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气象研究生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4-24 22:17:12

气象研究生论文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1

近5年来,杨秋明在海气相互作用和延伸期天气预报研究方向方面亦取得了国际领先的重要原创性成果,在SCI核心期刊《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和美国《地球物理学研究》(JGR)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篇;在“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研究中,用主振荡型分析(POP)识别出全球夏季环流20—30天振荡的南半球中纬度绕球遥相关波列(SCGT)和热带西太平洋型(TWP)两种主要ISO型,发现在20—30天时间尺度上长江下游夏季强降水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SCGT存在强降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长江下游夏季强降水延伸期预报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型;对夏季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10—30天延伸期预报准确率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

尤为一提的是,在“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中,杨秋明发现北半球冬季南印度洋副热带海温偶极子(IOSD)能激发显著的南北半球环绕太平洋的波列结构(CP),通过改变东亚、南亚和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水汽通量、高低空风场和垂直运动的分布和强度,影响冬季中国东部地区和西北太平洋地区降雨(雪)变化。

在杨秋明职业生涯的2 8年来,其已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和《中国科学D辑》(中英文版)和权威期刊《大气科学》(中英文版)、《气象学报》、《海洋学报》和核心期刊《应用气象学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等国外SCI刊物和部级、省部级刊物上先后发表论著58篇,其中被SCI收录第一作者论文2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第一作者论文18篇。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CGT与夏季东亚ISO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在长江下游强降水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41175082)”1项,作为主要完成者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四等奖各1次,获南京市政府(副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论著《冬季欧亚雪盖与东亚夏季风》获《科学中国人》2000年优秀论文奖。其传略业绩目前已入编《中国人才辞典》(2000年),《中国专家人才库》(光盘版)(2000年)等名录。

杨秋明目前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CGT与夏季东亚ISO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在长江下游强降水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41175082),已形成了延伸期预报研究团队,并对长江下游地区延伸期强降水预报方法研究这一国际前沿性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该科研团队力争获得20—30天时间尺度南半球中纬度和东亚副热带环流相互作用的规律、控制因子与机理的具有一定原创性的成果;同时,杨秋明提取导致夏季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过程的全球大气主要低频信号,提出了改进夏季长江下游强降水过程10—30天延伸期预报精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推动了气候预测理论的科学发展。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2

2006年1月9日上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一同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崇高的荣誉不只是对我个人科学生涯的肯定,更是授予气象科学界这个群体的。” 叶笃正院士走到台前,从国家主席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在媒体的闪光灯前微笑着,平静而泰然。

曾听说,某国在每年固定的节日,臣民们会把国王置于天平的一端,在天平另一端放入黄金,直至两者平衡,最后的黄金量就是臣民当年的奉献。而要赢得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这沉甸甸的金牌,科学家需要在天平的那一头付出什么呢?

中国人得回去给中国做事

1945年初,叶笃正被选送去美国留学。他只身一人从重庆乘飞机到印度,又乘船经印度洋和澳大利亚,在海上漂流了一个多月,到达美国。当时,在芝加哥,他无心在风光旖旎的密执安湖泛舟,也无心去高耸入云的希尔斯大楼游览,而是终日投身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经过勤奋学习,1948年叶笃正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师从世界著名大气物理学家罗士贝,做研究工作。他的勤奋和聪明才智深得师生赞赏,成为以罗士贝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罗士贝很喜欢这个性格文静的东方青年,很快请他主持了一个研究计划——研究夏威夷的气候。

叶笃正留美学习期间,在欧美多种著名杂志上发表了重要论文10多篇。他的博士论文《关于大气能量频散传播》受到各国气象学界的重视。在这篇著名论文里,叶笃正对影响天气发展的大槽和大脊的预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成果,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沿用,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一天,美国气象局派人来找叶笃正,提出愿以优厚的待遇请他到华盛顿工作。不料,叶笃正一口拒绝了这个要求,提出要回中国。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中美两国关系很紧张。因此,叶笃正的多次申请都遭拒绝。尽管如此,他依然归心似箭,四处奔走。

有一天,他来到英国驻美领事馆提出申请去香港,想通过香港返回祖国。不料,英国驻美领事馆拒发入境签证。“为什么不给我签证?”“你不能到香港去!”“为什么不能去?”“你去问美国国务院!”叶笃正一听气坏了,质问那位英国官员:“你们是独立的国家,为什么要我去问美国国务院?!”“那个我不管,反正我不能发给你签证。”

叶笃正气愤地回到工作的研究所,他的导师罗士贝教授告诉他:美国气象局又派人来过了,仍然希望他能到华盛顿工作,并且让罗士贝教授帮助劝说。结果,老师不但没有说服学生,反而被学生说服了。叶笃正沉静地坐在这位美籍瑞典老人的身旁,诉说了自己思念祖国的心情:“教授,你知道,政府是个腐败的政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美国。如今,这个反动政府已经被,我要回去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我的祖国。”讲到这里,他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望着罗士贝:“教授,我的想法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

罗士贝教授望着坐在自己面前这个异国青年,深深地被这一席话感动了。他思忖半晌,激动地说:“好吧,我支持你!我请你到瑞典去。你在那里呆上一段时间,然后从瑞典去中国。”

过了几天,罗士贝教授帮他弄到瑞典使馆的签证。正在这时,叶笃正听说有一条船要在香港靠岸,允许中国学者乘坐。于是,他连忙收拾行李,告别了罗士贝教授。年已耄耋的叶笃正怎么也忘不了1950年8月27日这一天,“这一天,我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横渡太平洋,回到了祖国。到了罗湖这个地方,直接进来之后就进了中国港口了。大家欢迎,又唱歌,又跳舞。当时我确实是非常感动,感动得我确实是流泪了。我说,Family,I’m here,I’m home(终于,我到家了)。”

结束“天有不测风云”时代

在叶笃正回国之前,中国的现代气象科学几乎是一片空白。“早在1500年前的《淮南子》中就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记载,这在当时可谓了不起的发现,可是建国时中国的气候事业明显落后了,研究手段十分落后,真是百废待兴。”叶笃正感慨地说,当时的中国最需要懂得现代气象科学的人。回国后,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北京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满怀参加建设新中国的喜悦,早出晚归,到处奔走忙碌着。他从怎样看天气图教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气象工作者。如今,这间简陋的实验室虽然早已废弃,但人们依然把它保留下来,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不久,中国科学院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央气象局共同建立了天气分析预报联合中心和气候资料联合中心,叶笃正参与了中心工作的领导。这两个中心随后发展为采用近代方法作天气预报的中央气象台和以近代方法整编气候资料的气候资料室。 叶笃正教过的许多学生今天还记得他指着墙上挂的巨幅天气图,兴奋地告诉这些年轻的气象工作者说,“回国后我过得很充实,没有虚度光阴,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今后,‘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在我国该结束了”。

叶笃正在纷繁的工作中,教书、育人、创业,年复一年地着手建设中国的气象科学。仅几年时间,他就和其他同志一起把大气物理学的主要分支都——建立起来了。由他担任所长的大气物理研究所,从原来的十几个人只作一些天气和气候研究,发展到数百人、门类齐全的大型研究所。

平时,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想到什么就立刻记下来,即使是工间10分钟的时间也不例外。他在回国最初的几年中,和其他一些气象科学家一起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气象科学。他关心和研究的课题是:影响中国的是什么天气系统?控制中国天气的环流是怎样发生发展的?

在研究中,他发现:在青藏高原以南和以北有两股强西风向东吹,青藏高原好比一个巨大的屏障使它们的位置比较稳定,越往东走,两股气流的距离越近,最后合成一股,到了日本风力最强。他还用当时最先进的手段和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大气环流的演变,认为东亚大气环流的演变不是像以往人们认为是渐变的,而是有个突变过程。

回国后的第七年,叶笃正把这些重大发现写进了《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一书中,并写了些论文寄给罗士贝教授主办的《瑞典气象》杂志发表。许多外国气象学家看了都很惊讶,想不到中国气象专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东亚大气环流的许多基本问题摸清。

上世纪40年代以前,气象学家普通认为,大气的环流主要是气压分布不均匀产生运动的结果,气压场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1940年左右,罗士贝教授提出,气压场不是主导,风场是主导,不少实验也证明这理论的正确性。

“真理只能有一个,到底古老的想法是对的,还是老师的理论对?”叶笃正经过反复研究后发现,古老的想法对,老师的想法也对——若以数千公里以上的环流为对象,则古典理论正确;若以千余公里环流为对象,则老师的理论正确。于是,研究对象一大一小,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叶笃正的发现,解决了国际气象学界长期以来争议不休的一个重要问题,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好评。

“八五”期间,叶笃正作为气象学界首席代表,担负起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我国未来20-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1987年,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任命他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特别委员会委员。在这之后,他广泛参与了这个组织科学计划的制定与讨论,以及该计划在中国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使中国在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研究方面占有较高地位。

破解全球气候变化之谜

前不久,英美两国气象学家通过系统科学考察宣布:1976年以来全球气温以平均每10年0.2摄氏度的速度升高,全球正加速变暖,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因是无序的人类活动。然而,瑞士日内瓦大学地质学院教授埃里克·达沃最近也提出一个观点,恰好与此对立:是自然界周期性的变化而不是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起主导作用,温室效应不会使地球越来越热。相反,从气象史的大循环看,地球会加速向“冷却”的方向演变。

权威专家对同一现象得出相反的结论,究竟哪个结论更为合理?

作为我国大气科学动力气象学的奠基人之一、我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叶笃正这样认为:“如果不将由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温室气体等问题考虑在内,我们将无法准确和全面解释全球气候异常变暖这一现象。分析自然界本身的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要进行辩证思维。就地球存在的漫长历程而言,相对于自然界的变化,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可能较小,但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人类活动确实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的变化,这一点在工业革命最后尤其明显。”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和全球气候变暖受到了全球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地不均衡的高温、干旱、暴雨、洪涝、沙尘暴等等灾害事件一次又一次地给人类敲响警钟。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谁也无法低估,它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而近年来日趋活跃的中国科学家也成为世界气候变化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而今,叶笃正的名字已与全球变化研究这项世界瞩目的国际合作项目联系在一起。20多年前,几个美国气象学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从此,人类才真正开始了对地球未来命运的关注。 谁又能知道,叶笃正起初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时压力很大,当时有一个院士说“什么全球变化,让它去变好了,关我们什么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叶笃正顶着冷嘲热讽搞研究。

1997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使防止全球变暖从一个科学问题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但由于美国的退出,使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受到了沉重打击。为全球变化研究付出大量心血的叶笃正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共同应对人类未来的命运。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3

章淹,女,1925年1月出生,浙江省上虞县人,著名气象学家。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系。曾任北京气象学院研究生部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常委、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兼水文气象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北京气象学会十三~十五届理事长、北京减灾协会第一届副会长、长江三峡防洪专家、国际动力气象学会中尺度气象委员、世界银行聘其为援建水库安全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等;为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天气预报员。

主要业绩:章淹教授长期从事暴雨理论与应用开发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致力于数量化、精细化降水机理和预报的研究与实践,为新中国水文气象交叉学科的创建与开拓者之一。对暴雨、中国梅雨及其与我国洪旱灾害和南水北调等的关系进行了系列研究,2007年1月还发表了她对我国近代史上伤亡损失最惨重的特大雨洪——《1931年江淮异常梅雨》研究。在暴雨预报这一世界性难题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对我国大量兴起的水利建设及长江三峡等重大工程所特需的暴雨数量化预报及当时国内外尚无的气象保障问题开展研究。1958年首次提出我国客观化的大范围定量降水预报;发表《降水客观预报》综论上、中、下三篇。改革通行的经验性定性降水预报,全国推广。经过科研与国内外的大量调查,20世纪50年代后期,章淹提出改革气象观测站单一进行观测而增加预报业务的方案,为他们研制预报方法,为长江三峡坝区以上沿江七省的69个气象台站举办讲习班和讲课,推动大、中、小各级台站共同开展降水的研究和预报,在试点工程中应用,获减灾兴利效益,受到全国三峡科研大会表彰。在国内广泛推广和改进此项预报中,她主持的“太平洋高压与降水预报研究”1978年集体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经多年研究,章淹提出“致洪暴雨”新概念及其数学表达式。“七五”期间,她主持了此项目的国家重点研究,揭示了致洪暴雨与一般暴雨的区别及其成因特点,从而研制出几种新的预报方法。她与湘、皖、浙等气象及水文台站合作,开展梅雨、旱涝与增加雨水资源等新的研究;提出气象与水文结合的多种预报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包括暴雨与警戒水位和洪峰等相结合的长期预报,雨季结束期中,长期预报及汛末大-暴雨中期预报方法等,提高了雨洪预报的能力与准确率,为洪旱预防的提早安排提供信息。先后获国家气象局及省气象局科技进步奖各一项。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4

关键词:压力容器;蒸汽爆炸;现象研究;进展介绍

压力容器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涉及化工、能源、石油等行业,因装载的物料不同,其实际使用危险种类较多。蒸汽爆炸是一种发生于压力容器内部的物理爆炸形式,自从相关人员于1957年首次发现沸腾液体蒸汽膨胀爆炸后,即围绕蒸汽爆炸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现场模拟实验、理论计算等,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由于,蒸汽爆炸过程较为复杂且剧烈,现阶段的蒸汽爆炸分析模型仍较为粗糙。因此,通过分析蒸汽爆炸研究进展,探索进一步研究方向,对于促进蒸汽爆炸研究发展意义重大。

一、蒸汽爆炸基本机理分析

BLEVE(Boiling Liquid Expanding Vapor Explosion)直译为“沸腾液体急速扩展为蒸汽引发爆发”,简称蒸汽爆炸。这一概念来源于一起由甲醛和苯酚制取酚醛树脂的反应器爆炸事故,事故分析时将此次事故定义为蒸汽爆炸。随着后续的调查、研究不断深入,参与研究的学者不断补充、完善蒸汽爆炸内容,并且该定义仍存在被进一步完善的可能。

美国化学过程安全中心给出的蒸汽爆炸定义为:大量承压的过热液体,在某种泄压因素的影响下,压力突然降至大气压引发的爆炸。泄压因素具体包括撞击、受火、腐蚀、内部过热等;Cunningham和Birk AM认为蒸汽爆炸现象,是因装有压缩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发生灾难性失效现代,导致的沸腾液体及膨胀气体的爆炸性释放现象。Birk AM等研究人员,曾于2006~2007年进行了一系列的丙烷储罐在受火加热条件下的蒸汽爆炸研究,并提出了蒸汽爆炸两阶段机理。Manu CC等研究人员,于2009年利用三位有限元相关知识,对丙烷储罐的受火爆破过程进行了分析。Venart J与俞昌铭针对蒸汽爆炸,给出以下定义:气液容器在高压饱和状态下,受手中原因影响,导致容器内部液体段时间内发生气化膨胀,使容器内部压力上升,产生爆炸。并针对容器内部气相空间存在小孔的蒸汽爆炸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形成了沸腾液体压缩气泡爆炸理论,即BLCBE(Boiling Liquid Collapased Bubble Explosion)。

部分学者认为蒸汽爆炸,仅发生于容器气相空间出现泄漏的情况。Mcdevitt C等研究人员,于1988年经过多次的蒸汽爆炸实验,验证了容器液相泄漏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二、蒸汽爆炸压力

压力容器发生蒸汽爆炸的过程极为复杂,多种物性参数在短时间内,会发生多种变化,严重限制了理论研究的有效进行。在蒸汽爆炸研究过程中,部分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为研究蒸汽爆炸特性,投入量大量资源进行模拟实验研究,期望通过重复试验,探明爆炸过程中介质经历的复杂的物理变化,并获取相关实验数据,以建立爆炸模型,分析爆咋事故机理。

(一)试验测量

北川彻三等科研人员,在1972年的试验中,选用了一个容积15L,高220.0mm,直径300.0mm的竖式圆筒压力容器注满水,并在其上盖部门安置一个直径为71.0mm的铝质破裂板。试验过程如下,首先对容器进行加热处理,当水温加热至100.0℃时,容器发生蒸汽爆炸,破裂板被内部压力顶破。容器内部压力在破裂板损坏时有所下降,经过5s左右,内部压力再次上升。发生蒸汽爆炸时的压力峰值与初始压力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2.5倍。

Venart J等科研人员,于1993年利用R11制冷剂,进行了相应的蒸汽爆炸试验。实验过程如下,首先在实验容器炔砍渥70.0%左右的R11液体,然后使用外部加热能源对容器进行加热,并加压至770.0kPa左右。此时试验容器在气相区域出现喷射小口,导致容器内部压力下降35kPa左右。实验人员利用丙烷火焰喷嘴在容器表面人工制造了一个10.0mm长的裂纹,经约200μs后,容器发生蒸汽爆炸。最大峰值测定约为175.0kPa.

Venart J和Ramier等研究人员,于2000年针对水介质在过热条件下的蒸汽爆炸现象进行试验探究。通过对比多次试验数据,总结出容器内部压力在爆炸过程中的一般变化趋势,即在0.1s左右的时间内,由于爆炸引起的压力峰值可达到2~3倍的初始压力数值。

Stawczyk J于2003年,围绕盛装有丙烷的压力容器,进行了一系列的蒸汽爆炸试验,并相应记录了爆炸压力及温度等内容。数据表明,容器内部压力在爆炸过程中,共出现三个压力峰值,升压时间约为0.5s,最大压力约为失效压力的3.0倍。

针对压力容器蒸汽爆炸特点,在压力容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对于压力容器的日常养护维修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所有压力容器设备均应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具体规定如下:安全状况等级属于1~2级的压力容器,至少每6年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安全状况等级属于3级的压力容器,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安全状况等级属于4级的压力容器,安全检查周期有相关机构确定。

上述BLEVE试验,多数试验的讨论重点在于,火灾条件下,承装液化石油气的压力容器,发生热源持续流入时的BLEVE情况。

(二)理论计算

俞昌铭、Venart J、Yu CM、林文胜、马小茜、王海荣、徐书根等人先后利用不同的理论,针对BLEVE现象进行了建模分析,普遍由容器裂缝作为切入点,分析爆炸过程中各项物性参数的变化情况。

(三)BLEVE现象压力特点分析

压力容器气象区间或液相区间,存在泄漏破口,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发生BLEVE现象。而BLEVE现象发生的关键就在于,容器内部是否能顺利发生一系列的降压及液体容积沸腾变化。

通过现场模拟试验和物性参数理论分析,可得如发生BLEVE现象,容器内部必将经历压力先降后升的过程,且峰值压力与初始压力相比,会得到3倍以内的提升,升压时间短暂,约为ms级。

三、BLEVE现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目前的BLEVE现象研究而言,可得出BLEVE压力变化一般规律、BLEVE现象成因以及BLEVE现象一般过程规律等内容,但仍存在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具体内容如下:

一,当前BLEVE现象的研究对象多为单一组分物质,在混合物料BLEVE现象研究方面,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针对BLEVE现象缺少相应的发生判断依据,并不能由研究结果形成相应的缺陷评定体系。

二,当前BLEVE现象理论分析模型过于粗糙,多是一、二维分析模型。针对某些BLEVE现象,只有通过建立三维模型,才能保障理论分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目前BLEVE现象研究条件较为固定,缺乏代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BLEVE现象的研究,经过多位科研人员长时间的探索,已经可以得出BLEVE压力变化一般规律、BLEVE现象成因以及BLEVE现象一般过程规律等内容,但对于BLEVE的分析仍比较粗糙。下一步BLEVE的研究重点,可放于耦合研究及多物理场方面,以促进对BLEVE现象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书根,王威强.压力容器蒸气爆炸现象研究进展[J].化工机械,2011(06).

[2]沈华民.北川彻三“平衡破坏型蒸气爆炸”理论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一)[J].中氮肥,2015(04).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5

医疗气象学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历史,但是目前医疗气象学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与难点,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在医疗气象学的发展与应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认为应从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组织协调等方面进一步大力发展医疗气象学,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1医疗气象学的定义

医疗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环境对人类机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影响规律,为治疗疾病和卫生保健服务的一门学科,它是大气科学和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又称人类生物气象学。属于大气科学下的应用气象学科。医疗气象学主要是通过观察气象和人体健康的情况,进一步衡量、分析、研究“气象要素”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从而阐明气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其目的是趋利避害,即避免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来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2医疗气象学的研究范围

目前为止,国内外的医疗气象学的研究范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气象学。研究气象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及健康人在各种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例如:宇航、航海和采矿等特殊环境中气象条件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气象条件对生殖的影响;大气电磁场、空气电离、太阳黑子、紫外线、红外线、空气污染及生物病原体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古代医学中与气象相关联的内容;人类对特殊气象条件的防护;环境舒适度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等。

(2)病理气象学。研究气象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包括不同季节气候下的多发病;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疾病在不同气候地区的分布特点等。例如:自然环境中气象条件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气候突变与诱发人类疾病的关系;利用气候特点和人工气候室进行治病和疗养;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气象卫星资料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地方病、流行病监测中的应用;医疗气象预报的方法及精度等。

(3)环境气象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医疗气象学还研究城市、农村、住宅区环境小气候以及人工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例如:城市和环境小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天气气候对行为以及人口密度及移居的影响等。

3医疗气象学的发展历史

3.1中国古代的医疗气象学思想

中国的医学气象学理论萌芽于春秋战国时代,如,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有大量精妙论述,明确指出了人与气象和环境的关系。《内经》通过对天体的运行、时间的推移以及与此相应的气候条件,做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认识到自然界的气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循环变更。并进一步从天体的运转、气候的变化、自然界的各种物化特征中找出其内在规律,用以说明时间迁移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生物界的影响以及与人体生理病理用药的关系。深刻阐述了气象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气象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养生之间的关系。《内经》中医疗气象的学术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四时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和周期性。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因为每种生物的习性与生活习惯,都受到四时阴阳这种节律的支配。昼夜交替、寒暑往来,日夜节律以二十四小时为周期,四季节律以一年为周期,还有些节律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二是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如《灵枢•岁露》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即指出人与自然界为一个整体,人类极易受到自然界气候、环境的影响。三是气象因素对人体生理、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日常保健具有重要影响。《内经》把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并认为“六气”是万物生长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六气”不正常、不协调则称为“六淫”,人们在“六淫”的作用下,极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并且指出季节对疾病的影响,在不同天气、气候情况下发病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如,春季多风病,盛夏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隆冬多寒病等。

3.2医疗气象学在国外近代以来的发展

国外近代医疗气象学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大学小儿科主任DeRudder教授首先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了天气与疾病的关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病理科主任Petersen教授系统地进行了气候对疾病及疗养方面的研究;美、前苏联、英、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疗气象学发展较快,但是研究呈离散状态,彼此之间联系较少。1955年,在荷兰地理学家Tromp博士与德国首家医疗气象研究站的创建者Ungheuer博士的共同推动下,于1956年8月29—3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国际生物气象座谈会。会议期间,成立了国际生物气候及生物气象学会(现称国际生物气象学会),医疗气象成为了生物气象的一个重要分支。自1957年,该学会每3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会。不少国家都先后建立了相应的学会,并在英、美、德、荷、罗、捷、意、波举行过地区性学术交流会。某些国家也定期举行学术会议,如联邦德国自1953年以来,每3年举行一次生物气象学术研讨会;日本自1961年以来每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美国自1969年开始每3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瑞典自1980年、澳大利亚自1982年均定期召开生物气象学术会议[1]。目前,在美国有19所大学设有医疗气象专业,其中10所大学可授予硕士学位;有些国家还成立了独立的研究所,专门进行医疗气象学科的研究。有些国家通过研究,开展了相应的医疗预报服务工作。德国自1952年开始,每周1—周5按时全国医疗气象预报,内容为天气形势及对疾病可能的影响,至今已有近50年,从未间断;匈牙利于1958年开始这方面的工作,日本、前苏联也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日本有的医院开设了气候内科,在美国,预报西北大风(bluenorthern)时,为冠心病人预留床位,并进行抢救的准备工作[1]。

3.3中国现代医疗气象学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对一些疾病的防治研究报告中,开始有了一些气象因素与疾病关系的相关分析,这些报告也包括了疾病的季节分布等。但真正的医疗气象学研究开始于60年代,中国开始使用气团、大气环流来分析天气与流感、心脏病、中风死亡率的关系等。1971年,全国开展了慢性气管炎的研究,研究中考虑了气象因素的影响,于是在1972年成立了全国气象条件与呼吸道四病(感冒、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关系研究协作组。1974年中央气象局召开的第二次应用气候学术会议上,将医疗气象列为内容之一。从此,中国开始了较为系统的医疗气象学的研究。1973,1975,1977年,先后在南京、镇江、天水等地举办了医疗气象讨论会与讲座;1980年11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医学气象研究座谈会;1995年7月在北京首次组织了国际生物气象学术讨论会,来自20多个国家的医疗及气象科学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在中国气象局的《公共气象服务意见》中指出,医疗气象服务是专业气象服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2008年12月31日,中国气象学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正式成立了医疗气象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式功任学会主任,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任学会顾问。2009年10月,医疗气象专业委员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第一次医疗气象学术研讨会。

4目前中国医疗气象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与难点

(1)医疗气象专业人才短缺。医疗气象是介于医疗和气象之间的一门学科,是一种跨学科研究。这就要求从事医疗气象专业研究的人员同时具备医学与气象学两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实际生活中,往往医务人员对气象知识了解甚少,气象工作者又不懂医学知识,加之个人的文化修养仅限于专业知识范围内,使这门学科的研究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影响。

(2)培养医疗气象专业人才的院校偏少。目前,中国设置应用气象学专业的院校相对较少,大约只有10所左右,而医疗气象学这个专业还未设置。只有兰州大学根据“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考虑发展医学气象学这样一个分支,将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大气科学学院联合,来共同配合培养医疗气象人才。前文提到的张书余、王式功两位研究员都已开始招收医疗气象研究生。据张书余研究员介绍,他的研究生中,硕士生都是学气象的,博士生中有学医的,目前,在博士招收方面,他个人更倾向于有医学基础的学生。他本人也是先学医后学气象,后来从事跨学科的研究自然是水到渠成。

(3)医疗气象资料欠缺,且实现医疗气象研究资料共享困难。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或者资料的欠缺,有些因素很难量化,导致指标因子不全面。医疗气象风险评价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检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价模型甚少。在目前情况下,疾病发病情况资料由卫生系统掌握,而气象资料为气象部门所有,实现两方面的资料共享十分困难,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

(4)医疗气象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中国的医疗气象学研究大多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应用还远远不够。全国仅有上海、广西、甘肃、吉林等少数几个省市开展了医疗气象服务系统的开发与研制。人体疾病与天气之间的联系还没能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有关医疗气象的研究还远远没有深入展开,更没有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更好地应用。医疗气象这一市场相当具有潜力,比如医疗气象预报,可以提供给卫生医疗和防疫部门,供他们在预防、治疗疾病和调集药品时进行参考。还可以为普通市民提供专业的医疗干预,对某些异常天气下的“高危人群”给予适当的提醒和防护,减少某些急症的发生。

(5)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气候并不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其他诸如遗传、自身素质、饮食、地域、生活习惯等因素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综合影响。因此,在进行医疗气象学研究中,关键技术在于从影响健康的诸多其他因素中分离出气象因素的影响[2]。另一方面,人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往往十分复杂,很多疾病至今发病机理尚未搞清。这些都会给检测和定量评估气象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带来一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5几点思考与建议

(1)注重加强医疗气象学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中国医疗气象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从当前的情况看,应用技术研究多,基础理论研究少;经验总结多,机理分析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气象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并通过与模型、信息技术等相结合,提高科研水平。因此,组建跨学科的医疗气象综合试验基地,加强医疗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增强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2)加强培训、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社会需求决定专业设置与办学规模。目前医疗气象研究仅限于科研机构,医疗气象专业人员奇缺。建议在大学中设置医疗气象专业,培养医疗气象专业人才。另外,加强对气象和医疗部门在职人员的医疗气象知识培训,扩充专业人才队伍。尽快建立一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适应医疗气象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3)加快尝试开展医疗气象预报服务,开发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医疗气象预报的预报流程是分析各种天气预报资料,制作出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预报,依据病理生物气象学理论制作出医疗气象预报。通过预报使人类在日常活动中避开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利用有利的大气环境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合理开展生产活动,提高工作效率[3]。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加快尝试开展医疗气象预报,加大科研力度,开发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更好地为社会公众生活服务。

(4)在气象站设立特殊观测项目。在气象站设计医疗气象服务需要的特殊观测项目,加强对紫外线、大气主要化学污染物含量等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子的监测。

(5)加强医疗气象应用的组织协调。一是气象部门内部的协同。医疗气象研究、预报、服务不能分割,要建立专门机构来完成。要培养一批熟悉医疗气象实用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二是加强气象部门与医疗部门的协同。开展异常天气情况会商、资料共享、风险评估、减灾预案、合作立项等方面的合作。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数字化微型气象站; 手持技术; 研究性学习; 知识建构; 科学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彭豪(1985—),男,广东广州人。助理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手持技术探究实验研究。

一、背 景

2004年,我国实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的科学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科学素质。在新理念下,科学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新课程的新理念突出表现在: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科学探究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也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属于校本课程的范畴。为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及《纲要》的要求、达到科学教育的目标,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引、以信息技术作支持,立足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知识的建构。然而,目前在气象科学研究性学习方面,信息技术利用率较低,教学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讲授式,缺乏探究性。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气象科学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知识建构,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正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1]基于此,笔者开展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气象科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二、理论支持

(一)知识建构理论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知识建构是指学习者针对学习任务,在原有认知结构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旧知识与新获得的信息的互动,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造、重组,使之产生新的有意义的关联,或创造新的意义,并以自己的方式对新信息的理解和建构其意义的过程和结果。[2]知识建构是一个能动地建构图式的过程。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储存方式。图式的建构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主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去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引起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通过调节本身的认知结构,使其与外界环境信息相适应的过程。经过“同化”与“顺应”使“图式”越来越接近客观世界的图像。[3]

知识建构的方式主要包括:(1)操作性建构,是指以动手操作的方式建构新知识,表现为学习者操作技能的发展和动作图式的形成;(2)观察性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别人的操作或观察对事物的模拟来实现自己对知识的建构,表现为学习者表象图式的形成;(3)言语性建构,是指通过对语言或文字进行逻辑延展或意义同化与顺应来发展思维技能和认知图式;(4)社会性建构,是指通过与他人进行沟通等社会性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表现为他人对自己认知的暗示或激励。

(二)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问题的心理学理论。它的假设与“建构主义”、“案例教学”、“情境学习”和“社会认知”等理论相一致。[4]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新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它可以提供一个清楚的操作架构。基于活动理论的学习环境设计过程包括:(1)明确活动系统的目的,即理解活动产生的情境、主体的动机及其对活动系统所感知的矛盾;(2)分析活动系统,即明确活动的主体、相关共同体,确定客体;(3)分析活动结构,即明确活动本身,把活动分解为行动和操作;(4)分析工具和中介,即确定可用的工具、模式、理论或标准化方法、活动中使用的规则、各种角色的作用;(5)分析情境,即明确内在的或主体驱动的情境、外在的或共同体驱动的情境;(6)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即把握活动系统中各构成部分的互动关系、明确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性质、把握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化。[5]

活动理论也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分析框架来研究知识建构共同体,因为它既可以解释个体的活动,又可以解释小组或共同体的活动,同时还关注个体在共同体中的多个方向的活动路径,这正是知识建构共同体中重要的方面。[6]本研究以活动理论为框架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分析知识建构的情况,关注活动系统中“认知工具”作为“中介”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

图1 教学活动设计框架[7]

(三)科学探究理论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6)界定了科学探究的内涵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不同途径,也指学习者用于获得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中学各门理科课程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习者科学素养的发展。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科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探究学习的过程是类似的。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习者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由此,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可以理解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过程。[8]

科学探究能力是学习者或研究主体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探究活动进程及方式起稳定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科学探究能力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保证。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包含的能力要素有8个维度:提出问题、形成课题的能力;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制定探究方案的能力;进行实验的能力;收集证据的能力;分析证据、形成结论的能力;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这也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标准的体系。

三、研究性学习设计

(一)数字化学习工具

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是一个基于手持技术(又称传感技术)的先进的便携式气象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应用于天气预测和微气候监测。它能便携、定量、实时、准确地测量各类气象数据(包括风向及风速、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气压等),通过无线技术把数据发送到多媒体计算机,并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数据共享与协作学习。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配套软件Weather-Lab具有强大的气象数据统计功能,为学生进行气象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分析处理工具。

在我国台湾地区,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被广泛应用于气象科学探究式教学与学习,包括:(1)常规学习。 学校内设有定点气象观测站,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取得数字化微型气象站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利用图表分析比较过去记录的数据(年、月、日、时的天气数据);(2)户外学习。教师带领着学生或学生自主进行移动气象观测,把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带到户外架设收集数据,回到学校再下载数据,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地点的数据;(3)区域合作学习。学校间进行区域合作,分布在各个学校的数字化气象站自动上传数据到集中型气象数据服务器,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登录特定网站获取气象数据,进行同一区域不同学校间的分析与比较。近年来,台湾各县市开展了一系列以气象为主题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运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和校园气象网进行探究竞赛,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学生乃至全民的科学探究意识与科学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9]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结合内地科学教育的特点,运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促进气象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二)活动设计

基于“活动理论”的气象研究性学习的各系统划分如下。

生产系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个体(主体)在以探究气象规律(客体)为学习目标的驱动下,利用认知工具“数字化微型气象站”以及其他网络学习资源(中介),根据已有的气象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将已学过的气象知识进行适当迁移应用于新的探究课题上,作出可验证的假设与合理的猜想,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利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分析以及图表整理,评价所获得的气象信息,用“数据”来验证假设、修正假设、解决问题,自主建构新知识,完成生产子系统的过程。

消耗系统:针对共同的学习目标,学习者个体和学习共同体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小组间互评的方式归纳总结出气象规律。与此同时,学习者个体和学习共同体必然会消耗掉学习过程的能量和资源。

交流系统:学习者个体以研究报告(Word或PowerPoint)的形式陈述小组探究结论,与学习共同体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一起交流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并进行互评。

分工系统:学习者个体与学习共同体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制定探究计划(包括提出可操作的探究步骤、数据获取方式、数据记录内容与处理方法等)并完成课题探究。这体现协作学习过程。

通过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把整个活动系统运行起来。

在探究内容的选择方面,本研究设计了运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探讨“近几天感冒多发的原因”、“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温度、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台风来袭的天气变化特征”等四个探究课题,并予以实施。这些课题贴近生活,难度不是太大,且富有探究性。探究课题的确立,使“活动”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和内容

本研究选取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均已完成了高一阶段气象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而且对“手持技术”仪器及其简单使用方法已有初步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使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进行气象学习的知识建构情况;(2)采用非对等控制组实验,通过前后测的差异分析,研究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由于实验对象是以常态班级为组织的在校学生,在研究中难以做到控制机体变量,不可能在随机化的原则基础上选择和分配被试,因此,本研究采取了准实验研究类型中的非对等前后测实验设计。分派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组(nB=42),开展基于“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科学研究性学习;另外一班为控制组(nA=42),接受传统学习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非对等前后测实验设计模式(见表1)主要是应用于调查不同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变化的差异。同时采用问卷法、观察法(参与型观察与半结构型观察法相结合)。

表1 非对等前后测实验设计模式

1. 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

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个案分析等。在活动过程中,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观察,并记录他们的动作、行为、表情、言语等外显情况,按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标准体系的8个维度进行编码,分析学生的知识建构情况以及从事科学探究的情况。

2. 定量研究工具的设计

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搜集整理、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以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8个维度。国内有关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中,定性研究比较多,而定量研究显得较为缺乏,且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测量工具也并不多见。本研究采用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量表》是根据《课程标准》以及《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标准体系》[8]而研制的“五点式”李克特量表,共32个项目,包含8个分量表,分别是:分量表1“提出问题”(第1~3项)、分量表2“猜想与假设”(第4~6项)、分量表3“制定计划”(第7~10项)、分量表4“进行实验”(第11~15项)、分量表5“收集证据”(第16~19项)、分量表6“解释与结论”(第20~23项)、分量表7“反思与评价”(第24~28项)、分量表8“表达与交流”(第29~32项)。笔者以高一年级学生(n=100)为测试对象对量表实施预测试后,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与相关性结构效度进行分析,信度检验:总量表α为0.975,分量表α分别为0.845,0.831,0.839,0.874,

0.843,0.897,0.886,0.907,故信度良好;效度检验:由于每小题与总量表之间、每小题与分量表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相关均非常显著(相伴概率P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数字化微型气象站”促进学生科学知识建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定性研究结果

笔者以课题“运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探究温度、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10]为例进行分析。

1. 研究性学习前学生的情况分析

当笔者为学生展示实验仪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系统时,学生们当时都非常好奇,并对它产生疑问。学生中所提出的问题有:这套仪器叫什么?是否很难操作?它有什么作用?能用于监测天气吗?让学生们配合笔者把微型气象站系统安装起来后,学生便进一步提出问题:它是怎样监测天气的?如何获取实验数据?要与计算机联用吗?它能帮我们处理数据吗?它和我们学校的(传统的气象监测仪器)有什么区别?等等。可见,当学生与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初次接触时,由于他们曾熟悉于传统的实验仪器,习惯于传统的实验操作,难免会对数字化气象监测仪器产生一种“陌生感”,但同时也激发出他们对新仪器的兴趣。从另一个方面看,正是由于传统的气象监测仪器存在这些问题,学生才希望在新仪器上能得到解决。

2. 研究性学习时学生的情况分析

(1)“提出问题”阶段:笔者创设问题情境,向他们提出,“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否觉得每天的温度、湿度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午后的温度很高”、“深夜气温较低”、“日出日落后温度变化很大”、“温度高时,觉得空气的水分没那么多”,等等。学生们的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情境认知学习的重要体现。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人与情境之间互动的产物。知识和情境相联系,学习者通过理解和经验的不断相互作用,在学习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意义协商。

(2)“猜想与假设”阶段:笔者让学生谈谈各自对相关影响因素的猜想时,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提出了“一天里,温度从早上开始升高,到中午时达到最高值,接着降低,到深夜达到最低值”的假设。至于相对湿度的变化,有些学生假设“和温度变化相反”,有些学生假设“和温度变化相同”。可见,学生探究问题的猜想与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R. E. Mayer的知识建构的认知过程模型指出,学习过程始于学习者的注意,注意使学习者的经验指向于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外界信息,并激活相关的原有知识。[11]知识建构是基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上。

(3)“制定探究计划”阶段:学生在探究之前想到要进行探究设计,但并没有习惯于进行纸笔设计。他们的设计实际表现为只停留在原理设计上,而较少进行方案设计或操作设计。这表明,学生面临探究问题任务时习惯于依靠头脑内部进行认知运演的设计方式。而依靠线索激活,动手操作、情景运演的设计方式相对薄弱。研究性学习可以加强学生此方面的能力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动手制定探究计划,如探究的步骤、验证假设的方法、数据取得方法、数据记录内容与方式、分工情况等。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

(4)探究进行阶段(包括“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学生实施探究方案,利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分析、处理、评价所获得的气象信息,得到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学生可以运用Weather-Lab软件分析曲线的变化情况,或将数据导出到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分析以及图表整理。信息技术支持学生进行猜想、实验、验证、推理的科学思维过程,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共享所得的气象信息,解决问题,实现协作建构。笔者还发现,在气象实时监测的时候,学生都很专注于数据的变化情况,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软件形象的图表化显示方式。学生们都觉得此软件显示数据的方式设计很好,让他们可以从图表中看到抽象的气象数据的变化情况。可见,软件的数据呈现方式的直观化、形象化设计辅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也有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5)“解释与结论”阶段:学生对监测所得的气象数据都能作出比较合理的定性分析。新知识的获得在某种意义上是原有知识结构的一种发展。当原有知识结构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学生因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同,故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冲突、建构新知识。当学生测量的结果与预测的一致时,将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联系;当测量的结果与预测的不一样时,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进行探索,运用网络学习资源,解释自己的观点与现象之间的差异,将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结合,通过纳入、重组和改造,构成新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建构。

图3 监测点的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

(6)“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阶段:在得出探究结论后,小组之间乐于分享探究成果,学生能将探究的成果用电子文档以及口头的形式比较准确地表达和交流。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对自己和他人的探究成果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探究过程中未解决的问题(如我们应该通过多次的测量来验证结论的可重复性,增强科学结论的可靠性),发现新的问题(如我们可以探究其他气象参数的日/月/年变化规律),从而展开新一轮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体现了研讨性知识建构。

探究结束后,笔者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活动感受。有些学生反映,他们首次利用这种数字化气象监测仪器进行气象研究,起初感到有些陌生,特别是对仪器的组装感到困难,但后来发现仪器的设计十分人性化,慢慢便熟悉组装的方法;而有些学生觉得,使用数字化气象监测仪器进行气象研究受益匪浅,也大大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另外,有些学生表示,以前曾对书本中提到的气象监测感兴趣,但碍于传统气象监测仪器操作麻烦且数据不够准确,而失去了气象学习的热情,现在有了数字化的数据采集系统,让他们重拾了学习气象知识的热情。可见,他们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数字化微型气象站”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的定量研究结果

笔者运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调查,所得结果如下:

在前测中,以量表总分及各个分量表得分为指标,对实验班、控制班的科学探究能力状况(得分)进行独立样本单因子t检验。经过变异数同质性检验后,相伴概率P均大于0.05,变异数同质,可不必进行校正。t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控制班(A)、实验班(B)的前测得分的差异

(独立样本单因子t检验)

(注:nA=42,nB=42,下同)

由表2可知,P均大于0.05,控制班(A)、实验班(B)学生的各个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前测中,实验班、控制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

为了排除“前测”的影响,了解教学实验处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否)对两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影响的差异情况,以“前测得分”为共变量,“后测得分”为因变量,对实验班、控制班的科学探究能力状况进行独立样本单因子共变量分析。经过回归斜率同构型检验后,P均大于0.05,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符合回归斜率同构型检验的假设,可进行共变量分析。共变量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P均小于0.001,控制班(A)、实验班(B)学生的各个维度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且实验班的各个维度的得分优于控制班。可以认为,实验班的学生在基于“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学习环境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科学探究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表3 控制班(A)、实验班(B)的后测得分的差异

(独立样本单因子共变量分析)

六、综合讨论

(一) 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应用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根据活动理论,“活动”应重视“中介”的作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及其Weather-Lab软件作为数字化认知工具的中介作用表现为:(1)信息呈现。Weather-Lab软件可以通过柱状图、曲线图、表格、仪表等方式呈现气象信息,其数据呈现方式的直观化、形象化设计,支持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获得结论,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形成表象图式,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2)操作验证。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提供的测量功能,通过亲身动手实践,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归纳总结,探索和发现气象规律,自主建立对其意义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发展和动作图式的形成。(3)拓展思路。学生通过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社会性知识建构)后,发现更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形成新的课题,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能很好地支持学生通过改变测量的变量、采集的方式从事更深入的后续研究,拓展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数字化微型气象站不仅仅是数字化学习工具,而且是信息呈现和发现学习的有效工具,是培养兴趣和拓展思路的激励工具,是知识建构和应用实践的有力工具。

(二) 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应用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

由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把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运用到研究性学习中,确实对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很有帮助。由于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安装拆卸简易、使用方法便捷,运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进行探究活动,从仪器的组装到实施探究,学生都可以独立地亲自完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亲历了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并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具体步骤,体验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动手收集各种资料,运用传感技术、无线设备、计算机开展实验,采集气象数据;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气象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图表整理,总结出气象参数的变化趋势,作出解释或结论,形成研究报告,这对学生自身的气象图像分析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12]同时,学生在小组协作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进行自主学习,就是说,数字化气象仪器确实能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利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进行气象学习能将气象知识化难为易,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主动学科学、“做”科学,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了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动力,促进了他们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七、结 论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7

(一)教学实践与积累

成人教育体系中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虽然没有范例可参照,但也不是空中楼阁,凭空而建。其基础首先是需求,其次是基于需求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就我国气象部门而言,气象人员外语能力的培训需求也是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而逐渐扩大,且通过教学实践与积累,逐步将培训内容从单一的基础英语扩展到了与气象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气象科技英语。表1给出了气象部门2002年以来的英语培训情况。从中可以看出,针对气象业务、科研和管理人员的大多数英语培训班都开设了气象英语课。其中,在2008年开办的“实用气象英语远程培训班”上,针对气象业务和相关人员的实际需要,主讲教师以“天气、气候与大气环流(Weather,ClimateandGeneralCirculation),云和降水(CloudsandPrecipitation);雾(Fog);温度与湿度(TemperatureandHumidity);热带气旋(TropicalCyclone);季风(Monsoon);中国的天气和气候(ClimateandWeatherinChina);英文天气预报EnglishWeatherForecast);天气警报(WeatherWarnings)及如何撰写英文科技论文和摘要(HowtoWriteEnglishScientificPaperandAbstract)”为主要授课内容,实践了将英语和气象专业内容相结合的气象科技英语教学,使学员在学习气象知识的同时,学习了气象科技英语的语言特色,了解了基础英语和气象专业英语的区别。非常有意义的是,部分气象预报员在参加这期培训之后立即把所学的天气预报、警报的英文表达用到了2008年的奥运气象服务之中。此外,在近三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中国气象局高级英语强化班上,“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及科技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学员的英文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和气象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很受学员欢迎。这些教学实践充分反映了气象科技英语对于气象业务和科研人员的重要性,也为气象干部学院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需求调查

需求是发展的原动力。成人继续教育的学科发展,完全不同于高校的学科发展和建设。高校的新型学科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创建的,其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专业人才。但是成人教育的学科发展是根据成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对于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培训需求调查是成人教育新兴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气象干部学院在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的进程中进行了相应的培训需求调查活动。虽然气象干部学院的英语/气象科技英语培训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而且目前已经明确了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发展方向,但是,为了给该学科的建设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气象干部学院于2012、2013年先后在3个省气象局的8个培训班做了气象英语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气象部门学员的三大特点:年轻化、高学历、专业化,且大多数考过了大学英语4-6级(见图1)。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英语最多的方面是“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和写论文英文摘要”(见图2)。他们希望通过培训,在日常口语交流、气象英文资料阅读、气象英文论文及摘要写作及英语听力方面有所提高。在被调查的352人当中,236人(67%)认为“气象科技英语培训”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提高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上,包括气象英语阅读、论文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等(见图3)。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气象人员对于气象科技英语培训的需求可概括为: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口语交流、气象英文论文写作和专业文献翻译,重点在于提高学员的气象科技英语综合英语能力。该结果为气象干部学院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图1气象部门培训学员概况图2气象科技人员英语的使用情况图3英语培训需求

二、新兴学科建设的实现策略

学科建设是一种组织行为,是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一项长期任务,这种行为随着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存在,是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不同于高校学生,成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性很强。因此,成人教育学科建设要根据成人的培训需求,遵循成人教育培训的规律,结合成人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突破单一的思维倾向。要确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体现成人培训过程中的行业特色和需求。新兴学科气象科技英语的创立,就体现了这一点。建设和发展新兴学科可以从学科定位入手,通过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学科梯队建设和学科管理等手段,逐步发展。

(一)学科定位

成人教育新兴学科的建设,要针对受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准确定位,并随之围绕定位进行一系列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比如。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定位就是针对气象部门高层次的业务、科研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重点放在气象科技英语的实际应用方面,包括气象科技文献阅读、翻译、论文写作和口语交流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提高培训学员在国际气象交流活动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科学研究

科研活动是学科建设的先导。只有通过科研,教师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把握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授课质量,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要做好科研,必须首先获得科研项目。新兴学科建设很难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但是培训机构或院系可以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和资助,鼓励科研向纵深发展。气象干部学院非常重视学科体系建设,从2013年起,对于在建的12个学科均给予了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也在其中。这是气象干部学院落实国家和中央的两个《纲要》精神的具体举措,体系了中国气象局各级领导对于气象科技业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的重视。

(三)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的根本点就是要落实到人才的培养上,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必然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就成人教育培训中的培训策划和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培训学员工作中的实际需要,以“实用”为基点。在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气象干部学院开发了符合成人学习特点且贴近气象人员实际需求的气象科技英语应用性班型,开设了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培训课程。在综合性班型“气象科技英语培训班”上开设了“气象科技英语阅读、视听、口语及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在“气象英语翻译与写作训练班”上开设了“翻译理论与实践、气象英语阅读、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在“气象国际交流口语班”上开设了“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听说、国际会议介绍”等课程;在“英文气象科技论文写作培训班”上开设了“气象科技英语阅读、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及气象英文科技期刊介绍”等课程。同时,将加大培训力度,分层次、分群体、轮训式地举办气象英语类培训班,打造品牌班型,支撑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四)教材建设

培训教材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科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可是成人教育培训中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教材。“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发展和建设成人教育新兴学科,培训主管部门就必须加大力度和资金投入支持教师编写教材,编写符合成人教育规律、培训内容和目的的教材。比如,在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建设过程中,气象干部学院对于学科的教材编写给予了很大支持。目前,《实用气象英语教程》、《气象英语口语教程》、《气象英语听力教程》、《预报员口语》已经出版并用于教学,《气象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指南》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此外还计划将编写《气象科技英语视听教材》、《气象国际会议交流英语》、《气象服务英语口语》等教材。

(五)学科梯队建设

不论是高校还是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学科、提高教学质量都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学科建设关键靠教师。因此,在学科建设梯队里,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学科带头人很重要,同时还需要有乐于钻研业务、开拓进取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较宽的相关学科知识面,很强的研究能力,要有开阔的视野,善于把握住学科的前沿问题,善于团结和带领学科梯队共同奋斗。因此,在成人教育新兴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为中青年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机会,改善学术和教学梯队结构,使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均得到提高。

(六)学科管理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8

关键词:贾宝玉 女性主义 性别诗学 男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3)04-93-97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其性格集聚了诸多矛盾因素。多侧面的性格特征不仅赋予贾宝玉形象以复杂而独特的个性,而且赋予贾宝玉的社会性别以富有张力的“非常态”属性,贾宝玉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长廊中光彩夺目的经典形象。国内外学界的贾宝玉形象研究成果斐然。国内红学研究界较多以社会悲剧、道德文化悲剧和人生悲剧为研究视角,对该形象的认识价值作了深入探讨。相对而言,以性别研究为视角揭示该形象的复杂性格,成果尚不充分。国外《红楼梦》研究者较早进入贾宝玉社会性别研究的领域,围绕贾宝玉形象的社会性别,国外学者展开了多维度的学术争议与对话,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红学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对于重构贾宝玉这一文学经典形象,丰富对该形象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女性主义立场对“贾宝玉”的单向解读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始伴随着女权运动兴起,很快在文学批评界站稳脚跟并产生深远影响。它涉及现代社会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符号学、美学等诸多领域,被称为是20世纪诞生的最有影响性的理论之一。国内学界普遍以欢迎姿式接纳此理论,充分肯定其批判父权制文化、性别歧视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尊重重视其社会学知识体系架构,并着意于此理论的“中国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最单纯、也是最复杂的矛盾――性别问的二元对立,即“性别政治”。女性主义者们批评男性中心主义、提倡两性平等,争取妇女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家庭、教育等方面与男性同等的权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女性主义也在上世纪末步入中国社会科学界,并在社会学、文学、哲学等相关学科获得认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论得出众多不同以往的研究成果。仅在二十年左右的短暂时间内,国内女性文论研究就取得如此进步令人欣喜。但客观地说,站在被害者的角度呐喊,相对容易做到。我们都清楚,每个问题都有两个方面,单凭抨击施虐者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文学评论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已经被传统文学研究定位了的男性形象,重新用女性主义眼光分析、提炼其特质,从而得到启示。本论的讨论对象贾宝玉,在性别研究的意义上说就极具价值。国内外学界如何评析、解读这个颇具争议性的男性文学形象呢?其结论相似、还是相反?从中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文本中清晰可见贾宝玉的“女性观”,著名有如“女清男浊”论、“鱼眼睛”论、“天地灵气只钟情于女儿”言论等,还有小说中所描述的众多怜香惜玉情节、深婉凄切的关目,足以令人对其是“情痴情种”深信不疑,继而将其“升华”成为女性盗取性别平等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但是,这些优美得体的叙述、女性化的造型设置都是流于表面的文字,并不能使人断言贾宝玉就是女性的“统一战线”。

首先,贾宝玉的欣赏对象问题。如前所述,贾宝玉的“女性崇拜”可以缩小范围到“处女崇拜”。令他魂荡神驰的唯有那些待嫁闺中的小姐与灵巧俊秀的丫鬟,而且一定要是形体美妙、性情温柔的可人儿。至于是否有文采、能否会理家并不在必选条件中。有则加冕,无则也罢。换言之,贾宝玉的“选美标准”是以肉体的优美为基础、精神单纯为主要衡量点而设定的,至于智慧、能力、勇气、信念、责任感等均不在列(而这些宝贵品质的缺席正说明其极为幼稚)。总之,纯良柔美的青春女性就构成了贾宝玉“”的对象,或者说是其“泛爱”的投向物。显然,贾宝玉眼中“极为尊贵”的女儿不是女性整体,是其中一小部分。这部分女子被人为地理想化、审美化,抽象成为某种“精神旨趣”。于是乎贾宝玉便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无疑,这种“崇高”其实是脆弱而幼稚的。正如梅新林在《红楼梦哲学精神》中所说的那样,“女儿崇拜,就是把追求少女的童贞之美上升到了一种宗教意识”。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种“宗教”不合理、也不正常。如果有人把它作为人生追求,不是偌大的悲剧,就是荒唐的陷阱。不能仅凭借这罕见的“女儿崇拜”就自然而然地将其与男女平等思想挂起钩来。两者非但没有联系,反而谬之千里。何以见得?女儿,在此处根本没有建立起自我(ego),仅仅就是审美的客体,一个相当于物体(object)或他者(the other)的角色。而这个审美的主体、选美标准的制定者,就是作为男性的宝玉,如此鲜明的男性意识,无论其如何被“女性化”也是昭然若揭的。

其次,贾宝玉具有初步的性别平等意识吗?如果先不正面论述这个问题,我们且看大观园那些青春女性的生活实态。王蒙先生的红学批评专著《不奴隶,毋宁死》就曾批评那些“幸福的女奴们”是些宁肯放弃自由,也留恋贵族生活的被剥削者。这种观点可谓一语中的。作为大观园青春故事的大背景,那些时刻可能陷入危机的人际关系、不可逾越的主奴屏障等,让我们清楚大观园其实从来都是浸淫在世俗的宗法人情和利益争夺之中的。贾宝玉不是看不到这些倾轧,相反地,这些人性的丑陋肯定是伴随他成长。正是对这种丑陋的痛恨,导致其近乎激进地维护大观园的优美。大观园里的日子,他抛弃所有的压制力量、象征秩序,并力求把“美”升华成信仰。也就是说,贾宝玉爱青春女性,因为他能够从美丽女性身上照见自己的美。他仿佛就是希腊神话中留恋自己美丽倒影而落水溺死的美少年纳克索斯,耽美、自恋、虚无、苍白。正如骆玉明先生所说,“西门庆恨不能把天下的女人都拉上自己的床,而贾宝玉的理想,则是周围的女孩在他死之前一个也不要出嫁。他们都有特别强烈的占有欲,不过西门庆是肉体方式,贾宝玉则是精神方式,两者有粗鄙与文雅之分。而对异性的占有欲不仅仅是生物本能的表达,它还是权利的表达。西门庆的自信来自金钱,他相信没有钱买不到的东西。那么,贾宝玉的自信来自何处?他有着超凡的灵慧和高贵,他根本就和他人不平等。”…因此说,贾宝玉不可能主观追求男女平等,更不可能先天性具备男女平等的基因。

再次,贾宝玉总是如此强烈发声的动机是什么?戴承元在《对红楼梦“性别平等”意识的质疑》中用“弃儿”一词,说明贾宝玉的处世艰难。面对与日俱增的“家”的期待,贾宝玉除了逃避似乎也无法再有任何举动。贾宝玉对女性的赞美有多激烈,就意味着正统社会文化对他的压迫有多严酷,两者成正比。可以说,推动贾宝玉对女性萌生极度的痴情与眷恋的力量,正是封建社会要求男人的严苛规范。为了对抗不可撼动的“男性模式”,身为非主流男人只能寻找一种发声管道负隅抵抗。这块维持自尊的阵地就是女性世界。这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红楼梦》中让宝玉倾慕的女性都多少带有“永恒的女性”意味,社会的正统话语也迫使贾宝玉加入“造神运动”。那些青春女性,姐姐妹妹们必须是美好的、纯真的、诗性的,她们自动地隔绝肮脏的俗世,拒绝粗粝的生活锤炼,为了维护其神祗般的“高洁”甚至不惜一死了之。黛玉与年龄不符的死亡意识、宝钗罕见的极端冷漠、妙玉的孤芳自赏均透露出曹雪芹消极的处世哲学,遥遥与宝玉的生命过程相呼应;湘云、探春、宝琴虽开朗豁达、晴雯、司棋、五儿虽刚烈,都最终难逃“热火化成灰”的结局;故事结末曹雪芹无情地结束了几乎所有青春女性的生命,她们不被允许变成“鱼眼珠子”。作为文学人物,她们的生命只能随贾宝玉的遁世而一同覆灭,似乎只有这种“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尾才对得起女性的“神性”。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贾宝玉的女性主义视角研究存在认识的极端化趋势。论者们都声称自己采取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论对贾宝玉进行研究,但令人不解的是各自结论不一,甚至南辕北辙。本论认为,无论是把贾宝玉看做是女性的“统一战线”还是“天然宿敌”,都不够全面客观;无论从哪一方看都是单向解读。单纯地将贾宝玉看做“护花使者”、封建社会女奴们的“救生员”,赋予他各种思想先行者的桂冠,都只能证明论者太易被文本表象、自身感情驱使,没有更深入地观察红楼故事背后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各自的社会地位。须知贾宝玉虽然对青春女性们情深意重,但他在感情上的唯我独尊和真正面对父系权威时的“偷跑主义”,终归还是将其划归为“青春期的、成长着的非主流男人”这个类属较为公正。

另一方面,如果过于揭示其“男性本质”,忽略或抵牾他的“女性气质”,无疑就抹杀了贾宝玉确实存在的“情”。无论其是否真正具有“男女平等意识”,这个形象确实超过了他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即使是女性主义文学研究,也不能拿现代社会人文标准强求古人,古今不分地搞一刀切。那类抹杀或歪曲贾宝玉的真挚情感的女性主义研究,即使言之有物也是辜负了曹雪芹和续作者高鹗的一片苦心。这种研究在文本阅读阶段就是不及格的,起码她没有感悟到《红楼梦》中人性的美好和青春的可爱,呈现给我们的仅是一张咄咄逼人的刻板女性主义者的面孔,令人生厌。

由此可见,对贾宝玉的“捧杀”和“棒杀”都是孤立、静止、片面的单向性解读。它将人物定型为纯然性政治的加害者和受害者、施虐者和受虐者。用黑白分明的研究方法搞性别政治,未必更加接近真理。因绝大多数男女都处在不黑不白的灰色过渡段上。性别研究更应该潜入其中,辨明究竟,关照到两性中的每一个性,照顾到每个性别中的每个人物,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看清问题。面对现实中的不平等、性歧视,女性们的反抗与争取是不容质疑的,只有了解男性、解构男性,才能进而解决女性的问题、社会全体的问题,甚至男性自身的问题。这大抵就是女性主义文论的文化使命吧。

(二)性别诗学立场对“贾宝玉”的双向解读

性别诗学源于女性主义,它扬弃了女性主义的激进与保守,采取折中方式重新审视文学作品中男女两性角色与关系。较之于女性主义“男女矛盾对立”价值观,性别诗学更注重两性平衡,试图超越两性对抗而谋求共同利益与平等。因此,性别诗学别具创新性和深刻的理论价值;可以缓冲女性主义的“反男性倾向”、“唯女性主义”,柔软灵活地看待、处置文学世界中的性别现象和人物。无疑,相对于过去的女性主义,性别诗学的研究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加兼容合理,研究者也不再满眼“受难的女性”,而是有意识地将思维偏转到“两性”的角度多元立体地看待人物形象,特别是一直被冷落、痛斥的男性人物形象。

超越性别意识的“双性同体”概念屡次被先锋研究重新定义,弗吉尼亚・伍尔芙、埃莱娜・西苏、酷儿理论等都可见“双性同体”的影子。毋庸置疑,伍尔芙的双性同体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对女性主义文论的多元而纵深的发展带有巨大影响。与伍尔芙平分秋色的是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作家和教育家埃莱娜・西苏,她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的“双性同体”特征。即“每个人生来都有男性和女性两种观念”。这种提法是更加多元而复杂的。如果说,伍尔芙仅仅初步勾勒了“双性同体”的话,西苏的“双性同体”则是为了消除男女两性分化的二元对立而设的概念。而后出现的酷儿理论(queer)反对社会对个体限制、反对异性恋压迫、也反对同性恋同化,总之,它反对所有定型的、僵化的模式和性角色,它包容了所有的“非主流”。显然,“双性同体”这种模式适合我们认识和评价贾宝玉。

本论认为,“雌雄同体”只是一种假说,它具有两性性别器官和优秀品质,是想象中的一种早期人类世界的“完人”。文学批评界的“双性同体”则是融合了两性性格、气质、品格的个体。其实,这“优秀个体”仍然是个假说。诚如伍尔芙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双性同体”的,只是后天地被社会文化规定主要表现某些气质。但现实中,这种假说仍然难以成立,难以计量每个男人的“男性气质”、每个女人“女性气质”的含量是多少。反观之,如果能够计算这样的数值,只能证明其是荒谬的伪科学。因此,我们认为,“双性同体”只是种“实验室语言”,仅能做到给某个文学人物、文学作品一个美好的定名、一个完美的向度。但它不能投射到现实中,不能拿它解释现实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因而说,性别意义的研究与其浅尝辄止,毋宁面对现实生活,以社会的、人文的、心理的、历史的眼光加以考察,才能更加深入人物的内在世界,并还原其面临的矛盾困惑、挣扎取舍。

(三)男性研究立场对“贾宝玉”的重新定位

男性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研究目的在于对工业社会急需的男性品质“勇敢”、“健康体魄”等做出科学的评估。而后伴随着女性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深入,男性团体、男性运动渐次出现,男性研究亦在北美社会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时至今日,男性研究已形成规模,并逐渐东移至亚洲各国。我国的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香港、沿海等地,而且其研究的触角并未太多地触及到文学领域。但内地男性研究专家方刚却做出这方面的大胆尝试,特别是其对贾宝玉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

方刚先生的论文《贾宝玉:阶级与社会性别角色的双重叛逆者》提出,贾宝玉是封建时代末期的“新人”,从根本上违背了加注于其身上的社会性别角色规范,体现了“男人要解放”的新意。为了佐证这个观点,方刚举例贾宝玉爱哭、善哭的特异性格,正面论述了贾宝玉背离儒家传统的叛逆男性形象,又用贾府男人对贾宝玉的镇压、嘲讽、不解等消极态度反证传统的男性性别角色的深度内化造成了男性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即封建社会男性对自身也同为父权制受害者的事实浑然不觉。正因如此,贾宝玉形象具有超越时代的革命性和前瞻性。至此,笔者完全同意方刚先生的观点,但同时也认为有几处值得商榷:

第一,方刚先生认为贾宝玉是初步带有“男性解放”思想的男性。笔者也承认这个提法颇具新意。但要坐实这个结论,则需要更加详实的论述。“男性要解放”,束缚力量来源何处,为何要解放,如何解放,解放后何去何从,能否获得解放,解放的哲学终极意义在哪里等,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而且要放置在《红楼梦》的大背景下做诠释,要想令人信服贾宝玉是争取男性解放的先锋,这些都是必须经过深刻讨论的。

第二,方刚先生最后将曹雪芹定义为“初步具备女性主义和男性解放主义的伟大文学家”。笔者认为《红楼梦》是否具有两性平权思想现仍很难形成定论。不容置疑,文本的确通过贾宝玉形象流露出对下层女性处境的同情,对上层贵族男性的抨击。但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多元的。例如前章节中所列各家观点都能自圆其说。况且,目前阶段的研究尚缺曹雪芹的笔录、索引考据等史料支持,因此很难界定曹雪芹个人观点中是否存在“两性平权”思想。进一步说,“女性主义思想”的提法似乎有拔高之嫌。无论是《红楼梦》、还是作者曹雪芹、乃至主人公贾宝玉,都是清前中期时代思潮、人文环境、社会风土、民族心理等因素共同酝酿的产物,即便具有类似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也一定是模糊的、稚嫩的、零碎的,无法与当代社会学理论一一对号入座。值得肯定的是,方刚先生引入社会性别角色做贾宝玉形象研究。这个研究理论本身是极具开拓性和创新性的。

方刚先生是内地较好地融合了性别角色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社会学者,其独具特色的研究指出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方向。在认识到目前这类研究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回到男性研究,定能挖掘到更多值得借鉴的社会学知识来丰富古代文学研究。

较之女性主义、女性运动广泛而深刻的发展,男性研究还显单薄。各种男性运动虽此起彼伏,但主旨分散,莫衷一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方针论调。特别是对女性主义、女性运动的态度,各派亦大相径庭。比如左倾的“女性主义取向”的男性运动与保守的“恢复男人成为一家之主”的父权团体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总体而言,男性运动关注的焦点仍停留在社会生活,还未触及文学批评领域。故对男性文学形象的评价现仍集中于女性主义文论。这也是笔者以下尝试借用男性研究领域的“男性气质”这一基本概念重新诠释“贾宝玉”形象的动因所在。

所谓“男性气质”(masculine)这一概念可谓男性研究的基石。西方学界对其进行了屡次、重建的过程。关于它的经典论述来源于康奈尔《男性气质》在这部经典著作。康奈尔提出了著名的“多元男性气质”理论,即:支配性男性气质、从属性男性气质、共谋性男性气质、边缘性男性气质。

支配性男性气质与从属性男性气质分属矛盾关系的两极,一方是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各方面权力运作的支配者;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甚至被驱逐出男性群体。共谋性男性气质,是依附于支配性男性气质,从男权制社会分得性别红利,同时又能规避风险的一种绝大多数男性具备的男性气质。边缘性男性气质是最为灵活、最难以界定的。它的定义必须依靠阶级、种族、社会地位、名誉等坐标完成。比如黑色人种至今仍未能全面地享有与白色人种平等的权力,但黑人政治家、黑人明星等社会精英则游走于各种场、各种分类的交界点,呈现出边缘性色彩。

虽然康奈尔对“男性气质”的划分极具权威性,但并不是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而是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这四分类只适合康奈尔时代的西方社会。任何一个社会、一种文化的性别观都是具有差异的,而且都随着社会的演进而调整、改进。笔者认为,来自西方社会学的男性气质分类,不可能完全吻合中国男性群体。特别是在应用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男性形象研究的时候,必须要以客观辩证的角度审视古代文学男性形象,灵活地实践并更新目前的男性研究,扩宽文学批评的思路。

在此认识基础上,让我们回到贾宝玉这个吊诡多姿的文学形象。众所周知,贾宝玉在贾府男人中并不合群。文本中虽然没有给出其他男性对其明朗态度,但读者从贾宝玉激进的“男浊女清”论中也能品出他们之间的疏远关系。

在此我们将贾宝玉形象对照康奈尔的“男性气质”划分试做研究。已知贾宝玉是封建社会中的非主流男人,那么就应该是属于“从属性”或“边缘性”男性气质。但仔细推敲,考虑到贾宝玉的社会身份地位的正统性,似乎又有不甘。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否定这个形象一直处于贾府男人的“边缘”和“从属”地位。跳出他的正统身份,只着意于他对主流男性的反感、对主流文化的厌恶等言论,均明确地指示出其处境的“边缘性”。这个文学人物的活动永远受到社会象征秩序的制约,这种制约的具象化就是贾政“督促学业”、“叫来问话”等家父长制的威胁;但其实质绝对不是贾政一个人的,而是包括了贾府掌权女人们在内的“主流人物”的集体恫吓,连警幻都被贾府祖上的英灵所感化才有了宝玉第五回梦游太虚幻境的种种奇遇。应该说,力图矫正贾宝玉性格的实质力量是整个社会文化传统规定了贵族男性的一生。而且这种集体无意识已经渗透进入每个男女的细胞。在它的下,无论男女都必须无条件就范。正如拉康性别理论所揭示的那样,性别秩序就像是一台社会机器,它无所不在。在缺乏男人的地方,掌握权力的女人也会主动承担起“”的责任,如同《红楼梦》中的贾母和警幻一样的女性族长。在如此威势之下,宝玉是没有能力与之抗衡的。因此说,他的性别角色可被定义为“从属性”。

处于旧时代大环境,加之儒家文化的浸淫,几乎少有人以个体形式去对抗整个“象征秩序”,即社会话语中的性别规则。但这在《红楼梦》发生了改变,而且得到了歌颂。按照世俗观点来看,如是贫贱之家子弟有如此反抗也在情理之中,但贾宝玉本身就是性别政治的受益者,为什么他也会离经叛道呢?跳脱文本,从曹家三代起伏沉浮的家族史中我们可能会找到答案。曹家世代处于满汉夹层,在民族关系、朝中权利等方面都存在微妙之处。胞衣出身的清代汉族大臣,对满族主人是奴婢,对汉族奴婢是主人,个中矛盾与冲突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加上曹雪芹个人的遭逢,政治迫害、家庭倾覆,人生的巨大反差足以构成贾宝玉这个核心人物的吊诡多姿。

以上仅是本论对贾宝玉人物的男性气质的初探,虽部分印证了康奈尔理论,但还是不能完全咬合。由此可见,利用西方性别理论做中国文学分析,不能追求“完美的合乎印证”,更不能嵌套、对号入座贴标签。东西方两种文化社会,本来就是千差万别的;即使在信息化共享、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双方认知上的不同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性别理论的高度,再次钩沉“贾宝玉”这扇窗口带来的迷思和体悟。

参考文献:

[1]骆玉明,女人的等级,[EB/OL]http:///kong/2010/11-17/2662463.shtml,2010-11-17。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9

摘 要:系统思维是以系统论为指导的思维模式。而系统论虽然产生于当代西方社会,但其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并影响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方向。从系统论的4个基本原理(整体性原理、联系性原理、动态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入手,分析系统思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体现,从而说明古人研究中医之时已经运用系统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研究此,旨在探索古人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并希望能为今天中医的研究提供一点思维方式上的启示。

关键词:思维方式;系统论;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487-03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DING Bao-gang, MENG Qing-ga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Systematic thinking is a thinking style that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ystem theory. Although system theory is originated in modern west society, its ideology had existed in China in ancient times and affected th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from the angle of system theory's four basic principles, which are holism principle, relativity principle, dynamic principle and orderliness principle. Then it shows that the ancients applied systematic thinking to stud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accomplished lots achievements.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style of the ancients in studying TCM and gi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inking style in TCM study.省略。

思维方式是人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是该历史时期人们相对稳定的思维格局或思维定势,影响和导引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1]。系统思维主要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而系统论作为一种研究系统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理论,虽然产生于当代西方社会,但其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并且早已被应用于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农业、军事、政治、医学等。中医学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毫不例外地采用了具有系统论思想的思维方式。基于此,自古至今中医学的理论处处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明确提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思维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在1980年给卫生部中医司吕炳奎司长的一封信中提到:“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2]。纵观历代中医著作,系统思维犹如一树奇葩,早已贯穿于中医发展的始终。

1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系统论作为系统思维的理论模式,其基本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整体性原理、联系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分而言之,其主要内涵可简单概括为:①整体性原理指的是系统的整体属性不是各部分属性的简单加和,而是大于各部分属性之和,并且具有各部分所不具备的某些属性,这是系统内各个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②联系性原理主要是指系统内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性,它揭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内在原因;③动态性原理指的是系统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趋向并保持在特定的目标值上,揭示了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走向并保持一种稳定目标的特性规律;④有序性原理指出有序化是系统自组织和进化的内在本质[3],体现了开放系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进而保持和恢复平衡状态的特性。系统论的这4条原理各有特点,又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系统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2 系统思维在中医研究中的体现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利用中医为人们解除病痛折磨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又一部辉煌的著作。这些传世经典,不仅凝聚着他们一生行医中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渗透着他们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推本溯源,《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理论奠基之作,是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必读之书,书中不仅汇聚着《内经》以前古人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亦是《内经》之后医者研究中医的理论源泉和思维方式之典范,故研究《内经》,可窥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

2.1 研究对象 古人研究生命规律,除了研究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的内在变化规律外,还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而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把人看成自然变化的产物,认为外界的一切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故同时还研究与人体息息相关的环境、时间等的变化,比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节气变更等等。因此纵观《内经》全文,可以看出古人把研究对象定格为一个内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相互作用,外有地理环境、社会变迁、时间推移等相互影响这样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生命系统,而研究这样的一个复杂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思维方式来支撑,而系统思维就是其中之一。

2.2 研究内容 《内经》包含的内容涉及哲学、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物候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而这些复杂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庞大系统。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人已经运用了系统思维,对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联系性: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发挥出各部分不具有的整体功能,比如在生理状态下,五脏系统中的心系统是由心脏、经脉、气血津液等的有机组合及其他脏腑的配合才发挥出其主血脉和主神志的作用,这些作用是部分所不具有的;二是人体是形神的统一体,形与神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出人是形神的统一体,有形无神或有神无形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病理状态下,神的变化可影响形体的状态和功能,如《素问・疏五过论》:“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以及《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分别讲了神志的异常变化可以消耗精气,损伤形体或使气机逆乱;同样形体的变化也可影响神的状态,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指出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说明气血的充足与否会产生不同的情志变化趋向。而人体的这种整体性离不开联系性的作用,同样联系性也离不开整体性的配合,故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挥出各自相应的功能和系统的整体功能。

(2)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与其他万物一起共同构成大自然这个整体。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包括时间和空间),必然会影响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人类的状态。在构成大自然的各个要素中,对人的生存具有最直接影响的是其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人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因而人体自身状态的发展势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这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天人相应”。人体运行自身这个小系统同时,又与周围环境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系统。《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描述了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体质,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多发病和治疗方法,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体的生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人又是社会中的人,故人又与社会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发展的各种状况紧密相连。社会的安定与动乱、富裕与贫穷等状况以及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比如《素问・疏五过论》:“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就讲了作为社会因素之一的地位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中医大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在诊治疾病时,应该本着整体和联系的观点“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3)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性:大自然的昼夜更替和四季轮回,产生了万物的寤寐与生长化收藏。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其生理和病理状态亦必受此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由盛转衰的变化趋势和随着昼夜四季的更替而呈现盛衰的交替变化两方面。首先,人体会随自身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由盛转衰的生理状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了男子从八岁到八八,女子从七岁到七七,精气的盛衰变化及其对人生殖功能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指出了人在四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衰老状况。其次,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还受时间变化的影响。大到一年四季,小到一日的每个时辰,人体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了四季变化的特点及人们养生方式的变化,旨在使人体顺应四时变化而调节身心,以达到健身防病的最佳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盛,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讲了一日之中阳气的盛衰变化与昼夜晨昏的变化相应,人体的生理状态亦随之而变,反之则会产生疾病。《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则讲了在疾病状态下,随着一日之中阳气的不同盛衰变化,出现了正邪之间的胜负变化,故人体的状态亦随之而变。由上可见,人体每一时刻的状态都有变化,都在随着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及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体现了人体状态的动态变化性。

(4)人体状态的有序性:大自然的阴阳晦明和五运六气等的变化,使得整个大自然处于一种有序状态,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其生理状态势必亦受这些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体处于一种与大自然同频共振的有序状态。如《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讲了人随昼夜更替而处于睡眠与清醒的有序状态;《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亢则害,承乃制。”人与自然相应,运气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的状态,使人体与自然一样皆有生有克,这样方能保持人体功能活动的最佳状态。另外,人体状态的有序性还受自身系统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体先天具有维持有序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通过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来维持人体各种功能的动态有序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了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并以此来维持人体的平衡状态,同时在该篇中也指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指出了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人体的五脏、五体、五志等皆与之相应,并依此维系人体脏腑、情志等的平衡性;二是通过各种后天的调节方法,或自身精神的调节,或外界药物等的干涉,调动人体的自愈机制,使人体保持健康有序状态或使之从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即从无序到有序,从阴阳失调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转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及《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都说明保持精神的安静与调和,可以使人体正气充足、脏腑安宁,从而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有序状态;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指出在疾病状态下,可根据疾病不同的发病阶段和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人体恢复健康有序状态。因此,人体无论是随自然变化的自动调节,还是借助于后天各种方法的配合调节,都揭示了人体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趋于有序性的特性。

3 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由上分析可见,《内经》从把研究对象设定为人体这一复杂生命系统,到对具体的内在变化及其与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生命规律的描述,都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反映了古人早已运用系统思维来研究中医,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说明系统思维适合中医自身发展的需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说:“生命是宏观的,但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4]。指出了微观层次的规律不适合宏观现象的研究,而中医则偏重于对宏观现象的研究,故研究中医须用宏观层次的规律,而系统思维就属于思维方式上的宏观层次。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说过:“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5]。指出了在中西医的现代化进程中,研究中医必须走自己的路,而系统思维就是在思维层面上研究中医的道路。因此,无论是古人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研究中医所取得的成就,还是近现代著名专家、学者的远见卓识,都证实了系统思维在研究中医中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上所述,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东海,林少健,李勇.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谈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417-418.

[2] 吕炳奎.对当前中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4):1.

[3] 祝世讷,陈少宗.中医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1-38.

热门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