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村的发展方向集锦9篇

时间:2023-09-08 17:12:06

农村的发展方向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1

东北农村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北各电视台的采编人员在农村节目设置、农村节目制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推动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农村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但是,其在农民节目设置、农村节目制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农村电视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东北农民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已经成为最大的电视受众群体。据中央电视台统计,我国电视受众覆盖率高达95%,其中农村电视受众覆盖率占大多数。但是,针对农民群众的电视节目却很有限,东北农民收看到的电视节目数量则更少;整体质量上,虽不时有一些节目“灵光一闪”,但在节目的整体质量上却鲜有佳品。东北农民盼望看到更多更好的农村电视节目,可是现阶段,东北农村电视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仍不能满足东北农民的需求。

部分农村电视节目的内容趋向低俗化。东北是一个汉族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居住在东北的很多少数民族的农民已经不说,或者很少说自己民族的语言。普通话代替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农民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欣赏电视节目的能力也在不断增长。

但是,据笔者统计,很多农村电视节目缺少民族特色,有的故事类节目大打球,钟情于夸张煽情、耸人听闻的事件,电视节目的内容出现了严重的低俗化现象。

节目制作理念落后、形式陈旧。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居多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发以来,“三农”生活的变化令世人惊叹。东北农民的生活也是如此,他们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提高以后,欣赏能力也随之提升,但是,采编人员制作农村节目时仍持着固有的思想,将关注焦点放在农村的生活琐事上。笔者认为,采编人员应多关注东北各民族农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动人事迹并加以宣传。

东北农村电视节目的发展条件和宝贵经验

我党的“三农”政策对东北农村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东北的“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实施有线电视网“村村通”工程,将有线电视网全方位拓展、延伸到乡镇和边远的山区。政府又出台了“家电下乡”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家电,并对购买家电的农户给予补贴。一时,出现家家争相购买家电的热潮。

党的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实行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党的政策表明了中央大力扶持农业、农村、农民的决心,也为东北农村电视节目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在制作农村电视节目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黑龙江卫视与本山传媒集团进行全面战略合作,联合打造大型综艺节目《本山快乐村》。在村子里,赵本山是“村长”,他的弟子们则是“快乐村”的村民。《本山快乐村》让观众体验快乐,享受快乐。黑龙江卫视又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联手打造了一档全新的公益涉农节目――《感动》。这表明,黑龙江电视台具有一支专业性强、积极开拓创新的采编团队。

二是吉林电视台对其现有的电视传媒资源进行系统开发。尽管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其总结经验实现了对电视传媒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在深入考量“三农”问题的基础上,开播了乡村频道,大力制作农村电视节目。乡村电视频道开播以来,《乡村四季》《乡村聚焦》《乡村导视》和《乡村大戏台》等节目深受广大农民观众的欢迎。

三是辽宁卫视在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农村电视节目的创新之路的基础上推出了《黑土地》。在其下设的《乡村聚焦》《致富方略》和《乡里乡亲》几个板块里把农业政策、最新的信息和农村的趣闻轶事介绍给农民朋友。受到了农民的欢迎。由此可见东北三省电视台为了办好农村电视节目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农村电视节目发展的四大方向

制作农村电视节目,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农民观众的思维模式、特征和规律进行创意构思。笔者总结东北农村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四大方向。

塑造专业的节目主持人。主持人是节目的品牌,品牌意味着产品质量的稳定,只要牌子在,产品的品质就被电视观众信任。可见,塑造好节目主持人是何等的重要。怎样塑造节目主持人?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的标准是什么?多数农民看主持人的标准和城市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农民长期的田间劳作和家里家外的忙活使他们养成了吃苦耐劳、做事泼辣的性格。他们更喜欢那种既有涵养,性格又开朗的主持人。为此,要成为农民喜欢的节目主持人,就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使自己的主持风格被更多的农民观众所接受。

另外,还要注意语言表达。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能力的高低对主持人十分重要。面对个性多样的农民观众,主持人需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创造性地完成电视节目的传播。

制作多样化的农村故事类电视节目。采编人员应深入到农村,特别是边远的地区和农民交朋友,让农民愿意和你说知心话。农民用最直白的语言说出心里话,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谈话式的采访,才能做出真实、精彩的节目。

采编人员所获悉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各种乡村故事,可以拓展作为电视节目的活题材,使农村故事类电视节目更加多样化。总的来看,节目多样化以谋求差异化竞争优势,是大势所趋。采编人员除了要把握好节目的方向,还要兼顾细节,以丰富的细节塑造生动的形象。回顾历年来报道的人物,有苦有乐,有笑有泪,有苦涩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这样的人物才更真实、生动。要塑造这样的形象,采编人员就要在采访上下工夫,挖掘更多更好的细节。

找准农村电视节目的定位,精心树立农村电视节目品牌。采编人员要以有创意地制作和传播农民电视节目为内在的追求和生存方式,找准农村电视节目的定位,把制作农村电视节目的定位从具有一般素养和文化水平的农民观众身上转向具有较高素养和文化水平的农民观众身上。这样,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也会在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

采编人员还需精心树立农村电视节目的品牌,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电视媒体的品牌形象。树立电视节目品牌,要充分考虑电视节目的文化含量能否满足农民的需要。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2

纵观历史潮流,可以发现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农民群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一个社会的安稳依靠这个群体的安稳,所以自古至今所有的政府都对农民非常的重视,“士农工商”农民仅仅次于士这个阶层。随着工业文明现代化的发展,科技知识力量的凸显,处于这方面弱势的农民群体也渐渐的边缘化甚至消失,商业科技等阶层渐渐的掌握了社会的话语权。不可否认的是历史的发展就是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将渐渐的消失在历史潮流中。但问题在于,如何使农民在现在化城市化中平稳的向城市化转变?并且城市化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何在这缓慢的过程对农民进行引导,而不是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矛盾激化,从而动荡整个社会?印度、南美洲的农民问题已是前车之鉴。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里的发展,使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每年的“一号中央”文件剑指“三农”,取消农业税,科技卫生医疗下乡也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十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农村生活依然贫困。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诱惑,许多农民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农村的土地荒芜,留守儿童老人等社会问题突出,来城打工的农民他们的医疗工资等也得不到保障,并且随着农二代的崛起,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父辈的条件,他们也期望过上美好的生活,这些问题如果不好好解决都将危及社会的稳定。所以“三农”问题依然是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这关系中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那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呢?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农民教育、村民自治、农业科技、社会保障等等各方面进行配套的建设,本文将侧重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角度进行阐述,如何的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内容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

根据《农村专业专业合作社法》中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五个特点

(1)它是一种具有互质的经济组织。这种互的特点决定了合作社是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并以服务成员为宗旨,是致力于完成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事。

(2)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之上。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不能够改变和动摇家庭承包经营这个农村基本生产经营制度。

(3)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性经济组织。

(4)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自愿联合和民主管理的经济组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他们成立或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

(5)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盈余返还为特征的经济组织。合作社的当年收益,在按一定比例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主要应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这是合作社与一般企业的根本区别。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守的五条原则,这五条原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核心。

(1)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2)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3)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4)成员地位平等,实现民主管理;

(5)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的比例返还。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比较

(1)公司以营利为目的,是纯粹营利性组织,获得利润并为股东创造价值是公司的根本目的。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成员主要是提供服务,是一种互的经济组织。尽管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对外也开展经营,也需要营利,但它主要的目的是为成员提供服务。

(2)公司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模式。公司股东在决定公司重大事务时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出资越多,表决权越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在合作社的选举和表决中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模式,成员无论出资多少,各享有一票的表决权

(3)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分配利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主要按成员与其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4)公司股东出资不能抽回,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退社自由”的原则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

改革开发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农民小规模的生产与信息的落后很难适应大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农民在瞬息变化的市场中,是完全处于弱势地位,信息不流通,技术上落后,价格谈判上处于弱势等等,并且随着农村农民个人致富能力的差异,也导致农村贫富差距的拉大。如何克服以上的种种问题,使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能够掌握主动权,并且实现先富带后富的农民全面的富裕,农民专业合作社无疑是一个有效地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是为广大的个体农民与大市场之间打造一座桥梁,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克服农户小规模交流的局限性,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且有能力的社员可以更好地带动弱势社员的发展。关于这方面我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有发挥的潜力,它们可以进一步实现资本土地等的入股,实现向公司化方面的发展,比如因地制宜成立一个绿色食品的公司,引进技术人才,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等链条的整合,打造自己的品牌,实现可持续的高利润,华西村就是这个方面的模式。以后随着土地产权的清晰化,现在农场、现在农村企业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关于城乡差距问题、农民工问题,诚然,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城市化的发展,但是城市化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农村的生产力还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把农村的生产力完全的发挥出来,许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更好地将农村的潜力发挥出来,可以预测的是未来中国农村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是一个主流方向,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

农村的发展不能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必须是全方面的发展,而农民专业合作社 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功能。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仅限于经济上的联合,它还可以扩展到社会功能,一个发展强大的合作社,可以在社会养老医疗等方面发挥自己功能,并且可以致力于社员共同生活的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可以根据自己历史的传统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一个合作社的社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加深集体感。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集体协调组织,可以锻炼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农民的素养,更好实现村民自治。不仅如此,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农民和政府之间的一个纽带,可以实现农民与政府之间信息的有效交流,技术的推广,国家宏观调控的实现。从目前中国的国情来说,农村合作社是最适合中国农村现阶段发展模式,它可以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挑战和发展

人才的缺乏,可以说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初级最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才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好比一个CEO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甚至更为重要,现阶段许多农民的知识水平特别是把握市场经营的水平还是甚为缺乏的,所以一个带头人的作用就非常的重要了。关于人才,一可以对一些农民中佼佼者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带头人,二可以引进人才,像企业聘请经理人一样,引进了解农村又了解市场经营的人才,这就需要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产权机制、监督机制等制度上向企业制度学习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实现各方的平衡,。带头人只是一个突出作用,基础还在于广大农民自身素养提高,只有广大农民自身素养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

合作社成员的差异性使[文秘站:]合作社社员的目标难以一致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建立平衡的机制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农民之间的矛盾。

农民专业合作社初级阶段还是仅仅侧重于经济的功能,随着它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必然在政治上与现有的体制有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也是需要解决的。土地产权清晰化等问题要需要智慧和谐的解决。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3

关键词:制定;农村土地;深度性;广度性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和海洋等六大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其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为突出,这场革命在深度、广度、速度和力度等方面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促进了人类新的社会经济产业和经济形态——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社会。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对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行为等经济活动有直接影响,而且还强有力的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社会生产力、竞争力的关键,信息化将为各类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处理、分析等提供全新的技术可能性,促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土资源管理“十五”计划纲要》富有远见的提出,以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带动国民经济和国土资源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省厅要统筹考虑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年的建设用地指标是一定的,而我县要实现社会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建设用地指标是很重要的一环,如何争取更多指标只是一个方面,而立足于我县原有建设用地的内涵挖潜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也是保证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本所在。

带着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个小调查。 选择了南楼乡二十二个村庄行政村除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之外的其他建设用地作为调查对象。之所以将范围缩小在一个乡之内,原因有几点:

一是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走马观花;

二是南楼乡作为正定县传统的农业大乡,其占地情况较其他乡来说要少得多,对此分析建设用地的内涵挖潜,能够代表一个县的整体情况;

三是有利于对乡镇总体规划中下一轮修编工作进行探讨。

一、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能够将南楼乡原有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情况摸清楚,分析其有没有内涵挖潜的可能性,找出乡镇土地利用的特点和规律,讨论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制定的可行性,试图找出一种内涵挖潜的方法,摆脱以大量浪费土地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内容

南楼乡原有建设用地重点是独立工矿,永久性建筑,公共设施,科教文卫,土地利用状况包括用地数量、闲置数量、用地手续的办理;调查每宗地的权属性质、权属单位、以及各权属单位发展情况、经济效益,及涉及矛盾纠纷情况;而不包括农村居民点用地及部分特殊用地的调查。

三、范围

南楼乡二十二个村庄和乡直独立的工矿行政区域内,关于建设用地情况的调查。

四、方法

采用普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内业判读所有目标地块位置,量算面积,外业逐宗一一核实,并纪录闲置土地面积,及问询权属单位、用地性质等情况。重点调查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重点沟通。

将土地调查、地籍测量、土地登记等工作交由中介组织去做,既不用政府投资,又不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直接向土地权利人收费,而土地权利人,也不会因为不熟悉土地手续的办理,而多跑冤枉路,国土资源部门、中介组织和土地权利人各得其所,职能分工清楚、权利义务明确,既提高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又转变了政府职能。

五、步骤

(一)调查的准备阶段。将涉及范围内的图件、文本资料整理好,准备必要的测量仪器及其它工具。

(二)实施阶段。春节以前,由于时间上的关系,只做内业工作,判读调查范围内地块的位置,编号,量算面积,设计调查内容表格及调查线路等。

   (三)整理阶段。安排上班以后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将调查内容汇总、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如下:

1、在这个工矿行政区内原有建设用地闲置率很高,为43.4%,很多建设用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土地管理混乱,大部分没有正式的用地手续,或是手续不完备、不正规;

3、乡政府对这些地块实际行使着管理权和收益权,土地监察对此是一个真空;

4、砖窑复垦工作进展程度缓慢;

5、由于土地管理的混乱,也一定程度上给该乡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6、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该乡的招商引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有,将原有的建设用地内涵挖潜足可以,用地指标分配并不合理;

对于以上结论,我认为由于调查工作仍然还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调查结论只供参考和讨论。

对于本篇主题,建设用地指标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和反映出的问题,我得出的观点是:

当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贯穿整个大矛盾体系的主线,是搞好整个农村工作的主动环节。而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相互协调起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二、三产业是主要带动力量,因此二、三产业用地的规划布局是整个建设用地治理的牛鼻子,以此为切入点,确实将农村建设用地的治理和农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宅基地问题,也才能使我县的土地规划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极大的促进我县招商引资工作。

具体措施有如下几条,以供讨论。

1、对原有建设用地,特别是独立工矿、公共设施、行政机关等用地,综合考虑交通区位,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因素,采用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在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制定和执行工作。

2、对于农业用地,以调整农业结构为出发点,合理利用各类农业用地为原则,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目标,制定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3、原则上将各乡镇的建设用地指标降到最低,除留给村镇进行空心村改造的建设用地指标外,其余建设用地应对每个乡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进行详细审批的基础上,在适当分配指标。

4、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有条件的地方,对利用价值高的土地,实行资产管理和经营。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4

关键词:土地规划,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 for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tegrated Plan for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ang Yun1, TIAN Da-jiang2, Na Kun-peng3

(1.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Beijing, 100080, China;

2.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China;3. China Society of Urban Studies, Beijing, China, 100068 )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bout the waste of

rural land for construction. Analyz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 for constru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scandalous waste of constructing land. Based on integrated plan for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ith the methods including case stud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ways are proved as a good solution for problems of rural constructing land that developing rural economy, promoting the marketization of rural land construction, and forcing the management of rural constructing land.

Key words: Land Planning, Rural Land for Construction, Integrated Plan for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Land Management

1导论

在“十二五”规划以及2012年国家宏观政策中均将三农问题作为重点,2012年国务院宏观经济工作会议将“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定为主要工作任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弱势地位越发明显,进城务工农民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因户籍限制,无论子女上学还是安家落户都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一大阻力,农民工返乡建房安居成为了一大选择,然而农民工常年寄居于城市工地,建造的农村住房大量空置,较低的使用率也无法阻止农民扩展农村建设用地、建造农村住宅的步伐。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张一方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农民住宅甚至开始占用耕地,直接影响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经济的发展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也推进了农村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那么如何确保建设用地集约发展,保障农民的权益,发展农业经济,确保食品安全也就决定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成为国家宏观经济的重点。

2 现状分析

2.1全国农村建设用地总量变化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村庄建设用地从1990至2010,这21年的发展过程中,村庄建设用地波动增长,尤其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持续增长。

表格 1 全国历年村庄基本情况

年份 人口(亿人) 村庄个数(万个) 村庄现状用地面积(万公顷)

1990 7.92 377.32 1140.1

1991 8 376.22 1127.2

1992 8.06 375.45 1187.7

1993 8.13 372.05 1202.7

1994 8.15 371.29 1243.8

1995 8.29 369.52 1277.1

1996 8.18 367.57 1336.1

1997 8.18 365.93 1366.4

1998 8.15 355.77 1372.6

1999 8.13 358.99 1346.3

2000 8.12 353.75 1355.3

2001 8.06 345.89 1396.1

2002 8.08 339.6 1388.8

2003

2004 7.95 320.74 1362.7

2005 7.87 313.71 1404.2

2006 7.14 270.9

2007 7.63 264.7 1389.9

2008 7.72 266.6 1311.7

2009 7.7 271.4 1362.8

2010 7.69 273 1399.2

数据来源: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2.1.1村庄人口变化过程(1990-2010年)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远远低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迁出率,这也就导致人口增长逐步放缓,部分农村人口已经停止增长甚至开始下降。从全国范围看,村庄人口在90年代初期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直至1995年达到8.29亿人的顶峰,之后逐步下降,到2010年村庄总人口下降为7.69亿人。

补充2003年人口缺失数据,利用趋势预测法,建立一元线性模型,可计算得2003年人口数据。

X(t)=2.333+0.706*X(t-1)

X(2003)=2.33+0.706*8.08

=8.072

图表2:全国村庄总人口变化分析

2.1.2村庄建设用地变化情况(1990-2010年)

补充2003年村庄现状用地面积,方法同上人口推测,可得2003年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1389.69万公顷,2006年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1402.43。

图表3:全国村庄建设用地变化分析

2.1.3 村庄人均建设用地变化

从1990年至2006年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波动增长,从1990年144平方米/人的人均建设用地增值至2005年的178.7平方米/人。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此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落实到地方政策文件中,建设用地的扩张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人均建设用地也从2007年的182.2平方米/人的高峰,回落至169.9平方米/人。然后2006年之后开始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地方政府为扩大土地财政,在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指标限制之下,寻找到了土地财政的新出路,利用远郊农村地区的复垦土地置换为城市周边的农村用地,甚至占用城市周边农用地,然而,远郊的农村地区并未就因复垦而减少集约,原有本应复垦的村庄成为了废弃的老村庄,农民整体搬迁至新村,一方面以增减挂钩的名义,地方城市政府、开发主体得到了指标之外的建设用地,另一方面空心村的复垦问题推进缓慢,农民形成新村。从2006年之后的村庄数量的变化,可以得出,从2006年增减挂钩之后,自2007年起至2010年村庄数量逐年增加,人均建设用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集约化限制与增减挂钩的博弈过程中波动增长。

图表4:人均村庄建设用地变化分析

2.2地方村庄建设用地的扩张过程,以广西柳州两村为例

和平村位于城市周边,行政边界紧邻某市建成区,城市发展急需用地,新农村建设以迁并为主。在城市扩张过程中,村行政区划内近1/3划入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村内各居民点在政府引导或自发过程中迁往新村,形成新的村庄居民点,原村庄居民点则无人居住,转变为空心村。该村共有12个村民点,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3处居民点完全成为空心村,并形成两处新村。市政府在建设铁路、国道扩建过程中拆除村民住宅三十多户,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中集中还建一处村民点,整体搬迁270户。在村民人均建设用地严格按照地方政府的规定大幅下调的同时,实际的建设用地却在继续增加。

古城村位于城市远郊区,以自发建设为主,该村共有村庄居民点四处,2010年下村统计数据显示共有1222人,320户,户均人口约为4人,建设用地面积57.44公顷,其中居住用地面积为52.09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470平方米,人均居住建设用地面积为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增加新村居民点两处,均为自发形成,即三尾屯和新古城屯两个,其中原山尾屯有二十七户的村庄居民,已完全演化为空心村,因城市远郊,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停止增长,然而村内建设用地面积却继续增而不减,一方面村民的一户多宅的现象明显,村民老房新房并存,建设用地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开发商在面临城市建设用地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增减挂钩政策,置换农村建设用地,导致建设用地面积的持续增加。

类似甲村这样的近郊村,村内住宅的空置率相对较低;在远郊村,则村庄住宅空置率较高。2010年古城村古城屯居民点共有村民442人118户,但现状村庄建设用地10.2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230.77平方米/人,户均建设用地面积864.41平方米/户,建筑户数为127户,建筑户数远远多余家庭总户数,其中在调查中建筑空置较多的为土房,总体空置率约为7%。通过实地踏勘调研可发现,众多农村居民点均存在村民住宅空置现象,例如寨沙镇九敢村仁里屯、寨沙村上金袍屯、黄冕村板林屯主要土房基本为空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居住房屋已大部分转变为砖石住宅。

村庄建设用地的利用的分散化和低效率,不仅在西南地区存在,在北方城市周边也同样明显存在。北京市农村户籍人口大约308万人,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为8.96万公顷,其中农村居住建设用地面积8.86万公顷,农村人均建设用地291平方米,村庄容积率较低,仅为0.15-0.30,同样存在较多空置地和控制住宅。(黄庆杰等,2007)

整体而言,人均居住面积并未在增减挂钩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降低,依旧呈现增长趋势,在新农村建设中,为降低其建造成本,原有建筑以保留的为主,并规划新农村新建住宅用地,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在这个过程中,建设用地继续呈现增长态势。为有效控制村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在国家层面,《建设用地标准中》将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50平方米/人的标准之内,地方政府也根据各地方的情况分别出台了各地方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标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有效集约村庄建设用地,规划以新建新农村居民点为主,按照规划者的意志重新布局规划,一方面并没有更好的尊重原有村民的居住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旧村未旧的同时,产生出大量的新村居民点,规划国土名义上在图纸表达中减少了村庄建设用地面积,实质是进一步扩大了村庄建设用地。

小结:从全国村庄建设用地到具体村庄的建设过程发现村庄建设用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村庄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村庄的分散化,空心村现象严重,村民住户空置率较高,此现象在远郊村更加明显。近郊村则存在失地农民的问题,城市化过程导致农民在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同时居无定所,缺少工作技能,从而滋生出较多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3 农村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原因探析

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驱动力研究表明建设用地的扩张主要源于人口的增长及经济水平的提高,阿里格等在1986年的大量样本的数量分析,研究表明城市人口和人均收入是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其对数模型显示出城市建设用地与人口及人家收入拟合程度较高。然而,在村庄建设用地的驱动分析中,发现,村庄建设用地与经济收入及人口增长的拟合度较低,即使是对数模型,阿里格等人在后来的研究也承认中心城市与城市边缘区存在明显的差别,尤其在分析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与地区人口及人均家庭收入增长的数量模型时,发现在城市郊区并不显著。(R.J.Alig,1987)

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对住房需求的扩大是村庄建设用地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要求更加舒适的住房条件,然而村民基本不愿拆除原有房屋,一方面,村民建房期间需要过渡住房,一旦拆除,村民则面临旧房已拆、新房为建的局面;另一方面,就经济方面,拆除房屋的成本远大于另批新地建造新宅,就此村民选择不拆除,新建住房。

城乡差距是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的另一原因。进城农民,一旦选择定居城市,农村住房基本从此以后完全空置,那么如何处置此类住房即成为一大难题。城市住房一平米价格少则几千,动则上万,然而农村住房出售于本村农民,整栋价格也不过城市住房的一两平米,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减压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大部分此类村民选择空置,留房于此,既无人居住,也无法复垦,更不会交易,土地资源的浪费便由少集多。根据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村庄总人口为7.79亿人,但按照按照2010年最新城镇化率计算,农村总人口为6.74亿人,这意味着全国共有1.05亿城镇人口还属于村庄人口,拥有者无法流通的村庄建设用地。

要素不能自由流动是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进城务工农民居无定所,无法得到工作地的户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仇保兴,2012),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缺失,导致农村人口的老幼留守的现象,也导致农民在务工之后回归农村,用城里打工的收入继续扩建农村住宅。

农村规划的滞后、农村建设用地程序上的不规范及农民对政策的不了解是村庄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规划滞后,无法定规划界定建设用地,导致农民的自发建设用地行为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也致使乡镇管理部门在审批宅基地时无法清晰的认识到用地的不合理性,建设用地的自发、无序发展即导致村庄建设用地的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建设用地审批程序上的不规范、农民对建设用地政策的无知也导致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农民对规划的不了解,对程序的茫然以及部分村庄存在的建设用地审批程序上的模糊不清主要表现在随意搬迁、新建、扩建住宅。

4解决途径

4.1国家层面

4.1.1增减挂钩政策

2005年国土资源部了。意见中具体解释了增减挂钩的含义:“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试点(以下简称挂钩试点),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国土资,2005)

经过几年的增减挂钩的实施,全国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不仅并未有效减少,实现村庄建设用地的集约,相反引出了众多问题:“劣地换良田”,“农民被迫上楼”,失去原有的生活生产习惯,生活成本增加等等。

4.2地方层面

4.2.1成都建设用地的流转

成都自2009年开始实施土地银行、地票、农村产权抵押、股份制等增加土地流动的政策。成都市在办理土地性质为宅基地的农村房屋抵押时,应将该宅基地使用权变更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并承诺今后不再申请宅基地。

农村房屋凭《集体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并由区(县)政府利用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基准价格和最低保护价格,最后由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采用竞拍方式交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成都的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社会资本向农村的流入,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能有效促进解决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发展,但这也将造成农民利益为公司资本占有,在一系列流转程序中政府机关的寻租行为。该政策体系应进一步强化农民的权利,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仅应免费为农民确权,更应限制各种公司化资本向农村的流入,侵占农民利益,尽可能发挥村民自治的主观能动性,以政府引导的农村合作社的方式发展农村经济,实现村民收益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步,而不是剥离农民利益的农村经济发展。

公司资本进入农村社会,剥夺农民土地权利,导致农民更加弱势,出现城里无房,村里无家,无处可归的尴尬局面,这样将带来更多问题的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道路的不可持续性尤为明显。

4.2.2重庆“地票”试点。

所谓“地票”,“即是在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指标’。”(袁名富,2011)

重庆“地票”采用先复垦后占地,减少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只增未建,或先增后减的风险。申请复垦的农村集体必须经村集体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或成员代表同意,申请宅基地复垦的农户,必须在有稳定居所、有稳定工作或生活来源,并经村集体同意方可复垦。重庆市地票的实施有效的流转了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并保障了农民的权益,避免了农民生活困难、游离失所的问题。但地票政策的实施仍存在较多问题,土地流转之后的收益不知去向,退出宅基地农民利益受损。(袁名富,2011)

4.2.3土地托管合作社

“土地托管是指农户承包地的托管,是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农户把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有较强同意经营能力的合作社,……实现农户与合作社双赢。”(陈建华,2011)土地托管合作社有效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并能有效的降低农民经营成本,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对于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发展并无直接影响,但在农村经济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的自愿集中,在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之后,农民生产活动的便利性大幅度提高,农民将自愿转向拥有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配套的集中居住区域,即实现了自主化的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发展。

4.3 途径总结

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权益,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建设用地的顺利流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扩大农村建设用地的市场化进程,加强控制农村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加强农民建设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思路的引导。

参考文献

仇保兴:《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张晓山:《农民应拥有土地价值的剩余索取权》,《农村经营管理》。2011

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住房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0》,2010.

Ralph J.Alig & Rober G. Healy,Urban and Built-up Land Area Chan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Determinants, Land Economics Vol 62. No. 3. 1987

黄庆杰,王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7.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5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城乡对立城乡分化“强农”教育

[作者简介]金军(1981- ),男,云南文山人,文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云南文山66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JA08019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05-04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向农”与“离农”的选择悖论,时至今日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业已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话题。“向农”论者针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离农”的发展趋势做出了批判,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应以服务农村为己任,培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离农”论者则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应帮助农民子弟跳出“农门”,以城镇化建设为纽带,加速转移农村人口,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技能与智力支撑。总之,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向农”与“离农”的价值选择悖论,各界莫衷一是,能否妥善解决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职业教育陷入“向农”与“离农”的两难境遇

(一)“向农”是农村职业教育对浪漫主义乌托邦的向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日渐明晰,在“工具论”价值取向的推动下,百般重视农村社会进步的教育政策与举措中涌动着“向农”的暗流。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政策的脉络梳理,不难发现农村职业教育总体上走的是“向农”轨迹。第一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1958~1966年),我国开始探索性地试办农业中学。由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1963年党中央发出了《全党动手,大办农业》的指示,农村职业中学的数量由1963年的3757 所提高到1965年的54332所,三年内学校数增加了近15倍,同时在校生人数由25万人增加到317 万人,增长了近13倍①,该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紧紧围绕“向农”方向发展。第二阶段,时期(1966~1976年),农村职业教育处于曲折发展阶段,仍以“向农”教育为主,期间农业部颁布了《中高等农业院校迁往农村办学》的通知,指出:“中高等农业院校应当面向农村、面向农业生产,有计划地迁往农村办学。”②第三阶段,1980~1989年,农村职业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在此阶段坚守“为农”教育。第四阶段主要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时期(1990~2001年),农村职业教育也逐步由“向农”教育转向“离农”教育,在该阶段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在《深入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出台了“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的政策,从国家政策上出现了“离农”的倾向。第五阶段,农村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阶段(2002~2009年),主要以“离农”教育为主。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升,由此农村集聚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教育部适时颁布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提出大力开展农村职业培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第六阶段是发展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职业教育(2010年至今),农村职业教育重新走上了“向农”服务的新征程,这也是在新农村建设与劳动力转移达到一定规模的背景下提出的。

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历程来看,总体上是朝着“向农”方向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然而城乡教育发展方向的定位各异,于是便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就是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由此针对农村职业的办学方向就会出现两种趋向:一方面,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为农业生产劳动服务,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农村地区的学生具备农业生产与经营的相关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在精神层面能够留得住学生,培养农村学习者热爱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以上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定位,愿景可谓十分美好,能够纠正农村教育远离乡土生活、脱离农村实际等方面的偏颇,但却不自觉地陷入了过于“向农”的陷阱。诸如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厄迪尔在其著作《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所言:“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再生产的工具,具有维护社会不平等关系的重要功能。”③一味地将农村职业教育偏执于“向农”教育,以“社会本位论”定位农村教育,从农村的发展实际来看,这也仅仅是一种对浪漫主义乌托邦的向往。如果将农村职业教育单一面向“农村劣势文化圈”,那么将会导致农村学生的劣势地位,从事劣势的农业生产工作,农民也将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④

(二)“离农”是农村职业教育对淳朴乡土的逃离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离农”教育在开放的城乡社会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不容否认的是,农村职业教育目的异化较为严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与“工具性”色彩,提高受教育水平以逃离农村成为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希望和寄托。为了迎合农村居民对于教育的希冀,农村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地走上了“脱农”的道路,大办“离农”教育,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这种典型的“社会本位”的教育取向与价值追求,仅仅重视社会发展而排斥了个人发展的差异性,从深层次来看,忽视了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曾对我国乡土教育城市化倾向的问题进行了痛斥:“中国乡村教育完全是走错了路,它教人逃离乡村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粮、做房子不植树、行走不造路;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农民……它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更弱;它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更穷。”⑤因此,这种忽视学生个人差异的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是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尽管在某一层面上为农村学习者脱离“农门”提供了很好的范式,但长期来看也不是有效的、可持续的。

(三)“向农”与“离农”――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价值选择悖论

首先,发展取向上存在“向农”“离农”悖论。⑥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要面向广大农村学生,要求其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村,为农村发展奉献力量。尽管某种程度上能够增加农村发展的后劲,但长期来看阻碍了农村学生向上层社会流动,也违背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发展公平。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学生“跳出农门、流向城市”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但也可能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疏远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个人理性层面,选择“离农”教育有利于跳出“农门”,实现个人由农村向城市发展的转型,不失为明智之举。然而在社会理性层面,“离农”教育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城乡二元对立。反之,“向农”教育亦然。由此可见,农村职业教育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其次,功能导向上存在“向农”“离农”悖论。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导向上人们还存在二元对立的思维,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抑或“向农”,抑或“离农”。⑦一方面,“向农”教育倡导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发展提供直接服务,满足农业生产与经营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离农”教育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为城市发展服务,满足其对劳动力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脱离农村与农业而且能够适应城市主流文化的人才。

最后,主体意愿上存在“向农”“离农”悖论。一方面,“向农”教育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价值选择,从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政策能够看出,“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思想上和技能上都能为农村发展服务的人才”;另一方面,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广大农村居民,则偏向于“离农”教育,并且一直为跳出“农门”、改变农民身份而努力。总之,农村职业教育的“向农”与“离农”的价值选择悖论反映出政府与民间两大主体间的意愿冲突。

二、农村职业教育 “向农”与“离农”的选择悖论归因

(一)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⑧的阻隔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是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所致。⑨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曾指出:“二元社会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普遍现象,主要源于两种不同经济性质的国家经济结构。一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二是以现代化工业生产为首的城市经济。中国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是由于实施了错位的城乡发展战略(先城市,后农村),以至于形成了失衡发展的城乡二元社会”。⑩总体来看,我国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外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很大的发展差距,城乡分化较为严重。以现代工业为先导的城市,集聚了优秀的产业、人才与资源,不管在生产资料,还是居民收入水平都远远超过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的农村。以经济为传导体,城乡之间的二元形态还表现在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最终形成了对比鲜明的城乡二元社会体系。另一方面,城乡二元对立还表现在城乡之间的封闭与分割。具体来看,城乡之间形成了一个断层,各自成为一个较独立的社会系统,分别在各自的系统内部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代换,形成一个封闭的发展怪圈,致使城乡资源交流分化与缺失。

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价值选择上陷入了困境。首先,城乡之间的封闭与分化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功能上陷入“向农”和“离农”的悖论。在城乡各自较为封闭的状态下,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变得非常单一,农村职业教育要么向着“离农”的城市化发展靠拢,要么坚持“向农”取向。总之,在长期的博弈中,陷入了城乡二元取舍中非此即彼的困境。其次,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的“优势文化圈”与农村的“劣势文化圈”的对立。城市集聚了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具有先进的生产力,同时也代表着社会的优势文化,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市,独守劣势文化一端的农村居民难免会对城市生活产生向往,随之出现大量的农村人才和资源单一地流向城市,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价值选择上出现了个人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对立。

(二)城乡分化的二元思维模式的束缚

城乡的二元结构形态制约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这是农村职业教育陷入“向农”与“离农”选择悖论的表层原因,而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思维才是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城乡二元取舍上非此即彼的深层原因。11二元思维割裂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将农村职业教育划归为绝对的“向农”或“离农”,完全将两者的中间地带割裂开来。从近代西方哲学发展的特征来看,主要以“主客、灵肉、心物、有无”等二元对立的视角共同构筑形而上学的内外体系。12以城乡分化的二元思维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是一种唯心的简单还原论,该论调主张将纷繁复杂的事物臆断地划归为简单的节点,以单个的节点特征把握事物的本源,这种简单的还原违背了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由此可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长期的二元思维指引下,其价值选择简单化为“向农”与“离农”,粗暴地将服务城市与农村分割开来,直接否定了城乡共处一个社会整体,将城市与农村异化为两个“世界”。同时,该思维模式遮蔽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将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逼入单一化,不仅造成“向农”和“离农”的悖论,也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与个人、城市与农村等不同主体间的无所适从。

(三)设计主体与实施主体价值取向相背离

“实际上,农村职业教育‘向农’和‘离农’教育分别是政府与民间两种不同教育意愿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在对立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框架内是难以消解的。”13政府作为教育政策的设计主体,而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教育受众,即实施主体,两者的意愿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理解以及所处的城乡立场上的差异,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向农”“离农”也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在对教育功能的理解上,政府与个人也表现出两类相异的价值取向,政府以“工具主义”为支撑,更多强调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学校理所应当地担负起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工作;而教育受众秉持的是“本体主义”,将个人生存与发展作为教育的发展目标,更多强调教育的个人发展功能。

农村职业教育“向农”和“离农”的矛盾焦点在于社会与个人的价值导向相背离。“向农”是基于农村社会的视角,关注的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离农”是建立在城市化发展的立场,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适时提出的,强调提升农村学生工作技能,服务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管是“向农”教育还是“离农”教育,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向农”教育阻碍了农村人群向上流动,违背了农村居民的个人发展意愿;“离农”教育偏执于为城市发展服务,却忽视了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违背了政府城乡统筹发展意愿。“个人与社会理应以共同的发展为目标,而不是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去实现另一方的发展。”14詹栋梁曾指出,“人不仅是具有智慧的人即‘智慧人’,同时也是能够工作的人即‘工匠人’。‘智慧人’的特性赋予了人能够利用智慧而改善个人的生活,而‘工匠人’的特性使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15因此,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在对人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兼备智慧人和工匠人的特点,既要使学生掌握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又要使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至此,主体间的价值选择相悖也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向农”与“离农”间摇摆。

三、消解农村职业教育选择悖论的路径探索

(一)突破局限思维,科学理解农村职业教育的“向农”与“离农”取向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必须突破对其发展思维的局限,系统科学地理解“向农”与“离农”教育。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出,对立是事物发展中所显现出的一种自然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是绝对的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而是一种开放、并存的关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换,从对立走向协调。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向农”与“离农”是一种对立思维抽象出来的结果,并不完全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使然。寻找消解农村职业教育价值悖论的具体思路,首先要树立系统化的思维,正确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的“向农”与“离农”问题。16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农村职业教育坚持走“三农”服务的路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也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在具体路线实施层面,如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个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将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定位于农业,应以农业生产为根本,这种倡导貌似正确,但不经意间陷入了教条主义的错误,背离了农村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将农村职业教育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是典型的农业中心取向的思维,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当然,也有些学者将城市中心取向的价值观赋予在农村职业教育上,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希望不在于服务农村,更重要的是服务城市,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7不管是“为农”还是“为城”,都不能人为地割裂城乡之间的联系,城乡共处于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中,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应树立系统化的思维,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变化,在价值选择应该定位于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

(二)将人的发展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基点

“向农”与“离农”之争实质上是工具论的一种外在反映,是将教育作为完成社会义务或责任的手段,但其中忽视了“人”的存在。18总的来说,教育的首要使命和功能就是育人,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教育的其他功能都要以此为先导。农村职业教育的外显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工具性”,更多地倾向于“社会功能”,而忽略了应有的“本体功能”。不管是以“城市中心主义”取向的“离农”教育,还是以“农村中心主义”取向的“向农”教育,如果仅仅强调教育内容的多寡、实训方式的差异,那么不管是何种教育,其局限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对此,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将“工具性”教育转变为“主体性”教育,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基点,通过合乎农村居民的发展规律的个性化教育活动来促进受教育者的成长。

在我国整个教育系统内,职业教育是最应该以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公民对其也应有充分的选择权。但是从我国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办学的类型、模式等过于单一,要么“向农”,要么“离农”,没有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选择权,忽视了人的教育意愿与个性发展需要。对此,农村职业院校应提供多元化、适切性的教育服务,建立既能满足城市建设的人才需求,又不以牺牲农村未来的发展利益为代价;既能保障那些能够升学的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公平机会,又不会让无法以此为途径进入城市的农村学生成为脱轨者的教育模式。

(三)基于整体观视角多元动态地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外部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其办学质量和水平。但是长期以来受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发展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以“剪刀差”的形式长期对农村进行盘剥。受此影响,农村职业教育为了寻求自身发展,只能以城市标准进行自我改造,并且不断在农村地区选拔优秀人才向城市输入,因而农村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向上流动平台与维护农村发展利益似乎成为非此即彼的选择。在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框架之下,约束性教育体制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向农”与“离农”间摇摆不定。之所以“向农”与“离农”间的矛盾很难调和,是由于人们潜在地将“向农”教育理解为“务农”教育,将“离农”教育划归为“恶农”教育,以极端化的视角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19从理论上看,如果将“向农”与“离农”看作农村职业教育的两端,那么在其中间也就出现无数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方向,这种整体化的视角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将有助于实现价值悖论的消解。众所周知,中国的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根据不同区域间的发展现状,选择“向农”还是选择“离农”相对应的适合点也是不同的。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下,如果仍坚守以往固守农村或过于强调城市的单一取向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不仅不利于农村学生的成长进步,也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除了应该以整体、多元的视角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之外,还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动态来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艾立克・沃尔夫曾经对农民社会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指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都是依托于农村社会基础之上,乡村并不能直接从‘传统’跳跃至‘现代’,必须经历一系列持续、变迁的过程。”20以往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向农”与“离农”的价值选择悖论的探讨,很大程度上是偏于静止横断面的角度,未能立足于我国农村发展史与快速的城乡建设背景。新农村建设将会改变农村的发展面貌,步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农民身份与职业结构也将逐渐转变,至此城乡二元结构也将逐步瓦解,农村职业教育必须随之进行重新定位。

(四)“强农”教育――农村职业教育价值的应然选择

“强农”教育是农村职业教育价值的本源所在,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农村、农业与农民由弱变强。21“强农”教育将促进农村人口素质提升作为首要目标,以提升农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价值为根本,全面服务于“三农”,这也是我国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与此同时,“强农”教育也是基于我国“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为农”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可以说,“强农”教育与“为农”教育在价值方向上基本是一致的。但具体到目标指向上,与“为农”教育相比而言,“强农”教育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也更为强调农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觉醒与提升,这也是“为农”教育所不具备的。

与“离农”教育相比,“强农”教育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权利,这也是两者的一致性所在,同时还更为积极关注农村居民的“离农”需要与发展愿望,创造条件和平台以实现农村学习者的“离农”愿望。而“强农”教育与“离农”教育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强农”教育不仅关注社会发展需求,也关注个人成长需要,并不是将社会需求与个人需要对立看待,而是追求两者和谐统一。除此之外,“强农”教育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它不仅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也注重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农村职业教育选择“强农”价值理念,并不意味着将“向农”与“离农”对立起来,相反,是将“离农”教育作为为农服务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也就实现“离农”与“向农”价值观的有效嫁接。相关研究表明,职业层次的高低对从业者的社会阶层演变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22通过实施“强农”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为农村学习者提供多种发展选择,也使农村居民向更高层次的职业流动成为可能。在“强农”教育价值理念指引下,“向农”与“离农”都是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相应地,农村职业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农村学子的自力更生、自尊自强,使他们在教育的帮助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注释]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181.

②曹晔.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离农”还是“为农”――基于历史变迁视角的考察[J].职教通讯,2012(1): 32.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88:125.

④余秀兰.中国城乡教育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

⑤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8.

⑥邬志辉,杨卫安.“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8(Z1):57.

⑦孙扬,朱成科.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 36.

⑧张涛,熊爱玲,彭尚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13.

⑨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不同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需要经历的阶段。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极端化,其实质是一个社会中以经济为中心的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结构的断层和分化,它不仅仅是一个发展差距的概念,而是现代与传统并存于一个社会之中所产生的现代性结构与传统性结构的分裂。

⑩(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施炜,谢兵,苏玉宏,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35.

11刘月红.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价值的迷失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2):23.

12(美)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陈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72.

13周晔.从“二元割裂”走向“一体化”――再论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J].教育学报,2009(2):20.

14庄孔韶,王媛.评议“离农”“为农”争论――教育人类学视角的农村教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3.

15詹栋梁.教育人类学[M].台北:五台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9:23.

16皮江红.农村社会“非农化”转型与农村职业教育应对――以浙江省为分析对象[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08.

17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动因、目标及策略探讨[J].教育研究,2010(2):89.

18马启鹏.农村学校教育如何摆脱“向农”、“离农”之争[J].教育发展研究,2010(9):66.

19张涛,邓治春,彭尚平.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3): 8.

20Eric R.Wolf. Peasant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66:225.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6

1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意义 自学考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在坚持为农业从业人员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服务的同时,继续将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服务纳入农村自考工作的范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培养新型人才。 一方面当前中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及文化水平偏低的现实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广大农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仅仅依靠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来培养农村和基层需要的大批人才是不现实的。对经济、文化、教育落后而人口众多的广大农村来说,开放、灵活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费时少、见效快,是一条适合培养大量农村建设人才的有效途径。1996年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推进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工作的意见>,此“意见”的出台,将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工作推向了高潮。2002年,五届二次考委会将“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作为全国自学考试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岳伟等认为大城市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既是落实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需要,也是自学考试自身发展的需要121。从简历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工作,这也是在新的形势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唯一途径。黄德凯从农村居民素质、农村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总结了高教自考向农村发展的意义。他指出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入口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有利于自学考试自身的发展,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131。在高教自考向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己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三农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肖辉和李东北概括了高教自考向农村发展的可行性。我国丰富的农村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我国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试点工作,为发展农村自学考试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经验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日益重视,一系列有关农村教育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划的出台,为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提供了法律与政策保障。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有着丰富的生源,经济的发展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保障高教自考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其向农村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先天优势I。邵艾群、马莉认为自学考试通过对农村人才的培养,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自学考试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扩大农民的非农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自学考试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2自学考试组织形式研究 自学考试在我国己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多年问已培养毕业生多万人,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不断扩大,但是从全国范围来讲,农村考生数量相对于城市始终处于徼不足道的劣势。农村自学考试工作开展尚不深入,农村考生参与自学考试明显缺乏动力,积极性严重不足。傅宝荚撰文认为高教自考在向农村发展过程中主要出现以下问题自学考试在面向农村的主导思想上有偏差。农村特色不明显,面向农村的自学考试教育目的单一,没有真正以农村发展为目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的离农性,组织管理上的零散性难以保证农村自考生坚持到底。自考专业结构与二元城乡结构相背离针对这些问题,傅宝英提出了相应对策.抓好自学考试专业调整与建设,增强适农性课程,内容要考虑乡土性和实用性。命题上力求应用性和理论性相融合,考试要有弹性,组织管理应具有服务性,培养模式应具有多样性”151。李汉东从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学考试服务农村建设的对策:完善专业设置,构建适农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农村助学网络,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灵活的学习方式和学历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政府加大对农村自学考试的财政投入,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解决经费问题。 3研究展望 在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建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成为重中之重。改革教育内容,借鉴晏阳初“四大教育”思想,以培养农民的实际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同时,借鉴梁漱溟所提倡的“精神陶冶”,培养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与政治素质。在教育方式上,以正规训练和非正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农民技能。 积极建立健全乡镇自学考试工作站,利用多种教育和助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为农村考生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地区学习条件困难、助学工作薄弱的状况。其次,加强对自学考试由重考过程向重教育过程的转变的研究也是今后这一领域要五丹究的重点。研究考生成绩评价方式,将学习过程引入考核中,增加平常课业成绩并以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此外,政府、高教自考本身和助学网络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便于各个行为主体更好地承担责任。 农村自学考试开展顺利与否,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是关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条件下,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树立人力资本投资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的理念。正确定位自学考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部署,充分认识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深远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将高教自考列入农村教育规划,制定具体政策,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参加自学考试。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自学考试;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自2004年开始,“三农问题”连续成为每年的党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为我国破解“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农村教育事业先行,而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战略使命。

一、自学考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过去的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低、小、散”的特征,农业生产率低下,而发展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使他们转变为新型农民。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一是农民文化基础总体较差。我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不到15%,初中文化程度占比接近一半,小学及以下占比30%,其中文盲约占5%;二是农民科技素质总体较差。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现代科技基本知识学习培训,无一技之长。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占比不到10%;三是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落后,小富即安,缺乏创业创新精神,习惯于传统的小农耕种作业方式,新技术、新产业等接受与普及速度较低;四是农村留守劳动力层次进一步恶化。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民工潮开始涌现,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些流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都是农村中文化科技素质相对较高的,这对于留守农村的劳动力总体层次更是雪上加霜,使农村劳动力水平进一步恶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使他们转变为新型农民;打造新型农民,必须农村教育事业先行,面向农村大力加快发展各类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和农村劳动力培训问题,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与扶持政策措施,加大了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经费投入,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还实行了多项倾斜政策。高教自考是我国学生规模最大、办学方式最灵活的开放教育形式,在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政策方针指引下,如何为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国家稳定做出贡献,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是当前我国高教自考面临的重大机遇与历史使命。

二、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我国自考主管部门面向新农村建设服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我国目前农村自学考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1、社会各界对面向农村发展自考教育认识不足。当前,随着农村的发展,很多农村劳动力渴望通过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会一技之长、甚至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但是却因为农村职业教育事业落后造成他们求学无门。我国自考模式由于其开放性、灵活性,是非常适合于农村劳动力学习需求的一种教育模式。但是,我国自考模式以前主要在城市发展,广大农村社会特别是农民对自学考试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学习需求与优越的高教自考开放模式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另外,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化,高考普及率不断提高,社会上出现的一定程度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结果很多农村劳动力认为读正规大学都不能很好的就业,以此推断自学考试模式更加没有用处,从而对自考模式更加不关注和了解。特别是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对自学考试认识也不到位,对农村自考毕业生在就业、任职等方面偶尔出现对待不公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考生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

2、面向农村发展自考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自考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是面向城市的职业需要而培养人才的,自考专业与课程体系等一般是按普通高校设置,比较强调学科体系知识学习,学习模式也是参考普通高校的,对实践技能等实用能力培养相对薄弱。目前,农村自考目前发展在于培养一批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因此这些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必须切合农村实际发展需求。因此,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服务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问题,以符合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实际。我国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总体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自考主办部门针对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农村劳动力技能与知识提升要求等都了解不足,导致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在自学考试的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等符合农村需求的专业较少,或者开设的专业课程体系上与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限制了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进一步拓展。

3、面向农村发展自考物质条件限制较多。相对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途径,我国自学考试模式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它收费相对低廉。但是,我国当前绝大多数的农民生经济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即使相对低廉的自学考试费用,对于很多农民家庭,也是不小的经济负担,而村镇集体经济总体还比较薄弱,这个也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参加自考的重要障碍。我国自学考试模式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教学组织方式比较灵活,以学员自学为主,同时配以适当的主办机构的面授辅导,而且往往根据学员需要送教到学员集中的地方,方便已经工作的学员,使学员工作学习两不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工作在农村或者附近的中小民营企业中,他们绝大多数无法离开具体岗位。他们有通过再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的切实需求,理论上自学考试这种灵活的教学组织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满足需求。但是,当前很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较薄弱,很多地方连基本的教学条件也不具备,比如缺乏固定的教室与教学设施,这也限制了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

此外,面向农村的自考管理和助学的困难较大。由于我国过去的自考主要面向城市劳动力服务,各地自学考试管理部门主要集中在城市,管理经验等也重要积累在城市学员上,导致当前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模式存在两方面障碍:一方面农村自学考试管理机构缺乏;另一方面自学考试管理部门缺乏农村自学考试管理的经验,缺乏适合农村自学考试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方面,一方面农村物质条件不够,助学手段等比较落后;另一方面很多城里优秀教师不愿意下乡,导致农村自学考试助学水平低下,甚至无法保证农村自考助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农村学员,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的学员,只能完全靠自学来完成学业,也严重制约了农村自学考试的进一步拓展。

三、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对策措施

根据农村实际,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推进我国自学考试面向农村拓展,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服务。

1、加强宣传,提高农村学员的求学积极性。随着我国政策向农村倾斜,农村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会。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对此政策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深刻影响还认识不深刻;还有部分农村劳动力认识到此重大机遇,也渴望通过学习获取一技之长甚至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与机会,但是却多重因素制约了他们学习的机会。相对其他各类学习模式,我国自学考试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劳动力的这种学习需求,也给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对自学考试模式了解还甚少。因此,自考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劳动力领会中央农村政策变化机遇而理解学习改变命运的道理;另一方面使他们了解自学考试模式的优越性,提高他们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

2、立足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与课程体系。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服务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自考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符合农村社会发展趋势与农村劳动力需求实际。因此,面向农村发展的自考主管部门要加大政策学习与实际当地调研,深刻理解农村区域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本地实际人才需求特征,以及当地农村劳动力文化知识水平现状,从实际出发,合理设置相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专业与课程体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等可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务必以实用为原则。比如,当前农村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的趋势,带来了对经营管理以及法律方面人才的需要,专业设置时可以开设融合管理、法律、环保、农技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使农村学员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再如,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具有块状特征,可以针对区域块状产业熟练技术工人大量需求而开设相关专业,即提高区域块状产业人才竞争力,又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另外,还可以针对未来新农村可能衍生的大量新产业,开展农村劳动力创业创新的能力培训等,为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武装知识基础。

3、强化技能,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传统自学考试立足城市学员,专业与课程体系基本与普通高校对接,自学考试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性考试、轻实践性学习的现象,有的考生平时只能靠背书本上的实验,最后在毕业前参加考核,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学习需求。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必须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因为农村劳动力参加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学历,而是为了通过学习提高实用技能,从而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必须注重学员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自学考试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与当地相关企业、职业学校等联合,多途径地建设农村自考学员实践教学基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也愿意扶持农村劳动力再学习,自考部门也可以争取这些当地政府支持,共同建设农村劳动力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农村自考学员进行实训。自考部门还可以联合一些地方产业龙头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模式,开展学做一体化的自考模式,为企业量身订做实用技能型人才。总之,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是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必要前提。

4、依托科技,加强对自考学员的学习过程管理。加强学员学习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农村自考学员往往居住比较分散,而且平时忙于各自的生活工作,接受集中助学辅导的机会相对比较有限,让老师批改作业等也很不方便,给学员学习过程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在农村自学考试助学管理中,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师讲授、学员自学、网络作业有机相结合,从而加强学员的学习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区域,学员往往家里都配有了电脑等现代化电子产品,因此可以让学员工作之余自行在家中通过上网来实现师生高效学习互动。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区域,可以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乡镇自考服务站,配备电脑等教学设施,定期对自考学员开放,实现师生互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参加自学考试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提高自学考试学习过程管理。

(作者单位:台州市自学考试办公室)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建平,仲海宁.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实践与创新[J].自学考试,2006.11.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8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自贡市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181-03

四川省劳动力供需不协调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以自贡市为主体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及意见。

1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性分析

11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增加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农村农业经营模式逐渐由分散经营转为规模经营,使农业生产成本控制问题更为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其对农业经营新模式、现代农业及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另外,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回归效应,新型农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

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持续外流,特别是因新生代外流,使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过于严重即农村有效劳动力减少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进程,导致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变缓。同时,农产品供需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农村经济跟不上,农民收入少,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外流更为加快,使农村劳动力更为稀缺,农村经济更跟不上。这种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容纳作用

以来,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村获取了更多的经营自、发展潜力和劳动力容纳量。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吸纳了部分劳动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广阔的农村就业渠道的拓建、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率等的提高,这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能于农村就业,融入农村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农村相对能力的自我提高,也是城市后备能力的提高。城市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就有相当多的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即城市压力直接向农村转移以求减少对城市的冲击,保障城市体制和经济等的相对稳定。在解决城市危机的同时为农村引入相对数量的人才,促使农村劳动力年龄、素质结构等合理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四川省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具体的探讨分析。

2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

21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特征

211农村劳动力由劳动力剩余变为有效劳动力不足

据自贡市农村外出务工出现的新情况及措施(一)中表述:近年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人数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0%①,且劳务输出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又据该市自流井区、大安区、贡井区、荣县对4个乡镇的12个村37个社的具体调查:适龄劳动力6117人,外出务工3076人,占适龄劳动力的5029%,且男劳动力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768%②。

可见,当前自贡市农村后续劳动力严重匮乏,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和女性化的趋势。该市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时忽视了农民老龄化进程和输出劳动力返归所需时间及回归年龄,对青少年外出打工的情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劳动力情况不佳,农业生产本身风险大,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农村条件的相对较差,使新生劳动力不愿留在农村从事生产,老龄劳动力和女性则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而因老龄及女性劳动力体力有限等原因使其只能粗放式种植。很多区县的粮食播种、管理、收割严重缺乏劳动力,青壮年在外务工,家里承包地请人耕种、老年人请临时工收割或直接放弃耕种的情况日益普遍。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

21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向外输出的劳动力的素质比留在自贡市的劳动力的素质更高,导致呈现农村可塑人才过度外流、老龄农民积聚和本地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现状。虽然高学历毕业生在逐年快速增长,但留在农村发展的却极少。自贡市农村教育较为落后,初中及小学以下学历者占农村劳动力中的大多数。许多乡镇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机构,没有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农作物生产仍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尽管政府等有关部门向村镇赠予了农业方面的图书,但因村镇农民文化程度过低而使自学改进农业生产的效果极差。农村劳动力现今的偏低素质明显难以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213外出劳动力出现近乡、回乡就业和季节性回乡务农趋势

选择在成都等离自贡近的城市就业的人数有所增加,其中年轻人的人数增加尤为显著。农忙时节有一定数量的中年打工者回家帮助播种、收割,但中年打工者是考虑到家中年迈的父母难以操持农忙事务,为减少农忙成本才回家务农。当前农业生产效益仍不足以引回农村劳动力,农村现有及潜在劳动力十分稀缺。

农业产业化经营正覆盖进行,但进度相对缓慢且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平衡。自贡市优质柑橘、特色蔬菜和乡村旅游三大产业带基本形成,粮食、生猪、肉鹅、笋竹等产业形成了销链。但与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速度相比,自贡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偏慢。另外,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某些区县相对集中,余下的区县只出现极少的产业化经营或根本没有产业化经营,这令自贡市的市区和县镇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和贫富差距。

23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这必然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首先,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收入较低阶层收入的增长率超出了一定限度也会带来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动。最后,随着自贡市农村劳动力收入、消费水平等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周转循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便相应加快。

农村劳动力数量变动会引起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动。自贡市农村劳动力过多时,农村经济会更倾向于传统密集型的生产及经济发展模式以防止农村劳动力过于闲置的状况出现;农村有效劳动力不多时,则需要向新型化、现代化的农村生产及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以保证农业产量,并发挥农村后勤补助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承。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的实现或完善需要资金和相关经济政策支持,而农村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农村劳动力及其技术等要素的参与。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体现了当前解决农村农民就业问题不再是纯粹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而是寻求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和有效劳动力回流、引入的均衡发展。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竭力发展农业经济和相关行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外来或回流人员的充分就业。

3促进自贡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优化农业经济产业模式及结构

根据区域、资源、交通等情况加大对地区特色化产业的发展力度,以少数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自贡市农业经济整体发展,努力形成自贡市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销一体的农业产业经济模式,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维持并开拓农业产品的供需市场。另外,近几年,自贡市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获得了高速发展,但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提出优化自贡市农业经济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32坚持本地农业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

本地农业经济产业是一个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其他各类经济产业的同时不能减弱对农村固有经济产业,如自贡市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维持及发展。各地区应加大力度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向新型、高科技含量、多样化方向发展,加大对粮食农业的生产基地或生产项目的扶持力度,提高劳动力务农的积极性,使其在保证自给的情况下仍有且仍愿意将多余农产品向市场供给,满足本地及外地的粮食需求,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一方面,根据地区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在发展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农业生态园和农业产品基地等为整个农村树立榜样;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考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循环利用;在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则根据当地情况并借鉴农业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尽可能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另外,增加各地区的交流,实现经验的分享和良好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将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积极改进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改进农作物生产收割技术,增产节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等。此外,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农业经济长时期的又好又快发展。

33加大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以前认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今当转变观念,在能发展农业的前提下帮助农民创收,如渔副业规模化增收、投资创收等。这就要求在着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要适当引导或以优惠政策等方式让金融、保险等行业能够并愿意将资金投入农业,如“微贷”业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并结合区域情况,针对性地加强配套措施。

34培养、引进人才并促进外出人才回流

341加快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自贡市应加强对农业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改变在农人员的生产经营观念。增大对农村教育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投入,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农业知识入乡交流等活动,促进在农人员对生产模式与经营的理解。选取典型地区建立生态园、农产品加工基地等,以实际可见的成果促使农民改变“务农没有收益”的观念,增加农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农村基层领导人员及近农岗位的年轻化并加强其继续教育,使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准确认知,充分发挥其引导、带头作用。另外,促进农民对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等的理解和运用,适时更新和传播农业技术及信息,并使农村与城市发展接轨。

342发展“归雁经济”,重视农业与农民就业的兼顾性

根据当前农民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的愿望的日益强烈和农村经济发展缺少有效劳动力的情况,鼓励并引导经商成功人士、外出务工人士回乡创业,使回流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领头羊”作用。同时,创造近乡就业、本乡就业及兼职就业的机会,适当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中预留不需太多专业知识的兼职岗位,促使在农人员的流动性就业和兼职性就业。此举既能带动农民的收入增长,也能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35加强对农村的宣传

主动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宣传农村中有效、新颖或具领先优势的技术等,积极组织开展新闻会、主题宣传月、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起社会对农村的关注和重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机会。同时,可先发起自贡市市内农业技术交流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交流会等,适时适度发起省内外及以上的交流会,借此促使农业发展并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36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自贡市政府有关部门需扶持并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辅助,分派专员深入农村调研,向农民提供持续性的农业指导等。同时,研究并规划各地区可能发展的农村经济,付诸实践,在有典型示范农村经济的前提下,继续促进本省农村经济的各地区相对均衡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另外,农村人员就业现绝大多数都是自主寻求方向和职位,缺乏地区针对性而不能满足地区用人的需求,政府可适当引导并进行针对性培训,同时鼓励高校、社会力量形成培训机构加入。

4结论

农村作为劳动力的“资本池”和长期的分散城市危机压力的载体,必须具有对劳动力和农村经济匹配问题的调节功能,以便在承接外来压力的条件下还能继续发展。同时,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的农村人口大市的最终发展必须结合城市经济、农村经济两者的发展。

注释:

①自贡市农村外出务工出现的新情况及措施(一),wwwzgfgwgovcn/content2,20130910.

②戴相材,范学银自贡农村劳动力现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09(3).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2]黄季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蔡民生经济学――“三农”与就业问题的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管晓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悖论”[J].决策与信息,2006(4).

[5]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9

1.农村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空洞”城镇化是正在发生着的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向。农村教育理应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所起的却是一种阻力,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农村教育存在着内容、方式的“空洞”。城镇化发展是全方位的,而且这种全方位发展须通过主体人的实践参与来体现,所以农村教育对城镇化的推动只有建立在培养“智慧的实践者”基础上,让其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地思考和行动,方能适应和促进城镇化的良性发展。与此相反的是,目前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以应试为目的,其内容是理论化的文本课程,采取封闭式的说理教学,学习的过程脱离了社会生产生活,导致教与学、知与行的脱节。此外,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也有明显的理论化色彩,将受教育者集中起来进行所谓的技术培训,但这种稳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静默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收到切实的效果,毕竟职业技能的获得更多依靠的是学习者自己的动手操作,以及建立在自我技能提高的意愿需求上,而非“一元的技术推广”。总之,农村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空洞”不符合城镇化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一方面受教育者获得的“知识”可以应试,却不能实践;一方面受教者获得的“知识”是被动的,而不是自我选择的。这样的教育内容、方式培养的人才显然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农村教育社会环境的“去农化”城镇化是一个“向城”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农村的“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农村理应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城镇化”与“农村个性化”的关系。从“城镇化”层面而言,农村教育自身发展和其功能都需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国家和政府在农村教育内容、师资、经费等方面确保“城乡一体化”,并且使向城镇转移的人口与本地城镇人口在住房、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同城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入学、就业、社会福利方面没有得到平等的制度保障,造成“一城两个世界”或所谓的城市“贫民窟”现象。从“农村个性化”层面而言,农业、农村、农民将长期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存在,这就得考虑农村现代化发展如何平衡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与农村文化个性的保存问题。而对这些问题,当下农村教育表现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向城化”和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经济化”,整个农村教育发展包裹在“以城盖农”的社会环境中,其价值明显倾向于以城市文化为导向。

二、误区所带来的危机

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误区可以看出,农村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过程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二者的实践运行并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为这当中存在着不少“本末倒置”的发展所潜藏的危机。

1.农村教育“发展”中的“败退”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教育似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到乡镇中小学就学,学生不再为学费、生活费而担忧,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然而,这些只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可视化形象”,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质的改观,农村教育质量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等来衡量的。而这些方面,农村教育表现出的是只有“发展”而无“改革进步”,较为凸显的是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频发、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紧张、农村社会成员对教育的信心和热情降低。此外,相对隐蔽却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陷入工具化泥淖中而不能自拔,整体的办学倾向于“升学考试”而没有“以人为本”,大部分农村学生成为“升学考试”的陪衬品。总之,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发展”中“败退”的危机。这种危机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和人的精神品性的提升。

2.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虚无”农村经济增长并非等同于农村经济“量”的增长,农村经济“量”的增长是“数字化”的,“量”的增长背后的动力结构可能是非均衡的,也就是说,贡献农村经济总量的可能仅仅是由某一或部分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然而全体农村成员很难共同分享到经济总量增长所带来的益处。此外,还存在着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依靠什么样的生产力的问题。如果农村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通过劳务输出、低效益的农业劳作的基础上,那就使得经济增长没有质量的保证。所以,农村教育经济价值在于把经济的增长转移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也常常简化了农村教育的内涵,把农村教育的功利性当成了其全部,而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把人变成一种单向度思维的“功利人”和单向度技能的“工具人”。这样的农村教育受众自然无法保障后续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活力,使得农村经济虽有增长却显得后劲不足。

3.农村文化“繁荣”中的“颓废”城镇化发展中文化的“繁荣”指的是来自于城市的主流文化在农村中的“生长”,各种现代的歌舞节目不断被农村社会成员所“翻版”,农村文化展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城市的各种“广场舞或T台秀”之风吹遍农村大地。然而,我们不得不追问的是农村自身的文化个性在什么地方?基于农村土壤生长起来的文化事项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如何继承?这是不得不思考的。如果农村文化丧失了自我个性也就意味着农村的消亡,未来不断拓展的城镇化只会是一个有形的“城中村”。因此,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承担起保存和发扬农村文化个性的重任,让农村社会成员自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传统文化背后凝聚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思维,传统文化的消退乃至消失将导致农村社会成员价值精神的无所依托,特别是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很难达成“城乡一体化”,相反会使乡村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假使如此,农村文化或以农村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只能在梦里寻求。

三、误区的消解策略

城镇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展趋势,要使其良性而非畸形化地发展,其中重要的方面是农村教育须要摆脱发展中的“倒错”误区,回归真正的教育之道。

1.回归“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的概念。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人的发展包括了以物欲满足为目的之物质生命、以人性善的彰显为导向的精神生命和以美的自觉为宗旨的艺术生命的统一,如果把作为手段的教学技术当成教育目的,把经济、物质的追求当成生命的终极价值,教育就不再具有“育人性”。因此,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确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培养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健全的农村社会成员主体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其内涵在于即使农村社会成员具有适应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谋生技能,同时又能够具备反思生活、生命的自觉意识,以及与时俱进的维持终身学习的动力,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主体需求”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农村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不能追求大一统的“实体化”目标,而应表现为对“个性化”的丰富追求,要基于不同农村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主体需求”而设计农村教育实践服务体系,这种实践服务体系具有“多元一体”功能,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和谐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村社会成员而言的。比如农村教育应该在类型上涵盖所有的农村社会成员,包括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生教育、分流的青少年职业教育、从事生产的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并且每一类型教育实施过程中在凸显其主要目的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农村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是“专业+通识+实践”的统一,而不能仅仅关注于一个方面。只有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成为全体农村人的教育,才能将教育变成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或存在方式,而非变成“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农村学校教育独尊的局面。总之,只有农村教育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有利于人们解决生产、生活和生命中的矛盾,人们自然会重视教育、热爱教育。

3.构建农村教育文化发展互补机制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是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问题,因为农村传统文化是流淌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血液”,这种“血液”的干枯也就意味着农村的“消失”,意味着在农村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价值精神、思维、心理没有了“依托”,终会随着老一代人的去世而消失。所以,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理应承担起保存和发扬农村文化个性的重任,而当下这种重任的完成通过以城市主流文化价值为主导的农村学校似乎不可能,因为农村学校教育以功利化的应试升学为其运行模式,即使加入一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环节也会沦为“装饰”而难以系统化和持续发展。因此,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农村教育须要建立起一种互补机制。这种互补机制一方面通过农村学校教育有意识地将某些农村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知识化和活动化的系统教学,另一方面要使农村“文化心理场”(如传统建筑、服饰、民间组织、民风民俗及音乐歌舞等)的保护机构化和形式化。同时,农村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之间要形成和谐共生关系,通过学生、教师、村民、学校、行政部门的共同参与,建立起“结构”上的互补和“意识”上的自觉的农村教育文化发展互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