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集锦9篇

时间:2023-10-09 11:02:33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1

虽然全世界的人类都会有饮食这一生活习惯,但是由于有不同的经济、政治、地域、天气、宗教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于是便形成了不同的饮食观念、饮食习惯等,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饮食文化差异。饮食文化之博大精深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值得我们加以研究。

1.饮食观念的差异

1.1中国的饮食观念

我国在封建社会的时候就重视农业而抑制工业,而且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支撑着整个国家过了2000年。艰苦耕作的农民们或者因为国家政策要交税,或者因为受到地主的剥削,或者因为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收获的粮食很实在很难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所以自古以来,解决温饱问题是很多中国人的主要矛盾。发展到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大家注重的不仅仅是温饱问题的解决了,而是更加注重饮食的质量了。于是,随着这浪潮,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厨师,开始研究饮食文化,开始研究烹饪,开始研究食材的搭配等,所以我们中国人在饮食中很注重色香味俱全的搭配的,视高质量饮食为一种享受,而非仅仅只有充饥的功能。

1.2西方的饮食观念本文由收集整理

至于西方国家的经济一直都不比东方落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机械化大生产,人们的生活节奏又大大的提高,这造成了西方国家的人们对饮食熟视无睹,认为饮食仅仅是充饥果腹的手段而已。但是,从另一方面分析,他们采用了更科学、更规范和更合理的方式为自己的三餐搭配,很注重营养充足,适量搭配的健康饮食。特别是现代出现了营养学时候,更助长了他们在饮食方面的理性分析倾向,甚至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来配给饮食。

1.3小结

总的来说,如果在西方国家注重营养搭配的基础上,再发展味觉上的享受,这才会使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加完善,而且将有利于将西方人所说的chinese food推向国际。

2.饮食内容的差异

2.1中国的饮食内容

在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在,国家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但仅限种植业,南方的水稻,北方的小麦,南方的米饭,北方的面食,都是中国的主食,可见,我们中国都是以素食为主。其实从东方人的体型就可以知道我们的饮食比较素,东方人都是以身材矮小、骨细肩窄为主。而且在中国经济落后的时代,很多平民百姓都买不起肉食,特别是在凭粮票购买粮食的时代,更加少有肉食,大概是在春节等重要的节日中,人们才舍得买肉食。但是现在中国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人民的餐桌上找到越来越多的肉食,特别是过年过节,或者是招待客人的时候,鱼虾蟹、鸡鸭鹅、猪牛羊都常常出现。

2.2西方的饮食内容

在西方国家则比较重视牧业,特别是某些国家更加以动物发展出另类的文化,例如美国的牛仔文化,西班牙的斗牛文化等。而且西方很重视航海文化的发展, 因而渔业也发展得很好,这两点决定了西方人以进食动物为主。再次,西方人因为注重营养的摄入以保证体能的充足,他们都很注重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所以西方人的体型都是高大肥胖、骨大肩宽为主。但是由于现在西方人摄入太多脂肪,营养师建议他们的餐桌上应多增加蔬果类的食物,以增强消化。

2.3小结

总的来说,中西方的饮食内容都有发生变化,素与荤的搭配也日催合适,健康饮食的观念也以深入民心。

3.饮食方式和餐桌礼仪的差异

3.1中国的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

因为中国以素食为主,大多书人都以筷子、勺子为主要的餐具,方便使用。很多外国人都不会用筷子,因为这与手的灵活度有关,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属于心灵手巧的类型的,而外国人则比较豪放,所以比较难学会用筷子。

而平常饮食的方式,我们则大多以围餐为主,即放几盘菜在中间,大家喜欢吃多少便夹多少,尽量做到不浪费的原则。因为我们中国以前经济较落后的时候,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养成了中国人节俭的优良习惯,所以围餐就是尽量避免个人饮食的浪费。再次,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一家人一起围坐在餐桌前,互相夹菜,有利于维护家里和睦的气氛,无论是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丧事,一家大小都会坐在一起吃饭。长久以来,围餐已经成为家庭聚会的主要形式了。但是围餐也有不讲究卫生,容易传播疾病的缺点,所以现在如果是在公共食堂,大家都以一人一份饭菜为主,卫生观念以逐渐提高中。

3.2西方的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

西方国家的人们因为以肉食为主,所以他们以刀、叉、勺子为主要的餐具,而且刀子也分为切包和切肉的不同,勺子也分了汤和食物的不同使用,他们的排放位置也有严格的要求,但这也主要是为了方便使用。

而进食的时候虽然都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但是都以一人一份食物为主要的形式,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西方国家的文化讲求的是自主独立,讲求个性,若不断给客人夹菜,客人会觉得主人在强迫,没有礼貌。虽然缺少了互相夹菜的温馨,但是也多了一份卫生健康的保证。西方人的餐馆都是很安静的,因为他们觉得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而且很可能会打扰其他人进食的心情,侵害了其他人享受安静环境的权利,所以西方人在餐馆进食时要不不说话,或者很小声地交谈,尽量做到不打扰其他人。

3.3小结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各有特点,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生活习惯、文化氛围都造成的。现在随着世界全球化得趋势,中西方的饮食方式也开始走向日趋融合的方式,中国人经常吃西餐,西方人也开始青睐中国的食物,方式也随之得以变化。

4.烹饪方式的差异

4.1中国的烹饪方式

在中国,烹饪是一种民间艺术,因为中国烹饪追求的是随意性,而非像西方国家那样追求规范化。之所以称中国的烹饪时民间艺术是因为烹饪这艺术存在于家家户户中,食材的搭配、调味料的搭配都是随个人喜欢的,所以可能会出现明明是同一道菜,但是在不同地方食用会出现不同的风味。这些都造就了我们中国的八大菜系的形成,这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都各有特色,各具自己独特的风味。

4.2西方的烹饪方式

在西方,烹饪是机械化的,严格按照营养学来进行科学搭配,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了一种机械化的技术性工作。由于食客也只注重营养的摄取是否足够,这更放宽了厨师的烹饪技术限制。

4.3小结

在烹饪方式方面,中国注重的是随意性、和合性,而且烹饪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而西方注重的是营养的搭配,因而具有机械性,搭配单一乏味,缺少趣味性。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2

【关键词】西宁市 居民 饮食文化

特定地域的饮食深刻地受到各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形成和发展成为该民族传统社会中具有符号性和象征意义的物质文化。西宁市居民的饮食文化从一个侧面上折射了西宁市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区域文化的适应、整合与变迁的过程。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西宁市居民的饮食文化进行了调查,从而探讨了西宁市居民饮食自身的发展以及外来饮食对西宁本土饮食习惯的改变和影响。

一、调查问卷基本状况

调查人数:总共对106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00份。调查地点:选择西宁市泰宁花园、康乐、义务商贸城和中心广场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调查。方法:随机调查。被调查者基本状况:男性占53%,女性占47%;25岁以下占12%,26―35岁占26%,36―45岁占33%,46―60岁占21%,60岁以上占8%。

二、对西宁市居民的饮食文化调查问卷分析

1、对西宁市居民传统饮食的认同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西宁本地居民对西宁传统饮食了解较多,是因为西宁地区大部分农作物都是小麦,青海雨水偏少,不适合种植喜欢水的水稻,而且西宁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已经养成了吃面食的习惯,并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利用小麦面研制出了多种可口的面食,比如面片,拉面,搅团,擀面条、饺子、包子等。由于种类较多和面食充饥持续时间较长及保暖的功效,西宁居民平时主要吃面食,据了解,土生土长的西宁本地居民至少平均每天要吃一顿面食。即使不经常吃传统饮食的,也通过周围的亲朋好友对西宁传统饮食了解较深,因此,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表示对西宁居民的传统饮食并不陌生。

受地理和气候等原因影响,西宁本地居民利用自己耕种的农作物和喂养的牲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了很多适合本地居民口味和生存环境的饮食,加上长期以来养成的饮食习惯,大多数长期生活在西宁的人都喜欢西宁传统饮食(见表2)。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见表3),很多当地居民都会做一些西宁的传统饮食,这也许就是西宁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与外来饮食相比,西宁传统饮食的做法很特殊。有些饮食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比如:面片,也叫尕面片,是西宁传统饮食中最普遍又独特的家常饭,这种面片是用手揪出来的,因此在做面片时总能看到两三个人围着一个面片锅揪面片,不论男女,甚至小孩子也会揪几下,在耳濡目染和亲身体会之下,许多小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西宁传统饮食的简单制作方法。这也是在调查中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会做西宁居民传统饮食的原因。

2、西宁市居民传统饮食在国内的知名度调查

问卷分别从西宁居民传统饮食的种类,宣传力度,开发程度,知名度高低等几个方面来调查西宁居民传统饮食的知名度。

从表4可以看出,当地居民认为西宁传统饮食的种类还是很多。西宁居民的传统种类确实不少,西宁市居民早年主要以面食为主,比如面片,拉面,搅团,擀面条,馓子,锟锅馍馍,狗浇尿,酿皮等,都是用小麦磨成的面粉制作而成,还有用小麦做成的甜醅。西宁市居民还用适合于高原上生长的山羊和牦牛,制作了独具风味的烤羊肉,手抓,杂碎汤,牦牛肉干等。然而,在种类繁多的传统饮食中,真正著名的并不多,当地居民一般在宴请活动中,一般都选择川菜、湘菜、海鲜和四川火锅为主,西宁传统饮食只是作为一种小吃流行于西宁市的大街小巷,在西宁以外的其他省份和其他城市很少见到西宁传统饮食的影子。

从对西宁市汉族传统饮食的知名度调查可以看出(见表5),西宁市居民的传统饮食的知名度不高,在对几位来西宁旅游的游客的访谈中了解到,游客在“来西宁旅游之前,从电视上看到的各地小吃介绍中得知,西宁的马忠酿皮比较好吃,对其他的饮食都不了解,来到西宁之后,才发现西宁的饮食种类还挺多的。”可见,西宁市居民的传统饮食的知名度还是很低的。

一个地方的饮食主要是要靠其自身的实力来提高知名度,但是宣传力度也是很重要的。正如外地游客所言,是通过电视节目中对各地小吃的介绍而得知西宁马忠酿皮的,可见食品宣传的重要性。一个地方的饮食要想人人皆知,不论是通过广播电视,还是通过其他途径,都要进行必要的宣传。对西宁市汉族传统饮食的宣传力度见表6。

3、外来饮食对西宁居民传统饮食的影响以及传统饮食的变化

在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一方面是外来饮食的色、形、味让长期吃本地饮食的西宁人感觉新奇,另一方面外来饮食尤其是四川菜和湘菜中的辣、麻等是西宁传统饮食中的惯常味道,特别适合西宁人的口味。因此,对于西宁传统饮食的影响很大。外来饮食对西宁饮食的影响大小见表7。

西宁饮食文化作为一个连续发展和创新的动态过程,是在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下,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群体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的,飞机、汽车、火车等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高科技的通讯手段,打破了高山大川的自然阻隔;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能够使人们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让人目不暇接、铺天盖地的各类信息正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对自己文化价值观念的重新评价和审视;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加速了区域间的交流互动和文化的相互借用,从而导致了西宁市汉族传统饮食的变化。西宁居民的传统饮食的变化大小见表8。

从表9可以看出,认为坚持自己风格的人占得比例高一些,在访谈中,被调查者认为西宁的传统饮食在国内的知名度还不高,应该加大其宣传力度,将原汁原味的西宁传统饮食展现在人们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宁传统饮食,以免在改善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的精华和独特性。

4、外来饮食对西宁传统饮食的影响的因素分析

(1)人口的迁入。从1949年开始,国家先后派遣大批军队、外省干部支援青海及西宁建设,并从全国分配一部分学生来宁工作。从1956年开始,国家又从上海等大中城市搬迁一部分企业落户西宁,在这种长期的文化交流中,两种文化互相影响,以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会受到彼此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入频繁,大量的外地人口进入西宁,自然就引进了一些西宁传统食品中所没有的种类,丰富了本地区的食品种类。

(2)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西宁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大米、菜类、水果、海鲜等方面的人均消费量也有很大提高,人们的饮食口味也在发生着变化。经济发展对西宁居民的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反映在西宁居民的饮食变化上。

(3)科技发展。首先,在食品的制作上西宁开始选用较为先进的设备来制作食品,产生了一些传统饮食中所没有的食品种类;其次,由于科技的发展,有了温室蔬菜,西宁在冬天也有新鲜的蔬菜吃;最后,在饮食结构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西宁居民的饮食越来越科学。

外来饮食影响西宁居民传统饮食的因素很多,比如电视,广播,书刊等的传播作用,通过不同途径学习和接受外来饮食。比如可以通过烹饪书籍来学习外来饮食的制作方法,从而影响传统饮食。

5、外来饮食和西宁传统饮食的比较

从表10、表11可以看出:大多数西宁居民长期食用传统饮食,因此也就更加喜欢传统饮食;大多数人喜欢西宁传统饮食,也习惯于传统饮食的做法,因而更多的西宁居民在更多的时候在家里做西宁传统饮食,如:面片,拉面等。在访谈过程中,很多人都认为在习惯了西宁传统饮食后,比如经常吃拉面,面片,偶尔吃顿米饭和炒菜,会觉得有一种没吃饱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

6、关于西宁市居民传统饮食的发展调查

从表12的调查结果得知,绝大多数的调查者认为对我们传统的饮食保护力度欠缺,应该加强对于西宁市居民的传统饮食的保护力度,以免使西宁传统饮食“变味”了。

从表13看,西宁传统饮食的发展主要还是要靠开发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其次就是依靠政府的力量,加大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

三、问卷调查结论

上述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西宁市汉族传统饮食在外来饮食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中,西宁居民有选择地接受外来饮食文化的同时,也竭力保持了传统文化之中最具特征的元素。尽管西宁市居民的饮食受外来饮食的影响很大,但是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还是更喜欢传统饮食,并且在家里经常食用的也是传统饮食。但是调查也显示,西宁市居民的传统饮食缺乏自己的品牌,加上缺乏宣传力度,因此在国内的知名度远远不如川菜等菜系,我们应该加强发展西宁市居民的传统饮食。

首先,西宁居民应该不断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利用饮食文化资源,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优点,创造出拿得出手的品牌。应该将具有特色的传统饮食做精做强,严抓质量,使得有特色的饮食更具生命力,同时政府和民间要共同努力,创出自己的品牌,比如马忠酿皮,并引入到外地去,就像云南过桥米线一样,使西宁居民的传统饮食不仅在青海,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具有消费人群。

其次,应该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使西宁的经济快速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西宁,了解西宁,做到将游客吸引进来,让游客亲自品尝西宁特色、可口的传统饮食,让外地游客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来为西宁居民的传统饮食做宣传。

再次,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宣传西宁居民的传统饮食。开设工厂,形成加工生产“牛肉干”的模式,将西宁居民的传统饮食进行深加工,运输到外地,使更多的人品尝到西宁传统饮食。比如,将酿皮做成像方便面一样的速食品。

最后,西宁市政府的有关部门对发展西宁传统饮食、要进行认真研究,要出台相关政策,对少数传统菜肴烹饪制作工艺的传承,以及烹饪厨师的培训定级,传统菜肴的标准要作详细规定,要把做好旅游市场与传统餐饮的销售结合起来,在各类商贸洽谈、文化交流活动中展示地方饮食文化,积极组织传统餐饮企业参加各地举办的传统餐饮企业参评参展活动,积极向外宣传西宁传统特色餐饮业。

【参考文献】

[1] 启航:饮食变变变[J].美食,2010(5).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3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

传统的西方文化是一种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中国是一种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方式、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探究深层次文化根源。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1、饮食观念

西方是一种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重视营养,食物的色、香、味、形次之。林语堂先生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把‘吃’看作为一个生物机器注人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他们吃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不足道。”这种观念导致西方烹饪方法简易质朴,强调原汁原味,各种菜品独立摆放在盘中,味道上互不渗透。

中国是一种美性的饮食观念,注重色、香、味、形俱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饮食的美味在于调和,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无论是主食、副食还是煲汤,都讲究调和,同时要把握好“度”,无论是材料的搭配、辅料的选择还是烹饪的火候。为了追求美味,食物的做法分为煮、烤、蒸、炒、炸五大类,为此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仅仅刀工就有数十余种,可以把菜切成块、片、条、丝、米、粒、末、泥、茸、球、段等,不仅是追求形美,更有利于味的渗透。

2、饮食方式

在西方奉行的是分餐制、自助式,就餐者都是一人一份,独自享用。西方宴会的重点在于交流互动,而食物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东方是一种聚餐制文化,大家围坐一起,共同享受桌上的丰盛食物,相互敬酒、相互让菜,通过同桌共食来表现和睦、团圆的气氛,抒发祈愿平安、幸福的心情。中西餐具方面差异明显。东方人喜欢用筷子、汤匙、碗等;而西方人则用盘子、刀叉。餐具之所以不同主要取决于我们的饮食对象。中国自古以来都以农耕为主,主食就是米和面,用筷子便可将食物送入口中;西方很多国家祖先都是以狩猎为主,饮食以肉类为主,必须用刀叉才能把肉分开。

3、饮食内容

在西方,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太适合农耕却有利于牧草生长,使得畜牧业占据了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西方饮食以肉类、奶类为主,蔬菜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例低。西方人喜爱冷食、凉菜,从冷菜拼盘、色拉到冷饮,而且喜吃生蔬菜。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农立国。主食以谷类为主,副食以蔬菜为主,辅以肉类。据植物学者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对于蔬菜的烹调以熟食为主,不喜欢生吃蔬菜或生饮果汁,喜欢热食。

4、饮食礼仪

关于“准时”这一概念,中西方人的理解不尽相同。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提出人类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即“时间的单一性”和“时间的多样化”。时间的多样化模式主要存在亚非拉地区,宾客往往晚于约定的时间。而时间单一模式主要存在于欧美西方国家,宾客们会准时到达,最晚不超过10分钟,否则将视为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关于用餐氛围,中国人吃饭要有一个热闹、温馨的环境,边聊天边吃饭,才能表达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西方人聚餐时,喜欢安静、优雅的环境,吃饭时大声说笑或发出奇怪的声音视为一种粗鲁的行为。

用餐时的礼仪,中西方有很大差别,以饮酒礼仪为例进行说明。中国人为表示好客,往往是劝客人多喝点,盛情难却,客人不得不一杯接着一杯地喝。而西方人喝酒享受的是酒的美味,杯中酒不可过满,如果客人不想喝酒,掩杯即可,主人不会勉强。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1、气候环境

一个民族的饮食对象与其气候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西方许多国家都位于北纬35-60度之间,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海洋捕捞,因此主食以肉类、奶制品为主。而中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从而形成了以大米或小麦为主食的饮食风格。

2、哲学思想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体现为“合同”与“分离”两种不同的文化特征。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主张“天人合一”,这种“合同”思想集中体现在烹饪上为“五味调和”。结合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在保留原味的基础上进行调和,中国人认为把多种原料放在一起,就如多种化学试剂发生反应,经这种过程搭配出来的菜美味可口,此外注意把握火候,也就是哲学上说的“度”,不同的火候就会烹饪出不同的味儿。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互相融合、互助渗透,追求一种整体统一的境界。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是形而上学,强调理性思维,菜肴追求自由开放,除少数汤菜是把多种荤素原料混合熬炖以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鸡就是鸡,菜就是菜,牛排就是牛排。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口味上各种原料互不掺杂,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饮食文化。

3、价值观念

中国人自古注重和谐,“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崇尚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浓重。共餐制被视为集体主义的象征,标志着友谊与亲情。以圆桌为基本特色的共餐制,体现了一种团圆、和睦的文化氛围。

西方主流的价值观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西方人个性张扬,注重维护个人利益,强调个人权利。文艺复兴运动后,为了各取所需、尊重他人,人们实行分餐制,不仅避免了浪费,也更加卫生,更体现出以人为本、自由、平等、重视个体等精神。

此外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还受到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综上所述,中西饮食在观念、方式、内容、礼仪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都可以在文化层面上找到根源。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互补,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地饮食文化的碰撞融合中也必将出现新的变化,展现新的活力。它一方面有利于中国饮食文化在交流、碰撞采众长,不断完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必将促进中国饮食文化在全球广泛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2] 赵荣光, 谢定源. 饮食文化概论[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3] 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 娜塔莎. 中西饮食文化内涵与观念[D]. 浙江大学, 2012. 

[5] 钱 穆.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1.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4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名族性;多样性

随着中国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和西方国家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作,更多的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其中的饮食文化则成为了最热门最贴近生活的文化,同样是饮食文化,有共同点,亦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文化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人的饮食的目,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可以说,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营养。西方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不会过分追求食物的色香味,更注重的是膳食的均衡。西方人认为饮食只是一种手段,因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西方人熟知营养搭配的原则,以保证营养的充足和平衡,这种科学化理性化的饮食观念,是值得中餐借鉴的。如果能在享受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的同时还能获得充分的营养,这无疑是最好的。

二、文化内容的差异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又加之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这一饮食习惯又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认为,动物是“生灵”,而生灵是不可以杀死的,更不能食用。加之道教亦忌食鱼肉等荤腥,从而在中国大开素食之风,同时也推动了蔬菜类植物的栽培与烹调制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豆类制品技术的发展。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观念的普及,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同样,在西方人的饮食结构里,蔬菜类也明显在增加,中西方饮食结构已趋向融合。而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而制。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

三、文化方式的差异

1.用餐工具

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2.用餐方式

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互相夹菜、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表现出中国人团结、和合、交融的群体意识文化精神。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独立、冷峻、自由的个体意识文化精神。

3.赴宴方式

在中国,客人大多不会提早到宴会的现场,他们经常会迟到。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西方国家中,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10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4.用餐礼仪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常首先入座并坐首席,主人发话了客人才可以动筷。由于传统习惯,中国人喜欢热闹,主人常常要给别人夹菜,时时招呼大家不要客气,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并会说些诸如“菜不丰富,请大家吃点”等客气话,宾客间也习惯频频攀谈。 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西餐比较讲究安静,席间宾客很少大声喧哗,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包括喝汤和咀嚼食物都几乎不发出声音,这样的安静和中国人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结束语

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了填补和着彩的作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当然,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许多外国快餐店进入中国,并且受到欢迎,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而中餐凭借悠久的历史和精巧的烹饪方法制作工艺也在逐渐的影响西方饮食;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的合理融合,让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E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5

关键词:餐饮英语 教学 改革 中西文化 差异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来中国旅游度假、经商投资和学习工作甚至居住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很多中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餐饮英语或厨房英语课程。开发这些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餐饮服务中能有效地沟通和顺利开展工作。这些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的确也肩负着向国外的客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的光荣任务。

虽然目前国内的餐饮教材很多,但能恰当地融中外餐饮文化于其中的优秀教材却严重匮乏。学生普遍对餐饮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笔者根据自己在餐饮英语教学一线中的实际经验,和大家一起讨论,探索在餐饮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中西餐文化的差异。

一、餐饮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现状

1.中餐菜名翻译不当,引起文化冲突

餐饮英语教材中翻译存在问题。由于有些菜品是我国特有的,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空缺。涉及中译英翻译菜品时,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蕴涵丰富的中国文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发现有些教材机械地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如:

“夫妻肺片”被译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pieces”(丈夫和妻子的肺片);

“红烧狮子头”被译成“braise lion’s head”(红烧狮子的头);

“麻婆豆腐”被译为“pork-mark woman’s bean curd”(满脸麻子的婆婆的豆腐)

“蚂蚁上树” 被译为“ants climbing up the tree”(蚂蚁爬上了树)

据说海口有一家中餐餐馆开业,为了宣传中餐文化,老板把所有的餐单译为英文,没想到不久就收到一份投诉,为什么呢?原来菜单中有“braise lion’s head”(铁狮子头),外国客人中有参加动物保护组织的人看到了勃然大怒,要找老板论理,说lion(狮子)是保护动物,该店有虐待野生动物之嫌,并要游行示威。老板连忙做了一番解释才平息这场风波,他本想推广中国美食,结果却惹了一身麻烦。不当的翻译不但使游客没有胃口而且还严重破坏了中国美食在他们心中的形象。

2.中餐文化渗透偏少

外国客人想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也想体验中国的餐饮文化。中国的餐饮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职学校开设餐饮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了解中西方餐饮文化及其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笔者在从事多年的餐饮英语教学中发现,餐饮英语的教材有如下问题:大部分餐饮教材偏向介绍西餐和西餐文化,有的就是国外教材的改编,几乎全是关于西餐的知识;有的餐饮教材中西餐内容都有,但文化介绍部分大多使用中文或知识的罗列,具有随意性。强调“外来”忽视“自有”,学生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却不会用英语表达。

二、餐饮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改革

1.大胆创新,改革教材

近年来,笔者走访了东莞市几家五星级酒店的餐饮部的经理,他们普遍认为餐饮教学过程中应增加中西餐饮文化差异的内容。笔者从东莞喜来登大酒店和东莞富盈酒店培训教师中获得了一些酒店对员工的内部培训资料,了解到企业对餐饮部员工的英语能力要求比重是:餐饮英语基础知识占80%,中西文化对照占20%。我们要从专业特色入手,根据行业的特点,大胆创新,编写校本教材。

(1)利用多种译法,避免文化冲突。西餐中的菜名很简单,往往一目了然。如汉堡包、炸鸡腿等几乎都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式或者地方名来命名的。美食配美名是中国餐饮文化特色之一。中国美食不但注重色香味俱全而且菜名讲究,有些菜名的命名往往采用各种修辞方式,或赋予美好的祝愿,注重“音、形、意”方面的意境美,耐人寻味,以激发人的食欲。对此,我们应该用多种译法翻译中餐菜单。例如:在翻译“狮子头”的时候,英译为:minced pork ball “lion’s head”(Shizitou)。“lion’s head”用引号表示不是真的狮子头,这样既能被外国客人理解和接受,又能推广汉语和中餐文化。又如:

麻婆豆腐:bean curd with minced pork in hot sauce (Mapo Tofu)

蚂蚁上树:stir-fried vermicelli with minced pork (Mayishangshu)

夫妻肺片: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 (Fuqifeipian)

(2)加大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入。一位称职高星级酒店的餐饮从业者或餐饮专业教师要精通客源国的饮食文化和本国的文化。目前国内餐饮教材中,中国的饮食文化的外语介绍,基本上处于空白的地带。现在为了使教学能适应培养高层次的餐饮服务人才的要求,在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自编一些中餐行业英语会话,适当增加中餐文化的英文介绍,例如,笔者在校企合作教材中编的中餐的文化知识有:Introduction of Yuxiang;In China,many foods have symbolic meanings.等等。这些英语中餐文化知识材料得到企业和学校的好评。

(3)内容上注重中外文化对照。中餐与法国、土耳其烹饪并称世界的三大烹饪体系,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实的技术基础,以味为核心,是文化、科学、艺术的完美结合。西餐的“西”,是指西半球的国家,通常包括欧洲、美洲、东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餐文化渗透着西方文化中的“卫生”“科技”“自由”“平等”“快捷”等传统文化内涵,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成的。

饮食观念中西方存在差异。中餐强调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作为进食的主要目的,不太注意营养。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加上配料的味及调料的调和之味融合在一起,成品个性被埋没,但在整体上却熠熠生辉。中国人喜欢热食,认为菜凉了,就失去许多鲜味。

西方人的饮食观念是理性的、科学的饮食观念。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进食如为一机械添加燃料。特别讲究各种营养成分搭配是否合理,充分吸收及副作用。例如法国人喜欢冷食,蔬菜基本是生吃的,讲究菜肴的原料形和色的搭配,但滋味上各种原料都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

饮食对象中西方存在差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饮食习惯是植物类占主导地位,以谷物为主,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据西方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中国人食谱广泛闻名于世。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等。以牛、鸡、鱼为主,很少吃猪肉,不吃动物的内脏。法国鹅肝这道佳肴算是例外。配菜多是蔬菜,有助于消化和增加营养。

在现代营养学的影响下,中西已趋向融合,西方的餐桌上蔬菜的种类及分量、中国人的肉类和牛奶的乳制品在比重上也在大大地增加。

餐饮礼节中西方存在差异。首先,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合”和“共享”的方式,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人们互相敬酒让菜,热闹非凡;在西方,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而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以客人自己食用为主,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如果客人拒绝,也不要硬让人家再吃。吃东西时,不能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美主人准备的饭菜。如果与客人交谈,只能跟邻座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

其次,中国人请客吃饭讲究排场,品种多样,从主菜到汤,到甜品到水果,次序也讲究;西方人宴客则以牛、羊、猪排为主食,餐后食用甜品。

再次,在餐具方面,中国人使用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西方人用刀即切即吃,喝汤用专门的汤匙。如下图所示。

第四,座次安排方面, 在中国,宴会的席位按长者为尊、长幼有序的标准排座。许多地区有女人不上席的原则,即使上席,女性所坐的位置一般也比较偏。这种做法体现了对女性的不尊重。在西方,西餐长桌的男主人左边是女主宾,女主人的右手是男主宾,女士为尊,餐桌主人为女,一般男女分开坐,以便让男士更好地为女士服务。

第五,出席时间方面,在中国的宴会中,客人更倾向于“迟到”。所以主人通常故意将时间提早,以便为客人们的“迟到”提供更加充裕的时间。在西方,正式宴会要求准时到达,否则会被视为是对主人和其他客人的不尊重和不合礼仪。

烹饪方法中西方存在差异。中国的烹饪方式多达24种,常见的有炒、炸、焖、爆、煎、烩、煮、蒸、烤、腌、冻、拔丝等。在大厨眼里,做菜和制作工艺品一样有着高深的学问,即使是同一原料,不同的厨师用不同的方式会做出不同的口味来。

西餐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煎、烧、烤、炸、焖,烹饪过程比较规范,烹饪时间较短,火候适中,最后是调味。厨师好比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员,烹饪的时间精确到秒,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西餐还强调原料本味和调料的独立使用。其加工方法简单,基本是机械地混合,所以菜肴的品种很少。

2.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局限于课堂的中西餐文化教学是不够的。改革餐饮英语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把英语课堂开进学校的模拟中西餐厅、中西餐厨房、中西菜场等场所的实地教学;利用学校开会、各种大型的活动、一切对外接待等机会和到校企合作的酒店实习,学生直接参与设计,进行实战演练,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文化差异兴趣和培养中西方文化的专业素养。此外,可以在教室、宿舍营造中西方文化氛围。例如,学生在学校实训室里的中餐接待室中设计了10张标语,经笔者修改后分别贴在房间的四周,当外籍客人来学校参观时,学生设计了活动内容,其中有一小组学生演示茶艺,一组小学生负责向客人解说;在西餐接待室,学生也同样用英文设计了有关咖啡的标语和制作咖啡的活动内容。

三、小结

笔者做过调查,国内100%的星级酒店餐饮工作者认为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传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98%的学生喜欢教师在教学中传授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相关知识并参加其他相关的教学活动。在餐饮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通过各种方式将课本中的中外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自身也要了解中西餐饮文化交际中的差异,收集资料,编写餐饮校本教材。本人将与时俱进,继续编写更高质量的教材,探索更合理的教学模式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创造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婧.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艺术文化交流, 2013(5).

[2]袁晓红,唐丽霞.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与中餐菜单的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3]孙波.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海外英语,2011(7).

[4]李鑫.“感性”与“理性”―浅谈中西餐饮文化差异[J].全国情商(理论研究),2010(3).

[5]樊云.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英译初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

[6]谭清.餐饮英语教材建O应加大文化知识的融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1(4).

[7]声魁.浅析中餐菜单英译的原则及方法[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2009(4).

[8]纪亚飞.优雅得体的中西餐礼仪[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6

1.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医院中医科,广东东莞523071

【摘要】目前国家强调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必须要保留住自身优秀的特征,正通过各种手段来确保传承文化的精髓,医药文化因其特殊性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巴医药文化除了具有保障人民生活健康和繁衍生息的基本功能外,还对纳西族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笔者仅就东巴医药文化中对纳西族饮食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纳西族饮食;影响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3-0005-02

目前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多元化的文化发展已经呈现出一种稳定而持续的态势。如今我们处于各种文化交融的特殊时期,国民接触国内外各种文化的途径越来越多。国外许多事物进入相对传统的中国社会,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正在猛烈地冲击世界各民族,也包括我们民族的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飓风中,首当其冲处于消解过程的是传统的民间文化。”我国已经深刻意识到了必须要在文化的交融中传承自身优秀特质的重要性,正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但如何来实施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而且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困难更为突出。虽然国家制定了各种政策和措施用于保护和扶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例如由政府出面组织各类专家学者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但是从现状来看,这些弥足珍贵的财富还是出现了明显减少的趋势。医药文化以其特殊性在文化的传承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它的整理研究也是我们较为重视的一个领域。

一个民族的医药文化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讲功不可没,是我们研究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医药学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的生活健康和繁衍生息。而在此基本功能之外,医药学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医药学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具有重要的贡献,如传承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障各民族的一些日常交流等一些其他的重要社会功能。纳西东巴医药文化除了具有自身纳西族的社会特点外,还与周围的多个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受到了汉族、藏族、白族以及古印度医学等影响,是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背景、鲜明地域特征、无法复制的,多元化的少数民族医药学文化。

1医药文化与饮食的关系

药食同源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食物可以作药用,同样药物也可以用做食物,药食不分家。纳西东巴医药文化对于纳西族饮食中食材的选择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医药文化对饮食的影响就是势不可免的了。如今,交通运输迅速发展,便利的条件使得我们对食物的选择越来越多,丰富的食物极大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例如现在饮食中,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舶来品所带来的外国饮食文化随处可见,但是经过多年的冲击而积淀下来的民族饮食文化依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与各民族一样,纳西族也保留了自己特色的饮食文化。现在纳西族人民的饮食已经不能局限在保障人们基本温饱这一小范围之内,同时也扮演了促进大家健康生活的角色。医药文化和饮食文化已经融为一炉,其界限并没有那么分明了。纳西族人民在东巴医药文化的影响下对食材和饮食习惯等方面做出不断的改善,结合纳西族生活的地域特征,创立出了独特的纳西饮食文化,同时这种饮食文化反过来也展现出了纳西族的医药文化特色,两者紧密相依、相辅相成。

2纳西族的饮食变迁

纳西族的饮食也历经了从以狩猎为主的食肉时期逐渐发展到如今的以粮食为主,肉食、蔬菜、奶制品为辅的漫长过程。在东巴经中记载,纳西人古时有过以野兽肉为主要食物的古代狩猎生活,他们烤烧鹿肉,喝鹿肉做的汤,还食用野猪、马鹿、岩羊、羚羊等。畜牧业发展起来后,纳西人又制作酥油、干酪。有的经书中还讲到捕鱼和腌鱼的习俗。随着农业社会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吸收了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种植了新的农作物之后,当山地农耕逐渐发展起来,纳西人的习惯慢慢改变,以玉米、小麦、荞麦、稗子等为主食,并逐渐种植蔬菜,辅以奶制品及野兽肉等。对此,东巴经中用象形文字不仅记录下了诸多农作物及蔬菜以及蒸、炒、煮、烧、捏面团、饭团、炒面等烹调方法,还对一些相关的炊具进行了描述。

3纳西东巴医药文化对纳西族饮食的影响

东巴经内容广博,被誉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对纳西族人民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其中的医药文化对纳西族饮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东巴医药文化的引导下,纳西族饮食文化中也体现出了对养生保健的认识。下面就纳西族的饮食加以浅析。

3.1对酒文化的影响纳西族喜欢饮酒,东巴经《耳子命》的第一部分就提到了种麦、发酵、酿酒的全过程,体现了该民族对酒文化的重视。如今纳西族常饮用的酒包括白酒、黄酒、窨酒等。丽江窨酒是纳西族招待贵客和在办理喜事等较为隆重的宴席上所用的主要佳酿。“窨”指的是地下窖藏。窨酒属民间传统酿造酒,非蒸馏制作,属于黄酒类。其原料主要采用大麦、小麦和酒药等,制作时使用丽江玉龙雪山泉水。酿制好的窨酒一般酒精度数在20°左右,属于低度酒,对人体副作用小,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其味道甘醇,口感好,具有的养心安神功效,这与酿酒的材料中有小麦不无关系。纳西族以东巴医药作为指导来酿造酒水的作法和中医药中泡制药酒的有关思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一个喜欢饮酒的民族,纳西东巴医药对其饮酒的影响也直接作用于纳西族的饮食文化。可惜的是由于酿造的技术以及酿酒的材料等问题,窨酒正在逐渐淡出纳西族的日常生活。

3.2对茶饮的影响此外,东巴经中还记载有饮茶的习俗。饮茶是有益人类健康的一种饮食习惯。纳西人的茶饮中包括清茶、烤茶、三道茶、酥油茶、奶茶、蜜茶等。但无论是坝区还是山区的纳西族饮食中,酥油茶都是他们的主要副食。酥油是一种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的乳制品,具有滋润肠胃,和脾温中的功效。酥油茶由酥油加茶配成,其性偏温热,纳西族人民喜欢食用这种饮品。酥油茶常与丽江粑粑相配食用,这是纳西人民的传统美食。丽江粑粑也是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曾是茶马古道线上马帮的主要食物,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滇游口记之七》中记叙了品尝丽江粑粑的感受。丽江粑粑所选食材以当地所产的小麦、火腿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蛋、葱、花椒、盐、草果、糖等制成。丽江粑粑和酥油茶的搭配让多生活在高寒地域的纳西族每天有足够的热量补充,因食物富有油脂而又不容易上火。

3.3对饮食禁忌的影响饮食禁忌也是医药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纳西族饮食习俗中禁忌食用青蛙、乌鸦、狗、猫等。纳西族忌食青蛙这也许与其独特的“精威五行”观念有关。在“精威五行”观念的影响、指导下,东巴祭司创制了“黄金大蛙出五行”的巴格图,还编撰讲述巴格起源的东巴经《碧巴过松》。经文记载:“天儿和地女生了头痛脑热的疾病。请东巴祭司祭祀治病,病治不好又请桑尼看卜治病,仍治不好。最后在‘盘珠桑美’女神的授意下,射以美利达吉海里的黄金大蛙,而击中的大蛙叫出:斯(木)、松(铁)、吉(水)、米(火)、知(土)五声,因而木、铁、水、火、土五行出于蛙嘴,并箭从东穿到西:箭尾朝东为木,箭头指西为铁,蛙嘴有火指北,箭尾有水朝南,蛙肚贴土为中。人们找到五行五位,五行偏错的天儿地女的五行又得以复位,他们的病也治好了。[1]”这是东巴经中五行方位来历的故事,体现了东巴文化对蛙的推崇,也形成了纳西族禁忌食蛙的习俗。还有一种普遍的看法是人类是水中署王姆肯斯的外甥,米利董主之妻注祖吉姆生于水泉,高勒趣之妻吉命吉祖也是生于水泉。因此,人们不能打水中的蛇、蛙,不能在水中吐痰、撒尿,不能弄脏水源。这也可以看出东巴医药文化对饮食的影响。另外,纳西东巴经要求孕妇不能吃非自然死亡的牛、马、鸡等家畜的肉。这与非正常死亡的家畜可能含有致病菌有关,反映出纳西族孕妇保胎、安胎的意识。生产之后,产妇要连躺一个月,前七天不能起床,不能用凉水,不能干活,每日三餐必吃鸡肉喝鸡汤,早晚以米酒、鸡蛋、红糖予以调养。这种饮食习惯也体现了纳西东巴医药对产妇生产后气血虚弱的认识,重视产后调补。

4结语

从东巴医药文化对纳西族饮酒、饮茶以及饮食禁忌等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纳西族的东巴医药文化和该民族的饮食文化之间是一个水乳交融的关系,纳西人民用医药卫生的知识指导着日常的饮食,二者很难截然分开。东巴医药文化对纳西族饮食的影响,笔者所提到的仅是沧海一粟,更多的内容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掘整理。

参考文献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7

不期而遇 发现快乐

1987年,杜莉从四川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毕业,来到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任教。从一名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到烹饪学校的教师,其间的跨度很大,刚开始她难免有些彷徨和迷茫。但是,在当时四川烹专领导和老教师尤其是熊四智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杜莉很快理解了“民以食为天”的深刻含义,认识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饮食早已不仅是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还满足着人类的心理需求,越来越拥有丰富的社会属性,形成了一种文化。于是,她从古典文化、历史学视角找到了一个进入烹饪教育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饮食文化,由衷地热爱上了饮食文化教育和研究工作,并从中发现和享受着快乐。

教书育人 融合创新

自从到了四川烹专,杜莉就一直担任《中国烹饪概论》的主讲教师。20多年来,她不断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以烹饪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为依据,始终站在饮食文化学科的前沿,将餐饮业发展的新知识、新动态融入教学:在讲授过程中坚持“条理清晰、讲解透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风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互动等教学方法,将教、学、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餐逐渐成为中国餐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西餐、西点的企业不断涌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杜莉教授又组织教学团队开发了《西方饮食文化》课程,并与餐饮企业共同设计课程。而与课程建设相伴的是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杜莉及其教学团队在这项工作上一直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由杜莉主编的教材《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烹饪概论》分别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高等职业教育教改教材,《西方饮食文化》和《川菜文化概论》更是全国首创。

教学认真负责、信息量大、互动性强,是学生对杜莉教授上课最直接的感受。如她在上《西方饮食文化》中的“西方饮食习俗”一节时,会穿插一些中国饮食习俗,还会拿出珍藏的餐具、茶具做展示,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教书必须育人。她常用“先做人后做事”的古训与学生和青年教师共勉,既传道授业解惑,又讨论做人原则和职业道德,邀请全国餐饮界著名学者、大师来校讲学、现身说法,引导学生和青年教师热爱餐饮事业,鼓励他们奋发图强、追逐梦想。

孜孜求索 服务社会

除了承担教学任务,杜莉教授在学校还从事饮食文化的研究工作。20多年来,她潜心钻研、上下求索,先后撰写出版了《中西饮食文化比较》《中国川菜》(中英文标准对照版)《巴蜀饮食文化纵横》等20余部专著和教材,在国内外刊物上百余篇,主持完成了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在饮食文化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如专著《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填补了我国在饮食文化领域研究的空白;参与撰写的《奥运餐饮培训教程》成为奥运史上第一本餐饮培训教材。主编的《中国川菜》(中英文标准对照版)首次创造性地解决了川菜翻译难题,为赢得川菜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奠定了基础,是川菜的重大标志性图书。该书已成为四川省及成都市对外交流宣传的常备礼物,对促进川菜国际化发展、加强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8

一、提升山西面食文化资源服务的意义

1.山西面食文化概述

山西面食出现最迟在东汉,距今也已有2 000年的历史了 。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仅举一例“面条”,东汉称为“煮饼”,魏晋则名“汤饼”,南北朝谓之“水引”,唐称“冷淘”。山西面食文化发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精美于宋代,完成于清末及近代,反思于现代,改造于现在,完善于未来。山西面食文化是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往往标志着这个地方文明发展的程度。它是特定地理环境、物产条件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山西面食文化,由于特定的经济结构、思维方式与文化环境,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山西面食就是山西饮食文化最鲜明的代表之一,在中华饮食文化的百花园里,艳丽夺目,风味独特,美声远扬,享誉中外。有明代程敏政的《傅家面食行》诗为证: “美如甘酥色莹雪,一匙入口心神融。”山西面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料,主粮杂粮调剂,地方特色各异。它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我们将它从6个方面归纳出山西面食文化的特色:黄土文化的重要体现,古代三晋文化的遗存,中国美食中的特殊风味,营养科学与审美科学的结合,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载体,吉庆文化的遗风。

山西是面食之乡。山西人喜欢吃面食,诸如剔尖、拨面、削面、河捞、炝锅面、鸳鸯面、猫耳朵等。这些面食的发展与晋商的推动分不开。随着晋商的兴旺发展,晋商商号几乎活跃于全国每个角落,他们也带去了山西的面食文化。

2.提升山西面食文化资源的内涵

提升山西面食文化发展战略,首先要整合山西面食文化资源,它对山西建设文化强省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利用数字技术即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发、研究、传播山西面食文化,建立山西特色文化资源,在传播、交流中使山西面食文化进一步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认为当前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山西面食资源是最佳时机,也是非常必要的。其理由如下:①山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提升的要求;②山西面食文化自身发展所需;③网络对山西面食文化的促进作用;④山西文化科技进步的需要。我们要抓住契机,用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山西饮食业的信息化建设。

二、提升山西面食文化资源的途径

1.构建多媒体数据库的原则与体系

山西面食文化多媒体数据库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技术先进,具有创新、收录范围广,数据量大,结构完整,就必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的原则,且请专家进行论证。它要体现山西面食文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进行科学的分类、组织,搜集各种载体、各种类型的资料信息并及时、准确地上网面对各类用户,使数据库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力争把多媒体山西面食文化资源数据库建成科学、实用、权威的山西文化特色数据库。

2.构建多媒体数据库的结构与框架

按照山西面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建库原则,山西面食文化多媒体数据库的结构框架如下:

面食大全:收录各种面食食谱,按成品分类导航(擦尖、河捞、拨鱼、醮面片、栲栳栳、搓鱼、猫耳朵、拉面、削面、拨面、流尖、转面、翡翠面、蛋黄片、打卤面、三和面、漏面、鸳鸯面、剔尖、炝锅面、浇肉面等),按面食制作工艺分类导航(擀、抻、揪、切、压、拨、煮、蒸、炒、炸、焖、烩等),还可按新面食式导航。

面食原料:收录各类面食原料,主要包括小麦粉、荞面、黄米面、高粱面、豆面、玉米面、莜面、大豆、小豆、绿豆、黄豆等。

面食调料:收录的主要有肉类、蛋类以及各种山珍海味、野菜果蔬等。

山西名厨:收录山西地区各名厨档案,包括个人简历、特长等。

面食技术:收录各种面食制作技术的文章或论述。

佐餐小料:包括黄瓜、豆芽、白菜丝等各种菜码,以及酱油、醋、辣油、酱豆腐等各种小料等。

养生面品:收录有关面食食疗药膳方面的资料著述。

面食文化:收录有关面食文化方面的著述,主要有三晋面食文化研究、节日食俗、面食典故、面食器皿、杂谈等。

饮食企业:收录山西各地有关企业方面的资料,主要有饮食服务企业和饮食生产企业。

面食节专栏:主要收录面食节方面的资料,新闻直播、媒体转载、精选品种、参展单位、精选食府等。

面食信息:收录有关山西面食最新资讯,主要是面食动态、面食快讯、特别推荐等。

面食艺术:收录有关名厨名艺人的表演等。

上述整个系统开发要达到当今国内先进水平,使数据库的使用对象社会化,便于网络检索与利用。通过山西面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真正融合,进一步推动山西面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3.增强科技含量,大力培养人才

加快技术进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一支高科技专业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管理人才,是山西饮食业大发展的关键所在。山西省饮食行业中中小企业多,非国有经济多,现代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不足,这些都是饮食行业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创造好的机制、政策和环境,促进饮食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行业技术进步,一是加强产学研的互动;二是鼓励有经济实力的饮食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三是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要坚持重质量、重工艺、再创新、增效益的原则,形成合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逐步提升我省面食文化科技含量,再次体现山西人的智慧和聪明。

三、提升山西面食文化资源的措施

山西作为我国一块独特的地理区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面食文化。山西省应当紧扣时代的脉搏,积极推进面食的强势文化,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契机,为此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树立面食文化资源观。数千年来面食从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渐升华为人类的一项文化享受,并且散发着艺术的美感。其内涵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对面食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分类,建立资源信息系统并给予准确评价,分析其吸引力和开发潜力及与其他文化资源关系。

3.开展面食产品宣传,包括面食文化的内涵特色、名店、名点及各类美味佳肴的多元化、多层次介绍、推荐。

4.对一些历史悠久、濒于失传的面食品种,百年老店进行挖掘、复兴和保护。

5.创新面食产品要充分体现面食文化的地域风味特色,以满足消费者的生理、心理(求新、求奇、求特、求优)双重需求,既饱口福又饱眼福,并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和消费习惯,设计配套不同档次的面食产品。

6.面食产品的开发,要有全局观、整体观,产品应有特色、成系列,综合考虑文化传统、文化景观、项目、设施、气氛等因素特点,突出和强调面食文化的文化底蕴。

7.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软件的发展,有效解决面食文化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

面食文化是面食发展产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围绕面食的起源、发展、制作、消费所产生的物质、精神、技能、习俗、行为等现象的总和。它结合且融入了历史的、地理的、文学的、艺术的以及教育的、科学的、营养的精神因素。研究和探讨山西面食文化,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山西面食文化资源的成果,使山西面食精品能在全国唱响,并且也能像麦当劳一样遍布世界。

四、数字技术整合面食文化资源成果的利用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范文9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我们称他们为菜系。分别是四川菜系、 山东菜系、江苏菜系、 浙江菜系、 广东菜系、湖南菜系、福建菜系、安徽菜系。但欧美西方,是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方。但西方是发达与不发达并存。许多老华侨告诉我们,西人不善治饮食,西人不考究饮食。的确,西式烹饪电气化、机械化程度高,强调营养、热量、速度等等,都值得学习和借鉴。但从总体上说,西餐比较单调乏味。拿英国人来说,他们比较保守,尊重传统的东西,其烹饪也是如此,以原汁原味、清淡著称。美国菜式是在英国菜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烹调方式与英国大体相同,只是美国人注重效率,比英式烹饪更为简化。美国饮食除了“快”字,恐怕再也找不到什么闪光的字眼了。美国是重玩不重吃的国家。德国菜式也比较简单。俄式菜主要讲究的是数量和实惠。法国烹饪用料考究、口味浓郁、质地鲜嫩,很讲究饮食礼仪和服务方式,是西式烹饪的最高水平。法国烹饪发展的高峰期19世纪中晚期出现的一系列烹饪巨著曾为欧美各国普遍接受,奉为标准,可见法国烹饪又是西式烹饪的代表。然而法国人却对中国烹饪饮食文化推崇备至。中餐被法人誉为“世界最佳饮食”。在法国人眼里,中国厨师个个像魔术师,那些被称为神秘、古怪的中餐烹调法给世人带出了最无穷尽的美味享受。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位,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烹饪的产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其中的主线就是要把握好“烹饪”的本质特征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转化与优化。从与相关产业的链接和作用效果上,要抓住产业经济的特征,在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工业化及文化属性等加快生产力发展的诸多要素上去体现。烹饪产业化的发展不是哪一方面的单一属性的体现,应该是包括几类发展方向的聚合体,要遵循其基本的发展原则,充分发挥传统中国烹饪的文化性和包容性特点,开辟产业化发展的新的空间。

热门文章