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集锦9篇

时间:2023-10-07 15:57:28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居民自治;存在问题;完善策略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国城市居民通过实现依法管理社会基层公共事务,办理自己的事物等形式实现民主自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促进城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由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执行效果并理想,处于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滞后状态,因此完善一套实用且有利于社会化管理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十分重要。

二、研究现状

(一)我国居民自治的含义与发展。

1. 居民自治的含义。谢立中在《城市居民自治:实际涵义、分析模式与历史轨迹》一文中写道:“一部新中国城市居民自治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称《居组法》)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干部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选举产生);居民会议由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

徐勇教授在《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书中率先提出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在改革后城市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在全能型政府‘失效’和‘单位制’解体基础上发生的”,这些作用主要表现为:培育社区、强化社区服务、鼓励社区参与、重视社区组织、加强社区规划等。”

邓泉国从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国家民主与基层民主、农村基层民主与城市基层民主、实体民主与技术民主的四对互动关系中,分析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实践中的民主及制度方面的对社区居民自治的保障。

2. 居民自治的发展。我国社区自治研究于21世纪初期,在这个时期很多学者普遍认为,国家已经无力再通过传统的单位体制解决单位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现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各种问题和矛盾激增,但解决问题方式繁琐、渠道不畅、方法单一。

为此先关学者设想提出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系,通过艰苦卓绝的研讨和实证,社区自治制度逐步成型,其着力解决的问题有:(1)为政府管理节约成本。社区居民自治是一种管理体制创新,它在体现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为政府管理节省大量成本,满足政府的科层机制和市场的利益导向机制。(2)建立互动社区治理模式。社区自治在于明确社区居委会的自治组织属性,建立一种行政调控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结合、行政功能与自治功能互补、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社区治理模式。(3)重构政府与社会关系。社区自治是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未来走向,它将影响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自治基础上重新塑造政府,实现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

(二)城市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苗华在《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建设的理论思考》一文中归纳了城市居民自治存在的几个问题:(1)社区居民自治立法的级太低,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居民在自治管理缺乏保障;(2)群众参与度不足;(3)居民委员会与政府的之间的权责不明;(4)政府职能不明确;(5)社区的党员队伍素质低不利于发挥领导核心作用;(6)社区组织内部关系复杂。

陈敏在《实现我国城市居民自治的有效路径探索》中指出问题有:(1)社区建设的行政化表现。(2)社区自治权力缺失,功能不健全。

三、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上述问题,不难看出完善城市居民自治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加快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立法,完善配套法规,规章。只有在统一的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才能保证社区自治在正常机制下运转,保证所有社区得到公平,公正的权益,大家需要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其次,促进政府职能和行政执法意识转变。行政职能的转变需要弱化社区行政功能,强化服务功能、合理调配自治机构人事、合理组织经费、科学决策等方面;同时,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区的关系,规范社区内部工作机制,配合政府行政工作,提高社区自治功能。第三,建立新型社区自治行为模式。我国原有的行政化的社区管理模式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这不利于加快城市社区建设和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参与度。所以目前许多学者都在努力地探索一条社区管理和自治行为模式的新路径,主要有“分层参与”和“选择性”两个激励机制形式。第四,着重提高居民参与意识。新的居民自治制度着重提倡自愿精神,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居民自治的工作中来,只有每位居民都能积极参与到居民自治的制度中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制动才能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所以,重中之重是推进社区民主建设,鼓励居民的参与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建设。第五,注重发挥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功能,提高居民自治水平。如今社区建设往往以小区的形式出现,社区居民之间并不相互了解,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要提高居民的自治组织能力,从根本上带领并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组织,加强居民之间的联系,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第六,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目前,我国居民社区基本上配备每社区每个党支部的管理形式,每个党支部在社区管理工作中都具有核心领导的作用,不仅要体现党员深入群众,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决心,更要明确责任,合理使用权力,在尊重居民自治的框架内工作,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而且要对社区党员定期教育,提高其综合素食,在社区居民自治的工作中起到表率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发现的问题,切实为社区居民创建一个良好的自治环境而努力,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社区工作人员针对相关问题一一进行解决。要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模范作用,在社区居民自治建立的过程保证居民政治权利的使用和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体现。

参考文献

[1]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 胡宗山.全国社区建设模式评析[M].中国民政,2001(06).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范文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住小区已日益成为城市居民集中居住、生活的基本社会单元。在这个社会单元中,是以居民的自治管理为主,社区管理为辅的基本特征。小区自治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每户居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小区居民的主人意识、社会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建立和培养。作为以“市民社会”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规律和方向,市民组织的发展完善,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与否的极重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区自治管理的状况和能力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也关系到城市发展水平和政治文明的建设问题。作为首善之区的区,不仅是全国最早开展社区建设的城区之一,也是社区建设成效最好的城区之一,因此,更应该努力关注这些来自社区的基本的社会治理问题。

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城市小区的自治管理还相当不完善,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业主大会发起组织机制缺乏。就区而言,几乎没有一个小区召集过真正意义上的业主大会和规范的书面业主大会。

(二)业主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和组织能力欠缺。目前,区范围的小区中,绝大多数的小区业主委员会都是名存实亡,不能正常的开展工作和履行职责。

(三)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和业主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选举产生和发起组织的程序,存在着明显的不公正、不合理之处,使得业主对业主委员会不信任,业主委员会难以有效开展工作。

(四)涉及业主切身利益的收费问题、帐目管理问题,不透明、不公开,缺乏有效的业主监督制度。

(五)业主对自治管理缺乏热情与信心,加剧了业主呈一盘散沙的状况,意见难统一、不团结、不配合,使得业主自治实际处于被悬置的状况。

以上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使得小区管理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业主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业主的社会参与热情受到伤害,不满情绪却有增无减,不仅造成了小区自治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的各种矛盾,还造成了小区公共设施和公共场地、绿地被不法占用、改作他用和损毁,造成小区环境、形象和质量指标的严重下滑。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目前,区城市建设速度较快,新建小区比较多,新建小区的设计规划要求也比较高,有比较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场所、绿地等要求。同时,小区治安、防盗等安全管理问题,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的使用问题,以及小区里面摆摊设点经营问题,也为小区居民们普遍重视和关注,并直接涉及小区业主的切身利益。这些都对小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小区的管理成为我们社会管理中,尤其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小区管理水平和状况,成为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纵观目前小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自治管理不完善,严重影响小区和谐稳定的诸多问题,纵观其原因在于:

(一)管理思路上,在对小区自治管理的关系中,存在着强调以物业管理企业为核心,业主自治管理机制为辅助的问题

首先,在由传统的房管理念发展为住宅私有化后所出现的专业化、企业化、服务性的物业管理模式过程中,人们并没有完全改变物业“管理”的观念,而把现代物业管理当成传统传统房管模式的延续。从而在对小区自治管理的模式设计上,自觉不自觉地突出了以物业管理为核心。

其次,在实践中,由于目前的小区业主相对松散,彼此不熟,业主大会的召集机制不完善,业主委员会工作机制和责任不明,使得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难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现实中,业主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就在于和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管理合同,而物业管理合同一旦签订后,物业管理企业便成为小区管理的中心和主宰。业主大会由于难以召集,业主委员会也由于自身地位和组织机制的松散,且业主委员会的成员又大多是兼职、义务工作,因而难以发挥其有效的作用。相反,物业管理企业却往往利用其完善的企业法律组织行为和较复杂的背景,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其受广大业主聘用,为广大业主服务的法律本质,反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大业主的管理者。

再次,在广大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发生纠纷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部门也都更多的从维护物业管理服务的延续性出发考虑问题,而很少从尊重广大业主的意愿和维护广大业主的选择性角度考虑问题。

(二)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和产生机制存在严重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

业主委员会的产生,既体现了对广大业主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又直接决定着业主委员会能否真实代表业主的根本利益,在维护广大业益过程中能否主动发挥作用的问题。目前,业主委员会的产生机制或是由房地产开发公司组织选举产生,或是由物业管理企业组织选举产生。由于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有着特殊的利益关系,物业管理企业和广大业主之间是一种选择和被选择的关系,因此,这两种业主委员会的选举产生方式就难以将物业管理企业的利益与业主的权利真正剥离,很难保证其公平、合理。

在目前选举方式下产生的业主委员会不仅难以获得广大业主的信任,也使得广大业主逐渐对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的做法丧失信心,这是目前业主委员会的选举中广大业主参选率不高,参选敷衍了事的重要原因。据调查,占八成多的小区居民对业主委员会是没有信心的,同样有超过八成的业主对业主委员会的选举不热心和不能认真对待。

这一状况还导致了广大业主对维护自身在小区中切身利益的高度关注和对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机构的不信任,以及对利益代表机构产生的无奈选择之间的社会矛盾。同时,也使得广大小区业主逐渐对小区公共管理事务和公共利益维护的社会意识日趋淡薄,以及个人主义的不恰当上扬。在调查中,绝大部分业主对小区公共事务和公共财产的管理,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一旦涉及个人利益,则事已关己、高高跳起。甚至目前不少小区中普遍存在的车辆被划、被砸的现象,皆由这种矛盾引起。物业管理企业为了增加收费,把很多公共场所,甚至绿地作停车之用,而一些业主既不能有效发表意见,却又心有不甘,于是就采取类似手段以泄心中不满。

(三)小区的自治管理和社区管理相脱节

目前,小区物业管理的思路基本是建立在以物权为核心的法律制度的构建上,而忽视了小区自治管理的社会性和其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意义。在这样的认识思路下,对小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产生和工作机制的实践,也都是建立在以对不动产为核心的工作机制上的,其工作指导单位归属于房产管理部门。而物业管理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业务上也受房产管理行政部门的管理。这样的管理一方面存在着业主对物业管理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制衡的弊端,另一方面也使得小区自治的管理模式逐渐脱离其合理的社会性要求。

事实上,从社区管理的角度,其本身就包含着以小区为单位的,包括对人管理和对物管理在内的最基层的社会管理。但是,目前小区自治管理和社会管理恰恰是相脱节的。作为社会管理重要内容的小区物业自治管理,社区管理无法介入其中,也无法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而小区物业自治管理所存在的松散性、非常设性的弊端却又得不到和小区管理最为密切的社区管理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小区自治管理长期处于一种涣散、低效和无力的状况,不能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自治管理作用,也不能充分调动广大业主参与小区自治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更使得很多问题难以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法律途径予以解决。

在调查中,不仅绝大部分居民迫切希望社区组织能够在小区物业自治管理中发挥作用,支持和指导小区物业自治管理工作,以有效改变小区业主自治组织的名存实亡和组织无力的涣散状况,而社区组织也普遍认为由社区组织指导、支持小区物业自治工作既能够有助于社区工作的开展,也能更好的发挥小区业主自治管理的作用。

三、建议

(一)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自治管理工作,应调整为不同机构指导和管理。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性质,就决定了作为全体业主利益代表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具有事实上的利益对立性。因此,只有将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自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机关分属于不同的行政主体,才能在维护各自利益的前提下,有效地调整和促进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之间正常、平等的工作关系。事实上,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业主自治工作的指导、管理者,既可以是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是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因此,为有效解决目前小区自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尽快将小区自治管理工作由现在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主导,调整为由街道办事处或其委托的社区进行指导和管理。

(二)尽快施行小区物业自治管理和社区管理有效结合的管理模式,并建立在社区指导和支持下的业主委员会选举制度。

在区全面推进社区工作的努力下,区已成为全国社区建设成效最好的社区之一。在进一步建设更高水平和谐社区的工作中,小区自治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管理状况的改善,无疑应成为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构建小康型社区体系的必由之路。建立街道委托社区指导和支持下的小区业主委员会选举制度,既能够使小区的自治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有力、便捷的工作指导,也能够有力地强化业主委员会的工作职能,更能够将小区自治管理和社区管理有机地融合,从而更好地发挥社区工作的作用,取得社区工作更好的成效。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范文3

第二季度来我在村委会、单位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社区民警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社区民警各项工作任务。我就三个月来的社区工作情况向大家做述职:

村目前共有户,人口人,街道目前共有户,人口人。根据街道人口流动量大,人口居住集中的特点,工作中我能够深入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协调村居委会等部门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宣传工作和治安防控打击工作:

一是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不定期在街道组织治安防范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有效扩大了宣传的受众面,使每个居民都能看的到。

二是有效整合村和街道资源,建立了由村委会、社区积极分子参加的治安群防会组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职责和任务,要求齐抓共管。我针对街道和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召开有居民、单位组织代表参加的社区治安座谈会,目地是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管理。

三是发挥积极分子和村居委会的作用,在辖区内及周边进行巡逻、防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我结合街道和村流动人口大,对责任区的人、地、物、事、组织,有可能对社区治安造成隐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责任区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所里并提出建议。所里根据我反馈的情况和建议,通过加强巡逻、主动出击,有效降低了发案率。

我在第二季度的社区警务工作中,能够主动受理居民群众咨询、求助。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居民办好事、办事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能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责任区内存在的违法问题和影响社区治安的情况敢于大胆管理。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范文4

人口3766人,村目前共有1060户。街道目前共有656户,人口900人。根据街道人口流动量大,人口居住集中的特点,工作中我能够深入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协调村居委会等部门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宣传工作和治安防控打击工作:

认真履行社区民警职责,第二季度来我村委会、单位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社区民警各项工作任务。就三个月来的社区工作情况向大家做述职:

一是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不定期在街道组织治安防范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有效扩大了宣传的受众面,使每个居民都能看的到。

二是有效整合村和街道资源,建立了由村委会、社区积极分子参加的治安群防会组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职责和任务,要求齐抓共管。我针对街道和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召开有居民、单位组织代表参加的社区治安座谈会,目地是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管理。

三是发挥积极分子和村居委会的作用,在辖区内及周边进行巡逻、防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我结合街道和村流动人口大,对责任区的人、地、物、事、组织,有可能对社区治安造成隐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责任区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所里并建议。所里根据我反馈的情况和建议,通过加强巡逻、主动出击,有效降低了发案率。

我在第二季度的社区警务工作中,能够主动受理居民群众咨询、求助。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居民办好事、办事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能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责任区内存在的违法问题和影响社区治安的情况敢于大胆管理。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范文5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的功能和作用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程度也发生了相应提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知,我国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社区的管理质量、功能及作用发挥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基于法律保障下的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法律保障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社区行政管理质量与城市管理息息相关。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中,传统的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与社区实际管理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为了促进社区的良性发展,需要在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合理改革。

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字治侍猓

(一)居委会职能问题

《宪法》中将居委会的性质规定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就城市社区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来看,居委会的职能与《宪法》中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居委会被作为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除此之外,法律条例中对居委会职能规定的缺失使得居委会出现承担街镇任务的现象。

(二)行政管理立法问题

在我国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中,行政管理立法问题主要集中在街道办事处方面。从本质角度来讲,街道办事处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立法设置问题。我国法律中对街道办事处的设立及实际设立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别。例如,《地方组织法》中将街道办事处规定为:不设区的市可以按照自身的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街道办事处作为自身的派出机关。但在某些地区,其将街道办事处设立在县政府。这种做法虽然为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并不符合法律的实际要求。第二,法律条例中并未对街道办事处的运行作出详细规定。虽然《街道条例》中阐述了一些要求,但其完善水平、与目前社区实际管理要求之间的差异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第三,责权问题。立法的缺失使得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越权行为。第四,内部结构设置问题。随着街道办事处这一机构运行时间的不断增加,与以往相比,其内部结构设置情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而相关法律中并未对此作出合理规定。

二、基于法律保障下的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基于法律保障下的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分析:

(一)改革要求方面

为了保证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质量,需要按照以下几种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1.法制建设要求。法律是保障我国城市社区积极发展,提高社区行政管理质量的重要工具。为了解决当前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法制建设、健全法律体系的方式,提升法律条例与城市社区实际行政管理工作时间的契合性,为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具体的建设对象主要包含居委会管辖范围、职能划定等。

2.自治要求。社区管理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社区管理工作是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共同完成的。由于这些组织对社区管理要求的理解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偏差,因此,其管理工作对社区的良性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在后续的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应该优化社区功能的界定,通过基于自治原则的社区成员代表选拔等工作,优化社区的自治功能,提高城市社区管理的自治水平。

(二)改革措施

为了促进社区的良性发展,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改革措施对我国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1.居委会职能划分措施。居委会职能不明确是我国城市社区行政管理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法律保障的状态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居委会的职能进行合理完善:第一,范围优化方面。在改革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结合社区的实际管理需求、城市管理特征等因素对社区进行重新定位,并根据定位结果适当扩大居委会的管辖范围,是的居委会能够产生良好的资源共享功能,辅助社区实现自治发展。第二,社会事务与行政事务划定方面。结合我国社区的实际运行和管理经验可知,由居委会参与行政事务的管理模式并不合理。对此,在优化居委会职能的改革工作中,应该将与民众休闲、医疗等方面有关的社会性权益划定到居委会的职能范畴中。同时,将其他行政类事务交由社区民众自主完成。这种划分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在提升社区自治水平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居委会职能的合理性,进而对我国社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非营利组织融入措施。为了提高城市社区管理质量,可以将各类非营利组织融入到实际的社区管理工作中。在这种联合管理模式下,非营利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保证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机构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本质角度来讲,非营利组织的融入可以使得社区管理主体配置变得均衡。

法律作为一种体现公平的工具,其在各个领域都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就我国城市社区行政管理工作而言,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这两种机构职能规定、管辖范围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社区的未来发展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从本质角度来讲,上述问题是由法律条例的缺失或不合理设置(使用时间较长且为更新)引发的。为了提高城市社区行政管理质量,应该从法律保障的角度入手,利用非营利组织融入措施、居委会职能划分措施等,对城市社区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温俊萍.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社区化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89-92.

[2]宋晓强,张永春.城市社区建设正负效应和优化措施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人文杂志,2009.05:157-165.

[3]李晓波.城市社区综合行政执法探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例[J].大庆社会科学,2014.02:116-118.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协同治理;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一、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都有哪些?

(一)政府

从目前我国国情看,政府现在仍然处于占有社会资源的有利地位,政府可以通过其拥有的权力来占有社会资源,并使其达到占有的最大化。在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结构使得政府可以主导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并且在这个供给过程中实现自己权力的巩固,从而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由此看来,即便是在社区当中,政府还是担当着强力的主导者角色。社区治理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权力的约束,政府实际上成为社区治理的最重要的主体之一。

(二)社区居委会

在我们国家,社区居委会是一个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是通过社区中的所有居民选举产生的,这是一个社区中的居民实现自我治理的组织机构。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而在当前我国社区中,社区居委会更多的参与到上级政府部门工作中。由此陷入每天忙于来自上级政府部门的各种任务,而不是更多的参与自治,这实际上也正是当前我国社区治理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物业管理公司等营利组织

目前在我们国家,城市社区中已经出现很多较为成熟的物业管理公司,而这些物业管理公司也已经充分参与到了社区治理的工作中。物业管理公司等营利组织的参与,可以充分调动社区治理各个主体之间的活力,有效的推动社区治理的发展。这顺应当前政府鼓励发展的社区治理多元化趋势。

以上任何一个社区治理主体在单独进行治理时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实现我们追求的社区治理效果。其中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不能充分激发市场经济下的治理活力,而社区居委会目前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正逐渐沦为上级政府部门的附庸。而物业管理公司等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缺乏监管,在对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不足。所以,要想达到社区治理善治的目的,只能彼此之间克服各自的缺陷,互为补充,实现协同治理。

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一)社区组织结构存在缺陷

一是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中街道办和居委会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部署。当前居委会更多的是承接街道办事处安排下来的任务,这就使得居委会无法更好的去完成自治工作。居委会对街道办的工作任务应接不暇,其对于自身社区的治理就无法更好的处理,这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社会团体等非营利组织发育不足。在我国城市社区中,成熟的社会团体比较少,大部分还处于摸索阶段,即使有较为成熟的社会团体,发展状况也不理想。不仅如此,在社区中的社会团体独立性不足,有较多的社会团体是由政府部门或居委会建立的,缺乏相应的活力,不能够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社区组织管理职能模糊

在社区管理过程中,存在横向和纵向的划分,横向和纵向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条块分割的局面。这种社区组织管理职能的模糊,直接导致社区内各个治理主体之间彼此扯皮,无法实现合作共治,实际上增加了治理的成本,也降低了治理的效率。

(三)缺乏科学的社区治理目标

在我国以前的社区工作中,侧重点是社区的发展,忽视了社区中精神文明建设,对公共服务的提供也不足,同时还缺乏对于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这使得社区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社区集体活动较少,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社区工作人员能力不高,对社区治理工作不了解,这样就无法较好的完成社区内部的治理工作。最终结果就是无法实现社区更好的发展。

三、针对城市社区组织管理存在问题的改革探讨

(一)构建社会协同治理机制

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就是指在协同治理的理念指导下,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努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培育,加强社会层面的参与沟通,通过社会参与平台的构建,让多方治理主体彼此协同治理,达到善治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协调好各个治理主体彼此之间的关系,做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实现社会治理多元化主体的协同互动,再次把协同治理机制落实到社区治理中。

最终需要实现的就是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共建共享、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构建合理的社区组织结构,做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这里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是指:在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结构管理中,上级行政部门的专业管理要结合到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中,主要以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为主,同时做好专业管理的互动。由此做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有机结合。

(三)明确社区组织管理的职能,确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社区组织管理过程中,要明确其管理职能,由此才能更好的实现社区组织管理的目的,达到社区组织管理的效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主要目标是构建有活力的、健康的和谐社区,这就要求社区居委会有科学的规划,能够根据社区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自身社区制定社区发展规划。除此之外,社区居委会应该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让社区居民能够在社区中享受到集体的福利。

(四)促进居民自治参与

社区中基本构成单位是社区居民,所以广大的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在广大社区居民中做好群众动员,促进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才能让社区治理始终保持活力。社区居民的参与,也会反作用于社区居委会,只有在居民参与进来,居委会才能有更广阔的治理平台,才能通过居民实现社区的治理,这实际上是一种互动中的双赢。所以社区居委会要积极促进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这不仅能够调动起居民的主动性,更能通过居民实现社区更好的自治。由此看来,通过激励居民自治参与,对促进社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邵彩玲,于玲君.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创新.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3期.

[2]蔺丰奇,李颖慧.论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制度建设――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行政科学论坛.2014年6月.第1卷第3期.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范文7

0引言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地快速发展,无论作为宏观层面的社会生态如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还是作为微观层面的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都发生了质的改变,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环境变化带来的矛盾风险和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基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只有把基层工作做扎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感情融洽在基层,才能实现基层社会的长期稳定。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1]。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我们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2]。可以说,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难点和希望所在。在城市,当前基层治理越来越多的体现为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远未形成社会的共识,属于基层治理体系较弱的一环,存在着职责不清、管理边界不明、治理手段欠缺等问题,作为社区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物业管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当前从基层物业管理角度看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有的正逐步上升为民生的热点焦点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以河口区为例,主要存在表现为:部分小区公共设施老化严重,专业经营部门与物业服务矛盾多,老旧小区实行物业管理难,执法部门不愿进社区,业委会(下称业委会)运作不规范,规划设计滞后造成物业管理矛盾多,房开公司重建轻管遗留问题多,老小区公共维修资金收缴困难和不足,房屋辅助产品与主体使用寿命不一致改造费用主体难落实,业主素质需教育提高等。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基层,对“四位一体”的物业管理是其管理职能所覆盖的,但搞好物业管理需全社会的参与,需政府全方位的支持,社区独角戏是演不好的。搞好社区物业管理应推进落实两个机制,一是规范“四位一体”的物业管理体制,二是完善区、街道两级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1规范“四位一体”的物业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的物业管理体制即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各主体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民主协商有序的管理模式。首先,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社区组织网络,形成有效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把党小组建在楼栋,把支部建在社区。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每个社区建立党员骨干志愿者队伍,团结带领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形成社区党建工作对社区的全覆盖。其次,做好社区居委会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事务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一支素质好、能力强、文化程度高、富有奉献精神、热心社区工作、年富力强的社区居委会队伍,为推进“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奠定坚实组织基础。再次,把业委会的工作纳入社区居民自治的整体工作中,做实做强业主这一自治主体,把物业公司的带有公益属性的公共秩序维护服务、环境服务、便民利民等服务纳入社区服务的体系中。当前最重要的是完善规范业委会的成立及运行,目前四方主体中业委会这一环是最薄弱和尴尬的。一方面,从积极的角度讲,业委会在法律地位不明、缺少经费、无有效管理手段等情况下,仍维护了业主的基本权益、对物业公司实施了监督管理。另一方面,问题似乎更多,一是业委会覆盖面不足,如河口区业委会成立不足小区总数的40%。二是成立不够规范,未在社区及居委会指导下按条例规范成立,业主参与度低。三是业委会有名无实,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既未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督管理,也未对业主进行教育和维权。还有的业委会成员自动离职,造成业委会无法履职,名存实亡的现象。四是存在业委会乱作为,甚至出现侵占业主利益、损害物业公司正当权益的行为。五是由于经费不足、场所受限,业委会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差等。社区物业管理的基础是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服务,而对此进行直接管理的是业委会,业委会管理能力的高低便直接影响到物业管理,业委会代表业主维权与对管理规约地实施进行监督的作用是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鉴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街道应出台业委会成立及运行的指导规范,对已成立的进行理顺和培训,对未成立业委会的成立专门工作组进行推进。探索和推广业委会进社区党组织,实行业委会与居委会交叉任职,研究解决业委会的工作经费的办法,使业委会真正履职履责。建立明确的对业委会监督管理办法,对业委会的失职违规违纪违约有法可依,有人去查,实现业委会有人愿干、干事者用心担当、失职了可查可追。积极推进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到居委会中挂职。探索社区大党委制度[3],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的负责人纳入社区党组织,定期召开社区工作党建联席会,为基层治理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最后,物业管理作为基层与城市居民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在社区管理中是发展较早、市场化最充分的领域,虽然在我国发展了几十年,却远未达到成熟期,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无法回避的一个环节。

2完善区、街道两级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现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亟需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介入社区社会治理中,真正将区、街道两级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区街道两级联席会议,扩大社区的统筹协调权,强化“块块”对“条条”的整合力度,提升基层难题的化解能力。即构成一种X型结构:街道处于中心位置,其向下对接各个社区,向上对接相关职能部门。街道通过居委会、居民、网格员、社区专员感知社区需求,发现和识别社区问题;对于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街道通过两级联席会议机制,由区级平台驱动,传导给主责单位,相关部门前来报到,履行分内职责。对于涉及多部门的基层治理难题,街道根据需求建立联合行动机制,在第一时间控制事态、化解矛盾和问题。目前,基层政府应下很大力气组织专门力量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对社区公共设施、对各类房产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将城市的现状摸清,据此编制切实可行地改造、完善、提升规划,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满足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追求。理顺供电、供水、供热、供气、通讯在物业服务中的关系,将专营设施的产权明确出来,真正界定清其管理边界,尤其理顺供水管理不到户的不合理不合法的局面。推动执法部门进社区,使执法真正下沉到基层,让法律成为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有力保障和坚强后盾,使私自占用消防通道、毁绿种菜、私搭乱建、宠物伤人、经营扰民、损坏公物、黑恶霸道等违法现象能及时的得到法律的调整,促进社会健康积极向上。促使“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X型基层社会治理的运行机制,不仅成为社会的共识,还应成为自觉的行动。区政府应出台物业管理联席会议的实施细则,并纳入政务督查。街道应以社区为单位,定期召集物业管理联席会,解决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群众的合法诉求很好地得到解决,将物业管理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推动基层社会矛盾解决制度化、常态化。过去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政府长期放在农村,这有他的历史合理性,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从理论层面上人们认可了基层社会治理已经转移到城市,进了社区,可从实践行动上却远未到位,更多的是体现了“建城”。今后基层政府的工作重心需切实做到四个转变,才能真正适应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需要,即实现由农村到城市的转变;实现由“建城”到“管城”的转变;实现由重城市基础设施到重社区公共设施的转变;实现由满足人们基本生存之需到满足美好生活之需的转变。物业管理是支撑这四个转变的最终落脚点,最终要从物业管理中体现出来,而造成当前物业管理尴尬局面,造成社区管理被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可以说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为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最充分与必要的基础理论支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建城”阶段已基本完成,今后应更多的是以完善和提升公共设施,探寻弥补小区建设及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中遗留的不足与矛盾,让人们贴身感受社会进步对人们生活的改善的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2017.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范文8

    本人XX,现在社区担任综合治理专干,主要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信访接待、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具体工作。本年度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街道综治办、司法所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8年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身学习情况及岗位履职情况

    一是加强学习适应工作需要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是社区工作的关键。随着形势的发展,社区服务的内容也随之增多,群众对社区的服务要求也越来高,所以平时我也加强学习适应工作的需要,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的业务知识,以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在思想上本人积极要求进步,平时认真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种上级培训,本着一切为了居民,为了居民的一切为服务宗旨,去开展工作。二是认真履职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一年以来组织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和平安志愿者累计开展治安巡逻和平安值守工作300余次,开展“扫黑除恶”专项喊话工作200余次,在全国“两会”重点时段期间联合加强了力量,与社区民警一道共同开展社会治安防范专项巡逻,确保了会议期间辖区的安全稳定。三是大力开展防范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工作,组织辖区居民观看抵制邪教专题警示教育影片2次,结合相关入户工作开展反邪教宣传2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四是做好社区人民调解及矛盾化解工作,在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领导下,本年总计成功调解案件12件。开展“法官进社区”和“律师进社区”宣传活动4次。五是配合街道司法所开展好社区矫正工作,本年现在册矫正人4人,成功按期解除矫正人员1人。六是认真做好社区本年度征兵工作,在街道武装部领导下,本年度年初制定了工作计划,召开了专题会议,在征兵工作攻坚阶段,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干部为成员的入户小组,因社区涉及大面积拆迁,社区就到拆迁安置小区进家入户,来到适应青年家中,向他们宣传征兵优抚政策,积极鼓励他们参军入伍,报效祖国。经过努力社区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征兵工作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了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自己业务技能还是有些生疏,处理问题还欠缺经验。还有就是自己约束能力较差,对某些小事情得过且过。最后是考勤纪律也存在一些松散问题。

    三、下一步改正措施和努力方向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加强自我管理,坚决改掉纪律上存在的问题。二是针对业务技能欠缺,先找准欠缺相关问题,然后再努力重新学习保证将工作做得更好。三是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老前辈请教,努力学习好处理问题方事方法,确保遇到问题有经验应对,为领导分忧,四是严格约束自己,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做到洁身自好,严禁贪污腐败在我身上出现。

    以上是我本年度以来所做的一些工作、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针对以上情况我将在以后更加努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把工作做好做精,为本社区的安定和和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范文9

关键词:社区;思想政治;对策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社区日益成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聚集地。社区加强基础管理,服务市民生活,和谐文化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

一、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作应付,缺乏系统。有部分社区工作者存在应付上级检查、突击开展群众教育活动的情况,缺少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没有真正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和活动中去。

2.方法陈旧,缺少创新。社区干部手头工作多,事情杂,精力有限,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考不够,大部分社区普遍缺乏宣传意识、宣传创意、活动经费等,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也仅仅依靠宣传板报、口头说教等形式对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

3.脱离实践,效果不佳。大部分社区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足,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与本社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既不能针对群众思想上的问题答疑解惑,又不能融入社区工作助推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大部分居民对思想政治工作不了解,不愿参与其中,工作效果不佳。

二、做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1.强化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区是基础社会管理单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社区逐渐成为基层社会生活的服务组织形式,在服务社区群众思想、教育、生活等各方面都承担重要责任。大部分社区都存在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社会矛盾集中、管理难度较大的情况,因此,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引导社区干部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强深入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思想政治工作摆上社区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改变被动处理解决群众思想问题的情况,在平时社区工作中,要重视群众宣传教育及文化活动的开展,将主流思想宣传教育渗透其中,让广大居民群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态度,减少基层矛盾,维护和谐稳定。

2.规范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社区创新管理新模式。

当前,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如拆迁安置、旧城改造、物业管理、拆除违章等工作延伸到社区,社区各种实际矛盾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干部要不断做群众思想工作,对基层群众讲明政策、讲透道理,解疑释惑、解决问题,对社区工作者的压力和考验非常大。所以,要规范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区创新管理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龙头作用,发动群众调解员、社区工作室等热心群众的积极性,组建以群众自治为主的社区协调组织,共同参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完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协调、社区舆情、激励考核等方面的制度,用制度倒逼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激发和调动广大社区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广社区管理的创新做法,在现有的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挖掘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社区创新管理模式,继续开展“一居一品一特”创新管理方式的研究,逐步形成各社区居民普遍认同的精神理念、思想氛围和文化特色。

3.夯实工作基础,切实解决社会关注民生问题。

坚持把为社区居民群众谋利益作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好思想问题。极力改善社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区道路、农贸市场等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市民学校、阅报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居民健身广场等文化设施建设,这些基础性工作体现社区组织作用,让广大社区群众感受到社区替居民着想,为居民谋利。关键是要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中解决群众思想问题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及时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例如根据各家庭的实际困难,开展爱心募捐、解决就业困难、申请低保援助、及时处理纠纷等做法,解决部分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真正达到暖人心、得人心的实际效果,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这样在以后做群众思想工作时候,才有基础和说服力,也才能得到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4.突出工作重点,增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紧扣形势需要,坚持突出重点,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社区管理教育、文化建设、服务发展等工作中。思想教育阵地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强化思想教育阵地建设是做好社区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开展社区思想教育工作要因人而异,因人施教,对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困难人群、流动人口和青少年,要分门别类的开展老有所为、自强自立、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在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活动时,要利用市民学校、社区学校等文化阵地,进行思想交流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建立共同的思想基础。要改进活动方式,不要单纯开会座谈,要创新宣传教育载体,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把群众吸引到活动中来吸引群众参与,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积极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引导、扶持群众业余文艺社团发展壮大,开展居民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精神生活,满足居民群众文化需求,营造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风尚。重视社区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和完善,提炼社区精神,提高社区文化品味,形成社区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