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集锦9篇

时间:2023-08-08 17:07:58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1

【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英文摘要】Based on the existed theories in

对现代企业来说,有效的信息运用无疑是在激烈变动的环境中取胜的重要方面。基于全球信息网络互联的实践与推动力量,未来的信息竞争将以信息可转换计量、可升级,具有信息创新能力为主流,这就对每一个企业的信息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

1.“信息向量”

企业信息工作应当与其效用保持一致。当代,企业获取各种信息己十分方便,但所得信息并不一定符合企业的需求[1]。为表述和衡量企业信息的效用,引入“信息向量”概念来反映这样一种思想:企业所得和拥有的信息必须符合其对信息作用方向的要求,即与企业效益目标保持一致,并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企业对信息作用方向和数量的要求与企业实际得到的信息之间存在差异,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向量”(图1)。

附图

图1 信息向量

如图1,OA表示企业为实现其效益目标所要求的信息作用方向和数量,OB为企业实际得到信息的作用方向和数量,OA需要从OB中经过企业的信息处理、加工、提炼而得到,角度α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所得信息的作用方向和数量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需要说明的是:(1)企业的效益目标主要体现为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由复杂因素所决定的。(2)信息作用方向体现在企业活动中是信息对实现效益目标的向导功能与导向作用,企业与信息相关的组织设置、制度建设、发展规划、资本投入、操作步骤等均与此相关,并且必须符合企业的效益目标。(3)信息功效的发挥,有一个量的要求(即有足够的信息长度),以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协同效应和组合、增值效应[2]。

在企业的实际信息工作中,应当切实把握好信息的作用方向和数量问题,并应该对所得信息进行鉴别,只把那些符合企业需求的信息纳入企业信息系统。

2.信息规模经济性

信息规模经济性是指恰当的企业信息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保证效率与效益的提高,从而实现企业信息工作的价值。由于生产要素客观存在的不可分性和生产经营在组织、流程与技术上的要求,成本节约与效益提高要达到一定生产规模才能得到体现。在规模经济性的层面上,企业的信息作用方向应该是向决策层提供确定最佳投资规模、生产规模、组织规模等所需要的准确信息。与这一方向相对应,信息的数量由是否充分占有关于企业经营规模的状态、结构、过程与趋势的信息来裁定。从规模经济性的角度出发,每一个企业的信息工作都要同时考虑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依据“信息向量”来识别、判断、监督和改善企业的规模经济性。

经济学理论指出,各种经济活动的可变成本会挤压不变成本,使边际成本持续上升,依靠大的生产经营规模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也就受到限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信息利用促进经济规模与效率的同步增长成为可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把握好信息向量的基础上,现代企业能够根据企业状况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在日益复杂的组织内部促进信息流动,使各种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向适当的人员和部门;然后建造更好的信息传递渠道,保证各种有价值的思想、经验、技术等在公司全部被揭示、分析、掌握和运用,将个人信息提升为组织信息;进而重新设计工作程序和沟通程序,改进企业内部的协作、业务流程和客户关系管理[3],这就为企业规模与效率实现同步化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网络平台已成为普遍采用的工具,与信息向量分析相结合,它可以帮助企业收集、处理来自于外部及内部的巨量信息,并做出及时的反馈,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产生新的企业竞争价值。企业信息网络还能完善企业内部数据库及客户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始终与目标客户保持紧密的联系,提供企业更具竞争力的资源。同时,这种信息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员工方便地共享信息及分辨和处理不断涌来的信息,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获得或提升个人的竞争优势,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也从中得以提高。这样,企业信息网络就通过信息传递与共享把生产要素市场、企业、客户与产品市场结合在一起,使资源配置效率大为提高,企业生产与市场销售的结合变得紧密,公司活动的空间限制得以突破,生产与销售的规模和效率能够实现同步增长[4],企业信息工作的规模经济性也得以实现。

3.信息范围经济性

在信息范围经济性的层面上,企业的信息作用方向应确立为向决策层提供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目标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信息。与这种方向相对应,信息的数量由是否充分占有和掌握有关企业经营范围的状态、结构、历史与过程的信息来裁定。

现代信息网络使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信息多样性与多源性,它比单一内容和来源的信息更能够消除片面性和不确定性,使多种信息在更大范围的交流中得到互补、协同和实现增值,取得信息交互使用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当企业不同业务中的信息活动有相同投入,不同信息流分布和信息调配手段又是共同发生时,企业的信息范围经济性将得到充分体现。这种情况下的企业信息活动中,多个信息项目组合由一个企业进行时的总成本要小于分别由不同企业经营时的成本之合。另外,新兴的共同信息协议、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公司间的多种信息合作等,不仅使企业内部,而且使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成本和风险下降,收益率增加。在信息向量指引下,做好信息范围经济性的分析,信息在企业多样化经营和广泛合作中就能起到有效的导向、调节和控制作用,使原来未能充分利用的“信息资源剩余”(包括经验、技术、商誉和商标、市场信息、管理技能等信息资源)得到共享和充分利用并大幅度地节约信息成本。

信息范围经济性与信息规模经济性密不可分。一方面,企业的信息范围扩展会在内容与形式上使信息规模经济性得到新的提升,尤其是在主营业务有关的方面大大地扩充企业的信息规模经济性。另一方面,企业信息规模的扩大,又可为企业的信息范围带来新的成本节约空间和效益提高空间,促进信息经济性的实现,为企业的信息范围扩展提供新的条件与机会。在这儿,信息作用的方向与数量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不可忽略的,即应当同时达到共用信息的正确导向性和信息在不同业务的相关产业链条上的足够数量,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范围经济时,在企业所经营的不同业务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保证产生1+1>2的协同效果。因此,实行多样化经营的企业必须具体分析其技术组织、管理协调、市场规模等多方面因素,借助与规模经济性相对应的“信息向量”来识别、判断、鉴别范围经济性实现的可能与条件。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2

摘 要 本文就银行业的范围经济进行了分析,在阐述商业银行范围经济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范围不经济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应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开展混业经营,拓展业务范围,降低其风险,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混业经营 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在各类企业之间会考虑到有无范围经济,是否适合兼并。它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

一、范围经济的发展

范围经济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潘扎尔和威利格在1975年定义,是指联合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这些产品单独生产的成本总和,强调生产的范围经济。1990年钱德勒将范围经济定义为:联合生产或销售经济,是利用单一经营单位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强调的是生产和销售的范围经济,比生产的范围经济更进一步。2005年丁晓正认为范围经济是由于投入要素、生产设备的联合运用,或联合市场计划,或共同管理,企业在生产两种 以上产品时拥有的成本优势。这一定义说明了范围经济可能来自生产、销售、管理或资金使用等各个过程,拓展了生产、销售意义上的范围经济。

尽管范围经济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必须生产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第二,产品的单位成本由此而降低。范围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多产品企业生产经济性的来源――成本的节约,开启了一个从成本的角度研究企业最佳经营范围的视角。

范围经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范围经济指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是范围经济的内在经济性,或企业的范围经济。王永将企业的范围经济分为企业和行业两个层次。广义的范围经济指同一地区范围内多个企业生产多种相关产品给单个企业带来的益处,即聚集效应,是范围经济的外在经济性,或区域的范围经济,这是对范围经济理解的延伸。

范围经济具有可度量性,国际上普遍采用潘扎尔和威利格提出的范围经济程度(SC)来计量。

假如存在两种产品,若 ,则表示范围经济, 越大表示范围越经济;而 ,则表示范围不经济。范围经济产生的原因有:投入要素的共享,即不同商品的生产会使用相同的设备或其他的投入;统一管理的效率;生产过程的互补性。

二、银行中的范围经济

1.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界定

银行虽然不能生产类似工商企业的产品,但可以将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看作金融产品。银行的范围经济是指随着银行经营产品品种的增加或者业务领域的扩张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的下降或者边际收益提高的现象。银行业的范围经济主要表现在由银行生产多种金融产品的成本要大大低于一些专业化机构分别生产相同金融产品的成本,它包括产品多元化所带来的经济和地域扩张所带来的经济两个部分。

2.范围经济对银行的影响

范围经济与联合生产有关,对银行的效率和成本都会产生影响。从成本方面来看,联合生产具有可以分摊固定成本的优势,并且可以获得信息共享的好处,提高银行的效率。范围经济存在于生产多种产品的单家企业生产这些产品比每种产品由单个企业生产更为便宜时。银行是特殊的厂商,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并且属于多产出的厂商。

西方学者认为银行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度技术进步具有密切关系,且影响着银行的效率和成本。有关银行效率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探讨银行规模及产品组合对成本的影响,即所谓的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另一类则是探讨银行实际的效率与效率边界的差异。由于衡量的方法不同,对于银行是否享有范围经济的结论并不一致。既有认为联合生产并不能降低成本,规模较大的银行已有多元不经济的现象。也有相信银行联合生产可以节省成本。

银行的监管需要成本,银行业的监管成本一般分为四类:一是监管者支付的成本,包括立法成本、执法成本和危机救助成本;二是被监管者支付的成本,包括服从成本和福利成本(抑制成本和生产者的福利损失);三是消费者还必须支付的消费者福利损失;四是监管失灵成本。

商业银行需要监管,以保证其安全性,但一方面监管会引起直接的资源成本,包括监管机构在实施监管行为的过程以及被监管方在执行监管条例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监管会引起间接的效率损失,银行实施监管条例可能会使被监管主体采取更为激进的经营策略、妨碍金融中介的创新、削弱银行的竞争力,进而导致银行业的低效率,其监管行为会干扰市场机制对资源的自动配置作用,又限制了充分竞争,从而这些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个社会福利水平。而范围经济一方面则可以减少监管所引起的直接资源成本,另一方面不仅可以使被监管主体采取更为稳妥的经营策略、促进金融中介的创新、增强银行的竞争力,从而提高银行行业的效率,增加银行内部的资源自动配置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的福利水平。

3.国内学者的研究及一些启示

杜莉、王锋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1994―1999年的范围经济状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存在范围经济和范围不经济现象,并且范围经济系数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规模较大的银行在扩大经营范围时更容易获得范围收益。王聪、邹朋飞对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而范围经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范围经济系数与其资产规模没有必然的联系。刘宗华、邹新月对1994―2001年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存在总体范围经济。杨大强运用广义超越对数函数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1995―2005年的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范围不经济,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出现范围经济。窦育民,李富有运用商业银行的二次成本函数方法,通过对中国14家商业银行1994―2006年的范围经济状态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显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所选样本期限的绝大部分时间内表现为范围不经济,少部分时间内表现为范围经济;而中国l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样本期限的绝大部分时间内表现为范围经济,少部分时间内表现为范围不经济。在中国14家商业银行出现范围经济时,股份制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系数的总体水平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中国14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分别与其固定资产和存款总额的自然对数呈负向相关关系,而与银行的产权制度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三、结论

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本质是其成本效率问题,范围经济对银行的效率和成本都会产生影响。通过分析说明银行的产权制度是我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关键因素。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产权不明晰,结构人员冗繁,无法建立其良好的激励机制,造成银行效率更为低下,缺乏竞争力,没有真正发挥优势,进一步导致范围不经济。因此,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真正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实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

另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范围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与多元化经营即综合经营联系在一起的,实行综合经营更容易出现范围经济。发达国家银行混业经营下,其业务综合化,资源共享和品牌效应,成本节约都产生了范围经济;相比较下,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下由于业务种类少,技术水平不高、职工素质低,利率管制造成范围不经济的状况。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而混业经营载体的最高形式――全能银行,可带来明显的范围经济,并且全能银行是范围经济的最佳表现形式,全能银行的范围经济不仅表现在产品的综合化和全面化经营上,而且在监管模式选择上也同样带来显著的范围经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范围经济资产专用性低,进入成本低,可以改善银行的内部资金结构,拓展资金的运用渠道,降低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只有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开展混业经营,拓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田苗苗.范围经济研究述评.问题研究.2009(3):89-91.

[3]徐文彬.全能银行监管模式选择的范围经济分新.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73-77.

[4]窦育民,李富有.中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7):87-91.

[5]马祥振,王文平.银行业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技术进步.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34-36.

[6]杨大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51-56.

[7]郭艳玲.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业务范围拓展实现范围经济探讨.金融视线.2008(9):22.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3

关键词:企业集团;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公司治理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倍数高于要素投入的倍数,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出现要素报酬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导致的生产量的增长。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用性,这种规模扩大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是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若干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 。

既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企业规模是企业提高规模经济的有效手段,那么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实现这种手段的一个有效途径。企业集团的产生必然以企业的存在为前提。当单体企业无法解决自身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时,企业单一的经济职能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取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然走上垂直联合或横向扩张的道路。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曾论述:“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提出,“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新的生产力,许多人在一起协调地进行劳动,并不等于个人劳动的简单总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协作,企业之间同样也存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集团内各成员公司之间通过经济联合,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发挥“1+1>2” 的整体优势,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2. 竞争与垄断。企业为什么一定要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呢?保罗·萨缪尔森指出,“当大规模生产出现规模效益并降低成本时,一个产业中的竞争者就会越来越少。在这些条件下,大企业就可以比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并将不能生存的小企业廉价出售”。如果某个产业存在规模经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这就意味着较大的企业在成本上比较小的企业更具有优势。小企业在竞争中将破产或被并购。当“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出现在当企业在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的时候,10%或者20%,甚至50%,该产业就会出现垄断的趋势,因为它只能容纳为数不多的几个大生产者”,“成千上万个完全竞争者要想和平地竞争共处是很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大企业具有远远高于小企业的效率”。同时,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特别是进入的高成本,使得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从而企业将更加追求垄断,获取市场权力,即使它无法永久保持垄断地位。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产业集中、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大企业比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了产业集中过程。欧美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的购并,逐步形成了产融资本相结合的财团型企业集团,其中康采恩,作为垄断资本的“最高支配形态”,体现了产业集中。企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压低原材料价格和企业计划成本,并有对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

3. 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企业从事多产品生产的成本节约现象。威利格(Robert D·Willing)等经济学家提出企业从事多角化经营时存在着经济性,这种经济性不同于规模经济,是一种范围经济,即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我国研究网络经济的纪玉山先生在研究网络经济的外部性时,指出“正如资产的专用性推动了规模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一样,信息、知识等软要素的共享性推动了范围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即企业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入的资源,在生产其它产品时可以共享这种资源。这种资源包括了技术、管理和专用设备等。正因为范围经济的存在,对企业集团而言,核心企业的先进的工程技术、管理方式、经营信息可看作是一种“公共资源”,子公司增加使用核心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并不减少核心企业对这些生产要素的边际使用。相反,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激励企业横向或纵向联合起来,使企业由因规模经济单纯地扩大单体企业规模发展到因范围经济而建立企业集团,这是企业组织形态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事实上,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都是与企业内部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设施和技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过多的假设与抽象,如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交易成本为零等暴露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和问题。而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乌托邦式的幻想,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即对制度的分析与重视。

1.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把货物和服务从一个经营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的成本。当在企业之间或个人之间进行这些交易时,交易通常包括产权的转移,并以合同条款来规定。如果要提高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效率,必须要降低交易成本。按照罗纳德·科斯的理论,企业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手段,它与市场机制一起完成对稀缺资源的配置。企业“内化”市场交易会减少交易的费用,若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就是比市场更有效率的交易管理机制,那么在最大利润的动机之下,企业就可以无限扩大,最终完全取代市场。事实上,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市场,当企业规模达到了均衡,即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费用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外一个企业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企业就会停止扩张。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市场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组织,那么,企业内部的计划交易可以替代市场交易,企业内部的计划可以替代市场的价格机制功能组织生产经营。当传统的企业外部市场难以组织某些产品的交易时,企业就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来进行内部交易。当企业的这种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形成了跨国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就是在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就成为了企业集团确定其规模的经济学标准。

2. 治理结构。奥利弗·威廉姆森提出了双边治理的思想,即持股企业可以法人股东的身份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被持股企业的内部事务实施有效控制。持股企业既可以基于股东权力对被持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双方也可基于各自独立的利益讨价还价。虽然威廉姆森并未将双边治理与任何具体的经济组织相联系,但是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双边治理的思想。随着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善及科技的进步,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生存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因而企业要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组织规模,开展多元化经营。但是由于规模不经济的存在,企业不可能无限地扩大组织规模。因此,企业可能会停止相关业务的一体化倾向,转而通过建立以自己为核心企业的方式,把其它相关企业作为自己的外部组织,通过资金、技术、人事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仍旧是独立经营的法人,但是却获得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及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李维安提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就是由管理向治理转化引致效率提高的过程。原有企业通过内涵式分化和外延式兼并,以治理职能代替管理职能,实现企业集团化。企业集团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是对市场和企业的替代,它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整个经济组织运行的费用。

三、对我国组建企业集团的思考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企业重组、行业重组的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集团在全体企业集团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历史、制度、竞争等因素,我国的企业集团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 企业集团的规模。最优经济规模和交易成本的存在说明了企业及企业集团不能无限地扩张。企业集团并非是多个企业简单地相加,而是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等形式来实现的。企业集团的经济技术力量远远大于各企业经济技术力量之和,具有整体效益优势。但是,我国的企业集团在组建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企业被“拉郎配”般地捆绑在一起的现象,虽然实现了经济规模,却导致了规模不经济。而且我国的企业集团过分强调资本运营及低成本扩张,集团规模虽然迅速膨胀,而管理体制依然陈旧,缺乏创新,导致企业集团管理链条过长,效率低下。

2.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并通过资金、技术、生产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而我国的企业集团却象企业,产权不明晰,母子公司体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各成员企业没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仅相当于企业集团的一个职能部门。我国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4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规模经济;途径;支撑要素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 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 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 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 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 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 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 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 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 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 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 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5

 

关键词:经济调整;境外投资;战略选择

 

前言: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或者说经济战略都会因为这个国家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所以说要想更好的实现我国经济战略的选择提高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契合程度就必须要对自身经济的发展情况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近年来,全世界大的经济格局因为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形成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现象,导致我国国内的生产情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是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却因为自身制度上的优越性而成为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一颗强有力的发动机。而且,受到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影响,我国出口货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所富含的科技附加值也越来越高,承担的国际分工也越来越靠近上游产业地区。可以说全世界的经济模式都因为中国发展模式的改变而产生了一种全世界范围内的改变。

 

一、国际经济调整与境外投资的发展现状

在近几年中,国际经济重心已经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向太平洋沿岸开始转移,在这其中中国的经济力量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中国不仅仅在自身的经济总量的建设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也实现了由经济走出去的投资战略,中国的资本力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其应该有的力量,中国的经济话语权也越来越被世界关注。所以,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有关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以及我国对外投资战略的阐述对于为我国经济的模式转变指出一条具有指导意义的道路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从事经济相关行业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于世界经济理论所进行的理论上的积累,进行了一次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上的格局阐述,试图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下一步方向做出一次具有指导意义的方向上的阐述。

1、国际产业分工正在重新分配

随着传统意义上经济强势地区的产业升级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进入新世纪的国际产业分工模式正在发生着十分巨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了全球范围内的的国际经济格局。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对于环境粗放型产业和对环境危害型产业的进一步限制,我国对于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势在必行,而且我我国的综合国力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有了较为长足的进步,导致我国经济结构能够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产业调整,从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得足够多的话语权,为自身的经济利益谋取更多的发展。而且随着我国国内投资项目的不断减少以及投资回报利率的不断下降,进行国际范围上的经济投资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升级的一个必然趋势。

2、我国对外经济投资总量相对来说仍然较少

虽然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因为我国步入国际化市场的时间较短,对于自身在国际范围内的角色定位并不是非常的明确,由此导致了我国对外投资总量相较于其他的发达经济体来说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当中。在我国传统的经济思维模式当中,许多管理人员所能够看到的投资主体往往都是局限在对于实业范围内的投资商,投资范围也紧紧的局限在中国大陆,很少会涉足国际化的资本市场。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的位置,但是所承担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却远远与自身的经济模式所不符。所以,中国现阶段需要迫切的转变自身经济发展的模式,提高我国对外经济投资的总量,从而使得我国能够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抓住发展的瞬间,从而让自身的经济水品迈上一个更新的台阶。

3、我国企业的管理者缺乏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眼光

限制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进行机构升级和对外投资规模扩大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我国企业的管理者缺乏进行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的战略实力,企业的管理者所能够关注到的就是来自于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对于长远未来的发展缺乏一个战略层面上的规划。首先,我国因为经济总量十分大,在世界范围内所占的经济比例达到了一个十分高的程度,所以这也就要求我国的管理人员能够紧紧的抓我历史的机遇,进行长远未来上的规划,在恰当的时候根据自身发展的现实情况结合时展的趋势所在进行一次产业结构上的更新换代。但是,我国企业的相关责任人大多数因为都缺乏正规化、标准化的经济战略眼光上的教育,因此,在进行有关的战略规划时往往就会顾此失彼,失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宝贵历史机遇。

4、境外投资战略缺乏目的性、持久性

我国的境外投资规模虽然相对于其他大的经济体来说处于一个相对较为弱小的地位,但是却也有部分的经济行业从业人员认识到了进行境外投资的重要性而开始了向境外进行投资的先例。但是就是在这些境外投资战略的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影响着我国对外投资的具体实施效果。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境外经济投资缺乏一个战略性的方向上的指引,不能够针对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进行有目的性的发展,仅仅只是单纯的进行利益上的追逐。其次,就是境外投资往往只追求利益的见效时间,对于持续时间较长、回报周期较长得项目缺乏兴趣,甚至有的对外投资项目见效之后就会撤回相关的资本力量,不能持久的进行产业上的投资,从而影响了收益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二、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的现状促进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境外投资的发展

1、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技能培训

要想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在结构,就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首先就是要从相关产业的人才梯队建设上入手,加强对与相关产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培养,使其具备能够在现阶段激烈的市场条件下赢得生存的能力,从而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投资战略规划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在进行人才梯队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定时定期的进行人才的培训,使其能够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接受系统化、理论的教学,能够有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现代经济思维模式。

2、制定规范化的产业整合制度,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

要想让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产业升级,除了要进行人才梯队的建设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这其中的引导和主体性地位,使民间的资本力量能够有很针对性的对境外投资目标进行资本投资。首先,国家应该出台相对应的法律法规,针对我国急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行业进行有规范化的引导,使其能够明确自身行业所要发展的未来方向,不至于在发展过程中落后于世界的趋势。其次,国家应该针对对外投资的企业进行相关的事前信息的通告,使其明白自身所要投资目标的未来发展的整体趋势所在,以免在投资之后因为信息交流不通畅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再次,国家作为一个集体意志的体现,应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境外投资的目标主动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使市场和企业能够明确国家下一步的发展战略的落脚点,以达到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共同进退的目标。

3、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

随着经济模式的不断升级换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很难在现代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席位了,所以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适当的进行产业结构上的升级换代和调整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大多数都是以劳动力为主导的制造业,然而这些企业都是没有什么国际性的竞争优势,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站稳脚跟,必须要与世界接轨,首先就是要通过转化以劳动力为主的形式,要求企业提升在科技上以及高素质人才等方面的管理,加强科技方面的研究与创新,从而形成更为有利的竞争力。产业机构是一个国家在进行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基础所在,只有充分的让自身的产业结构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市场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效应。因此,国家应该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大方向进行适当的产业补贴,从而引导市场和生产者主动进行模式上的改变,从而完成自身的突破。

4、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加强企业的资本输出

传统的商业模式在经济全球化当中显得相当不相协调,企业要有所突破,不能固步自封,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实行“走出去”的战略,通过企业的资本输出的方式,然而企业也需要科学准确的选择适合其发展的投资目标,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合作,拉近企业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好地解决本国企业在生产技术上遇到的难题和瓶颈,充分借鉴其优秀的商业管理模式,学习更为科学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增强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这也是企业加强国际性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与此同时,在投资格局上企业需要更加多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影响巨大的经济危机,如何在经济危机中有效的规避风险值得思考。然而为了能在经济危机中将损失降到最小,行之有效的方法则可以通过分散企业的资本输出,企业可以寻求更多的投资区域,拓宽企业的投资领域,减少企业存在的风险。

 

结语:国际经济的调整和境外投资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我国经济行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努力,虽然在新的世纪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一个较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经济结构与经济模式与其他发达的经济体来说仍然存在着差距,所以我们要正视这种差距的存在,主动转变自身的经济结构,以赢得世界范围内经济格局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6

[关键词]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运行区间

[中图分类号] F81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1-0055-04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财政框架下的省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研究》(08BZZ037)阶段性成果。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满足国家行使政治权利需要的财政分配行为――公共财政和行使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的财政分配行为――国有资本财政并存于国家财政这一统一体内。与此相适应,形成了两大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预算体系,即公共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两种财政依据的权能和职能范围存在差异,因此,两种预算在收支结构上也各不相同,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区间。

一、两种预算运行区间的理论分析

所谓财政的运行区间,实际上就是指财政发挥其职能作用的空间范围,主要包括财政运行的活动区间与规模区间。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财政有着不同的职能,这也决定了二者的作用范围是存在差异的,相对应的,两种财政预算的收支结构也各有侧重。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在我国公共财政的提出也是在讨论“市场经济”的财政职能范围时提出来的。市场取向的改革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大一统”财政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实践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市场上的经济主体依据市场价格信号,自发从事经济活动,社会资源在此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配置。但市场经济仍存在诸多市场无法有效配置或正常发挥作用的场合和领域,即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及其财政插手加以解决,否则社会经济体系将难以有效运行,因此,公共财政是以“市场失灵”为构建起点。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非盈利性财政,市场失灵领域是其活动的基本范围。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公共财政预算的收支范围应是面向所有企业。

公共财政是国家以政治权力行使者身份而参与的财政活动。不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还以国有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国有经济的运营,由此形成了国家财政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本财政。从性质上说,国有资本财政是以国有资本所有者的身份从形态上对全社会的国有经营性资产及国有资源进行宏观经营管理。这种宏观经营性的根本目的是要求通过国有资本财政的资源配置活动来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它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方式,使国有经济适当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国有资本财政作为一种政府分配行为,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主要手段,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去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以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国有资本财政的活动范围是以国有经济为界的,它存在于市场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有效领域,是一种内在于市场的分配行为。相应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范围也是面向国有经济的,是以实现宏观盈利性为活动目标的。公共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各自的活动领域和收支方向如表1所示:

二、公共预算的运行区间分析

在明确公共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各自的活动范围之后,就可以对二者的运行区间进行相应的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为国家行使职能,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财力保障,又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主要手段。公共财政的收支规模直接关系到政府配置资源的力度,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特别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收支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社会经济及财政自身的发展。财政规模过小影响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难以对国民经济实施正常调控,导致国民经济无序运行;财政规模过大会对市场经济中微观主体的活动产生排挤效应,妨碍企业、个人的消费和投资,影响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适度的公共财政收支规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公共财政规模的衡量及其决定因素

对公共财政规模大小的衡量有两类,即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收入(GDP)的比重和财政支出占国民经济收入(GDP)的比重。财政收入占GDP的份量构成了政府最直接的可支配资源,是政府进行活动的财力基础。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反应了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二者都可以用来衡量公共财政规模的大小,但从理论上说,财政支出规模更能反应政府活动的实际情况。财政支出反映着财政收入的实际使用和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支配情况,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和调控就是直接通过某方面的财政支出来完成的。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等功能,都是更直接地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的。财政支出的相对量更准确地显示了政府财政规模的大小。而且,在公共财政的建设中,“以支定收”的理财思路更符合时展的需要。公共财政应立足于市场经济下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以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来确定政府职责,由政府职责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由财政支出规模确定财政收入规模。因此,我们以财政支出占GDP的相对量来衡量公共财政规模的大小。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大小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诸多方面。这些探讨和分析对于我们研究政府财政规模的合适与否以及如何去确定相对合适的数量界限都有重要意义。虽然影响和制约财政规模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这些因素在对财政影响力的大小上应该是不同的,其中,政府的职责范围是决定政府财政规模的最直接的因素,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政府财政规模的根本因素(程传兴,杜乃涛,1999)。此外,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各国在确定财政支出水平时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以便保持合适的经济增长速度。

(二)我国适度公共财政规模的界定

相应地,我们也以财政支出规模大小来衡量我国公共财政规模,而我国适度财政支出规模是由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确定并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政权建设、事业发展、公共投资及部分的收入分配是其支出的重点领域。这与发达国家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大体相当,因此我们可以以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作为参考数值。目前OECD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平均在40%左右①,这与我国当前财政支出规模(2007年国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0%②)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发展水平,不能完全以发达国家数值为准,而且,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较大是由于社会保险和福利支出较多。有研究指出,扣除社会保险和福利支出之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只在30%左右③。同时,马拴友(2000)从经济增长与财政规模的关系出发,估计中国政府最优规模大约为GDP的26.7%,这也与Karra(1996)关于亚洲的估计大体一致。在公共财政框架下,从长期看,我国包括教科文卫支出的政府支出可适当提高。因此,综合以上各因素,我们将中国适度的公共财政规模界定在30%左右是较为合理的。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运行区间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以资本所有者身份进行国有经营性资本的投入与产出活动,其目的是国有经济的宏观盈利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国有资本财政的运行有其客观的适用范围,这个适用范围具体表现为国有经济的规模和产业分布,而这种适用性也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范围及规模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一)国有资本财政的产业选择

在市场经济国家,国有经济是在与民间经济分工、配置中发展的,国有资本财政的特殊性,决定了国有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进入所有产业领域,而是应该根据国有经济产业分布规律,结合各国具体国情来调整国有经济结构。

1.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规律

国有资本财政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其具有产业适应性,即国有资本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所有制的企业制度进行产业选择时,对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相容度。不同的产业生产方式的差异、生产要素组合的差异、产业资产的技术特征、产业的关联度、产业的市场结构等产业性质不同,要求有不同的制度与之相适应。而且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的产权构成、产权主体目标、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竞争比较优势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使得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对不同产业的适应程度也有很大差异。

一般来说,竞争性越强的产业部门,越适合非国有制企业,或者说国有程度低的企业。而垄断性越强的部门,就越适合国有企业。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产业分布规律来看,在邮政、电信、电力、航空、石油等垄断行业,几乎每个国家都由国有企业或以国有企业为主来经营,而在其他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的比重则很低。郝书辰(2004)将国有经济制度优势与产业的性质(产业的技术特点和生产要素组合的关系)结合起来,认为产业性质(如外部性、垄断性、关键性)高以及国有经济制度优势明显,又有明确的社会目标的产业,适合于采取国有制度经营。或者说,这些产业天然与国有经济兼容,需要国有经济进入。

2.国有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

以上的分析揭示了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要严格遵循市场准则,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财政在市场有效领域中的资源配置职能,通过国有资本财政的投资和退出,正确引导社会资本在相关领域中的扩展和压缩,从而达到调节、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动重组,优化改善国有资产的配置结构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国有企业的战线适当收缩,并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工业等行业和领域④。而且在国有经济布局趋于优化的同时,国有企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2003年~2007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从17户增加到44户,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从9户增加到27户,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从6户增加到19户。在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中,中央企业有19家,比2003年增加13家⑤。

虽然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整体上看,国有经济分布仍然过宽,产业布局和企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从2007年对全国国有及控股企业的从业人员及国有资产总量按产业作用分类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分布在一般生产加工行业和商贸服务业中的国有资产仍占相当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2007年国有及控股企业从业人员及资产总量统计

(按产业作用分类)

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以及《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我们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我们应不断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关于《指导意见》的讲话进一步明确国有资本的投资行业,“待2007年实施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制度后,中央企业的国有资本将向军工、电网电力、石油化工、电信、煤炭、民航、航运七大行业”。同时,对不属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亏损企业,短期内难以扭亏的,可以向各类投资主体转让,或与其他国有企业进行重组,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做大做强国有经济。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范围及规模的界定

通过对国有资本财政的职能特征及其产业选择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确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范围及规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部分,《试行意见》规定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内容,但并未明确其收支规模。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分析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上缴的国有资本税后利润,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二是变现收入,包括国有股权转让和国有资产清算收入。国有资本税后利润收缴标准的确定直接决定了企业再投资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国有企业是否拥有必不可少的独立自主财力。首先,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我们以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确定国有企业的留利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要赋予国有企业如同其他企业一样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要求国有企业也获得应有的市场竞争结果,即获得平均利润率,在此基础上参照非国有企业的“留利”水平即可大致确定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缴留比例。其次,国有资本财政作为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同时又要在优化国有经济结构方面发挥作用。但对国有资本税后利润缴留比例标准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自身的特点,还要保证国有资本管理相关目标的实现。再次,对于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由于其在市场中面临的竞争环境不同。对于垄断企业,其高额利润是由国家行政权力干预带来的。对于这类企业,在确定税后利润收缴比例标准上,要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来征收其企业利润中隐含的、但却没有扣除的成本。因此,我们要在参考非国有企业平均“留利”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地区差别等各种现实情况并结合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来确定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缴留比例。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变现收入也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本变现是指以不同形式(如固定资产、产权、债权、股权)表现的国有资产转换为货币现金的过程,它是国有资本退出市场,国家优化经济结构的宏观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以上对国有经济产业选择的分析,为国有资本“进”“退”领域和行业明确了方向,但国有资本的退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明确了国有资本的退出领域和行业之后,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国有资本的“退而有序”。不仅要量化国有资本“退出”市场的数量规模,还要规划国有资本“退出”的时间列表,从而确定年度国有资本的变现收入。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分析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概括起来包括两个:资本性支出(产生新的国有资本)和消费性支出(没有产生新的国有资本),具体是弥补公共财政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缺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在规模和方向上要处理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国有资本“不与民争利”的关系。从上述国有经济产业选择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明确了国有资本再投资的方向。而对国有资本再投资的规模,一方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再投资的资本要坚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再投资应该尽量避免去“与民争利”,而是要去行市场难为之事、不为之事。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本的再投资同私人资本一样,以投资收益最大化为其基本准则。但是,由于国有资本财政的宏观经营性,它又不同于私人资本投资的是,它的合理投资规模不能是其各项投资项目收益的简单加总,而应考虑到各投资组合对新老企业收益的抵消因素后,以所得出的最大收益为基本标准。

国有资本的消费性支出主要用于弥补公共财政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缺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本财政一方面严格遵循市场准则,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财政在市场有效领域中的资源配置职能,通过国有资本财政的投资和退出,正确引导社会资本在相关领域中的扩展和压缩,从而达到调节、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应当按照“公共财政为主,国有资本财政为辅”的原则,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逐渐收缩国有资本财政的市场活动范围,通过国有资本财政与公共财政的预算平衡机制,将国有资本财政的增量投资更多地投入市场失灵领域,以充实我国公共财政日趋扩大的需求缺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互补与衔接应以“公共财政”为目标导向,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原则来确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方向和规模。

[注 释]

①③廖家勤.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分析及其合理控制[J].当

代财经, 2004:1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

版社, 2008.

④⑤李荣融.走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EB/OL].新华

网, 2009-06-03.

[参考文献]

[1]邓子基. 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邓子基,陈少晖. 国有资本财政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2006.

[3]文宗瑜.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4]叶振鹏,张馨. 双元结构财政――中国财政模式研究[M].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5]毛程连. 公共财政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3.

[6]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2003中国财政发展报告――

重建中国公共预算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邓子基.对国家财政“一体两翼”基本框架的再认识[J].当代

财经,2003,(9):24-27.

[8]邓子基.为什么要加强对“国有资本财政”的研究[J].当代财

经,2005,(3):31-33.

[9]邓子基.略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J].地方财政研究.2006,(1):

8-12.

[10]文宗瑜,刘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关注并解决的若干重大问

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8,(4):25-41.

[11]文宗瑜,刘 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如何与公共收支预算对接

[J].财政研究,2008,(1):24-28.

[12]徐瑞娥.关于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

考,2006,(15):39-45.

[13]李燕. 论建立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J].中央财经大学

学报,2004,(2):1-8.

[14]刘剑文,郭维真.论我国财政转型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

立[J].财贸研究,2007,(2):61-71.

The Comparison on the Operation of Public Budget and State-owned Capital Management Budget

LiLiqi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7

关键词: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外迁

1 引言

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聚集,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企业是集群中最基本的元素,集群的这种核心竞争力最终会内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相对于非集群企业,集群企业可以享受到集群共享性资源提供的非对称竞争优势,正因此,集群会吸引企业向这一区域聚集。

但是,实际上一些集群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却表现出了较强的外迁趋势。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集群企业的外迁?本文将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探讨集群中企业的外迁。

2 集群的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提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四个因素是市场需求、生产要素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以及同行和替代产品竞争者。这四个条件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菱形架构”,并且由于地理上的集中,四个条件相互作用增强,以至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集群。

“北欧学习型经济”、“加利福尼亚”和“新产业区”三个相似学派从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和技术要素出发,强调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特定的资源和制度背景、企业间的非市场关系,如信任、习俗、文化结构以及非编码化的知识,这些因素具有促进创新、鼓励企业家精神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吴晓波、耿帅提出企业集群的共享性资源,认为它同样具备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所拥有的因果模糊、路径依赖、历史作用以及社会复杂等能够产生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各种特性。集群企业不仅能通过共享性资源与集群外部企业产生竞争的不对称优势以获得竞争优势,而且集群企业自身也是共享性资源的缔造者。

综上所述,我们将集群的竞争优势概括为:资源获取优势、创新创业优势及市场效率优势。

2.1 资源获取优势

(1)基于路径依赖形成的资源吸引效应。马歇尔指出“ 当某一工业定位于某一区域时,就极有可能长期定位于此。同类厂商彼此相邻并从事类似的经济活动能够产生巨大的利益,厂商也倾向于选择在具有某种特定技能的劳动力集中的区域设厂,这种就业的优势同工业在特定区位的集中组合形成制造业的聚集效应,它是该工业成长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集群一经形成,就会通过其优势将有直接联系的物资、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尤其是吸引特定性产业资源(或要素)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将吸引更多的相关甚至不同产业,扩大地区产业规模。而且,随着集群竞争力的增强,这种资源吸引效应还会逐步加速。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是企业资源互补。集群企业间分工合作发展,企业间的互补性增强,容易实现“及时供货”、零库存、全面质量管理等,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二是企业内部分工外化。企业将原先自行生产的部分零部件外包给其他企业,利用社会资源更快地扩大生产规模或降低成本,从而充分发挥资源效用。

2.2 市场效率优势

集群企业在市场效率方面的优势从专业化分工角度理解,可以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交易费用节约角度理解,又可以通过集群信任机制和信息特征来体现。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又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集群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和社会化。在集群经济中,由于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很低,分工的精细化及专业性的提高,生产同种产品的分割性的功能会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从而使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企业达到最优的生产规模因而获得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可以把它看作某一行业的内部经济。①集群内部的企业,由于地理空间的接近,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或联盟以弥补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获得资源互补的外部规模经济。②集群企业的联合可以共同建立销售中心,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共享的销售网络中获得营销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通过这种联合,能推动政府加大力度改进基础设施,使集群企业共享基础设施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③集群企业可以借助集群优势迅速壮大和不断提升,依靠区域专业市场营销,提升知名度,树立形象。集群企业还可以凭借集群地区规模获得的价格、质量优势,并利用产业网站和电子商务,拓展国际经济联系渠道,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2)范围经济。范围经济也分为内部范围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内部范围经济在柔性生产方式下,集群内的一些采用现代技术的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及时地调整产品的产量和创新产品的样式,比较容易实现企业内部范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是某一行业的集群企业的生产系统被分为许多个部分,分散在众多中小企业中,然后企业之间再通过建立合作的网络关系进行交易。这些专业化的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多样化产品的生产,形成了行业的经济。而这种范围经济对单个企业来说,则是外部的范围经济。

(3)交易成本降低,提高合作效率。集群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与社会文化特征有利于市场上的交易费用和空间距离造成的费用的节约。集群企业由于地理空间的接近性可以降低企业间的每一次交易成本,继而在连续的交易过程中大大减少总的交易成本。集群企业的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一致的价值观念。集群内的各个成员企业长期的交往中奠定了良好的信任和承诺基础。

2.3 创新优势

(1)创新的激励、学习效应。大批产业相关的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区,彼此间的竞争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并转而成为多数企业的强烈创新动力,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或者提升产品质量与产业层次,改善服务。

(2)新的服务环境。一是相关产业的创新支撑。供应商是产品创新与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必须与供应商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一方面供应商会协助企业认知新方法、新机会和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企业则提供供应商新信息和市场视野,带动供应商自我创新,努力发展新技术,并培养新产品研发的环境。企业和供应商之间交集与共同解决问题的关系,也会使它们更快、更有效率地克服困难。二是知识生产机构的创新支撑。企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提供研究开发和技术支持的机构,如学校、科研单位、管理咨询机构、培训教育组织、技术开发机构等。

3 集群生命周期内竞争优势的变动

奥地利经济学家蒂奇借鉴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将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如下图。

接下来探讨集群生命周期内其竞争优势的变动:

当t0<t<t1,产业集群处于诞生阶段,这时候集群中企业数量较少,企业间以及企业与区域内其他行为主体尚未形成经常的合作关系,企业最初聚集在一起进行产品生产,集群内企业基于信息网络、分工协作以资源共享所产生的聚集经济获得竞争优势。在这一阶段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资源获取优势,而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效率优势表现不明显。

转贴于

当 t1<t<t2时,产业集群处于成长阶段,这时集群内企业数量猛增,集群发展迅速,增长率高,但也可能使得集群没有压力去创新,而往往只集中资源于最畅销的产品,并以日益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扩大生产。集群内的资源(知识、信息、技能等)会日益集中,更多的投入到主导产业(或产品),集群内核心企业具有技术、品牌、规模优势,企业内部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基本柔性化,灵活性增强,企业之间进一步分工细化,专业化程度提高,部分中小企业成为分包商;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展开上下游、藏水平等多种企业合作形式,并且和中介机构的合作日益加强。在这一阶段,资源获取优势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市场效率优势,创新创业优势虽有所表现但不起主导作用。

当t2<t<t3时,产业集群处于成熟阶段,这时集群区域已经拥有数目众多的相关企业,企业数目增长率开始逐步稳定,与产业配套的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配套的企业群,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体系。在产业价值体系中,相关企业的劳动分工更加明确,各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相关企业之间彼此既竞争又合作,形成了一个坚实、稳定、密切的本地网络关系,这种产业价值体系能够维持与增强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这一阶段,资源获取优势的作用随着集群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被弱化,市场效率优势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起主导作用,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创新创业优势。

当 t3<t时,产业集群的发展逐渐衰落,前一阶段所表现出的创新优势产生的高利润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进入集群的结果是使集群规模持续扩大,产品成本继续攀升。集群失去对市场的灵活反应,缺少应变的内源力,集群企业竞争优势逐渐削弱。与此同时,企业将自己的大量业务实施外包,以便降低成本;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大量外流;企业之间的信任基础开始动摇,交流与合作逐渐减弱,集群文化趋于保守;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已经不再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创新活力不足。这时许多企业开始选择从集群中迁移出去。

4 结论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赢利,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会选择对自身有利的发展机会。一般而言,企业集群能为集群中的企业提供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和创新创业优势,但这些竞争优势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集群中企业所获得的竞争优势随着集群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当集群规模超过集群区域资源所能承载的限度时,企业从集群中获得的竞争优势将大大被削弱,而且集群中同类企业常常会为争夺有限资源而陷入恶性竞争中,这样集群中企业与群外企业相比不但没有竞争优势,而且由于面临集群内部的激烈竞争,集群内企业与集群外企业相比反而会处于劣势地位。此时,集群中的企业会努力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从集群中迁移出去以求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8

企业会计模式是指企业在国家会计规范指导下,通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业务程序、选拔和聘用会计人员。确定和使用会计方法、从事会计工作、提供会计信息,开展会计管理而形成的企业会计工作体系。

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会计模式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会计模式导向、会计规范、会计管理体制、企业会计模式、会计人才管理体系。在五大要素中,会计模式导向是最基本的要素,它处于最高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模式的基本运行走向;会计规范在会计模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反映会计模式导向的前提下,指导、约束会计管理体制和企业会计模式,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和相关性;会计管理体制是会计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组织保证;企业会计模式是会计模式中涉及实务最多、最为活跃的因素;会计人才管理体系是根据会计管理体制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要素有着制约或促进作用。

企业会计模式自身包含了若干个子系统,与会计实践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会计模式是国家会计模式在本企业范围内的具体体现。

二、我国经济环境对企业会计模式的影响

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会计始终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一般而言,会计的社会环境指的是对会计工作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的总和。在诸多因素中,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外部对会计工作的要求等,分别在不同层次上对企业会计模式产生影响,其中以经济制度、经济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会计模式的影响最为突出。

(一)经济制度影响着企业会计模式的制定和实施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这个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此种经济制度下,政府充当社会管理者、国有企业所有权的机构这两种角色。政府的双重身份要求企业会计模式须做到:向政府传达基层企业的会计信息,为政府这一宏观经济调控者提供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和依据j企业会计模式须配合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角色,为其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绩效衡量、引导和利益分配等管理职能服务;企业会计报表须切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尤其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为政府完成企业所有者这一角色的职能服务。

(二)经济模式必须得到企业会计模式的配合和支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环境下运行,其发展关键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企业会计模式必须配合和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权清晰的特征要求通过企业会计准确计量和报告企业产权,以保护各个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权责明确的特征要求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准确量化产权投资人和债券投资人的权利和责任,使得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债权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政企分开的特征强调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企业投资者的双重身份对企业的不同影响;管理科学的特征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立科学的会计管理制度上,为优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有用信息。

(三)企业会计模式的发展状况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经济发展水平与企业会计模式的相互影响十分明显。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企业会计模式的构建须考虑企业规模、水平,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复杂程度等因素。同时,还应为以后经济发展和业务增加所产生的会计新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现代企业会计模式的途径

目前,企业会计模式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不同信息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有差异、信息客观性与相关性相背离,会计监督机制与内部人员控制存在矛盾。根据当前经济环境对企业会计模式的要求,以及企业会计模式中现存的三个问题,为了规范企业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从多个方面着手建立企业会计模式。

(一)建立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制度,针对企业内部经营业务的特点、范围,管理要求和人员素质设计和实施的,用于指导规范会计工作的制度体系,即为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在会计管理制度中,应设置会计机构,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机构是组织和实施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制度;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主体,针对会计人员的有效管理,主要包括会计业务和会计理论的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完善。

(二)据实整理会计信息系统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可靠信息,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因此,企业会计模式设计的主要任务,便是会计信息系统的设置和运行。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设置包含会计政策、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指标、会计信息流程等几个要素的设置和这几个要素之间的有机配合。

(三)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完善的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条件。但监督工作由谁来做。如何做,这又是会计监督机制首要解决的问题。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分离的体制是解决会计监督机制问题的有效方式。企业内部的会计仅负责运行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必要的会计报告和其他信息,内部监督职能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会计信息的质量则由外部独立审计机构来评价和确认。企业会计人员对企业经营者负责,经营者对所有者负责,,企业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对会计信息失真承担有关责任。

四、结束语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9

【关键词】范围经济;一体化;组织管理;竞争优势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讲,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能够使企业的产品链在各个环节同时开展,当这些活动得以完成时,企业的范围经济也将产生。可见,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实现范围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此外,任何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企业和市场共同完成的,而范围经济实现程度的程度是企业形成一体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范围经济和一体化对企业或者产业的影响则涉及较少。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更多的企业在追求了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其生产组织方式开始向范围经济和一体化经济模式转变,以此来迎合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普遍要求。

一、对范围经济和一体化的释义

(1)范围经济释义。对现代组织而言,由技术、管理知识与经营信息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范围经济往往涉及到组织管理的多个层面,是一个难以忽略的参数,因为当范围经济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之间的纵向或者横向联合就成为可能。可见,对现代组织而言,无论是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经验还是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在对这些要素进行获取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甚至是高昂的代价。同时,这些要素由于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定价较难,估值不易,尤其当企业选择跨国经营时,传统的技术转让并不被特别看重,相反,直接投资则被看成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因为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的整合和对市场经验的应用,实现高效率的组织和管理。(2)一体化及纵向一体化释义。一体化是一个广义的词汇,包括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等,本文所指的与范围经济相关的一体化为纵向一体化。按照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纵向一体化指的是企业上游的产出能够作为下游的投入,并且这样的一系列纵向生产过程要集中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因此,在企业进行纵向生产时,各阶段各环节之间进行的生产活动都会以产品的形式最终呈现。当然,即便是彼此之间互为投入和产出,如果这些产品是通过不同的企业制造出来的,然后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则往往被认为是不同的产品产自不同的企业。即便是企业在实行纵向一体化时只生产一种类型的产品,同样能将不同阶段呈现的产品看作是不同。所以,实行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实际上是在进行多种产品的同时生产,不同的是,这些多产品的交易过程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只有最后一阶段的产品才会流通到市场上参与交易。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即便只生产和经营纵向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产品,由于其掌握的技术、管理知识与信息存在于不同的阶段,为了保证生产与经营能够正常的进行下去,企业需要对上下游企业或者各阶段的技术特点、管理特点与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否则,上、下游之间的生产协调是难以实现的。

二、范围经济的风险与福利分析

(1)范围经济的风险。范围经济对现代组织的益处是十分明显的,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组织管理成本的降低,在短期,选择纵向一体化的企业能够在财务会计方面取得范围经济,同时还能够在必要的情况下实行低成本扩张战略,以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获得企业所需的关键生产资料或者资源,以此来增强企业在产品市场、证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而从从长期看来,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能够取得范围经济的优势。但是,风险也在这一阶段暴露出来。因为,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原始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为客户提供相关而又不同的产品。可是,当这一战略进行到一定的阶段,企业会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去片面的追求纵向一体化所能够带来的优势,使企业陷入到恶性循环的陷阱之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与风险。可见,盲目的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将使企业的技术获取成本显著增加,分散企业在主营业务上的资源和管理者对主营业务的注意力,而企业的成本变化也将更加复杂和模糊。(2)范围经济的福利。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讲,范围经济实际上是对协同的一种真实反映。也就是说,现代组织需要对不同的业务进行协调和管理,使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使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并以此建立起新的长期的竞争优势。当然,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范围经济的福利效应也是十分明显的。当增大投入时,企业的单位成本得到降低,规模经济呈现出来;而随着企业业务的增多,范围经济就会呈现出来。范围经济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销售,优化采购,增进研发。

三、一体化的风险与福利分析

(1)一体化的风险。现代组织管理采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特性会作用于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其产生一定的风险。比如,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过程不但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公平和不公正,像强者获利、弱者受损等。所以,企业采取一体化的过程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存在较大的风险的;其次,在国际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一个参与国际分工的企业如果不能因此而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或者是没有能力来完成这样的结构调整,那么它们就会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受损,而这被看做是一体化的另一个主要的风险。(2)一体化的福利。从产品的水平差异方面来看,消费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在产品存在水平差异性,并且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也能展开部门内贸易。从水平分工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规模经济是部门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是贸易得益的一个重要来源。一体化战略将原本被保护主义分散孤立的国内小市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市场。通过这个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大批量生产等的技术利益。所以,水平差异的部门内贸易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如果贸易转移效应超过贸易创造效应,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净福利将是负的。维纳的理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形式。

四、结语

在产业经济学中,纵向一体化经营是指企业沿主导产品生产链向其上游或下游相关产业领域不断扩展的过程。根据其向上游或下游扩展的方向不同又分为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自从进入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对于国际经济关系在全球化和区域化之间的关系,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并对其未来走向得出不同的结果。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先导和基础,全球化是区域化的必然归宿,因此,研究范围经济与一体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李尊然.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J].经济问题.2007(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