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常态化安全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07-14 16:36:05

常态化安全教育

常态化安全教育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35―01

幼儿的安全意识较差,抵御危险的能力很弱。因此,搞好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幼儿教育的头等大事。

一、落实安全措施要细致化

幼儿安全教育内容非常宽泛。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教师要注意教材内容的筛选,特别要针对本园环境实际、幼儿安全意识实际制定科学安全的教育措施。首先,要明确幼儿安全教育目标。幼儿安全教育旨在提高幼儿安全生活的能力,教师要将安全教育与幼儿每天的生活相结合,让安全教育在课内课外都要有所体现。其次,要设定安全标识。为了幼儿平时的生活有安全保障,教师要根据幼儿园具体环境因素在一些重要活动场所张贴图文并茂的安全图画,如提醒幼儿上下楼梯避免拥挤,让幼儿认识消防安全标志,禁止幼儿触摸电源插座等危险品,卫生间内有提醒幼儿不推搡、不追逐、小心地滑会摔倒等的标识,让幼儿认识安全通道标志,教会幼儿逃生的方法。

在平时的安全管理方面,也要做到精细化。要教育幼儿不随便乱跑,不带危险物品入园,不独自离开幼儿园,不跟陌生人走;在户外活动时,不打闹、不争抢、不玩危险游戏;在体育活动时,要正确使用各种器械;平时还要指导幼儿搞好个人卫生,不咬手指头、不随地扔垃圾、不用脏手擦眼睛;午睡时,要保持正确睡姿,不用被子蒙头,不趴着睡;游戏时,要教育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争抢玩具、不推搡、不将玩具放入口中、鼻中,不玩危险的玩具等。幼儿安全教育事无巨细,教师要亲躬亲为,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意识。

二、开展安全教育要常态化

幼儿安全教育要实现常态化,教师要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幼儿园要制定幼儿安全教育常态化教育机制,结合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自我防护等安全教育活动要常抓不懈,并形成日常教育教学的基本制度。在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营造气氛,展开演练,同时还要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大排查。此外,园领导对教师安全教育落实情况要进行评价,全面升级幼儿园安全体系。

安全教育还要落实到平时幼儿生活的活动之中,教师要抓住安全教育契机,展开全方位安全教育。如,上下楼梯时,要指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大家都靠右走,不拥挤不打闹;告诉幼儿早上喝豆浆时,为防止烫伤,要先试试温度;走路时不要将手放到口袋中,开门关门都要观察前后是否有人,还要注意手是不是放在门框上。

特别是安全演练,这是幼儿安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防地震、防火、防踩踏、防入侵等,都需要开展安全演练活动。教师要注意给幼儿讲清楚演练操作方法,教给幼儿逃生路线。在具体演练中,幼儿园相关部门和教师要注意相互配合,在各个环节上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细节措施,确保幼儿的绝对安全应该是我们的最终追求。

三、实施安全教育要儿童化

幼儿园安全教育主体是幼儿,教师在设计安全教育预案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特点,只有选择幼儿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内容和方式,才能获得最佳的安全教育效果。安全教育虽然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幼儿安全认知积极性,还需要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活动,吸引幼儿参与。

常态化安全教育范文2

地税局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部署会发言稿:

下面就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暨“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部署会提出以下三点意见:

一要深刻领会中央、省委精神,充分认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大意义。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中央在总结学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和积累重要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市地税系统各级党组织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委及总局和省局党组的要求上来。

二要全面做好规范动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认真学习贯彻的重要指示、中央和省市委的《意见》对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明确了“三坚持”“三增强”“三确保”目标任务。我们要以此为指导,规范动作,精准发力,深入推进。坚持从“两抓”入手(抓住“关键”、抓实支部),突出“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要自觉强化政治担当,认真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是省委结合实际提出的学习教育载体。根据市委和省局党组的部署要求,市局党组决定在全市地税系统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把专题教育抓实抓好,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事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事关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和省局的工作部署,自觉强化政治担当,扎扎实实把学习教育开展好,把管党治党任务落实好,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安监局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部署会发言稿:

刚才大家围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开展深入的讨论,从坚定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工作作风和执行能力、遵守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自我剖析。开门见山,联系自身履职尽责实际,对照正反面典型,聚焦问题,讲认识、谈体会、深刻查摆自身问题与不足。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交流讨论,更有思想碰撞,启发了感悟,触动了灵魂,真正把不足与差距摆到了台面,提出了整改措施,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前进的方向。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苦练本领,提高履职尽责的工作能力。认真学习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在实践中练就过硬的安全工作能力。

二要脚踏实地,树立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在安全监管工作中,求真务实,精耕细作,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较真碰硬,摒弃贪欲私心,维护执法公正。

常态化安全教育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安全素质;问题;发展对策

中国高校非生态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占到了90%以上,对这大部分人而言,生态环境教育尤显其重要性。高校对非生态环境专业的生态环境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将是中国生态安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的严重障碍。显然,大学生生态安全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由于现代社会所存在并不断恶化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而引发的。它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揭示人和自然的关系,它警示人类必须反思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生生态安全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国未来生态环境状况的优劣,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生态安全素质教育蕴涵着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必将成为21世纪发展的基点和依据,是提高全民族生态安全意识的基础工作,也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一、大学生生态安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生态安全意识较低

1、对生态安全建设事业、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漠不关心,处于一种麻木心态。

2、没有自觉参与的意识。即使参与了,也是搞形式。

3、生态伦理水准不高。生态伦理强调公众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力和生物享有可栖地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力。因此,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不得侵犯他们利益,不得危害物种的生存和损害地球上生命维持系统,但是许多大学生侵犯他人的环境权的现象仍随处可见,说明了大学生环境意识的低下。

(二)生态安全教育专业性强,普及率低

很多高等院校生态安全教育仅仅局限于城市、资源、生态及其相关专业,且是作为专业课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其他专业则很少或没有开设生态安全教育课程。造成大学生整体的生态安全意识较差,自然观生态观意识比较淡薄,生态观、环境观、节约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差。

(三)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传统的靠讲台说教的知识灌溉方式依然是生态安全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生态安全教育更是一种感性教育,离不开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浪费、水体污染等生活教材。因此,加强实地考察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是高等院校生态安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四)生态安全教育投入不够

首先体现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由于资金投入少,师资素质受到很大影响,很多进行生态安全教育的老师自身并非环境专业或生物专业毕业,未接受系统的培训,自己的生态安全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不能到位。有些学校的生态安全教育教师甚至是其他课程教师兼任的。师资素质的低下必须会导致生态安全教育的不力。其次体现在生态安全教育的教材建设滞后于教育上。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在大力推行生态安全教育,相比之下,教材建设发展较慢,一些教材质量不高,大量是知识陈旧,缺乏新思维和新理论,很少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即使使用较多的《环境保护概论》也主要是自然环境科学知识,很少涉及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的人文素质内容。

(五)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缺失严重

1、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明显,常常做出捕捉野生动物为美食,或以折磨野生动物为乐等残酷的事情,对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缺乏应有的尊敬、爱心和同情心。

2、过度浪费。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甚至成为家庭中过度消费的“主力军”,不仅为了生活便利而追求“一次性用品”,而且为追求时沿而过早过快地废弃尚能使用的物品。

3、缺失社会公德。生态环境既然是人类共同生存的空间,个人的环境行为也就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必须遵循社会公德。然而时下的大学生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或口香糖残渣、乱扔废旧电池等有害物品的现象也已司空见惯。

(六)生态环境科学课程安排几乎空白

绝大多数高校至今还未把提高非生态环境专业学生的生态环境科学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中,还没有把基础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生态安全科学课程安排的空白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阻碍。高校各个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将会在不同的行业担当不同的职责,其中不乏各级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如果他们没有受过应有的生态安全教育,很可能回沿袭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传统模式。

(七)生态安全教育师资缺乏且素质不高

目前,中国许多高校严重缺乏从事生态安全素质教育的师资就更缺。给非生态环境专业学生上生态环境课程的老师多是由化学系、物理系抽调的老师进行“兼任”。由于未受专业培训,未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他们的传授多是对一些生态环境现状的陈述,很难系统地、深入地把生态安全科学讲透彻。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安全素质培养的对策

(一)进一步抓好非生态环境专业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问题

1、增大资金投入,提高师资数量与质量。地区政府和高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高素质的生态安全素质教育方面的师资。安排相关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如,参加进修班、研讨班;参加学术研讨会;到国内生态安全教育较成功的地区做国内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

2、调整课程结构,设置相应的《生态安全学基础》课程。应将《生态安全学基础》课程设置为非生态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讲授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生态安全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如对财经、政法、管理类学生可进行环境生态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学科的传授;而对于理工类学生,则应进行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污染智力、环境法规等知识的传授;而农医林类学生则应学习环境医学、环境监测学、荒漠化智力、绿色产品等知识。对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生态安全素质教育还学要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举办专题讲座,就目前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如伊拉克战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实地考察,如,三峡库区水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等,加深学生对环境与发展必须协调的认识;还可通过学生会、团组织、党组织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走上街头进行环保咨询,通过宣传为自己的环境知识提供实践机会。

(二)注重生态伦理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

生态学不仅是一门专业,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生态意识的强化是生态安全教育诸环节中的先决条件。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分析水平越高,判断能力越强,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越高。人类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过程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这就是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我们还必须强化对生态文化的研究,扩大生态文化对下一代的教育机会,使我们的生态文化以宣传和和教育的基本方式传达给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这样的传达过程中,不论是社会宣传还是高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是让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传统的生态保文化,而是在学习、研究生态文化的过程中,提高理解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立能力,不仅使受教育者形成对生态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形成对生态文化的鉴赏能力。

(三)积极采取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形式教学

生态科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涉及生物、化学、土壤、水文、经济、法律、政治等多门学科,采取多学科交叉形式教学不仅传递新科技和新文化,而且发展了科技和文化,并导致教学内容的逐步革新。生态安全教育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包括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辩论会、课外活动公益实践等活动等。教学时间宜安排在1-2年级,教学重点主要讲授基本的生态环保知识,教学内容应分为两块:一是公共部分内容,主要是生态教普和环境法;二是专业课程中了解生产、服务流程中所产生的三废及其治理技术。因此,可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可采用核心课程形式,即以某一问题或学科这核心,将其他学科组织起来围绕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就可以围绕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这一核心,结合当地实际和地理环境、旅游资源、旅游政策、旅游法律等知识,对学生进行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规划、旅游环境容量预算及其旅游区环境污染的监测及防治等各方面进行教育。

(四)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积极开展“绿色校园”创建活动

从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学校管理等多方面推进生态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引导师生参与全社会的生态建设行动。除接受必要的环境保护课堂教学外,成立生态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一定的简单项目的环保技术监测。如旅游管理专业可进行水质常见细菌监测、水质色度、悬浮物监测等。同时积极开展生态建设活动,在节假日参加当地的生态宣传和维护活动,如植树、种草等;在校园积极开展改善环境质量、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通过课外活动,使环保认识、环保情感、环保行为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特别是通过开展参观、调查、环境监测、清除社会环境的白色污染和公共环境宣传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养成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五)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节约意识

生态安全教育应该使高等院校学生明白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生态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使每个大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许多破坏和污染环境事件的发生,主要是人们缺乏环保与环保无序行为的结果。要从根本上改善环境,防止环境产生恶化,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安全宣传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全社会都来关心环境保护。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中国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346.3亿元,同比净增507.2亿元,增长17.9%。2004年,中国人均餐饮消费576元,上海市人均餐饮消费水平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而餐饮市场发达的广州市人均餐饮消费高达414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然而,在这巨大的增长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浪费。上海市容环卫局废弃物管理处的统计数据表明,上海餐饮业每天产生泔水垃圾1100多吨。由于这是滤去液体后的“干重”,实际上,上海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超过2000吨。其中这样被浪费掉的,保守估计也占总量的一半。2004年,中国餐饮业消费总额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额的7%;而同期美国餐饮业消费总额3760亿美元,约占GDP总额的3%。这当中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偏高的因素存在,但浪费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目前,中国政府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真正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人们从最基本的“吃”做起。生态学家不断向全社会发出警告:“人类已经可以不靠捕猎野生物种为生了,人类的贪欲和畸型的、过度的消费最终将毁灭人类自己。”这绝非危言耸听。

参考文献:

1、郭高中,柴爱新.谁在阻止节约型社会的建立[J].望东方周刊,2005(8).

2、王文勇.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05(8).

3、徐春霞,罗胡英,吴宾凤,刘喜梅.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教育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

4、顾秉林.加强高等环境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中国环境报,2005-09-22.

常态化安全教育范文4

日本: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经常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他们较早就十分重视生命安全教育,并在学校保健体育指导要领中明确规定了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根据日本体育指导要领发现,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比较全面和系统,主要包括

(1)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伤害的预防。

(2)伤害应急措施。其中锻炼学生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如地震及泥石流、火灾次生灾害等危险时刻,能够准确判断周围情况,冷静、迅速、安全地行动,并关注媒体对灾害信息的播放。长期以来,日本的生命安全教育在全国学校开展得相当普遍,紧急疏散、逃生避险、应急自救的演练已经成为学校的日常活动,大大提高了日本国民的避险能力和意识。美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制定的体育标准和各学校的体育教育计划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和心理品质。他们推崇“生存教育”的理念,将安全教育、生存技能训练作为一贯的必修课程,经常进行火灾逃生、紧急避险的排演。为此,美国国民的防灾安全意识非常强。俄罗斯:1991年,基于国内的社会现实及学生的身体状况,俄罗斯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调整,其中专门开设了《生命安全基础》课程,涉及到周围环境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可能造成的危险、极端异常情况下的个人安全、生活方式与生命安全等内容。俄罗斯的生命安全教育显然把生命安全问题放在一个更新的高度、更广泛的基础上看待和研究,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安全观。此外,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对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教育和避险技能训练同样值得肯定。

2.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存在问题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存在问题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我国与日本等国在对生命安全教育,特别是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实践程度上均存在较大差距,国外的研究与实践比较科学和系统,已经成为整个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而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突出表现为理论化、教条化、零散化和形式化等特点,这种非常态的、非系统的践行方式与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认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尽管我国在大灾之后痛定思痛,总结了不少应急避险的内容与方法,但在实践途径上还是摇摆不定,难以找到一种奏效的根本路径。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动,这种状况必然造成更加严峻的后果。

3.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联系

生命安全教育尤其是应急避险能力训练,与学校体育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它们在价值、形式、要求、方法上都存在共性。从本质上讲,两者都是身体操作性的,通过身体运动完成任务,在动态演绎中获得健康和生命的尊严,在协作和拼搏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从目标上讲,学校体育的领域目标下的一些内容标准与生命安全教育是一致的。体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校体育最能实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从学校体育的角度讲,体育教育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尤其是对身体器官系统的发育与成熟,形成健康的体魄、改善大脑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均衡性,提高反应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也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体育的情境教学模拟锻炼各种应急避险技能;学校体育师资无疑是避险技能训练自然的优秀组织者与引导者。

4.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方向

根据生命安全教育、应急避险能力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特点和相互联系,可以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的学校体育教育系统之中,即以学校体育为平台,实现应急避险能力训练及生命安全教育的常态化运行。因此,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4.1改革学校体育理念,拓宽体育教育空间

生命、生活及生存教育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首要前提,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宽学校体育教育的空间,将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在学校体育领域中常态化开展和实施,包括应急避险能力训练在内的“三生”教育理应纳入学校体育的范畴,实现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的融合。当前,学校体育正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改革,为这一转变提供了操作的可能。

4.2完善体育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标准

消除生命安全教育的软肋,建设这项工作的最佳平台,需要进一步确认生命安全教育尤其是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目标,完善当前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并在内容标准的制定上有一定的倾向,而不是让其处于边缘的角色。我们可以根据学校体育的活动性和开放性特点,可以将生命安全教育特别是应急避险能力的训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范畴,使之科学化和系统化。

4.3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探索有效教学模式

将应急避险能力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后,需要进一步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情境,能够在日常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合理地设计、整合、演绎生命安全教育及避险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

4.4重构教师专业素质,强化教师自身能力

常态化安全教育范文5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安全教育

G641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使大学与社会接轨,社会化的现象也日趋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治安、刑事案件的频频发生,给高校学生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度开放化,教育领域也逐步迈向社会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们势必成为各种不安全问题和案件的受害者。所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学校对实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二、辅导员对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考与认识

首先应该在责任和信任中让学生感到安全。辅导员对工作极高的热情和极强的责任心可能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以积极的心态与言行对待学生,不但要作为教师指导和教育学生,还应该作为哥哥姐姐去了解他们、信任他们。工作与生活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教育学生学做人,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不偏袒,不溺爱。该严肃时严肃,必须要让学生懂得,一个优秀的大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品行修养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从心底热爱大学生活,热爱自己的学校,重视安全,平安人生。

其次,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对学生开展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的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可减少学生的安全风险,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可以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今后遇到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时,能保持镇定,并采取适当措施果断处理。

最后,辅导员应在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积极积累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安全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判断力、协调力、应变力以及心理综合素质,在思想教育与安全教育工作中,促进自身成长。 三、实施安全教育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学校安全“十防”

防火,防盗,防触电,防交通事故,防身自卫,防食物中毒,防打架斗殴,防运动伤害,防情感伤害,防上当受骗。

2.班级安全教育活动“十种方式”

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教育班会,安全教育演练,安全教育板报,大学生安全教育测试,大学生安全教育问卷,班级安全教育工作量化考核细则,系上与辅导员签订的班级安全责任书,学生安全责任协议书,法制安全教育影视资料。

3.威胁班级安全的“十个方面”

心理障碍学生,校外不法分子进入校,学生丢财物,打架,酗酒,旷课,夜不归宿,外出活动,游泳,迷恋网吧(网恋)。

4.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辅导员应通过日常的一些交流,或者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对学生开展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公共法律法规的教育,普及医疗知识、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以此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安全防范意识。除此之外,还应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进行求生训练,应急疏散演习,消防演练,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应对技能。同时,辅导员还要注意特殊时期的安全稳定问题,比如新生入学、节假日时期、学生外出见习、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离校之前,都要做好安全稳定教育。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及特点,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加强安全教育。

5.建立学生档案,掌握学生基本动态,并做好学生的教育。辅导员需要从多渠道、多方面的了解学生,如学生的入学资料、入学体检、老师介绍以及学生在宿舍、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然后对所了解的学生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并及时更新,形成学生的个人档案,以便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或经常违纪违规、受处分的学生,还有成绩波动极大、日常行为两极化的学生属于特殊学生群体,大多存在不稳定因素和心理问题。

6.建立并完善安全稳定的应对体系,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是否将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位,是否建立完备、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以及是否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体现辅导员工作能力以及安全教育工作做的好不好的几个重要方面。所以,辅导员需要建立安全稳定的应对体系。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并保持24小时通信方式的畅通,力争第一时间在现场,了解事件情况,理性思考,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控制事态。事态严重时,应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配合学校职能部门以及联系学生家长,做好善后工作,甚至有时候需要解决此次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各种相关的负面影响。

7.提升自身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知识水平,增强自身能力。辅导员自身具备一定专业素养,掌握一定的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知识等等。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此外,还要培养、训练自身的观察力、判断力、应变力以及协调力,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以便在处理危机事态时能临危不乱,准确、果断的做出处理。

四、压力与责任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近年来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安全是学生正常生活与学习的保障,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大发展的时代,办学主体和办学层次趋于多元化,安全教育形势严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迫在眉睫。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导师,在学生安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用智慧和真情,把辅导员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J].教育学论文,2007(18)

[2]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工作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常态化安全教育范文6

关键词安全教育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1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①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使大学与社会接轨,校园内组织的社会活动也越来越多,校园社会化的现象也日趋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治安、刑事案件的频频发生,给高校内学生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度开放化,教育领域也逐步迈向社会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们势必成为各种不安全问题和案件的受害者。所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学校对实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2 实施安全教育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辅导员应通过日常的一些交流,或者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对学生开展防火、防电、防盗、防骗以及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医疗知识、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以此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安全防范意识。除此之外,还应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进行求生训练,安全演习,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应对技能。同时,辅导员还要注意特殊时期的安全稳定问题,比如新生入学、节假日时期、学生外出见习、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离校之前,都要做好安全稳定教育。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及特点,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加强安全教育。

(2)建立学生档案,掌握学生基本动态,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需要从多渠道、多方面的了解学生,如学生的入学资料、入学体检、自我介绍、老师介绍以及学生在宿舍、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然后对所了解的学生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并时时更新,形成学生的个人档案,以便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或经常违纪违规、受处分的学生,还有成绩波动极大、日常行为两极化的学生属于特殊学生群体,大多存在不稳定因素和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对他们给予高度、密切的关注,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怀,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等适当的方式,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3)建立并完善安全稳定的应对体系,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是否将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位,是否建立完备、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以及是否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体现辅导员工作能力以及安全教育工作做的好不好的几个重要方面。所以,辅导员需要建立安全稳定的应对体系。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并保持24小时通信方式的畅通,力争第一时间在现场,了解事件情况,理性思考,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控制事态。事态严重时,应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配合学校职能部门以及联系学生家长,做好善后工作,甚至有时候需要解决此次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各种相关的负面影响。

(4)提升自身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知识水平,增强自身能力。之前述说的总总,都需要辅导员自身具备一定专业素养,掌握一定的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等。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此外,还要培养、训练自身的观察力、判断力、应变力以及协调力,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以便在处理危机事态时能临危不乱,准确、果断的作出处理。

3 辅导员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考与认识

首先,应该在责任和信任中让学生感到安全。辅导员对工作极高的热情和极强的责任心可能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以积极的心态与言行对待学生,不但要作为教师指导和教育学生,还应该作为哥哥姐姐去了解他们、信任他们。工作与生活中要身先示范,以身作则,引导和教育学生学做人,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不偏袒,不溺爱。该严肃时严肃,必须要让学生懂得,一个优秀的大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品行修养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从心底热爱大学生活,热爱自己的学校。

其次,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完善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对学生开展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的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可减少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可以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今后遇到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时,能保持镇定,并采取适当措施果断处理。

最后,辅导员应在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积极积累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安全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判断力、协调力、应变力以及心理综合素质,在思想教育与安全教育工作中,促进自身成长。

4 总结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近年来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安全是学生正常生活与学习的保障,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大发展的时代,办学主体和办学层次趋于多元化,高等教育受到了社会功利的驱使,安全教育往往被学校所忽视,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迫在眉睫。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导师,在学生安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用我们的智慧和真情,把辅导员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注释

①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学论文,2007(18).

参考文献

[1]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学论文,2007(18).

[2]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工作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常态化安全教育范文7

关键词安全教育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1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①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使大学与社会接轨,校园内组织的社会活动也越来越多,校园社会化的现象也日趋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治安、刑事案件的频频发生,给高校内学生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度开放化,教育领域也逐步迈向社会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们势必成为各种不安全问题和案件的受害者。所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学校对实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2实施安全教育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辅导员应通过日常的一些交流,或者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对学生开展防火、防电、防盗、防骗以及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医疗知识、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以此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安全防范意识。除此之外,还应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进行求生训练,安全演习,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应对技能。同时,辅导员还要注意特殊时期的安全稳定问题,比如新生入学、节假日时期、学生外出见习、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离校之前,都要做好安全稳定教育。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及特点,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加强安全教育。

(2)建立学生档案,掌握学生基本动态,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需要从多渠道、多方面的了解学生,如学生的入学资料、入学体检、自我介绍、老师介绍以及学生在宿舍、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然后对所了解的学生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并时时更新,形成学生的个人档案,以便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或经常违纪违规、受处分的学生,还有成绩波动极大、日常行为两极化的学生属于特殊学生群体,大多存在不稳定因素和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对他们给予高度、密切的关注,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怀,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等适当的方式,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3)建立并完善安全稳定的应对体系,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是否将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位,是否建立完备、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以及是否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体现辅导员工作能力以及安全教育工作做的好不好的几个重要方面。所以,辅导员需要建立安全稳定的应对体系。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并保持24小时通信方式的畅通,力争第一时间在现场,了解事件情况,理性思考,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控制事态。事态严重时,应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配合学校职能部门以及联系学生家长,做好善后工作,甚至有时候需要解决此次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各种相关的负面影响。

(4)提升自身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知识水平,增强自身能力。之前述说的总总,都需要辅导员自身具备一定专业素养,掌握一定的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等。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此外,还要培养、训练自身的观察力、判断力、应变力以及协调力,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以便在处理危机事态时能临危不乱,准确、果断的作出处理。

3辅导员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考与认识

首先,应该在责任和信任中让学生感到安全。辅导员对工作极高的热情和极强的责任心可能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以积极的心态与言行对待学生,不但要作为教师指导和教育学生,还应该作为哥哥姐姐去了解他们、信任他们。工作与生活中要身先示范,以身作则,引导和教育学生学做人,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不偏袒,不溺爱。该严肃时严肃,必须要让学生懂得,一个优秀的大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品行修养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从心底热爱大学生活,热爱自己的学校。

其次,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完善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对学生开展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的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可减少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可以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今后遇到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时,能保持镇定,并采取适当措施果断处理。

最后,辅导员应在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积极积累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安全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判断力、协调力、应变力以及心理综合素质,在思想教育与安全教育工作中,促进自身成长。

常态化安全教育范文8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工作目标:

探索和创新教育部门和学校安全教育机制,强化和落实学校安全教育主体责任,建立先进适用的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逐步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总结和推广安全教育成功经验,全面提升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服务内容:

“学校安全教育服务体系”已经在部分城市和学校进行了两年的试点,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一个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常态化安全教育范文9

关键词:初中体育;安全教育;自我保护;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97-01

在学生成长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体育学科而言,室外课较多,许多动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强化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的有利契机,对学生强化各方面的安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一、强化日常宣讲,让安全意识植入学生脑海

安全工作必须常说常讲,要进行经常性、持续性的安全宣讲教育,让学生在脑海中绷紧安全意识这根弦,从而为他们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多讲述安全的意义。有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注意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淡漠,教师要通过持续性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安全第一,一旦因为安全事故失去生命,或是造成其他身体伤害,将会是无可挽回的惨痛损失。让学生的脑海中时刻重视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多提多说安全要求。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除了涉及场地设施、动作及热身运动之外,还可以向学生的生活拓展。教师可针对各方面提出一系列安全要求,并时常提示,以防学生遗忘或思想不够重视。例如,上体育课时要穿着与体育运动相适宜的服装和鞋。在体育训练中要做好准备工作,避免身体机能受到损害。三是多讲负面案例进行警示。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或学生所熟悉的活生生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例如,某地青少年因为忽视安全,在运动中不慎头脑着地造成脑震荡;有的学生在课间玩耍时没有注意安全,导致一位学生从楼梯跌落造成骨折等。这些负面警示案例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宣讲,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震撼,从而在内心提高安全意识。

二、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在重点环节、重点内容、重点部位进行强调,通过多方努力消除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一是坚持运动前热身,防止身体损伤。学生从静止状态直接进入运动状态,身体机能可能会出现不适,有可能出现功能性损伤损害。所以体育教学前开展必要的热身运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做体操慢跑,使身体机能逐步进入运动状态,从而有效提高对学生身体机能的保护能力。二是坚持细致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体育教学设施、教学场地的安全非常重要。在每一节课之前,教师都应对教学场地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例如,跑道是否湿滑,沙坑里有没有硬物、杂物,单杠双杠基础是否牢固等。另外,对体育器材的牢固程度、性能状态也要进行检查,确保每一件在课堂上运用的器械器材都符合功能状态要求。三是坚持动作保护避免意外伤害。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单杠双杠动作,学生因为体力不支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对此,在每一位学生进行动作训练时,教师都要做好应急预案防护,发现学生动作出现异常时应及时予以保护或终止训练,避免因为防护不到位而造成人身伤害。在体育教学中经常性开展常规安全检查,可以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无论对于学生日常训练的开展,还是对教学目标任务的达成,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安全检查,和学生共同训练热身,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经常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注意防范各种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养成自我保护意识,让安全意识成为学生心中紧绷的弦。

三、联系社会生活,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宣讲与技巧指导,不仅仅着眼于体育教学自身,还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对学生讲解饮食安全。饮食安全是当前中国全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从地沟油、三聚氰胺到各种说不出名的化学原料,食品安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在教学中,可对学生强化饮食安全方面的技巧指导,例如怎样区别用药水泡过的海货,怎样区别打蜡的苹果,怎样判断鱼类肉类的新鲜程度等。让学生多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防范知识,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技巧。二是对学生传授自我防护技能。当前各地社会治安形势参差不齐,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可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防护技能,例如在遇到不法侵害时,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给对方以有力的还击,为自己逃离险境赢得时间。向学生讲解人身体中哪些部位属于薄弱环节,哪些部位可以撞击对方最薄弱的部位等。还可对学生进行对抗训练,在模拟环境下提高学生的技巧。三是向学生教授各类安全技巧。许多学生缺乏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对知识,例如遇到失火怎么办,遇到煤气泄漏怎么办,遇到触电怎么办,这些方面的知识技能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利用室内课时间,可向学生传授如何急救溺水人员、触电人员,以及在遇到骨折、脑溢血等患者时如何采取正确的姿势等待急救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广大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合理补充拓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