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集锦9篇

时间:2023-08-20 14:58:54

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

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范文1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合理配置市场监管资源,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提高行政监管效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四个统一”,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

具体目标:在____年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示范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全市所有商品交易市场(商场)(不包含临时性、季节易的市场,不包括进入市场销售自产自销农副产品的农民)纳入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范围,力争在____年_月__日前全面完成任务。

二、职责分工

(一)健全领导机构。

市局成立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局市场科,××任办公室主任。

各县分局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二)明确职责分工。

_、领导小组职责:审核全市商品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方案,组织对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的指导、检查、督查和考核验收,推广各单位的先进经验。

_、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全市商品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草拟工作计划,具体指导、检查、督查、考核验收。

_、市局信息中心职责:负责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软件的应用指导,配合省局相关处室做好系统维护工作,保证信息录入规范、畅通、安全。

_、企业注册监管科职责:负责对下级单位的企业(个体)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业务指导。

_、各县(分)局、万商工商所职责:

(_)引导、帮助、监督市场开办单位建全管理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市场管理制度;

(_)收集市场开办单位和场内经营户的信用信息,做好信息录入工作,并健全相关档案;

(_)完善信用评价机制,确定场内经营户信用类别,对商品市场信用类别提出初审意见;

(_)组织开展星级商位评比活动;

(_)按照信用分类开展监管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广泛动员。

_、强化执法人员的自身学习。各级工商部门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国家工商总局工商市字[____]___号、[____]___号文件、省工商局工商市字[____]___号文件及××市工商局工商市字[____]___号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入理解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内涵,增强工作信心,提高履行商品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职责的能力。

_、强化监管对象的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行业例会等形式,向市场开办单位负责人、工作人员和场内经营户讲解《特别规定》、《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有关规定,介绍外地市场开办单位的市场管理经验,强化市场开办单位和场内经营户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其参与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明晰职责,健全机制。

_、明确市场开办单位职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将市场开办单位的职责界定如下:(_)学习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及各类法律法规规章;(_)对场内经营户开展文明经商、诚实守信教育;(_)制定市场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_)建立业户档案和业户经营商品登记台帐;(_)审查业户经营资格,监督业户履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法定责任和自律制度;(_)做好场内物业管理;(_)处理消费争议和纠纷;(_)开展农产品农残检测;(_)接受并配合执法部门依法履行职责;(_)完善业户行业组织,开展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及其他公益活动;(__)完成市场监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_、完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指导市场开办单位健全市场内部管理机构,完善各机构、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目标考核办法等内部管理制度。

_、完善市场经营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经营者主体资格检查和档案管理规范》、《场内经营者信用奖惩制度》等经营主体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经营者公约》、《品牌商品登记管理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场制度》、《农产品快速检测制度》等经营者自律制度;三是完善《日常巡场检查制度》、《进场商品台账管理和检查制度》、《违禁商品检查和清退制度》、《督促检查经营者索证索票制度》、《不合格商品和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公示制度》等商品管理制度;四是完善《四级网站消费维权工作制度》等消费维权制度;五是完善《市场产品安全应急管理制度》等其它管理。

(三)采集信息,建立档案。

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三类档案。

_、建立市场开办单位档案。将市场开办单位主体资格情况、负责人情况、机构设置及工作人员情况、产权情况、市场规划布局情况、场地租赁情况、财务报表等基础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档。要求县(分)局、工商所、市场开办单位各建立一套档案。

_、建立场内经营户管理档案。将场内经营户的注册登记情况、租赁合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参与培训及例会情况、市场检查情况、责任书签订及承诺情况等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归档,形成书式档案和机式档案。此类档案由市场开办单位建立。

_、完善工商所信用分类档案。在注册登记档案的基础上,由工商所完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和市场经营户动态信用分类监管档案。

(四)考核打分,确定类别。

_、做好市场内经营户的信用分类等级认定工作。借鉴惠农分局根据《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实施方案》相关规定,各工商所对场内经营户当年依法经营情况、被行政执法部门警示处罚情况、受有关部门表彰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录入、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按照a、b、c、d四个信用等级提出初评意见并向社会公示;综合社会各界意见后上报县(分)局审查;县(分)局在审阅相关材料和实地检查验收后确定各经营户信用等级;制作“三合一”牌匾,将营业执照、前置许可证件、信用等级综合在一张牌匾上,在各商位悬挂,接受社会监督。

_、开展“星级诚信商位”、“星级文明商位”评定工作。对场内经营者的信用等级确定后,在a级经营户中评选一星级、二星级诚信商位和三星级、四星级文明商位,分别用、、、符号表示。

_、开展市场信用等级认定工作。县(分)局根据工商所采集到的市场开办单位信息和场内经营户信用等级情况,按照省工商局《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指标(暂行)》及《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指标(暂行)说明》进行综合打分,根据打分按a、b、c、d四个等级提出初评意见上报市局,市局审核验收后按程序确定各市场信用等级。

(五)分类监管,提升效能。

_、对市场实施信用分类监管。除开展专项整治、接到投诉、举报或发现其他线索需要检查外。对a类守信市场,由工商所每季度整体性巡查一次,重点对市场开办单位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履行市场管理法定职责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对b类警示市场,每月整体性巡查一次;信用等级为c类失信市场,每__日巡查一次;对d类严重失信市场,每_天巡查一次。

_、对场内经营者实施分类监管。工商所对经营户信用分类确定后,要明确监管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巡查。对场内食品经营户每月巡查一次,对场内十大类商品经营户每季度巡查一次。对场内其他经营户除开展专项整治、接到投诉、举报或发现违法线索需要检查外,对a类守信经营户主要依靠市场开办单位管理和经营户自律,每年巡查一次。对b类警示经营户,以市场开办单位重点管理、工商所回访检查的方式进行监管。由市场开办单位加强日常教育和管理;工商所每月对警示问题进行一次回访,连续_个月未发现不良行为的改为每半年进行一次巡查。对c类失信经营户,以工商监管为主、市场开办单位管理为辅的方式进行监管。由工商所每月对存在问题进行一次回访,连续_个月未发现不良行为后,改为每季度巡查_次,由市场开办单位列为重点管理对象,加强日常管理。对d类严重失信经营户,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市场开办单位根据工商部门要求暂停或终止出租合同。

a类经营户出现不良行为后,需重新认定信用类别,按照新定类别进行监管;a类等级以下的经营户在一年内未发现不良行为的,重新评定信用等级,按照新定类别进行监管。

四、实施步骤

鉴于全市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分两批逐步实施。

第一批开展商品市场信用分类工作的市场有:××县的××农产品市场(原××蔬菜批发市场)、××购物广场、××市场;××家具广场、废旧物资收购市场、××市场、××市场;××市场、××市场、蔬菜果品批发市场。

第二批开展商品市场信用分类工作的市场有:××县的××集贸市场、××集贸市场;××市场、××市场;××集贸市场。

____年全市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分五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为制定计划阶段。各县(分)局要根据市局的工作方案于_月__日前制定本局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和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工作措施,限定工作时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第二步为宣传动员阶段。各县(分)局要分别于_月__日前和_月__日前完成第一批和第二批市场开办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宣传动员工作。

第三步为组织实施阶段。各县(分)局要分别于_月__日前和_月__日前完成第一批和第二批市场的信用分类工作,并按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

第四步为考核初验阶段。市局要分别于_月__日前和_月__日前完成第一批和第二批市场的考核初验,并于_月__日前写出全系统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初验报告,整理相关资料。

第五步为迎接验收阶段。__月_日起,全市工商系统要做好迎接省局验收的各项组织工作,对本辖区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各县(分)局要与__月__日前将工作总结上报市局,市局于__月__日前向省局上报总结。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协作,密切配合。

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的部门多、业务多,工作量大。各局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加强内部的协作配合,又要加强与卫生、质监等行政执法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共同做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

(二)搞好宣传,创造环境。

要争取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的支持,做好对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宣传报道和新闻监督,以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范文2

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根据商场、超市、批发企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食品店等不同的食品经营场所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分类监管措施,明确对各类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重点、监管方式,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一、严格监督食品商场、超市等企业加强自律管理,确保入市食品质量合格

(一)监督商场、超市等企业,在巩固索证索票、进货台帐“两项制度”成果的基础上,切实履行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义务。工商所要结合日常市场巡查,督促其完善“两项制度”和落实法定责任与义务。

(二)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商场、超市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健全“两项制度”的电子台账。基层工商所应当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并逐步与商场、超市等企业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对接,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三)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方法,采取随机抽取商场、超市等企业经营的食品和“倒查”的办法,检查其落实查验记录义务和建立健全“两项制度”落实的情况。

(四)鼓励商场、超市等企业对经营的食品进行自检或送检,加强对配备有检测设备的商场、超市等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其自检行为。

(五)切实加强对商场、超市等企业经营的预包装食品、进口食品、散装食品等食品种类的质量安全的监管,重点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督促商场、超市等企业针对处于保质期内、临近保质期、保质期届满等不同情况的食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

(六)鼓励和引导商场、超市等企业与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重点企业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形式的协议准入,减少中间环节,保障食品质量。

(七)基层工商所要指导本辖区食品商场、超市等企业设立食品安全联络员,及时报送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经营动态信息。

二、严格监督食品批发企业建立和完善食品销售台帐,确保食品经营行为规范

(八)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监督批发企业履行好查验义务和进货查验记录义务的同时,应当监督食品批发企业记好销货台账。

(九)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并逐步实现与食品批发企业建立的以销售台帐为核心的食品安全计算机管理体系的有机衔接,及时规范经营行为,不断提高监管效率。

(十)严格监督批发企业向食品进货单位提供与食品零售单位的进货凭证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的销货凭证。

三、严格监督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市场开办者切实承担法定义务

(十一)监督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开办者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建立食品经营者档案,记载市场内食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进货渠道、经营品种、品牌和供货商状况等信息;建立和完善食品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培训;设置食品信息公示栏,及时公开市场内或行政机关公布的相关食品信息。

监督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场内经营者依法履行查验或进货查验记录义务。

(十二)工商所要结合日常巡查,加强对市场开办者履行食品安全管理义务的监督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开办者没有履行对场内食品经营者经营资格审查,发现场内违法行为没有及时制止、报告的,工商所应当监督其改正,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十三)引导和督促农村集贸市场推广“一户多档”、“实名登记”、“证明登记”、“标牌公示”等四项制度,引导其规范和诚信经营。

(十四)工商所应当指导本辖区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设立食品安全联络员。

(十五)加强对配备有必要检测设备的大型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监督管理,鼓励其对经营的食品进行自检。

四、严格监督食品店履行查验义务,确保食品来源合法

(十六)监督食品店履行查验义务,对购入的食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范文3

为督促各分局进一步加强元旦、春节期间的市场监管工作,确保市场消费安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环境,县局于近日从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生鲜肉市场监管、烟花爆竹销售专项检查、市场主办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工作等方面,对元旦、春节期间的市场监管工作进行了一次督查,从督查情况看,厉庄、海头分局能够较好地履行监管职责。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分局均能认真执行《关于切实加强2013年元旦、春节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市场管理。督查人员在市场抽查的基础上,分别查阅市场巡查记录簿等相关资料和工作安排的会议记录,通过督查反馈,各分局对“两节”市场整治的思想认识和落实基本到位,市场主办单位责任明确,抓管理的意识有一定提高。

二、存在问题

虽然各分局基本能按照工作要求,开展“两节”市场整治工作,但仍存在监管流于形式,检查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等情况。

一是市场监管不够到位。1月24日的赣马分局辖区的赣马集贸市场、25日青口分局辖区的孙沙集贸市场均存在无执法人员监管的情况。

二是食品经营户台账不到位。集贸市场的个别食品经营户均存在未建立台帐,或台帐不健全现象和部分食品经营户台帐登记存在问题。

三是生鲜肉市场监管不到位。个别集贸市场存在销售注水猪肉及无检验检疫合格证销售猪肉的现象。

四是食品监管制度未落实。个别市场开办单位未落实食品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索证索票等制度。

五是限塑令落实不够。个别市场开办单位与经营者未按照《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

六是安全生产责任未落实。个别集贸市场仍存在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的现象,个别烟花爆竹经营者未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安全措施;个别市场开办单位未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加强消防安全。

三、工作要求

一是提升思想认识。此次督查发现的问题,暴露部分分局对市场巡查工作的思想重视不够、检查不够,导致巡查工作不主动、不到位。各分局要重视节日市场的巡查工作,切实推动履职到位。

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范文4

一、朝阳区写字楼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写字楼的概念

写字楼是人们赋予以往办公楼的新定义,是专门用来处理商业事务的建筑形态。随着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写字楼的要求越来越高,写字楼的设计也从简单的办公用房向高层次、专业化标准迈进。写字楼成为表现企业品牌形象和创造价值的场所。朝阳区独特的地缘优势加上市政府赋予的“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功能定位,使朝阳区受到了众多开发商的青睐,近几年区域内新建、在建写字楼项目急剧增加,有力促进了朝阳区的经济发展。

(二)辖区写字楼基本情况

2006年6至8月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朝阳区共有商用写字楼167座,写字楼内入驻各类市场主体10103户,占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总数的9.33%,其中内资企业7612户,外资企业1638户,外资办事机构(含代表处)898户,其他类型市场主体225户。

1,写字楼内(法人)企业的规模划分情况

写字楼内(法人)企业中小规模的企业数量占绝对多数(约3/4)。其中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3293户。占总数的48%;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1881户,占总数的28%: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965户,占总数的14%: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659户,占总数的10%。

2,写字楼的地域分布情况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城区写字楼集中,且高档写字楼扎堆:城乡接合部的新开发区写字楼也呈增长趋势;农村地区则基本没有写字楼。

3,写字楼内主体的异地经营情况

写字楼内存在一部分异地经营企业,但比例并不是很大,其中在注册地经营的企业8991户,占总数的90%,注册在本写字楼但注册地经营的企业538户,注册不在本写字楼但在本写字楼经营的企业574户,异地经营企业占10%。

二、写字楼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管的必要性

1,写字楼建设项目的合法性

目前许多实际用于商业使用的楼宇在规划立项时以住宅立项,例如:CBD商圈内,住宅立项出租经营小区有22处,面积达271.24万平方米,国贸周边著名的财富中心、万达广场、建外soho等都属此类状况。建外soho、财富中心开发面积都在70万平方米以上,批准为商业用途的面积为10万平方米左右,其他面积均为住宅,但实际使用上,真正作为居住使用的只有6%左右,90%以上都为办公,这些项目在注册登记和监管方面应如何对待仍需加紧研究。

2,写字楼内企业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从市场登记事项监管的角度出发,写字楼内无照经营和异地经营以及使用虚假的写字楼场所证明办照问题是写字楼内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出租方重费轻管。主要表现是:对承租人主体资格缺乏必要的审查;对有关部门查处无照经营、异地经营的执法行为不能有效配合。比较严重的是,有的出租方明知承租人不在其承租的场所开展经营活动,只是由于其他原因需要一份房屋出租合同或需要出租方提供一份场所证明,而在收取一定费用后为这样的承租人提供住所证明等便利条件,实际上为异地经营或虚假登记开了方便之门。

二是承租人不依法登记即开展经营活动。主要表现为无照经营、异地经营。异地经营分注册地在其他地方,经营场所在写字楼。或注册地在写字楼,但经营地在其他地方。异地经营有的是为了享受其他地方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注册在他地,但为了经营上的便利又选择在异地经营。比较严重的是,有的异地经营是主观故意规避有关部门监管或逃避债务而有意为之的行为。还有就是在住宅楼禁商中先在写字楼租个房,等把照办下来又回住宅楼经营的问题,写字楼成为办照过程中的“跳板”。

3,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

把对写字楼的监管单独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固然是因为写字楼市场的发展给监管部门提出了要求,实际上也是因为要研究出一个解决我们监管力量不足,在现有的状况下找到比较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提高监管效率的问题。由于写字楼本身有物业管理部门,而且对为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提供经营场所或便利条件有法律责任,因此将写字楼列入一级管理对象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

三、对写字楼市场监管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加强对写字楼的法律法规宣传

宣传《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告知房屋出租人在房屋出租经营行为中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写字楼的管理者真正认识到。无论是从保护自身经济利益、企业信誉出发,还是从维护社会利益、市场秩序的角度出发,作为房屋出租人都有责任把好房屋承租人主体资格关,并督促承租人依法办理合法开展经营活动的相关手续,同时配合监督管理部门对写字楼内市场主体的监督检查,履行相关的出证手续。

(二)建立联系人和定期数据交换制度,加强信息沟通,摸清底数,奠定监管基础

公安部门对宾馆、饭店等特种行业入住人员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过程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工商部门可参照这一做法,研发此类系统,以掌握宾馆、饭店、写字楼中入住的经营单位情况。在目前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工商所在互联网上建立邮箱,通过邮箱向写字楼下发《写字楼内经营单位基本情况登记表》,由物业部门定期在互联网上将《登记表》报送至辖区工商所:工商所建立《写字楼内企业台账》和写字楼监管档案,详细列明写字楼房产情况、经营情况、管理公司情况等。

2,工商所将写字楼上报《写字楼内经营单位基本情况登记表》与工商登记注册情况进行整理、比对、分析,然后有重点地对写字楼涉嫌无照经营、异地经营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3,建立写字楼的工商联系人制度,每个写字楼确定一名工商联系人,负责处理与工商所之间的日常工作交流,定期传递数据、信息反馈等。物业及时将新人驻企业情况通知工商所,工商所及时进行新开企业的回访及其他企业的日常巡查,使监管前移,实现事前监管与事中监管相结合。

(三)为写字楼内经营单位提供相关服务

在一年一度的企业年检中,针对写字楼内企业集中的特点,专门利用几天时间上门服务,现场为入驻写字楼的企业办理年检手续、提供咨询服务,解答疑难问题,这样既可减少因企业分散给我们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又可以服务促管理,树立工商形象。

(四)加强对写字楼及入驻企业的监督管理

在落实前面几项制度的同时,仍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承租人无照经营、异地经营依法查处,同时向管理方通报有关查处情况,告知其管理责任。对不配合工商所工作的写字楼管理企业,由工商所约见其负责人,陈述利害关系,如该写字楼内存在异地经营等问题,可同时制发《行政告诫书》或《行政建议书》,要求其尽快整顿、加强管理,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保证写字楼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1,做好工作衔接,制定流程规范,明确监管职责

明确二级网格与三级网格责任人的职责,制定工作衔接制度,明确工作流程。二级网格的职责是数据采集,归纳整理,分析比对,派发任务,调度指挥,督导检查。三级网格责任人的职责是接受任务。现场检查,信息反馈。

在具体的操作中,前期准备时二级网格工作量比较大,要求细致、认真,有条不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然后将情况发给三级网格责任人,并提出具体要求。三级网格责任人在日常巡查中对写字楼进行监管,对写字楼内商户依据二级网格下发的详细情况逐一进行检查,对注册在写字楼但已迁走且查无下落的做现场检查笔录,写字楼管理方出证,交由二级网格制作台账,上报分局公告限改。对注册在别处的企业,要求其限期变更,制发《责令改正通知书》,上报二级网格后制作台账。到期限后,由二级网格将名单再下发到三级网格责任人现场核实情况,如仍未改正的,可依据法规处罚。

2,发挥行政指导、信用监管的作用,培养企业自律机制的建立

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范文5

商品质量监管工作情况

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是自2003年以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重要商品质量监管制度,是工商部门实现由“打防结合,以打为主”向“防打结合,以防为主”的转变和建立商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在最近,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的《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意见》,再一次将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确定为流动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认真贯彻《意见》和四月份全州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会议精神,2005年5月10日县局及时组织召开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局长办公室会议,专题讨论了如何根据我县实际贯彻落实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确保职能到位,切实履行起职责。会议最终通过了《xx县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和《xx县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八项制度”(包括在工商部门内部建立的“四项制度”和要求经营者建立的四项制度)》。2005年5月18日,县局组织召开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股、所长及局机关工作人员动员大会,会议转发了省《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责任制暂行规定》,按照属地管辖,县局将商品质量监管职责全部分解到所,责任到所长、到分管局长,会上所长向局长递交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责任书》,会议同时要求各所及机关职能股室统一认识,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切实抓落实。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㈠县局及时成立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担任组长,相关业务主管局长及挂点领导为副组长,消保、市场、公交、个企监管、商广、注册及各基层工商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同时各所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

㈡局机关同时成立商品质量巡查队,由消保业务主管局长——xxx同志任队长,消保等股室负责人及股员为成员。

㈢各所确定商品质量监管专干,专门负责组织市场巡查,搞好市场巡查登记,建立辖区商品质量信息库。

㈣明确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具体由消保股牵头,同时决定在可能的情况下,今后将在办案工具等人、财、物上予以倾斜。确保牵头股室在监管模式上有所突破,领引相关业务股室、分局及基层工商所全面开创我县商品质量监管新局面。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基本建设

㈠配齐配强12315办案工具,提高12315快速反映能力。局机关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2万余元新购置一台12315快速受理车,目前社会反映非常好。

㈡专门解决千余元统一制作了上墙制度牌和《市场巡查登记薄》、《商品质量信息登记薄》,使我县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现各所“四项制度”牌已全部上墙,经营者的“四项制度”也已基本落实。

㈢下一步为快速、准确、有力打击蔬菜农药残留含量超标、牛肉打水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局拟购置必要的简易食品检测设备。当前,该项工作已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落实试点,全面实施商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

按照统一的安排部署,各基层工商所认真落实辖区试点单位。

㈠xx地区,以“xxx”和“xx”两超市为主,带动家胜通讯行、新一佳超市、珍珍批发部、建设路超市、协达电器超市等。

㈡xx镇确定以“xx超市”、“海尔长虹家电行”为试点。

㈢xx、xx、xxx、xx等农村所也正在抓紧落实。

四、全面督查,确保职责落实到位

为了确保会议精神和职责落实到位,5月30—31日,县局组成督查组深入xx、xx等六个基层所进行全面督查。

㈠落实基层所辖区商品质量监管职责的再分解,要求分解到组、到岗,责任到人、到挂组所领导,并督促所尽快参照县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责任书签订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责任书,关键是管段、管片干部向所长签订的监管责任书。

㈡了解近斯各所市场巡查情况。

㈢了解各所市场巡查登记情况。

㈣了解各所“商品质量信息公示栏”的落实情况。

五、结合各项专项整治,加大市场登记巡查力度

为了深入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今年以来,各相关业务股室、分局、所紧紧结合各项专项整治,加大市场巡查力度。据统计,全县共开展执法行动近10余起,检查市场30多个次,检查市场主体1300多户,立案18起,罚没入库12万元,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总货值26万元。

㈠结合“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消保股按照省、州的统一布置认真组织清查含苏丹红食品、不合格奶粉行动。通过清查了解,我县食品基本稳定,未发现已发现含苏丹红食品,也未发现已被检验为不合格的奶粉。xx工商所联合xx市工商局市场分局开展名烟名酒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对白沙地区30多家烟酒专卖店进行检查,共查获假“五粮液”酒105瓶,假“剑南春”酒64瓶,假“酒鬼”酒18瓶,假“芙蓉王”烟、“精品白沙”10余条。xxx、xx所结合年检验照。深入农村开展文明作风检查,查获一批严重过期霉烂变质食品。

㈡公交分局积极开展建材市场抽检,从“3C认证”、“数量不足”等方面强化建材市场监管力度,立案10余起,罚没金额3万余元。

㈢市场分局全力组织和督导基层所开展农资市场巡查,结合“红盾打假护农”农资市场整治,从清查资质入手,协助注册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取缔无照经营28户。xx工商所、xx工商所充分利用商品质量信息,积极组织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案件,查获劣质化肥100多吨,罚没入库8500多元。

㈣加强部门协作,拓宽监管领域。今年来,消保股继续发挥与烟草愉快协作的优势,深入开展卷烟市场打假行动,成效显著,仅一季度没收假冒卷烟4余件,并在3·15期间进行了集中销毁。

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范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国家总局新“三定”规定的职能,做到“四个统一”,加强“四化建设”,按照省局部署,深入开展“改革提高年”主题活动,推进基层监管模式改革,整合基层监管资源,理顺基层内设机构,明确监管人员责任,着力提高队伍能力素质,努力实现“四个转变”,达到“四高目标”。

二、工作目标

依托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网上案件管理系统工作平台,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市场巡查为手段,以分类动态监管为重点,以强化属地监管为主线,在全系统基层分局深入推进“分片合理、责任明确、重点突出、分类监管、技术支撑、效能提高、责任落实、形成合力”为主要内容的工商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将辖区合理划分为若干责任区(即网格),对责任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构筑严密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商监管网络。以此为基础,按照“精局强所”的原则,科学整合基层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用房等资源,并将基层分局内设机构分为巡查、办案、内勤三大块,即“一室两队”模式。建立健全基层分局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机制、绩效评估、内部管理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明确监管责任和监管要求,使基层监管人员做到“三知”,即:知道片区内的经济户口、行业结构、重点企业、商标广告的情况;知道片区内市场主要商品特别是食品、农资的质量安全的情况;知道片区内市场经营者、市场开发者的基本情况。通过规范监管责任人员和内容,使基层干部职工达到“五会”,即:会监管、会办案、会服务、会维权、会协调。努力把每个工商人员都培养成“三员式”干部,即:乐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服务员,善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法律法规、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宣传员,懂政策、会执法、业务精、能力强的监管员。

三、建立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的体制

(一)理顺基层分局管理体制。各基层分局要适应辖区监管责任制的新要求,按“一室两队”的模式完善内设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整合优化执法力量。

综合室:确定_至_名专职工作人员,直接由基层分局长分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市场主体登记服务、受理和协调_____申投诉和举报、商标委托受理、广告备案管理等工作并将相应工作内容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同时负责分局财务管理、文件收发、档案文书、内务接待,及综合、协调工作等事宜。

经检队:确定_至_名具备执法资格的管理人员,由一名副分局长分管或兼任队长。根据分局人员力量情况,经检队员除_名专职外,其余经检队员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其主要职责是按权限承办本辖区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各类一般程序案件,参与各类阶段性专项整治,在分局辖区内按权限开展流通环节商品质量抽检工作,根据抽检结果依法处理。负责内部法律法规学习和对外法制宣传。简易程序案件由辖区各片区属地办理,并报经检队备案。经检队负责将分局所办案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

巡查队:除分局长、综合室和配备的专职经检队员外,其余人员均为片区(即网格)监管责任人,直接负责片区监管工作。巡查队队长由分局局长或分管副分局长兼任,巡查队按照片区下设若干巡查组。巡查组主要职责是履行本片区内市场巡查、消保维权等综合监管工作职责,在本片区内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开展本片区内个私协会员自律、引导和服务工作,具体指导和开展本片区_____消费维权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即村级维权点)的工作,参与上级统一组织安排的各种集中或专项整治工作。负责将本片区市场巡查情况和搜集的“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及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

此外,按照省纪委的要求,____年全省各乡镇都要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基层工商分局要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进驻辖区内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积极参与所设窗口的便民服务工作,保证职能切实到位。

(二)合理设立与划分片区。要根据“区域明确,任务均衡,便于协作,利于考核”的原则,按照“定区域、定专人、定责任、定任务、定奖惩”(以下简称“五定”)的要求,综合考虑各类市场主体的特点和数量,以街道、社区、乡镇为基本单位(某些特殊行业、市场也可以单设一个)划分若干监管片区,确定片区名称,由片区巡查组综合履行片区内监管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片区巡查组定员应本着“工作总量基本平衡、人员配备相对适宜、履职绩效合理考量”的原则,根椐各片区市场主体数量及其工作量的大小,合理调配人员,每个片区巡查组原则上设组长_名,组员_名。特殊情况,可在此基础上增减人员。

各基层分局应将片区的划分情况制作成“辖区监管责任制示意图”,标明片区名称、区域界线、责任人员及重点经营行业、重点市场等情况,并对外公示,接受监督。

四、明确片区巡查组监管任务和巡查内容

基层分局应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的要求全面履行职责,掌握辖区各片区日常监管情况,计划、组织辖区各巡查组开展片区监管工作,解决日常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各片区巡查组的日常工作进行部署、督促、检查、协调和考核;领导和组织开展基层个私协分会和消协分会的工作。

各片区巡查组对片区实施全面监管,履行综合监管职责。片区市场巡查是指巡查组依照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对片区内的各类市场主体资格及其经营活动进行的综合监督检查。

(一)片区巡查组的监管任务。

_、掌握片区内各类市场主体动态情况,为片区内市场主体提供登记服务,积极引导、协助各类经营户到分局综合室或上级工商部门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变更、注销、验照等事宜。

_、建立、完善片区内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纸质台帐,及时、准确地搜集“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并将本片区搜集的“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及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

_、了解和掌握各类企业经营状况,发现并反馈其存在的违章违法行为,对简易程序自行处理,其他违章违法行为反馈分局由经检队立案查处。

_、在本片区内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参与实施各项阶段性整治活动,对本片区的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涉“安”、涉“危”等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监管。

_、按市场主体信用分类和实际监管重点,开展市场巡查,做好市场巡查记录并将本片区市场巡查情况及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片区市场巡查的内容和方式详见下文。

_、开展本片区内个私协会员自律、引导和服务工作;具体指导和开展本片区_____消费维权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即_____村级维权点)的工作。

_、发现并报告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本片区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和重大、突发性事件。

_、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片区市场巡查的主要内容。

_、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有效,有无前置许可手续、是否办理营业执照;

_、是否按规定悬挂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是否干净整洁,有无出租、出卖、转借、涂改营业执照或一照多点等违章违法行为;

_、是否按规定年检、验照贴花,有无擅自改变或超范围经营;

_、经营的商品或服务有无损害消费者利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

_、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商品包装及标识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食品经营是否建立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销售台帐(或“记改贴”),以及农资经营是否建立进货查验、“两帐两票一书一卡”、不合格农资退货处理等制度;

_、商标使用有无侵权、假冒或不规范等行为;巡查片区内是否存在非法传销行为,参与打击传销集中行动;

_、户外广告、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是否登记备案,广告的设计、制作、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有无虚假、欺诈行为;

_、推行合同示范文本,监督检查是否存在合同违法行为;

_、在巡查中现场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和举报,调解处理本片区内的消费纠纷,提供消费维权咨询与服务;

__市场主体是否依法履行退出市场清算义务、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__、收集、反馈、录入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动态信息。

__、依法巡查法律法规赋予工商部门管辖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

(三)市场巡查的方式。

市场巡查主要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等。

日常巡查:指在日常工作中按照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等级,对片区内不同信用等级市场主体,开展频率不同的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指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工商机关依法组织的对特定的对象或特定的内容进行的不定期检查。组织专项检查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将专项检查的内容细化为各个具体检查项目,指导并督促逐级实施和落实。

重点检查:指工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根据有关线索有理由认为市场主体存在违法行为或违法嫌疑时进行的检查。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上述各项检查计划的安排,应有机结合,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和交叉检查。

实施市场巡查时,应出示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证,对需要进行提示性警示、警告的,一般应采取正式文书或书面方式进行,必要时还应抄告相关部门;警示的问题解决或消除的,要及时予以解除警示。

五、加强“经济户口”的动态管理及分类监管

(一)强化“经济户口”的动态管理。各单位要以市场主体“经济户口”为基础,把加强“经济户口”动态管理作为实施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应用电子工商业务软件,建立和完善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基层分局综合办公室、经检队、各巡查组应分别及时将各自工作中形成的各类市场主体信息录入电子工商业务软件。

(二)全面实施分类监管。根据日常监管工作实际,将各类市场主体监管频次确定为远、中、近和零距离监管四种类别,分别用a、b、c、d表示,认定标准为:

_、a类:近两年内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近两年内年检、验照均为合格的。

_、b类:近两年内有轻微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的。

_、c类,从事食品、药品、农资、易燃易爆、网吧、娱乐、“涉安涉危”等重要商品生产经营或行业,近两年内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的。

_、d类,无证无照经营户;有严重违法行为,被责令停业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投诉比较集中,不服管理;有_次以上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的。

各基层分局、片区巡查组对a类主体每半年巡查不少于一次;对b类主体每季度巡查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示;对c类主体每月巡查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处理;对d类主体,每月巡查不少于两次,实施重点跟踪管理。具体分类监管措施按照《九江市工商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进行。

六、齐抓共管,明确责任,确保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加强领导。为了确保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局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副局长××(常务副组长),副调研员××、××为副组长,市局人教科、办公室、法规科、个体科、市管科、公平交易局、商广科、企业注册局、监察室、消保局、直属局、个协办、消协办、信息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局个体科。办公室主任:××(兼),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负责推进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局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二)明确责任。市局负责制定全市系统推进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加强对县级局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的指导,对县级局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考核、验收。对各县级局的管辖地域范围按照方便于监管、有利于划分责任的原则进行调整规范,对市局业务科室和县级局在执法办案、市场监管、登记发照、消保维权等职能合理划分权限。市局相关各科室积极为基层建章立制给予指导,提供参考性的流程和规章制度范文。

县级局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根据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市场巡查检查、市场主体分类监管、消费维权、执法办案、考评奖惩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对基层分局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进行指导、督办和考核。按照“精局强所”的要求合理压缩机关股室和人员,科学整合基层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用房等资源,使每个分局达到至少_人,办公设备、经费相对完备、充足。对各基层分局的管辖地域范围按照方便于监管、有利于划分责任的原则进行调整规范,并将基层分局整合布局方案和各分局管辖地域范围划分意见上报市局审定。对县级局业务股室和基层分局在执法办案、市场监管、登记发照、消保维权等职能合理划分权限。

各基层分局要按照“一室两队”模式进行内部设置,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提出本分局具体的责任片区划分意见和片区“定人、定岗、定责”方案,上报县局审定。经审定后全面推行。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分局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机制、绩效评估、内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三)工作步骤。

_、宣传发动阶段(_月_日—_月__日):市局经调研、讨论,研究制定下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方案》,市局、各县市区工商局分别组织对方案进行学习传达,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宣传发动。市局、各县级局采取会议、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就如何具体实施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进行探讨、学习和培训。

_、全面推行阶段(_月__日—_月__日):各县市区工商局按照市局方案要求全面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

_、检查提高阶段(_月_日—_月__日):市局对县局,县局对分局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分析其中问题和不足,研究对策,纠正偏差,积极改进提高。

_、总结验收阶段(__月_日—__月__日):市局对县局,县局对分局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进行总结考评验收,考评验收合格的基层单位按照辖区监管责任制模式运作,对因工作不力未达到辖区监管责任制要求的,不予验收,并按照相关制度或规定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四)工作要求。

_、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近几年来,各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上都加大了投入,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但与总局提出的“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实现高效能的监管”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今明两年,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要使基层分局达到每个片区巡查组配备一台电脑。实现每个片区能“当天巡查、当场书式记录、当天电子录入”的目标。各级信息中心要加强网络日常维护,确保电子工商业务软件的正常使用。

_、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提升基层执行力和操作力。市局、各县级局要针对国家总局新“三定”出台和停征“两费”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开展对干部职工的大教育、大培训、大练兵,提升基层人员现代化操作能力。培训和练兵要加强针对性,区分不同对象,开展层次不同的培训和考试,尤其对基层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同志,培训和考试的起点不能太高,培训内容为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从而解决基层部分同志“不会干”的问题。此外,对“如何推进推进基层监管模式改革”、“怎样破

解基层监管模式改革中的难题”等,要以研讨会、以会代训等形式进行研究探讨和指导,提高基层推进监管模式改革工作的执行力、操作力。

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范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国家总局新“三定”规定的职能,做到“四个统一”,加强“四化建设”,按照省局部署,深入开展“改革提高年”主题活动,推进基层监管模式改革,整合基层监管资源,理顺基层内设机构,明确监管人员责任,着力提高队伍能力素质,努力实现“四个转变”,达到“四高目标”。

二、工作目标

依托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网上案件管理系统工作平台,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市场巡查为手段,以分类动态监管为重点,以强化属地监管为主线,在全系统基层分局深入推进“分片合理、责任明确、重点突出、分类监管、技术支撑、效能提高、责任落实、形成合力”为主要内容的工商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将辖区合理划分为若干责任区(即网格),对责任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构筑严密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商监管网络。以此为基础,按照“精局强所”的原则,科学整合基层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用房等资源,并将基层分局内设机构分为巡查、办案、内勤三大块,即“一室两队”模式。建立健全基层分局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机制、绩效评估、内部管理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明确监管责任和监管要求,使基层监管人员做到“三知”,即:知道片区内的经济户口、行业结构、重点企业、商标广告的情况;知道片区内市场主要商品特别是食品、农资的质量安全的情况;知道片区内市场经营者、市场开发者的基本情况。通过规范监管责任人员和内容,使基层干部职工达到“五会”,即:会监管、会办案、会服务、会维权、会协调。努力把每个工商人员都培养成“三员式”干部,即:乐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服务员,善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法律法规、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宣传员,懂政策、会执法、业务精、能力强的监管员。

三、建立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的体制

(一)理顺基层分局管理体制。各基层分局要适应辖区监管责任制的新要求,按“一室两队”的模式完善内设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整合优化执法力量。

综合室:确定*至*名专职工作人员,直接由基层分局长分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市场主体登记服务、受理和协调*申投诉和举报、商标委托受理、广告备案管理等工作并将相应工作内容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同时负责分局财务管理、文件收发、档案文书、内务接待,及综合、协调工作等事宜。

经检队:确定*至*名具备执法资格的管理人员,由一名副分局长分管或兼任队长。根据分局人员力量情况,经检队员除*名专职外,其余经检队员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其主要职责是按权限承办本辖区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各类一般程序案件,参与各类阶段性专项整治,在分局辖区内按权限开展流通环节商品质量抽检工作,根据抽检结果依法处理。负责内部法律法规学习和对外法制宣传。简易程序案件由辖区各片区属地办理,并报经检队备案。经检队负责将分局所办案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

巡查队:除分局长、综合室和配备的专职经检队员外,其余人员均为片区(即网格)监管责任人,直接负责片区监管工作。巡查队队长由分局局长或分管副分局长兼任,巡查队按照片区下设若干巡查组。巡查组主要职责是履行本片区内市场巡查、消保维权等综合监管工作职责,在本片区内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开展本片区内个私协会员自律、引导和服务工作,具体指导和开展本片区*消费维权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即村级维权点)的工作,参与上级统一组织安排的各种集中或专项整治工作。负责将本片区市场巡查情况和搜集的“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及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

此外,按照省纪委的要求,*年全省各乡镇都要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基层工商分局要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进驻辖区内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积极参与所设窗口的便民服务工作,保证职能切实到位。

(二)合理设立与划分片区。要根据“区域明确,任务均衡,便于协作,利于考核”的原则,按照“定区域、定专人、定责任、定任务、定奖惩”(以下简称“五定”)的要求,综合考虑各类市场主体的特点和数量,以街道、社区、乡镇为基本单位(某些特殊行业、市场也可以单设一个)划分若干监管片区,确定片区名称,由片区巡查组综合履行片区内监管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片区巡查组定员应本着“工作总量基本平衡、人员配备相对适宜、履职绩效合理考量”的原则,根椐各片区市场主体数量及其工作量的大小,合理调配人员,每个片区巡查组原则上设组长*名,组员*名。特殊情况,可在此基础上增减人员。

各基层分局应将片区的划分情况制作成“辖区监管责任制示意图”,标明片区名称、区域界线、责任人员及重点经营行业、重点市场等情况,并对外公示,接受监督。

四、明确片区巡查组监管任务和巡查内容

基层分局应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的要求全面履行职责,掌握辖区各片区日常监管情况,计划、组织辖区各巡查组开展片区监管工作,解决日常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各片区巡查组的日常工作进行部署、督促、检查、协调和考核;领导和组织开展基层个私协分会和消协分会的工作。

各片区巡查组对片区实施全面监管,履行综合监管职责。片区市场巡查是指巡查组依照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对片区内的各类市场主体资格及其经营活动进行的综合监督检查。

(一)片区巡查组的监管任务。

*、掌握片区内各类市场主体动态情况,为片区内市场主体提供登记服务,积极引导、协助各类经营户到分局综合室或上级工商部门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变更、注销、验照等事宜。

*、建立、完善片区内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纸质台帐,及时、准确地搜集“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并将本片区搜集的“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及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

*、了解和掌握各类企业经营状况,发现并反馈其存在的违章违法行为,对简易程序自行处理,其他违章违法行为反馈分局由经检队立案查处。

*、在本片区内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参与实施各项阶段性整治活动,对本片区的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涉“安”、涉“危”等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监管。

*、按市场主体信用分类和实际监管重点,开展市场巡查,做好市场巡查记录并将本片区市场巡查情况及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片区市场巡查的内容和方式详见下文。

*、开展本片区内个私协会员自律、引导和服务工作;具体指导和开展本片区*消费维权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即*村级维权点)的工作。

*、发现并报告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本片区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和重大、突发性事件。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片区市场巡查的主要内容。

*、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有效,有无前置许可手续、是否办理营业执照;

*、是否按规定悬挂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是否干净整洁,有无出租、出卖、转借、涂改营业执照或一照多点等违章违法行为;

*、是否按规定年检、验照贴花,有无擅自改变或超范围经营;

*、经营的商品或服务有无损害消费者利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

*、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商品包装及标识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食品经营是否建立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销售台帐(或“记改贴”),以及农资经营是否建立进货查验、“两帐两票一书一卡”、不合格农资退货处理等制度;

*、商标使用有无侵权、假冒或不规范等行为;巡查片区内是否存在非法传销行为,参与打击传销集中行动;

*、户外广告、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是否登记备案,广告的设计、制作、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有无虚假、欺诈行为;

*、推行合同示范文本,监督检查是否存在合同违法行为;

*、在巡查中现场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和举报,调解处理本片区内的消费纠纷,提供消费维权咨询与服务;

*市场主体是否依法履行退出市场清算义务、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收集、反馈、录入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动态信息。

*、依法巡查法律法规赋予工商部门管辖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

(三)市场巡查的方式。

市场巡查主要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等。

日常巡查:指在日常工作中按照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等级,对片区内不同信用等级市场主体,开展频率不同的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指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工商机关依法组织的对特定的对象或特定的内容进行的不定期检查。组织专项检查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将专项检查的内容细化为各个具体检查项目,指导并督促逐级实施和落实。

重点检查:指工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根据有关线索有理由认为市场主体存在违法行为或违法嫌疑时进行的检查。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上述各项检查计划的安排,应有机结合,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和交叉检查。

实施市场巡查时,应出示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证,对需要进行提示性警示、警告的,一般应采取正式文书或书面方式进行,必要时还应抄告相关部门;警示的问题解决或消除的,要及时予以解除警示。

五、加强“经济户口”的动态管理及分类监管

(一)强化“经济户口”的动态管理。各单位要以市场主体“经济户口”为基础,把加强“经济户口”动态管理作为实施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应用电子工商业务软件,建立和完善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基层分局综合办公室、经检队、各巡查组应分别及时将各自工作中形成的各类市场主体信息录入电子工商业务软件。

(二)全面实施分类监管。根据日常监管工作实际,将各类市场主体监管频次确定为远、中、近和零距离监管四种类别,分别用a、b、c、d表示,认定标准为:

*、a类:近两年内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近两年内年检、验照均为合格的。

*、b类:近两年内有轻微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的。

*、c类,从事食品、药品、农资、易燃易爆、网吧、娱乐、“涉安涉危”等重要商品生产经营或行业,近两年内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的。

*、d类,无证无照经营户;有严重违法行为,被责令停业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投诉比较集中,不服管理;有*次以上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的。

各基层分局、片区巡查组对a类主体每半年巡查不少于一次;对b类主体每季度巡查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示;对c类主体每月巡查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处理;对d类主体,每月巡查不少于两次,实施重点跟踪管理。具体分类监管措施按照《九江市工商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进行。

六、齐抓共管,明确责任,确保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加强领导。为了确保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局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副局长*(常务副组长),副调研员*、*为副组长,市局人教科、办公室、法规科、个体科、市管科、公平交易局、商广科、企业注册局、监察室、消保局、直属局、个协办、消协办、信息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局个体科。办公室主任:*(兼),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负责推进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局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二)明确责任。市局负责制定全市系统推进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加强对县级局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的指导,对县级局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考核、验收。对各县级局的管辖地域范围按照方便于监管、有利于划分责任的原则进行调整规范,对市局业务科室和县级局在执法办案、市场监管、登记发照、消保维权等职能合理划分权限。市局相关各科室积极为基层建章立制给予指导,提供参考性的流程和规章制度范文。

县级局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根据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市场巡查检查、市场主体分类监管、消费维权、执法办案、考评奖惩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对基层分局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进行指导、督办和考核。按照“精局强所”的要求合理压缩机关股室和人员,科学整合基层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用房等资源,使每个分局达到至少*人,办公设备、经费相对完备、充足。对各基层分局的管辖地域范围按照方便于监管、有利于划分责任的原则进行调整规范,并将基层分局整合布局方案和各分局管辖地域范围划分意见上报市局审定。对县级局业务股室和基层分局在执法办案、市场监管、登记发照、消保维权等职能合理划分权限。

各基层分局要按照“一室两队”模式进行内部设置,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提出本分局具体的责任片区划分意见和片区“定人、定岗、定责”方案,上报县局审定。经审定后全面推行。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分局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机制、绩效评估、内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三)工作步骤。

*、宣传发动阶段(*月*日—*月*日):市局经调研、讨论,研究制定下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方案》,市局、各县市区工商局分别组织对方案进行学习传达,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宣传发动。市局、各县级局采取会议、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就如何具体实施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进行探讨、学习和培训。

*、全面推行阶段(*月*日—*月*日):各县市区工商局按照市局方案要求全面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

*、检查提高阶段(*月*日—*月*日):市局对县局,县局对分局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分析其中问题和不足,研究对策,纠正偏差,积极改进提高。

*、总结验收阶段(*月*日—*月*日):市局对县局,县局对分局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进行总结考评验收,考评验收合格的基层单位按照辖区监管责任制模式运作,对因工作不力未达到辖区监管责任制要求的,不予验收,并按照相关制度或规定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四)工作要求。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近几年来,各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上都加大了投入,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但与总局提出的“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实现高效能的监管”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今明两年,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要使基层分局达到每个片区巡查组配备一台电脑。实现每个片区能“当天巡查、当场书式记录、当天电子录入”的目标。各级信息中心要加强网络日常维护,确保电子工商业务软件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提升基层执行力和操作力。市局、各县级局要针对国家总局新“三定”出台和停征“两费”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开展对干部职工的大教育、大培训、大练兵,提升基层人员现代化操作能力。培训和练兵要加强针对性,区分不同对象,开展层次不同的培训和考试,尤其对基层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同志,培训和考试的起点不能太高,培训内容为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从而解决基层部分同志“不会干”的问题。此外,对“如何推进推进基层监管模式改革”、“怎样破解基层监管模式改革中的难题”等,要以研讨会、以会代训等形式进行研究探讨和指导,提高基层推进监管模式改革工作的执行力、操作力。

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范文8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卫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农村食品卫生、饮水卫生、职业卫生、违法行医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农村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已迫在眉睫。根据卫生部《农村卫生监督现状调查与监管模式试点》项目要求,结合我市三级卫生监督工作网络建设,实现县(市)、乡、村一体的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我们开展了对农村卫生监督现状与监管模式的调研工作。

1 调研对象、内容及质量控制

1.1 调研对象 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以磐石市项目县(市)为主,在桦甸市、船营区、昌邑区等地各选择2个乡镇,共10个试点乡镇为调研对象。

1.2 调研内容 (1)县乡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情况:(2)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单位性质、级别、人员编制等)、基础设施、执法装备配置、队伍建设和监督执法工作开展情况;(3)乡镇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单位性质、级别、人员编制等)、基础设施、执法装备配置、队伍建设和监督执法工作开展情况;(4)试点县城区和试点乡镇地区被监督单位行业构成情况,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及监督覆盖情况等。

1.3 质量控制 设计调研实施方案和调查表-确定调查员-培训调查员-现场调查-资料录入-资料审核-统计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2 调研结果

2.1 项目试点地区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情况

调研的4个县(市、区)42个乡镇,选择10个乡镇为试点乡镇,试点地区都建立了卫生监督网络,成立卫生监督协管站,磐石县(市)共有17乡镇,按10万左右人口区域划片,辖区设置4个卫生监督协管所,每个所由8~10人组成,县(市)级卫生监督机构派出2名监督员,其他人员由监督分所(乡防保站)中聘用,经磐石县(市)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考试合格任监督分所人员。由磐石县(市)卫生局颁发乡镇卫生监督员的监督证件。承担全部的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其他县(市)区卫生监督单位设置了“乡镇卫生监督科室”,由3~5名监督员组成,监督员每天到基层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见表1。

2.2 县(市)、乡级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

2.2.1 县(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4个县(市)区级卫生监督机构单位只有船营是差额单位,其余都是全额单位:单位级别为股级:监督员的职称情况:高级15人,占9.62%;中级59人,占37.82%:初级82人,占52.56%。说明卫生监督队伍初级人数居多。学历情况:硕士1人,占0.64%,大学59人,占37.82%,大专57人,占36.54%,中专39人占25%。见表2,图1。

2.2.2 乡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的农村卫生监督工作都在乡镇卫生院管理,只有磐石县(市)成立了卫生监督协管所,但人员经费等由乡镇卫生院管理,经费靠服务性收来弥补卫生监督经费不足,开展卫生监督工作缺乏经费保障。此外人员配置更少,有1~2人的单位占28.21%,有3~4人的单位占48.72%,有5人以上的单位占23.08%。这也突出反映出农村卫生监督力量的严重不足。见表3。

2.3 项目试点县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情况

2.3.1 试点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卫生监督机构全部是借用疾病控制中心的房屋,两块牌子一个班子领导。而且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办公场所均在600m2以下,最低租赁面积仅有70m2,93%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均办公面积小于40m2。距《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办公场所建筑面积不低于1200m2,人均建筑面积不少于40m2。”的规定相差甚远。

2.3.2 试点地区卫生监督机构经费投入及执法装备配置情况,

调研的卫生监督机构中仅有磐石市、烟筒山镇财政投入与全员及公用费用支出持平。全年财政投入占总支出的比例在40%以下的监督机构有3家(占21.5%),财政投入占总支出的比例在40%~60%的监督机构有2家(占14.3%);比例在60%~80%的有4家(占28.6%):比例在80%以上的有3家(占21.5%)。财政投入不足部分主要由服务性收入进行补充,也就是说有85.71%的县、乡级卫生监督机构每年要靠服务性收费来填补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靠服务收费直接影响了执法监督力度。乡镇卫生监督部门均不具备基础的交通工具、执法取证工具和监测设备,只有烟筒山一家拥有一个照相机,反映出广阔的农村地区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十分艰苦。

3 项目试点地区卫生监督工作情况

一是按辖区面积计算,监督员分布比例最低的为每223平方公里分布1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19.75平方公里分布一名监督员。差距约11倍;二是按人口计算,监督员分布比例最低的为每2.7万人口分布1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0.83万人口分布1名监督员,差距约3倍之余。三是按监管对象计算,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员分布比例最低的为每178家被监督对象可以分布一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78家被监管单位分布1名监督员,差距约2.3倍。乡级卫生监督机构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8家被监管对象可以分布1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比例最低的为每170家被监管单位分布一名监督员。差距约21倍之余。可见,监督员分布比例地区差别很大,同时也反映出大多数县乡卫生监督部门监管对象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工作难度较大。见试点地区县乡卫生监督力量分布情况。

监管对象构成情况:从县城区监管对象构成看,位列前五位的分别是;(1)食品、化妆品销售;(2)餐饮;(3)公共场所;(4)食品加工;(5)小门诊部。从乡镇监管对象构成看,位列前五位的分别是:(1)食品、化妆品销售;(2)餐饮;(3)小门诊部;(4)公共场所;(5)食品加工。表明农村地区食品行业、小门诊部和公共场所等行业所占比例日益增大,成为目前农村卫生监督工作重点。特别是食品行(加工、销售、餐饮、食堂)业占监管对象总量的76.6%,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数量仍然有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安全监管,尽快探索和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卫生安全监控网络、广泛开展农村地区卫生安全宣传工作势在必行。见试点地区监管对象构成情况见表4和根据表4制作的图2。

监管工作开展:一是试点地区卫生监督部门,能够发挥最大潜能,克服人员、经费和交通工具短缺等各方面的困难,做到县城区与乡村区域监管对象的基本覆盖,年监管频次平均能达到2次以上。二是县、乡大部分监管行业其卫生许可持证率及从业人员持有效证件率均在70%以上。但从卫生监管对象“持有有效卫生

部门发放许可证件”和“人员持有效证件”两个指标看,仍有卫生监督难以触及到的区域。特别是乡村地区公共场所和饮用水持证率很低,饮用水持证率仅为14.97%,从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为21.9%。三是县城区食品销售、食品加工、餐饮、医疗等行业的卫生许可持证率、从业人员持有证件率和监督频次均高于乡村的相应行业,可见有必要加快步伐,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网络,改变农村地区卫生安全现状。

4 建议

4.1 加快农村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卫生监督面貌。

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想彻底改变农村卫生监督现状,一是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村卫生监督现状调研与监管模式试点,探索行之有效的农村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二是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扶持帮助,加快改革进程,加大农村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力度,按网络化建立起真正独立的专业人员配置合理的,经费全部由财政支持的卫生监督派出机构,使卫生监督网络覆盖率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使卫生监督人员长期驻守,消除农村卫生监管盲区。

4.2 解决人员编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一是国家应加快对卫生监督人员配置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根据地域环境、经济社会及人员状况尽早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方便地方遵照执行,并积极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支持,落实解决县乡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编制问题,缓解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短缺现状。二是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落实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在保证县乡卫生监督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的基础上,能够按照《卫生监督建设指导意见》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保障必需办公场所,配置相应的交通工具,取证工具,检测设备等,确保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同时保障农村卫生监督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使农村卫生监督不留隐患和死角。

4.3 加强农村卫生监督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卫生监督员的综合素质是做好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工作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承担卫生监督或检查的卫生技术人员,他们即是卫生监督检查员,又是卫生监督宣传员,信息员和指导员,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和发展。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大对县乡农村卫生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从而建立起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农村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将为全面推进农村卫生监督工作,促进卫生监督执法重心下移,注入更新、更强的活力。

5 农村卫生监管模式可行性调研情况

5.1 房屋 应设置有四个相应的办公房间,约在200平方米,分别是办公室,办证审批室,样品保存室,档案室及培训室。

市场监管所基本情况范文9

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证明,实现一国或地区的安全、稳定,除了要有的稳定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外,还必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健的金融体系。而要建立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除了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金融治理结构和实施严格的审慎监管标准。

审慎性监管的实质,就是在实施审慎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与负债价值。资产风险与资产收益,经营收入与支出,财务盈亏与资产净值,进而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做出客观、全面的判断和评价,以及时加以预警和控制,防止金融风险的聚集和蔓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及资产负债,都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或风险性因素,特别是面临着利率、汇率及证券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因此必需在实施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记帐会计和核算会计的同时,实施审慎会计和审慎监管标准,以充分反映这些风险因素对资产价值和经营成果的。和实践都不断证明,如果不实行或不能严格实行审慎会计和审慎监管标准,就会导致对金融机构资产价值、收益、所有者权益及资本充足率的高估(虚假)、对费用、成本及亏损的低估,对金融风险的低估,使金融风险得以掩盖和不断聚集,最后酿成系统性风险或金融危机。

一、防范金融风险必需实施审慎监管

亚洲等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教训,就是没有对金融体系严格实施审慎监管,金融风险的透明度较差,使风险未能得到及时发现、预警和监控,致使金融风险得以积累、蔓延直到最后总爆发,酿成严重的金融系统性危机。因此,在危机之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都认识到,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防止再次发生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各国必须在放松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党争和参与金融全球化的同时,推行和严格实施审慎性监管制度与标准,并强化金融信息的披露,以提高金融风险的透明度。

为促进各国实施审慎监管标准,维护各国和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鼓励和要求各国金融监管当局认真实施《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和有关风险管理、信息披露与透明度等标准或建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还于1999年6月提出了《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上述原则和协议都充分体现了审慎性监管的要求。

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香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正式向全世界公布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这一核心原则已成为实施审慎监管的最重要的国际性文件,并已为绝大数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所认可和逐步实施。《核心原则》共有25条,其中包括有效监管的先决条件、银行业风险和持续性监管安排、审慎法规和要求的制定与实施、持续监管的主要手段与、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要求、监管当局的正当权力和纠正措施等,这些原则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审慎监管的要求。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暴露了许多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和金融监管的薄弱,也进一步揭示了推行《核心原则》,实施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使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能尽快认识到金融监管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尽快完善其金融监管体系,推行审慎监管标准,提高监督水平,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采取一致行动,鼓励和督促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执行《核心原则》情况进行评估,并专门制定了遵守《核心原则》情况的评价方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技术援助或IMF第四条款磋商之下,已经对20多个国家执行《核心原则》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将此项评估纳入到对各国金融稳定状况的评估中。

为进一步促进金融体系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平竞争,更充分地发挥银行资本在抵御各种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1987年制定的《资本协议》进行了重大修订,于1999年6月公布《新资本协(草案)》。《新资本协议》在继续维持8%资本充足率这一最低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资本充足水平要全面反映银行的实际风险类别和水平,强调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和银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审慎评估,并强调:风险资产、资本总额及资本充足率,必须建立在审慎会计原则的基础上,以防止对资产风险的低估,对资本充足率的高估。

不论从国际发展趋势,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有效防范和化解我国的金融风险,必须尽快实现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的转变,要从行政性和合规性监管转向审慎性风险监管。我国金融体系所积累的风险,既是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和90年代初期经济过热的结果,同时也是长期粗放经营和粗放监管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机构并没有把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作为主要的经营目标和原则,也没有认真实施审慎性会计原则和监管标准,在应收未收、应付未付、应提未提、应摊未摊、应核未核等方面,并没有按照审慎原则进行严格核算,由此使金融机构在资产质量与资产价值,资产风险与资本充足率以及盈亏损益上存在着较大的水分,加之我国金融机构经营和财务的信息透明度较低,从而使金融风险得以长期被掩盖和积累,使潜在和现实的金融风险不断扩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取消在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方面的一些限制,但按照WTO的基本原则和多边谈判达成的协议,将允许继续保留和完善审慎性监管措施与限制。因此,强化审慎性监管,不仅有利于有效防范我国的金融风险,促进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同时也符合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客观趋势。

二、实施审慎性监管重在客观真实

就其实质而言,审慎性监管也就是真实性监管,稳健性监管。就是以审慎会计原则为基础,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和资产风险,负债价值和负债成本,财务盈亏和资产净值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情况,从而真实、客观、全面地判断和评估金融机构的实际风险,及时监测、预警和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具体而言,实施审慎性金融监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按照市场价值,确定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资产实际价值或资产总额。

对贷款类资产,应从帐面价值中扣除已认定为呆帐但尚未核销的贷款和尚未认定为呆帐但实际上已经成为呆帐的贷款;同时应根据贷款质量的分类,提足贷款损失准备金,否则也应对不良贷款的帐面价值打折。对证券投资类资产应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准备持有到期的证券资产,此类资产应以购入时的成本价确定其帐面价值;另一类为准备随时出售或专为出售而持有的证券资产,此类资产应以当期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帐面价值,并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相应调整其帐面价值。由于证券市场价格是经常波动的,当证券资产按市场价格确定其价值时,就有可能发生证券资产价值高出购买时的成本而升值,或者是低于购买时的成本而贬值。因此,证券资产存在着很大的市场风险。与此同时,证券资产特别是债权证券资产,也同样存在着很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对证券资产也应计提充足的损失准备金,并及时核消已发生的证券投资损失。

对自用固定资产包括办公大楼和设备系统等,应按照购入时的成本价确定其帐面价值。但要按照其实际的折旧率,计提充足的折旧基金,以弥补其固定资产使用效能的逐年下降和无形损耗。特别是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折旧和更新日益加速的今天,应相应提高折旧基金的提取比率。同时要按照市场价格定期对其固定资产价值进行重估,并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关于《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规定,对其成本的帐面价值高于市场价值的部分,可作为重估储备,按55%打折计入附属资本;对其历史成本的帐面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部分,应扣减资产的价值或提取相应的准备金。

(二)要按照市场价格,确定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资产收益或损失。

对贷款类资产,要按照实际利率(或合同利率)和实收利息,核算金融机构的贷款收益或损失;特别是贷款应收未收利息的核算,既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将一定时限(国际上一般为三个月)内实际发生但尚未收到的利息计入当期收益,同时也应按照审慎的会计原则和标准,尽可能缩短贷款应收末收利息计入表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晰及时转入表外核算,实际收回时再计入损益,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利息的虚收实支,金融机构的虚盈实亏,保证利息收入和盈利的真实性。

对证券类资产,应按照实际出售价格和实际回报率,核算证券资产的收益或损失。由于证券市场价格是经常波动的,当证券资产按市场价格出售时,就会发生证券销售收入高出购买时的成本而形成溢价收益,或者是销售收入低于购买时的成本而形成亏损。因此,既不应按照购入时的价格计算证券资产的收益,也不应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计算证券资产的收益,而应按照审慎原则,按照实际出售的价格和实际利率,计算证券资产的实际收益。

(三)要按照表内和表外资产的实际风险或资产发生损失的概率,确定和提取资产损失准备金。应根据资产质量的分类和资产风险的水平,提取一般损失准备金和特别损失准备金。按照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贷款资产质量可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贷款),后三类统称为不良贷款,要分别为其提取20%、50%和100%的特别准备金,同时还要为前二类贷款或全部贷款提取一定比例的一般准备金。另外,还要为贷款以外的其他资产提取适当比例的损失准备金。如果所提取的损失准备金与应提取的损失准备金存在缺口或赤字、应从当期收益中予以弥补,如果当期收益不足以弥补所出现的赤字,应相应冲减其资本。

(四)应按照约定的利率或当前市场利率,按照权责发生制和审慎会计原则,确定和核算金融机构所持负债的利息支出成本,并提足应付准备金。金融机构的负债有不同的期限和利率,有些负债是浮动利率,有些负债是固定利率(约定或合同利率),因此,应按照权责发生制会计原则和相应的利率计算当期的利息支出成本,同时应按照审慎原则,充分考虑所存在的利率风险,即利率的波动变化或负债的重新定价,可能会直接影响着负债的成本及最后收益,金融机构必需提足应付利息准备金,在此基础上,核算负债的成本及最后的收益,以防止因利率变化和多提或少提应付利息而导致虚增虚减利润,影响损益的真实性。

(五)应予核销的资产损失(坏帐)必须及时、足额核销,不能挂帐。按照审慎的会计原则和监管标准,金融机构应根据债务人的现金流量和实际偿债能力,来认定其债权是否已经或将要成为坏帐;资产损失(坏帐)认定后,就应立即核销,从资产负债表中扣除,而不应继续挂在帐上。如果当期提取的资产准备金不足以核销当期资产坏帐而发生赤字,首先应冲减资产损失准备金储备;如果损失准备金不足,应冲减当期利润;如果当期利润不足以弥补赤字的,应冲减其核心资本。

(六)要在准确核算应收未收、应付未付、应提未提、应摊未摊、应核未核项目,提足应付利息准备金、资产损失准备金和折旧基金的基础上,真实反映其盈亏水平。一般而言,影响金融机构盈亏水平和盈亏真实性的主要因素,就是那些应收未收和应付未付科目以及应提未提、应摊未摊、应核未核等因素。因此,从审慎监管出发,为真实、客观反映金融机构财务收支及盈亏情况,必须严格界定上述科目的使用范围,同时要按照审慎的原则,提足应付利息准备金、资产损失准备金和固定资产折旧基金,以防止或减少虚盈实亏的成份。

(七)要在准确核算资产净值,正确计算表内和表外风险资产,提足贷款损失准备金,扣除其股权投资(未实施并表)等项目的基础上,计算和评估其资本充足水平。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水平的评估。必需建立在审慎会计原则和基础上,要准确计算其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要从资本中扣除应扣除的因素,同时,要按照规定的权重计算表内和表外的风险资产。否则,有可能形成对资本充足率的高估或低估,使风险得以掩盖和积累,最后酿成金融机构的倒闭和金融危机。

(八)要在全面评价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操作性风险等基础上,评价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水平和整体安全程度。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计算和评估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时,不仅要考虑信用风险,同时也要考虑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以及风险等多种风险,因为所有这些风险都可能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甚至威胁到金融机构的生存。

(九)应在实施本外币、境内外以及母子公司并表的基础上,和评价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和资本充足情况,以客观、全面地反映控股金融机构(金融集团)的整体风险情况。特别是在银行控股公司和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下,监管当局必须具有并表监管的权力和能力,使银行控股公司和金融集团的母公司及其所有海内外分支机构、附属公司都在监管当局的监管范围内,不致于因出现监管真空而酿成重大金融风险。

三、按照审慎监管要求,完善我国财务制度与金融监管体系

我们应按照审慎监管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企业的财务与监管制度,尽快建立起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价和预警系统。

必须尽快建立和实施审慎制度,为实施审慎监管标准奠定基础。实施审慎监管标准的前提与基础,是金融机构必须严格实施审慎会计制度。即金融机构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和审慎会计原则,客观、准确地记录和反映资产价值与收益,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及时、足额提取资产损失准备金、应付利息准备金以及折旧基金等。

l.应按照审慎监管要求,修改和完善金融监管法规,实现依法审慎监管。应把审慎财务会计和审慎监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标准予以制度化、法规化,包括金融机构资产价值和收益的确定,负债与经营成本的确定,各种准备金的提取标准,资本充足率标准和流动性标准等。如果金融机构未严格遵照上述原则和标准,或者未达到所规定的监管标准,金融监管当局可依法采取监管行动。

2.应按照审慎监管标准,建立资产损失准备金提取与核销制度。在金融机构的一部分资产应按当前市场价值定价的原则下,金融监管当局、税务当局及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当局应要求或允许金融机构按照资产质量的分类(实际资产风险),提取一般性和特别资产损失准备金,并允许计入成本。同时,应要求或允许金融机构及时、足额核销已形成的坏帐,不应出现挂帐。如果未能足额提取或者未及时足额核销,就当年收益抵充,若当年没有利润或当年利润不足,就应直接冲减资本。

3.应按照审慎监管标准,建立的利息收入与支出核算制度。,在我国银行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差额的情况下,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会计核算制度就会直接银行的当期利润水平及真实程度。权责发生制是国际上公认的以业务发生时间依据对收入和费用进行确认与核算的会计原则。其主要特点是:以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是否实际发生为依据,来确认和核算本期收入与费用并使之相匹配。从上讲,这一会计原则是比较合理和科学的,但如果不具备运用的基础及前提条件,或者运用得不当,也会导致收入与支出的虚假,导致虚收实支和虚盈实亏。为保证银行利息收支及盈亏的真实性,我们应在实施权责发生制会计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将应收未收和应付未付利息计入当期损益的时间,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是将超过三个月时间的应收未收利息不再纳入表内核算,不再计人当期收益,而是开始移到表外核算,超过一年就要列入呆帐或损失,而按照我国目前的金融企业财务制度,两者分别为六个月和三年。

4.应按照审慎监管标准,建立和完善金融并表监管制度,审慎监管标准和制度不仅适用于对单个金融机构,同时适应用于金融或银行控股集团;不仅适用于金融机构的本币业务,同时也应适用于外币业务;不仅适用于境内业务,同时也适用于境外业务。应该在并表的基础上实施审慎监管,在实施审慎标准的基础上实行并表监管,以真实、充分地反映金融机构的整体风险,防止形成监管真空和金融风险漏洞。具体来讲,应按照审慎原则,对金融机构的本外币业务、境内外业务、所有的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实施并表监管,包括资产负债、财务损益及资本充足率等。

5.应按照审慎监管标准,建立金融风险的监测与评价系统。首先应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和审慎监管标准,制定详细、明确的金融机构报送报表与数据的指引,明确应报送的报表及项目,明确各个报表项目和数据的填报口径,特别是对某些报表及项目的合并,更应有明确的界定和标准。其次,要根据我国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参照其他国家的成功监管实践,建立一套能够及时、准确监测与评估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或模型,将取得的金融报表、数据及相关信息输入后,就可对整个金融业及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及时监测和判断,以尽早地发现风险和控制风险。

6.应按照审慎监管标准,建立金融风险的早期预警系统。实施审慎监管标准,对金融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监测和评价,目的是为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早期预警,以及时、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