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集锦9篇

时间:2023-09-03 14:57:39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范文1

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湖北省74个县市区实现生产总值1599.77亿元,同比增长12.9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97个百分点,为近几年增速最快的。其中20个扩权县市生产总值708.04亿元,同比增长13.5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97个百分点,外贸出口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95个百分点,这个结果表明,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文件的重大作用开始显现。

会议认为,宏观调控已进入关键阶段,调控效应更加明显。在宏观调控中,湖北省经济运行中的某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抑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省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仍比较突出:经济快速发展与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矛盾;部分领域、行业重复建设和资金短缺的矛盾;生产发展与销售不畅的矛盾;经济增长与经营亏损的矛盾,创业热情与经济发展环境欠佳的矛盾、这些都将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会议认为,对县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中小企业,多年来一直被融资问题所困扰。为破解这一难题,湖北省从1998年起着手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担保机构89家,共为全省15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3966笔、担保额50多亿元。受担保的中小企业分别新增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5亿元、就业4.98万人。特别是今年以来,加快了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的步伐,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然而,与发达地区比,湖北省担保机构担保资金规模偏小、风险准备金不足、担保放大倍数较低,不能满足全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未能根本解决。

今年,湖北省政府决定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并拿出1亿元资金,引导20个扩权县市率先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将安排5亿至10亿元的贷款规模,支持20个扩权县市开展中小企业贷款和担保业务。

会议要求全省20个扩权县市必须在今年内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并开展业务,尚未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的县市2005年要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力争到2006年,全省形成较完备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会议认为,各地要把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湖北加快发展、并率先在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改善环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市、州、县要参照省里的做法,以“政府筹措、市场运作、银企支持、社会资助”的办法,多渠道筹措担保资本金;担保公司要按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在政策和资金上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给予支持;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引导担保机构增强信用观念;担保公司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探索多渠道、多途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加快人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用担保人才。

会议认为,湖北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够,最大的差距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下半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的主题是: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认真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变挑战为机遇,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下一步,全省县域经济的重点要转移到结构调整上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县域工业聚集发展;调整产品结构,推进名牌战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和民营经济。同时,进一步加大企业改革和招商引资力度,努力缓解煤电瓶颈制约、运力紧张及企业资金不足等突出问题。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范文2

一、 发展县域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政策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体现了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县级。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与内涵的经济形式之一,已成为专家与学者们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提倡与引导。早在2002年11月,同志就在党的十六大中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路;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议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进一步倡导落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的作法。随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规模的扩大,社会对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维已基本达成共识。“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更多地阐明与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民收入增加有望被纳入规划范畴。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意义

县域经济是实证性非常强的经济。一般地说,县域经济是具有各自地域和资源特点的区域经济,各个县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产业结构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人口与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县域经济的实质是特色经济,主要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点鲜明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导产业或产业链,有时,也反映在经济组织形式的特色上。特色是县域经济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形成比较优势。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极强的相关性,在部署上应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优势。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县域经济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安排。要充分利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带来的良好机遇,适时调整县域经济结构,促进县域经济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三、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研究思路

(一) 借鉴与发展

县域特色经济的名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外研究组织与学者和国际经济机构鲜有文献。但县域经济毕竟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在相应理论上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只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差异性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何况是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轨迹的巨大差异性。目前,在全国很多发达地区都已完成对于壮大县域经济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课题或调研工作,但县域特色经济的经验是因地而异,需因势利导。何况我省还不能以发达地区自居,对其他省市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县域特色经济的生命力本身就在于其特色,所以只有严格针对当地情况的特点才能使研究成果具有市场应用价值。

(二)调查与总结

在研究方法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案例推广法、试点检验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从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工作。其中可以先确定以湘潭县、浏阳县、宁乡县、望城县、邵东县等为较发达地区的县域特色经济调查对象,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再结合比较湘西等落后地区的某些县为实地考察对象,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对成功经验进行及时总结与归纳,在比较的基础上开展试点检验,再做典型案例推广。整个研究过程均以实证分析为主,最后提出带有价值判断的规范分析法的结论。

(二) 研究与创新

选择我省的典型县市进行调查,分析在我省相对发达的地区和比较落后的地区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与原因,并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意义,从而得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我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并从战略高度提出在我省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县域特色经济的创新性对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安排为:1、在对典型县发展特色经济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评价我省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现状。2、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3、阐述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4、总结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前提下,分析我省不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主要障碍。5、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战略性对策创新研究。

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主要研究观点

各县之间多少存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或发展基础的各项差异,应根据各自的历史,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别划分为以工业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以旅游开发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凭借其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及一系列的相关服务产业,以农业产业化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农村产业链;以市场带动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特色资源产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等。这样,既避免了各县之间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又能优势互补,达到共同繁荣。我们应当把握机会,与时俱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以特色为灵魂,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出发点和评价标准,同时强化以增收的农民为主力壮大县域经济的意识,使二者达到双赢的效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统筹县域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一主三化”的路子,培育特色经济,壮大园区经济,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五、研究此课题的预期价值

结合以上不同角度的探讨,如果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力求达到以下几方面的预期价值:

1.进行理论创新。在理论探讨上要实现区域经济与发展经济的新结合,寻求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农业大省实现农民增收问题提出新思路,并使其更具可行性。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范文3

[关键词] 县域经济竞争力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提升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县域单位进行资源配置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辽宁县域经济范围共包括44个县级市,县域行政土地面积占全省89.19%;2005年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6.41%;县域人均GDP为15235元,比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略高,但远低于东部沿海县域人均GDP20000元的水平 。辽宁省县域经济总体竞争能力不强,省内各县市之间存在发展严重不平衡问题,因此,必须在充分认识县域经济竞争力差异性的基础上,发挥各县域的优势,促进全省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修正设计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辽宁省44个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水平、各县域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辽宁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二、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本文选用了18个经济发展指标组成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在分析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因子的基础上,找出各县市经济竞争力存在的差异,并利用综合得分通过聚类分析将全省44个县市进行综合分类,以期寻找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促进辽宁省各县市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1.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概念,单纯用某一指标或部分指标难以反映其全貌,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县域经济的社会特点。因此,设计一套相对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分析和判定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故应遵循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以及可比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评价体系设计原则,参照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本文从自然资源,综合经济规模和产业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并选取适当的二级指标予以反映,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A1-A4)、18个二级指标(X1-X18)组成(详见表1):

三、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44个县市的18个二级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KMO指数为0.872,Bartlett球体测试显著性水平接近0,表明选取的18个二级指标适合做主成分分析(提取结果见表2)。

表3提取了三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8%,说明3个主成分能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对X5X6X7X8X9X10X11X12X13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值,本文将它定义为县域竞争力综合能力因子;第二主成分对X1X2X3X4X15X16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值,本文定义为县域竞争力综合基础因子;第三主成分对X14X17X18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将其定义为县域竞争力发展活力因子。可见,三个主成分能反映辽宁省各县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本质特征。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第一决定性因素是由各县域经济规模、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潜力上的差异,这些关键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为34.8%;自然人文资源和发展活力是影响辽宁省各县域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另外两个主要因素,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5.6%和25.4%。

将三个主成分按其贡献率加权平均得分排名如下:

再根据综合评价得分作聚类分析可以将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划分为三类(由高到低三个等级),第一类为海城市、瓦房店市、大石桥市、普兰店市和庄河市;第二类为东港市、新民市及昌图县;第三类为其余所有县市。由表3可以看出,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确实明显呈现出不平衡状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别不可避免。第一类的县市都为辽南沿海县市,在前四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的百强县。第二类县市的县域经济的基础还很薄弱,尤其是缺少主导产业,难以形成经济集聚效应,与第一类的差距偏大。辽东、辽西等第三类的县市不仅数量多,而且发展水平低,产业层次和劳动力水平普遍偏低,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增长方式粗放化等问题,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差距很大。

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缩小城乡间的差别,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上升的。然而其综合实力并不强,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只有5个地区。首先,从总量上看2005年44个县级市中,只有8个县的GDP超过100亿元,占单位总数的18.18%。而同期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的比重分别为45.5%、27.2%、30.1%和26.1%;GDP总量超过200亿元的县,只有海城市和瓦房店市,而浙江和江苏省各有9个,山东省有7个、广东省有12个。另外,除了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外,目前各县市经济竞争力发展不平衡,经济规模差异较大,经济总量最大县(海城市,生产总值2660249万元)是最小县(调兵山市,生产总值164531万元)的16倍多。

结合以上的分析和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的差异。通过发展当地资源而建立起主导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海城和大石桥市的矿产资源丰富,因此作为这两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采掘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经济竞争力水平在整个辽宁省排名的领先地位。其次是受中心城市辐射程度的差异。如瓦房店、普兰店和庄河市均为大连市的县级市,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带动了这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各县市的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应该是解决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问题的主要着眼点。

2.加快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发展要注意那些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品和项目,并注重要把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针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发展辽宁的特色产业。那些经济相对发达的经济强县基本上都是靠“特色”起家,这种追求特色的发展思路可以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辽宁省的特色产业具体包括以当地特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而形成的产业;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是辽宁经济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更新观念,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化、大力引入民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的招商引资。县域经济必须由过去的自我封闭积累,向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模式转变。要充分利用辽宁地处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环境优势,积极引进外资。

参考文献:

[1]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和战略[M].国防科技大学, 2001年6月

[2]马淳正陶卉:促进辽宁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6月

[3]张艳高秀艳:关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05年9月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范文4

[关键词]县域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总目标、总要求。具体说来,包括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深化农村改革等有关内容。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物质前提。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定位。什么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还是农村经济?现在所说的县域经济是介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的一种区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在宏观上应该说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是不是农村经济本身,更不是行政层次上的县及县以下经济。

目前,理论界对县域经济的概念和定位存在某种误区。有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的县域经济GDP占全国GDP的55.2%,市辖区GDP占全国GDP的44.9%。之所以出现这么一个数字,50%以上是县域经济,这里面显然是把县域经济等同于县及县以下经济了。如果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全部的农村经济都纳入到县域经济的范畴,这不是我们所讲的要发展县域经济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县域经济不能等同于县及县以下经济。从范畴上讲,至少不能把农村经济中的农业这一块或者是第一产业这块包括在内。这样讲县域经济的份额就不是前面讲的50%以上了。最多也就是40%左右。再把农村分散的第二、三产业剔除的话,县域经济也就只有30%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讲,县域经济的份额就比较低了。

通常有一个概念,就是把县域经济说成是县一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类经济的总和。笔者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县级行政区内,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以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为直接目的的一种区域经济。按照这个理解,那么县域经济应该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县域经济就是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经济。城乡结合部的经济,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城镇经济。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样一个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支点和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理所当然的会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具体的说,发展县域经济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带动了农村的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步伐。

第三,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第四,县域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以来,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从75.6%,降为2004年的59%。来自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经上升到了34%,从新增的收入来看,50%以上是来自务工收入。务工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转移到城镇或者是非农产业。那么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意搞好五个结合。

第一,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

第二,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发挥其连接农户、开拓市场、推广科技、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强服务的积极作用。完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服务站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机制,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第四,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发展了,县一级中心有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一条将发展经济和提供就业结合起来的发展之路。所以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据有关估算,“十一五”期间,还有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要转移,这将给城镇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县域经济发展,将会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就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说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县域经济是要富民强县。富民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强县就是使县的财力增加。这两个方面是要统一的。农民收入增加了,县里的财力也就能增加。从“三农”来看农民增收是中心。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要看到这个根本目的。发展县域经济还是要把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根本目的。所以县域经济发展要落到实处就要落在农村增收上。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就要看当地农民是否增收。有了这个衡量标准就可以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和一些产业的开发上有所遵循。所以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应该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和首要目的。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地的县域经济才能够发展壮大。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来展开。

从国家宏观上来讲要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问题,同样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

首先,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作为农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制订相应的特殊政策。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上,支持县域经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财政政策方面,要根据新的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是适当调整现行的财政体制。“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理顺省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省级直接到县的财政体制。根据这个精神,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适当调整市县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促进财力分配向县乡倾斜,给县级政府更多的调节余地。

其次,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是否可以考虑研究对县域新办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解决企业初期发展的困难。县域经济发展确实很难,当地的条件各方面都有限,那么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如果能够给予适当的不同于城市企业的一些政策,能够吸引一些资金向县域经济转移。

第三,在金融信贷方面还是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要健全融资担保机制。要探索建立健全县域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解决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要深化信用社政策。要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

第四,投资政策。一是要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县及县以下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在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也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这样既能够改善县域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也能够直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范文5

监督主体:审计队伍逐步发展壮大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1984年1月,xx县审计局正式成立,定编8人。1987年设办公室、行政事业审计股、企业审计股三个股室。1989年,新增设了财政金融股。1996年撤销企业审计股,设立工交基建审计股、商贸外资审计股、农林水审计股、乡镇财政审计股。1988年成立xx县审计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承担社会审计,1996年撤销两个事务所,2000年设立xx县审计技术服务中心。2002年机构改革中,县审计局“三定”方案明确设办公室、行政事业审计股、财政金融股、经济贸易审计股、基建外资审计股,定编17人,其中行政编16人,事业编1人。2003年,新增设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室,主任高配为副科级,新增事业编3人;2008年,增设法制股。目前,全局下设办公室、行政事业股、财政金融股、经济贸易股、基建投资股、经济责任室、法制股“五股二室”,下属单位有xx县审计技术服务中心,实有干部职工52人,其中局机关在职干部职工33人,退休干部5人,审计中心干部职工14人;具有审计师、会计师、建工师、造价师等中级职称15人。

xx县审计局从成立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创业阶段,从1984年至1995年,历经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和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局长刘昌宇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本着“边组建、边工作、抓重点、打基础”的基本原则,从无到有,艰苦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第二阶段为较快发展阶段,从1996年到2001年,正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局长宁梅生与全体审计人员一道,按照“积极发展、逐步提高、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强化审计力度,拓宽审计领域,在全社会树立了审计形象和威信。第三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从2002年到今,适逢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相继召开,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良好发展时期。局长柏一秀率全局干部职工,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开创了全县审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规范全县财经秩序、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监督职能:适应形势变化而拓展

现行的审计监督制度始于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之规定。1983年9月,国务院设立了国家审计署,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相继成立了审计局;1985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8年12月,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1994年八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994年8月,八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年2月,十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修正案。由此可见,经济社会的阶段性发展,审计条例、审计法律都会颁布实施并逐步完善。

在这种大背境下,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通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完善发展,审计监督职能已经从单一的经济监督向经济监督、经济鉴证(报表和经济资料的鉴定、证明)、经济评价(评定、建议)多种职能转变,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从我县实际来看,目前的审计监督同县审计局成立之初相比,监督方式、监督领域、监督力度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监督方式上:审计局成立之后不久的几年时间里,都是各被审单位将报表、凭证及相关的会计资料送到审计局接受审计——送达审计。后来大家感到这种方式监督难以到位,随后开始上门到各被审单位搞审计——就地审计。目前普遍实行就地审计,辅之以审计调查和计算机审计,使审计监督更为深入全面。

监督领域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以前,审计监督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特别是近几年中央惠民政策的推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加大,审计监督领域不断拓宽,已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目前已发展到财政预决算审计、基建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涉农资金审计、授权委托审计等方方面面。简言之,凡是涉及国家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管理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都有审计监督的足迹。

监督力度上:从看原始凭证、打算盘等查“死帐”到查看凭证资料、开展审计调查、分析挖掘、建议评价等多种手段,由表及里,使监督层面更深,查处力度更大,查处问题更多。仅2008年,我局就查出各类违规行为金额4360万元,移送纪检司法机关案件3件。

监督成果:社会各届越来越关注

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成果的整合、提升、运用的程度。二十五年来,全县审计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审计成果的运用也日益充分,审计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审计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委、县政府的审计工作,每年都听取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并召开专题财税审计工作会议,对审计工作更是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文件,为审计工作保驾护航。同时,审计建议也得到了各级领导重视并予以认真采纳。2005年3月,县政府办下发了“xx县国有企业改制破产终结清算期间财务收支审计办法”的通知;2005年12月,县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并建立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06年1月,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印发xx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的通知”;2008年7月,县政府办出台了“xx县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等等。这些文件制度,使我县的审计监督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社会各届高度关注审计工作。从全国来看,“审计风暴”已备受国内外广泛关注。从全县来看,审计监督工作已经深入人心。全县各级各部门非常重视和支持审计工作,对国有企业的破产改制清算审计工作、“普九”债务化解工作,社保、医保、救灾等各类“民生”资金的审计工作都能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审计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好。同时,我局还积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各类委托授权项目审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06年全县农村信用信的行业审计、2007年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财务收支审计,查处的问题多、移交的案件多,在全省信用社、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全省审计部门树立了xx审计良好形象。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范文6

2006年12月,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研讨会上,河南省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应邀演讲。此前,刘朝瑞曾作为首位登上北大报告厅的县级市的市委书记,为北大学子讲解中部农区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在听惯了专家们的高谈阔论之后,刘朝瑞带来的基层工作的丰富实践与深刻思考让听众耳目一新。

“长得不帅,思想很帅”,一位老领导对刘朝瑞的这句“中肯”评语,在邓州乃至河南都流传甚广。外表朴实、农民出身的刘朝瑞在任何场合都不惮于谈他的农民情结,2001年,刘朝瑞针对基层工作提出“三问”,曾引起全社会的强烈震撼与共鸣。多年来,他对“三问”的思索与求解,以及发展县域经济独辟蹊径的做法,都让外界刮目相看。

求解“三问”

“2000年是我们基层干部和群众关系最为尖锐的时候,干群对立,积怨很深。”一次,刘朝瑞下属的车子在半道上陷到了泥坑里,这位下属拿着烟到附近找老百姓推车。老百姓问他:你们是不是乡干部?你们是不是来收税的?听说都不是,老百姓们才把车子推上来。有老百姓说,如果是乡干部或是来收税的,那我们还给你推个球!时任西峡县县长的刘朝瑞听说了这个事情后,非常感慨。

“为什么干部交通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为什么基层干部文化素质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却少了?为什么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基层干部的意见反而增多了?”从民办教师、乡镇干部一步步干上来的刘朝瑞,对基层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总结的这“三问”迅速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从微观上看,‘三问’的实质在于,很多基层干部对群众没有了真感情。”刘朝瑞告诉《决策》,通过进一步思考他发现,一些领导干部天天讲抓大事,其实很多大事跟老百姓都不沾边。有一次,刘朝瑞在调研走访中发现,有个村子里的水坝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被冲坏了,但一直到2000年还没有修复,致使当地很多田地无法灌溉。

“老百姓的大事是什么?就是怎么盖房、能不能吃上干净的水、生病了有没钱去看、孩子长大能不能娶上媳妇等等,这些对农民来讲是天大的事,但我们恰恰没有去关心和解决,这样群众怎能没有意见?”刘朝瑞认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政治原则,但许多地方正是打着这三个原则的旗号,去漠视、忽视甚至侵犯群众的具体利益。

2003年,在“7・1”讲话中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刘朝瑞反复琢磨这句话,困扰他多年的“三问”终于从中找到了答案。

“总书记的讲话就是对‘三问’精辟深刻的回答,如果我们基层干部都能向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把群众利益再小的事都当作大事来慎重处理,那这‘三问’就不存在了。”2003年底,刘朝瑞调任农业大县邓州,他开始在实践中破解“三问”。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立足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邓州这几年就是抓住了这几个‘最’,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先后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和‘空心村’治理,并且在133个示范村开展以‘修路挖塘’为重点的村庄整治,修建村内道路,净化村内坑塘,并因地制宜兴建村级游园和文化茶馆,让有线电视和宽带进村入户等。”而这其中最让刘朝瑞感到满意的就是太阳能进村入户工程。

在农村,很多地方洗澡是个大问题,大部分农民一般都是夏天在河里洗,冬天基本不洗澡。“能不能给农村每家每户都安上太阳能热水器?”刘朝瑞很快把他的这个想法付诸实施。

经过测算,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加上配套设施共需980元,由政府补贴350元,其余由老百姓自愿筹集资金。2004年下半年,政策出台后,出乎刘朝瑞意料的是,推广的太阳能热水器非常受当地农民欢迎。截至2006年底,邓州共推广8738台。2007年,邓州市计划推广5000台,而到目前为止实际申报已达6500台。

“我们一定要带着真感情来做群众工作,我们是为老百姓干事,而不是为了干事而干事。”刘朝瑞经常告诫下属,集中精力干大事,大事要抓具体,人民群众切身相关的小事也是大事,有时小事做不好反而是大事。

“做好事也要讲道理”

为什么为群众做好事,反而得不到老百姓的满意?这是让很多基层干部困惑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很多基层干部“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那么新时期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新办法”来做好基层工作?

刘朝瑞思考的结果是“用民主的办法来治理乡村”。然而民主并不是新鲜的东西,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就提出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乡村治理机制。自1992年制定村民自治法以来,基本解决了民主选举的问题,村务公开解决了民主管理问题。但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刘朝瑞发现如果决策不民主,管理也民主不了,只有决策过程的民主才能带来管理和监督的民主。

在总结多年基层管理经验和研究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2004年,刘朝瑞提出以民主决策为重点的“4+2”工作法。“4”即支部会议提议、“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2”就是决议公告和实施结果公告。

“‘4+2’工作法立足于决策过程的民主,实质就是建立一个完整、流畅的决策程序。”刘朝瑞认为,走程序不是走形式,按程序的决策一定比没程序的决策更民主,同时还培养了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程序的观念,程序的观念就是民主的观念之一。

“在农村,筹集资金搞建设是最难的事情。像邓州这样一个拥有578个行政村、百万农民的农业大市,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各项公益事业能顺利进行,同时能妥善处理和化解基层中的各种矛盾,都和我们运用‘4+2’工作法密切相关。”据邓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万洪志介绍,在“村村通”工程、村庄整治、推广“杨树经济”等基层工作中,通过“4+2”工作法,启动基层民主程序,村民纷纷自觉自愿出资投劳,而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什么是民主,最直接表现是协商和妥协,通过协商达成妥协,学会妥协就是在民主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除了用民主的方法做基层工作,刘朝瑞把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总结为:第一,基层干部做好事也要讲道理,这是领导干部执政的出发点。不讲道理做的好事就是不得民心的好事,或是动机不纯的好事。第二是得理也要让人。得理不让人就不是公务员,政府不能和群众论输赢,应该对老百姓宽点再宽点、厚点再厚点。第三,政府不能报复老百姓,不能怀着报复的心理来处理,惩治的只是极少数人。

“这些方法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要求很高,需要有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刘朝瑞告诉《决策》。

“三抓带动”

从西峡到邓州,刘朝瑞工作过的地方都是人口多、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有一个论断:贫困的地方,一般是低收入带来低储蓄,低储蓄带来低投入,低投入带来低效率,低效率带来低增长,低增长带来低收入。刘朝瑞对这个贫困恶性循环有着切身的体会。

在他看来,这个怪圈还派生出许多怪圈,如财政越穷吃财政饭的人越多,人越多越加剧财政困难,财政越困难投入社会事业越少,就业更加困难,挤进机关的人就越多;行政乱收费造成经济环境恶劣,企业负担越重、办企业越少,就加剧了乱收费等等。而且一旦陷入这些贫困怪圈就会产生锁定效应,很难跳出来。如何打破这个怪圈,发展县域经济?

2004年初,刘朝瑞带队赴浙江几个比较发达的县市考察。浙江之行给了刘朝瑞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学浙江,要学其神而不只学其形,邓州与浙江表面上是差在工业上,实质上是差在企业家群体上。

“从理论上讲,根据经济学上的二八法则,即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刘朝瑞认为,农业大县困难在于最初的突破,必须从关键少数中寻求突破,有了这个突破口,农区的低水平恶性循环才会逐步打破。

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刘朝瑞开始在邓州探索他的“三抓带动”战略。

“三抓”就是抓住一批有一定资本积累、发展潜力强的人,即优势农户、经济能人和企业家。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和给予鼓励政策,培育这三种人。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企业家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外地人才,另一方面把现有的企业家、本地拔尖人才和科技工作者,培养成企业家队伍,最终形成企业家群体。在具体做法上突出重点人群,也就是“五路大军”:一是挖掘本地的致富能手和企业家,二是引进外地企业家,三是鼓励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四是动员转业军人建功立业,五是调动市乡基层干部中有经济头脑的人兴办实业。

“‘三抓’具有裂变效应,可以发挥关键少数的‘鲶鱼效应’来带动重要多数,从而一举撬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口子。”刘朝瑞认为邓州3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他当初的判断,2006年,“三种人”对邓州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近70%。

“‘三抓’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应当成为催生县域经济裂变的大战略。”刘朝瑞认为,相比一些地方单纯靠招商引资而言,邓州的“三抓”战略关键在于培育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县域经济的四种现象

除了“三抓”之外,在刘朝瑞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另一个很重要的就是颇具邓州特色的“五不”、“三为主”。“五不”就是不盲目趋同,不强求培育龙头企业,不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不追求完整的工艺流程,不盲目搞产业升级。“三为主”,即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以中低档次消费品制造业为主,走农区工业化的新路子。

“现在县域经济发展往往结构趋同、容易追风,很多地方都追求大企业、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而看不上配套产业和传统行业。”刘朝瑞认为这些做法值得反思,政府研究指导经济要务实,不能理想化,必须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不同县域的基础不同、优势不同、阶段不同,发展的方法和路子也不会相同,但一个共同选择是必须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在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原则上要不求高、不求大、不求精,只求准、只求优。只有因地制宜,准确定位,才能培育起有别于其他地区、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县域经济才会有强劲的竞争力和旺盛的活力。

正在攻读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刘朝瑞,特别善于观察和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在各种会议上,刘朝瑞经常要求大家注意几种现象:第一种是骑自行车现象。要想保持稳定就要有一个较快的速度。在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时,不能仅解决过去的问题而不前进,必须边发展边解决问题,等经济社会发展了有些问题可能都不成为问题了。如果一开始就陷入解决问题中,那只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第二是打扑克现象。问题不在于牌好牌坏,而在于怎么去整合资源,所以区域经济发展要提高整合资源的能力。

第三是大盖钉现象。要把面上的力集中到点上去突破。一个贫困地方,这也抓那也抓,肯定突破不了,必须集中精力培育优势产业,抓住关键带动全局。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范文7

关键词 花木市场;经验;优势;建议;河南南召

中图分类号 S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88-02

1 花木市场建设经验

为加快南召县花木市场建设,2013年5月,南召县委、县政府组织考察组先后对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河(国际)花木城、江苏省常州市夏溪花木市场、江苏省苏州藏书花木市场和浙江省杭州市萧山花木市场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总结,认为这几个花木市场成功创建的可借鉴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领导重视,政府支持到位

各花木市场在创建时,当地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且大力支持,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由于花木市场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尤其在前期表现更为明显,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此次考察的4个花木市场全部位于长江三角洲。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既是地理区域又是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的“金三角”。政府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在项目的规划选址、土地征收、广告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注入了大量资金,在税收、检疫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尤其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部分或全部由政府出资建设。

1.2 花木种植面积大、品种繁多

长三角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 000~1 500 mm,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该地区极为适宜多种亚热带的花卉苗木生长繁育,花木品种较多,区域优势明显,是全国花木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也是全国花木主产区,其中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规模化经营3家,大小苗木基地逾13.33万hm2,苗木经营人近10万人,约占据全国60%的份额,是全国苗木种植经营销售集散最大的区域市场。2009年长三角区域花木总成交额达118.88亿元,花木种植先进技术较为普及,有较大的龙头企业作为技术支撑,不断地培育、研发、引进新品种,为市场注入活力。长三角有较大的花木市场10多家,此次考察的4个市场属于最早、最大、最精和新建,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良好。加上政府倡导有力、花农愿望迫切、技术支撑到位、企业投资到位,具备建立市场的各种要素条件。

1.3 产业链条初步构建

4个市场均是以市场交易、产品展示、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为一体联合打造的综合易市场,除花木交易外,相关配套服务业较多,有力地拉长了产业链条,在促进花木产业良性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也有力地助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整个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2 南召县花木市场创建优势

经过对比分析可知,南召县创建花木市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2.1 政策优势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南召县属于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南阳市。2011年,“中原经济区”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全国第六大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五大战略定位。省委、省政府将南阳市定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区和联南启西、对接周边的先锋区”。省政府印发了《南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总体方案》(豫政〔2012〕65号),支持南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并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划分了生态保护功能区、生态农业功能区和产城互动功能区3个功能分区,而南召县同时属于3个功能分区。

从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看,南召县属于全省六大花卉产业核心区和重点建设的30个花卉生产强县之一,属于全市“两园一线”示范区建设重点县。按照南阳市花卉苗木产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13年南召县要着力打造万亩月季园、万亩玉兰园和百公里花木长廊“两园一线”示范区。

2.2 产业基地优势

从花木种植面积来看,南召县全县现有花木面积逾7 333.33 hm2,是南阳市花木第一县,全省花木第三县,花木产业是南召县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花木特色看,南召县是中国著名花木——望春玉兰的原生区和发源地,初步形成了以玉兰为主、适应北方种植的多种花木共存的种植特色。

2.3 区域优势

南召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既有亚热带植物,又有暖温带植物,是北树南迁、南花北移的天然驯化基地,能满足多种不同生态要求的树种在此得以生长繁育,是北方苗木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也是南方市场不可比拟的。

2.4 品牌优势

南召县是“中国辛夷之乡”、“中国玉兰之乡”(正在申报中,2013年底有望予以命名),这些品牌优势,为南召花木提升知名度创造了良好条件,为该县创建花木市场、快速扩大市场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5 景石资源优势

景石是园林中重要的景观元素,包括假山、置石、园路铺装等,市场需求量巨大。南召县石材资源丰富。尤其是晚霞红,是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脉特有的风景石材,石体多以似晚霞般红遍全体。此石花纹自然天成,色泽鲜艳,犹如晚霞,为全国稀有,属于国内知名石材品种。而南召县正是园林资材晚霞红风景石的主产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晚霞红风景石为主的园林资材产业。

2.6 市场布局优势

河南省是继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之后,全国第四大花木省。南召县是河南省第三大花木县,南阳市最大的苗木花卉产业区。然而,在河南省乃至周边区域,除正在建设的鄢陵花木市场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大型花木市场。南召县如果建立花木市场,除了可以整合该县分散的花木资源外,还可以吸引带动全省乃至周边省市的花木经营者入驻,满足华北、西北、南方和当地4个目标市场。其中,华北市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郑州、洛阳、开封等几大城市为中心的市场,西北市场主要包括银川、兰州、乌鲁木齐、青海等几个城市为中心的市场,南方市场包括上海、成都、重庆、武汉等几大城市为中心的市场。广阔的北方及西北方市场,不适应南方市场中有明显温度要求花木的生长。

2.7 人才技术优势

南召县全县玉兰花木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0万余人,成立各类园林绿化专业公司38家,拥有花木合作社48家,生产专业村65个,专业经纪人队伍5 800多人。建设有玉兰种质资源示范园4个,共计200 hm2以上,系列开发龙头企业2个。建立和完善了病虫害防控体系,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玉兰花木研发的科技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祖国大地到处都有“南召花木人”的足迹,大江南北到处都有南召县玉兰的芳香。他们周年走南闯北,把苗木花卉推向全国大市场的同时,也带回了新品种、新技术和现代生产管理经营理念。

2.8 资金管理优势

投资方南阳市新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合作伙伴,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行业信誉以及成型的商业运作经验,并具有10年以上的花木行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团队优势强大,是南召县发展壮大花木市场运营建设的先决条件。

3 建议

3.1 加强领导,高位推动

建议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财政、发改、林业、农业、水利、电业、交通、土地、住建、旅游、科技、教育、农机、通讯、广播电视、环保、花木办、云阳镇政府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花木市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助投资方做好花木市场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解各成员单位的目标任务,加强督查、考核奖惩等。各成员单位要制订具体的支持措施和方案,制订工作台账,明确任务目标,倒排工期,每月向县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度,每季度向全县通报1次建设进度。云阳镇党委、政府要全力以赴,倾全镇之力打造花木市场。

3.2 研究出台优惠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要在税收减免、工商管理、企业登记、商标注册、品牌打造等方面予以扶持,县国土部门要结合发展实际需要,科学合理调配土地建设指标,优先支持生态旅游、农家乐、花木交易、会展培训等项目建设的用地保障。出台一些相关针对性的优惠政策,确保南召县花木市场健康发展。

3.3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县财政、交通、水利、电业、国土等部门要围绕花木市场、精品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确保园区通路、通水、通电;广播电视、移动、网通要紧密结合自身业务,确保园区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络。林业、农业、科技、环保、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项目要向花木园区集中,确保相关项目优先在花木园区实施,大力支持花木园区企业的发展[1]。县农机部门要搞好与上级对接协调工作,将花木企业与农户购置育苗机械、喷灌机械、施肥设施等纳入农机补助范围。

3.4 多方筹资,建立发展基金

县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建立南召县花木产业发展基金,制定规范的基金使用意见,切实发挥基金的扶持、引导作用,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的支持[2]。县、乡镇两级政府要将扶持花木产业发展资金纳入年度正常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预算,重点用于扶持花卉生产设施建设、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花木科研与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人才技术培训等。县人行及各商业银行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支持花木产业发展制定本行资金支持办法,尤其是农行、农发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银行和各类担保机构等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放规模。

4 结语

总之,通过考察,开阔了视野。考察组认为创建花木市场是南召县花木产业壮大发展的需要,且优势明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花木市场不仅为南召县花木产业搭建了销售平台,而且为扩大南召县知名度、建设新农村、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是富县、富民的好项目,时机成熟,势在必行,应该抓住该难得的机遇,乘势而上[3-6]。

5 参考文献

[1] 花木市场新趋势[J].致富天地,2012(7):80.

[2] 张正平.浅论陕西花木市场的发展前景[J].陕西林业科技,1996(4):70-71.

[3] 宋光治.苗木市场行情看好[J].农家致富,2008(13):16.

[4] 花木市场新趋势[J].河南科技:乡村版,2005(8):38.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范文8

关键词:营改增;县域财经济发展;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营改增对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

营改增试点对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上,即:

1.对纳税人造成的影响

营改增试点对纳税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

(1)对其税收负担的影响。由于政策的调整,导致一般纳税人在税负增减方面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例如,交通运输行业的税负普遍出现较大的加重,而其他的现代服务行业的税负则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减轻。同时,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呈现出明显的减轻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小规模纳税人尤其是个体工商户,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其税负平均降低了2个百分点,成为本次政策改革当中最大的受益者。一些试点行业也在总体上呈现税负降低的趋势。此外,实行营改增后,下游的一些增值税的纳税企业所受到的益处更大,不仅降低了本行业的税负情况,也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了行业的建设发展。

(2)对其财务管理的影响。由于政策的改变,导致其计税基数和适用税率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营业税的计税基数由原来的营业额转变为相应的增值税征收率或税率,导致纳税人的财务管理情况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次,营改增也给企业的定价机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有些企业的净收入增加,而有些企业的净收入减少。同时,营改增政策也导致其财务数据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此外,它对发票的使用情况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对财政经济造成的影响

营改增试点对县域财政税收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

(1)对国税收入产生的影响。营改增政策由于将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导致其区域范围内的国税税收收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对地税税收入产生的影响。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其区域范围内的地税税收收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营改增试点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没有税价格的核算,因此其税收收入计算没有了印花税、文化建设事业费、水利建专项资金等。同时,将新增的试点行业企业所得税纳入到国税征收当中,抑制了地税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增长情况。

(3)对全县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营改增试点在实施期间的基本政策之一是保持现行的财政体制的稳定,其原来归属试点地区的企业营业税收入仍计入试点地区,并将税款进行分别入库。这就使得营改增试点对县域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仅仅是试点行业税收的减收额,以及一些下游增值税行业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减收额。因此,其对县域财政总收入所产生的影响不大。

3.对县域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

营改增试点对县域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

(1)增加了小规模纳税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由于一般纳税企业的提供服务内容允许增值税发票的自行开具,并且劳务购进能够抵扣发票上的注明税金,因此,导致纳税企业实际额经营成本增加,导致小规模的纳税企业在整个市场竞争当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2)促进和推动了下游增值税行业企业的发展。由于增值税的本质特征为抵扣机制,因此,在营改增后,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在整体上会变得更加的完整,避免了重复性的征收,且降低了试点行业企业的税负,因此,有利于下游增值税行业企业的经营发展。

(3)造成试点服务行业成为政策洼地。在进行营改增后,由于下游企业在进行试点企业服务购买时能够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导致同非试点区域的企业比较更加具有竞争优势,从而进一步的加强了试点行业的业务辐射能力和经营发展空间。

二、加强营改增对县域财政经济发展促进性的措施

营改增试点的实施,对县域不同行业的经营发展造成了差异性的影响,如何加强它对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的整体促进作用,成为试点地区政府的主要考虑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对试点区域内企业的相关政策引导,尤其是增值税业务方面的辅导工作,从而能最大努力的创造一个“企税双赢”政策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2.要加大试点地区行业的营业税基数,及时的跟踪和适应当前国家财政体制的变化动向,通过改进征税方式、加强税收征管,以及加大试点区域内企业的主辅分离程度等等措施,促进和推动试点行业的经济发展。

3.建立试点地区财政扶持的专项资金,从而确保其县域经济的平稳化过渡。

4.对服务行业的财政扶持政策进行适当修改,并鼓励试点企业对非试点区域进行业务辐射。

结语

随着营改增试点的不断扩大,对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也逐步的突显出现,因此,各地政府必须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营改增政策对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尽量减轻对其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的促进县域经济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查方能.浅议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的影响及应对[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2]潘文轩.税制“营改增”改革试点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现代经济探讨,2012(12).

[3]王翔,袁力,王守本.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以怀远县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3(05).

[4]汪仁正,余君.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对县域财政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04).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范文9

年,在市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工作目标定位在紧扣中心、强化服务、提高效率、多出精品上,把工作重心放在完成三大任务,提高四个能力,强化五个方面基础建设上(三大任务是:完成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大型会议上的讲话、工作报告等材料起草工作;完成《把绥化建成哈尔滨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等调研课题;召开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讨会。四个能力是:提高当参谋、提建议、做助手的能力;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扩宽视觉、畅通听觉、延伸触觉的能力;提高文字综合、信息反馈、应急工作的能力。五个方面基础建设是:队伍建设、网络建设、载体建设、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和努力方向,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本着认真负责、高效及时的原则,较好地完成了一些大型会议材料和市政府领导讲话的撰写任务。年是我市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战胜了非典、严重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扎实深入开展了“规模推进年”活动。去年,对我们研究室来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会议较多,相关材料很多,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我们寄予厚望,赋予重任,交任务、压担子,让我们直接参与了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政策性强,要求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而且时间要求紧,工作难度大。我们把高质量的完成文件起草和领导讲话作为服务领导决策的重要途径,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共修改审定县(市区)及有关部门领导在全局或战线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或经验材料余篇,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市长和部分副市长撰写在市委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市人代会、全市经贸、体育、计划生育、林业、财政、非国有经济、非典防治工作会议等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会议上的讲话材料篇,文字量在万字以上。同时,还撰写了大量工作情况汇报。如撰写的向张作已省长、王利民副省长、令狐署长、非典防治、老工业基地改造等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第二,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一些富有成效的专题性、重点性的调查研究。年是我们重点采取独立或与相关部门联合的形式,重点深入到县(市区)、部门和企业开展了关于发展县域经济、财源建设、发展非国有经济、城市土地储备、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形成了篇比较有分量的调查报告和文章,并有篇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和省政府参阅件刊发。撰写的《关于加强财源建设的几点思考》被省《财政研究》杂志刊发,《把绥化建设成为哈尔滨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的文章,被城市经营杂志和某省经济报刊发。同时,为提高全市政府部门的调研工作水平,我们与市科委联合开展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成果评比会,第一批篇文章已初步审定修改完,并根据当前市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又分重点县(市区)和部门确定了《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注重产业关联度》、《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加速构筑骨干牵动、大强小活的新格局》、《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腾飞的突破口》等个调研题目。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今年把这些调研成果装订成册,送各位市级领导,供工作决策参考。

第三,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急难新任务。研究室组建时间较短,人员少、队伍新。但士气旺盛,责任心强,保证了出手的材料精益求精。在非典防治期间,市政府召开了两次紧急会议,政府主要领导的讲话是昼夜兼程完成的。非典防治指挥部到省里汇报全市防治工作情况,撰写材料的时间只有一个晚上,既要找有关部门要情况,又要边学习,边熟悉情况,不到三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并得到了领导和省里的好评。市政府领导在省里参加全省*工作会议,省里临时确定绥化在会上发言。接到领导的通知后,组织人员赶赴哈尔滨,仅用了个小时就及时地完成了撰写任务。同时,政府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也很多,加之有几位副市长没有配专职秘书,有些临时性的材料都拿到研究室来完成。各类辅材料、一些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及一些署名文章等大体在篇以上,文字量万字以上。

第四,狠抓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全面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率。去年,我们重点以“两风”建设为契机,注重把工作重点转向为领导超前决策服务上,较好地发挥了研究室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树形象上,我们注重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研究室内部塑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务本求实、勤奋敬业、谦虚谨慎、严于利己的良好形象。

尽管去年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按照高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是:有份量的大型调查研究还不多;为领导当大参谋、出大主意还不够到位;自身建设和文字材料撰拟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对此,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