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07 09:02:13

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有少部分是在职攻读或曾有过工作经历者,绝大多数尚未从事过任何职业,但他们对专业的最终确定,本身就包含了对未来职业选择的意向和期待。因此,在研究生职业生活开始前,有意识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对于他们毕业后顺利迈入职场,并尽快实现向“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缺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指他们在职业定位和迈入工作岗位后应当遵从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作风,其中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素质最基本的体现。然而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变得既自私又现实,无论是在职业的选择上还是在求职的过程中,都缺乏应有的素质。在爱岗敬业方面,个人利益和功利化趋势严重,高薪资成为他们选择职业唯一的标准;在诚实守信方面,弄虚作假;在奉献社会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只贪图回报,不付诸行动。由此可见,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令人担忧。[1]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多,时间紧,没有时间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调查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表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第一年课程非常紧张,一年内要把所有的学分修完,第二年就写论文和准备社会实践了。”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时间有限。学生在校时间短,参加集体活动机会少,这些现状给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挑战。

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够成熟,存在重科研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够成熟,由于大多数高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开始于2009年,对其培养方案的制定还处在摸索阶段。培养方案还未体现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另外,大部分高校仍然存在重视研究生的科研教育,轻视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再加上学生认为自己是高层次人才,素质已经很高了,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获得,忽视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造成了部分研究生存在着职业观念不正确、职业态度不端正、职业纪律涣散和作风不正等问题。

二、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研究生培养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未来研究生的结构比例将是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各占一半,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之一。由于高校长期以来都是将研究生作为独立群体,区别于本科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而且大多数高校更多关注学术型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改革时间短、重视程度不够,积累的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经验十分有限。目前,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寻找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规律,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复杂的竞争形势和严峻挑战,要想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过提高各种素质来实现的,而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哪种又最重要呢?曾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2]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是思想道德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提高对研究生各项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3.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改善职业道德素质现状的必然要求

陕西省《2012年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针对“毕业生最需要加强何种素质”的选项,把职业道德素质作为首选的社会用人单位占42%,首选人际沟通的占33%,首选思想品德的占13%,首选文化修养的占12%。中国人民大学对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结果显示,在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欠缺的各项指标中,作为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要求的敬业精神高居第一。类似的调查报告表明,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现状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期待反差巨大。这从另一个角度深刻说明,谁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谁就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得先机。[3]

三、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1.充分发挥研究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首先,辅导员老师要熟知本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深知本专业的发展对人类、对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把本专业领域倡导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课堂中,使研究生树立崇高的科研精神,并把这种科研精神转化为对职业的热情。其次,研究生要积极互动,响应辅导员老师的引导,把对职业的热情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并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出来。研究生在辅导员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一旦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就会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和道路,就会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2.以网络为平台,开拓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新局面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两年到三年,其中至少一年在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在校时间短,分布较散,不好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挥网络职业道德教育阵地的优势,成立网上职业道德教育课堂,精心设计对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有帮助的栏目和内容,贴近研究生思想和生活,积极营造网络主流文化,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职业选择。

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提供真实的环境

职业道德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展现其精髓,并转化为人们心中一种内在的思想理念。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效果的体现最终也要归结于社会实践。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在校外建立研究生实习基地、上岗实习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这不仅有利于研究生提升综合素质,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而且使研究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受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合作、勇于承担责任等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锻炼,自觉把职业道德标准转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意识,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

参考文献:

[1][4]唐廷科,张福珍.论加强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60.

第2篇

《意见》中针对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五个不适应”,明确提出了“坚持七个必须”的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蕴含有极深的思想内涵,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强有力的指针。其中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四个结合”,即“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做好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总之,“坚持七个必须”,实际上也就是创新性地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七条基本原则,即:方向性原则、首要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约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协同性原则。坚持这七条基本原则,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就能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二、分层次地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过去,《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均是较概括地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而《意见》则分小学、中学,中学又专门对高中、职业学校分别提出了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紧迫要求。这样就更有利于各级各类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操作,更有利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克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此外,与《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比较,新增加了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即社会常识教育、国情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新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即“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党和政府努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措施,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从小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这些新增加的德育内容和目标要求是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热点、难点等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对中小学主辅渠道实施德育提出了新的系统的要求

与《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比较,《意见》对中小学主辅渠道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要加强“三课”建设和教学。“三课”即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和职业学校德育课。过去一般只提出了搞好“两课”建设和教学,《意见》新增加了职

业学校德育课,使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强调,也使中小学主渠道德育课的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全面,也更加系统。

二是首次提出了学科德育的要求。《意见》指出“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其中要求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注意“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要注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是首次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意见》提出,要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小学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也是对过去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教书育人”、“整体育人”、“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改革实践和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四是首次提出了德育活动课程的要求。《意见》指出:中小学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并分别对校园文化活动、校外教育活动、校班的有益活动、业余党团校教育、改进教育活动手段等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尤其是专门对“社会实践活动”作了概念界定,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还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出了有力措施。这应当说是对同志“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①的正确理解和切实贯彻。对此,中小学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四、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系统思想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曾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出过一些要求,但《意见》则首次专门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系统思想,这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即“以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的规定,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主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广大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使广大教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导,应当准确地把握。

二是明确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即“四要”:一“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二“要建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三“要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四“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只要坚持并创新地运用这四种方式,我国的中小学师德教育工作就会卓有成效。

三是明确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即“三个建立”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制度”,三是“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这“三个建立”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机制,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

五、强调指出了社会各部门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履行的主要职责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对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出了一些要求,《意见》根据同志关于“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②的指示,进一步强调指出“全社会共同努力,各部门通力协作,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并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主要职责任务。

《意见》指出:要“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其中要做到“三个加强”,即“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这样就能减少社会消极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影响,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达成有效统一。

《意见》对新闻宣传、文化、广播电视、出版、公安、工商、司法、工会、妇联、共青团、综合治理、教育行政部门等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支持教育,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出了要求,其中的主要要求是:“两个大力宣传”、“两个积极开展”和“四个加强”。“两个大力宣传”是“大力宣传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思想,大力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积极开展”是“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积极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四个加强”是“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和计算机网络的监管”,“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治安管理”,“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总之,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我国广大青少年都得到健康成长。

六、强调指出了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必须实行强化的运作保障评估机制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都曾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问题作过一些要求,还曾在《规程》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实行校长负责的领导管理体制”。而《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并创新地提出了领导管理体制和运作保障评估机制等系列问题。

首先《意见》站在国家命运和教育战略的高度严肃指出:“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必须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为此,《意见》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实行和不断强化“一个体制”、“三个机制”。“一个机制”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三个机制”是建立健全校内外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运

行机制、德育工作运作的保障机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表彰奖励和督导评估机制。这“一个体制”和“三个机制”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管理系统,一个整体工程,缺一不可。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建立健全并实施强化之,就能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运作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促进作用。

总之,《意见》是指导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文献,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当力求克服八种不良倾向,即只重视文化知识教育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只重视小学德育不重视中学德育,只重视普通学校德育不重视职业学校德育,只重视学生德育不重视师德教育,只重视课内德育不重视课外德育,只重视学科德育课程不重视隐形德育课程,只重视校内德育不重视校外德育,只重视轰轰烈烈的德育活动不重视实际的德育效果等不良倾向,从而使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真正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真正能够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的需要,为二十一世纪我国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①、②《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人民教育》2000年第2期。

第3篇

关键词:法学;专业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一、加强法学专业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培养新世纪合格法律人才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培养大量合格的社会主义法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合格的法律人才必须德才兼备,除了掌握特定的法学知识与法律视角、有足够的审慎判断力与理性思维,更要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必要的社会良知。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合格法律人才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高校的法学教育让广大法学学生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为祖国、为人民提供法律服务,进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远大理想。所以,高等法学教育绝不能是单纯的法律技术型教育,还必须加强学生的法律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

2.培养法律职业道德是保障国家司法公正的需要

我国法学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国外被称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法律职业道德是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追求真理、维护正义、崇尚法律、捍卫法律,是法律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法律人员的法律职业道德是国家司法公正的重要支撑。因此,高等法学教育应当加强法学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崇尚正义、追求真理和捍卫法律的观念,逐步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公平正义的理念和崇高的理想。只有具有良好法律职业道德的法学学生,才能在将来的法律执业中坚持正义、尊重法律,最终保障国家司法的公正。

3.提高法学教育有效性的需要

法律不能背离道德的支持。法律是从外部对人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而道德则是从人的内心对其行为作出导向。高等法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哪些是法律规定的可作为行为,哪些是法律禁止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与信任法律,能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维护法律。思想道德教育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高等法学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法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整个法律教育体系的灵魂。注重高等法学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学会运用道德和法律两个标尺来衡量个体行为。这种对照反思比单纯的法学理论灌输更为深入和有效,容易使学生形成自身内在的道德信念、崇尚法律的意识,更能提升法学教育的有效性。

二、法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1.树立法律信仰

树立法律信仰是法学专业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所谓法律信仰,是指人们基于对法律的正义性、权威性,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而产生的法律崇敬,并以之作为行为最高准则的理念。对法律的尊重、忠诚和信念是成为法律人才的关键。具有完备的法律知识却没有法律信仰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忠于法律的,甚至会玩弄法律于股掌之间,成为高智商的犯罪主体。法学学生所具有的法律信仰是其日后从事法律工作所遵从的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点。法律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法律工作者用自己的专长致力于社会福祉、为社会服务。法律工作者比一般社会成员有更强的正义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能运用法律知识主动服务于社会,不计较个人得失去追求和实现社会正义,正是缘于他们拥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因此,法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制观念。只有在学生时代就树立相信法律、尊重法律的理念,胸怀对法律的崇敬之情,才可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2.公德与私德并重

公德与私德是人同时具备的两种道德。所谓公德,是指维持社会存在所必需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它构成了法律道德的底线。国家法律依靠人来实施,如果法律的立法者、执法者和适法者没有公德,那么法律实施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就得不到保证,社会法治的根基就会动摇。没有公德的社会根本不可能有法制秩序。所以,法学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公德建设上。

相对于公德来说,私德体现为个人品德的修养。作为一个法律人,既要具有公德意识,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还要有私德的自我修养与完善,从来没有一个人是私德恶劣而公德高尚的。私德是公德的价值源点,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私德,才能正确实施道德行为。因而法学教育也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私德教育,在公德教育的指导下发展私德教育,用私德教育推动公德教育,最终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增强。

3.加强法律伦理修养

伦理教育特别是法律伦理的教育是法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法律职业体现了对公平、正义、秩序等基本价值理念的追求,这要求法律职业者必须具有理性与宽容的精神、刚正与廉洁的品格,还要拥有较强的伦理价值思维和伦理道德修养,才能代表公道和正义,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在法学教育中强化法律伦理教育,可以使法学学生在接受法学教育之初,就了解司法公正的社会重要性,了解司法腐败对社会的危害,从而促使他们自觉提高道德素质。在未来工作中,他们能面对各种复杂情况,秉持公正之剑,守卫法律的尊严。

三、加强法学专业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第4篇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央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针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性文件,总体上看大致可分为探索和发展完善两个阶段。

(一)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探索阶段(1980年—1993年)

1980年4月,教育部、联合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院校必须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的关系,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基本原理的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当时的道德教育局限性强,视野相对狭小,而法制教育更是无从谈起。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指出:“学校是普及法律常识的重要阵地,大学、中学、小学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设置法制教育的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且把法制教育同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该文件明确要求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这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尚属首次。但是,决议并没有提出如何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具体要求和措施。1986年9月,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法制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推广。1987年10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高校设置5门思想教育课程:“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前两门为必修课,后3门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1992年9月和1993年6月,国家教委思政司组织召开了两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会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思想品德修养”、“人生哲理”整合为一门“思想道德修养”。此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逐步由5门演变为3门,课程体系也开始逐渐走向规范化。

(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发展完善阶段(1994年至今)

1994年8月,为尽快适应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的教育;要有计划地进行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1995年底,国家教委等3部门联合《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学校的其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法制教育于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之中,要与全民普法教育结合起来,着眼于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培训。”采用文件形式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进行强调,说明国家对这两种教育的性质、定位和联系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1998年,教育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范了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通盘考虑,统一规划设计,要求思想品德课应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002年,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2005年,、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意见实施方案,要求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把思政必修课统一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至此,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合二为一,承担起了新的教育职责和历史使命。从上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政策发展轨迹来看,二者都是伴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一路发展而来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的需要,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影响很大。可以说,不管是道德教育,还是法制教育,均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差异与和谐: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目标定位

(一)对道德与法律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

道德和法律属于上层建筑,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以及人们行为规范的手段。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两者自产生之日起就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道德则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观念及行为准则。“在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价值观中,法律和道德拥有共同的基础。对法律来说,具有社会约束力的道德即使不是充分条件,也是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不仅如此,道德还是法的目标,法为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服务,法应当以国家强制来实现作为道德基础的核心价值,或者保护它不受侵害。”[1]法律是基本的道德,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道德则是不成文的法律。如果没有道德的支持,法律就会形同虚设;而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道德也会苍白无力。道德收敛我们的激情、欲望和习惯,使我们服从法律;法律则维护社会的正义、秩序,解决社会矛盾与对抗,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用无形的束缚帮助人们提高道德标准。尽管法律和道德有许多相通之处,但由于性质不同,且受历史的、阶级的以及经济文化、民族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两种规范仍然存在着种种差别、矛盾乃至冲突。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的触角不可能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在大量的社会生活领域,法律并不加以干涉,而是让渡于道德。法律以权利义务的机制安排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道德则宣扬责任和友爱促进人际和谐;法律以他律的方式关注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对人的内心思想却束手无策,道德则以自律的方式审视和约束人的内心活动,依靠社会舆论和宣传教育来实施;法律具有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则通常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习惯和社会舆论中。法律和道德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维护国家安定、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所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一样,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之间尽管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别,但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的动态关系。然而,在两者的目标定位上,学界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着不同认识。有研究者认为,“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由此还将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虽然法制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法制教育不能等同于思想教育,如果完全按照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目的内容等牵强附会地冠之以法制教育,其结果只能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误入歧途。”[2]还有研究者认为,“法制教育不等于道德教育,二者在作用机制、形式、效果、范围诸方面存在较大区别。二者之间的关联并不必然导出法制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或德育必须包涵法制教育的结论;二者的区别远大于联系……人为地放大法制教育的内涵进而以此取替道德教育,必然会使德育难负其重,导致德育边界突破,概念泛化,无所不包,从而使德育沦为一种大杂烩。”[3]

因此,有研究者主张,法制教育需要一个体系完整且地位独立的制度来进行,其与道德教育应该并行不悖,互不干扰。上述观点多半是混淆了法制教育和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的概念。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可以视为一种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适应法治社会需要的,具有系统法律知识、高尚职业道德、严谨法律思维和专业法律技能的专门法律人才,而法制教育的目标则与前二者截然不同。“高等学校的法制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根本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4]教育部、司法部等联合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法律的优良品质所产生的强大内在影响力使法律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添加了法制教育的元素之后,可以克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人治化和随意化的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中国的法制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这是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属性和特色决定了法制教育不会也不应追求法学概念的精细化、法律知识的全面性和法学体系的完整性。与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相比,法制教育更像是一种启蒙教育,它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狭隘地以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的视野和思维来考量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这种结论就难免偏颇。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都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趋同性。从当前和微观来看,二者的价值目标主要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长远和宏观来看,两者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通常意义上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活动、能力、个性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充分与和谐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的全面发展之所以能够重新获得高度关注,乃是因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摆脱单向度社会的束缚和羁绊,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个人价值。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是一种恰当的、合理的、科学的选择和定位,是对时代诉求和教育目标的积极呼应与准确契合。

三、互动与融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发展路径

发达国家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国家重视德育工作的领导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促进德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而我国长期以来对道德教育重视有加,对法制教育认识却有偏差,以至于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发展不均衡。“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视道德教育,而忽视法制教育,表现为重劝导轻约束、重自律轻他律、重扬善轻抑恶,其直接后果是‘站得高、行得低,说得多、做得少,口气大、效果小’。”[5]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必须同等重视,平均用力,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和无缝衔接,而不应重德轻法,厚此薄彼。在发展路径上,应当以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和认知规律为逻辑起点,以民主法治和人本主义为教育原则,以发挥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优势为结合点,以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为着力点,使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得到充分实现。

第5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道德 现状 问题 途径

[作者简介]丁正亚(1977- ),男,江苏涟水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道德哲学。(江苏 淮安 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立项课题“增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X2012Y01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74-02

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更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强烈的职业性特征,高职德育要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应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为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探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增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笔者于2012年5月在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3份。

一、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

(一)多数高职学生能认识到职业道德素质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但少数学生对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回答“您认为对未来的从业人员来说哪项素质更重要”的问题时,30.24%的学生选择“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更重要”,51.18%的学生选择“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重要”。可见,大部分学生都赞成职业道德素质是未来从业人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但也有14.75%的学生选择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在回答“你认为一个人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他的成就之间的关系如何”的问题时,有10.93%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水平对一个人的最终成就只有很小的影响”,4.92%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水平与一个人的最终成就无关”。从调查的结果看,少数高职学生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总体上高职学生诚信状况良好,但少数学生不能做到诚实守信。

84.52%的学生认为当前高职学生群体诚信状况“很好”或“较好”,15.48%的学生认为当前高职学生群体诚信状况“较差”。在回答“您认为自己是个诚实守信的人吗”的问题时,63.57%的学生选择“是”,34.06%的学生选择“不完全是”,2.37%的学生选择“绝对不是”。在回答“您是否会在自己的求职履历上作假”的问题时,70.13%的学生选择“不会”, 22.77%的学生选择“不一定”,7.10%的学生选择“会”。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受社会上一些失信行为的负面影响,不能坚持诚信道德。

(三)大部分高职学生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65%的学生完全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55.74%的学生部分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29.14%的学生只了解一点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7.47%的学生一点都不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另外,高职学生对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足够的了解。7.65%的学生完全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38.62%的学生部分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40.07%的学生只了解一点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13.66%的学生一点都不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当前,高职学生普遍不了解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凸显了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二、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16.03%的学生认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很好,47.38%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较好,还有28.40%的学生认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太好,8.19%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很差。具体而言,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迫切需要改进:

(一)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薄弱,高职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职业大学、专科学校或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发展起来的,还有不少是中专学校单独或者合并升格而来,办学基础薄弱,原有的教师素质和水平没有得到及时提高,师资队伍配备不齐,缺乏专业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任务大多由公共基础课教师或辅导员承担,而这些教师一般都没有接受过德育工作的系统培训,不具备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能力和素质,职业道德教育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只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涉及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中也很少涉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

(二)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滞后,内容陈旧

一直以来,我国主要从社会本位来理解和定义职业道德,习惯从社会道德规范对人的规定性、约束性方面对职业道德下定义,突出职业道德对人的限定性。我国高职教育领域也普遍接受这种过时的教育观念,在这种教育观念支配下,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和践行职业道德的积极性。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陈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时代性,不能与时俱进,对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不能及时关注,教学中缺少鲜活典型的案例,导致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的兴趣不足;二是行业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地结合行业或岗位的特点,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职业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较差。

(三)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式单一,尚未建立系统的职业道德考核评价体系

职业道德课程本身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学内容比较零散,教育资源没有进行系统整合,不利于建构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评价还是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重知识的记忆,很少考查学生实际职业道德能力的培养,评价主体单一,以德育课教师单方面评价为主。因此,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职业道德课程的开设,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三、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关于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理论界已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如吕遂峰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途径探析》一文中,从强化职业道德理论学习、改进职业道德教学模式、注重专业渗透、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训练、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五个方面归纳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笔者认为,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养成规律,从重视课程教学、抓好实践环节、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优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措施,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吸引力

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既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方法论。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把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传统的职业道德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强调教师课堂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自我发展需要和道德行为体验,加上教学方法仍停留在“灌输式知识教育”,职业道德课程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职业道德课的教学现状和教育困境,就要转变教育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全过程,不断深化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抓好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建设,编写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的专门的教材和讲义,摆脱本科教育的印记,各高职院校可以编写职业道德教育校本教材或优秀校友成长成才图文集;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或伦理学专业毕业生担任职业道德教师,为职业道德教师提供在职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不断更新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三是改进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由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入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现身说法、角色模拟、现场考察等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四是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把最新的职业教育理论、职业道德要求、典型的行业企业规范和社会热点问题补充进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三)抓好实习实训环节,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实习实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首先,职业道德教师要跟着学生进企业、进车间,在生产现场给学生上课,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纪律观念。其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纳入实习实训计划,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要纠正以往开展实训活动只安排专业技能训练,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倾向,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企业管理人员或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规章制度教育,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了解企业文化理念和内涵要求,切身感受企业生产经营中员工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通过企业的实习实训,既造就他们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平,又让他们适应真正的职业环境,在工作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态度。

(四)改革评价办法,构建立体化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传统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往往以理论考核为评定依据,侧重对学生掌握的职业道德知识的评价,导致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死记硬背职业道德知识而不重视职业道德的践行。而且,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是唯一权威的评价主体,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由教师说了算,这样的评价很容易出现一些片面性。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应该由班主任、专业指导教师、企业师傅、实习同行等共同组成。评价方式也要多元化,由卷面考试、调查报告、日常行为考察和实习鉴定全面考查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职业道德状况。通过构建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和职业道德行为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五)创建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校园硬件建设上,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美化校园,用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充分发挥校园景观的教育和审美功能。其次,要组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设立学生文明监督员,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通过开展“文明宿舍、文明班级和文明大学生”的评比活动,强化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引导大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再次, 还要充分利用广播、橱窗、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等各种舆论工具宣传典型、弘扬正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境界。最后,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六)加强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学生践行职业道德的信心

许多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或毕业工作后,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在学校里学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办事公道、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各行各业中违背职业道德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职业道德产生怀疑,对继续坚守职业道德失去了信心。因此,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大企业道德建设的力度,教育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要坚持职业操守,要在全社会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净化不良社会风气。只有广大从业人员都坚持职业操守,具有良好的职业风尚,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公平正义、乐于奉献,才能为高职学生信守职业道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他们对践行职业道德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吕遂峰.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18).

[3]刘智运.高等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4]郑需勇.校企合作共塑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浅议[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2).

第6篇

关键词:新世纪;中小学德育;改革创新

Abstract:Thisarticleholdsthatthe"opinion"istheguideinthenewsituationofChina’s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topromotemoraleducationandoverallqualityofeducationofimportantdocuments,whichputforwardtheinnovationofthetwenty-firstcenturymoraleducation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inChinamustadheretothecorrectguidingideology,sub-Raisethelevelofmoraleducation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ofthebasictasksandtogivenewmeaningtothe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themainchannelfortheimplementationofsecondaryeducationputforwardanewdemand,madeclearstrengtheningoftheprofessionalethicsofteachersinthesystemofthought,atthesametimestressedthattheAllsectorsofsocietytoprotectthehealthygrowthofyoungpeoplemustliveuptoresponsibilitiesandstrengthenmoraleducation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mustestablishandimprovetheleadershipsystemandoperatingmechanism.

Keywords:thenewcentury;moraleducation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reformandinnovation

前言

2000年2月1日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谈话》为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发展和小青年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是从根本指导我国教育发展和青少年教育事业的历史性文献。根据同志的《谈话》精神,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教育战线的一件大事。《意见》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明确提出了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面临的紧迫任务;突出强调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社会共同努力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意见》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特别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对指导新形势下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帮助认真学习和切实贯彻《意见》精神,本文试图通过《意见》与原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作一比较,拟就《意见》的主体精神、创新思路作六个方面的粗略探讨。

一、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的指导思想

《意见》中针对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五个不适应”,明确提出了“坚持七个必须”的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蕴含有极深的思想内涵,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强有力的指针。其中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四个结合”,即“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做好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总之,“坚持七个必须”,实际上也就是创新性地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七条基本原则,即:方向性原则、首要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约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协同性原则。坚持这七条基本原则,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就能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二、分层次地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过去,《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均是较概括地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而《意见》则分小学、中学,中学又专门对高中、职业学校分别提出了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紧迫要求。这样就更有利于各级各类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操作,更有利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克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此外,与《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比较,新增加了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即社会常识教育、国情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新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即“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党和政府努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措施,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从小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这些新增加的德育内容和目标要求是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热点、难点等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对中小学主辅渠道实施德育提出了新的系统的要求

与《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比较,《意见》对中小学主辅渠道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要加强“三课”建设和教学。“三课”即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和职业学校德育课。过去一般只提出了搞好“两课”建设和教学,《意见》新增加了职

业学校德育课,使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强调,也使中小学主渠道德育课的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全面,也更加系统。

二是首次提出了学科德育的要求。《意见》指出“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其中要求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注意“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要注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是首次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意见》提出,要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小学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也是对过去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教书育人”、“整体育人”、“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改革实践和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四是首次提出了德育活动课程的要求。《意见》指出:中小学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并分别对校园文化活动、校外教育活动、校班的有益活动、业余党团校教育、改进教育活动手段等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尤其是专门对“社会实践活动”作了概念界定,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还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出了有力措施。这应当说是对同志“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①的正确理解和切实贯彻。对此,中小学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四、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系统思想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曾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出过一些要求,但《意见》则首次专门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系统思想,这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即“以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的规定,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主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广大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使广大教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导,应当准确地把握。

二是明确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即“四要”:一“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二“要建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三“要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四“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只要坚持并创新地运用这四种方式,我国的中小学师德教育工作就会卓有成效。

三是明确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即“三个建立”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制度”,三是“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这“三个建立”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机制,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

五、强调指出了社会各部门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履行的主要职责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对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出了一些要求,《意见》根据同志关于“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②的指示,进一步强调指出“全社会共同努力,各部门通力协作,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并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主要职责任务。

《意见》指出:要“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其中要做到“三个加强”,即“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这样就能减少社会消极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影响,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达成有效统一。

《意见》对新闻宣传、文化、广播电视、出版、公安、工商、司法、工会、妇联、共青团、综合治理、教育行政部门等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支持教育,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出了要求,其中的主要要求是:“两个大力宣传”、“两个积极开展”和“四个加强”。“两个大力宣传”是“大力宣传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思想,大力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积极开展”是“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积极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四个加强”是“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和计算机网络的监管”,“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治安管理”,“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总之,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我国广大青少年都得到健康成长。

六、强调指出了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必须实行强化的运作保障评估机制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都曾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问题作过一些要求,还曾在《规程》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实行校长负责的领导管理体制”。而《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并创新地提出了领导管理体制和运作保障评估机制等系列问题。

首先《意见》站在国家命运和教育战略的高度严肃指出:“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必须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为此,《意见》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实行和不断强化“一个体制”、“三个机制”。“一个机制”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三个机制”是建立健全校内外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运

行机制、德育工作运作的保障机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表彰奖励和督导评估机制。这“一个体制”和“三个机制”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管理系统,一个整体工程,缺一不可。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建立健全并实施强化之,就能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运作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促进作用。

总之,《意见》是指导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文献,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当力求克服八种不良倾向,即只重视文化知识教育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只重视小学德育不重视中学德育,只重视普通学校德育不重视职业学校德育,只重视学生德育不重视师德教育,只重视课内德育不重视课外德育,只重视学科德育课程不重视隐形德育课程,只重视校内德育不重视校外德育,只重视轰轰烈烈的德育活动不重视实际的德育效果等不良倾向,从而使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真正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真正能够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的需要,为二十一世纪我国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忠心;孝心;爱心;诚心;信心

德育,也称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纵观历来的中职德育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管理过程中也收获了一定的成绩,但伴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的日新月异,中职德育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全新的挑战,也亟需寻求一些创造性的途径。当代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职德育工作的难度。多元价值观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德育思路,就可能面对德育“失效”的尴尬。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和学生的现实基础,全面加强“五心教育”,切实提高德育效果。

一、为什么要加强“五心教育”?

“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职学生由于大部分面临即将就业的问题且其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加之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理论性太强,比较枯燥,导致教学难度加大。中职教育中的德育教学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价值观和生活观,而且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也对中职德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一方面,中职学生的学习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业成绩不太理解,这种特殊的知识背景,势必导致中职学生在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而言,中职学生大多表现为思想不成熟,感情起伏大,自控能力不强,他们往往在取得成绩或受到表扬时得意忘形,在受到批评或遇到挫折时“破罐破摔”。另一方面,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必然要求中职学生要参加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极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多种价值观的冲击,因而中职学生道德认识的深度往往不够,公德意识比较淡漠。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改革和创新中职德育工作迫在眉睫,“五心教育”势在必行。

二、“五心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全国妇联六个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有:一是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二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三是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四是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五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六是以珍爱生命、健全人格教育为重点,进行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效率教育、廉洁教育。

为了切实把六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加强“五心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手段。具体而言,笔者所言的“五心教育”包括:

一是加强忠心热爱祖国的教育,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为重点,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孝心敬重父母的教育,以感恩报恩为重点,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良知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是加强爱心奉献社会的教育,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公民道德、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四是加强诚心善待他人的教育,以健康人格教育为重点,开展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五是加强信心留给自己的教育,以理想励志教育为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怎样加强“五心教育”?

德育模式的创新,不仅要有德育内容的创新,还必须创新德育方式,才能使德育富有实效,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切实加强“五心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讲究方式方法,讲究德育策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以知识为铺垫进行渗透式教育。知识技能教学是中职教育的中心工作,也是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我们应该尽力做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特定优势及“师徒式”实训模式,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既教书又育人。只有充分挖掘文化课、专业课内在的德育内容,结合有关知识的传授,实施有机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让学生思想受到触动,行为得到改变,道德品质得以增强。

二是以实践为基础进行自主式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并最终实现自主发展。中职学生在职前的三年学习生活中,应该学会如何教育自己,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应该进行“还权”革命,将德育自和自我发展权还给中职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地主动参与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道德品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8篇

关键词:国外;学校德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215-02

1 当代国外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发展比较

(1)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将培养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作为首要目标。

俄罗斯联邦政府非常重视学校道德教育,尤其是普京执政以来,俄联邦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场所建设,各市、州、区建立起了大批青少年教育基地和活动场所,如博物馆、展览馆、列宁图书馆、纪念馆、及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世界名人的故居等,所有馆所均对青少念学生实行免费开放。仅2003年,俄联邦政府共投资32亿卢布用于建设468个新的教育设施。大大强化了联邦政府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导向和保障作用。这不仅为俄罗斯中小学德育改革进行思想的指导和社会舆论的宣传,也为俄罗斯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实践提出了较详尽的计划。同时也指明了俄罗斯道德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校德育改革的动力,即恢复国家责任,再现俄罗斯“强国思想”。

美国的德育非常注重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力图使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具备“我是美国公民,我热爱这个国家”的思想意识,而这种国家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主要是通过美国的成就教育以及西方文明史等历史教育实现的。

美国还注重通过独立纪念日、阵亡将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这类活动中,学生还需背诵“忠于这个国家,保卫这个国家”,“愿上帝保佑这个国家”等誓词和祝词,以唤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使之树立为国家奋斗的信念。

英国于1969年成立了由大学、中学政治课教师组成的政治协会;20世纪70年代约克郡大学成立了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其他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也随之产生,这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英国开展德育的目的是:培育青年对本国制度的认同,即对议会制度的认可。

日本在20世纪50-70年代的学校教育提倡“智、德、体”全面发展,把智育放在首位,全社会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由于不重视德育,导致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明显下降,各种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为扭转这一局面,日本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强德育,逐渐把“智、德、体”的顺序改为“德、智、体”,视德育为日本兴亡的关键。

韩国学校道德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是鲜明的民族性。韩国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国民精神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把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德育之根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颁布的《国民教育》中,进一步明确了韩国道德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即对青少年学生及全体国民进行“国民精神教育”。

(2)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相结合,注重德育的渗透与多样化。

苏联解体后,为了恢复国家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责任,俄罗斯颁布了国家统一的教学标准,确定了学校德育纲要。在该纲要的指导之下,俄罗斯中小学在实施德育过程中,一方面坚持通过开设道德课,向学生讲解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强调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学校其他课程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中。使德育课程形成立体性和渗透性的格局。除专门的德育课外,俄罗斯学校德育课程在设置上还体现了学科兼容,相互融合渗特性。具体来讲,学校德育内容和目标还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包括历史、文学、外语、艺术、体育、生物、解剖学、天文学等。

美国不仅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这将有助于学生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同步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同时,美国的学校还注重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建设、咨询、指导以及管理工作等形式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品德的完善。美国不仅重视利用大众传媒等加强德育工作,而目重视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进行德育教育。美国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环境场所的建设,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就以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而著称于世,此外还有美国国会大厦、白宫、林肯纪念馆、国会图书馆等十多所规模宏大的场所和一百多处参观点。这些社会政治环境和场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美国精神”,是美国向其国民开展德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

英国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既开设了与德育内容直接相关的宗教教育、健康教育以及公民教育,通过教师的传授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又将德育内容渗透在各科之中,并通过学生的校外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两者之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与西方国家单纯的“渗透式”德育不同,日本、韩国、新加坡三国都开设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在进行德育课显性教育的同时,三个国家都特别注重德育课程与其它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隐性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日本学校注重通过国语、历史和地理等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国语课采取循循善诱和情绪感染的方法,培养学生尊重国语的态度和团结、诚实、谦虚、自律和合作精神。历史课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日本在国际大环境中的历史作用,并展望日本的发展前景。地理课要求青少年加深对国土的认识,了解日本除了国民的上进心、责任心外“一无所有”,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教育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韩国的国文、数学、自然、科学、体育、实验和劳动技能等课程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德育内容。国文课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语言;数学、自然、科学等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体育课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实验和劳动技能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新加坡学校注重发挥各科教学的渗透作用。新加坡语文教材反映了华族的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其中有华族的礼仪、风俗、节日、家庭观念、奋斗历史以及中国古代的神话、音乐、戏曲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华族文化,吸收蕴含在其中的孝亲、礼让、睦邻、公德心等价值观。新加坡学校的历史、地理等科目也都规定了详细的德育目标。

(3)强调德育过程中的政治性教育。

西方国家在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般不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名称,但并不是没有“政治性”色彩。恰恰相反,这些国家的思想教育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只不过是隐蔽程度不同而已。美国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政治性尤为浓厚。如最能体现其教育政治性的教育,也确实使很多美国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完美无缺,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见缝插针宣传、渗透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在日本学校的政治教育中,要求教师尽力避免党派偏见,必须站在中立或公正的立场上指导教育学生。然而,这里所讲的中立或公正,实质是指维护“议会制民主主义”,要求学生热爱“议会制民主主义”。这种表面上的中立或公正,都是为其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只不过“政治性”更加隐蔽罢了。从发展趋势看,西力国家这种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治性教育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性”不但不能淡化,而且应该加强。

(4)加强与德育相关的课程建设,提高道德认知力。

当前,国外许多学校都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设立了名目各异的与德育有关的课程。过去那种纯粹单一的以道德哲学、道德科学、思想品德为内容的德育课,在当代国外学校很少或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较大发展的较有影响的应用伦理学课程。这种课程的产生旨在解决西方现代社会个人生活与专业活动领域的复杂多样的道德问题。据粗略统计,20世纪70年代后期,仅在美国的学校中就有这类课程近千种,在英国、法国、德国的学校里,也程度不同地开设了类似的课程。

2 国外学校德育特点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启示

(1)各级政府、学校应该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指导思想,特别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但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和重思想政治教育、轻道德品质的倾向。同时我们又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和政治目标,忽视了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政治教育挤占、替代德育的现象在各级学校中屡见不鲜。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各级学校中逐渐推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的同时,还要厘清德育的内涵,充实德育的内容,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另外我们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主精神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要致力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这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凝聚中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注重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法。

学校德育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以往,我国的学校德育特别注重观念上的灌输,在方法手段上缺乏灵活性,学生的道德思维得不到培养和发展。我们应该进一步借鉴国外学校德育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将教育对象置于一定的认识情境,帮助他们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达到使他们独立自主地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3)坚持“意识形态化”,把握学校德育的正确导向。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学校都通过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绝不能忽视政治性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在学校开展四项基本原则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少年的“西化”。

(4)加强队伍建设,重视理论研究,重视德育观念和德育内容的更新。

德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理论素质和丰富的经验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将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有利于他们的学术与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丽荣.中日德育途径方法的异同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7).

[2]隋月英.日本学校德育的发展及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4,(12).

第9篇

关键词:体育道德;实效性;大学生;注重

在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斐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依然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规范,特别是在体育道德方面,有不少地方、部门和个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为实现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最大化,产生了种种不道德的行为。例如运动员年龄与身份造假、赛场服用兴奋剂、辱骂裁判、队员群殴、球迷寻衅滋事等,上述体育道德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社会大众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此现象、此行为,不仅不利于体育道德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妨碍了我国体育强国梦战略的实施。众人皆知,体育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付诸行动,遵守公共体育道德,在体育生活中做到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传播道德正能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是系统地开始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基地,大学生是社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是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重要群体。为此,通过研究怎样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体育道德教育,就凸显出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1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建设良好的公共秩序环境,人人有责。毕业后的大学生大部分将入住社区,成为参与各种社会体育活动的重要群体。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使他们懂得体育道德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违反体育道德的危害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然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在各种体育实践活动中,能够严格遵守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发挥出一种模范带头作用。群体康乐、秩序井然的社区体育活动,离不开他们的示范与引领。

1.2有利于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承

大学生受过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多年的大环境影响下,绝大部分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人口,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这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还能在闲暇时间从事一定的健身锻炼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基本都能做到遵守公共体育道德,传承体育人文精神。当别人违反体育道德时,他们敢于维护公平正义,指责甚至制止别人的非正义行为。另一部分大学生即使不经常运动,但他们也会与体育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观看球赛、参与网络体育评论、买体育用品等;在大是大非面前,这部分大学生也能够坚持道德操守、明辨是非、充满正气。体育精神的传承与秉续,需要高素质群体做表率、做领头羊。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有利于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承。

1.3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阶层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物质生活方面越来越富有。众所周知,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第一是消费观念上的转变,从物质生活上的追求转向开始注重精神生活领域的追求,大部分都选择了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来强身健体与养生保健;第二是高等教育的需求。绝大部分家庭设法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这样一来,大学生比率越来越多,就会从整体上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众所周知,体育道德是大学生在高校所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脉,知是行之始,为此,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

2大学生体育道教育的五个注重

2.1大力开展体育道德教育工作

体育道德就是在体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全民健身纲要的指引下,参加体育锻炼与各种体育活动已成为社会大众健身与养生的生活方式之选择,其中多以小群体活动和俱乐部为主。为实现社会体育的和谐有序发展,必须对在校生广泛开展体育道德教育工作,其中大学生是重点对象,因为大学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围绕在体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教育常识、道德要求、道德规范等体系内容,通过体育室内理论课、课外运动实践课等课堂教学主渠道,科学系统地教育大学生。从灌输主体体育行为意识开始,养成遵守体育道德良知、坚守道德底线,使他们所学的体育道德知识体系成为规范其体育行为的一面镜子,做到自我监督,规范与调整自己的各种体育行为,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有道德之人。

2.2构建完善的体育道德教育体系

在一定意义上,体育本身也属于教育范畴,而体育道德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完善的体育道德体系的构建,可对大学生进行完整的体育道德教育,使他们懂得秉续体育拼搏与竞争意识、弘扬体育道德风尚等体育人文精神。[2]为使体育道德规范成为大学生内在的约束力,构建完善的体育道德教育体系非常重要,因为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实现效果更佳。完善的体育道德教育体系,不仅需要校方的体育科学管理、实用性强的体育道德课程、体育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更需要一定的社会体育实践活动为之补充。为此,高校在体育道德教育领域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从管理、课程建设、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发挥合力效应,进一步完善体育道德教育长效机制。此外,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2.3贴近生活实际、增强针对性

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区域,他们的体育基础与思想道德教育程度迥乎各异。进入大学后,在体育道德认知、行为、维护等方面差别也较为明显。为此,要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分层教学,因人施教。其次,在体育道德教育中也应吸收与借鉴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学科、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成功经验与常用方法,对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德育教育范式。首先在内容上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道德滑坡问题,例如身边常见的篮球场上“球霸”、常发生的在体育比赛中过激言行、对抗中挑衅对手等行为,引导大学生分析原因及其危害,分组讨论如何规避矛盾的进一步激发,甚至退一步设想若都不遵守体育道德规范的后果以及冲突的后果会到达何种地步等,引导大学生反思与考量。总之,体育道德教育要贴近生活实际,增强针对性。通过日常的教化、警训与疏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道德与体育人格等方面的培养,若措施得当、针对性强,大学生就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中自觉遵守了“游戏规则”。因为他们主体意识强,能主动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已形成了良好的个人体育风格。

2.4与当前的体育法制建设相结合

在4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法制建设工作也正在逐步完善与健全,从法律上为各种体育行为提供了法理依据,并且已实现了科学立法与有法可依,但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全民守法。为提高体育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可与当前的体育法制相结合,教育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明白“法不可违、违法必究。”为贴近实际,可结合最近国内外发生的球迷滋事、球员斗殴、兴奋剂等体育新闻,运用“道德与法”的常识,引导大学生分析违德行为的后果并进行总结:若性质不严重、对社会及他人危害性小,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引发道德悲情,会使个人公众形象受损、声誉扫地;若性质严重就会上升为法律案件,参与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也会波及多少个幸福的家庭遭受不幸。此外,要强化体育法制工作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工作,形成多层次内外联系的体育法制工作网络。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有效体育执法与检查监督机制,不断提高体育法制的运行质量与效率,努力构筑良好体育道德新局面。

2.5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

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既是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有利于参与者人人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因为这种人文环境会弥散出一种气场,这种气场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无形的约束与规范作用,参与者就会自觉遵守体育章制与裁判规则,一方面能做到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竞技精神,另一方面在文明竞争中也能做到谦和礼让、包容大度,人人都能体现出一种儒雅的体育绅士风范与较高的体育道德涵养。但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不能只依托在体育教师身上,只有共同营造,方能实现大环境的和谐。首先,需要高校的大力宣传;其次,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教育工作者都要齐抓共管、共同渗透体育道德思想;再次,社会应继续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为规范各种体育行为提供法律保护与约束力;最后,积极创造条件,多组织大学生参加多种社会体育活动,组织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体育考察、参加公益性体育宣传等活动,使他们的体育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濡化、浸染与提高。

3结语

总之,对大学生群体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重要且非常必要。体育道德教育是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必须做到道德建设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把握规律、提高认识、创新工作范式。从学校教育开始、努力把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发挥辐射效应,在各种体育活动中,营造出人人以遵守体育道德为荣、违反体育道德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开创社会体育和谐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向剑文,辛静.新形势下加强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5):114-116.

[2]金,金本启,马斯和.新时期加强体育道德建设浅见与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4):53-54.

[3]杨巍,高爱萍,赵勇.在体育活动中如何有效开展体育道德教育[J].青少年体育训练,2011(6):13.

[4]朱建刚.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