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08-02 16:37:31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范文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医疗保健服务业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压力与机会并存。在这种背景下,抓住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契机,加快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实现健康老龄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消费需求,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辽宁人口老龄化与健康老龄化

1、辽宁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

辽宁省自1995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比例已高于全国平均线。根据2008年辽宁省统计数据显示,由200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指居住在辽宁境内半年以上的人口)4298万人,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57.3万人,占总人口的10.64%。辽宁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5.68%迅速上升至2007年的10.64%,据预测到2039年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0%以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引起经济社会随之发生变化,社会向老龄结构转变,众多经济要素也必然会围绕老龄社会的发展而重新组合,新理念、新需求、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和组织形式等都会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2、健康老龄化的内涵

根据通行的定义,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在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1987年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了“健康老龄化”问题。1993年第15届国际老年学大会的主题是“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提出实现健康老龄化,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经济、有效的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1995年10月,中国老龄委、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老年医疗保健研讨会。会上,我国人口学与老年学家、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邬沧萍教授作了《健康老龄化的科学涵义和社会意义》的会议主题报告,指出:“可以看出健康老龄化这一词组与我国传统上使用的‘健康长寿’近似,但寓意更深,内容更加丰富。”他进一步指出:“要全面、科学地理解‘健康老龄化’,必须明确六个要点。”这六个要点是:第一,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是老年人口群体的大多数人健康长寿,体现在健康的预期寿命的提高。第二,健康老龄化不仅体现为寿命长度,更重要的是寿命质量的提高。第三,人类年龄结构向老龄化转变,要求有相应的“健康转变”来适应,把健康的概念引申到社会、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第四,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过程,要历史地、全面地认识老年人的健康,它同所有人的福利都联系着。第五,健康老龄化是人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和对策,是建筑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第六,健康老龄化是同各个年龄段的人口,同各行各业都有关系的一项全民性保健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民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二、辽宁医疗保健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分析

面对辽宁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以适应市场需求,满足老年人对医疗、预防、保健、护理、康复等方面的需要,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老年人群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总量日益增大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老年人群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总量日益增大。根据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老年人患病率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虽然,近年来,辽宁省社会保障体制愈加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已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人口迅速老龄化,老龄事业总体上仍滞后于老龄化的需求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入住养老机构、文化娱乐和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籍、心理调适、康复护理、紧急救助、临终关怀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呈不断增长态势。另一方面,老年服务产业中诸如医疗服务设施短缺、服务主体过于单一、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服务质量相对较低等问题日益显现,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面对中国的医疗保健服务市场的巨大市场需求,辽宁应抓住机遇,适应医疗保健服务市场需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大力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并使之成为辽宁新的经济增长点。

2、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发展,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医疗保健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同时,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产生了多样化的细分要求,为医疗保健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根据人类对保健的需求,未来医学任务的发展趋势将会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医疗健康服务消费已突破了“有病求医”的观念,医疗消费动机表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美容、整形、康复服务正在火热走俏,健康咨询、家庭保健、保健旅游、健康饮食、运动健身等方面的潜在需求不断增长,以及保健品市场的不断升温、特需服务的需求等,为医疗保健服务业开拓出了更广阔的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商机。老年人群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和总量的提高,使得老龄产业所涉及的领域和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大有可为。

3、我国医疗保健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速

政府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事业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医疗保健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速,陆续出台新的政策,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是医疗保健服务业发展的“推进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2009-2011年应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这五项重点改革涉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投入,为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大力发展辽宁医疗保健服务业,实现健康老龄化

大力发展辽宁医疗保健服务业,适应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医疗资源的配置作用;政府加强行业监管,实行综合调控,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1、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医疗保健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支重要力量,将极大拉动和促进相关行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大力改善医疗保健服务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建立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使医疗保健服务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辽宁医疗保健服务业的相关企业要抓住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做大做强,建立先进的现代服务企业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管理和发展。同时,要尽快建立、完善医疗保健服务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范和相关准则,发挥行会维权作用,使医疗保健服务业企业实现公平竞争,健康、自律发展。通过将政府、企业、行会及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医疗保健服务业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

2、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网络体系

在满足居民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医疗保健消费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健全医疗保健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及社会共同构建的网络体系,提供多样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方面,辽宁各级政府及组织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医疗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和卫生科学知识,增强老年人自我预防和保健意识及能力,并制定有关政策,在参观、旅游、出行等方面,给予老年人更多的优惠服务和照顾。

另一方面,辽宁各级医疗保健组织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并适度增加不同形式、不同档次的老年福利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发展家庭病房,采取定点、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疾病预防、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健身、心理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同时,倡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展敬老助老相关社会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医疗保健服务业,着力构建多元化投资和多渠道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的新格局。

3、创新发展及培养医疗保健业高级人才

目前,医疗保健服务业市场已经由粗放方式发展的阶段,过渡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阶段,应该以技术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制胜。大力发展辽宁保健服务业,要吸收现代医疗保健技术,优化医疗保健服务产业结构,形成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创新挖掘特色服务,形成核心竞争力,建立新的产业模式,以适应现代人的保健需求和服务。

健康医师、健康监护人、营养师等保健服务职业已成为21世纪的热门职业。要积极引进国外技术、资金、管理、经营模式和人才,大力培养医疗保健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从事医疗保健服务,端正服务态度,树立人文精神、调整业务知识结构。对已从事医疗保健服务业的人员要进行再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整体素质,发展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医疗保健服务业,真正满足现代人关爱自身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需求。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09A513。)

【参考文献】

[1] 黎文普:人口老龄化与健康老龄化的相关政策思考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范文2

当前为什么要出台《意见》,发展健康服务业和正在推进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什么关系?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健康服务业围绕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服务,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人向往和追求健康、美好生活的愿望愈加强烈,健康服务需求快速释放,且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可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已经对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出了客观需要。同时,新一轮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效,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一定保障,也为健康服务业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现实可能。

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健康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相对于其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17%,其他OECD国家一般达到10%左右,比较而言,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除产业规模较小、服务供给不足外,我国健康服务业还存在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开放程度偏低,观念相对滞后等问题,供给不足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需要把握机遇,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健康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这不仅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健康服务,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迫切要求,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转变发展方式,对改善民生、稳定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发展健康服务业,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深化医改的宗旨是一致的,二者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深化医改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重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强调政府主导,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发展健康服务业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涵盖基本与非基本健康服务,主要面向社会和市场主体,要求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非基本的健康服务由市场提供,一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也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

健康服务业具体包括哪些领域,《意见》是如何界定的?

健康服务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意见》作为我国首个健康服务业的指导性文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明确提出了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外延,即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

医疗服务是健康服务业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尽管健康服务业的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医疗服务以及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始终是发展的核心所在,没有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支撑,其他衍生、外延服务难以持续发展。要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坚持公立医疗机构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医疗服务,努力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率。

健康保险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能不能转化为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买力,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健康服务业的长足发展需要成熟的健康保险体系来保障。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体系,但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健康保险保费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仅约2.8%,发展健康服务业,需要在完善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健康管理与促进主要面向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正在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转为更加重视疾病预防和保健,以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养生美容以及健康旅游等新兴健康服务的需求都在快速增加。发展健康服务业,需要在不断加强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并针对市场需要,创新服务模式,发展新型业态,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需求。

支撑性产业涵盖对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服务形成基础性支撑及所衍生出来的各类产业,主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健康食品等研发制造和流通等相关产业,以及信息化、第三方服务等衍生服务。这些产业普遍存在多、小、散、乱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通过支持健康相关产品的研制和应用,加快发展并形成健康服务业产业集群,增强市场竞争力。

《意见》对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提出了什么总体要求?

发展健康服务业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引入社会资本,着力扩大供给、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意见》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区分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实现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规划和政策制定及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拓展服务范围,鼓励发展新型业态,提升健康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建立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服务业体制机制。

未来我国健康服务业将达到什么水平,《意见》中有没有明确具体发展目标?

在综合分析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以及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基础上,《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意见》还分别就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健康服务支撑产业等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一是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康复、护理等服务业快速增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二是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中医医疗保健、健康养老,以及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得到较大发展。三是健康保险服务进一步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更加丰富,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大幅提高,形成较为完善的健康保险机制。四是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保健用品、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相关流通行业有序发展。五是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健康服务业政策和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标准更加科学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意见》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主要任务?

在对群众健康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意见》从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外延中,选出具有广泛共识、与我国发展阶段和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八项关键内容,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是抓住服务链上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国家将通过选择社会办医联系点,予以重点跟踪推进。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推进公立医院改制试点,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推进护理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

二是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问题,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的同时,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广泛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逐步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三是完善健康消费的保障机制,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开发长期护理险,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执业保险。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探索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

四是发挥我国传统和特色优势,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推广科学规范的中医保健知识及产品,鼓励和扶持优秀的中医药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等,培育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品牌和服务机构。

五是顺应消费需求和新兴业态发展趋势,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和咨询、全民体育健身,以及发展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预防保健和健身意识,进一步培育健康消费市场。

六是针对健康服务中所需产品供应短板,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老年人和残疾人用品等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评价等服务,支持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七是强调人力资源保障,提出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流动,充分发挥健康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

八是加强基础环境建设。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加快实现信息共享,积极发展网络健康服务和远程医疗,探索发展药品和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等。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增强诚信意识,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为主,加快建设诚信服务制度,同时要加强健康服务业统计监测工作。

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意见》提出了哪些有针对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

《意见》从鼓励扩大供给、刺激消费需求两个维度,针对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任务,在保持现行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完善财税价格政策等具体措施,可以说是多措并举,主要的创新亮点有:

一是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实行“非禁即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严控医疗机构设立的审批时限,下放审批权限,及时机构设置和规划布局调整等信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招标等方式确定举办或运行主体。简化对康复、老年病、儿童、护理等紧缺型医疗机构的立项、开办、执业资格、医保定点等审批手续。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

二是创新投融资引导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健康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服务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明确提出政府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三是加大财政和土地规划政策支持力度。由政府负责保障的健康服务类公共产品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逐步增加政府采购的类别和数量。首次提出将社会资本举办的健康服务机构纳入财政资金补助范围。完善政府投资补助政策,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其专科建设、设备购置、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原有土地兴办健康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

四是充分发挥税收、价格政策的作用。在营利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医药企业,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取消了对非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管制。非公立医疗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各地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免予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五是着力引导健康消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服务领域的投入,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鼓励地方探索直接补助群众健康消费的具体形式。健全基本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参保人员利用基层医疗服务、康复医疗服务的引导措施。在对企业按规定为其员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健康保险的税收政策。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服务;产业化

[DOI]10.13939/ki.zgsc.2017.10.208

1 引 言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BCG和SwissRe联合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近4.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34%,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年龄结构的变化引发了医疗资源紧缺、社保负担严重等问题,给我国现有医疗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文号:财法〔1993〕40号)第二十六条定义医疗服务是指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防御、接生、计划生育方面的服务,以及与这些服务有关的提供药品、医疗用具、病房住宿和伙食业务。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加之我国分级诊疗体系不健全,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之间是竞争的关系,加重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虽然对医疗机构和人员有严格的准入监管,但缺乏对医疗服务质量方面的监管。造成医疗服务体系零碎,缺乏连通共享;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不健全,存在服务功能错位的问题。

“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够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机构运作效率、健康管理、医保控费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与我国现阶段医疗改革路线相契合。中国医疗需求和医疗资源的不匹配问题突出,这要求借助互联网杠杆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以市场的力量来倒逼医疗改革的推进。政府对医疗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政策推动医疗体系改革和发展,从2009年以来,互联网医疗由于和国家的医改目标吻合,得到了政策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互联网+”医疗服务由国家战略牵头,旨在建设医疗信息化基础、优化配置资源、推进分级诊疗。

2 互联网助力现代医疗服务

我国医疗健康产业总规模有望在2020年达到8万亿元以上,其核心是发展医疗服务业。在《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国务院明确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医疗运用可穿戴设备、基因检测等技术增强人们健康管理意识,改变健康管理方式;通过在线问诊和远程医疗服务跨时空配置医疗资源,缓解医资匮乏;通过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医疗效率,改善就医体验;通过线上医疗,改善医患矛盾,重构医院生态。

3 “互联网+”下的现代医疗服务业产业化预测

3.1 医疗数据信息化

医疗信息化是医疗服务优化发展的必需手段,可以提升医疗准确率,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医疗信息技术的研发一直领先于医疗信息的应用,医疗服务实现信息化目前基本不存在技术方面的障碍。

医疗信息化发展三大阶段

阶段时期内容

第一阶段公共卫生信息化该阶段将实现各个医院、诊断个人健康、社会疾病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打通,实现公共卫生的全面信息化

第二阶段临床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临床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主要将临床诊断实现信息化,其中从先到后又分成电子病历信息化、临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信息化、临床合作决策信息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的临床信息系统信息化四个阶段

第三阶段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主要将医院的行政、财务、药品等环节实现信息化,使得基础数据的采集更加便利

医疗信息化的下一步是基础信息整合共享,但传统方由于自身的局限对医疗信息化的推进缓慢,单靠政府一方倡导,推动力度有限。另外,作槭褂谜叩囊皆褐间彼此孤立,信息不互通,共享医院信息可能导致医院利益的流失,医院方的推动意愿不强。此外,作为信息化实施者的传统IT厂商也是单独实施,为单个客户定制相关系统,也不具备打通信息资源的能力。现有参与者面临的困境需要第三方来打破僵局,而“互联网+”的新兴参与者具有打破低效、信息孤立局面能力和意愿。一方面,互联网公司使用互联网手段帮助医院实现医院的信息化,自身则获得用户也实现自身的赢利。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则希望推动医疗信息化,在信息化过程中积累数据,再通过数据模式优化保险产品。互联网公司和保险公司都具备资源和动力去打破僵局,谁推动谁有机会掌握医疗大数据。

3.2 精准医疗产业化

精准医疗是对现有医疗模式的革新,也是国际医学发展的趋势。精准医疗以基因测序行业和生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为前提,从现在的 “对症医疗”模式转为“对个体医疗”的模式,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生物医学特征设定不同的医疗方案。结合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患者量身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未来将通过构建百万人以上专病队列及大数据共享平台,为精准医疗的大数据打下基础;通过建立大规模研发生物标志物分析体系,为中国人群典型疾病示范打下产业标准化的基础;通过推动精准医疗药物进入医保目录,推动精准医疗大规模产业化。

3.3 健康管理个性化

由于政府推动和老龄人口增加,加之我国特有的文化理念使得我国居民更加重视个人的健康管理,我国个人健康管理未来有极大发展空间。首先,得益于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的不断革新,未来移动互联网下的健康管理将以手机为核心,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健康服务应用程序以及可穿戴医疗设备进行个人健康管理和相关指标的监控。可穿戴设备将生命体征指标数据化,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寻找日常生活行为与疾病的发生的联系。其次,通过基因检测筛查致病基因,预估疾病发生风险。使用户通过合理饮食、积极运动等方式提早预防或采取预防性手术来进行干预,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实现具有针对性的监测和管理个体的健康信息。健康管理发展为社会热点,将成为医疗产业大数据一大入口,未来将先进的医疗手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针对需求人群的个体差异,融合文化、技术、产品、服务等,在多个垂直化的细分领域,催生出多维度、多角度的服务形式和发展机会。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范文4

而对社会资本而言,抓住政策东风,积极谋篇布局,抢占服务业投资中这一分量极大的蛋糕,是明智的投资选择。

医疗资源匮乏凸显行业投资机会

总体来看,我国的医疗服务资源相对匮乏,行业内部缺乏竞争,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有待提高。

医疗卫生领域投入连年大幅提升,仍难以满足服务需求

201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22496亿元,占GDP百分比为4.98%,人均卫生费用1643.2元。201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28914.4亿元,占GDP百分比为5.15%,人均卫生费用2135.8元,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都超过GDP增长速度。从全球来看,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美国人均医疗费用7000美元,是我国的20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日益扩大,按照国际经验,随着我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医疗卫生支出增长速度将远高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国家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这将为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产业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人口老龄化是医疗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相关机构研究,老龄人口的人均医疗费用是年轻人的3-5倍,老年人在医疗方面的支出还存在刚性。据OECD预测,老龄化将导致老龄人口相关的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9%上升到2050年的26%,其中老龄人口的养老金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各占一半。据我国的相关研究,按1998年的医疗实际费用支出计算,人口老化带来的医疗需求量负担到2025年将增加47%,如果考虑到各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按GDP年增长率同比增长,我国医疗费用到2025年将达到6万亿元以上,占当年GDP的12%左右。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对专业化的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不同于传统医疗机构,老年人对医疗及配套服务要求更高,而且需要更多心理方面的专业化服务,这些需求是公立医疗机构难以完全满足的。

医疗服务资源供给不足,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总体来看,我国医院数量和执业医师、护士的增长率十分缓慢,但总体病床利用率和医护人员人均接待病人数逐渐攀升。2011年,全国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9人次和住院2.4床日,2012年达到7.2人次和住院2.6床日。由于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工作人员的压力大、强度大,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医患矛盾不断增加。这需要加快医疗体制改革,也需要不断增加服务供给。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发达地区将面临长期大量医疗需求

医疗资源分布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我国东部地区的医疗资源较为丰裕,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3倍,北京、上海、天津是我国医疗资源最丰富的三个地区,也绝对垄断优质医疗资源,而江西、安徽、贵州三省的医疗资源比较匮乏,一直是处于全国的最末位。同时,不同地区的医疗设备、医疗人员素质差距都比较大。2012年,北京共有医院593家,医疗资源和质量都居全国前列,大部分三甲医院外地患者数量超过70%,由于医疗资源扩散渠道和方式有限,这种趋势将长期存在。

社会资本投入不足,与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没有形成优势互补

从全球来看,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疗机构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日本的私立医疗机构在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体,2003年,私立医院占国家医院总数的比例达到79.9%,私立诊所占国家诊所总数的比例达到94.2%。从医院的功能设置来看,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并没有明显差异,但私立医院更具回避风险的倾向。例如,91%的私立医院设有疗养病床,而仅有7%的私立医院设有传染病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立医院中设有疗养病床的只占9.2%,但设有传染病床占93%,这也证明了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定位的差异性。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2012年,全国公立医院13384个,民营医院9786个,民营医院数量和服务能力均有较大差距,而且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是一种竞争关系,没有实现优势互补。

社会资本应关注的重点领域

从我国的医疗改革取向来看,社会资本应该作为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补充,弥补公共医疗服务领域的不足,提供差异化医疗服务,以及满足一些个性化、高端化的服务需求。社会资本对医疗领域一方面要考虑公立医疗机构不能覆盖的医疗服务领域,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政府长期投入不足的领域。

医疗信息服务业

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传统的医疗服务资源只在系统内部流转,缺乏向外界开放的动力和途径。我国医疗领域主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而面向公众的医疗信息服务关注较少,公众对医疗机构、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了解甚少,就医之前缺乏对医疗信息的基本了解。发达国家一般采取私人医生、社区医生的方式,医生为患者建立跟踪性的档案,患者在就医之前对自身及对口的医疗机构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减少盲目就医的情况。社会资本可以关注这个领域,如为患者提供网络档案,建立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资料库,患者可在就医之前根据自身的症状初步判断病情,寻找对口的医疗机构,这也可以避免“小病大看”,减少医疗服务资源浪费,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医疗健康服务业

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健康服务是医疗服务业发展的朝阳产业,也是社会资本进入较多的领域。目前围绕医疗健康服务较多的领域是健康体检,这部分服务以自费为主,主要是企业入职体检和年度定期体检,进入的企业也很多。也有一些高端的专业体检机构,发展规模较大,提供服务较多,如慈铭体检正在筹划上市。在这个领域,一些公立医疗机构也开展相关的服务,但由于不能连锁,缺乏资金,难以拓展高端服务。在这个领域还有一个重要业务,就是康复医疗服务,患者在手术后或者连续治疗阶段,需要专业的康复机构给予指导,目前也有一些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但规模都不大,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高端专业医疗服务业

北京是全国富豪最多的城市,这部分人群大多选择去国外进行体检和治疗,就是由于国内还没有相应的医疗服务资源,高端群体医疗服务是北京应该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公立医院是特大型城市医疗机构的主体,拥有几乎所有的高端人才,具有开展高端医疗服务的优势。但是,政府兴办公立医疗机构,资金来源于税收,公立医疗机构理应为全体公民服务。一旦公立医疗机构开设高端医疗服务,其高昂的收费价格必然将部分低收入人群挡在门外,高端医疗服务会占用大量优质医疗资源,例如先进设备、优雅环境、资深医生等,降低了普通民众对这些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所以公立医院由于自身限制将不能满足这个高端服务市场。这就为社会资本进入高端专业医疗服务提供了发展空间,据统计,上海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容量已经超过100亿元,还不能满足高端服务需求。针对富人的定期体检、医疗、康复是应关注的方向,牙科、美容、中医理疗等领域也是高端专业医疗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养老医疗服务业

北京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一个时期,养老医疗服务将进入一个重要的增长期。近年来,养老床位紧张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很多老人排队等候进入养老院,但由于公立养老院进入门槛高,一般老年人进入的机会很少,有些老年人一等几年,直到去世也没进入养老院。最重要的原因是优质的服务养老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一般的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服务,老年人也不想进。能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有广阔的市场,可以根据需求提供不同质量的服务,收取不同的价格,并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服务成本。

从北京的实际情况来看,提供紧急服务的应急医疗服务也有很大市场,这种服务每次出诊费用很高,可以动用直升机等设备,但服务及时高效,为治疗提供宝贵时间。另外,面向家庭医疗护理等专业化的医疗教育服务、医疗培训服务很有市场,值得社会资本关注。

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业的方式

社会对医疗服务行业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但有效供给增长缓慢,未来的机会在于寻找有效的途径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社会资本在投资北京医疗服务业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瞄准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医疗投资向郊区分布

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这些资源很难想周边转移,客观上造成医疗服务资源的分布不均。近几年,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主要是“名院办分院”的方式,引导医疗机构向郊区扩散。2012年,市政府投资12.7亿元,推进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清华大学天通苑医院综合楼、天坛医院迁建,同仁医院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南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密云、怀柔、延庆、顺义等4个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但总体上,还是难以满足服务需求,随着首都圈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周边省市医疗需求也将不断增大,使郊区医疗服务资源更加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可以与优质医疗资源结合,加快医疗资源的扩散过程,也可以产生较好的投资回报。

围绕重点功能区建设,布局高端医疗服务

北京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国际化程度将日益提升,外国人来京的频率越来越大,围绕外籍高端人士的医疗服务是应该关注的重要领域。如主要服务于在京外籍人士的和睦家医疗(UFH)机构,于1997年在北京正式开业,它不仅提供全面的住院及门诊服务,更有优秀的医疗团队,其中包含拥有国际医师执照的外国医生和来自北京各大医院最顶尖的中国医生。由于需求较大,和睦家在上海、广州也开办医院和诊所,仅北京和上海和睦家医院分别拥有五家和两家卫星诊所,主要分布于外籍人士集中的区域,北京一些高端国际医院也主要分布在空港和CBD区域。鉴于高端医疗资源的需求,可以围绕重点功能区的建设,如北京新机场区域,引入瑞士医疗、梅奥等高端医疗机构,满足区域高端需求,也可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

进驻医疗服务集聚区,打造医疗服务品牌

社会资本还可以考虑进入北京重点建设的医疗服务区,利用服务区的政策,率先突破体制和机制。目前,通州医疗服务区已经开始建设,该服务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集聚区建设。社会资本可以按照园区规划要求,与相关医疗机构形成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行业知名度,打造医疗服务品牌。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 医改 探索与把握 问题 分析

到目前为止,医改已经在逐步执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分析。只有更加明确医改的目标,才能顺利地进行医改,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

一、坚持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

(一)走公益路线进行改革

对医疗卫生行业来说,公益性是区分医疗卫生服务与事业最主要的标准。本次医改按照公益性的原则来进行,为每个人都进行服务性的医疗深化改革,面向全社会提供医疗卫生制度,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此次变革将会是由理念转化成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落实我国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步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社会也逐渐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在发展。把医疗服务以公共产品的形式服务是建设新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充分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公益路线进行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每位群众都享受到这项利益,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减少群体之间的差距。

根据我国历年医疗改革的经验来看,医疗改革所需的三种情况:第一,改革所涉及的经费问题等都会由政府全面安排,如卫生服务机构的内部人员所需要的经费以及改革与发展业务等所需要的经费,获得相应的服务费也要上交给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记录。[1]第二,对于城乡医疗机构来说,政府要负责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经济费用,包括建设费用、相应的设备购置费用、机构的人员的成本等,保证医疗服务机构可以正常稳定地运行。第三,公立医院所需要的设备和退休人员的补贴费用等都是政府负责,实现科学发展。另外,政府要贯彻落实卫生服务机构的财政补贴制度,保证医疗机构可以在政府的帮助下正常稳定运行,实现医改的重要目标。除了相应的补贴以外,还要不断完善医疗设备,保证先进的医疗设备在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现象,提高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尽可能地扩大疾病风险防范的安全范围,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医改人员方面的问题探索

人员是实施医改最基本的保障,如果相应的改革措施制定得非常完善,没有人员实施也只是一个措施,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2]医改的每一个流程都需要人员的执行,取得的改革成果与改革中碰到的问题也需要人员传递与解析。从人员方面进行医改,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开展:

1.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医疗行业存在的风险一直都是非常高的,医疗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也会通过收入等体现出来,人民比较看好医疗工作。随着医疗人员的逐渐增多,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可以促进医疗服务机构的绩效改革。应该对高技术的医疗人员实施一定有效的激励,调动人员不断完善自身技术的劲头,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整体水平。

2.全面落实医改的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医疗改革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医疗人员的行为。改革措施的规章制度包括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人员的分配制度以及绩效考核的制度等多个方面。全面的调动起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还能保证人员干得多,得到的也多,为医疗人员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另外,还可以改善服务来获取一定的酬劳,严禁出现医疗人员私自收费的现象,不断规范就医流程,全面落实医改的规章制度。

3.创造有利于人员职业发展的条件。对住院医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可以促进医改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还能调动起医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其钻研的主动性,为医改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3]

4.弘扬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医疗卫生机构与人员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属于职业道德。例如,在全国暴发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时候,医疗人员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抗争在一线,这种不计任何代价与报酬的精神就是医生特有的职业精神。因此,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要大力宣扬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为医改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医疗人员的责任观与职业素养,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一)不断发展卫生事业

医疗卫生行业与其他领域不同,具有特殊性。而衡量一个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人员的水平可以从人民群众的健康出发,保障健康的权益公平、公正。同时也要加强政府所承担的职责,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医改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满足深化医改的要求

以政府作为主导不代表不符合市场的要求,反而是要让市场机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尽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从而不断提升医改的效率与质量,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达到人民多层次、多种多样的需求。同时,医改也给社会的市场机制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除此以外,要对社会卫生资源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倡导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医疗改革,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另外,还要积极鼓励非盈利性的民营卫生机构的建设,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

三、提高基层建设与公立医院的改革

(一)有效地缓解群众看病难题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卫生资源逐渐出现了不能合理配置的情况。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有很多优质的卫生资源,如大中型的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等。而乡镇与之相比就较少,卫生资源明显缺乏。[4]除此以外,在乡镇的一些卫生机构,医疗人员专业水平有限,还缺少实践经验与专业的培训,导致医院技术能力有限,人民群众的看病需求得不到满足。面对这种情况,就要加大医改力度,调节城乡卫生资源,缩小城乡卫生能力水平

差距。

(二)公立医院改革发展

现在,医疗卫生服务存在很大的误区。在我国相关的规定中,卫生医疗机构可以承担的都在最基本的医疗范围内。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的医改重点就是不断优化二三级医院的经营规模与数量、结构等,逐渐形成大规模、多层次等格局。另外,还要不断建立城乡之间的联系,制定双向转诊制度,为人民群众的就医提供更好的环境,还能加强城乡医疗技术的交流,促进乡镇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与专业能力。

四、结语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也需要不断改革,才能使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跟上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不断满足现代化人民群众的层次需求。本文对医改需要探索和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为医改的执行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对医疗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为齐鲁医院)

参考文献

[1] 张茅.深化医改需要探索和把握的几个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0(06):8-18.

[2] 韩松.深水区中新医改的路径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15.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范文6

[关 键 词]入世;医疗产业;影响;对策

一、“入世“对我国医疗服务业产生影响的根源

随着“人世”,我国医疗市场将逐步向外国开放,国外的财团及医疗机构将长驱直入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运行将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人世”必然会对我国医疗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究其根

源,有两个方面:

其一,我国医疗服务业的管理体制与WTO的游戏规则不相适应。我国现行的医疗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经过多年的改革,至今仍然留有旧体制的烙印。一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

院”,所有制结构为单一的公有制;二是医疗机构依赖财政或单位供养,成本核算不规范,效率较低;三是政府采取高度集中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方式;四是卫生资源浪费与重复并存,不同级次的医疗机构职能定位不清,服务重复交叉等。

其二,我国政府对开放医疗服务市场也作出具体承诺。一是在垮境交付方面(即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美国的医生通过电话或互联网为中国的患者提供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没有限制。二是在境外消费方面(即一国的消费者或企业和另一国的境内使用服务,如中国居民去美国就医),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也没有限制。三是在商业存在方面(外国企业通过在另一国境内设立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而在该国提供服务,如开展境外办医),市场准人和国民待遇均有一定限制。市场准入的水平承诺主要是,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与中方合作伙伴一起设立中外合营合作医院和诊所,外资比例不超过70%,但不可独资。且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有数量限制。国民待遇的水平承诺是,要求合营医疗或诊所,医生和医务人员的大多数为中国公民。四是在自然人流动方面(即服务提供者个人从本国旅行到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外国医生来华行医),市场准入除水平承诺和以下内容外,不做承诺。允许具有母国颁发的专业证书的外国医生在获得我国卫生部许可以后,在中国提供短期医疗服务。短期医疗服务时间为6个月,并可以延长到1年。国民待遇除水平承诺中的内容外,不做承诺。

二、“入世”对我国医疗服务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医疗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入世”为中国整体市场带来机遇,必然对医疗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人世”将为医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日益良好的市场环境。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结果之一,就是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人世”后,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发育和规范,尽快与国际接轨,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二是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提高素质和竞争力。 “人世”后,随着各种限制的取消,国外的财团、慈善机构、医疗集团及医疗保险机构将以不同形式进入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与我方合资合作举办医疗机构,使外资在我国医疗服务业中的比重有较大增加。外资的进入,必然带来先进的技术、竞争手段和经营管理方法,改变我国医疗服务业不良的、低水平竞争的局面,促进国内医疗机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有利于丰富医疗服务的层次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换,健康观念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与独生子女增加,以及医疗服务消费支付能力提高,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日渐突出。与之相适应,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将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健康相关产品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和消费价格,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竞争力。 “人世”后,进口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关税税率将比原来降低一半,进口许可证将逐步取消。这意味着:一批价格比原来低的先进医疗器械和药品涌入我国的医疗市场,使我们的医疗成本不断降低。在物质购置方面,将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规范操作,减少流通环节,使医疗用品的价格逐步降低,如推行药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集中招标采购等。医疗成本的降低,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进一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人世”给我国医疗产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构成压力,医疗机构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医疗市场被瓜分,竞争更趋激烈。医疗市场的开放,使医务人员面临激烈的就业、就职竞争,尤其是公立医院技术骨干队伍的稳定性面临挑战。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策略是“本土化”原则,即输入资本,当地招聘人才,迅速而有效地占领市场。“人世”后,公立医疗的部分高级专业人才有可能纷纷流向条件好、待遇高的中外合资合作医院,而这批人才的流失,意味着公立医院技术水平滑坡,市场份额减少,经营状况将更为艰难。同时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将对公立医院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带来冲击。我国的医疗市场,目前还属于“原始市场”。公立医院基本上还是政府的附属物,在人、财、物等方面还没有充分独立的决策权,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一市场主体。“入世”后,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将会使一部分机制僵化、效率低下的公立医院处于劣势。二是医疗市场监管的难度加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迫在眉睫。医疗机构产权多元化与经营方式多样性,将给医疗市场的监管带来更大的难度,提出更多的新问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职能上如何尽快由“办医院”为主向“服务医院”为主转变;在市场准入上如何既严格把握医疗服务人力、物力要素的人口,又遵循国民待遇的原则;在市场监管上如何由重“身份”管理向重“行为”管理的转变等等,都急待提高。三是外资医疗保险业对医院经营造成影响。中国保险业是如年代才开始发展的,特别是医疗保险行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由于起步较晚,导致如今的保险费用较高,保险险种的设置不够细致,服务效率低等,但随着服务市场的开放,带有现代化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国外保险业将会开发各种险种,其中包括医疗保险,届时外资医疗保险业将采取定点医疗,增加险种并实行单病种定价,限制价格等,这些将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对医院的经营造成一定压力。

三、“入世”后我国医疗服务业的对策思路

“人世”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抉择,其本质意义不仅仅是获得贸易上的公平与优惠待遇,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人世”将起到促进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催化剂”作用。江总书记对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0年1月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争取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央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所做出的重大决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谁也回避不了的问题,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全球化的趋势。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要敢于参与这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同时又要学会趋利避害。因此,对医疗服务业来说,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对待。

(一)加强宏观调控,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卫生管理体制

中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市场, “入世”后,无疑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极大兴趣。因此,对医疗服务业来说,无论是讲利用“人世”给予发展机遇也好,还是说迎接“入世”挑战也好,都要从宏观层面上清除各种体制障碍,构建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并与国际接轨的卫生管理体制。

1.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卫生行政部门是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尽快转变职能,从“办医院”向“服务医院”转变。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在对存量资源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强对增量资源(主要包括机构人员、床位及大型设备)运行有效的控制,促使卫生资源在区域内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同时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运用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准入制度,制定医疗工作规范、工作考核标准,严格执法等手段来实现全行业管理。

2.建立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卫生法律、法规。应尽快把对医疗服务贸易的投资、税收及优惠条件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比如,对中外合资合作办医的合作条件,审批与登记,变更、延期和终止,执业和监督等方面。虽然在2咖年颁布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已有原则性规定,但它毕竟只是个“暂行办法”,法律效力有限。所以,必须尽快立法,以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并利用多边协议,规定中外合资合作机构设置标准,并对投资总额、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以及合资合作期限等作出合乎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规定,以便有利于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的实施,鼓励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防止低水平重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依法保护中外合资合作双方的正当权益。

3,构建新的卫生管理体制。我们现行的卫生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实现制度创新。新的卫生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按照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医疗机构从按部门、地方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按区域、人群设置,实行同地化管理;除卫生行政部门外,其他部门不再隶属和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中央、省和地(市)三级管理的体制;消除现行体制下不同级次的医疗机构承担同样任务、服务重叠的弊端,分清各级机构承担的不同职能和任务。

(二)改革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面对“人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要在宏观层面清除各种障碍,构建新的卫生管理体制;还要重视微观搞活,改革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效率和质量,使我国医疗服务业走上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发展轨道。

1.建立健全责任制。要逐步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营运自主权,积极推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医院的经营目标、发展战略、技术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等,用责任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任期结束时,由有关部门审计、检验。同时还要在医院内部必须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院技术服务标准,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2.改革医疗机构分配制度。结合医疗工作知识密集,脑力与体力结合,高风险等特点,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根据按劳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3.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医疗机构要通过承担经济、行政、法律等方面的责任,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确保各项服务经营活动有序运行。具体包括:对医院服务经营中的盈利和亏损自负责任;面对市场波动引发的经营风险,要承担责任;自觉遵守国家的政策法律,依法行医;对损害患者权益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强化财务预算约束,以预期收入控制支出,自觉抑制医院的扩张冲动和超分配的欲望等。

4.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具备条件的后勤部门应从医疗单位中剥离出去,成为面向社会的独立经营主体;暂不具备条件的要实行单独核算,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在医疗机构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多家医院的后勤部门可联合组成后勤服务集团。

5.增强自我发展和抗御风险的能力。医疗机构必须提高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依赖财政喂养或靠主办单位输血的意识;对外界的刺激,要有自动反应能力;同时对自己的生存条件要有适应和选择能力,要具有抗御市场风险的自我组织协调能力。

(三)改革医疗机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医院队伍素质

“人世”后,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激烈,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弊端将逐步暴露出来。必须通过改革,建立起医疗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人才结构合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机制。

1.实行聘用制。单位与职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单位与被聘人员的责、权、利,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特点实行相应的聘用办法,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健全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挂钩。

2.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岗位设置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单位的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可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一部分关键岗位。同一单位各个科室结构比例不要强求统一,岗位设置要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及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3.工勤人员实行合同制。工勤人员要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提高素质的基础上,根据其职业工种、技能等级、实际能力等条件,采用择优聘用、定期考核等办法,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环节。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范文7

[关 键 词]入世;医疗产业;影响;对策

一、“入世“对我国医疗服务业产生影响的根源

随着“人世”,我国医疗市场将逐步向外国开放,国外的财团及医疗机构将长驱直入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运行将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人世”必然会对我国医疗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究其根

源,有两个方面:

其一,我国医疗服务业的管理体制与wto的游戏规则不相适应。我国现行的医疗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经过多年的改革,至今仍然留有旧体制的烙印。一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

院”,所有制结构为单一的公有制;二是医疗机构依赖财政或单位供养,成本核算不规范,效率较低;三是政府采取高度集中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方式;四是卫生资源浪费与重复并存,不同级次的医疗机构职能定位不清,服务重复交叉等。

其二,我国政府对开放医疗服务市场也作出具体承诺。一是在垮境交付方面(即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美国的医生通过电话或互联网为中国的患者提供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没有限制。二是在境外消费方面(即一国的消费者或企业和另一国的境内使用服务,如中国居民去美国就医),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也没有限制。三是在商业存在方面(外国企业通过在另一国境内设立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而在该国提供服务,如开展境外办医),市场准人和国民待遇均有一定限制。市场准入的水平承诺主要是,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与中方合作伙伴一起设立中外合营合作医院和诊所,外资比例不超过70%,但不可独资。且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有数量限制。国民待遇的水平承诺是,要求合营医疗或诊所,医生和医务人员的大多数为中国公民。四是在自然人流动方面(即服务提供者个人从本国旅行到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外国医生来华行医),市场准入除水平承诺和以下内容外,不做承诺。允许具有母国颁发的专业证书的外国医生在获得我国卫生部许可以后,在中国提供短期医疗服务。短期医疗服务时间为6个月,并可以延长到1年。国民待遇除水平承诺中的内容外,不做承诺。

二、“入世”对我国医疗服务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医疗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入世”为中国整体市场带来机遇,必然对医疗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人世”将为医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日益良好的市场环境。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结果之一,就是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人世”后,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发育和规范,尽快与国际接轨,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二是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提高素质和竞争力。 “人世”后,随着各种限制的取消,国外的财团、慈善机构、医疗集团及医疗保险机构将以不同形式进入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与我方合资合作举办医疗机构,使外资在我国医疗服务业中的比重有较大增加。外资的进入,必然带来先进的技术、竞争手段和经营管理方法,改变我国医疗服务业不良的、低水平竞争的局面,促进国内医疗机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有利于丰富医疗服务的层次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换,健康观念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与独生子女增加,以及医疗服务消费支付能力提高,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日渐突出。与之相适应,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将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健康相关产品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和消费价格,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竞争力。 “人世”后,进口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关税税率将比原来降低一半,进口许可证将逐步取消。这意味着:一批价格比原来低的先进医疗器械和药品涌入我国的医疗市场,使我们的医疗成本不断降低。在物质购置方面,将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规范操作,减少流通环节,使医疗用品的价格逐步降低,如推行药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集中招标采购等。医疗成本的降低,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进一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人世”给我国医疗产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构成压力,医疗机构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医疗市场被瓜分,竞争更趋激烈。医疗市场的开放,使医务人员面临激烈的就业、就职竞争,尤其是公立医院技术骨干队伍的稳定性面临挑战。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策略是“本土化”原则,即输入资本,当地招聘人才,迅速而有效地占领市场。“人世”后,公立医疗的部分高级专业人才有可能纷纷流向条件好、待遇高的中外合资合作医院,而这批人才的流失,意味着公立医院技术水平滑坡,市场份额减少,经营状况将更为艰难。同时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将对公立医院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带来冲击。我国的医疗市场,目前还属于“原始市场”。公立医院基本上还是政府的附属物,在人、财、物等方面还没有充分独立的决策权,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一市场主体。“入世”后,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将会使一部分机制僵化、效率低下的公立医院处于劣势。二是医疗市场监管的难度加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迫在眉睫。医疗机构产权多元化与经营方式多样性,将给医疗市场的监管带来更大的难度,提出更多的新问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职能上如何尽快由“办医院”为主向“服务医院”为主转变;在市场准入上如何既严格把握医疗服务人力、物力要素的人口,又遵循国民待遇的原则;在市场监管上如何由重“身份”管理向重“行为”管理的转变等等,都急待提高。三是外资医疗保险业对医院经营造成影响。中国保险业是如年代才开始发展的,特别是医疗保险行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由于起步较晚,导致如今的保险费用较高,保险险种的设置不够细致,服务效率低等,但随着服务市场的开放,带有现代化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国外保险业将会开发各种险种,其中包括医疗保险,届时外资医疗保险业将采取定点医疗,增加险种并实行单病种定价,限制价格等,这些将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对医院的经营造成一定压力。

三、“入世”后我国医疗服务业的对策思路

“人世”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抉择,其本质意义不仅仅是获得贸易上的公平与优惠待遇,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人世”将起到促进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催化剂”作用。江总书记对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0年1月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争取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央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所做出的重大决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谁也回避不了的问题,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全球化的趋势。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要敢于参与这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同时又要学会趋利避害。因此,对医疗服务业来说,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对待。

(一)加强宏观调控,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卫生管理体制

中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市场, “入世”后,无疑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极大兴趣。因此,对医疗服务业来说,无论是讲利用“人世”给予发展机遇也好,还是说迎接“入世”挑战也好,都要从宏观层面上清除各种体制障碍,构建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并与国际接轨的卫生管理体制。

1.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卫生行政部门是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尽快转变职能,从“办医院”向“服务医院”转变。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在对存量资源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强对增量资源(主要包括机构人员、床位及大型设备)运行有效的控制,促使卫生资源在区域内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同时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运用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准入制度,制定医疗工作规范、工作考核标准,严格执法等手段来实现全行业管理。

2.建立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卫生法律、法规。应尽快把对医疗服务贸易的投资、税收及优惠条件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比如,对中外合资合作办医的合作条件,审批与登记,变更、延期和终止,执业和监督等方面。虽然在2咖年颁布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已有原则性规定,但它毕竟只是个“暂行办法”,法律效力有限。所以,必须尽快立法,以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并利用多边协议,规定中外合资合作机构设置标准,并对投资总额、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以及合资合作期限等作出合乎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规定,以便有利于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的实施,鼓励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防止低水平重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依法保护中外合资合作双方的正当权益。

3,构建新的卫生管理体制。我们现行的卫生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实现制度创新。新的卫生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按照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医疗机构从按部门、地方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按区域、人群设置,实行同地化管理;除卫生行政部门外,其他部门不再隶属和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中央、省和地(市)三级管理的体制;消除现行体制下不同级次的医疗机构承担同样任务、服务重叠的弊端,分清各级机构承担的不同职能和任务。

(二)改革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面对“人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要在宏观层面清除各种障碍,构建新的卫生管理体制;还要重视微观搞活,改革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效率和质量,使我国医疗服务业走上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发展轨道。

1.建立健全责任制。要逐步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营运自,积极推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医院的经营目标、发展战略、技术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等,用责任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任期结束时,由有关部门审计、检验。同时还要在医院内部必须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院技术服务标准,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2.改革医疗机构分配制度。结合医疗工作知识密集,脑力与体力结合,高风险等特点,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根据按劳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3.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医疗机构要通过承担经济、行政、法律等方面的责任,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确保各项服务经营活动有序运行。具体包括:对医院服务经营中的盈利和亏损自负责任;面对市场波动引发的经营风险,要承担责任;自觉遵守国家的政策法律,依法行医;对损害患者权益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强化财务预算约束,以预期收入控制支出,自觉抑制医院的扩张冲动和超分配的欲望等。

4.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具备条件的后勤部门应从医疗单位中剥离出去,成为面向社会的独立经营主体;暂不具备条件的要实行单独核算,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在医疗机构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多家医院的后勤部门可联合组成后勤服务集团。

5.增强自我发展和抗御风险的能力。医疗机构必须提高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依赖财政喂养或靠主办单位输血的意识;对外界的刺激,要有自动反应能力;同时对自己的生存条件要有适应和选择能力,要具有抗御市场风险的自我组织协调能力。

(三)改革医疗机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医院队伍素质

“人世”后,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激烈,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弊端将逐步暴露出来。必须通过改革,建立起医疗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人才结构合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机制。

1.实行聘用制。单位与职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单位与被聘人员的责、权、利,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特点实行相应的聘用办法,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健全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挂钩。

2.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岗位设置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单位的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可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一部分关键岗位。同一单位各个科室结构比例不要强求统一,岗位设置要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及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3.工勤人员实行合同制。工勤人员要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提高素质的基础上,根据其职业工种、技能等级、实际能力等条件,采用择优聘用、定期考核等办法,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环节。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范文8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由国家、企业包揽职工医疗费用的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该制度对保障干部、职工的健康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医疗卫生费用的快速增长对政府财政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据历年来中国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率为17%,90年代后为24%,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则分别为14%和21%,卫生总费用的年平均增长率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有些地区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使得国家财政和企业的负担过重,实际上已经难以维持,大批干部职工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在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制度之一,但事实证明,除部分试点地区和城市郊区,农村合作医疗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恢复和重建,1998年卫生部进行“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有12.56%,其中合作医疗的比重仅为6.5%.1997年之后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农村收入增长缓慢,依靠“自愿”参加的合作医疗又陷于停顿甚至有所下降的低迷阶段。

至于有的地方的工会组织和医院以互助共济的形式开展的医疗保险业务,总体保障水平不高,规模也不大,风险分散性较弱。目前此种形式还未得到完全的肯定,有人质疑其增加了企业负担和风险,从而有悖于国家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原则。

显然,仅靠政府的力量不能完全解决全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而且其暴露的问题也日益严峻。那么我国的医疗保障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答案就是大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让商业医疗保险作为必要的一部分,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大潮中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商业医疗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商业医疗保险扩大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都已初见成效,社会上仍将产生大量缺乏医疗保障的人群,而且职工只能享受半费劳保待遇,这些群体尤其渴望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而商业医疗保险将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能覆盖社会医疗保险所不能覆盖的人群。

商业医疗保险分担高额度医疗费用带给人们的风险。由于开展社会医疗保险时间短,资金积累有限,个人需要支付的费用多,特别是一些大病和特殊疾病的医疗费用远远超过了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使患者个人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医药费用的持续上涨强化了人们的保险意识。而只有通过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才能减少潜在的风险。

商业医疗保险满足多层次的需求。从国家已颁布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配套文件看,人们就医将受到更多制约,一些比较高级的诊疗项目基本医疗保险将不予支付费用;对部分经济收入稳定、享受社会医疗保障的群体来说,社会医疗保障仅能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险,保障有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商业医疗保险则能适应高层次、特殊的医疗需求。这样可以发挥商业医疗保险自愿投保、全面保障的优点,在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满足部分特殊人群较高层次的医疗需求。

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虽然起步较晚、规模不够、产品还没有丰富起来,但是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已经具备了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

国家政策的倾斜。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共同构筑了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目前我国高层领导意识到社会医疗保险还不能满足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的需求,已经高度重视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朱总理在1998年就指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目的就是“力求建立一个以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为基础,包括医疗福利和医疗救助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2002年7月,副总理又对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问题做了两次重要的批示,肯定了商业医疗保险的成绩,鼓励大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较快的发展速度。由于医疗保险风险控制难度较大,各家保险公司采取比较谨慎的发展策略,主要以附加险的形式办理医疗险业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声誉、促进业务发展和积累寿险客户。尽管如此,商业医疗保险仍然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国内已有12家人寿保险公司开展了各种商业医疗保险业务。全国商业医疗保险费收入从1996年的21亿元增至2002年的122亿元,年平均增幅达52%,其增长幅度远高于同期寿险业务。

一定的人才储备。商业医疗保险要求从业人员同时具备保险和医学方面的知识,对医学、风险管理、市场调研、条款设计、市场推动等方面有较深刻的了解。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商业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专业横跨保险、精算、统计、医学、法律等学科。他们与美国、德国的医疗保险专家多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合作,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掌握了医疗保险的产品设计、精算、风险控制等关键技术,并且在我国的农村健康保险、城市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实践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初步的产品开发能力。针对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近几年各家保险公司都在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数据,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医疗保险开发的精算理论和方法,具备了较强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开发能力。目前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上经营的产品涉及国际上通行的多数类型和各种保障期限的产品,既有医疗费用型保险,又有定额给付型保险,涉及的保障期限有终身、长期和短期,涉及的人群有婴幼儿、大中小学生、职工、妇女和部分老年人,涉及的保障内容有意外、残疾、住院、手术、重大疾病、特种疾病和手术、门诊等100多种产品,为保险市场的不断创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比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业已摸索出一套较粗放但又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无论是在定性风险控制方面还是在定量风险控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定性控制方面,涉及到产品、销售、核保、理赔等环节建立了一套专业的业务流程,经过技术处理规避风险;在定量控制方面,建立了多角度的(即分机构、分险种、分人群等)动态风险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商业医疗保险经营中的各种风险。

由此可见,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已经具备了比较有利的发展条件,有能力在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商业医疗保险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还不成熟,仍然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多方面的现实困难:

财税政策对商业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不够。目前,财税问题也是制约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投保人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仍然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个人及绝大部分团体购买的医疗保险的保费都是在税后支付,这不利于鼓励团体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也不利于鼓励个人为自己的健康投资。无疑会挫伤投保人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积极性、提高保险产品的价格、增加商业医疗保险产品的难度。

规范约束医疗机构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长期以来形成的医疗服务主体的垄断格局依然存在,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服务始终处于“卖方市场”,加剧了医疗费用的上涨,促使道德风险滋生。降低商业医疗保险的经营风险,必须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医院和医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医院和医生在制定医疗方案的同时考虑到医疗成本的因素。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配套改革与发展商业医疗保险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

专业化经营医疗保险的理念和方法还未深入人心。由于保险本身的特殊性,它涉及到保险人、投保人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三方关系,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介入增加了医疗保险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但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经营医疗保险的公司,医疗保险都是寿险公司在经营,多数寿险公司仍然沿用寿险的管理方法、流程和理念来经营医疗保险,结果往往是导致保费很高、保障很低,但保险公司却亏损。

商业医疗保险专业人才资源储备相对不足。医疗保险的经营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对医学、精算、风险管理、市场推动等方面有较深的了解,而目前各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业务管理者却并未具备这些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保险公司还缺乏高素质的医疗保险专业营销人员,难以向客户详细解释保险条款,阻碍了业务规模的扩大。而且保险公司的基层缺乏医疗保险专业核保人员,导致在医疗保险逆选择风险高的情况下难以保证核保质量,增加了医疗保险的经营风险。

经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体系有待完善。商业医疗保险综合性、技术性很强,它的险种设计和经营需要有周密的市场调研、大量的基础数据分析、严密的精算来支持。而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刚起步,积累的经验数据较少,目前都是以国外的经验数据作为精算的基础,但由于投保人群特征的差异,数据必然有偏差,全盘照搬国外的经验数据,势必加大商业医疗保险的经营风险,给商业医疗保险的业务发展埋下隐患。

为了使商业医疗保险成功的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针对阻碍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现实困难,我们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内部机制的建立

建立多层次的经营机构网络体系。为了发挥商业医疗保险在整个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中应有的作用,必须建设好商业医疗保险经营体系及其组织架构。这个架构中包括专业经营主体——全国性专业性医疗保险公司、专业管理主体——寿险公司中成立的专业化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销售主体——销售医疗保险为主的经纪公司或机构以及健康服务主体——承担管理医疗服务提供网络、费用结算、后期客户健康服务等工作的专业性健康管理公司,逐步形成“经营—行销—服务”一体化的专业性组织体系。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行业中各经营单位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统一、规范、高效、便利的内部业务标准、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体系。包括全行业统一标准、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起行业内部信息交流和基础研究体系。鉴于医疗保险业务的特性和医疗费用支出的多边性,在险种费率和保障责任上要求较大的灵活性和组合性,在风险控制上要求各类数据的多样性和准确性,因而,长期的基础研究及必要的信息交流和利用,就成为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医疗保险专业化人才队伍,应建立以有关大学、研究机构和各个经营机构为主体,其他专业管理协会为辅助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防范系统。医疗保险的可控性经营风险主要包括决策性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它主要涉及业务开展中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各个环节。加强风险防范的重点在于根据现行政策,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制定合理发展战略,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参与费用控制的积极性;在业务开展的各个环节建立起相关风险控制机制。主要做好业务规划制定、市场调研分析、经营模式选择、产品开发定位、核保和理赔、业务统计分析、信息反馈等工作,最终实现既能开拓市场,又能控制经营风险的目标。

外在环境要求和配套政策支持

加强法律和财税政策的支持。在构建新的医疗保障体制的过程中,应尽快明确商业医疗保险的法律地位。政府的角色,主要是制定有利于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财税政策,根据经营业务的性质,确定不同的财税待遇。税收政策是政府支持商业医疗保险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税政策不仅对商业医疗保险的供需双方具有双重的调节功能,而且可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范文9

俾斯麦混合型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存在。在很多国家,社会医疗保险设定一定的起付线、自付比例和封顶线,需要居民自付一定的费用,商业健康保险通过销售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保障客户的自付费用。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是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在补充健康保险中,往往采取对封顶线以上补偿给予继续保险支付办法,此类保险有多种形式,有商业保险形式,也有通过总工会大病保险形式等。另外,在商业保险中,往往有对社会医疗保险的除外项目或者不保障的项目提供全部或部分保障,例如,视力矫正、牙医、整形、长期看护、康复保健、豪华住院服务等。补偿水平因国家不同而不同,也因不同保险福利包不同而不同。可以看出,私人保险模式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健康保障,是美国的主流医疗保障制度;贝弗里奇公众模式主要是国家卫生服务模式;而俾斯麦混合模式结合了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补充健康保险为居民提供在公共保险基础上的补充保险,减轻了看病费用负担;商业健康保险则在封顶线以上部分支付和社保覆盖以外项目、补贴住院费用等方面满足本国居民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内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现状分析

社会医疗保险一般分为社会医疗救助、国家卫生服务保障、社会医疗保险、市场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障制度等五种模式。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呈现出多层次的特征。其中,社会医疗保险起基本保障作用,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部分组成。由于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基本医疗保险只能做到“低水平、广覆盖”。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商业健康保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的需求,主要是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之外的补充保障,是人们提高医疗保障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市场竞争激烈;风险管理的能力、风险管控的手段等都相对较低[3];专业化管理水平低;“供求矛盾”与“市场潜力与市场风险矛盾”的存在。一方面健康险的发展市场空间巨大,而保险公司相关业务却发展缓慢;另一方面社会公众需求迫切,难以得到满足。这些均使得目前的商业医疗保险不能满足各阶层人士不断提高的医疗保障需求。

上海市医疗服务提供者、患者、支付者三方分析

医疗服务支付方(保险机构)、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疗机构)和被保险方(患者)构成了医疗服务的三方,其中保险公司为患者提供保险产品及理赔服务,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或健康服务,而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相互合作,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并解决了支付问题。

上海市有近100家中外保险和服务公司,较知名的约有30家,包括国际保险公司、国内健康保险公司、第三方服务公司(TPA)[4]和保险援救公司。它们的服务及运作各有特色:国际保险公司商业运作经验丰富、产品齐全、海外购买人数多,但受政策影响未能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健康保险公司发展迅速、网络齐全,但产品单一、有些受医保用药等多重限制;TPA公司在国际国内保险公司发展均受限的情况下在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架起了很好的桥梁。其服务周到、理赔便捷、24h热线、医疗护送、签证协助等,但公司规模偏小、业务种类不多;国际救援公司以紧急援救为特色,拥有专业的航空和旅行专家,能够安排相关医疗的地面或空中转运,但费用昂贵。

上海市可提供高端医疗或特需服务的医疗机构约有80家,但能够与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合作提供免现金直接理赔服务并为境内外人士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约为30家,包括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及一部分综合性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如华山国际医疗、市一、和睦家医院和百汇医疗集团等。其布局由市场因素决定,基本满足上海市场的涉外高端医疗需求。但目前公立三甲医院国际医疗服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受到国内医改政策影响,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医务人员个人发展受限如职称晋升等,后备人才不足,医疗服务、文化背景有差异;与国际保险公司建立直付困难,尤其是公立医院没有保险专业团队,资金结算存在风险。

高端商业保险购买方主要由长期居住上海的境外雇员及家属,短期商务人士及游客和境内高端人群所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其对医院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外籍患者倾向于外资诊所;华裔及港澳台患者倾向于去综合性医院;重症及疑难病例选择三甲医院等。购买的保险也主要是患者在本国购买或中国境内购买。对于医疗机构的信息来源主要通过保险公司、领馆、公司和亲友推荐,广告等,但仍存在信息渠道不畅通、对购买高端商业保险认识不足或有疑虑等问题。由于上述原因,上海的商业健康保险仍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

高端医疗服务和商业健康保险合作案例分析

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是沪上最早提供涉外医疗服务的机构之一,集门急诊、住院、出诊、疫苗接种、健康体检、灾难救援、医疗保障、国际转运、教育培训和科研为一体的多元化医疗服务体。至今已为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40余万人次提供不同需求的医疗服务,境外人士达75%。自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与商业健康险公司建立合作,开展直接理赔结算业务,现已与欧美、日本和国内20余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保险收入占医疗总收入从最初仅为5%,以后逐年增多,截至2010年已达到35.9%。中心举办了四届“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国际研讨会,发起筹建上海市医学会涉外医疗研究会,为整合上海涉外医疗资源、推动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是美国、英国、德国等10国领事馆、国际国内商业保险公司和跨国企业的指定医疗单位。

加强上海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国际商业健康保险不同模式分析并结合上海实际,提出建立上海商业健康保险新模式,即按医疗服务的不同需求,采用多种类型保险制度互补结合,既保障基本医疗,同时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图1)。在满足基本医疗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端特需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按大的框架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和高端医疗服务两部分。基本医疗服务由公立医院及部分私立医院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目前主要由部分公立医院的涉外和特需医疗部门、中外合资医院和诊所等提供。建立多种类型医疗保险制度互补结合,保证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医疗保险:即现有的城保、镇保和新农合等。由政府承担,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强调全覆盖,体现公平性。基本医疗保险+补充保险相结合:对封顶线以上部分,宜引入补充保险,可以由政府推动或结合商业等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以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人群作为受益方,提高该人群的支付能力。补充保险可以由个人或结合集体共同出资购买,其费用低、受益面广,解决了部分“看病贵”的问题,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补充保障;另外,作为购买基本医疗服务的资金扩充,大大增加了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医疗保险产品市场的基数,降低了其健康险的运营风险,亦有利于商业健康险公司的发展。基本医疗保险+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采用分类支付的办法,对于有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首先就其基本医疗服务范畴由基本医疗保险负担,而超出基本医疗服务的特殊服务需求,由商业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设计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保险产品作为高端医疗保险产品来提供,包括市场上存在的涉外高端医疗、特需医疗和高端体检等。可由个人或单位集体共同购买,从而使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顺利接轨,满足多层次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

针对商业保险需求,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商业医疗保险法律法规,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大力开发和开放商业健康保险市场,降低准入门槛,积极鼓励国内知名保险公司及各种中小保险公司加入到健康保险的经营和管理中;有序引入管理经验丰富的海外健康保险公司和TPA公司;解决医院参与医疗保险经营管理和保险公司开办医院或收购医院的合法性[5];适时建设商业医疗保险统一结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