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互动式健康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07-28 17:01:42

互动式健康教育

互动式健康教育范文1

关键词: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及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迫切需要改变过去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内化、知行脱节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体验、互动合作、勤于动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多种心理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走出“自我中心”,关注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投入、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体验与感悟,关注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

一、“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受到了广泛重视。“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着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互动和合作,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尤其强调问题的现实性、情境体验性和思维发展性,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预先设置的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

二、“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注重过程的体验性,强调方式的合作性,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1.注重过程的体验性

许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忽略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一部分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做心理活动课,虽然提供了心理体验的过程,但是不注重讨论分享和归纳总结,淡化了心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体验・互动・合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强调方式的合作性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

3.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无论何种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学生和教师作为双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接受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引者,教学智慧在主体的互动性中产生,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参与。

三、“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3年,教育部、团中央正式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呼吁全社会关注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80%的大一新生存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9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存在焦虑、人际沟通问题、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有效地改革“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2.“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能力

“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着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互动和合作,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整合,抓住“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特点,搭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平台,探索“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创新心理健康课堂教育教学,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充分利用心理社团、心理咨询中心和社会团体的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志英,严云堂,吴云助,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

互动式健康教育范文2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a)-0160-02

冠心病是一种对人类身心健康有严重危害的疾病,且并发症较多,冠心病患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在逐年增加。冠心病二级预防实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事件的危险,防止冠心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是目前由于国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重视程度不高,同时对冠心病相关知识和治疗依从性介绍不全面,从而导致冠心病二级预防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实际中加强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尤为重要,而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护患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的落实二级预防[1]。该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冠心病二级预防中护患互动式健康教育应用的价值,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医患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清晰的意识及一定的通讯设备、互联网知识等[2]。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在4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1.0)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41~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1.5)岁。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宣教:①给予来院进行的冠心病患者分别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让患者对冠心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教给患者及其家属自救和求救的措施。②然后进行观察分析该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疾病特征以及相关的化验检查结果,并针对结果给予一定的基础治疗及护理。③饮食调养教育,给予患者饮食上的指导,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暴饮暴食,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③运动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健身舞等个体化运动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具体操作如下。

(1)健康教育的内容。冠心病基础知识教育、心理护理等均属于健康教育的内容。①基础知识教育,患者入院后即为其介绍医院环境,帮助其熟悉环境及作息时间;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冠心病疾病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问题,采取一对一的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提高其对疾病的预防及紧急处理能力。②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易产生消极、抑郁的负性情绪,不利于康复,因此临床中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负性心理;此外,需做好患者其他症状的观察护理,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易引发心肌梗死,临床中应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检,将危险因素的发生概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2)护患互动内容。在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宣教健康知识和问答知识,护理人员还可以选择固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知识讲座,电话通知每位患者讲座时间和内容安全,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对不能参加的则可以安排上门访视对患者进行个别指导。在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为通讯联络,对于普通患者出院第1个月后每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半年后则可以每季度1次,急性患者则可以出院后的1周进行电话随访,之后每2周进行1次,根据时间不断调整电话随访时间安排。嘱咐患者注意服药和饮食、戒烟戒酒、坚持适量运动等。此外还可以给患者发送手机短信提醒,通知患者及时复查,并按时服药等。患者出院后的遵医情况坚持评估,每季度1次,并对评估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忘记服药的患者要叮嘱其家人对其进行监督,对饮食不适当的患者则应该为其制定适合的食谱,对缺乏运动的患者,则帮助其制定适合他们的运动计划。每次随访时都要仔细分析患者提供的记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不断改进自身随访内容和策略,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及时解决问题,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依据冠心病指南对知识博客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将评论功能提供给患者及其家属,并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进行及时的恢复。登载医学专业知识和生活娱乐内容,以有效吸引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对冠心病患者的情操进行有效的陶冶。

1.3 评价指标和判断标准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宣教方法、宣教内容、实施健康教育的频率、人员素质等,分值在0~10分之间。健康知识测试内容和健康教育的内容相同,分值均在0~100分之间,患者的依从性和得分呈正比例关系。同时将患者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详细记录下来,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呈反比例关系[3]。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临床通过对两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知识检验分数(7.1±1.0)分、(95.0±2.0)分均明显比对照组(5.1±1.0)分、(86.0±5.0)分高(P

同时观察组患者有2例患者发生心血管发生事件,而对照组有5例,观察组心血管发生事件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遵医行为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会促使医疗费用的增高。从某方面说,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必须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加以提高。冠心病患者中很多人都曾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身心的痛苦促使患者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最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状[4]。实际情况表明[5],在遵医上患者往往存在各种困难,这些困难都会致使患者无法对医嘱严格加以遵守,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开展护患互动式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展护患互动式健康教育不仅能够起到对患者遵从医嘱、注意饮食、坚持运动等方面的作用,对控制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血压有重要意义。各种报道和调查都可以看到,在住院期间患者对治疗具有较高的依从性,而出院之后尤其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也会随之不断地降低。

互动式健康教育范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方方面面。高校大学生是网络时代忠实的“接触体”,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网络的多元化与开放性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健康。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然在新时期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开展大学生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针对大学生特点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本论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与普及正在改变与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模式,网络教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自己突出的特点——多元化与开放化。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点,网络教育更能促进他们内心的释放。但网络对教育环境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在看到网络给教育带来好处和便利的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危害着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改变着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相关探索,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健全大学生的思想与人格。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而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诸多优势,可以更大程度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调节机制,从而针性地提出解决方案。1.资源信息的传播与共享互联网时代,资源和信息存在网络式的传播与发展,这些资源与信息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丰富多样,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学生现在上网比较方便,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文字、图书与视频等资源。此外,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均可以对资源进行编辑与传播,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大学生可以通过远程连接的形式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大学生可以更多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心理教育模式的范畴与内涵。

2.有利于心理健康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单一,不注重人本教育思想,且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比较单一,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与开放化的教育环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心理教育的形式与途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型与前瞻性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体的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例如教育论坛、专家在线咨询、心理健康视频讲解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此外,这些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有助于快速、便捷地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当然,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性格与心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与资源进行线上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另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以避开大学生对自己自尊心、自信等因素干扰,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3.突破时空等因素的限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平台是互联网,基于互联网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时时存在、刻刻存在。这种不受限制于时空因素的教育模式彻底摒除了传统心理教育的缺点,更符合时代的特点,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心理健康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灵活。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资源有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从大学生角度讲,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应不同,学生的基数又很大,要实现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要克服很多困难,操作起来非常不便利。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都比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有着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科的发展规模,并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才可以达到目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差异性原则大学生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理、思想情况也不尽相同。那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这一发展规律,重视这种特点开展差异性的健康教育,依据不同的个体、不同成长阶段选择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多进行内容上、方法上的灵活运用,注重“人本”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意味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要尝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从业者正确看待网络资源与工具,将其视为一种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工具而非目的,在现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化与多样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形式,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3.人文性原则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服务对象,要关注“大学生”这一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看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过程性,要从深层次挖掘实质,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要融入多种教育元素,加入人文主义情怀,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概念,在倡导这一教育过程的时候,注重与围绕学生主体,挖掘精神方面的内涵,努力提升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对策

1.更新健康教育理念,开辟网络平台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的内涵,如人本理念、教育主体主导对象互动理念等。大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与资源,如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校网站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子板块,这些行为都可以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提供引导。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更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以促成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养成正确调节心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网路教育观念,正确使用互联网,减少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调研有效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可以引导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依赖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效地进行预测与防治,更顺利地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3.创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应依托于学生主体进行,增强互动交流与情感体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传输给学生正确的心理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上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尝试在教学环节中增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中而并非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应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图像与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压抑的心理得到释放,释放心理的不愉快。

4.传统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各有优点,在现实生活中,不应仅仅使用一种方式,要结合两者的优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更加主动、自觉与大胆地开展相关内容,但其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可以作为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与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沈晓梅.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能量正向转化的教育机制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7)

[2]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3]邓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0(04)

[4]王丽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14)

[5]崔浩.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5(31)

[6]储璧茜,郭峰,沙莹.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价值工程.2014(03)

互动式健康教育范文4

共生现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理论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可以发现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模式经历了偏利和间歇共生状态、偏利与连续共生状态、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的发展过程。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现状是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并存的共生状态,但最终会走向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学界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也提出过许多观点,如替代论、排斥论、独立论[1]、平行论[2]、整合论等。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管理机制上,还是在教育内容上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拟从共生理论视角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基础

1.共生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首次提出共生概念,他认为“共生即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这一定义由于过于宽泛而导致许多争议。1970年,美国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LynnMargulis)提出了内共生假说(endosymbiotictheory),并系统地阐述了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推动了共生理论的发展和普及,对共生现象的研究也迅速地由生物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1998年,我国学者袁纯清对共生理论作了系统研究与阐释,提出了共生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生系统及其基本状态、共生的基本原理等观点。2000年,吴飞驰对共生理念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共生具有本源性、普遍性、自组织性、层次性、共进性、开放性和互主体性等特征。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共生理论的思想,拓宽了共生理论的应用,同时也是我们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的理论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本质。

对共生现象的研究发现,共生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在人类社会,共生关系会因共生事物的不同而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共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通过资源的交互利用达到共存、共进和创新的效果。共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其最低层次是共同生存,中间层次是共同进化发展,最高层次是创新,即新生命的诞生或新功能的生发和新能量的产生。三个层次并非孤立存在,它可以是共生事物不同阶段的状态,也可以是共生事物的变化态势和共时性状态。共生关系的过程在于共生关系主体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有效产生、交换和配置,共生关系的价值在于共生关系主体的共同适应、激发、进化、发展,通过共生过程达到各共生关系主体生存能力增强、功能日臻完善、效益提高的效果。[3]在人类社会,共生既有自发的自组织状态,同时也可以是自觉构建的关系形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发展体现了由自发产生到自觉建构的过程。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并从90年代中期被正式纳入德育的范畴予以重视和开展教育活动。从此,心理健康教育就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联,构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经过20余年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越来越明显,其共生的本质就是通过在物质、信息与能量的全方位交互作用,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形式上,都按照一定的模式形成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并在不断发展中协同共进,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

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解析框架。

根据袁纯清的共生系统理论,我们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的分析框架。有两个维度:一是纵向维度,从发展过程分析不同时期的共生模式;二是从横向维度,分析目前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共生现状。共生系统是指由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就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共生系统的状态是由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的组合决定的。前者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后者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下面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系统的基本状态。表中所示的6种状态显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生模式和状态,其中“偏利与间歇共生”模式代表低水平的共生状态,“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模式代表高水平的共生状态。由“偏利与间歇共生”模式向“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模式发展,代表着共生系统的优化方向。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的纵向发展而言,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共生状态,但只要能够达到连续的“对称互惠共生”,就意味着达到最优化的共生状态。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比较来说,不同学校可能存在不同的共生模式,也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共生状态,表现出共生的差异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进程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是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从低层次共生到高层次共生状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1.第一阶段:

偏利与间歇共生状态。偏利共生是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既无利也无害的关系状态,偏利共生关系可以产生新能量,但新能量只为某一共生单元所得;间歇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按某种时间间隔具有多次相互作用和共生单元只在少数方面发生作用,它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特征。偏利与间歇共生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最初阶段(约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萌发期)的共生状态。其表征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独立形态,它完全“淹没”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所产生的能量也被思想政治教育所掩盖,具有偶然性和自发性特点。主要表现为:没有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师只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根据教学需要补充性地融入一些心理学元素,如讲述道德、爱情、交往内容时可能涉及到道德心理、恋爱心理和交往心理等内容;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基本上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开展工作,可能偶尔有辅导员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运用到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方法等。在偏利与间歇共生状态下,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独立发挥作用,只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充形式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2.第二阶段:

偏利与连续共生状态。连续共生模式是指在一个封闭时空内共生单元具有连续的相互作用和共生单元在多方面发生作用。连续共生状态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征。偏利与连续共生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阶段(约1994年到2000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期)的共生状态。这时,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没有获得独立的形态,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增加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要求。标志性的文件是199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1995年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两个文件都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把完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优良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具体的德育目标之一。正是这两个文件,奠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从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没有改变。但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缺乏明确思路,对把心理健康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缺乏明确内容和整体考虑。心理健康教育还依附于思想政治教育,其落实情况有赖于相关领导与教师是否具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及其重视程度。但已有一些高校教师自发地以选修课形式不定期开设心理类课程或讲座,少数有条件的高校开始设置心理咨询室。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独立形态,这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偏利与连续的共生状态,且连续共生水平较低。

3.第三阶段:

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非对称互惠共生状态是指共生主体存在着非对称性依赖和互利,仍然是一方强大一方弱小,但弱小方也已经呈现出独立的力量。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第三阶段(从2001年到2004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初建期)的共生状态。自从上述两个文件颁布后,各高校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高校的开展情况仍然很不平衡,许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开展工作也不力。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于2001年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确定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工作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并对师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后,许多高校开始按照文件的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工作。一是重视课程的开设。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独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相关的选修课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二是设置专门心理咨询机构。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室),由兼职教师(极少有专职)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然而,由于师资力量和保障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一些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且基础较好的高校,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较好发展,课程与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管理也比较规范有序。但更多的高校因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而无法开出专门课程,心理咨询工作也大都是由非专业的兼职人员担任,缺乏专业性。而一些条件较差和领导重视不足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上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因此,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属于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即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确定,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和讲座)和工作(心理咨询)出现于高校,但其作为学科来说还相当弱小,专业性和独立性不强,无论从业务上,还是从管理上或是经费投入上,都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框架中属于相对弱势与被忽视的部分,因此也更多地体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助与补充。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各种原因而处于时好时坏的状态。

4.第四阶段:

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其中把“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予以强调。2005年,教育部等联合了《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文件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特别提出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强调“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工作机制上,明确了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的职责,提出“教育部成立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咨询与指导”。随着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的一再强调,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全面建设时期。首先,2004年的“马家爵事件”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不仅工作基础好的学校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条件不成熟的高校也在努力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这一阶段,高校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开展课程教学、主题活动和心理咨询等工作,并纷纷建立起具有多部门联动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密切监控心理问题严重或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情况。随着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在提高,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心理培训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在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设进入了正常轨道,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高校得到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主张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共同发挥育人作用已逐步成为学界的共识。特别是教育部的几个文件颁布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常态化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地位的凸显和独立性的增强,使得其育人功能得到提升,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属于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5.第五阶段:

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2011年,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教育部根据中发〔2004〕16号和教社政〔2005〕1号文件精神,制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师资队伍、教学体系、活动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建设都提出了具体的或量化的要求,并强调落实。特别提出“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学校应有机构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具体组织协调开展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文件内容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越来越成熟的方案与模式,有了越来越明确的内容和规范要求,也有了越来越具备完善功能的独立形态。这一文件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标准化建设阶段,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由非对称互惠向对称互惠方向发展。但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标准化的建设,以及由非对称互惠向对称互惠发展,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作为独立形态发挥其独特功能,但是从共生的视角,能够达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称互惠状态的高校并不多,总体上仍然还没有超出非对称互惠状态。或者说,两者的对称互惠仍处于间歇共生状态。因此可以说,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现状是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并存的共生状态。判断这一共生状态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很大好转,但还相当薄弱。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在教师队伍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仍然很少,更多的是来自思政师资队伍和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师的兼职教师。根据笔者2014年对某省区61所(总数76所)高校的调查,有49.2%的高校有2名以上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34.4%的高校仅有1名,16.4%的高校没有配备专职教师;有27.9%的高校有10名以上的兼职教师,36.1%的高校有6~10名兼职教师。由此可见,许多高校在人员配备上仍是相当薄弱,根据每校至少2名专职教师的建设标准,达标的仅为一半高校。兼职教师仍然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有力补充。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方面,辅导员和班主任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要对那些心理问题不严重但又受到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虽然高校于2005年重新实施专职辅导员制度,并于2014年提出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标准,可从各高校辅导员招考和入职情况看,具有心理学科知识的人并不多,在后续的培训中也缺乏完整性的知识体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方法训练,而对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更是少有进行,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从业队伍素质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在物质条件上有很大改进,但仍显不足。在教育部等行政部门的日益重视和再三强调下,各高校也纷纷开始以《基本建设标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场地建设、购买各种设备、加强师资引进与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建设的快车道。但也要看到,与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组织支撑、稳定的管理机构与运行机制、充足的经费投入、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设备条件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从哪些方面看都显不足,仍处于需要大力发展阶段。三是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得到健全,但需协调优化。教育部的基本建设标准的出台,促进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和优化,一些有专门机构的高校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一些工作滞后的高校则纷纷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有这些机构大都以挂靠或半独立的方式由学工部门或思政单位担任,这是目前看到的最能发挥综合效能的模式。但也有一些高校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虽然也有机构,但管理上还处于沟通不良的混乱状态,各项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管理上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协调。四是共生环境已经基本具备,微观环境还有待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各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大环境等。从目前情况看,社会大环境越来越能够接纳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对心理求助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教育部及各省区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并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设标准,不仅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也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学校层面的建设也在全面开展但仍然不平衡,一些高校已能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称互惠共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而更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比较弱小,建设力度还需加大,两者的协同需要进一步优化。基于以上情况,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并存的共生现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存在,但当非对称互惠状态逐步减少,对称互惠状态由间歇逐步增多并成为常态,一种全新的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就会出现。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趋向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的发展目标。

袁纯清认为,对称互惠共生是系统进化的一致方向,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进化的根本法则。所有共生系统中对称性互惠共生系统是最有效率也是最稳定的系统,任何具有对称性互惠共生特征的系统在同种共生模式中具有最大的共生能量。我们认为,对称互惠共生是指共生的主体在共生系统中实现了平等均衡的资源交换和利益共享,并通过共生系统获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对称”并非“对等”或“等量”,而是共生双方都有适合于对方的资源输出,同时也能从对方获得自己无法生成的资源,它是互利互惠的,但并非等量交换那么简单。互利互惠的前提首先是共生双方具有独立主体和形态,没有独立就不可能有能量或资源的输出;其次是独立的双方也有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外部的支持与补充。如果自身能够完全解决面临的问题,共生就没有必要,或者只能是偏利共生的供方(生物界中的宿主),难以实现公平有效的互惠共生。由此观照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首先,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完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哪怕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的内容,也对解决问题乏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功能使两者的共生成为必要与可能;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独立的力量,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对称互惠的共生关系,才能完整地通过发挥自己的特殊效用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即通过互惠共生发挥出理想的育人效应,其共生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因此,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生的发展目标就是由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或者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向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的方向发展,并最终达到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进而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称互惠共生。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称互惠的共生状态是一种功能充分发挥、效能充分体现和效益足够优化的理想状态,但它并非是一种达到后的静止状态,对称互惠的共生本身也不是一种有止境的状态,它可能永远都处在循环的变化发展中。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称互惠与连续的共生状态是怎样的呢?本文提出如下的看法。一是共生认知上,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已形成共识。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的必要性,特别是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及塑造完整人格上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两者各有相互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们可以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并在互惠共生中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二是组织管理上,形成完善高效的良性运行机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稳定而专门的管理机构,有专门人员负责相应的管理工作,能协调好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使它们既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又能发挥协同作用,保证效能最大化。三是教育教学上,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独立的课程和课程群,但两者在内涵上又紧密关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实现知识结构的互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通过对主题活动的价值引导发挥思想政治的导向功能,共同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与心灵成长。四是工作方法上,既有相似共融又具有独特性。辅导员不仅要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要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能在具体工作之中融会贯通地应用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来圆满解决学生的心理与思想问题。在心理咨询中,虽然强调价值中立,但也会有价值引导和价值干预,这就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关联的部分。它以更为学生接受的方式,在对学生个体的工作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五是资源共享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交互性。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有同等的待遇,能满足工作需要,并能高效发挥作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实际需要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物质条件与师资条件,尤其是辅导员队伍,他们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他们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使用的主导力量。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任何单一方面都难以完成全面育人的目标,只有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完成共同的育人任务。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便成为必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有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过程,当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对称互惠与连续的共生状态时,便能产生最大的共生能量和达到最好的共生效果。而要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对称互惠与连续的共生状态,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共生单元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忠发.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2]何慧星,张澜,张爱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平行渗透模式机理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2011,(3).

互动式健康教育范文5

1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由理论基础扎实、沟通能力强的1名主治医师和3名主管护师组成健康教育团队,与观察组患者共同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手册,医师以负责教育相关疾病知识、心理治疗及引导患者互动为主,护士则以患者的行为康复训练和一般卫生知识、饮食、运动、情绪调节及人际交往5个方面的内容为教育重点。每周3次,每次1~2h,并要求患者写日记及时反馈教育效果。对照组不作特殊安排,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即以讲解授课、黑板报等形式向患者宣教疾病的病因、治疗、预防复发等知识。

2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

第1周:专职护士为入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与患者建立平等互助的医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组织观察组患者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建立友谊,通过简单的工娱疗如打球、打牌、下棋、读书等活动放松患者心情,提高兴趣,缓解患者的身心疲劳,让患者正确理解和对待自己的疾病。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随着患者情绪、睡眠的改善,其依从性渐渐增强,患者愿意与周围人进行交流。期间,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h时间与康复科工娱疗护士一起将患者带至本院康复中心(设有小卖部、羽毛球场、蓝球场、手工室和画室)进行康复指导。上午9:00参与健康知识讲座:内容包括精神疾病防治基本知识;应对药物副反应的有效方法和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精神疾病与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关系,饮食、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如何正确发泄和控制情绪;家庭和生活指导;学习与工作指导等。将各种内容分段授课,并在讲座过程中进行互动,让每个患者参与发言,医生护士及时点评患者的观点和论述,一方面锻炼患者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另一方面促进患者对各项健康知识的掌握。下午14:00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文体娱乐活动,如球类、棋类、编织等手工作业,或参与书法、绘画、猜谜、及欣赏音乐、观看电影电视等。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和兴趣安排户外劳动并发给劳动报酬,如给院内花草树木浇水,为食堂摘菜、洗菜,每天安排1h劳动时间;每周1次为食堂包馄饨、水饺,让患者都能品尝他们的劳动成果,激发患者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每天让患者自评活动前后情绪的变化,写日记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护士跟踪记录。第6周、第7周、第8周:着重发挥患者的互动作用并配合行为康复训练。利用工休座谈会让患者畅谈自己所关心的健康问题和需求,相互交流。由医护人员分析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加深患者认识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对精神疾病的影响,适时给予精神鼓励,使患者在讨论中得到启发和树立信心。安排劳动技能训练,如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及生活环境训练患者求职能力,开展遇到应急事件如何求助的方法等内容的训练,增强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使患者在行为康复训练中完成健康教育,促进病情康复。

3效果评定

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分别于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第8周末进行评定。①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采用自行设计健康教育效果评分表测量,内容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方法,药物副作用及应对方法等相关知识,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每项分“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3个答案,分别计3分、2分和1分,总分为3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越好;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健康理念是否形成,从而按照形成健康理念的人数和被调查总人数的比率计算健康教育理念形成率;③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患者心理社会功能,包括患者的个人整结、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激惹、抑郁、退缩和精神病性表现。

二、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精神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而如何提高患者对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是促进康复的关键。众多研究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精神病性症状,减少病情复发,利于康复。本研究结果支持以上研究结论,NOSIE量表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明显改善。

互动式健康教育的的优势是教育过程中进行互动,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单一刻板。让患者参与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健康教育计划,利于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从而使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患者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增强学习信心,弥补了一般健康教育方法枯燥乏味易忘却的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8周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和健康理念形成方面都明显好于对照组。

互动式健康教育融合了技能训练,使患者有组织地进行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病情全面康复。近年来,国内多项研究都表明,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认知功能和生活技能。本研究结果也验证了文献报道结论。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结合康复技能训练能有效提高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互动式健康教育范文6

【关键词】社团活动;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以共同兴趣爱好、共同价值观形成了大学社团,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社团活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进行自我锻炼的机会和平台,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网络。

一、社团活动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1.高校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进行心理互动的重要平台

高校大学生存在着从高中相对比较封闭的自我管理向半社会化的开放的自我管理的过渡。因此就需要有相应的心理互动平台为其提供互动的关系和平台。这种平台提供是进行朋辈互助的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的重要途径。高校社团开放的心理互助平台具有发散性的特征。这种发散是从一个心理节点到关系复杂的心理网络的过程。这种发散性能为高校大学生心理管理提供相对开放的管理,不但可以从一个心理平衡转化为另一种心理的平衡,还有利于形成不断进行群体心理更新的和不断进行群体心理调适的自我更新机制。但是这种求助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因此就需要相关的高校社团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引导。

2.高校社团活动是高校大学生群体形成的重要机制

高校大学生心理互动包括了群体心理互动和个体心理互动,因此,存在着群体心理行为和个体心理心理行为。群体心理行为需要相应的群体互动平台,而高校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刚好为大学生群体心理互动提供了平台,这种平台是以相关的管理机制作为管理保障的,这种保障是由高校管理者作为社团中大学生心理互动的关键的引导者,并将高校社团的管理要求和国家相关的教育理念作为引导的重要内容,保障了高校社团活动目标的正确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高校社团能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有效的心理互动的救助,同时也是高校大学生进行朋辈互助机制形成的重要保障。

群体心理行为的互动为高校大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行为互动做了准备。个体心理行为互动需要相关的群体心理行为作为依据,并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心理趋向中进行自我心理的调适和完善。高校社团活动中的人际互动和群体形成,有利于高校学生群体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非正式组织的形成。这种形成机制是对高校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导向。当然个体心理行为和群体心理行为之间相互的互动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这种互动都可以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这个载体中实现。

3.高校社团学生活动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

高校大学生社团是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出现的,是学生进行素质工程提升的重要渠道和手段。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对高等教育基本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有效的实践和继承,希望通过高校大学中的社团活动向高校大学生进行传递。学生在这种传递和互动过程中有利于形成自我价值取向和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是在社团活动多维的关系和价值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具有较广泛的内涵,例如基本的技能、性格形成、价值取向、社交技能、专业技能等等都是属于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除此之外素质教育需要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依托。专业技能或者价值取向等都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等进行相关的传授,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有课程的教育,也需要有进行实践的平台和渠道来践行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同时通过实践来内化为具有自我约束能力的心理行为特征。这种可以在高校社团活动中得到实现,同时由于这种互动是多方的关系互动,因此这种心理健康互动关系具有参照的特征。大学生可以在群体心理健康互动过程中通过与朋辈之间的关系参照对自己的心理行为逻辑进行修正,得出具有自我意识的价值特征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具有客观的心理价值和意义。

二、我国高校依托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脱离

高校素质教育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脱离,主要表现在高校学生社团与高校素质教育之间的内涵分离、高校素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反应,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高校社团活动的表现形式产生反感等。首先是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缺乏素质教育内涵的指导。高校对于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形式和素质教育的表象,而忽视了内涵与活动之间的有效结合,以至于出现了素质教育内涵只是空头上谈的缺乏有效的实践,同时高校学生的社团活动缺乏有效的内涵建设和素质内涵融合,使得在活动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只是一味的表现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行为,而忽视了其真正具有价值意义的内涵建设和品牌建设。这种品牌和内涵建设需要有学生的心理的相心力,这种相心力的培养和维护需要有相关的心理教育作为基本保障的,而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管理者将心理健康作为单一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从学生社团活动中分离出来了,这种分离导致了学生社团中由于群体之间的关系互动变得单一,学生之间的心理变成只是单一的工作交流,缺乏有效的心理互动和心理参照,以至于朋辈之间的心理互动只是空谈。

2.强化了社团的活动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活动组织和举办强调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度和群体参与性,对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形式缺乏科学的设计,这种设计也忽视了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基本的功能要求。首先表现为强化了社团的活动性,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来选择活动、组织活动和进行活动的效果反馈。社团活动往往会出现活动搞得很热烈,但是实际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对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缺乏有效的合理的内容融入。因此需要关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进行融合问题。其次由于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群体的认知度,高校学生活动社团往往会选择学生普遍认为的价值理念和活动形式作为其进行活动的主要内涵,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具有向上的积极的价值导向,而是一味的从众和趋同。其次高校学生社团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设计需要有学校社团管理部门进行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的设计来具体完善。

3.高校心理教育与社团活动设计之间缺乏管理和运行机制

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与社团活动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机制,这种融合机制缺乏主要表现为内涵之间的缺乏融合,管理模式之间缺乏融和,运行实践之间缺乏协调。首先是两者之间的内涵之间的融合问题。高校管理者由于过分将管理职能进行了细分,使得社团管理与心理教育进行的分工和职权分离,这种分离不利于两者之间的内涵和价值导向的融合。同时由于分工和职权分离,出现了管理过程中的部门协调问题。在管理的实践中由于部门之间的相互比较和封闭,价值融合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社团活动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过分的强调了学生社团活动的学生价值的迎合忽视了各种功能之间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学校管理者虽然进行了部门之间的有效分工但是在分工过程中缺乏制度设计和管理流程设计,使得在实行过程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高校需要根据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具体实践要求进行制度设计和管理模式选择,并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心理健康的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管理反馈的有效控制来提高高校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高校管理者需要认识两者之间融合的重要性

高校管理者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并未意识到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和融合。首先,需要理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内涵的相关性。因为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统一要求,因此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机的配合和共同价值的确定和管理模式的选择。需要从管理层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强化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和社团活动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管理过程中不断向教育的各个部门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种管理之间的关系和融合要求。形成相关的教育理念框架,在制定学生的教学素质培养计划和目标时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课程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在社团活动的导向过程中需要强化其心理教育的职能,指导学生如何设计社团活动的目标和形式强化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

2.制定社团活动形式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制度设计首先要考虑社团活动的活动计划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计划之间的关系。通过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专业研讨,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形成统一的相关的管理目标,并将其从管理理念和抽象的管理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可以操作的管理实践。通过对高校中课程设计和活动模式的选择来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计划的实践要求,并通过教师和管理层的实践来强化这种管理理念和管理要求。其次需要通过相关的制度和法规来规范社团和教学在心理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这种制度需要在高校总的制度框架下对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同时将社团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管理中脱离出来并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管理目标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实际。这种制度需要在各个部门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并得到各个部门的认可和肯定,使其更具有实施的基础。

3.成立相关的心理健康监控机制

这种依据高校社团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构建的心理健康监控机制能对高校的心理健康进行时时的监控和效果评估。因此,在心理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发挥有效的评估和有效的控制两个职能。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关键问题在于健康指标的设定和健康指标的有效测评。这种指标的设定需要在对高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管理实际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监控,分析当代学生的心理特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要求和可操作选择符合测评要求的监控指标,同时需要在测评过程中分析其测评的信度和效度,保证测评的有效性。其次是对管理过程的有效控制,其包括了社团管理前的目标的控制,社团实践过程中的偏向控制和社团实践过程后的效果控制。不仅需要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管理与目标之间的偏向,同时也要及时将控制和测评的结果反馈给管理,以利于在第二轮的社团管理过程中及时进行目标的改进和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石国亮,万磊.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2]朱坤倩.论大学生社团发展及其建设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3).

互动式健康教育范文7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予以正确引导。随着我国中小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需求的提高,其心理层面的需求也呈多样化发展。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有所创新,而体验式教学模式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导向。

1.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目前仍有不完善之处:教育课程与教学活动呈分离状态;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未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无法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和交互体验。因此我们仍需寻找更适合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2.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体验式教学就是其中一种较为推崇的模式。因为它所侧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以及引导学生的心理体验。而且这种模式是一种动态的教与学过程,能够通过师生之间的交互式交流加深学生的心理体验,不断促进学生提高自我心理认知能力。其现实性情境也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以及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思考出创造性解决途径。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正被逐渐地应用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并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2.1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特色

随着体验式教学的课程设计的丰富化以及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发展,它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应用中比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更鲜明的特色:第一,它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真实性情境,有效引导学生深化情感认知。第二,它能够让学生自发地将知识融入特定情境中消化吸收从而化为内在知识。第三,它能够让学生通过角色定位思考,增强其解决现实困惑的心理素质和实践思维。

2.2体验式教学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由于体验式教学采用的是多元化教学手段,因此体验式教学在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学生主体原则。体验式教学应从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2)针对性原则。教师需设置明确的课堂计划以及课程目标,如提高学生自我认知。(3)自由性原则。教师需给学生创造自由的课堂情境,给学生营造心理安全感。(4)平等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处于平等地位,不能限制和干涉学生的思维表达。总而言之,教师应让学生处于学习和活动的主体地位,所有课堂活动的安排都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互相尊重彼此的言行,真正促使学生敞开心扉。

2.3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形式

体验式教学始终围绕着既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又注重学生个体的多元化需求,同时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的核心教学理念。在近年来,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形式主要有:(1)情境模仿。教师给学生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与主体性,通过模仿情境换位思考,让学生切身感受,深化心理体验。(2)案例分析。教师选取特定案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探讨并从中获得一定感悟。(3)游戏参与。教师设置各种互动式心理游戏,寓学于乐,让学生在参与中进行心理体验和自我思考。(4)话题讨论。通过热点话题激发学生讨论兴趣,让学生通过观点和思维的碰撞,强化心理体验和感悟。(5)角色扮演。通过特定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换位思考并切身体会,加深学生的心理体验。3.结语体验式教学是课程教学的新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师生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这对于当前呈学科化、课程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富有创新意义,其多元化兼灵活化特色也能够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因此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龙娟 单位: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小青,蒋常香.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新生心理辅导》课程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0):62-64.

[2]凌子平,马利军.论体验式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高教探索,2016,(02):69-71+117.

互动式健康教育范文8

关键词:微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笔者发现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由于管理不到位、研究生教育太侧重于学术研究等问题,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空白阶段。本文就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启动“他助”网络心理咨询室―打造“自助”网络心理学习环境―构建“互助”网络心理格局的微信平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往对高校心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多集中于本科生,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教育还比较欠缺。另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已经跟不上现阶段研究生的心理需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师制下纵向团队心理帮扶机制未形成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发现,在导师制培养下,研究生班级概念淡化,课题组内轻教育重科研,心理问题很难被察觉,不像本科生同班级上课、同寝室休息,心理问题容易被发现。研究生同门师兄弟不会太多,社会实践锻炼机会也不多,有些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出现问题。因此,将本科生班级心理委员架构延伸到研究生纵向团队心理架构,且发挥纵向团队负责教师和组员的引导作用,是导师制下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研究的。

2.就业自信心不足与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引起的就业心理问题没有被重视

单从就业指导内容方面就可以发现教学内容不足,缺乏从职业生涯发展理念出发的研究生就业指导内容,无法激发起研究生自身的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另外,不同背景的研究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不同,现有的课程内容很难完全或者较好地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而研究生培养年限短、任务重,加上研究生就业期望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常常出现焦虑情绪,从而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3.新媒体环境研究生心理“互助―自助”功能未被挖掘

以往研究生很少通过网络公共平台了解学校,学校的宣传力度也不到位。在微时代,微博、微信是我们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引领工作的好平台。学校可以利用国家、省、校、院等多个层级的微博、微信,分享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构建互动新渠道,实现“畅聊”,发挥“能量集成”的效果。同时,校园文化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功能也未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体现。我们发现,学校心理联合会、学院心理联合分会、学校心理健康协会的日常活动主要针对本科生,研究生很少有人来参加。

二、创新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本论文提出构建“学习、倾诉、咨询、测评、治疗”一站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打造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下面以微信平台为例详细阐述。

1.启动“他助”网络心理咨询室

笔者走访多所高校进行调研,了解到很多研究生对于传统心理咨询不够了解,常常因为时间、空间、预约等问题望而却步。在传统的咨询中,学生容易在反复思量要不要前往的过程中打消咨询的念头。另外,面对面交流也可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而在网络上留言,本身就是一种有效倾诉的方式。相关研究证明,网络心理咨询能起到与传统咨询相同的心理咨询效果。因此,开辟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咨询室就非常必要,可让实时互动与延时互动并存。需要注意的是,除视频在线咨询外,网络咨询无法从表情、肢体行为获得更多的求助者信息,在咨询过程中的开放式提问、自我表露、聚焦、指导、共情、面质、行动化语言等技巧的使用更需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来提高。

在线咨询系统开发时应考虑心理测评能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性,将心理测评绑定于系统,求助者可自愿选择是否进行测试。心理测评系统也应用于每学年开学初不同年级研究生心理测试,以改变过去只对研一新生进行心理测试,缺乏过程跟踪的问题。对于在线咨询的情况和心理测评系统的数据要定期整理,并分析该阶段研究生心理状况,为更新学习自助平台提供更多的素材。同时将心理音乐治疗曲目分类设置到平台里,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2.打造“自助”网络心理学习环境

(1)开设在线心理辅导课程。现阶段高校研究生课程专业性强、缺乏素质拓展和品质提升。因课题、论文等引起的学业压力,较高的工作期望导致的就业困惑,感情需求迫切产生的情感危机已成为研究生心理状态失衡的三大主要原因,高校管理者需做好渐进式引导。鉴于研究生群体班级概念弱化,传统的班级教学式心理辅导课程难以满足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开设网络心理辅导课程极其必要。做好研究生心理课程体系开发和设置,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系统,特别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情绪管理等相关课程建设。

(2)开通网络心理教育板块。建立微信团队,做好编辑、制作工作,定时更新、推送高质量的励志美文、心理漫画、暖心贴士等内容,通过传递分享,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让学生能通过经常性的短时间阅览积累正能量。同时,在活动板块及时推出学校开展的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锦集,让研究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感受氛围,体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同时也开展更多的适合研究生的线下活动,让研究生更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提升互动性。在做好校级层面微信公众平台心理教育板块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院结合学院特色、研究生特点开展相应的工作。

3.构建“互助”网络心理格局

(1)建立微信层级框架,设置各类微信群组。针对各类不同的心理困扰,研究生可在微信平台里点击相应菜单,自行组成小团体,群成员倾诉本人遇到的困惑,交流想法,最终经过相互支持和共同分析释放情绪,也找到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法。微信公众平台这个板块的话语传播自由度高、速度快、影响力大,正常、健康、正能量的运行难度相对较高。虽然研究生的自律性相对强于本科生,但建设难度依然很大,保证运行效果的研究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也需要在板块上体现。为保证初期的运行效果,尝试在每个群组里设置一名网络信息员,保证群组信息积极向上。

(2)建立可选择的点对点朋辈互助模式。本科生朋辈互助已有一定的实践,传统模式面对面的朋辈互助被广泛研究。面对研究生对互联网的高接受度,心理专职管理人员应投入更大的精力做好研究生网络心理互助员队伍的建设。鉴于研究生心理互助员对榜样效应、经历共性等有更高的要求,助人技能和素质需要经过更系统地学习和培训。总之,在网络心理互助平台开发初期,做好精准分析,精确帮扶,在提高认可度的前提下扩大影响力和应用面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海,颜小勇,余莉,等.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态度及与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4).

[2]王希永.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互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5).

互动式健康教育范文9

1.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教育目标一致德育与心育的教育目标一致,均是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两者均是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德育离不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指导。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是教育的一种趋势。

1.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技巧在德育实践中的运用,有助于技工院校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技工院校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也体现在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与人生态度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互相促进,共同在学生的精神层面发挥教育作用。

1.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德育内容互相补充德育工作要达到预期目标,我们需要运用心理学关于人的需要、动机、情感、意志、行为等理论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进行把握,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首先对学生的心理动态予以充分了解,否则德育工作很难做到关键点,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与心育的内容互为补充,互相渗透,既净化了心灵,提升道德素质,又强化了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方法

2.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基础,受教者对教育者充分信任,才会将内心呈现出来,教师只有在学生充分表达与呈现以后,才能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引导,助学生自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生共同成长。同理,在德育过程中,如果教育者采用的不是相对平等与尊重的态度,将会激起受教者的反感情绪,无论教育者的道德理论如何正确,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教育者真诚倾听,共情与积极关注,尊重与理解,为受教者营造一个心理安全的空间,受教者才会主动反思存在的问题并与教育者商讨解决办法与途径。

2.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生命教育上的统一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要尊重与爱惜生命。技工院校的学生在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下,有着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挫败感,同时青少年与青年自杀的比率在自杀人群的比率较高,同时技工院校学生在年龄段属青少年与青年前期,尚未完全建立自我同一性概念,易于冲动之下伤人或自伤,因此对技工院校学生必须要进行生命教育,教育学生关爱与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均把生命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育内容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2.3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在德育中的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常见可运用于德育过程的有:心理疏导、情绪宣泄、理性情绪分析、行为治疗与矫正、精神分析,这些技术可以在理解并熟练以后有选择性地应用于德育过程中。但在运用过程中需明确区分受教者的问题性质,混淆心理问题与德育问题不仅不能达到正向的教育效果,还有可能激化矛盾,使心理问题或德育问题进一步恶化。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实现途径

3.1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与德育机构的统一与合作目前,在教育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挂靠在学工处(或学生处),学工处对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行政管理,同时学工处承担全校学生的德育任务,制订全校学生的德育计划,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达到统一。一般说来,组织机构由技工院校负责学生工作的校长、学工处(学生处)、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构成。在这一模式下,组织机构合二为一,便于对全校学生整体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

3.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从业教师队伍的整合目前,技工院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中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占比率不高,心理学专业教师所占比率不高,总体人数少,无论从整体数量还是专业素质都无法完成繁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任务。许多技工院校均不约而同采用其他专业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所有专业中,德育与心理健康育最为接近,因此,许多德育老师在接受相关培训,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因此,技工院校需要重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对在一线从事德育、心育工作的班主任、学生处、专业系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宿舍生活老师等进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让德育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经常交流与分享,取长补短,通过集体备课、相互观摩等交流形式互通有无,实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有机整合。

3.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德育的结合技工院校大多开设了传统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技工院校并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这一情形下,部分院校的德育课程教材可以进行更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被纳入德育教材,德育教师以课堂授课的形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以补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缺失。同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技工院校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调正面、主流的意识形态,与德育相配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主题班会课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德育课程形式之一,教育者可以充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以求达到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