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8-06 10:52:30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电工基础,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216-0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所有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只有使学生对课程提起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积极主动去学习该课程,从而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课程内容。针对不同的课程特点和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有针对性和可靠性。中职学校是以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为教学对象,《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所以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程概况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三相交流电,电容和电感,互感耦合器。课程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多,而且理论性和系统性强,主要讲授的是电路分析和计算的理论知识,教材中涉及到的实际应用较少。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反映学无所用,应用不到实际,觉得课程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可该课程是使学生成为具备从事电气、电子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或初级、中级专门人才应有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该课程也是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基础,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

学生对《电工基础》缺乏兴趣的原因有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繁多枯燥。该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枯燥学习提不起兴趣。(2)学生基础差,许多内容难于理解。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物理基础和数学基础都较差,而该课程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更不会计算及公式的推导,造成遇难就退,失去兴趣。(3)教学方法落后乏味。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教学方法,不能精简课程内容,形象教学,而是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学习《电工基础》兴趣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对《电工基础》的兴趣,就要从多方面去促进,可对于课程基本内容和学生的基础,中职学校并不能做出多少改变,但中职学校可以改变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形象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形象教学法,活化课程内容

形象教学是指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的、容易理解的现象解释陌生的、复杂的、抽象的事物和概念。《电工基础》作为一门电类专业的基础课来说,鉴于“电”的抽象性,教师可以通过形象、恰当的举例和生动的比喻来授课。例如水是生活中最熟悉的了,看得见,也摸得着。教师授课时可以把电比喻成水,即电流相当于水流,电压相当于水压,电阻相当于水中阻碍水流的障碍物,电路相当于水流等。例如在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时,教材里的内容是:在任一时刻,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教师讲解时可以拿学生宿舍的水管为例,水塔相当于电源,水管向每个宿舍供水的分叉点相当于节点,则流进某一个节点的水一定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水。以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来解释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较为形象,也把课程内容活化,让学生明白电流就如水流,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常规的教学方法是照本宣科,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例如在“串联谐振电路”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先介绍串联谐振的概念,串联谐振的条件、频率及计算公式,再简单介绍它的应用。因为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是不知所云。如果教师采用启发式方法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追求结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习“串联谐振电路”时,教师可进行问题设置:(1)什么是谐振电路。(2)发生谐振的条件是什么?(3)串联谐振电路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较深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某课程内容时,以任务为线索,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知识的运用,完成既定的任务,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的活动。例如在学习电压、电流、电功和电功率时,由于概念的抽象,学生通常分不清电功与电功率的概念,也搞不懂电压、电流与电功、电功率的关系,更不知学习这些概念有什么作用或怎样应用。教师在讲授这些理论知识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明确教学目的,用心设计教学项目,提出任务。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任务的提出:有两台电磁炉,一台工作于1000W,工作15分钟;另一台工作于2000W,工作10分钟,问:耗电量共为多少度?如果每度电的价格为0.8元,则电费为多少?电磁炉工作于1000W和2000W时的工作电流分别是多少?(2)教具的准备:两台电磁炉,电能表,万用表,时钟;(3)学习过程:1)学生动手把电能表串联在总电路中,两台电磁炉分别并联接入电路;2)用万用表测量电磁炉的工作电压并记录下来;记录电能表的初始读数;3)接通电源,工作于1000W的电磁炉工作15分钟,工作于2000W的电磁炉工作10分钟;4)时间到,观察电能表的读数,并记录下来;(4)解决问题:1)从电能表的读数,得出总共的耗电量约为0.58度;2)利用公式w=pt计算出总耗电量,得出理论值与实际值相符;电费约为0.46元;利用公式i=p/u计算出电磁炉工作于1000W时的工作电流约为4.55A,工作于2000W时的工作电流约为9.09A。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思考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原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是与日常生活用电息息相关的。通过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虽然《电工基础》内容繁多且理论性很强,中职学生基础也比较薄弱,学习电工学基础课程时感觉比较枯燥,提不起兴趣,但是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培养中职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通过综合运用形象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把《电工基础》课程内容活化,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利用生活常识去理解课程知识,并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打好电工学基础。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范文2

[关键词]词间关系 词频 共现率

[分类号] G254.2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逐步成为主要的信息获取方法。但在目前的网络搜索引擎,例如Coogle和百度,为普通用户提供强大搜索功能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用户却受到了信息查准方面问题的困扰,即目标信息淹没在海量的搜索结果中,用户无法浏览所有的查询结果。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开始探索智能检索、语义检索等新的检索方式。这些检索方式的基础就是必须事先具备一个相关领域的概念知识体系,基于这样的概念知识体系进行标引和检索,就可以解决信息查准问题。叙词表就是比较完善的概念知识体系,在数据库检索领域曾经或者正在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但叙词表词间关系相对简单,无法准确表达语义方面关系;本体论(ontology)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概念知识体系,可以表达更为精确的概念关系,而且机器可以理解这些关系。无论是叙词表,还是本体论,都必须事先进行人工构建,这样的工作费时费力,影响了应用的开展和推广。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使用具有完整数据信息的巨型文献数据库资源,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词汇组合在文献标题中共现统计,协助领域专家建立基于数据库文献语料、基于用户的概念间关系,促进叙词表或本体论的构建和应用。我们具体使用重庆维普中文核心科技期刊数据库文献进行统计和试验。

1、叙词表及本体中常见词间关系

1.1叙词表主要词间关系

叙词表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叙词表的主要发展始于70年代的“748”工程,1980年《汉语主题词表》的出版是叙词表发展的标志产物,从此我国进入叙词表的大规模编制和应用时代。到90年代以后,部分叙词表在使用中得到了不断维护和更新,但包括《汉语主题词表》在内,许多叙词表处于发展停滞状态。从本世纪起,随着语义网络的兴起,许多研究人员又开始关注叙词表的功能,叙词表重新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标引和检索是叙词表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代表概念的、来源于自然语言的具体词汇实现的。这些词汇也可以称为术语或者概念。概念间有一定的关系,统称为词间关系。叙词表中主要有三种词间关系,一种为等同关系,也称用代关系,是指含义相同或相近(个别情况下甚至是相反)的叙词与非叙词之间的关系;一种为等级关系,也称上下位关系,或属分关系,即上位概念包含下位概念、下位概念属于上位概念的关系;还有一种为相关关系,即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相关,概念相关关系有多种,比如因果关系、材料与功能关系等多种类型,但在叙词表中统称为相关关系,不进行细分。

1.2本体论常见词间关系

20世纪80年代,本体论主要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到90年代末本世纪初,由于因特网的普及和语义网研究的兴起,更多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图书情报研究人员参加到本体论的研究和应用当中,目前本体论的研究有本体构建、本体映射、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从叙词表向本体转化等多个方向。由于本体人工构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完善的本体产品发展缓慢,成了本体应用推广的瓶颈。

在本体构建中,需要考虑概念、属性、实例等自身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统称为词间关系,其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本体中最重要的关系。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者正在研究本体中概念之间的关系。一般研究认为,本体概念间的关系,要比叙词表概念间的关系更加详细或复杂,例如叙词表只有相关关系,但本体可以进行设定和细分,明确部分与整体、成分与功能等多种关系;叙词表中设定了叙词与非叙词之间的等同关系,而本体中则区分出概念与实例的关系,例如“城市”可以理解为一个概念,而“北京市”则是一个实例。

2、数据获取试验与方法

2.1领域词汇获取方式

在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选取水利水电核心期刊,提取这些期刊1989-2008年文献所使用的关键词,将这些关键词统一建库,通过和词频统计,以及水利水电领域专家参与,在一定词频范围内人工筛选一定数量的专业领域概念词汇,具体数量视具体目的而定,选词方式我们将另文研究报道。作为试验,本文只选取词频比较高、有可能成为叙词表或本体论概念的关键词,一个基本的指标为关键词词频达到100次以上,具体选用的词有291个,这些词包括:研究、处理、水、水电站、水库、混凝土、废水处理、水处理、水土保持、水资源、坝、地下水、洪水、拱坝、土壤、黄河等。

2.2标题词汇词频及共现率统计

将291个词汇中的每个词都分别与其他的词俩俩组合,在维普核心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标题中,通过程序统计共现的频次,具体方法为使用291个词分别作横坐标和纵坐标,组成一个矩阵,去掉每个词自身组合,实际俩俩组合数为291*290=84 390个,去掉俩俩组合的前后顺序,例如词汇A和词汇B的组合等同于词汇B和词汇A的组合,则实际组合数为84 390/2=42195。一些常用词,例如“研究”、“设计”等在标题中的词频非常高,所以与其他词组合在标题中的共现现象也高,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参考孔晨妍等的研究论文,利用公式R=(a and b)/(a or b),计算共现率的大小,其中“a and b”是词汇A和词汇B同现的文献标题数;“a or b”是词汇A和词汇B单独出现或同现的文献标题数。可以看出,共现率应该介于0到1之间。鉴于统计数据庞大,而且共现频次为零也占很大比率,本文只以其中任意一个词与其他词组合为例进行分析与说明,在核心期刊文献题名中搜索含有“水电站”的词频为4 299次,统计的是共现词频达到24以上的共现率,并进行相应关系确定和分析,具体统计计算结果见表1:

3、共现案例分析

通过高频关键词在标题中词频统计、共现次数统计以及共现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下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为我们确定词间关系提供了文献依据,具有指导作用。

3.1 通过控制共现率可以帮助人工确定词间关系

通过表1共现率高低及相应的组合概念可以看出,共现率越高,则词间关系越专一,共现率越低,则词间关系越泛化,甚至没有关系。例如“水电站”与“坝”的共现率最高,值为0.057 8,在叙词表中可以直接确定“水电站”与:坝”相关;在本体论中则可以通过属性

进一步确定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例如,一个“水电站”同时是一种“坝”,但一个“坝”不一定是一个“水电站”等。共现率最低的组合是“水电站”与“研究”,这种关系基本没用,因为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研究”一切事物或现象,所有的科技论文也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研究”,所以对概念间关系的确定没有帮助。根据以上分析的特点,基于关系组合的数量以及可以提供的人工干预,确定一个共现率范围,比如只选取大于等于0.010 0的所有组合,再进行人工确定词间关系,既可以大大减少需要人工判断的组合,又可以帮助领域专家快速确定词间关系的范围和内涵。

3.2通过单边高频组合词可以确定一些公共概念

对于共现率比较低、但其中一个词的词频又特别高的那些组合,虽然在专业叙词表中对关系确定没有多大作用,但这类组合可以帮助科学工作者发现大量的公共概念,可以将这些概念集中编排,确定相互关系,编制通用概念的叙词表或本体论。在本案例中,“研究”、“分析”、“应用”、“技术”、“设计”等5个概念,在标题中的词频达十万以上,共现词频也比较高,可是共现率却非常低,最高的是“设计”与“水电站”的组合,也只有0.004 1,所有具有这些特点的概念都可以作为专业叙词表的词,或者作为公共用词,以副表的方式编排,在所有叙词表中均可以通用。

3.3通过共现词汇在标题中的位置特征析出相应词间关系

对于共现率和共现频次都比较高的概念组合,可以浏览相应的共现词汇在标题中的位置,通过词汇位置的共同特征,可以析出一些特定的词间关系。在本案例中,例如“水电站”与“开挖”组合,共同在标题中出现了113次,共现率也比较高,数值是0.020 8,浏览这些标题,这两个词的位置共同特点是“水电站”一般在前面,“开挖”在后面,中间有一个名词类的概念词汇,表示对“水电站”相关的某个部位进行“开挖”,具体词汇有“导流洞”、“引水隧洞”、“厂房边坡”、“竖井”、“地下厂房”、“防陶墙墙体”等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水电站”与“开挖”之间的名词概念,一般都是概念“水电站”的组成部分,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根据人工干预的力度,针对那些高共现频次、高共现率的组合,探究它们在标题中共现的共性位置特点,往往可以获得一些特定的词间关系,可以丰富叙词表的等级关系或相关关系,更有利于发现本体概念间的更加复杂的词间关系。

4、讨论

4.1关键词内切词问题

在本案例中,理论上在关键词内存在切词问题,从而对词频共现统计造成一定的误差。例如,人为想象标题中存在“水电”与前面的字是一个概念,“站”与后面的字是一个概念,从而出现了误差统计结果。事实上,目前数据库提供的精确检索已经避免了将关键词自身拆分,例如将“水电站”拆分为“水电”和“站”到标题中统计,保证了在标题中“水电站”三个字肯定是连在一起的。而且在统计的目标标题中,经过浏览查证,确实没有发现“水电站”是由于切词问题错误得到的。所以,专业概念在科技文献标题中的切词问题并不严重,统计结果仍然具有参考意义。凭经验思考,对于文学或社科领域的普通概念估计在标题中存在的切词问题严重一些,但也需要具体考证。

4.2包含关系关键词切词问题

统计标题中词汇共现,需要重点排除一些包含关系的单字词概念共现词频噪音现象。例如“水电站”与“水”的组合,我们统计时“水电站”与“水”的组合非常高,共4 299次,共现率达到最大的1.0。其实按照我们的规则,完全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所有含有“水电站”词汇的标题,当然含有单字“水”,所以在数值计算中达到了完全共现的特征,造成了含有单字词组合的共现频次统计意义不大。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观点是最后通过人工干预确定这些组合具体词间关系;还有一个办法是在4 299条目标记录中去除含有“水电站”的词汇,将剩下的所有标题再检索有多少记录含有单字“水”,这样的推理理论上可行,但增加了检索程序的复杂性,仍然需要进行考证,而且即使有不与“电站”组合的单字“水”,也有可能是“水库”、“水轮机”、“洪水”等与“水”相关的其他概念。所以对于具有包含关系的单字词共现组合,需要人工干预来判定具体的词间关系。

4.3关键词重叠的切词问题

对于通过共现率、共现词频统计推荐的具有潜在词间关系的组合,需要具体人工浏览和分析相应的标题信息,才能具体确定真实的词间关系,排除可能存在的切词问题。例如“水电站”与“洪水”的组合,共现频次与共现率都比较高,但浏览目标标题时也发现许多标题中含有“景洪水电站”这个词汇,在共现检索时就会出现标题中既含有“水电站”又含有“洪水”的共现现象,这对“水电站”与“洪水”的真实词间关系的确定是噪音,需要通过最后的人工干预才能确切判断真实的词间关系。对于这样的问题,在所有文献的关键词字段中直接统计文献关键词共现,理论上可以避免这样的切词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论文中进行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土木工程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79-03

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有着飞快的进步,房地产产业和住宅的大发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网的迅猛兴起,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城市建设中的基坑开挖不仅越来越深,而且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越发敏感;全国30多座城市已建或在建地铁,大冶露天铁矿开采的边坡高度达到800多米,海底隧道、煤矿开采的深度最深达到1000多米。同时,近些年我国工程建设中事故频发,如杭州风情大道地铁基坑倒塌事故、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楼倾倒事故、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因此,我国对工程建设场地选址及场地内地质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水文与工程地质工作是土木工程建设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结构、桥梁、道路、岩土、矿井建设、城镇建设等8个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成为一个宽口径的大专业土木工程,具有内涵广泛、支系众多、科目复杂的特点,涵盖领域极为广泛,对学科全貌充分认识与把握,以期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1] [2]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涵盖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土建、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国防工程等广泛领域。[3] [4] [5]通过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对刚进入大学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以后从事土木工程相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水文与地质专业对土木工程的重要性

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道路桥梁建设、煤矿资源调查等项目开展初期和建设过程中都必须对工程地质自然灾害、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和调查。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的恶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如采矿导致的地面沉降、人工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尾矿库对地下水的污染、水库蓄水诱发区域性地震,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故此在各类地质环境评价、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等过程中,不仅需要从业人员懂得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知识,而且会科学管理各种工程。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普遍不足。

水文与工程地质的毕业生,既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可在大型工矿企业、城市、城镇从事给排水、地下水及区域环境评价等方面从事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也可在有关部门从事飞机场、港口、海岸带海洋环境、铁路、公路、隧道、水库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特点

(一)涵盖内容全面

本课程包括材料力学和结构概念、建筑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飞机场工程的选址及建设、地下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桥梁工程的类型及施工工艺、道路工程的选线及种类、铁路工程、海口工程、给排水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中的灾害等内容,其中不仅涉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力学内容,还涉及规划、施工及监理方面的内容,因此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刚跨进高等学校大门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意义重大。

(二)发展变化快

土木工程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其领域随相关学科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不断深化、不断拓展。

(三)应用性广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基础形式多以桩基础等深基础为主,这不仅要求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教材内容的滞后

土木工程建设种类、规模发展日新月异,由于时效性,教材不可能及时反映土木工程的变化,已淘汰的施工工艺技术甚至还有可能在现有的教材中出现。

(二)课堂教学方式不丰富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工程种类多、工程性很强。现代多媒体的运用相较于传统的黑板教学而言,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涉及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施工工艺的流程、各种施工机械的操作过程,学生如不到工地现场则不能很好地掌握关键施工技术,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

(三)教学素材收集难

由于土木工程涉及交通、土建、港口、海洋等方面,其覆盖面相当广泛,要收集各种工程的典型性素材有相当的难度。

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精选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开拓学生土木工程的视野、培养学生土木工程的意识、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讲课时可选择生动宏伟的建设场景和案例,如上海中心基坑施工、广州东塔基坑施工、三峡大坝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及世界各地的海底隧道工程等,以此来让学生建立土木工程的整体和发展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和质量。同时,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到实际工程现场,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提前接触生产实际,掌握一些现场施工的知识,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各种如桥梁类型、隧道类型、飞机场形式等可以用静态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对工程的直观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以较少的教学时间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土木工程概论内容丰富多彩,为避免课程内容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仅仅以静态图片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土木工程的有关概念、理论,这样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课间播放一些隧道施工、深基坑维护施工的教学短片,如人工挖孔桩、港珠澳大桥施工录像、广州东塔的施工动画、管桩打入施工过程、双排桩施工过程、锚杆支护施工过程、越江隧道施工动画、边坡加固施工过程。通过教学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掌握各种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法。

(三)穿插专题讲座

为了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最新发展状况,针对新近的一些深大基坑工程、桥梁工程及土木工程方面的试验平台做专题讲座,如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楼倾倒事故分析、上海中心深基坑支护工程、港珠澳大桥施工、国内外离心机试验、动态空心圆柱剪切试验等。随着城镇化的进展,近年来淮南新建了一批深基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在教学过程中,邀请现场技术人员到课堂上来给学生做讲座,如进行过“搅拌桩维护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拉森板桩维护施工”、“地下空间施工”、“打入桩施工”等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引导学生从事土木工程的就业方向。

(四)知名人物及实验平台介绍

为增加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对国内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及针对部分学生今后考研的情况,教师在讲解到各种土木工程时,可穿插些相关的历史人物、当代知名学者及国内的一些重点实验室的介绍。如讲到桥梁工程时,可讲一讲茅以升事迹、卢沟桥事件、国内外知名高校桥梁工程专业的知名学者及同济大学的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讲到地下工程时,可介绍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离心机试验机、动态空心圆柱剪切仪;讲到铁路工程时,可介绍一下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同济大学的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建筑工程时,可说一说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出成就等;讲到土木工程灾害时,可介绍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新近知名土木工程建筑介绍

国内外的知名建筑发展日新月异,现有的教材很难跟上其发展变化。因此,在讲授土木工程概论时,应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土木工程建设进展,以增加本课程的时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讲土木工程材料时,可穿插装修材料的最新发展状况;讲高层建筑时,可介绍国内正在建设的摩天大厦,如上海中心大厦;讲桥梁工程时,可穿插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情况;讲高铁建设工程时,可结合京福高铁来讲;讲水利工程时,可以介绍一下我国西南地区正在建设的水电站,如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以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三江”水电基地。通过讲解一些知名重大工程建设的情况,可以拉近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与土木工程之间的距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六)授课教师的优选与培养

土木工程概论涉及现有的各种工程,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要选具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师授课本门课程。近年来,由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校教师数量的不足,尤其是有一批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致使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不仅要求有经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鼓励年轻教师参与相关研究课题中,而且为了掌握土木工程的最新进展,年轻教师要经常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在寒暑假期间,尽量去工地实习、锻炼,掌握现场施工的细节,不断更新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内容。

五、结论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可起到几点作用:1.提高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兴趣、效率,激发了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的热情。2.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加深理解水文工程地质对各类工程的影响,以及各类工程与水文工程地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3.提高了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保护水文与工程地质环境的自觉性,能够让学生认识并分析不良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并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 注 释 ]

[1] 傅光耀.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1(1):25-26.

[2] 王清标,初明祥,胡永强.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75-77.

[3] 王琰,周戒.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3):12-14.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范文4

1比较法在高职教学中必不可少

(1)是高等教育挖掘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方法。人们对于某一方面的知识不是停留在固定节点上的,这就要求我们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加深认识、扩大视野,而在实践应用上往往使用比较法。横向上通过对各种知识点的比较,找准知识点,把握交叉联系点,发现不同点,总结其特点;纵向上通过对知识点历史沿革的比较,进一步深化挖掘。(2)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有人认为学校里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实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专业设置与实际应用有偏差,教学与应用不能有效对接;二是学校教育过多重视理论,学生被关在理论研究的圈子里出不来;三是学校与社会相隔离,较少把精力投放到社会实践中去;四是学生走出社会后有一部分人转行做了其他事业,不满意自己在学校学的知识,过分夸大教学与实际脱离,有意识地鼓吹所学无用。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在学校期间就与社会挂钩,经过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和实际的比较,使学生发现在学校所学知识确实有它的实用性,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优势。(3)能够促进知识技能体系的演变发展。知识都在逐渐演变发展完善,同一时间点上,当类似知识发生碰撞时就必须比较鉴别,或致相互补充到最后水融,共同发展。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循环往复相互促进,推动知识技能体系的演变发展。(4)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人们认识事物都是从无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对于单个问题也不需要用尽人类所有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去比较判别,遴选自己需要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积累、升华,而在此过程中就依靠我们去把握发展趋势,合理预测未来,尽量少走或者不走弯路。通过辩证比较的思维甄别和在实践中检验、比较、排除、提炼、反复比较研究实践,就能把握事物发展可能趋势,合理预测未来的发展,逐步形成新的可靠地理论知识体系,这就是运用比较法形成的创新思维。

2比较法的层次和方法论

2.1比较法的层次比较法第一个层次是叙述的比较法,这是比较法研究的基础,将本专业知识叙述清楚明白,既有条理、有深度,又能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第二个层次是评价的比较法即横向比较法,将自有知识体系与平行的各科体系相比较,研究同样的课题在不同行业体系下的不同表现,评价本学科的优劣。第三个层次是沿革的比较法即纵向比较法,从历史到现在以至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找出事物发展规律,对将来进行合理预测。第三个层次建立在叙述的比较法和评价的比较法之上,建立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不同行业环境下,在移植和借鉴中所形成的实际关系为研究对象,是比较法研究的较高层次。

2.2比较法的方法论(1)研究出发点。首先是按照知识原样“复制”,从知识概念、定义用语、适用范围、理论层次、框架结构,到沿革释义,做到清晰可辨,理解透彻。(2)收集可信且可用的信息。在本知识点的熟练掌握之后,收集与之相关知识领域内容,加以甄别整理,逐条归类重组。要求资料全面详尽、来源广泛、具有可比性。(3)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这一过程要求我们在吸取他方知识的过程中不要离开原知识点,要围绕知识源点进行比较鉴别,比较优劣,判别哪些属于过时的,哪些属于共同带有普遍性的,哪些属于行业特殊的。(4)归纳与创新。完成比较之后进行列表归纳整理其概念及其产生背景、沿革变迁过程,解答如何运用本知识点,找出运用本知识点应注意事项,预测发展趋势方向。

3比较法的可比性

我们关注比较法就在于比较是有现实意义的,就在于其可比性。比较法实践中,要关注比较的实质内容相似性和差异性,在平行行业上、地域上、历史上、规则上、表达上、应用领域上、适用范围上等是否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是否可以相互比较,这些都是在运用比较法进行比较的首要任务。从知识点的概念、规则、描述、释义、适用范围、界限、深度上判别可比性,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知识点的内涵到外延上判别可比性。

4比较法在水利工程监理规范上的运用

4.1选取研究对象我们选取水利部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比较法特点,逐步逐层进行研究。

4.2收集相关监理规范现有水利监理行业关联紧密的同类的《监理规范》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以下简称《水利规范》),住建部《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以下简称《建设规范》),还有一个是能源部《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DL/T5111-2000)(以下简称《电力规范》)。

4.3分析监理规范的可比性三者都是监理规范,建设部的规范起着纲领性的作用,水利部和能源部的监理规范行业性特点比较明显,但都是在建设领域对建筑设计、建造、施工等的规范性指导,都是对监理的行为、监理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和约束,不论是规范上还是功能上都具有较大的同一性,能够进行相互比较。

4.4熟练掌握《水利规范》知识水利规范主要从监理人员组织及监理人员,施工监理工作程序、方法和制度,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监理工作,施工实施阶段的施工监理工作,保修期的监理工作等方面阐述水利工程监理的权利、义务、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和程序。监理阶段侧重点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分别对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报告编写的要点及主要内容提出了要求,规范监理工作程序,统一了施工监理工作常用表格,并对规范条文予以说明。教学中我们按照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让学生懂得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按照这三个层次设置知识检验点。熟练掌握水利规范文本本身是对知识源的有效辨别,为以后的具体的知识点的比较创造了必要条件。

4.5横向比较三规范主要讲述从施工准备到保修期的“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监理工作,监理机构设置、人员职责分工、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合同与信息管理、协调工作及保修期监理工作大致相同,重点突出的内容又各不相同,而且责任、工作范围略有区别。《建设规范》增加并详述了设备采购监理与设备监造监理工作,《电力规范》监理工作扩展到从协助施工招投标至缺陷责任期,把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专门明确,而且还设章节专门对监理赔偿、奖励、考核作了规定,管理上更加缜密。

4.6纵向比较监理概念引进到我们国内后被发展到了强制性监理。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应用实践,我们不仅仅熟练掌握了监理工作的理论精髓,而且做到了灵活运用,在不同行业又有其更进一步的理解。从《水利规范》讲述施工准备到保修期结束的监理工作,到《建设规范》增加设备采购监理与设备监造任务,《电力规范》再加进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内容。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和第三章就专门规定了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监理工作是在国家法制条件下的监理,是不断更新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纵向比较,我们更加全面清醒的认识到水利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便于更加全面的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

4.7相似比较不同监理规范对同一概念的解释和范围界定有细微区别。比如,国家施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不论哪个行业要求都一样,但对其具体工作又有细微差别。例如对待工地第一次会议,《水利规范》由总监主持第一次工地会议,《建设规范》表述为:“监理人员应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工地会议”。《电力规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不进行细化,用一句话概括表述为:“总监理工程师作为监理机构的全面负责人按照工程建设合同文件及监理合同规定,行使业主授予的监理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尽管表述不同不同,对于总监理工程师的全面监理责任的界定却是相同的。通过相似比较,我们能够发现尽管是同一概念,各行业对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求是不一样的。

4.8综合比较(1)监理规范内涵和外延的综合比较。《建设规范》中花大量篇幅阐述设备采购监理与设备监造的监理工作,做到设备采购监理与设备监造的监理工作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没有提到安全文明建设监理工作,没有提到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但是国务院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却有着方面内容,在国家法律框架内已经为监理工作扩充了内涵和外延。《水利规范》中没有设备监造方面的论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正在实施运用,将来难免步入常态化工作。安全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都是同样被纳入工作范围。《电力规范》同样没有关于设备采购监理与设备监造的监理工作内容的表述,明确了安全文明和环境保护的内容,而且增加了监理工作考核,实行奖惩制度,有效地调动了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以考核促管理、以奖惩观实效,更重要的是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将监理机构和人员纳入了业主方内部的管理体系。通过监理内容内涵与外延的综合比较,借鉴同行的经验,提供规范性的补充作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2)监理规范知识点的综合比较。对于监理规范知识点的综合比较,我们以总监理工程师工作授权来举例说明。《水利规范》可设置副总监理工程师进行实际管理。总监理工程师是项目监理机构的全权负责人,其职责范围由第3.3.4条用九条否定条文加以限制。《建设规范》可设总监代表,履行总监理工程师授权范围内工作,同样用第3.2.4条用五条否定条文简明扼要地加以限制。《电力规范》只能在工作必要时临时授权。而且限制授权范围,对总监的要求就更严格,要求总监对监理机构的现场管理更加细致。

5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范文5

关键词: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95-03

一、概述

华北电力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之后兴办的第二个水利专业,2006年经教育部审批,于200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7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按照2006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是这些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这版培养计划安排是56学时(3.5学分),没有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2006版培养计划应用一年后,到2008年开始对2006版培养计划进行修订,制订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这门课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知识更新性都较强的特点,将2008版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课程调整为48学时(3学分),另外增设了1周(1学分)的课程设计。依据新修订的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华北电力大学2009年开始实施433核心课程建设计划,433核心课程包括4门公共基础课、3门专业基础课和3门专业课。其中,《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成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433核心课程之一,经过2年的建设,该课程顺利地通过了学校433核心课程的验收,目前该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正逐步进入优化完善阶段。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完成了基础知识学习后接触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建设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建设包括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计任务书、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

1.教学大纲的制定。根据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以电力学科为主的“大电力”特色,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要为“水电”做基础性工作的宗旨,在2006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编制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规定。要求掌握水资源评价的概念、方法等,其中主要包括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和评价、地下水资源量的分析和评价、区域的水资源及水质评价等,掌握国民经济生产、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水预测,以及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初步了解水资源分配及优化配置的模型和方法,掌握现代水资源管理的相关基本理论、经验和制度方法等。

2.教材的选择。目前,国内正式出版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教材主要有:(1)朱岐武主编,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该教材主要是按照国家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特点编写完成的。(2)高桂霞主编,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该教材适合于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3)李彦彬等编写,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该教材涵盖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以及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主要内容。

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教材中也包含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内容,这方面的教材主要有:(1)左其亭等编著,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该教材包含了水资源评价、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水资源规划以及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2)董增川主编,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该教材包含了水资源的概念及分类、特点,水资源评价的概念及方法,水资源需水预测、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系统运行调度、综合规划、管理及水资源科持续利用等内容。(3)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编制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是一本很好的指导水资源评价与规划工作的工具书[1]。这些教材涉及的面较广,基本涵盖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但是作为本科生的教材,内容上既要有一定的广度,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深度,更关键的是内容一定能反映最新的相关理论或技术方法,鉴于此,笔者主编了华北电力大学《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校内教材,该教材突出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这门课程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强调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是一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课程,内容方面包含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综合评价等,着重介绍评价的数据资料准备、评价的程序,评价的新方法中包括物元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属性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信息熵法等6种方法;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增加了目前我国最新的水资源最严格管理以及“三条红线”制度等方面,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新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及水资源管理的理念将不断出现。

3.课程设计任务书。根据华北电力大学强化“重实践,强能力”的办学特色,依据一周5天的设计周期编制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其内容包含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基本数据资料、课程设计要求以及时间安排等设计内容,具体包括水文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处理、不同保证率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可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水量的计算及预测、供水需水平衡分析、水资源管理对策和措施的制定等内容。

4.教师队伍建设。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3~4名副教授以上的中青年教师组成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教学的教师团队,由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老师投入到一线教学的工作中来,可以充分利用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该课程的不同的理解方面,使课程教学能够集思广益,使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三、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1.课程学时数较少。我国高等学校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下,基本都压缩了专业课的学时数[2]。一般3学分都是48学时,要想把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评价方法、评价程序以及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等全面详细地教授给学生,难度比较大,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补充很多课外的基础知识,比如补充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以满足水价理论方面的教学要求;补充优化原理与方法的知识,以满足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学习等;补充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方面的知识,以满足水资源数量评价方面的学习等。

2..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由于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不断涌现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规范等,但高校的专业课教材一旦选定就要使用几年,难免出现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情况发生,其教学内容还偏重于传统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的讲解,而对诸如水安全评价、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以及制度建设等新理论、新技术的介绍较少,造成学生在校所掌握的知识滞后于当前学科发展进程[1]。

3.学科交叉性较强。随着水资源的紧缺,水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一门理论内容交叉性强、应用面广的课程,涉及到水与资源、水与环境、水与生态、水与经济、水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3S”技术的发展,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任务越来越复杂和多样。

4.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较低。从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听课中只是去记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程,而不是针对具体的水资源问题去寻求和思考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或措施,主要是为了期末考试的试题而去听课,这样就使得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而是为了考出好的成绩而去学习,缺少对目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将水资源管好、用好提出自己的、具有原创性的想法和建议。

四、教学改革

针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以上几方面问题,笔者逐渐从教材的改革、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考试方式的改革和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等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教材改革。如前所述,笔者编制了一本校内教材,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引入到教材中来,比如在需水预测中,对于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加入了改进的湿周法、Tennan法、以及流量历时曲线法等[3];对于水资源管理中的加入了水权理论以及我们国家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理论的“三条红线”制度等,以尽量减少教材与实际工作的滞后性。

2.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现代教学逐步摆脱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利用电子讲义、电子课件、水资源水工程方面的录像、图片、以及多媒体PPT课件等,尽量将比较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难以理解的技术方法等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更便于理解和明白,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并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课时的不足[2]。

3.考试方式的改革。为了防止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理和公式,以应付期末考试的试题,我校改革了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采取老师统一命题或自命题的方式撰写课程论文,课程论文要有统一的格式和内容,内容要包括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其中摘要必须在200~300字之内,而且要有研究意义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参考文献在20~30篇以上,而且英文文献要占一半左右,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为撰写毕业学位论文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本科生参加各种竞赛、发表学术论文提供必要的支撑。

4.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由于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交叉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多发现跟水有关的问题,先后指导10多名学生根据水与环境、水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2项获得部级优秀的好成绩,而且以这些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发表的SCI或EI收录学术论文3篇,增强了学生学习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兴趣。

五、结语

根据华北电力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课程教学经验,本文对这门433核心课程包括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考试方式以及如何鼓励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按照《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丰富、拓展和必要补充,逐渐培养学生对水资源专业领域的了解和把握,通过撰写课程论文逐步实现本科生独立完成学术文献的总结和综述、完成研究方法的实现、研究结果的阐述以及研究结论的得出的能力,真正培养本科生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窦明,左其亭,李桂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91-94.

[2]黄健,潘法康.《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09,(11):162.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范文6

(中信银行唐山分行 063000)

【摘要】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三论”的基础上对涉及会计信息化在发展中相应的定义进行了解析,以期对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研究以及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主要有“计算机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化”等。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8 年,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1981 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标志着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践的起点。这次会议是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和第一机械工业部一同召开,第一次使用“会计电算化”这一名称并替换了之前的“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因此,大家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开始认识会计信息化。2005 年,专家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发表了“会计电算化” 发展为“会计信息化”的观点,认为“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总结,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也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的作用。

学术和教学领域目前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这两个概念同时使用。目前,学者们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有两种主要的观念,一种观念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另一种观念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的发展阶段。这两种观念的模棱两可使得人们对其定义与关系疑惑丛生,由于搞不清这两者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只能盲从于现有的文献和教材,这一现象不仅导致企业对其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定位不确切、教学概念不清晰、学术机构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不明确,而且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以及使会计信息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概念进行认真的剖析意义重大。

二、什么是“三论”

“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思维的发展,对现代很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着重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需要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物,并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控制论是跨及各类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控制与通信共同的一般规律,是综合各类科学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科学技术。信息论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从量的方面对信息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两大方面是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三者是独立的学科,分别产生于现代科学的生物学、通讯和计算机这三个领域。系统论用整体的眼光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对系统概念进行界定;控制论对系统演变过程的规律性进行研究;信息论主要研究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因此,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是信息论和控制论,而后两者是研究的基础。

我国从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对“三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观点比较一致。吴水澎教授对会计中“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认为这两者的概念及作用极为相似可以“合二为一”。李树林指出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上对“三论”的实施条件全部符合,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并兼具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全部特点。中南财经大学的郭道扬教授运用“三论”的理念,在其会计控制论一文中指出会计是为人类实现控制社会经济而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2008 年,杨时展教授对会计信息控制论和反映论相互关系的评论被《会计之友》杂志转载。李端生等(2006)分析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需求内容之间的矛盾,建议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理念中建立“需求决定型”概念。程宏伟等(2007)基于系统模块角度研究价值链会计,深刻探讨了价值链会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曾爱民和南星恒(2009)从广义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架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它集“三论”中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所有特点于一身,有利于人们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并统一了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减少了不确定性和争论。

三、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我们要对会计信息化的自身含义和外延含义都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分析其相关概念,一般概念的思维形式反映了其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哲学的观点看,概念即为人类把所能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抽象出来的概括。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概念一般用简明的语句说明其内涵。概念的逻辑方法是对其反映对象的特点或本质进行揭示。用一般定义概念的公式进行如下概念定义:被定义概念= 种差+邻近属概念。其中,“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

(一)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会计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结为一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因此也称为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AIS)。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系统论的整体最优,会计信息系统按模块讨论其集成性,集成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各模块间的层次结构等;将物流、资金流、人员流、控制流等一些重要的信息流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信息流的网,它们肩负着各自的任务存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通过I (input)-P(process)-O(output)〔O=P(I)〕模型可以分析会计信息的来源、会计信息的提供、会计数据的处理及利用过程;控制论主要实现会计信息的并进行反馈,基于 I(input)-C(control)-O(output)〔O=C(I)〕模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反映,必要时还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动态的控制和调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广义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的五大要素是M,T,O,S,I,由P 和 C 构成。其中,M(management)确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则和规范,是指会计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和审计等方面。

T(technology)反映了会计信息收集、加工、传输、利用和共享的手段和方法,是指会计信息处理及控制器依赖的基础和工具,包括珠算,钻孔机,计算机系统,其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狭义的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会计信息系统在T 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被分为手工、机械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O(organization)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者、信息的处理加工者、信息者、信息使用者以及开发监审会计信息系统者等会计的利益相关者。

S(surrounding)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环境基础,主要指会计信息系统所依赖的宏微观环境,如社会经济、技术等。

I(information)因素与以上四个因素共同称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五大要素。

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相关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为规范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被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会计业务,对各类会计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存储以及加工,对会计利益相关者输出会计信息并实时反馈,指导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以及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杨周南主编的《会计信息系统》一书中对计算机会计是这样定义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组织对数据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因此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以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符合定义公式和演绎推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念定义。

(二)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三论”角度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化,包括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会计信息化的目的这四个方面,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过程。首先,会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即为会计信息化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运用使得会计的各要素都产生了影响,对会计模式进行了重建。其次,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会计软件的核心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反映了会计信息系统五大要素,体现了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再次,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利用对经济活动进行影响,对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辅助建议,以此来反映、控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审等会计功能。会计信息的作用和地位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扩展、提高。最后,不断开发的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其还有加强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共享,实现最大的组织经济利息等目的。所以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体现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通过会计信息提高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不同层次都有应用,会计信息一般被我们划分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以及会计决策信息化三个方面。

1.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也被人们称为会计核算信息化,指在会计工作中使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之前人们一直手工进行的是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提供工作,而会计电算化产生后这些工作可用计算机代替,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操作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程序。因此会计电算化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当中,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会计工作。

2. 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了信息论的特点,会计工作不仅是生成、供应信息,而且也是利用信息并参与企业管理的一项活动。会计管理具有对自动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反映和控制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使利益相关者参与组织活动的预测和决策等职能。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所以会计核算层的信息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重新建造会计管理模式,使现代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技术和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为了使会计利益相关者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研究开发,以会计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以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3. 会计决策信息化。会计决策的信息化主要是对会计决策和预测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决策信息系统中。会计决策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运用会计核算数据参与企业决策并综合分析企业所在领域内其他企业经营和竞争状况、相关行业的经营数据、国内外大环境的经营数据,可以使企业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认清其核心竞争力,预测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决策功能的信息化。

(三)电子商务会计

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来界定电子商务会计,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net)检索了包含电子商务会计为主题的论文并查阅相关书本及资料,发现涉及电子商务会计概念的论文少之又少。宿静和苏亚民在《论电子商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一文中描述电子商务会计是关于电子商务与会计学彼此交叉作用的一种边缘学科。这种学科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的监督和审计非常及时,是为在线理财和电子商务事项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一步,我们从被定义概念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方面来对上述概念进行分析。

根据普通意义上对概念进行定义的公式为:被定义概念= 种差+ 邻近属概念。该公式中的“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所以本文中的被定义概念为电子商务会计,而本文中对电子商务会计所应用到的邻近属概念即为会计学。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属性还是会计学,可以说是会计学大类的一个细分学科;而电子商务就是上述公式中所言的种差,以区别于会计学大类下的其他细分学科。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电子商务会计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服务的会计。但是倘若从另外一种角度剖析被定义概念,即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方面来看,上述的被定义概念没有科学性,如何对上述的被定义概念进行界定有待继续深入探讨。比如从以下这种角度出发,假设电子商务会计是一种对会计信息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进行采集和加工以及处理,则电子商务按理来说是临近属概念。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还是电子商务,那么会计就成了上述被定义概念公式中的种差。如果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电子商务,而会计是种差,则对应的会计信息以及提供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服务即是商品以及提供的劳务。供应商以及消费者则分别与信息提供者以及信息使用者相对应,供应商和消费者通过买卖信息来进行交易,即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来进行会计信息的交易。根据汉语的主语以及定语的语法规则,会计电子商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恰当的被定义概念。但是该被定义概念还有待从其他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根据宿静和苏亚民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其先定义技术基础,即“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接着定义基本内容,即“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进行实时的审计和监督”;最后定义目的,属于一种为电子商务事项以及在线理财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宿静和苏亚民关于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角度来看是比较合理的,可是该定义仍然没有将基本内容以及目的方面涉及的逻辑思维要素表达清楚,不能够清楚地界定被定义概念的种差和临近属概念。同时,笔者也对其他关键词为电子商务会计的文献认真研读,从中得知大部分文献是基于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进行研究,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献研究电子商务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电子商务会计这一概念还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四、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及“会计信息系统”等概念的界定都很清晰,而电子商务会计由于是新产生的学科,目前对于其概念的定义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分析。从教学的视角来看,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材,各自的命名也多种多样,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等一些名称,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名称和概念太多会使得教师和学生双方无法适应,会产生教学概念模糊,缺乏说服力等问题,在学术研究领域无法统一大家的思想。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与会计信息化相关教材名称的第一选择是“会计信息系统”,因为其从“三论”的角度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符合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此外,若以电算化作为会计信息化教材的主要内容,则可以命名为会计电算化,如果把以电算化为主的教材一味地命名为会计信息化,会使教材有名无实。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 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 模型 [J]. 会计研究,2003(10).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范文7

水利水电前期设计工作科学合理对工程施工至关重要。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变更的审批、修改概算的编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初步解决思路,为水利水电前期实际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水利水电;前期设计;问题思考;解决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是其基本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环节,鉴于水利水电基本建设较其他部门的基本建设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工程失事的严重危害性,其基本建设程序也有其特殊的复杂性。水利水电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区域规划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对除险加固工程而言的安全鉴定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生产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及项目后评价阶段。前期工作阶段一般指区域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安全鉴定及初步设计阶段。这几个阶段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效益发挥,在水利水电基本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可行性研究阶段过程环评及水保问题与解决对策

1.1环评与水保政策依据。对于新建及改扩建工程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要办理一系列相关的审批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要办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要办理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要办理建设用地预审有关审批手续,以及其他如取水许可、林业、矿产、地质灾害评估等手续文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两个环节的审批。

1.2环评与水保寓于工程前期的整个过程,根据设计进展进行适当调整。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要先履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而根据目前的一般做法,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是直接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的工程技术方案进行评价和研究的,这时由于可行性研究报告还未审批,其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方案尚未最后确定,实际上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是针对主体工程中尚未定案的技术方案进行的。一旦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或审批时,对工程方案进行了优化,则原来已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又不具有很好的针对性,有时甚至影响到整个评价的结论。另外,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的有关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其主要任务中,包括基本选定工程规模,选定基本坝型和主要建筑物的基本型式,初选工程总体布置,初选主要机电设备,初步确定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这说明,本阶段对工程规模、工程总体布置、机电设备选型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只是初步拟定的,在下一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仍需进一步复核论证,本阶段初定的方案在下一阶段仍有很大可能进行比较大的改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得原来已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与工程实际有出入,甚至结论相互矛盾。例如某工程初选地方材料坝型,经过环评和水保方案审批后,原定的料场设置不合理,不允许开采,而采用其他料场则成本增加太多,已超过砼坝型,经过优选可能放弃原选定的坝型。如果方案改变后又要重新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这又将费工费时,不利于项目的推进,也不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

1.3环评与水保对设计人员的工作要求。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可行性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还要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必要时可请有关环境和水保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咨询,这样在可行性研究中对工程方案的确定才能既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又符合环保和水保要求。其次,在可行性研究中要进行多方案比选,将项目可能的工程方案都提出来,同时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时,对这些可能的工程技术方案都进行评价和论证,从环保和水保的角度看其是否可行,哪些项目布置需要优化。最后,编制人员根据环保和水保的批复意见,优化工程方案,即可上报审查和审批,这样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设计周期。

2前期设计与报批过程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2.1设计变更存在必然性。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设计变更的问题,不少项目批复后因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要进行一些设计变更,这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发生设计变更,便一律行文上报要求审批,不仅增加了审批部门的工作负担,也影响了工程的进度,这是不太合适的。具体工作中要准确区分重大设计变更、一般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范畴,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2.2变更过程中政策建议。为了规范对设计变更的管理,建议出台工程重大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对于重大设计变更后的报批问题,可参照有关省的作法,如浙江省规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大设计变更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并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备案,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2.3除险加固工程前期的安全鉴定费用。目前水利部还没有明文规定将安全鉴定费列入工程概算,以及如何计算该项费,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概算要求采用部颁定额计算,这就给实际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和麻烦。安全鉴定阶段发生的费用是相当大的,包括现场检查、检测、地勘、试验、核查、报告编制等各项费用,由于没有统一规定,该项费用的计取和审批随意性大,实际工作中,有的工程概算单独计列了该项费用,而有的不计列,有的工程该项费用多,有的工程少,造成苦乐不均,使得安全鉴定的质量也参差不一。本阶段如果经费得不到保证,则工作深度难以达到要求,使得工程存在的问题找得不准、不全,将直接影响下一阶段乃至整个工程的加固工作。

2.4费用落实到位的政策建议。建议尽快出台有关落实安全鉴定费用的文件,明确其计取方法并将其列入工程总概算,同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划出专项前期经费用于水库安全鉴定工作,这既有利于工程安全,也有利于工程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另外,在进行工程安全鉴定时,应找全存在的问题,不管问题大小,不要遗漏,以利下一步的加固设计,并经得起核查。

3概算变更过程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3.1概算变更的必然性。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工程设计深度达不到要求,超出初步设计范围的的重大设计变动,国家对主要材料、设备所作的政策性调价超出价差预备费所考虑的幅度,国家和地区政策变化,国家计划有重大调整等种种原因,造成概算在执行过程中突破原批复的投资额,为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进行概算调整。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范文8

关键词:水电工程;阶段;造价控制

水电工程受建设周期长影响,外部环境及建设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使工程造价控制不确定性增加。特别是中小水电工程,因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各项费用估算较为准确、预留费用一般较少,外部环境及建设条件的变化往往引起工程投资发生较大波动,甚至发生超概、投资失控等情况。为控制工程造价,实现中小水电投资效益最大化,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应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五个阶段。

1 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决策阶段是指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在项目决策阶段,影响水电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包括:建设规模、坝(厂)址、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等。

水电项目在确定建设规模时应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电力市场需求及风险、水的资源量及可开发利用量、地质条件、建设条件、库区生态影响、占用土地及移民安置等因素;确定坝(厂)址时应充分考虑节约土地、少占耕地、降低土地补偿费用,减少拆迁移民数量,尽量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好的地段,应有利于建筑物合理布置及安全运行,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尽量靠近交通运输条件和水电供应条件好的地方等因素;确定技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等因素;确定设备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应与确定的建设规模、技术方案相适应,质量安全可靠、性能成熟稳定,经济合理等因素;确定工程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以及经济合理等因素;确定环境保护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达标排放及“三同时原则”等因素。同时,在项目决策阶段均应对上述影响造价因素进行充分论证,必要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2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设计阶段,影响水电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包括:总平面布置、建筑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选用等。其中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条件、施工条件、建设征地、环保水保和建筑工程投资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建筑设计应根据建筑物标准、施工条件、设计计算和试验研究成果等确定;施工组织设计应进行施工条件、导流方案、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主体工程施工、施工交通运输、施工工厂设施、施工总布置、施工总进度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选用应满足发电能力要求且最适用的设备。同时,在设计阶段均应对上述影响造价因素进行充分论证,必要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除上述因素外,设计阶段应择优选择信誉良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设计单位,尽可能增加设计深度以减少施工期频繁的设计变更而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的风险。在设计合同中应明确设计优化奖励措施和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事故责任追究条款,加强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切实做好控制造价工作。认真审查设计概算,确保设计概算科学合理,避免人为降低或提高概算总投资,使造价控制失去参考目标。

3 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招标阶段,影响水电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包括:分标方案制定、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审查、拦标价设置等。其中分标方案要以方便现场施工、减少施工干扰为原则制定;招标文件应以国家或行业的标准示范文本为基础进行编制,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通过科学、合理、规范、严谨的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责;加强评标环节对投标文件的审查力度,确保中标单位较好的响应招标文件要求;通过市场调研科学编制拦标价,确保招标项目拦标价与市场水平保持一致,不出现严重偏离市场水平的合同价。

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报价合理、技术先进的合作单位,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创造条件。对于可不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要严格规范采购程序,积极研究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有关规章制度,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价格,确保采购项目控制在概算以内。

4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影响水电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政策调整、物价波动、地质条件变化、工期延长、征地滞后等。其中国家政策调整是建设征地及水库淹没补偿费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物价波动是材料、设备采购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地质条件变化、工期延长、征地滞后等是建安工程变更与索赔的主要因素。对于国家政策调整、物价波动等影响因素,建设单位应密切跟踪和分析国家有关政策,科学安排工程进度计划和采购计划,力争投资收益最大化。对于建安工程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合同管理,避免建设单位合同违约行为。在施工阶段,建设单位要尽可能按招标文件或合同约定的边界条件履行合同义务,避免或减少合作方提出合同索赔。

(2)加强变更、索赔的控制和管理。一是要加强变更项目必要性、方案合理性和经济对比性论证,确保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可控;二是加强风险管控能力,避免建设单位合同违约行为,重视索赔、反索赔事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3)加强结算的控制和管理。结算控制的核心是工程量和单价,其中工程量控制要以合同计量原则为最高准绳,特别是针对隐蔽工程,更要加强过程管控力度,通过诸多手段分析、论证签证工程量的合理性,避免出现虚报多计造成超结被动局面。单价控制同样以合同计价原则为准绳,特别是针对变更项目单价,要特别注意类似单价的套用和定额的选取,对无合适定额子目的项目,要做好现场工料记录和分析,合理测算单价水平。

5 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竣工阶段,通过开展竣工决算工作不仅能够正确反映基建项目的实际造价和投资结果,而且可通过竣工决算与概算、预算的对比分析,考核投资控制的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教训,积累技术经济方面的基础资料,提高后续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6 结束语

水电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差等特点决定了水电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单位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升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控水平,使中小水电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以提高投产运行期间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建国,高显义.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范文9

水力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水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主要是以水为主的液体平衡和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流体力学的一部分,也是一门既有较强理论性又有较强工程实际意义的课程,具有理论推导复杂,概念多且易混淆特点;具有对学生的高等数学、工程力学以及综合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的特点,因此,学生普遍反映是一门难学的课程,而我系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专业、水电站动力设备运行与管理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并将这门课程列为专业基础必修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本文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对水力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析。

一、改革教学方法

1.重视和上好绪论课,从一开始就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绪论是水力学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了解该课程的窗口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兴趣和认识都是从绪论的讲解中得到的,因此,开课伊始首先给学生介绍水力学的发展简史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如在介绍水力学发展史时,介绍古希腊伟大数学家和力学家阿基米德的生平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以及他利用力学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为叙拉古的亥厄洛国王解决了包括军事、战争、农业生产和日产生活中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采用举例的方法介绍水力学应用范围由于我们这门课程面对的是水电专业的学生,因此除了介绍水力学在生活中应用,还根据他们未来的就业方向,介绍利用水力学原理解决水力水电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如:水工建筑物及河渠的过流能力问题;水对水工建筑物的作用问题;水流的流态及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的消能问题;大坝的渗流问题等,以此来使学生对该课程有较具体和全面地了解。这种授课形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本课程对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意义,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水力学奠定了基础。

2.及时复习和预习,做到温故而知新每次讲课前复习前一堂课的重点内容,并且将其与下一堂课内容的相关性进行交待,以此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交待本次课程内容在整个水力学课程中的地位以及本次课程的重点和主要内容,这是由于水力学课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很强,要求学生对每一次课的主要内容理解透,才能掌握好整个课程的主要内容,此外在每一次课结束之前,交待学生应该去温习的基础知识和预习的相关内容比如在绪论结束以后,可布置学生进行高等数学的泰勒级数微积分等的复习,以及理论力学和工程力学中有关力矩、形心等知识的复习,避免由于相关知识的遗忘而造成下一堂课学生听不懂,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渐渐失去学习水力学的兴趣。

3.讲解理论知识时,适当略去繁难的公式推导,做到重点突出由于水力学涉及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等相关知识,教材中有较多的推导,若将所有公式推导都讲授,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会使学生感到水力学高深莫测,产生畏难心理所以在教学中对于繁难的公式推导可略去,而对于较简单且是基础性的公式则应该进行推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如在讲紊流运动的时候,略去紊流切应力的推导,直接给出它是由牛顿粘性应力和紊流附加切应力之和。而在讲解孔口自由出流、孔口淹没出流和管嘴出流等内容时,建议他们不必强制记住各自的公式,但是要求他们必须掌握能量方程,对于实际流体只要正确分析两渐变流断面的能量关系和流量方程,结合突缩管的局部阻力系数,以及相应孔口收缩系数,几乎可解决所有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同时也适时地对基本概念和重点公式进行阶段性总结,如对上述孔口自由出流、孔口淹没出流和管嘴出流等公式进行总结,在各种流动情况下,尽管各公式完全相同,但具体系数在数值上有所差别,借此机会明确各系数所代表的物理意义从而使学生在比较学习中明确物理意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4.重视习题课,注意讲练结合,由于水力学教材中计算题较多,因此作者基本上每次都会布置计算题,并且在下一次上新课之前,点评学生的作业情况,集中评讲学生中出错较普遍的题目,此外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和概念的理解,作者也适时地查阅了大量的教材和习题集,自编了一套水力学题库,在上课时根据所授的内容及时提出一些思考题,如在孔口淹没出流中,孔口离液面的距离对流速和流量有无影响为什么?以及孔口淹没出流中,液面下相同深度处,大孔与小孔对流速和流量有无影响为什么?……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而且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学互动。

二、改革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授课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多媒体教学把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形象生动具体直观易于理解的形式来表现教学内容,具有方便快捷信息容量大课堂效率高等特点。同时,传统教学,具有有利于师生之间面对面地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问,因人而异,突出重点与难点,灵活讲解等优点作者采用两者兼顾而又两者不弃的原则在教学中安排一定学时的多媒体教学,例如,对于复杂的图片层流和紊流的雷诺试验以及那些很难用语言描述的物理概念,如拉格朗日描述和欧拉描述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浪费大量的绘图时间,同时也会因某些过程晦涩难懂而大大降低教学效率,而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意的产生,因此,采用实景动画实验演示等多种形式,化复杂为简单,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地展示流体的一些流动现象,营造一个图文结合、视听并举的学习氛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概念,缩短认识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是在推导一些关键公式以及重点和难点内容的阐述时如果单一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思考不足、理解不透、学习困难、兴趣下降等现象,因此,作者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琢磨和消化,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而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学生做题的思路和方法。总之,作者尽可能地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支持、相互补益、相互促进。

三、改革课程考核

由于水力学课程理论内容较多、实践内容较少的特点,课程考核可以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性考核主要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平时课堂考勤、平时小测验成绩等;终结性考核则由期末统一书面测试评定成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