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集锦9篇

时间:2023-08-17 17:51:26

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

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范文1

关键词:货运;装卸成本

中图分类号:U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随着运输市场竞争的加剧,快运货物集装化运输,零散白货市场开拓,铁路运输组织紧随市场发生变化,强化铁路货运营销手段、拓展货运市场,提高运输市场占有率,对铁路货装系统干部职工提出新挑战。而铁路货装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在提高铁路货运装卸服务质量的同时,调整装卸结构,降低装卸成本,实现盈亏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铁路货运装卸服务质量和成本的主要因素,制定对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目前铁路装卸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装卸成本支出项目构成

从成本支出结构看,分路工装卸成本和委外作业成本。路工装卸成本分:固定装卸成本和变动装卸成本,固定成本包括工资及工资相关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变动装卸成本包括水、电、煤、燃油及装卸维修材料、工具备品补充及修理费等。委外装卸成本主要包括人力作业费,人力配合费,承包机械作业费,机械承包作业费,委外作业劳动保护及零小工具备品补充等。

(二)路工及委外装卸占比现状

2014年铁路某单位装卸作业量1717.1万吨,路工作业量为596.93万吨,占总装卸作业量的34.76%;委外作业量为1120.17万吨,占总装卸作业量的65.24%。现有路工装卸人员146人,平均年龄46.5岁,整体装卸人员现状呈年龄结构老化,身体状况差,已经不能适应高强度、高风险装卸作业需要,且大部分是装卸管理人员,没有从事过装卸机械的工作培训,大型装载机、叉车、门吊司机多为外聘人员,现有装卸人员结构难以满足当前提高路工装卸占比的要求。委外作业支付占比高也是装卸成本居高不下的难点,大部分的装卸作业业务外包,人力作业几乎由委外队作业,利润被委外作业队分食,若将装卸机械设备折旧、企业所得税等计算进去,净利润空间几乎微乎其微。

(三)装卸机械设备运用维修成本高

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包括装卸机械设备安全运行、使用、保养、检修、维修成本,防止和减少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的机件损坏修复费用等。随着铁路零散白货运量提升,日装卸机械作业精细化要求高,装卸质量要求精准度更高,客户运输产品包装不允许破坏,但因装卸机械设备更新不及时,老化、状态不良等客观因素依然频频存在,导致降低装卸机械设备维修成本难度较大。

(四)装卸人力作业占比高,机械化装卸使用率低。

装卸作业处于整个铁路运输链条的两端,装卸作业的速度和质量关系着货运能力提高和铁路服务质量的高低。

1.从装卸作业的实现过程看,装卸作业都是由人力和装卸机械按照不同比例搭配完成的。铁路装卸机械化率随着铁路货物大宗、批量运输有所提高,但尚未从根本上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动力机制。好多装卸作业需人力或人机混合完成,集装化尚未形成规模,装卸机械的陈旧老化、超期服役、更新改造困难也成为铁路装卸作业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随着煤炭、钢铁等大宗物资运输大幅下滑,货物运输趋向零散白货,小件运输、门到门等运输方式成为铁路拓展市场的手段,导致近30%的装卸车需要人工作业方式,最高机械化装卸作业率也仅为40%左右,而且铁路现有装卸机械约30%超龄服役,机型老化,难以适应铁路提速、重载和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步伐。

3.从2014年铁路某单位委外装卸作业量1120.17万吨分析:人力作业548.89万吨,占总作业量的49%,人力配合92.41万吨,占总作业量的8.3%,承包机械=141.22万吨,占总作业量的12.6%,机械承包=337.65万吨,占作业量的30.1%。从这个角度看,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是降低装卸成本的有力途径,用机械设备装卸作业去替换大量人力作业,提高装卸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

(五)装卸服务质量不高

大部分装卸使用路外职工,接受教育和培训不多,装卸技术知识欠缺。特别是在装卸大件货物、特殊货物时对装载加固定型方案把关不严、不按方案装车,偷工减料,野蛮装卸,货物破袋、破损率高,未严格执行装卸作业标准和堆码标准,严重影响装载质量,危及行车安全。

二、优化装卸作业程序,控制装卸成本的途径

(一)明确降低装卸成本责、权、利关系,落实盈亏责任

建立以收定支的成本费用控制机制,在成本控制上,以效益为中心,以阶段盈亏目标为常量,以装卸收入为自变量,以生产支出为固定量,建立起由收入决定支出的模拟市场成本控制模式,将成本的控制指标换算成与生产经营相对应的装卸作业量、收入、成本、效益、质量,以及与资产相对应的投入、产出、资本效益、资本增值、利润和回报等生产经营指标,并细化为年度经营目标。按照岗位责任,将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到营业部门、班组、岗位,强化成本考核评价机制,促使职工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同时,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缓解装卸劳力不足的矛盾,充分利用既有装卸机具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建立预算支出的约束机制

一是装卸检修、运营部门要按岗定责,将成本预算指标细分到岗,建立全员参与、全员控制成本预算的监督考核机制,群策群力控制成本支出;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及时分析物料超支原因,严格控制物料消耗,实行节奖超罚;三是建立装卸机械成本管理手册和成本控制台账,对日常消耗支出、维修保养支出等开展台车成本核算,实行装卸设备成本动态管理,对比分析单台设备工作量与成本支出之间的关联。

(三)规范标准化作业程序

一是有针对性的对装卸设备操作人员操作水平进行系统化的轮训,提高全员操作技术水平,规范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作业标准和流程,减少不规范操作对机械设备的损害,保持设备状态良好,减缓设备老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机械设备使用成本。二是提高装卸设备维修人员技术,规范检修流程和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修程范围,杜绝浪费现象,降低材料、燃料、油脂耗用数量,从而降低机械设备维修成本。

(四)降低物料采购成本

配件、材料、燃料、油脂等的耗费是机械维修成本支出大项,占很大比重。铁路装卸单位除通过规模效应化、招标竞价法、类比降价法等降低了采购成本外,必须适量采购物品,杜绝物料积压,关注物料价格趋势等采购环节中的细节。同时对价值较高的废旧配件通过维修、组装重新使用,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延长配件的平均寿命,有效的降低维修成本,减少配件采购,降低物料的采购成本。

(五)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

铁路装卸机械化发展水平体现了铁路的服务质量和整体运输水平,就目前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看,现代化的机械装卸设备较为欠缺,智能的机械设备配备还不完善,人力装卸占比较高,导致铁路运输时间长、水平低、服务差,铁路货运物流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1.加大铁路机械装卸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与投入,推进铁路装卸机械化发展,充分运用铁路运输托盘、集装笼等设备集装化优势,促进铁路机械化水平的快速发展。

2大力发展机动性能强、集成化、智能化高的新型组合流动机械,资金投入上向见效快、使用灵活的组合装卸机械倾斜,适应铁路向零散白货、小件运输、门到门等运输方式转变,迅速占领零散堆装货物装卸市场。加大对集装箱装卸设备的投入,积极配合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加强叉车、小型机械工具的使用管理,对配发的快运作业工具备品定期核查,提高装卸作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扩大作业范围。

(六)提高路工作业占比,实行货装一体化作业

按照“立足货场,巩固阵地,货装联手,共赢市场”的经营思想,遵从市场竞争法则,强化营销力度,努力扩大和提升路内装卸市场与质量。

1.立足生产组织实际需求,按照优化岗位,一职多能,提高劳效,合理配置装卸人员,降低装卸人工成本。按照“先路内、后路外,先机械、后人力”模式组织日常货装生产,提高装卸作业效率,尽量让路工作业,减少委外支付成本。

2.实行货装一体化作业,装卸部分职能与货运岗位及职能合并,利于货装全过程生产作业指挥,加强装卸作业力量,服务前移随时掌握装卸车进度,优化取送车作业,腾空线路、货位,压缩停时。控制装载加固,杜绝发生“三重、一超、一落”和空车不空等问题,同时降低客户物流成本达到双赢。

3.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运输建设方法和建设模式,大力研发铁路运输装卸自动化设备,建构全套的铁路装卸自动化站点,优化装卸装备的配置标准,不断提升铁路装卸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铁路运输的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准,推进铁路货运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型。

当前铁路经营形势异常严峻,现有的装卸管理方式、管理思路,已经与当前运输市场竞争发展需求不太适应。选配高技术业务素质的装卸工人,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激发职工闯市场、增效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科学的作业标准和高效精细管理去规范,在降低装卸成本的同时提高装卸服务质量,保证行车、货件安全,树立良好的铁路形象,加快我们现代物流转型发展,走向市场、适应市场、占领市场,也是当前铁路改革发展需谋划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兴文.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推动铁路装卸又好又快发展.铁道货运,2009,10.

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范文2

近年来,随着以汽车及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拉动以及持续的技术升级改造,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从传统的机械运输功能发展到自动化智能输送的水平,智能输送成套设备主要应用于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行业的焊装、涂装、组装和总装全自动生产线,并可广泛农业机械、家电、烟草、仓储物流、机场物流、摩托车、食品、医药、冶金、建材等行业领域。

由于智能输送成套设备主要服务于工厂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其市场供求情况与下游主要应用行业的产品供求及投资额等有密切联系。目前,智能输送成套设备在汽车、工程机械两大行业应用最为普遍,其销售收入占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总规模约为40%。据统计,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在2009年的市场需求量为132.19亿元,在“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预计到2015年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需求量将达到479.13亿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见表1)。

除汽车、工程机械行业外,智能输送成套设备还被大量适用于农业机械、家电、化工、烟草等行业。根据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销售数据统计整理,截至2009年,该行业市场需求结构如下图1所示。

一、智能输送装备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2010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已达18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十二五”末,全球汽车年产量将达8300万辆,保有量达到11.7亿辆;中国汽车产量保守估计,将达到2500万辆,其中乘用车比重约为81%,商用车比重约19%,出口400万~500万辆,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据《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预测:中国乘用车2010-2020年年均增长率接近10%,2020年年度需求量2583万辆、保有量22627万辆。长期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年度需求量将达2924.5万辆,2030年将达3523.3万辆。

虽然我国汽车产销保持全球第一,但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公安部交管局所统计截至2010年9月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有7000万辆,低于日本的7500万辆汽车保有量,约相当于美国2.85亿辆汽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中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2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汽车保有量约是1.56亿辆。

另外,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也将实现规模化应用。根据工信部牵头制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的2011年1月征求意见稿的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产业化方面,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市场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带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快速增大,在2009年我国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达到524.5亿,预计到2015年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1840.05亿元(见表2)。

汽车行业固定资产增长的同时,促进了智能输送装备业的持续发展。汽车及工程机械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约占50%;据抽样调查智能输送成套设备的投资约占设备投资总额的12.5%,从而可推算出汽车行业中智能输送装备的市场需求量(见表3)。

二、智能输送装备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智能输送成套设备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主要解决各种生产线所需智能化、自动化、成套化的升级。智能输送装备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市场需求量,也随着工程机械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繁荣下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 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总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依然向好,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到2015年总产值将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长率可达17%。

工程机械行业中十二五规划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行业驱动力。工程机械行业过去十年的产销平均增速为20.07%,根据行业的“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行业平均增速为17%以上,龙头公司的年均增速为20%-30%。工程机械销售额约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1.5%-2.5%,这是未来20年工程机械行业继续稳固增长的最有力保证。“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在交通运输上的资金将达10万亿元,高铁、城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极大带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据统计,工程机械行业在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321.49亿元,到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1226.37亿元(见表4)。工程机械行业固定资产的高速投资,也带动智能输送装备业的迅速发展。2009年智能输送装备业的市场需求量约为20.09亿元,到2015年时市场需求量预计达到63.77亿元(见表5)。

三、智能输送装备在其它领域中的发展

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范文3

【关键词】 机械工业 发展 现在 趋势

一、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365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人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部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成为名牌产品;

(2)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抓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研究。

(3)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3.环保装备

环保产业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柱产业。全世界环保机械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美元,集中于美国、欧州、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环保机械行业基础弱、起步晚,年产值仅100多亿人民币。随着各方面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环保机械将成为机械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保机械行业主要差距在于:

(1)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少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具有当代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少,急需的大型成套设备不能满足现实市场需求。在目前3000多种环保机械产品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产品由于性能、可靠性、 适用性、结构设计等原因,应该限制生产或限期淘汰。大型烟气脱硫、脱氮成套设备、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成套设备、大型城市垃圾处理厂成套设备目前主要依赖进口,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发展缓慢。

(2)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20年

相当多的产品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产品规格型号、基本性能参数不统一,质量检测无依据。

(3)生产企业规模小、开发能力薄弱

规模小、装备条件差、检测手段不全的中小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78%。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全行业的3.2%,并且主要集中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少数几种产品生产领域。

近期环保机械重点发展:

(1)烟气脱硫设备

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炉内脱硫脱硝技术(CFPBC、PFBC技术)、大型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及装备(IGCC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移动曝气法为主体的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以日处理10~25万吨污水处理厂为目标,提供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污泥利用和处置成套设备、控制和监测系统。

(3)城市固体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装备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焚烧、堆肥技术及装备,以日处理100吨、300吨处理厂为目标,提供垃圾处理成套装备。

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范文4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365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人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部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成为名牌产品;

(2)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抓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研究。

(3)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3.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

(1)农业机械

工业发达国家农机产品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正向高效、节能、保护农业环境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4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但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主要问题在于:

1)产品水平不高,品种不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可靠性差,寿命短。以拖拉机为例,MTBF值国外可以达到330小时以上,而我国仅100余小时。品种上:大型缺,小型杂,不成系列。

2)产品生产达到经济规模的少,重复生产、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质量。

农机领域重点发展:

1)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拖拉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从110小时提高到300小时以上;

2)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可靠性系数从0.5~0.7提高到0.9以上;

3)主要农产品加工机械(含烘干仓储机械)农村产业化和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需要的农产品深加工机械;

4)节水灌溉设备喷、滴灌设备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由大水漫灌的40%提高到80%以上。

农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指标普遍提高一倍以上,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2)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是国民经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关键设备。我国已初步具备16个大类,31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部分产品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一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安全舒适性等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产品结构性短缺,成套服务能力差,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路面施工机械基本上还要靠进口;三是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着行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施工机械重点发展:

1)推土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

2)汽车起重机、大型叉车;

3)摊铺机、压路机;

4)无开挖式管道铺设机;

5)江河湖库清淤设备。

发展目标:

大型工程机械可靠性指标达到400小时,寿命指标达到10000小时。

4.轿车关键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卡车为主要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轿车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轿车产量达到52万辆。

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造成无序竞争,难以集中形成实力,发挥规模效益。

(2)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九五”期间仍偏重于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包括多数中外合资的零部件企业对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几乎没有投入。目前,国内对轿车产品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还必须引进技术。

近期轿车重点发展:

(1)经济型轿车

以轿车车身为突破口,利用技贸结合、与国外公司合作等方式,先抓车身联合研制,并建立经济型轿车的公用设计数据库,与CAS、CAD、CAE、CAM等技术结合,形成我国汽车工业在经济型轿车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

(2)轿车动力总成

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与国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联合开发,在国产汽油机上普及电控燃油喷射技术(EMS),并研究开发缸内直喷(GDI)技术,开发应用电控机械变速器(AMT)技术。

(3)轿车关键零部件

以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部件为突破口,从引进技术、合资入手,在保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同时,要集中力量抓紧下一代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重点是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安全气囊(AirBag)、高效稳定的汽车尾气三元催化转换器,并达到与整车同步或超前发展。

(4)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客车

重点开发各类高性能专用底盘。对专用汽车以低底盘车辆和沙漠越野车辆为主;客车以低地板城市客车为主,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性、操纵性、舒适性和低污染。

5.环保装备

环保产业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柱产业。全世界环保机械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美元,集中于美国、欧州、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环保机械行业基础弱、起步晚,年产值仅100多亿人民币。随着各方面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环保机械将成为机械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保机械行业主要差距在于:

(1)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少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具有当代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少,急需的大型成套设备不能满足现实市场需求。在目前3000多种环保机械产品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产品由于性能、可靠性、适用性、结构设计等原因,应该限制生产或限期淘汰。大型烟气脱硫、脱氮成套设备、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成套设备、大型城市垃圾处理厂成套设备目前主要依赖进口,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

技术及设备发展缓慢。

(2)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20年

相当多的产品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产品规格型号、基本性能参数不统一,质量检测无依据。

(3)生产企业规模小、开发能力薄弱

规模小、装备条件差、检测手段不全的中小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78%。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全行业的3.2%,并且主要集中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少数几种产品生产领域。

近期环保机械重点发展:

(1)烟气脱硫设备

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炉内脱硫脱硝技术(CFPBC、PFBC技术)、大型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及装备(IGCC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移动曝气法为主体的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以日处理10~25万吨污水处理厂为目标,提供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污泥利用和处置成套设备、控制和监测系统。

(3)城市固体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装备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焚烧、堆肥技术及装备,以日处理100吨、300吨处理厂为目标,提供垃圾处理成套装备。

(4)环境监测仪器

便携式多功能多参数水质监测仪、12种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监测仪、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仪器和系统以及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等。提高产品档次、水平、可靠性和精度。

主要目标:

(1)大型成套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一般工程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

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范文5

1.1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包括产品市场调研,新产品的研究和发明,产品的工艺设计,产品的生产准备工作,产品的加工制造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等,因此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将市场调研、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整个过程有机结合的整体。并且,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最为重要的是注重生产产品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因为应用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所以,重视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产生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1.2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是将现代化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它的设计主要是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科学的现代系统管理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研发成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因此,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制造企业不断吸收现代化高新技术,并且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结合起来,从而使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成为成功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能够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的信息流、物质流以及能量流,成为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主要应用的现代化技术。

1.3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抢夺市场、倾销资本和进行资本输出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金融、经济和科技等手段实现的。如今全球市场的形成日渐成熟,经济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出现是符合这种经济市场环境的。因此,我国企业应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不仅能够体现企业的机械制造技术水平,而且也表明了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

1.4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产品的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有新产品进入到经济市场,很快就会出现与此产品相同功能的产品在经济市场上流通,所以,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机械制造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率,增加产品的产量,才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也取得较快的发展,主要通过减少生产产品的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产品在经济市场上的占有率。

1.5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面向新时代的新技术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在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而成的新的机械制造技术。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不仅保留了传统机械制造技术好的方面,而且还吸收了现代化的高新技术,通过不断实验,逐渐应用于实践中,从而形成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应用的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融合现代高新技术的新技术,是面向新时代的新技术。

1.6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采用的是高效率、低耗能、优质、清洁以及灵活性较强的工艺,这些工艺都是优化过的先进工艺,不仅保留了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有效因素,并且能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改造,同时又引用了高新技术成果,从而形成先进的工艺,充分体现了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先进性。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满足具体制造业的发展需求,通过不断研发和实践,形成的先进、实用的机械制造技术,并且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非常重视这种技术的实际效果的,从而充分体现了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实用性。由此可见,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应用的先进机械制造技术能够突显这种新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1.7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集成性和动态性

由于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以及管理技术有效结合起来的高新技术,是系统化的机械制造技术,因此,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由现代化高新技术集成的,充分体现了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集成性。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有很多高新技术组成的技术群,并且这个技术群是动态技术,在不同的发展时间发展不同的技术特点,从而能够适应不同时期制造企业的发展要求,使企业能够在各种时期都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制造企业应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生产产品,可以充分体现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动态特性。

二、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的带动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从工业发展情况看,发达国家机械制造业在制造业所占的比例很大,因此很多机械制造企业为了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先后将一些高新技术应用到机械制造中,从而使得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理论不断成熟,研发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速度不断发展,逐渐应用到机械制造中,这也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看,我国机械制造企业所采用的制造技术相对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企业相比,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会很小,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1 现代设计技术的应用

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已经应用了现代设计技术,并且机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与现代设计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企业为了提高机械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提高机械制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都会把绿色环保设计、并行工程设计、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模糊设计以及虚拟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应用到机械制造过程中。

2.2 产品制造中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

机械制造工艺作为机械制造整个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将初始原材料和一些半成品加工成产品。随着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应用于整个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满足了企业制造的需求。

2.3 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应用

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在社会中得到广泛普及,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也应用了网络通讯技术,这能够使企业在设计产品、选择优质的物料、制造零部件、开拓市场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更加灵活,使企业在贸易活动中能够进行异地交易和跨国交易。

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范文6

机械产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分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产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进13651亿元,占全国产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产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产业的均匀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产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职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进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部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进步;产品结构正向公道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进步,但和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新题目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产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治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产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把握已有技术和进步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进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进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新题目是: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均匀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均匀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本钱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进步,成为名牌产品;

(2)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门,是当代产 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捉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探究。

(3)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3.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

(1)农业机械

产业发达国家农机产品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正向高效、节能、保护农

业环境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4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但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主要新题目在于:

1)产品水平不高,品种不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可靠性差,寿命短。以拖拉机为例,MTBF值国外可以达到330小时以上,而我国仅100余小时。品种上:大型缺,小型杂,不成系列。

2)产品生产达到经济规模的少,重复生产、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质量。

农机领域重点发展:

1)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拖拉机均匀无故障时间从110小时进步到300小时以上;

2)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可靠性系数从0.5~0.7进步到0.9以上;

3)主要农产品加工机械(含烘干仓储机械) 4)节水浇灌设备喷、滴灌设备将浇注水的有效利用率由大水漫灌的40进步到80以上。

农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指标普遍进步一倍以上,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和国际标准接轨。

(2)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是国民经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关键设备。我国已初步具备16个大类,31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部分产品已开始进进国际市场。但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一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平安舒适性等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产品结构性短缺,成套服务能力差,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路面施工机械基本上还要靠进口;三是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着行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进步。

施工机械重点发展:

1)推土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

2)汽车起重机、大型叉车;

3)摊展机、压路机;

4)无开挖式管道展设机;

5)江河湖库清淤设备。

发展目标:

大型工程机械可靠性指标达到400小时,寿命指标达到10000小时。

4.轿车关键技术

我国汽车产业长期以卡车为主要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轿车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轿车产量达到52万辆。

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主要新题目:

(1)重复建设严重,造成无序竞争,难以集中形成实力,发挥规模效益。

(2)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九五”期间仍偏重于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包括多数中外合资的零部件企业对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几乎没有投进。目前,国内对轿车产品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还必须引进技术。

近期轿车重点发展:

(1)经济型轿车

以轿车车身为突破口,利用技贸结合、和国外公司合作等方式,先抓车身联合研制,并建立经济型轿车的公用设计数据库,和CAS、CAD、CAE、CAM等技术结合,形成我国汽车产业在经济型轿车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

(2)轿车动力总成

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国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联合开发,在国产汽油机上普及电控燃油喷射技术(EMS),并探究开发缸内直喷(GDI)技术,开发应用电控机械变速器(AMT)技术。

(3)轿车关键零部件

以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部件为突破口,从引进技术、合资进手,在保证高出发点、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同时,要集中气力抓紧下一代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重点是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平安气囊(AirBag)、高效稳定的汽车尾气三元催化转换器,并达到和整车同步或超前发展。

(4)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客车

重点开发各类高性能专用底盘。对专用汽车以低底盘车辆和沙漠越野车辆为主;客车以低地板城市客车为主,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性、操纵性、舒适性和低污染。

5.环保装备

环保产业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柱产业。全世界环保机械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美元,集中于美国、欧州、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环保机械行业基础弱、起步晚,年产值仅100多亿人民币。随着各方面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环保机械将成为机械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保机械行业主要差距在于:

(1)产品结构不公道,品种少

低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具有当代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少,急需的大型成套设备不能满足现实市场需求。在目前3000多种环保机械产品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产品由于性能、可靠性、适用性、结构设计等原因,应该限制生产或限期淘汰。大型烟气脱硫、脱氮成套设备、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成套设备、大型城市垃圾处理厂成套设备目前主要依靠进口,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产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发展缓慢。

(2)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20年

相当多的产品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产品规格型号、基本性能参数不同一,质量检测无依据。

(3)生产企业规模小、开发能力薄弱

规模小、装备条件差、检测手段不全的中小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78。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全行业的3.2,并且主要集中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少数几种产品生产领域。

近期环保机械重点发展:

(1)烟气脱硫设备

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炉内脱硫脱硝技术(CFPBC、PFBC技术)、大型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及装备(IGCC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移动曝气法为主体的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以日处理10~25万吨污水处理厂为目标,提供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污泥利用和处置成套设备、控制和监测系统。

(3)城市固体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装备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焚烧、堆肥技术及装备,以日处理100吨、300吨处理厂为目标,提供垃圾处理成套装备。

(4)环境监测仪器

便携式多功能多参数水 质监测仪、12种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监测仪、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仪器和系统以及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等。进步产品档次、水平、可靠性和精度。

主要目标:

(1)大型成套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一般工程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产业废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

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范文7

关于XX公司申请短期贷款的调查报告

关于江西XX驱动桥有限公司申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元的调查报告一、借款人概况1.基本情况XX驱动桥有限公司地处XX县城安仁路,成立于1957年5月,1979年正式转产从事驱动桥生产,改名为XX县驱动桥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为我国三大专业生产驱动桥企业之一。20xx年3月被宁波集团兼并,成立江西XX驱动桥有限公司,集团占70股份,原厂管理人员占30股份。新的公司按承债方式以净资产为受让价格依据,受让驱动桥厂整体资产。新公司成立后,注册资金1000万元,全部以现金出资,其中:宁波集团股分有限公司应出资700万元(实际出资为913万元,其中213万元为借给其他股东对江西省XX驱动桥有限公司(筹)的投资款。),占注册资本的70;付樟青应出资100万元(实际出资18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张凤仪应出资55万元(实际出资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5;席腊如应出资40万元(实际出资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刘剑敏应出资15万元(实际出资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5;严告牙应出资90万元(实际出资48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资本金全部到位。法人代表周辞美,职工68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8人。厂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2.企业生产情况江西XX驱动桥有限公司,为机械部专业化生产工程机械驱动桥的定点厂。企业主导产品“奔驰”牌驱动桥主要配套于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等工程机械领域,产品性能价格比合理,现已拥有7大系列90多个变形产品,年产各类工程机械驱动桥7000台套,其中ZL20和ZL15、ZL30B驱动桥分别为部优和省优产品。公司产品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装载机驱动桥,产品型号为ZL15、ZL30、ZL40、ZL50,其占全国销售市场的25左右;一块是压路机驱动桥,产品型号为50系列、75系列,该产品占全国销售市场的50左右。3.管理者素质公司领导班子共7人,其中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3人,经理助理1人,工会主席1人,监事会人员1人,集团外派管理人员1人,拥有高级职称4人,班子政治坚定,团结一致,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烈的改革和开拓进取精神,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决策水平,总经理付樟清,为原XX驱动桥厂厂长(高级工程师),从事驱动桥生产近20年,专业水平较强。该同志品行良好,清政廉洁,吃苦耐劳,有一定的个人魅力。二、借款人生产经营及经济效益情况:随着国家加大基础建设力度以来,20xx年到至今,公司不断进行技改,加大生产力度,其产品还是出现供不应求现象,20xx年销售收入为3900万元,20xx年销售收入为4700万元,20xx年销售收入为7200万元,20xx年销售收入为10072万元,近三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0.5,53.19,39.89。20xx年公司利润总额为净利润为2.4万元,20xx年公司净利润为2.5万元,20xx年公司净利润为25万元,20xx年公司净利润为242万元。公司前三年净利润增长缓慢,主要原因企业核销了许多历史呆账所至。企业生产一般为订量生产,每年初工程机械车辆生产厂家对其签订全年的驱动桥需求量的订单。公司一般销售旺季为2-3季度,但近几年,由于产品供不应求,故反应在销售季节性上不强。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工程机械车辆生产厂家,中间不经过销售商,业务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主要供货为: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林业机械厂、郑州工程机械厂、黄河工程机械厂、厦门工程机械综合厂、常州市工程机械厂、南方液压工程机械厂、朝阳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工程机械厂、天津市政工程机械厂、上海城建机械厂、三明重型机器厂、洛阳建筑机械厂等;与上海、浙江、山东、福建、湖南等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往来和协作关系。企业发展呈强劲增长态势;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用于工程机械驱动桥的市场空间巨大。三、借款人财务状况1.该公司最近三年一览表主要财务指标单位:万元栏目20xx年底20xx年底20xx年底20xx年资产总额6412576257686514负债总额4479395541224399其中:短期借款1825182018002950长期借款0000资产负债率69.85h.64q.46d.75流动比率1427.838.25?06速动比率85.651.876.88t.85销售收入3916471772508753利润总额3337312净利润2325242据上表分析:(1)借款情况:短期借款2400万元(县工行2310万元,其它行均未介入,)。(2)该公司经营管理正常,只是资产负债率略为偏高,但销售收入增长较快,20xx年实现净利润242万元。(3)该公司从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析,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总体看来,该公司经营管理正常,随着内部管理的不断加强 ,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2.发展情况20xx年,公司已签订驱动桥生产订单为8600套,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000万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其中实现税金600万元,税后利润400万元。四、公司与我行关系:该企业长期在中国工商银行XX县支行发生授信业务,基本账户在工商银行,其它金融机构均未介入,其中工银行借款为2400万元,资信良好,从未出现过逾期现象,工商银行对其信用评级为AA级。我行与该公司长期发生过贴现业务,双方双合作较愉快,20xx年,由于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于该公司兼并情况,我行密切关注,在其成功被宁波集团兼并后,我行及时制定营销方案。在上级行的大力支持下,我行通过集团公司及当地公司管理人员的多方营销,我行良好的服务,令公司愿意与我行发生信贷关系,并成为我行的基本客户。五、贷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如该笔贷款发放成功,不仅可以成功让企业成为我行的基本客户,且可以新增公存款约400万元,日平均余额将达200万元以上,同时每年为我行带来结算业务近1000多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万元。另外,由于公司地处我县县城,我行还可以取得该公司的工资权,每年工资近600多万元,由此每年可新增储蓄存款近200万元。由于该公司在当地是处于我县三大龙头企业之一,将进一步扩大我行在当地的影响力,同时公司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将进一步改善我行信贷资量和信贷结构,分散我行信贷风险,提高我行盈利能力。我行不良贷款比率将下降2.25,不良比率为7.81,为我行今后的竞争垫定了一定的基础。六、贷款担保人分析该笔贷款的担保由宁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宁波集团宁波市重点培育的十八家大企业集团之一,为宁波市的五星级企业。公司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世界汽配行业500强,XX县驱动桥有限公司为宁波集团下属公司。宁波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十余亿元,公司法人代表为周辞美,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0万元。下设二十七个分公司,主要产品有汽车、特种装备、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水产食品及大、中型精密模具等。集团下属各企业分别于1997年8月通过了ISO9000认证,1999年通过了国际汽车制造先时标准QS9000(美国)和VDA6.1(德国)认证,20xx年10月份通过国家863计划CIMS工程的验收和鉴定,20xx年4月通过TS/16949认证,其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宁波电子有限公司已通过中国证监委员会批准,将于20xx年上市。宁波集团是中国银行象山支行的基本客户,中国银行对其公司的信用评级为AAA级,七、结论同意对该公司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元,期限1年,利率5.31,由宁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调查人:banklxd二0xx年二月十日

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范文8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子行业,虽然出口量不大,但在整个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挖掘机一直是我国相对生产能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大多数产品依赖于进口,而出口开始在全球打开局面,也只是近5年的事情。在金融危机阴霾的影响下,挖掘机行业出口同比增速经历了连续14个月的负增长,2010年,才步入上升轨道。在危机影响仍未完全过去的时候,挖掘机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加坚实的支撑。在国内挖掘机厂商自身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在外部市场不断扩大规模的前提下,挖掘机行业发展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2010行业走势

出口进入上升轨道

2009年是我国挖掘机行业出口最为惨淡的一年,全年出口同比增长均为负值,且平均同比增长率低于-60%。直到2009年11月,同比止住下跌势头,开始回调,终于在2010年的1月份,实现了2%的同比正增长,行业出口走势开始掉头,进入上升轨道。

2010年10月份,我国共出口挖掘机221台,同比增长81.89%,环比下降13%。从绝对数量来看,2010年前9个月我国平均出口挖掘机225台,10月份出口基本保持在前期的平均水平。2010年前10个月累计出口约2240台,同比增长72.3%,增速继续略低于总销量增速。从出口量在总销量中的占比来看,2010年10月份单月出口量占10月份总销量的1.79%,前10个月累计出口仅占累计总销量的1.62%,对整体销量影响很小。鉴于每年年底是挖掘机销售旺季,第四季度的销量绝不会低于前10个月的平均水平。因此,2010年挖掘机出口同比增长不会低于80%。

出口态势分析

自身实力提升是基础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为行业发展提出一个阶段性的目标:预计到2015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对应的行业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7%。挖掘机行业也必将享受到政策的推动,为未来5年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

在未来挖掘机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的状况下,只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才能最终胜出。在全国市场布局已经完成后,国外市场的拓展将成为发展的重点目标,这两个方面战略的成功实施,都需要以行业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新产品领域的成功拓展需要比现有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能力,海外市场的进入需要与国际一流公司同台竞技。

我国挖掘机关键零部件如液压元器件、传动系统、发动机等大多依赖进口,主机中关键零部件进口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以上,行业接近70%的利润被进口零部件所占据。长期以来,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成为制约中国挖掘机行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而衡量我国挖掘机行业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其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挖掘机核心零部件已经从2006年进口率高达95%下降到了2010年的77%,虽然仍然无法掌握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技术,但部分核心零部件已在技术上取得了根本性突破,而且,一部分生产工艺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优势。以挖掘机液压件为例,国内已能国产化中低压(250 公斤及以下)液压件,但在高压(300 公斤以上)上还需依赖于进口。

国家关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也将零部件体系的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其中涉及挖掘机的零部件项目包括:湖南省出资3000万元的液压元件项目、出资7亿元的液压技扩项目;江苏徐州投资7.1亿元的新型传动箱关键零部件技改项目等。

我国挖掘机核心零部件实现自制,不仅能够将毛利率提升5-10%,而且将为全行业塑造国际竞争力创造坚实的条件。

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

依据发达国家挖掘机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出口占比的扩大能有效抵御在经济增速与需求放缓时对本国挖掘机产业的不利影响,海外市场的拓展将支撑挖掘机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针对挖掘机出口而言,新兴市场的拓展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及中东等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巨大,从发展规划来看,印度、巴西等地区未来五年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中国相当。目前印度采购的挖掘机多数为美国和日本产品,与欧美产品相比,中国挖掘机在性价比与出口地理位置上有一定的优势,印度市场的开发潜力较大。对于巴西而言,主办2014年足球世界杯与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机会将推动其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峰期。同时,俄罗斯表示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投资金额从占目前GDP的3%以下提高至4%。未来5年之内,中东地区对建筑车辆、重型机械及工厂设备的需求预计将增长20%,海湾国家目前就有2100个在建及计划建设项目,总值达1.2兆亿美元。目前,阿联酋有总值达3000亿美元的在建项目,使用的挖掘机将近1万台。

按照国际城镇化标准,中国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相当于日本的20世纪60-70年代。对于挖掘机行业来说,统一面临着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依靠进口等矛盾。对比日本同期状况可以判断,中国的挖掘机行业已经具备全球扩张的条件,而出口将会是中国挖掘机全球崛起的重要路径。

挖掘机行业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比较低、国际出口数量比较低的行业,未来国内企业的实力提升有较大空间,而且出口市场的大幅拓展也潜力巨大。中国已经成为挖掘机械主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在完成国内市场布局并可以与进口挖掘机厂商分庭抗礼的情况下,中国挖掘机制造厂商已经将目标确定为逐步开发国际市场。

挖掘机械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一直是国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桎梏。虽然关键零部件仍需进口的现状无法改变,但厂家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极佳的成果,只要继续加大自身实力的提升力度,我国挖掘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会不断增强,在国际贸易中将占据更加主动的位置。

中国挖掘机行业出口空间广阔。与欧美相比,中国在中低端产品方面具有性价比优势,在大型高端产品方面也不断取得进步。作为工程机械行业中主机产品出口额最大的装载机,其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目前,以俄罗斯、中东、非洲为主的新兴市场正在逐步淘汰欧美产品,采用“中国制造”。在未来的五年中,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开展起来,对于挖掘机的需求也将集中释放,国内挖掘机产品的出口将会迎来较为明朗的春天。

除此之外,中国挖掘机企业的世界化步伐已经开始,纷纷在国际目标市场建立工厂。例如:某企业投资6000万美元在中非建设产业园,2010年4月第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专业生产挖掘机;某大型综合性工程机械生产商于2010年在巴西投资2亿美元建立生产基地,拟生产挖掘机、履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年销售额预计在五年内达到5亿美元、十年内达到20亿美元的规模。实现目标国本土化生产,将是中国挖掘机真正进入世界厂商采购环节的最重要的一笔。

风险提示

国内外经济实体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

行业季节性变化大起大落;

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范文9

关键词:工程机械制造;焊接;自动化

0、引言

工程机械制造中,焊接技术是生产环节中重要的一步。从工业发展初,传统手工焊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为传统焊接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劳动力。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工程机械内部构造越来越复杂,部件趋向大型化,市场对工程机械制造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为了抢占市场,工程机械生产中的焊接手段应该相应提升,从传统手工焊接为主向焊接自动化为主转型。焊接自动化可以有效地代替人工,相比于传统手工焊接,焊接自动化不仅能够加快工程机械的生产速度,更能够提高工程机械的质量,提高焊接的精准度。

一、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商业行为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同样接受着市场的检验。能够积极提高制造水准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为了抢占市场,在生产工程机械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其中,焊接技术的发展更是影响着工程机械是否良好的重要条件。企业为了走向制造水准的前沿,通过各种方式革新自己的技术。在应对活跃的市场时,传统的手工焊接被逐步淘汰。焊接自动化由于其优势明显,渐渐走进各大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中。焊机自动化技术在市场已经落稳脚跟并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

二、优势

工程机械焊接自动化的优势是针对传统焊接方式来说的。传统焊接方式生产效率低。由于工程机械自身的大型化和复杂化,传统焊接方式有时无法满足高精尖的作业要求。传统焊接方式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任务,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也明显得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总之,传统焊接方式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得企业不能面向市场对内进行制造改革,影响企业发展。

2.1低成本

焊接自动化带了手工作业,减少了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虽然自动焊接技术和自动焊接设备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投入,但从长远的角度看,焊接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企业的扩大生产规模等规划节约资金。

2.2不限工作环境

工程机械焊接有时对人体有直接的伤害,例如弧焊。人体由于生理原因,不能够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长时间作业,这也成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障碍。相比于人工,自动化设备具有持续性工作的优越性,且不会因为工作环境的恶劣而降低生产效率。

2.3精准度高

工程机械随着市场的要求而不断发展,一步一步走向大型化和复杂化,这要求整个制造过程的精准。焊接自动化代替了传统手工焊接,在生产中能够使得焊接的精准度满足工程机械的生产要求。

三、趋势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焊接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上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焊接自动化技术是一个流动性的技术,它随着市场的繁荣而不断发展和进步。

3.1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下,掌握了核心技术便能在市场中占有高份额。同样,在巨大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各企业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和多面。为了追求更好的技术,企业会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以提高自动焊接技术水平。对焊接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会整合国内国外、机构个人的技术性资源,并反之推动这些技术的发展。

3.2自动焊接设备的发展

自动焊接设备在技术进步基础上不断更新。从最初的简单焊接到精准度更高的焊接,在整体上拉动了企业的制造工艺水平。同时,设备的分类也就更加明确。对于某些特定的焊接活要求,不同的焊接设备可以专业化,使得焊接作业更加稳定高质。设备专业化并不代表在不同设备之间建立起高墙。在设备专业化的同时,不同自动焊接设备之间会整体化,形成一整套的自动焊接设备。制造自动焊接设备的厂商在应对市场的需求时,会整合自己的资源,以将自己生产的自动焊接设备体系化。更智能的自动焊接设备会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解决人工操作自动焊接设备的些许问题,例如不稳定。另外,还可以减少企业的操作员工,进一步减少企业对劳动者报酬的支出。

3.3应用范围的扩展

焊接自动化技术因为其明显的优势,会被更多的工程机械制造厂商接受。从简单的工程机械制造到更多种类的工程机械制造,自动焊接技术将会充分发挥自动化带来的方便和高效,进而代替更多的传统手工劳作。

四、问题及解决

虽然工程机械焊接自动化的发展已经是蔚然可观了,但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焊接自动化技术前进的障碍。应该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4.1问题

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对工程机械焊接自动化技术还不敏感。况且,部分市场对于自动化产品的推广力度还不够。这就导致了工程机械生产的断层、市场利益分配不均以及整体技术水平的落后。在自动焊接设备的市场上,由于国内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较落后,想购进高质量的自动化设备就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这严重限制了对整体行业覆盖高端自动焊接的进度。

4.2解决

首先应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积极学习先进的焊接自动化技术,加大对技术开发的投入,通过掌握核心的科技来自主研发高质量的焊接自动化设备。第二,自动焊接设备的制造商应该通过商业的手段充分推销高质量的产品,做到物美价廉。这样既能够提升自动焊接设备的生产制造水平,又能够使工程机械焊接自动化的水平得到提高。

五、结束语

焊接技术是工程机械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层面。根据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整体情况,焊接自动化技术是焊接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国的焊接自动化整体水平不够,应该在各个层面上推动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这样,工程机械的制造质量会得到改善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张兰.工程机械焊接自动化[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1,11:12-17.

[2]宋大春.自动化焊接设备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3,06:24-26.

[3]邵玉华.焊接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对机械制造业影响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0,0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