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乡一体化战略集锦9篇

时间:2023-10-09 11:02:20

城乡一体化战略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思考;重庆市九龙坡区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3-041-03

城乡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跨越的一道难题。重庆市九龙坡区如何解读城乡一体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思想观念,冲破体制机制障碍,统筹规划,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赶超战略,建设全新九龙坡,是当前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议题。

1城乡一体化概念、内涵及标准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缩小、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同步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城乡一体化发展本质是谋求城市与乡村共赢,一体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发展战略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生态建设一体化、利益分配合理化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良性推进过程,包括以下四大内涵:(1)城市化首先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产业工人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2)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从事较低效率的第一产业转向进入城市从事较高效率的第二、三产业的过程,是经济实力提高的过程。(3)城市化的社会内涵。城市化是广大农村居民向城市集中,参与工业化并分享工业化成果的过程。(4)城市化的空间内涵。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物质、技术、人才、文化及制度文明向广大农村渗透、传播、拓展的过程,是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产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有三条衡量标准:(1)经济标准,城乡产业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2)社会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3)制度标准,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可见,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高质量的城市化,它是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发展的需要、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谋求城市与乡村共赢的新型城市化之路。

2九龙坡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

(1)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及日本、韩国先后走上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乡一体的城市化发展快车道。(2)21世纪初,沿海发达地区及成都等地就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如何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热点、难点问题。(3)“十一五”规划建设之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推进之年,重庆直辖10年之际,时任总书记寄语重庆“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龙坡区为重庆市委、市府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先行试验区。

3九龙坡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3.1有利条件

(1)具备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综合实力;(2)具备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产业基础;(3)拥有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4)进行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有益探索。

3.2制约因素

3.2.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在城乡一体化认识上还存在三大误区:(1)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2)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消灭农村,消灭农民;(3)城乡一体化就是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2.2发展规划欠统筹现有的规划是以城市为主体的规划,城乡分割二元机构特征明显,农村规划是规划学的空白,没有涵盖广大农村,即表现为:基础设施滞后,土地市场无主体,公共产品缺乏,产业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保护不力。3.2.3体制机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二元结构障碍制约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设计造成的,其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农村土地分散经营,流转不畅;最突出的问题是目前农民增收主要依靠劳动力,且稳定性较差;最紧缺的要素在于市场主体,农村地区缺乏市场主体,导致各类要素不能充分流动,发展活力不强;最现实的差距在于公共服务,农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薄弱,公共产品供给远远比不上城市,农民生活环境不容乐观。

4推进九龙坡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对策

4.1以先行试点为契机,探索综合改革经验

积极争取成为部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精心编制试点方案。按照“科学规划、强化基础、做大产业、创新制度、一体发展”的思路,创新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着力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综合实力。坚持“五个突破”:(1)从重点地区突破,以华岩、西彭、白市驿为试点镇,沿华福路、白彭路实施主城西进,建设西部新城现代产业经济核心区,推进东西两翼互动发展,打造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试验区,努力建成重庆“1小时经济圈”重要增长极。(2)从产业发展突破,以园区经济、镇域经济、绿色庭园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以新型工业、都市农业、会展节会、物流配送等为主的都市经济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全市产业发展。(3)从社会保障突破,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4)从公共服务突破,以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新型公共财政体制。(5)从体制机制突破,以农民变市民、财政金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创造经验。

4.2以统筹规划为前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按照重庆主城区总体规划要求,精心编制《九龙坡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城乡统筹的新农村绿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修编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形成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4.3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格局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最大的制约是户籍制度,最突出的问题是土地制度,最现实的差距是社会保障,因此必须要在制度上突破,才能确保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试点取得成功。4.3.1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促进农民由就业性转移向居住性转移转变,实现农民市民化。4.3.2加快推进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土地制度改革按照总量不变、占补平衡原则,合理调剂区域建设用地指标。探索建立农村承包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附着物物权化抵押贷款信贷模式。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新型农村产业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企业向园区(基地)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4.3.3加快推进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农民变市民参加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4.3.4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施卫生“五大体系”建设。4.3.5加快推进促进农村资本市场活跃的财政金融制度改革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配合理的公共财政制度。强化财政预算硬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形成财政投入“城乡统筹、向乡倾斜”的稳定增长保障机制。完善区镇财政分配体制,强化激励型转移支付机制。建立控制使用土地补偿机制,对镇村社实施控制使用的耕地、生态保护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建立土地收益支农机制,将土地出让金的大部分用于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资本金补助。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切实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信用机制,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4.4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线,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需解决好“三农”问题,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需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形成以工促农、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1)鼓励工业集中发展,积极搭建产业发展载体。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加快建设农科城和农业科技企业总部基地,做强花卉、水果、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转变传统农业模式,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休闲业。大力发展节会经济,提供区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着力搭建新型工业产业载体。(2)加快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做强汽车摩托车、机电设备制造、材料加工业、电子产业,大力发展石墨烯、生物制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区域战略支柱产业,全面提升九龙坡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产业产业体系建设。通过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3)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4)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化模式,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配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新体制。

4.5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推进城乡建设管理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2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廊坊;城乡规划;生态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城镇化深入发展,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正在加快推进。廊坊的城乡规划既要顺应这一时代的整体发展,又必须深刻认识京津冀一体化对廊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掌握一体化和“五个文明建设”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对廊坊城乡规划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廊坊市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的区位优势

廊坊市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位于北京、天津之间,距北京和天津市区分别为40公里和60公里,距首都机场、天津机场也仅70公里和60公里,半小时内可进京下卫,一小时内可以上天出海,是拥有个两机场、一个港口(天津新港)的城市,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有“联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的美称。虽然是河北省的地级市,但廊坊市一肩挑起两个京津国际大都市,是将两个直辖市联接为一体的城市,也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城市。可以说,廊坊市这样的区位优势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近十年来,廊坊充分发挥毗邻京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确立了“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按照“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定位,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注重绿色环保。至2009年,廊坊市已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然而,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就廊坊而言,并不仅仅是廊坊市区、廊坊城市经济、科技产业的发展,更是京津两大都市需求与廊坊城乡需求和谐共赢下的发展,所以,廊坊未来的城乡规划不仅要立足自身,更要面向京津。

二、廊坊市目前规划情况

廊坊的城乡发展规划一直深受京津冀一体化的影响。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已是跨世纪的老话题,但进程方长。从上个世纪“环渤海经济圈”、“环首都经济圈”、“大北京”的设想,再到2004年京津冀三方达到“廊坊共识”确立“京津冀一体化”思路,至今已过了十年,这一金三角一直都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如今,“北京的七环已经到了廊坊,距天津的三环也已不远,如果北京建成十环,三地不联也得联了。”“打造中国经济第三极,要看京津冀这一‘金三角’。”[1]为此,廊坊前几年已作出规划,准备将自身打造成“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环京津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2014年两会召开,最高决策层将京津冀一体化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再次使廊坊的发展规划成为聚焦的中心问题。

据新京报报导[2],按照2014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廊坊市调整了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重点任务。廊坊将按照“做优环境、腾足空间、主动对接、严把高端”的要求,提出涵盖生态体系建设、承接产业的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形成等五项近期重点发展任务。因此,会在近期内尽快构建一个覆盖全域的良好生态体系,全面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全面停止环京津矿山开采,并同步进行生态修复。同时,廊坊市将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以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永清、固安撤县建区,与中心城区、安次新兴产业示范区形成“大四点”组团。中心城区用地发展策略为“西拓、东控、北优、南联”。城市用地主要向西部拓展,对接北京新机场和区域通设施,推动炊庄、万庄、九州地区发展,强化区域性新兴职能培育。以此规划做大做强主城区,构建具有良好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城市框架,并以廊坊开发区、燕郊高新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等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北京高端产业和企业总部转移。

可以看出,受京津冀一体化的影响,2014年初廊坊的城乡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它在京津廊一体化中的和谐、有效、互补、互促的核心地位,这些规划和建设将成为吸引、吸收京津科技、人才、资金和打造绿色人居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当然,廊坊的城乡发展规划,还会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顶层设计以及这一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和变化。

三、对廊坊城乡未来发展规划的建议

(一)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在外引内生过程中应有取有舍

总的来说,从取的方面:要引进接收京津高科技产业、信息化产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开发项目等等;发挥廊坊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形成面向京津冀城市群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从舍的方面:绝不接收从京津转移出来的高消耗、产能低、污染重、科技含量低的产业,这既是确保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这一城市群资源、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廊坊本地原有的产业中,扶优汰劣,坚决消除高污染产业。在有所取舍中,形成高科技、绿色的产业带,形成合理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因此,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良好时机,在城市产业规划调整上,廊坊市应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壮大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生产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提升生活业水平,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面向京津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目前,廊坊中心城区规划(广阳区、安次区、永清区、固安区)至2030年,主要职能是重点承担国际化区域性的专业职能,主要包括生态商务、经贸会展、文化服务、职业教育、门户枢纽、国际物流、信息科技、高新技术等职能。同时要承载北京外溢的区域性物流商贸职能,大力发展区域性商贸基地;强化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增强市域社会经济空间组织能力和辐射能力。但是,还没有明确现有廊坊市区与各区、县,未来二十年内当地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规划。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应该预先做好规划,以有利于廊坊当地城镇群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乡村发展规划上,廊坊市还没有清晰明确的中期和长期规划。建议在继续推进城镇化的基础上,既立足于现有发展,又长远谋划。在舍的方面,应舍弃现有土地生产经营体制。虽然目前廊坊农村人口过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但不能固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耕作现状。在取的方面,应积极鼓励、扶植农村自发出现的租地农场、生态庄园、专业养殖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并继续完善、做大做强现有涉农产业,如占地20000亩的中国农科院(万庄)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利用中国农科院40多个研究所及相关科研院校,要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农业高新技术创新试验与成果展示、科技产业孵化、科技信息应用和农业科技企业投资、交易与协作的平台,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的“硅谷”。再如重点推进投资23亿元的金丰农科园食用菌现代化生产加工项目、投资1亿美元的三河乳制品生产项目、投资6.4亿元的霸州田园牧歌农业科技园等项目建设。[3]以这些项目和地方龙头企业(如汇福粮油、福华肥牛)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加快农业科技、现代管理、多种经营建设。

(二)正确认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布局的需求,促进廊坊城乡规划有序推进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实际上,京津冀城市群与后两者,在形成过程、形成的基础、三农发展、城镇化水平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京津冀三方在一体化中的地位、需求、自然资源、科技、资金力量各有不同的诉求,因此,廊坊市应正视自己的需求和资本,正确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城市发展规划上,廊坊市区要借鉴京津城市发展的教训,防止出现“城市病”问题,防止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避免交通拥堵,降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既要发展经济,又要空气清新。近年内,北京、天津这两个特大城市将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向1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以构建和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廊坊市也已做出“加快构建京津冀零障碍、无缝隙交通体系的规划。今明两年将全力推进12个京津廊交通对接项目建设,总里程306公里,总投资约335.7亿元。同时,实施京津廊断头路、瓶颈路贯通工程。”[4]

但廊坊不能仅以市区承载京津廊的同城化、一体化,还应重点发展各县、区和重点乡镇。“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5]即立足当地经济社会需求,加强交通辐射,在已有7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干线、10条国家和20条省级公路纵横交错的基础上,尽快使北京、天津的公交线路覆盖廊坊各县、区,从而形成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交通的极大便利,将会促进廊坊面向京津两大都市的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也将会更便利都市人群到廊坊的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采摘垂钓、温泉洗浴、商务会议等等。这都将充分发挥出廊坊农业产品的外送和生态经济的内吸作用,使廊坊的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并促进京津廊一体化的和谐、互补。

(三)形成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国内已形成多种城镇化模式,廊坊的城镇化应在广为借鉴的基础上,走出适合自己实情的城镇化道路。廊坊原有的城镇化是在农村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乡村地带,甚至也不如其它省市城镇化发展好的地区。地处京津之廊的乡村,高科技聚集近在咫尺,但传统农作方式仍很普遍;周边城市拥有雄厚资金,但农村投资乏力;紧邻大都市群,但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高。对比悬殊的情况不仅于此,而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绝对不可取。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廊坊的城镇化既要顺应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适应京津冀(廊坊)一体化的需求。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选择上,应瞄准成为京津冀大城市群的“米袋子”、“菜篮子”、“花圃”、“水乡”。在村庄密集、人口众多、地块分散的乡村地带,推进家庭农场经营,发展大棚蔬菜、禽蛋养殖、水产养殖、果木花卉为主的小型农业。在土地流转状况好、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的乡村地带,推进合作组织(合作社)、企业经营等模式,形成中、大型规模的现代种养业、加工业以及科技园区、生态园区、休闲渡假村等。

地处京津之间的廊坊,更要按照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5]京津两大都市对廊坊市的最大需求,或者说廊坊市对于京津两地的最大价值所在,就是能够减轻资源、环境、人口的多重压力,使人们能够吃上绿色放心食品,喝到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宜人的气候。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京津两地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生态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迫切。因此,廊坊在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以县城、乡镇发展起来的中小城市,还是以特色村庄、集市发展起来的小城镇,都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乡建设运营模式,使京津廊都市圈环绕在绿色生态的环境中,以廊坊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分解都市圈的休闲、餐馆、居住、文教科研等功能。

要想科学、快速推进城镇化,廊坊还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生活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会扩大生产需求。”[5]所以,廊坊的城镇化也要提前谋划好服务业的发展。

廊坊的城镇化发展还可以借鉴荷兰的模式,即城市与乡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荷兰的经验说明,城市化可以是钢筋水泥的‘森林’向农村的伸展,也可以是大片花田和草场向城镇延伸。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同步,农村的城市化与城市的‘农村化’携手共进,才能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6]京津廊城市群的人们驾车半小时就可以进入花田、绿草的乡间,廊坊的农民驾车半小时就可以把蔬菜、花卉、果木产品、禽蛋肉奶鱼等产品送到市场;市民们可以非常便利地享受乡村生态观光、温泉度假、采摘垂钓,而从事农产品专业种养、运输、研发、加工、销售的农民将彻底告别几千年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

综上,廊坊的城乡规划既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设想,又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面对京津廊同城化、一体化,面对探求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廊坊市的城乡规划既应定位高、定位远,又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既适应京津大都市的发展需求,又要促进自身城乡的和谐、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东坡,王荣娟.京津冀一体化的前世今生[N].北方经

济时报,2005-07-22.

[2] 各地举措 廊坊推进永清固安撤县建区[N].新京报,

2014-3-28.

[3] 马云龙.廊坊:着力打通“任、督二脉”[N].(北京)法

制晚报,2014-04-25.

[4] 河北加快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 京张城铁或上半年开

工[N].河北日报,2014-04-13.

[5]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N].人民日报,

2014-03-17.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3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信息化 信息化战略

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推动农村信息化,用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村现代化,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具有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和带动力强的特点,它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文明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情况

在信息产业部和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气象局等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涉农网站已达6389个。全国农业系统已经在260个地(市)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占地(市)总数的78%;77%的县、47%的乡镇政府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培养发展了近11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广电总局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国家气象局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中心并延伸到乡镇服务站,通过“中国兴农网”建立的省、市、县分支机构,基本形成了一个辐射全国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许多省市政府主管部门动员社会力量,结合农民实际需求,组织共建包括农业技术、政策法规、质量标准等内容丰富的共享信息数据库,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由中组部主抓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在山东、湖南、贵州3个试点省和安徽省金寨县累计建成现代远程终端站点16万个;在9个新开展试点工作省(区)的25个试点市(地)共建成终端站点2.2万个,占乡村总数的50%。

二、农村信息服务业的需求分析

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最渴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面:一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农副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信息;二是农业科技包括养、种植业、病虫灾害防治等实用科技信息;三是提高文化科技素养和能力的教育培训。虽然农村信息服务业取得了一定进展,在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上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1)农民群众最关切的与之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采集、加工、整合、、交换、共享难。(2)农民信息的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时效性、准确性难以满足。(3)都面临“最后一公里”问题,即信息怎样到广大农民群众手中,农民群众喜欢用、用得起、用得好。(4)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费用和运营维护怎样实现可持续。

三、推进农村信息化的举措

1.推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产业部在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中将农村通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1)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目标,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全国行政村通电话。(2)大力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推动“村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3)大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在解决农村通电话的同时,逐步向乡乡能上网的目标推进,开发农村信息资源,提高已通电话村信息化的运用水平,促进农村通信向较高的层次发展。

2.推进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农村的应用

积极引导信息产业企业积极开发适农电子信息产品、系统,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支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各类课件的开发和教学资源库建设,逐步解决农村师资和教学资源严重缺乏和落后的问题,大力推广应用各种先进适用的适农电子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农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新动力。

一是继续以“倍增计划”贷款贴息政策支持各类适农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示范、农村电网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农业专家系统与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的信息技术、农村家电维修服务平台、重大动物疫病(如禽流感)等农村灾害防控信息系统等的推广应用。

二是积极研发适用于“三农”的IT产品和系统。组织力量开发服务于农村通信的卫星通信与地面无线接入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为目前我国2.7万个未通电话的行政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信息化应用服务。

三是积极服务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调整家电产品结构,提供经济适用的彩色电视机,提高农村电视普及率。积极推进农村家电产品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广播电视维修服务体系,解除农民购买家电的后顾之忧,提高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率。

3.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

近几年,随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涉农信息服务也悄然兴起,譬如:河南省信息整合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农业产品价格、生产资料市场、专家咨询系统等。广东省在山区开通了农业短信服务平台和农业科技信息点播频道等。目前全国涉农网站已经达到了6389个,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农技、商贸、劳务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务,深受群众的欢迎。

(1)破解“三大瓶颈”。首先,通信进村后怎样入户。不到农户就不能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经济发展。在城市中,怎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是最大瓶颈,而农村远不止最后一公里,就行政村而言大多数是若干公里的问题。此外,目前所说的村通是指行政村通电话比例,下一步是自然村,这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第二个瓶颈在于信息内容的整合。一方面,各大运营商都努力地使出看家本领,通过深入农村的营业厅,通过营业厅的营业员来发挥信息内容整合的作用。但是,农村、农民所需要的信息的特点是专业性非常强,比如防治禽流感,如何养鸡、养鸭。现在虽然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可以将信息的海洋传送到农民手中,但还应该关心,农民怎么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此外,谁应对这些信息的负责任。这些问题不解决,真正为农民服务的信息化就还是隔靴搔痒。

第三个瓶颈则在于资金问题。在农村问题上,政府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农村的发展光靠政府财政推动不现实,靠企业赞助也不可能,这里面就涉及一个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上的农村信息化运行模式的问题。因此,在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运营商、设备开发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服务提供商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但关键是运营商怎么取之于农民又服务于农民,这是问题的关键。

(2)培训“三类人才”。注重培养新农村建设领头雁。首先,该镇坚持“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用人标准,在抓好各种培训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培养、选拔年轻有为的同志。其次,坚持绩效挂钩压担子,从德、能、勤、绩上用好一把手。再次,坚持民意测评考核,认真做到强化岗位竞聘,强化岗位考核,强化绩效述职。

注重培养科技致富的示范户 。该镇坚持做到“三个认真”:认真搭建“科技充电”平台,各基层党组织定期组织科技致富示范户收看农民致富门路等方面的远程教育课件。

注重培养农村科技经纪人。组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终点站参加科普培训,普及经济知识及技巧、农村经纪人典型经验等。

4.配合主管部门开展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基本建成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农村信息服务一定要想方设法发展多元化信息渠道,要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平台和传统的电话、广播甚至是黑板报、宣传栏和纸质传单相结合,让信息服务成为“家常便饭”,进入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迟福林方栓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J].发展,2004, (5)

[2]于凤荣:我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体制的建立[J].行政论坛, 2004, (5)

[3]胡大平陶飞:农村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解决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3

[4]罗长寿等:发展农村信息化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现代化农业, 2005.5

[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著:《2004~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6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4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核心增长极;南昌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2-0177-03

一、南昌城乡一体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南昌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处于落后状态,原因很多,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观念认识问题。经济发展压力大,使得南昌市的工作重心有偏移,城乡一体化意识单薄、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工作缺乏合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核心战略中没有其应有的地位,在原来做好“两篇”文章的战略决策中,就没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位置。不知道发展经济与推进城乡一体化之间是辩证的互相促进的关系。二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的单向度投资取向问题。“站在省内看南昌、比照中部看南昌、放眼全国看南昌、走向世界看南昌”,南昌仍属于欠发达省会城市。尤其是近年来,南昌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南昌经济总量偏小,财力不足,农村民生工程投入更是少于城市,市政府对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力度不够。三是旧体制瓶颈问题。核心是旧有的行政区划已经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问题: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自1955年设置以来已经长达近59年。各个县区或者太小,或者太散,或者孤立,或者被分裂,南昌市行政区划的混乱与错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少见。这种混乱错位的畸形区划,不但给南昌市以高效管理带来高速发展形成了障碍,而且极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四是发展规划滞后问题。城乡发展规划不全面、不深入。市一级规划只重视城区规划、而忽视乡村规划县一级规划中的有关乡村规划又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五是农村增收难,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较大。六是公共服务均衡问题严重,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相对匮乏滞后,统筹层次低,统筹范围小。七是缺乏长效机制,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二、南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紧迫性和新要求

(一)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大计的迫切要求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全面小康,是我国现代建设的基本态势。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具体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部署,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指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关系的一个新的发展思路,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顶层设计,提到与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样的高度进行部署。

(二)《规划》对江西南昌的重视和期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以省会城市南昌为核心,区域其他5个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构建鄱阳湖城市群,形成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规划》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按照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要求,以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这无疑是南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极佳机会。

(三)省委省政府对南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新的高要求

江西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对包括南昌在内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南昌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提出的主要任务: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要加速推进城镇化,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了全力贯彻国务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省委省政府作出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的重大决定,确立把南昌打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并召开“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动员大会,下发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实际上也就是南昌城乡一体化建设未来要实现的目标。

三、南昌“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一)解放思想、树立理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首先,把加快南昌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层面,提高到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高度加以认识,这应该成为南昌市干部在思想上的一种自觉。经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党中央已经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观,更是要求全国上下必须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根本指针。作为江西省会城市的南昌,必须坚决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去做,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时,不能有片面认识,不能有选择地执行。其次,认识到推进南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是推进南昌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南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没有南昌城乡一体化,就没有南昌的现代化;没有南昌农村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南昌市全面小康。第三,推进南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南昌地区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就是增加内需,就是发展经济,也就是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南昌的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把“城乡一体化建设”纳入南昌市实施聚焦战略之中,置于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做好“两篇”文章战略同等高度,一并进行顶层设计同步推进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的过程中,完成南昌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于南昌来说,发展经济打造核心增长极,和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实际上是同一个目标,把两项工作放在一起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加以推进,即把城乡一体化建设纳入南昌市实施聚焦战略加以实施,既是南昌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也是国家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城镇化已经成为推动内需的最大动力、中国城镇化建设成为发展经济的最大潜力、推动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的今天,如果还把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分开,经济发展本身、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就将是一句空话。而实际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南昌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已经包含了要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和新增长极的若干意见》,实际上都有推进南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所以,南昌必须把“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顶层战略设计,置于“打造核心增长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做好“两篇”文章战略同等高度,同时同步加以推进,在打造核心增长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的过程中,完成南昌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跨越历史、面对现实、放眼长远、科学规划,全方位调整南昌地区行政区划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要求,南昌必须站在以高层次管理带来高速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一体推进的高度,以大气魄、大战略、大发展的视角,全方位调整南昌市全境行政区划,真正凸现两核双城,沿江发展,以城带乡,揽工哺农的现代新型城市区划。具体建议是,在取消现有全部行政县区设置基础上,彻底消灭“县”与“区”的区隔,把南昌市分为六大城市行政区(板块),即东北板块,包括现有东湖区全境、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境、青山湖区部分、南昌县的北部地区;东南板块,包括现有西湖区全境、青云谱区全境、南昌县的南部地区(向塘镇除外);西北板块,包括红谷滩地区会展路以北、经济技术开发区、英雄开发区、桑海开发区、新建县的下新建部分、新建县长陵镇北部;西南板块,包括红谷滩地区会展路以南,红角洲地区、九龙湖地区、新建县的上新建部分;湾里和安义板块;进贤县板块。与此同时,重新选择最有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的地址,建设新的南昌市行政中心和各新成立的区行政中心,形成南昌的鲜明特色。

(四)以大开大合的开放思维,以顶层设计的规划取向,以全域南昌的崭新理念,按照国家城乡统筹、“五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地方立法形式制定规划

南昌市应该以市场化为动力、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社会均衡发展、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文明成果为目标,制定覆盖包括全部农村地区在内的南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重新制定《南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要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形成“城市规划——城区规划——镇规划——村规划”全覆盖的城乡一体规划体系。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确立推进南昌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就是打造核心增长极,就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就是按照中央要求推进南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并最终实现南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这一基础上,确立把城乡一体化建设纳入到南昌市实施聚焦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

二是在总体目标上确立以城乡一体化建设带动南昌经济新一轮的发展,以城乡同步发展的坚实基础,支撑南昌核心增长极的打造,全方位调整南昌区划,构建全域南昌,全力推动以“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三置换”为核心内容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彻底取消城市市民和农村村民在土地、户籍、产权、社保、社会服务、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体制差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别。

三是在推进步骤上确立目标责任和项目考核制度。必须形成科学合理、可行性操作性强、评价指标明晰、责任追究到位、评估合格转段的阶段性推进模式,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要建立考核机制,各县区各部门要把城乡一体化工作列入自己年度工作规划,统筹安排。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5

【关键词】科学 城乡规划 决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课题研究的实践

近年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以下简称“规划局”)始终坚持以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的视角探索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编制完成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个层次的50余项课题研究成果。

(一)围绕城市发展战略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贯彻国家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哈尔滨“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城市发展战略,以建设现代化国家化大都市为目标,探索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走向国际化的北方现代大都市――城市设计行动规划》、《哈尔滨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暨自由贸易区规划研究》、《哈尔滨中俄自由贸易区规划研究》、《哈尔滨空港新区(自由贸易区)规划》、《哈尔滨空港新城概念规划》等系列研究成果。

(二)围绕城市空间拓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优化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等要求,探寻城市因快速发展带来的空间和土地需求规模急剧增加、交通拥堵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中心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城区及城市周边军事用地利用、重大基础设施周边用地整合等规划手段进行城市空间的拓展和改造,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规划课题研究》、《哈尔滨市推进“节地(JD)城市模式“研究》、《哈尔滨市城市土地规划效益潜力等级划分研究》等系列研究成果。

(三)围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按照我市“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发展思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长期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纲领,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努力建设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实现“美丽哈尔滨”的目标。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绿地管理体系与实施对策研究》、《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低碳专题研究》、《哈尔滨市落实“四节一环保”规划管理与设计研究》等系列研究成果。

(四)围绕城乡统筹发展

根据国家做出的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贯彻 “五个统筹”、“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的发展号召的要求,实现哈尔滨市城乡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的区域中心性城市建设,构筑和谐、发展、高效的哈尔滨。编制完成《转型期哈尔滨市乡镇群体空间分合研究》、《哈尔滨市远郊乡镇集聚规模适应性研究》、《哈尔滨市城乡一体化规划(2009-2030)》等系列研究成果。

(五)围绕城市交通发展

按照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以高质量、高效率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客货运输需求为宗旨,以改善城市交通条件,缓解城市公交拥挤矛盾,提高公交运行效率为目标,构筑与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快速、高效、安全、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近期建设规划》、《哈尔滨市举办大型赛事市内交通组织及应急方案》、《哈尔滨市立体交通规划――构建哈尔滨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等系列研究成果。

(六)围绕改善人居环境。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关注社会民生、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通过优化空间布局、配备完善设施、保障公共安全等手段,构筑哈尔滨良好的人居环境。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哈尔滨市中心城区调控规划方案》等系列研究成果。

二、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课题研究的重要作用

通过全面深入的课题研究,不仅准确判断城乡发展与城乡规划的新趋势,实时调整规划工作的方向,增强规划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还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引导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落实。从《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到《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从《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划研究始终坚持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将国家战略与哈尔滨实际相结合,充分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哈尔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指导了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哈尔滨城市建设快速推进,课题研究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立足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面向世界、面向实际、面向未来,从突出问题入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抓住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战略构想和解决方案,从而为城市战略的制定提供切实指导,为政府制定城市发展长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哈尔滨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第三,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的水平。从城乡规划管理角度入手,开展《哈尔滨市城乡规划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创新研究》等课题研究,深入分析国家的政策方针及国外先进城乡规划理念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及当前的实际情况,围绕规划决策机构建设、规划审批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创建一个高效的审批管理系统;围绕完善法制体系建设,强化执法监督职能,建立一个透明的执法监督系统等等,全面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的水平。

第四,引领了城乡规划编制的创新。按照《城乡规划法》鼓励科技创新的要求,课题研究从法定规划编制体系入手,坚持树立前瞻性、全局性、协调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创新规划理念,创新规划方法,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一关键点,以面向管理、有利实施,强化调控为目标,通过搭建规划编制和管理平台,制定项目库,引导城乡规划工作的创新,为新时期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哈尔滨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面对国家发展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趋势,哈尔滨还存在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社会软环境亟待改善、城市开放度亟待加强等问题。

一是如何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乡生产要素不能平等交换,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使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因此,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真正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今后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二是如何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是人口、产业向中心城镇、中心村集聚的一个过程,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调整的必由之路,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的切入点。但哈尔滨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从人口集聚、空间规模和经济结构等方面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如何抓住国家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规划引领,构筑合理的城镇体系,协调推进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统筹三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妥善解决城乡差距过大仍是今后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是如何改善民生服务推动哈尔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提升改善民生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就是说,应把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病、环境污染、盲目建设和过度建设等问题不可避免,因此,如何将改善民生服务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推动哈尔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6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民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尽管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7

主要路径:

“交通先行”:为“两化”互动打牢基础设施、为城乡统筹消除地理阻隔;

“产业倍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抓先进制造业先导发展,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奠定坚实的产业支撑;

“立城优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转移承载能力和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人口聚集和承接载体;

“三圈一体”:着力解决圈层之间产业结构不协调、城镇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推进市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提供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市域空间格局;

“全域开放”:从全球范围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承接优势产业、引进高端人才、拓展外部市场,塑造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比较优势。

成都市委书记感言:

作为省会城市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将在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中力争走在最前列、干得最主动、抓得最务实,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 黄新初

借鉴和启发:

在对成都的参观考察后,我个人认为最大亮点是,成都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来推进“两化”互动,而统筹城乡又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变革和产业发展的带动。可以说,体制机制变革和做大产业,是统筹城乡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

――前攀枝花市东区区委书记 贾德华

参观成都,感触最深的是规划对于统筹城乡的巨大推动作用。我认为,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第二次飞跃是从各自为政到全域规划,第三次飞跃是从区域中心到全球定位。伴随着这三次飞跃,成都的产业实力和城镇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古蔺县委书记 何广斌

网友有话说:

今年上半年来的成都发展实践证明,大力推进“五大兴市战略”,是“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成都落地生根的成功践行。而迈向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目标,以及加快推进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必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成都某高校退休教师“杨大爷”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8

关键词:城乡关系;理论渊源;统筹城乡发展

一、西方城乡关系相关理论

国外学者根据西方社会城乡演变历史,提出了有关城乡对立方面和和城乡融合方面的理论。

(一)城乡对立方面的相关理论

城乡对立是指城乡之间互不相融、相互矛盾的状态。城乡对立是城乡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学者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对立最根本的体现,它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且互不相容的经济结构。

1、李嘉图的城乡差距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最早论述了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差距问题,他认为农业部门存在收益递减规律,而城市工业则呈收益递增趋势,所以,城市工业将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但城市工业发展扩张需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城市劳动者的收入会比农村劳动力更高,从而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2、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经济学家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代表人物亚瑟・刘易斯(ArthurLewis)指出,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经济特征:传统的农业部门劳动者收入水平很低,但农村劳动力十分丰富,随时可能流入城市,由此决定了城市中现代工业的工资水平能高于农村生存收入的工资水平,从而造成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差距及对立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乡差距问题同社会分工、物质利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马克思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是导致城、乡的分离的根本原因。马、恩指出,社会分工及其继续扩大将造成城乡对立的日益加剧,这就揭示了城乡差距的本质原因。

(二)城乡融合方面的相关理论

城乡融合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互相协调、共荣发展的状态。城乡融合是与城乡对立相反的城乡关系的表现形式,西方学者认为:城乡融合的本质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城市发展为中心,通过城乡逐步协调,最终实现城乡融合。

1、发展经济学家用二元结构解释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1)费景汗-拉尼斯二元经济论。20世纪60年代初,费景汉和拉尼斯提出了著名的刘易斯-费-拉模型。该模型从实现工业化困难的角度(农业部门还没有实现商业化,工业部门的扩张就停止了)指出,只有同时提高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减少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总产量的影响。(2)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认为,农业剩余是工业部门积累资本的必要条件。农村富于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农业剩余的增长速度和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的速度。所以,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越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就越快,从而最终完成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

2、城市经济学家的城乡协调发展观。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观点。他倡导用“城市-乡村”的城乡一体结构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他指出,要通过构建一个“城市-乡村”的磁铁作用于“人民”,来实现“城乡一体化”。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20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提出“城乡融合”这个概念,并指出“城乡融合”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即通过工农业结合,把人口平均分布于全国来逐步消灭城乡差别。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人。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来实现城乡融合和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4、系统论。奥地利的贝塔朗菲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系统理论,他对系统的定义是:“处在一定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通过相互作用促进或阻碍系统的发展。系统论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开放性,追求系统结构优化和利益最大化。城乡统筹蕴涵着系统论的精髓。城乡统筹要求把城市和乡村看作一个系统,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通过协调“城”和“乡”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城乡统筹”这个系统的发展。

5、协同论。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论。他认为系统中的各要素存在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系统在各要素的协同行为下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力量,从而实现“1+1>2”的效果。可见,协同论是系统论的深化和发展。城乡统筹也体现了协同论的思想。在“城乡统筹”这个系统的内部,充分发挥“城”和“乡”这两个要素各自的优势,“城市”发挥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优势,“农村”发挥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优势,通过二者优势资源的流动和互补,推动实现“城”和“乡”各自的繁荣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和目标。

(三)国外城乡关系理论评述

纵观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的历史脉络,不难看出,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领导阶层的对生产关系的做出的任何调整都应当顺应这一客观的历史规律才能满足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从落后到文明,从原始到先进的发展状态。同理,国内的城乡关系演变也应当遵循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根本趋势和发展规律。

二、国内城乡关系的相关研究

由于我国研究城乡关系的起步比较晚,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城乡关系理论。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国内对于城乡关系的相关研究必须与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

(一)建国后的城乡关系研究(1953~1978年)

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城乡兼顾、工农并举”的思想,作为党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原则。但是,自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以来,我国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为支援重工业的发展,广大农村开展了“”运动,实行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这实际上脱离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广大农民的意愿,导致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同时,由于1958年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人口被人为地划清了界线。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实际上为后来逐步形成的“城乡二元格局”埋下了根源。这一时期,国内对城乡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重工抑农”的政策主张,为国家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提供政策研究支持。

(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城乡关系研究(1978~1990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步松动,城乡关系也随之改变。1978年,以“包产到户”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制下的集体经营模式,农业走上了家庭经营的道路。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一是粮食等农副产品的价格普遍偏低,二是农民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造成了农民的贫困。这一时期,邓小平在工农关系上,强调农业是基础,农业要恢复,就是要让工业支援农业。理论界也主要从“制定粮食等农副产品限价政策”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为决策层提供了理论研究支持。

(三)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城乡关系研究(1990~1999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了过度集中到过度分散经营的新矛盾,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问题仍未解决。同时,作为二元结构基础的户籍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也无法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三农”问题成为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一时期的城乡关系研究主要致力于解决二元结构问题。1998年,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研报告《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工业化、城市化》,认为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包括户籍、住宅、教育、医疗等10余种制度)造成了市民和农民两个阶层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尖锐矛盾,提出了走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来解决二元结构问题。

(四)21世纪初“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在城乡发展的定位上,实现了从“兼顾”到“统筹”的历史性转变。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标志着党由重视城市向扶持农村、由“兼顾”农村向“统筹”城乡的重大思想转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理念,站在了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统一”的大循环、大系统,有利于建立城市和农村资源互动,要素共享,优势互补,双赢共荣的发展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并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战略任务。强调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此外,他还强调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主张。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五)国内城乡关系研究评述

纵观国内城乡关系的研究脉络,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运动”和“户籍制度”改革,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到20世纪90年代的“加快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建设”,到十六大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及十七大再次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从这一系列决策的演变过程可见我国城乡关系也正在经历从“城乡对立”逐步走向“城乡融合”的演变。

但与国外不同的是,这种演变的出发点不同。国外是因城市建设而改善城乡关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城市促使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的根本出发点,不论是党的政治决策还是理论界的研究重点都始终围绕“三农”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促使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

三、结束语

从国外城乡关系相关理论到国内城乡关系研究,不难看出,国内外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的演变趋势是一致的。尽管出发点不同,但是,当前我国采取“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在借鉴国外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顺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现阶段对城乡关系提出要实现“城乡融合”的客观要求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既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也是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宣迅.城乡统筹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4.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5.

4、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9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planning system that rural overall planning faced,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rural overall planning system near urban area, and described the logic relation between planning system, and planning.

关键词: 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体系

Key words: small town; overall planning; plann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276-02

1当前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所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并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做出了部署和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从历次党的重要工作会议可以看出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由‘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一字之差,调整的对象即从城市走向城乡,从而将原来的城乡二元法律体系转变为城乡统筹的法律体系。”(仇保兴,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表明城乡规划由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规划格局走向城乡统筹的规划格局,进入城乡一体规划时代。

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学者提出“低碳城市”的概念,城乡规划人员也在积极研究城乡规划在空间布局上如何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笔者认为,无论从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理念和要求,还是从城乡规划法律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及“低碳城市”的提出等,作为城市近郊的小城镇都将是落实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需要对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认真思考,加以研究。

2现有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体系与模式检讨

城市近郊小城镇除具有一般小城镇的基本特征外,还由于与城市之间存在特殊的空间关系而与城市之间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更为紧密的联系。当前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依然沿袭着就城镇论城镇的做法,编制内容体系形式上采取“现状基础资料+镇域规划+镇区规划”的“堆砌”,无视对规划方案制定的分析论证。在规划过程中,对空间资源的利用、产业发展等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研究严重缺失。总体规划编制往往关注小城镇自身总体规划的制定,忽视与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特别是紧邻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关注小城镇镇区土地利用和规模的扩张,忽视小城镇与镇域关系、周边地区关系、区域关系及城镇化策略的分析研究,从而难以建立城乡、区域良性互动、协调的发展格局;在小城镇实施机制的制定上依然沿袭着过去过于原则化的“套路”,缺乏针对小城镇与城市之间特殊的区位关系而制定的实施机制的研究和空间政策的衔接与制定。即便有实施措施,但在实施中并没有发挥补充的作用,只是一纸空文,在规划编制中更谈不上因时因地空间政策的制定。

3新时期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体系和编制模式建构

基于当前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面临的新形势与目前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体系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体系与编制模式进行革新和改进,以适应新时期城市近郊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城乡“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近郊小城镇除了具有一般小城镇所具有的特征外,因其与城市之间存在特殊的空间区位关系,决定了该类小城镇在总体规划编制时应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就业、资源利用、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实施机制与政策等做出深入研究。在编制体系上:

3.1 首先对规划背景、镇域和镇区的现状分析。对镇村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自身优势与制约因素、镇村发展特色、镇村建设条件等进行分析、评价,理清城市近郊小城镇现状镇村规模等级、空间布局、职能、设施分布等特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并对存在前述问题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以利于后续总体规划方案对问题的解决。

3.2 对近郊小城镇相关规划的解读与评析。对近郊小城镇所在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各专项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涉及本镇的其它相关规划进行解读、梳理和评析,使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与涉及该小城镇的各相关规划进行整体协调。同时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空间利用等,并使小城镇总体规划与之相衔接。

3.3 认清自身发展环境。近郊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自身发展条件、发展环境以及发展优势的发挥,同时也离不开与区域特别是与近郊小城镇周边地区的发展良性互动和产业链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应在认清近郊小城镇自身区位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近郊小城镇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往来,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特别是与城市或国家、省级重大战略区域的发展良性互动的关系。

3.4 实施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在编制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应注重小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应从区域的角度制定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构建与城市、区域良性互动、协调的产业结构,保证自身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形成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体现出其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发展战略的制定上,加强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城乡产业互动、协调发展与空间布局、城乡就业、制度创新和等战略的研究,制定实施战略的路径、策略等,并将战略意图体现在后续的规划方案中。

3.5 在前述分析近郊小城镇现有基础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前述对近郊小城镇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的制定,特别是要结合城镇化、城乡居民就业和城乡产业协调、互动发展以及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区域性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的保护、开发及发展要求,制定镇村体系规划方案,明确镇村体系功能与空间布局的关系;制定镇村体系的规模、职能与空间结构规划,建立合理的镇村体系和城乡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并依据近郊区农村特点,发展相关产业,如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探索不同类型村庄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方向,同时就发展模式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明确各个发展阶段要求、形态特点等。应特别注意的是,在近郊小城镇村镇体系规划中,无论是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还是空间结构,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小城镇行政辖区内镇、村所构成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突破行政区划,与城市、小城镇、新农村所构成的开放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寻求的是城乡统筹发展下的三者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并真正体现在规划中,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6 镇村土地利用与空间管制。根据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和保护控制原则,确定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防灾减灾、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等要求,将城市近郊区小城镇镇域空间发展区域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重点研究城市近郊区镇域土地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关系,并与城市空间发展需求相衔接,依据城镇化战略的需要,应特别注意未来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空间管制,对影响城市和小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的区域提出空间转移撤并方案,规范村庄建设行为,不仅有利于城乡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更有利于节约城市、镇村未来的建设成本、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乡建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3.7 支撑体系规划。对于城市近郊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应按照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视野和指导思想,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就小城镇论小城镇”进行支撑体系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城市、镇、村统筹、联建、共享的支撑体系规划格局。同时,加强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与城市、农村地区的优化和衔接,使支撑体系规划布局“承上启下”。

3.8 城市近郊区小城镇镇区规划方案制定。城市近郊小城镇镇区规划方案的制定虽然也具有一般小城镇空间布局的一些特点,但空间布局也应体现自身的特征,体现城市近郊区和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特点。在空间布局上不能仅仅考虑小城镇自身和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还要科学分析城市的发展需求,主动承担城市的功能,主动融入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选择,形成城市的一个功能分区,小城镇镇区只有与城市的功能的整合达到一个最佳状态,才能与城市中心城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城市近郊小城镇镇区空间布局必需结合自身条件,以城乡统筹规划的视野,打造城市、镇和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构筑小城镇镇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

3.9 空间政策与规划实施机制。鉴于近郊小城镇是未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因此需要统一协调的空间政策体系来控制和引导经济社会活动,促使其朝着规划的目标和方向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近郊小城镇的建设存在多元化的利益格局。新时期,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仅仅依靠规划编制协调与城市之间的建设问题,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小城镇总体规划顺利实施问题,还需要完善其他相关实施机制。包括改革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加强总体规划实施的依法管理和公共政策有效引导等,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实施得以有序开展。

4结语

近年来,尽管在不少地区的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中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两型社会等规划理念,但在规划编制体系中依然沿用过去小城镇总体规划固有落后的规划编制体系。新时期,需要转变思维,以整体、统筹、开放的思维方式,探索新时期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体系、思路与方法,构建良性互动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空间格局。

参考文献:

[1]邱昕.从新农村到小城镇――大北京(B-P)模式与新农村规划若干形态模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2007.

[2]何小娥.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3]王艳玲.区域整体观与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6.

[4]许玲.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5]叶忱.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1.

[6]晏群.关于城乡统筹战略的思考与实践――以河北Z县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4):39-42.

[7]许宏宇,朱磊.镇域规划引入战略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域前期研究及镇域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9,(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