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健康教育的理论集锦9篇

时间:2023-08-15 17:19:54

健康教育的理论

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1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学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努力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心理承受能力弱 

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 

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三)缺少意志、毅力 

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体育锻炼的实践性、进展性、竞争性、广阔性、系统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体育锻炼有益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和工作。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体育锻炼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稳重、健康的情感,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三)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意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内涵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四)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相互传达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需要等目的,运用言语、行为等方式而实现的沟通过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地练习和比赛,使他们之间产生亲切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他们不用言语,只需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融洽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心情舒畅、振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百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在从事青少年体育运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因而。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的融洽程度,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据甘肃心理学研究者杨永龙先生进行的一项针对体育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心理承受力差48.57%:适应不良37.14%;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与偏执31.43%。情绪不平衡28.57%;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是:心理承受力差47.06%;适应不良41.18%,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32.35%。偏执29.41%。由此可见。加强体育教师心理辅导势在必行。只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自身心理健康,具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教学和锻炼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包括学校和家庭的物质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组织制度环境等,特别是校风、班风、家风、教风、学风等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更重要的是,体育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维护和调控作用。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又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使师生成为朋友,课堂成为乐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因材施教,加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活动是一项实践活动,体育教学必须包括学习技能、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三重任务。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然后,因人而异地开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譬如,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关注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他们也会因多次练习后仍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失望和心灰意冷的情绪,失去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要耐心辅导,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信心、上进心。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功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文化 教育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针对不同年级,确定主题内容,根据教育特点,选择有效模式,确立实施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确保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泛指学校班级对学生施加的行为规范、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稳定、持续的积极适应的心理状态,并能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较好地适应客观环境。简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按照心理健康的标准来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心理是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体验。好的环境可以给人好的心情,健康的心理在于环境的熏陶和在生活中的锻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调节心境、陶冶性情、愉悦身心、造就性格的功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使学生在这种具有凝聚力的氛围中受到教育。这样,一方面使得学生的自尊、自我实现需要得到了满足,个人价值在集体活动中得到了体现;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说起校园文化,其中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如国旗下的讲话、专项检查、各项比赛、主题班会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时刻提醒着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多鼓励学生发展优秀的个性特长,多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更能促使他们的潜力不断开发出来。

二、教师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生活的导师、人格的引导者。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如果教师自己心理不健康,就容易把不良的情绪发泄到学生的身上,致使有的学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某些个性。因此,教师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成功地扮演教师心理辅导的角色。在教学与管理中,教师要把自己的品行、情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学生,用自身美好的心理素质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生活上要做到处处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懂得关心帮助别人、与人为善、知恩图报,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随着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教师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应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的功能,这种班会也被称为班会心理课。

通过主题班会可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这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通过主题班会,应摸清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加以适当的引导,以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召开班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的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教师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认同学生的想法,然后有意识地引导,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自然地改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但同时要注意避免揭露学生的隐私,防止出现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畅谈自己看法的积极性,通过同学间的互补,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

四、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适当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正确的内容、切实的要求,还要有恰当的方法。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教育方法是多样的,也是不固定的。在实践中可运用活动法、讨论法、讲授法、咨询法等,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活动法。

即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各项活动,通过体验和调整,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的,包括游戏、学习、劳动和社会交往等,这是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师工作中,活动法可以结合班、团队活动和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同时进行,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2、讨论法。

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讨的方法。一般的程序为:先确定讨论题目;查阅和整理有关资料;准备发言提纲;论证或辩论;最后由教师或学生代表总结发言。讨论法对学生的智力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师工作中,讨论法可以采用班级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3、讲授法。

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根据讲授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可分为讲解、讲述、讲读和讲演四种方式。讲授法是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教学方法,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在教师工作中,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咨询法。

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54-02

近几年,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成高发态势,特别是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心理问题是造成大学生辍学、自杀的主要原因。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1.所属学科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人们灵魂的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属于社会学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心理健康属于心理学和生理学,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像,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揭示的是人的心理实质和规律,使人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和别人,更有效地适应环境,更好的促进自我实现。

2.工作目的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经济任务顺利完成。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能更轻松快乐的面对现实生活,并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来访者消除或缓解心理上各种症状,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并建立新的有效行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

3.工作任务不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是理想信念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咨询有效的缓解大学生由于环境不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不协调产生的种种困惑和心理冲突,避免严重心理问题的产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大学生提供多种活动的参与机会,增加可以促使他们自身人格道德,人际成长与发展的心理教育经验;帮助大学生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社会的职业环境,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成长;对大学生的学习、社交、家庭、婚姻及职业的选择和就业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

4.理论基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是各种心理治疗理论及人格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

5.方式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是采取大会报告、集体座谈、个别谈话的方式,而心理健康教育多是采取个体咨询或治疗、团体治疗或咨询、职业指导服务、培养同伴咨询师、协商调节服务、专题讲座等形式。

二、提高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感

1.积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极其重要。实践证明,心理素质是其他各项素质的载体,大学生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便无法很好的完成学业,更无力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从咨询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学生入学后,由于心理依赖性强,适应环境能力较差,上大学后仍需要母亲陪读;有的学生仅仅因为大学一年级的一门考试不及格,就心灰意冷,情绪低落,陷入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学业一落千丈,直至退学;还有的同学由于自我意识偏差,或自卑退缩,或自负骄傲,不能很好的处理和同学的人际关系,苦闷、迷惘、以致影响学业,甚至导致神经症和精神障碍。所以,心理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的基础,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成才和社会整体素质。新时期应重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社会、家庭对大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同时大学生自我定位高,渴望成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比如在我校今年五月进行的大学生问卷调查中,其中“目前最困扰你的是哪方面?”的问题中,有48%的同学认为是个人发展,22%的同学认为是学业,14%的同学认为是人际关系,7%的同学认为是恋爱与性,5%的同学认为是个性情况,4%的同学认为是其他。在“你目前觉得自己压力如何?”的问题中,有55%的同学认为压力较大,28%的同学认为较轻松,12%的同学认为压力很大,5%的同学认为自己接近崩溃。具体地说,大多数学生非常关注个人发展,个人成才的欲望特别强烈,但也面临了很大的压力,由此会引发很多心理问题。近年来,我国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凶杀等事件也呈上升趋势,虽然这些是极少数学生,但是引起的社会影响很大,所以认真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也是新形势的要求。

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预防重于治疗,以发展咨询为主,障碍咨询为辅

预防重于治疗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主导思想。只治不防,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疗,获益的仅仅是患者;相反,防重于治,不仅可以使早有心理障碍的人得到应有的治疗,而且可以使更多的人懂得心理卫生的意义,掌握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预防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每个大学生在成才的发展历程中,都可能会因为成长而不断遇到各种冲突和困扰,绝大部分学生能及时化解自己的心理问题,但仍有少数学生在长时期的心理冲突的困扰下,形成心理障碍。所以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要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和培育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基本任务,要坚持预防重于治疗,以发展咨询为主,障碍咨询为辅。

四、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注意寓教于乐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很高,大学生们普遍对自己期望也很高,他们的心理压力陡增,在面对挫折时自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处理,极少数人选择了自杀和伤害他人,这是一种极端的消极方式,对国家和个人都是损失。所以,根据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应重视和加强生命价值观、亲情和感恩教育。例如:通过举办电影赏析活动,一起观赏张国荣主演的《异度空间》,通过和同学们一起解读电影中主人公的命运,现实中张国荣的事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勇敢面对今天的挑战。生命里没有“异度空间”,要努力使心灵更坚强,珍惜生命。激发和增强学生们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意志,这样的活动,相信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认可。

参考文献:

[1]约翰・麦克里奥德.心理咨询导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胡月,鲍英善,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4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关于健康第四次定义:健康的涵义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作为身体健康的指标之一,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其表现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个人的身心潜力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作为一名积极的社会成员而存在。结合自己多年的心理辅导案例与实践,我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智力正常

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具有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在解释认知的事物时,以事实为根据,能够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且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对他人的内心活动要有较敏锐的洞察力,不会误解他人的言行。

2.情绪平稳

情绪平稳就是一个人能够协调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心境保持良好,自我调控能力较强。心理健康的人总会保持乐观、愉快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冲突,遏制自己非理性的行为,在相关的领域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3.自我接纳

一个人要对自己的优缺点做出客观评价和理性认识,对个人的情感和动机有一定的知觉,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要切合实际,不要盲目自大,也不要过于掩饰自己,刻意取悦于他人,要保持适度的自尊,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保持心理相对的平衡。

4.人际关系良好

与他人要有正确的交往态度,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乐意与他人交往,将自己融入不同的环境中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其中的乐趣和担忧。

5.热爱生活,独立自主

生活充满激情,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周围的事物持有独到的见解,有独立谋生的能力,不盲目跟从别人,专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并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上进心。

6.健康的人格

本我、自我和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三大要素,保持三大要素的动态平衡,协调各项心理机能健全发展,正确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度,使行动与目标相适应,认识与情感相协调,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

焦虑症是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它的表现是忧心忡忡,紧张不安,集中注意力困难,对轻微的刺激就做出过度反应,逆反心理强。这种心理障碍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较普遍,尤其是毕业班学生。

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理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一般来说,过度的抑郁反应,会出现注意力不仅集中、记忆力衰退、精力减弱、头脑反应迟钝、晚上睡不好、爱发脾气和工作效率不高等现象,出现了焦虑、担心和烦躁等不良情绪,看不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甚至有自伤、自杀行为。

3.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长期偏离正常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不适当的或是不成熟压力或者问题方式组成的,其人格在内容上和方式上都存在异常。所以人格障碍是一种病态的现象,通常表现为被动的生活取向,有自我否定的倾向,对他人缺乏关心和同情,缺乏罪恶感和羞耻心。

4.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大学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迷恋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应给予一定的干预,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

5.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大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而且,失眠常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三、齐抓共管,合力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学生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让学生的心理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其次,开设兴趣活动小组,授课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活动,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全面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掌握了周围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强他们应对困境和压力的能力和勇气,并鼓舞学生寻求生活的真谛。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其他心理教育的方式相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仅有广泛性,而且有整体性。因为它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辅导,而是针对广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倾向来咨询和辅导,这种教育是隐形的,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中。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4.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一些高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压抑感和冲突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崇高的品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了解大学生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前提,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5.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开展多形式和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三条途径的健康教育影响形成一个最大的合力。我们要逐渐改变传统的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在平等、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调动社会广大力量,净化社会环境,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在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5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构建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Haken)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2.重视系统的有序组合

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6

关键词 临产妇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251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分娩过程已不再是单纯的分娩接生的技术问题,而是伴有丰富的社会、心理因素参与的一门科学。分娩虽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每个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却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危险。临产时产妇的生理、心理问题特别突出,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使其了解分娩方式及其利弊,了解分娩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消除母亲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心理,并针对孕产妇的特殊情况,在分娩前积极做好生理、心理准备,分娩时信心充足并知情选择,避免孕产妇盲目选择剖宫产,促进自然分娩,是关系到孕产妇能否顺利分娩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院在临产妇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现具体介绍如下。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首先护士应向临产妇介绍住院环境,使其熟悉环境条件,减少病人对环境的陌生感,介绍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姓名,同时提供安全舒适的待产环境,态度和蔼,语言自然流畅,充分体现医护人员的耐心、爱心、细心。使临产妇从心理上消除对环境的陌生及对医生、护士的恐惧心理,增进医患沟通,加强交流,为孕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打好基础。

分娩知识宣教:分娩是借助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产道排出体外的过程。产力、产道、胎儿是传统分娩的三要素。临床长期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影响很大。担忧和紧张的情绪会引发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连锁变化,而影响到子宫的血流灌注,或使神经介质分泌增高而间接影响到胎儿的血氧供应、子宫收缩力,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和产程延长的等状况。所以,精神心理因素被认为是分娩的第四要素。分娩的顺利完成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精神等四方面因素。给孕妇讲解分娩的三个产程及分娩过程中相关检查及处理的用途及利弊,使其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减少她们对分娩的恐惧心理,以便取得临产妇及家属对医生、助产士的信任。研究表明参加分娩准备课程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有较好的控制力,能充满信心的面对分娩,并运用孕期学习的放松技巧有度地减轻压力和疼痛。另外,给孕产妇讲解自然分娩的好处,能让她们正确认识剖宫产,并做出合理的选择。

分娩过程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孕妇临产时进入待产室,由产房助产士针对孕产妇的社会角色、性格特点、文化素养等差异,以口头讲解加示范教育的形式,正确运用技术性语言,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对孕产妇提出的问题耐心倾听,认真恰当的给予回答,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讲解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方法。目前临床工作中多主张简易的非药物性的镇痛方法。良好的情绪能提高临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力,一方面我们的做法是使待产环境力求做到家庭化,舒适、温馨、清洁、宁静、安全,以减少其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将保证临产时服务的全面周到,鼓励临产妇合理进食水,按时排尿、自由。即不仅为产妇进行医学检查和处理,而且提供生理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支持,增强其对分娩的信心并减少其不适感,告诉她们使其了解分娩时可以缓解疼痛的方法并能合理应用。

临床经验证明:加强产妇分娩时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解决临产妇对分娩过程的种种疑惑,减轻其焦虑和恐惧心理,促使了自然分娩,有效降低了难产及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并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也降低了住院费用,使孕产妇安全顺利度过分娩这一人生难过。通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使孕产妇及家属感受到医院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教育的重视,使孕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提升了,社会满意了。开展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助产者具备良好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及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同时要求产科工作人员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认真收集、阅读相关教育知识,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提高技术素质的同时,改变以往的服务模式,以“病人为中心”,提供高质量、友善的服务,让她们今后提到分娩过程时,永远是温暖、幸福的回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完善地做好临产妇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工作,使产科服务水平及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职生;就业压力;文化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们的健康定义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并且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于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只有拥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够更加适应社会与生活。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教育部门也加强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许多高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断向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展了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在高职院校中效率不高。

一、高职学生当前主要的心理问题

根据SCL-90心理症状自测表对河南地区的3000名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呈现出不少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并且人数不断上升。而其中有48%的高职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与心理问题,有10%的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由于随着高职学生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加,这不但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宗旨目标不相适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而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扰。通过调查表明,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因此导致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下降。一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让期末考试不够理想,加上高职院校的教育时间较短,而在短时间内压缩了多门课程。因此除了主科外,学生还要选择多门课程,因此学习任务较重,学习复习的时间较少,难以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的时间。而这些原因都能够引起学生们心理性的疲劳与降低了学习兴趣,学生们很容易产生验血与考试焦虑的症状等心理问题。

(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引起的不良心理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着鲜明的个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对控制能力较差, 没有足够的人际交往能力。由于学校中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因此性格、兴趣与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一些学生并不善于与人们交际,不知道怎么为人处事。时间长了,这些学生就会感到孤独、寂寞,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当遇到了困难就不能够正确地看待,很容易产生了焦虑不安与恐惧的心理倾向。

(三)恋爱引发的心理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因此性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渴望与异往。所以,在高职院校中随处可见情侣。但是由于人们对于性心理的不成熟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因此不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很容易陷入到感情旋窝中难以自拔。当另一半拒绝自己或者爱情受挫后,学生会精神萎靡,自信心下降,甚至影响了学习与生活,一些严重的很容易出现心理行为的异常。

(四)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因此导致普通高校的人数增加,这让高职学生的就业更加的困难。面对岗位求职择业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与就业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大量干扰,还有社会就业机制的不完善,许多高职学生想毕业走向岗位,但是又害怕走向岗位,感到自己的前途渺茫。逐渐的紧张、忧郁等心理问题出现,甚至会产生了恐惧与逃避的心理。

二、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的问题

(一)学校自身重视不够。虽然在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是在口头上注重,但是在实际上却忽略教育,呈现出工作乏力等状况。由于教育工作不到位,因此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依然呈现出问题,甚至还能够发生恶性的事件。

(二)课堂中现代化教学手段难以有效运用。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际的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传统教学中的粉笔与黑板逐渐被新的投影仪所替代,而传统的教案也被幻灯片所替代。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过程中,却过分依赖多媒体,这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变成了幻灯片课件的展览会,让学生忙着抄笔记而难以有足够时间进行思考。

(三)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单一。知识理论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们学习的基础,但是我们如果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教授理论知识内容,学生就会感觉到教学单一,难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

(四)对学生评价注重知识型考核。有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日常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考核方法并不一样,但是对学生们的综合成绩的评价构成却有着一致性,也就是学生们的日常成绩加上期末成绩。而这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内容只是掌握学生们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解,而不能够掌握他们实际生活中掌握知识理论的情况。

三、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措施

高职院校是为了培养社会中需要的高技能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育中的职业性十分明显,我们需要让心理教育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渗透新的教学思想。

(一)教师要调整教学目标。曾经西方的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我们实际教学的目标应当具有三个领域,也就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与技能领域。所以我们在制定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就不能只是从认知的角度去考虑,只是让学生去掌握理论知识,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够只是局限在理论知识层面,而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增强情绪领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通过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知识,能够转变观念,对于自身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的心理健康理论来对自己进行自我解析与定位,通过平常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能够对当前社会中的现象来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调整好自我,建立起良好的性格,能够积极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发展。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有很多,而多种教材中的内容侧重点也不相同,有些教材注重理论性,有些教材注重课堂的设计活动,还有些教材分成了教师与学生的两个版本。但是课本毕竟是已经编好的内容,有着较大的普适性,因此对学生的针对性就不强了,所以我们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情况就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转变实际教学方式与手段。我们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掌握了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够只是讲授心理健康理论,而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在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让高职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四)改革课程考核形式。我们在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评定与考核,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也是能够强化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学生应用心理健康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将记忆理论知识作为考核的重点。

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8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造就21世纪的新型人才,已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研究课题,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还刚刚起步。因此,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来做一个关心、重视,致力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使之深入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2.心理健康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

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是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重要任务的。当前学校教育改革,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切实将应试教育转到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轨道上来。

3.心理健康教育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项最终目标。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上,同志指出:“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维,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高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这里指出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追求真理的品质等都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

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决不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已是摆在各级各类学校面前的一个值得探索的重大课题。什么是创新能力呢?创新能力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知识的吸收和运用,对新技术,新思想的发明创造,而更是一种对创新意识的追求,是一种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21世纪的教育,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成为有文化知识和又开拓能力的人,成为有志、有为,身心都健康发展的人。因此,一个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是很难完成21世纪人才培养重任的。

三、怎样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教育必须从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轨道上来。我国几千年来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在现行教育中仍然较为突出。这种教育忽视个性,不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扼杀创造性,摧残人才的教育模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种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心理,束缚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反映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与现代知识经济的需要完全背到而驰。如不转变这种旧的教育观念代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的新观念,就有碍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碍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的培养。

与此同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2.挖掘大脑潜力,充分发展学生思维

这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措施。人的大脑是世界上最杂,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系统。人脑潜力的开发是无穷尽的。外国一些教育学家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开发人的大脑。”人的大脑的反映速度,即灵敏度的高低,就是大脑开发程度的标志。所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敏锐的大脑反映速度,应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如何开发人的大脑,最根本的就是发展人的思维,特别是创意思维。如果一个人只会按同一种固定方式或仅限于老师传授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是不会形成创新能力的。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常规思维,更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逐步使学生养成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习惯,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

四、结语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21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21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

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9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令人震惊的事例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重视和加强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刻不容缓!下面就当前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一、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目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够重视。中学教育“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应试教育,片面抓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盲点。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采取的教育方式易走极端,或过于严厉要求,或放任不管,过度溺爱,这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3.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大, 心理承受能力弱。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有精神萎靡不振, 压力越来越大, 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不高等。4.人际关系不协调。中学生自尊心很强, 感情丰富而起伏性大, 不少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带来心理不平衡,情绪变化剧烈。

二、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父母教养方式、青春期亲子冲突、家庭经济状况对当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自立、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容易形成消极、懦弱、依赖、服从,做事缺乏主动性;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多表现为任性、自私、惟我独尊、蛮横无礼等;在忽视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则表现出最低的能力水平和最大可能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但现在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上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听之任之,甚至“破罐子破摔”,对学习成绩则全然不在乎,这部分学生并非全部没有达到应有的知识掌握目标,也非智力低下、没有学习能力,而是人为地被定义为差生,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能力,形成学习无助感。对学困生的责罚和粗暴对待,使他们一次一次地体验挫折与失败,而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又被忽视,最终会导致他们消极的学习态度;反之,对学困生进行理解、鼓励和帮助,可使他们重塑信心,摆脱失败阴影。

3.社会因素

学生心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学生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心理的发展方向就有着明显的差别。现在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严重的是社会上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淫秽等影视片,网络游戏、色情和暴力信息对中学生的心灵造成很大冲击,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极易损害学生心理健康。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对策

心理学告诉我们,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可塑性和独特性,对存在着各种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则应针对各种心理障碍的特点及其不同的程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加强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据调查, 目前中小学生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 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引导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

所以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要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注意锻炼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让孩子去经历一些困难、障碍、曲折,增强其自信,磨练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家长要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 作为家长, 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爱之则宠、恨之则打,致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 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并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 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 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以免积少成多,酿成大患。另外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 而是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 如家长会等。对学校教师反映的意见, 要正确对待, 既不要袒护孩子, 也不能拳脚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 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对社会阴暗面横加评论,以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2.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

(1)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和谐、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名人名言、书画长廊、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心理咨询是应用心理学知识,通过与来访者的交流、探讨,对其施加心理影响,使其在认识、情感、态度方面有所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过程。因此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咨询热线等方法,及时排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提供调适方法,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防止产生偏差心理。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3)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以平等、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教师的一个微笑可能会使学生敞开心灵, 几句真诚的话语可能会使学生感激不尽,不断鼓励可能会使一个即将放弃拼搏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应该让学生崇拜而不惧怕、应该让学生爱戴而不是讨厌、应该做学生的好朋友、应该是学生遇到困惑时的倾诉者。当教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教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的第一步,也只有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有机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心理变化等。这一切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一种投资———感情投资,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感受,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民主、自由、宽松的气氛,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让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着学生。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据调查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湖北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所以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刊物,加大整治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及网络、书刊、音像制品等力度,为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吴青枝.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述评[J].安阳大学学报,2002(3).

[2] 陈汉民.中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