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集锦9篇

时间:2023-07-13 16:43:45

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

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范文1

【关键字】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关系现状;对策

1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城市规划又对建筑设计起着控制和约束的作用。下面就具体的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一个详细的阐述。

1.1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在学科划分上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在被建造之前,设计者需要按照所给的建设任务,并把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设想,然后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图纸和文件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及各工种在设计,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调的依据,使得整个建筑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设计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使建成的建筑能够充分的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城市规划则主要是指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及城市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的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工作。它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行这三个阶段管理实现的龙头。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简而言之,城市规划是一门逐渐趋于完善的,不断发展的综合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理论和学科研究的方法;而城市设计则是在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出来的,它是利用建筑学的理论、方法,在城市规划的总体指导下,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以及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边缘性学科。从性质上划分,这两者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1.2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在空间上是点和面的关系,建筑设计要服从与城市规划。

建筑是构成城市规模的基本要素之一,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内容。因此,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在空间规模上是点和面的关系,建筑设计的实现必须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和前提。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对一个城市在某区域内的城市布局、结构布局以及市政发展的综合规划和部署,同时它也是一个宏观的发展规划;而建筑设计则只是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它所表现出来的是微观方面的策划和设计。因此,每一个具体的建筑项目的设计和规划都必须服从于整体的城市规划,以城市规划为前提,符合整体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可以说,具体的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下的设计项目。所以,这两者是点和面的关系,建筑设计必须以城市规划为基础来实现。

1.3 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就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来看,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建筑设计的好坏对城市规划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建筑设计做到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才能真正得到很好的实现;相反,如果作为局部的建筑设计,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那么必然对城市的总体规划造成不利的影响。

2 当前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缺乏新意和特色。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发展来看,很多城市规划都趋于大同小异,而且其规划和设计方法传统、单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大亮点。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进行城市规划,都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同时,目前,有部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一些设计师们为了突出新意,强行照搬,生搬硬套,结构造成了建筑设计与整体城市的不协调,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环境,人文习俗等,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突出新意。

2.2 城市规划的指导效果还需提高。

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发展来看,尽管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事实上,有很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城市规划的影响作用,片面的,局部的自行独立设计,而且其设计建造的随意性较大,造成了局部与整体的不协调。因此,提高城市规划的指导效果,势在必行。

3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对策

在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基础上,针对前面所提到的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3.1 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好的科学指导。

良好的建筑设计需要依赖于良好的城市规划,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用科学的方法实现城市规划,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建筑设计。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就要求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城市发展的周边环境,城市区域的地域特性以及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等,建立并确定城市规划的发展模式、规划手段及城市规划发展的科学理论依据。通过不断的分析和实践,聘请专家们不断分析研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借鉴别人的优点,防止盲目的抄袭和照搬,做到为我所用。

3.2 树立创新意识,加大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深度。

创新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也要求做到不断的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创新要求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特有的文化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的地域特色,人文精神和风情民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全面、协调的规划和设计,把整体的城市规划和局部的建筑设计统筹起来进行研究,做到富有新意而不失本色。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不断的提高其深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也要求不断提高其深度,不断运用高科技,新技术,做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突出个性,力求新品,严格把握质量关,运用新技术,采纳新工艺,从而提高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

3.3 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好的城市规划需要一个好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城市规划来说起到了一个制度保证的作用。它要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工作中建立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赋予他们职能和职责,专门负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管理与监督工作;邀请专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历人士组成管理委员会,实现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有效的指导,监督和管理,防止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次序的混乱;同时,还要加大依法管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正确认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对开展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在城市规划的总体指导下开展建筑设计工作,同时也要求建筑设计工作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城市发展,实现其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设计师而言,城市规划和建筑的设计不仅要注重建筑其本身的特点性质,还要努力做到建筑的设计与城市规划相适应。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研究应也将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的改善和进步,把我国的城市规划努力做到更好,一如既往,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我国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就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龚爱平.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6).

[2]袁渊.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工作关系的探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6).

[3]莫雪英.城市规划设计特点与建筑设计的区别[J].山西建筑, Vo1.33No.12Apt. 2007.

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范文2

关键词: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044-01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之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提高,城市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要求更加严格。如何在满足基本建设情况的要求下建设一个适合现代人类居住的城市,并建设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或者是建筑群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而建设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城市建筑个体(即建筑单体)与建筑整体(城市整体格局)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通过合理的设置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的新理念。

1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1.1 城市规划

针对城市在对应期限内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以城市的土地利用、建筑空间布局以及其他各项综合部署为主要内容,对之进行整体设计,属于对城市空间的整体分析与经营。从本质上讲是对城市人的活动区域空间以及与之相关的空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设计,进而动态的解决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和形象,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城市生态形象。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对城市发展历史予以延续,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加以展望,从宏观角度对空间及地域加以营造,形成一种所谓的“实体环境规划”。

1.2 建筑设计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的利用,那么建筑设计就是从微观的具体角度来对城市空间进行打造和落实,是从空间的具体使用、经济、美观的根本要求来对建筑的外形进行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在满足建筑外部形体要求的基础上,在满足对应的时代特征与风格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尽量与城市的历史氛围、周边环境以及城市对应的控制规划想协调,形成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筑设计是微观层次对空间低于的规划,其重点关注的对象是建筑单体,从个体出发论述建筑群落的形成。

2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间的关系

2.1 建筑设计限制城市规划的场地选择

从城市规划的整体角度出发,建筑设计不仅只是对单体建筑的设计,同时还涉及到场地的具体设计。为了满足建筑项目用地的具体需求,场地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场地法律法规的现状同时,还应该积极的组织与场地相关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设计活动与因素。其最为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方式使得场地中的各个要素能够和谐相融。其中,场地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使得建筑能够与其他的要素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具体的体现:从具体的工作内容看,场地设计应该包括除建筑单体设计之外的其他所有建筑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物、交通道路设计、绿化景园设计、场地工程设计与总体安排等详细的工程设计。

2.2 建筑设计影响到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才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建筑作品的创作不断繁荣,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建筑所表现的人文关怀予以足够的重视,但是对建筑环境的关注程度还较为欠缺。在建筑设计过中存在着过于追求“新、奇、特”的现象,没有对建筑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加以考虑,这给城市的整体规划带来了负面影响。以北京的长安街为例,其中的每一栋单体建筑都采用了最好的设计院以及最优秀建筑师的作品,但是其还是成为了建筑行业人士批评的焦点,其最终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忽视了建筑单体对城市整体规划氛围的影响,导致个体不能很好的融入其中,造成个体过于鲜明和突出,不但不能达到很好的建筑效果,反而影响到了城市规划的整体格局与氛围。

2.3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基础

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建筑在整个规划的过程中起着直接的引导作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将建筑直接组合成为有机的建筑整体空间,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下面这样几个方面。

(1)与环境相融合。

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城市区域性质的规划,从这一点出发金陵将城市的整体设计与周围的大环境相结合。同时,在设计建筑的外形轮廓时,还应该和周围的其他建筑相互呼应,尽量做到与其他立面形成虚实对比、色彩相融以及环境格调和谐的局面,最终达到符合环境氛围的整体肌理。从人的情感出发,对建筑部的小环境进行细致构造,满足其中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2)建筑造型处理。

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坚持建筑自身的设计风格,突出对应的整体性,在简单的设计方案中突出复杂性,在不变中体现出变化的特征,这就需要对建筑外形构造材料加以合适选择。

(3)理性规划。

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城市历史发展脉络为基础,采用抽象化的方式和手段来保证历史文化得以继承、历史痕迹的得以保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设计的重点集中于人们视觉范围之内进行考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考虑和分析。尤其是对那些高层建筑的顶部结构,对建筑屋顶的视线处理应该尽可能的简洁有序,这样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俯瞰效果。同时,应该从局部层高以及墙面倾斜等方面来对人的视线加以控制。例如,利用曲面玻璃将天空反射到地面,使得局部低层以及镂空层可以获取阳光。

3 提高建筑设计与规划之间吻合程度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1 将自然绿化融入到建筑与群体当中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化的关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新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的设计时,建筑环境周围绿地的建设成为了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这种绿地设计还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以广东的中山市为例,近些年在该地区建造了很多花园式的工厂,且在选择所种植的绿地植物时也多加注意,尤其是植物种类方面都符合当地的种植环境,在具有优秀的空气净化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美观效果。而2002年在杭州建成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也属于一个园林化的学校,拥有充足绿地环境的校园将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专业学习。

3.2 尽量利用现有的有利自然环境因素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土、木、风、水、光、气、材”等各个方面加以充分的完全利用,尤其是在建筑理论方面强调所谓的“风水”,这与西方的建筑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传统的建筑理论更多的是注重我国具体的地理位置及环境,从自身的具体环境出发,在坚持发扬自身传统优势的同时,要从西方的建筑理论中吸取营养,形成符合自身特征的先进设计理论。以“鸟巢”为例,该设计方案的结构及造型都力求与自然的结合,在“光、气、风、木”等方面的应用都有明显的优势。

4 结语

本文对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定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加强建筑设计与规划之间吻合程度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柯雄斌.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6):265.

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范文3

关键词:工业建筑、总体规划、建筑设计

工业建筑是专门提供工业生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最早出现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后来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也兴建了各种工业建筑,苏联在20世纪20~3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中国在50年代开始大量建造各种类型的工业建筑。近年随着工业生产技术和建筑科学的发展,工业建筑的理念和内涵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工业建筑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现代工业建筑的特点

1.1工业建筑思想观念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工业建筑功能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建筑只是单纯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或者能够改善劳动条件,而现代工业建筑不仅要求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协调,而且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和新型建筑材料,即对工业建筑的采光、通风、建筑造型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1.2工业建筑的节能及经济

据可靠调查,工业建筑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占绝大多数比例。当今社会提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工业建筑而言应更加注重节约成本、减少投资,杜绝一切不必要的能源、资源的浪费。工业建筑设计有着一个最为基本的要求,即遵循“适用,经济,安全,美观”,在此基础上力求在建筑设计实现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以最小的投资去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3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

对于内部空间环境首先须满足生产功能使用要求,在务需增加资金投入的前提下,统一考虑功能、技术、环保、安全等因素,尽量做到环境优美, 明确区分功能,内部空间色彩明快。合理的内部空间设计既有利于生产和安全,还便于科学管理,同时有助于美化室内空间,对提高企业的自身形象有很大的作用。

1.4工业建筑的造型设计

工业建筑造型设计作为艺术形象,表达工业企业抽象的思想内容。建筑造型的处理,如视觉与视差、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等均根据专业构图规律而来。形式美的规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日益变化的,因此建筑的造型设计需在创作中紧跟时代脉搏,及时加入新技术,新材料,对建筑造型不断突破创新,以展现出现代化的企业形象。

以上现代工业建筑的新特点使得工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工业建筑总体规划和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2现代工业建筑总体规划与设计的要求

现代工业建筑总体规划和设计应在满足生产工艺需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总图布局、建筑风格、环境保护、建筑节能、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总图布置方案、建筑方案及结构形式, 协调建筑、结构,水、热、电、气、通风等各专业,认真贯彻“坚固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原则,力求工业建筑的最大使用效率和灵活性。现代工业建筑总体规划与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2.1满足厂区总体规划的要求

根据全厂总体规划,从生产工艺、建筑造型、物流运输、环境绿化、生产生活配套等方面,统一规划厂区地上、地下的建筑物,保证各建筑物或构筑物塑造完整的建筑群体,达到厂区规划中的要求。

2.2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生产工艺是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生产工艺对建筑提出的要求是该建筑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因此,建筑设计在建筑面积、平面形状、柱距跨度、剖面形式、厂房高度以及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等方面必须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建筑设计还要满足厂房所需的机器设备的安装、操作、运转、检修等方面的要求。

2.3 满足建筑的技术要求

工业厂房的坚固性及耐久性应符合建筑的使用年限,由于厂房静荷载和动荷载比较大,建筑设计应合理选择厂房建筑参数(柱距、跨度、柱顶标高等),为结构设计的经济合理创造条件,使结构设计更利于满足坚固和耐久的要求,并且使厂房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改建扩建的可行性,同时应采用标准的通用的结构构件,使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从而提高厂房工业化水平。

2.4满足建筑的经济要求

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合理减少结构面积, 提高使用面积,在满足使用要求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材料的消耗,从而降低建筑造价。同时设计方案应便于采用先进的配套结构体系及工业化施工方法。

2.5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

工业建筑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及劳动保护的设计规范、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建筑物采光、通风、防日晒、隔音降噪及消防,保证厂房内部工作面满足职业安全及卫生要求,为生产人员提供舒适的生产工作环境。

3现代工业建筑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3.1 现代工业建筑的总体规划

现代工业的厂区规划不仅能描绘反映现实,又能给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是工厂建设所依据的蓝图。合理的规划不仅对初期建设投资及续建资金的准备与投入具有明显节约作用, 也对树立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产品可信度大有益处。

1) 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总平面布置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最佳物流路线的前提下,结合场地特点力争做到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生产管理方便,并符合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节能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生产车间在符合防火、卫生的条件下,尽量组合为联合厂房以节约土地,并应考虑工厂有发展的余地。建筑大小体量搭配适宜,形成了一个高效的、高雅的、科技与人并重的现代工业建筑组群。竖向设计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土石方填挖平衡,降低工程造价,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 道路交通

道路是厂区交通的基本载体,路网规划应适应厂区发展的需要,路网布局的优劣是决定路网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厂区道路网布局时应有全局观念 ,路网结构要力求均衡,发挥整体效益。道路规划依据不同生产路线应能达到生产流程通畅,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路线短捷和方便,避免频繁的货流和人流交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厂区路网规划中,存在主干道比例相对过大 ,支路比例不足干道交通难以迅速分流 ,而造成交通梗塞的现象。

3.2 现代工业建筑的设计

为保证工业建筑的使用功能,工业建筑在设计建造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主要生产设备布置及生产所需水、电、气、风、动力的配套设计,由此增加了工业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及难度。目前工业建筑设计主要从建筑结构、采光通风、节能环保、安全防火、节约成本等方面考虑,对工业厂房展开优化设计。

1) 建筑结构

工业厂房内普遍生产设备多而且尺寸较大,并有多种起重运输设备,因而厂房内部大多具有较大的开敞空间。较大的开敞空间对厂房的结构形式提出了一定要求,大多数单层厂房采用多跨的平面结合形式,由于屋顶重量大,且多数吊车的荷载作用在骨架上,包括吊车制动的水平荷载和起吊荷载,因此要求厂房骨架的承载力较大。

2)采光通风

工业厂房长宽高尺寸较大,由此使得厂房的采光及通风效果较差。为提高厂房的内环境质量、改善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的能源消耗,工业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厂房的采光和通风。通常情况下,工业厂房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可通过设置组合式侧窗、天窗、屋顶采光带实现,自然通风可通过设置屋脊通风器和侧墙百叶窗实现,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可辅以机械排风。

3)节能环保

工业建筑的能耗在整个工厂全部能耗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建筑的节能非常重要。工业建筑节能必须首先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做好建筑的布局、日照遮阳、自然通风等工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尽量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扩大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条块、多功能轻质墙板、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和新型墙体及屋面材料。

4)防火安全

建筑防火设计是工业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建筑师和项目审核人员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整个工程中都必须严格控制的内容。工业建筑的防火设计主要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正确定义建筑物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按要求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合理划分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对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进行严格的控制,控制每个分区的疏散口数量及疏散距离大小,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防火技术,做到保障安全、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5)节约成本

在工业建筑设计阶段,合理的选择材料及结构类型可大大降低投资成本。工业建筑的造型结构对成本的影响主要包括:建筑的层高、面积、平面布置、外观和内部结构体系。建筑的层高增加不仅使内外墙的面积增大,同时基础设施随上部载荷的增加发生变化,使得工程总造价增加,建筑的平面设计和结构形式对成本的影响也至关重要,一般形状越复杂造价也就越高,因而在满足工业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注重建筑设计的简洁化、实现成本的降低。

4现代工业建筑总体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趋势

4.1工业建筑设计的高科技化趋势

工业建筑的发展本质上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业建筑领域广泛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工业建筑环保、节能、经济等方面的要求,新结构的应用在满足现代生产工艺的同时,达到结构美和建筑与空间形象美的统一。同时,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可合理设计物流、人流及信息流。高新技术使工业建筑成为城市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科技化将成为工业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

4.2 工业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趋势

人性化设计的本质是将人类工程学引入现代工业建筑中去。一个工厂的“质量、品种、效益” 依靠工艺、设备、材料的先进程度,但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掌握工艺、设备、材料的人。人是生产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力。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重视并努力体现对人的关怀。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上,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工作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目的。

4.3工业建筑设计的文化趋势

工业建筑在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的同时, 需要努力创造宜人、优美、时尚、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及环境。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应充分发挥地区性的文化特点,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地域、民族、文化相结合, 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实现工业建筑与文化环境的整体协调,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业建筑的新形象、新趋势。

4.4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

建筑业是耗能大户,全球能量的50% 消耗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工业厂区规划和工业建筑设计的主旋律。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厂房,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绿色设计,绿色设计应摒弃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强调高科技与适宜技术并举;二、 节能设计,节能是可持续发展工业厂房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营运的低能耗;二是建造工业厂房过程本身的低能耗。这两点可以从一些工业厂房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及新产品的运用中体现出来;三、洁净设计,洁净设计是工业厂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强调对建设用地、建筑材料、采暖空调等资源、能源的节约、循环使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循环、再生使用。因此,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满足技术的有效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造 “负责任的”、具有生态环境意识的工业建筑将成为必然。

结束语:工业建筑与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国家的兴旺与强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用地的迅速扩张,为使工业建筑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不断探索、创新、更新工业建筑设计思想与理念,以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工业建筑。

参考文献:

[1] 王克飞. 工业建筑设计新思维探讨[J].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04,(03)

[2] 林萍. 工业建筑文化实践与探索[J]. 江苏冶金, 2008,(06)

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范文4

【关键词】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

Abstract:Architectu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ies,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thispaper, some of the problems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architectureUrban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载体,也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为集中的地区。对城市的规划和设计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对此进行的研究也成为了城市规划领域的新课题。

一、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1)整合原则。规划设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经济原则。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3)美学原则。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

(4)社会原则。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所以规划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和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

二、城市规划设计措施

1、建筑形式与体量

建筑是城市空间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建筑及其群 体组合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评价。在城市规划中,根据城市整体形态结构和塑造区域特色的要求,对建筑形式及体量进行控制,包括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外观、沿街后退、风格、尺度、色彩、材料等内容。

2、绿化景观

规划注重高质量的生态学效应,因地、因材制宜地配置草坪、灌木、乔木等生态要素。植物培植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考虑寒地城市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气候特点。冬季由于缺少绿化,景观较为单调,城市利用率和其他季节相比不高。因此,一方面应选择适合于寒冷地区生长的植物类型,加大常绿树种的比例,并避免设置大面积的空旷草坪。在城市规划设计和环境塑造上,应符合季节变化,使城市在一年四季中可展示不同的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改变寒地城市冬季萧条的景象。另一方面,在塑造城市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应注重城市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绿化设计夏季以遮阴通风为主,冬季以向阳避风为主,因而,在冬季主导风向一侧可设计常青树作为防风屏障,而在向阳的一侧采用落叶乔灌木,达到冬季不阻挡阳光,夏季又可遮荫的效果,改善城市热环境质量。

3、交通与步行

交通是城市的运动系统,是决定城市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城市的形态和效率,它包括车行道、步行道、高架轻轨、地铁等的线路选择,站点安排、停车设置以及换乘系统组织等。

步行是市民行为中最普遍的内容。人行步道是组 织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步行系统包括步行商业街、林荫道、二层或地下步行道。很好地组织步行系统,能减 少市中心人们对汽车的依赖,改善城市的人文和物理环境,保障市民的安全感,促进零售商业的发展。人行步道是城市规划强调以人为中心的重要体现。

4、城市规划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产生的人群聚居空间。人是城市的使用者,也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所有社会活动都提托城市而展开。因此,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舒适、安全、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恰恰就担负着创造这样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综合需要,不仅是人性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依据,也是人性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目的。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时,城市人性化设计的理念要求无论位于何地、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在基本设施与布局上公平均等。从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出发,对环境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其在完成对人的服务的时候,更有利于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在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时,应当更好地体现出对人的关注和关怀,在各项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上要体现出对弱势群体帮助。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关注好城市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生命线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安全、重大气象灾害预防等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人口生活质量,使之城市发展相适应。人性化的方向在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关注点。

5、城市规划的生态设计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具有依赖性大、不完善、不稳定的特点,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为此,应用生态学的原则和方法去调控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物质转化与能量利用的生态效率,开发城市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生态学原则有以下内容。

①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一是在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树立全局观念,完善和执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相结合;二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承受的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包含人口容量、土地容量、绿化容量及交通容量等;三是在注重经济与环境平衡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考虑城市与郊区、乡村的合理区划及功能配置。如在市郊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城区周边环境,从而缓解市中心的生态压力;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环境的平衡。

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强调区域性,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要将城市放在特定的区域中,从大的背景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规划要有全盘统筹的眼光,促进生态稳定,追求最佳效益。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有赖于其子系统的平衡发展,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具体的每一幢建筑密不可分。在提倡建筑单体生态设计的同时,建筑设计要着眼于城市设计,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及所在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结语

总之,现代城市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含道路、桥梁、地铁、轻轨等)紧密联系,城市设计既贯穿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又成为城市规划与建筑、景观和市政等详细工程设计的联系桥梁。尤其是城市重要地段,为确保环境质量,城市设计已成为城市详细规划之外必不可少的设计阶段。

参考文献

[1]杜美忠.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2).

[2]周玉荣.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内江科技.2009(O1).

[3]杨任旭.浅析现代智能建筑规划设计[J].知识经济.2009(04).

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范文5

(1)小区应尽量采取封闭式围合,以保证居民的居住安全性。围合的小区还可以避免小区内提供的绿化及园林环境、休憩及各种游乐设施及公共会所等被外来住户占用或破坏,提高小区居民的归属感。(2)规划设计要具有超前性,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含量,结合地方气候与习俗特点,制定持续开发的原则,考虑近期开发和远期发展相结合,从整个区域的控规综合考虑,包括路网、市政设施等,结合各组团的中心绿地,采用自由式布局相结合的建筑布局,以利于滚动开发,分期建设。

2单体户型设计

2.1根据总平的景观布点,确定各栋单体的平面布置设计套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它所处的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要优先让客厅及卧室这些主要活动空间能最大限度的享受小区的景观面。2.2根据朝向确定套内主要空间的布局卧室要满足日照要求,并组织户内良好的通风,对提高居室空气品质,防暑降温有极大的意义。2.3全明设计明厨明位明电梯厅明前室,户内避免暗房间。卧室均开敞明亮,光线充足。一些位于山墙边的主卧卫生间同时引入西窗,西晒的阳光保证卫生间内干燥,防止细菌的滋生。每个房间的面宽与进深控制合理的比例,窗地面积比均在1/7以上,室内采光标准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2.4合理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清晰、明确,做到室内洁污、动静分离;平面布置紧凑,相关房间聚集,使用方便;交通路线便捷,户内活动不穿行他室,没有交叉;适宜的空间尺度,灵活的功能空间。

3景观绿化设计

3.1确定设计范围及内容(1)地块范围内所有建筑室外用地、架空绿地、屋顶花园,及地块相邻的市政用地的衔接处;与单体建筑相邻处以入户门为界线。(2)地块红线范围内的所有绿化、铺装、小品、照明、户外物品摆设等的设计。(3)项目标示系统、果皮箱、树名牌等的选型设计。3.2设计前提根据项目定位确认景观设计风格,分析建筑条件图及规划图,并提出意见;初步分析软、硬、水景面积比例关系及成本投入比例,再进行概念设计。

4确定景观规划要求

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范文6

【关键词】规划;建筑设计;消防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建筑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近几年来,在有关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消防问题,从安全方面考虑,成为了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一些建筑设计当中经常遇到的有关消防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思考。

二.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消防问题现状思考

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大体量建筑临街超长、消防通道转弯半径不足、新兴工业园区的小型化工企业的厂际防火间距、多栋高层建筑的毗连裙房与高层主体的防火间距等问题,往往让设计者犯难:如何执行规范规定才能更切合实际,又能保证消防安全?笔者仅就一些具体问题作如下思考。

1 设计探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45 一 2005 的具体条文中没有明确高度超过250m的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要求,但在第 1.0.5 条规定:“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 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由于本项目无论从建筑高度到机电设备现代化水平要求,都是近代国内外落成或者在建设中的项目无可比拟的,因此在对本项目消防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充满着难题。

2.关于多栋高层建筑毗连裙房的防火间距问题

当多栋高层建筑的裙房毗连时,虽高层主体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要求,但毗连的裙房“之间”的防火墙位置便成为两高层建筑裙房的“分界线”;这道防火墙的具体设置,也存在高层建筑主体或裙房与“相邻建筑(主体或裙房)”的防火间距问题。设计时当考虑如下问题:

(一)高层主体底层与裙房相邻的防火墙,应与高层主体外墙相对应,即高层主体内的防火分区不应跨越到附属裙房内。

(二)如两栋高层建筑的毗连裙房的“分界(防火墙)”处与任一栋高层主体的“间距”不足4m 时,该栋高层主体面对裙房一侧的外墙在高出裙房屋面15m 以下应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

(三)在两栋高层建筑的毗连裙房的“分界”处,设置隔墙为防火墙且裙房屋顶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 的非燃烧体且屋顶不开天窗时,两毗连裙房之间的防火墙处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4m。

(四)单就两栋高层建筑的毗连裙房而言,当屋顶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 的不

3.规划设计中消防通道的设定:

(一)汽车转弯半径的概念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消防车通道在转弯时,应考虑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以便于消防车的顺利通行。消防车辆分为轻、中、重三个系列。一般最小转弯(前外轮)轨迹半径为7m、8.5m 和12m;其最外侧控制半径分别为8.5m、11.5m 和14.5m。特殊车辆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增大尺寸。

(二)道路转弯(路缘石曲线)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辆行进的转弯需要因为汽车行驶时的转弯半径不仅与车速有关,在转弯处所需的道路宽度还与车体的长短有关。车体越长,前后桥车轮转向与车轴的夹角相差越大。所以,消防车道转弯处的路缘曲线半径的确定,既应满足车辆转弯半径的要求,又要考虑到消防车车速较快和车体较长的因素(如图一)

一般情况下,消防车通道转弯处的道路内侧路缘曲线半径,以不小于汽车的外侧控制半径(11.5m~14.5m)减去车体宽度(2.6m~4m)为宜,一般为9m~12m。

二.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消防问题的思考。消防问题的探讨

1.系统的选择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必须立足于自救,室内消火栓系统是高层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中最重要的灭火设施,其能够在火灾初期有效控制火势。消防给水系统按服务范围分独立式和区域集中式。按建筑高度分不分区给水式和分区给水式,按压力的不同,可分为常高压、低压和临时高压系统; 按给水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串联供水和并联供水;

按供水设备的不同, 可分为重力式供水和压力式供水。 如果将不同系统加以组合,衍生出来的系统形式会更加多。

高、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区别在于: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主要特点为消防用水量少,水压低,可与室外消火栓系统组合对火灾进行扑灭,所以对其可靠性要求不高。但由于超高层建筑灭火必须立足于自救,且受到水泵扬程及管道的工作压力的限制,不能有效利用室外消火栓对高层着火部分进行灭火,所以对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可靠性要求极高,且系统设计流量大、工作压力高,不能与其他灭火系统共用给水设备及管道。

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是指管网内平时保持满足灭火所需的工作压力和设计流量,发生火灾时,不需要启动消防加压设备都能直接使用消火栓对火灾进行有效扑灭。过去建筑的超高层建筑,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指满足管网内最不利点消火栓的工作压力和设计流量不满足灭火的需要,在系统中设计消防加压设备,在着火时启动加压设备,对管网进行加压,并使流量达到设计要求,从而达到灭火效果。

2.商业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问题

近几年, 大型商业建筑层出不穷。商业建筑卖场内的安全疏散距离如何确定是一个棘手问题。有的设计人员认为多层商业建筑卖场的疏散距离应执行《建规》中二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距离, 即 40m, 如再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疏散距离再增加 25%, 可达到 50m。笔者认为这种理解不妥, 应执行《建规》中 5.3.8 第三款( 不论采用任何形式的楼梯间, 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的规定, 即 22m, 如再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疏散距离再增加 25%, 为 27.5m。但如果在商业建筑的卖场每家店铺均设有到顶的隔断墙, 并设有安全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两侧的隔墙耐火极限≥1h( 非燃材料) , 房间隔墙耐火极限≥0.5h( 非燃材料) , 则房间门通过安全疏散通道到疏散出口的距离适用 40m 和 22m 的规定。当为高层建筑的商业营业厅时, 其安全疏散距离应为 30m。是依据《高规》6.1.7条的有关规定,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 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 30m。

3.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正压送风问题

《高规》中规定建筑高度超过 50m 的一类公共建筑的防烟楼梯间不应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而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此时其防烟前室可不另设加压送风设施。这里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果此类楼梯间靠外墙, 那它的外窗是否需要开启? 笔者认为不需开启, 因为火灾时如果开窗, 一是高层建筑周围的风向不定, 容易引起倒灌, 二是使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的排泄途径增加, 不利于防烟前室的压力保证。有的设计人员为了使用方便, 将防烟楼梯间前室或是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的防火门改为防火卷帘, 这是不允许的, 只有消防电梯间前室可采用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4.中间转输水箱的计算

超高层建筑中间转输水箱包括消防转输水箱、生活转输水箱两部分。在 2009年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中规定消防水系统中间转输水箱:“采用水泵转输串联时,中间转输水箱同时起着上区输水泵的吸水池和本区消防给水屋顶水箱的作用,其储水容积按 15~30 分钟的消防设计水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60 m3。”

假如 ,超高层建筑消火栓用水量为 40 L/s,自动喷水用水量为 30 L/s,则消防中间转输水箱的容积应为(40+30)×10×60+(40+30)×5×60=63 000(L),其中 10 min 水量为本区屋顶消防水箱的水量, 5min 为上区水泵吸水池的水量,如还有其他水消防系统则把有可能在火灾时同时启动的消防系统的水量叠加计算,作为中间转输水箱容积。而对于生活给水系统《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3·7·8 条规定:生活给水用中途转输水箱转输调节容积宜取 5~10 min 转输水泵的流量。作为生活给水系统的转输水箱,其作用有两个:一为上区加压水泵的吸水井,此部分水量为上区水泵 3~5 min 的出水量;二为下区转输泵的调节容积,即为保证初级水泵每小时启动次数不大于6次的调节水量,此部分水量为转输水泵 5~10 min 的出水量,如上区水泵的流量为 8 L/s,转输水泵的流量也为 8 L/s,则转输水箱容积=8×5×60+8×10×60=7 200(L)。

此为采用变频供水系统时的计算方法。如系统为重力供水系统,则中间转输水箱除作为上区水泵的吸水井外,还需有储存本区用水的调节容积,一般此部分调节容积按水箱重力供水服务区域最大时用水的 50%计,两部分叠加计算为重力供水系统中间转输水箱的容积。

因此根据以上结论,本项目消防设计将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分别独立设置,在 塔楼的 30 层和 66 层均设置消防转输水箱和生活分区减压水箱,采用重力供水系统,无需设置转输设备,从而极大减少消防加压设备数量和泵房占地面积,为其他设备提供存放空间,同时降低了机电设备费用。

五.结束语

高层建筑,是一些建筑形式的综合体,对其采用的消防系统的使用方式,这在建筑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作用,本文根据超高层建筑自身所使用的消防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在选择更为经济与技术更为先进的消防系统,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消防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郝军,邱鹏《房屋建筑设计的质量问题探讨分析》科技致富向导. 2011(27)

[2] 王小华,陈侨《建筑设计与节能措施》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9(24)

[3] 徐菊芬,倪占东《混凝土空心砌块建筑设计若干措施》今日科苑. 2010(16)

[4] 米娜,徐桂珍《浅谈对节能建筑的认识》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5)

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范文7

以沈阳市为例,本文在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阐述日照分析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从设计角度出发,对日照分析充分考虑到位,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以此作为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时的参考内容,避免规划方案和建筑设计的调整,缩短开发周期,在土地利用率不断的提高的同时,稳妥的协调建设单位与建设用地周边居住区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关键词:日照分析;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探讨

一.背景

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居住与活动环境,以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延续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使命,展望城市发展的未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高,高层及超高层的居住小区大量涌现,因日照退缩间距而引起的“阳光”维权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有的是向部门,规划主管部门投诉,有的是在媒体上曝光,有的甚至向法院。在沈阳,日照分析已成为制约规划方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是“一票否决”,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须充分考虑日照的影响,避免规划方案和建筑设计的反复调整。下面就以沈阳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日照分析在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影响。

二.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

城市承担着众多职能,其中居住是最重要的一种,而居住区是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所,其内涵是居民日常生活、居住、栖息等。居住区规划对建筑设计实施中起关键指导性作用,主要解决居住区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居住区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要求和建筑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不同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主要解决的居住区规划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居住区规划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等手段来实现。

三.日照分析

日照分析须由规划设计甲、乙级资质或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技术部门采用计算机正版分析软件,根据国家标准和各地方法规对有日照要求的拟建、在建、改建或已建的建筑模拟其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情况,分析计算其相关的量化指标。通俗地讲,是建设单位为了确定拟建建筑对自身和对相邻居住区建筑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进行分析,编制《日照分析报告》。

日照分析是为了保障居民享受到最低限度的“阳光”的科学工具。决定居住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所处地理纬度及其气候特征,二是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不同纬度的地区,对日照要求不同,高纬度地区需要更长的日照时间。以沈阳为例,沈阳属高纬度严寒气候地区,住宅主采光面居室的日照时数,在有效日照时间带不低于大寒日2 小时。

四.日照分析报告在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问题探讨

当前,应用现有先进的计算机日照分析科学手段,对居住区日照进行分析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与建筑设计工作的必然趋势。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区开发,享受“阳光”的多少备受广大居民关注,也是衡量居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4.1 日照分析为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提供科学直观的数据,在政府出让地块前,通过日照分析预评估可合理控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保证新项目对周边在居住小区建筑的影响降到最低。

案例:沈阳南塔某居住小区项目,规划设计要点是不大于4.0 的容积率,不大于35%建筑密度。毫无疑问,满足这样的规划设计要点,规划方案应是33 层或以上的高层住宅。由于整个地块呈东西带状型,用地红线的东西向长约1000 米,地块的东面最窄处为55 米,无论怎样的规划设计方案都会对周边居住小区有影响。使得原有规划在满足建筑间距和日照间距退让的前提下,采用一字排开的规划布局。虽然规划方案形成满足规划设计要点和《沈阳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但对于周边居住小区的影响考虑,它并不是最合理的方案,即使是按政府规定的标准进行日照挡光补偿,也得不到周边居住小区广大群众的认可。日照成为此项目的难点,被挡光的居民或是向部门、规划主管部门投诉,或是通过媒体上曝光,为自身“阳光权”展开拉锯战,形成群众、政府、规划局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多方的博弈局面,因此,政府在出让土地前应作一个日照分析预评估,给出一个“日照满足”的合理控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4.2 在日照分析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分析,不断论证,得出一个合理的“日照满足”的优选规划设计方案。规划主管部门核定地块的规划设计要点后,建设单位委托设计院按规划设计要点编制规划设计方案;而在规划方案设计阶段,对拟建的居住区有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邀请专家,规划局和设计院等多方进行论证,选择最优最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形成满足日照要求,并作为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案例:沈阳南塔某居住小区项目受地块的限制,由于日照问题未能解决,项目处于停工状态,群众,政府,规划局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多方经历2 年多的漫长协商。经过反复分析和论证,政府同意降低容积率,把容积率调整为3.3。将原有规划设计方案中33 层的高层住宅调整为5 层、15 层、20 层、28 层和32 层的建筑组合,重新选型建筑单体,尽可能做小标准层面积,通过日照分析报告,给周边居住小区广大群众一个最优最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经过多方的沟通协调,日照挡光赔偿标准在《沈阳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基础上提高几个档次给挡光户的群众,并对有损光户的群众给予一定的一次性采暖补贴,由此,得到周边的居住小区的广大群众较高满意度,规划设计方案也得到群众、规划局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多方的认可。

4.3 相关部门的职责

4.3.1 规划主管部门

在制定相关规划设计要点,和审批规划设计方案时,日照分析作为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直观的报告数据,优先判断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3.2 群众、法院

日照维权过程中,被挡光的群众往往会提出日照分析报告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但又缺乏相应的评判标准。大多数情况需要借助于第三方 法院,通过实测来判定,唯一的判定方法是大寒日(冬至日)的有效日照时间,但这又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方法,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影响了时效性。而科学的先进计算机日照分析可以高效、客观、公正得出结论,同时也平衡了群众、政府和开发商等多方利益。

4.3.3 房地产开发商

房地产开发商一直扮演着城市建设发展的推动引擎,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都希望利益最大化,缩短开发周期,大多数拿地半年开工,一年内销售。在这种条件下只有通过日照分析和论证得出最优的规划设计方案,而不是在没有论证前,凭丰富的经验来主观判断。进行日照分析论证,既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又保障了开发商利益的最大化。

五.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有利于日照的方法

通过前面的实例,在居住区规划布局中,改变单纯按日照间距和规划退让,选择南北向行列式(并列式)的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太阳的方位角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组合方式,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提高了日照质量。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建筑单体选型上尽可能选择板式住宅,比较优的建筑体形系型系数,减少建筑自身遮挡;

(2)建筑单体上下或左右错开布置;

(3)规划布局采用条式住宅与点式住宅相结合;

(4)南偏东的最佳日照角度的规划布局布置建筑单体;

(5)在同栋建筑中将对其他建筑有遮挡部分,局部考虑经济性减少层数;

(6)在同一居住区里规划几种不同层高的建筑,如南低北高规划布局,周边围合式规划布局,混合式规划布局等。

六.结语

随着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建筑的高层及超高层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居住区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日照关系越发复杂,居民对“阳光”需求越高。规划主管部门在处理各种“非典型”的日照影响问题时更要严谨,结合地域特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地方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政府出让土地前,用现有最先进的日照分析科学技术手段,给出一个合理可控制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让土地利用率最大化,有效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阳光。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年版)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2012 年版)

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范文8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规划;规划设计

1.建筑规划的内容和作用

1.1规划的内容

建筑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建筑物室内外的功能要求,对功能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以提高建筑物使用周期内的功能价值。也就是说,建筑规划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建筑物使用功能,而规划的过程就是以建筑区的区位分析、形体要求和风格定位为切入口,进行建筑物的建设。

1.2规划的作用

建筑物通过规划,其体现出来的价值不仅是功能目标的实现,也是建筑物顺利完工的前提条件,这一点体现为建筑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基础条件之上。建筑规划为设计提供基础条件,一方面是为了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能够顺利实现,二是为了建筑物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设计的宗旨同出一辙。规划的作用主要有:

首先是体现建筑物功能的前瞻性,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属于规划设计前后两个不同阶段,规划师在进行规划的时候,不仅要综合眼前的需要,还要为今后的开发设计留下伏笔和空间,这样一来,建筑的设计师就能够运用相应的设计技术手段,同时借助人文文化和美学艺术等专业知识,将那些凌乱的因素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划设计方案。

其次是良好的规划方案能够节省设计的费用,开发商开发的项目,通常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建筑设计师,招投标过程费钱、费力,从前期的招标宣传开始,到正式委托设计,中间必然产生报名接待、资质筛选、发出标书和设计提案四个环节的费用,而且在招标环节上一般只考虑设计师的成本要求,将产生较高的费用,而建筑设计的宗旨就是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实现建筑物最大的功能,因此建筑规划能够为其最大限度节省设计费用,譬如建筑规划师提交一个规划方案之后,开发商对建筑规划的思路和创意进行审核,同意后即可直接委托设计,将繁冗的传统设计招标流程简化,直接从“规划”跳转“委托设计”,为设计节省大笔的费用。

再次是建筑规划能够规避建筑设计的风险,前面已经谈到传统“招标委托”设计的方式,这种方式风险较大,因为招投标的时候双方无法了解彼此的状况,设计师没有提供自己的规划设想,只是简单说明自己的专业能力,但建筑规划是提供规划方案之后,让对方对规划者的思路和创意有所理解,才决定是否进行委托设计,这样一来,意味着建筑规划能够最大限度规避建筑设计的风险。

最后是建筑规划能够缩短设计的时间,没有建筑规划为基础的建筑设计,需要大量的时间完成繁冗的设计招标流程,从提交设计投标方案到建筑平面布局,需要很长的时间,对于讲究高效率和低消耗的建筑设计来说,建筑规划简化了传统建筑设计招标的流程,能够缩短设计的时间。

2.协调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方法

建筑设计师以建筑规划为基础,综合建筑技术、规划创造力、想象力、业主的要求、业主的设想,对建筑物的平面进行布局和空间进行构筑,它是规划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它实现建筑规划的期待使用功能和社会功能。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协调好规划和设计的关系,其具体方案如下:

2.1正确认识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的关系

首先,建筑物的实体是建筑设计目的的最终体现,而实体包含的功能是规划所预期的,也就是说,建筑设计是建筑规划的载体。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都有对布局的设计,两者都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的分析,对功能布局做出调整和实现,其中包括建筑形体设计和色彩渲染,也就是说,没有建筑设计的综合过程,建筑规划不过一句空话。其次建筑物功能的实现,实际上受到社会经济、建筑技术和人文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譬如某个楼盘的定位,除了要结合周边的配套和交通环境,还要对所在区文化范围的考究,让设计出来的作品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并且反映出地域的特色和文化艺术的时代特征。而建筑规划一般都体现某种特定的民族特点和习俗,设计实现了规划的建筑物功能,每一个设计的环节都充分考虑区域的特点与和谐,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2建筑设计主要解决规划的点和面问题

建筑规划设计是一门集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于一体的实用性综合学科,因此无论建筑设计,还是建筑规划,其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是关联在一起的。建筑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筑规划的点和面的问题,所谓的点和面,就是结合建设任务的要求和建设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预期功能,对建筑物空间组合形式、详细尺寸、构造和材料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建筑设计通过外部、内部和景观的设计,恰好是满足以上点和面要求的准备阶段。总之,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分析,设计与规划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也存在相互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设计反映了建筑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于建筑功能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安排,以及建筑空间环境的塑造,建筑设计都与建筑规划不可分割,前者指导后者的目标实现。建筑设计只有与建筑规划结合一体,才能发挥其规划空间的塑造能力,才能实现设计的价值以及规划作品到实用主体的转变。建设规划也要将设计纳入其中,因为两者所处理对象内容是相近甚至相同的,将两者统一,不仅完善了规划对建筑物整体的把握,还符合建筑规划发展的实际要求。

2.3建筑设计要服从建筑规划

建筑物属于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也有人将其视为城市的象征,这是因为建筑物出色的地理位置和艺术造型等使然。而建筑规划结合的建筑物所处区域人群的功能需求,属于城市规划中考虑的一个因素。建筑设计的时候,就是实现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规划和谐一体的过程。建筑设计师要考虑建筑物与大环境是否融合,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注重周边环境的协调,以最简单的设计换取最好的效果。另外,建筑设计要求具有人性化、综合化、多元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的特征,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建筑功能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着眼点偏向于建筑整体平衡。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改善人们生活的空间环境质量,以定性和定量的图文结合方式,直接引到具体建筑的规划施工。

3结束语

总之,每一栋建筑物都是应使用者的功能期望而建设的,在满足使用者功能需求的同时,受到了城市规划、地域环境和人文文化的制约,要实现建筑物的鲜明个性、独特风格、完美功能,就必须将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完美结合,一是正确认识建筑规划和设计的关系,实现规划的点和面问题,二是对于建筑功能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安排,以及建筑空间环境的塑造,三是建筑设计只有与建筑规划结合一体,才能发挥其规划空间的塑造能力,才能实现设计的价值以及规划作品到实用主体的转变,四是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建筑功能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实现建筑的整体平衡。

参考文献

[1]姚润明,Koen Steemers,Nick Baker,李百战.能效建筑规划设计方法[J].建筑学报,2004

[2]杨璐,杨理.双层立面系统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

[3]秦遇成,李根怀,王文达.建筑规划设计中的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1999

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范文9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是城市的基本细胞,是组成城市的重要因子,有些建筑更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是步入21世纪后,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各种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争奇斗艳。 不过,很多城市的建筑,单纯从建筑设计本身来说,非常优秀。但是若将其放置在整个城市区域内,就显得非常的不协调。因此,如何协调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就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城市规划的内容及作用

城市规划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独立的原理和方法,主要从宏观出发,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线和面的问题。与建筑设计紧密相连的城市规划主要是修建性详细规划,其主要是对城市形象上的宏观把握,他强调户外空间的一体化,强调各建筑之间的排列组合,而不是孤立地看待空间中的某一个体,一般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考虑城市空间结构的整合,局部地区的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符合城市空间的整体规划,将其有机的纳入到城市的整体空间当中去,而不能只考虑区域的功能和局部的结构组合的需要,无论一个单体建筑设计的多么精美,他都离不开周围环境的限制,脱离外部环境而存在的建筑是不现实的。其次,要对城市中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组合,尽量以自然的状态表现出地貌、植被、天空、水体和阳光所赋予人们的感受。第三,城市规划设计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不要让城市的新建筑与周围建筑形成太大的反差,以免给人以不和谐感。城市的发展是连续的,因此,在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时,应沿着历史变迁的轨道来进行,使人们行走在城市之间时,能够感觉到城市的变迁,感觉到城市历史的连续感。

2、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广义上指对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做的全部设计工作,这需要各方面科学技术人才的密切协作,但通常我们所考虑的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及空间结构的安排,注重建筑本身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从而达到一定的和谐效果。其中,功能是进行建筑创作的主题,不过形式也在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筑前期的规划、设计都不能脱离经济性这一重要指标,为了满足经济性和功能性的需求,建筑设计经常需要去冲击城市规划设定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筑师能充分平衡经济性指标和规划指标之间的关系,既能让建筑体现其自身个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又能达到城市规划的要求,满足城市的文化传承需要。对于一栋建筑设计的评审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建筑设计本身进行评审,看他的设计是否符合任务要求,第二,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他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否能将自身融入到城市当中去,只有这样的建筑设计产品才是真正成功的建筑作品,自然这就要求,决策者要有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

3、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以空间的利用和环境的建设,绿化,道路,供水系统共同组成的服务为基础,构成人类现在的生存与生活空间。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要注重城市建筑群落之间的协调,而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约束。

(1)城市规划设计约束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通过场地设计影响指导建筑设计,场地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现状条件和相关法规基础之上,对场地内的各种元素(建筑,运输系统,户外活动,设施,绿化园林设施,工程系统)进行组合的活动。场地设计工作内容是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安排,交通设施,绿色花园,垂直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如绿色园林设施(绿化,园林小品,现场设施等),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垂直场地和工程设施(管道项目)的详细设计。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先与业主确定的建设项目和土地,然后委托建筑师设计,建筑设计任务是基于业主条件的。设计师在进行具体设计之前,要进行完善和改进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培养项目的内容、规模、形式及其他相关问题做出更明确的规定,然后与业主协商取得共识。城市规划对场地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控制城市土地规划布局结构的发展方向。第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非常具体,直接影响场地设计,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出恰当详细的反应,一般包括:控制用地的性质和范围,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建筑高度的控制,对绿化覆盖率,建筑红线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入口的规定等。

(2)进行建筑设计要考虑城市规划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存在的基础,城市规划通过对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指导建筑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到以下问题。首先,建筑设计的造型要有自己的风格,建筑之间简单中含有复杂,不变中含有变化,整体设计和谐。其次,要考虑到周围大环境,使建筑本身与周围建筑相呼应,包括建筑的色彩对比、虚实对比、线条处理等等。第三,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照顾到周围的建筑,想成空间上的一体感和时间上的连续感。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甚至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它们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在对这样的建筑进行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到建筑本身,而应扩大自身视野,做到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尤其是一些高层建筑,在考虑其设计时,在顶部要考虑自身的简洁性,给城市的天空留一个优美的天际线。而底部裙楼则要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入,让人们感觉到在建筑之间行走既要感觉到期间的层次感,又要感觉到其连续感。总之,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一定要重视其中的协调性。

总结

城市规划设计是进行城市建筑的总纲,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时,应遵循城市规划设计的约束,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另外,建筑设计是落实建筑规划的抓手,只有通过建筑设计才能落实城市规划的设计思想,因此,要想建设一个和谐向上的城市发展环境,建筑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的功能和个性,还要考虑到对周边环境和整个城市的影响。

参考文献

张兵. 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8.

王祖华, 蔡宏, 徐进.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 广州:华南理工出版社,2011.

许乐里.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城市规划汇刊社编辑部. 对境外单位参与国内规划设计和国际招标热的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 20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