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云计算技术培训集锦9篇

时间:2023-09-27 16:15:22

云计算技术培训

云计算技术培训范文1

关键词:云计算;实训室;IaaS模式

1 云时代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

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和经验积累,云计算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在过去,为了满足信息技术产业和企业的需求,国内众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但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却相对暗淡。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专业相关度仅为50%,并且毕业生就业三年后转换行业的现象普遍。究其原因,超过1/4的毕业生反馈在校学习的课程知识较为陈旧,面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兴起,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均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洞悉企业人才需求,定位要体现云计算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通过与云计算行业权威企业合作建立真实的云计算实训场景,设计适用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选用与行业接轨的教材,以填补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在云计算教学的空白。

2 高职院校云计算实训室建设的定位模式:IaaS模式

云计算的应用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PssS(Platform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从它们的定义可以看出,IaaS是最低级的服务,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是云主机;PaaS模式对技术要求以及产业链的打造有较高要求,互联网企业为主要的服务提供者,BAE、SAE等都属于这一类服务;SaaS服务的技术门槛不高,涉及面广,是规模最大的服务模式。据IDC最新数据显示,云计算已成为影响整个IT行业的关键性技术,在高职院校开展云计算应用人才培养可以从提供最低级服务的IaaS模式入门,该模式应用范围最广,技术标准化程度最高,受行业属性影响最弱。

IaaS应用模式是在服务器虚拟化的基础上,将已经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以组织(或虚拟数据中心)的方式向最终用户提供。采用IaaS私有云方案,IT部门可以将基础资源以“服务”的形式对外,最终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申请所需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如资源不足,还可以对资源进行热添加。

3 云计算实训室环境部署

本方案采用H3C公司的H 3Cloud(华三云)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由基础设施层、虚拟化层和云管理层三个层次构成,涵盖了性能卓越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功能强大的虚拟化软件和云管理软件。引入H3C的H3Cloud方案能够避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等实训室的重复建设,并能够整合现有不同类别且功能互相独立的“信息孤岛”――实训室,且无需改动现有实训室的布线等基础设施,是当前云时代下建设高职院校“私有云”实训室的首选方案。云管理层是由CVK(Cloud Virtualization Kernel,虚拟化内核平台)、CVM(Cloud Virtualization Manager,虚拟化管理系统)、CIC(Cloud Intelligence Center,云业务管理中心)组成。其中,CVK指运行在基础设施层和上层客户操作系统之间的虚拟化内核软件。CVM主要实现对数据中心内的计算、网络和存储等硬件资源的软件虚拟化管理,对上层应用提供自动化服务。CIC由一系列云基础业务模块组成,通过将基础架构资源(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及其相关策略整合成虚拟数据中心资源池,并允许用户按需消费这些资源,从而构建安全的多租户混合云。基础设施层由云就绪网络Cloud Ready NetworkCloud Ready Network、H3C FlexServer、H3C FlexStorage、vSwitch虚拟交换机、vSR虚拟路由器组成。

虚拟化层由基于IaaS云计算基础架构的H3C CAS CVM虚拟化管理系统提供最优化的虚拟化与云业务运营解决方案。能够实现数据中心虚拟化环境的中央管理控制,统一管理数据中心内所有的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

4 云计算实训室产品清单

按照云计算IaaS模式下的云计算实训室部署方案要求,一个基本的IaaS模式云计算实训室的基本设备包括云服务平台,可选择型号H3C CAS-CAS云计算管理平台企业版;虚拟化平台可选择型号H3C CAS-CVM虚拟化管理系统企业版;云管理组件可选择H3C iMC-VCM虚拟连接管理组件。没有列出可选配的机架服务器和交换机部分,这两部分可以用现有的服务器和交换机替代,节省资金投入。

5 云计算实训室的建设总结

云计算分为IaaS、PaaS、SaaS等多个层次,其相关技术涉及虚拟化、集群管理、分布式计算、WEB服务和大数据处理等多个领域,高职院校建设云计算实训室如何实现教学与实验工作能涵盖众多层次与领域,成为云计算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要密切跟踪云计算的技术革新和人才需求动向,及时调整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配套的云计算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室,才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云计算技术培训范文2

在“云计算”计算技术的应用下,可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别有不同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都发挥着各自的不同功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培训管理。在培训管理中,主要对企业的员工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一些考取证书的培训等等。这些培训在云计算技术下,能够对每个员工的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费用和地点等等,都会建立不同的培训档案,并且加以保存。2.员工信息管理。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下,企业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更加有效地对企业中的所有员工进行更好地管理。这一模块为员工信息管理。在员工信息管理当中,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进行人员查找,员工信息内容记录得比较详细,包括员工自身的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毕业院校以及工作经历等等,云计算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人员管理的效率。3.人员考勤管理。这一模块中,对员工们在日常工作当中的考勤以及加班信息,都有非常明确的记录。人员考勤管理,可以从另一方面来促进员工们对待工作的热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4.员工档案管理。和传统的档案管理比起来,云计算技术下的员工档案管理,能够更加明确地为企业提供便利,方便企业对入职员工和离职员工进行系统性的管理,使企业对以往的员工有更加清晰的了解。5.绩效评估管理。在云计算当中创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可以对所有的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评估,根据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来建立不同员工的绩效考核表,使企业能够更加明了地对员工们的绩效进行管理。6.合同管理。在合同管理的模块当中,企业可以对所有员工们的合同信息进行修改和查询,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也便于为企业进行合同的保存提供一定的依据。主要由相关负责人员,将员工的合同信息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录入,方便后期查询。7.员工薪资福利的管理。对员工进行薪资福利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企业可以在云计算技术下,对员工们的不同薪资类型进行统一管理,还能够方便地对薪资内容进行查询修改等等。8.系统管理。在这一模块当中,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所有员工们进行管理,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等,都可以实现这些功能。同时,在该系统中,还必须要及时地对各种数据进行备份,为数据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以免出现意外使数据丢失。

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在最初诞生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数据的计算,仅仅是简单地对员工们的工资薪金进行记录。在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人力资源管理开始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采集,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主要以管理为核心的工作内容,借助各种丰富的专业技术,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给企业进行某些重要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在现阶段,市场的发展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使得企业必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系统管理的功能不够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够使企业成长得更加成熟,从而使其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云计算技术培训范文3

 

互联网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与公路、港口、水、电、煤等一样,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互联网的普及,使数据成为生产资料,人类从IT时代进入DT时代。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文本、图片、音视频等海量的大数据,通过有效计算分析和开发,产生新的价值。计算就是公共服务。云计算改变了用户对计算资源的获取方式,从购买计算机产品独自构建计算设施转为寻求社会化公共服务,人们获取信息及其服务能够像用电一样,用多少,付多少。

 

互联网(及其基于之上分布式协同共享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100年前的电力技术,200年前的蒸汽机技术一样,对人类社会将产生广泛、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美国当代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分析了以零边际成本电联网(如分布于各家房顶的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集成)、信息互联网、物流网组成的智能物联网为中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认为未来几十年内全球经济将进入商品与服务免费时代,人类社会将发生颠覆性变化,逐步进入协同共享社会[1]。

 

自2014年起,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进行了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软件技术”

 

的研究。

 

拟通过3年建设成为主动对接和服务四川省区域经济重点发展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高水平、有特色,省内领先的软件技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1 软件技术岗位职业分析、培养目标及定位

 

软件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早已不只是当年的编程项目易失败的“软件危机”,而是若不重视“线上”(互联网)编程、运作就会带来的生存危机;同时,云计算[4]使计算能力不再封装于具体的软硬件产品中,而是以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呈现,创新了商业模式,因而小公司可以与大公司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去创新。

 

调查研究发现:制造业、移动互联行业、电信行业、消费电子行业等工业、农业、政府、交通、科研、教育、军事等企事业单位和其他行业需要大量技能型的从事移动端软件开发(IOS、Android[6]等APP程序开发)、公众平台开发,以及企业级系统开发(Java EE、ASP.NET[7]等)程序员、软件测试等助理工程师;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及云端二次开发程序员、助理工程师;软件销售服务、售后技术支持等助理工程师。软件技术专业除了面向这些主要岗位外,次要岗位是:从事局域网、移动互联网应用维护、计算机设备维修等的助理工程师。其他职业面向:企事业、服务业单位的计算机应用助理工程师等。

 

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以云计算应用和云端二次开发程序员、助理工程师为例):1)思想品德素质:热爱祖国,思想品德好,法制观念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2)专业素质:掌握云计算和大数据基本概念,能够进行IaaS、PaaS、SaaS[5]等云计算的初步应用和云端二次开发;了解IOS、Android等移动端操作系统,能使用Java、Object C(或Swift)进行程序设计;掌握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和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能够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系统。3)身心素质:具有吃苦耐劳、能承受挫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4)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软件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与企业级系统开发(Java EE、ASP.NET)、基于移动端操作系统(如IOS或Android[6]等)的应用,进行程序设计、测试、维护和售后服务,进行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初步应用及云端二次开发相适应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工作在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

 

毕业生需要获“双证书”,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前,学生需要参加相关考试并获取初、中级程序员认证,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高级操作员认证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企业信息管理师(中级)中的一种。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 在项目推进上,既传承学院的优良传统,又力求有创新发展、易于落地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1234”人才培养理念以及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1234”人才培养理念,即:1个目标(综合素质高的知识技能型人才),2种办法(因材施教、特色人才培养),3条主线(知识、技能、素质),4个平台(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创业孵化)。

 

进而把“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创业孵化”称为“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为传承“1234”人才培养理念中的“2”,建立了软件技术专业“特色班”进行“特色人才培养”,实施能力本位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他“普通班”对应“因材施教”,实施“就业导向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OCSCUM-CDIO体系”(以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宏观VOCSCUM链式课程与微观上课程内容结构狭义CDIO模式结合)[2]和“1.0(基本能力)+1.0(职业能力与素质)+0.5(岗位技能)+0.5(顶岗实习与就业)”人才培养模式[3]。基于 “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软件技术专业的“四段式+五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2.2 建立分级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测评体系

 

以企业个性化人才需求为目标,通过引入合作企业理念,创新和探索建立了能力层次分级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测评体系。人才培养分为4个阶段(Level:L): L0-L50(技能储备);L50-L100(仿真实训);L100-L200(岗位实训);L200-L300(实习就业以及创业孵化),如图2所示。

 

2.2.1 技能储备阶段(L0-L50)

 

周期:前3个学期。培养目标:具备完整的工程知识体系、掌握项目开发常用知识点的基本应用、具备一定的工程开发的规范度和熟练度。设计思路:本阶段即基础教学阶段,根据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合格人才标准,分解成所需要具备的知识点,封装成本阶段的6个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操作系统、Java 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技术、Web编程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UML)。培养方式:进行基础授课教学。

 

2.2.2 仿真实训阶段(L50-L100)

 

周期:第四学期。培养目标:具备项目工程思想、能够根据项目分工完成工作任务,具备企业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设计思路:专业教学阶段,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思想。根据校企合作企业积累的产业项目经验,将相关的产业技术和业务流程开发成仿真实训案例,并在实训基地搭建产业环境,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入到仿真案例中,进行专业课的学习。遵循教学规律,对应相应的专业课程。培养方式:重在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目标与规划。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目标,选择相应专业方向依照专业案例要求扮演对应角色, 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进行仿真实训学习。还可以根据学习效果,调整职业发展方向及所扮演角色。例如,可以仿真实训程序员,软件测试助理工程师,云端云计算系统应用和二次开发程序员、助理工程师,软件销售、售后技术支持服务等助理工程师岗位的项目,分别涉及Java EE、ASP.NET、IOS、Android、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

 

2.2.3 岗位实训阶段(L100-L200)

 

周期:第五学期,通过L100后到达到L200前。培养目标:胜任项目开发相关岗位的综合要求、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创新能力。设计思路:岗位实习阶段采用还原企业岗前培训与试用期锻炼的教学思想。根据校企合作企业的基础和经验,引入适合学生职业发展的国际化产业项目,采用500强企业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并配以经验丰富的高级项目经理作为职业导师进行实时指导。培养方式:根据合作企业所承接的产业项目,吸收相对应的老师和学生进入。在融入过程中,让学生不仅可以掌握项目所需技能和业务经验,更能够体验500强企业的工作氛围与规范。在良好氛围和项目经理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完成社会人向职业人角色的彻底转变。

 

2.2.4 实习就业阶段(L200-L300)

 

前面3个阶段各对应1个层次,本实习就业阶段则分为2个层次,即:第4层次实习就业,第5层次创业孵化(共5个层次)。周期:第六学期,通过L200后到毕业。培养目标:成为知名软件产业公司所需人才,突出者可从事创业孵化工作。设计思路:通过安排适合学生发展的优秀企业实习岗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双向选择,最终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和舞台。培养方式:依托合作企业众多国际厂商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资质,为学生提供实习派遣机会,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能力特点,安排适合个人发展的环境和岗位,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选择,优秀学生甚至可孵化自己的产品,进行创业。

 

3 构建“模块化”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

 

根据软件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基于生产性的职业角色定位,进行职业能力的分解,将其划分为社会能力(沟通交流、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等)、方法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专业能力(计算机基本能力、专业核心技能、岗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四个能力层次),如图3(上部分)所示。在专业核心能力中,以某一能力的形成为主线,按照每种岗位的工作过程将整个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划分为:Web设计、数据库管理能力、软件测试能力、Java SE开发能力、Java EE开发能力、软件工程能力、云计算开发能力、大数据应用能力8个能力模块,每一个能力模块安排2~3门技术课程或应用课程为之服务,以就业岗位为着眼点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用人单位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适应性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岗位实习”为主要环节,构建以“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岗位实践能力培养+软件开发能力培养”为层次框架的“模块化、层次化、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如图3所示。

 

“实践教学条件体系”中的“训练基地”部分,软件技术省级重点专业生产性实训工厂——移动互联网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已完成。

 

4 专业建设成效

 

建立了“校企双专业带头人 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5人)校企双教研室主任 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师生到企业实践并服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制定了“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等制度。创新了“四段式+五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普通班)与能力本位模块化课程体系(特色班)相辅相成建设上突破;将传统软件开发上升到企业级。

 

教师多批次到中科院计算所等处参加云计算与大数据等高级培训并取得职业技术水平证书,骨干教师赴德国参加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训,逐步形成专兼结合、梯度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了生产性实训工厂——移动互联网创新实训基地(包括云计算和大数据实验室等);进行了5+1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及资源包的建设;“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及相关教材已经出版。探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搭建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成绩显著,获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和省级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各1名,完成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掌上诉服通”等App应用软件产业项目;在有40多所高职院校系主任(院长)和9个企业的专家200多人参加的四川省计算机学会高职高专分会2015年年会上介绍该专业建设经验,引起极大的反响。软件技术专业在校生1 200多人,人才培养效果明显。在2015年“甲骨文杯”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B组中荣获西南赛区一等奖第一名等。第三方用人单位调查评价高,广受社会欢迎。

 

5 结语

 

校企深度合作的软件技术专业“四段式+五层次”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特色人才培养的基于软件技术核心职业能力构建的“模块化”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以及将传统软件开发上升到企业级,与针对普通班学生的因材施教的“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VOCSCUM-CDIO)”相辅相成,解决了老三段学科系统化后的课程系统结构、体系化和内容的先进性等问题。基于此,明确并实践当前“软件技术专业”的定位、培养规格、教学团队、实训基地、课程开发、信息化教学等规范,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云计算技术培训范文4

[关键词]云教育 移动学习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013-01

由于我国教学资源存在不足、不均等状况,原始的互联网系统与服务设计并不能解决高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实验教学设备不足、已有仪器设备陈旧,各高院校的师资、教学设备、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分布不均,不能充分共享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普通的高职院校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

在这样一个发展背景下,基于云计算技术产生的“云教育”及移动互联网与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产生的“移动学习”,两种新模式的出现为改善高校教学资源状况增加了无限的可能。“云教育”能够实现最大范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增加数据存储的安全性、降低经费;“移动学习”能够让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自由、方便。

一、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1)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简称M-Learning)是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和无线技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它带给了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现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其他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及无线与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逐步得到实现,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学习方式。

(2)云计算技术

“云”是由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和服务器组成,并互联到在一起的计算机集合体,用户可以通过因特网访问。“云计算”是构建在Internet 上的一组新型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科技人员与普通用户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

(3)云教育

云教育是在云技术平台的开发及其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简称“云教育”。让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这些不同身份的人群,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根据权限去完成不同的工作。

云教育包含了云培训中的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和培训机构网站,属于大型教育平台涉及技术领域。

云教育能够实现最大范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增加数据存储的安全性、降低经费;“移动学习”能够让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自由、方便。

二、研究现状

①移动学习方面:

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教育方面,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开始较早的一些研究已经进行了 5-6 年的时间,从研究目的来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目前的 E-Learning 提供商发起,更多地用于企业培训,另一类则由教育机构发起他们立足于学校教育,试图通过新技术来改善教学学习和管理。

首先是理论层面的研究有:Clark Quinn、Chabra、Figueiredo、Paul Harris、Alexzander Dye等人,他们对移动教育可行性,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等内容提出许多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

其次是实践层面的研究,如卡内基枚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的Handheld Andrew项目(1994)、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Uniwap项目、英国Kingston大学和Sheffiend Hallam大学的短信息平台项目、英国伯明翰大学的HandLeR项目、挪威奥斯陆大学的KNOWMOBILE项目、芬兰Tampere大学的XTask项目、瑞典Vaxjo大学的C-Notes项目等等,分别从移动资源开发、短信息服务、WAP站点建设等多角度对移动学习领域进行拓展。

2000年,Desmond・Keegan才将移动学习的概念带到中国,并且鉴于经费,技术,经济等实际情况,我国的研究并未取得较大的进展。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和几所著名的大学内,并且仅局限于无线局域网络的建设,并未发起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的实验。2001年5月,北京大学建立全国第一个移动教育实验室;2002年开始,教育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开展移动教育研究;2008年3月由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第五届“无线”、“移动”、“普适”技术教育应用国际会议(WMUTE2008),标志着我国的移动教育/学习研究开始与国际接轨。

对于内地高校来说,标准问题还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2006年上半年的WAPI与WIFI之争,几乎是在最后一刻英特尔才凭借各方面的力量,使得WAPI标准被无限期推迟,而英特尔所倚重的迅驰技术和WIFI标准才在这场对抗中暂时站住了脚

②云教育方面:

2007年10月,Google与IBM开始在美国大学校园,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史丹佛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马里兰大学等,推广云计算的计划,这项计划希望能降低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本,并为这些大学提供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支援,而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开发各项。

以大规模计算为基础的研究计划。

2008年I0月24日IBM联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宣布,他们已经获得向整个州的学生提供免费服务和计算的能力。2009年4月16日,“雅虎”宣布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康奈尔大学以及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3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云计算的研究。

2008年“谷歌”CEOCchief?excutive?officer)施密特在北京宣布在中国内地启动云计算学术合作计划,并与中国的高校建立学术合作项目。清华大学是内地第一所参与该项计划的高校,其与“谷歌”合作开设了“大规模数据处理”课程。

2008年EMC(richard?egan,roger?marino,com-pang)通过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中国顶尖高校的合作,积极探索云计算、可信计算等相关领域。

三、移动学习与云教育混合的应用的实现的优点

⑴利用国内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并配合课程改革的实施办法,改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

⑵利用两种最先进技术的结合运用,建立一个标准统一的多功能教育平台,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⑶使教育资源趋于平衡,使资源达到全国乃至全球共享,让高职院校的老师与学生能使用广大的优质教学资源;

⑷能为老师、学生和企业构建全新的交流空间,使企业通过这种混合技术的应用更加即时的参与到日常教学活中,让学习的内容、目的及方法更加实际、明确、有效;

⑸利用先进的技术结合应用模式可以降低教育经费。

课题类别: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移动学习与云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混合应用研究与实践

云计算技术培训范文5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不断趋向多样化,企业间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要求企业行动必须快捷、灵敏,对产品的快速创新、快速上市、快速变型设计、模块化/平台化设计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车车辆的传统设计方式,从设计到试验、运行考核,所用周期太长,不能满足国际市场对新造产品的要求,为了缩短设计周期,必须开展仿真分析,提升设计手段。中国南车于2008年开始协同仿真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了以轨道交通货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动车四个仿真中心,经过二年时间的建设,基本建成并投入运用,加快了产品的科技创新步伐。

为提高中国南车各子公司仿真分析应用水平,提升中国南车产品原创能力,充分利用和发挥四个仿真中心的资源和作用。本文利用先进的具有前瞻性、扩展性的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四个仿真中心提供的高性能计算和仿真软件资源,面向所有子公司提供仿真分析服务,从而搭建基于云计算的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

二、云计算

1.云计算定义

20世纪60年代,John McCarthy就提出了“或许有一天计算可以成为公共服务”的设想。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云计算的技术和理念,正逐步将这种设想演变为现实。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它将IT相关的能力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允许用户在不了解提供服务的技术、没有相关知识以及设备操作能力的情况下,通过Internet获取所需要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Internet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它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效,是一种动态的、易扩展的、虚拟化的获取计算资源的计算方式,用户不需了解云中基础设施的细节,不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无需进行直接地控制。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中,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资源、存储空间和软件服务等。

狭义的云计算,从IT的角度出发,它指的是通过网络按照需求获取I T资源(硬件、平台、软件),并且这些资源是易扩展的;提供这些资源的网络称为“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从“云”中获取自身需要的资源,并且可以方便使用和扩展,只需按照使用量付费即可。

广义的云计算,主要从服务角度出发,它指的是通过网络按照需求获取服务,并且这个服务是易扩展的。服务可以使基础设施、硬件、软件或者互联网应用,也可以是其他任意服务。

2.云计算的服务层次

云计算可描述在从硬件到应用程序的任何传统层级提供的服务,云计算可分成三个层次提供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Service),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 Service),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Service)。

(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是指企业或个人可以使用云计算技术来远程访问计算资源,这包括计算、存储以及应用虚拟化技术所提供的相关功能。无论是最终用户、SaaS提供商还是PaaS提供商都可以从基础设施服务中获得应用所需的计算能力,但却无需对支持这一计算能力的基础I T软硬件付出相应的原始投资成本。

(2)平台即服务(PaaS)。

平台即服务(PaaS),是指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平台,包括应用设计、应用开发、应用测试和应用托管,都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在这种服务模式中,客户不需要购买硬件和软件,只需要利用PaaS平台,就能够创建、测试和部署应用和服务,与基于数据中心的平台进行软件开发相比,费用要低得多,这是PaaS的最大价值所在。

(3)软件即服务(SaaS)。

软件即服务(SaaS),是指用户获取软件服务的一种新形式。它不需要用户将软件产品安装在自己的电脑或服务器上,而是按某种服务水平协议(SLA)直接通过网络向专门的提供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带有相应软件功能的服务。本质上而言,软件即服务就是软件服务提供商为满足用户某种特定需求而提供其消费的软件的计算能力。

三、基于云计算的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研究与设计

随着协同仿真平台建成投用,以及在高速动车组、电力和内燃机车、货车产品研发创新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南车其他企业认识到协同仿真应用给企业原始创新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的优势,提出了扩展仿真学科建设、积极应用仿真资源、将南车的仿真应用从机车、客车、货车、动车、城轨拓展到关键零部件和新产业方面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深化和分享协同仿真平台建设成果,完善中国南车仿真学科体系建设,达到资源共享、资金节约的目标,有必要建设中国南车集团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

1.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仿真分析应用的培训尚未覆盖集团一级子公司。

在建设协同仿真分析平台的同时,四个分中心同步开展了一系列的仿真分析应用培训和仿真分析模板开发,为仿真分析应用和仿真分析人才培养打下了基础。但其他一级子公司在仿真分析技术的培训和仿真分析人才方面较为欠缺,不利于集团仿真分析技术的共享和应用。

(2)仿真分析数据的安全性需进一步提高。

仿真分析与仿真验证是企业研发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各子公司都非常重视仿真分析与仿真验证数据的安全,有必要在集团仿真分析资源共享平台基础上,加强对仿真数据的安全性研究。

(3)仿真分析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目前集团已建成动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和货车四个仿真分中心,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调用仿真分析应用模块,只能共享某个分中心的仿真资源,不能共享整个南车包括将来仿真学科体系扩展的资源,为充分发挥已有仿真资源的作用,有必要加强集团内仿真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真正达到资源共享。

(4)整体提升集团公司的研发自主创新能力。

协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的统一规划和资源共享将持续优化集团协同仿真分析平台,加强流程管理、数据管理和仿真模板建设,纳入南车仿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以整体提升集团公司的研发自主创新能力。

2.基于云计算的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

根据云计算这一新兴技术所带来的资源整合、集中服务、协作交流等新理念,中国南车设计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可满足南车产品研发仿真设计过程中的资源共享、知识管理与协作交流。基于云计算的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采用B/S架构模式,主要由云计算服务端和仿真工程师客户端两部分组成,系统的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平台的云计算服务端包括底层的基础设施以及构建在这个基础平台上的各应用程序,主要由南车下属的动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货车四个仿真中心提供的高性能计算小型机、HPC计算集群服务器、许可证服务器、HPC调度服务器、工作站调度服务器、工作站存储服务器、各仿真中心的存储设备,以及南车总部的许可证服务器、许可证统一管理服务器、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WEB服务器和HPC多集群调度服务器组成。

平台的客户端通过W e b浏览器访问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Web服务器,访问平台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以及各种仿真分析工具。

3.基于云计算的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架构

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系统设计是提供三层服务的功能架构。第一层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层,由小型机、PC服务器、工作站和存储设备通过虚拟化的技术搭建整个平台的基础设施,提供用户高性能计算、数据存储和备份等基础服务;第二层为平台即服务层PaaS,由9个系统模块即平台门户、云数据安全管理、平台系统管理、仿真软件许可管理、高性能计算资源管理、仿真经验库、仿真规范标准库、仿真应用在线培训和仿真应用论坛组成;第三层为软件即服务SaaS,该层提供多学科的仿真分析工具集,包含有Ansys、Fluent、Fe-Safe、Simpack、Star ccm+等软件。平台的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1)高性能计算服务。

现代CAE计算对系统级多体耦合计算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整个分析对象的完整系统(如整机、整车)或影响系统性能的所有物理因素一次性纳入计算范畴。因此,高性能计算成为CAE发展的方向。中国南车建立了动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及货车四个高性能计算中心,建成的高性能计算中心为南车的动车、机车、货车产品研发中的大规模计算工作带来了明显的效益。为充分提升南车整体的研发水平,南车其他子企业通过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调用四个高性能计算中心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开展产品的大规模仿真计算。

(2)平台门户。

平台门户是访问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的统一入口,实现了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同步,实现对系统基础信息的管理,可以对用户进行统一管理,融合各系统的主体功能,随需配置,按需使用,同时还提供了转向各个功能模块的导航菜单,方便用户进行仿真软件许可调用、高性能计算任务提交、过程监控和资源监控的动态显示,同时支持个性化设置以及图表展示。

(3)云数据安全管理。

在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上开展各企业仿真活动所产生的数据,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数据种类之一,需要全方位的信息安全措施,包括在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方面。为确保平台数据的安全,采用了加密的网络传输、加密的文件系统、合理的备份容灾;采用PGP系统加密技术,对文件进行加密,那样只有密码才能解密;采用南车内部的统一账户认证方案;采用高端3D桌面资源和HPC资源产生的数据自动加密;建立云计算相关安全制度。

(4)仿真软件许可管理。

采用FlexNet Manager + Platform License Scheduler方案,实现4家仿真中心和集团总部的License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南车集团总部及下属企业License Server上的商业软件的许可证,FlexNet Manager实时搜集南车下属企业所有CAE软件license Server中许可证license feature的使用详细信息,并记录到集团总部的管理数据库中,根据各CAE软件的使用情况,调整各企业license Server可共享的license feature及数量。借助FlexNet Manager工具不断优化CAE软件的许可证的共享策略,充分利用南车集团的CAE软件license资源,在保证满足集团研发需求的同时,有效保护集团在CAE软件上的投资。

(5)高性能计算资源管理。

采用Platform LSF MultiCluster方案,实现南车集团下属四家仿真中心各自的高性能计算负载均衡和作业调度,同时通过转发调度和租约调度两种模式,实现南车集团四家仿真中心高性能集群之间的资源共享。所有用户登录位于集团总部的门户提交计算任务,由Platform LSF MultiCluster根据既定的调度策略,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四家仿真中心的某个HPC计算资源中的空闲资源来进行高性能并行计算。

(6)仿真经验库。

目前南车集团下属各企业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都要进行仿真分析,各企业在仿真应用方面既有重叠又有差异,同时仿真应用水平各有专长,为提高各个公司的仿真应用水平,把好的经验和成果在集团内部共享,在公共服务平台中建立仿真经验库,各个公司把自己所擅长的分析或者好的项目成果、有借鉴意义的仿真分析算例,提交到仿真经验库中,供其他各单位参考借鉴。

( 7 ) 仿真规范标准库。

在平台中开辟仿真规范标准库专栏,将各家子公司已总结和制定的大量仿真分析的规图2 基于云计算的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架构图范和标准上传到网上共享,并且仿真规范标准库也会不断丰富完善。仿真规范标准库为仿真业务人员提供在线浏览、资料下载、查询等功能,为各下属公司的仿真业务管理人员提供用户、权限等系统管理功能和资料组织维护、资料上传、删除等数据维护功能。

(8)仿真应用在线培训。

为提高仿真人员业务水平,避免因人员更新换代而使技术流失,同时避免重复培训、节约培训经费,在公共服务平台中建立仿真应用培训专栏,对于相关的培训资料、培训视频进行统一管理,有权限的用户可以登录系统,在系统直接查找相关的培训资料,对于有视频的培训可以进行在线教学,从而提高仿真业务人员的水平,节约公司培训成本。

(9)仿真应用论坛。

建设专业的仿真应用论坛,可以给整个南车集团下属企业所有的仿真应用人员提供专门的交流平台。大量的信息和资源在仿真应用论坛积存,用户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和经历进行分享,也能通过求助和检索等功能轻松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激发仿真应用人员的仿真分析兴趣,方便其对仿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10)多学科仿真分析工具集。

以各公司产品数字样机为基础,统一学科仿真工具,建立多学科仿真工具系统。该系统涵盖线性及非线性强度分析、疲劳和断裂分析装卸料分析、振动噪声分析、系统动力学性能及刚柔耦合分析、纵向动力学分析、空气动力学分析、流体和流固耦合分析、焊接工艺分析、冲压分析、铸造分析、计算和试验相关性分析等学科,并在后续的不断应用中完善,形成学科完善、功能齐全的仿真分析体系。

云计算技术培训范文6

结合历年来参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经验,分析了职业技能竞赛对网络技术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即以赛促建,不断加强专业化实训室建设;与大赛并进,多途径促进课程改革;以赛促教,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关键词: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网络技术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天津市政府及其他行业共同举办的、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部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技能大赛为校企合作、国际交流、院校互学、服务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式平台,呈现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教赛互动、校企共赢的技能氛围。

一、赛项背景及分析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2012年赛项以“绿色、智能网络的升级与改造”为主题,在构建计算机网络核心任务上主要增加了传感网和网络排除内容;2013年赛项以“数据中心网络组建”为主题,主要增加了虚拟化技术、数据中心技术等内容;2014年赛项以“云计算网络组建”为主题,减少了网络服务配置内容,增加了信息安全技术和云计算等内容;2015年新增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桌面云技术与应用方案、FTTx(光接入)场景设计与组网、数字影音后期设计制作、云计算平台搭建与部署、4G全网建设技术能力竞技、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数据安全与反病毒技能竞赛。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网络技术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将竞赛试题引入课程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将竞赛试题引入课程教学,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将竞赛的项目案例作为课程教学的真实案例,在教学实验和实训过程中实施,可有效促进专业发展。

(二)引入大赛项目分组方法,促进专业发展

在竞赛中,组长领到比赛赛题后,要统一分配任务,每隔一段时间检查进度,及时调整,每个人要熟练掌握多个项目。将竞赛中的这种训练方法应用到专用周课程实训过程中,实施分组的课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以赛促建,不断加强专业化实训室建设

为了紧跟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学院加快实训设施的升级改造,我院信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已建成陕西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学院和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网络学院,以技能大赛实景及企业实景建设改造现有实训室,为专业提供全真实景的工学环境。网络技术实训室具有H3C全线网络产品,集交换、路由、无线、安全、存储、虚拟化和云计算为一体,已经成为陕西省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技能切磋、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二)与大赛并进,多途径促进课程改革

2010年大赛用的是星网锐捷网络设备,2011年用的是神州数码的设备,2012年大赛设备还未确定时,作为网络技术专业负责的赛项,针对大赛设备是等大赛赛程还是提前准备的问题,教研室教师进行了多次交流,认为目前网络设备主流技术一类是思科,另一类是华为、H3C。所以决定在第三学期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省级精品课程和H3C网络学院平台上,以真实设备和企业项目进行教学(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有真实设备,二是H3C命令比思科简单些,利于初学者学习);在第四学期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中,以思科网院和模拟器为平台进行综合项目训练。紧跟近几次技能大赛最新技术进行毕业设计改革,2011年指导校园网络优化设计课题;2012年指导基于IPv6的企业网构建与分析课题,获得学院优秀毕业设计;2013年指导虚拟化技术应用课题;2014年指导云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以校园网扩容和学生公寓楼网络集成工学结合项目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安排参赛学生去华为、H3C和锐捷等公司或商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以赛促教,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技能大赛可有效促进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培养需求,增加与企业人员的交流渠道,网络教研室有多名教师参加了H3C网络讲师和锐捷网络工程师项目培训,促进了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网络教研室的所有专兼职教师都有指导学生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的经历。

四、结语

为了提高我省技能大赛的水平,陕西省已经成立了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集训中心,全面指导各赛项的训练工作。在今后的职业技能竞赛中,我们应该继续以竞赛为切入点,加强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技术技能提升。

作者:李文宇 李爱国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VelteAT.云计算实践指南[M].周庆辉,陈宗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百度百科.云计算[EB/OL].[2016-03-10].

云计算技术培训范文7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1168)

摘要:在分析当前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开发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云计算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优势,阐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对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要求,并简单说明基于云计算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构架。

关键词 :云计算;物流管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198-02

云计算被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定义为:在这种模式下,顾客可以便捷的、廉价的获取整个网络资源。在这种模式下,顾客不需要进行大量的管理工作,只需要按照需要进入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等资源共享池中获得自己服务。早在几年前,黎加厚教授在一次协会会议上呼吁用云计算辅助教学。2009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还专门举行辅导班,开设有关云计算辅助教学的理论与技术的课程。2010年,湖南教育厅主持建设的“世界大学城”成为基于云计算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典范。自此,云计算在高职教育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我国高职教育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开发的现状

2000年我国教育部投资3000多万建设了300多个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案例库和试题库,2003年建立了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协会,携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镜像网站,提供开放式的教育资源;2003—2009年我国启动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实施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由国家高水平示范校牵头,联合部分高职院校和企业,成立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协作组,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研发。除此之外,各高职院校为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都建有各自的信息网络公共平台,开发了一定数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对校内师生开放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但通过对高职教育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开发现状调研,我们也发现高职教育资源库开发存在着:

1.开发主体多为学校,建设成本高,资源浪费,共享率低

开发主体多以高职院校为主,受限于财力、人力与物力,存在着重复建设、成本高、资源浪费、服务范围小、共享率低等问题。

2.专业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实践性弱,交互性差

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学校教师为建设主体,教师日常工作较重,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多,但对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了解不足,对资源描述不清,也没有整合入库的专业技术,这使得上传的教学资源主要是课件、视频,形式单一且格式不统一,交互能力差,实践操作性较弱。

3.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教学资源库可持续更新不足

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过程中,过多考虑学校教学需求,未认真思考企业需求,对行业企业服务作用不显著,使企业短期内看不到任何经济效益,只有投入没有回报,这让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企业兴趣索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实践有较大差异,教学资源库可持续更新能力不足。

二、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优势

1.减少投入,降低开发成本

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硬件设备和软件,现在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很快,就算建设完毕,也需要持续的投入。而利用基于云计算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整合了各个高校的硬件资源,充分利用各自闲置资源进而减少各个高校购置硬件设备的数量。当然,中央数据的云计算更能节因软件更新带来的投入。这样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成本更低。

2.整合资源,避免重复浪费

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可以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整合到云端服务端,通过有效整合,实现共享,并可以通过动态控制将定制的内容分配给相对应的人,做到精确的学习辅导。甚至可以采用权限控制办法,给不同人员同时提供各自需要的个性化教学服务。

3.加强校企、校校合作,共建共享、互惠多赢

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本身就是一个互联网共享型数据库,是充分开放性的。它建立的前提就是各高职院校之间、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沟通、交流、分享、探讨、改进,从而整合各高职校同类专业教学课件、案例等资源,探讨分享教学形式与方法,解决资源库开发中成本高、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问题;同时使学校师资研发与企业实践资源在学校、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流通使用,为增加教师授课素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终身学习平台,扩大学生和社会使用者学习资源的同时,也为行业企业研发拓展、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提供了优质资源,为校企合作育人和社会服务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开放互动、合作多赢的平台,最终实现专业产学研的无缝对接,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互惠多赢。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对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要求

近年来,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政府对物流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物流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调查,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2009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了《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部门分工方案》,明确物流人才培养工作由教育部牵头,并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完成,鼓励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合作,编写精品教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领域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在此背景下,探讨开发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对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内涵,推进物流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实现产学研无缝对接具有重大意义。鉴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和发展迅猛这个实际情况,我们要求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应具备先进性、交互性、实用性、可持续更新性。

1.先进性。物流行业发展迅猛,设备技术推陈出新速度快,这就要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必须具备先进性和前瞻性。既要紧密联系物流行业企业,使教学资源紧跟物流企业实践,并能服务于物流企业新技术研发,又要跟随和引领高职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采用先进的硬件、网络数据通信技术以及软件开发与维护技术,为广大师生、物流企业员工等使用者展现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2.交互性。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需要改变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辅助参与的教学模式,通过云端为老师、同学提供互动平台,共享资源、沟通探讨,因此要求教学资源库需具备比较便捷的、人性化的操作界面,能够实现系统和使用者之间的互换。

3.实用性。基于云计算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应为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师生、物流行业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物流管理专业资源检索、信息查询、学习咨询、教学指导、岗位需求、就业支持、技能训练、人员培训、项目研发等服务,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在校教学、在岗培训、终身教育以及物流行业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共性需求,同时为其他各专业教学资源库区域共享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4.可持续更新性。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应紧跟物流行业企业发展需要,这就要求资源库中的资源要具备可持续更新能力。

四、基于云计算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

一般的系统有资料物理层、数据传递层、计算控制层、管理层、显示和操作界面。基于云计算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有新组成:资源库云服务模式的云端层和资源库云服务模式的资源库层。

根据当前云计算技术水平,当前云计算能提供软件即服务模式、平台集服务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三种类型。即软件即服务模式,云计算服务商提供各种应用软件。客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向云计算服务商购买这么部署在服务器群的软件服务。平台即服务模式,云计算服务商提供一个平台或者开发环境。客户可以通过在这个平台上创造自己的软件或者系统。客户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共享自己的内容。即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是云计算服务商组建包含服务器、网络、存储及数据中心等内容的“云端”基础设施。客户通过该买这些设施来实现云计算服务。当前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涉及上面三种服务,是三种服务的综合体。

1.教学内容介绍。因为是开放的教学资源库,使用者有多层次的特点、各个人的理解不同,这就要求教学资源要呈现多样性。为了满足各个层次使用者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资源库需要涵盖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业务流程、作业规范等必要要素。高职物流教学中的物流试卷试题库、物流行业标准库、物流法律法规库、物流课程库、物流实践技能素材库、物流多媒体素材库、物流相关文献素材库、物流课程课件库、物流案例库、物流职业资格库、物流虚拟仿真库、物流常见问题解答库内容都要在教学资源库中体现。

2.云计算条件下,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要具备物理资源层、数据管理层和应用系统层三个层次。结合云计算的三个模式来看,云计算技术可以为其提供有效支持。首先基础设施即服务能让学校不需要购买大量的基础设置,只需要付费给公共云服务上,就能获得物理资源层的运行。其次,平台即服务模式可以提供平台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数据库中职业资格库、标准库、技能库、案例库、题库、课件库和常见问题解答库等各个子库的搭建、运行与维护。学校还会把各个系统的维护交给云计算服务上来完成。这些都大大的降低学校的费用。最后,教学管理系统中用户注册子系统、用户登录子系统、资源子系统、资源编辑子系统、资源检索子系统和资源下载等子系统管理通过第三种云计算服务模式来完成。

参考文献:

[1]李贺华.基于云计算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

与管理,2014,(6).

[2]阮卫华.基于云计算的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资源库规划与建

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

[3]曹立明.基于云计算的高职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J].中外

云计算技术培训范文8

本报讯 1月13日,央行下发了《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移动金融是丰富金融服务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动移动金融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拓展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

《指导意见》明确了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方向性原则,即遵循安全可控原则、秉承便民利民理念、坚持继承式创新发展、注重服务融合发展。同时,提出了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指导商业银行和银行卡清算机构积极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安全有关政策,优先采用自主可控的产品及密码算法,加强移动金融账户介质标准符合性管理,增强移动金融安全可控能力,有效保障移动金融应用流程的安全性;指出要加快构建安全可信基础环境,发挥检测认证的质量保障作用,推动标准落地实施,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

央行表示,下发该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金融普惠发展、提升信息技术安全可控能力、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移动金融在服务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天津等12省市引入阿里云计算

本报讯 1月4日,阿里巴巴集团与天津市签署战略合作,天津市政府将把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上升至战略发展高度,制定新一轮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根据协议,双方利用阿里巴巴的“飞天”云计算核心自主技术,为天津提供政务、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支撑其云计算大数据的产业发展。作为配套政策,天津将在政府采购中,依法纳入云计算服务,并统一全市范围内的数据资源,进行数据大集中,同时建立大数据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计划。目前,全国引入阿里云计算的省份和直辖市包括:海南、浙江、贵州、广西、河南、河北、宁夏、新疆、甘肃、广东、吉林、天津。值得注意的是,覆盖了近半个中国的12份战略合作透露出同样的信息:各地政府希望借助云计算推动电子政务、政府网络采购、交通、医疗、旅游、商圈服务等政府公共服务的电商化、无线化、智慧化应用,同时推动传统工业、金融业、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催生带动一批本地创新企业发展。

长虹佳华与红帽签署培训认证协议

本报讯 日前,长虹佳华与红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红帽认证培训展开全面的战略性合作。根据合作协议,长虹佳华将成为红帽认证培训的战略合作伙伴。据红帽介绍,随着Linux系统的企业级用户不断增加,在中国快速推广配套的认证培训课程、向中国Linux用户推广包括 OpenStack 认证在内的红帽认证培训体系成为红帽的重要战略目标。长虹佳华在企业IT技术培训领域的丰富资源、技术实力、与良好口碑成为红帽最终选择长虹佳华的重要原因。长虹佳华相关负责人表示,长虹佳华将通过打造更完善的O2O培训服务平台、采用国际先进现代教学服务模式、持续引入更多国际市场先进的技术及服务产品,为合作伙伴和企业客户带来更加优质全面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华为预计2014年主营业务利润超339亿元

本报讯 1月13日,在华为业绩预期会上,华为CFO孟晚舟透露,华为2014年营收预计约为2870亿元~289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390亿元同比增长约19%,主营业务利润预计为339亿元~343亿元。数据显示,华为2014年研发投入约395亿元~405亿元,同比增长约28%。据孟晚舟介绍,华为2014年三大业务均保持增长。其中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5%,企业业务同比增长约27%,消费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

Uber将向美国波士顿政府提供数据

本报讯 美国专车应用Uber近日表示,将与波士顿市政府分享用户通过Uber出行的数据。Uber公共政策负责人贾斯汀・金茨说,“Uber提供的数据不会包括个人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但将有助于波士顿市政府解决交通拥堵、公交发展,以及城市扩张等问题。”这一协议表明,在遭到全球多个城市监管部门的反对之后,Uber正在与政府部门合作,找到互惠的解决方案。波士顿市长马廷・沃尔什表示,我们将使用数据去改变我们提供服务的方式,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市政府进行决策。

云计算技术培训范文9

关键词:朋辈互助;师范生授课;实训系统;云存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0-0101-04

问题的提出

教师的发展已经成为师范类大学的立足之本。目前,国家正在强力推行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很多研究也都明确表达出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高度关注。

实训系统是指学生通过模拟实训环境、实训过程、实训内容从而达到相应标准和要求的虚拟系统。实训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实训,形成标准规范,获得最优成效。有研究表明,高校实训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学生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帮助教师随时随地辅导学生,实现教与学的全面发展。

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对师范类本科生的授课实训系统进行设计研究,旨在调动师范生与高校教师以及一线教师的共同参与,运用计算机技术来u价、指导、管理师范生的授课技能。在虚实结合的同时,本实训系统引入了朋辈互助机制,达到朋辈间的互帮互助,为师范生提供了全方位训练技能的机会。

系统设计分析

1.需求与设计分析

我们对目前存在的系统(巽震数码、IC授课系统、智能备授课平台等十个系统平台)分析研究后发现,大多数系统都具有登录及注册界面,并且附有选择对应的登录身份进行登录(如下表)。系统功能基本上以课件播放、视频上传、音频上传、师生互动、数据分享为主。

目前的系统还存在很多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朋辈互助的功能模块。加入朋辈互助模块能够提高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重点是能够让学生从对同伴的授课视频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二是,存储方面需要高昂的硬件设施。三是,缺少集体交流的平台。目前的系统还缺少一个相对集中的平台供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互动,以及个别的答疑和指导学生。

目前,我们已经设计出一种授课实训系统,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涵盖了多种系统的优秀特点,包括登录身份的选择、视频的上传、师生互动等,另外,我们还加入了云存储、学习记录、朋辈互助的功能,旨在方便师范生的学习与交流。

2.功能模块

(1)网络授课的相关课程学习

目前,随着MOOC、微课的广泛兴起,我们可以广泛借助这样的免费平台来扩展相关的知识内容。MOOC、微课之类的平台上拥有很多优质的视频课程资源,这对师范生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来说是个很好的帮助。除了视频资源的学习,我们还可以扩充相关文字内容知识的学习。这样平台上就集合了关于师范生授课技能的比较全面的文字内容,学习者可以自己选择,以此来补充自身薄弱的知识方面。

(2)能够上传授课视频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如果他们能够运用手机录制自己的授课视频,将大大方便教师的授课技能培训。并且,运用手机能够达到随时、随地录制的效果,同时具有说课、模拟授课、微课等各种形式。除了手机录制,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摄像机进行录制。录制完成的视频还可以进行修改,再次上传。

(3)朋辈之间的互相评价

学生自己录制的视频可以上传供系统平台上的朋辈评价。通过观看学习者的授课视频,可以以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能够由此及彼,思考自身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与此同时,同伴评价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资深教师的在线指导

教师通过观看学生的授课视频,能够指出在什么时间段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如何改进。除了有高校教师指导及一线教师倾情参与,还可以提供一线教学最需要的教学技能。

(5)优秀授课视频的展示

通过提供学生展示的优秀的授课视频,来激发更多的学生的热情,给他们榜样效应,让他们能够继续训练,再次修改完善。

3.开发技术

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结构,利用PHP+MySQL技术进行开发。PH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服务器端编程语言,用于开发动态网页,具有跨平台、面向对象、独立于架构等特点。MySQL是一个完全多线程,支持多语言,多处理器的中、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使用标准的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支持多种存储引擎。MySQL是一种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关联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仓库内,这样就提高了速度及灵活性。另外,它体积小,拥有总体成本低等优点。用PHP开发系统便于维护,它是开放的源代码,并且正在不断更新。因此程序员们能集合最新的技术不断完善,我们的平台也能不断地契合新一代的技术标准。关键技术有以下几种。

(1)接口技术

可以利用接口技术连接到 MOOC网站,整合较多的信息资源,这样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2)云存储技术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存储技术,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当云计算系统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是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时,云计算系统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储设备,那么云计算系统就转变成为一个云存储系统,所以云存储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简单来说,云存储就是将储存资源放到云上供人存取的一种新兴方案。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通过任何可连网的装置连接到云上方便地存取数据。

云计算可以将学生的终端、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集成在一起,采用云计算中的虚拟化技术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云计算可以将互联网教育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用户终端层、虚拟桌面应用层和后台服务层,各个层次之间采用相关的调用接口进行连接,使用严格的防火墙策略控制系统的访问权限,并且使用主动防御体系,开发用户访问端口。

系统核心功能模块的设计

1.登录界面

登录界面可以供教师、学生两种身份登录,教师端的登录具有评价功能,学生端的登录具有学习、上传视频、评价等功能。

2.上传授课视频

上传授课视频功能能够将录制好的视频上传至系统平台(如图2)。通过数据流处理能够快速上传,并能使用流媒体播放,边缓存边播放,以及提供及时的内容反馈。同时,还可以在原有的视频上以弹幕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在交流区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

3.案例教学

学生可以使用MOOC平台以及师范生授课技能大赛上的优质资源进行案例学习或者教学相关内容的网络课程学习(如图3),以此来提升自我的教学理论以及实践能力,进而提高一线教学的技能。该平台整合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师范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及方法,如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等。

4.朋辈之间的互相评价

此系统设计了朋辈互评的环节(如图4)。朋辈可以观看授课视频,并对授课者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个过程可以是匿名的也可以是实名的。同时,还可以针对授课视频,对其中的问题提出看法以及相应的修改意见。与此同时,授课者还会收到来自平台发出的提醒,告知其他人已经对所上传的视频提出了修改意。

5.教师的在线指导评价

对于授课者的授课视频,教师可直接在系统上查看,然后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如下页图5)。学生有问题能够通过留言板与教师直接交流,当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通过这个系统,高校的教师以及一线的教师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也契合了国家一直推崇的做法,即将高校师范生培养与一线教学相结合。

系统测试

基于云计算,学生能够快速方便地上传自己在教室用摄像机录制的模拟授课的视频,同时还能明确地标注授课对象、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教师和朋辈也能及时在聊天区提出自己的意见,方便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互动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助。

学生可以自行记录学习过程,系统可呈现多条学习记录,并不断更新。此功能便于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并且同伴也可以点击查看,互相学习。

小结

师范生授课实训系统旨在使学习者学习师范生技能的相关知识和观看优秀案例,并自行录制视频,再将其上传到平台上供高校教师以及一线教师点评和朋辈之间互相评价。学习者通过这些评价进行自我反思,自行修改再重新录制视频上传。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实训学习的过程,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交流、朋辈之间的互帮互助,这些都能帮助学习者就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该系统目前正在处于不断开发完善的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如可以做成移动版的系统,那样就能更加方便师范生授课实训。

参考文献:

[1]叶忠.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现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2]林鑫,杨丽红,仲梁维.基于WEB的高校实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通信电源技术,2015,11(6):225-232.

[3]汪勇.实训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开发[J].科技尚品,2015,9(84):37-38.

[4]唐辉云.师范生教学技能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5]杨英.基于视频案例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在线支持平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6]张通博.威迅培训学校教学实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