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集锦9篇

时间:2023-09-24 15:54:56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1

1.1研究对象

以贺州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维普资讯、中国知网收集有关社会体育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

1.2.2数理统计法:对一些社会体育专业开设较早的学校课程设置与贺州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数理统计,包括公共必修、专业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等课程的统计。

1.2.3比较分析法:对收集的文献和统计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为构建科学的、适应学生和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

2结果与分析

2.1贺州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1.1社会体育专业公共课设置现状分析

迄今为止,教育部还未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所以表1中所显示的教育部规定公共必修课640-800学时,是以教育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组研制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必修课总学时分配为参考(以下均以此为参考)[1]。对比表1中教育部规定学时与贺州学院规定学时,可看出贺州学院公共必修课学时(648)与教育部规定最低学时(640)基本持平,这是贺州学院根据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总目标和普遍要求来开设,体现国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普遍性要求,重视了高校公共必修课课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奠基性作用[2]。学校的目的是在合理配置公共必修课,保证专门人才得以全面发展并为进一步学习专门知识打下宽厚基础的同时,坚持课程整体优化原则,结合社会需求,减少课程内容重复,把更多的学时分配到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里,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发展。

2.1.2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设置现状分析

数据表明贺州学院专业必修课学时大大超过《规范》的学时,超过部分主要表现在术科课程的设置上,见表3。具体课程涵盖了《规范》中建议的必修课程,如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与健康管理、体育心理学、健身体能锻炼方法,而对《规范》里的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课程,贺州学院则以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而代之。从形式上判断,丰富了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的课程种类,也可看出这种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技能。

2.1.3社会体育专业限定选修课设置现状分析

由于社会体育专业为贺州学院2011年新增本科专业,在该专业下还未设置具体的专业方向,因此也就不存在《规范》中的专业方向(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及其必修课程的设置。贺州学院在《规范》的指导下,设置了四个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即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方向、体育康复与保健方向、体育产业与营销方向和体育旅游与休闲方向,总学时为448.具体课程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方向课程中一些非常实用的课程被忽视,如体育设施与管理、体育赞助、体育赛事管理、体育社团管理、大型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等;而且,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方向与体育康复与保健方向课程内容有重复交叉的现象,比如养生学与中医保健。有些必开的课程却未见开设,比如运动伤害的急救与防护课程对于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方向、体育康复与保健方向和体育旅游与休闲方向都是非常需要的课程,因为三个方向都涉及运动,既然有运动,就会有伤害,有伤害必须有急救和防护。

2.1.4社会体育专业任意选修课设置现状分析

任意选修课程主要是专业知识的拓展课程,课程选择范围较为广泛,《规范》并未做具体规定,仅列出推荐课程供各学校参考,并建议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贺州学院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任意选修课选修学分不低于13.5学分,这与《规范》中的25学分有较大差距。社会体育专业要想适应市场需要,培养目标必须多元化,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更多的选择权和选择机会。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拓宽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地选修不同的课程,以满足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鉴如此,贺州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任意选修课仍有较大的扩容空间。在表5中还可看出一些受限于场地、师资和学生实际的术科课程,如摔跤、保龄球等也出现在任意选修课中,有些课程在专业必修课中已设置,但在任意选修课中又重复设置,如体育概论和健美运动。这些课程的设置似乎有些随意,而更多贴近老百姓生活、深受群众喜爱的一些运动项目未出现在任意选修课中。

2.1.5实践课程现状分析

实践教学体系由社会调查、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组成,社会体育专业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优化专业培养过程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社会调查,使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明确方向。专业见习的目的是为专业实习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到实习基地或社会体育组织见习,了解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毕业实习是为学生创造实际工作环境,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适应社会,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毕业论文(设计)是学校实践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从以往实践教学来看,已经形成了重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轻社会调查和专业见习的思维方式。从全国范围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岗位很多未涉及对口的社会体育专业相关岗位。贺州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为2011年新增本科专业,学生为大二和大一学生,各方面都是从零开始,因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理念,各个实践教学的实施计划,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单位的落实将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必修课程比例合理

贺州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现有课程体系是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以培养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现代科学基础知识、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贺州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总共开设100门课程,其中必修课程33门,选修课程67门,必修课与选修课之比为1:2,必修课中专业必修课门数占必修课总门数的72.7%,公共必修课占27.3%。基础课尽量突破学科界限,扩大学科交叉和融合度,使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互融合,增设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课程,拓宽社会体育的知识面,做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3]。

3.1.2专业课程特色不突出

贺州学院新增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在专业建设上,毫无经验可言,专业发展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参考本校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是在原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专业方向不明显,缺乏专业特色与个性。体育专业的特色是术科,但不是常规的足、蓝、排球等术科,而是全民健身中的热门和时尚项目(术科)。

3.1.3选修课门类较少

专业方向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门类与《规范》要求相去甚远,门类较少且零散,前瞻性课程缺乏,地方特色的选修课程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紧迫而又实用专业特色明显的课程,受限于没有适合的教师而无法开设。选修课程不足影响了学生的个性的充分发挥,选修课设置及其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局限性。

3.2建议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2

1.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地位

以黑龙江大学为例,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采用学分制,毕业要求总分修满167学分。课程平台包括最低修读4分的通识教育平台和最低修读118学分的专业教育平台。其中,专业教育平台共有3个类别:学科与专业必修课程(67分),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25分),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程(26分)。可见,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所占总学分的15.6%。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共分为两个方向:电气控制方向和电力系统方向。每个方向设置课程15门课,总学分37.5学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修至少26学分。其中每个方向的三门课选课率达100%,学分3.5学分,是专业任意性选修课中的“必修课”,考试方式为试卷考试。其余12门课考试方式为考查,学分在1~2.5学分之间。专业任意性选修课9门课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含三门选修中的“必修课”),6门课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所占比例为40%。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所占考查考试课中的比例达50%。因此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专业任意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出勤率低。[1,2]以黑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为例,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选课积极,但学生参与课堂的出勤率低下,2007级和2008级“发电厂变电站二次回路”选课达86人和88人,均超过学年总人数的80%,然而实际到课人数仅为选课人数的40%。第二,学生考试应付老师,学术报告敷衍了事。由于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方式为考查,通常以提交学术报告作为考试形式,因此存在大量网上下载拼凑,甚至全篇照抄现象。由此可见,学生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成了“酱油课”,课程变得可由可无,混学分现象严重,与教学目标初衷相违背。

三、提高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应对政策

1.明确学好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要性高校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混学分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在于上至老师,下至学生,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均不够,明确与加强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要性的宣传是有必要的。首先,在新生入学学习的“电气工程导论”课程中,教师在介绍课程体系时应强调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要性。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实行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有责任和义务向低年级学生灌输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学生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和必修课强调不应区别化对待。由于必修课和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要求不同,考试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考查课因考试轻松,通常以提交报告为主;授课安排在大三下和大四上学期,因此高年级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难易程度、考核形式、口碑均有更详细的了解,甚至在网上或学校论坛里出现了高年级学生写的选修课“攻略”。再次,提高学院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出勤率低和区别化对待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削减了教师的教学热情,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此外,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设置更具有时代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大纲的调整,新增加与时俱进的课程。如我院新增课程“新能源发电”,而这类新课程老教师不愿意讲授,担当新课程的就只有年轻教师,而年轻教师教学经验欠缺,也是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不利因素。因此学院应积极动员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讲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出勤率与学习兴趣

出勤率是学生参与课堂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提高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出勤率,激发学习兴趣。第一,合理优化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课时安排。笔者在“发电厂变电站二次回路”毕业班教学中发现,大四学生第一节课到课人数最多,9~10月最少,11月人数又增多,12月考试。究其原因,9~10月学生以找工作为主,11月份多数已和用人单位签约后才重返课堂。教学安排可根据每年应聘高峰实时调整,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出勤率。第二,师生角色对调,强化学生课堂参与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四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学生分组,每节课由一组学生完成课堂讲授的部分内容,增加学生参与度。此外,学生遇到感兴趣的用人单位,可与同学协调互换分组,可解决部分课堂学习与找工作的冲突。第三,应用型工科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科研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建立奖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增加荣誉感和认同感。

3.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考核形式应为多样化我院专业任意性选修课15门课程中有12门是考查考核。考查考核方式以提交学术报告为主。以下几种教学尝试有利于丰富考核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第一,考核学术论文题目应具体化,代替宽泛教学专业涉及领域,可有效减少学生网上下载论文,敷衍了事发生的概率。第二,应用型专业课程以工程案例分析,仿真设计等形式代替学术论文实现教学课程考核。例如,“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可以用Matlab完成电机的控制系统仿真,以仿真程序结果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获得学分。这种考核形式可培养学生广泛的专业兴趣与实际动手和分析的能力,有利于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第三,课堂学生参与度纳入考核范围,适时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所占考试成绩的比重。

4.巧用毕业设计与大四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关系学好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可能有利于毕业设计和考研群体。第一,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对毕业设计有促进作用。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内容广泛,立题多样化,教学大纲灵活,教学条框少,可随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调整。随着专业任意性选修课以学术报告、仿真设计、工程案例的形式完成考核,有助于对学生专业兴趣的点拨。如果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内容做得好,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一部分。大四选修课的老师和学生,可通过专业任意性选修课互相挖掘毕业设计的题目,可见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对毕业设计具有促进作用。第二,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有利于考研群体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从每年的11月至次年5月。11月至1月,学生往往集中全力应对考研考试,毕业设计放缓。而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授课周期是8月至11月份,如果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报告内容与毕业设计选题相对应,考研学生在相对不忙的8~11月内上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即可完成毕业设计的部分内容,这有利于考研群体既保证了充足的复习时间,又不耽误毕业设计。

四、结论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专科办学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教育从业人员,是师范院校服务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山东省目前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培训专科层次小学、幼儿教师为主的师范专科学校,重点面向农村进行小学、幼儿师资培养。由于定位准确、培养目标合理、方法得当,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竞争力很强,颇受用人单位好评。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一、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对国内二十多所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分析,作者得出:大多数院校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由通识类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类课程组成。目前,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本科层次,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将更加规范。

对于区域性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专科办学点课程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层次[1],相应的课程体系也应与本科层次有所不同。“教育技术学”专业变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看似只改动了几个字,其中的转变是深层次的[1]。一般来说,专科层次更侧重于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学习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人才的分层次差异化培养,对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课程体系进行差异化设置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与现状

在学校六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经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所培养的小学、幼儿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功底扎实、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突出,在当地广受好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展开和不断推进,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在原有小学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基础上,设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并成为重点专业建设对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设置所体现的应该是一种区别于原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教育理念的深层次变革。这种变革的最直接表现应该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专业设立初,人才培养目标仿照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能够基本体现教育技术学核心价值和特征,但却缺少了地方和学校特色。

三、课程体系建设需处理的几个关系

1.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地方性师范专科院校是直接为地方教育发展服务的,以就业为导向[2],应该根据地方人才需求和自身优势,专门培养从事基层和一线工作的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3]。专科层次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制定,应该深入分析当地的需求,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兄弟院校或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的课程框架[4]。

2.理论与应用的关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理论类课程与应用类课程所占比例关系是比较不容易把握和均衡的。为了实现与本科院校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放弃一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突出专业实用性。而专科层次教育技术人才也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区别于专业技术培训。基础理论过分薄弱,则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类和应用类课程的合理设置是明确教育技术学科定位和特色的关键[5]。

3.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目前多数高校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是学科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专业人才基本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是必不可少的。而选修课的设置则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并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5],其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必修课不能替代的[6]。必修课相对稳定,而对于学科前沿的内容,以及社会需求的动向,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选修课程来体现。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就能使专业课程体系既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4.就业去向与分流培养的关系。在目前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应该尽量避免所培养的学生挤在一个门槛就业抢饭碗的情况,这就需要人才分流培养的思想。不同的就业方向对知识和技能的偏重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分流培养的思想,允许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在某个方向有所侧重。

四、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考

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以及毕业生主要流向来优化和重构参考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设置。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基本保留了原有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参考重点院校以及部分地方院校课程分类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性质和作用,将原来划入专业课的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师口语、写字、音乐、美术三门课归入公共必修课。

2.专业课设置。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又分为教师教育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又分为专业任选课和专业限选课(方向课程)。

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其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是本学校在六十年办学实践中积累的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特色课程。该课程模块直接面向地区小学教育实际,针对性强,突出了服务地区教育发展的作用。而专业基础课是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最低学习要求,除教育技术核心课程以外,设置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精品课件分析(案例)、动画设计与制作I、图形图像处理I等贴近小学教学和技能学习的课程,以突出专科教育的实用性。此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是在原有“小学教育科研”课程基础上拓展而来,一方面保留原有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加入部分教育和教育技术研究入门知识。

专业选修课由任选课和限选课组成。该部分课程设置是为了体现分流培养的思想,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因此,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均提供了不同深度和类型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深入学习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和应用课程,或根据兴趣在三个方向中任选一个作为主修方向。该课程体系使学生有更多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动向调整选修课内容,使课程体系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3.关于课程内容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该课程体系除增加了数量和门类丰富的选修课以外,与以往课程体系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采用了内容上具有延续性和递进性的课程组织方式。这主要借鉴于美国部分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例如,印第安纳大学,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课,在必修课中就有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I以及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II等。这些课程名称相同但内容上存在难易程度的递进性[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动画设计与制作和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都是按照内容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进行设置的。其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是在原有小学教育科研基础上设置的,既保证原有的特色内容被继承,又适当拓宽学生理论基础。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I,增加学习内容的深度。动画设计与制作I和图形图像处理I主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多媒体素材处理技能,是必须达到的最低技能标准,而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继续选修其后续课程。递进性的组织课程,既能够保证学生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低要求,又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也可以逐步深入。

4.实践课程。在原有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微格教学训练。在未来专业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微格教学训练的实施。

五、总 结

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不成熟、多样化、变化快,这就要求课程建设的体制与机制必须是动态、开放的,而且必须与不同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设计要求相适应[7]。本文从地区环境与学校专业发展现状、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以及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并提出了对现有课程体系优化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哲,钟生海.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6,(10).

[2] 李琪,李文高,苟泽志.边远地区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8,(12).

[3] 周晓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2008,(3).

[4] 伍顺比,江玲.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8).

[5] 任丽萍,张屹.美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培养方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1).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4

关键词:学前教师;专业化培养;新常态

笔者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亲身参与了本校历届毕业生的培养,走访了她们对应就业的100多个幼儿园、早教机构和幼儿培训机构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前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综合理论知识薄弱,专业技能不精、实践运用、组织与协调能力欠缺,较缺乏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敬业奉献与创新精神较差,教育研究能力较弱。如果能在学前教师入职前解决好这些问题, 将会缩短学前教师职后专业水平提高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整体质量。

一、培养目标新常态:多元化

培养目标决定人才培养的规格, 决定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方向和发展前景。培养目标的确立应充分体现科学性、多元化、应用型,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既有较宽厚的学前教育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达到大学专科学历水平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及能够从事儿童社会教育与社会服务的专业人才。

即“以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为基础,以培养教师为重点,拓展培养儿童工作者”。我们要培养的对象首先培养其具备优秀公民的素质,其次培养其具备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当代的优秀公民,不但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平,还要具备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则是从做优秀公民的素质中衍生出来的,教师道德是公民道德的升华,“爱”的情感既是公民道德情感的核心也是教师道德的核心。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是公民生存能力的拓展和迁移。

二、专业方向新常态:标准化

(一)培养层次上,推进学前教师教育大学化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层次,是教育奠基中国的必然趋势。教师教育大学化,是教师教育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前置条件,学前教师教育同样适用。

(二)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推进从业资格规范化。

教师资格制度作为法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影响着教师培养的质量标准和教师队伍的建构模式。一是逐步提升幼儿教师资格认证的学历、学位。入职前的幼儿教师培养目标应逐步由中专、大专向本科、硕士过渡,提高学历、学位门槛。浙江省教育厅在2005年出台的《关于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者,必须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学校毕业学历视为不合格学历。二是严格实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制定全国统一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统一的专业资质考试,严格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评、发放和管理制度,幼儿教师做到持证上岗。三是幼儿教育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多元化。对不同从业人员进行资格差别认证,如幼儿教师、保育员等的差别认证。

三、课程结构新常态:个性化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基于学前教师的工作过程搭建科学合理的新课程结构,我校从2012年开始尝试并逐步形成“宽口径,模块化,重实践”的多样化选择性课程体系。多样化选择性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模块”+“自选课程模块”组成。

“核心课程模块”属于必修课程,由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两部分构成。“自选课程模块”属于校本课程,分选修课程、网络课程。选修课程又分为“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两种,穿插“特色选修”。“限定选修”主要是学生所学专业的特长课程,设置一定的选修范围。“自由选修”课程可以超越专业内容,包括通识课程、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特色选修”就是本土特色课程。多样化选择性课程结构表如下:

多样化选择性课程结构表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5

我国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院校共有40余所,大部分院校采矿专业办学方向都因延续了其传统优势而各具特色。不同于国内其他矿业院校,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办学中断15年,传统优势不复存在,办学基础薄弱。同时,由于学科建设周期短、“2008版培养方案”制定仓促,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特的资源赋存特色和行业发展特色对采矿人才所提出的特殊能力要求,急需优化和调整。为此,围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教研团队在深入分析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矿业院校采矿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办学特色,以“宽采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对现行“2008版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重新优化[2]。

1.课程体系整体架构优化按“宽采矿”培养模式根据煤炭(井工)、金属、露天、矿山安全四个专业方向能力培养要求对课程体系架构进行调整。在原有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基础上增设“专业主干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奠定学生扎实的“宽采矿”知识基础后,通过专业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有针对性地对四个专业方向的能力方面进行强化,以适应新疆矿山行业不同的专业方向需求。优化调整后的课程体系架构(见图1),课程体系结构。

2.公共基础课程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教育教学制度的完善,在中学教育中学生已经完成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因此,在采矿工程课程体系优化中取消了公共基础课程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另外,考虑后期专业课程学习需要,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增设“机械设计原理”和“运筹学”课程。

3.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优化根据新的课程体系整体架构,新课程体系“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优化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将原课程体系专业(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中“矿井提升运输”课程(28学时)与原课程体系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中“采煤机械”课程(42学时)整合为“采掘机械与运输提升”课程(48学时),归入新课程体系“学科基础必修课程”。(2)将原课程体系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中“岩体力学”课程(42学时)调整为“岩土力学”课程(48学时);原课程体系专业(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中“流体力学”课程(42学时)归入新课程体系“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课时减为40学时;原课程体系跨专业选修课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42学时)调整为“采矿CAD”课程(32学时)归入新课程体系“学科基础必修课程”。(3)取消原课程体系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中“弹性力学”课程(42学时)。

4.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为达到煤炭(井工)、金属、露天、矿山安全四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新的课程体系整体架构在课程类别中新增“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情况以下几个方面:(1)将原课程体系专业(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中“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矿井通风与安全”、“凿岩爆破工程”、“井巷工程”、“矿山测试技术”课程归入新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并将课时分别调整为:48学时、48学时、32学时、32学时、32学时。(2)增设“露天边坡工程”(40学时)、“岩土工程数值计算”(48学时)课程。(3)将原课程体系“专业(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中“煤矿开采技术”(84学时)、“煤矿系统工程”(42学时)分别调整为“采矿学”(80学时)、“矿山系统工程”(40学时)并归入新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

5.专业(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优化为完善“宽采矿”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四个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将专业(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按专业方向设置。除“采矿新技术”、“矿山信息技术”为必选课程外,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任选2门相关课程(2学分)进行学习。具体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设置情况以下几个方面:(1)金属方向可选课程:包括充填采矿、数字矿山技术、溶浸采矿、矿山设计原理,均为16学时(1学分)。(2)煤炭方向可选课程:包括非煤开采技术、绿色开采、特殊开采,除“非煤开采技术”为24学时(1.5学分)外,其余课程为16学时(1学分)。(3)露天方向可选课程:包括露天与井工联合开采技术、露天矿设计原理、露天矿线路工程、露天采矿工艺、露天矿爆破工程、露天矿土地复垦,均为16学时(1学分)。(4)安全方向可选课程:包括通风网络优化设计、瓦斯(煤层气)抽采与利用、矿山事故与预防、安全系统工程,均为16学时(1学分)。

6.跨专业选修课程优化为拓展学生在相近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开设跨专业选修课程。课程中除、“矿业经济”、“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与矿政管理”、“科技文献写作”为必选课程以外,设置3个选修课程组,每个课程组选择1门。即1号选修课程组课程为:矿山环境工程和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管理;2号选修课程组课程为:MAPGIS应用和地球物理基础;3号选修课程组课程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和新疆地质概论。

7.实践教学改革(1)提升实验教学所占比重。原有实验课程基础上,在主干课程中设立单独实验课程岩土工程数值计算、矿山测试技术,将“专业主干课程”的部分实验课程整合归入这两门课程。同时,将“矿山地质学”课程的实验学时由4学时增加至16学时。(2)调整实习方式。根据新疆的气候特征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需要,合并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为现场顶岗实习。现场顶岗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的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间进行。(3)优化设计环节。取消“井巷工程”课程设计(4周)、“采矿学”课程设计由4周减少至2周,增加“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环节(2周)。另外,毕业设计环节的时间由10周增加到12周。

二、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特色

1.构建“宽采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针对新疆矿业特色和人才需求特点,构建了“宽采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该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具备固体矿床(煤矿、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开采(露天、地下)的基础专业素质,稍加锻炼或培养即可满足行业“多元化经营”的用人需求,适应性强可以为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2.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针对现有课程体系的缺陷,调整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优化以后的培养方案将实验课程作为独立课程,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如矿山测试技术。同时,结合新疆气候特点调整学生现场实习方式,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整合为“现场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中段。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6

[关键词]产学研 旅游院校 民间音乐 课程设置 教材制定 构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76-03

产学研视阈下,立足于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把民间音乐的研究、民间音乐的教学、民间音乐的文化产业开发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做到三者的良性运作,相辅相成,不仅可以借助旅游对民间音乐实行活态保护,而且可以促进旅游院校教育的健全和完善,还能够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充分利用旅游院校的优势和资源对音乐专业民间音乐课程实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制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对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民间音乐课程设置与教材制定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如下构想。

一、课程设置

依据教学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可以在旅游院校民间音乐课程中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修课程、一般选修课程和社团训练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

(一)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体系设置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算2个学分。它既可设置成一般专业必修课程,也可以设置为专业重点课程,甚至还可以打造成专业精品课程。

1.一般专业必修课程。当前音乐专业中普遍存在这样的倾向:理论课(诸如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史等课程)不算是专业课程,对专业课程具有一种极其狭隘的观念。如学声乐就是学习声乐,学舞蹈就是学习芭蕾舞、民族舞和现代舞。一般来说,所谓的专业课程指的都是术科方面的课程。只有一些理论的专业,才把相关的理论课程作为专业课程。

由于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和领导基本上都来自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和艺术院校,因而他们往往把这种观念带到旅游院校来,把专业课程定位于术科方面的课程,把理论课作为所谓的非专业课程,因此,民间音乐就是非专业课程。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所谓非专业课程往往就是居于第二位的课程,不具有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是要先学好专业课程,甚至认为非专业课程学得好与不好都无关紧要。这样,民间音乐课程处于一种尴尬地位。

在产学研的理念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中这种课程的定位一定要改变,要把民间音乐提到专业课程的地位上来。且适用于任何一个方向,要求每一个方向都必修。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就设置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外国民族民间音乐两门必修课程。

2.专业重点课程。在现在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民间音乐成为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形之下,民间音乐无疑是旅游院校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一个对民间音乐一无所知的旅游院校毕业生,面对民间音乐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必然是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从业人员。因此,在旅游院校当中民间音乐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产学研的理念下,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有必要把民间音乐开发成专业重点课程。

3.专业精品课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与其他院校的音乐专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相结合,这是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特色之所在。我们把产学研结合为一体,民间音乐是最为出彩的地方,因此,把民间音乐打造成精品课程,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专业限修课程。在普遍进行民间音乐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基础上,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民间音乐的基本理念和特色,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有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单项的限修课程。例如,某种歌种的演唱,像侗族大歌、瑶族蝴蝶歌、壮族嘹歌、苗族尼呐哩、桂北风俗仪式歌等;某些说唱或剧种的演唱,像桂林渔鼓、广西文场、彩调、桂剧、壮剧等:某些民间乐器和器乐曲的演奏,像扬琴、唢呐、笛子、二胡、葫芦丝,等等。必须限定学生选择两项,声乐和器乐各一项,作为限定要完成的课程,算2个学分。

(三)一般选修课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有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单项的选修课程,如上述专业限修课程都可以设置为选修课程,不作专业上的要求,只是作为学生的爱好,不仅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修,算2个学分。

(四)社团训练课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也包括一些非音乐专业)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各种社团组织,诸如山歌会、原生态声乐合唱团、三月三歌舞团、地方戏曲和地方说唱组织等团体,定时进行训练,开展活动。这样,就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社团训练课程,这些社团训练课程也同选修课一样,算2个学分。

旅游院校音乐专业产学研民间音乐课程设置形式可以归纳为表1。

二、教材制定

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民间音乐课程,尽管与师范院校和艺术院校同名,但是,它立足于旅游院校产学研的相辅相成,要体现产学研的不同特点;它要适合于旅游院校的特殊情况,体现旅游院校的特色,其教材的内容构成和结构要素必然要与师范院校和艺术院校同名课程有较大的区别。经过分析和提炼,旅游院校的民间音乐教材应具有下列结构要素和构成形态。

(一)旅游院校民间音乐教材的四大结构。旅游院校民间音乐教材的构成必须要包含四大结构要素: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和操作实践。

1.基本理念。基本理念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帮助学生对民间音乐有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保护发展观和正确的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观。

一百多年来,西洋正统音乐在中国音乐教育领域和音乐界占主导地位,民间音乐(包括中国民间音乐和世界民间音乐)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民间音乐的这种地位,严重地影响民间音乐产学研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在培养新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培养他们对民间音乐的正确价值观、正确保护发展观和正确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观。教材的这一部分,应该充分地阐释民间音乐产生、存在的理由,它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民族人种、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的关系;充分地阐释支持它的人类意识和哲学观点;确立民间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光辉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意识;解决民间音乐如何审美、如何欣赏的问题,解决如何发现民族音乐的价值问题,从而建立对民间音乐的正确价值观。在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后,进而树立起保护和发展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再树立合理开发运用、构建文化产业的正确的旅游文化产业观念。

笔者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民间音乐的课程讲义中,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探讨。在课程的开端,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阐释课程的基本理念,阐释民间音乐课程理念与欧洲中心论理念上的区别,以及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旅游院校的课程的实践特色,并进行民间音乐价值观和活态保护发展观的讨论。

2.系统知识。系统知识部分就是关于民间音乐结构的知识体系。根据它的知识覆盖面,可以有全息系统知识、单项系统知识和专项系统知识等类型。全息系统知识指的是涵盖整个民间音乐(包括中国和外国各地域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的一般意义上的系统知识。它包括民间音乐的类别,各种类别在各地域上和个民族中的代表性乐种、代表性曲目、代表性人物和典型的特点特征等,是关于民间音乐的一般性知识。这和目前的各种民间音乐的教材内容是一致的,这部分可有现成的教材取用,但是,作为旅游院校的教材要更加凝练,更加集中。单项系统知识指的是关于民间音乐的一个单一项目的系统知识。其单项可以是一个乐种、一个剧目、一件乐器、一位乐人、一部论著、一桩音乐事项等等,是关于诸如此类某一项目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专项系统知识指的是关于一个专门项目的知识体系。它与单项系统知识基本上是一致的,有时候会出现等同的现象,但是,它与单项系统知识是有所不同的,它多了专门特指的含义,它具有比单项系统知识更为宽泛的含义,有时候它还可以包含几个单项的内容。

3.乡土教材。乡土教材部分是教材中突出地域性知识的一部分。在教材形式上,它没有固定的内容,只是一个构成的方案。

乡土教材可以有两种构成方式:一是把旅游院校所在地域的民间音乐代表性的乐种、乐器、乐人作为教材内容;一是各学校或各教师根据自己部门和个人科研的结果,把从田野作业中搜集的资料,通过分析整理提炼,将与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的一些民间音乐作为教材的内容。这是与研结合得较为紧密的一部分,往往是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把桂北湘桂走廊的仪式音乐,兴安县和灌阳县的山歌,侗族大歌,壮族的嘹歌,南丹县白裤瑶的音乐,桂林市的桂剧、彩调、渔鼓和广西文场等音乐,通过分析提炼,开发成乡土教材,用于教学当中。

4.操作实践。操作实践部分是关于操作与实践的知识体系和实际的操作过程。过去的操作实践主要强调是实际的操作过程,现在则要把它上升到一般的原理,要把一般的方法和原则、操作程序梳理,将其写入教材,并且从实际操着中提炼一些经典的案例作为例证,把实际操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一块也可以灵活处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操作的有关内容,用于教学中,作为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并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如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方向,在其课程中增加了有关民间音乐如何采集、整理、分析、策划成旅游项目,以及制作成音响的操作方案方面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田野调查,根据采风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案头梳理,策划表演形式、演出项目,并制作音像作品,还让学生直接参与演出景点的项目策划等。

上述四个要素,前两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后两个相对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正是由于这种灵活性,体现出了旅游院校民间音乐教材制定模式的特色。

旅游院校音乐专业产学研民间音乐课程教材结构要素示意图见图1。

(二)教材制定模式的构成形态。根据上述的课程设置形式,我们就有必要编制与之相适应的教材。该教材的制定要有一个原则或规范,这就是教材制定的模式。根据旅游院校的特殊情况和产学研结合的形式,教材制定的模式又可分为基本模式和具体模式两种情况。

1.基本模式。因为旅游院校的民间音乐教材构成包含有四大结构要素,所以在总体上,教材制定模式有一个最基本的结构模式: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操作实践,这是一个总体上的结构框架,体现出产学研民间音乐课程结构叫大要素之间总的结构关系和构成情况。在实际的运用中,根据不同课程的设置再具体化。

2.具体模式。因为面对具体的课程模式,其中的具体内涵有所不同。特别是系统知识和操作实践这两个方面的差别非常的大,所以与上述课程模式相适应,教材制定模式义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派生出如下的具体模式。(1)必修课模式:基本理念+全息系统知识+乡土音乐+专业操作实践。此模式适用于专业必修课程,其中的系统知识指的是关于民间音乐的整个体系的知识;专业操作实践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而定或者是有所侧重。就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而论,其专业操作实践,表演策划专业为旅游景点的表演项目策划,音响工程专业为旅游景点的音响策划和音响制作,舞蹈专业则为旅游景点舞蹈的策划和设计,文化市场管理专业侧重于管理方案的制作。假若说有导游专业,则是偏向于导游方案的设计和导游词的编写,等等。(2)限修课模式和选修课模式:基本理念+单项系统知识+乡土音乐+单项操作实践。此模式适用于专业限修课程和专业与非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中的单项知识就是学生选修的某个声乐(器乐)乐种或者乐器的单项的系统知识,单项操着实践也就是学生选修的某个声乐(器乐)乐种或者乐器的单项的操作实践。诸如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曾经开设过的唢呐、笛子、二胡、扬琴、民族声乐、壮族舞蹈等。(3)社团训练课模式:基本理念+专项系统知识+乡土音乐(含活动)+专项操作实践。此模式与选修课模式在内涵上差不多,适用于社团训练课程。其中的专项系统知识比选修课模式的单项系统知识相比,除了某个声乐(器乐)乐种或者乐器的专项的系统知识外,还包含有民间活动方面的系统知识,专项操着实践除了选修课模式的内容外也包含有组织活动的实践。诸如对歌台的搭建、庙会的组织、三月三歌圩的举办、婚俗丧仪的举行、龙船风俗仪式的组织。在这三种模式当中,必修课模式是最根本的,也是基础的,适用于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各个方向,其他两个模式则是针对具体的情况而选用的。

三、结语

产学研视阈下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民间音乐课程设置与教材制定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不可避免地具有多样化,但是,依据产学研并重,利用旅游院校的优势和资源活态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良性开发旅游文化产业、培养创造性的民间音乐新传人和旅游能人的原则,它们又具有一定的共同规律。课程设置可以有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修课程、一般选修课程和社团训练课程等形式。教材由“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操作实践”四大结构构成,其构成的基本模式为: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操作实践,后三者,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及地域性的不同有与其相应的内容。按照这样的模式所设置的课程、所制定的教材,能真正体现旅游院校的特色,真正体现关于产学研的民间音乐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为教学这一关键性的环节打下结实的基础,提供必要的保证。

[基金项目]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度教改项目(JGllA02A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重点项目(2011JGZ066)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7

关键词:语文; 选修课; 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26-001

职业教育是应用型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文化课程结构陈旧落后,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基本上是全必修和全统一制度,这种做法不符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改革传统的文化课课程体系已是当务之急,而开设选修课是优化课程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就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开设语文选修课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必选、自选3个部分。”“自选部分是为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安排的有关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可选性和教学要求的多样性。”“(内容)应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发展特长的需要确定,学生可按自己的意愿选修。”这就为职业学校开设选修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

2.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为了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基础性、应用性、发展,使文化课更好地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服务,常州市职业教育文化课课程改革从2007年起全面推开,突出文化课为专业文化建设和职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服务,突出文化基础知识能力在专业学习和工作岗位的实际应用,实行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奠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能力。

3.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成绩差异大。以我校2007级新生为例,语文最高分109分,最低分40分;不同专业的学生语文平均分差异显著,其中理科类学生语文平均76.5分,比文科类学生低7.2分。此外,不同专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当前语文课程的材和统一标准,显然还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开设选修课程能有效地弥补教材照顾了共性而较少关注个性这一缺陷,便于与专业教学结合,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4.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既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积累者、建设者和开发者,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它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固定不变的职能分工,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教学观念,掌握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吸收当代知识研究的新成果。正是在参与课程开发,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获得专业的自主成长和持续发展。

二、职业学校语文选修课的特点

职业学校有自身的特点,它的语文选修课程不能是普高语文选修课的照搬,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旨在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底蕴、提升母语素养、引领专业方向、发展个性潜能。而职业学校的语文选修课则要突出以下特征:

1.体现专业特色。2.体现层次性。3.突出实用性。4.体现趣味性。

三、开设选修课的基本思路

1.设置课程与开发教材。在课程设置这个问题上,要强化课程意识,规范操作程序,经过科学的思考、研究和论证,特别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意愿。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专业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设定,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简言之,培养目标、学生需求、专业特色是设置选修课程的三条重要依据。

2.创新教学模式。选修课的教学不一定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鉴赏课、活动课、讨论课等多种形式。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声音与图像资料,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生动的情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注意为学生创设“用语文”的情境,使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深入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学生与专业结合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色,通过项目学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本土文化采风等一系列活动,安排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语文能力。

3.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职业学校从1999年起实行学分制,这为选修课的开设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选修课是临时组班的,实行的是“跑班制”,打破了原有班级与年级的界限,加强教学管理就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选修课指导制度和管理制度,是课程管理的当务之急,只有用制度规范选课行为,才能确保选修课有序运行,提高选修课实施质量。教育行政与管理部门应设置专门的机构,有专职人员对选修课进行管理,教学管理人员要与任课教师共同配合,加强考勤管理,确保选修课正常运行。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8

【关键词】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 选修课 国际贸易 必要性 可行性

经教育部批准的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于2000年正式颁布实施。《大纲》明确地描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各校根据《大纲》提出的培养目标制定出本校的教学计划,开设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然而英语专业大学生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一样,一届不如一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近日在上海的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大学毕业生中只有10%左右具备在外企工作的技能,本土高素质人才短缺将对跨国公司以及向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产生严重影响。四年大学,许多人都是虚度青春,毕业时找工作才发现自己的知识面是那么的窄,自己的综合能力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与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程息息相关。本文拟谈论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的必要性

1.高校英语专业选修课开设现状

以下是某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概况表(表1和表2)。

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该校英语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有四类。专业技能选修课、专业知识选修课、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且不看专业技能选修课和专业知识选修课,先看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从学时分配(共306学时)和学时比例(共10%)看出专业课程多,相关课程少,选修课程欠实用。尽管这样,表一还是说明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选修课程数据依据和条件。然而,从表二的课程设置片段中,我们却清楚地看出选修的公共课程大多都是最基础的课程,也就是大学生常说的“不用老师教,也可以学会”的课程。选修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大多是政治与文化,真正实在实用的课程并不多见。有一门作者认为比较醒目的学生很需要的课程却排在最后的位置。笔者在长期分管教学工作中了解到,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诸多因素,在不少高校英语专业中,这些所谓的选修课并非真正的选修都是根据师资情况指定开设的。可想可知,排在课程设置表中的最后一门选修课《国际贸易实务》往往在实际的课表中榜上无名。于是便出现了所开设的选修课教学效果不好,而学生感兴趣而且又实用的课程却没有被选上,从而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窄,就业机率低的现象。

2.就业难折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缺憾

以上所说的这些原因都是外在表现的,其内在的原因是教师及学生没有以正确、认真的态度对待选修课。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的不多,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劲头不强,学习态度不积极。这对于还处在学习、吸收知识的大学生来说是危险的。外在因素作用于内在因素,而内在因素又作用于外在因素,如此的恶性循环,选修课也只能是混学分的工具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现实实用,与英语专业息息相关。英语专业的学生自然地对该门课程感兴趣。关注英语,关注世界贸易,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就业趋势,关注自己的前途命运。

3.开设选修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意义

开设选修课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多元化,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而非单一人才,适应市场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选修课是大学中塑造人才不可忽视的力量。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除了专业以外,面对的大部分是选修课,它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设计自己未来道路的平台,实现了对自己设计的可操作性,所以,选修课开设是否得当以及教学方式是否成功,对大学的人才锻造及对大学本身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那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包括那些内容呢?该门课程属于是应用经济学的范畴,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且是利用研究的结果如何实际应用的理论;不仅是国际贸易专业的理论,而且是其他所有经济类专业的必选课程。它包括:国际贸易概述、西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措施、鼓励和限制出口的措施、贸易条约与协定、关税与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贸易、世界主要贸易国家及集团的对外贸易、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贸易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人才,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经济学相关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国际贸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工具,面对实际问题有清晰的分析思路,能够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使学生熟悉中国以及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国际贸易政策;在教学中结合地缘特征,联系地方实际,掌握中国周边国家基本状况,熟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内容等等。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无论将来大学生在哪个行业或领域工作,如果从事对外贸易工作,必须学习这门课程。否则我们的工作无从着手,或者相关的领域不能拓展。退一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恐怕连每天几乎都会有的关于国际贸易的新闻报道都看不懂。国际贸易知识无处不在。没有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就会处处碰壁,甚至会出洋相。譬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学过国际贸易学就未必真正认识以下英语:GATT,NTBs, PTA, EC, BRICs,IMF, IBRD,EU等等。可见,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的可行性

1.与时俱进,学生欢迎

英语专业只是一个工具专业,真正能够把英语学的精通的人,即使是英语专业的人也是不多的。即使通过了英语专业8级,口语和写作都不理想的也大有人在。在就业时大多只能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其原因就是,因为知识面太窄。除了基础的语言文学知识,其他实用的专业知识却是空白。有调查证明:英语特长+其他专业的就业前景好。比如英语+对外汉语,这样可以教外国人汉语,出国或者留在国内发展都不错;英语+计算机,可以参与文曲星或者金山词霸之类的软件编程输入;如果在本专业内求发展,那么若基本功扎实汉语又好,当翻译也不错;最常见的是英语+贸易,去外企就业,那自然要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有所了解。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学课程就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国际贸易的国际化,而一国参加国际分工进而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国际贸易,所以学习国际贸易学课程,不仅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加固专业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国际化视野,增强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经贸活动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社会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顺应时代需要,自然广泛地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选择。

2.高校专业多,师资能共享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出品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曾公布,我国超过60%的高校开设了英语、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数最多,超过80%的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据介绍,这份评估报告首次对667所中国大学(不包含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全面评价,形成了192个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每一专业排行榜都详细列出了开设该专业的大学个数,该数据可体现某一专业的热门程度和竞争态势。统计显示,英语是开设最多的专业,共有554所高校开设,其次是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分别有526和407所高校开设。四至十名的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有384所高校开设;艺术设计,有382所高校开设;会计学,有382所高校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有370所高校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有367所高校开设;市场营销,有361所高校开设;工商管理,有356所高校开设。高校丰富的专业为专业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有英语专业的学校,大多都会有国际贸易学专业或相近专业。这为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提供了师资保证。其实也可以“走出去”,通过英语专业的教师外出进修或报考国际贸易学专业的研究生脱产学习,在本专业教师中培养《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师资。还可以“请进来”,聘请校外国际贸易学专家来举办相关讲座。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校网页为学生提供自学辅导。

3.课程设置有归属,教学计划有保障

根据英语专业《大纲》培养目标要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不仅可以开设为英语专业的选修课也可以开设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所以,在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它既可以列入公共选修课程,也可以列入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程。一般选修课程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2~3学时。作为选修课开设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一学期每周2学时的教学时间是完全足够的。由于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又需要一定相关知识为基础,最佳开设学期应该第四或第五学期。这样,学生选择积极性高,学习干劲足,学习效果有保证。

综上所述,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社,2000.

[2]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摘要)[Z].

[3]崔晓明.对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和改革建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8).

[4]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9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告业已成为一个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的新兴行业,而广告学专业人才也因此炙手可热。而广告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从诞生之日起就发展迅猛,众多高等院校都已开设广告学专业。其中独立学院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培养了众多的广告学专业人才。相对于传统高校,独立学院广告学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在广告相关行业一线的动手和应用能力,包括广告设计、制作、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等技能,相对弱化学科理论和学术研究培养。由于广告学专业是为培养和输出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赖以生存的,而课程及其内容编制具有决定所培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人格结构的作用,进而对广告学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构成直接影响。因此,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最敏感地反映出社会对广告学专业教育的各种要求,必须符合独立学院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1 独立学院广告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课数量不足

 

广告学专业课程应涵盖传播学、市场营销、社会学知识,并教授一定的美术技能和艺术创新能力。可以说,多学科交叉是这个专业一个总的特点。目前,我国许多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现状是以青年教师为主、外聘教师为辅。一方面,青年教师在系统的理论和专业的技能上还有一定的欠缺,有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是在师资力量和相关设施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设立广告学专业。另一方面,外聘教师则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跨专业教学,从文学、美术、经济等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师中进行选聘,在教学的系统性和学生知识结构的搭建上存在不足。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使得所能提供给学生的专业选修课非常有限,而专业必修课也缺乏对专业核心基础知识学习的系统规划,只是依照现有师资来设置,在学习中学生难免有空泛的感觉。理论研究的落后和师资力量的薄弱成为阻碍中国广告教育发展的直接原因。

 

1.2 课程结构不合理,与实践脱节

 

我国广告学专业目前所属院校性质不一,所属院系也各不相同。各个大学、院系从不同的领域和研究方向设置课程进行广告学教育,容易忽视与广告学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割裂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同时,课程设置随意,重专业必修课,轻广告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致使广告学教育未能摆脱应试教育模式重知识传授,缺少对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基础综合性学科的设置不够重视,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并未反映在课程中,学生虽懂各种理论和复杂的模式,但对国际经济的现状缺乏认识也感受不出科技变化对广告学的影响。这种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片面,缺乏系统性,难以胜任较高层次的工作。

 

1.3 专业定位模糊,课程缺乏特色

 

如上所述,广告学专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多学科交叉,各地高校由于历史、院校性质和地方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在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形成自己的特色。而目前的情况是,国内除少数几所较早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在定位上比较明确、有自己鲜明的培养模式和特点外,更多的、尤其是最近几年新设广告学专业的高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课程设置在现有师资基础上模仿、复制,缺乏目标和定位。这种现象在专业教学中也给学生和教师带来困惑,学生不能以所学知识来定位将来职业,学习就缺乏针对性和主动性;教师也很难确定课程内容的重点,使知识教授不能深入要点。

 

置身于国际广告和国内广告的激烈竞争之中,培养能够从事整合营销、广告信息传播与公关活动、具有多学科知识、不断追求创新、迎接新技术挑战的复合型人才,也应该是独立学院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广告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目标与思路。目前,独立学院广告学教育急需进行现代观念转变和课程内容实践创新。

 

2 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2.1观念上:从"认同性"向"创造性"转变

 

"认同性"课程指的是课程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及行为规范,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数量上达到高效率及行为变化上达到高质量,但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构想及技术更新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宗旨的"创造性"课程必将成为学校课程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而进行的改革方向。

 

现代社会知识激增,各行各业变化加剧,掌握一门技能便一劳永逸的传统逐渐被打破。要解决知识无限膨胀与学习能力有限的矛盾,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就必须掌握最基本的、系统性的、方法性的知识,因为只有这些知识才具有更强的迁移力。另外,应该教给学生科学前沿的东西,扩大学生的新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教育认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应得到加强,教师要创造使学生易于发挥的学习情景,鼓励学生的探索与讨论,在教学环节上,教师要努力提供更多的资源以供学生自主性学习,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商学习,以及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都是十分重要的。它更强调的是反应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鼓励幻想,提倡多样性、个性的发挥。

 

2.2 目标上: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定位

 

四年的广告学教育不可能为广告行业培养出具有管理客户、懂得市场、操作策划、工于文案、长于设计等能力的通才。广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一般有三种模式:技术型、策划创意型和两者兼容型。技术型人才培养侧重于广告人才的技术技能,它要求被培养人在通晓和把握各类广告展现技术的基础上能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将一定的广告创意构想通过恰如其分的形式设计予以表现。策划创意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重心在于为实现广告目标而进行总体策划创意,它的基点不在于对广告各种展示手段技术运用的把握,而在于按一定广告目标对广告活动全过程的整体驾驭。兼容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将上述两种类型的培养模式结合起来,这种类型的人才较之技术型和策划型人才具备更为全面的发展潜力,在广告人才竞争上更具优势。然而,实施兼容性专业定位的院校必须具有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也应考虑学生自身的条件,目前国内做出第三种定位选择的院校不多。

 

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以及课程体系等层面上,建立统一的培养教育模式是不科学,不可取的。这种一元化模式不符合我国广告学教育多元化的实际,不能满足广告业对广告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就整体而言,尽管大学处于一定社会条件的教育目的有大致的相似性,但由于学校各自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大学背景有差异,因此各校所持有的教育目的理念及由此产生的人才观有多样性,就此衬托出培养人才也富有个性,每一高校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对国家教育部关于广告学人才培养目标各校的理解角度不一,为此在限选课、任选课上高校应有所侧重或保有特色。一些高校已做出了有益尝试。如中国传媒大学广告系在人才培养上,重在"通才教育、一专多能"。他们强调所培养的人不是拉广告的,也不是纯技术制作人员,而是熟悉广告学活动整体作业流程,对营销活动整体把握的管理人才。因此他们增加了"市场战略与广告"、"媒介战略与广告"、"广告表现研究"、"广告运动个案研究"、"广告市场个案研究"等特色课程,效果良好。如果不尊重客观实际,舍其长求其短,那么在培养广告专业上,就会力不从心。比如,新闻传播类的广告学专业,其生源多为普通高考文科类考生,学生的艺术基础不能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相比,若它把培养广告设计制作人才作为目标定位,实是强人所难,强己所难。

 

2.3设置上: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渗透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广告学专业教学计划里的课程按其性质分为四大类,即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是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规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课程。按照广告学专业教学计划,公共必修课为学校统一安排设定。而在其他类课程的设置上则须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的相互渗透。

 

2.3.1 专业必修课的确定

 

广告学的学科体系应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广告学原理、传播学、广告实务。广告学专业必修课安排应是对其学科体系的直观反映,广告学概论、广告媒介、市场调查、消费行为学、社会学、中外广告史、广告管理与法规等均成为广告主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成为必修课里的专业基础课;广告设计、广告摄影、平面立体设计软件、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效果研究均列入广告实务之列,成为必修课里的专业技能课。这些课程是广告专业培养目标的体现,是专业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2.3.2 设计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专业选修课

 

限制性选修课是要求广告专业学生必须选修的专业选修课。内容包括本专业范围内未能列入必修的较重要的专门化知识和技能,以及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之后,也应为学生设计在培养原则的指导下获得个性发展的新方案。而新的培养方案既有共性要求,又有宽松灵活的特点,以基本学分表示培养的基本要求。将专业选修课的内容扩大,做成菜单式的课程,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选修课可分5大组块:(1)文学欣赏、世界文明史、中西比较文化研究、企业文化研究;(2)艺术、古代文明、电影、历史;(3)科学史、人文科学、音乐、哲学;(4)经济学、管理科学、组织行为、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产权管理;(5)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广告案例研究、广告设计作品评析、时尚与流行等。开设如此丰富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不完全接受教学计划,只要符合培养方案的最低学分,可以为自己订做"个人学习计划"。通过这些课程设置使学生不致过早关闭智力的视野,使他们在不受职业限制的广泛课程学习中获得有利探索真理的全面知识和有助于理解的理论。加强基础教学,合理划分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在总学时中所占比重,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合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文理渗透、打破专业壁垒,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志愿从中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