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学基本方程式集锦9篇

时间:2023-07-30 10:17:57

化学基本方程式

化学基本方程式范文1

【关键词】教学模式 立体化 多层次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05-03

《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是我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在科研实验以及工程试验中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的综合能力。该学科招收并培养研究生已有近30年历史,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电子测量技术、精密计量与测试以及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实践中都需要以现代测试信号处理技术和分析方法来构建先进的光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仪器。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入学学生情况发生了变化,数量不断增加,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班中,不仅有来自本学科的学生,还有来自相近学科及专业的学生;另外学生来自不同的本科院校,在本科阶段所获得的先修课程基础有差别,入门基础知识结构不平衡。如果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据平均程度开展教学活动,基础差的同学听不懂,不感兴趣;中等的同学觉得尚可,但学习积极性受到其他学生影响;基础好的同学觉得内容浅,吃不饱,导致教学中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教学内容组织困难,教学考核也同样困难,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和我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需要对《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和实践,使该课程能够满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构建了适应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立足学科前沿,使学生完成了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升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一、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教学模式的定义

1972年,美国的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最先将“模式(model)”一词引入到教学领域并加以系统研究,他们在《教学模式》一书早期版本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在最新的《教学模式》第7版中,他们认为:“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包括使用这种模式时教师的行为。这种模式有多种用途,从安排上课、创设课程到设计包括多媒体程序在内的教学资料。”教育模式既是教师教学的模式,也是学生学习的模式。教育模式本身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更高效的学习者。[1]

从本质上说,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较稳定的教学结构或程序。[2]从教学模式的定义即可看出,为了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种类必然不同,因此从古至今产生了大量的教学模式。优秀的课程教学并不是僵化刻板地使用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将不同的教学模式灵活应用、有效融合。

2.教学模式的结构

由于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关于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理论存在多种解释,但获得认可的是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一般包含5个要素:①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心理学、文化学、教育学、技术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2]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②教学目标:是任何教学模式的目的指向,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执行过程、师生组合关系、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③实现条件:是指实施教学模式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环境等。④教学过程:是指实施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规定了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时间、师生组合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⑤教学评价:是指对实施教学模式所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等。

3.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所谓立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一门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基础和学习需求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最终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能力。

对于本课程来说,在实施立体化教学模式之前,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然后分X、Y、Z三条主线开展教学。其中,X为跨学科学生、本学科信号与系统理论知识薄弱学生,教学目标是夯实基础,务必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方面的系统理论知识;Y为信号与系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一般及实验技能方面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是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适当引入先进算法;Z为本科阶段基础较好、研究方向对高端信号处理有需求的学生,教学目标是立足学科前沿,解决科学研究的某个实际问题。

假设课程的模式函数为M,相应层次学生适用的教学模式分别为X、Y、Z,教学模式分别具有的加权系数为kx、ky、kz,模式函数M可表示为下列形式:M=kxX+kyY+kzZ。加权系数的确定方法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有多种,较为简单直接的一种是按学生人数确定,方法如下:设总课程人数为S,X层次的学生人数为a,Y层次的学生人数为b,Z层次的学生人数为c,则kx=a/S,ky=b/S,kz=b/S。

上述X、Y、Z三条教学主线针对各自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其教学模式具有相应的构成要素。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因此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都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融合大量实验活动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丰富的多层次立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训练。

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将教学班学生分层之后,相应的主要教学模式得到确定,模式分类依据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的相关表述,[1]见表1。

表1 立体化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

学生层次 X Y Z

主要教学目标 知 识 能 力 个 性

主要教学模式 直接教学 归纳思维 探究训练

教学模式类型 社会型 信息加工型 信息加工型

1.直接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是社会学习理论。[1]其特点是教师实施高水平的指导和控制,向较大规模的学生班组讲解新的概念和技能,系统地深入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活动,引起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学习知识。其作用是实现学生学习时间的最大化,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高效率地学习到大量的知识。其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中心。

2.归纳思维模式

理论基础是元认知理论。[1]其特点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收集信息并进行细致的研究,再将信息组织成概念,并学会处理这些概念。其作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形成概念的能力,拓展分析问题的角度。其师生关系是合作性的。

3.探究训练模式

理论基础是多元智力理论。[1]其特点是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激励他们设想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把科研程序压缩到较短时间段内练习,使学生直接进入科学研究过程,体验到知识产生的过程,并促进相应背景课程内容的高效率学习。其作用是使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探究精神。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合理选择、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针对特定的学生、特定的教师和特定的专业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3~4]上述3种模式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的针对3个不同层次学生群的主要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适当地灵活应用其他教学模式加以辅助,但并不改变这几种模式的主要地位。从立体化教学理念的确立到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立体化教学条件的创建与更新、立体化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监控,一直到立体化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效果的立体化评价,总体构成了本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三、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确立立体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后,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立体化教学条件的创建、立体化教学过程的实现、立体化教学评价的完成等。

1.教学条件

本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主要包括制订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实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针对3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确定。

X:选用最适合的教材,中心内容为:确定性信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方法、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滤波器的基本概念、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同时适当介绍随机信号分析的基本方法。强调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实验内容由学生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对实验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要求。

Y: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选用教材,中心内容为:信号处理中常用的频谱分析、相关分析、正交变换、若干典型算法、平稳随机信号的特征及分析、功率谱估计、现代滤波技术及信号重构、小波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了解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的最新技术发展。完成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方面的综合实验,其实验内容的要求高于X。

Z:根据问题需要选用参考教材,以研究学科前沿的新型算法为中心,参考教学内容为:测试智能计算及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各种新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包括测试信息获取、神经计算、模糊计算、进化计算和数据融合方法等。掌握更多、更新的前沿科学知识。自行设计并完成完整系统的实验操作,要求创新性和开放性。

在教学方法上,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创造性。在教学手段上,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另外,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远程教学,[5]如网络邮件、观看视频课件等多种手段,老师可与同学进行多层次的交流。

2.教学过程

对每一门课程而言,其教学时间通常局限在一定的学时数内,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2。要想把立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到位,则需要在教学时间上做出合理安排,利用好课时内外的有效时间。具体实施步骤如下:从开学初即下达整个课程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分层,领取任务,对有疑难问题的学生可提前进行辅导;进入课时阶段后,分为3个时段,时段1以X为中心讲授教学,时段2以Y为中心讨论教学,时段3以Z为中心展示教学;课时阶段结束后进入考核评价阶段,除统一上交实验学习成果外,X参加基础知识笔试,Y上交课件宣讲报告,Z上交研究成果展示报告。

具体来讲,3个不同的学生层次学习步骤有所不同。对于X层次的学生,先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及教师要求;倾听教师讲解概念、技能并演示;实验操作,有目的的练习;讨论学习进展中的疑难问题;最后独立练习,完成考核评价。对于Y层次的学生,复习所学基础知识,确定宣讲主题及相关的文字数据资料;按知识的逻辑性归纳整理资料;对所选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实验诠释;最后形成报告宣讲,完成考核评价。对于Z层次的学生,先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确立所探究问题的性质和条件,确认关键点;应用所学知识并自学与问题相关的新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案;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并修正问题解决方案;探究结果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最后形成研究报告展示,完成考核评价。

3.教学评价

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其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针对本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有必要制定多样化、过程式的综合评价系统对完成的教学目标进行考核。具体来讲,在知识掌握方面,X层次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闭卷笔试方式,Y层次做一次课件宣讲及互动讨论,Z层次形成有一定深度的专题报告并宣讲;在实验训练方面,对设计过程、内容深度及操作技能综合评价;最后,综合学生的全部评价分数,进行加权评价,计入考核成绩。

四、关于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

作为核心因素,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决定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个性。教学目标必须先于教学模式明确,多层次的学生状况要求立体化的教学目标,立体化的教学目标决定立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实施,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亲身的科研探索、分享与合作的人生体验,无疑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科学探索精神,提高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教师是教学模式的CEO

不可否认,教师在教学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作为要求不同。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它要求教师有坚实的课程理论基础、渊博的科学知识、良好的沟通技巧、专业的技术能力,工作量的加大还要求教师具备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以不同的身份与学生相处,有时是老师,有时是合作者,还有时是学生,以人为本,教学相长。从总体上讲,教师就是一个完整教学模式的CEO,是实施教学模式的灵魂人物。

3.教学效果是教学模式的源动力

追求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的本色,因为好的教学效果将会带来好的育人质量。教学效果是教学模式实施的无形成果。本课程三条主线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分清了教学层次,拓宽了教学思路,对学生因材施教,克服了生源基础不平衡造成的教学困难,弘扬了科学精神,促进了素质教育,提高了教学质量。我们欣喜地看到,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很好,使得许多学生慕名而来参与学习,同时使得教师有了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的源动力,因为没有一种教学模式会永远一成不变。

参考文献

1 Bruce Joyce,Marsha Well,Emily Calhoun著.教学模式(第7版)(荆建华、宋富钢、花清亮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2:16

2 钟志贤著.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89

3 张 兢.立体化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1):144~146

化学基本方程式范文2

摘要:本文根据成功素质教育要求,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本校《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把握的基本点极其教学基本要求作出自己的思考,以求教于同行。

关键词:《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素质本位;教学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武昌理工学院以“一切为了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根本目的,以成功素质教育为特色,致力于培养“专业素质扎实、非专业素质过硬、个性特长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实现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今后的创业成功与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学校创立的成功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大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更是激励学生志存高远、成就人生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实施成功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是其关键之一。为加强课程建设,真正落实向每一门课要质量。学校今年要求进行每门课程建立核心档案材料,从11个方面进行要求,包括了教学的基本环节:备课、讲课、答疑、批改习题、实验课、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考核等,通过对《有机化学》的研讨我感到收获很大。

一、《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质本位”

在建立制药工程《有机化学》课程档案材料的过程中,我对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评体系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新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将传统的“知识本位”转变为“素质本位”,进行全方位改革,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品德教育、知识教育或心理教育等,而需要从教育制度、培养模式、课程计划、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全面贯彻“素质本位”理念,树立“内化”教育观。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促使学生将教育内容内化为素质,成为专业素质扎实、非专业素质过硬、个性特长突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教育,即在强化专业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同步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按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五大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专业素质

(1)使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理解碳化合物的变化规律

(2)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相互联系的原则

(3)掌握分离、提纯及结构测定技术

(4)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有机化学问题,自学有机化学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养成以下非专业素质:

(1)诚实守信的作风;

(2)开拓创新的精神;

(3)团队合作的能力;

(4)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同时,应采取有力措施,着重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发展潜质,以解决每个同学不同的问题进行因材施教,和学生共同定下答疑时间。充分开发学生的优势潜质和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观念体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新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和“能力体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都得到提高。

二、《有机化学》课程建设应该把握的基本点

《有机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标准适合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有机化学》是在无机化学课程的基础上一门新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能应用现论和方法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合成、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注重培养基本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制药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如有机合成、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离反应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达到此目标,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1. 注重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培养。注重专业基础素质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鼓励有强烈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勇于的创新精神。

2. 突出学生个性、尊重潜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本门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3. 教材选用和推荐的参考书相结合,拓展知识面。教材可使用由李良学主编的《有机化学》,参考书可推荐如下几种:

姚映钦,《有机化学》(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吕以仙、陆阳,《有机化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邢其毅、徐瑞秋、周政、裴伟伟,《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改变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积极利用音像、多媒体等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一刀切、满堂灌、教完“拍了屁股走人” 的方式。而是要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耐心解答学生的提问,有计划的辅导和答疑。,有针对性的开小灶。

5.考试改革。该课程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考核以课堂提问、讨论、互动、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的形式记分,实验考核课以预习报告分、实验过程管理分、实验报告分和实验考核分记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精神、诚信品格。近几年将护理学专业的有机化学的考查改为以小论文的形式。一方面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打下基础。总之,该课程考试改革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以考知识为主向以考应用能力为主转变;二是由闭卷考试的单一形式向开卷、面试和实验等多种考试形式转变。

6.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写出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实验考核。利用寒暑期到医药企业参观学习,完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把产、学、研有机的结合起来。

暑期每年我系都到制药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09级到武汉联合有限公司进行暑期社会实践,10级到中联药业四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以培养“专业素质扎实、非专业素质过硬、个性特长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实现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今后的创业成功与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通过下到制药厂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我系学生在组织安排、以及校内外联系等方面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较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坚韧顽强的吃苦能力,逐渐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三、《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化学基本方程式范文3

一、MCTE在医药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中的实践

工商管理专业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盈利性组织的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中国药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药学相关知识为基础,同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工商管理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开展研究,培养能够从事医药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经过近30年的积累和发展,本专业抓住机遇,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育人环境等方面迎合了MCTE人才培养体系模型的相关要素,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结合多年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利用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MCTE模型,对医药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解析。1.目标明确、管理严格的人才培养模式MCTE模型的第一个维度是人才培养模式(TrainingModel)的构建,其第一要务便是明确培养目标。本专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医药行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药学基础知识和经济理论基础的综合管理型人才。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坚实可靠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本专业在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寻求革新,创造出本专业特色管理制度(如图1)。本专业重要特色之一是集体备课制度,即对有一位以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课程,确立课程负责人并由其组织进行集体备课;本专业定期组织教学协调和学术交流会,旨在将相关课程的教师组织起来,共同协商以解决药学和工管类课程分配等问题;另外本专业实行的试讲与听课制度与双班主任制度全方位地保障了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2.“双基础、双特有”课程体系的构建在MCTE模型中,课程体系(Curriculum)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本专业在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的前提下,结合当前医药行业发展对“国际型、社会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工商管理课程与药学特色课程紧密结合,通过对既有课程的创新、新兴课程的设立、国际化课程的开设等方式,最终构建出了“双基础、双特有”的课程体系,其主要内容。“双基础”课程群包括工商管理基础课程群和药学基础课程群,其中工商管理基础课程群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注重传授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理论与定量分析方法,培养学生人际沟通以及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结合药学特色知识,在传授“双特有”课程之前,本专业注重药理学、药剂学等药学基础课程的教授。“双特有”课程群包括医药行业专有课程群和医药行业特色课程群,特指医药行业内独有的管理类、经济类课程群(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等)以及一系列融入医药行业特色的特有工商管理课程(医药企业发展战略、药店经营管理等),这是本专业区别于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最大创新。本专业特有的“双基础、双特有”核心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知识结构复合化、专业能力社会化、综合素质国际化等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3.教学多元立体化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紧密相连的是教学方法(TeachingMethod)。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培养目标的达成。本专业在教学中,采取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多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本专业积极采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子实验室和沙盘模拟系统教学,锻炼学生动手操作和协作互助能力;在课外教学中,利用实习基地建设深入医药企业、药监部门,充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训课程,引导学生逐步适应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方法革新,本专业构成了以传统理论教学为基础,多种创新型教学方式为支撑的多位一体开放式教学模式。4.营造良好育人环境MTCE模型中,育人环境(EducationalEnviron-ment)的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成影响极大。笔者深入考察了本专业实际情况,目前本专业育人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图书馆信息平台功能的强化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程度普遍得到提升。本专业辅助院部构建药品监管案例库、医药经济统计等数据库,有计划地购进企业管理类书籍,逐步形成了以药学、工商管理类学科为主体,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藏书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借阅环境以及学习氛围。(2)多媒体与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良好的技术条件有利于高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依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按照教育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精神,本专业所有课程均使用多媒体授课,《医药企业管理》精品课程还采取网络平台教学等方式,满足了学生在现代化教学中对有效信息的基本要求,营造出一个信息化程度高、方便快捷的学习环境。(3)实验中心与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等方面都具有特殊作用。本专业在历年的教学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药学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开设基础药学实验课程外,还新增设GMP实训、创业情景模拟和市场营销模拟等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将课本理论与实验技能相结合,综合培养学生素质。另外,本专业还积极开展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先后与覆盖整个医药产业链的近30家机构组织共同建立了长期实践基地,并尝试与企业建立订单式教学模式。通过校内实验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就业条件和稳定的就业环境。(4)自发性学习环境的培养刻板的教育方式和被动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所以自发式学习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专业将启发式教学、文献检索、实验结果评价、撰写课程论文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更多地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自主探究所学内容。同时,本专业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挑战杯以及证券投资大赛等实践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仁和管理协会、强生未来领袖学院等优秀管理类社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我完善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二、结语

自遵循MCTE人才培养体系模型不断强化专业建设以来,本专业目前已与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关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历年均维持在99%左右,受到行业内各大企业欢迎。MCTE模型的实施开展,效果显著,有值得其他医药工商管理本科院校学习借鉴的地方。但大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MCTE模型只是笔者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种有益探索,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模型本身并不全面,对育人环境的界定较为模糊,对制度保障、人才认可度等方面的分析也有所疏漏;其次,人才培养体系往往因各地区高校实际情况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人才培养体系及分析模型也应随着时代和需求的不同而不断发展,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扬创新精神,努力建成既满足学生培养基本要求又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褚淑贞茅宁莹席晓宇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化学基本方程式范文4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计算包括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呢?

一、注重化学概念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为化学计算夯实基础。涉及初中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化学概念,首先在形成它们时尽可能通过实验或其它具体事物分析、概括导出,其次注重概念同化,进行新旧概念对比,弄清相近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存联系,然后加强运用概念的训练,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最后还要加强与基本概念相关的化学用语的训练,掌握化学学科独特的学习语言。

实践证明,当学生理解了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基本概念,化学式含义及化学式前系数的含义等内容后,有关化学式的基本计算就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了;当学生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反应物及生成物各物质间质量比的含义等内容后,学生基本都能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了;当学生理解了溶液、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也就不再难倒学生了。

二、初中化学计算是化学“量”的思想与数学计算方法的结合,化学计算的关键是化学“量”的思想。各种计算类型在教材上都出示了相应的例题,如何发挥例题的作用呢?从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学习方法来讲形成两种策略,即传授性和探究性两种教学策略。

化学基本方程式范文5

1 实验实践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从国内相关院校以及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工程基础实验、实践教材建设情况看,目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内容详实、规范实用的实验、实践教学系列教材十分缺乏[5]。上海海洋大学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探索,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需要改进与完善的问题:首先,在实验、实践教材建设上没有系列化,正式出版的实践教材很少;其次,实验实践教学内容缺少深度和层次性,缺乏相关课程群组的关联与集成,较常采用传习性、因袭性的教育方法,缺乏对学生探究问题的鼓励;再次,实验实践教学考核模式单一,缺乏考核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采用所有学生按部就班地做一样的案例的方式较多,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更好地发挥高校本科实验实践教学的作用。工程力学基础尤其是工程流体力学是海洋类大学的重要基础课程,本文以工程力学基础课程(工程流体力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本课程大纲、环节模块以及相关课程群的梳理,调研分析现行课程实验实践内容、条件以及不足之处,利用模块化层次化的架构,探索实验实践中的管理与运行机制。鉴于上海市教委对大学生创新的鼓励与项目的加大投入,本文提出对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优化管理方案的研究,通过本科生创新思路、想法以及项目的综合分析利用,推动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进程。针对实验实践环节条件与教材完善,学生创新思想引导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内容深化,以及实验实践教学多方式灵活考核方法等方面展开探索,对现行工程力学基础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的优化管理进行研究。

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优化管理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推进工程力学基础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的优化管理模式,优化工程综合类本科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本科实验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块与层次,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综合管理提升以及本科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提供服务和参考。

方法实施的主要流程包括:

1)以工程流体力学专业基础课程为对象,分析现有教学大纲,理清各个环节模块关系,研究构建学校、学院其他与之相关的课程群模型,完成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内容匹配与互补的体系架构;

2)总结现有实验实践课程开设情况与条件,分析与现有课程群组的关联关系,总结尚缺的环节条件;

3)调研分析现有大学生创新项目,结合工程流体力学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践课程,完善更新实验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4)以现有大学生创新思想需求及项目为基础,深化扩充现有实验实践教学案例、内容、环节及模块;

5)按照模块化训练模式,主要包括基础训练模块、专业训练模块以及综合训练模块来进行。

3 实施效果及分析

以上海海洋大学大三下学期本科学生为对象,针对开设的工程流体力学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践课程,采用上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整理大学生创新思想及项目,融入实验实践课程内容中,推进完善教学内容。

2)基于层次化、模块化的递阶式研究方法,分析并构建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的优化管理机制与体系。

3)结合理论教学条件内容,在基础训练模块中,所涉及的实验实践内容主要是操作性实验,此类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对应用及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态度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知识。

4)在专业训练模块所涉及的实验实践内容主要是分析设计性实验,此类实验着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获得的基本的实验技能,综合多课程群组的综合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对专业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设想。

5)在综合训练模块中所涉及的实验实践内容主要是综合性实验,结合现有和预想的创新思路项目,此类实验着重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接近实际工作,并深化学生在前两个模块中掌握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6)利用实验与问卷调查结合的方法,验证所获得的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方法通过两届学生课堂实施进行验证,实施过程中的课堂效果与学生表现良好,课堂质量以及互动明显提升。分别对两届4个班的48名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结果分析显示:42名学生喜欢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实践课程改革模式,3名学生选择一般,3名学生选择不喜欢而更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43名学生认为该方法值得推广到其他相应课程,4名选择一般,1名选择不值得推荐;对于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映较多的是除了大学生创新思想引导,还应加入更多的工程案例,因此融入合适的工程案例是继续改进的内容;同时学生通过课程引导,思路源于课程实验与实践,新增获5项大学生创新项目。

4 结束语

本科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能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验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以工程流体力学实验实践课程为例,本文提出的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在于改革优化现有的工程力学基础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突破实验实践教学传统的不适应新形势的管理理念,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多角度全方位为学生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本科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及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与提升,在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项目与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的完善运转,更好地为学校其他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管理给予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孔鹏.高校文科类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2):26-28.

[2]王伟,孟祥贵,安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2):144-146.

[3]程瑛琨,孟庆繁,刘成柏,等.高校基础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6(2):116-118.

[4]阳国亮,曾冬梅.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

4-6.

[5]程永强,苗淑清,张建文,等.地方工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5-9.

化学基本方程式范文6

1.1由于化学反应工程公式较多,完全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感到眼花缭乱,采用板书教学,更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理论。在教学中始终强调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它们贯穿反应工程理论公式推导的全部。虽然在化工原理和物理化学中都学过这些基本方法,但在运用中学生还不能熟练掌握。在釜式反应器与理想反应器的计算中,每一个公式的推导中都从基本出发,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只要掌握了基本方法,对于非恒温反应过程的问题也能很好的解决[6]。在教学中注重类比方法,减少学生记忆公式的负担。例如在讲解第二章的内扩散有效因子时需建立物料和热量传递的微分方程,注重球形颗粒物料反应-扩散方程的基本方法,强调推导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热量反应-扩散的方程。改变方程的形式,给出球形、柱状、片状催化剂统一的反应扩散方程,便于学生类比记忆,减少公式推导的繁琐。在讲解气固相催化反应工程时,再把柱状催化剂的反应扩散方程类比引申到二维固定床反应器的计算。讲解均匀表面吸附动力学时,类比反应物吸附和产物脱附动力学的最终形式,便于理解过程的推动力,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反应推动力和平衡的概念。

1.2在教学过程中,第五、六章、流化床反应器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展示各类工业反应器的结构,特别是显示反应器的内部结构,并以实际化工生产中的实例反应器为例说明反应器各部件的作用。由于工业反应器的设计计算较为复杂,在这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方法,采用多媒体能节约教学时间。在教学中注重讨论互动,虽然化学反应工程更多的强调计算,但对实际反应器的性能分析是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7]。比如以汽车工业的尾气净化器为例,介绍尾气的温度,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实际催化转化器的活性组成和形状,发动学生讨论汽车尾气净化器所包含的化学反应工程知识。化工中反应器的多维设计计算基本上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很少有人工计算设计整个工艺,利用计算机设计可以对不同的反应参数进行对比以达到节能、经济的目的。由于教学条件和学生能力的限制,现阶段只能采用由老师在电脑上演示利用计算软件进行反应器的设计计算和优化,可以采用AspenPlus、PROii等成熟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计算稳态操作条件下的反应器的工艺参数,也可以采用FEMLAB计算多维反应器的模拟计算,把学生从枯燥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分析反应器的性能和优化,提高学生对反应工程的兴趣[8]。

2改变考核方法

化学基本方程式范文7

【摘要】从19世纪中叶函授教育在英国诞生开始,及至今日,远程教育已成为教育界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远程教育研究起到了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本文从远程教育与远程教育研究的概念出发,提出远程教育研究可划分为两种基本范式:即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着重论述了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范式。

【关键词】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研究; 范式

远程教育的诞生是工业社会技术应用的结果,蒸汽机和铁路的发明极大地扩展了人们活动的地理空间。为了让异地的学生能继续学习,教师自然地想到把学习材料(书籍和教材)通过邮政系统由铁路运输传递到学生手中,这便是最早的远程教育形式??函授教育。从此,每一次新技术在教育媒体和教育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就产生出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形式,从基于印刷、录音录像媒体和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广播电视教育,到基于印刷、模拟视音频及数字化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卫星传输和通信技术的网络教育,再到基于新型移动数字化教育媒体和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移动教育,莫不如此。远程教育在教学媒体和技术环境两个方面都表现出愈益丰富、愈加复杂的特点,这种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得远程教育具有了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凸显学习的重要性和远程教育无穷的市场潜力,一大批企业被吸引介入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由此带来了远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远程教育研究的繁荣。

一、 远程教育与远程教育研究

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许多著名的远程教育专家都曾以自己的方式表述过,其中最有影响并被广泛认可的是远程教育学家德斯蒙德?基更的远程教育的五项特征描述的定义(基更,1996)。这一定义概括了远程教育的下列特征。

??准永久性分离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其他学生在时间、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上的分离是远程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在教与学过程中,师生处于物理空间相对分离同时通过信息传递又相互联系的状态;教与学过程是以特定的技术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媒体为基础的。分离并不是完全永久性的,也就是说远程教育中并不完全排斥面对面交流。

??媒体与技术的作用 媒体与技术是远程教育中又一个重要特征。远程教育的本质是实现跨越时间、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的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与技术是关键因素,是远程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

??双向通信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教育信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传递,远程教育也是如此。因此,通信是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双向通信机制和多向通信机制是面对面的,而远程教学中的双向通信机制主要是非面对面的,是基于一定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

另外,远程教育在实践中呈现如下一些基本趋势:教师的角色将逐渐淡化,教师更多地以教育资源的形式或学习帮促者的身份出现;出于教学或社会交往需要而组织的基于传统面对面方式,或现代电子方式的集体会议交流活动将增多;从强调媒体与技术的作用转向注重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环境建构和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这种术语的转变体现了学习者中心理论、建构主义、系统科学和后现代主义等现代教育理念、复杂性科学和哲学思想在远程教育中的渗透;远程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实施远程教育的组织机构,远程教育中的远程学习具有系统性、严肃性与社会确认性的特点,而一般远程学习则不具有这些特点;教育信息传递的通信机制多样化,单向通信、双向通信、多向通信并存,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共现。

远程教育研究及其理论范式作者:叶成林徐福荫在综合现有各种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远程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远程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本文给出“远程教育”的一个全新定义:

从狭义上来看,远程教育是指由特定的教育组织机构,综合应用一定社会时期的技术,收集、开发、设计、制作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建构教育环境,并基于一定社会时期的技术、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以及出于教学和社会化的目的进而为学生组织一些集体会议交流活动(以传统面对面方式或者以现代电子方式进行),以帮助和促进学生远程学习为目的的所有实践活动的总称。在所有活动中,教师是以教育资源的形式或学习帮促者的身份与学生保持着一种准永久性分离的状态;而学生与教育组织机构(教师)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将通过建立双向或多向通信机制保持即时会话。

从广义上来看,远程教育是指在上述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组织机构、技术、资源、人员与实践活动等构成的整个系统。

从发展的观点看,远程教育是与一定社会时期的技术紧密联系的,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技术发展的历史。从本体论的角度看,远程教育是一种复杂的实践活动(狭义)及一个综合的复杂性系统(广义)。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认识和研究这种复杂的实践活动或综合的复杂性系统的过程就是远程教育研究,研究所形成的关于实践活动或复杂性系统的完整理论体系就是远程教育学科。而如何研究、认知和理解这种实践活动或复杂性系统,则属于远程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的范畴。

这一定义是综合我国及世界各国远程教育的现状并结合未来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加以归纳与表述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及抽象性。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 强调教育机构的作用,淡化教师的作用;

② 强调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淡化媒体的作用;

③强调集体交流(面对面或电子方式),淡化准永久分离的特点;

④ 强调通信机制的多样性,淡化双向通信的单一性;

⑤强调实践性,区别于远程学习。

二、 范式理论与远程教育研究范式

范式理论最初是由库恩(库恩,1968)提出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这些理论和原则对特定的科学家共同体起规范的作用,协调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

远程教育研究范式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为远程教育的本体性研究、远程教育研究者与远程教育的关系研究、远程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研究三个层次。远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复杂的实践活动(狭义)及一个综合的复杂性系统(广义)。我国现阶段的远程教育研究更多地局限于这一个层次,表现为远程教育实践性研究、技术性研究和远程教育系统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远程教育认识论和方法论层次的研究较少。研究范式主要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两个方面。如果把远程教育实践性研究、技术性研究和远程教育系统性研究归入远程教育研究实践规范的范畴,那么远程教育认识论和方法论层次的研究则属于远程教育研究理论基础的范畴。

学科的研究范式可划分为理论研究范式和实践研究范式两种基本类型。理论研究范式一般研究学科研究人员和学科自身的关系、学科方法论研究等,因此其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科基础研究和社会实践的一种人文思考。实践研究范式往往只关注实际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更多地是一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即本体性研究。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范式指由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所组成的研究者共同体,他们以特定的哲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为共同的理论、观念、方法、信念和自然观,以远程教育局外人和旁观者的身份对远程教育进行冷静而理性的深刻思考和客观而全面的人文关怀。远程教育的实践研究范式则指由一些教育技术学家、企业的技术研究人员和相关技术研究人员组成的共同体,他们以学习技术、教学技术、远程教育相关技术为共同的方法,以远程教育参与人和实践者的身份对远程教育进行热情而科学的基础研究和深度而具体的技术实践。这两种范式共同组成完整的远程教育研究范式,二者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共同推动远程教育研究的发展。三、 远程教育理论研究范式

远程教育的理论体系可以划分为宏观理论、微观理论和哲学理论三部分。那些试图涵盖远程教育领域的所有活动的理论学说,可以视为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而另一些集中论述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的理论学说,可以视为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此外,还有对远程教育的合理性及其本质属性进行论证的哲学理论。(丁兴富,2001)

相应地,远程教育理论研究范式明显地受到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的影响。远程教育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和一种新型的教育文化现象,以社会学、人类学为基础,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远程开放教育系统与传统学校教育系统、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如经济、政治等)的关系,是远程教育宏观理论研究的基础内容。相对于传统学校教育而言,远程教育具有更鲜明的社会化特点,我国远程教育的学生选择远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学历与社会交往的需要。远程学习与教学是远程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发展对远程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故以学习与教学理论为基础建构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是远程教育微观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远程教育所追求的开放性、动态性与学生中心的教育思想明显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理念,而远程教育追求效益、规模的一面又体现了其实用主义、工业化的哲学思想,而以各种哲学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远程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本质属性,则是建构远程教育哲学理论的基本方式。

1.学习与教学理论

我国最早的大教育家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体现了深刻的学习理论,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刻地揭示了学习、思考与理解的关系。西方早期的学习理论主要有亚里斯多德的经验主义学习理论和柏拉图的理性主义学习理论,分别强调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和逻辑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学习是作为哲学和神学的领域而被研究的。直到19世纪末,学习开始被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加以研究,并由此出现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把学习定义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消除了为了行为训练与意在产生理解的教学之间的差异(高文,2002)。早期的远程教育,如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较多地受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表现在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中注重行为训练(函授教育中的课后练习)和媒体刺激(广播电视教育中学习内容的呈现)。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开始兴起。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加工模式为基础,强调学习中结构或图式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对知识和信息的处理与加工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系。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远程教育中计算机辅助教育课件的开发与制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80年代末,随着人们重新解读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的教育思想,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开始兴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分为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观和控制系统论等六种范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而获得的。”(南国农,200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网站的设计、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进入90年代后,研究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以及情境化人工智能的热潮已在认知科学领域出现(高文,2002)。由此出现了挑战认知信息加工观点的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这一新兴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环境的作用,关注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对其学习的作用。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对于远程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将成为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和指导远程教育实践的基础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学习资源和各种技术方式都是建构和设计学习者中心型学习环境的主要因素,远程教学过程就是基于所创建的学习环境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教师?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交互活动,远程学习过程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并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建构意义的活动。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以及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作为不同的学习理论其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有关学习、知识、认知与思维等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的不同理解与表述。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南国农,2002)。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范式的演变明显地受到学习理论发展的影响,而远程教育的实践也为学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实验环境与技术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人类学、社会学与系统科学

教育的主体文化是一个教育系统中人们关于如何教与学的惯常行为模式,它体现在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活动过程和学习材料内容中。教育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反映,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祝智庭,2001)。远程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文化现象。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广泛,远程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强势教育文化现象。

化学基本方程式范文8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本科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目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上打破“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已成为国内高校的共识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福建农林大学根据国家、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启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工作,历时一年半开展了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形成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集思广益,科学安排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和依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法,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是关系学校本科教学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文件。学校高度重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教务处先后组织教学院长到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等十多所兄弟高校进行调研学习,通过集中和分散调研等形式组织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到十多所中学调研,并设立了大学英语、计算机、公共数学、大学物理、化学类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等5个公共基础课教改立项资助研究课题,各公共基础课课题组向在校大学新生和老生发放调查问卷4420份,对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中学相关课程重复、交叉的内容和侧重点开展了调研,为课程体系调整提供依据。同时校教务处在校内的相关学院和教学单位开展了大量的调研、沟通与协调、反馈工作,并就全校公共课、基础课课程设置与学时设置方案,尤其是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向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院长、教学院长、各教学单位、督导组多轮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反复研究与多轮修改完善。教务处组织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形式审核及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审核论证,并组织学院开展了校外专家(含用人单位)审核论证工作,各学院邀请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学者、生产一线技术骨干等组成专家小组开展了论证工作。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二、凝练特色,凸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制定“一个核心、两个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

一个核心,即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两个重点,即以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构建突出学校特色、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对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给学生以更多的课程选择权,更多的实践训练机会,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二)形成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四个特点”

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出发,力争促使人才培养的过程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形成了“分类培养,通专结合,优化实践,注重个性”过程培养的特点,以达到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1.分类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

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及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及各自的办学优势、特色,各专业进行科学定位,分类设计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如,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应设计研究型、应用型等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重点,探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部分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分类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

2.通专结合――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教育

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保证学生专业基本知识的获取,达到夯实基础,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3.优化实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推进实验课独立设课和加强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的固有模式,重新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相应的与理论教学相并行的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

4.注重个性――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

适度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选修课的比例达25%以上,扩充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公共选修课由原全校公共选修课单一种类扩大到含学校举办的金山讲坛系列讲座及各专业的学科(专业)选修课,增加学生选课学习的自由度,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个性和特长。

三、深化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围绕“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两个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通过实施“四项优化”和“七项措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四项优化”: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开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学时、优化课程授课方式(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开设

优化课程体系:通过设立公共基础课教改立项资助课题的研究及中学调研,将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中前移至高中及与中学相关课程重复、交叉的内容删除,既提高了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起点,同时又减少了英语、计算机、体育、物理等公共基础必修课学时:文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35学时,农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68学时,工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72-184学时。腾出的学时用于各专业适当增加学科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的门数和学分:且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比例由上一轮学校统一确定改由各专业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自行确定,充分尊重学院、专业及教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的自,整个课程体系更加优化。

优化课程开设:一是各专业开设的学科专业选修课同时面向外专业学生开放,扩大了选修课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学生选课学习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二是开设专业导论课。该门课程是面向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指导课

程(或称专业启蒙课程)。由该学科(专业)带头人或有影响的知名教授担当课程的主持人,组织本专业教师以讲授等形式授课,或聘请有成就的校友或本专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教学队伍共同完成教学过程。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了解本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同感,巩固专业思想,同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推进实验课独立设课。各专业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项目、内容的整合重组、融合、创新,减少实验项目、内容的重复,在保证最基本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或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实验。推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设置与论证的制度化,倡导和奖励高质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促进了实验课程的内涵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二是设置专业综合实践或多门课程的综合实习,加强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原则上不再依附理论课设置实习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时应尽量少安排单门课程的实习,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的固有模式。

――优化学时:1学分由原来的17学时,改为16学时;四年制课内总学时由原来的2600学时,压缩到2400学时,总学分由165-185,改为155-170,为学生自主学习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优化课程授课方式(教学模式):除了传统课程授课模式外,开设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程――英语自主听力课程,开设了“团队管理”、“创业指导”等5门网络公选课,建立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优化教学模式,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七项措施”:依托项目、联合培养、构筑实践教学“两个平台”、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奖励学分与专业技能考核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项目:依托学校“创新实验班”项目载体,在具有一级学科博硕士点的优势学科专业进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分农林生物科学类、工科类、经济管理类三种类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单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本一硕一博贯通培养模式;依托省级教改试点项目“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试点专业:植物保护、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农学、园艺),实质性推进农经、农管、工管、农工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联合培养: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充分挖掘我校与台港澳及国外高校校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校校、校企及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培养力度,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拓展多种人才培养途径。借助各类对外合作办学交流平台,试行推广双校园“3+1”等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创出模式,推出经验,如学校从2003年开始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举办园艺、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以学校现有的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基础,引进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植物科学专业、环境研究专业的优质课程与教育资源,强化英语训练,实行双校园、跨专业培养模式,培养掌握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现代化高级农业人才。实施校校企、校企联合培养,将学校的理论课学习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从事相应行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积极探索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优质条件为研究型人才培养服务。

――构筑实践教学“两个平台”:即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和基本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加大投入,建设工科实训中心、文科教学中心、创新实验训练平台、综合性生产实践基地及实质性校外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形成实践教学共享平台。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按新老专业的不同实验室建设需求,力争“十二五”期间投入1-1.5亿元,按新专业(尚没有毕业生的专业)以完善基本实验条件为主、次新专业(2000-2007年申办的专业)以充实实验设备台套数为主、传统专业(2000年以前申办的专业)以仪器设备改造更新为主的思路,建设能有效服务本科教学的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教学平台。

一一本科课程考试改革:学校从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启动了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确定了240多门课程作为考试改革试点课程。通过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试点旨在推动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引导师生明确考试目的,逐步实现考试内容能力化、考试方式多元化、考试过程全程化,考试管理人本化,改变单一化培养评价方式,突出平时的过程考核,淡化期末一次性的理论考试,使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贯穿于整个动态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以鼓励创新、提升素质、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坚持“删除芜杂,保留经典,体现现代,涉及前沿”的原则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全面开展新一轮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注重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学内容更新,解决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陈旧问题。加强教材建设,健全、完善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机制,积极选用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外原版或引进版教材,保证优质教材进课堂。

――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试点工作,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学术型、应用型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要求。

化学基本方程式范文9

关键词:“5+3”一体化;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长学制

一我国七年制办学成果及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试行七年制医学教育,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方式[1],这种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养的模式使得七年制毕业生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都比五年制毕业生有较强优势[2]。七年制医学教育是带有研究生教育性质的长学制本科教育,国内的培养方式以“5+2”和“4+3”分段培养模式为主。“5+2”模式的本科段和普通5年制的培养过程一致,但硕士段则比专业学位研究生少1年,导致临床实践时间偏少,科研水平不高。“4+3”模式的本科段减少了1年,进而缩短了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时问,与七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有所偏颇[3]。

二我国“5+3”一体化研究现状

2015年以来,原七年制办学院校在积极借鉴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总结本校七年制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各院校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南京医科大学通过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三模块”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4];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建立七大课程群,包括公共基础、人文社会、卫生与健康、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实践技能、拓展课程等[5]。对生物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进行了横向整合和模块整合,同时还构建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首都医科大学将硕士学位课程全部纳入到通科培养阶段统筹完成,为学生进入后期硕士专业学位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阶段进行临床能力培养与科学研究留下充足的时间[6]。

三“5+3”一体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充分体现长学制医学教育的优势

长学制医学教育生属于优质生源,但当前的“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套到就业后的社会认可度、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来说,均没有体现出长学制教育的优势。

(二)课程设置融通整合不足,“5+3”一体化核心要求体现不够

“5+3”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要有新的思考、质的突破,要重组基础和临床的知识体系,将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人文课程融为一体;在大一阶段引入临床导论课程,并设置“临床导师”制,在导师的引领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循序渐进地完成本科到硕士阶段的过渡;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出层次性和实效性。

(三)临床实践训练安排重复、科学研究训练不足

按照国家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轮转时间为33个月,其中部分内容与第5年的临床实习内容重复,同时也造成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时间和接受导师指导时间、科学研究时间的不足。这就需要将两部分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减少重复、补充不足。

(四)多部门管理缺少整体统筹,质量评价有待加强

“5+3”中的“5”归口学校教务部门管理,“3”的阶段归研究生部门管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则由培训基地负责管理,多部门介入造成职责不清、工作衔接不紧密,有必要建立一套更为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四对“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一)创新培养模式

定位“医教协同、能力导向、融通整合、立足转化”,构建以本科入学为起点,以硕士研究生毕业为目标,实现本科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无缝对接的“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二)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以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按照“学科知识整合、基础临床融通、本科研究生课程合理打通、通科二级轮转安排有效衔接”的原则,构建五大整合课程群: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医学人文整合课程、公共卫生整合课程、医学科研整合课程、临床技能整合课程,强调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培养,促进在本科阶段注入医学科研要求,为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倡导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强化理论与实际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临床思维与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临床医师。

(四)加强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是临床医生的核心能力。设立“临床导师”,早期接触临床;利用模拟教学对学生进行临床操作技能的初步训练;合理使用标准化病人,用于临床见习阶段培训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增进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设置“临床技能训练周”;技能中心设置“开放日”;临床实习阶段设置“自主选科实习”。构建出由早期接触临床、临床技能训练、实习轮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临床能力培养体系。

(五)加强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

“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要将科研素质和能力训练贯穿在各个教学阶段,重视全过程科研能力的培养。设立“基础导师”、开设科研类课程、实施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等措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基础教学阶段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申报各类学生科研项目,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在临床教学阶段,将科研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重点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