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古建建筑施工集锦9篇

时间:2023-07-13 16:43:55

古建建筑施工

古建建筑施工范文1

关键词:仿古建筑;屋面结构;施工注意事项

1 引言

仿古建筑毫无疑问已经成了现如今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仿古建筑被应用到现代建筑和园林工程中,应用大量仿古建筑风格的项目主要是如娱乐、餐饮业、度假旅游、社会公用设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风景区等。我国当代仿古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入城市和风景区中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不管是在富有古代气息的小古镇,还是在现代氛围浓厚的大城市或是风景名胜地,我们都可以见到型式多样的仿古建筑。

2 仿古建筑的屋面结构

迄今为止,我国比较常出现的几种主要的仿古建筑坡屋面结构主要为屋架和屋面层,屋架形式有木结构屋架、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架,屋面层形式有瓦屋面层、钢筋混凝土屋面等。仿古建筑坡屋面形式有人字形、单面坡形和多面坡形。仿古建筑坡屋面一般有瓦件、苫背、屋脊、宝顶和防雷设施等附件,仿古建筑屋面的附件有陶制品、矿渣制品、水泥混凝土制品、钢制品、铜制品等类。

3 仿古建筑钢筋混凝土屋架和屋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仿古建筑屋架和屋面层的主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在钢筋混凝土屋架和屋面层分项工程施工前,需得到监理部门的审批,然后才能开始施工。在钢筋混凝土屋架施工前应制定混凝土屋架专项施工方案。下面的几点问题是要在钢筋混凝土屋架施工过程中谨慎注意的。

3.1 规范屋架混凝土施工,克服质量通病,避免混凝土产生秘水离析、蜂窝、孔洞、明显的温度缝隙等质量通病。针对这些缺陷应采取如下控制措施:(1)制定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尤其是水灰比和砂率,以便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抗压强度等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和现在浇筑要求。(2)在施工中严格测定砂石的含水量,准确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保持设计的坍落度和工作性能符合要求。避免浇灌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拌合物秘水离析、混凝土拌合物沿着屋面流淌、混凝土凝固后出现蜂窝麻面和强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因此一定要控制合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和坍落度。(3)控制水泥、砂、碎石或卵石等材料的质量。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混凝土拌合站应提供配合比报告、出厂合格证明和抗压强度报告等质量保证资料。(4)规范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发生混凝土拌合物发生秘水离析、凝土凝固后出现蜂窝麻面、强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5)严格屋架和屋面混凝土浇灌顺序,合理设置施工缝。屋架和屋面现浇混凝土一定要合理进行分段分区,科学设置施工缝和膨胀缝。(6)控制屋面层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和均匀度极为重要,保持屋面层混凝土表面的收光的平整度。(7)模板工程有牢固的支撑,支撑系统需要经过安全技术设计和验算合格。(8)规范混凝土的养护方式和养护时间,按照规范制作试件,一般屋面和屋架现浇混凝土采用渗水土工布覆盖养护,养护时间应达到7天。冬季气温低,一般昼夜平均温度低于5度不允许进行屋面层和屋架混凝土预制或现浇施工,若必须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的防火层、保温层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在此不赘述。

3.2 保证钢筋加工、连接和钢筋骨架安装质量。(1)控制钢筋、焊条等原材料的质量。钢筋、焊条进场前提供质量保证资料和检验报告,钢筋进场后,在监理的见证下进行取样复检,复检工作应由相关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合格才允许使用。(2)主要受力钢筋、箍筋和构造筋应按照设计图要求下料、加工,主要钢筋弯头符合施工规范要求。(3)钢筋的连接方式和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的还需要满足现行《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等规范要求。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按照有关规程进行分批取样检验,检验合格才允许继续施工。(4)钢筋骨架的安装尺寸误差、绑扎和焊接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避免因钢筋骨架尺寸偏差过大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露筋问题。

4 仿古建筑屋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下面介绍仿古建筑坡屋面一般有瓦件、苫背、屋脊、宝顶等附件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 瓦件施工

我国古建筑所用的瓦件规格为九样制,通过业内工程人员的多年实践, 一般采用“筒瓦宽”为主选瓦件,当筒瓦宽的尺寸确定后,以此尺寸查样式表中筒瓦的相近稍大尺寸来确定“样数”。对于一般屋顶,筒瓦宽按椽径选用,例如椽径为12cm,则可查样式表,选用七样筒瓦口宽12.8cm;若遇椽口很高的城台上建筑,可按选定值加大一样;对重檐建筑,要求下檐比上檐减少一样,如上檐瓦件定为6 样,则下檐应为7样。

4.2 苫背施工

现在的仿古建筑不再做泥背,因为泥背容易生长植皮,造成瓦口阻水,植皮的生长还会引起防水层的破坏,因此均做炉渣背,其优点是强度高、堆积密度小、易操作、易干透。对于坡面的囊势要求及整坡的平整度,应严格根据屋面的举架构造进行囊势调整,在确保最薄处不小于30mm的前提下,采用直径为4mm的细钢丝进行造势贴灰饼,而后统一挂线找坡带势。如果囊势不一致,平整度就不合格,势必造成铺瓦砂浆的厚薄不一致,不均匀厚度砂浆的干缩系数也会不一致,最终会造成屋面瓦垄不流畅,即“跳垄”现象。对于炉渣的拌和,应以机械拌和为宜,先把炉渣、石灰拌和,经过48h的闷灰,使石灰熟透。使用前再加水泥进行二次搅拌,随拌随用,配合比为水泥:石灰:炉渣=1:2:7,并应控制炉渣粒径,不得大于10mm,这样才能保证质量。

4.3 屋脊安装

现在的仿古建筑屋脊多采用压肩法,按水平线先粘贴当沟片,砂浆须饱满,粘贴须牢固,把瓦垄端头部压严压实,然后粘贴脊片瓦,采用1:1加胶水泥砂浆粘贴,严禁用铺瓦砂浆粘贴。脊盖瓦坐浆须饱满,顶头缝砂浆须挤严。按照定位线安装鸱尾及宝顶等大型箱体。鸱尾及宝顶内用型钢作构造柱,焊在脊背的预埋铁件上即可。先根据柱位,将箱体的底面开孔,再把箱体上提后放下逐层安装,并应在空腔内浇筑1/3高的轻质混凝土固定箱位,不能灌满,以防高温撑裂箱体。

4.4 宝顶安装

对于攒尖屋顶的宝顶来说,一种情况是宝顶为陶质制品,为了防止有水浸湿使得冻胀破裂的问题出现,宝顶应该分层安装,使用竖筋和铜丝紧紧拴住,其间填充介质采用细石混凝土,但要注意:最顶层应有漏水孔的设置,有空隙约5-8cm,因此最顶一层不能填实;另一种情况是宝顶是金属制品。这种情况就要注意连接和防水缝隙的问题。宝顶制作安装也要进行分层,将钢筋混凝土防雷柱(雷公柱)设在中间,连接防雷柱时一定要结实固定,填充介质为轻骨料。

5 屋面的成品保护

成品保护的质量控制要点是:(1)在铺瓦过程中如果有发现疵瓦或者坏掉的瓦应该及时更换剔除。(2)为了避免有瓦面污染的问题出现,铺瓦的操作人员应随着瓦沟清洁瓦面上残留的余浆,并在铺好屋面后马上进行勾缝处理。在进行瓦屋脊的铺砌时,梯子板应该用草袋子在已经铺好的瓦面上垫起来,操作人员在上面运瓦、运灰时应动作轻缓,避免猛冲猛撞。(3)不能在铺好瓦的屋面的砂浆还没凝固时就在上面踩踏或者走动。铺瓦的操作人员应尽量不要在瓦上行走,如果实在没办法,为了使得瓦不被踩坏,铺瓦人员在瓦上行走时应使脚踩在瓦的底部顺着瓦底。

6 屋面的施工安排

(1)在屋面混凝土附件制品安装施工或现浇施工安排时应注意尽量避免冬季,因为在冬季时气温低,而铺瓦是一项高空露天作业很难做到养护保温,很容易出现温差裂缝、低温收缩等通病,使得工程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2)为了避免出现垄背上下端出现“坍鼻梁”现象以及“跳垄、跑垄、滚垄”现象,铺瓦作业可以对多个操作面进行对称划分,在可能的情况下缩短施工周期,扩大工作面。随着铺瓦进度,屋面上的瓦件应有序有计划的上瓦,避免因来回的移动而窝工,瓦面上的瓦件的分布堆放应合理均匀,轻拿轻放在还没铺设的地方。

7 结束语

仿古建筑的屋面工程是一项工艺较为复杂和综合性强的结构,是仿古建筑中的关键部位,该部位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仿古建筑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质量。仿古建筑屋面的设计和施工应注意挖掘、总结和发杨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工艺和材料,要对仿古建筑屋面结构的施工工艺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最大可能地传承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同时,由于当代的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在仿古建筑的屋面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与当代技术进行结合,总结和创造出仿古建筑屋面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古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强.浅谈仿古建筑歇山屋面施工[J].鸡西大学学报,2011(01).

[2]刘卉.仿古建筑坡屋面设计探讨[J].上海建设科技,2009(2):31-33.

[3]郑键雄,罗志勇,刘艳玲等.论仿古建筑在防雷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现代建设,2011(7):31.

[4]宋敏菠.仿古建筑的屋面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08(11):178.

[5]姚运良,班振洋.浅谈仿古建筑屋面琉璃瓦施工工艺[J]科技传播,2011(11).

[6]刘强.浅谈仿古建筑歇山屋面施工[J].鸡西大学学报,2011(01).

[7]吕俊杰等.仿古建筑屋面施工注意问题[J].建筑工人,2012(04).

作者简介:覃文元(1968,4-),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身份证号430103196804204175,从事建筑、市政和园林绿化专业技术工作。

古建建筑施工范文2

 

关键词: 仿古建筑 琉璃瓦屋面 施工工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物类型也更加多样化,其中琉璃瓦屋面建筑由于具有多种优良功能被现代建筑所广泛采用。这种建筑具有简洁、大方以及规格多样的特点,在现代建筑中已经得到普遍推广。作为一种传统的施工工艺,具有历史悠久的特点,其与现代施工工艺的融合,使得古建筑琉璃瓦坡面施工方法与现代施工工艺相融合。工程质量的好坏施工技术是关键,实践中,要从多方予以综合考虑,如设计、施工、监理等每一步都要严格要求。本文从古建筑琉璃瓦屋面的施工工法以及流程进行阐述。 

1 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首先要完善细部节点设计,对设计施工图纸进行高程度的熟悉,提出屋面配瓦方案。收集整理施工放样及数据,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图纸熟悉及施工放样等工作。对于正脊、细部阴沟、檐口、翼角等进行细部节点设计。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进行解决,进行足尺放样后,记录相关数据及时测量。 

1.2 材料准备 

做好材料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瓦的准备工作要做细做好,由专人进行采选,采取宝顶、手敲、滴水瓦进行清点。 

1.3 施工机具准备 

主要机械设备是桅杆式吊车、单相、水准仪等。所具备的工具有棉纱、线绳、灰桶、电缆线、脚踏板、铝合金靠尺、囊势样板尺、墨斗、钢卷尺等,对这些施工器具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使用并配备相关备用器具,以防不测。 

1.4 作业条件准备 

1.4.1 主体阶段施工要点 

1)目测屋面侧面弧形顺畅,梁标高度要准确; 

2)现浇板施工时,为防止浇筑砼上浮,在施工中应注意梁面负弯矩筋必须牢靠固定,以免影响屋面坡势顺畅; 

3)屋脊高度要有充分保证,不足部分用砼加高(高度应考虑筒瓦、底瓦、屋面坡势顺畅及当沟瓦的高度); 

4)挡泥板浇筑时,必须顺直,高度必须充分保证。 

1.4.2 屋面防水层及粘背层的施工要点 

对屋面杂物进行彻底清理,修补平整,并打扫干净后。按常规操作要求及规范工序铺贴防水层,不得有气泡及破损点,它的做法与平屋面是完全不同的,要保证做到横向平整,囊势顺畅,并以此为原则。表面只须拉毛即可,不必压光,以便增强与粘瓦砂浆的结合力。 

2 施工工艺 

先瓦瓦后再安装脊,即调脊方案。另一种是先安装脊后瓦瓦方案,这种方案操作起来工序繁琐,且纵向布瓦尺寸不好布置。当沟瓦与板瓦、筒瓦,当沟瓦与脊搭接与压槎不便。而方法一解决了难题,且易于操作。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包括,瓦件挑选分垄号中摆坡面控制瓦挂坡面囊势控制线五道瓦底瓦瓦挡沟瓦安装脊瓦用碳黑勾睁眼缝屋面浮灰清扫屋面阻碱保护剂。以下对其分别简述之。 

1)筒、板瓦长度加工,要采用新式方法,不能采用砍打的老方法,应采用手提切割机切割配瓦,尺寸容易切得准,撞肩又严实,损耗又小,不易发生渗漏,能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 

2)瓦瓦的工期很紧迫,刨造施工条件,配备足够劳力都应做好准备,并采用扩大工作面的措施方法,尽量缩短施工工期,确保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安全施工,努力创造优良工程;

3)屋面上瓦,前后坡必须对称上瓦条件,要做到有序有计划上瓦,同时在操作中进行第二次选瓦,为确保施工质量,严禁次瓦上屋面使用; 

4)在屋而的陡坡上操作,不能穿硬底鞋,以防滑倒伤人及踏坏瓦面,操作时应配备钉有横档的踏脚板,沿口要铺设架板及防护栏、防护网等安全设施,确保安全作业; 

古建建筑施工范文3

【关键词】现代施工技术;仿古建筑;应用

一、建筑框架结构形式

当前在我国的建筑框架结构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钢筋混凝土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备较好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因此在进行仿古建筑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充分运用混凝土结构形式,并对原有的仿木结构进行必要的改造,进而实现理想的建筑结构效果。因此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应灵活运用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可以依照传统的古建筑形式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同时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面层的处理时,还应该注意对其面层进行仿木花纹的装饰,不仅能够真实再现仿古建筑,延续其原有的风格,还可以通过该结构实现对整个建筑力学性能的提高,增强建筑的强度以及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当在进行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设计时,首先,要对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有深入了解。仿古建筑首先要求的是形似,而且还要求神似。因此,对仿古建筑施工技术、建造艺术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不然,建造出来的建筑物就会与要求的标准相差很远。以前的木构建筑一般是用木材作为原材料进行设计的,而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筑,却是以钢筋混凝土的柱梁来作为主要支撑部分。以往在进行传统木构建筑施工时,是先把柱、梁、枋、檩等木构件进行相关的加工,加工之后的木构件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接着再把这些独立的个体组装起来;而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则是先进行捆绑钢筋,再进行支模,最后再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以前的木构建筑对传统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参考并做进一步的借鉴,而钢筋混凝土借鉴的只是仿古建筑的外型,对于内部构造、抗震能力等方面的计算,则一样要与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相符合,并且要符合现代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淼纳杓萍笆┕

所谓的恚是由弓形的肘木与斗形的木块进行纵横交错叠构起来的,硎粲谖夜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中所采用的一种支撑构件,是介于柱头与梁架之间的构件,这样的构件不仅起到承重的作用,同时也起着美化的作用。砗椭头、额枋,主要是通过大来进行力的传输,由大向柱头传输力。一般来说,硐嗷ブ间会有垫戆澹但是垫戆宓暮穸戎挥2-3cm左右,因此,根本没办法承受负荷,而只是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在进行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时,完全按照木构建筑的这种结构形式来进行是行不通的。因此,为了保证上下架能够牢固,并且能够达到混凝土结构的标准,要在持力部位稍做变化,可以采用柱轴线垫板来进行受力,然后把垫戆褰行加厚,厚度要达到结构上的要求,并将垫戆搴驼心枋、正心拱、正心檩等各个分件叠构成一个整体。当进行这样的改变之后,

砭臀扌杵鸪兄氐淖饔昧耍而变成起美化的效果,单纯起着装饰的作用。这样,可以以正心作为临界点,把斫行分开,分成外面和里面。同时,由于聿辉俳行载力,因此,可以采用混凝土或者其他的材料来进行施工,然后在垫戆迳厦姘颜庑┎牧瞎潭ㄏ吕础

(二)柱子的收溜以及侧脚

在以前的建筑中,柱子一般都会有收溜以及侧脚,后人在进行仿古建筑相关设计时,对这个已没有硬性的规定,也就是没有强制的要求。对于木结构建筑来说,做收溜和侧脚是很方便的一件事,而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则不同了,会带来很大麻烦。在做收溜时,要求柱子的直径上面小下面大,这就要求在开始进行模板安装时,直到对钢筋的捆绑,都要对这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还要求做侧脚时,外圈的柱头要向里面稍做倾斜,这样在进行施工时会更加繁琐。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对于混凝土仿古建筑来说,做不做收溜侧脚,建筑物的外型和结构都不

会有什么影响,因此,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要不要做收溜和侧脚,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三)楼板、屋面

在对仿古建筑的楼板以及屋面进行设计以及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主题架构的设计,不仅仅要提高整个仿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应该实现梁板之间的很好结合。同样,在施工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多好面层的仿古木结构处理。混凝土结构的楼板以及屋面板可以依据常规的钢筋混凝土,采用肋梁式的平板结构。如果是需要做露明屋架的部分,则最好采用木结构屋架,如果采用混凝土则应该安装仿木的构件进行制作。混凝土则可以采用装配整体式的叠合梁板形式,尤其是针对椽部分,更适宜采用该方法。更简单的方式就是采用平板式的结构,并且用膨胀螺栓固定木制椽条或梁、枋。如果屋顶的折板面在整体形成一定的弧度的时候,则可以改用掺粉煤灰、膨胀珍珠岩等强度比较好的轻骨料混凝土整形,挂琉璃瓦或筒板瓦也改用混合砂浆粘结。

近年来,在屋面的处理方面,曾经采用在望板上面刷防水的油膏,铺设2层油毡等措施。但是效果甚微,许多仿古建筑建成后没几年就开始漏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就应该积极吸取古代重要建筑屋面采用锡背防漏的做法以及制造水泥船薄壳混凝土工艺,并且用钢筋网混凝土背带代替锡背,从而增加屋面的刚度以及防渗性能。具体的做法如下:在屋面的望板上做完护板灰之后,用4@200双向钢筋网平铺,并且用扎丝将网片的中间捆扎起来,然后将C25细石混凝土平铺,抹平压实,钢板网应随压随提至混凝土层的中间,混凝土层的厚度应控制在4cm以内。细石混凝土中可以适当的掺入防水粉,从而提高混凝土层的防水性能,钢筋混凝土随捣随抹,等待12h之后开始进行养护,5d后可刷冷底子油。屋面钢筋混凝土工艺,是在保证中式建筑艺术风格和降低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利用刚性防水材料将屋面瓦作与屋面木基层分隔,来解决屋面漏雨问题,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四)梁架

在古建筑屋顶部分的梁架位置,主要有露明造和非露明造2种,如果是露明造,梁架檩木需要细加工,并且依据仿古的年代做好油饰彩绘。非露明造的,则需要做藻井天花,天花以上的梁架檩木可以粗做,且不需要进行油饰彩绘。在现代混凝土的仿古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是露明造者,需要依据古建形制,仿做出梁架檩木以及椽望板,但是施工的难度比较大。如果是非露明造,则上部的梁架檩木的设计就可以进行简化,而且可以采用满足结构安全性能要求的各种构造形式。古建筑结构中滚楞是木构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采用混凝土仿古建筑施工中,也需要做出滚楞,主要就是在浇筑完梁枋之后用切割机将四边各切去一个角,然后在打磨平整和光滑。

(五)表面装饰

用混凝土进行仿木结构施工的时候,需要对混凝土仿木结构的表面涂刷油漆。涂刷油漆的目的是用以装饰而并非保护。在进行混凝土上刷油漆时需要注意施工工艺,应该在混凝土的梁以及柱上面蒙上粗麻布,然后再做底灰,最后做油漆。否则混凝土上涂刷的油漆容易出现大面积剥落现象。

总之,为了实现仿古建筑的真实再现、美观性以及结构性能,就必充分利用现代施工技术,将混凝土结构融入到仿古建筑建设中去。具体在使用现代施工技术的时候,还应该依据仿古建筑的地理位置、使用功能以及结构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进而确保仿古建筑的外在美观性以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古建建筑施工范文4

关键词:地铁 盾构 管片优化 同步注浆二次注浆注浆孔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地铁规划和建设。由于地面资源的利用逐渐趋于饱和和城市历史形成的原因,地铁设计及建设的周边环境控制因素越来越多,地铁穿越居民小区甚至历史文物保护建筑大量出现。因此,本文依据杭州地铁1号线定安路站~龙翔桥站盾构区间工程较为系统地总结穿越古建筑群施工经验,为后续工程提供经验指导。

一、工程概况

杭州地铁1号线12、13号盾构定安路站~龙翔桥站区间工程盾构自定安路站始发后沿西湖大道向西掘进,隧道右转下穿古建筑群后至延安路下掘进,直至到达龙翔桥站。本区间隧道顶埋深9.3~22.3m,隧道主要穿越⑦1粉质粘土层、⑦2粘质粉土层、④3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层和④2淤泥质粉质粘土。

本区间穿越的古建筑群主要在清末和民国时期修建,天然基础和条石基础,一至三层砖木(混)结构,抗变形能力差.

二、盾构穿越古建筑群施工技术

2.1建立试验段

试验段在盾构穿越古建筑群前50m范围内较为合适(地质情况和埋深比较接近),通过试验段试掘进,摸索出在不同的推进参数下地面和周边建构筑物变形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对掘进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最终实现的目标是:盾构机通过后地表预隆起量1~3mm,工后沉降量≤10mm。

2.2 初步确定推进参数

1、土压力计算值

在盾构掘进前,根据隧道埋深、土层性质和地面超载计算出盾构正面土压力,土压力设定值约为计算值的1.05~1.1倍。

P=KP0

P:土仓设定压力

P0:静水压力和地层土压力之和

K:土压力系数

试验段范围隧道埋深为18.8~18.9m,试验段内各断面的计算土压力为0.20~0.21Mpa。

2、出土量控制值

盾构机外径6.34m,管片环宽1.2m,每环的理论出土量为37.88m3,为降低地层损失,使地表微隆起,因此将出土量控制在理论出值的98%,即37.12m3/环。

3、推进速度

试验段施工时,推进速度不宜过快,尽量做到均衡施工,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避免在途中有较长时间耽搁。如果推得过快则刀盘开口断面对地层的挤压作用相对明显,地层应力来不及释放,所以正常推进时速度应控制在2~3cm/min。

4、同步注浆

① 注浆压力

浆液要充分充填盾构施工产生的地层空隙,避免由此引起的地表沉陷,影响地表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防止过大的注浆压力引起地表隆起或破坏管片衬砌。同步注浆注浆压力应大于开挖面的土压力,控制在1.1~1.2倍的静止土压力范围内。

② 注浆量

Q=V·λ

λ—指注浆率

V—盾构施工引起的建筑空隙(m3)

V=π(D2-d2)L/4

D—指盾构切削外径(m)(削切外径6.34m)

d—指管片外径(m)(管片外径6.2m)

L—管片每环宽度(管片环宽1.2m)

根据公式计算得

Q=(6.342 -6.22)×3.14×1.2×λ/4=1.654λm3

根据杭州软土地层特性和以往软土地层施工经验,试验段的注浆率为200~300%,试验段注浆率暂定为为250%,即注浆量初步确定为4.14m3/环。

5、二次注浆

为控制盾构通过后的工后沉降,在管片脱出盾尾后进行二次注浆,二次注浆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注浆量为0.3m3/环·次。

2.3 监测点设置

为了能及时反映盾构推进过程中隆沉情况,在试验段范围内每1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共计9个点,轴线上布设1点,轴线左右两侧各布4点,间距分别为2.5m、3.5 m、5 m、4 m,根据每个断面的监测结果,绘制出沉降槽正态分布曲线。

2.4 调整优化施工参数

在盾构试掘进期间,每天将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各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所反映的地面变形情况对掘进参数进行调整。由于同一监测断面在盾构机通过的不同时段所引起的地表隆沉原因不同,因此将各个监测断面按盾构到达前、盾构刀盘、脱离盾尾、盾构通过后(1天、3天、7天、14天)各时间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盾构掘进和注浆参数。

1、盾构到达前

在盾构机到达前100m时布设监测点并读取初始时。

2、盾构刀盘到达

(1)地表沉降

当监测数据显示盾构机刀盘前方土体沉降较大时,说明正面土压力设置偏小,将土压力系数适当调高,每次调整量控制在0.01~0.02范围内。同时应调整盾构总推力,扭矩、推进速度和土压力相匹配。

(2)地表隆起

当监测数据显示盾构机刀盘前方土体隆起量较大时,说明正面土压力设置偏大,将土压力系数适当调低,每次调整量控制在0.01~0.02范围内。同时调整盾构总推力、降低扭矩、放慢推进速度。

3、盾尾到达

(1)地表沉降

当盾构机尾部已通过监测断面时,若监测数据显示,盾尾土体沉降较大时,说明同步注浆量偏小,可适当增大同步注浆量,每次调整量控制在0.3~0.5m3范围内。

(2)地表隆起

当监测数据显示,盾尾土体隆起量较大时,说明同步注浆量偏大,可适当减少同步注浆量,每次调整量控制在0.2~0.3m3范围内。

4、盾构机完全通过

当盾构机尾部已通过监测断面3天后,同步注浆浆液已凝固并产生一定的收缩,此时的地表沉量会较脱离盾尾前增大,开始进行二次注浆。根据盾构机通过1天、3天、7天、14天时监测断面的变形量和变形速率调整注浆量和注浆参数。

(1)沉降变形继续增长

当地表沉降变形继续增长,变形速率衰减时,说明二次注浆量偏少,需要继续进行二次注浆。

(2)沉降变形趋于稳定

当地表沉降变形速率逐渐减小趋于零,或由沉降开始变为隆起时,说明二次注浆量已达到控制地表变形要求,可以减少注浆量或是停止注浆。

(3)地表突然隆起

在二次注浆初期,单日变形为突然隆起且变形速率较大时,说明注浆量较多、注浆压力偏大,需减少二次注浆量、降低注浆压力。二次注浆应遵循“多点、少量、多次、均匀” 的循环往复注浆原则。

2.5 掘进参数的确定

1、按照理论设计参数推进

土压力为0.205~0.21Mpa,同步注浆量约4.14m3/环,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如下表。

2、调整土压力为0.195~0.205Mpa,同步注浆量约4.14m3/环,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如下表。

3、土压力为0.19Mpa,同步注浆量约4.7m3/环,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如下表。

4、经过试推进,根据以上三个表格中参数的设置和结果比较分析,最后确定推进参数。土压力为0.19Mpa,同步注浆量约4.7m3/环,推进时速度应控制在2~3cm/min时,地表隆沉较为合理。

2.6 盾构穿越古建筑群施工

根据盾构穿越古建筑群前建立的试验段所摸索出的盾构施工参数进行掘进。盾构施工是一个动态施工过程,穿越过程中,根据监测数据不断的对施工参数进行修正,以试验段中确定的参数为基准,不断的进行微调和优化,真正做到信息化施工,进而确保安全顺利的穿越古建筑群。

三、优化管片注浆孔

对于建(构)筑物而言,尤其是盾构单侧穿越或是左右双线两次穿越的建(构)筑物,易造成建筑物产生差异沉降,而差异沉降将严重影响建(构)筑物的安全。加之盾构穿越的地层主要是软土地层,故盾构穿越后的工后沉降控制时间较长,工后沉降控制需反复多次跟踪注浆。

普通管片中注浆孔在3个标准块+2个邻接块+ 1个封顶块的管片中心各设计一个注浆孔,共6处注浆孔。为能够反复多次注浆,除封顶环为1个注浆孔外,其余各块管片均设计为3个注浆孔,每环管片共计16个注浆孔。优化后的管片能够实现多点、多次、均匀的二次注浆,从而保证注浆效果,更能有效控制古建筑群的后期沉降。

四、盾构穿越古建筑群施工效果

盾构穿越古建筑群期间没有发生过大的隆起和沉降,没有发生地面和室内外房屋墙面开裂。通过连续100天对古建筑群工后沉降监测,数据已稳定,古建筑物累计最大沉降量为-5.75mm,97%的监测点累计沉降量在-5mm以内。

五、结束语

地铁隧道穿越古建筑群施工是地铁施工中重大的风险源,尤其是在软土地层中穿越。只要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穿越古建筑群施工安全。实践证明,本工程在软土地层中盾构穿越古建筑群施工措施效果显著,是非常成功的一次穿越,尤其是试验段模型的建立功不可没,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洪杰, 傅德明, 葛修润. 盾构周围土压力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张凤祥,朱合华,傅德明. 盾构隧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古建建筑施工范文5

寺庙的整体风格为仿清式建筑,在保证建筑坚固可靠的同时,又要传承发扬古建筑的艺术精髓(见图1)。仿古建筑中如何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安装琵琶科(木作)的施工,结合结构受力特点,在保持原木做榫卯连接的前提下,增加连接螺杆进行加固连接,有效预防、解决了因脱榫而导致上部结构及屋面变形、开裂的难题。并且可以有效增强受力性能,提高斗拱的整体稳定性。与此同时,琵琶科与廊桁的有机衔接使受力更为合理(见图2)。

2建筑构造

根据木结构榫卯连接、对拉螺杆的力学性能,在榫卯连接的同时,将螺杆作为琵琶科各构件的连接媒介进行加固连接。提高琵琶科拼接处连接力,以保证琵琶科的承载力。根据琵琶科各构件的高度及端部的截面尺寸,确定所需要连接螺杆的大小和数量,以提高节点在外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使整个建筑的结构可靠度有所保障。

3仿古建筑琵琶科节点施工方案的选择

3.1传统木结构琵琶科采用传统榫卯连接:一方面由于现在的木材质地较软,工人的技术水平也有所欠缺,制作出的榫卯质量欠佳,与此同时古建筑中由于受力不均、年久失修也会导致琵琶科连接点处榫卯移动、脱落;另一方面,木结构自身发生变形,也会导致琵琶科连接点处榫卯移动、脱落。最终导致上部结构及屋面的变形、开裂且维修难度大、费用高。3.2榫卯加螺杆双重连接采用榫卯加螺杆双重连接一方面有效解决了琵琶科连接点处榫卯移动、脱落而导致上部结构及屋面变形、开裂的难题;另一方面,提高了琵琶科拼接薄弱环节处的受力性能,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抗震性和耐久性,增强了琵琶科的整体可靠性。因此,在此工程中采用榫卯加螺杆双重连接节点施工技术(见图3)。

4榫卯加螺杆双重连接节点设计

1)根据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框架结构尺寸设计、制作琵琶科构件的截面尺寸位置、角度,以保证结合部位准确无误。2)根据琵琶科构件的截面尺寸、位置、角度设计制作连接螺杆。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工制作,确保连接螺杆制作准确无误。3)对设计好的螺杆尺寸大小、位置进行定位放线、加工,制作连接螺杆孔。4)对加工制作好的各构件进行榫卯拼装、校验、固定安装,以及对拉螺杆的连接安装。

5琵琶科节点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5.2操作要点5.2.1一般规定1)琵琶科安装施工前,应根据结构类型、现场施工条件、设施和周围环境条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2)施工前,要对原材料及施工设备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做出检查。5.2.2操作要点1)木结构设计、制作传统木作施工工艺:坐斗、拱、昂等木构设计制作按照传统施工工艺依次进行备料、验料、材料初加工划线、制作等。2)螺杆设计与制作①根据琵琶科各构件的截面尺寸及上部荷载情况,确定节点处连接螺杆大小、数量及尺寸;②制作相应的螺杆,螺杆采用HPB300制作,螺杆的长度误差控制在5mm内;③垫片开孔位置应准确,加工前进行定位、划线且误差控制在2mm内,孔径应为螺栓直径加2mm。3)摆放草验摆放草验就是在琵琶科木构安装前,对加工好的木构件尺寸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并进行试装,检查榫卯拼装是否到位;与此同时要检查轴线尺寸与木构件长度、宽度尺寸是否吻合,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经检查无误后方可上架安装。4)螺杆预埋和琵琶科定位放线①根据施工图纸进行预埋件的定位放线,因此要由专业人员根据琵琶科平面布置图,在斗盘枋上精确放出大斗的分布位置、尺寸,准确无误放置好预埋螺杆。②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琵琶科的定位放线,由专业人员根据琵琶科平面布置图用经纬仪对预埋螺杆进行复核确保其准确无误。5)对拉螺杆定位放线根据已经确定琵琶科的位置对对拉螺杆进行定位放线(确保木构件钻孔位置准确)。6)木构件榫卯拼装、校验、固定安装①木构件在拼装过程中要严格按木作施工工艺由下向上即从大斗、拱、昂等依次按序安装,同时注意榫卯的保护。②拼装后应及时进行吊直校正,以保证位置准确无误,在固定安装过程中要及时用木楔将涨眼堵死,同时插入硬木销以确保牢固性。7)琵琶科对拉螺杆施工①琵琶科各构件钻孔位置一定要精准并确保在同一轴线上,否则对拉螺杆无法贯通连接或者连接后造成木构件的倾移,应在安装前现场钻孔;②琵琶科固定安装完成后进行对拉螺杆的安装,首先对螺杆进行初拧,待琵琶科木构件施工完成并进行校验,确认各构件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最后终拧,并逐个检查是否拧紧。

6结语

古建建筑施工范文6

关键词:古建筑 施工图 测绘 异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TU1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3

1 研究背景

龙游是孔府南宗所在地衢州的一个属县。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诸多因素的特殊性,龙游县许多村落的形成有着鲜明显著的地域文化背景,县境内有众多的新石器时期、商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及其后历代的古遗址,有保护完好、文物价值较高的明清古民居300多幢,享有“古建筑之乡”的美誉。馆藏一、二、三级文物达100多件,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7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县级文保点110处。其中古建筑分布较分散,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较多,位于龙游县横山镇脉元村的“龚氏民居”建于清咸丰年间,建筑内外装饰有砖雕、石雕、木雕,三雕齐全,是龙游清代民居的典型代表;建于民国初期龙门桥村的“余氏民居”,木雕精细,牛腿、雀替、梁及楼栅外侧均雕刻有精美的戏曲人物图案,代表了民国初期雕刻艺术的较高水平;原位于龙游县模环乡上张村的“滋树堂”,则建于晚清道光年间,气势壮观的砖雕雕刻非常精细,制作技巧炉火纯青,堪称龙游古建筑砖雕艺术的杰作。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建筑到现在有些已经彻底毁坏,有些已严重破坏,有些正在损坏,加上有些不法分子盗卖文物,更加剧了古建筑的毁坏速度,为了使这些祖宗留下的中华瑰宝不再漫漫的消失,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刻不

容缓。

2 古建筑异地保护

为了避免分散式保护带来的资金等重重困难,选择在龙游鸡鸣山建立集中的古民居苑,将分散各地的古民居迁建到鸡鸣山,采取集中式保护管理,成为较好的文物保护和管理乎段,但是由于民居苑用地范围和资金有限,无法提供更多古建筑的迁建保护,因此希望通过配套工程,借鉴民居苑的做法与经验,迁建与其内现有建筑风格一致的古建筑,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条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对龙游县内古建筑的集中式保护管理,以“保护性利用、合理性开发”为指导思想,并发挥古建筑旅游功能,吸收进一步保护所需的大量资金,从而解决了保护迫切性与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走向积极式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把散布在乡村的古建筑迁移异地集中保护,不失为一种科学的保护方法。由文物部门严格审批,控制性的集中“迁建”保护是可行的,当然,这并不是最佳选择。古建筑如果离开了原来的周边环境,它的存在价值和展示效果就会发生变化,任何一幢古建筑通常和周围环境是融为一体的,在异地搬迁过程中,建筑物多少会有些损伤。目前龙游县境内还有大量的有价值的明清古民居,由于各种原因,他们随时面临着被拆毁的境遇,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保护,我们都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为这些散落在民间、濒临灭绝的乡村古民居留下一些资料(图1)。

3 施工图测绘

现代建筑都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施工图进行施工建造的,但是,几乎没有一幢古建筑的施工图能够保存下来,因此,古建筑在异地搬迁重建之前必须要补测施工图,目前常用的补测方法有:传统的测量方法、近景摄影测量方法、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方法。

具体测绘要求是,在主体结构测量时,使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在对龙游古民居进行保护测量中,我们对高程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标准,对距离和角度测量时采用等外级标准;在壁画、纹理和层面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测绘时,使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测量古建筑的过程中,将精度控制在20 mm内;在砖雕、石雕、木雕等工艺品测绘时,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方法,将测量古建筑细部结构的三维数据精度控制在10 ram级。

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到项目的主要目的和精度的要求,一般做到传统的古建筑测量方法和其他方法综合运用。在龙游古民居异地保护测量测量中,我们首先建立水准路线控制网,确定统一高程坐标体系,然后在建筑物四周和内部设立平面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再根据各个平面控制点测定建筑物的细部特征点的就根据上述方法进行施测的。

4 施工图拼图

经过水准测量、控制测量和建筑物内部的碎部测量,将测得数据归类,然后分类整理,根据测量误差理论计算,精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将符合要求的数据按高程和平面控制点再分类,计算出每个特征点的高程、特征点间的水平距离和水平角,粗略绘制出平面图和立面图,由于古建筑本身存在变形和测量时的误差,图纸必须经过拼图处理,比如开间和层高,其数值取分米整数,对难以取舍的测量数值,重返实地印证,得出建筑模数值,然后,得出古建筑的最后测量数值,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在电脑上绘制CAD图纸。整套图纸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现状图和俯视图,成为搬迁重建工作的施工图,整套图纸可以满足古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基础施工、墙体施工、梁柱结构施工、屋面施工等,基本上可以恢复原建筑物的主体形态。下面是我们测绘后通过CAD完成的施工图,如

图3。

5 古建筑保护施工图测绘的思考

在施工图的测绘的过程中,存在着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为了还原古建筑的原始面貌,观测误差的大小非常关键,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误差处理方法及熟练的观测人员,才能减小观测误差,尽可能实现古建筑的原样保护。本次施工图的测绘,采用了传统的测量方法,将古建筑的主体结构原貌测绘成施工图,但由于设备配置欠齐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方法还没有完全的综合运用,因此,有些施工工艺没有办法和施工图纸一起保存下来。

施工图的测绘为我们提供了古建筑保护的新思路,通过附合和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测图和拼图和数据的误差处理,为我们对古建筑异地保护测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测量工作来说,应该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综合的测量方法,避免对古建筑的保护测量而使古建筑受到人为损坏。

(2)对异地保护的古建筑测绘,应当建立独立的直角坐标系和独立的相对高程系统,将古建筑的平面结构图、剖面结构图、立面结构图建立在统一的坐标体系中,这样有利于提高古建筑保护测绘的精度。

(3)为提高古建筑施工图和原建筑物的相似程度,在测绘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当地古建筑保护测绘精度的评价方法,确保测量精度从高级到低级的实际要求,以提高古建筑测绘施工图的最终精度。

(4)测绘的施工图纸,除平面的施工图纸外,还应该建立较为精确的三维的古建筑原貌立体图,以保留人文信息、建筑材料信息等方面的更多的古建筑信息。

总之,龙游丰塘村徐氏古民居和陈氏古民居测绘是我们对古民居搬迁异地保护工作的起步,随着人们对我国古建筑历史作用认识的提高,测绘工作在古建筑保护中的作用将不断提升,届时对测绘人员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Gao D F,Zhao H T,Xue J Y.Aseismatic carpentry of ancient Chinese timber building.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C].2004.08 Xi'an,China.

[2] 马海志,郭志奇.古建筑测绘的原则与方法探讨[J].北京测绘,2007(2):51.

[3] UchidaA,et al..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Japanese traditional timber buildings[C].Proc.,World Conf.on Timber Engrg.,Presses Polytechniques et Universitaires Romandes,Montreux,Switzerland:34-41,1998.

[4] 朱凌,周克勤,李小爽.基于现代测绘技术的古建筑测绘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14):356.

[5] Zhao H T,Yao K,Xue J Y,Li J H,Wu Y Q.Study on the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Historic Timber Buildings.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C].2006.08 Fuzhou&Xiamen,China.

古建建筑施工范文7

【关键词】地基基础加固;石柱、拱券顶升

【 abstract 】 shallow foundation one-way static grouting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craft, widely used in ancient architectural natural foundation. The benefit is that need not excavation earthwork directly in the ground can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ace, quality effect is remarkable. Ancient building maintenance sinking roof up engineering, effectively recover the original buildings; Also used in the very roof of the lachlan Macquarie roof up, solve don't open ridge, to change directly JiLi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USES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s, roof up good stability,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play a pivotal role.

【 key words 】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Stone pillars, GongQuan roof up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开平风采堂位于广东省开平市三埠镇荻海茭荻咀,又名名贤余忠襄公祠,本建筑为混合、砖木结构局部两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竣工。风采堂中厅头进天井廊的H、G轴四条柱出现了不均匀的下沉,下沉幅度在50L~55L之间。下沉主要原因是石柱独立基础底下地基约有1米深的回填土,承受不了结构上的荷载。天井廊部位为混合结构一层,墙体为条形基础,石柱为独立基础。石柱上为墙体拱券,廊屋面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板厚约150L厚,由于石柱不均匀下沉,楼板有小部裂蓬,拱券墙体局部地方出现裂蓬。经过各单位会议讨论研究,最后专家组提出对该部位柱、拱券进行顶升、调整。

2、风采堂材料及结构检测

首先对拱券各种材料进行检测,并对拱券结构进行重新复核,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才采用以下施工方法。

3、主要工艺流程

地基基础加固、支撑系统基础加固、搭设钢管支撑系统、柱及拱券顶升调平、分离缝填充、拱券墙体裂缝加固、拆除钢管支撑系统

4、施工方法

4.1、采用浅层单向静压注浆的施工方法进行柱地基加固

4.1.1、设备与材料

1、设备:采用ZZHI-200型钻机一台套、特制单向注浆器、BW-120泥浆泵及其仪表和搅浆注浆配套机械一台套,水准仪一台套。2、施工注浆材料: 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速凝材料为氯化钙。按照中厅地基加固处理设计要求,浅层单向静压注浆法加固地基基础说明进行施工,先对石柱基础进行静压注浆,注浆完成大于7天后才能开始该部位的下一部施工。

4.1.2、施工工艺

主孔注浆工艺技术要求:

(1)开孔:开孔在石柱独立基础承台的四个角出300L的位置,孔径110L,地面混凝土垫层用金刚石钻头进行开孔,达到深度,然后拔出钻头并清理干净孔中混凝土垫层、砂泥等。

(2)压入注浆器:注浆器连接Ф50钻杆,在孔内从基底深度压入或击入至设计2.50m深度,注浆器出浆部位长度为600mm,出浆孔径Ф6mm,间距30mm梅花间式三排排孔。注浆器锤击入时,应作记号保持出浆孔向着承台一面。

(3)搅浆:搅浆是为了水泥浆稀释在水中,使水泥水灰比均匀。压入注浆器过程中可以搅浆,先按水灰比0.45注入拌槽,再加入1%硅酸钠速凝剂搅拌成后即约1分钟,使速凝剂稀释于水中后投入水泥,搅拌2~4分钟水泥浆搅均完开始注浆。

(4)注浆:注浆采用上行式分段低压注浆及提升,压力取0.4~0.8Mpa之间,必须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和吸浆量情况作出调整,注浆速度和压力主要取决于施工沉降影响的程度。按每米水泥投量为600kg,二次注浆尺寸分别0.60m,注浆每段注浆量为360 kg,如果在注浆过程中,未达到注浆量,压强达到0.80MPa压力时可以停止注浆。因为压强达到0.80MPa地基下面的浅层基础,空隙已经被水泥浆填满,达到设计要求。

(5)提升:上行式分段注浆提升,每段提升高度按注浆器出浆孔的有效长度。提升0.60m后再进行注浆,此注浆前,注浆器顶部至孔口投入粘土夯实,防止第二段注浆出现返浆现象。

(6)终止:完成第二段注浆后拔出注浆器后,立即用含水率比较底的粉质粘土夯实注浆口。同时用清水冲洗注浆器,防止水泥浆凝结堵塞注浆管和管孔。

4.1.3、有关参数

(1)扩散半径:由于注浆器喷出的水泥浆形成一条水泥柱,地基加固原理是:1、水泥浆挤迫浅层基础的回填土的空隙;2、是水水泥浆形成水泥柱后可以支承独立基础的荷载。采用低压注浆,要考虑注浆量的多少,所以要计算水泥的扩散直径,设计按R=0.30m考虑,预算按R=0.60m考虑。

(2)注浆量估算:每孔注浆量按Q=(1000αβR2Hn)÷2公式估算,有效深度基底至终孔,预算用量按全孔,α=1.30 β=0.95 R=0.50m H=孔深(m) n=1.50,求得每m注浆预算量Q=181.77≈182L/m。

(3)早强剂:由于工程地下水位底受潮水影响,为了基础注浆不被涨退潮地下水带走水泥浆。使注浆加快凝结,所以掺量1%的氯化钙用用水泥添加济。加氯化钙不能过多,过多会使在搅拌浆时就出现终凝。

(4)注浆流量:按20~40L/min,根据试验过程的沉降观测情况作调整。

4.1.4、施工成果报告

提交施工报告,主要有二大部分。

(1)沉降观测成果与分析:施工时,按照第七天的沉降观测成果与分析进行;

(2)注浆试验成果:注浆量、注浆速率(流量)、注浆压力等参数,相关施工过程。

4.2、对天井石柱详细进行沉降观测和垂直度观测

采用水准仪、水准尺、经纬仪对中厅天井石柱体的下沉量和垂直度进行观测。仪器及标尺均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测出每条石柱的最大下沉值和垂直度的偏差度情况,然后做好记录。

(1)基准点:采用距离风采堂大门约40m处的原有水准点作为观测基准点。

(2)观测点:对三进中厅墙体及柱子(离地约1米)建立观测点。

(3)观测过程:

1、在基础注浆施工时要按要求做好观测:

注浆施工过程中,每小时测量1次,注浆完毕后两小时观测一次,第二天观测一次,如果沉降稳定,至第七天观测一次如果没有沉降可以停止观测。如不稳定则每天观测一次,直至稳定该阶段观测方可停止。稳定标准:沉降速度小于0.5~1mm/d。

2、石柱、拱券顶升过程中的密切监控:

(1)、水准仪的水平观测:先在两条石柱上绑上钢尺,用水准仪对准钢尺读数并作好记录。开始顶升后每隔半小时做一观测石柱的提升尺寸,做好记录下来。当观测到提升的尺寸与设计尺寸一致时,则顶升工程施工完成。

(2)、经纬仪的垂直度监控:主要是在顶升过程中怕石柱出现水平位移,而设置两台经纬仪组成垂直度为900进行监控,如果石柱出现位移时要采取纠正措施。由于采用经纬仪监控,石柱位移的距离是比较小的,一般出现在于2~3L。纠正措施是:在位移的一边用¢48L钢管加微调450撑地面,慢慢收紧微调使石纠正。

3、顶升施工完成后,基础再加固过程中还要做好沉降观测记录。直到拱券旧裂缝注浆加固完成7天后,拆除支撑系统再观测没有发生下沉,方可终止观测。

4.3、支撑系统基础加固

支撑系统基础加固有两个目的,第一作为钢管支撑基底承重,第二作为加固走廊地梁下的基础受力。开挖基础边土方采用分段分边方法,先在一边挖进承台中200L~300L,后混凝土浇筑宽600L、厚250L,强度为C2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过12个小时进行淋水养护,三天后再施工另一边石柱加固。

4.4.2、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撑

支撑拱券系统采用¢48L钢管搭设,立杆钢管距离为500L~800L不等,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搭设。 通过计算,顶升时最大极限每条立杆的受力是1.5吨,能满足钢管受力的要求。水平杆与立杆相同距离均为500L~800L,立杆与水平杆有交叉处设置小横杆,并用扣件扣实。每立杆顶端设置一个微调,微调上横穿双条80×80L木枋作支撑墙体,将部分墙体荷载传到立杆上,而使顶升时减少石柱顶升架体的受力。木枋与拱券墙体之间垫上橡胶塑料块,做好墙体保护,石柱位置的立杆用小定柱置也垫上橡胶塑料块防护。同时还要在石柱周边搭设一个横杆扣成一个“井”字形,将石柱固定在于支撑系统上,小横杆与固顶升架体,架体采用¢48L钢管搭设,在石柱基础内外各搭2条立管成方形,然后用小横杆扣成一个整体,小横杆共扣三度。每条立管端部安装微调,微调上架设2条12#槽钢(如果不设槽钢,也可以用50L×120L硬木木枋代替),作支承钢丝绳传来石柱的荷载。石柱基础下横穿两条18#钢丝绳,并固定在于槽钢上。

4.5、对石柱及拱券进行整体顶升调平

石柱整体顶升技术,主要是靠钢管搭设支撑体系上的微调来调升,和沿廊石与下面条形混凝土基础之间的300梯形体硬木木枋挤压而升起的。在石柱顶前,先在廊沿石和下面的混凝土条形基础之间,用钢凿每隔500L凿一个梯形体,有助300梯形硬木枋挤压。当然,石柱垛和底下的独立基础之间也要凿梯形体来挤石柱。

4.5.1、石柱及拱券顶升调平

石柱顶升时,先顶升拱券上的微调,通常是在两排的微调上,每边有一个工人同一时间、同一速度调紧微调,使托住拱券的木枋同时升高(见图5)。调升多少我们是根据两种情况来定的。第一:是根据顶升经验来控制(见图3);第二:根据拱券墙体裂蓬空隙来定,当微调调紧时拱券裂蓬会慢慢缩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要停止调紧。开始两条石柱周边的四个微调,调到石柱升高1~2L之间又停止调升。开始用大铁锤打击廊沿石和石柱垛下的300梯形硬木枋,使廊沿石和石柱升起(见图1、2)。每次都按顶升在1~2L过程为一个盾环,不断重复以上程序,直到顶升至设计标高(见图4、6)。顶升过程中,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密切监控柱体的垂直度和顶升高度。如果在顶升中,石柱出现位移要先停止顶升,采取措施将石柱调直效正后才能再顶升。顶升过程不能过快,最好控制在5L/S之内。

(图1)廊沿石与基础分离图 (图2)300硬木木枋挤压廊沿石分离图

(图3)石柱顶升施工(图4)石柱上升情况图读数为250L

(图5)拱券顶升施工 ( 图6)图7的读数为250L,本图

读数为130L上升了120L

6、分离缝填充

由于钢丝绳安装在廊沿石下,顶升完成后,廊沿石与柱下基础出现相等于顶升高度的空隙缝。所在必须对该基础进行加固,加固采用1:2.5水泥砂浆或C25细石混凝土进行填充。填充完成后7天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

7、采用压力灌浆的施工方法对拱券裂缝进行处理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沿整个圆拱裂缝及拱壁安装灌浆咀,浆咀距离为500L,采用聚合物胶泥埋设灌浆咀及封闭裂缝,用超细微膨胀水泥灌浆料灌缝。超细微膨胀水泥水灰比控制在于0.45~0.50之间,注浆压强不超过2MPa。

8、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撑拱券系统

拱券墙体注浆完成7天后,管脚手架支撑拱券系统可以开始拆除,拆除过程由上而下,注意墙和基础变化。拆除完毕进行沉降观测,测出沉降值在于施工规范内可以回填基础土方。

9、结论及尚存在的问题

浅层地基基础单向静压注浆加固,优点:不用开挖土方,直接在地面上施工,施工方法简易;但注浆成型存在隐蔽性,不易控制成型的形状;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监控注浆流量和压强。顶升采用传统工艺、传统施工方法、顶升平稳,容易撑握顶升尺寸,施工工艺给保护古建筑文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顶升施工只应用在顶升荷载比较小的建筑物。今次石柱顶升,由于廊屋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顶升过程中,顶升尺寸逐渐不断增大,廊墙体边的横跨梁底出现裂蓬,裂蓬在1~2L之间,这是正常现象,对裂蓬注环氧树枝加固处理后,对结构使用不构成影响。

作者简介:凌盛 男,1980年出生,广东省佛山市人,研究方向为:主要从事房屋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广东省标准DBJ15-38-2005)

[2]《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中国电力出版社 李彰编著)

[3]《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古建建筑施工范文8

【关键词】古建筑;施工监理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建筑宝库中独具特色的建筑瑰宝,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历史遗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古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仰慕。因此各地政府及民间组织对古建筑的保护、返修、新建、重建工作越来越重视,各种仿古园林建筑也不断兴起。湖州市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性改造工程可算是湖州的重点工程,也是本市目前以来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重建和修缮项目。本人有幸代表公司参与该工程的现场施工监理工作,对古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工艺有了一番认识,从工程监理控制角度也提出自己一些浅见。关于中国古建筑施工工艺的要求和质量控制的措施,全国还没有形成规范性的强制性条文,也没有系统的施工规范文本,所以施工中我们必须熟悉传统的施工方法,还要结合现行规范。

1. 监理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所监理的施工项目要有一个文化价值的定位,有一个仿古年代的时空界定。应该把我们所监理的项目,视为一件艺术品的重塑,必须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品位。因此,古建筑项目的施工不是单纯的土建项目的施工,其重(新)建、修复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发掘,对它美学价值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优美而典雅,大都是用木头建造而成,也有用大方石块建成的;房屋多为两层,院墙高低错落,多数傍河而建,这就是典型的所谓“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建筑特色。当然,本工程在改造前有专人(包括文保专家、古建设计人员等)对旧址原貌进行考察研究和实地测量,设计图纸也尽量以修复结合重(新)建为原则。监理人员应了解各个建筑的年代特征,对古代、近代加以区别,结合当时的文化特色进行施工控制。有了这种文化品位的监控意识,就有助于我们在监理过程中把握方向。

(2)我们应该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认真研究图纸,倾听设计师的设计目的,倾听文保专家的意见;在重建的项目上更要听史学者、民族学者的意见。从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出发,我们一般可以把工程分为基础工程、大木工程、小木工程、屋面工程、石作工程、楼地面工程、彩绘及装饰工程。监理人员应对各个分部分项的工程反复进行研究,并结合施工单位的组织设计,大体上把握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隐患,将前期核查意见提交施工方、设计方共同商榷,形成科学、合理的监理规划和细则。

(3)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施工监理中要特别注意,对各个工程部位质量应紧密跟踪。不疏于每个环节的监控,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坚决不能进入施工场地,特别对材料的再次处理和加工要坚持既定的程序和原则。比如对油漆的配比调和、木材的干燥处理、选瓦选石材这些细部的工作都要加强质量控制。在施工中要建立质量监控的联动体系,必须形成以监理人员为主体,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层层负责的质量跟踪联动体 。

(4)古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量计量,比一般工民建项目更加复杂。因为古建筑的施工,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化劳动占了投资的相当比例,像砖雕、木雕造型,对其工程量的认定、价格的界定,都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合理的参照体系。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就要对投资、质量、进度进行全面控制,所以我们应该大致了解每一项工艺和每一种材料的实际价值,这样才能客观的评价,协助业主或审计认定每一项施工项目的投资价值。至今我国工民建项目的预决算体系中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古建定额,因此细部的工程施工和特殊工艺施工都只能在现场根据实际工作内容来加以认定。

(5)古代建筑传统与现代施工规范相结合。这应该算是监理工作中比较难把握的问题,与质量、进度之间的辨证关系如出一辙。就如古建中楼梯与休息平台宽度比较、楼梯净高、扶手栏杆间距、窗台高度等,往往不能满足强制性规范的要求。因此在监理过程中应及早发现,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经各参建单位及质监部门讨论一致后实施,既满足现行规范,又能尽量恢复古建原貌。综上所述,对古建筑的施工监理,我们应该树立观念,确定方案,建好体系,主动控制,系统地发挥建设监理工作服务于项目的作用。

2. 以下本人将从不同的工程部类对古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控的措施进行具体阐述。

古建建筑施工范文9

【关键词】古镇建筑;设计;质量控制;现代生态

引言

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革完善,古镇民居建筑建设也是异军突起,其中设计和质量控制问题是古镇民居建筑的根本问题。古镇民居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便是体现设计中的生态设计,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和可自然降解的生态材料,不破坏古镇原有的文化氛围,营造一个无污染、低能耗的舒适的生活空间,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古镇民居建筑中对设计问题的分析

1.1.古镇民居建筑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建筑行业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在古镇民居建筑方案选择中,由于提倡的是生态建筑,那其中之一便是应该考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问题,在建筑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例如在古镇民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合理设计,做好古镇民居建筑的通风和采光,这样屋主在入住时,可以利用自然环境进行通风和采光,可以少开风扇和电灯,从而可以减少一些能源耗费。其二便是要考虑到人文环境,根据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得古镇民居建筑得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后便是要保持一定的经济适用性。一个建筑设计的成功,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美观和功能,也要考虑到古镇民居建筑的成本,以最小的成本谋得最大的利益,将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起来。

1.2古镇民居建筑设计成本问题分析

1.2.1做好资源的充分、重复利用

众所周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巨大的资源与能量。为了节约成本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资源的充分、重复利用是必须的措施。首先,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资源,保证了资源的多样性,减少了环境污染。其次在施工中,可以选择能耗较少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并且可以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比如,利用旧的建筑物的材料,利用被拆除的建筑物的材料等等。最后就是人们利用新技术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在我国,一些地方也开始在房间照明中运用光导管,它可以将阳光导入房间的照明中来,实现对阳光的充分利用,从而减少照明中所使用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减少了能源消耗。也可以改变古镇民居建筑的设计和构造,利用太阳能、实行隔热遮阳等。

1.2.2改善自身构造,降低造价

古镇民居建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古镇民居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资源作为物质基础,而这些资源大都来自自然环境,由人们加工而成。所以在取材过程中,既破坏了自然资源,又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造价成本,污染了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古镇民居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应减少对建筑材料的使用,通过提高建筑材料技术和改变建筑的传统结构、减轻建筑自重来达到减少建筑材料使用和扩大建筑空间的目的。

1.2.3充分利用原有建筑

在我国古城镇建设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对一些原有的建筑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在拆除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和污染,并且会消耗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不利于成本控制,也不利于保护环境。所以,我们可以将原有的古镇民居建筑充分起来,可以对旧的进行加固处理,新旧结合,充分发挥原有建筑的作用。

2古镇民居建筑中对质量问题的分析

2.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对古镇民居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是要加强对每一个因素和工序的管理。施工质量主要受机械、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的综合作用。控制好每一个施工过程,每一道工序,是保证古镇民居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就要熟悉知道每道工序的控制因素,把握住关键,才能更好的控制质量。

2.1.1事前质量控制

在古镇民居建筑施工之前,应事先建立质量监督控制体系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明确质量要求。组织技术交底,控制物资采购,严格选择分包单位。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应熟悉了解古镇民居建筑的人文氛围,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居住习惯和文化信仰,使得古镇民居建筑得以与文化完美融合

2.2.2事中质量控制

首先施工人员要遵守古镇民居建筑的施工工艺规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和规范来实施,这是保证工序质量的前提。要正确设置质量控制点。对于重要的施工工序而言,有了质量控制点,可以使得每道工序都处于控制中。对施工控制点的有效管理,可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要进行工序交接的检查,上一道工序不经批准通过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还要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若事故发生,及时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责任,确定事故的处理方案,检测处理措施的效果,及时预防,减少古镇民居建筑中安全事故的产生。

2.2.3事后质量控制

组织古镇民居建筑的竣工验收,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对各道工序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施工质量的动态控制。整理好施工过程的技术资料并建档保存,为以后其他地区的的古镇民居建筑提高借鉴和参考。

2.2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在古镇民居建筑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降低成本,购买不符合古镇民居建筑施工的材料,所以一定要严格建立施工方的行为,在水泥、钢筋、砌块等材料进场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和钢筋性能的力学试验,最大限度的保证进场材料的合格性和安全性,要严格查看厂家的出厂合格证明和检验单,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进场构件,如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等,必须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其合格,确认无问题后方能投入使用。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必须进行抽样检测。对于加工厂生产的成品和半成品,也要进行抽样检查,并查看厂家出示的出厂合格证明,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于进场的每一材料都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记录,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的万无一失。

3.施工人员思想指导

建筑安全是建筑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而安全问题的产生往往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或者是施工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节约成本,或者是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思想上对安全的不够重视。在古镇民居建筑中,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应尽可能的避免发生,我们要提高古镇民居建筑中施工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责任心,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将质量问题贯穿施工过程的始终,时刻保持机警,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不缺斤少两,不,保证施工安全和良好的施工质量。

4.结语

古镇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中一个特别的领域,它因我国悠久的历史而存在,是我国独有的瑰宝。认真做好古镇民居建筑还需古镇民居建筑企业的不断努力,深入研究古镇民居建筑设计以及施工质量题,严格把握施工质量控制,充分利用新能源和新工艺,创造新型生态空间,将自然与结构完美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我国以后在古镇民居建筑设计以及质量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武思标,徐涛.浅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J].山西建筑,2011,35(1):28-29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