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集锦9篇

时间:2023-08-25 16:55:02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城市发展 城市全球化评价方法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们逐渐的将城市放到全球的角度来观察城市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两者的关系,和考察现有的有关城市全球化的评价方法来看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标准来看待城市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的内涵

1.1 经济全球化

全世界已有不少学者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代表不同视角下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以下几种是国际上各种权威组织的定义或分析,比较具有综合性。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S・奥斯特雷的定义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对经济全球化定义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则认为: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是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世贸组织(WTO)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

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联合国《97年投资报告》的统计,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实现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二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

1.2 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连,最主要是经济结构的转换;居住和工作岗位的空间集聚的增长;城市发展不仅是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正确理解城市发展的概念,应当认清以下三个关系:①发展和增长的关系。在城市社会发展的早期,人们认为城市的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这是因为当时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城市环境还构不成很大的危害;②发展和环境的关系。随着工业化生产带来大量财富的增长,也带来了大量的副产品,人们发现,增长并不完全等于发展,因为经济增长的同时,可能是对环境的破坏;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经济增长引发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使得我们充分考虑人类自身的发展。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发展主要还是集中于经济的方面,因此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自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二、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

2.1 城市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首先是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推进。20世纪初,全球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仅10%多一点,一直到1960年,全球绝大多数人口仍然生活农村地区;1990年,全球平均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7%。其次,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显著增长,而且这些大城市越来越注重在全球中的竞争力,纷纷发展自己的商业中心,加大交通枢纽的改善,加大对外交流,来扩大自己在全球的知名度。再次,大都市连绵区的不断形成和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这种集合效应可以使大城市的规模效益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经济全球化引起的城市经济结构的转换

城市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经济结构的转换,而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带来全球城市的经济结构的转化,这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城市发展的外部的推动力。随着全球经济化带来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会发现,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样,就使得发达国家的城市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导到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等则成了世界工厂。

2.3 跨国公司与全球城市的联系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作为工业化生产的核心要素――资本的流动,尤其是FDI(对外直接投资)对世界上的城市工业化塑造起到了不可获缺的作用,跨国公司就是承担了全球化条件下FDI流动的基本架构的角色。

因此,跨国公司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①两者的等级层次在空间上具有对应性。具体地说,最高层次的跨国公司总部主要集中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最高等级的城市中心――全球性城市,日常管理单元大都集中在各个国家内部的大中城市;②两者内部都存在着物资、产品、资金和信息联系,各单元之间均存在着密切关联。公司的各种横向经济联系,绝大多数要通过城市。城市作为公司的聚集区具有许多优势,能够运用自己的雄厚力量向外辐射,输出技术、设备、资金、人才,组织城市与周围地区的专业化协作;③跨国公司组织活动是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重要动力。跨国公司对城市体系的技术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社会文化条件、开放条件、政策条件等均有较为深刻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均有影响。

2.4 信息技术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变化

信息技术革命是一次涉及面广泛、影响力巨大的基础技术变革,它推动了信息处理传输方式的变革、成本形成阶段的转移和主导资源类型的转换,使人类经济的交往大大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成本的障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信息化使城市产业结构和功能发生转变。在信息化时代,产业布局将出现分散与集聚共存的新趋势:生产链条中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程序化的生产制造环节将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外扩散,而需要大量信息和彼此频繁接触、交流和联系的、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管理、控制和协调等职能和价值链环节将仍然向城市中心区集聚。

2.5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城市环境和社会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革命之机,发展高附加值的非污染型的新兴产业,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手段,把传统产业即主要是高污染、高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盲目性导致了其城市环境急剧恶化。比如中国,如果按照悬浮微粒来排名,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前20个城市,中国实际占了13个。

三、城市全球化评价方法研究

正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导致城市全球化这一概念的产生。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日益密切,由一批骨干城市为节点,一个覆盖全球的多层次城市网络体系正在形成。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世界城市主导全球经济的现象日趋明显,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在有关世界城市或称全球城市的研究,出现一系列有关城市全球化评价方法研究。

3.1 弗里德曼的《世界城市假设――发展与演变》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于1986年提出的衡量世界城市的七项指标,及其勾画的未来世界城市等级体系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弗里德曼提出的七项指标是:①主要的金融中心;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③国际性机构的集中程度;④商业部门的高度发展;⑤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主要制造业的中心;⑥国际性的港口、国际航空港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⑦城市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根据上述标准,弗里德曼具体勾画了世界城市等级体系的框架,按照城市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小,将世界城市化分为核心国家主城、核心国家辅城、边缘国家主城、边缘国家辅城四个等级。

可以看到,此理论是综合的考虑城市在全球化中所能起的角色来判定的,因此指标非常的多,这加大了评判的难度,不过这一理论假设的结果还是比较准确的反映了客观的状况的。

3.2 萨森的《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

萨森于1991年提出了评判全球城市的标准,即经济生产的运作指挥中心。她认为世界的城市体系已经形成,并且呈现网络状,而那些处于网络的重要节点处的城市极为全球城市。因此萨森得出了纽约、伦敦和东京为全球城市。

在这种理论的启示下,出现了以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的方法来判定全球城市的等级。因此,跨国公司总部的空间聚集地便构成了全球网络的控制节点,并相应地成为全球城市体系中的顶级城市。例如,利用《财富》(Fortune)杂志每年的全球500强的资料,根据其公司总部的分布,可以得出世界前20位城市的排序。可以看到,这种评价方法将众多的指标浓缩为一项即:跨国公司总部区位。这主要是看到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这一重要特征而得出的评价理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指标的单一化,应用时会出现不少的缺陷。不过,大体的结果还是比较符合客观状况的。

四、 对城市全球化评价方法的思考

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关的学者从这些关系中提炼出重要的特征来作为城市全球化评价的标准,例如城市的总体状态,跨国公司,信息技术或者城市产业结构等。

城市发展中,经济可以说始终处于首要的位置,不过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兴起,越来越多地开始考虑生态和社会的因素,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比如以跨国公司总部来衡量全球城市中,像巴黎这样的文化发展程度极高(对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城市也只能处于非常低级别的位置;也有的城市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是城市生态状况却不容乐观;或者社会处于分配不公平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进行如城市生态或者社会公平和城市文化方面的评价,这样的话,在以城市经济为主的情况下,同时考虑城市的环境、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会更好的指导城市的发展。不过这样也可能会增加评价指标,造成评价体系的繁杂,这就取决于我们对城市发展的选择方向了,也就是说,当某些问题突出或者人们开始注重某些事物时,我们对于城市全球化的评价方法也会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 刘力,章彰.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J].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 孙久文,张佰瑞,等.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朱传耿.跨国公司与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辨析[J].《经济师》,2004[11]

[4] 成德宁,周立.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0]

[5] 刘思华,方时姣,等.经济与环境全球化融合发展问题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2)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2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 全球化 阻力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全球利益,也催生了全球价值理念:平等、尊重、互利。但是,现实的全球化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起和推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全球化,在创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的病灶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扩展到了全球。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过去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倾向与市场需求增长有限之间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等。那么,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是什么呢?

一是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与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经济全球化通过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市场经济的缺陷和弱点,如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扩展到全世界。出于应对来自世界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和攫取高额利润的需要,跨国公司一方面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了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供给和利润增长;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为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能力,往往排挤竞争对手。这时,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活动突破了民族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它们的活动舞台是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世界市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与经济全球化相匹配的有效的国际协调机制或全球治理模式,还不能像―国国内那样有效控制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全球性金融投机活动。无法遏止跨国经济所带来的种种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其结果必然在全球范围导致生产发展的盲目性,导致整个世界市场在无政府状态下畸形发展。跨国公司具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度的内部组织性,必然与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产生矛盾,其结果必然造成全球范围生产的盲目性和世界范围有效需求的不足,产生世界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二是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在资本全球化条件下,一方面,为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的竞争驱使着资本家疯狂地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发达国家在绝大多数产品上的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垄断资本加大对全球劳工、中心国家加大对国家的剥削力度,使许多国家陷入相对或绝对贫困状态,这种全球贫富严重的两极分化,使得人类的整体消费能力和市场容量远远赶不上全球规模的生产扩张速度和能力。出现了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由上可见,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被扩展到了全球范围。而这一扩展所导致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其负面影响表现在:

1.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全球化导致科技的共享,国际经济互补性减弱。部分发展中国家生产能力和产品档次一定程度的提高,技术含量增长,国际经济竞争性相对加强,于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

2.全球范围的两极分化。正如同志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指出的:“在发达国家享尽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然饱受贫穷落后之苦。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3.全球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资本主义与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市场为基础、利润为导向的资本主义生产永远是要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在全球化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把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他们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把垃圾场建立在这些国家。典型的事例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2001 年,布什政府为了维护本国资本家的经济利益,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消费,使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产生这一全球性危机的总根源。

全球化的上述负面影响的存在,使得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试图加以抵制、克服。那么,人们找到的对策是什么呢?面对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发达国家找到的办法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范围的两极分化和全球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导致了极端民族主义和文化原教旨主义的流行。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化的经济阻力,极端民族主义是全球化的政治阻力,文化原教旨主义是全球化的文化阻力。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阻力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致。

综上所述,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是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被全球化了,并成为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阻力的根源。

全球化的进程表明: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也绝不可能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得以解决。经济全球化将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达到极限,也将使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余地达到极限。资本主义最大的敌人就是资本主义本身。资本主义无法解决其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加深的基本矛盾,它必然走向死亡,被更合理、更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正如美国研究世界体系的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将成为过去,它的特定的历史体系将不再存在。……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不稳定的人类剥削形式,在它后面,世界便回复到较为稳定的形式。”

参考文献:

[1]韩源等:全球化阻力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8期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足球发展;经济因素;相互作用

足球运动作为运动产业当中的一项,其经济因素通常表现在带动相关群体的消费行为。同时,关于足球运动所衍生出的足球运动相关产业,也必将随着足球发展范围的扩张得以发展。随着现代各项赛事当中足球运动的加入,使得足球带动的经济增长比重明显增长,效果十分显著。

一、足球发展对经济因素增长的作用

结合现代体育运动的实践分析可以发现,足球运动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水平的提升,包括足球产品、附属产品等。足球爱好者的消费行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部分。随着国际赛事中足球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使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探究我国足球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状况,正处于一种初期的发展阶段,正在探索其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体育与经济相互之间的融合,使得国内各个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热情空前高涨。并且国家关于足球的先进教育模式以及设备也逐渐引入,体育部门也针对足球这一项运动做出管理规定,成立管理中心,使得足球这一项运动走向规范。大型赛事的举办,能够带动赞助商进行投资,为经济环境改善提供基础。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增加了鸟巢、水立方等标志性的体育建筑,在赛事举办结束之后,标志性建筑发挥出的旅游职能十分明显,拓宽了经济发展的途径。足球运动得到关注,使得城市软环境明显提升,城市基础建设投资增加,为积极引导投资点创造环境。

二、经济因素对足球发展的作用

结合当前的足球发展现状,经济因素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足球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足球运动能够带动经济水平的提升,但基于我国国情分析,足球经济无法支撑足球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球迷数量的快速下滑,对中国足球的信心逐渐丧失。我国足球转播权的获取,使得足球逐渐演变成一种产业,足球俱乐部相继成立。但由于缺乏规范标准,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俱乐部之间的足球比赛可看性严重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健全法律体系以及相关规定,最大限度地提升法律保障性作用,使得中国足球更加专业,可看性更强。

基于俱乐部的角度出发,其经营特点与经营模式左右着足球发展。但结合实际状况分析,俱乐部过分注重自身利益的获取,对整体市场利益的把握严重不足,存在弊端。同时,俱乐部的经营者无法探索新型市场,准确开发与力度的掌握严重不足。资金来源渠道与投资能力低下,无法支撑足球产业的发展。球迷作为足球经济拉动的基础,只有注重球迷的情绪,重视球迷本身对足球的热爱程度,才能够为足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但事实并非如此,足球俱乐部不重视球迷情感,足球整体水平、能力、精彩程度不高。这种状况,都是葬送足球精彩程度以及本质核心因素为代价换取利益的方式,致使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处于窘迫状态。针对这一问题,应该提出相关政策,优化与约束俱乐部行为,为球迷呈现出精彩赛事,实现经济与足球产业的共同发展。

三、两者相互作用具体探究

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因素也使得足球运动转变为一项产业。针对足球产业的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明显远超于我国,并且将其作为一项产业的发展时间已经十分久远,所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英国国内经济水平的衰退,受到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英超的比赛与英格兰足球队的整体水平开始下滑;巴西世界杯举办之前,很多人担心其是否能够如期举办,主要是受到国内经济贫富差距的影响,与之相关性十分明显;针对南美国家而言,受到自身经济水平的影响,虽然出现很多球星,但大多转向了西甲与英超等出色的俱乐部。在这一分析中可以发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水平成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足球产业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虽然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正处于不断攀升的阶段,我国应该充分运用这一因素,大力发展足球产业,为足球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足球产业的发展,拉动消费水平的提升,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只有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够实现合作共赢。

结论

总而言之,探索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有影响同时也存在相互推动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该在积极推动市场经济水平提升,大力发展足球事业,增强投入力度、纠正管理偏差、积极探索新型的监管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两者同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全面提升我国足球的专业化,向着发达国家足球产业发展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苏醒.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10(14):44-46.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块状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力1块状经济的内涵

“块状经济”首先表现为一种同行业或产业链密切相关的若干厂商的“扎堆”现象,这些企业密集,地理位置相距较近。手工业时代“块状经济”就已出现,工业革命之后,“块状经济”的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块状经济”一种含义是指“乡村小工业的集聚”,如意大利北部地区、日本大田、德国巴登、中国的浙江以及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顺德古镇灯饰、东莞厚街家具、虎门服装、长安电子等);另一种含义是描述“城市边缘的新兴产业群落的快速崛起”。如美国西部的硅谷、北爱尔兰、中国大陆的东莞、苏州、中国台湾新竹等。

2杭州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必要性

目前笔者认为推动杭州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的转型势在必行。原因如下:

①产业集聚度较低,规模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由于杭州中小企业众多,分布广泛,而园区规划滞后,块状内企业未能充分集聚,规模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不能充分利用,污染物处理也不能集中,因此提升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度是发挥块状经济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的重要手段。

②块状经济产业体系需进一步深化。多数块状经济产业链过短,上下游联系不紧密,块状内组织松散,竞争大于合作。所以进一步拓展上下游的产业链接,更大范围实施产业整合,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率,并相应地拓展价值链,加强增值环节,成为杭州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重要方向。

③低成本竞争难以为继,创新成为决胜未来的重要武器。杭州多数块状经济走低成本、低价格的扩张路线,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这种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工人福利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并非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资源的紧张、成本的增长、政策的限制,这种优势将越来越弱。而未来的竞争是以创新为主导,走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污染的发展之路。所以培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重要支撑。

3建德化工块状经济的转型模式—技术创新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建德化工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块状经济,本文主要考虑从技术这个方面研究其转型模式。根据经济增长的技术理论,较高的R&D对企业(整个块状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方面建德化工块状经济通过高达销售总额5%的研发投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块状经济中的新安化工、大洋化工、IFF、建业有机、格林香化、大洋化工、友邦香料、福斯特等龙头企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些龙头企业的产品有机硅、草甘膦、有机的低碳脂肪胺系列产品、异丙胺、格林酮系列、碳酸钾等众多产品的在全球市场颇具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也很高。但要推动整个块状经济的发展,除了龙头企业需要持续引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保证技术上的领先,生产更多的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外,加快技术在块状经济内部的溢出扩散,提高块状经济内其他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来说缺乏足够的实力搞技术研发,但模仿加创新可以降低其成本。龙头企业可将次要的技术及要到期的知识产权以较低的价格优先出售给块状内的中小企业,减小其研发成本和周期,或选择优质的企业对其进行技术输出,使之成为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

4余杭家纺块状经济的转型模式——价值链升级模式

余杭家纺块状经济6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外贸依存度非常高,而且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中东、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可见该块状已融入了全球市场。目前余杭家纺块状经济只是全球家纺行业的生产基地,而研发基地和销售基地却两头在外,整个块状经济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对研发设计环节:围绕发展潮流化、功能化、个性化家纺的主题,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国外知名企业和研发设计中心进行合作,发挥余杭质检分局国家家纺布艺实验室作用,创新运用大豆纤维、竹纤维、彩棉等生态健康新材质面料,不断提高产品设计和加工水平,加快发展中高档家纺,在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现代时尚、个性风格、色彩花型、流行主题等方面与世界家纺行业同步。全球家纺行业高端设计机构和人员大都集中在意大利,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意大利家纺行业受到重创,大批研发设计人员失业,余杭家纺企业可以用较少的成本雇佣或委托意大利的研发设计人员或机构进行研发设计工作。同时为建立独立的设计团队,可邀请国外人员到余杭讲授或组团到国外学习。这样可进一步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从研发设计环节提升家纺行业的水平。

对营销环节:坚持国内国外市场“两轮驱动”,构建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营销网络,控制销售的自。因为金融危机,国外市场大幅萎缩,不少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做国内市场,就难免要走独立的品牌之路。而要创建品牌就必须控制终端,建立独立自主的营销网络。

所以,余杭家纺可从品牌推广和网络建设两方面加强营销环节的控制,同时依托“中国家纺网”,展示“余杭家纺”品牌形象和龙头企业的形象。规划建设家纺行业营销展示中心,鼓励企业重视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余杭家纺”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附加值。对家纺企业来说,要看重国内市场,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国外市场。经济回暖后,余杭家纺企业要抓紧时机,夺回失掉的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的份额。在向营销环节转型中,余杭家纺块状经济可采用“品牌带动”模式,发挥区域品牌、集体品牌和龙头企业知名品牌的联合效用,占领全球市场,抢占全球家纺行业价值链的较高端,使整个块状经济不断朝着全球家纺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不断攀升。在此过程中,剩余产能不断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地区转移,将部分低价值环节从块状经济中分离出去。最终,完成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5萧山机械汽配块状经济的转型模式——OEM带动模式

萧山机械汽配块状经济在18个被调研的块状经济中,知名品牌总量是最多的,共9个,其中全国性生产基地称号1个“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驰名商标2个“钱潮”和“万向WANXIANG”和6个中国名牌产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均具备,品牌绝对优势明显。但该块状经济中小企业众多,发展良莠不齐。众多的中小企业实力较弱,生产无牌同质且价廉的产品,相互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这极不利于块状经济整体的发展。借鉴万向集团收购UAI并为其进行贴牌生产,同时利用UAI的销售网络、品牌和信誉带动企业进行海外市场拓展,并利用UAI的知名度提升万向的知名度,在国际市场培育自身品牌的成功经验。恒星集团、亚太机电等龙头企业同样可以借鉴该种模式进行海外市场的拓展。龙头企业获得海外市场,打响自主品牌,获得更多订单后,产能可以逐步往国内转移,充分发挥国内的比较优势,生产更高质量、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在国内,这些龙头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兼并、协议、合作等方式选取块状内优质的中小企业为其进行贴牌生产,将产能扩展至整个块状。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获得订单、在国内下订单、制定标准、检验把关,同时进行管理输出、技术输出和品牌输出,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销售。通过龙头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利用OEM模式联通国内外市场,占据价值链的更高端,从而带动整个块状经济往价值链的高端升级。

6三种转型模式的推广应用

①建德化工块状经济的转型模式—技术创新模式的推广。该种模式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新技术的推广扩散则是促进块状经济内其他企业提升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建立动态有效的创新系统和创新机制是保证以上两个过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这期间制度的创新、组织的创新必不可少。实现了以上的几个条件,该模式可较为有效地适用于任何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获得转型的块状经济,更适合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块状经济,如生物医药块状经济、通信电子块状经济、光线块状经济、新型材料块状经济、造纸块状经济等等。

②余杭家纺块状经济的转型模式—价值链升级模式。该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外贸依存度较高,以国外市场为主导的传统块状经济,尤其是OEM型块状经济。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四个升级环节是个阶梯式的递进过程,目前大部分块状经济处于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这个环节,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快向营销和设计两个价值高端的延伸仍是地方块状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也是比较可行的方式,如服装块状经济、羽绒块状经济、化纤块状经济、五金工具块状经济、制笔块状经济、卫浴块状经济等等均可采用。

③萧山机械汽配块状经济的转型模式—OEM带动模式。该模式可普遍适用于龙头企业较大、知名品牌较多的块状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以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OEM带动模式是块状经济内龙头企业在全球占领高端市场、获取优质订单后,再将业务外包给块状内的优质的中小企业,从而带动块状经济整体升级的方式。机械制造块状经济、服装块状经济、软件块状经济、电子产品块状经济、汽车块状经济等等可采用该种模式。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6

从1980年代开始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的全球化趋势是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历史进程,其中既有根深蒂固的等级和不平等,也滋生着新的控制关系和差距。”  

正如人们在国际市场经济中看到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阶层之间的财富分配必定是不均等的。“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个人与个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在财富和生活机遇方面的不平等性仍将继续增加。”由于在很大程度上,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并不重视财富分配、就业与发展问题,所以,这样的经济全球化越是加速,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贫富鸿沟便越加扩大,社会分层越发明显。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的扩大直接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一国内部的穷人与富人之间,全球范围的穷人与富人之间在财富分配和生活机会与福利等方面的不平等性在不断拉大。  

南北之间贫富差距的加剧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可以说,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境遇,无论其是否对全球经济开放国内市场,结果都将是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一方面,凡是作出了自由结构调整的地方,人民的生活条件恶化、社会不稳定性增加”;而“另一方面,凡是拒绝满足其[全球化]要求的国家,则被忽视而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带,从而最终被驱逐出国际圈”。

 

随着发展中国家被世界贸易体系和资本的快速流动逐步边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全球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性也在扩大。“最近9年来,世界174个国家中的前15名与后15名的收入差距从60倍扩大到了74倍,而这种差距在60年代仅为30倍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而最穷的1/5人口在这方面所占的份额仅为1%。”全球经济体系正在被日益划分为受益于全球化经济浪潮和在其中蒙受巨大损失的两类经济实体。

 

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这与全球资本流动的本质有关,这也是有关全球资本自由流动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所在。根据货币主义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资本应该能够流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自由流动使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本自由流动自动地把资本引向最有收益的地方。从理论上讲,自由的资本市场通过此种方式给所有国家都带来利益,因此据称,商品自由流通和资本自由流动提高了所有参与国的富裕程度。然而,“就像相对成本优势定律没能给各国带来什么好处一样,资本自由流动也未能帮助各国实现‘最佳’投资。最具收益的投资不是给所有人,而只是给投资者带来利益。”当发达国家企业希望在某个发展中国家获得较高收益时,它们的资金就流向那里。然而这种“更好的”投资是以当地工人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的削减为代价换来的。事实是,通过经济全球化富裕起来的并不是普通工人,而是资本所有者。而受冲击最大的却恰恰是那些缺乏技術的非熟练工人,他们几乎将被全球市场无情地排斥。

 

发达国家社会内部贫富分化的加大

 

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二战结束后30年之内逐步形成的劳资妥协的社会契约。从1980年代开始,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资本主义的经济逻辑开始将自己从社会关注中分离出来,这种变化标志着一种令人吃惊的倒退——重新退回到一种过度剥削的状态。“就象19世纪一样,失业和贫穷重新出现,并且成为社会的结构特征;社会不稳定和社会排斥每天都在增长;资本收入在上升,而劳动收入在下降”。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是“资本胜利的时代”,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随着以往进步的社会政策的失败和工会力量的衰落而进一步加剧,即使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亦是如此。

 

近一二十年来,美国社会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在逐步加剧(参见表1),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原因有:经济全球化刺激了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增殖增加了经理层和高技术工人所得到的工资溢价,加大了与低技能工人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的美国国内的低技能工人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削弱了美国劳动力市场中低技能工人的议价能力。

 

经济全球化对于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收入分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人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他们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同样它的重要性还在于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表1  英国劳动力两端的收入分配 (%,占整个劳动力市场收入的百分比)

 

年代

收入最低的1/5

收入最高的1/5

1975

5.6

40.7

1980

5.3

41.1

1985

4.8

43.1

199o

4.6

44.3

1995

4.3

46.1

 

资料来源: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1999) country profil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1999-2000,p.26.

 

为了说明经济全球化及其主导思想新自由主义对于收入分配的具体影响,可以采用一种二元的方法论:一方面利用经济理论来推论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则回顾新自由主义进程开始加速以来收入分配所发生的实际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和大多数国家中,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群体往往不均衡地占有更多的资本、土地和技术;而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群体往往不均衡地拥有较多的劳动力。“如果某种社会变化导致了对于资本、技术等报酬的提高,这将会增加这些资产在不同家庭之间的集中度,并有可能使收入分配变得更加不平等;而如果某种变化导致了对于劳动力报酬的提高,或减少了财产的集中度,则将有可能使收入分配更趋于平等。”

 

经济和社会政策往往通过以下方式影响收入分配,如国家调控主义者的政府政策,通过影响汇率,实施进口限制,调控利率、工资率、要素流动等,往往使要素的报酬无法像在一个自由市场的环境中那样反映要素的禀赋。而新自由主义政策放松或取消了这些限制,于是产生了一种更接近于自由市场自发状态的形势。

 

在工业发达国家,二战后广泛实施的以上这些限制,曾普遍地抑制了对于富裕阶层的报酬,从而提高了对于那些拥有的资源主要是劳动力的阶层的报酬;对于商品和劳务流动的限制也提高了对于非熟练工人的报酬,保护他们免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在发达国家中对于资本流动的限制也倾向于降低资本的利息率和利润率。但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些限制逐渐放松或被取消,其结果势必会破坏原有的收入分配状况,使之日益不平等。

 

从198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都发生了变化,并完全扭转了二战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变得日益平等的趋势。在许多经合组织国家,收入不平等开始逐渐增加,其中“最大的增加发生在美国,瑞典收入不平等逐渐下降的趋势又开始逆转,而在英国,维持近一个世纪之久的接近稳定状态的收入分散的状况正逐渐让位于一种收入分配急剧集中的状况。”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增加、贫富分化的加剧可以通过许多标准来加以验证,基尼系数是一个用来描述收入分配差距的著名指标。这一时期,几乎每一个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都上升了。以英国为例,“据英国国家统计局 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 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测量贫富差距,人们还常常用另一种叫做“五等份”或“十等份”的方法,即将人口分成五等份、十等份,看每10%或20%的人口层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特别是比较最高收入的10%或20%人口和最低收入的10%或20%人口,看他们占有总收入比例的差距。从1980年代早期到1990年代早期,四分之三的经合组织国家中,10%的最高收入者和10%的最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比率都在增加。“在瑞典,最高的20%的家庭收入与处于底部的20%的家庭收入之间的比率在1980年至1988年间从4.5上升到5.5;在美国,1989年人口中1/5的最高收入者的平均收入是1/5的最低收入者的平均收入的10倍,而这一比率在1967年为7倍;在英国,这一比率从1980年代初期的4倍上升到 1991年的接近6倍。”

 

西方社会中这种劳资妥协的破坏,贫富分化的加剧,经济与社会的分离,意味着“全球化正在导致一种沙漏社会模式的形成,在这样的社会里,大部分人都将掉入社会底层。”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水平下降,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凝聚力瓦解。发展中国家社会内部贫富分化的加剧“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工程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只有新的经理和领导精英才从这种发展中受益。‘第三世界’的大规模贫困并不能被克服,充其量在大规模贫困中创造出几个富裕的小岛罢了。”

 

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普遍影响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影响都有进一步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贫富分化的倾向。经济全球化刺激了资本流动性的加大,许多研究表明,外国资本的渗透往往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国资本的进入和渗透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小批本土的高收入精英阶层,他们管理着这些投资并且扩张着非正式的经济部门,而由这些投资所产生的就业往往是相对低工资的工作岗位,由此扭曲了东道国的阶级结构。可以看到,当前国际市场的发展正日趋迎合经理阶层、职业白领和高技术工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国际资本的进入,这些群体的收入也大幅增长,并逐渐拉大与国内低技能工人的收入差别。第二,由这些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往往回流出东道国,而不是再投资于东道国,这抑制了发展中国家国内的资本积累和形成。第三,东道国为了迎合外国资本,往往营造出更受国外资本青睐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而限制了国内劳工获得较高工资的能力。

 

在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和其所引领的经济全球化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根据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类型而有所变化,一般可以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种经济类型: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生产国,许多亚洲国家属于这种类型;初级农产晶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大多数非洲国家属于这种类型;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化国家;许多拉美国家属于这一类型。在以上三种经济类型中,新自由主义政策对于进口替代型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的影响最大。在许多进口替代型的产业部门,新自由主义很可能会导致工资和就业岗位的减少,这对于城市就业机会和收入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城市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将不可避免。所以,新自由主义对于拉美国家中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最大的,由此造成的贫富分化的加剧在这一地区也最为明显。

 

墨西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始于1980年代中期,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相继自由化,并于1990年初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这一自由化改革期间,墨西哥社会的家庭总计收入的基尼系数从1984年的0.43上升到1992年的0.475,其中大部分增长发生在1989年后。而工薪收入者的基尼系数从1984年的0.419缓慢上升到1989年的 0.443,然后急速跃升到1992年的0.519。”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就算警戒状态。在墨西哥,导致这种收入分配状况急剧变化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始于1980年代末期的由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所推动的大规模的国外资本的流入。这种解释也支持了以下这样一种观点:即从一个发达工业国家向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在这个例子中分别指美国和墨西哥),同样降低了这两个国家中的大多数非熟练工人的相对工资。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减少对产业工人的保障,拉美各国政府都设法削弱工会的权力,劳方在与雇主谈判中的地位日益下降,拉美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地位也变得更加脆弱和不安全。大多数劳动者的命运注定是低工资或长期失业,由此导致拉美地区的社会贫困现象大量增加。“在80年代债务危机发生后,穷人和就业不足者占到了大多数拉美国家人口的30%-50%。”与此同时,拉美各国内部的贫富分化也在加剧,“70年代智利工人可以得到国民收入的50%,到1989年只能得到19%。阿根廷1975年贫富收入之比为 1:8,1991年为1:16,1997年为1:25。”“全球化的富人和区域化的穷人”问题的出现与解决的思路

 

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在那些能够从全球化经济中受益的人与不能从中受益的人之间,在那些能分散全球化带给其风险的人与那些不能分散其风险的人之间,已经形成了潜在的冲突根源。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居民分化为全球化的富人和区域化的穷人,“有些人以全球为家,而另一些人则被束缚在其居住地”,那些以全球为家的权力精英们“凭借着极其尖端的信息技术、空中旅行和多处居所而自由地做跨洲来往和沟通。”这一部分国际性流动群体很大程度上“已经割断了他们与当地社会的联系,变得无拘无束”,而“通过减少对国际性流动性群体的约束,全球化会使团结社会力量的凝聚力松懈,并加剧社会的分裂”。乔治·卡斯特尼德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墨西哥社会的分析很令人深思,他认为,“一条新的正在很快分裂的墨西哥社会的裂缝正在形成。这种分裂把与美国经济接近的墨西哥人与那些不与美国经济接近的人分开……将那些即使没有处在墨西哥社会的边缘,但处于全球性资本、商品和服务流动边缘的人,与那些被融入全球性流动的人相区分。”

 

经济全球化既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问题,同时又使一个民族国家政府在使用调控手段缩小贫富分化、减小财富分配不平等时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上,一个国家往往通过再分配机制来缩小其社会内部的贫富分化,减小经济不平等以及相关的社会不平等。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便是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为那些贫困人口或者近期没有得到工作机会的人提供的社会保障和失业救济。“转移支付是有很大平均作用的因素,它主要流向低收入的家庭。”转移支付的费用主要来自国家的税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在“经济基地”的竞争中为了获得资本的青睐,往往采取减税政策。而另一方面,资本流动性的增强,也使得它逃税的能力增强,“资本流动性的增加侵蚀了一部分重要税费”。国家对资本的征税越来越困难,以德国为例,“1986-1996年德国对资本收入实际征收的税从24%下降到了15%”。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许多国家为了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纷纷采取紧缩政策,这使得用于向贫困人群提供保障和无偿或廉价公共服务的公共开支在逐渐缩减-,社会福利的标准在不断降低,劳工所承担的社会保险计划的税收负担不断加重。“甚至在美国,全球化的压力也促使其减少社会保障方面的赋税和转移支付份额一这些措施本来旨在抵消全球化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均。”对此,丹尼·罗德瑞克经过分析研究得出:“全球化削弱了政府在社会计划中支出资源的能力;使得对资本征税更加困难;而劳工所负担的税收的份额在增大。” “全球化已使政府更难于提供社会保障——而这是政府的核心功能之一”。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在缩小社会贫富分化、减小社会不平等方面的调控能力在弱化。

 

以往所倡导的劳资妥协、缩小贫富差距的历史局面是在国家的调控干预下实现的,但现在,这种妥协正随着全球化的经济摆脱这种调控国家的干预而受到破坏,而这正在严重削弱着社会凝聚力。当前,“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已经造就了一个非常不公平的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个不能为失败者提供任何希望和援助的体系,很容易被绝望的行动所破坏。”对此,不同的学者开出了各自的药方,以缓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状况。

 

威廉·k.塔布疾呼,决不允许以“全球化”的名义剥夺人们的权利,“要用控制资本并使经济服务于人的需求的必要性,同诸如竞争、自由市场,以及所谓的全球化的要求之类的意识形态构想对抗,而不是承认劳动人民应当持续充当这类意识形态构想的牺牲品。”

 

包括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在内的许多学者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并非仅仅是引起矛盾的和不可预测的,它首先也是可以从政治上加以塑造和控制的。这需要建立一种类似于布雷顿森林协议那样的新制度,以便遏制全世界范围内以极快速度进行的资本投机。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7

关键词:体育全球化;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054-03

Abstract:By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the paper has analyz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port global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gotten a conclusion that the research focuses were the concept, the relationship of sport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industry, and meanwhile it ha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exist the following four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sport glob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One is that questions for study or discussion originated single. Another is that it hasn’t formed relatively identical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he third is that the research range was narrow. At last is that the classify degree of research sport industry was not enough.

Key words: sport globalization;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prospects

全球化的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领域。在科技革命和信息经济的推动下,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全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从商品交换发展到资本流通,从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发展到政府间的目标经济合作,这一切都表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其触角也正逐步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由于其特有的社会功能,也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体育全球化,成为全球组织、全球活动、全球营销、全球传播的文化现象,其发展进程也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了解国内外有关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加深我们对体育全球化问题的认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体育全球化的研究意义

1.1 体育全球化的研究影响体育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体育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体育发展的行动准则,它规定和指导着体育的发展方向[1]。长期以来,由于体育全球化及国内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我们的体育价值取向渐渐偏离了体育的教育和文化本质。在当今的中国体育中,不论是管理体制方面还是运行机制方面,不论是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还是运动员退役制度方面,不论是经费来源方面还是资源配置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隐患:群众体育的流于形式、后备人才的青黄不接、运动员保障的不完善、经费来源单一而造成的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具有绝对强势地位的行政部门把持着绝对的体育资源等等,这些都是前期体育公共政策制定并实施的结果。进入21世纪后,中国体育应如何进行政策选择,发展体育是为了国家荣誉,还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教育?是为了取得商业价值,还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在面临这些选择的时候,我们就要面对体育全球化的局面,以全球化的视角去探讨可行的发展道路,从而制定出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体育公共政策。

1.2 体育全球化的研究为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体育实践需要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指导,而体育人文社会学则需要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丰富。不断扩大的体育全球化加剧了全球不同国家、社会群体间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程度,由此,引起社区性、国家性体育的界限正在不断的消退和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事业的不断扩张,这些都对传统的各国体育实践和体育价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各国的体育发展道路都处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指引下。因此,体育全球化的研究已被各国体育社会学家所关注,对各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 国外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

2.1 对体育全球化概念的认识

什么是体育全球化?体育全球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进行体育全球化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人们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各领域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对它的理解。

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对体育全球化的定义最开始也是来源于经济领域,有学者认为体育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体育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经济学家罗伯特举了一个体育用品的例子来说明这种联系和依赖:在瑞典设计的冰球器材,是在加拿大融资,克利夫兰和丹麦组装的,所需要的合金是在日本炼制的,而最后却是在北美和欧洲销售。

有的学者对体育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却不认同,认为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侵略和经济剥削。凯德(Kidd)就使用了“美国化”这一概念描述了美国特有的商业体育活动向加拿大社会的“入侵”。韩国学者林繁藏(Lim, Burn-Jang)也认为这一定义忽视了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布不均,并举了NBA (美国职业篮球联盟)和KBL(韩国职业篮球联盟)招募外籍球员的例子。前者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后者却导致巨大的失败。

2.2 体育全球化对本国体育的影响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系的马卡先生(Mckay)在 “Globalization and Australian Sport”一文中认为全球化与各国体育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并且讨论了澳大利亚体育在全球化影响下结构上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水平运动员的严重流失,政府的投入更倾向于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体育运动的行列,期间,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妇女也出现在国际赛场上,但相对来说,其发展速度和发展状况也不很令人乐观。在2006年举办的主题为“Globalization & spor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的国际研讨会,珀非斯特(Gertrud Pfister)教授作了题为“Physical activities as chances and challenges――Muslim women and sport”的报告,论述了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穆斯林妇女体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指出,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穆斯林文化的价值观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强烈抵制,是影响穆斯林妇女参与体育的主要因素。

2.3 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的关系

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的关系一直是很多国家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体育全球化将对本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产业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大多数学者都持以下观点:本国体育企业遭受巨大的竞争压力;建立体育产业新规则,结束无序状态;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学者认为,本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多数已经倒闭;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来推动体育商业化的发展;体育已经被当成一种经济类别和产业。此外,新西兰的学者斯蒂文•杰克逊则认为体育全球化是展示本国文化、政治、经济和价值观的机会,并列举了阿迪达斯和耐克两家公司在新西兰的遭遇,指出国外体育企业进程海外市场的阻力并不小于国内体育企业面对全球化的压力。

2.4 体育全球化的特征

全球化的标志是什么?具有那些特征?最开始的论述也来源于经济领域,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标志主要有“三化”,即“信息化”、“市场化”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跨国化”[2]。还有学者持五维社会变迁观点,即全球化导致“民族流动、技术流动、金钱流动、媒体流动和意识形态流动”,随后欧美学者以此为基点,认为现如今体育方面存在的变化也包含这些方面,显著的具有这些特征。

3 国内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

以“体育全球化”和“运动全球化”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查询了有关的科研论文,共有53篇,其中包括2篇硕士论文,5篇会议论文。从数量上来说,总量偏少;从类别上来说,主要分为以下4个方面:

3.1 体育全球化的综述

3.1.1 体育全球化的概念

研究体育全球化的问题,首先应当弄清楚体育全球化的含义。对这个概念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的理解来源于经济领域的移植,大体上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全球化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它在整合奥林匹克主流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在整合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12]。有学者进一步解释说“体育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之间通过体育交流、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补充,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地域及内容限制而走向世界,实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融合过程”[7]。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体育西方化或美国化,其它国家和民族要想在奥运舞台上展示自己,只能是以抛弃其长期以来沉淀而成的传统文化为代价,在运动会上享受西方创造的文明[7]。

3.1.2 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及特征

我国的学者认为,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分为起始、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3个阶段,各个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在起始阶段以体育的物质文化(体育项目)的传播为主要特征;在快速发展阶段以体育制度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在全面深化阶段以体育观念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5]。邓星华在“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对体育全球化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即过程性、层次性、互动性、多样性[6]。

3.1.3 体育全球化的动力因素

体育全球化是在什么环境下形成的?其驱动力是什么?有关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论述。刘成海在他的硕士论文“体育运动全球化对现代人存在方式的影响”中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因素的推动和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是体育运动全球化形成的主要因素[3];另外,还有学者认为三股力量(推力、拉力和活力)是构成体育全球化的动力,即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国家政治和体育文化流动、国际体育组织的外部压力与奥林匹克创始人的理想[4]。

3.1.4 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例王岗在《体育的文化真实》一书中提到“体育国际组织几乎被少数西方国家所垄断,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国际体育比赛也呈现出典型的西方化特征,西方社会掌握着当代体育活动的话语权”、“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体育文化的输出,以西方体育为中心。西方体育的全球化不仅仅是运动项目的全球化,也是西方体育理念和动作模式的全球化”[7]。也有学者对种倾向的危害进行了论述,认为它“导致了西方体育在国际体育中的霸权地位,其霸权地位的确立阻滞了其他国家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8]。

3.2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此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占论文总数的很大一部分。大部分学者都持“民族传统体育在积极融入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应保持民族体育的特性,维护民族体育的自[11]”的观点。正如王岗学者所说“应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出发正确定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两重性应建立正确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坚持变与不变统一原则、坚持民族传统体育发过程中的多元一体化”[10]。李荣芝学者更是在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处境与尴尬的基础上,列举了几个国内外民族体育传统项目在传承方面的成功范例,最后再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学校教育、竞技化、社会教育、生活教育[9]。

3.3 体育文化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研究

应充分认识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二者本质上是一种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冲突为主、冲突和融合并存、融合中有冲突和进一步融合”4个过程[13]。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中国本土体育文化产生了文化本体的变迁,面临着整合创新,既要进一步完善中国体育的本土化,又要逐步实现体育的国际化,正确处理好体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探讨中国体育国际化的思路和方法,发展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化[14]。

3.4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

这方面研究不仅是体育学者关注的重点,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加,也引起了很多经济学者的研究兴趣。体育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我们应如何维持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呢?胡斌学者在“论中国体育产业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出路”一文中指出“体育企业应发挥自己的优势,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之路”[15],还有的学者提出“在面对体育产业全球的浪潮中,只有加快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效率、扩大规模,才能把握全球化及加入世贸组织为我们带来的机遇,使中国体育市场体育产业加速发展”[1]。

4 结 论

4.1 体育全球化现象已越来越引起广大体育与经济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一点从逐年上升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但纵观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课题来源单一,绝大多数是自选项目的状况,这种状况不利于重要研究成果的产生。应积极获取课题项目,形成重要的、权威的理论研究成果。

4.2 对体育全球化的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还没有构建出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不利于我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我们应对体育全球化概念的认识持辩证的观点,即要承认体育全球化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体育的主流,又要积极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向全世界充分表达和展示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

4.3 研究范围较窄。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多数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对群众体育领域以及体育公共政策制定影响的涉及几乎没有。

4.4 体育产业方面研究的细分度不够。在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研究方面,大部分都是笼统的提“体育产业”,并没有区分哪类别的体育产业,所提出的对策与措施针对性不够,难以运用于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守顺. 体育全球化不对等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影响及后奥运时代体育改革的路径选择[D]. 四川大学, 2007.

[2] 关立新.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 吉林大学, 2004.

[3] 刘成海. 体育运动全球化对现代人存在方式的影响[D]. 四川大学, 2004.

[4] 舒盛芳. 体育全球化的动力[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1).

[5] 舒盛芳.体育全球化进程及其特征[J]. 体育学刊, 2007,(1).

[6] 邓星华. 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 体育学刊, 2007,(8).

[7] 王岗. 体育的文化真实[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1).

[8] 邓星华,黄彦军. 体育全球化西方化倾向[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4).

[9] 李荣芝,虞重干. 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07,(4).

[10]王岗.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 2004,(1).

[11]徐晓良.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思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7).

[12]宋亨国,周爱光. 论体育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J]. 体育文化导刊, 2006,(2).

[13]孙葆丽.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J]. 体育科学, 1995,(4).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8

一、综合认识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发生重大变化,重新认识中国经济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解析。从全球化背景出发,中国的生产、贸易、出口等已经融入全球化,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大门会持续开放,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商品的价格会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动,并逐渐卷入国际市场经济体制中,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增加。例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从国外进口原油、铁矿石等物资,这是由于我国受到国际矿石价格影响,不得不调整国内铁矿石价格。又如,中国一些产品的产量也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如果大量生产将会造成商品滞销,浪费原材料,如果生产过少,就会造成物价上涨,影响价格平衡。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产品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年增加,特别是对欧美国家,依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变成对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经济体,正是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中国不仅加入的WTO,还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略述

1.固定资产的发展形式

就目前固定资产的发展状况来看,其投资出现回落,资产增长速度放缓。从国际的大环境看,由于经济危机过后全球经济发展刚刚出现复苏,我国的经济形势还处于恢复状态,状态不佳。但是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大政方针的宏观影响下,信贷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例如,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0%,增速有所放缓,相比于2013年回落3.6个百分点。

2.制造业投资的发展形式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的速度由2013年的35%降低到2014年的24%左右,制造业的投资发展形式同样出现回落的情况。例如,根据企业的注册类型,由私人控股的制造业投资额占据整体制造业投资额的70%左右,而国有控股投资额只占据整个投资额的17%左右,这足以证明,由于制造业的投资额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自动调整了投资分配比例,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放缓。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形式

交通运输业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中得到快速发展,2014年物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4万亿,与2013年相比投资额增长了24%,增长的速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交通运输业的总投资额占据全部投资额的2.5%,与上一年相比增长额提高了20%,增速提高了1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贸易业、仓储业的投资额增长25%至35%。这是由于国家颁布了有关交通行业的发展意见,使民间投资增加,实现了交通运输业的稳定增长。

三、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

1.货币供应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货币供应变化平稳,没有出现较大波动。这其中的贷款增长率逐年增长,期间出现转折,在整体上比较稳定,略微有所回落。贷款增长率处于良好态势,但是贷款结构长时间处于不平衡状态,银行的潜在风险很高。由于企业发展需要的中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由金融行业承担,这就需要金融行业调整结构,不断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需求。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改善资本市场,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加快银行的资产流动。

2.利率的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我国的利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市场的利率波动大,这种状况的影响因素很多。第一,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式不稳定,物价持续上涨,这种经济形势不成熟,利率一直处于“冷增长”状态。我国的物价持续增长,然而工资却长时间没有变动,物价与工资同时上涨的局面没有出现。从宏观形式上看,一方面要加息,一方面要综合考虑物价的发展趋势,及时制定措施应对金融变化。第二,资金供求的影响。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看,资金仍然处于过剩状态,存款的长势过快并且外汇资金增加,影响了国内的资金供求关系,从总体上来看,资金的供求倾向仍然以充裕为主,但是不利于利率的发展水平上升。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9

    一、2004年是近年来全球经济、贸易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将有所放缓 

    从经济增长来看,2004年大部分经济体的复苏更为有力。预计2004年将会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而2005年世界经济发展将会有所放缓。当前,全球产出和出口增长都已经达到近期的较高水平,是全球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动力。在生产方面,供给能力提高和利润增加使产出增长较快;在需求方面,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经济复苏。在三大经济体中,美国在带动全球经济复苏中再次扮演了火车头的角色,日本经济增长强劲,欧元区经济持续复苏;发展中经济体中,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较快,而非洲国家和拉美经济增长的基础依然脆弱。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前景与90年代初期相比较为模糊和脆弱。结构调整没有到位使得没有出现类似新技术创新带来的新投资热点,同时,安全因素影响扩大,打击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此外,通货膨胀有所抬头、利率水平上升、失业居高不下、美国双赤字不断扩大和石油价格飞涨等不确定性因素令人担忧。因此,总体来看,200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会出现适度回调。 

    近期,一些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对各自的世界经济预测纷纷做出了一些调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9月底公布的新一期秋季展望报告中,调高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至5.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估为4.3%。世界银行11月16日《2005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4年的全球增长率为4%,2005年会放缓至3.2%。联合国LINK项目11月22日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8%,2005年的增长率也将放缓至3.2%。在发达国家当中,2005年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将比2004年明显放慢。受巨额财政赤字、庞大贸易逆差及生产能力过剩等结构性矛盾的影响, 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明显减缓。日本经济发展中不利因素较多,经济缺乏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通货紧缩的阴影尚未完全摆脱,将抑制经济活力;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日趋恶化,很难继续通过增加公共投资的手段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受世界经济回调的影响,出口有可能会减速。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由于受发达国家需求增长减速的影响,增长也将有所放缓。 

    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带动全球贸易大幅增长。世界贸易自2002年2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联合国和IMF预测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将达到9.3%和9.1%,不仅明显高于2003年,也将是200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美国国内需求强劲,日本和中国外贸快速增长,以及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复苏是拉动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美国月度进、出口额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以上,日本出口增长继续明显提高,欧元区在2004年第一季度进、出口额双双实现正增长后,增速逐步提高。受这些发达国家的带动,亚洲发展中国家外贸继续大幅度增长,进出口额增长速度大多在10%,甚至20%以上。 

    但是同样,世界贸易增长的稳定性也令人担忧。首先,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数额持续扩大将制约其进口的继续快速增加,因此国际市场需求难以稳定增长;其次,美元汇率波动造成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贸易量的增长有限;第三,世贸组织“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国际贸易环境向合作和保护两重性并存的方向发展。预计2005年世界贸易增长将有所放缓,联合国LINK项目和IMF预测2005年全球贸易量增长将达到8.0%和7.4%,尽管比2004年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是将明显高于近10年来世界贸易量年均6.6%的增长速度。 

    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分析 

    1. 全球开始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 

    今年上半年,主要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开始进入稳定复苏阶段,为了抑制未来通货膨胀上升趋势,保证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6月30日开始美联储连续5次小幅提高基准利率,标志美国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当然,美联储是否将继续提高利率仍然取决于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但是,只要美国经济能够保持适度的温和增长,不出现大幅度衰退,未来美国整体利率水平将会继续有所提高。 

    英国央行也已经连续五次提息,以遏制经济增长较快出现的日益高涨的借贷水平和防止出现通货膨胀。与此同时,英国住房市场和消费信贷持续升温,同时房地产价格持续较快增长,消费者债务日益增加。虽然英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升幅仍控制在政府设定的 2%目标之内,但从中期来看存在通货膨胀压力。预计英国央行的基本利率有可能继续上升。 

    当然,各发达经济体的情况不尽相同。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复苏,欧洲中央银行目前仍然维持现行2.0%的再融资基准利率水平不变,认为需要创造区内有利环境,促进下半年以后经济复苏的增强。但是,由于一年多来石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欧元坚挺,提高了欧元区的通胀水平,而且预计这一趋势仍将持续,因此如果欧元区经济进一步复苏,欧洲央行将会转而考虑结束降息周期。 

    各国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将决定利率走势。本轮世界经济复苏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一些不利因素可能使复苏的持续性面临潜在风险,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各国央行的利率政策。如果复苏减慢,那么利率的上升将会随之放缓,甚至出现波动。根据美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美联储将会采取“有节制”稳步升息的步骤,逐步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一个“更加中性的水平”,从而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增长。 

    2. 美国“双高”赤字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潜在威胁是美国日益扩大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由于布什上台以来推行大规模减税计划和增加军费开支,2003财年财政赤字激增到3740亿美元,200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达475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超过4%,相当于世界储蓄总额的6%。美国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问题也是由来已久,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达到1662亿美元,比前一个季度增加12.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美国财政收入在短短的几年中由黑变红表明,美国财政状况出现了自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恶化。财政赤字将会减少储蓄和抑制投资,不利于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双赤字"带给美国的将是经济发展放缓以及政策风险积聚,这不仅给世界经济增长蒙上了阴影,也给国际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美国经济这个火车头现在越来越多地依靠从世界其他国家借来的资源所推动。有人甚至认为,美国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借来的资金和借来的时间”基础上的。所以,美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欧洲各国的中央银行是否愿意继续通过购买美国资产(如购买美国政府债券等)的方式借钱给美国人花。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和重要地位,美国的长期“双高”赤字并未给经济带来太大的麻烦,而且其大规模的进口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美国与其他国家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很难长期维持下去。如果长期累积起来的风险在商品、市场和资金的某一链条的断裂上释放出来,其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如果美国不进行重大政策调整,美国的财政状况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善。美国财政状况不断恶化必将会危害到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布什政府如果不能有效处理美国破记录的预算和贸易赤字,将对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3. 全球国外直接投资将恢复增长 

    90年代,国外直接投资(FDI)显着增长。从90年代初的2000亿美元,达到2000年创纪录的1.4万亿美元。FDI流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任何其它世界经济主要综合指标。FDI已经超过贸易,成为组织国际化生产和服务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并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但是,进入新的世纪,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连续三年下跌,2003年降到只有5600亿美元。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减少,2003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较上年锐减25%,仅为3670亿美元,其中流入美国仅为300亿美元,为1992年以来最低水平。只有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了复苏,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同比增长了9%,共计达1720亿美元。 

    世界经济回暖的背后是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恢复性增长。按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字,2004年上半年全球跨国并购比去年同期增长3%。随着跨国并购活动的恢复以及经济增长的加速,全球投资流量将在2004年重新开始增长,预示着全球FDI流动将开始新一轮繁荣。《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预测,200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将增长到6000亿美元,增长速度为7.1%。 

    4. 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