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市场规模研究集锦9篇

时间:2023-07-14 16:35:50

市场规模研究

市场规模研究范文1

[关键词]回购利率 回购市场 股票市场 无风险利率 基准利率

无风险利率,也称基准利率。作为众多金融产品定价的标杆,它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所有金融产品市场的迅速变化。在理想假定下,可以预期,无风险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其他市场金融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资金被吸引到高利率的市场,从而短期内将使到所有其他市场的需求出现下降,进而成交量随之下降;反之亦然。那么,事实上目前我国无风险利率的这一作用有没有发挥出来呢?

一、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对A股市场成交额影响的模型建立

1.数据代表的选择。本文采用发展较完善、交易量较大的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作为我国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并采用交易量比重最大的银行间7天质押式债券回购(R07D)当期(周)加权平均利率为数据样本;A股市场的规模以该市场的成交额为数据样本。货币供给量是影响市场规模和利率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模型建立中把这一因素剔除出去非常必要。这里选取包括我国活期存款和流通现金的M1作为货币供应量的代表。在时间上,选取2000年到2006年七年共84个月的时间为样本,以月为标准。

2.先验预期。(1)在理想假定下,可以预期,无风险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其他市场金融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资金被吸引到高利率的市场,从而短期内将使到所有其他市场的需求出现下降,进而成交量随之下降;反之亦然。此假定如果成立,则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无风险利率的变动与A股市场成交额应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否则不显著。

(2)随着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各个金融子市场规模都应该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即理论上货币供应量应该与A股市场的成交额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

3.建立模型。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log(VOL_STA)=β0+ β1*log(MNY)+β2*INT_REP + u其中,VOL_STA=A股市场成交额,MNY=货币供给量,INT_REP=回购利率,u=随机干扰项。由于D-Wd值为0.737433,故再回归以下模型以消除自相关现象:

log(VOL_STA)=β0+β1*log(MNY)+β2*INT_REP+ρ*AR(1)+u

其中,AR(1)表示残差的一价自回归。回归结果如下表。

注:“**”表示1%显著水平下显著的标准化估计值或F值。

4.模型结果。观察回归结果,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A股市场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有相当显著的正向关系,与预期吻合。(2)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对A股市场成交额的影响作用与预想不符,甚至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3)从VIF值和两个回归元的相关性看出该回归模型存在较明显的多重共线性,但VIF值不高,在本次分析中其影响可忽略。

二、对银行间回购利率与A股市场成交额非负向关系的解释

1.在中国,股票市场的炒作气氛浓厚,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博弈的场所,因而对基准利率的关注会比较少。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这一市场的参与者很大一部分是活跃于证券市场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而且这部分参与者在近两三年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也是A股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资金流通较为畅通的重要原因。然而,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拥有行业内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人才队伍以及丰富的投资经验,其投资意识应该是金融业界中最理智、最有理论底蕴的。而事实上这些投资机构作为市场中较为理性的投资者,却没能表现出在金融市场理论模型下所应有的行为,这只能说明,在中国,股票市场的炒作气氛过于浓厚,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不是一种投资有价值企业的金融产品,而只是场上互相博弈和尔虞我诈的本钱和筹码。这是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对A股市场的影响违反一般金融市场规律的主要原因。

2.银行间回购利率充当中国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即基准利率的能力仍有限。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与A股市场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关系,证实了国内一些学者所持有的观点,即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实际上其稳定性明显受到这些证券市场的干扰。比如,在中国股市,新股发行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炒作,这时在回购利率不停飙升的势头下,资金需求者仍会以高于平日的代价融入资金去“打新股”。也就是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的升高无能力抑制股票市场的过热,但股票市场的红火反过来却可以大力推高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利率。从这一点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充当我国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的能力受到了挑战,这正是我国金融利率体系不够完善的结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我国金融市场中股票市场的力量之大、地位之重。

3.A股市场参与者中以个人投资者占多数,个人投资者理性程度不高,更重要的是中国货币市场的代表――银行间债券市场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于是中国股市的散户就被隔离在银行间市场之外,这就很难期望这些小投资者会以这个市场的利率为判断投资价值的标杆。

三、结论

本文选取了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选取了股票市场作为中国重要金融市场的代表,通过采集近7年的月度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这7年来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影响股市成交额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该利率对这个市场的规模影响不明显甚至违反一般金融市场规律的结论,并较详细地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到此为止,我们至少已经可以从市场规模的角度以及在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和股票市场的具体层面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现阶段我国无风险利率调控其他金融市场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无风险利率的标杆作用不明显。

参考文献:

[1]刘轶李久学: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的选择.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3年7月

[2]苏锦秀: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及投资风险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9期

市场规模研究范文2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金融创新,天津滨海新区

一、离岸金融的定义

刘振芳(1997),韩龙(2001),国际货币基金组(IMF,2000)认为离岸金融指银行及其他机构吸收非居民资金向非居民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欧洲美元市场是离岸金融市场的前身,随着欧洲美元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含义也有所扩大,一是地域上扩大到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如新加坡、日本、香港等;二是币种上扩大到欧洲马克、欧洲英镑、欧洲日元等。

二、国际离岸金融理论研究综述

离岸金融市场产生晚、发展快,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其中,制度学派理论认为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两个角度考虑,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会从一个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集合中遴选出来,以规避政府管制,从而出现了以规避政府管制为目的的更加自由的离岸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理论认为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是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直接呼唤,当全球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在金融要素上就是对欧洲货币市场或者说离岸金融市场的需求。金融自由化理论也是当代世界金融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其实质是要求各国突破传统的金融管制,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运行机制,保证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金融资源。综上所述,这些理论都为离岸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的中心位置,面向东北亚,这一地理位置决定了滨海新区将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活跃的地区之一,在滨海新区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天津港保税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都坐落在滨海新区,为天津离岸市场的运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发展机遇。天津滨海新区对外经济开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业较为发达,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金融业聚集相应初步显现,具有较好的离岸金融发展条件。2007年,渣打银行、花旗银行、瑞穗实业银行等外资银行在开发区设立办事机构,开发区金融业结构和规模得到显著提升。天津滨海新区总体上具备了建成离岸金融市场的条件。

四、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规模决定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一)模型介绍及数据选取

衡量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的一个较简单的标准就是该地外汇存款数额,本文构建离岸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包括中资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本文选取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中心作为标的区域,选取外汇存款作为离岸货币,以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外汇存款为被解释变量,所有币种都包含于外汇存款中,而不是只选取一个币种,选取外汇存款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解释变量分为:

1.收益性:无论是国内金融市场、在岸金融市场还是离岸金融市场,它们的利率都是其主要收益的表现,因此存贷款利率是离岸金融中心银行业务的重要收益所在。本文用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利率与美国实际利率之差表示。另外,成本对收益性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人均年收入作为衡量人力成本的指标。

2.便利性与流动性:离岸金融市场的一大特点是高度自由的金融制度。同时,对于离岸金融市场做出保障的是它的流动性。本文采用的衡量便利性和流动性的要素主要是开放程度,并且以进出口额来衡量离岸金融中心的开放程度。

由此建立回归模型,Y=?琢0+?琢1x1+?琢2x2+?琢3x3

其中,Y为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的外汇存款额,单位是亿美元,数据来源于1993年-2012年天津统计年鉴,本文选取1992年-2011年外汇存款数据。

x1为利差,是1992年-2011年年度美元实际利率与天津离岸金融中心实际利率的差额,单位为%。美元实际利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天津离岸金融中心实际利率来源于1993年-2012年天津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二者都是年度数据,为了保证利差都为正值,便于回归,这里取x1为美元实际利率与天津离岸金融中心实际利率的差额的绝对值,表示两者的差异程度。

x2为离岸金融中心开放程度,用1992年-2011天津滨海新区港口的进出口总额,单位为亿元,数据来源于1993年-2012年天津统计年鉴。

x3为天津离岸金融中心1992年-2011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从事金融业的人员年度人均工资收入,单位为本币元,数据来源于1993年-2012年天津统计年鉴。

(二)用SPSS做多元线性回归及其结果分析

1.相关性分析。用SPSS做外汇存款、进出口额、利差、人均工资收入的相关性分析,以说明外汇存款与进出口额、利差、人均工资收入的相关性是否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为外汇存款与进出口额、利差、人均工资收入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0.691、0.885,说明外汇存款与进出口额、利差、人均工资收入相关系数都较高,且相关性比较显著。所以用外汇存款与进出口额、利差、人均工资收入做回归是合适的。

2.散点图分析。根据外汇存款与利差,进出口额和人均工资收入的散点图可知,除个别特殊点之外,外汇存款与利差,进出口额和人均工资收入分别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外汇存款为因变量,以利差,进出口额和人均工资收入为自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从回归结果的模型汇总表得出,判定系数R2为0.875,即该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方程对样本点的拟合效果很好,自变量可以解释大部分因变量,即利差,进出口额和人均工资收入可以解释大部分外汇存款。

从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表得出,F值为37.386,显著性概率为0,表明回归极显著,即进出口额、利差、人均工资收入对外汇收入有高度显著的线性影响。

根据回归系数表中未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可以得出回归结果,建立回归模型,即为Y=22.821-2.474x1+0.003x2+3.675*10-5x3,从回归系数表的sig值可以看出,人均工资收入的检验结果是其影响不显著,由此可以得出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规模决定因素回归模型中人均工资收入对离岸金融市场规模的影响较小,利差和进出口额对离岸金融市场规模的影响较大。

根据回归标准化预测值图得出,各散点随机分布在e=0为中心的横带中,标准化残差都在-2至2之间,证明该模型是合适的。

综上所述,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的回归模型:

Y=22.821-2.474x1+0.003x2+3.675*10-5x3

有如下估计:

美元和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外汇存款的实际利差对离岸金融市场的外汇存款影响最大,美元和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外汇存款的实际利差上升1%,将使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外汇存款下降2.474亿美元。因为如果美元的实际利率高于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外汇存款的实际利率,美元资金立刻会流向高收益的美国。

天津滨海新区的进出口总额对离岸金融市场的外汇存款影响较大,天津滨海新区的进出口总额上升一个单位,将会使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外汇存款上升0.003亿美元。天津的开放程度上升,必将引进更多的国外资源,这就可以提高贸易资金的往来。天津滨海新区的人均工资收入对离岸金融市场的外汇存款影响最小,因此不能构成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规模决定因素,在此将它忽略。

综上所述,美元和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外汇存款的实际利差和天津滨海新区的进出口总额是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规模决定因素,因此,要扩大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规模,加速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可以从美元和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外汇存款的实际利差和天津滨海新区的进出口总额方面进行改革。

五、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的分析,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如何在竞争中领先,如何维系和提高其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扩大其规模,可以有以下几个措施。

1.使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外汇存款的实际利率高于美元的实际利率。这是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可以把握和利用的,因为离岸金融市场业务既不受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法规约束,也不受业务开展所在国金融、外汇政策限制,因此,保证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外汇存款的实际利率高于美元的实际利率,可以吸引更多的美元存款进入天津离岸金融市场,从而扩大天津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

2.完善基础设施,保证开放程度。较高的开放程度使天津滨海新区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离岸金融中心之一,并保持其地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天津港有低税率及简明的税制结构等优势,并且在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较高。天津滨海新区离岸市场虽然出现较晚,但只要保证一定的开放程度,就一定会发展迅猛。

综上所述,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有着其内在的机制和优势。美元和天津离岸金融市场外汇存款的实际利差和天津滨海新区的进出口总额是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规模决定因素,对其成为规模较大的离岸金融中心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型构建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在模型的构建和数据的选取上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另外,在提高天津滨海新区离岸金融中心地位及扩大其规模的政策建议上还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郭云钊.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郭云钊,胡传雨.离岸金融业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香港地区的实证检验.中央财经大学学报[F],2013.

[3]邓琦等.天津市离岸金融发展研究.天津经济[F],2013.

市场规模研究范文3

    在Arrow模型中,在位企业,不管是垄断者还是所谓的竞争性企业,都只是针对于产品市场而言的,而在研发市场上,它们却没有区别,都是完全的垄断者,因为只有在位企业可以进行创新活动。比如说,在讨论“竞争性”企业的创新激励时,Arrow只是考虑了这个企业完成创新之后利润变化,但没有解释为什么这样一个预期利润的存在不会吸引其他“竞争性”企业也从事该创新活动。由于在位企业不受进入威胁(比如,受行政性进入壁垒保护),技术创新只是在位企业提高在位利润的工具,进而会出现“替代效应”的结果。而在Gilbert?Newbery模型中,不管是垄断者还是竞争性企业,它们都是可能进行创新活动的,即可以投标购买第三方的替代技术。换言之,在Gilbert?Newbery模型中,研发市场是竞争性的,而潜在进入者一旦研发成功,就可以借此进入产品市场与在位垄断者进行双寡头竞争。面对这种进入威胁,垄断者就必须通过创新活动来“维持”其在位垄断利润。既然此时创新是一个企业进入市场或者阻碍竞争者进入市场的工具,而考虑到竞争总会导致租金耗散,垄断者“维持”垄断地位的激励就要强于竞争者“打破”垄断地位的激励。

    无论是Schumpeter、Arrow还是Gilbert和Newbery,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但也有其他一些学者认为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存在着更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比如,Scherer[3]、Mansfield[4]和KamienandSchwartz[5]就认为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企业规模小于某个临界值之前,企业的研发强度是其增函数,但一旦企业规模超过这个临界值,企业规模增加,其创新激励就反而变小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倒U型假说可以看作是对前面两种经典模型的一个折中结果。除了理论研究,人们也就市场结构与创新激励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经验分析。但对应于不同的计量方法或样本数据,人们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研究结论。Horowitz[6]、Hamberg[7]以及Comanor[8]的经验研究支持了Schumpeter第一假说。他们发现,研发密度,即研发支出与企业规模的比值,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增加。他们对此给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第一,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大企业在研发融资方面具有优势,因为企业规模与内部融资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是正相关的;第二,研发活动具有显着的规模经济,因为技术一旦研发成功,其市场价值与市场范围正相关,而大企业通常具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但是,Geroski[9],Nickell[10]以及Blundell,Griffith,VanReenen[11]的实证研究结果却指出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后,Aghion,Harris,Howitt,Vickers[12]对熊彼特模型进行了扩展。在他们的模型中,创新激励不仅仅依赖于创新租金,更依赖于创新前后的租金差异(在基本模型中,创新来源于外部企业,故创新前的租金为0),在这种情况下,更高的市场竞争程度将同时减少创新前后的租金,但是创新前的租金减少幅度要更大些,从而有利于创新和增长。也就是说,竞争可能提高创新的增量利润,从而鼓励了研发投入并“逃离竞争”,同时使得行业内实力相当的企业越来越多,寡头厂商也将面临更加相似的产品成本,并且产品成本越低(高)的企业更愿意成为技术领导者(追随者)。Greenstein,Ramey[13]在其模型中假定消费者更偏好新产品,垄断者能通过市场隔离对新旧产品进行差别定价,从而能从产品创新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垄断厂商比竞争厂商具有更高的创新投入。但是,Czamitzki,Kraft[14]通过对德国企业的研发行为研究,发现新进入者比在位者的研发投入要高。而Schmalensee[15]认为,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大,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能力开始下降,而这又会削弱企业的研发效率;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研发人员更难从自身努力中获得相应的报酬,他们的创新激励也就因此而大打折扣了。

    Scherer[16]的早期分析支持了倒U型关系假说。他用研发人员数目来表示企业研发投入,并用四厂商集中度(CR4)来表示行业集中度,发现在控制行业变量后,研发投入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当CR4超过50%~55%后,研发投入不再随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而增加。进一步,CulbertsonandMueller[17]对食品行业的分析发现,研发投入与行业集中度之间倒U型关系的临界值CR4约为60%。Aghion等[18]利用英国1973~1994年近20年的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市场结构与专利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是呈倒U型关系,因为竞争既会增加来自创新的额外利润,又会削弱落后者的创新激励。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就市场结构与创新激励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更加微妙的结论。Scherer[19]采用美国联邦委员会(FTC)1974年的行业应用项目的数据,发现所有行业数据中,只有20%左右的样本的研发密度是随企业规模增加而增加的,而对于其他行业则没有检测到企业规模对研发的效应,并且他还提出美国小企业比其他国家的小企业更具有创新动力。Boundetal[20]采用了比以往学者更大更全的美国企业数据,并在企业层面上去研究规模—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研发支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U型而非倒U型,即研发密度先随企业规模增加而下降,然后再随企业规模增加而增加,比起中等规模的企业来说,小企业和大企业的研发密度都要更高些。AcsandAudretsch[21]的研究表明小型和大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可能依赖于行业状况特别是市场结构,他们指出在行业集中度比较高的条件下,大企业的创新强度更高些,而对于小企业来说,在行业集中度比较低的不成熟市场条件下的创新强度要更高些。Dorfman[22]通过对4家电子企业的比较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尽管在国外,市场结构与创新激励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了,但在国内,受制于数据等各种原因,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多。近年来,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一个代表性研究是聂辉华、谭松涛、王宇锋[23]。他们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确存在倒U型关系,国有企业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研发强度,并且规模越大,创新动力越足。平新乔等[24]运用中国制造业222家企业连续5年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发现行业集中度衡量的产品市场竞争度与企业专利水平间呈正U型结构。Hu[25]运用北京海淀区的813个高科技企业数据,发现不同产权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安同良等[26]的研究则发现不同性质产权类型的企业所具有的研发投入存在较大差异,最高为外国企业,其次是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制以及港澳台企业,最后才是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张翼[27]根据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做出的结论则是私有企业的研发激励最大,国有企业次之,最后才是外商投资企业。

市场规模研究范文4

关键词:市场调查;中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3

市场信息调查业的界定为:凡是在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登记注册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市场信息调查的研究公司或单位,包括市场调查和社会经济咨询两大行业公司或单位。按此界定,市场调查行业是市场信息调查业两大主体中的一个主体,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指市场调查/研究行业。①

市场调查行业主要是向企业、政府、媒体等具有市场信息需求的组织为实现其经营、管理、决策目标而承担信息收集、整理及分析工作。市场调查行业的发展现状对于各个行业的信息资源获取、经营管理、战略决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成熟、发达的标志之一。

一、我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现状

1.整体发展迅猛,规模增长显著

我国市场调查/研究行业自80年末期诞生开始,24年来行业整体发展十分迅猛。到2011年,我国以市场调查/研究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与机构已超过2500 家,行业营业总额已超过80亿元。②中国内地市场调查/研究行业营业额总量从诞生初期在全球排在倒数几位,到现阶段大致已经排在第7 位,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此增长速度在全球调查/研究行业里实属罕见。如表1所示。

2.地域分布呈现集中性,市场份额向规模大、业内声誉高的企业集中

受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影响,从市场调查/研究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地域分布上看,北京、上海、广东三地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市场调查/研究企业;从市场调查/研究企业规模与市场调查/研究行业总营业额的分布上看,2003年以后,年营业额千万元以上的市场调查/研究企业总数约占行业总体的33%左右,年营业额占据了全行业营业额的90%以上,已呈现企业规模效益的特点。如表2所示。

3.三类市场调查/研究企业构成行业主体规模,现三足鼎立之势

第一阵营:居于世界行业领导地位的外资独资或合资企业,代表企业有:ACNielsen(AC尼尔森)、RI(华南国际)、I P S O S (益普索)、盖洛普等等。

第二阵营:国内规模领先的企业或合资企业,代表企业有:CTR(央视市场研究)、CSM(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TNS(特恩斯)、新生代、MSI、思维等

第三阵营:实力强劲的国内民营企业:北京零点、新华信、慧聪、城予、勺海、赛立信等。⑤

4.现阶段已开始步入成熟期,市场细分与行业分工已较为明晰

(1)行业营业总额增长率趋于平稳

1998年至2007年,我国市场调查/研究行业营业额增长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行业新增企业数量较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至2006年间相对稳定,行业营业额增长率一直在20%—25%之间,行业新增企业数量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2007年增长率开始低于20%(见表1),这表明市场调查/研究行业的增长速度放缓,行业已发展了一定的规模,行业营业总额增长率趋于平稳。如图1如示。

(2)市场竞争已开始加剧,使行业产生较为合理的分工

近些年来行业相对低速增长导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市场调查/市场研究公司更加专业化,市场逐步细分,行业分工已较为明晰。一方面,实力较强的大企业成长为专业的市场研究公司;实力弱小的小企业则演变为专业的调查执行公司或地方公司,成为主要服务于专业市场研究公司的下游企业。另一方面,专业的市场研究公司已初步完成市场细分,专攻于自己的目标市场。例如AC 尼尔森、GfK等公司主要侧重零售研究;央视市场研究、新生代等公司则以媒介研究为其主营业务;CSM、Agb-Nielsen 等主攻收视率研究等。

(3)行业已基本完成洗牌,处在行业上游的市场调查/研究企业均致力于寻求竞争优势,以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

一方面,我国市场调查/研究行业的竞争已经趋向国际化,大多数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采取和本土企业合资或者兼并、收购本土企业的方式以获取竞争优势:国外丰富的经验及研究能力与本土实际相结合。目前行业排名前几大的综合市场调查/研究公司均是以合资的形式开展经营;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信息需求的持续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研究业务也开始升级,通过向客户提供独特的、高附加值的服务来获取竞争优势:市场研究向咨询升级,提供高附加值的研究咨询服务。

(4)行业业务领域涉及面已较为广阔,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地推动下,各行业的信息需求不断升级,我国市场调查/研究行业的业务领域已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个层面。

企业经营管理层面:消费者需求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行业研究、投资决策研究、市场环境研究、市场营销研究、竞争研究、媒体研究、企业研究等方面;

政府管理决策层面:国民经济研究、政策研究、政府职能研究、行业发展规划研究、城市建设研究、居民生活水平研究、社会热点测评、民意测评等。

市场调查/研究行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多的是通过其服务的主体表现为一种间接的贡献,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幕后推动力。我国市场信息调查/研究行业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市场规模研究范文5

关键词:REIT 房地产

REIT(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开始于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政府允许民营机构成立该类信托基金,而且该基金单位可以上市交易,这就解决了传统的产业投资基金的流动性问题。REIT可以享受公司所得税减免,只能参与与房地产投资有关的活动,特别是专注于商业性地产的投资,并且每年至少要把其年应纳税收入中的90%作为红利支付给股东。

REIT有三种类型:权益型(Equity)、混合型(Hybrid)和抵押型(Mortgage),后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伞形REIT(Umbrella REIT)。一个REIT如果其资产中的75%或以上是以具体房地产形式(如购物中心、办公楼等收益性房地产)存在的,那么该REIT为权益型REIT;如果其资产中的75%或以上是以抵押贷款资产(mortgages)或者衍生证券形式存在的,那么该REIT为抵押型REIT;混合(Hybrid)型REIT的资产中既有权益型REIT中的资产,也有抵押型REIT中的资产;伞形REIT结构分为两个层面:REIT和经营型合伙企业(Operating Partnership),其中REIT本身并不直接持有房地产资产,而是通过下设的经营型有限合伙企业来持有。在有限合伙企业中,该REIT是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房地产业主则以房地产物业加入经营型合伙企业获得该合伙企业中的权益单位(OP Unit),成为有限合伙人。由于合伙企业并非公司,故承担税务责任的主体是合伙人而非合伙企业本身。只要合伙企业不对外出售房地产物业,原房地产业主将物业权益转移给REIT持有的行为将不被视为法律实体间的交易行为,可规避大笔的交易所得税。

REIT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从5个方面综述了当前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揭示了其对于我国发展REIT的现实意义。

REIT的IPO和信号传递效应

REIT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可以向整个房地产市场传递有利的发展远景的信号,也表明了房地产市场存在投资机会,需要资金支持。投资者可以把IPO的发行主体视作REIT部门的内部人,这些人可以发现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机会。因此,如果REIT通过IPO的方式筹集资本,那么投资者可以得出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投资机会的结论。

REIT在IPO时可能会出现三种定价情形:过高定价、过低定价和适中定价。Wang et al.(1992)的研究表明REIT进行 IPO时的初始收益是负的,这意味着REIT在IPO的时候过高定价。Below et al.(1995)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他认为过高定价可能是测算出了错,根据他的研究在1972~1988年间REIT进行 IPO时的定价是正确的。Ling 和Ryngaert(1997)发现REIT 的IPO在90年代定价过低,该研究成果和那些关于IPOs定价的一般性的金融文献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大多数的研究表明IPOs的过低定价是由于IPO估价的不确定性造成的(Beatty and Ritter,1986; Ibbotson et al., 1988)。

在以上对REIT定价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学者研究了IPO的信号传递效应(Signaling effect)。在一些前期的研究中(Michaely和Shaw,1994; Benveniste et al.,2002; Lowry和Schwert, 2002)认为,IPO活动向其他的发行上市主体和整个产业传递了信号。最近的一些研究文献认为IPO行为是和市场偏好紧密相关的。这种信号效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内部效应

非对称信息假说认为IPO定价过低向投资者传递了公司优良的自身价值的信号。公司进行IPO后,在市场逐渐获知公司的真实价值后公司进行再融资(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SEOs)就可以获得比较优惠的价格,也可以弥补IPO时的损失。因为REIT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所以REIT没有动力去发行债券融资,又因为REIT必须要至少支付出它们净收入中的90%的份额作为红利,因而REIT不得不通过再融资(SEOs)的方式筹集资本。所以说IPOs和SEOs之间的信号链条对REIT来说非常重要。Chinmoy Ghosh,Raja Nag和C.F. Sirmans(2000)采用信号传递模型(Spiess和Pettway, 1997)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IPO时定价过低的REIT更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再次融资;定价过低幅度比较大的IPO导致REIT的资本是通过IPO和SEOs共同募集到的;REIT在IPO时定价过低,那么它在再融资(SEOs)时也会低估发行价格。

(二)外部效应

REIT 进行IPO会增加整个市场的可销售的股份,这很有可能促使不同的房地产证券之间产生替代效应,从而在整体市场资金量给定的情况下,会对其他的在市场流通的房地产证券价格施加负面的压力。

因为REIT进行 IPO时会披露出有关证券市场的相关信息,因而它们有助于重估在市场流通的房地产证券。为了确定REIT在 IPO时发送的信号信息是否在房地产证券的价格上反映出来,Aigbe Akhigbe, Jarrod Johnston, Jeff Madura, Thomas M. Springer(2004)对在IPO时已在市场流通的“竞争性”的房地产证券的收益进行了研究。一般来说,“竞争性”房地产证券投资组合在发行日附近经历一个负的和不正常的收益。Aigbe Akhigbe, Jarrod Johnston, Jeff Madura, Thomas M. Springer(2004)选取了1982到2000年间在美国市场流通的123个REIT并使用横截面数据方法对样本在发行日附近的表现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以下条件得到满足时,该REIT在IPO时对“竞争性”证券投资组合的负面影响会十分明显:该发行上市的REIT的规模比“竞争性”证券的规模大;市场条件不好时;进行IPO的REIT数量较多时;该IPO 不是伞形合伙REIT( umbrella partnership REIT,UPREIT)。总之,REIT进行 IPO传递了一个可以改变正在市场流通的房地产证券估值的信号,但该信号会随着IPO特点的变化而变化。

规模经济和效率

大部分的学者都承认REIT规模经济的存在,认为REIT规模越大越有效率,因而他们主张进行大规模并购。但也有些学者对此持有异议,认为规模大的REIT固然可以产生规模经济,但规模小的REIT企业也存在规模经济,也有效率。

(一) 支持规模大的REIT具有规模经济的观点

Bers和springer(1997)使用1992年到1994年的数据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首次检验了REIT的规模经济,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规模经济的存在,在他们1998年的研究中进一步表明了管理费用和间接费用最有可能实现规模经济,他们还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规模大的REIT可在资本市场获得更优惠的债务条件。Ambrose和Pennington-cross(2000)的研究也证明了规模经济的存在。Anderson et al.(2001)使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法估计了1992到1996年间REIT的规模经济和效率,

1.管理类型和REIT效率。REIT或者是内部管理或者是采用外部管理。现实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内部管理和内部所有权控制,这有利于投资者协调管理层的利益和所有者的权益。Capozza和seguin(2000)调查研究了为什么采用外部管理的REIT不如采用内部管理的REIT表现的好,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管理使用了过多的财务杠杆,债务成本比较高。Bers和Springer(1998b)的研究表明采用内部管理的REIT比使用外部管理的REIT规模上更有效率。

2.使用财务杠杆和REIT效率。除了管理类型外,使用债务的程度也会对REIT的效率造成或好或坏(detract)的影响。一方面,债务利息的支出会减少现金流,这会迫使管理层更加节约成本;另一方面,高额的利息成本会使得REIT在成本上变得更加没效率。Bers和Springer(1998b)认为使用更少债务的REIT也会变得更没效率。Anderson et al. (2001) 通过分析1992年到1996年间的数据认为债务的增加和REIT投入的利用率呈负相关。

总的来说,认为规模大的REIT具有规模经济的支持者认为,REIT在成本上是有效率的并且存在规模收益递增,也就是说如果REIT扩大其投资组合并进而扩大其经营规模的话,REIT会从中获益。也有证据表明,在1995年到1997年间,REIT行业变得更加有效率。(Danielle Lewis,Thomas M. Springer和Randy I. Anderson,2003)

(二) 支持规模小的REIT具有规模经济的观点

Brent W. Ambrose,Steven R. Ehrlich,William T. Hughes和Susan M. Wachter(2000)认为大的REIT是具有规模经济的,同时他们也认为小的REIT也可以产生受益,经营上也有规模经济。

通货膨胀和REIT的收益

早期的研究认为REIT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根据Fisher(1930)理论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等同于实际收益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在实际收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意味着更高的名义收益,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想要维持同样的购买力,那么他们会在出现高通胀时要求更高的名义收益。Jaffe and Mandelker(1976), Bodie(1976), Nelson(1976)以及Fama 和schwert(1977)的研究都证明了股票的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Sirmans(1987),Hoag(1980), Brueggeman et al.(1984), Miles 和 McCue(1984), Hartzell et al.(1987),Gyourko 和Linneman(1988)认为房地产是很好的通货膨胀的抵御物,因而作为依附在房地产标的上的REIT也被认为可以抵御通货膨胀。但是关于REIT是否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的结果是不明朗的, Gyourko 和 Linneman(1988), Goegel 和Kim(1989),Titman 和 Warga(1989),Park et al.(1990),Chen et al.(1990), Liu et al.(1997)认为REIT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John L.Glascock,Chiuling Lu和Raymond W. So(2002)认为货币政策对REIT价格的变动有着很大的影响,所观察到的REIT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只不过是货币政策变动的产物,REIT并不是很好的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这些研究结果和Darrat and Glascock(1989)的研究一致。

REIT买卖价差和交易的流动性

较大的买卖价差意味着较低的交易流动性,较小的买卖价差意味着较高的流动性。正因为买卖价差和交易的流动性存在着这样的反向关系,因而许多学者就从研究各个类型的 REIT 的买卖价差的角度出发来研究REIT的流动性。

首先引出第一个问题:REIT买卖价差的波动受着哪些力量的驱使?

一方面,REIT可以提供给单个投资者一个可以投资规模比较大的房地产项目的平台,并且可以为私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在这个意义上REIT以独立实体进行作为的能力受到限制,如REIT必须披露其应纳税收入中的90%。严格的披露规定可以减少不对称信息,可以增加市场上交易的效率,这也意味着REIT在IPO后的买卖价差会比股票的小。

另一方面,由于REIT的规模和交易量都比一般上市企业的要小,因而REIT的二级市场交易就有可能不活跃,那么REIT的买卖价差就会比那些在市场上交易活跃的要大。在以上情况下,REIT就可能较少得到分析师和交易商的关注,因为他们提供的佣金收益会比较小。Wang, Erickson, Gau, and Chan(1995)的研究表明,关注REIT的分析师会比较少,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份也会比较小。这些特点意味着REIT会减少信息的,那些拥有大量信息的投资者就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以上的情况就会使得买卖价差幅度变大。一个REIT至少要有100位投资者,5个或5个以下的投资者不能控制股份或企业利益的50%,正因为这个限制,只有一个REIT可以接管另一个REIT并且不会丧失法律所规定的REIT资格,这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外部组织争取企业控制权的斗争。这些特点就扩大了REIT的买卖价差。

紧接着引来第二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类型的REIT的买卖价差的波动幅度都一样哪?此问题上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

Nelling, Mahoney, Hildebrand, and Goldstein(1995)认为权益型REIT的买卖价差就比抵押型REIT的小。与此相反,Below, Kiely, and McIntosh(1995)认为权益型REIT的买卖价差是最大的;John L. Glascock,William T. Hughes和 JR.Sanjay B. Varshney(1998)认为由于依附资产的不同产生了以下不同的结果:抵押型REIT的资产组合是由一些具有固定收益的被动管理的金融资产组成,其买卖价差在所有类型中幅度最小;封闭式基金的资产组合是由权益型的可交易的被动管理的金融资产组成,其买卖价差比抵押型REIT大的多,又比一般股票小的多;一般股票的资产组合是由一些不经常交易的可移动的需要主动管理的实物资产组成,其买卖价差幅度比基金的大,但又比权益型REIT的小;权益型REIT的资产组合是由一些不经常交易的不可移动的需要主动管理的不可移动实物资产组成,其买卖价差幅度最大。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REIT的买卖价差和交易的流动性是不是一成不变的?买卖价差幅度大小和所交易的市场规模有没有关系?

Nelling, Mahoney, Hildebrand, 和 Goldstein(1995)发现REIT的买卖价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1986年到1990年间呈增加趋势。此外,他们发现在NASDAQ上市的REIT由于市场规模较小,因而相对于在NYSE和AMEX交易所上市的REIT,具有较大的买卖价差,在这其中,市场规模尤其是资本规模的大小决定着REIT相对买卖价差的大小,这在Huang 和 Stoll(1994a)对在NASDAQ和NYSE市场上流通的股票的对比研究中得到了印证。

投资资产组合多样化与REIT

早期的研究表明REIT具有低风险(低的Beta系数),低回报特点。Howe 和 Shilling(1990),Chan et al.(1990)以及 Glascock 和 Hughes(1995)研究发现REIT的系统性风险低于市场风险。Glascock(1991)研究发现REIT的Beta系数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市场处于上升阶段,Beta系数也增高;在市场处于下降的时候,Beta系数也降低。这意味着REIT的收益在市场大幅下降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另外,Rosen(1996)的研究,1993年到1995年,在所有的REIT和S&P500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31%,在规模比较大的REIT和S&P500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8%。而且最近这些年来,该相关系数还呈下降趋势。Ghosh et al. (1996) 的研究发现,当把1985-1996年这段时间划分为四个3年时期时,REIT与S&P500之间的相关系数从1985-1987年间的77%下降到1994-1996年间的40%。John L. Glascock,David Michayluk,Karyn Neuhauser(2004)经过对1997年10月美国股市大跌的研究发现,在1997年10月27日美国股市大跌中,REIT证券下跌的幅度仅是其他证券下跌幅度的一半。在当日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的存在,所有证券的买卖价差的幅度都增加了,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天,在市场的下降趋势发生部分逆转时,其他的非REIT证券的买卖价差幅度继续放大,只有REIT的买卖价差在缩小。以上这些说明,REIT会为整个投资资产组合带来收益。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REIT所带来的资产多样化的收益很少,如Gyourko 和 Nelling(1996)研究发现如果把REIT放到投资者的资产组合里面,REIT并没有带来任何收益;Paladino 和 Mayo(1998)发现REIT的收益和证券市场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结论与借鉴

西方学者对REIT的研究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但是考虑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建立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我国的一些房地产项目也争取在国外市场发行REIT,因而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发展REIT和一些涉外REIT就有十分强的借鉴意义:

REIT本身的发行就意味着投资机会,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对现有市场上流通的REIT施加负面影响;无论规模大的还是规模小的REIT都可能存在规模经济,但是它们要受到企业的管理类型和使用财务杠杆的影响;REIT由于其依附的标的――房地产具有抵御通货膨胀的作用,因而REIT也可以用来抵御通货膨胀,它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当然了,两者之间也有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不同类型的REIT的流动性不同,不过该流动性也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另外,也会由于其流通的市场规模不同而发生变化;REIT一般来说和证券市场流通的证券相关性不大,相关的数据(见表1)也可说明该相关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因而可以增加资产组合多样化的收益,可降低整个市场的风险。

参考文献:

1.Aigbe Akhigbe,Jarrod Johnston,Jeff Madura,Thomas M.Springer.Market signals associated with REIT IPOs.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4

市场规模研究范文6

【关键词】证券公司 业务转型 监管模式

我国证券公司兴起的时间与国外相比较晚,我国证券公司兴起于20世纪末。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公司已经基本形成规模。但与国外的证券公司相比,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形式和监管模式仍落后于国外的先进水平。由此,伴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国证券公司要与时俱进进行业务转型,并且要对其监管模式进行改革。我国的证券公司规模各不相同,其所在的地域的风土人情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业务转型时,要因地制宜进行证券公司业务转型研究,依照不同规模和地域采取不同的转型方式和监管模式,由此,本文作出如下论述:

一、证券公司业务转型的策略

(一)大规模证券公司业务转型的策略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国外很多国家的各个行业都选定了我国为其出口国,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迅速,使大规模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其业务范围不仅在国内市场,也在国际市场。由此,大规模证券公司其战略布局,要站在国际市场的高角度,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形势进行研究,取得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提高国际的影响力。我国大规模的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有近三百人,国外的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有近千人,其国外的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占六成以上,而我国分析师人才则很少。且我国的证券公司把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都放到对历史数据的研究,而对当前国际合作的市场趋势的研究领域没有任何投入。由此,我国大规模的证券公司要进行业务转型,使其业务形式适应高速发展的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才能更好促进我国经济能力得提升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二)中小规模的证券公司业务转型的策略

我国中小规模的证券公司相对于大规模的证券公司在业务转型方面难度较大,我国中小规模的证券公司所处地域多以一些二三线城市为主,目前我国中小规模的证券公司的业务能力大多可以满足当地的业务需求。我国中小规模的业务形式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其原有的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基础设施与大规模的证券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由此,我国中小规模的证券公司应依据当地的市场的特点,确定市场中的某一领域为其重点的研究领域,使其成为我国中小规模证券公司针对这一领域的业务模式和业务能力的水平具有领先水平,从而使其在当地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几年,我国部分的证券公司在研究市场差异化方面,针对研究队伍和研究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重点对战略部署和体系进行了科学化的调整。其将研究的重点内容转向了大型金融的16个核心领域。这种研究方式是针对市场差异化研究体系的创新,突显了中小规模的证券公司的新型的研究方向。我国的另一些证券公司针对市场的特定领域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竞争优势。例如我国的日信证券研究所在内蒙古的上市的相关公司,做了这类特定领域的专业性调研。其创建新型的研究小组和组织专业性的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所处的优势的地理位置,利用调研信息进行特色的区域研究,为客户提供更有高识别度的政策和利于客户发展的上市条件。华宝证券是我国中小规模的证券公司中利用差异性市场调研模式的成功的另一个成功案例。华宝证券利用其所在的地域有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即宝钢集团的优势,针对其特定的钢铁行业以及与其有关的行业领域进行重点研究,创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业务模式,使其成为这一领域的先锋代表,并获得了良好的知名度。由此可见,中小型规模的证券公司可以通过针对市场差异化的研究,利用自身所在区域的优势和创建的特色业务的领先水平,探索出适合证券公司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二、加强我国证券公司监管模式的策略

(一)提高证监会的监管能力

我国证券公司业务进行转型,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其业务量不断增加,由此,证监会审批的业务量也会同时增加,使其无法将监管职能进行全面使用,无法保证证券公司的业务转型安全的进行。因此,要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使不合理的审批项目自行废除,但是依据证券市场的需求进行相关审批程序的取缔和废止,不是对企业的发展不予管理,而是使证监会的职权进行转移,加强证监会的监管能力。证监会应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管理,规范证券公司的报告的形式和相关信息上报时间,对不法行为进行适宜的处罚。并且明确证券公司的相关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的时间和披露的渠道,使投资者可以很快知晓投资企业的运营情况。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证监会在摆脱繁杂的审批事项的过程,可以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证券市场的监管工作的执法上。使我国证券市场得到更加安全的发展。

(二)建立一元化的监管模式

我国的证券市场没有形成一定的监管体制,市场的规范性不足。这样就加重了我国政府部门的压力,政府部门既要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也要对证券市场进行引导和培育。要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监管,其含义并不是将其监管范围扩大,对证券公司和证券市场以及证券行业中的各个环节的监管,这样扩大监管范围的监管策略会使监管这一方与市场的各个环节的联系将超过正常的联系范围,会造成监管部门被证券市场的风险牵连,甚至会转嫁于证券监管部门之上。因此,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要将监管部门与证券市场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将证券市场的风险隔离到市场上,使其不会蔓延造成监管部门和政府相互为难的局面。将市场风险的隔离的监管方式,既不会使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弱化,也会使监管的效果的到提升。我国现行多元化的管理制度,即是政府中多个部门进行全方位管理,但是多部门进行管理,会造成权责不分的管理危机。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必须只有一个核心,建立一元化的监管模式。国家证券主管部门要制定一系列的证券行业的法律法规,对投资者的利益进行统一的保护和维护证券市场稳定且有秩序的发展。证券监管的主管机关要积极与其他部门进行密切的联系和配合,建立良好的运行制度的一元化的监管模式,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

伴随着与国际化接轨的发展趋势,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证券公司更好的规避各种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应根据当前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并其要提高证券公司相关人士对信息披露的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使上市公司信息及时有效的进行公布,并且对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披露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定。针对上市公司披露的相关信息的格式要根据国际需求进行合理规范,使其内容具有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等。与此同时,建立规范的查询机构,让投资者第一时间了解并掌握上市公司具体的信息和经营状况,利于投资者正确分析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从而减小投资者投资的风险,增大投资者的收益。建立良好健全的证券系统的查询机构,可以拉近投资者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关系,同时提高证券监管体系在投资者心目中的信任度。这样健全的监管制度,使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受到合理的监管,使证券公司的以安全的发展。

三、结论

我国证券公司进行合理科学的转型,其本源是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经济市场出现了改变。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变化,市场结构发生改变,促进了我国证券公司进行转型。我国大规模证券公司和中小规模证券公司其业务改变方式不同,但大致方向是针对业务本源的改变,业务量的突增等领域。改变业务类型和业务的处理方式,提高业务的国际化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和提高办理业务的速度。从而实现我国证券公司业务转型的重要意义。证券公司业务转型伴随着监管模式的改变,监管模式要以适应新型的业务形式为主,对证券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一元化的监管模式,科学合理健全的监管模式是我国证券公司业务转型的前提。本文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证券公司的相关人员在工作中提供相应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敏.证券公司开展国债期货业务风险分析及监管模式建议[J].债券,2014,(02).

市场规模研究范文7

关键词: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abstract:tourism demand and consumer behavior are both important issues under research in china's tourism. in this regard there have been plenty of achievements by now.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es concerned in the recent 30 years and generalizes the forecasting methods for the reference of developing china′s tourism.

key words:tourism market;demand forecast;method

一、引言

旅游需求是旅游市场形成的根本基础,没有旅游需求,旅游市场就无从谈起,旅游产品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对某地旅游产品的需求量是旅游目的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景区、旅行社等)和旅游从业人士都十分关切的重要问题。wWw.133229.cOM旅游需求的重要性说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都必须以人们对该国或该地区旅游产品的需求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合理地规划和控制旅游业的开发规模和发展速度,以实现发展区域旅游业的最佳效益。对旅游者需求研究特别是对其消费行为的研究非常重要,中国的旅游业发展需要这方面的研究来指导实践。而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需要业界不断地追踪研究,与时俱进。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将始终是中国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1]。我国的学者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不断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加大,关于旅游需求的研究开始向更深的层次展开,很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始介入到旅游需求的研究之中。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研究旅游需求可以指导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规划、旅游企业经营策略,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中的统计分析

利用中国期刊网搜索,从研究内容进行选取,共有137篇文章来探索旅游市场需求预测问题。王铁生(1984)首先发表文章探讨杭州国内旅游需求预测[2]。而1985年12月通过鉴定的《北京旅游发展战略》,其中包含了客源市场调查研究篇幅,从内容上看,包括了客源市场预测、市场发展战略、旅游者行为分析等;从方法上看,使用了大规模的问卷抽样调查,并进行了旅游市场预测研究,在全国具有领先意义[3]。从此开始,我国学者对旅游需求预测进行不断研究和探索。

(一)文献数量统计

从文献的时间动态分布统计中看出(见图1),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仅有4篇相关文献。而持续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陆续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从1996-2004年,文献数量基本持平,但总体上略有递增趋势。近几年(2005-)有关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又有新的增长,而且增幅很大,尤其是2005年达到15篇,是2004年的3.75倍,2006年达到了20篇,2007年截至到7月份已经有19篇文献,可见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真正兴起于最近几年。

(二)研究方法分类统计

国内对旅游需求预测的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外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分析,不少学者对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改进做了大量研究[4]。笔者参考了任来玲(2006)的旅游需求预测分类[5],将137篇文献按照研究方法进行分类。从传统的研究方法来看,有60.1%的文献采用,其中有15.2%的文献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有44.9%文献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所有的传统研究方法中回归模型的应用最多,达到了24.6%;有39.9%的文献采用了人工智能方法,在人工智能方法中,灰色系统研究方法应用最多,达到了19.6%。

三、旅游市场需求研究轨迹分析

在对137篇文献进行总体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表1和图1),根据我国旅游市场需求研究的具体情况,从研究发展的轨迹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旅游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个旅游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仅有很少的学者介入,研究成果很少;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旅游研究蓬勃发展,有较多的学者开始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进行研究,从内容和方法都有一定的扩展;第三个阶段为2000年以来。2000年以来,我国的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数量上和研究方法上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回归模型仍然是主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已经从简单的一元回归向多元回归、指数回归、多项式回归转变,新的研究方法引入、如神经网络、粗集理论开始应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而且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也不断地增加。

(一)零散的摸索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在此期间共有5篇相关文献。从研究方法的时间演进看,我国的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1990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的摸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虽然以定量方法为主,但是利用的定量方法比较简单,回归模型都是使用了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而且都以国民人均收入为自变量。

这一阶段代表性成果有王铁生,葛立成(1984)利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和空运发送人次对杭州旅游人次进行匡算,并指出了其中的误差。在对杭州市旅游市场需求进行预测中,认为经济发展是衡量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其利用人均国民收入作为自变量用一元回归模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同时为了弥补第一种方法的不足,又使用了指数方程(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文章最后指出旅游增长率高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2]。叶涛(1986)首次提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文章提出了黄山客流量模型,文章使用了回归和滑动平均结合模型对黄山旅游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6]。韩德宗(1986)首次将引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引入国内,并进行了介绍、分析[7]。

(二)稳定的探讨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

在这一阶段,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文献数量相比较第一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多元化,特尔菲法、arima模型和灰色系统都第一次运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但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研究出现了从简单单变量分析向复杂的多变量分析、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单一方法向方法综合发展,多种学科(如数学、地理)开始介入到研究之中的变化趋势。

一些新的预测方法、模型应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保继刚(1992)首次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对北京市6月份国内游客预测模型,并指出模型的使用范围,在我国使用引力模型存在数据问题,要使用引力模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必须有些解决旅游数据获取[8]。张洪明(1995)首次将灰色理论应用于旅游市场预测之中,建立了引入残差信息的灰色预测模型,指出灰色建模不需要大量原始数据,不存在误差积累,和概率统计、回归模型比较具有精度高的特点,适合用于中长期旅游市场需求预测[9]。赵西萍,王磊,邹慧萍(1996)对国际上旅游市场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旅游需求预测的发展趋势——与经营管理过程相融合的预测方法[10]。魏启恩,刘新平(1997)引入随机时间序列arma,arima模型分析方法,建立了西安境外游客的arima动态预测模型[11]。

这一阶段一些综合性的组合方法开始出现,如周建设,刘新平(1996)选用了逻辑斯缔曲线模型,选用常规的线性回归和三次曲线模型等7种模型对昆明入境游客进行预测,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带虚拟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较优。并利用7种预测模型进行了组合预测[12]管宁生,杨丽,王建平(1998)利用指数模型和特尔菲法对鹤庆县旅游市场进行了预测[13]。

(三)快速的发展整合阶段(2000年-)

2000年以来,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目前有108篇成果出现,远远多于前20年的总和,由此来看,对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成为了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经济学的介入和人工智能理论的成熟以及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旅游研究者将计量经济方法、神经网络、灰色模型等这些方法引入旅游业,并进行了旅游需求模型和预测研究的有益探索。在旅游市场需求研究中尝试将新的研究方法于最新的研究结合和整合运用,研究方法逐渐精细化,这样得益于旅游需求理论的不断提升,旅游建模和预测方法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

李峰,孙根年(2006)应用旅游本底趋势线的概念和方法研究了2003年“sars”对我国的旅游的影响[14]。吕连琴,王世文(2000)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浪底国内客源市场的趋势和走向,还尝试采用了趋势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分级累计法、平均值法等多种预测方法,对小浪底旅游区国内旅游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预测[15]。田喜洲(2001)对重庆市美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建立指数方程预测模型预测了重庆市未来3年的美国游量[16]。张启敏,汪文帅(2002)采用hammerstein模型对宁夏2006年的旅游需求量进行预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指出在小样本条件下hammerstein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模型[17]。吴江,黄震方(2004)运用logistic曲线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进行模拟,并应用stell ii语言建立了模型,代入一定的数据进行处理,模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并对这一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旅游市场预测的非线性规律,并讨论回头客对旅游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8]。王娟、曾昊(2001)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artficial neural networks)在旅游市场预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19]。郑江华,刘平(2001)利用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对新疆国际旅游客源量进行了预测[20]。张立生(2004)研究了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并对经济、人口和交通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建立了预测模型,预测了我国2005年和2010年的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21]。刘颂(2003)利用gm(1,1)模型对旅游地客源市场动态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22]。曹霞(2006)在分析上海市2000年1月—2004年9月旅游市场动态变化时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博克斯-詹金斯(b-j)方法预测了2004年4月—2004年9月间上海市旅游客流的发展变化趋势[23]。谭频频等(2006)建立基于月度数据的桂林漓江旅游航班、运量及游客的需求预测模型,运用指数平滑、sarima和elman人工神经网络3种方法,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差百分比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评价模型预测效果。预测实例表明elman神经网络模型更能反映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更适合桂林漓江旅游需求预测[2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在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偏重于定量研究方法(模型)的使用和探索,但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近年,开始注重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以及一些方法的综合运用,预测方法正由单一化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但是和国外的研究相比较,虽然研究方法日益丰富,但是研究零散,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对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和体系形成需要不断地努力。

第二,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看,国内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方面着重现象的统计描述,利用模型进行过程和机制分析较少;针对某一消费者群或旅游目的地的实证分析较多,对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少;强调个案研究多,以个案推导整体的做法不够严谨,样本质量和代表性存在问题,研究结论不具备普遍指导意义。在研究中对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对于预测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足,致使其实用价值受到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范业正.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始终是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j].旅游学刊,2005,20(3):10-11.

[2] 王铁生,葛立成.对来杭国内旅游者的动态分析[j].浙江学刊,1984(4):7-13.

[3] http:///expert/user1/27/archives/2005/458.shtml[eb/ol].

[4] 欧阳润平,胡晓琴.国内外旅游需求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3):80-83.

[5] 任来玲,刘朝明.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文献述评[j].旅游学刊,2006(8):90-92.

[6] 叶涛.黄山旅游市场的分析和预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6(2):63-68.

[7] 韩德宗.旅游需求预测重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j].预测,1986(6):66-67.

[8] 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133-136.

[9] 张洪明.森林旅游客流量引入残差信息的灰色预测[j].四川林勘设计,1995(4):29-33.

[10]赵西萍,王磊,邹慧萍.旅游目的地国国际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综述[j].旅游学刊,1996(6):28-32.

[11]魏启恩,刘新平.西安市境外游客动态预测模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67-71.

[12]周建设,刘新平.昆明境外游客市场预测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75-79.

[13]管宁生,杨丽,王建平.鹤庆县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j].社会科学家,1998(增刊):105-108.

[14]李峰,孙根年.基于旅游本底线法(tblm)的旅游危机事件研究——以2003年“sars”事件为例[j].人文地理,2006(4):102-105.

[15]吕连琴,王世文.黄河小浪底旅游开发的国内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93-96 .

[16]田喜洲.重庆市美国客源市场分析、预测与开发对策[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3):18-20.

[17]张启敏,汪文帅.宁夏旅游需求量的预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62-165.

[18]吴江,黄震方.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模拟的初步研究—logistic曲线模型方法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5):91-94.

[19]王娟,曾昊.人工神经网络——一种新的旅游需求预测系统[j].旅游科学,2001(4):24-27.

[20]郑江华,刘平.新疆国际旅游客源量的线性组合预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1(2):140-143.

[21]张立生.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59-61.

[22]刘颂.旅游地客源市场动态预测方法探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3(4):107-110.

市场规模研究范文8

关键词:研究生 扩招 就业问题

从2003年研究生扩招开始,到现在2012年,从以前的26万人到现在的58万人,10年间研究生规模翻了一番。武汉大学刚完成“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显示:目前我国仍有30多所高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在校生规模在不断扩大,部分学校甚至超过本科生,调查显示,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可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还在持续扩大中,这种扩大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市场不能提供更多的岗位给研究生。更多的学校在注重“量”上忽视了“质”的提高,使得很多研究生的含金量降低、好高骛远,在毕业后多数研究生都面临就业难题。因此,我们必须看到扩招研究生后给就业带来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培养研究生,为今后其就业提供更好的机会,避免研究生教育出现就业与学业成反比的问题。

一、研究生扩招的背景

1978年我国恢复招收培养研究生,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阶段。根据统计资料显示:1978——1998,中国大陆共有68万研究生,199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7.3万人,2004年达到33万人,增了近五倍,教育部统计还显示,2003年中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26.9万人,2004年全国约94.5万人报考,其中应届生报考人数47.4万人,占报考总数的50.2%,录取人数为33万人,本世纪之初的五年时间里,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已达109.8万人,大大超过了上世纪1978——1998年的20年间的总和,我国研究生招生年均增长35.9%。

在2009年教育部公布,研究生计划招生47.5万人,其士生6万人,硕士生41.5万人,比2008年增加5%,同时还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5万名次。

研究生的扩招一方面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但另一方面研究生的扩招也必然会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扩招使市场对研究生的需求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迫使研究生群体开始陷入一种就业难的困境。

二、研究生目前就业面临的形势

研究生的扩招,使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江苏省提供的数据显示:研究生就业率84.46%,本科生就业率88%,专科生就业率为92.17%,其中双专科生就业率最高为94.65%,博士生就业率最低为80.96%;湖北省从2004——2007年4年间研究生就业率分别为95.6%,93.4%,90.7%,86.85%;甘肃省2005——2007年的研究生就业率分别为92.1%,82.8%,73.2%连续几年出现下降趋势;《2004-2005上海高校研究生发展研究报告》选取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样本,在就业趋势自我感觉上,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就业越来越难,这一比率占到75.4%,认为和之前差不多占5.2%,认为很难说的占到17.9%,仅有0.9%的研究生认为将来就业越来越容易;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研究组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4所大学进行《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中发现:65.9%被访者认为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或“非常严峻”;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在一次讲话中直言,“我省2006年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甚至低于专科生。”从几个省市的研究生就业率情况来看,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确实越来越严峻,研究生的就业恐慌也并非空穴来风。

三、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研究生自身因素

研究生毕业以后一般年龄都在25岁以上,工作后再读研的学生年龄就更大了。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他们比本科生多花费了2-3年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硕士研究生对教育投入也比本科生大,他们渴望研究生的头衔可以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带来更多的有利形势,在毕业时都想找到比本科生待遇好、地位高、发展前景更好的工作。但是在研究生读书的这个阶段,很多同龄人已经成家立业,工作稳定,而对于新毕业的研究生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对于这些研究生来说首先迎接的不是一帆风顺的远大前程,而是年龄偏大,难于就业的严峻形势,虽然研究生拥有较高的学历,但他们将比本科生更快面临结婚、买房、生子、供养老人等问题。而对于35岁以上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毕业就等于失业,虽然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年龄已经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条件。随着研究生扩招,规模不断扩大,给本身面临一系列困难的研究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教学质量因素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扩大,研究生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在研究生期间,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本科生差不多,都以听课为主,并没有强调知识的精细性与专业性,课题不够新颖,前沿性、尖端性课程少。研究生扩招使高校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不足,使得部分专业教学设备缺乏,课程开设不足,从而研究生无法获得足够的知识。受扩招的影响,无论是高校中的生活设施还是各项教学设施的完善速度难以赶上硕士研究生扩招的速度。与此同时,研究生扩招使高校原有的师资力量远远无法满足硕士研究生扩招后的需求,导师所带的研究生人数过多,即分散导师的科研精力,又无法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总之,研究生扩招后教学设施陈旧、实验设备紧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单一的情况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三)市场供需失衡

扩招后硕士研究生规模急剧扩大,而市场需求的容量有限。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已远远超过了就业市场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量,供需不平衡的就业问题已经出现。我国在制定扩招政策时没有结合市场对高层次人才规模及类型的需求,从而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市场的需求出现失衡。尽管我国的新增就业连创新高,然而面对我国每年扩招的本科生,专科生,独立学院的学生及市场上庞大的失业人员,由于培养结构的不合理而造成的人才人为的浪费更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市场需求的不平衡。就业市场出现对研究生人才的相对过剩与绝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及解决就业市场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四、解决研究生就业难的措施

(一)研究生自身

研究生自身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把提高自己的科研学术能力摆在首要位置。进入硕士学习阶段,对于研究生来说,这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考虑的结果,是他们自己选择的道路,对于一个成年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必须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负责任,学习上一定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为学习的基础。在就读期间应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鉴定知识基础。同时研究生应该注重各方面能力技巧的培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其次,作为研究生自己来说,在就业时应该责无旁贷的规范自身的行为,在就业的过程中,谨慎签约,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应该看清自己,了解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在就业时准确定位自己,在硕士学习阶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习的过程中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最后最重要的是,硕士研究生必须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认清社会形势,尽量做到不偏激、不急躁、不盲从、不悲观,在各种歧视与偏见面前,不卑不亢,用实力证明自己;在各种不法行为面前,不忍不让,用法律保护自己。学习用平和的心态应对就业中的各种问题,用务实的心态审视自身的能力,用科学的心态制定合理的就业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同时研究生要学习适应社会,转变传统就业思想,积极面对市场挑战。

(二)高校方面

高校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是研究生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因避免盲目扩招和专业设置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与扩大,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应做出明确的市场调查,针对市场的容约量决定招生数量并且能根据市场对人才类型的需求量来合理规划招生规模,同时,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灵活设置研究生专业,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另外,高校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应尽量为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学术环境,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管理,重视对硕士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学校还应该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聘用制度,严格控制导师资格的评审,加强导师与导师、学生间的交流,注重对导师的定期培训,增强导师的创新素质和能力。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研究生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问题。改变单纯以课程为基础设置实验的体系,体现多目标(基础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多层次(基础型、提高型、创新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课程实验为单元,课程组实验及课程设计为模块、专业方向为系统,包括了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是一个贯穿大学、研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全程化实践的教学方案。

(三)国家方面

市场供需失衡不仅与高校有关与国家相关政策也有很大关系。造成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在制定扩招政策时没有结合市场对高层人才规模及类型的需要,从而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市场的需求出现失衡,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好职业岗位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工作,控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使毕业生的数量与社会提供的合适岗位相适应,保持供求平衡,减少隐性失业及无法就业的问题。国家应该积极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同时国家应积极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制定相关战略和政策,对自主创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五、结论

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着及其复杂的背景,解决研究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国家、社会、高校还是研究生个人都存在着与就业相关的不足与缺陷,因此需要研究生自身、高校、国家政府部门等多个角度出发,共同努力、各尽其能、多策并举、共同推进。研究生自身是就业难的内因,高校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是研究生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为研究生就业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他们之间共同相互配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忠厚.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阿平.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J].人才市场,2003

市场规模研究范文9

【关键词】SCP范式;行业集中度;研发投入(R&D)

一、理论假说

1、SCP范式的形成

比较完善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后。1983年,在继张伯伦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梅森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此后,贝恩、凯维斯、谢勒等人都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继承了前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和绩效三方面进行分析,构造了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基本含义: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运行的绩效。贝恩的这一分析方法,为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路径,其中尤其对作为市场结构形成要因的产业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规模经济的有关研究与市场结构和绩效关系的分析。

2、市场结构与研究开发

所谓市场结构,通常定义为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价格形成的方式,从而决定了产业组织竞争性质的基本因素。市场可分为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完全竞争几个形态。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集中度,它可由集中度指标如CRn或者H.I指数衡量。

所谓市场绩效,是指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成果。主要从产业的配置效率和利润率水、与规模经济和过剩生产能力相关的生产相对效率、销售费用规模、技术进步状况与x非效率等方面衡量。这里我们采用研发动机表示技术进步取向,以它与市场结构的关系反映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3、市场结构与研究开发动机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得企业有更强的创新动机,原因在于完全竞争结构中企业进行工艺创新得到的创新收益大于垄断企业的创新收益。而垄断企业存在巨大的垄断利润,创新动机较弱。垄断市场需要某种因素来解决垄断者的惰性,而这种惰性是由创新之前的垄断利润引起的。而在竞争市场,这种创新前的利润是不存在的,成为替代效应。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规模的企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大。熊彼特认为,一旦我们开始进入细节并且研究那些进步最为明显的单个企业时,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并不是相对自由的竞争环境下生存的企业,而是那些大型的康采恩。而且他进一步认为,完全竞争不仅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最优的。完全竞争中的企业规模太小,不可能为研究与开发支付最佳费用。加尔布雷斯也论述了大企业是引致技术变动的最完美的工具,并且是技术变动最有效率的发明和传播者。他的结论是从一些相对简单的理由归纳出来的。

二、文献综述

1、集中度与研发投入正相关的观点

熊彼特(schumpeter,1942)提出垄断比完全竞争更有效率,垄断有利于技术创新。Greenstein和Ramey(1998)通过把产品市场划分为新旧两个阶段的模型,认为在垄断受到新产品的进入威胁时,垄断会比竞争性市场结构对创新有更强的激励作用。这说明只要垄断的地位不是天然受到保护的,在技术进步速度很快的行业中,为了维持已有的地位还是会积极创新的。Changa和Wub(2006)建立了在位者和多个挑战者的最优投资模型,把生产经验也作为R&D竞争中的一个重要要素。认为长期在为会增加从生产经验中学习的好处,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使得挑战者的数量下降,即集中度提高。

2、集中度与研发投入负相关的观点

美国经济学家arrow(1962)认为由于竞争性行业企业间存在很大的竞争压力,所以更具有创新的激励。凯米恩(M.Kamien)和施瓦茨(N.Schwartz)(1994)研究认为只要竞争仍能有正的期望利润,则更激烈的竞争会加快创新的速度。杰罗斯基(P.Geroski,1990)以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重要创新数据做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集中度高的产业在促进创新方面不及竞争性产业。涂正革和肖耿(2005)采用前沿生产函数,利用1995-2002年间210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资料,分析了市场竞争程度与创新的关系。研究表明产业集中度与研发强度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三、实证分析

1、数据选取

本文选用了《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中的37个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内部支出(2000)数据作为企业R&D支出费用。考虑到不同行业的支出费用会受到其收入或产值、规模不同的影响,这里以R&D支出费用与该行业工业增加值之比作为反映大中型企业投资动机的指标,各行业工业增加值指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1)而市场集中度则采用了来自戚聿东《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垄断与竞争》(2004)中的绝对集中度CR4指标。

四、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在低集中度行业,即竞争性行业中,厂商的技术研发投入与集中度正相关。在竞争性环境中,大企业具有研发投资优势,且投资动机随着集中度提高而加强。这一点符合了熊彼特和加尔布雷斯等人的看法。其观点如下:(1)研发新技术需要巨额投资;(2)研发需要高度的科学知识和复合技术的积累;(3)研发设备的建设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规模经济。

上述实证分析同样发现,无论是总体来看,还是截取高集中度行业即垄断性行业的样本来看,集中度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并不明确,即在企业研发动机方面,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不明确。这一点符合了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的观点,即只有当研发所必需的投资规模及其庞大,或技术变革所必要的企业的最小最优规模很大时,熊彼特和加尔布雷斯的假说才成立。否则,集中度与研发投入的正相关关系是不成立的。

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哪一方的观点,但综合已有的研究可以得到基本结论是:(1)在一定临界点以内,研发投入与企业的规模正相关。这个临界点很可能因产业而异。(2)大中小企业在发明、革新方面的作用大小,与产业类别、技术进步阶段特点、政府政策都有关系,难以下定论。

参考文献:

[1]杨公仆,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山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汉洪.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卜振兴,陈欣.基于SCP范式的集中度与研发度相关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J].中国发展,2010(8).

[4]严海宁.市场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5]李国柱,刘德智.计量经济学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6]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tjsj/ndsj/2001c/m1317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