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集锦9篇

时间:2023-09-25 11:38:45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157-03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指引下,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并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建设进行很多有益探索。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没能很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导致就业指导课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

一、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 就业指导课自身教学的需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这一规定明确提出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必要。虽然就业指导课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针对性,但两者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比如,就业指导课中的择业观、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其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内容相互渗透。再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国情教育与就业指导课中的择业观、职业素质教育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就业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和平台。另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始终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指导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无论是宣传就业政策,培养正确的择业观,还是训练就业技巧,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2. 高职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转变观念的需要。在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找工难”与“招工难”现象同时并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就业观念问题。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中存在很多误区:择业目标理想化,起薪水平上期望值过高,地域上目光聚集在大城市发达地区;过分注重自我价值,淡化社会价值,功利主义倾向比较突出等。可以这样说,高职学生就业不存在根本性的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于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择业观,正如今年两会期间某些政协委员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的建议:转变观念,扔掉面子,就业的路会更宽。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这就需要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3. 培养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需要。心理素质是指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思想素质、智力开发、创造能力的培养等是一种基础性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成功就业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不健康的心理:由于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有些高职学生在择业、就业这道关口前茫然不知所措,不明确自己究竟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缺乏自信心和应变能力,心理准备不足;由于期望值过高,一旦求职失败,就会非常沮丧和消沉,自卑和挫折心理严重;在择业过程中,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主观意识淡薄,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心理较强;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还存在落后保守的一面,自主创业的意识不浓,在创业上有较为严重的畏难情绪,等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就业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挫折、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解决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4. 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需要。职业素质是指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根本。新时期各类员工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开拓创新。卓越的职业素质是获得职业发展的基石,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专业技能、道德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存在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精神的问题。以职业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诚实守信为例,在大学生人才市场,人们感到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诚信。比如,一些大学生挖空心思做虚假材料,假造各种荣誉证书、资格证书,杜撰子虚乌有的社会实践经历等,甚至于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就业协议,与用人单位签约后任意毁约,就业报到后又频繁跳槽。这些现象不仅造成了就业市场秩序的混乱,也使大学生的整体诚信度下降,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勤学苦练只能提高职业技能,而职业素质只能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范文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1]由此可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承载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为教育者所运用,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产生作用的一种教育形式。

(一)将高校就业指导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载体是由高校就业指导的本质所决定的今天的高校就业指导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规划职业生涯、培养职业素质,提高职业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包含了指导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这在本质上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因而可以将其看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将高校就业指导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精神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政治观、人生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法制纪律观为主要目标”,[2]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以灌输为主的思想教育理论课显然不能实现培养目标,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通过高校就业指导,可以使大学生客观地认识国情、评价社会,确立明确的理想、目标,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目标开发潜能、不懈进取,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以高校就业指导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职业指导中,是根据时代的变化,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

(三)将高校就业指导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当前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职业指导中,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解决具体的就业问题来解决其思想问题,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实效性。把高校就业指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既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还能逐渐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创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实现所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最终完成高等教育的使命。

二、高校就业指导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功能,《辞海》中的解释是“功效;作用”,即某一事物的影响和作用。高校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指的是高校就业指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作用。高校就业指导由于自身的本质特征、大学生的自身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向功能

高校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导向功能,是指高校就业指导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有指导作用。在就业指导中通过形势政策的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情,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奋斗目标。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现象,往往难以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加,但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主题性缺失与人文精神的失落。”

如何在新形势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奋斗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正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还需要就业指导教育。在就业指导中,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指导大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辨证地认识国情,正确评价当前的社会问题,树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鼓励和帮助年轻一代去拼搏、去竞争,而且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拼搏和竞争对于自己存在和人类存在的真正意义。”

就业指导的这种导向功能,可以把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在大学生中形成持久的价值导向,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德育功能

高校就业指导的德育功能,指高校就业指导对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来实现。我们都知道,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发展、成才的必要条件,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积极进取、在奉献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是在任何时代都倡导的价值准则。因而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一直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在高校就业指导中,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通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规范的教育,使他们明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逐步提高道德分析和判断能力,认识到只有行为符合一定的规范,才能适应以后的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高校就业指导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可以使德育工作落在实处。

(三)开发功能

潜能是指人的现实活动能力的潜在状态,是人能动地把握客观事物活动的内在根据,是人类几千年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历史积淀和升华。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没有被充分利用,据心理学研究,人脑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与银河系的星数大致相等,相当于140亿个高功能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储存1015比特的信息量。现在一般人只使用了大约10%的大脑功能,绝大部分潜能还尚未被充分利用。[5]可见,潜能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发展成才和社会的繁荣进步。

大学生通过多年的系统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首先要赋予教育对象以谋生的手段;其次,要最大限度的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使他能够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6]要把获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职业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离不开潜能的开发。在职业指导中通过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好的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其内在潜能,养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只有把把学习看作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才能充分开发潜能,主动有选择的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并通过社会实践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四)心理教育功能

心理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是一个人在思想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开发、创造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形成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心理品质和抗挫折能力。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在人的一生中失败和挫折也就不可避免,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就会难以应付激烈社会的竞争。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抗挫折和风险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办学体制的原因,大学生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受父母、老师的影响较大,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了解自己适合什么专业,也不懂现在的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方向的关系,因而在大学学习中往往迷失自己方向,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只有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范文3

一、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含义及其特征

开发人才的功能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含义包括两种,即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接受本阶级的思想,进而用以指导人们行动的活动。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即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组织,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人民群众,提高人们的理论水平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广大群众为实现党的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人才资源是当今时代各国的重要资源要素,人才开发由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即人才开发的主体、人才开发的客体和人才开发的内容和手段。开发主体通过教育、实践锻炼、环境影响等形式,即人才开发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将蕴藏在开发客体身上的潜能挖掘出来,人才开发的内容是人的内在素质和潜能,不断提高人才开发活动的对象的综合素质,采用一定的人才管理体制合理配置,使其成为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作为人才开发基本形式,所要解决的内容是即育才和用才。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是人才开发的特殊形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直接开发人的“德”,间接提高人的其他素质,将蕴藏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潜能挖掘,其开发人才的手段主要是培养开发,不断提高其素质,对人才开发主要集中在其培养性开发阶段,使其成为能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系统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内容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我们这里指的是狭义,即参照客观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作用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其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活动的对象。要开发客体的先天素质及后天习得素质,使其成为能从事创造性劳动,手段主要是培养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特征。其目标是促进开发对象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所以具有直接性的特点,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对人才其他方面的素质开发是间接性的,通过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来提升人的其他素质,因此综合起来说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的特点;广泛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即具体表现为人才有个体人才、群体人才和社会人才,当然会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并能够继续深入的地挖掘出潜能的层次性;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的特点。这要求人才的开发要本着现实社会和人的客观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具有超越性,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人才开发;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它的意义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贯穿于人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成长和成才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主要功能体现。引导功能。即引导成才者确立科学的成才目标,引导成才者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成才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们成才目标的确立,使其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通过“行为导向”和“行为控制”来实现;激励功能。激发成才者求知的兴趣,激发成才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励成才者对创造力的开发和运用。必须注意兴趣的指向性,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的开发和运用;塑造功能。塑造成才者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塑造成才者较高的智能素质,塑造成才者健康的身心素质。积极引导成才者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对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方式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人们加强身体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意义在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育才理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育才方面的功能作用,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二、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取得的成绩: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建设人才,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人才的身心素质逐步提高;人才队伍的壮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括发展,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培养出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存在缺陷,思想政治教育对部分人才的开发效果不理想,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滑坡,创新能力缺乏,身心素质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的开发针对性不够,受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的限制,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投入不足。存在的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力度不够,部分客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科学的人才开发规划的指导,部分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认识不足,消极环境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不良影响。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范文4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 影响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概念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最早提出内化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内化具有三个阶段:第一,服从,即表面顺从行为;第二,同化,即自愿接受他人、集体的思想观点;第三,内化,即行为主体从内心真正认同他人、集体的思想观点,并将这些思想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思想态度体系。综上,内化即行为主体在真正认同和接受他人或集体的思想观念基础之上,将这些思想观念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使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此指导自己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一切得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定义说起。张耀灿、陈万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形态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i这个定义是从内化本身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两个维度出发,结合二者的本质内涵构成的,具一定的科学性。根据以上的论述,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指教育客体在主动地注意、理解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将这些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使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此指导自己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影响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一项是与社会、现实的人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那么难免会受到社会中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张耀灿、陈万柏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媒等)与微观(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等)两个方面,而教育客体的内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子要素,也必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但在这里,我想讨论的是直接影响教育客体内化的具体因素:

第一,教育主体对社会指导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即教育主体的内化。教育主体的内化是教育客体内化的前提、基础。简单地说,教育主体内化的对象是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而教育客体内化的对象是教育主体所传导、灌输的教育内容。这两类客体的内容本应一致,但因教育主体对社会指导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水平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变化。加之教育主体的内化是教育客体内化的前提、基础。因此,要想教育客体更好地完成内化的任务,首先必须做好教育主体的内化工作。

第二,教育主体素质的高低,这里面包括教育主体的理论素质、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方面。一方面,内化是教育主体传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教育客体认同、接受这些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统一过程。教育主体的各方面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对社会指导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这也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质量和传授方式,自然地会影响到教育客体的内化。另一方面,受教育客体在内化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会对教育主体的道德素质、人品等方面有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主体的各种素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客体的道德素质、人品等方面,进而影响教育客体的内化过程。

第三,教育客体素质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具体地说,教育客体的道德素质、理论素质等方面及其主观能动性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些方面会直接影响教育客体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果教育客体的道德素质、理论素质水平高、又能够在内化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教育客体就会迅速且准确地掌握教育内容,进而就能更好地完成内化的任务。反之,如果教育客体的道德素质、理论素质水平较低,且在内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不高,那么教育客体在掌握教育内容方面就会受到很大的消极影响,不能很好地完成内化任务。

第四,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互动、合作程度。如果二者的互动、合作程度高,那么教育客体就能很好地完成内化过程的任务;反之,教育客体的内化将会受到消极的影响,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这种互动、合作程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主体尽职尽责,教育客体要按照教育主体的要求走,这就说明二者的互动、合作程度高,也就能很好地完成内化过程的任务。另一方面,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情感关系,具体表现为二者之间的信任、喜欢、尊重、敬佩等心理情感关系。如果存有这些关系,那么教育主、客体之间便是正向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有利于增强主、客体交往、沟通的频率、深度,进而有利于教育客体内化任务的完成。

第五,教育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从硬性条件看来,即教育环境提供的各种教育设备。比如,随着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设备的引入,教育客体将更生动形象的认识教育内容,这会增强教育过程的吸引力,自然也就有利于教育客体的内化。从软性条件看,主要表现为教育环境带来的学习风气、氛围的影响。如果是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萦绕在教育客体身边,教育客体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而积极内化教育内容;反之,如果是死气沉沉、消极的氛围,肯定不利于教育客体的内化。

第六,教育目标的设置,包括难易程度和是否符合教育客体发展的需要两个方面。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也是其终点,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那么肯定会对教育客体的内化产生影响。从难易程度看,如果教育目标设置的太简单或太难,都不能很好地调动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育客体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这就会直接影响教育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教育客体的内化阶段。从教育目标是否符合教育客体的发展需要来看,如果目标与客体的发展需要关系不大,这种情况也不能激励教育客体积极进行内化。马克思曾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育客体的发展需要,设置难度适中的教育目标,激起教育客体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综上,笔者认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因素远不止于这六个方面,对此应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范文5

关键词:社会转型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197-02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是应对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势所趋。当前,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性与多变性。正如有的学者描述的那样,转型中的当代社会呈现出模糊、交互与多变的状态,“所谓模糊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形成时间短,人们对其本质、功能、规范的认识及心理适应,尚处在探索之中;所谓交互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相互交叉与渗透,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多;所谓多变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还在不断扩展、延伸,不断衍生出新情况、新问题”[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主体性随之增强――这也意味着要满足的利益诉求也要增大;自主选择性随之增多――这也意味着要满足的需求口味也要增多。同时,社会环境影响的不断加大,多样的社会思想观念也在侵袭着人们,人们更容易接受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以满足自己“被制造出来的虚假需要”。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转型以服务于人在社会转型期的自由全面发展。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定型的关键阶段,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重要。如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么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实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武器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形防御阵地就显得尤为必要。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须面对的几个基本问题

2.1 教育功能的异化

异化一词的法文是aliner(动词)和 alienation(名词),其本义是转让和出卖。在继承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对异化理论做出了新的突破。在马克思那里它主要指劳动异化,即“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那么在阶级社会,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然也存在异化现象。教育异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本身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人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使人的发展成为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人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被教育所操纵,教育把人异化了”[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异化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功能的失语。我国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本质在于促进社会成员实现全面发展,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往往片面夸大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宣传、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功能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功能。如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德育等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灌输的手段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者只是负责说教,然后用考试的形式来绑架受教育者。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功能的失语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使得其成为受教育者异己的力量,甚至造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偏见。如社会对马克思主义专业的轻视与偏见。

2.2 教育魅力的不足

身边经常有学生戏称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最适合上课睡觉的课程,这侧面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不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可以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上找到原因。

首先,有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与其所承载的教育任务不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是指“教育者在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坚实的理论功底、完善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工作技能、优秀的品德风范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吸引力,具体包括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4]。然而现实中有教育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多为资深党政干部与高级教授。这些教育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身兼数职,他们被行政事务与科研课题所牵绊,很难将时间和精力专职的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其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由于自身素质、经验、实力等的局限限制了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魅力;同时由于高校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养力度不足,也影响了这些未来具有教育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成长,这特别体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38份有效问卷中,“有近半数的人,认为辅导员人数的配备没有按规定配备,在职称晋升、相关的激励措施的采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5]。再次,这些年来,我国高校呈现出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以及学生个性多样化和专业结构复杂等特点。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魅力不足问题。

2.3 教育公平的缺失

谈教育公平的问题,则涉及一个教育补偿的问题。这就是说弱势群体都有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实现整个教育事业公平、健康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平问题在于教育对象中弱势群体的覆盖不足,特别是对高校的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重视。高校虽然对贫困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但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同时,却忽视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贫困生群体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弱化、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荣誉感弱等不良现象。因此对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另外,当前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强调的是管理的秩序如何,而缺少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的方法。贫困学生在生活上比其他学生困难,当经济困难、就业困难这些实际问题出现时就会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也不利于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不加强对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得到贫困学生的认同,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公平的实现。

2.4 教育评价的缺乏

评价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活动,是人把握客体,对人的意义、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人类任何有目的的活动都是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的,评价对目的活动起到保障和反馈的作用。建立起可行、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使得活动的预期和目标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必不可少。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如邱伟光、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专辟一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其中初步性的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在我国高校的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评价工作仍亟待加强,特别是缺乏针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评价实践。总体来看,操作性的、总结性的经验居多,而系统性的、创新性的研究较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相对独立的框架体系基本未建立起来。同时成熟的测评题目也亟待探索。这跟社会转型的要求、学科理论建设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以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这些也是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转型必须回答的几个问题。那么这几个问题该如何着手解决?该研究者认为应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将眼光投向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领域。

3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借鉴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水平。1999年国家启动2049计划,目标是于2049年,使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达到与中等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水平。时至今日,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对公民的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有了许多成果,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可借鉴的经验。

3.1 转变为能力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有明确的纲领性文件。2006年,国家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纲要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它还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明确了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这种以能力为导向的科学素质模型强调科学知识与方法被人的内化,注重的是人运用科学知识知识方法的实践能力,其有助于我们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失语的弊端。该研究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也应以能力为导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的功能。即培养受教育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思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问题的能力。而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思想部分本身就包含科学精神、科学思想,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导向的新模式就有可行性。

3.2 精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分工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十分重视非正规学习。科技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桥梁,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科技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目前,大部分高校比较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如成立学生科技社团,设立学生科技活动节,构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各类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甚至开设创新实验班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非正规学习。缩短两课的课时,将多出来的时间举办如教授讲坛、思想政治教育辩论赛、关于社会现象的讨论会等非正规学习活动,并且由高水平的教育者负责这些活动,而青年教育者则专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内容的讲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魅力同时使得师资力量物尽其用,各取所需。当然这只是笔者一点朴素的想法。

3.3 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公民二字是为了体现科学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在广泛性的同时兼顾重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明确指出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如未成年人注重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民注重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城镇劳动人口注重职业培训、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注重科学领导、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

纲要还特别指出要使得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而且特别要兼顾农民工的科学素质问题,这体现了公平教育的思想,是关注弱势群体的表现。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划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对相对的弱势群体要特别关注,如贫困生、残疾生、同性恋等,切实的关注他们的实际状况,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3.4 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测评的制度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测评体系已比较成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了国民科学教育与科学素质的评估研究,并将其作为人的综合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公民科学素质测评已成为科学素质研究的主要方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从1992年开始进行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并于2001年建立了公民科学素质变化观测系统。此后,上海市、北京市和江苏省也做了大规模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研究。2007年12月至2010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了八次全国范围的公民科学素质状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公民对科学的理解、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与方法以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经过多年的公民科学素质教育测评实践,我国已形成可操作的测评指标体系与积累了较成熟的测试题库。现已致力于跨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教育测评研究。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实针对高校不同的受教育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评价制度,就需要国家的立法的支持与政策的倾斜。同时,要以高校为主力军,地方机构为辅助,加大力度对高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群体教育效果评价理论进行集中攻关,以早日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的监控网络。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4):1-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1.

[3] 万作芳.教育异化:概念及表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15.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范文6

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面对严峻的供需矛盾考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有着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觉的、有效的思想教育,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才能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思想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与思想教育的结合还不紧密,思想教育在就业指导课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的良性发展

思想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作用的发挥,总体上形成了良性发展的趋势。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各高校在就业指导课中把思想教育放在了越来越突出的位置,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在机构人员上有所加强,在经费和硬件的投入上有所增加,在内容上逐步由过去单纯的应用性指导过渡到把就业观作为就业指导课的重要内容来抓。二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需要,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不仅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关注大学生的个人需要,在思想教育中,能将大目标、大口号细而化之,融入到发现、满足和引导大学生的各种实际需要中去。三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教育形式有新发展,通过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逐步改变过去单一说教方式,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毕业生思想状况和择业取向,采取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和营造良好的氛围。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实效性欠缺,部分大学生在面临择业这一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时,脱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不能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这使学生对学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感到空洞乏味,更别说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方法较为单一,当前思想教育的形式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但具体到就业指导课教育中时,应对影响大学生就业思想的渠道和方式日益信息化、科技化的方法较陈旧。四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队伍不健全、总体素质偏低,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队伍建设主要存在队伍缺乏整体规划、措施不够完善、结构不合理和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五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教育较为滞后,所谓滞后是指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迟缓,处于被动应付、消极防范的状态。

3.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两种“代替论”观念的不良影响。当前高校深受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时普遍受两种观念的惯性影响。一是部分高校仍停留在以思想教育代替就业指导课上,认为只要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能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二是以就业指导课代替思想教育,忽视思想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作用。就业指导课与思想教育虽有很多共性,但在工作目标和性质上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两者属于不同的学科,有其自己特定的教育内容和工作目的。简单代替论必然会造成思想教育在参与就业指导课的教育时,忽略学生基本需求和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导致思想教育滞后、教育工作者缺乏对就业指导课的热情和素质不高等问题。

(2)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教育实践探索不够。就业指导课在我国高校,是伴随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计划经济的统包统分向市场经济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才兴起的。近年来人们也认识到思想教育在就业指导课中的作用,但就业指导课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想教育的因素等实践操作问题,大多数学校还正处在探索中,实践经验积累少,不能为思想教育在就业指导课中作用充分发挥提供具体操作指导。思想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紧密结合的实践还处于初始阶段,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存在着内容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3)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教育理论研究不够。对就业指导课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完善,尤其是关于思想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作用的研究更是贫乏,不能有效地指导学校思想教育将注意力、着重点放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上。近年来,高校就业指导课压力加重,已有学者将就业指导课和思想教育结合之事提到了新世纪高校思想教育发展的重要地位,但具体如何结合的理论研究成果还少,加上缺少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的实践,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探讨就更少。由此出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的随意性较强、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机制等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的对策探讨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正确认识思想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地位

如何正确认识思想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思想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又是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先要坚持思想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首要地位,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增强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感和开拓创新、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强烈的责任感,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树立思想教育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的理念,转变观念,把工作职能定位在“三个服务”上,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服务,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

2.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教育,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教育理念,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要加强国情和就业形势教育,使学生明确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关系,提高其配合意识、参与意识和执行政策的自觉性。要加强择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风险观、就业竞争观,主动投身到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要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职业平等意识,在就业过程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并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要加强成才教育和创业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深化专业学习,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评价自己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参与竞争。

3.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的方法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教育,要继承传统的基本方法,更要不断创新思想教育的方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一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注意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和针对性,也要注意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善于抓住时机,确保教育效果。二是日常教育与毕业教育相结合,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不断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及成才意识,帮助他们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消除可能出现的偏差。三是榜样教育与岗位实习相结合,从不同角度教育学生,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提高素质,结合实际调整就业目标。四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广泛收集信息,形成三方合力联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五是促进教育手段的现代化,要不断开发思想教育载体,以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增强思想教育吸引力。

4.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专兼职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建立由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干部和就业主管人员组成的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的基本队伍,辅以专业教师、外来专家、学者,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教育。要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教育队伍的素质,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教育、又懂就业指导课的队伍,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提高政策水平,熟悉各个时期的就业政策,深刻领会当前就业政策的精神实质,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和疏通工作,并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用好就业政策,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要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理论学习,掌握大学生就业管理业务、大学生就业教育方法、大学生就业专业基础知识等,努力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分析预测能力,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更深入、更有效。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范文7

摘 要:在体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搞好本职工作,现已成为体育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作出以下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普通高中;健康第一;心理健康;新课改

前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学校体育工作深入、持久、全面开展的基本思路,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以人为本、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的基本理念,是科学的、全面的、健康的教育观。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有必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努力使学校体育工作满足素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要让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意识。在“锻炼中快乐,在快乐中锻炼”,使体育与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让学生过有规律的生活,不抽烟酗酒、不网恋,积极投入到各类体育比赛和健康活动中间去。自从1999年《决定》颁布以来,素质教育已成为人心所向,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的必然选择。应试教育、精英教育必将被素质教育和大众教育所取代。单纯追求智育、忽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是我们教育的追求。因此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首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次,教学内容要富有健康性、实用性,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若干富有特色的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满足学生体育兴趣,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最大限度满足个性与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合理运用运动处方,发展身体素质,活跃身心。为开发和满足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体育需求提供机会。

2重视对学生心理品质健康的培养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教学始终把增强学生体质放在首位,忽视了怎样利用体育教学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力。这主要是目前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方法、学习方法等都围绕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技能进行的。即使是有些老师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验,仍然是利用学生的心理活动上好体育课,更好地掌握运动知识技术。主要的研究内容仍集中在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而如何利用体育课程的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有意识地培养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情绪控制力、耐挫力和意志品质等,这些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没有形成完整的教法体系和教材体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则要求我们高中体育课程要充分利用本课程的特点去有效地影响、干预学生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心理品质向着健康的方面去有效发展。培养学生自我激励、战胜挫折,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3要处理好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关系

要处理好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关系。首先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必须服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如从终身体育角度看,中小学体育课上成课是可行的,但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上看,又行不同的。因为学生的运动不足,导致肥胖儿、近视眼增加,不符合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因此终身体育教学思想只能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指引下进行。其次是弄清增强体质教学思想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关系。增强体质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而目前高中开展的耐力素质练习是中长跑测验式练习。如高中体育课程开展的“达标”活动,学期学年考核,绝大多数同学最怕1000m,1500m(男生)、80Om(女生)跑。给很多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测试前的心理压力、测试中的痛苦、测试后的反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在课余从不进行中长跑项目练习,进而造成学生耐力素质的下降,结果违背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因此,笔者建议把800m和 1500m跑测验,改成12min跑,要求学生自己控制运动强度(心率为准)进行练习。只有循序渐进地参加锻炼,人体生理上才不会产生不良刺激反应,心理压力又小,心肺功能又会很快得到提高。

4完善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减少体育损伤

《中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的实施通知和实施办法》中规定:中学现有的体育器材和场地仍可使用的,继续使用,在需要更新或新购置体育器材和修建运动场地时,执行《中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各地、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这一标准。首先我们要“补充”:补充一批学校紧缺的器材,比如增加一些质量更好的篮球、排球、足球,整理、扩大原有场地等。其次是新置一批新的器材和场地,比如没有软式排球的学校新置一批软式排球,没有网球场的学校新建一批网球场。再次是“活用”:尽量作到“一物多用和一地多用”,如:栏架可用来跨栏,也可用来作投射门,作障碍游戏中的“战壕等。另外我们体育教师也要在器材场地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如制作简易器材、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合理布局和使用场地器材等。此外,校内场地小,开展大活动时需有较大的场地,如果在校内实在不能进行,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只要留心,校外到处都是学生活动的广阔天地:如农闲时的打谷场、冬天里一望无际的荒野以及河滩,这些都是学生天然的运动场所。在这里既满足了学生活动的需要,又让学生广泛接触了大自然,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5.以健康为本,加大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

教师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出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兴趣等因素。教学结构上,首先,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其次,教学方法要优化。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新课程中,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努力优化教学方法,如“主动参与法”、“合作学习法”、“探索学习法”、“成功尝试法”等,这些方法能为学生一个充分展现独立的个性舞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再次,教学手段要现代化。恰当、合理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能增加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的传递总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要加大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真正地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作者单位:息县第一高级高中分校)

参考文献:

[1] 朱兴中.湖南省普通高级高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研究[D].湖南师大硕文,2008,4

[2] 武云飞.谈新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66一68.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范文8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是应对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势所趋。当前,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性与多变性。正如有的学者描述的那样,转型中的当代社会呈现出模糊、交互与多变的状态,“所谓模糊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形成时间短,人们对其本质、功能、规范的认识及心理适应,尚处在探索之中;所谓交互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相互交叉与渗透,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多;所谓多变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还在不断扩展、延伸,不断衍生出新情况、新问题”[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主体性随之增强――这也意味着要满足的利益诉求也要增大;自主选择性随之增多――这也意味着要满足的需求口味也要增多。同时,社会环境影响的不断加大,多样的社会思想观念也在侵袭着人们,人们更容易接受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以满足自己“被制造出来的虚假需要”。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转型以服务于人在社会转型期的自由全面发展。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定型的关键阶段,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重要。如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么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实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武器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形防御阵地就显得尤为必要。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须面对的几个基本问题

2.1 教育功能的异化

异化一词的法文是aliner(动词)和 alienation(名词),其本义是转让和出卖。在继承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对异化理论做出了新的突破。在马克思那里它主要指劳动异化,即“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那么在阶级社会,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然也存在异化现象。教育异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本身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人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使人的发展成为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人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被教育所操纵,教育把人异化了”[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异化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功能的失语。我国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本质在于促进社会成员实现全面发展,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往往片面夸大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宣传、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功能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功能。如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德育等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灌输的手段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者只是负责说教,然后用考试的形式来绑架受教育者。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功能的失语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使得其成为受教育者异己的力量,甚至造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偏见。如社会对马克思主义专业的轻视与偏见。

2.2 教育魅力的不足

身边经常有学生戏称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最适合上课睡觉的课程,这侧面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不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可以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上找到原因。

首先,有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与其所承载的教育任务不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是指“教育者在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坚实的理论功底、完善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工作技能、优秀的品德风范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吸引力,具体包括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4]。然而现实中有教育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多为资深党政干部与高级教授。这些教育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身兼数职,他们被行政事务与科研课题所牵绊,很难将时间和精力专职的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其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由于自身素质、经验、实力等的局限限制了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魅力;同时由于高校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养力度不足,也影响了这些未来具有教育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成长,这特别体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38份有效问卷中,“有近半数的人,认为辅导员人数的配备没有按规定配备,在职称晋升、相关的激励措施的采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5]。再次,这些年来,我国高校呈现出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以及学生个性多样化和专业结构复杂等特点。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魅力不足问题。

2.3 教育公平的缺失

谈教育公平的问题,则涉及一个教育补偿的问题。这就是说弱势群体都有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实现整个教育事业公平、健康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平问题在于教育对象中弱势群体的覆盖不足,特别是对高校的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重视。高校虽然对贫困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但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同时,却忽视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贫困生群体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弱化、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荣誉感弱等不良现象。因此对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另外,当前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强调的是管理的秩序如何,而缺少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的方法。贫困学生在生活上比其他学生困难,当经济困难、就业困难这些实际问题出现时就会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也不利于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不加强对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得到贫困学生的认同,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公平的实现。

2.4 教育评价的缺乏

评价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活动,是人把握客体,对人的意义、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人类任何有目的的活动都是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的,评价对目的活动起到保障和反馈的作用。建立起可行、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使得活动的预期和目标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必不可少。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如邱伟光、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专辟一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其中初步性的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在我国高校的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评价工作仍亟待加强,特别是缺乏针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评价实践。总体来看,操作性的、总结性的经验居多,而系统性的、创新性的研究较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相对独立的框架体系基本未建立起来。同时成熟的测评题目也亟待探索。这跟社会转型的要求、学科理论建设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以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这些也是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转型必须回答的几个问题。那么这几个问题该如何着手解决?该研究者认为应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将眼光投向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领域。

3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借鉴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水平。1999年国家启动2049计划,目标是于2049年,使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达到与中等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水平。时至今日,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对公民的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有了许多成果,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可借鉴的经验。

3.1 转变为能力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有明确的纲领性文件。2006年,国家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纲要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它还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明确了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这种以能力为导向的科学素质模型强调科学知识与方法被人的内化,注重的是人运用科学知识知识方法的实践能力,其有助于我们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失语的弊端。该研究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也应以能力为导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的功能。即培养受教育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思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问题的能力。而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思想部分本身就包含科学精神、科学思想,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导向的新模式就有可行性。

3.2 精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分工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十分重视非正规学习。科技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桥梁,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科技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目前,大部分高校比较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如成立学生科技社团,设立学生科技活动节,构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各类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甚至开设创新实验班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非正规学习。缩短两课的课时,将多出来的时间举办如教授讲坛、思想政治教育辩论赛、关于社会现象的讨论会等非正规学习活动,并且由高水平的教育者负责这些活动,而青年教育者则专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内容的讲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魅力同时使得师资力量物尽其用,各取所需。当然这只是笔者一点朴素的想法。

3.3 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公民二字是为了体现科学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在广泛性的同时兼顾重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明确指出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如未成年人注重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民注重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城镇劳动人口注重职业培训、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注重科学领导、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

纲要还特别指出要使得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而且特别要兼顾农民工的科学素质问题,这体现了公平教育的思想,是关注弱势群体的表现。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划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对相对的弱势群体要特别关注,如贫困生、残疾生、同性恋等,切实的关注他们的实际状况,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3.4 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测评的制度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范文9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思路

1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总体思路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由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率先实行。建立导师制的主导思想就是导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学习和生活,真正地体现高校教师“教书”和“育人”的工作职责。我国的导师制最早应用于研究生教育,最近几年导师制开始应用于本科生教育。2002年,由北京大学率先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童年浙江大学也开始试行,进而在全国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但在我国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由于国外的教育体制不同于我国的高校教育体制,所以牛津和剑桥的现有模式不能生搬硬套的移植到我国的高校,必须要结合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和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型和科研型大学的不同特点、高校自身发展特色以及服务于区域(地方)经济等因素,构建不同的本科生导师制。

2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2.1完善学分制教育体制的必然要求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已经基本实行学分制,而学分制和到导师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的。学分制在逐渐推行过程中,优缺点都有所体现。优点是扩大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和就业需要,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选修课程,但是由于学校提供的选修课范围广、种类多,也使部分学生在选课时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让学生在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选择专业选修课和基础选修课。导师制的实施能够促进学分制的完善,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2.2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前提保障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都比较重视共性的培养,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考核方式、统一的教材,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重视不足,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阻,妨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导师制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弊病,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凭借对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充分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辅导,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潜能,为社会输送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3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纽带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都是专业教师只负责教学,不问学生思想状况,而辅导员只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懂学生悬崖情况,导致学生的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被割裂开来,出现了脱节现象。而本科生导师制突破了这种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的局面,把教书和育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般来说,本科生导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成数理性的判断和识别能力,能够从专业角度和教学角度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

2.4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而本科生导师制是有效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等素质”,使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即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具有优秀的“非专业素质”,即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先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在专业素质的培养都已经比较健全,但是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养还比较欠缺,通过导师制的建立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输送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3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内容

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辅导员制和班主任制度,而导师制作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和辅导员制、班主任制一起构建成了本科生本科生培养体系的立体结构,把教师和学生之间分散、零碎、阶段性的关系更加紧密的连接起来,变成明确、固定、连续的关系,成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职能分工上,导师的指导内容要与辅导员和班主任有所区别,分工有所侧重,指导的工作中心放在专业指导上,同时要辅助指导员进行就业指导,协助班主任进行生活指导和思想指导。

3.1专业指导入学后,导师要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课程体系,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细分方向和专业选修课,让学生对本专业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就业愿望和兴趣爱好在学习中有所侧重点。导师在专业方面的指导是全程式的,指导的时间横跨本科学业的四年,贯穿所有学习过程,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参与导师的科研等。目前很多高校会为学生在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论文及格阶段分别指定不同的导师,这种方式由于不同的导师对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缺乏了解,不能针对学习的实际学习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而全程式的指导形式能够让导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四年的时间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制定确实可行的专业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生产和毕业实习情况,指导学生选择论文研究方向;根据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专业竞赛和专业实践。

3.2就业指导从入学之初,由导师负责向所指导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行业发展态势,据此要求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常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没有了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极易产生过分放松心态,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专业而不愿意投入精力努力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导师可以通过谈话,详细了解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理想,共同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让大一的学生从入学之初,就能明确今后四年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防止学生在入学后产生的松懈和懈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