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劳动教育的研究集锦9篇

时间:2023-08-08 17:07:35

劳动教育的研究

劳动教育的研究范文1

 (一)才能的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现存的一切剥削和压迫都来源于不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一直在对立斗争的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旧式分工使人变成片面的人,且私人的生产关系不可避免的发展为阶级剥削的关系并确定下来。但马克思也指出,分工最重要的影响是使劳动丧失专业性。“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于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缺失就开始显露出来”。首先,大工业的发展在本质上是流动的,不断以其革命性的技术基础消除旧的分工。其次,它承认劳动变换性的立足点就使得工人尽可能多方面发展成为社会生产的一种现实的客观规律。最为关键的是,它要求劳动者的职能和结合方式都要随着生产技术基础的改革而发生变革。是建立在大工业所创造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人们才可能完成劳动的无例外的分配以及劳动时间的绝对缩短,人们才能获得发展的主动性和可能性。可见,新的力量是劳动阶级创造的,这种新的力量所创造的强大的生产力又是改造社会的基础。

分工导致的片面的劳动力的发展是不需要资本家来担负的,且通过劳动力本人使用自身得到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教育的不断普及,劳动力的价值不断贬值,单个工人的劳动能力的价值随着社会劳动能力的发展而降低的情况愈加明显。马克思认为通过进行现实的生产劳动教育和不断变换工种的实践锻炼活动,能够有效地消除旧式分工和种种对立,使人们共享集体创造出的福利。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能占有现存的交往方式和生产力,才可能使他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活动。’可见,要想把工农业的生产提高到相应水平,除了依靠机械、化学等辅助工具和手段外,还必须培养出运用这些工具的人及其才能。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生产者都隶属于某一生产部门或某一阶级,受到现实生产的制约和限制。要想提升社会生产的整体高度,发展共同经营的方式和模式,就需要一大批通晓整个生产系统和流程的社会新人。而马克思也认为,“教育使年轻人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教育使他们摆脱分工为每个人所造成的片面性。”所以说,劳动教育关乎每个人才能的发挥,关乎人现实的技艺和能力培养,也是造就各方面都有能力的新人的途径和方法。

 (二)自由个性的实现

马克思立足于人的现实的存在,从社会本体论的角度来论证人的自由个性的实现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只有把人作为有个性的个人确立起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才更具现实性意义。这里的“个性”指的是己经摆脱了分工给人造成的片面性,能够自主自觉地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作为交替式的活动来加以运用,并在此过程中,成为独具个性和特性的历史主体。

马克思从剖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入手,将人的主体性作为实现人的解放的重要环节,开辟了认识人全面发展的新思路。马克思摒弃了前人从思辨领域来认知人全面发展是抽象的符号联系的论断,转而肯定了人活动的主动性。他也强调人在积极主动地聚集资源的同时,也应在活动中体现自我的特性,发展自我意志。按照马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实际上建立在一部分人盗窃了他人的劳动时间的基础土,使得剩余劳动时间越来越变成必要劳动时间的条件。但财富的真正基石应是人对于一般生产力的占有,并不能通过计算直接的劳动量或人从事劳动的时间的差异加以说明。缩短劳动时间的目的仅是通过不断压缩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侮个人都可以有时间和手段来发掘自身潜力,发挥自我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才艺。

马克思将人的生存发展状态归结为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个不同的活动领域。在必然王国的领域内“自由”指的是联合起来的社会生产者,“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它置于他们的共同的控制之下,……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可见,人的自由个性实现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人们共同控制劳动生产的全过程,共同掌握生产力的总和。马克思认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形成改造自然、社会、人自身的新的思维方式。马克思认为,小生产是技艺养成所,也是培养劳动者自由个性的学校。2自然生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出的生产工具之间存在着本质性区别。生产方式的充分发展和全部力量的最终呈现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是他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所有者。大工业革命之前,工人通过自我的技艺和活动赋予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以独特的灵魂,掌握工具的能力和程度取决于工人的自我技艺,并成为影响社会关系建构的决定性因素。如中世纪的行会、帮工和学徒制度等,技艺的发展实际上与某种艺术上的涵养相联系。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的发明代替了工人的技能和活动,使得工人成为机器体系中的一个依附零件,物化劳动占有活劳动。工人逐渐失去支配地位丧失了自我意识和主体性。马克思肯定现实的实践活动是培养人思维能力的基础。由此出发,人的个性品格的形成就与其从事的劳动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人必须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的生命活动水平,扩展活动的范围,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要。劳动教育活动是人生存于世的一种客观的活动方式,在满足人与世界关系构建需要的同时,也完成人的个性化塑造。

 (三)价值的全面实现

马克思坚持以实践观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的生存活动,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衡量人的价值主张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思自身和人的本质问题。在《德意识形态》中就描述了一个法国工人为适应环境而学会多种手艺后的感悟,“因为有了适合做任何工作的经验,我觉得自己不再象软体动物,而更像一个人了”。马克思通过对大工业时代人类的道德生活状况的科学研究,揭示了人的本质实现的最深层次来自于人的道德世界,且必须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活动来予以说明。

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是工人从幼年起就被束缚到机器体系中,没有掌握任何的经验和技能,当劳力优势一旦消失,他们就被抛入社会的底层,成为犯罪或流浪的补充队伍。资产阶级创办的“技术学校”,通过在工人间传播对资产阶级有利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工人远离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运动;又通过宣传自由和竞争意识的政治经济学,使工人学会服从和顺从,用财富的创造掩盖工人的自我价值。

劳动教育的研究范文2

论文关键词:教育;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引言:教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惊世之作《国富论》中,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描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和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将导致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无论从事什么经济活动,收益超过成本是必要前提,然后再考虑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广义上说,教育是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活动的主授方因为从事教育活动取得收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教育活动的接受方则因为教育取得将来的预期收益,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将来。首先,通过教育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谋生手段,这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进入的教育层次,然后。一部分人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增加将来收入的预期,这是对劳动者愿意花费大量的成本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合理解释。非义务教育需要我们支付很高的成本,包括为教育支付的显成本和因为接受教育而不能从事其他职业所减少的收入——经济学上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公共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方法和技术,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则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通过教育这种手段,接受不同层次教育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劳动者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就业,这就是劳动力资源的教育配置机制。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则是对劳动者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育所支付成本的回报。大多数的研究发现,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社会平均劳动报酬: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性分析

(一)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是一种资源,因为教育能够产生收益。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因为教育能够把不同的劳动者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不同的工资水平。劳动者的教育素质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教育质量的好坏,包括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由于教育质量的好坏从大众意义上难于评价。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一般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者教育素质则高,接受较低层次的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则低。大多数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素质,取得较高教育层次的劳动者能够在环境优越的劳动岗位上就业,并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一般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的国家,收入和教育是成正比例关系。美国的教育学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学教育,将来的收入会比原来增加12%,这就是“教育收益”。我国2006年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8744元,初中为10269元,高中为12204元,大专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别为22995元、37880元,这显示了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和收入水平之间的明显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农民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而文化程度普遍很低,较低的文化程度导致他们的社会就业能力较差,从已经进城打工的农民来看,他们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粗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边劳动边积累的。无论农民工是选择外出就业还是就近就业,由于受到其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本身的限制,收入水平往往都不高,而且,教育素质决定了他们要提高收入的难度很大。按照相关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一项研究,大学文化程度工资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4倍,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4—5倍,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工资是没有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工资的3—4倍。而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找工作和教育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打工很不一样,前者基本上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工作环境优越,而且还可能拥有非货币的福利收入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工资上涨的弹性大。而农民工只能选择在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没有什么保障,无任何其他收入,工资上涨的弹性小。

(二)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素质低,只能要求较低的劳动报酬,由就业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较高就业成本和转移成本,使得劳动报酬不足以弥补转移就业成本,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而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就业信息广泛,能够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转移就业比较容易。

根据我们对湖南邵阳市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调查,邵阳市隆回县2008年的总人口为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农村劳动力为50.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35.2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24.3万个,占24%。其他10.9万农村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据相关部门统计,隆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高中以上文化的转移率(转移劳动者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高达78%,中专以上为92%,初中以上为61%,小学程度为32%,文盲和半文盲的转移率只有11%。

另一项调查显示,邵阳市武冈农村人口60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43.1万人,富余劳动力2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10.8万人,省内及市内实现就业5.8万人,还有近9.4万劳动力既不能在本地就业,也不能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只有63.8%。剩下的9.4万劳动力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都充分说明,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

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好坏和劳动报酬的高低。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平均劳动报酬:而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工作或者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教育素质决定了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社会平均的劳动条件和平均的社会报酬,并成为最终导致地方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教育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教育素质低的劳动力资源,是非稀缺资源,非稀缺资源往往形成供大于求的结果,这是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原因。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和相对较低的社会生活质量,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对已经完成义务教育,走上劳动岗位的农民,要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必须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素质偏低。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文盲和半文盲在广大农村市场急剧下降,但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基本不在农村就业,农村总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很少,农村的大部分人口教育素质偏低,与现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便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又会呈现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悖论:一方面,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的专业性都很强,只有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从事与之相关的技术工作,但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却很难胜任其他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不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不能够从事专业技术性质的工作,只能从事几乎所有人都能胜任的非专业化的普通型工作,这种工作自然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劳动报酬了。而虽然具有专业技术水平但层次较低的劳动者,很难从事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较高水平的劳动者,又基本上不愿意从事那种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或者非本专业技术的工作。总之,在劳动力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失衡会导致种类不同、级别不同的市场替代性较差,这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难度。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满足专业技术的需要以及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兴趣所好,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劳动者,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讲,劳动力的供给是以劳动力供给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同样,劳动力的需求则是以劳动力需求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使劳动力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静止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工作,而每个劳动力需求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劳动者。对劳动力需求而言,最终动因取决于社会消费,是由满足这种消费的生产单位所衍生出来的对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要得以延续,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人、财、物要素,同样的物质资源让不同的人来经营和同样人的经营不同的物质资源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说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消费需求各种各样,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单个人不能从事一切劳动,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产品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分工,便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二是由劳动者工作性质引起的分工,便产生了不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经济对劳动力规格的不同需求,培养具有不同稀缺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接受不同种类培训,有足够能力的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职业技术教育应紧紧抓住工业现代化、产业转型、两型社会建设、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等当代社会的显著特点,积极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应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个人的特长进行引导性教育,指导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能明确适合自身的专业和方向,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依托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同市场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程度,是按照劳动力的稀缺性来排队的。劳动力越稀缺的市场。劳动力流动性就会越大。接受过职业技能教育的专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专业化程度越高的职业技能教育具有越强的稀缺性。稀缺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定价权,因而其要求的劳动力价格较高。一个劳动者是这样,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区域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越强,这个区域的就业竞争力就会越强,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越快越好。所以必须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者的稀缺性,从而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的不断变换。其特征是依赖于劳动的高技能、高熟练程度为主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流动能够调节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劳动力的供求,促进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必须以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前提。

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使劳动者本身的经济状况改善,同时还能使劳动者就业地的经济总量增加,社会福利总水平将增加,帕累托改进实现。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加农村劳动者的转移能力,从而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中大量采用机械作业,农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但社会总福利水平并没有增加。因为,由于劳动效率提高引起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如果社会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的话,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实际上减少了。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那么帕累托改进是否存在呢?怎样实现帕累托改进呢?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转移就业。能够增加社会经济总量,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帕累托改进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但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同时必须保证劳动力转移地劳动效率的提高与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从而增加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地实现转移就业。但是,劳动力转移。如果降低了农村劳动效率,损害了劳动力转业地经济本身的发展,即使转移就业者的收益增加,帕累托改进也没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以不降低劳动力转业地农村劳动效率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为前提,才能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建立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了“老弱农业”,极大地削弱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因此,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提高转业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水平,也要促进当地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提高,以提高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保汪粮食安全,保证劳动力输出地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劳动者本身的输入水平、国民经济总水平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实现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镇职工就业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总的工作岗位没有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挤占城镇职工原有的工作岗位,社会总的福利水平没有提高,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培养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农产品净加工专业人才,大力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深加工业,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放在农村就地转移上。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到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福利水平,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劳动教育的研究范文3

关键词:中学;劳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

中学创设劳技学科,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身心和文化素质,并且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综合素质人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劳技教育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与劳技教师的素质密不可分。但是相关资料表明:中学劳技教师师资力量短缺,以至于劳技教育专业水平堪忧。因此,对劳技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建设,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

一、劳技教学概述

劳技教学将技术教学与艺术相互结合,学生通过对劳技学科的学习,不仅能系统总结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并且还能拓宽视野,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且也能为我国培养具备良好素质的人才。

中学劳技学科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与其他必修课程相比,其在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师资配备、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在基础教育中,劳技教育是一项素质教育,并且具有综合性质,同时也承载了时代所赋予的创新精神培养任务。由于多数中学劳技教师同时兼任科普、科技等工作,如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环保等竞赛辅导和课外兴趣小组工作,因此,劳技教师专业水平影响劳技教育的质量。提升劳技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不仅是为了社会进步,更是时展的要求。

二、中学劳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组织联片教研

校本教研是一项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支柱、保障。但是劳技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面临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因为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开展校本教研具备一定难度。但是劳技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些许差别,具体体现在:科任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劳技教师两者都不能胜任。因此劳技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闭门造车”的问题,从而影响劳技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借鉴相关教育经验,组织劳技教育校本教研联动写作片,从而促进劳技教师专业成长,使劳技教育质量取得良好的发展,为劳技教师创建了一种互相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增强业务培训

劳技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学劳技教育专业性较强,并且设计面也很广,但是师范院校并没有劳技专业,大部分教师所学专业都与劳技专业不符,改行任教,教育教学水平相对偏低。因此,学校要综合考评,应将劳技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制订具体制度,有效建设劳技师资队伍,将劳技教师专业培训作为重点,落实劳技教师薪资待遇,从而吸引优秀教师,使其加入劳技教师队伍。

3.开展课题研究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课题研究需要教师花费些许经历和时间来查阅和论证文献资料,并且按照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从而对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实践,并且对课题展开研究。教师应通过实践,拓展自身知识领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例如:我校申报校级课题“中学劳技学科会记电算化实践研究”,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收集一些关于中学劳技教育方面的资料,从而全面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发展前景,并且通过调查,明确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得越深入,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量也就越增多。因为将培养学生劳技兴趣与课题研究两者之间相结合,课题研究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4.展示公开课

目前,优质课公开展示活动是各项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教师教学能力展示平台中最典型、最常见。一堂有准备的公开课,可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为推进新课程实施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教师对公开课进行精心准备的过程,是教师反思自身日常教育教学行为、领悟教育理念的过程,并且也是教师教学水平日益增进的过程。公开课是教师反思的对象,并且也是同行之间争议和探讨的领域,以此促进课程改革,促进劳技教师专业成长取得实质性效果。

例如:开展“个人理财与财务知识”公开课,将培养学生自主理财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通过网络分析理财在线手册,不仅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还能从中学习具有使用价值的理财知识,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列举目前社会中较为流行的投资理财行为,如、炒股等。根据对学生询问、观察了解学生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通过模拟家庭理财规划、生活中的理财常识、投资理财方法等,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总之,劳技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因此应加强劳技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持续提升劳技教师教学水平,使中学劳技教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与丰富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叶德夫.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6).

劳动教育的研究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互动发展 探析

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是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适用性所面临的紧要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将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设定为服务经济发展,并纷纷发起了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的项目研究。这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历史阶段,这种互动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探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指出:经济发展实质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的好坏和自然条件等因素,这些因素的提升都依赖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现代经济学观点认为,自然资源和资本的投入受限于自然条件和资本限制,可带来的增长比重将达到一定极限,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等智力因素的作用持续增长,由于高等教育水平提升而带来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科学技术进步将成为经济不竭的增长点。

高等教育哲学以认识论和政治论为基础。认识论下的高等教育哲学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而政治论下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探讨深奥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与高等教育主动和自主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一方面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经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通过直接进行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发展,加速科学技术尽快地在生产中运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经济效益。

二、研究的现实基础探析

高等教育产生的根源是知识的传承,数千年的发展使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本任务,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化而来的。从古希腊学园、拜占廷和阿拉伯的高等教育开始,一直到19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唯一的任务就是人才培养。19世纪的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打破了高等教育的封闭性培养,提出发展科学研究的任务。20世纪初,美国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再次为高等教育增加了新的职能,即服务社会。至此,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共生在现代大学中。三大任务的拓展过程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历史要求。

近百年来,高等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充分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带动着这些国家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19世纪爆发了“新大学运动”,使高等教育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强调了大学的实用性,人们投入大量精力从事科学研究,推动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

三、研究的实践探析

近代学者不满足对于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理论和宏观论证,逐渐尝试使用计算模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来解释两者的互动关系。

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作为一种和物质资本同等的生产投资来计算,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教育水平提高而增加的经济效益来论证教育对经济的效益。丹尼森从历史统计分析中度量影响增长的各种因素,并将教育提高纳入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之内,计算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归于教育的比例。卢卡斯将高等教育作为推进生产活动的人力资本被划入为无形资本范畴,提出他的第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即两资本模型),并据此得出了人力资本的增长率。

国内学者运用这些经济模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发现了高等教育和经济的相关性,认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并试图模拟二者的动态关系。特别是对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两者的协调程度。部分学者针对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的互动关系。

总之,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在学者的努力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研究工作还应继续,使高等教育跟好的服务经济,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研究范文5

一项针对上海全市高二年级学生课题研究活动的调研显示,上海目前高二学生拥有课题12 057个,188所高中的高二学生做到了人人有课题,约占全市总数的74%。除本校教师外,这些学生还拥有1 101名校外辅导教师。75%的上海公办高中已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学生研究课题除聚焦科技创新和社科人文领域外,还涉及艺术、体育、环保、金融等诸多学科。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海199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研究型课程学习,2003年了课程指南,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3类课程的协调发展制定准则。2017年,上海将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参考,包括4个方面: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海许多高中学校已在实践中形成多样的实践创新形式。如七宝中学从1998年起探索研究性学习的系统实验,建设多个创新实验室,今年就有8名高中学生获得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吴淞中学、市西中学等成立创客教育联合体,与高校合办创客教育体验夏令营;建平中学每年要求高一新生3年中完成至少两项课题研究,并纳入学生高中的绩点排名;各个示范性高中大都布置有形式多样的暑假研究性学习作业。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还开发了研究性学习自适应学习系统,为课题找专家,为学生找导师,适时推送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数据能一键导入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广西:要求中小学生校内劳动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中国教育报》消息 广西近日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保障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一小时,形成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广西提出,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落实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各地各校可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相关课程。

广西要求,要保障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一小时。校内劳动平均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含劳动教育课时)。校园保洁原则上由学校组织学生完成,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家庭劳动平均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庭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学生以整理、煮饭、炒菜、洗碗、洗衣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

福建:考级证书不作为招生入学和学生编班依据

《中国教育报》消息 《福建省义务教育条例》近日颁布,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学校不得采取考试或变相考试的方式选拔招收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书作为招生入学和学生编班的依据。

劳动教育的研究范文6

应当说,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层次,更重要的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一种教育类型。现在人们常把高职教育的特点归结为“服务地方”、“按照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或者“不是以学科为导向”等等,但其说服力是有限的,因为你很难证明普通高等教育不为地方服务,或不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很多按学科设置的专业也对应于职业岗位群)、不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不相结合,或者只破了学科导向,而没有树立新的“导向”,等等。因此在理论上澄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和以及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区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是“职业技术”

尽管在许多情况下,高等职教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名称上是相同或近似的,如技术等,但事实上,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普通高校,专业名称常表示高校的研究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名称则更多地表示一个“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

在普通高等教育(以工程教育为例,但可迁移到农学等其他学科)中,专业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工程学科,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专业教学以技术知识为导向,具有较浓厚的技术决定论(autonomoustech-nology)色彩。专业课内容是工程师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反映了工程师和工程科学家的职业实践。

而高职教育专业和研究的内容则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是产生于职业劳动实践的技术人员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是以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为导向的。因此,高职的专业教学应当更加注意劳动和职业的关系,更加考虑劳动组织方式及其变化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更加注意克服工程学科教育的局限性(如理论上的电气技术并不代表实际中的电气技术)。

在教学和研究内容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是“职业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区别。笔者曾就“职业(性)技术”的定义,它与“非职业(性)技术”,即工程技术的区别及其对职业教育的意义等发表过一系列看法①。简单来说,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技术的内涵是不同的,典型的例子如汽车技术,就包括与职业行为联系较少的发动机技术、传动技术等设计制造技术以及与从业人员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关系较大的故障诊断技术等。

工程技术是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职业技术还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②,它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体上讲,技术是人类借以改造和控制自然的操作体系,它与它所存在的职业劳动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教育培训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技术的发展是技术的可能性与社会的现实性(如从业人员素质、经济社会基础、文化认同、政策法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典型证据就是80年代以来由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和CIMS技术等引发的产业革命,就是信息技术、以小组作业为基本特征的后福特劳动组织方式和一专多能型技术工人综合作用的结晶。

因此,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高职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是否遵循技术决定论的原则,即:是技术人员的职业劳动,还是自然科学技术决定教学内容?当然,由于职业劳动是一种由自然规律控制的社会现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但它直接反映的却是技术和劳动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

二、“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劳动过程系统化

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遵循劳动过程系统性原则,而不是学科系统性原则。这里首先是一个行为社会学的理论,即完整的行为方式,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职业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过程总是按照所谓“完整的实践”模式进行的,它可划分为获取资料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行动决策、实施工作计划、控制保证质量和评价工作成就等六个步骤,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买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即“职业技术”,应当是完整的职业行为所要求的全部内容,因此在强调打破学科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强调建立与劳动过程的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过程的系统化,即按照实际劳动过程的基本程序,如确定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完成工作任务—检验工作结果并改正错误—评价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记录—反馈等进行编排。职业技术是关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劳动组织形式和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自始至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而是、社会和技术工人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三、“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区别

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的“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可从对象、研究目标、表现形式和认识等方面加以区别。

(一)研究对象

“职业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由人类建立的技术体系,如建立健全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纯粹的体系,即利用自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来使用自然资源、生产制造人工材料以及利用自然力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二)研究目标

研究和“职业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设计、操作和评价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工艺流程等)的知识,因此,它的主要功能是方法功能;而研究和学习工程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物质和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因此,工程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解释功能。

(三)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职业技术”的研究成果常常是由科学规律推导出的工艺和操作方法,是规范性的职业行为,多以操作标准和工作计划的形式出现;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则表现为描述和解释自然界现象、物质和规律的概念、定律和等。

(四)认识方法

工程技术的研究和认识方法是独立的。按照科学学的原则,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之所以成为独立的学科,就必须有其独立的认识方法和方法论基础。工程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反映”为导向的,即选择研究方法的基础是为了反映客观的事实和规律。因此,工程技术反映的是一种“原因—结果”的关系。

作为职业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职业劳动过程,不但是一个技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单独的社会学、学和工程科学的研究方法都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与职业技术的综合性质一样,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值得指出的是,70年代中期美国兴起的“劳动(studiesofwork)”研究,将准确描述劳动过程、确定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确定标准劳动过程模式与实际劳动过程的差异作为研究对象,为职业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重要方法。

由于劳动分析未能将劳动经验和“劳动过程知识”界入其研究范围,而过分强调被动的适应,带有过强的技术决定论色彩,因此对职业技术研究方法的贡献也只是基础性的。

“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为导向的,即职业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科学规律去解决实际,因此,“职业技术”反映的是一种“目标—手段”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明确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内容上的区别,是举办各种层次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同济大学职教学院的多位博士生已经在他们各自的技术领域(如机械、电气和土建等)中对职业技术的研究中找到了突破点。

注释:

劳动教育的研究范文7

甘肃省庄浪县南坪中学贾武

一、课题研究

2010年9月-2012年4月承担庄浪县南坪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省级课题之《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研究》,通过询问教导处干事、翻阅资料和询问学生以及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活动,并撰写了《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研究》的论文。

通过对教导处干事的询问和翻阅资料后知道,学校对于开设劳动技术课在认识上与上级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相一致,也按规定开设了劳动技术课,配备了任课教师,并对教学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估。但受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专业教师的缺乏、实验设备和实践基地的缺乏,以及社会对劳动者的认可程度的影响,劳动技术课的教育教学只停留在书本水平上,绝大多数学生也无暇顾及或者没有兴趣学习它,所以教育教学效果十分差。

同时,进行了学生个人访谈,了解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态度和认识。通过谈话和跟踪调查的情况看,笔者认为你才初级中学劳动技术课的内容选择,除了我省现在选择的《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用技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户经营与管理》等教材外,还应该增加一些电器修理、缝纫技术、食品制作等方面的内容供学生选学。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提供资金、配套设施、选派相关的专业教师实施教学。另外,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劳动者,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做大的改进,不能只是简单地灌输,而要深入地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实施途径,切实提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成效。

然后,下发了调查问卷,收集到198份问卷。根据数据统计,作如下分析:

1.学生对在劳动技术课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接纳性:学生对于在劳动技术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认可的,希望得到教育。

2.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农村中学生在心理上并不排斥劳动和劳动技术课,只是学校、家庭、社会给予他们的机会太少,没有给他们提供很好学习和锻炼的平台。

3.学生对于今后职业选择的态度: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教师职业,由此说明学生受到现阶段社会对于职业的认可、待遇和教师的影响而确定职业取向,尤其是害怕教师看到自己的选择后而责备他们。学生不愿意选择个人、农民、服务员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表明我国对这类职业的待遇太低,学校对劳动技术课的实施比较薄弱,同时也说明在劳动技术课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做的不够。

最后,并撰写了《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研究》的论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作为一名劳动技术课教师,除了搞好劳动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外,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作为重要任务,教书必先育人。作为初级中学的老师,担负着一群思想品德正在形成的学生的教育重担,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把育人与教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劳动知识技能与思想品质培养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具有和谐心态和勤俭节约与环保意识,形成尊重劳动和感恩他人的情感。

现在,整个课题研究已经结题,上报省教育厅评审。

二、教研教改

2010年11月参加庄浪三中举行的区域研讨活动,听了苏良贵同志的一节生物课,并进行评课活动和参加区域研讨活动总结大会。2011年3月参加庄浪县水洛中学举行的课堂讲赛活动,获得第四名。2011年6月参加庄浪县盘安中学举行的“同课异构”授课活动,上了一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复习课,受到听课人员的好评。2012年3月参加庄浪县万泉中学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听了韩店中学刘泽龙老师和赵艳蓉老师的《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并进行评课活动。

通过校际间的课改交流活动和校内的课改教研活动,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听了同学科和不同学科老师的课后,我深情地感到,每一个老师均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这就是我应当学习的方面,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别人好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策略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题的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效能。

2.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合作探究、表的交流

以前,我在课堂中为了体现新课程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堂堂必有“小组合作”,但往往是华而不实,课堂上学生讨论的轰轰烈烈,在学生反馈举手时时确实寥如晨星。也只是几个好学生一言堂的天下,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行动起来,甚至是多数情况下是我点名让学生回答,学生的表达交流没有真正实现,反而浪费了好多时间,知识仍然没有学得扎实,收效甚微。通过教研教改,我学习了他人的方法,情况大为转变。如采用拼盘式,以四人一组为最佳,每个小组按照好中差的学生进行结合,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每个小组是一个整体,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让每位孩子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小组成员都进行编号,每次交流都是有章可循的,比如“从C号开始,进行顺时针交流”、“请每组的B号起立回答”等等,在这样的合作中,好学生不再成为“麦霸”,人人参与,机会均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再者,采用小组捆绑式评价,让学生明白“我自己学习好不算好,整个团体好才是好。”学会“抱团取暖”,组组之间进行竞争,每个成员都会尽最大努力去表现,为小组增光添彩。

3.设计好学案

劳动教育的研究范文8

一、教师情绪研究的局限

1.教师情绪的重要性

教师的情绪、认知和行动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当今世界上著名的教师教育理论家安迪·哈格里夫斯十分关注教师情绪在教学工作中的巨大作用。他指出“情绪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它普遍存在于与教学有关的各项组织活动中”,并从社会—政治角度分析和提出了“情绪地理”理论。这对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和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1]。

教师职业一直被人们寄予厚望,如教师被比作“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教师在学校环境中承担了很多的角色,对于学生而言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对其他教师而言,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对于领导而言,既是下属又是学校建设中的主人;对于家长而言,既是专业人又是家长人。承担如此之多的角色使得教师出现情绪冲突的概率也大大提高。加之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一方面使教师精神振奋,另一方面又给教师情绪造成激烈的震荡。因此,情绪成为教师专业实践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2]。

大量研究已表明,教师的情绪对教师的认知、动机、行为及对工作的满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负面情绪会分散注意力,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教师采用积极态度来解决问题和看待学生[3]。另外,教师的情绪还会影响教学效果:积极的情绪会使教师思维活跃,提高教学效率,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消极情绪则会阻碍教师的思维,降低教师的创造性,使其难以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甚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障碍[4]。同时,教师本身的情绪发展也会影响学生的感情发展,言传身教的力量是巨大的,影响也是久远的[5]。而且保持内心体验情绪与表达情绪的一致,对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及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6]。

2.教师情绪研究的缺失

尽管情绪存在于教师专业实践的每个角落,但很少获得研究者的青睐,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地带。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无论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教育,都很少考虑教师的情绪因素,而主要关注教师的知识、技能、标准、反思和管理等理性模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长期坚持工具理性的取向。

情绪因素长期受到排斥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7]。第一,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对情绪具有很深的偏见。在长期盛行的理性与情绪之间等级性二元对立的关系当中,理性拥有绝对优先的特权,而情绪总是作为理性的对手或威胁退居其次。第二,理性被人们赋予了一种积极的、男性的含义,而情绪则代表了消极的、女性的世界观。第三,情绪受到目前盛行的“专业话语”的排斥。这使教师和研究者认为强调教学的情绪维度会降低其专业地位,而“真正的”专业人士能够克服自己的情绪,冷静、理性地面对各种问题。第四,情绪具有多变易逝、难以测量的特征。

值得欣慰的是,近30年来教师情绪研究的价值渐渐确立,在教师情绪的复杂性、教师情绪功能及教师情绪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3.教师情绪问题的泛化

现实中除了存在对教师情绪问题的忽视,还存在着将教师情绪问题片面地上升到师德高度的泛道德化现象。事实上,教师课堂中的一些失范行为是情绪失控的表现,是由教学情境中的临时事件引发教师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判断和行为控制所致,有时也是教师内心长久积压的负面情绪释放的表现。所以,一味地将教师全部的失范行为归咎于教师道德的沦丧是不科学的。

人们之所以习惯于将教师全部的失范行为归结于教师的道德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观念里教师的形象被“神化”,道德标准被过分抬高,教师已经是一个摒弃喜怒哀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冷静、果断、智慧的专业人。近些年来,整个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说明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在这种高期望值的驱动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模范公民、父母的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如此繁多任务的完成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与参与,然而,如果社会和家庭对教师过于依赖,把责任全推给了教师,这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压力,从而导致教师不良情绪的产生[8]。

二、情绪劳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其实无论是对教师情绪研究的缺失还是对情绪问题的泛化,都是因为人们忽略了一类与教师情绪有关的活动。这类活动不能归入“专业能力”的范畴,又未升华到“道德责任”的水平,但却十分重要,甚至影响到教师对其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的界定,这就是教师的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9]。

1.情绪劳动的定义

情绪劳动是社会学者霍赫希尔德(Hochschild, A. R.)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管理自身的感受以产生公共可见的表情和体态展示。霍赫希尔德指出,需要雇员从事情绪劳动的工作通常具有三个特征:第一,要求雇员和公众进行面对面、声音对声音的接触;第二,要求雇员使他人产生某种情绪状态;第三,允许雇主通过培训或监督对雇员的情绪活动施加某种程度的控制[10]。霍赫希尔德认为,员工是通过两种策略来进行情绪工作的:一个是“表层表演”(Surface Acting),员工在需要通过改变自身外部表情来表现情绪(这种情绪并非个人真正感受到的)的时候,他们采用表层表演;另一个是“深度表演”(Deep Acting),当员工不仅仅改变身体表达方式并且改变自身内部感受时,他们就采用了深度表演。教师职业基本具备了上述特征。

教师的情绪劳动虽然不能归入“专业能力”范畴,但却时刻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活动。如果教师的情绪劳动进行得顺利,那么,教师就能够出色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并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教师的情绪劳动负荷过重,则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降低,甚至出现过激的情绪反应或离职行为,而这往往被泛化为道德问题的行为。

2.情绪劳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正向的情绪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负向的情绪会削弱教师的专业能力,影响教师是否留职。长期痛苦、愤怒的体验会导致教师改变对职业投入的程度,变换学校甚至调离教学岗位。教师的高离职率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高离职率与教师的情绪劳动相关[11]。不同的情绪劳动策略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深度的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而表层的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满意度则呈负相关[12]。不同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倦怠在各维度也存在一定的相关:表面行为和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均呈正相关,与低成就感的关系不显著;深度行为与情绪耗竭、人格解体以及低成就感均呈负相关。表达积极情绪与情绪耗竭、人格解体以及低成就感均呈负相关;隐藏消极情绪与人格解体呈正相关,与情绪耗竭和低成就感的关系均不显著[13]。由此可见,对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专业发展和教师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三、对教师情绪劳动指导的建议

1.正向看待情绪,弥补教师情感关怀的缺失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情绪劳动,人们要对教师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应该排除“漠视”和“敌视”教师情绪的两大倾向。情绪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生理体验,更是人际互动中的一部分,并镶嵌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权利关系中。情绪的存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若能积极地调动和协调教师的情绪,教师就能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一味地漠视,甚至排斥教师的情绪,教师的幸福感将会严重缺失。因此,要意识到,教师除了从事着繁重的体力脑力劳动,还在进行着大量的情绪劳动,要对教师增加必要的情感关怀[14]。

2.管理教师的情绪劳动,促进其专业发展

上面论述中已经提到教师的情绪劳动与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工作倦怠及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加强对教师情绪劳动的指导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1)职前教师情绪规则的学习与训练

所谓教师的情绪规则,是指一套规范了教师在工作中,面对学生与家长时,在什么场合应该或不应该表达出什么情绪的规则。霍赫希尔德1979年研究达美航空公司空中小姐的训练课程时发现,职前训练的重点是放在如何对乘客表达情绪上,在职训练的重点则是放在训练学员处理自己的愤怒上。比如在职前训练中,为了灌输“微笑”的情绪规则,在所有的课程学习中,学员不断被提醒:她们自身的工作安全及公司的利益,皆维系在她们的笑脸上。训练中,当训练员示范如何处理坚持抽烟的人、登错机的人以及生病或造成其他麻烦的乘客时,一张写着“放松并且微笑”的卡片被举起来了。笔者认为,此种情绪规则的训练课程值得教师教育机构的学习与借鉴。这能够使教师不但了解教学情绪工作中应采用的情绪规则是什么,而且能掌握相应的情绪表达的方式与技巧,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的工作之中,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情绪劳动素养,有利于降低教师情绪劳动的负荷。

(2)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培训

教师若能做好情绪管理,表现出合适的情绪,会有效地降低因情绪劳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教师情绪管理工作坊的培训,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处理教育、教学实务问题的实践性活动,通过讨论、互动、角色扮演、自省等活动方式,让教师感知情绪、理解情绪以及管理情绪,帮助教师形成终身受益的情绪管理技能。通过情绪管理能力的培训,不但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效能得到提升,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降低情绪劳动负荷[15]。

参考文献:

[1]Hargreaves,A. Educational Change Takes Ages: Life, Career and Generational Factors in Teachers’ Emotional Responses to Educational Change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5(21).

[2][9]尹弘飚.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18-22.

[3]Sutton,R.E.&Karl F.Wheatley. Teachers’ Emotions and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3 (4).

[4]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11]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5、50.

[6]杨玲,李明军.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策略及特性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3).

[7]尹弘飚.教师情绪研究:发展脉络与概念框架[J].全球教育展望,2008(4).

[8]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湖南大学,2008.

[10]Hochschild, A.R.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7、147.

[12]李明军.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策略、情绪智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6).

[13]谭亚梅.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8.

[14]李萍.浅议对教师情感关怀的缺失[J].基础教育研究,2011(7).

劳动教育的研究范文9

高校工作人员主要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几类共同组成。其中,体育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承担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具有双重角色。高校体育教师以其教学活动和科研创新活动所产生的重大社会价值为主要劳动成果。除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的特性以外,高校体育教师及其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实践表明,完全参照企业流水线标准设计和制定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绩效评价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过度依赖这种评价手段一方面不能维持和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体育教师本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标准应当尽可能反映高校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并使评价过程和结果对促进高校体育教师长远发展产生某种帮助。 1大学体育教师工作具有显著的创造性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文化组织,大学的宗旨在于培养高级人才、深化理论研究、孕育高新技术。因此高校人力资源中所蕴涵的人力资本也应比其他组织丰富。离开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大学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人才的功能便很难实现。在大学的教学过冲中,体育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科研和学术水平作。 原因在于,为满足社会的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大学教学经常要对许多尚无定论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面对这种状况,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勇于探索,不断进取,自觉地探索新知识,创造新技艺,及时了解和把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以使自身的劳动价值和教学科研成果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如果大学体育教师不能在学术研究中有所成就,无法使教学过程带有相当的研究性质,那么其传授的知识也必定是滞后于时代要求的,体现不出鲜明的科学追求精神,也很难达到高水平的教学境界。 与其他组织的成员相比,高校体育教师承担着繁重的科学研究任务,知识层次和技能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科学研究是大学体育教师创造性劳动最为集中的表现,高校体育教师要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具有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形成丰厚的教学底蕴,为培养人才和社会服务创造条件。体育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不断推陈出新、增添探索性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潜心追求科学成就,不断创造新知识,实现自我价值,并使教学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2大学体育教师工作具有相对复杂性 作为一种特殊劳动,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教学工作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质量是办学水平的标志。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师将凝聚在教科书中以及专业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包括潜在的能力、方法等)内化为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然后再传导给学生的过程中。尽管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时数,有比较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可以较为容易地予以量化,但对教学水平的评估难度较大。教学过程的顺利推进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具备深厚的专门知识,运用多种方法、能力并投入充足的时间,还要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通,才能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说,方法比知识更复杂、更重要。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传授知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手段、方法和艺术。也就是说,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独立的科研素质,还必须具备与教学有关的多种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钻研教材的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对学生心理的把握能力、自学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如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学术思想对受教育者观点、品德、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必须经历思想的吸收和潜移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上述情况下,如果机械地采用机关或企业那样过分程式化的管理,必将对体育教师潜能的发挥会起到束缚作用。 此外,高校体育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抽象思维能力、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成人,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又是多样的,因此他们具有自身的思想、感情,个性、能动性以及独立性。学生的来源、经历和年龄不同,生理、心理发展及知识水平不同意味着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对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体育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事实表明,与其他劳动过程相比,体育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特殊性。体育教师工作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评价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3大学体育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都是人,如果将人才比作产品,那么大学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就是生产加工这种特殊产品。作为产品的制造者,高校体育教师从事的是一种极为细致的精神生产,其劳动过程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成果不能仅仅用学生考试分数来衡量,体育教师为改进教学作出的种种努力和创造性劳动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无法单纯采用时间长短来衡量其工作绩效。体育教师的劳动所产生的社会价值有多大,作为体育教师劳动产品的学生质量如何,往往要等到劳动对象进入社会,工作若干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为社会作出贡献之后,才能最终体现出来。因此,界定体育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相当困难的。换言之,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以一种潜在的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而不完全是以当期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科研工作也是如此。从研究方向的确定到开展理论与应用研究;从取得研究成果到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并最终转化成经济价值,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育教师在科研方面所取得的业绩成果的价值往往不能立刻显现。其当年绩效中有相当部分属于以前长期积累的工作。此外,由于对研究对象的思考通常不会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中断,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大学,因此体育教师的工作空间不仅局限于办公室或校内。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他们没有明确的工作和休闲的时间界限,往往长时间处于思考和探索之中,科研工作中的创造性灵感也往往具有较强的偶然性。因此,对大学体育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管理也不能简单地采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常用的指纹签到等手段,体育教师工作的努力程度和成果及价值都不能单纯地采用量化评价方法。#p#分页标题#e# 上述分析表明,无论体育教师的教学还是科研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这也给体育教师劳动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带来了难度。因此,评定体育教师的工作绩效不仅要考虑当期的教学科研成果,还要考虑其教学和科研工作可能发生的潜在效果和社会效益。 4体育科研是大学体育教师工作使命的本位 近几年,高校体育教师经历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以及岗位聘任的过程中,考评指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科研考核,主要表现为专著教材、CSSCI层次的论文以及省部级以上的课题。一种现象表明:大多考核名类前茅的体育教师都是因其科研成果突出,从而在体育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从表面上看,体育教师岗位津贴的依据主要就是科研水平的高低;从高校发展规律来看,走学术型、专家型的道路,是促进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唯一路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把新的知识吸纳到教学中来,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科研工作是体育教师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大学体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做一名教书匠,而必须从事科研活动,把握学科动态和最新成果。 在2010年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上,刘延东同志鲜明指出:每一所高校都要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体育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经费确保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大学体育教师树立教学学术的观念,热爱教学,积极投身于教学,努力成为教学学术型体育教师,是大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体育教师自身使命的本位回归。 体育教师队伍中科研氛围的营造可以加强体育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使得体育教师团队和谐地发展,体育教师充满对体育教学积极向上的职业追求。高校中知名的学术带头人,通过自身完成科研项目亲身经历,可以有效地带动身边甚至是整个部门的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引领体育教师团队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对于科研能力突出的体育教师应给予积极的扶持,努力培养成为科研工作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