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集锦9篇

时间:2023-08-18 17:38:30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 本科教学 教学改革 农林经济管理 复合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91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课程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提出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培养体系,将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改革的试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过去偏重于经济理论分析型人才培养,面向农业宏观管理。社会经济体制转轨使该专业面临生源萎缩,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以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方针为指导,主动适应当前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唯一的出路。

对大多数本科农林院校的农经专业来说,复合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主体。关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专业发展、提高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所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法对学生视角的课程和教学情况开展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调查采用问卷方式,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二(含大二)以上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就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5月,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大二学生进入春季学期后半段,面临选择专业方向和导师等问题,个人发展定位已经迫在眉睫;所有被调查学生均已了解培养计划和专业课程。调查的高校包括沈阳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调查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专业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认知、态度;对自身能力、复合型人才及相关能力的认知等问题。调查采用网络问卷方式,即方便快捷又能避免外部干扰,保证客观的反映自己的态度。调查共有177名本科生参与,收回有效问卷175份。

1 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专业课设置现状

我国农林高校普遍开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个别综合性大学亦有该专业。但其基本课程体系相似,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以某校为例,课程平台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五部分。其中后三个课程平台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与复合型人才需要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密切相关的课程。

调查发现,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趋向,大部分农林高校对专业课进行了划分,大方向是将科研能力与素养导向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划分开来。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按市场需求和就业去向划分为:工商管理或农业企业管理、现代农业、农村公共管理、信息管理、农产品营销与物流管理等。本科生三年级后按培养方向进行课程教学。

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三类,专业基础课包括必修和限修课,专业课有必修、限修和选修三个层次,实践教学属于必修课。对调查结果总结分析,认为当前课程设置特点是:(1)必修课设计宽泛,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也包括工商管理学科中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核心课程。(2)方向课设计集中,几乎都是某领域的专业课。(3)实践教学受到重视,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计,均为必修。因此,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框架已基本合理,未来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重点要优化课程门类、合理设计学时、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教学现状

(1)课堂阐述仍占主导地位,学生分组完成一项综合任务的方法应用最少。教学方法对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调查显示,教师单方面灌输教学内容,进行课堂阐述仍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其平均综合得分为5.68;其后依次是案例教学或留课后阅读等口头学习作业、课上汇报或讨论;平均综合得分最低的是学生分组完成一项综合的学习任务。然而,有72.57%的学生对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的态度为一般满意,仅8.57%的同学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这说明传统阐述式课堂教学依然得到大部分师生的认同,但只有18.86%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因此继续改革教学法非常必要。

(2)学生对专业课学时安排分歧较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学时安排体现了课程对本科生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对学时安排是否合理的调查中,认为必修课、限修课和选修课合理的学生分别占51.43%、38.29%和34.29%;认为必修课学时多或少的人数大体相当,认为学时多的略占优势;但是对限修和选修课,更多人认为学时偏多。这说明课业负担与学生主观的收获和个人成长是不匹配的,可能是教学效果和质量让学生感到学时浪费,也可能是学生个人发展认知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带来的结果。

在全部样本中,38.8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学时安排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被调查者中所占比例最大。有81.14%的被调查者对这样的学时安排是否有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持否定态度或者不清楚。因此,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时安排、培养方向的凝练和突出程度还有待提高。

(3)课程考核方式满意度高,实践考察是学生最期望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主要形式。调查中有77.71%的被调查者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的考核方式表示一般满意,14.29%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满意,同时有6.86%的被调查者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考核方式比较不满意。这说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考核方式被大部分学生认同,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的考核方式,调查设计了“您认为哪种考试方式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题,结果显示:70.86%的被调查者认为实践考查(例如通过完成作业、答辩或完成调查等方式)更有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后依次是理论考查(如写论文、调查报告等)和开卷考试,分别占14.29%和10.29%;只有4.5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闭卷考试。可见,在闭卷考试居主导情况下,学生认为更公平合理,也比较满意,但却更加渴望实践。

3 本科生对课程设置认知及态度

(1)专业课设置不能满足复合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课程是针对本专业才培养目标设置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50.86%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课的设置不是很满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5.14%的被调查者认为满足不了;同时44%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满足。这说明本科生对农林经济管理的专业课看法明确,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当前课程设置没有达到农经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效果按知识、能力、技能的顺序渐弱。对“您认为目前开设的农业经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能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问题的回答显示,获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对农林、农村知识的广泛了解两项得分最高,分别为5.77和4.57;其次是学习能力、对统计学经济学等必修课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分别得分4.21、3.51和3.17;得分最低的是分析和认识“三农”问题的能力、口才和表达能力,得分只有2.85和2.38。

(3)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培养不均衡,满意度不高。对“您认为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最能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问题的回答显示,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分最高;其后依次是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一技之长(如计算机、英语、写作等)、团队合作能力;得分最低的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16%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所开设的实践课程能够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60.57%的学生认为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见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课设置中非常薄弱的环节,虽然注意到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但各种能力培养程度不平衡,距离学生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

(4)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加强。有41.71%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与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紧密程度一般,占比最大;认为不紧密和非常紧密的被调查者均为16%;25.71%的被调查者认为紧密。这说明复合型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的就业导向没有受到重视,本科生在专业课程与就业之间感到脱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除继续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以外,应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4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优化建议

综上所述,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受到了重视,但仍存在突出的问题。首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确,导向不具体。对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没有受到实质性重视,课程设置形式高于内容。作为一个元老级别的专业学科,过去更重视理论和宏观管理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陈旧;无法及时与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衔接;课程考核方式无法灵活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无法较为明确的考核学生在知识运用、解决问题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和效果。其次,专业课程设置忽略了复合型人才双面性的特点,缺乏与就业相衔接的契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只是考虑到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无法通过这些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首先要明确培养导向。应将该专业的社会服务导置于重要地位,将服务学生就业作为必要条件,并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是要深刻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与就业导向,明确社会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理论宽度、知识广度和能力的要求,进而形成培养的总体目标。将总体目标分解为细化具体目标作为制定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的指导。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要依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前瞻社会发展潮流和人才市场形势,提高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耦合程度。

二是专业课程体系要以“坚持为三农服务”作为出发点,将“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作为改革的导向。注重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农林、农村知识的通识教育,为学生在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创业提供帮助、创造条件。提高专业课中综合运用等相关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与就业的紧密性。

三是要改善教学方法手段,有效的提高复合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改变传统方式的教师一言堂阐述的授课方式,与学生讨论、互动频繁使课堂氛围活跃,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或分组完成一项综合任务的方式来提高学习兴趣。考核方式中,增加实践考查环节的占比,例如通过作业、答辩、调研等方式,结合理论内容考试、课程论文等方式相结合来全方位的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提高情况。

最后,强化实践课程、增加实践机会。实践教学不仅要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更要重视实践课程内容建设,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和人才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

沈阳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4-49;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098;2014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 JG14DB354

参考文献

[1] 柯水发,李红勋,王庭秦.基于学生视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调查与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1(3):1-7.

[2] 丁胜.基于学分制教育的农经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12):67-68.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2

[论文关键词]高职 农林教育 危机 调整 前途

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来,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高职农林院校也同样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但是,认真审视一下高职农林院校的专业目录和各专业的招生数量就不难发现,农林专业数量占全部专业的比重在下降,农林专业在校生规模占全部在校生规模的比重也在下降。如何看待这两个下降,笔者认为:这是高职农林教育面临着危机的一种表现,这种危机是前所未有的;但同时也是高职农林教育发展自我调整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随着我国农林产业的新发展,对高技能农林人才的需求潜力巨大,高职农林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

一、高职农林教育面临的危机

危机之一是传统观念当中对农林行业的歧视。从历史上看,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农林行业就由农耕时期的主流行业逐步转变为弱势行业,至今这种状态在不发达国家依旧没有改变,所涉及的农林教育也就有了相同的命运。具体表现为城里的学生不愿“进农门”,农村的学生希望“跳农门”。

危机之二是农林行业内部对本行业认同度的偏低。在农林行业执业的大多数人员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种无奈的、低人一等的心理。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农林行业的长期歧视使然;另一方面在于农林行业在各行业的实际地位也确实处于弱势地位这个客观事实。

危机之三是传统农林业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对普通技能型劳动力的吸纳力不断减弱,对高等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对下降,从而导致对接受高等农林教育的人才需求量具有相对下降的趋势。

危机之四是从事高职农林教育的院校内部,由于处于弱势地位,相应采取了更名或通过加速设置、发展非农专业等措施,从而形成了“去农化”之风,进一步弱化了农林高职教育。

危机之五是民间资本基本上不“光顾”农林高职教育。在目前的民办高等教育行列中,还很少发现有民办的农林职业院校,只是在个别学校能够发现少量的如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类等涉农的新兴专业,即使在中专类学校也很难发现农业中专或涉农专业。

二、高职农林教育发展实行自我调整的必然性

高职农林教育占全部高等职业教育比重的下降,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状态变动而实行自我调整的必然趋势。

(一)计划经济使高等农林教育没有生存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确保了农林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计划经济时期的高等农林教育,正是我国农林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农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劲。由于在农林院校求学的学生都属于国家干部,城市的考生毕业后,极少有人去乡镇以下和基层林场等农林地区第一线;农林地区的考生考入农林院校,大多也是跳出了农林之门或位居农林行业的高管部门。尽管随着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经济的比重开始发生变化,但是,直到1978年以前,变化的速度仍比较缓慢。同时,由于工农商各业均处于快速恢复和发展时期,对高等农林教育的需求同样强劲,加之收入分配制度划一,无论在哪个行业工作,其报酬都是均等的。因此,这个时期的高等农林教育是不存在目前这种危机感的。

(二)精英教育使高等农林教育仍旧缺少危机意识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各行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尽管农林业也在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可避免地越来越低,对农林高等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走向基层,乡镇层面也逐渐地就可以看到了具备高等农林教育学历的专门人才。但是,这些专门人才拥有国家干部的身份,拿的是“铁饭碗”。这个时期的高等农林教育依旧是精英教育,人才奇缺的状态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也就不存在发展的危机。

(三)大众化的高职教育发展及其与市场经济的接轨,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使高职农林教育危机凸显

促使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高教扩招政策,既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人才需要的明智之举,也是适应人人都渴望享受高等教育所采取的深得民心之举。农林高职教育也同样搭上了这一班快车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林院校的毕业生不再以当国家干部为主,而要进入农林经济的主战场,去相对艰苦的第一线,特别是要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或者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这是对当代大学生人生的一个严峻挑战,是心理上的一个沉重压力。对城镇考生来说,很难想象去服务农林业,即使孩子有意愿,其父母、亲友也会加以劝阻;对农村考生来说,上大学不能“跳农门”,也是不可想象的事。同时,非农林行业,尤其是新兴行业的跳跃式发展对高等人才的强劲需求与待遇节节上升,相比而言,农林行业中,在城市中的农林岗位已基本趋于饱和,广大农村地区虽有较大需求却缺乏吸引力,结果导致农林职业院校的招生难,办学受挫。

如何理性思考扩招后的农林院校办学难、涉农专业招生难问题?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改革大潮中和社会经济发展总趋势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更是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状态变动所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对于高职农林院校而言,有的院校转向了,有的学校则通过内部专业结构的调整,加大非农专业的设置与投入,以此反哺涉农专业,坚守高职农林教育这一阵地,这些情况都是适应这种客观变化趋势的自我调整,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职农林教育产生客观影响的结果。随着国家“十二五”开启所带来的新形势、新政策、新机遇及对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高职农林教育将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三、高职农林教育的发展

(一)农林产业与人类共存使高职农林教育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应运而生或有不适应的行业被淘汰出局。虽然农林行业在未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它与人类日常的饮食、身体健康、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密切相关,是与人类共存的长青产业,这就使得这一行业永远是不会衰落、凋敝的行业,而这正是农林业的最大优势。也正因如此,以农林业为基础并为之服务的高等农林教育也就同样有了长青的未来。   (二)传统农林业的升级换代对高职农林教育不断地提出新的需求,并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传统农林行业升级换代的速度和质量均在提升。人们由原来饮食的温饱型正在向健康长寿型、愉悦文化型等方向转化,餐饮品的市场价值也在不断攀升;林业则由原来的以采伐与木材的粗加工及建筑用材为主,转化为以营林、尤其是经济林和珍稀林木为主,以林木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林下植物的开发与利用、生态林业、都市生态林木的开发等为主。在人类日益认识到林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迁之间关系的关键意义后,林业在产业的升级换代中必将会持续地焕发出不竭的生命力,尤其是正在进行的涉及25亿亩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会使林业的生产力得到新的释放空间。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农林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将会持续地给高职农林教育注入发展的新动力,不断地对其提出新的需求,从而为毕业生持续地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三)新的就业领域已经和正在向高职农林大学生敞开胸怀

以生物技术为前导的各类新兴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林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成为农林业发展的新福音。以食品加工业为例,目前我国的食品加工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总量已居全国前列,可谓够大,但是不论在技术含量还是单体企业规模发展上,其技术含量过低,又多为中小企业,甚至于类似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也有相当比重,包括我们每日餐桌上的食品,依旧沿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比不上人们饲养的动物,吃的讲求营养配方饲料的技术含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传统农林业发展的基础上,陆续会产生出新型的种植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和林木产业。如已经明确的营养师职业的确立,就为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再如黑龙江绿色食品及其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崛起、牡丹江的木材精深加工业的兴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建立又标志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生产和食品质量的严格管理。如此等等的新型产业,必定会导致农林产业在升级换代的基础上,新的就业领域的产生和发展,新就业岗位的提供与扩大,一定会为高职农林院校的毕业生,不断地提供着新的就业空间,并使他们大有用武之地。

(四)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使各类新型农林合作组织适时应运而生

建立在农村土地承包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之上的新型土地流转制度,标志着以土地经营权为无形资产,以资本为纽带的股份合作经营组织,将成为我国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农村经济的基本经济组合形式,是重新组织起来的新型农村经济,也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新的调整及其对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资本的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日常经营与管理、与社会经济的接轨方式,等等,这些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结合、运行的状态,在已经或即将建立的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当中,或迟或早都必然会生长在其中并要保证其健康成长。要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这样的现代企业制度,固然需要多种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才,这就为高职农林教育提出了非常紧迫的人才需求。同样,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已明确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租赁、抵押、转让、入股、合作经营等,这就从政策层面上明确地确立了林地经营权的流转制度,相应的林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也将应运而生,也将对高职农林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五)农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是高职农林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3

建设和创新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有效地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无论是从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促进国民经济及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讲,还是从地理概念、农村创造的价值占国民经济的份额和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人口数量的角度讲,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抓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和学科创新,有其必要性。

一、知识更新和学科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大家知道,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而且更新不断加快。知识间的交叉、融合、渗透不断增强,使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不断出现。就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现状而言,学科的专业内涵正在发生质的变化,非农、离农专业日益增多,又农、又经、又管不仅成为学科演变的趋势,而且也成为体现学科特色和优势的重点所在。如何通过学科创新和内在有益的交叉融合来顺应学科发展趋势,体现学科特色与水平,既是知识更新和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具体而又现实的历史任务。

二、产业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21世纪,我国正面临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现代产业不断成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形势。据统计,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由1952年的1531万人发展到2002年的1.6亿人,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由1952年的1881万人增长到2002年的2亿人,分别增长了9.6倍和10.1倍;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80:12.8:7.2发展到2001年的15. 2:51. 1:33.6,劳动力分布由83.5,7.5:9发展为50:22.3:27.7。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多,相应的要求对其的管理力度和水平也要提高,要求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从传统的以农林为主,转变为面对农业向外拓宽和延伸,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三、经济体制转轨和运行机制转型的内在要求

农林经济管理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学科,适应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学科的使命和天职。然而,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进行着七个方面的转型:

一是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生产力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内部循环转向开放和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二是正在从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农业生产从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到产品供应销售的全过程,都由市场来调节,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正在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三是正在本文由收集整理从农产品供给短缺约束条件下的数量型农业向农产品供给总量平衡、丰年有余或过剩条件下的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四是农业生产结构正在从单一的粮棉油种植结构向农林牧渔产品多样化的综合结构转型,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建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正在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新要求;五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转型,农业增长从主要依靠传统的土地、劳力等物质要素投人转变为在依靠土地、劳力等传统要素投人的同时,主要依靠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投人;六是农业发展从主要靠国内资源,国内市场向依靠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转型,农业的发展将遇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新约束和新挑战,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七是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从农业为工业贡赋的关系向工农两业平行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及保护农业转型,农业将得到工业的支持,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程度和资本有机构成会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将不断增强,二元经济结构正在消减。

因此,学科建设与发展必须适应这种转变,需要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凝炼学科方向,使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能够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四、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历史地看待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与上个世纪末相比,的确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专业设置、硕士点、博士点的设置,几乎都翻了一番。但是我认为这仅仅是数量的扩张,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来看,并没有多少发展,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学科地位和影响看,在专业设置上逐步从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向大经济管理类专业扩展以后,学科发展的竞争对手也从农业院校扩大到综合院校;从人才队伍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由于处在农林院校这一大的环境背景之下,学缘结构与一些综合大学和名校根本无法相比。从承担各种科学研究任务和学科创新任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和传统的弱势产业,课题来源少,经费支持水平低,因而服务的力度和水平也低。从教学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改善看,尽管本学科和其它学科-一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但常常被看成是软学科因而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与其它学科的差距日益拉大。所以一定要加快发展,要抓学科建设和创新。

五、竞争学术地位及学科影响的内在要求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最根本的机制是竞争机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和改革的体制取向,必然向各个方面深人和渗透。教育及学科发展也不例外,目前学科建设中的专业设立和选择已经基本是市场化了。我们常讲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市场上什么专业的人才走俏我们就设立什么专业,而在专业设立、选择时,各有办学条件的同行实际上都是一个一个的独立经济主体,实际都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竞争生源,竞争学科专业地位。如果本学科建设跟不上,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就要在竞争中落伍。此外,即使在仍然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的教育逐级管理体制下,竞争目前也是十分激烈的。这种竞争主要来源于各种评估和财政的支持,来源于大家对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的利用及占用。比如教育部的一级学科评估、重点学科评估,都引起了同行之间、不同院校的同类专业之间的竞争。为什么要竞争,因为国家支持的力度是有限的,支持的资金是无偿的,谁要获得国家支持,要树立在同行之间的学术地位和学科优势,就必须参与竞争,就得抓学科建设与创新。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热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

基金项目: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HNDX211011)资助;海南省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琼教高[2010]80号)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自两校(原海南大学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合并以来,新的海南大学迅速步入“211工程”建设的行列,新的起点赋予了学校新的使命,各个方面的建设也都有了更高的标准。农林经济管理是海南大学经管学院的优势学科,在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农林经济管理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更多的关注也意味着更艰巨的任务。本文以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对如何进行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进行探讨。

一、加强农林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一)知识更新和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已成为一种趋势,知识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日益明显,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出现。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内涵正在发生变化,又农、又经、又管的状况已成主流,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色和优势,通过加强该特色专业的建设,有利于农、经、管的交叉融合,也有利于知识更新和顺应学科发展的趋势。

(二)扩大学科影响和提升专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竞争是市场经济最明显的特征,当今社会竞争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其中学科的发展也不例外,大学中专业的设立也是与市场接轨,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就设立相关专业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说,所有的学校都是在同一个市场上来竞争生源,如果专业建设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就会在竞争中落伍。再者,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支持是有限的,只有在同行之间树立学术地位和学科优势,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力、物力方面的支持,所以加强专业建设是在激烈竞争中突围的必然要求。

(三)解决海南“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海南又是农业大省,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加大,对“三农”问题的研究仍是重中之重,诸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农民脱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这就需要培养一大批了解海南农村经济的专门人才,加强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正是解决海南“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

二、农林专业建设的原则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涉及面很广,包括农业、经济和管理三大领域,对于刚刚步入211建设的海南大学来说,在资金、教学条件等资源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的专业建设不可能面面俱到,到底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哪一块,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重点逐步发展。

(二)面向市场。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市场的了解,通过对毕业生和相关企业的调查研究,确定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应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以“立足海南、服务热区、放眼世界”的理念为导向,把专业向国际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方向建设,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突出特色。海南大学农林专业要想做出成绩,围绕海南地方特色进行建设是基本思路,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立足稀缺性热带资源形成地缘特色;研究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规律与战略、生产技术经济分析与产业安全;深入研究热带农业产业链和热带农业分层次理论与实践;研究海南农垦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与对策;研究与东盟国家的热带农产品贸易及区域合作;探索热带农业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只有从这些具有海南特色的方向着手,才更容易做出成绩。

三、农林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海南独特的热带环境。海南全省都处于热带地区,占全国热带面积的42.5%,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其中600种植物为海南特有,热带雨林和红树林更为全国少有,还拥有全国最大的海域面积。这里长夏无冬,稻可三熟,菜满四季,独特的区域环境为进行热带农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便捷。我们可以发挥地域优势,加强对热带作物的研究力度,以此形成热带农林经济管理在国内的优势地位。

2、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的契机。海南大学是2008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海南省唯一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和海南省共建高校,是海南省内唯一拥有部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高校。海南省政府对海南大学是相当的重视,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而农业经济管理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和海南省都拨付相应的资金来支持学科建设,再加上几所名牌大学的对口支援,农经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我们应借此良机来推动学科建设,树立学科的形象和地位。

3、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就锁定“三农”,不断强调“三农”问题在今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地位,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资金和政策会转向农业,农林经济管理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学科,适应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必然也会加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程度,更多的资金会流向对农业方面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必将会在各方的支持下迅速发展。

(二)挑战

1、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全面的人才。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是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的宽口径学科,所服务的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研究的领域宽泛而广阔。因而要求从事本学科科研和教学的教师要有较为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不仅要成为又农、又管、又经的通才,还要成为经济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这就给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增加了难度。

2、其他高等院校的竞争。据了解,开设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高校相当多,海南大学虽在海南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放眼全国,无论是实力还是名气还都略逊一筹,即使我们在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综合实力还有待提高,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投入相对不足。海南大学还处于211建设的初期阶段,虽有教育部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海南的经济实力有限,不可能对本专业的所有需求都照顾的面面俱到,与其他重点大学相比,在软硬件上还有不小差距,因此我们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使专业档次达到一流水准,还具有一定的难度。

四、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立足于海南特色进行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要从海南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海南省所处的热带岛屿环境这一现实,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活动。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抓住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学科创优,在进一步强化传统的热带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热带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热带农产品贸易与区域合作、热带农业投资管理的同时,积极开拓其他研究领域,充分体现学科特色,提升学科地位和影响力。

(二)创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环节,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学识的深浅和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科能否顺利发展。为了体现农经专业宽口径、高素质、厚基础的复合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文理知识兼容和专业间合理交叉渗透的要求,应构建一套各类课程之间有机联系、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宏观上必须调整管理学、经济学、农学课程的比例,做到既突出重点、体现专业特色,又兼顾各类课程的均衡。在微观上还要注意各类课程间知识的相互支撑、衔接与连贯。

多年来,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对“热带农业产业链、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橡胶经济学分析、农垦企业管理”的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一些研究成果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好评,并且这些成果又转化于教学实践当中,明显的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而校外实习基地是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认识参与实际业务操作所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与企业合作和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建立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完善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实践实习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实践教学实效,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

(四)加强学位点的建设力度。为了使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水平迅速提高,专业人才迅速成长,积极增建相应的学位点是十分必要的。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背景下,硕士点和博士点是一个学科聚集人才、提高水平、创新前进的平台,具有硕士和博士点的专业地位明显不一样,人才梯队和层次档次较高。目前,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有1个本科专业和1个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博士研究方向,所以我们还要注意学术积累和学科沉淀,争取早日创建博士点,为专业发展提供更高的平台。

(五)依靠高素质人才和科研带动学科发展。对于一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而言,科学研究和教学育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要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科研水平,通过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学术报告会,将科研成果在教师之间交流,互相提高,帮助他们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其次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出台相应的激励和支持政策,对科研成绩优秀者进行奖励,加强对高质量人才的引进,使他们既能在在科研上有所建树,又能在相关专业和课程教学中领衔带头,让每一个有志于本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人都能人尽其才。海南大学曾1千万/人诚聘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由此可见优秀人才对我校的重要程度,也希望我校今后的人才引进措施更加完善。

(六)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上,要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这就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首先,要在对课程体系整合优化的基础上,重新制定教学计划,改进传统的授课方式,多采用引导启发和探索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实验和实习等实践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认真制定一套系统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其次,改革考试形式,适当减少记忆性的考试内容,增加开放综合性考试内容,注重采取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来测评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再次,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增强农林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综合性和趣味性。

五、结束语

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们必须有步骤、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只有立足于热带这个特色,建立比较优势,以点带面,才能促进本专业实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颜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J].农村经济,2009.12.

[2]洪勇明.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品牌专业建设构想[J].高等农业教育,2008.7.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5

作者简介:李清玲,硕士研究生学历,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F303-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谓是最早开设的一个专业项目,其专业在我做发展过程中为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在今后的几十年中,我国城市化建设会不断的发展,所以这也就影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生存空间。所以此专业教学体系要根据社会的变化来制定,使培养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现代的发展需求。

一、创新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体系中,都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年来进行分配及制定教学体系的,其中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课程专业内容实践及综合实践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原本不足的教学资源更加拮据,使得部分实践教学无法体系无法正常开展。这也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践过程中没有制度,只是走一个过程,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

所以学校就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和实践中引进一些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设备,比如ERP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等,以提高学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并且学校还可联系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的增加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并且根据学校的经济现状创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农村及企业进行实习,以提高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可创建科学、合理、完善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改革完善的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1]

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依靠学生或者教师来完成的,它是结合学生、教师、学校及相关企业这三者的综合系统,只有这三方都能够积极对待,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其一,学校可以和外界相关企业或者单位签订协议,将企业中的部分业务进行承包,使学校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企业所制定的要求来完成项目,重视项目的效率。企业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效降低项目的经济成本;其二,学校可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高,对教师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且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补贴,从而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制动性;其三,学校可以对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选择优秀的导师,使学生的每项实践环节都有教师的指导,以小团队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学校还可建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科研基金,多多开设此专业的竞赛活动,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且开展有效的法学生创业大赛,以鼓励大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业及搞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2]

三、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改革实践教学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高校在学生与社会这两者方面的双向选择有着艰难的选择,学生必须要通过实习实践才能够进入社会,而学生的实习实践也是通过社会来进行的。所以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中,一定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社会在变化的过程中其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创建一些全新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可以适应这个社会。

1.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大二的时候,可以在专业课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发展现状增加一些实训类的教学实践内容。在大三的时候可以结合农业企业管理课程、农业企业营销课程等一些相关课程的教学实习,创建并完善实训基地,根据社会的发展来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

2.完善实践教学形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集农、经、管三者合一的特点,此专业也非常复杂。为了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应用型、综合型的发展人才,就要采用多种科学的实践教学形式。比如可以邀请城市农业企业中的相关领导及专业到学校进行专题演讲,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者可以使专业学生到农村或者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此专业有进一步了解;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对农业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在实践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也使学生能够在大四的毕业论文中增加一些具体实践内容。[3]

3.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不仅要突出此专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还要符合现代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且还要使本专业的特色不流失。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要掌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比如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建设、新时代中的农民经济组织等等。全方面的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能够跟进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而提高专业人才的竞争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专业人才更好的为地方及社会提供服务。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6

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局限:①一是学科专业单一,知识面狭窄;二是在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容相互脱节与重复现象突出;三是忽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四是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脱节,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缺乏;五是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从业观及能力培养。这些问题导致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本专业人才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因而需要改革与创新。

表1华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现状分析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完善程度来看,东北农业大学最为完善。东北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了:②办学指导思想;分析优势所在;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方面分析办学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和改革成效;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就华南农业大学而言,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得到调整,在摸索中日臻完善(见表1)。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具体而言:①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课程涉及通识教育、基础教育等近70门课。老师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学得不精。②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一些学时数较多的课程集中时间上课,导致学生听课疲惫,影响教学效果。③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却以传授知识型的课程为主导,重点介绍农林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而与农林经济管理实践结合较紧密的应用型课程则很少涉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明确的教学实践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效果难以保证。学生们普遍认为,学校的实习指导和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多以短时参观为主,学校对实践环节投入太少,补助标准太低,实习计划的拟定受到经费的严重制约。究其原因,一是实习基地建设滞后;二是教师的实践能力本身有限;三是学校实验设备明显不足;四是实践教学内容本身不明确。③

(3)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相对宽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以“考试”为导向的专业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将重心摆在考试分数上,专注于考试范围内的知识,而非对于学术的研读深究。而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大部分同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心存侥幸未认真对待。这一方面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面对就业压力,同学们将更多的精力置于后者;另一方面则与目前对于毕业论文较为宽松的考评机制有关。

(4)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专业的就业局限性较大。学生们反映:在农林经济管理四年本科教育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都学,什么也没学。客观上,除了农口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29页)业生有直接需求之外,毕业生们经常遭遇招聘限制。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建议

2.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注重合理性与综合性。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整合衔接的合理性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2)注重深度性与学术性。优化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要深入浅出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3)注重实践性与社会适应性。提供平台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课程设置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就业人才方向相适应。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农林经济管理类选修课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尤其是人文教育类课程比例。④二是强化农林经济管理课程的深度,打造专业化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4)注重政策性,与时俱进地关注农林方向政策的更新,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分析。

2.2 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本科生导师制学长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生通过比较系统地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而提高创新、分析和研究能力。华农的“红满堂计划”和“助理班主任”制度已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辐射范围不够大,约束力度不够大,仍需要改善。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依托“部级重点学科”这一平台,实行“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的制度,着力培养研究型人才。

2.3 完善实习制度

(1)在内容上,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更新,突出对农村经济研究的科研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2)在体制上,要将实践教学固定到人,责任到人,每个实习由专人负责,长期在实践领域有所成就。(3)在经济力度上,加大经费投入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⑤(4)在对象上,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考虑与村镇以及涉农企业磋商,充分挖掘资源,如华农经管的长期合作伙伴温氏企业等。

2.4 培养开发教师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构建公共管理框架体系,以及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师首先需要换脑,重新学习更新知识,并在改革、更新、探索中创造新知,提高教师创新素质与能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7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大关县金海、木杆、天星、翠屏、益珠5个样本村5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以及与大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的访谈,总结出该县林下经济发展缓慢是受农户的思想禁锢,政府林地流转政策、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还未落实,林下产品供销链条不稳定,农户投资信心不足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提升宣传的力度,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发展示范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多管齐下激发农户和企业投资林下产业的积极性和信心,真正实现林下经济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林下经济;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2)01-0010-03

1 发展林下经济的必然性分析

2008年以来,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收益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任务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均山到户、村集体股份经营林地,使得山有其主、主有其责、责有其利,激发了农民投资林业的热情。然而农户在林地上的营林、造林投资行为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预期利润不确定的特征,农民近期林业就业率低、林业经济收入改善并不明显。如何盘活林业用地,拓展林地空间价值,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林改的价值,确保农民依靠林地增产增收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发展林下经济便是解决此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所谓林下经济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经营模式,使农林牧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多态经营模式。其具有投资周期短、投资少、易操作、预期利润高的特征,因而发展林下经济是林业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

2 大关县发展林下经济的制约因素

文章定性结论、定量数据资料是笔者的调查团队通过和大关县林业局林改办相关人员的面谈以及在金海、木杆、天星、翠屏、益珠5个样本村分别选择10户农户进行走访获得。从样本村来看,近几年来该县林下经济处于自产自销阶段,且产值较低,具体数据见表1。农户林下收入中主要来自林下养殖鸡、鸭,林下种植花生、大豆、玉米。该县还没有林下产业典型案例,林下经济对林业发展的贡献还没有发挥出来。

2.1 小农思想的禁锢,农户对土地生产能力提升意识低

小农思想就是为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其具体表现在小富即安、缺乏自律、宗派亲族、个体经营四个方面。大关县农户以玉米、土豆作为主食,耕地上的粮食作物基本能满足家人生存所需,剩余的粮食作物用来喂养牲畜。农户对提升土地生产能力的意识低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交通不便利和市场价格低导致粮食作物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易为农户家庭创造经济收入,农户即使提高生产能力也不能明显增收。第二,劳动力外出务工率2010年达到30%,劳动力严重缺失,留家的小孩和老年人也没有能力提高林地生产能力。第三,温饱满足后,农户认为林地只要种上树苗就能依赖自然条件生长,未来能实现低成本式收益,因而无须更多管理、投入。

2.2 林地流转少,规模化经营无法实施

林地流转是指林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需进行林权变更登记;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林地流转的前提是林地确权。大关县从2008~2010年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其已确权林地面积达到全县纳入林改林地面积的97%。其具体实施情况数据见表2。50户样本农户2010年发生林权纠纷有2起,但纠纷已经通过村委会调解和其他方式解决,且农户满意调节结果,因而林地基本上都可以正常流转。但在调查中发现至2010年,50户农户均有林权证但农户林地流转量为零,其主要原因是农户认为有地什么都不怕,自己经营更实在。从农户林地流转意愿来看,42%农户想林地流转,并且主要是通过转包和人股的形式见表3。但是由于政府林权流转中心尚未成立,对林地流转的规范化、合法化运转还不能起到有效的中介作用。最终由于单个农户拥有林地面积较少,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即使投资林下产业也无法实现规模效益,严重阻碍了农户投资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2.3 林权抵押贷款实施不到位,农户、企业投资资金短缺

完善的林改配套政策才能保证林改有效实施。林权抵押贷款就是非常重要的林改配套政策之一,它是指以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林地的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借款。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将有效解决林农贷款难问题,解决林农投资林下产业的资金瓶颈,进而促进林农增收,林区经济繁荣,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大关县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开展,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投资林业的热情极高,但是由于抵押贷款实施不到位,资金短缺仍是阻碍农户投资林下产业的瓶颈。根据调查显示,这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大关县林业部门还未着手大力宣传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林农对该政策的知晓程度极低,72%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有林权抵押贷款的政策。第二,调查显示29%的被调查者认为林权抵押贷款的条件苛刻,36%的被调查者认为审批手续繁琐。农户、企业申请成本高,获取贷款的机率低,因而不愿意采用这种途径。第三,银行放款额度小。虽然国家对中标银行有针对该项贷款的额度要求,对于个别大户政府也配合提交所有手续,但据林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银行就是不下放贷款是不争的事实。

2.4 产销脱节,市场动态难以把握,农户对收益预期信心不足

自然条件对林下产品产量的影响大,产量又会影响市场价格。在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条件下“谷贱伤农”是推不翻的经济现象。俗话说:“种瓜容易,卖瓜难。”农户对市场需求的了解非常少,而又缺乏专业引导的情况下,这也将会是农户面临的不争事实。没有政府的保护性政策、没有林业合作组织的协作,面对实实在在的巨额先期投资,农户收益预期信心严重不足也阻碍了农户投资林下产业的积极性。

3 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

3.1 政府提高宣传力度,落实林改配套政策

林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完成林地确权,配套政策的逐步完善实施将激活林业产能。政府相关机构特别是林业部门应结合地区特点尽快制定林改配套政策,并将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宣传、实施到位。一方面,让群众解放思想、开拓眼界,增强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有意向的投资者能大胆有信心地扎根林下经济。

3.2 简化手续,提升融资效率

银行应该履行国家政策,在严格贷款标准和程 序的前提下,简化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放宽贷款用途,提高额度、延长期限,采取财政贴息和优惠利率等方式,并通过农户小额信贷、农户联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的相互组合,灵活信贷管理模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满足林企、林农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3.3 加强技术培训,做好科学指导工作

林业站联合县科技部门,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医药等部门技术力量,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农民技术骨干和示范户的专业技能水平。

3.4 培育林下经济示范户,实现规模化经营

一方面政府部门主动向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学习并向农户宣传,另一方面是政府拨付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培育出林下经济示范户。政府应大力宣传“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

3.5 成立形式多样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市场竞争力

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林农和利益相关方自愿把取得经营权的林地和拥有的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按照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组织起来,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我国林业合作组织主要有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两大类。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林改后促进林业规模经营、加快林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6 强化服务,合力推动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8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一: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探讨

摘要: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时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明确自己的定位,遵循相应原则,形成自己的专业规范。

关键词:地方综合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规范

一、专业规范的作用

专业规范是高等院校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础,它是对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内容的总体规范。具体地说,专业规范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等给出的定性描述和量化规定。具体包括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内容、教学条件等。专业规范的核心是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多层次的规范性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

第一,专业规范是大学本科培养的基本规则。所谓规则,或是说在一定情况下你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是不能做什么、不必做什么。这就是制度的核心,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有了专业规范,各个大学就得按照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

第二,专业规范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制定专业规范有利于建立相应的社会评价、监督标准和机制。制定专业规范和教学规范是保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措施,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履行宏观管理职能提供了分类指导的依据。同时,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专业规范是高校交流合作的共同语言。高校间往往根据专业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等基础文件,来进行学分互认、判断是否授予学位等。

第三,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培养质量的基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专业规范确立了大学教育的质量标准。美国原来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就更是五花八门,各个学校制定标准的随意性很大,差异悬殊。对此,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1983年发表了著名的公开信《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由此引发了美国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制定和推行全国大致统一的质量标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随着大学扩招及学校升格,国家每年又新增很多本科专业,例如2010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733个本科专业和7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011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887个本科专业,分别从2010年和2011年开始招生。大学扩招,尤其是新增本科院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诚然,大学培养质量下降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但缺乏专业规范,一些院校没有达到本科培养的基本要求就开始招生,或者得到国家批准为新专业之后,由于没有专业规范等原因,没有很好进行专业建设。因此,制定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础。

二、制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规范的基础

1.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从本质上讲,全国专业规范对大学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要求,有利于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一个基本水平。但我们知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来衡量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应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多样性的培养标准。在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大学应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确定相应的专业定位,使得各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类型也应有所不同。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社会上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种植业经济,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草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渔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林业经济管理,还有的地方需求的重点可能是海洋农业经济管理等等。各校不可能培养具有所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只能在某一方向上体现人才的特色,这就决定了各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专业规范的制定就是力求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多样性化基础上的统一。

2.应从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专业定位出发

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思考自己本科专业定位时,应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实际出发,如何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应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我们认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在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定位时,应立足于地方性、综合性实际,让学生具有较好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有较好传统文化中经济、经营及管理素养;学生还要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和行为科学的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的原则

地方性综合大学制定专业规范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注重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及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体系。

第二,通用性与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做一种专业规范,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要具有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一般性,能够满足地方综合大学培养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对地方性综合大学如何培养本科生提出一般性的要求。同时,由于各个综合性大学都具有自身的特点,都有服务地方的任务,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制定专业规范时,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性综合大学的特殊性和地方性。

第三,专业建设应立足于综合性。综合大学不同于专业性大学,具有学科齐全、学科众多的特点,因此,人才培养应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真正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学生。

第四,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立足教学全过程,科学地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第五,加强实践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关系。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各类实习、社会实践的质量,增强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落实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一、二年级可结合课程学习写读书报告,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科研兴趣小组。院、系应创造条件吸纳二、三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研活动。

四、地方性综合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中介咨询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本知识,受到调查方法、研究方法、项目可行性分析、专业写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扎实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基本原则和管理技巧,具备从事经营管理、政策研究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一,具备较深厚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第二,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理论;第三,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及分析方法,能够熟练地撰写各种专业文章;第四,对于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应用较强的课程,不仅掌握基本原理,而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第五,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能力、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学科

农学,经济学,管理学。

4.主要课程

农学概论、林学概论、畜牧学概论、人文科学概论、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学、农业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专业写作与训练、投资与理财、市场营销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比例占总学分的15-25%。

6.专业基本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专业教师12-1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5人,讲师5-6人,助教1-2人,师生比20-25之间,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比重应高于40%;其中60%以上的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2)图书资料、教材。公共图书馆中有一定数量本专业比较典型的和本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数字化资源的工具。人均图书100册,核心期刊应该全部订阅,电子期刊包括CNKI、维普、人大复印资料、万方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要选用符合专业规范的教材,基础课程的教材应为正式出版教材,专业课程至少应有符合本校教学大纲的讲义,对于新开办的专业,教材选用尽量用部级教材,对于实力较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可以编写自己的教材,但应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尤其是特色教材可以自己编写。

(3)实验室。基础课程实验室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每个学生拥有的实验仪器设备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实验设置除计算机外,还应有数码照相机、数码摄相机、录音笔等。同时,还应有可供实验用的教学实习软件。另外,实验室还将具备利用实验形式讲授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条件。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40万元以上,应具有可进行经济学实验(或者开设实验经济学课程)、会计模拟实习、财务管理模拟实习、投资、理财模拟实习等的基本条件。

(4)实习基地。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包括校外)2-5个,实习基地应要能够满足进行农学、林学、畜牧学、农村调查、统计、企业管理实习等课程进行教学实习的基本条件,能够满足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调查的基本条件。

(5)教学经费。新设本专业,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不包括固定资产)20万元。每年的生均教学经费不低于金额500元。

7.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农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绪论、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等。

林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林业及林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植物、林木与环境关系、森林分布、森林分类、林木育种、森林保护、造林、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可持续经营、城镇园林绿化等。

畜牧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动物环境工程、动物保健、养牛生产、养猪生产、养羊生产、养禽生产、养兔生产等。

人文科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社会学、心理学、音乐、艺术等。

微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需求、供给及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弹性理论、效用理论、消费者选择、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博弈认入门、市场失灵等。

宏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言、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货币市场的均衡、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与失业、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

实验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市场均衡实验、生产与成本实验、厂商理论实验、要素市场实验、博弈化实验、制度实施实验、市场失灵实验等。

农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农产品需求与供给、农产品市场与价格、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总论、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收入与消费、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林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林业资源介绍、林业资源配置、林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林产品市场均衡、林产品贸易、林业市场失灵、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林业制度等。

制度经济学: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假设、制度的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的基本理论、合约理论、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等。

管理学原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管理概述、道德与社会责任、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企业管理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企业管理概述、企业管理的领导制度与管理组织、企业管理理论、经营策略、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

农业经济研究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经济研究、研究方法概述、规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

农村调查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农村经济调查的方法概论、调查方案设计、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参与式的调查方法、质的调查方法、抽样基本原理、样本设计、问卷设计、指标与标度、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调查资料处理等。

项目可行性研究: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原材料及供应品、厂址选择、方案设计、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效益分析、国民经济及社会效益评分析等。

财经专业写作与训练: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专业写作概述、财经写作的概念、功能、特点极其要求、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战略、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决策报告、招标书与投标书、经济合同、经济论文、本科毕业论文等。

投资与理财: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投资与理财的基本知识、投资和理财的基本理论、投资和理财的环境、农业的投资和理财、工业的投资和理财、流通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和理财、风险投资、银行业的投资和理财、证券投资和理财、投资基金和基金投资、家庭(个人)投资和理财、投资理财的法律规范等。

市场营销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定向、市场定位、产品决策、渠道决策、促销决策、价格决策、营销组织与控制、营销哲学、营销策划案设计等。

统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的概念、统计数据的类型、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时间序列分析、指数等。

财务管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外币业务管理、企业清算、财务分析等。

组织行为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知觉与个体决策、个体行为、态度与管理、激励理论与应用、群体行为与沟通、领导行为与管理、组织行为与管理、组织发展与变革等。

会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核算形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会计工作的组织等。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4

[2]徐定华,关勤,楼盛华.论高校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8):57-58

[3]蔡克勇.大众化的质量观: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4):7-9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二:浅谈农林经济管理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林经济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农村产业结构也跟随市场经济的变化在不断调整和升级,农林经济管理在此期间也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冲突,因此,对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建设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为更好地打造健康科学的农林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林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化的农林经济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现代的农林经济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发展农林经济离不开完善的管理,需要我们从根本上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了解国家对农林经济实施的政策,才能解决农林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1 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农业强国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的农业种植土地分布的比较散,而且农业种植缺少现代化的种植生产技术,农民的农业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山区,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是需要靠人力去进行种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很多农村人员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数量急剧的减少,大量的农田荒废、出现严重的土地闲置现象,这样家中了城市发展的负担,也拉大的城市与农村收入的差距,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果不能建立规范的农林经济管理体制很容易导致农林经济走下坡路。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对提高农林经济竞争实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解决农村人口吃饭难,生活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2 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解决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就要坚持不懈的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农村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工业发展都应该遵循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原则。农民的工作热情要通过不断的鼓励来带动,这样才能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现代化技术的实施。对农林企业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农林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2.2 农林业现代化管理的实现

农林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农业的发展和改造情况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林经济的管理方法,提高农林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备农业操作的理论知识,还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应用到农林业的工作当中。

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还需要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给农林业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做出正确的指导,同时政府部门的鼓励政策也对农林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提供有力帮助。

2.3 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农林经济的管理问题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正确的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农业企业稳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而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还能够使我国农林经济的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现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尽快从农村教育抓起,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农林科技体系的改革方面也要加强,无论是从技术服务管理还是科技管理方面都要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只有加大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力度,才能加强农林科技机构的管理,从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水平。

3 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与创新

农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和创新至关重要。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主要让学生了解到农林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特色内容,以及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管理的关系,在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林经济管理是以服务为特色的学科,服务于农林经济的发展是教育的使命,只有适应于农林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目前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正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是根据农村经济的转型所制定的。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不断的提高其生产水平,加强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迫使农林经济管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同时农林生产经营方式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供销方式,需要改变为开放的生产和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针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转型案例来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建立进行指导。让学生从资源的分配到产品的销售进行全过程的了解。总之,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管理的人才,从而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

本文对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就是农林技术的发展,需要从农林教育开始抓起,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同时对农林经济管理要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对农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市场需求不断的分析。在传统农林经济管理的方法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在农村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林技术水平。相信随着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建立,以及科技兴农战略的重点实施,一定能够使我国的农林经济发展的更好,让农林企业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宇丹,刘宇虹. 基于能力建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04)

[2] 苏红伟.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3)

[3] 徐秀英,付双双. 新时期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的调查[J]. 人力资源管理. 2013(05)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9

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正式成为WTO组织世界贸易体制的三大制度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积极对自己的国际竞争战略做出调整,纷纷把知识产权提升到振兴和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高度。2008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战略目标。

在此宏观背景下,国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离现实需要以及应对未来竞争的人才储备需要还相去甚远,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层次不够合理: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这是因为招收知识产权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校远多于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和双学士学位生的学校。二是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法律知识厚,专业知识薄。三是知识产权人才分布不合理:在国家机关、公检法部门或大型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才多,到基层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工作的人才少。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已有部分理工类、医药类或化工类院校开始设置依托学科专业或知识产权专业的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使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依托农科专业背景的双专业、双学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却实属罕见。随着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以及农产品贸易的增加,与农业有关的知识产权人才更加稀缺。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专项任务中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第23条),完善理标志保护制度(第32条)。因此,贯彻《纲要》精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大量基层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一项长期任务,必将需要大量既懂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又懂知识产权的人才。农林院校通常是以农业和生物为优势学科,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在农林院校中面向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大批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捷径,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是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2.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2.1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据此可以认为,知识产权的外延至少应当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专业,涉及到法律、科技、经济、管理、文化等多学科内容的专业。农林院校在进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时,应当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依托,重点培养具有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是,具备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具有适应面广、适应性强等优点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普通人才。

2.2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知识产权应当是法学和管理学两个门类的集合。知识产权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当依托法学和管理学为基础建构。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具备一定的理、工、农、医专业背景。由此可以推断: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应当是:动植物科学与技术(或相关学科)+法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核心知识。

2.3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

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当选择本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学生,依托农林经济管理或者法学专业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专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二是从学制上讲,在本科阶段高年级同步进行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缩短学制,容易为广大的学生所接受。

3.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上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知识结构和模式的定位,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时主要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3.1 专业分类

将全校14个学院的学生按照课程的相关程度划分为: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化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科与传媒三个专业大类,但重点是第一大类。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设置相应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如为植物科学与技术类学生增设的5个学分对应的课程是:植物品种保护法、地理标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体如表1:

3.2 学分要求

辅修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方向)的学生必须修满70学分。理论学时45学分,实践环节为25学分。其中,必修课32 学分,选修课 13学分。学生毕业时必须撰写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论文,经答辩合格后,可以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

3.3课程模块

根据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设定法学基础模块、知识产权核心模块和管理学模块三大模块。

3.4 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

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设民法总论、诉讼法、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学原理4门课程,合计11.5学分,每学分按16学时计算。具体分配为,民法总论3学分,诉讼法3.5学分(共计56个学时,理论课46学时,实践课10学时),农业知识产权2学分,管理学原理3学分。专业课包括: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专业英语、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品种保护法,合计20.5学分。上述课程,除专业英语为3学分,生物多样性公约1.5学分,之外,其他各门课程均为2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