政策。淄博作为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低价输出原材料,高价购入制成品,处于经济上的“双向失血”状态,使这些城市的劳动多为简单的体力劳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人才极度缺乏。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想在短期内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移,必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援助。如帮助企业确定产业转移的目标、重点和具体步骤,制定一些鼓励产业转移的政策;关闭那些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多渠道、多途径鼓励、支持那些具有一定科技水平、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对资源型企业转移支付的比例,帮助其改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实行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税收减免制度,使其有更大的能力进行自身的发展;为扶持替代产业发展,政府还要通过倾斜性产业政策,并利用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使产业结构跳出资源枯竭的约束陷阱,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使城市由原来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变。

2.传统产业改造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政策。(1)推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推进技术改造,加大生产设备更新力度,提升生产标准,引进先进设备,拉伸产业链条,培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发展的路子;(2)培育壮大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加大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市场占有率。通过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为内涵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3)提高产业进入门槛,控制新上“两高一资”项目,淘汰落后产能的劣质企业,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4)建立科学的企业绩效评估体系,引导企业积极调结构、转方式。

3.衰退产业退出引导政策。淄博市在促进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应将衰退产业退出引导政策列入现有产业政策:首先要界定量化指标,使符合条件的产业能够在衰退之际得到及时的调整和退出。对符合衰退产业条件的产业及所在区域,执行衰退产业调整退出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贸易政策等;其次,还可以组建产业退出基金,用于克服退出障碍支出,在退出产业领域导入新产业的资金支撑;再次,还可拟定“市场退出通道机制”和“市场退出服务机制”,建立衰退企业市场退出通道和建立异地产业园区市场退出通道。

4.就业转移服务政策。衰退产业的退出必然引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问题,政府对此必须有所考虑。淄博市应发挥拥有地方立法权优势,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完善支持就业转移的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重点是鼓励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促进就业由资源枯竭或衰退性产业逐步向新兴产业转移。对于那些针对资源枯竭或衰退性产业转产而发展起来的接续产业,政府应考虑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并提供减免税收、低息或贴息信贷、加速折旧等政策支持。

二、制度支持机制

实现淄博市经济内涵式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转变观念、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其中,构建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经济内涵式发展自身规律和区域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的制度安排意义重大。

1.完善的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经济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绿色政绩考核制度做保障。从目前淄博实际情况来看,当前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必须紧紧围绕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实现“七个转变”:从过分强调经济指标向全面考核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转变;从领导评价为主向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转变;从定性考核为主向定量考核为主转变;从定期考核为主向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并重转变;从重视结果型考核向过程型考核与结果型考核并重转变;从参考考核结果任用干部向依据考核结果任用干部转变;从组织人事部门作为考核主体向专业中介机构作为考核主体转变。在考核的内容上,要全面考核反映经济内涵式发展的各项指标:首先是综合经济发展指标,包括人均GDP、人均工资和收入、消费能力、生活质量、农民收入和农民负担、农村城市化、招商引资、扩大内需等;其次是社会综合发展指标,包括就业和失业、人口增长、收入分配平等程度、教育投入和文化发展、综合道德水准、社会养老、医疗保障、贫困救助以及危机应急能力等;最后是自然与环境指标,如环保、绿化面积、空气和水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在具体的经济指标设置上,既要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要重视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指标,特别是要把能够反映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高科技的循环经济要求的工作成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等具体工作成效的相关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2.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打造出合格的、理性的市场主体,是实现经济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前提。淄博市应结合自身实际,除继续做好企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推进兼并破产等战略性重组以及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外,还要加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革,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体现政府的所有者权益,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这不仅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基本前提,也有利于形成节能降耗、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缺少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残缺不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政府管理部门应该站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和低碳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前要着重致力于建立健全企业的无形资产综合性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交易制度、日常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审计制度、诉讼制度、发展战略制度等。

3.合理的财政税收制度。适应经济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淄博市要合理确定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改变原来单纯依靠提高GDP增速来提高财政收入和保障财政支出的做法,通过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把土地收入和其他各类基金纳入预算管理。要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通过完善财税优惠政策,突出产业引导,由区域性优惠为主转向产业性优惠为主。不断完善创新税收激励机制,税收激励政策的重点应该从重引进轻消化向引进与消化并重、着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转变,引导企业将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有效结合起来。在高新技术产业优先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使增值税从“生产型”转向“消费型”,以推动企业技术和设备的升级,为实现经济内涵式发展提供财税制度支持。

三、技术支持机制

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技术进步的水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持续贡献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淄博市应通过以下途径为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构建有效的技术支持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要切实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科技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要改革科技投入体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贷款为补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多元化投入的科技投融资机制。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范文3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温州经济的起伏,外界对“温州模式”的议论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温州局部民间金融风波的冲击,加上国内宏观形势的影响,温州发展遇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困难。外界有不少人质疑:“温州模式”衰落了?“温州模式”过时了?“温州模式”到底能走多远?“温州模式”还有没有生命力?有的更是全盘否定“温州模式”。“温州模式”到底怎么了,已成为世人争论不休的话题。面对这些争论与话题,温州全市上下必须首先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说“温州模式”过时了,那我们就不再坚持;如果说“温州模式”没过时,仍然富有生命力,并符合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那我们就要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不断把“温州模式”发扬光大。因此,“温州模式”到底有没有过时,已经到了该从实践上、理论上作出坚定、响亮回答的时候了。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下,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大胆冲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大胆冲破“左”的思想禁锢,大胆冲破姓“资”姓“社”争论,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民本经济、市场经济、实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这种改革探索形成的区域发展模式,被世人称为“温州模式”。

科学界定“温州模式”的核心内涵,是我们正确评判“温州模式”的基本前提。内涵没有搞清楚,难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许多言论和争论,都是在对“温州模式”没有深刻全面了解和认识的情况下提出来的。遵循“温州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我们认为,“温州模式”的核心内涵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温州模式”的本质是民本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民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全民创业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间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突出作用,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体系是民本经济的重要内涵。温州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成为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目前在全市经济比重中,民营企业数量占99?郾5%,工业产值占95?郾5%,上交税收占80%,外贸出口额占95%,从业人员占93%。可以说,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是“温州模式”的本质特征。这种民本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彰显了温州经济的旺盛活力,契合了发展依靠人民与为了人民的有机统一,造就了藏富于民的典范。

“温州模式”的精髓是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民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大力发展商品市场,推动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形成了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为支撑的市场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温州在市场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上创造了许许多多“全国第一”。正是温州率先发展市场经济,使人们看到了市场的力量,看到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市场机制,看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说,市场化改革造就了温州的活力,市场经济成为“温州模式”的精髓。“温州模式”揭示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制度变迁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创造了一个鲜活的示范样本。

“温州模式”的基石是实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民一开始就注重发展实体经济,从家庭工业起步,从小商品生产入手,从小经营发家,经历了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散到聚、从弱到强的实体经济发展历程,呈现出“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小区块、大产业”、“小资源、大制造”、“小资本、大经营”的实体经济鲜明特征,走出了一条实业致富的路子,建成“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鞋都”等36个全国性生产基地,荣获“中国十大品牌之都”称号,使温州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所以说,实体经济是温州发展之基石,也是“温州模式”之基石。

“温州模式”的政府治理是有限有为有效。有限有为有效的政府治理是“温州模式”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温州模式”的题中之义。改革开放初期,当个体私营经济萌芽的时候,政府采取不压制、不扼杀的态度,放手让老百姓创业,尽量不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当民营经济起步之后,政府不被各种争论和非议所惧,承受了许许多多的压力,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按照企业和老百姓的需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政府善于退位,能交给市场办的事尽量交给市场办;在市场出现失灵、缺位的时候,政府该补位的补位、该到位的到位,在打击假冒伪劣、加强质量管理、构建信用体系等方面积极有为,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可以说,善于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时、度、效,努力当好有限、有为、有效政府,不扮演“全能者”角色,这是“温州模式”的要义。

实践表明,民本经济、市场经济、实体经济和有限有为有效的政府治理构成了“温州模式”的核心内涵,也是“温州模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样本的关键所在。这些本质、精髓、基石以及政府治理,是温州过去改革的重要成果和根本经验,也是温州未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坚持的前进方向。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精辟指出:“温州的实践是浙江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正确,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正确。”他要求:“我对温州有一个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写出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

“温州模式”是历史的,但又是现实的。“温州模式”作为改革的产物,判断其是否具有生命力,符不符合改革方向,当前关键要看符不符合党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

“温州模式”的本质,完全符合中央《决定》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中央《决定》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调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保证各种所有制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这从地位作用、指导方针、保障举措等方面,进一步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因此,按照中央《决定》要求,承担起民营经济先行区的职责,彻底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民本经济做大做强,是温州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所在。

“温州模式”的精髓,完全符合中央《决定》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中央《决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过去“基础性作用”到现在“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这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强决心。同时,中央《决定》就如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开拓性、创新性的举措。因此,按照中央《决定》要求,发挥市场经济风向标的作用,最大限度放开市场准入,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打造市场经济“升级版”,是温州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温州模式”的基石,完全符合党的十报告关于“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实体经济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此,按照中央要求,坚持走创业创新之路,打通各类要素与实体经济的对接通道,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是温州全面深化改革所要夯实的重要基础。

“温州模式”的政府治理,完全符合中央《决定》关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要求。中央《决定》突出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明确指出,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因此,按照中央《决定》要求,坚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打造有限有为有效政府,提升政府治理科学化水平,是温州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理论表明,“温州模式”的核心内涵完全符合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温州模式”并没有过时;同时,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完全符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完全符合温州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方向。

实践上有成果,理论上有依据,这是我们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的实践底气和理论定力。一些人对“温州模式”产生误解、歪曲、否定,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了解“温州模式”的核心内涵。近年来,一些人把温州发展过程中产业“低小散”、实业“空心化”、资金“热钱化”、资产“泡沫化”、环境“脏乱差”、公共服务“低效化”等种种现象和问题强加于“温州模式”,以此来证明“温州模式”衰败、式微、过时,以此来否定“温州模式”。客观地说,这些不良现象和问题在温州不同程度存在,但在其他地区也存在,并不代表“温州模式”的核心内涵和本质特征,恰恰是“温州模式”坚持不够的表现,也是“温州模式”本身所反对的。以这些现象和问题来论证“温州模式”衰落、过时,显然没有真正理解和正确把握“温州模式”的核心内涵。现在,温州最受诟病的问题无非是部分民营企业“脱实向虚”,最终引发“局部民间金融风波”。究其根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就内因来讲,主要是一些温州人和企业赚到第一桶金或第二桶金之后,没有很快找到传统实业转型升级的路子,又经不起高回报的投机诱惑,导致不少资金涌入了非实体领域。就外因来讲,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上述现象并不代表“温州模式”的本质属性,并不代表温州发展的主流事物,这不是“温州模式”的初衷,这是对“温州模式”的背离。“温州模式”发展虽然经历了不同阶段,具体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却一脉相承;虽然曾饱受争议、多次陷入困境,但都一次次突围成功,而且遇到的困难越大,往往提升得越高。可以说,“温州模式”一直是“在外部争议中前进、在内部不争论中发展”。当前温州发展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并不意味着“温州模式”已经过时,“温州模式”的活力仍在,温州人的创业创新精神仍在,温州的独特优势仍在,我们要做的不是争论,更不是放弃,而是要坚持和发展。只要我们创新发展思路,吸取发展中的教训,纠正发展中的偏差,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坚持中完善、在创新中提升,“温州模式”完全能够大放异彩,完全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典型样本。对此,我们一定要充满自信。

解决好“温州模式”的认识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不只是作一个结论,阐述“温州模式”的核心内涵;也不只是解惑释疑,回答人们对“温州模式”的种种疑问;更重要的是增强温州广大干部群众对“温州模式”的自信,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并庄严向全国昭示“温州模式”没有过时!“温州模式”仍具活力!“温州模式”将再放光彩!这是对“温州模式”认识上的再深化、理论上的新概括。认识的深化,必将带来理论的升华、实践的升级。温州过去是中国改革的先行区,现在仍是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将来还要做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模范生。因此,我们要通过新一轮改革把“温州模式”坚持下去、完善起来,把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使之指引温州继续前进,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温州深入实践的新征程。

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要在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社会发展转型、城镇发展转型、政府职能转型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发展创新“温州模式”。要着力推进市场准入由局部向全领域开放,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和民间活力;着力推进“温州人经济”向温州经济回归,打造民营经济“升级版”;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向大都市区经济转型,提升温州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建设生态型、组团型、智慧型大都市区;着力推进政府管理向政府治理转变,努力在市域治理体制机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既是温州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任务,更是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的努力方向。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范文4

【关键词】市场经济 会计价值观 社会意识形态 会计改革

会计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在会计界已讨论许久,很多见解确有独到之处,其中八个参数(注)已风靡整个会计界。会计价值观是社会总价值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约束规范会计行为的一种规则体系,在这种规则体系作用下形成一种会计发展趋势,这种趋势的实践,就是会计改革。因此,在会计改革的关键时刻研究会计价值观,十分必要,也十分有意义。

一、会计价值观的内涵

会计价值观是个新命题,大家还不太明确它的内涵,由会计改革现象而引伸出会计的价值观内涵。任何一项改革其目的性十分明确,就是要削弱那个阶层的利益或保全那个阶层的利益,或是剔除某些内涵,光大某种内涵,改革就是以利益调整为目的,会计改革也是如此,即通过会计改革来削弱某阶层的利益,保全某阶层利益,剔除某些内涵,光大和新增某些内涵,近二十年的会计改革也是按照这个目的运行的。会计的价值观就是指指导会计实践主体,包括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有目的选择某种会计行为或会计活动的好坏、优劣,从而确定其会计价值有无、正负、大小的一种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而这种总看法和根本的观点,源于时代文化结构中的精神文化,同时是选择和解决争端时的一种规则体系。

二、会计价值观与会计改革

(一)中性会计价值观是会计改革理论的基础。

中性会计价值观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当社会利益进入投资者、经营者、价值创造者和国家利益分割时,各利益主体都不可能成为利益分割的主宰者,因为他们在社会利益形成过程中地位是平等的,其差别不是质的不同而是量的不同。这时会计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那就是要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进行公平的利益分割核算。为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制度的设计,各种准则和规章的制定,以及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会计业务操作必须建立于这个基础上,才能使会计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二)真实计价值观是会计改革的核心内容。

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社会经济安全运行的大前提,也是社会利益形成参与者发自内心的期盼,会计信息的真实,是社会公德的体现。防止泡沫经济的出现。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要真实的记录和反映资本及物资在生产过程中蜕变及增值过程,最后核算出社会认可的生产过程形成的真实成果,即产生的利润。只有这样,各经济利益主体分割的社会利益才是真实的,社会经济在真实的基础上运行才安全健康。为了防止会计信息的虚假,要建立会计信息真伪的监督和甄别系统,也就是说会计信息也应有质检过程。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人员认真的操作,并经过质检部门的甄别,然后才输出并告知社会,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真正发挥其社会经济运行指挥棒的作用。同时还应有虚假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应给予赔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树立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权威。

(三)善美计价值观是会计改革的基本保障。

会计价值观必须引进善美内涵,善即会计主体行为达到同主体的社会关系、社会需求高度协调和统一的境界;美即会计客体的存在和属性满足会计主体身心的一种特殊需要,特殊舒心的境界。为此在会计改革中,首先应确认会计的社会地位,会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受托于某个人,某个社会团体,而是社会的公众人。他在各利益主体中处于中立地位,也就是说他与投资人、经营者、价值创造者、国家在经济地位上是平等的。是社会各行业中最有公德、最有正义的行业,会计人同其它从业人员一样充满乐趣,充满幸福。同时要使会计客体充满时代化,以满足会计主体美的需求。

(四)品德是计价值观会计改革成败的关键。

市场经济把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推到了社会的前沿,有人形象的称会计机构是单位的经济外交部,会计人员则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的经济外交官。现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每天都与债权人、债务人、单位各职能部门、金融、税务、工商、审计等单位人员打交道,这种交道的过程,在这时,会计人员的品德不仅是业务精细,诚信运作,而是一种综合素质和高尚品德的展现。因此对会计人员高尚品德的培养,既是客观事物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五)创新计价值观是会计改革持续发展的内涵。

市场经济由于调动了每一个人创造价值的积极性,因而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也就是不断的知识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广阔的市场。如网络的出现,就出现了许多虚拟公司,这种形式不定,时间不定,即现即失的经营模式,对原有的会计核算理念进行了巨大的冲击。那么虚拟公司会计核算问题,就呈现在广大会计工作者面前,还在非集团化合作,这种没有固定联系的合作关系,就形成会计核算中的临时关系,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假设就没有了依据。还有地下资源评估核算,自然灾害损失现实与历史折算,国际贸易中的机会成本和机会利润预算等,都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出现的新问题,面对这种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会计应作出积极反应,否则就会落伍,那么会计改革必须引入创新的价值观念,只有这样会计改革才不断充实新的内涵,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六)多维会计价值观是会计改革立足之本。

任何一个层次的会计主体对外都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在其内部的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多种的,立体的,复杂的,尤其是会计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性情感等都有自己的不同角度需要。因而形成了与会计客体的多维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观念。会计改革应立足于会计价值观的多维性,要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设定会计的最佳位置,在多维变化的空间使会计改革既有适应性的进展,又有传统的适应性。而社会的发展的多维性,要求会计改革必须拥入会计价值观的多维性,没有会计价值观的多维性,会计改革就没有立足的基础。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范文5

关键词:集体主义;内涵;个人利益;集体利益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241-02

1986年9月,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道德建设的现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明确指出:“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随着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往的集体主义未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在强调个人主体地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开始对集体主义有所动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集体主义的相关问题作一番梳理,使其充分发挥作为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国家安定和谐、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大作用。

一、国内学者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诠释

国内学者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诠释主要是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角度出发,但是侧重点不同,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

1.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但强调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来解读集体主义内涵。从这一角度对集体主义内涵进行解读的主要包括:著名的伦理学家罗国杰、臧乐源等学者。他们从三种情况阐释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第一种是集体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这就从原则上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地位做了明确的区分,指出集体利益是主要的,占据主导地位,直接确定了集体主义利益的首要性;第二种是在保障集体利益的条件下,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要结合在一起,指明了二者结合的前提条件是集体利益的优先保障,突出强调集体利益的优先性,以及实现个人利益的条件性;第三种是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无条件地自觉地服从集体利益,二者的矛盾冲突必然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对集体利益做了强制性的保障,从侧面指出个人利益是为集体利益服务的。总之,这一种观点过于强调集体利益的第一性,容易打击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角度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强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性,来解读集体主义内涵。从这一角度对集体主义内涵进行解读的主要包括:郭广银、唐凯麟、张博颖、李光远等学者。他们主要从三个角度阐释了二者的关系。第一,强调集体的作用。认为集体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凝聚作用,通过集体把个人凝聚在一起,动员和组织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终实现集体利益。指出了集体的重大作用,表明了集体利益在首位的必要性;第二,强调二者的过程性。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是一个过程,集体利益实现的过程就是对个人利益做出保障的过程,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利益实现的过程就是对集体利益促进的过程,促进集体利益的发展。二者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不能把二者的过程性割裂开来;第三,强调二者的系统性。集体利益的首要性和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是一个系统,不能把二者单独分离,集体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的保障,个人利益的发展和完善是集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动力。没有个人利益的集体利益不是真正的集体利益,同样,没有集体利益的个人利益也不是真正的个人利益。总之,这一种观点重点强调的是二者的协调性,否定了看待二者关系的片面性和孤立性。

3.结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这一角度,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解读集体主义的内涵。从这一角度对集体主义内涵进行解读的代表人物是王岩、刘林元。他们从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第一,说明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容。指出,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意识形态,集体主义价值观要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高度统一和结合,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融入到个人的价值观当中,树立个人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既能够实现个人利益,又能够保障集体利益的实现和完善,是一种“双赢”的价值观;第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作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树立能够促进个人的发展,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能够在社会中起到良好的思想引领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潮的涌入,人们的思想状况也越来越复杂,一些错误的思想在渐渐地侵蚀人们固有的思想体系,造成人们思想的波动和混乱,不利于凝聚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更不容易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人们出现的新的思想情况相适应,发挥其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综上可见,国内集体主义内涵的研究成果颇丰。我认为学界结合当代的具体历史条件对集体主义的内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理论成果。有的学者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坚持了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学者用矛盾论科学把握其内涵,有的学者从价值观的层面出发与时俱进地探讨了集体主义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从而为今后集体主义的内涵做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二、对不同学者关于集体主义内涵的观点的看法

1.大部分学者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观点,都抓住了集体主义的核心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是集体主义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者都是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的角度出发,解读集体主义的内涵。因此,大部分学者抓住了二者的关系,从集体主义的核心问题出发来解读集体主义的内涵。但是,不同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有的侧重于集体利益的首要地位,突出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服从;有的侧重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协调性,二者兼顾;有的侧重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同等地位。

2.第一种观点是当前我们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观点。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确保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这一观点坚持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没有用集体利益否定个人利益,而是尊重和保障个人利益。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这一观点强调了集体利益的首要地位和优先性,但是,也被很多人认为是集体对个人的命令,个人对集体的服从。

3.第二种观点坚持集体主义的首要地位,但是侧重强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性。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在集体主义中,集体和个体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是处在统一体之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也就无从谈起。集体利益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起到主导作用,因此,要保障集体利益的首要性。同时,又要发挥个人利益作为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影响,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强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性的观点也越来越被大多数人认可,因为这一观点超越了命令式和服务式的传统的集体主义观。

4.第三种观点抓住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这一层面,侧重于从多个角度解读集体主义的内涵。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从集体主义的轴心、前提、杠杆、动力、导向、价值旨归多个角度解释集体主义,为集体主义内涵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集体主义应该坚持人民本位、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劳动致富、劳动光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这一观点看到了集体主义应该达到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中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并不是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一些非集体主义、非主流的价值观,而是要进行宣传教育,不乱戴帽子、不乱上纲上线。

三、当前集体主义内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解读不够全面。虽然不同学者对集体主义的内涵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呈现出见仁见智的局面,但是从中可以总结出,在集体主义的内涵这一问题上主要涉及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虽然抓住了集体主义的核心问题,但是缺乏对集体主义的多角度的解读。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解读没有体现出相应的与时俱进,忽略了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此,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解读不够全面。

2.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解读呈现单向性。很多学者认为,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上,集体利益处于首要的位置,强调个人利益要为集体利益服务,必要的条件下,个人利益要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这种解读侧重于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单方面作用,忽略了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由单一的公有制,变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强调一律用传统的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显得不合时宜。

3.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解读偏重于传统的价值观。很多学者认为集体主义的内涵应该强调集体利益的首要地位,突出集体利益的优先性,注重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的命令,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服从的传统的价值观。这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已经不能有效地应对和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问题,应该对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与时俱进的集体主义的新价值观,与当前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四、集体主义内涵的发展趋势

1.集体主义的内涵更加侧重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协调性、统一性。虽然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传统的集体主义已不适合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这并不等于要放弃其作为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而是要让它回归于集体主义的本质规定――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兼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利益的驱动下,传统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遭到冲击,受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等的影响,集体主义的内涵更加侧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性、协调性,不再把二者放在对立的位置上,而是寻求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协调发展,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体之中,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发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集体主义的内涵应该突出集体和个人的双向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作为共同体的集体,个人是不能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和获得个人自由的;同样,集体是由个人构成的,离开了个人,集体也不能称之为集体;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也是很难实现集体的发展和自由的。因此,集体主义的内涵会更加侧重二者的双向过程,既看到集体对个人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又看到个人对集体的贡献和价值,不再只是单纯地强调个人对集体的义务,强调二者实现的过程性。

3.集体主义的内涵应重视构建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应该实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就决定了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上要与之相适应。因此,与时俱进地探究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绝对的集体主义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传统的集体主义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需要构建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好地结合,引领正确的思潮,抵制错误的思想的冲击和影响,能够有效地促进和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得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存在的必要性。

总之,我认为,集体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梳理出不同学者关于集体主义内涵的观点、探究当前集体主义内涵的研究现状,为弄清楚集体主义的内涵到底应该是什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借鉴,同时,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需要我们省思的重大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2]臧乐源.简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J].伦理学研究,2003(3).

[3]郭广银.集体主义辨析[J].群众,1996(12).

[4]张博颖.私营企业与集体主义道德要求――关于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的一个个案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5]唐凯麟.集体主义和社会公正论纲[J].道德与文明,2004(4).

[6]李光远.个人自由与集体主义[J].高校理论线,2008(7).

[7]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3.

[8]刘林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J].江海学刊,2008(6).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范文6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

    引言

    我国的批发市场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国已有47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市场体系,成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和核心,承担着近70%的农产品流通任务。

    但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仍以外延扩大、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多数批发市场仅具备产品集散、价格生成等基本功能,对手交易仍是主要的交易方式,收取摊位费是批发市场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土地资源紧缺、消费安全问题突出、卖难买难现象频发的今天,如何完善批发市场功能、提升批发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式发展型转变成为批发市场首要的任务。

    本文在分析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批发市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具体发展方式,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专门为农产品批发提供交易的场所和条件,并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

    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形成于三种方式:一是在原有农贸市场或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二是在原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

    三是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随着超市的兴起和发展,经由超市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份额逐年扩大,但批发市场仍是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据统计,目前多数城市消费的鲜活农产品80%-90%仍由批发市场提供。即使在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如北京,70%以上的农产品也经过批发市场流通。

    总体来说,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功能单一

    现代化的批发市场应具有商品集散、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交易结算、信息中心、主题会展以及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但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功能单一,多数市场还仅具备商品集散等初级批发市场所具备的简单功能;摊位制仍是大多数市场普遍采用的方式,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通过收取摊位费而维持市场的运转。因为摊位固定,批发市场一般通过扩建或收购兼并其他市场进行发展,通过规模的提升来增加成交量,提高经营收入。以数量或规模的增长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方式是目前批发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

    2.交易方式落后,交易主体地位不平等

    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以及交易规则的确定和完善直接关系市场运行的效果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而目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对手交易仍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内交易的主要形式。

    交易双方的地位也相对不平等,一方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一方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的采购商。交易双方这种地位、能力的不对称,难以形成公平的价格,也难以体现农产品的真实价值。纵观荷兰、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拍卖已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农产品流通链条中的主体均从中受益。

    3.经营环境较差,产品质量难保障

   正是由于摊位制管理的特点,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很少也很难在改善整体经营环境上下功夫。平时路面不平、菜叶满地,下雨天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场景绝不是个别农产品批发市场才有的现象。这样的环境不仅使农产品采购者兴味索然,更重要的是,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的品质更加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农产品的损耗率也因此增加,相反农产品的增值率却随之下降。这不仅影响农户/供应商的收入,而且由于品质降低造成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

    4.经营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难拓展

    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多为露天或简易大棚市场,经营设施简陋且不完善,信息化的支撑手段更加缺乏。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相继配套了检测、储藏等设备设施。但总体来说,这些设施的普及率较低,配套设施(如冷库)的应用率也比较低,设施不足和设施闲置的情况同时存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的市场虽然已有所开展,但多数也只是建立市场门户网站、所在市场农产品的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设施的缺乏也是造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单一的原因,这对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增值、运输、食品安全以及为经销商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指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手段达到提高成交量、成交品种乃至成交金额的发展方式,即在不增加经营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收入,即提高单位经营面积的投入―产出效率。内涵式的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1.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批发市场转变增长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市场用地与城市功能用地的矛盾越发尖锐。在这种背景下,靠扩大规模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外延式发展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会降低城市的容量,削弱城市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由于批发市场带来的大量人流、车流,也会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降低城市运转效率,损害城市形象。以“修炼内功”为特点的内涵式发展方式成为必然。

   2.激烈的竞争,促使批发市场“修身养性”自上世纪90年代超市在我国兴起以来,经由超市流通的农产品比例逐年提高。近几年国家“农超对接”工程的开展,也为超市自营或联营生产基地提供了动力,超市到生产基地/合作社直采的比例与日俱增。这不仅对进入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货源造成冲击,也使原本到批发市场采购的超市数量或采购数量相应减少。而且由于超市具有方便快捷、购物环境好、质量有保障等良好形象,吸引了无数终端消费者的拥趸,这也对批发市场的客流造成影响。此外,由于基地按超市的要求进行生产,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加上环节减少引起的流通成本降低、损耗小等特点,能使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中的主体从中受益,供应链整体效益得以提升。

    这些因素的出现再加上批发市场相互之间本来就存在的竞争,使得批发市场必须摈弃以前的做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3.卖难买难问题的频发,敦促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近些年来,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频发,尤其是卖难问题,已成为伤农害农的顽疾,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的丰产增收,也影响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进而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作为当前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批发市场,掌握着丰富的进场交易主体的信息资源,如能在摊位管理的基础上扩大信息采集和服务范围,比如采集交易的品种、产地、价格、销量、购买者、交易时间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在农产品出现卖难之前或初期传递给相关主体,势必对缓解卖难有很大帮助。同样,批发市场将生产者/供应商的信息传递给需求方(采购方),需求方的买难问题也会有所缓解。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具体方式

     内涵式发展主要通过拓展批发市场的经营和服务范围、本质上提升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具体体现在经营理念的提升及技术手段的改进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完善设施及功能

    设施设备是发挥功能的前提条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首先转变思想,创新管理机制,改变传统单一摊位制管理的经营模式,增加冷库、包装、加工、质检、物流、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提供冷藏、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多种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的同时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入来源渠道,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造血机能”。其次,要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引入拍卖等新型交易方式和设施,创造一个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准确的、代表性强的价格信息,实现产品的真实价值。

    2.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开展农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信息化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时实现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提高整个物流环节的协调性,以及有效解决农产品品质量追溯等问题。

    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需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相关的硬件设施是开展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软件方面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不仅包括批发市场和入场商户之间的结算,也包括为交易双方提供结算服务)、拍卖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协同商务系统、质量追溯系统以及信息采集和平台等方面。其中协同商务系统是指将批发市场置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和主要环节的功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采集市场信息,加强与入场交易的供需双方的联系,搭建供需双方沟通的渠道和平台,并吸引原未入场交易的主体利用平台信息达成交易,拓展供需双方的交易渠道。通过批发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开展,不仅拓展批发市场的服务范围,增加批发市场的收入和核心竞争力,而且能提高整个农产品流通链条的效益和效率。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观念不到位

     观念是影响行为的首要因素。受传统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影响,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办者和经营者尚未认识到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内涵式发展的好处和前景,这影响了内涵式发展模式的顺利开展。

    2.资金不足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工程。目前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流动资金匮乏,运作成本昂贵,在巨额的投资面前往往望而却步,减缓了批发市场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3.农产品标准有待完善

    由于农产品本身的季节性、多样性以及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性,使得农产品尤其是果蔬类的农产品很难像其他商品一样实现标准化,这给农产品的拍卖式交易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还存在资金、认识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但内涵式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产品批发市场必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在提高农民收入、节约物流成本、保障消费安全、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 1 ]天天.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中国市场?商品交易市场,2008,(4).

    [ 2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联合编著.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操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范文7

关键词:义务教育;内涵式;市场;政府

随着2012年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内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业界人士对于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模式尤为关注。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以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为着力点,力图挖掘学校内部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有差别的、内在的均衡”[1]21,它强调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旨在调动各级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这种模式相对于政府主导教育资源分配而言,有利于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学校特色发展潜力的深层次挖掘。然而,这种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教育体制内的发展方式存在着颇具争议的因素,这从本质上源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诸多缺陷,对市场缺陷的研究是探索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沃尔夫在《市场或政府》中指出,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任何社会活动都会产生其外部性,好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积极的外部性,而不好的影响则为消极的外部性。教育活动具有典型性的积极的外部性,“笼统地说,教育是除了由接受者直接产生利益之外.公认的为社会产生积极的外部性(受益)活动的一个例子。”[,2]15毋庸置疑,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社会产生的外部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对于承担着办学过程所有费用的机构或者个人来说,这种外部性是没有效率的,政府部门有必要通过津贴予以补偿、鼓励,否则他们办学的积极性则会受到重创。更何况,教育活动也存在着消极的外部性,比如学校所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污染着周边居住环境,对于治理环境污染所消耗的费用,是需要政府进行调节的,或通过税收、或通过罚款等手段以限制这种过量的、偏离期望的市场产出。

市场经济活动中也存在着报酬递增现象。即生产者都努力追求以逐渐减少的边际成本来获得愈来愈多的报酬,直至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赢得最高的报酬,其结果便产生了市场垄断现象。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虽然调动了各级学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但是残酷的“优胜劣汰”现象不可避免,这种远离预期的教育垄断严重地阻碍了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市场竞争的结果也许稳固了各级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但是也偏离了均衡发展的方向。此时,政府有必要通过“有形的手”,或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或通过各类竞争保护机制予以补偿。谈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报酬递增现象,不得不分析其分配上的绝对公平特征。市场经济一贯倡导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其目的旨在追求资源与分配上的绝对公平,这好比“圈地运动”,能力愈强者圈地就越多。教育领域的“圈地运动”现象并不少见,各类学校所努力追求的高升学率、高名牌学校上榜率,都是“圈地”现象笼罩下能力的象征,“圈地”的能力是保障充足生源的致胜“王牌”,这也许便是教育领域频频出现“择校热”现象的根源。显而易见,“择校热”、“圈地运动”等现象是有悖于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初衷的,教育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为了更加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而不是为了提供学校之间的竞技场,政府部门需要通过行政手段予以矫正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健康的教育活动现象。

最后,沃尔夫强调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市场不完全性影响也不可小觑。市场不完全性指“市场中的价格、信息和流动性的特征严重地背离了实际市场中通行的特性的地方”[2]23,这种不完全性不仅阻碍了消费者对产品价格与机会成本之间的认识,甚至是因为信息滞后性所导致的选择域的限制,而且由于部分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相关信息的缺乏,不能有效地降低产品的机会成本。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对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了解,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亦或是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的阶段,都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严重阻碍着义务教育朝着优质均衡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对教育领域最新的信息进行传达,将“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市场活动才能更加透明、健康地运行,我国义务教育也才能朝着内涵式均衡方向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范文8

关键词: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9-0021-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9.05

一、引言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也称资信评级、信用评估或资信评估)是指在信用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就其未来完全或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业务。最近,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财政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成的课题组发表了《美国渗控我国信用评级业严重威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研究报告》[1],以详实的资料揭露了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评级机构利用我国在信用评级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长驱直入,掌握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金融和经济安全。

国内部分学者已经提出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开放过度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然而,对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开放度的衡量问题,一直没有相关的研究与评价。本文以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的内涵和度量为逻辑起点,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具体情况,站在维护我国金融和经济安全的角度上,初步构建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指标体系。

二、信用评级开放的相关理论研究

目前,对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笔者引入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的相关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进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借鉴研究。

(一)经济开放度

1.经济开放度的内涵

经济开放度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体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跨越本区域参与到其他区域生产与消费活动的程度。从计量角度来看,开放度可分为两方面:一国经济在总量规模上的开放度(即对外开放的广度)和一国经济在价格上的开放度(即对外开放的深度)。

对外开放广度指该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经济之间往来的总量占其经济规模的比重,对外开放深度则是一国经济活动与国外经济活动一体化的程度。真正能够反映一国对外开放总体水平的指标应该是一个包括了对外开放广度和对外开放深度两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2.经济开放度的度量

(1)国外关于经济开放度的度量

二战后,国外学者对经济开放度的度量主要是采用外贸依存度,即一国对外贸易额与该国国内贸易总值的比值。从20世纪60、70年代起,国外学者对经济开放度的研究逐渐沿着贸易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两个方面进行。

(2)国内关于经济开放度的度量

李翀(1998)提出度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必须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三个方面着手;姜波克(1999)认为,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广度主要包括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黄繁华(2001)构建的经济开放度计算公式是:经济开放度=商品贸易开放度+服务贸易开放度+直接投资开放度+间接投资开放度;胡智、刘志雄(2005)选取了贸易开放度、实际关税率、金融开放度、投资开放度和生产开放度这五项代表性指标,引入因子分析法对经济开放度进行测算,较好地解决了各项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

(二)金融开放度

1.金融开放度的内涵

金融开放是指一国金融业向全球开放,其金融活动跨出国界,并且与各国金融融合在一起。金融开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和本国金融机构走进国外市场。同时,金融开放具有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内涵:从静态来看,金融开放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对国外资金和资本的开放;从动态来看,金融开放则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金融封闭状态向金融开放状态转变的过程[2]。

2.金融开放度的度量

(1)国外关于金融开放度的度量

Williamson与Mahar(1998)提出全面的金融开放包含六大范畴:1)信贷控制的取缔;2)利率限制的取消;3)金融服务的自由准入;4)银行的经营自;5)银行产权私有化;6)国际资本自由流动;Aaditya Mattoo(1998)对商业银行开放度的衡量主要是通过对金融服务贸易不同的提供方式和贸易政策进行评估,尤其是各成员国提交的承诺表中关于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承诺[3]。

(2)国内关于金融开放度的度量

李翀认为,衡量一国金融开放的指标是对外资产和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罗龙提出,资金开放度=(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吸收的外国证券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总额+其他长期资本流动)/国内生产总值;傅均文在其基础上加入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这一因素得出:开放型金融深化度=(对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内证券投资+对外证券投资+对内其他投资+对外其他投资+外资银行贷款额)/国内生产总值;姜波克(1999)建立了关于金融开放度的测量模型,即:AO金融业=(直接投资总额/GDP+证券投资总额/GDP+其他投资总额/GDP+央行国外净资产/央行总资产)/2[4]。

因为目前暂无信用评级开放度的理论研究,而信用评级又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的理论对其有一定的指导性和适用性。因此,本文在其逻辑起点上提出了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内涵,作为构建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状况分析

(一)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基础环境

1.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组建。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为推动我国短期融资债券市场建设,形成了大公、中诚信、联合、上海新世纪和远东5家具有全国性债券市场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然而目前中国四家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除大公始终坚持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外,其余已经或正在被美国控制。

联合资信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国内中期票据市场中,由外资参股的联合资信和中诚信两家评级机构在发行期数和发行主体数量的评级市场中占有80%的份额,其中联合资信在发行期数和发行主体数量的评级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78%和32.2%,而中诚信则分别为42.05%和47.03%,大公分别占11.65%和11.44%。由此可见,外资参股的评级机构已占据了中国债券评级业务的半壁江山,中国评级的话语权已经丧失(见图2)。

2.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起步较晚,金融市场开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还存在着缺乏统一的监管主体、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法规、缺乏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及监管制度和严重缺乏信用评级话语权这四个问题。

(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进程及其内涵

在构建衡量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指标体系之前,本文先就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开放进程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内涵进行概述。笔者参考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开放进程研究成果[5],按照信用评级业的市场准入和业务经营限制的程度不同,信用评级行业开放进程可以分为信用评级行业不开放、低度开放、中度开放、高度开放、完全开放5个等级(见表1)。

从现状来看,我国目前符合“信用评级市场完全开放”阶段中的“对外资评级机构完全取消外资信用评级业务范围和经营股权的限制”,然而还未能切实有效地做到“对境外金融机构的介入和重组兼并遵循审慎性原则,采取系统而有效的监管体系”,同时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由外资高度垄断的现状,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极易出现部分学者提出的“过度开放”的问题,而信用评级市场过度开放会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带来很大危害,因此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目前还没有信用评级开放度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本文将以经济开放度、金融开放度的理论思想为基础,借鉴我国商业银行开放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

四、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内涵

笔者认为,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是对外开放的一项长期政策,具有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内涵。从静态来看,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允许境外评级机构采取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以及自然人存在这四种贸易形式向本国企业和居民提供信用评级服务;从动态来看,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是一国或一个地区逐步消除国内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和业务经营的限制,逐步融入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因此,度量和评价分析一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进行:一是东道国信用评级业的市场准入情况;二是外资信用评级业务的经营情况;三是东道国外资信用评级的市场份额;四是东道国本国商业信用评级的国际化程度。

(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预选

本文运用AHP法,按照支配关系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具有多级阶梯层次的因素体系,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层次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确定重要性,从而建立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形成重要性的先后排序;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得出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可见,AHP法是一个综合分解、判断、综合过程的方法体系。下面,本文将分三步来建立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1)建立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2)构造两两比较矩阵并计算出被比较因素相对权重;(3)计算各层次的组合权重。

根据由上而下的支配关系,本文的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共32个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即目标层)即为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二级指标(即准则层)由市场准入开放度、经营开放度、市场份额和东道国信用评级国际化程度四个指标构成。其中,市场准入开放度和经营开放度指标多为定性指标,市场份额和东道国信用评级国际化程度多采用定量指标分析。

(三)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本文首先构造两两判断矩阵,然后确定各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出指标体系的组合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本文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就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的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引入1-9的比例标度(见表2)对其进行定量化处理。本文结合多方面的的意见,构造了16个两两判断矩阵。

2.计算各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

根据判断矩阵的结果,本文运用MATLAB软件快速准确地得到了两两比较矩阵的排序权值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在计算过程中,通过一致性检验对不符合一致性的两两比较判断进行了调整,得到了满足一致性的各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ω。

3.确定各层次因素的组合权重

本文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并检验总的判断一致性,得到表3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表。

以上是结合多方面的意见得出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表,其中市场准入开放度权重为0.4673、经营开放度权重为0.2772、市场份额权重为0.1601、东道国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程度权重为0.0954,较符合其各自对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实际影响,其余各级指标权重分布也比较合理。

五、规范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政策建议

为维护我国的金融、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经济技术的信息安全,我国必须规范信用评级市场开放进程,整合行业资源,建立有公信力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争取在国际评级领域的话语权。借鉴世界各国的做法,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基本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法律监管,培育评级市场

对资信评级行业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制定政策与措施,使本国评级机构有能力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并在国际上争取应有的金融事务话语权。完善监管体系,建立信用评级业务的准入和退市制度。加快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积极培育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提高评级机构自身素质和评级质量,引导、培育和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

(二)加强机构自身建设,完善行业自律

加强评级方法的研究和评级指标体系科学性的研究,并能根据环境变化对评级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加强评级行业的队伍建设,注重行业人才的培养。建立资信评级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我国评级行业加快发展[6]。

国家与机构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必将促进我国本土独立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使其能够掌握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话语权,同时往国际化方向发展,实现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健康开放。

参考文献:

[1]美国渗控我国信用评级业严重威胁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研究报告课题组.美国控制我2/3信用评级市场 严重威胁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N].经济参考报,2010-04-12(8).

[2]王营.经济开放度测算方法综述[J].经济理论研究,2006(9):98-100.

[3]Aaditya Mattoo.Liberalisation Commitments of the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R].1998.

[4]毛旻旸,杜玉兰.中国金融开放度研究[J].江苏商论,2007(9):167-169.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范文9

[关键词]足球市场;足球资源;足球市场;活动主体;发展趋势。

1、足球市场化的前提和特点。

研究中国足球市场化问题,首先要确定其市场化的前提和特点,才有可能去把握其内涵、发展、趋势和对策,才能在较深的层次上,较广阔的范围内了解足球,了解为什么足球如此令人痴迷,为什么会带来如此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心理效应。

1.1足球市场化的前提。

1.1.1宏观前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是足球市场化的基本的宏观前提。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圆几代人的梦想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和创造了新的条件。中国足球的出路,关键在于从不合时宜的旧体制下解放出来。

1.1.2微观前提。中国足球市场化的微观前提主要是中国足球的职业化、产业化、商业化。这就是说,随着足球市场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足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足球有关体制入手,组织了企业与足球联姻,组织了俱乐部,全国甲a、甲b联赛制,进行机制转换。有识之士已明确指出,这种赛制是有利于足球改革,其实就是职业化、产业化、商业化运作中的具体形式和表现,它是具有发展动力和生命力的。

1.2足球市场化的特点。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足球市场化的趋势也是极为明显的,人们已普遍认识和接受足球市场,积极参与足球市场的活动。足球市场对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对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对我国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足球市场的运行是“无烟工业”、“朝阳工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冲击波,这是与足球市场化具有的特点分不开的。

1.2.1足球商品的载体——活动着的社会生活的主体——人。

足球商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是单个独立存在的,它既是个体的人所具有的智慧,技术、技能、战术的综合体,又是集体的人所具有的智慧、智能、技战术的综合体,而且它以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运动员)作为载体,通过载体的活动去表现自身的存在,应用和发展。所以足球市场化的基本特点是,社会主体的一种属性,一种智慧,一种技术,这和一般商品显然不同。

1.2.2足球商品的消费群体——球迷和群众,是社会生活的基本主体,有巨大的购买力。在足球市场化过程中,足球运动的观赏主体是数以万计的球迷和观众,形成足球市场活动中巨大的消费群体,成为足球市场化运行过程中最大的推动力。球迷们支持中国足球,为他们呐喊助威,这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高度结合。

2、足球市场化的内涵和发展。 1足球市场化的内涵。足球市场化有着独特的极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与特殊的足球商品属性分不开的。足球市场化的内涵,是多元化、多方面、多层次的。

2.1.1足球资源的配置。中国有青少年近四亿,有良好的足球传统,有极为丰富的足球资源。因此,足球资源的配置有优化的客观条件。它和市场经济发展和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实现足球资源配置的多元化格局,以形成足球资源分属于不同的活动主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2足球要素的竞争。市场运行中,足球要素包括足球的资金、技术、信息、赛场以及足球活动的劳动力特殊商品等,是足球市场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参与足球市场化的运行和分配。 2足球市场化的发展。足球市场化的运行和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主客体条件,才能促使足球市场化得以顺利进行。

足球市场主体是实现足球市场化发展的根本条件。以足球市场化运行的客观条件看,主要是足球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这是足球市场化的现实条件,这一机制包括足球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效益机制。

3、足球市场化的趋势和对策。 1足球市场化的趋势。足球市场化的可能趋势,主要集中表现在足球主体发展趋势和足球市场深化发展的趋势,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承的。 1.1足球产权主体明晰化。足球运动员作为足球产权主体,成为法人主体,具有足球法人主体的自主权,所有权,从而构建广泛而有效的足球市场化的前提和基础。 1.2足球价值的明显提高。作为足球主体在足球市场化过程中,有效地创造和提升足球价值,从而有利于足球效益的提高。 2足球市场深化发展的可能趋势。 2.1尽快实现权利结构的转变。从足协管理的集权向分权的转变。足协要实行调控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有效管理。 2.2足球资源的配置实现市场化。为此,进一步推动足球的职业化、产业化、商品化的过程,使足球资源在市场化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足球市场化的对策。要认识和把握足球市场化趋势,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对策:(1)加强有关足球市场化理论、政策、方针的研究;(2)加强有关足球市场化运行状况的研究。总结中国足球的成果,是与其市场化分不开的,今后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与其市场化趋势相联系的。足球市场化的内涵是足球资源的配置、足球要素的竞争、足球市场的运行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潘靖五,龙天启。体育伦理问题初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